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队委工作自我评价

大队委工作自我评价

时间:2022-06-22 21:5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队委工作自我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队委工作自我评价

第1篇

1、思想观念方面大局意识不强。

具体表现在只关心自己负责的工作,没有顾全大局的意识,浅显的认为做好了本职工作就可以。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认识到部队是一个团体,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须紧紧团结在支部书记周围,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必须要有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的敏锐洞察力,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中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假如中队干部之间分工不同,各自忙于自己负责的工作,那么中队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盲区,有些自我约束性不强的战士就会抓住这些盲区,钻空子,打擦边球,长期下去,将不利于中队的管理。

2、工作作风方面表率作用不够明显。

具体表现在对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上,存在拖、拉的现象,被动落实得多,主动落实的少。这一点我认为是工作的失职,是对自己、对领导、对组织的不负责任,这一点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严于律己、加以改正。请领导和同志们在工作中监督提醒。

3、对部队管理教育、开展训练缺乏经验。

在中队的日常管理生活中,工作照搬照抄多,具体指导少,缺乏创新,工作效率不高。特别是在目前新战士下连队的情况下、管理工作力不从心,总想马上使中队各方面工作迅速步上正轨,但往往欲速则不达。再就是个人由于各种公差勤务较多,中队日常训练方面缺乏经验,组织训练方面还不够严密科学,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工作中亟需加强的方面。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不足。

在多数情况下,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没有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去剖析自我,在工作总结中,往往对成绩谈得多,对自己工作肯定的多,自我评价还较好,对自己的不足、缺点讲的少,报喜不报忧,对某些工作上的失误从自身找原因少,对待同志开展批评也不够,尤其是耳闻目睹的不良行为不能大胆开展批评,自我批评缺乏勇气,批评他人同样缺乏勇气。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党性,严格自律。时时处处以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为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认真对照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工作态度等各方面认真自查,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揭短不怕丑,切实找出问题和不足,切实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切实改变过去存在的一些陋习、缺点和不足,使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有一个较大的变化。

2、改进作风,敬业务实。时刻牢记党和消防部队的宗旨,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官兵的期望,去掉官气、骄气,杜绝形式主义,认认真真地把工作当事业干,实实在在的加强对部队的管理教育和执勤训练上下功夫。抓管理,强纪律,坚决杜绝和避免各种事故及违纪行为的发生,为献身消防事业、保卫一方平安作出自己应由的贡献。

第2篇

我们班共有35名学生,女生15名,男生20名。通过四年的班集体建设,我们班的班集体核心已经形成,班级同学的集体凝聚力较强,体现在平时对待学校事务上,集体荣誉感较强。班级中有大队委员2名,中队委员7名,小队长6名。两名大队委员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能用学校大队部的工作经验指导中队工作,是协调大队和中队工作的桥梁。7名中队委员分别为常务班长1名,学习委员1名,体育委员1名,文艺委员2名,生活委员2名。经四年级下半的调整,每个中队部门都设2位委员,便于共同承担责任,分工合作。四下小队重组后,又重新选出6名小队长,负责每个小队的工作。班级工作实行责任制。班长对中队辅导员负责,各部门委员对班长负责,小队长和小岗位对个部门委员负责。这些小干部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工作到位、伙伴关系良好,在同学当中有一定的威信,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和培养,这些小干部已经具有了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创造性的发挥各自的优势,班级自主管理的氛围已经形成。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个别小干部还是持有权威观念,平等自主意识还不够,与其他干部的分工合作也不明确,有时会有相互推诿的现象出现;另外,由于班级岗位工作和小干部工作有些出现交叉重叠,分工不明确。在新基础理念的指导下,继续在班级中实行岗位轮换制,保证每个学生能自主公平的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和处理中来,同时,实行干部轮换制,每半个学期轮换一次班委成员,新旧班委实行师傅结对制,旧班委负责指导新班委的工作,传授经验。从而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激发他们对班级做贡献,是班级一份子的信心,共同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性格特征:

从年龄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对事情和人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思维和能力方面较低年级成熟了许多。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集体生活,集体生活范围逐步扩大,同伴交往日益增加,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迅速增长,求知欲发展很快,但自制力显著下降,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偏慢。五年级学生感知觉已经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精确性有所改善,注意力集中,有意记忆在不断发展,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经验相联系,习惯于模仿实际行动。男生女生性别特点明显表露出来,竞争意识强烈,喜欢参加竞赛性的练习。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对老师不工正的处理会有不满的情绪表现,不愿违反规则,十分重视约定的事项。同时,从四年级两个学期的纵向比较来看,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由于寒假时间利用率上的差异,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差异性更大,有些孩子的言行已经接近成人,成人的观点和想法用意已经能够体会和感悟,语言和思维发展进入成熟阶段,而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差异,还停留在低年级层次的思维和言语方式,班级学生差异明显。班级孩子整体上性格内敛,含蓄,不喜欢表现,做事稍显被动,这点在男生身上表现突出。

行为习惯表现:

我们班级大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在充分利用周一和平时点滴礼仪教育过程中,孩子们已经能够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要求高的孩子,不仅能够顺利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在此基础上,为自己制定计划和目标,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自我规划的意识很强,有意行为不断发展,自我内在自觉性提升。但是还是存在极少数的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如何课堂上小动作太多,不能及时交作业,需要老师的督促,自我管理意识差。在群体关系中,大部分同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了通过自己寻找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在伙伴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再需要老师介于之间插手个人问题。大部分学生还能把平时课堂上学到的道理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名言警句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班级生活。

学习情况:

我们班级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从平时的学习程度来看的话,学习态度和作业质量、思维发展程度等方面来看,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既所谓的好学生不仅学习态度认真,对自我要求很高,学习的主动性很强,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是有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则出现拖欠作业,被动、依赖等状态。但是,从卷面成绩来看的话,成绩则出现“梭形”态势,成绩特别优秀和特别差的学生数量不多,处于大多数学生成绩处于中游。

在课外学习方面,有2/3的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其中1/3的学生课外阅读量相当可观,并且敢于在大家面前交流读书体会和读书兴趣等。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则对待学习仍然是消极被动的状态,应付敷衍。

二、

(一)班风建设目标:自主、善思、惜时、勤读

这个学期,围绕年级“新起点,新气象,新挑战”教育主题为背景,在进一步落实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以“自主、善思、惜时”为班风建设的目标。所谓“自主”,就是以班委、小队建设为抓手,以小带大的方式形成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自己的班风。通过一学年有意识的放手班级事务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觉的层级管理,同学们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作为衡量个人成熟度的一则标准,这个学期,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自主”目标,建设更为自主,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所谓“善思”,鉴于平时的观察和交流,发现学生不会不能自觉的对问题进行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思考,思维依赖性还存在,五年级阶段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必要时通过班级集体“头脑风暴”式的形式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建立班级体讨论机制;所谓“惜时”,考虑到五年级孩子面临的毕业问题,让孩子有危机意识,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真正实力,确定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实现梦想必须落实在平时的每日学习生活中,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积水成渊,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抓紧平时的每一分钟,不浪费时间,惜时提高学习效率;所谓“勤读”,善思要以勤读为基础,读书为思考提供源泉,基于班级学生善于读书的特点,将这个优势发扬下去,争取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让学生更爱读书,为中学的繁重任务夯实基础。

班风建设重点以小队建设、班委会建设为抓手,利用午会课、班队课、品社课、语文课前两分钟及少先队活动,年级主题活动为落实渠道,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整合各种资源,做好活动前期的干部培训和调动工作,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自主意识,培养独立意识,同时,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团结分工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本学期班级教育主题:

站在新的高度,挑战新的任务,过好小学的最后时光

(三)重点工作

1、通过班委会建设、小队建设,让学生自主处理和化解班级事务和纠纷,自主策划和组织各种班级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2、本学期重新调整班委会成员,重点建设班委会和小队,召开每周一次的班委会会议,商讨班级各项工作,制定每周工作要务,推选每周值周班长,反馈每周班级管理问题及经验。

3、利用每周一的午会课,进行礼仪教育,结合《闵行区实验小学基本礼仪规范》,分期分批,有条理的开展学习。第四周为八条中的第一条;第五周为第二条的学习,依次类推。具体学习过程分为:“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背一背”。

4、利用每周二的小鬼当家,进行班级小队主题活动。在第二周,我们通过选拔备选方案,确定本学期的小鬼当家主题活动,以结合学科学习为主的“课本剧表演”为主,穿插其他形式的活动,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5、结合学校本学期 开展的“科技节”和“英语节”等主题活动,以相关的年级组主题活动为主线,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自主、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校园活动的探究愿望并付诸富有成效的实践行动,在活动中通过搭建各种平台锻炼学生的自主交往、才艺表现、运动、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第3篇

一、学校组织机构的现状

学校最根本的使命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到学校管理工作中,这一根本使命就被分化为教学和教育两大板块的任务。目前,学校的组织机构主要有教导处、教务处、教科室、后勤室、总务处、德育处、大队部、信息中心、学校办公室等,个别学校还设有招生办、勤工办等。其中,教导处主要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布置教学常规任务等;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籍管理、课时调整等;教科室主要负责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等;后勤室主要负责学校账目、现金管理等;总务处主要负责学校各类物质的保管等;德育处主要负责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工作,指导大队部开展工作……

