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居工作思路

村居工作思路

时间:2022-04-13 12:4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村居工作思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村居工作思路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欢迎你们莅临杨柳乡对我乡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现将我乡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杨柳白族彝族乡位于城西部山区,坐落在怒江东岸,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委员会,96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20__年末,全乡共有9421户,36931人,其中少数民族2367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4.1%,耕地面积53482亩,全年实现总产值30285.9万元,农业总产值17230.9万元,农民人均生产粮食693公斤,人均纯收入1853元。

二、项目实施情况

20__年区委、区政府安排杨柳乡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指标211户,农户自筹其中拆除重建131户,抗震加固80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81.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44.5万元,项目共计投入资金326万元。我乡坚持“以整合项目,打造试点精品工程,点面结合,发挥样板辐射作用”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将项目安排在茶山、马田户门坝和联合三个点上,其中茶山安排拆除重建22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11万元、农户自筹资金33万元,抗震加固80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16万元,农户自筹资金48万元,共计投入资金108万元;马田户门坝安排拆除重建62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31万元、农户自筹资金93万元,共计投入资金124万元;联合安排拆除重建47户,项目国家投入资金23.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70.5万元,共计投入资金94万元。截止2月21日,全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已基完成,其中拆除重建已完成入户普查鉴定131户,131户主体工程建设已经结束,现已进入相关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安排抗震加固指标80户,已完成普查鉴定80户,建设完成80户。

三、项目实施过程和经验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杨国富副书记、明春鹏副乡长任副组长,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乡干部为成员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作好各项工作,要求各项目实施村也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作到“三个到位”“三个抓好”,即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抓好入户普查鉴定工作、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工作、抓好技术指导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并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户、落实到人。乡政府与各项目实施村签定责任书,村民委员会与农户签定协议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全乡各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能够顺利通过省、市、区验收。

(二)确定资金补助方案、严把资金关。按照“群众自筹为主、政府社会支持为辅”的原则,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入户调查,分别对脱梁换柱、拖柱垫基、拉墙扶柱三种抗震加固方案和土木、砖木、砖混三种结构类型房屋拆除重建所需资金进行了概算,确定了资金补助方案。具体为拆除重建每户补助4000—6000元,抗震加固每户补助1500—2500元。并对部分困难农户实施倾斜补助,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同时严把补助资金关,确保补助资金到每一农户手中,采取的措施是:对已经开始施工的农户兑付启动阶段补助资金40%,工程验收合格后对付补助资金60%。要求农户提出补助申请,经过村委会审核核准后,由村委会写出呈报给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确认后,给予拨付。农户领款时,需签字认可,并张榜公布。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管力度,促进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广大农户积极性。确保我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顺利实施。

(三)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一村一个方案。杨柳乡通过采取项目实施村与新农村建设、异地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配套建设,发挥项目资金整体效应,在茶山村,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整合,利用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利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充实新农村建设内容,既建设了美丽的居住环境,也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让新农村建设工作尽可能到位。在人民群众正如火如荼的投入建设家园的氛围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保障了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户门坝,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与异地扶贫开发相整合,到户补助资金最高的达22600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技术规范的方式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在原来图纸的基础上,通过与有关部门研究论证,增加了提高抗震安全方面的内容,使原来建设房屋抗震设防达到8度,进一步增强了房屋抗震减灾的能力,增强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受到了农户的广泛支持和好评。在联合,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与扶贫开发相整合,增强农户建设主房积极性,提高入住率,完成移民搬迁的扫尾工作。

(四)加强施工技术培训,确保工程进度。为提高农村民居工程建设质量,根据《__区农村民居

抗震技术规程》,设计了适合农村实际的施工和施工图集,在区民居办的指导下,组织技术人员集中进行防震抗震知识培训,基本掌握农村民居实用抗震技术标准,明确具体的施工细则,乡民居办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督检查,安排工作人员驻村管理工程建设,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试点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五)深入宣传发动,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为增强农村防震减灾意识,转变农民建设观念,我乡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利用集市街天,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农民宣传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建设目标、实施范围、主要任务及农村民居建筑中须注意的事项,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从而提高广大农户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困难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困难

一是身居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村大部分民居房屋十分简陋,农户自筹能力有限,造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力不强;二是乡镇民房建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导致监督指导较困难;三是乡财力有限,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四是受今年自然灾害雨水影响,一定程度影响工程的进度。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第2篇

**村辖区范围约3.5平方公里,位于白蕉镇墟镇,是一个行政村,总人口1015人,共262户,党员(含流动党员)共34人,村民代表20人。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少量铺位出租、地租,年约总收入50万元。

健康村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在镇相关部门支持和指导下,坚持按照健康村创建工作标准,不断改善村卫生环境、建立健全卫生和健康教育服务,坚持将我村居民纳入创建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现将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创建健康村主要工作情况:

(一)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村专门成立了健康村工作领导小组,以村书记为组长,分管卫生的村干部为副组长,组员由村两委干部组成,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的开展。充分引导各工作部门、共建单位参与创建,邀请专业人员到村进行指导和培训,有力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做好基线调查,掌握村居民主要健康状况。

结合国民体质测试、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等活动,初步掌握居民健康问题和健康状况,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协助镇卫生院建立更为准确和全面的居民健康资料,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村民的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基线调查,初步掌握我村健康问题的居民主要健康状况,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三)

加强宣传发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为了增加居民对健康村工作的了解,我们充分发挥宣传栏作用,每两个月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利用电子屏、群发短信等方式宣传健康村工作,组织村工作人员及驻村人员落户派发健康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健康村知识。通过不断加强宣传发动,村居民对健康更加重视了,更加注意身体锻炼和心理平衡,更加注意饮食合理性和营养性,更多的居民积极建立和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努力去除各种不文明卫生的陋习。大家对健康村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懂得了村环境、安全对健康的影响力,并努力去维护和改善它,人人参与环保活动、爱护环境卫生,村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健康氛围。

二、

存在主要问题:

(一)

在村环境卫生、治安状况等方面还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二)

慢性病患病率相对较高,高血压所占比重较大,居民的合理饮食有待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措施不多,力度不够。

(三)

村居民特别是外来人员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还有待提高,宣传教育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三、

下阶段工作思路:

(一)

继续加强宣传工作,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创建工作,计划在村内继续张贴宣传挂图,进一步营造健康村的氛围。通过各种会议和各种活动,广泛宣传,使居民更加了解健康村的目的意义,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健康村的各项活动。

(二)

加强村内创建单位的沟通,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村环境建设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

(三)

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发放宣传资料,继续做好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多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四)

明确分工,具体工作落实到位。不断加强村内环境卫生、治安、安全等各项工作。

(五)

完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3篇

1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必然性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村客运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促进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至关重要。

1.1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城乡交通资源有效连接,形成经济快捷的客运网络,促进城乡经济的相互交流与发展,使城乡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1.2城乡一体的目标要求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客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农村居民的出行提供方便、经济、高效的服务,符合农村广大人们群众的新需求,也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1.3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以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高品位、便捷化的交通运输。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能够农村居民提供高标准、规范化以及经济化的出行服务,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同时,也给非法营运黑车以沉重的打击,增强了人们的安全系数,符合了农村居民的要求。

2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思路

为了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服务,需要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发展思路如下:

2.1要从城乡公共交通整体布局来统筹

农村客运向城市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各种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有效提升了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不断辐射的功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但是,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需要从城乡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大局出发,政府在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改进现有城乡客运经营管理模式;运营机构也要不断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合,实行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2要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客运中存在场站建设滞后、路网层次结构和建设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结构性偏差等诸多因素,不能满足公路客运网络化需求。因此,在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路面的硬化工作,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的发展,把公路建设和客运站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城乡运输资源相互衔接、经济快捷、畅通有序的农村客运新格局。

2.3要用多样化的手段、有效可行的模式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就是要改革现有客运管理和经营模式,改变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实现客运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农村客运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搞一刀切,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人们群众的具体需求,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不断完善与规划农村客运线路,优化农村客运运行方式,探讨切实有效可行的模式。

3加快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积极策略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是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形势下,需要积极探究加快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的积极策略,具体如下:

3.1因地制宜加快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

由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同,对于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不能采用“齐步走,一刀切”的工作思路,应该因地制宜,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发展、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可以鼓励实施公交化运营改造。对于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可以采用固定和非固定班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营,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新需求,又避免运力的极大浪费。

3.2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

在农村客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损害一些原有的农村客运车主的利益。因此,只有走公司化、集约化经营道路,才能全面保证运营双方的共同利益,有效解决利益冲突。农村客运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多种模式并存,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走城市公交发展的道路,这样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激化矛盾。在实施公交化运营改造时,可以采用收购、兼并的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对于原有的车主可以采用车辆入股、现金收购等不同方式进行改革,有效整合现有线路、车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走公司化经营的道路。

3.3实施政策优惠加快农村客运城市化发展

农村客运向城市化发展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方便、经济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实施政府主导投入,财政进行补偿的有效机制,促进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抓实,相关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客运采用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发展政策,为农村客运创造平等竞争的氛围。

4结束语:

第4篇

城镇村居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政府指导,群众自愿"的重要界面,是计生协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平台。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推进城镇村居协会工作的新发展,XX镇计划生育协会在思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抓好村居协会工作必须从抓基础着手,不断提高协会工作整体水平,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开创具有平谷特色的社区协会工作新局面。

一、抓基础,巩固发展基层协会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城镇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人为中心的村居服务体系正在建立。计生工作的重心在村居,协会的优势也在村居,村居协会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而许多村居基层协会组织由于拆并、变迁、人员变动,组织状况和工作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加以整建和提高。XX镇计生协从20__年开始对基层协会进行了整建工作。通过三年整建,基层协会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尤其在外来流动人员、企事业单位和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基层协会组织,填补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整建后,基层协会对新形势下协会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会员和协会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会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领取会员证,交纳了会费。理事会更加健全,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活动规范,建立和完善了服务载体,基层协会重新焕发生机,奉献精神得到发扬,各项工作和活动有序地开展起来,不少基层协会真正做到"组织、任务、活动、服务、工作条件"五个落实到位。涌现出一批"组织健全、活动经常、搞好服务、形成风尚"的先进协会,在村居中动员、组织、宣传、服务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口与计生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镇95%以上的基层都建立了协会组织,基层协会总数26个,合格协会86%,会员总数2800名。

二、求提高,增强协会服务能力

计划生育协会作为协助政府为计划生育事业服务的群众团体,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会长的优势;二是理事的优势;三是组织网络的优势;四是会员的优势。充分发挥计生协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村居的计划生育工作,就会在村居形成一个领导、骨干、群众三结合,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的生动局面。XX镇计生协充分发挥村居中协会理事的人才优势和会员的群体优势,坚持以群众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提高协会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凡是对群众有利的,政府想做还顾及不到的,协会又有能力去办的,都列入协会的努力方向,积极去做,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基层协会组织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群众要的是实惠,看的是实际,协会要在群众中有凝聚力,不仅要有为群众服务的心,想服务,同时还要有服务的本领,会服务。为了提高基层协会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各级协会采取多种形式,层层培训,努力加强协会的业务建设。为了拓宽协会工作思路,组织了有关XX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专题讲座;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举办专题报告会;为了使协会干部更好地掌握协会基本知识,在全市基层掀起以学习"城镇基层协会工作"的读书竞赛活动,约6千名基层会员、理事和协会干部参与学习。镇计生协在加强基层协会建设,发动读书竞赛活动的同时,围绕当前协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新方法等对基层协会干部和有关领导,积极开展了业务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镇计生协约培训了20__人次。通过业务培训、专题报告,信息传递等活动,基层协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创特色,形成平谷镇协会工作优势