二、学校组织机构的变革

按照目前有关行政机构改革的精神,为了能使学校组织机构能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有效地为深化课程改革服务,为师生服务,给师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工作学习环境,笔者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课程资源的管理、利用、开发、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这一中心,本着“合并中层部门,实行功能整合”原则,对学校组织机构做了“四部一室”的变革设计,具体如下:

(一)撤销原来的教导处、教务处、信息中心,设立课程部

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课程的开发、利用、设置、实施和管理,下设管理小组和协调小组。具体工作有负责课程管理、开发、实施、研究、评价、教师培训、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二)撤销原来的教科室,设立科研部

主要负责校本教改科研、教师资源开发、课题实验管理、学校重大改革与发展战略项目的规划和开发、教改科研成果的整理与推广等。

(三)撤销原来的德育处,设立学生部

主要负责学生在学校的一切事务的管理,下设管理小组、服务小组和活动小组。具体工作有学生管理、考核挑选考核班主任、指导和审查学生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学生管理的业务学习、工作交流和研讨、组织开展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组织开展学生评优活动、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组织做好家校联系工作、组织做好文艺工作、组织开展好文明建设工作及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四)撤销原来的后勤室、总务处,设立资源部

主要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下设人事组、后勤组和设备组。具体工作有学校财物管理及相关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人事劳资、物品采购、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等。

(五)撤销学校行政办公室,设立校务办公室

校务办公室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处理学校的重要政务和事务,明确学校办学目标、贯彻落实学校校长办公会的决策、决议,对“四部”执行学校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贯彻上级部门精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组织在办学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对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工作进行协调。

原来的行政办公室主要是协助校长做好工作安排、组织文件的起草工作等,而新设立的校务办公室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功能。

“四部一室”的学校组织机构设计,把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作为了根本出发点,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够真正做到有效地为学生服务。

三、学校组织机构变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加大“四部一室”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减少或避免内耗,发挥其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灵活处理好交叉性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绩效,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努力做好“四部一室”与区教委各科室的对口衔接工作

新设立的“四部一室”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明确每个部门与教委各科室的对口衔接工作,只有衔接上了,衔接畅通了,衔接好了,才能保证“四部一室”很好的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学校组织机构的变革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四部一室”与区教委各科室对口衔接关系见下表:

(二)要明确“四部一室”的岗位职责,且各有侧重,职责分明

任何组织机构建立初期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建章立制,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只有明确了岗位职责,才能避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才能避免部门之间发生内耗。

(三)安排工作时要确保“四部一室”目标一致,且各有重点

学校安排工作,一定要保证每个部门工作的目标指向要一致,保证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绩效。

(四)对“四部一室”要坚持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创新的原则

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为着力点,通过三年的努力,达到社会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全面提高、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农村牧区和社区火灾防控基础更加牢固、消防监督管理服务水平明显增强的目标,从而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杜绝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实现我旗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领导,旗政府成立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旗委常委旗政府常务副旗长孟和达来任组长,旗公安局副局长图门任副组长,防火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一组织和协调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旗公安消防大队,办公室主任由旗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程春阳担任。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消防标准化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落实员工岗位消防责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保消合一”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

3.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单位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4.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要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

三年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法人和重点岗位人员全部经过消防培训,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全部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开展"四个能力"建设达标考核,2010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I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达标;2012年,所有社会单位基本达标。推广呼和浩特市大型电力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经验,继续推进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分类制定下发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将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纳入行业系统考核评比,强力推动落实。2010年全旗要有不少于10家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大型企业达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标准。2011年,达到50家。对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进行挂牌。

(二)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继续开展政府消防工作责任状考评。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消防安全监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工作检查考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制定实施"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2010年,对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消防规划,及时组织修订;2011年对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公共消防设施,及时进行增建、改建、配置或技术改造。各部门要针对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每年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每年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提示和教育培训,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业系统管理内容,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教育培训;要严格依法审核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具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结含各自职责,依法消除火灾隐患或移送公安消防部门处理。要每年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考评验收井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政府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每年对本行业系统消防工作进行考评。

(三)夯实农村牧区、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深化农村牧区、社区消防工作。夯实农村牧区和社区基层消防工作机构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基础。2010年,各苏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成立消防安全领导组织,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2011年,各行政嘎查村、城镇社区落实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2010年,60%的苏木镇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已建成社区20%要建立消防警务工作站(室),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新建社区全部建立消防警务工作站(室)。2011年80%的苏木镇、社区达到上述标准,2012年全部达标。

(四)狠抓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环节",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过狠抓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执法规范化、消防宣传教育和社会管理创新四个环节,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要建立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察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动"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的合力。2010年,消防大队及各公安派出所要大力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深化警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集中整改人民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执法问题,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公信力和满意度。推出消防便民利民措施,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要在推进合同制消防文职雇员从事日常消防检查的制度上取得新的进展;要成立技术服务队,为单位提供消防技术咨询服务;要全面推进消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提高单位消防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要积极引导和规范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消防安全评估等社会消防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调整的内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全民消防常识普及纲要》,指导各地成立落实《纲要》宣讲团,2010年全旗宣讲员达到200人。从20I0年起,各地要在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提示性宣传、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和逃生自救能力普及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部署。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是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需要,推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将"防火墙"工程作为政府惠民工程、利民工程和爱民工程,纳入社会治安综治等工作中,进一步整合各部门和社会资源,推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形成消防工作合力,发挥综合防治、群防群治的优势,继续保持火灾形势的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广泛动员部署,全面启动这项工作;要按行业、系统和单位分类制定具体建设标准和考核验收标准,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及农村牧区、社区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各地区及相关部门要逐级签订责任状,督促社会单位、嘎查、社区逐一签订责任书;各系统、部门要将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纳入行业系统管理内容,建立和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大力加强对消防监督人员和公安派出所民警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消防执法监督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辅导员、消防知识宣传员的作用,指导各单位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要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确保每个单位有1至2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人员和责任人。同时,要运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内容标准,在全社会形成构筑"防火墙"工程的良好氛围。

(三)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要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积极培育和树立典型,打造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的样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和推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扎实开展。

第5篇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学生成长手册》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三大类课程的学业成绩,往往会忽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

依托《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这一教育改革大背景,我们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智慧地成长”办学目标的引领下,结合《学生成长手册》中校本化的实施空间,凝聚老师、学生、家长各方智慧,创编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智慧年轮评价手册》,期望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关注评价过程,从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从知识成绩走向习惯、兴趣、能力……培养“乐学、会学、学好”的智慧学生。

实施过程

酝酿――明确方向,提高认识水平。子曰:三思而后行。我们聘请专家,召开家委会、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汇总老师、学生、家长、专家多方的智慧,多次深入讨论“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怎样的评价”。专家们认为,不能仅仅关注评价结果,还应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家长们认为,孩子需要多多阅读,应该设立专门的针对阅读的评价;老师们认为,少先队的争章活动和日常开展的德育活动等,也应及时给予评价;学生们希望,学校的评价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在深入酝酿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明确了目标。

我们组织了为这一评价手册命名的活动,其中,“智慧年轮”这个名称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我们把每一个刚入学的学生看成一颗颗有待成长的智慧种子,把他们的成长看成一棵棵小树茁壮成长的过程。树的年轮,一圈就代表一年,“智慧年轮”则用科学、全面的评价为孩子留下每一年的成长足迹,记录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过程。而且,我们还有一门名为“智慧树”的校本课程,两者可以说是相生相应。

起步――群策群力,构建评价体系。定下“智慧年轮”这一名称之后,我们成立了评价手册创编工作项目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统领、规划创编工作的人力安排、时间统筹、经费保障等工作。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小树的成长规律,全校老师被分成“智慧豆、智慧芽、智慧苗、智慧花、智慧果”五个项目组,根据德育要求、校本特点、学生成长规律,讨论评价手册的具体板块,细化各板块的指标要求。在领导小组的整合和梳理下,确定每个项目组的评价板块,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见下表)。

明确了每个项目的评价板块后,接下来对性、适切性、条理性、可操作性出发,展开就是细化每个板块的评价指标与操作方案。热烈的讨论。例如,阅读章中“充满阅读家长、专家与项目组成员在一起,从关注针热情”这一评价要求,就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提高:一年级要求每天阅读15分钟,每月至少去阅览室借阅两次,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3本;三年级则求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月至少去阅览室借阅三次,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5本;到了五年级就要求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45分钟,每月至少去阅览室借阅四次,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6本。在同一年级段,又有三星、四星、五星不同级别的指标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

实施――全员参与,启动评价项目。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实施评价手册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家长的支持。于是,大队部、德育室、年级组联手营造着氛围,红领巾广播、校班会、升旗仪式、家长学校、家校互动网,广泛宣传实施《智慧年轮评价手册》的目的,使其深入人心。

在《智慧年轮评价手册》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落实“五个关注”,即关注每一天的变化,关注每一次的参与,关注每一次的亮相,关注每一次的进步,关注每一次的积累……具体到学生的阅读,“五个关注”分别为关注每一次的借书情况,关注每一次读书小报的制作,关注每一份阅读摘记卡的完成,关注每一次读书心得的撰写,关注每一次读书漂流活动的参与。

《智慧年轮评价手册》实施一个周期后,我们将针对评价手册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不断完善《智慧年轮评价手册》。

改革创新点和突破点

以生为本,丰富健康成长的内涵。《智慧年轮评价手册》的创编与实施,关注的是童年的丰富与精彩,指向的是让孩子们通过生动、完整、多元的学习经历,积累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方法,为未来的发展作好全方位的准备,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丰富与延伸,是学校校本课程的拓展与完善。