抓基础、求提高为的是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搞好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几年来,XX镇计生协在弘扬奉献精神,开展志愿者活动;发展外来流动人员计生协会;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促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等方面,已形成自身的特色,成为村居工作中的亮点。

(一)弘扬奉献精神,发展志愿者队伍

协会工作主要靠会员和理事的无私奉献,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不断涌现出一批愿意为社区提供经常的志愿者。平谷镇计生协不失时机地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了XX镇计生协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志愿者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参与基层协会工作,为村居群众和家庭提供帮助和服务。许多志愿者活跃在群众中,随时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帮助和服务。镇计生协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拓展志愿者服务的范围和内容,有的组织志愿者对孤老开展"助养帮扶";对家庭困难子女开展"助学义教";对体弱多病的对象开展"助医康复"等活动。有的开展志愿者活动注重"三个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育龄群众享有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与为育龄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相结合。有的在开展志愿者活动中做到"三个贴近":贴近生育为育龄群众服务;贴近生产为贫困群众服务;贴近生活为村居群众服务。由于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宣传、咨询、服务和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志愿者已成为村居内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人。

(二)在外来流动人员中组建协会,开展有效活动外来流动人员是村居计生工作中的新难点,也是当前推行现居住地管理的薄弱环节。各级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组建协会为载体,把外来流动人员凝聚在协会的周围。通过外来流动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好村居外来流动人员计生工作。根据外来流动人员地域、行业、人群和聚集状况等不同特点,创造了四种建会形式:一是单独建会;二是联合建会;三是会员小组;四是吸纳会员。如在外来流动人员集中的美食街、卖菜聚集地、外来媳比较集中的居委会都单独建立了协会,在集贸、农贸、商贸、工地等行业聚集地联合建立计生协;在企业务工、农田承包、商业和服务行业打工的外来流动人员吸纳为所在单位计生协会会员,并成立会员小组,组织学习、培训,增强他们参与计生工作的意识。据不完全统计,目 前全镇流动人员建会的有2个,流动人口协会会员168人,会员联系户238户。

第5篇

2013年立秋后的第一天,本刊编辑部记者与城市管理领域专家一行驰车前往永定河畔的京西历史文化古镇——门头沟区斋堂镇,找寻这一以“环境就是生产力”为发展理念的小镇,其依托环境撬动发展的背后力量,为更多美丽小村镇的发展提供启迪。

当汽车在蜿蜒幽长的109国道上疾驰,我们打开车窗,任温热而清新的超负氧含量的空气扑面,感受车窗外多层植被的茂密与生机。连绵起伏的群山在蓝天白云中掩映有如画卷,无怪乎有着诗人之家和写生之地的美称,令百千万国内国际游人流连驻足。立秋之际的天气依然如盛夏般骄阳似火,我们看到身穿黄马褂的环卫保洁员在青山间的国道上兢兢业业,黝黑而认真的脸朴实无华,却似这幅初秋自然画卷中一抹最美的风景。

斋堂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西部,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镇域总面积为392.4平方公里,下辖30个村居,人口1.7万余。斋堂镇是个距京100公里的山区古镇,拥有北京唯一古村落群,爨底下和灵水村是北京仅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斋堂镇29个村15个村有煤,这个曾经以煤为主业的山区小镇在2003年时126座煤矿全部关闭,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10年来,斋堂焕然一新的镇容镇貌与人民日益安居的幸福生活吸引了大家关注的目光。2013年第四届北京国际徒步大会9月在斋堂成功举办,斋堂再次以其“环境”魅力,吸引世界各国的游人驻足。

记者:2003年是斋堂镇的转折年,煤矿关闭使斋堂转型为重点发展旅游经济。请问斋堂的经验是什么?

刘贵清书记(以下简称刘书记):斋堂的转型和发展大致分“三步走”,其中,最关键的是“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有了环境才能有投资,才会有游人,斋堂“产业复合,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及“创意产业、会议产业”的发展路径才有实现的基础保障。

2003年,斋堂自煤矿全关闭之后,产业转型较慢。到2010年,是斋堂“三步走”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私挖盗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时有发生。环境卫生沉疴累积严重,治理难度大;镇级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作业力量;群众环境意识不高;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不足。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斋堂人借助2008年奥运会的环境卫生保障需求,市、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斋堂城管分队成立的契机,开展全镇域内的环境整治工作,对废弃矿山进行修复,对煤窝沟、灵水村等公路边进行绿化美化,修建农村公厕等。