结合学校“智慧树”课程的开展,实施《智慧年轮评价手册》,产生系列“二师附小之星”,如阅读星、音乐星、运动星等。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了“智慧年轮”的保驾护航,更添活力。

有效整合,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智慧年轮评价手册》依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的校训,整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校本德育教材相关要求,结合各年段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落脚点,每个年段又有不同的评价侧重点,让每个孩子体验进步,感受成长的快乐,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位一体,展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智慧年轮评价手册》评价体系的多元在于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平台、评价策略的多元。

《智慧年轮评价手册》关注三位一体的评价合作,除各科老师,参与评价的还有学生、家长,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充分得以体现,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监督者、参与者、策划者,采用口头、书面、绘画、交流、小报等多样化评价平台,关注日常学习、各项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做好相关案例记录,使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发展和收获的快乐。

全面、丰富的评价内容,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这样的评价激发了孩子的热情,点燃了孩子的智慧。

点评

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校长、特级校长 王克坚

第6篇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管理;关键词;成长档案袋;班级精神

一、班干部(班长)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火车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些简单而又朴实的道理,说明班干部(班长)的重要性。

如果说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负责人,那么班干部(班长)就是这个班级的带头人。所以选好班干部(班长),对今后班级管理至关重要。事实上,作为一个班长,并不需要外在形象的一种震慑力,相反,那种具有细心和责任心,性格开朗的同学,在班级中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所以,笔者认为选班长的原则仍然是强调学生的内在素质。虽然有人会说这样的班长管不住班内的“捣蛋生”,但本人认为学生之间只存在一种相互的帮助,而不存在那种“管”,对于那种“捣蛋生”,可以通过班长的帮助,班主任的教育来实现转化。除了选好班长以外,笔者认为对班委成员必须要时时刻刻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定期召开班委成员讨论会,通过这种方式对班委成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素质,同时随时从他们那里反馈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班委会上提出,让大家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以达到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

二、成长档案袋

“成长档案袋”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在2004级护理205班,要求学生断断续续记录个人的成长日志,经过2006级和2008级两届4年的丰富和创新,“成长档案袋”既记录学生的“遗憾之举”,更要记录学生的“成功之处”;既有学生的“自我学情分析”,更有“四心相连”评语;还有周记、月记以及在班级重大事件后所写心得。书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约束的过程,一次深入思考的过程,一次进步的过程,一次克制自己的过程。“成功之处”用红色纸记录,以示表扬和鼓励。“遗憾之举”用黄色纸记录,以示提醒和警戒。“自我学情分析”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全面剖析,以发现不足,扬长避短。“四心相连”评语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学真心告白”“老师的鼓励”“家长的期盼”等。这是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家长之间的一个交流的平台。

“成长档案袋”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管理。一个“成长档案袋”包容了学生的所有方面:学习的、生活的,习惯的、纪律的,校内的、校外的,成功的、失败的,等等。二是把“虚幻”的管理具体化,使得我们的教育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原来的一些管理之所以有时贯彻的不好,落实的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总是一点简单的说教,而没有详尽的材料来体现。“成长档案袋”式管理就彻底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三是这种管理模式还为学校和家长交流沟通时提供了详尽的材料,而不再是简单的、甚至是虚无的口头评价。四是通过实施“成长档案袋”式管理笔者感觉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慢慢的他们懂得了他们真的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描绘自己的人生。慢慢的学生们有了一些“三思而后行”的意味,明辨是非能力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初步形成。

对于学生的成长档案,要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对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要及时反馈和点评,既让同学们知道你非常的重视大家,也是对同学们的尊重。同学们下一阶段还能够认真的表现,并且要表扬先进,多看同学们的进步,鼓励和激励他们,促进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塑造班级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体现,是班级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的内驱力和核心,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为了培养班级精神,1.笔者通过建立的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掌握本班成员带有共性和主要习惯、性格、能力、觉悟等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要求和班风建设的主要方向(班级的班规、班训),使班级精神体现全班成员的共识;2.要求班干部队伍,必须在各种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能起先锋和表率作用;3.根据班级特点,概括出班级精神的特色,找到一个突破口,确定一个主攻点,如设计班徽、班歌,根据班级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并有阶段性地提出更高水平的半期和学期目标;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班主任在班级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事关班级发展的重要问题上,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我们班级设置了一个“讨论本”,同学们关心的问题,班上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拿来讨论。

班级精神提炼于班级和班级活动之中,但班级精神不是标语、口号,提炼、构建起来后,必须要诠释、内化,让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班级精神构建出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开展了精神诠释的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又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深入诠释精神内涵。如:故事诠释、班级精神演讲、班级精神大讨论、在班徽、班歌的创作中内化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认识和了解了班级文化和精神,同时也有了对文化和精神的认同感,明白自己该怎样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实现文化的细目标。为了实施这些目标,同学们的活动和体会会记录在成长档案袋中。

总之,班级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灵性的,要想创建一个优秀的班级,我们一定要让班级有一种崇高的班级精神。

四、抓中间,带两头

班级和社会一样,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的团体,中间的孩子才是最大的群体,也是个充满潜力的大队伍.他们中的有些人,只要有人促一促,抓一抓,也会进入尖子生的行列;反之,松一松,有些人就会滑入后进生的队伍,使“两极分化”的局面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妨采用“抓中间,带两头”的做法。理由是“中间生”占比率最大,差生和尖子生为少数。抓住中间地带的学生,把他们的成绩提高上来才能促使少数尖子生意识到危机感,差生也会积极要求进步。这是个非常简单的“保大局”的道理,符合“为了一切学生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理念。

我们要帮助所谓的“中间生”找到那些值得夸奖、值得欣赏的优点,肯定他们;找到他们生活中的灿烂,学习中的沉稳,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一点点的灿烂,一点点的沉稳保护起来,再逐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这样做往往事半功倍。

五、爱字当头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我们相信,任何一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不会缺少去爱的勇气,往往缺少的却是爱的技巧和方法。在实施班级管理当中,爱至少要有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班主任应该有双重角色:父亲和母亲。既要有父亲般的严爱,又要有母亲似的关爱。既有严格又有细腻,既强调共性又尊重个性。不吝啬微笑,不吝啬表扬,不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1.父亲般的严爱

一个新成立的班级体,彼此都来自不同学校,有着相互不一致的教育背景,不一致的教育理念。这时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东西把大家的行为习惯统一到学校的要求当中来。所以,首先应该是要建立一整套严厉的、有针对性的、能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考核制度;然后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并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其中的每一条,对做得好的及时进行鼓励,对做得不好的也要及时进行批评、处罚。使学生迅速统一到班级管理当中来,形成统一意志,形成共性!这就是父亲般的严爱。严也是一种爱。

2.母亲似的关爱

如果,一个班级管理只有严格的爱,那么就会缺乏人性的关怀,会使学生感到很压抑,没有归属感,没有成长的快乐,也没有大家彼此协作的氛围,从而使一个集体成为一个失去灵魂的躯壳。而母亲似的关爱,由于母爱的细心、耐心和真心,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我们班主任应该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关注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成抓起,还要善于察言观色,善于由表及里,小中见大,学生是单纯的,一句话、一皱眉、一愣神往往都是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要关注这些信息。这样我们既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同样也增加了工作的预见性,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当中。

总之,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希望通过这几个关键字,能够帮助大家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臣.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2]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我的班主任情[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M].辽宁:沈阳出版社,2000

第7篇

象山县实验小学

关于申报省示范小学的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象山县实验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已有百余年历史。曾数易其名,1986年命名为实验小学。学校于2004年9月迁入新校址。新校址占地87.6亩,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总投资4089余万元。学校拥有48只普通教室,30只辅助教室,实验楼、行政楼、体艺馆、图书馆、报告厅、运动场、餐厅等一应俱全;学校还配有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响系统、通讯系统和多功能教室、语言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普教仪器等均按I类标准配备,简易多媒体进教室。目前学校的环境、校舍、设施堪称省内一流。

学校设计规模48班,现有学生1664人,31个教学班。教职工84人(其中3人内退),平均年龄37岁,学历全部合格,高学历占86%,中级以上职称49人,其中市名师名校长2人,县名师2人,市骨干教师1名,县骨干教师5名,省教坛新秀1名,市坛新秀3名,县教坛新秀17名。

几年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奉行“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严格规范的科学管理,长期致力于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认真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象山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亦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等。

二、学校工作回顾

(一)科学管理,营造拼搏氛围

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学校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本着“教学为核心,学生参与为中心,教师提高为重心,学校发展为准星”的工作思路,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施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力求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方法民主,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在德育上,建立了以“合格、良好、优秀”三级班集体达标为载体的德育一体化研究,开展“五自争章”和“一日常规监督制”活动,构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内容有序、教育为先、养成为主、讲究实效”的德育体系。在学科教学上,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策略,构建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确立了研究与实践操作框架和运行方式,课内在“提前、渗透、拓宽、自学、分层、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思路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课堂教学基本程式;课外大力开展学科课外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在师资培训上,围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主题,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坚持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思路,创建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上课、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采用“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循环方法,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平时严格按“三级、一评、一考核”制度来保障师训工作的展开,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在人事管理上,坚持“民主竞争、德才兼备、人尽其才”原则,采用工会主席直选、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教学岗位聘任,教师职务评聘分离等多种措施,把学校的民主管理推向前进。