斋堂镇环境整治工作的第二阶段为2010年-2012年。2010年起,斋堂镇连续举办了三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对全镇环境卫生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推力。坚持“以一流的环境,办一流的赛事”,通过及时全面整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景观布置等,赛道周边及全镇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建设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斋堂镇党委、政府借助举办国际山地徒步大会之机,坚持“环境建设服务群众”,大力改善环境面貌,全面提升环境品质,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检查整治。做到制度先完善、天天有检查、每周大检查、整改见实效。举行“环境清洁日”和“大扫除”活动。以最高标准、最细措施、最大投入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坚持每年一件实事,稳步推进环境建设工程。新建或修葺村庄垃圾池(箱),建设垃圾收集中转场,开展地面美化绿化,维修保洁公厕。为方便村民收集垃圾,在马路东侧设置大垃圾箱。开展市容环境秩序联合执法,规范经营行为,落实“门前三包”,规范广告牌匾,严厉治理“小广告”。开展拆迁和建设工地周边环境整治,检查拆迁地、109沿线及村内施工工地环境,针对不同情况逐一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对周边乱堆乱放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清运,修葺拆迁地块挡墙、豁口,做到全方面无隙围挡,杜绝污染源。持续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对露天垃圾站、废品收购点等污染源进行集中整治,强化源头控制。开展高密度日常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广泛发动,提前部署,防治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013年以来,斋堂环境建设工作步入新一阶段,也即第三阶段,形成了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将生态环境作为基础生产力,着力筑牢长效机制,提升环境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着力开展市容环境常态化联合检查、执法、整治,提高环境问题整改效率和质量,以“两办法一机制一排名”助力环境建设驶上发展快车道。

记者:请您对斋堂镇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介绍。

刘书记:首先确立了“两办法”。“两办法”是指《斋堂镇村庄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及《斋堂镇专职保洁员管理办法》。《斋堂镇村庄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各村居环境整治与建设属地责任,将环境建设作为村委会任期承诺“永久保留项目”。成立村庄环境整治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制度。组建各村居专职保洁员队伍,进行网格化划分责任区域,覆盖所有公厕和垃圾池(箱),做到“全方位、无死角”。《斋堂镇专职保洁员管理办法》。《斋堂镇村庄环境建设管理办法》针对保洁员队伍管理分散、作业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工作管理细则,从主管部门、工作职责、上岗时间、考核标准、退出机制等方面,均做出了新的合理规定,对保洁员工作全程加以管理。目前保洁员日常上岗出勤率大幅上升,达到悉数上岗,保洁作业的规范性和质量都明显提高,均符合作业标准。

“一机制”是建成多部门联手抓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起联合行动、联合检查、联合执法、联合整治的长效机制,效果显著。

“一排名”是村居环境工作每月大排名,对村居卫生状况和环境秩序开展巡查评分,每月汇总。将得分划为“好、中、差”这三个等次进行排名,全年排名结果纳入村级绩效考核。

斋堂镇通过筑牢“两办法一机制一排名”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了制度基础,促进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扎实开展,避免反复抓、抓反复的情况发生,使全镇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有力推动环境建设工作的全面提速。

记者:斋堂有专业保洁员队伍,你们是怎么管理的?

刘书记:一是规定了专职保洁员的使用范围。斋堂现有专职保洁员队伍共60人,为社保所招聘的社区保洁公益性岗位人员,由社保所办理工资和“五险一金”。其中,109国道、后环镇路等道路沿线保洁员和部分村庄沿线保洁员承担巡视保洁的工作;此外,还包括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使用人员、镇司机和镇机关保洁人员等。二是明确了专职保洁员的管理部门。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作为保洁员管理单位,集中统一管理。安排2名以上专门人员,成立保洁工作检查监督小组,进行日常巡查,负责工作指导、日常考勤和检查考核。园林绿化中心的工作接受镇政府的领导和督查。三是规范专职保洁员工作职责。将建立网格化分工管理网络,对专职保洁员重新划分责任区,责任到人,实现管理责任区无隙全覆盖。保洁员每天对自己责任区域进行巡视、保洁。认真履行职责义务,自觉接受园林绿化中心的检查和考核,及时汇报工作情况、存在难点问题及意见建议等。四是规定保洁员上岗时间。专职保洁员不得兼职其他工作。执行标准工时制度,每周上岗40小时,每天不超8小时。实行灵活休息,每周轮休1天,法定假日休息,其他时间要求保洁员每天出勤,上岗工作。五是制定保洁员日常考核。斋堂镇专职保洁员的日常工作、考勤考核管理由斋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全权负责,直接对斋堂镇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杨少培)负责。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负责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日常检查保洁质量、开展考勤考核、监督限期整改、布置机动工作。

记者:斋堂镇下一步环境工作思路和主抓重点是?

刘书记:斋堂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是:一是提升环境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如垃圾收集站、垃圾楼、公厕等;二是扎实治理环境问题常抓不懈,确保及时性、彻底性;三是巩固长效机制,推进环境卫生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四是加强环境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保洁员队伍的管理及保洁员作业的专业性的提升。

记者观察(下)

从斋堂镇政府的会议室出来以后,带着对刘贵清书记说“斋堂镇的每一村每一户都很干净”的质疑,编辑部一行走进了归程途经的一座小村落——灵水举人村,身临其境感受村民们的生活。在一家古朴却洁净的院落,留守在家的老奶奶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灵水村特有的“举人粥”(这是源自清朝的一种习俗,为纪念灵水一位举人宅主赈济饥民的善行而命名)。院落里干净的没有一丝杂陈,石块堆砌的墙壁上随微风摆动的劲草,在湛蓝的天空掩映下显得格外富有生命力。

第6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1、不断推进机构养老建设。成立市养老指导中心,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工作制度,加强对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规划。投资8500万元,新建泗门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大岚及兰江两家养老服务中心,其中泗门养老服务中心和兰江街道养老院已建设完毕,大岚镇老年人服务中心也将于明年完工。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完成上级任务目标。

2、不断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落实市民生实事工程责任,完成32个居家养老服务行政村及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的新增工作。同时为保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3月,市出台《关于加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服务站的管理水平。

3、不断深化社会养老福利工作。一是继续实施老年人春节慰问金发放行动,今年1月,向具有本市户籍年满60周岁级以上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发放每人500元的春节慰问金,共计发放138668人,合计发放资金6933.4万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二是严格落实《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将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由年人均9645元上调至年人均10787元。三是为了妥善解决困难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根据省和市的要求,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做好养老服务补贴工作的通知,规定全市低保家庭中年满60周岁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经卫生部门医学评估后,符合条件的对象可享受养老服务补贴。

二、明年工作思路

1、不断夯实养老事业发展保障。一是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制订我市社会养老事业的总体规划,提出近一个时期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防止社会养老事业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二是积极研究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民办公租的发展模式,探索养老服务项目的招标申论、委托运营等运营方式,加快形成养老机构风险保障扶持机制。三是建立老年人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全面掌握老年人养老需求。

2、不断加快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开展乡镇(街道)敬老院(老年人服务中心)的改扩建行动,对房屋陈旧、设施简陋、服务不全、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敬老院制定改建、扩建等改造计划,开展改造工作。二是积极做好长青老年公寓二期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开工准备。三是加强对养老机构的许可管理,按照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实施全市养老机构设立登记的规范化管理。

3、不断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一是加快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步伐,立争新建3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二是提升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选择1-2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开展实质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推开。三是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站规范化运作,助老志愿者的管理、专职服务人员的培训等,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绩效评估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

第7篇

【关键词】受灾;分析;思路

受2015年第22号台风“彩虹”登陆后其环流影响,10月4日8时至10月8日8时止,九江镇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累积最大雨量539.6毫米,其中录得最大24小时雨量404.4毫米,超过百年一遇,是1981年有雨量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量。相关部门连日奋战进行抢险排涝,无人员伤亡,但雨仍给我镇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一、受灾情况

受本次台风“彩虹”带来的雨影响,我镇23个村(居)受浸严重,共8991亩农用地受浸,占农用地总量的23.7%,其中鱼塘漫顶8883万亩,占鱼塘总面积的37.6%;地上经济作物被浸0.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3%;企业受浸面积约750亩。我镇总经济损失约1.28亿元。

二、受灾原因

综合分析, 受灾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机电排灌能力不足。

九江镇内河涌属于英雄水系,该水系是佛山地区内重要的小河流域之一,包括九江镇全部内河涌及西樵镇大同片的部分河涌,总集雨面积约85.77平方公里,占南海区总面积约8%。英雄水系的排涝基本以自排为主,机排为辅,分别在河清、人字水及沙口建有电排站,当如遇暴雨内涝,就要开泵排水。在今次“彩虹”特大暴雨排涝期间,九江镇东南片主要靠沙口水闸、电排站和龙江英雄闸排水,九江镇西北片主要靠河清水闸、电排站排水,九江镇沙头片主要靠人字水闸、电排站和东海水闸排水。目前,我镇电排站的建设标准为10年一遇暴雨24小时排干,共需排涝能力为155.5立方米/秒,而我镇三个电排站的总装机能力为90.55立方米/秒,尚欠64.95立方米/秒。这次暴雨期间,我镇承担排涝的范围除了九江镇内的集雨区域外,还包括西樵镇的大同片、山根片、儒溪片等区域,由于部分时间持续雨量过大,排涝的集雨面积大,但机电排灌能力不足,所以部分时间出现内河涌越泵越满的现象。

2、土地开发无序,欠缺河涌规划。

早期厂企园区的无序建设,任意填埋河涌,没有明确的河涌规划,导致片区缺乏排涝河涌。例如:上东红旗队出现鱼塘、房屋水浸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土地开发建设厂房时随意填埋河涌,约300亩区域现只留有一条约0.3米宽的水渠出水,严重影响该片区域的排涝能力。

3、支涌、毛涌淤积严重、流水不畅。

部分村居支涌、毛涌欠管理,淤积严重,流水不畅。在这次暴雨中经过高标准鱼塘整治的鱼塘基本没有受浸,但没有整治的鱼塘基本受浸。经整治后的鱼塘都做好河涌高标准的规划,河涌断面较大,过水能力强,能迅速将雨水外排到主干河涌,避免受浸。但尚未整治的鱼塘区,部分支涌、毛涌淤积严重、流水不畅,造成水浸。例如部分村居的公共河涌对外投包,设置围网,在河涌内搭建瓜棚等。

4、任意覆盖河涌,涵管设计不足。

部分地方由于道路建设或市政建设需要,对原有河涌进行覆盖,但覆盖后的涵管设计不足,未能满足大雨的排水需要。例如:下西乐只、太平、南方与大望山交界的区域,特别是下西乐只、太平的大岗、象岗集雨区域,由几百米的涵管进行排涝,部分涵管管径较少,造成排水不畅甚至倒流的现象。

5、占用河涌,收窄河涌现象明显。

河清电排站进水涌段存在明显局部收窄的问题,导致进水量受到限制,河清电排站排水效益受到明显影响。加快新河清涌和镇南涌拓宽工程,以满足现河清电排站排水要求,有效加快九江镇西北片的排涝速度。

三、日后工作思路

通过今次特大暴雨袭击所暴露出来的我镇抗涝方面的不足,为有效提高我镇防涝抗灾能力,需加强加强河涌规划、河涌清淤、高标鱼塘整治、提高机电排涝能力、完善镇内河涌水位监测系统等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河涌规划。

加强水务、河涌、规划、国土等部门沟通,做好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河涌规划结合,避免土地开发无序任意填埋河涌的现象。村级工业园区的开发应考虑未开发土地的排涝要求,做好河涌规划。大片鱼塘区域如果没有足够的排水河涌的,应考虑新开河涌,满足鱼塘的排水要求,同时也可以改善鱼塘水质。

2、加强河涌清淤、疏浚工作,提高河涌过水面积。

这次暴雨特显的严重问题之一是部分支涌、毛涌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支涌、毛涌出口较小,不满足过水要求。日后将加大支涌、毛涌的清淤工作,特别是地势低洼的地区,保障其过水面积。