(二)德育为先,培育一代新人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们根据德育自身的特点及新时期学生心理特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德育创新”,使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劳动、文明礼貌、社会公德、艰苦奋斗等教育时时闪烁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是拓宽行为规范教育的新路子,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行为养成、行为规范”教育上。学校制订了《象山县实验小学学生常规手册》一部,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把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为落实规范的有力措施,使“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认知方面,要求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在情感方面,启发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达到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目的;在行动方面,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自我调节的习惯。为此,学校在班集体建设上开展了小学生自主发展班集体三级达标活动——即“合格班集体”、“良好班集体”、“优秀班集体”三级评定活动。其基本操作程序为“定标——达标——验标——认定”。这样,大大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校的行为规范达标班为100%,优良班集体为80%。

其次是以活动为载体,实践公民道德教育。我校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力求把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内容,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容。使公民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做到五结合:即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开展争做“社区小主人”活动;与科技活动教育相结合,评比“科技新星”;与学校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跟父母学一手”活动;与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相结合,让每个同学成为文明小使者;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每逢寒暑假,政教处、少先队均安排以“实践公民道德”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此项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2002年6月,我校顾晓岚同学获省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同年12月顾晓岚事迹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生实践公民道德10个最感人故事奖。同年,王谱绚、邵贤俊、顾晓岚同学获市青少年英才奖。

第三是构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单靠学校一个点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德育教育主线。并建立了校、班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为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与派出所、当地驻军等单位签订协议书,建立了警民共建文明校园关系。同时还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各类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它们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教育场所。并聘请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校外辅导员,让他们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天天向上。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由于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少先队组织自1981年开始连续被评为省“红花少年”先进集体,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先进集体、省少先队活动先进集体、省“创造杯”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省雏鹰红旗大队。

(三)育人为本,造就学高之师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教育改革的关键。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来抓。

师德是“灵魂”。我们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为依据,制订“师德公约”,在教师中开展自尊、自爱、自强竞赛活动,把对学生的爱作为教育的基础和从教的动力。1997年,学校还编制了《学校行政规章举要》,详载各级岗位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并选载现行国家的政策和教育法规,倡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严谨、勤奋、团结、文明”的校风,“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把“师德”的含义从爱生扩展到树立主人翁态度,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始终把教师的发展同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看得同等重要。十分强调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学习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习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等,逐步实施《实验小学教师学科训练方案》。在校本培训中,坚持从学校和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育行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坚持以教师的自学、探究、合作研讨辅之以他人指导帮助为主要形式;坚持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实践进行。通过“教学基础达标活动”和“教师特长专项训练”,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写教案——上课——交流——写论文”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评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写字、简笔画、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专项培训,促使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实施“名师兴校”工程和“名师带徒”策略。学校出台了《实小星级教师评选方案》和《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以培植名师为契机,抓点促面,加强了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实现了师资整体素质的再优化。“名师兴校”工程的另一重点,是实施“名师带徒”策略。学校积极实行“骨干带徒”制度,把师徒的业绩和荣辱紧捆在一起,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几年来,教师的论文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或编入文集的共计120余篇(其中全国一等奖3篇)。本学年县、市级课题共结题6项,其中林彩球、励赛斐、舒静、欧绪成四人合作的《小学阅读开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课题获宁波市首届基础教研系统成果三等奖;吴伶俐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小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获县一等奖,市三等奖;舒静的《开放性习作评价初探》、许照春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两篇论文分别获市一等奖和三等奖;励赛斐的《下水文——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特殊作业》一文获宁波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并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第9期上。鉴于学校师训工作成绩显著,于2000年和2002年学校两次被市教育局评为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四)科研兴校,追求优质教育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是学校工作的主题。为此,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做到教研内容课题化、教研手段科研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把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纳入教育科研体系。学校制订了《科研工作条例》、《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规划领导小组,建立了校教科室,具体管理各级立项课题及指导全校教师教育科研实验和理论研究。

在“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的具体要求下,我们按教师的能力与特长,合理地把教师按课题组合。目前全校共有立项课题31项,参与教师66人,占专任教师的84%。其中校级23项,县级5项,市级2项,省级1项,形成了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网络。并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一个“学习——实践——交流——小结”的研究程式,使教科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对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严格控制,每年召开选题会议,确保科研的正确方向;定期检查《教育科研实施记录》,举行各级课题阶段性汇报会,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坚持“科研围绕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科研为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充分发展服务”是我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理念。为了推进科技工作,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的研究(省立项课题);为了激励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开展了《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潜心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小学“实践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市立项课题);为了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小学实施成功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市立项课题)。让科研成为深化教研工作的指路明灯,使教研成为科研工作的广阔天地。至今我们已初步形成“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尝试探究——合作讨论探究——发现知识——检测——评议——延伸”的“实践型”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于1986年定为省级电教重点学校,1996年市电教馆定国“宁波市电教实验学校”,1997年后,学校先后被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各类学校科技活动及其师资培训实验学校”、“九五”教育科学《东南沿海地区小学道德启蒙教育及小学生品德心理研究》课题成员学校。几年来,学校《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成果荣获省普教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城镇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探索》等11项科研成果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因此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993—1994年和1995—199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五)发展个性,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学校中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发展,促进个性社会化,从而全面提高素质。我们深深懂得,要使学校跻身于先进行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

科技教育结硕果。科技教育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源远流长。1978年,为了响应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从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号召,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坚持一年一次“爱科学活动月”,在爱科学活动月内,要求每个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科技书籍,讲一个科学道理,制作一件科技作品。坚持一年一度的学生科技创造发明成果及科技小制作作品展览,至今已举办“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作品展览27届,获得各级各类小发明奖的作品计有209件,其中县级83件,市级96件,省级25件,国家级5件。1987年学校被评为省、全国科技活动先进单位,2002年6月,学校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为了继承和推广这一优秀的办学成果,学校适时地提出了科技教育的新目标:夯实“三小”基础,拓展科技教育内容,创造科技教育新特色。学校以《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创造发明、环境科学、科幻画、三模等多个兴趣小组,既抓普及又抓精品,广泛开展科技活动,使本年度的科技教育在小发明、创新方案、科学论文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年来,举行了“人类未来科学技术活动周”,科技之夏、科技之冬评比。在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俞秉彦、学的《赤潮对象山港海域影响及预防》获三等奖,同时又获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希望奖”,学校也因此获海尔洗衣机一台;在省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两件作品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有3件作品被作为精品选送市参赛,占全县中小学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在县首届中小学“三模”竞赛中,我校获团体第五名,有7名同学获单项一、二、三等奖;全校共有3篇科普论文、生活妙点子、小发明设想发表,3篇环保论文在县里获奖;科技论文《关于南大河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获宁波市小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二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艺术教育展个性。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从1986年起,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推进和强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开设了文艺班,成立了“红领巾艺术团”和器乐、书画、手工等十多个艺术兴趣小组。于1992年,学校还结合音乐教学改革,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全校一千余名学生迅速掀起了学习乐器的热潮。为了诱发学生的兴趣,学校还邀请了号称“世界笛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陆春龄教授为学生作了精彩的表演,举行了笛子大奖赛,组织“革命歌曲学唱月”活动。1993年在省“班班有歌声”录音比赛中获二等奖。我们还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琴、棋、书、画、舞训练班,形成班级艺术教育特色,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受到美的熏陶。为了创设一个能使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校还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期间,举行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编织、剪纸等作品展览,举行“小学课本剧”会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童年的幸福,在活动中拓宽知识视野。学校书法小组每年均有多幅作品参加县、市、省、全国展出,共有67人次获奖,其中全国级28人次。1993年茅毅博、屠威均获全国小百花杯少年儿童书法一等奖,王东升于2001年获全国小学书法大赛金奖。学校美术小组创作的作品有40幅曾分别在县、市、省、全国得到展出。《石浦无核桔大丰收》、《反腐蚀》等五幅作品被编入《宁波地区少儿画册》,有的还在《浙江日报》上刊出,《黄鱼大丰收》荣获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还被选留在全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长期陈列。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陶冶了本校学生的情操,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培育了一批艺术新苗,也推动了我县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体育活动显特长。我校是省、市田径传统学校。在2000年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分别在田径、举重、射击等项目上共获得6.5枚金牌,为象山代表队出了一份力。2003年在嘉兴市实验小学举行的省传统学校田径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六名,并被大会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2003、2004年参加市传统学校田径比赛,分别获得第六名、第八名。体育运动的成绩,是教练员用汗水换来的,他们业余训练时做到“三心”即恒心、爱心和奉献的心,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发现苗子,及时做好学生与家长的工作向上一级体校输送,并做到送一个成功一个。目前我校计有14名队员在八一少年乒乓球队、上海体院少年乒乓球队、省体育运动学校、市少体校受训,既为上级输送人才,又为学校获取各项运动成绩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积极做好正常性体育工作的同时,还利用重大的体育活动期间,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家长、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比如在2001年7月13日,距奥运会选定2008年主办城市还有100天时,全校1800余名师生在80米的长卷上举行绘画、签名活动,由县邮政局免费寄往北京奥申会,期盼北京申奥成功。又如在200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在步行街最热闹的地方举行“巨鹰杯”乒乓球擂台赛,让社会上乒乓球爱好者跟学校乒乓球小选手进行球艺上的切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选手的球艺,同时还能激发起乒乓球选手锻炼的积极性,让社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

由于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度获宁波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学校田径队被评为先进团队。2003—2004年度被评为宁波市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最近还被推荐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三、指标达标情况