3、加快高标鱼塘整治,提高鱼塘区的抗灾能力。

在这次暴雨中经过高标准鱼塘整治、塘基高程在珠基2.5米以上的鱼塘基本没有受浸,但没有整治的鱼塘基本受浸,有力地证明了高标准的鱼塘整治是避免鱼塘内涝的最有效方法。而对于不满足鱼塘整治条件的村边鱼塘,也应该考虑“清淤固基”,加高塘基,提高鱼塘的抗灾能力。

4、提高机电排涝能力

加快我镇河清二站和北村站的建设,使我镇排涝能力满足10年一遇暴雨24小时排干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现有电排站机组维护保养,保证电排机组正常运行,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状况,以发挥效益。

5、加强河涌管理工作,加大执法力度。

镇、村两级应加强河涌管理工作,禁止对公共河涌进行承包,禁止在河涌设置围网等阻水设施,禁止在河涌内搭瓜棚等。河涌、国土、水务、养护站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占用河涌建设的现象执法力度,要求各村居做到“谁设障,谁负责”。

6、加强内河涌目标管理工作。

水利排灌养护站要加强内河涌的保洁管理力度,特别是各村居的支涌保洁,保障河涌水流畅顺。

7、推进内涌水位预警设施建设

计划在镇内各片区、低洼地区设置多个水位监测预警设施,完善镇内河涌水位监测系统,提高抗灾软实力。

8、争取上级部门对我镇水利规划项目的大力支持,加大对我镇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加快我镇各村居受浸低洼地排涝项目的推进,保证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我镇的防灾抗灾能力。

四、结束语

分步有序落实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不断完善基层包括防涝等的三防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减少、避免洪涝等灾害的影响,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第8篇

一、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涉及村庄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省、市示范片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在林业,突出发展农业产业,培育基地县。为此,示范片选择要在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地区,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和扶贫连片开发区等核心区和可连片推进的区域进行。根据省、市通知精神,我县2012年前建设两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大寨—箭竹为一类示范片,建成现代烤烟主导产业2万亩;观文—白泥为二类示范片,培育畜牧产业大户800户以上。今年我局继续积极指导和协助乡镇村镇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于3月召集相关乡镇确定规划任务,至今除去双沙、箭竹外的10个乡镇已完成规划和地形图测量,水口镇已完成初步规划方案,预计在今年11月完成规划评审。另外,为切实推动大寨—箭竹新农村整乡成片推进工作,我局已委托四川三众建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大寨—箭竹新农村建设整乡成片推进规划》,预计在八月底编制完成。我局委托深圳深中建设有限公司编制了《县城乡风貌治理规划设计方案》,对我县城乡风貌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房建设和风貌改造进展情况

2009年下半年,市上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50套,今年将该任务作为跨年完成任务。目前,全部改造内容已下达到户,并由农户实施,拟于10月组织验收。

将在乡镇开展“一乡一景”打造旅游沿线特色风貌塑造工作和开展大寨、箭竹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为重点的农村居住环境治理。全县各乡镇分别确定一条街进行风貌塑造,体现各乡镇特色。在大寨、箭竹开展以新村为核心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注重规划编制,突出基础设施、村落民居改造和城乡风貌治理整乡成片推进,以此为契机2010年在全县以环卫设施、改造居住环境为重点实施16个新农村示范治理。重点打造箭竹乡团结村、大寨乡向阳村、德耀镇福来村和水口马跃村四个新村。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各级示范点相互促进、扩点成片、以片促面的局面。

三、市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进展情况

去年共审批乡镇规划区个人建设35户,建设规模8000㎡,建设投资约300万元;单位项目32个,建筑面积48000㎡,总投资约2500万元;村庄建设规模96500㎡,总投资约450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0户,总投资约1310万元。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和《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工作的意见》(泸州市府发〔2009〕33号)相关管理规定及精神,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要求,以“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为原则,积极督促指导村镇农房改造建设,大寨富民村、箭竹乡团结村已启动市级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乡镇前后投入共120万元用于强化村庄建设规划、治理乱搭乱建、规范家禽牲畜饲养和生活垃圾处理等,积极引导农民在村民居住点集中建房。

四、对村镇建设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安排

为加强对村镇建设的管理,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素质,我局积极组织村镇干部和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参加省建设厅举办的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组织17人员参加省建设厅举办的业务培训,争对我县村镇规划管理面广、人员业务参差不齐的状况,除组织集中培训外,还对村镇管理人员实行“以批代培”等形式进行业务培训。上半年免费发放《农村住宅设计方案推介图集》40册,同时结合地方特色,着手开展具有特色的农村居民推介图集。

五、在村镇建设工作及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

在“新农村建设”活动实施过程中,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在实际工作中收获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2008年,大寨苗族乡启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在省、市、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乡党委政府带领示范片群众齐心协力,积极努力建设新农村,昔日贫困落后的苗乡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建设期间,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乡党委政府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相应工作制度,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奖惩,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够切实到落到实处。

2.团结协作。乡党委政府创新性地采用群众自选建设项目的工作方法,调动群众的建设积极性,不但能使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也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使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3.整合资金。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中,乡政府整合、财政、交通、农机、水利、宣传、以工代赈、广播电视、烟草公司等多部门资金及农民自筹资金,各项资金的整合并规划使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

4.发展经济。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彻底转变群众传统种植观念,放干水田建立现代烟草农业烤烟科技园区,2009年全乡19个社种植烤烟,种植面积6432亩,烤烟经济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真正始烤烟成为大寨乡“一乡一品”的支柱产业,逐步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以及创安的总目标,充分结合草庙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治安形势特点,按照“整体规划、科学建设、强化应用、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技防入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织密、织牢全镇防控网络,为推动平安草庙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工作目标