(一)学校管理

    1、学校始终以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育人民满意的孩子”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教育法规和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此项达标。

2、学校实行“常规工作制度化、特项工作课题化”的管理模式,试行“分工协作、层级负责、任务到人”的垂直管理责任制,班子成员大都为县内顶尖骨干教师,他们各怀所长,都有独立组织指导工作的能力,平时工作开展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条理清楚、管理规范。此项达标。

3、校长是宁波市首批名校长、教学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分别参加过省、市中小学高级研修班学习,长期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平时能任教一门课,联系一个教研组,承担一项课题,且有多项课题成果在省、市、县获一、二、三等奖。此项达标。

4、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以科技教育和传统教育为载体的师生人文素养尤为突出。此项达标。

5、“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也是学校师德教育的核心课题。全校教师树立了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明确爱生是师德的灵魂。近年来没有发生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此项达标。

6、学校建立了符合教师素质发展的评价机制,每年对教师进行“德、勤、能、绩”的量化考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星级教师的评选。学科教学质量只是考核和评选的一个方面。此项达标。

7、学校建立对学生全面素质考评制度和特长生考核办法,注重过程的测评,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相结合和不同形式的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绝不采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此项达标。

8、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行为习惯的训练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健全安全防范、检查制度。近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学校也无安全隐患。此项达标。

9、学校收费规范,严格按宁波市“一费制”规定收费,无乱收费现象。

(二)教师队伍

10、全校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81位教师中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69人,占教师总数的85.2%,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有41人,占教师总数的50.6%。教师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较合理(男女结构欠合理)。此项达标。

11、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学校配有音乐教师4人、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4人、外语教师4人、计算机教师1人,满足平时教学的需要。此项达标。

12、学校教师奉行“敬业、精深、求是、创新”的教风,坚持“先教人成人,后教人成才”的教育观和“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学生观。绝大部分教师一般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此项达标。

13、全体教师能胜任本职工作,大多数教师能上县级以上公开课,各年级各学科都有在本地影响较大的骨干教师,其中市名校长1人、市名师1人、县名师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1人。此项达标。

14、学校教师科研意识强烈,大部分教师掌握教育科研基础知识。目前学校有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县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20项,有66人参与课题研究,占专任教师的84%。此项达标。

15、学校把建设一支集学习、实践、探究为一体的教师团队作为校本培训的目标,建立了以校总课题为载体,融“学习、课堂教学、教科研”为一体的校本培训机制,制订了近斯和中长期师训计划,开展了“二级一体”的校本培训。此项达标。

16、县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基本工资及县级以上的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性补贴、津贴和奖金等。此项达标。

(三)办学条件

17、学校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在校生2160人(现有31班,在校生1643人)。学校占地面积50954平方米,生均23.59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0平方米,生均9.89平方米;绿化约24000平方米,生均11.11平方米。学校的办学规模、用地面积、校舍面积、建设标准、环境配套及体育活动设施等已通过省标准化学校一级标准验收。此项达标。

18、教学仪器设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音、体、美教学器材设施、卫生器械设备达到省规定一类标准;劳动和劳技课教学器材没有到位,劳动基地和劳动实习场所尚未建立,图书生均还不到15册;学校食堂、饮用水源及厕所等符合卫生部、教育部有关卫生标准或要求。此项基本达标。

19、学校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达到县规定标准,日常公用经费的来源除收取杂费外,其余由财政预算安排。此项达标。

(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及教育质量

20、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相继开展了“三级班集体达标”的研究和“以班集体三级达标为载体、德育一体化”的研究,力求以学生个体行为达标为基础,全员参与为保证,把德育落实于各科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此项达标。

21、学校是县新课改的试点学校,其间学校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在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致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内容上提出:“提前、渗透、拓展”的改革思路,方法上提出“分层、自学、创新”的改革举措,建立了“自学、问疑、探究、交流、运用”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基本程式和“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延伸的一系列方法,且效果显著。学校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此项达标。

22、学校教研活动按“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小结”的方法循环往复、正常有序地进行;校教科室定期汇编《教海探航》校刊,刊出教师的教学、科研文章。此项达标。

23、学校有中、长期的教学科研实施方案,也有每学期的实施计划,且有较完善的科研档案;学校订有报刊61种,工具参考书135种之多,并配有教师电子阅览室,教育教学和科研信息资料较齐备。此项达标。

24、学校本着“整体综合优化与单项专题研究并进”的精神,坚持校本研究,多项课题在省、市、县获奖。科技教育是我校的传统特色项目,曾被宁波市誉为市基础教育的“五朵金花”之一,从78年至今学校共举办了27届科技作品展,展出作品25000余件,其中70余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等竞赛中获奖,《小学实施科技教育途径的探索》课题成果荣获省普教科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推动了我县科技教育的蓬勃开展。此项达标。

25、根据省、市、县有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文件精神,学校制订了《实验小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意见》,保证了学生每天6小时的在校时间和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课业负担合理、适当,教育质量高,学生品行好,真正收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此项达标。

26、学校随机编班,没有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之分。此项达标。

27、十几年来,学校无流生。此项达标。

28、学校重视推行使用普通话,并将普通话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语言,专任教师普通话该达标的全部达标。学校是宁波市“写字教学实验学校”,有良好的写字规范教学基础和氛围。此项达标。

29、学校积极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建立了家委会,创办了家长学校、法制学校和警民共建组织,并以“县烈士馆”为德育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多项社会调查报告在省市获奖。此项达标。

30、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聘任校外辅导员、邀请专家讲座、施行师生结对帮扶等办法对少数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转化工作。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率高,无违法犯罪现象。此项达标。

31、学校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采用党员结对、学杂费减免、慈善捐助、个别辅导等办法和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此项达标。

32、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学校的传统特色,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建立特长生评选制度,平时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和场地,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假日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信誉得到社会、家长和领导的认可和肯定。此项达标。

(五)示范作用的发挥

33、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尤其被命名为实验小学以来,她是象山小学教育的缩影。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音、体、美、劳技教育等方面无不走在全县的先列,特别是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教科研和师资培训等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也为兄弟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教学骨干。此项达标。

34、结对帮扶、加强校际间的合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通过送教下乡、派员指教,挂职培养、跨校带徒等措施,与兄弟学校展开合作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象山县实验小学

                                                    2005年6月

 

 

 

 

 

 

 

 

 

 

 

象山县实验小学

创建浙江省示范小学

 

 

 

 

 

二OO五年六月

 

 

 

目    录

 

 

1、浙江省示范小学申报表

第8篇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消防工作责任有效落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更加牢固,社会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全面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服务水平明显增强,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有效遏制,力保全市连续26年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确保全市火灾形势稳定。

二、工作任务

(一)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平安“四个能力”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平安自查、火灾隐患自除”一是要确定消防平安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平安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平安管理人的教育培训。二是要坚持每日开展防火巡查,定期开展全面细致的消防平安检查,完善巡查、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有周密的顺序督促整改并复查。三是要落实员工岗位消防责任,特别是重点要害岗位,要层层签订消防平安责任书,将防范火灾的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四是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

2.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一是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依照专职消防队建设规范配齐装备和队员,并报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备案。二是有保安队的单位要建立“保消合一”消防队,对保安队员要经常进行培训。三是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消防队。四是要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有效处置;要保证预案切合实际、操作可行,每次演练要有详细记录,并认真讲评。五是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执业资格证书上岗,能熟练掌握火警处置技能。

3.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

4.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知识普及化”

消防平安重点单位要全面落实“四个能力”建设内容;一般单位可结合实际,有重点地落实“四个能力”建设要求。 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平安重点单位达标; 年,所有消防平安重点单位全部达标; 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全部达标。 年, 区要选定2至3个社会单位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四个能力”建设试点工作。

(二)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

1.落实组织领导责任。一是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制定实施“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保证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财政、公安、安监、工商、文广新、建设、质监等有关部门领导参与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三是各级人民政府要针对消防平安突出问题,每年开展消防平安专项治理;每年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消防平安检查及消防平安知识的宣传提示和教育培训,政府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开展的消防平安大检查;市、县两级政府对影响公共平安的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

2.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各级人民政府要与所属的部门、行业、系统签订消防平安责任书,并定期进行检查考评,奖优罚劣。二是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财政、公安、安监、工商、文广新、建设、质监、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共同解决。三是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业系统管理内容,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开展消防平安检查和教育培训;四是具有平安监管职能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相关部门处置。

3.落实设施建设责任。一是各级人民政府要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确定 年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年,全市100%完成消防专业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确定 年为城乡消防环境改造年,结合城镇改造,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务工人员聚集地等存在消防平安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平安环境。二是建立政府统一指挥,公安、消防、交通、通讯、电力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快速反应系统, 年底前, 市要完成应急救援支队组建工作; 市、 县要完成应急救援大队组建工作。四是推进远程监督系统的联网。对社会单位的消防重点部位实行远程视频监控, 年、 年、 年全市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联网率分别达到50%80%100%实现公共消防平安管理信息化。

4.落实检查考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平安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下级政府落实消防工作年度目标任务进行督办,有关单位、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每年要对本行业系统消防工作进行考评,对完成消防工作任务、效果显著的予以惩办奖励。

(三)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

1.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农村、社区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基层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年,各乡镇要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设立消防平安专(兼)职管理人员,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平安检查; 年,各行政村、乡村社区落实消防平安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平安工作。 年, 县锦江镇、 区百佳城社区要抓好“三无五有”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试点工作。

2.夯实设施建设基础。乡村社区要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并加强维护颐养;每个社区要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对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要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进行治理,增强火灾抗御能力。

3.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确定消防平安管理人,制定防火平安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社区内的小场所要实行消防平安区域联防,开展消防平安互查互督,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联合组织扑救;村庄实行消防平安多户联防制度,轮流值班开展消防平安提示和检查。

4.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依法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任务。设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社区,要建设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加强保安人员消防平安培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治安巡逻的同时开展防火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并承担扑救初起火灾职能。其他村庄、社区要建立群众参与的志愿消防队。 年前,所有乡镇、村庄、社区都要依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

(四)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

1.提高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一是各级公安机关要建立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察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动”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的合力。二是消防部门要严格履行消防监督职责,分析研判外地区消防平安形势,针对外地消防平安突出问题,继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年,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公安、建设、安监等部门集中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地下建筑等为重点,以建筑消防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平安专项整治。

2.提高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一是健全消防监督机构,配齐消防监督人员,积极探索、完善合同制消防文职雇员工作制度,允许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的消防文职雇员从事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二是要大力加强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运行、执法裁量网上裁定、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全流程在线管理模式。三是要深化警务公开,向社会公开消防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依据、顺序、进度、结果,增强执法透明度。六是要加强廉政建设,制定廉洁执法自律规范,各级公安消防部门主官和全体监督干部都要签订廉洁执法许诺书,公开许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集中整改人民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执法问题,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公信力和满意度。 年, 市要高水平、高标准地抓好执法规范化试点建设工作。

3.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水平。一是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时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宣传内容,加大宣传投入,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平安意识,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宣传“六进” 年,要完成消防宣传流动站建设。二是要着力加强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 年,各县(市、区)消防志愿者注册人数分别达到外地区常住适龄人口数量的2%和3%三是全面落实《社会消防平安教育培训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开展消防平安教育。

4.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一是要试行消防平安检查制度,为社会单位提供消防技术服务。二是要积极培育和规范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平安监测等社会消防中介组织。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将单位消防平安状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火灾公众责任平安费率调整的内容。四是要全面推行消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实职业资格证制度。五是要建立全市消防职业人才管理中心,培育和建立消防专业人才市场。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将构筑社会消防平安“防火墙”工程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中心任务,与“新农村建设”平安社区创立”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整体推进;各级政府要成立组织领导和专门工作机构,出台实施方案,制订具体建设规范和考核验收规范,建立和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工作格局。

(二)广泛宣传,加强培训。增强社会各界做好消防平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培训工作,公安机关培训“四个能力”建设辅导员,社会单位培训“四个能力”建设明白人。

(三)典型引路,整体推进。针对四项工作重点,分别培育树立典型,打造构筑社会消防平安“防火墙”工程建设的样板,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指导和推动构筑社会消防平安“防火墙”工程扎实开展。

第9篇

以教育方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学发展观”为纲领,以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宗旨。以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关注“三农”与民生、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本地经济快速发展为突破口,以学生参与活动的全部过程或部分过程为手段,以学生掌握正确的合作探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普及与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二、活动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农业的调查与研究,对土壤样本的检测与分析,对粮食增产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知识、土壤成分检测知识、采用施肥配方与增产等农业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了解农业、研究农业、实践农业活动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调查、操作、检测、实验、分析、总结等正确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次科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关注“三农”与民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道德情感。

4 活动效果目标

通过直接参与活动的全部或部分过程,使学生获得科技实践活动的体验,感受科技活动的乐趣;感悟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理解科学技术与农业、民生的关系;树立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富裕,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而奋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现身科学技术研究的坚定信念:通过实践、体验农业节能减排,防止或减少耕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农作物污染。

三、活动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 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和人数

本次活动所涉及的对象是在校七、八、九年级的全体学生,部分老师和相关的科学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共计约600人,其中学生503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0%;教师42人,占我校教师总数的72%;相关科技人员及其他人员约36人。

2 需求分析

(1)活动背景分析

我们孟庄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全镇2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约3.8万人口,只有一个以本地特产――新郑大枣深加工为主的“好想你”民营企业,农民的收入70%来自于农业。虽说农业收入大,但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低下,在种田过程中不知道怎样去科学种田,盲目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产量增加不多,可成本增加不少,使纯收入降低。初步调查显示,正常年份小麦平均亩产500斤左右,按每斤0.90元计算,一亩小麦可收入450元,可成本投入不低于260元,其中种子30元、化肥80元、耕地45元、播种15元、农药20元、灌溉20元、收割40元。这还不包括工值,如果加上农民工值投入。每亩小麦的纯收入则趋近于“0”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不知道该施用哪种肥料、用多少,结果造成土壤营养成分严重失调,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即使国家发放种粮补贴、种子补贴、农资补贴等许多惠农政策补贴。但农资价格也见势上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每月挣500~800元的工资,也不愿在家过“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从而造成部分耕地荒芜。这不但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与国泰民安。为此,在农村进行土壤成分一一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酸碱度(pH值)、微量元素等检测,施肥配方分析和应用施肥配方进行增产增收实验,正确指导农民实施科学种田,培养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在我孟庄地区乃至整个新郑市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基础,已势在必行。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的殷切希望。我们学校是孟庄镇人才最集中、知识层次最高、实验仪器设备最齐全、实验室标准最高的智能集团,搞好这项活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也有信心。

(2)技术优势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校的503名学生和58名老师都来自于农村,且家中都有责任田,在节假日及农忙时节,学生和老师都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对农业比较了解。

我们学校有本科学历教师29人,大专学历教师25人,有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的化学仪器、设备,物理仪器、设备,生物仪器、设备,地理仪器、设备。有高标准、高规格的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

我们学校与河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一直保持着技术业务往来,为了搞好这次科技活动,我们再一次走访了河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杨素琴教授和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的李建峰老师,并征得了他们的支持。

我们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已有10年的历史了,我们开展的科技教育活动曾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级奖项:2001年8月,《枣树害虫――星天牛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防治的调查研究》获第六届全国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二等奖;2005年8月,《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方案,入围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论坛“十佳”,同时我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8月,《非化学农业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获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奖。此外还曾多次获得县、市、省的表彰。

(3)试剂、仪器设备分析

本次活动大致需要15种试剂、14种仪器设备和2个土壤检测室。

试剂:乙酸铵、硫酸钾(氯化钾)、酮酸铵、浓硫酸、硫酸、碳酸氢钠、酒石酸锑钾、抗坏血酸、磷酸二氢钾、2.6-二硝基酚、硫酸亚铁、碳酸钾、阿拉伯胶、硼砂、氢氧化钠(烧碱)。

仪器设备:往复式震荡机、恒温培养箱、分析天平(电子天平)、火焰光度计、分光光度计、塑料浸提瓶、容量瓶、50mL容量瓶、三角瓶、10L下口瓶、漏斗、移液管、扩散器、微量滴定管。

实验室:2个。

这些试剂和仪器设备,大部分可由我们学校化学、生物、物理仪器室提供。学校三个仪器室没有的部分试剂和仪器,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河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给予帮助,还解决不了的,由学校出资或从科研经费中出资购买。

土壤检测室借用我校闲置的2个教室,各65平方米。

施肥配方增产实验所需农具、生产资料、种子等均由配合实验的教师家属提供。

四、开展本次活动的有利条件

1 开展过类似的活动

(1)在1998年2月~2000年7月,历时2年半时间,在新郑枣树研究所的指导下,我校科技兴趣小组开展了《枣树害虫――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防治的调查研究》科技实践活动。

(2)在2003年9月~2004年12月,历时15个月的时间,我构思并撰写了科技实践活动方案《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

(3)在2005年9月~2006年12月,历时15个月的时间,我亲自辅导我校科技兴趣小组依据《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方案,开展了《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科技实践活动。

(4)在近几年间,我撰写过3个科技实践活动方案,组织辅导过5个科技实践活动。

2 相关经验

(1)2001年8月,我和马明旺老师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枣树害虫――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危害特征及防治的调查研究》荣获第六届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二等奖。

(2)2005年8月,我撰写的科技实践活动方案《非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实验》人选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论坛“十佳”,我同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教师”的荣誉称号。

(3)2007年8月,我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非化学农业防治蚜虫的实验》荣获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奖。

(4)我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和撰写的科技方案曾5次受到省级表彰、8次受到郑州市表彰。

五、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活动方案名称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重点与难点

1 活动重点

(1)确保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全部过程或部分过程。

(2)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

(3)获得科技体验。

2 活动难点

(1)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得到培养。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实施前的酝酿、宣传、发动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和活动实施后的资料整理、报告撰写、参赛、总结、评优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实施前的酝酿、宣传、发动阶段

1 活动时间:2011年4月1日~2011年5月31日,大致需要2个月的时间。

2 活动地点:学校。

3 参加人员:部分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部分老师、科技辅导员、全体学生。

4 活动内容:组建活动领导小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好几个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建立各级组织,签订安全责任书。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

(1)组建活动领导小组。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此次活动的全面工作,由教导处副主任李新民老师、团委书记孟伟敏老师、政教处副主任高军选老师、办公室主任田明勋老师、后勤处副主任高伟老师和作为科技总辅导员的我6人组成。具体分工为:李新民负责老师工作,孟伟敏负责学生工作,高军选负责班主任工作,田明勋负责社会协调工作,高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我负责科技活动辅导工作。