根据全市技防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我镇今后四年技防入户具体目标为:各村(居)技防入户率2014年达20%以上,2014年达30%以上,2012年达40%以上,2013年达60%以上。

三、工作步骤

技防入户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村(居)要围绕综治办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具体步骤如下:

(一)、现状调研、方案制定阶段

2014年4月,各村(居)调查摸底和分析研判。各村(居)技防入户工程建设实施方案4月底前上报镇综治办。

(二)、组织推进、全面制定阶段

各村(居)按计划全面开展技防入户工程建设并逐年完成年度指标。

(三)、总结提高、验收考核阶段

每年年底,各村(居)对技防入户建设情况进行查遗漏或认真总结,镇综治办将对相关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按照奖惩办法进行兑现。

四、建设标准

各村(居)可采取平安E家+多户联防+小技防模式。1、经济条件好的村,可向各户推广具有主动和被动报警功能的平安E家电话报警系统。2、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的村(居)根据实际,推广“警铃入户、十(多)户联防”技防工程。3、向各户推广安装门磁、家畜家禽防盗抢报警器等技防小产品,落实相关看家护院措施。

五、工作要求

技防入户工程建设面广量大、技术要求高,各村(居)要充分认识开展技防入户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狠抓落实,动员和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步伐。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落实。

成立草庙镇全面推进技防入户工程建设工作小组,宗汝干同志任组长,姚庆怀、杨春宏等任副组长,王颂琦、黄中飞、施昌美、杨应忠为成员。各村(居)要把技防入户工程建设作为综治和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强化领导、精心谋划、统一部署。

(二)、深入开展调研,科学制定方案。

各村(居)要按照“高端统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思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在对本地治安状况和已建技防设施建设、管理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住违法犯罪和技防工作的规律特点,尤其要找准“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防范的薄弱环节,把犯罪分子易于落脚藏身的、容易滋生犯罪问题的、易于诱发涉电涉油涉气等案件地方作为技防的重中之重,既要全面设防,又要明确重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科学制定技防建设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

第10篇

2009年我场农业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创建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加快新技术引进步伐,争取更多的惠农政策,努力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力争实现粮豆总产4300吨。

1、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在现有科技示范户的基础上,不断壮大科技示范户的队伍,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完善各种农业生产试验检测手段,新增水稻育秧大棚150栋,购置测土配方施肥仪一台,推广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水稻“三超”栽培,富晒稻米等试验项目。

2、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深入基层,对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确保培训人员达到90%以上;二是建立稳定的销售和流通渠道。通过市场调查、网上信息反馈等多种手段,努力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三是对职工购置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真伪识别知识讲座,减少风险。四是根据国家对在农村信用社贷款进行补贴的政策,多方沟通协调,帮助职工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省将继续加大奶牛发展,未来五年将投资295亿元,实现千万吨奶战略工程,安置富余劳动力5.5万人,以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奶牛品种选育、生产基地建设、饲料供应、奶牛粪便处理等项目上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实现奶牛存栏年均递增12.1%。结合我场实际,把握机遇,积极引导职工向奶牛养殖业发展。同时加强畜牧业的防检疫的服务工作,保证畜牧业安全有续发展。

3、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改造

多年以来,农田基础设施一直是修修补补,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管理难度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一方面积极争取农发投资,另一方面按照“一事一议”有关规定,发动职工积极参与。特别是我场水库已属严重病险状态,坝体和坝基渗漏加剧,急需投资加以除险,以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正常蓄水,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提升农机作业标准化。

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农场区域划分情况,在妥善解决好现有农机合作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资金,筹建农机合作社1-2个,切实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和诚信服务,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

十四、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

根据监狱农场分散承包特点,在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增强创新意识,全方位地为承包职工提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深入基层,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服务职能,为创建和谐、平安监狱,提高职工群众收入水平奠定扎实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显然,这是我们并不想看到的场景,那么导致这种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如何深化科学的分配制度改革,达到缩小这种收入差距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又如何配合协作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即是本文所要探讨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近十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情况分析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一个统计指标,用以计算和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的程度,即基尼系数,它是一个比值,取值范围为0~1,且其与收入差距成正比,即基尼系数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现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最常用的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收入差距无较大意义,0.2~0.3之间表示分配比较合理,收入差距在可接受范围内,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告限,其以上说明收入分配差距极其悬殊,且警示容易导致社会不安。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情况

近十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先扩大后快速缩短的现象。2002~2004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渐增,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大;2009年起,城镇基尼系数一直在缓慢下降,而在2012年,城镇系数则快速下降,说明这一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快速缩短。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情况

2002~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仅在2004、2006、2008及2012年出现下降趋势,其他年份呈现出增长或持平状态。这说明只有这四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出现缩短的现象,然而长远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会保持着较大差距甚至进一步扩大。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演变情况

2002~2012年,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情况可分为鲜明的两个阶段。2002~2009年城乡收入比渐长,表示此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然而从2010年起,城乡收入比开始下降,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在此期间内开始有缩短的趋向。

二、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趋势

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经济刺激计划,从而使得市场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被拉动,城镇低收入家庭工资快速上涨。此外,得益于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收入再分配政策,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相应增加。因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如若停止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则会失衡,差距会扩大。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趋势

仍是由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低端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得这段时间内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家庭性收入均上涨,但农村收入最低一部分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率仍然较低,故而大岛指数上升,差距增大。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趋势

在2010年到2012年,仍然是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引起低端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得这段时间内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家庭性收入均上涨,从而城乡收入比下降。然而2012年农村居民的家庭性收入增速有些下降,总体收入增速下降,导致城乡收入比的下降速率相应减缓。由此可见,若是随着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停止,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也会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速度会下降,甚至会扩大。