(2)广泛征求意见:小组成员分别走访学校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镇政府干部、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3)开好几个会议:①收集整理各方面的意见后,召开校务会议讨论,使所有领导深刻认识到此次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并得到全力的支持。②领导组利用周三教师学习时间召开由部分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科技辅导员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进一步征求意见,部署下一步工作。

(4)广泛宣传发动:教导处利用全体教师会,团委利用学校广播站,班主任利用班会等,展开全面而广泛的宣传与发动。

(5)建立各级组织:在时机成熟以后,建立各级组织:整个活动设1个大队、3个中队、12个小队和若干个小组。

学校设一个大队,由团委书记孟伟敏和我具体负责。一个年级段为一个中队。中队分别由年级组长和该年级的科技辅导员负责。一个教学班为一个小队。小队分别由班主任和一个热爱科技教育事业的科任老师负责。一个教学班根据本班状况可设3-5个活动实施小组。小组由各成员共同推举出来的小组长负责。

整个组织关系详见图1所示。

(6)签订安全责任书:为了使参与活动的全体师生安全得到保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科技活动领导组给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辅导员老师给学校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参与活动的学生与辅导员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

(7)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三级指标:学校对活动领导小组工作进行评价:活动领导小组对每位教师,包括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科技辅导员进行评价,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根据出勤、态度、工作与成效方面。这次评价是一个再宣传、再发动的过程,是一个鼓励的过程,也是夯实下一步工作基础的过程。

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这次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校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分为三个步骤:了解农业,研究农业,实践农业。

(一)了解农业

1 活动时间:2011年9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历时2个月时间。

2 参加人员:七、八、九年级全体学生和部分老师,约550人。

3 活动方法:调查问卷法、分析研究法。

4 活动地点:学校、辖区各行政村。

5 活动内容

(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指导、帮助下,在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网络室翻阅查找资料,分析研究我国、我省农业地位、现状及与国计民生的关系。

(2)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走进农村、农户,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本地区农业种植和收益情况,以及农民经济、养老、医疗、生活等情况。

(3)聘请省农业大学、市农业局、省青少年科技教育讲师团等有关专家到我校做农业的发展前景,现代农业、农业与国计民生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挑选10名优秀学生,由3位科技辅导员老师组成培训小组,利用十一长假,到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进行学习,培训土壤成分检测与施肥配方分析。

6 活动成果呈现与保存

学生在看、读、听、写、思考、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各自写出其调查报告,最后连同调查问卷、日记、活动照片、声像资料等上交学校活动领导小组进行存档。

7 评价

评价分为三级指标:辅导员(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针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表现,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每位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按25%的比例,约126名学生进行单项表彰。

这一阶段为开展这一科技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

(二)研究农业

1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1日-2012年3月31日,历时5个月的时间。

2 参加人员

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土壤中成分进行测定与施肥配方分析。由于这一步骤对参加人员的纪律性、知识面以及对科技活动的态度等要求都比较高,所需参与人员也相对减少。所以,参加本次活动人员是从第一步活动被表彰的126名学生中选出的100名学生,其中包括进行过培训的10名学生和20名应急候补学生,加上辅导员老师和有关科技人员25人,共125人左右。

3 研究方法

提取法、火焰光度法、测定法等。

4 活动地点

辖区各个村庄、土壤检测室、生物仪器室。

5 活动内容

(1)将80名学生和辅导老师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由8名学生、1名经过学习、培训的学生和1位具有专业知识且经过培训的科技辅导员老师组成,每个小组师生共10人。

(2)每个小组选定1个自然村(学校辖区共10个自然村),按照领导组安排的时间,利用双休日,按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质分别提取土壤样本,并在土壤样本上贴上“xx村、xx土地利用类型、xx地质和检验结果”字样的标签。

(3)在三位辅导老师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对所提取的土壤样本分别进行速效磷、水解氮、速效钾、有机磷、酸碱度和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和施肥配方分析。尽可能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4)把每个小组对所提取的土壤样本分别进行测定及施肥配方分析后的数据认真详细地记录在土壤检测登记簿上和土壤样本标签“检验结果”栏内。

6 评价

评价分为三级指标:辅导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根据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纪律、态度与贡献按35%比例给予单项奖励。

通过第二步土壤检测、施肥配方分析等研究农业活动,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实践农业

1 活动时间2012年4月1日~2012年11月20日,历时8个月时间。

2 参加人员

参加本步骤活动人员包括第二步活动中被表彰的学生35名(其中包括应急候补人员5名)、辅导老师6名、参与活动的教师家属等共45人左右。

3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

4 活动地点:实验基地。

5 实验活动时间安排

玉米实验:玉米播种时间4月15日前后,生长期100-115天,收获时间为7月底、8月初。

花生实验:播种时间4月20日前后,生长期110-120天,收获时间大致在8月中旬。

大枣实验:大枣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追肥时间一般在4月份和6月份各一次,9月15日前后收获。

6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实验基地的确定。我们计划设1个实验基地和3个实验区。每个实验区由10名学生和2名辅导员老师负责。为确保实验实施过程中的师生安全、时间保证,以及实验的真实、有效和示范性,确保实验无干扰而科学、顺利地进行,我们将实验基地设立在距离学校较近的孟庄村孟伟民老师家的责任田土壤测定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玉米、花生、大枣增产实验。每块试验田分别划出面积相等的实验区和对比区。

(2)与实验基地老师的家属签订实验合同书。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们将以学校的名义与其家属签订《实验基地使用合同》,一式四份,由新郑市公证处公证后生效。

7 实施实验

(1)为了不过多影响学生的学习,实验的每个环节都要与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协商,根据劳动时间的长短,尽量把劳动时间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星期天或节假日。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耽误上课的,由辅导员老师负责协调,且必须经学校教务处、班主任、任课老师同意并批准。劳动结束返校后,学生自己或集体必须挤出时间主动找任课老师补课。

(2)每次活动,每个小组必须有两名辅导老师负责,亲自带队。出发前,辅导老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学生分工、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在行进过程中,两位辅导老师必须随队而行,随时处理行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活动结束时,辅导老师及时提醒学生检查自己的衣物等,确保无误后,以原队形按原路返回。

(3)在每次活动中,辅导老师或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除向学生讲清怎么干。注意哪些问题外,要亲自给学生示范,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学得农业技术知识,又能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4)在活动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环节,如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要由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和辅导老师亲自操作,学生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例如农药的浓度配比等辅助工作。虽说学生只做一些辅助工作,但安全防范措施也要落实到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防范意识。

(5)每次活动结束,辅导老师都要组织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总结,有哪些收获、感悟、经验、教训和体会。

(6)要随时与镇、村、组委会干部联系,并向他们通报实验进展情况,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7)农作物成熟采收时,要及时进行施肥配方增产效果分析。

玉米增产效果分析:采用“五点随机抽样法”,分别在实验区和对比区各采收20棒玉米穗,分别进行长度、粗度、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的测量、计算和分析。进而得出实施施肥配方实验区的玉米增产情况。

花生增产效果分析:采用“五点随机抽样法”,分别在实验区和对比区各采收20棵花生,分别进行双仁果、单仁果的数量,以及单棵平均重量、20棵总重量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进而得出使用施肥配方实验区的花生增产情况。

大枣实验分析:大枣成熟采收时,分别在实验区和对比区随机称重各5千克,分别从成熟比率,1千克大枣数量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得出使用施肥配方实验区的大枣增产情况。

根据玉米、花生、大枣增产情况,并根据当时市场价格,计算出经济效益及增长情况。

8 技术经验推广

如果施用施肥配方能使农作物增长幅度大,经济效益好,我们就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进行宣传、推广。为了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我们将组织五种力量,采用两种方式宣传,使施用施肥配方科学种田在孟庄及周边地区迅速掀起,推广。

五种力量分别是:配合实验的老师家属,用事实体会,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宣传:我校全体学生,特别是亲自参加实验的学生向家长及本村村民宣传;我校全体教师向家属、亲朋好友和到校来访的学生家长以及本村的农户宣传;村干部向本村全体群众宣传;镇农业管理所向全镇各

村干部宣传。

两种形式是:一是组成报告团等形式,利用双休日把检测分析情况,实验增产、经济效益情况,包括数据、图片、实物制成版面、展台在学校、各村巡回展览。二是以传单的形式,把所有内容以文字、图片的形式通过以上五种力量向全社会宣传。

9 评价

评价分为三级指标:辅导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根据实验情况,对本次实验做出整体、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评价要评出“实验能手”进行单项表彰。

第三步骤活动的实施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第三阶段:活动实施后的资料整理、活动报告撰写、活动总结、评选参赛阶段。

1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1日-2012年12月20日,历时2个月时间

2 资料整理

由孟伟民老师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文字资料整理工作,包括各阶段各步骤所有有价值的文字资料;由高伟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整理整个活动有价值的图片、声像、实物、挂图等资料,并负责图表、展板的设计与制作;我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工作最后程序的验收与修改。

3 活动报告撰写

由孟伟民、高伟与部分辅导员老师、部分学生负责活动报告撰写,由我负责修改与定稿。

4 由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对本次科技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收获、经验、体会和教训,优点、缺点、成功和不足一一认真总结,为以后的科技实践活动总结出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5 对本次科技实践活动作出贡献的领导、教师、科技辅导员、学生以及相关人员召开大会进行表彰。

6 申报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接受各级评委老师们的验收。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思想波动,想退出活动及解决预案