三、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

(一)增加居民总体收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前提下,我国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仍是工资,称我为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因此要增加居民总体收入,应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增加劳动者的报酬,普遍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如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工资保证金制度等政策。

(二)改善规范分配秩序

分配制度是指导全社会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问题则是继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精简工作人员,构建服务型政府。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改革,实现良好的规范的分配秩序。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大农民收入,才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生活保障制度。这样才能兼顾劳动力和困难人群,双管齐下,共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差距。

肃宁县即是一个可塑案例。肃宁县位于冀中腹地,具备吸纳国内外资本、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为经济互补合作和共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自2008年,肃宁县政府确立了新的的总体工作思路――“立足三大核心战略资源优势(交通区位、朔黄资源、特色产业),开始实施三大战略(城市化带动、朔黄拉动、特色产业兴县三大战略),力促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终于将肃宁县的经济事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88.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6亿元,比2000年增长52倍;出口创汇1.09亿美元;利用外资684万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046元;农民人均收入5711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经济政策应首当其冲改革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实施强有力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使失业者及青年创造、得到工作机会,加快经济发展,最后,加快改善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解决后顾之忧,更加奋力于经济发展。

第12篇

(一)加强学习,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结合××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找准了制约和影响古镇发展的问题,明晰了症结,看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科学发展上了一个水平,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促进了部门机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促进保护开发。一是利用××村、组干部会议、小组会议及入户走访等形式,开展××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宣传工作,使老百姓了解开展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思路、方法,明确古镇文化资源价值所在;二是于年初组织古镇各村民小组干部共20人到**等地考察学习,学习借鉴其他古镇保护、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让居民亲身体验古镇文化旅游效应及经济效应,通过考察学习,居民思想观念逐步得到转变,保护、开发古镇意识得到增强,将对今后古镇开发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以人为本,做好拆迁安置后续工作。××古镇保护与开发第一期项目工程,共搬迁××镇、农业银行、防保站、供销社4个单位,共拆迁居民84户,其中:城镇居民36户,农村居民48户。为妥善做好拆迁安置后续工作,让居民拆迁后住有所居,经常与拆迁居民接触交流座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供电、广电网络、电信、水厂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及时优先给予搬迁户接通水、电、电视、电话等,目前搬迁户生产生活正常,思想稳定,对拆迁工作较满意。

(四)挖掘文化,做好规划。经××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同意,邀请昆明得社雕塑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对××古城主干道进行环境艺术保护性建设规划设计,设计紧紧围绕××宣抚司署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主题,展示和弘扬与宣抚司署相关的及××本土少数民族古朴而又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物遗产,打造出特色鲜明,高品位、高质量、高层次的旅游品牌。通过设计方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该设计方案基本完成,该设计的完成,将有利于古镇项目的编制申报和项目工程的设计、建设。

(五)抢抓机遇,争取资金。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民委抢救、保护民族文化,发展名镇、名村、名街的历史机遇,会同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积极整理古镇资料,编制申报项目,争取到省民委保护发展名镇、名村、名街项目资金60万元。二是按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申报的有关要求,编制申报××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争取把××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

(六)加强管理,认真监督,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工作。一是为恢复××古镇传统风貌,统一古镇内青瓦灰墙,歇山顶傣族传统住宅,进行住房房屋改造装饰13户13幢房屋。二是为恢复××古镇“三城两寨”传统建筑分布格局,高质量、高标准恢复重建下城佛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管理、认真监督、严把质量关,不断完善工艺雕刻艺术方案,力争工程达到完美,目前佛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附属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三是为展示宣抚土司历史地位,拓宽文物保护单位消防通道,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古镇阶梯路(宣抚路)和石板路,该项目已顺利完工。

二、存在问题

(一)古镇基础设施初设,施工设计,特别是“三线”(电力线、电话线、电视线)入地初设滞后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影响整个古镇项目工程的开展。

(二)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工作薄弱,文化旅游产品有待加强开发。

(三)部分居民对古镇保护与开发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利益,不积极配合,工作难度较大。

(四)需搬迁的古镇居民新宅基地尚未得到落实,影响了古镇开发工作进度。

三、2010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巩固和扩大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一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更新丰富理论知识,适应新形势下工作要求,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学习其他名镇旅游开发的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古镇开发工作进程。

(二)加强××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全县各族人民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一是利用村民大会、小组会、培训会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古镇居民对古镇开发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印制宣传册子,宣传到各乡镇、各部门及社会各个领域,使本县内的广大干部职工及各族人民,特别是古镇居民进一步对××古镇文化底蕴的认识,激起全县各族人民支持参与古镇开发工作。

(三)加强古镇文化的挖掘整理。一是深入调查登记现存的古井、古树、古道、寨心和特色民居,采用挂号挂牌方式进行保护。二是把××的节日庆典、古乐、舞蹈、服饰、婚娶、丧事、土陶、织锦、织蔑、乐器、土司世袭后裔传承脉络等整理成册,加以研究,包装打造,特别是省民委支持的名镇名村建设项目。

(四)进一步加强××古镇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二是加强汇报,继续争取省民委发展名镇、名村、名街项目资金。

(五)认真设计,启动古镇第二期项目工程。一是争取完成100户居民房屋改造工程。二是按下城佛寺建筑风格,设计和建设下城佛寺门面商铺。三是完成宣抚广场、下城佛寺广场、××六组晒场及c号路延长线面积共7000㎡的石板铺设工程。四是根据《××古城主干道环艺保护性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争取实施一个环艺项目。五是完成下城佛寺附属项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