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个别学生怕耽误学习,个别老师怕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个别家长由于某种原因等因素,造成学生想中途退出活动。这种情况在以往的科技活动中也有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查明原因,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打消顾虑,排除干扰;二是经过努力,解决不了问题的,也不强人所难,启用后补人员。

2 在进行土壤检测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及解决预案

对土壤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对科学施肥配方分析,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技术性强,虽说我们对参加活动的部分师生进行了专业技术及操作培训,但还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将采用三个解决方案:一是邀请省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老师们,或者是邀请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的老师们亲,临我校指导解决;二是利用电话、互联网邮箱、QQ进行请教;三是带着问题亲自登门拜访。

3 在采用施肥配方实验过程中,与农户发生利害矛盾及解决预案

在采用施肥配方进行部分农作物实验过程中,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所需的生产资料问题、资金问题、实验失败后的损失补偿问题等。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将采用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按事先协商制订的合同妥善解决;二是依具体情况给予农户一定的损失补助。补助所需费用从研究经费中支出,若没有研究经费或研究经费不足,可从学校科技教育经费中支出。总而言之,不能让农户吃亏,不能损坏我们的声誉,不能违背我们的初衷。

4 安全工作及解决预案

安全工作是第一要务。由于初中生正处在好奇、活泼、好动的最活跃时期,在整个活动中,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步骤,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我们将采取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活动前,辅导老师必须给学校签订《学生活动安全责任书》,学生必须给辅导老师签订《学生活动自身安全责任书》,以加强安全的责任意识。二是每次活动,特别是校外活动和实验,辅导老师必须亲自带队并及时给学生讲清本次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必要时,老师要先做示范。三是与学校医务室密切配合,做好安全急救工作。四是每个班级(活动小组)必须配备一个急救箱(包),并配备足够的络合碘、酒精、消毒棉签、纱布、创可贴、止血带和必备的药品药具以及药皂、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急救箱(急救包)、药品、药具由学校医务室提供,短缺的由学校购买或利用科研经费购买。如遇紧急特殊情况,在做好安全急救工作的同时,在第一时间拨打求助电话:报警电话110,新郑市急救电话120,新郑市中医院急救电话62698777,孟庄镇卫生院急救电话62466120。火警电话119,并向学校领导及相关单位报告。

5 环保工作及解决预案

在活动过程中,难免要使用一些器具,如提取土壤样本、采收农作物果实等,尽量不使用塑料袋。避免造成白色污染。在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要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有效无毒的生物农药,严格控制粮食污染、土地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在灌溉农田时,必须使用移动软管灌溉,废弃大水漫灌,保护水资源。

七、活动的具体结果和呈现方式

1 通过了解农业,使学生对农业、农业与国计民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结果以三种方式呈现:一是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所获得的原始资料,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作为第一手原始资料存档保存;二是活动的体验和认识,撰写成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呈现,有机会可参加论文评选或发表;三是学生活动画面,以照片、声像的形式呈现,可以存档、参赛和发表,或者送达有关电台、电视台作为科教内容进行播放宣传。

2 通过对土壤营养成分的检测和施肥配方分析,使学生掌握检测方法和施肥配方分析方法,了解土壤成分,结果以四种方式呈现:一是所采取的土壤样本,贴上标签及营养成分,施肥配方存放;二是把各村、各种利用类型、营养成分、施肥配方等指示。列成表格的形式,存档并放大;三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存档,有机会可参加论文评选和发表;四是学生的活动画面以照片、声像的形式呈现,可以存档、参赛或发表,也可送达有关电台、电视台作为科教内容进行播放宣传。

3 使用施肥配方进行部分农作物实验。使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种田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农民的迫切性。结果以四种方式呈现:一是把具有代表性和特殊的实验成果(实物)进行妥善保存和展览;二是把实验成果(实物)及活动画面照片、声像资料进行保存、展览、宣传和参赛;三是把实验结果制成图表,进一步完善;四是把实验活动撰写成论文进行存档保存,参赛、评选或发表。

4 通过资料整理、活动报告撰写,使学生学会文字资料、照片、声像资料的整理与分类,初步掌握活动方案的撰写和修改。结果呈现方式有三种形式:一是原始资料整理分类存档:二是把整个活动画面及成果制成大型展板、展台,向全校师生,向社会展览、宣传;三是撰写科技实践

活动报告,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八、评价标准

本着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持着以人为本的态度,本次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 对学生进行评价

(1)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参与人数、参与率、巩固率及学生的参与态度。

(2)对学生在活动中地位的评价,从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培养目标达标评价和预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评价。

2 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1)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服务性、普遍性和普及型。

(2)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

3 安全工作评价

(1)学生安全意识形成评价。

(2)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评价。

4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评价

(1)对时间保障方面的评价。

(2)对人员支持方面的评价。

(3)对资金、设备投入方面的评价。

九、预计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 使学生了解农业、农民、农村,用事实亲身体验接受“三农”教育和农业大国的国情教育。

2 通过研究农业、实践农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科学种田、农业需要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

3 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受到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养成教育,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以及团结协作、合作探究教育。

4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附件:

实验基地使用合同

甲方:孟庄镇一初中

乙方:________

甲方“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小组为了活动的开展,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使用乙方责任田_____处,共_____亩,枣树_____棵。

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意想不到的麻烦,甲方特与乙方签订《实验基地使用合同》,望甲、乙双方各守诺言。

甲方职责和义务:

1 实验基地由甲方使用,其中花生、玉米实验区使用时间为4个半月,从2011年4月1日~2011年7月底8月初。大枣实验区使用时间为5个半月,从2011年4月1日~2011年8月中旬。

2 甲方负责向乙方提供施肥配方和农药。如需要购买多少哪种化肥,准备多少有机肥,购买多少及哪种农药等。

3 甲方指导乙方施肥、耕地。

4 甲方负责花生、玉米的点播与田间管理,枣树的追肥, 乙方可协助,但必须服从甲方的指导。

5 农作物收获时,甲方有权采收少量的农作物以进行增产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6 由于技术问题、指导不当,农作物减产而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赔付标准以同类耕地平均标准为准,最高不能超过同类的10%。

7 不计任何报酬。

乙方职责和义务:

1 负责提供一定数量的耕地和进入盛果期的枣树。

2 按要求负责购买化肥、种子、农药和生产资料,备足有机肥。

3 按要求负责施肥耕地。

4 按要求协助甲方搞好播种与田间管理、枣树追肥等。

5 提供所有农机具。

6 成熟采收时无偿为甲方提供一定数量的农作物,以进行增产和经济效益分析之用。

7 有权追回一定数量因技术问题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8 一切收益归乙方所有。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安全责任书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将于2010年4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开展“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为在活动中确保参加活动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特向学校签订“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安全责任书。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和各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并把安全工作列入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议事日程,确保参加活动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按有关规定随时随地向参加活动的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隐患排查,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在各中小队建立安全档案,要求各中小队每次活动前要制订安全措施,活动后要有安全总结,使安全警钟长鸣。

四、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要求辅导老师与活动领导小组签订《学生活动安全责任书》,参加活动的学生与辅导老师签订《学生活动自身安全责任书》。

五、“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必须配备足够的急救箱及急救用品和防护用具。

六、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成员要随时随地到活动现场督促检查安全工作及防范措施。

七、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轻的,由辅导老师或校医救治;重的,立即启动安全解决预案。

八、有关安全事故费用,视其情况,费用在100元以下的,由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负责;100元以上的,学校可给予适当补助。

九、每次活动结束以后,要开展安全单项工作总结和评优。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 学校领导签字:

活动领导组织组长签字:

年 月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学生安全责任书

为在“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申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辅导教师特向“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领导组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办法》和学校有关的安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科技辅导老师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人身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制度,要求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要给辅导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

三、按有关规定,随时随地向参加活动的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使每个学生养成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防范。

四、每次活动都要有具体的安全措施:在活动前要讲安全,要预见活动中的安全隐患,活动中要随时排查安全隐患,活动结束后要总结安全。做到安全工作念念不忘。

五、建立活动档案,记录每次活动有关安全方面的事务,井装订成册存档。

六、每次活动都要携带急救箱、必备的药品器械和防护用具。必要时,要有校医跟随。

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的,由辅导老师或校医救治;重的,立即启动安全解决顸案。

八、安全事故费用一般由学校和活动领导组负责,特殊的,要由直接责任人一一辅导老师出资全部费用的20%。

九、安全问题要随时接受活动领导组、学校的督促检查。

十、每次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安全总结。

辅导老师签字:

科技活动领导组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学生自身安全责任书

在“走进农业”科技实践活动中,为了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减少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安全,使此活动能健康顺利地开展并达到预期目的,我特向辅导员老师签订学生自身安全责任书:

一、努力学习安全知识, 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二、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遵守活动纪律和各项安全规定。

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远离不安全国素。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在活动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照顾,相互关怀,相互帮助。

五、在活动中各个环节,要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合理、有序地操作,不触摸电器、不玩弄利器、不接触农药、不私自开动机器等。

六、每次活动,需要戴安全防护用具的,必须按要求戴好,活动后,要及时消毒清洗、更换衣物等。

七、在外乘车时,要遵守乘车规则,先上后下,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车外,听从司乘人员和辅导老师的指挥。

八、徒步在公路上行走,要排成一行,靠右边行走,不打闹、不嬉戏、不乱队。

九、在搬运、使用玻璃器皿时,千万小心,以防打碎玻璃,伤害身体。

十、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救治,必要时启动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