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21:3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权力的空间——避暑山庄的皇权象征文化
避暑山庄作为传世古代文物,透视这座历史建筑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宫的建筑代表,肇建于1703年,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有学者考证,避暑山庄是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的,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形状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同时,避暑山庄还集全国名胜于一园。嘉兴烟雨楼、镇江金山寺、苏州狮子园、杭州六和塔、泰山碧霞祠、布达拉、新疆伊犁庙、北京故宫、蓬莱仙境、秦汉长城、蒙古草原、西湖苏堤等景观在避暑山庄集中体现。为什么避署山庄会“一庄浓缩九州景,八庙汇聚四海情”?因为它是君主彰显权威、雄睨一切以及万物为我所用的精神体现,代表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皇权思想。而且,避暑山庄通过不同地形地貌建筑勾勒了中国形象,以集全国名胜于一园体现中华一统,其寓意十分明显。因而,避暑山庄的政治含义远远超出一般帝王行宫的游玩与休憩意义。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百韵诗》序中写道:“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为万世之倚构也。”承德避暑山庄从建设之初,便明确了其政治权力的构建。康熙皇帝执政期间,清朝饱受边疆少数民族和北部沙俄的困扰。为平定边疆、抵御外族入侵、给沙俄以军事震慑的多重考虑,康熙皇帝下令肇建承德避暑山庄。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座清朝统治者用来休闲娱乐、避暑兼处理朝政的行宫。但实际上,兴建山庄是出自政治考虑,康熙皇帝之后的几位皇帝无不希望将避暑山庄构建成仅次于紫禁城的第二大政治中心,在每年长达半年之久的常驻期间,既可以处理朝廷政务、休闲避暑,又可以打猎练兵,进行军事演习,以巩固皇权统治。一年一度的木兰围场秋猕①,实际上就是为了震慑北部虎视眈眈的沙俄而进行的军事练兵。由此看出,承德避暑山庄不仅仅是一座皇家园林和清帝的避暑行宫,清朝统治者们的权力空间在这里得以展现,避暑山庄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关键词,其文化的表征意义是基于皇权的政治考量。作为清代第二大政治中心和清朝皇帝最大的塞外行宫,清朝皇帝每年有半年左右的时间驻在承德,在避暑山庄内处理朝政,接见各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直到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才结束了清帝在避暑山庄长达158年的活动和统治。此后,避暑山庄随着清王朝的逐渐衰落,一度荒废关闭。老百姓也因此称这座皇家建筑为“离官”,意为“衰败、离开”。历史上,避暑山庄见证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避暑山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中法》《中俄》等。慈禧与恭亲王奕诉也曾在避暑山庄密谋发动宫廷,这些历史事件成为近代中国命运的转折点。由此,避暑山庄作为清代最大的皇家园林,不仅代表清王朝鼎盛时期登峰造极的文化与艺术,也见证了清王朝权力的空间与变迁。
二、精神的家园——避暑山庄的民族象征意义
避暑山庄的开建时间与俄国圣彼得堡和英国白金汉宫的开建时间基本相同。而当时也正是这三个国家在全世界如日中天之时。建设这样一座气势恢宏、充满文化内涵的不朽建筑,决不能简单地以“避暑”二字来理解,更要领会其向世界显示中国五千年文化实力、文明程度的用意,它深刻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具有重要的民族象征意义。民族团结在避暑山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在清代历史上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康乾盛世时期,康熙和乾隆皇帝主要是通过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实施贯彻其民族政策的。康乾盛世时期,清帝先后接见过土尔扈特部首领以及六世班禅等少数民族首领。为便于册封、接见各少数民族首领,在核心建筑“避暑山庄”的,先后建造了l2座庙宇,由于庙宇环绕避暑山庄而建,建筑方位呈发散状,而其中的8座寺庙直接由清廷管辖,俗称“外八庙”。乾隆在其撰写的《须弥福寿之庙碑记》中提到过修建须弥福寿之庙的原因,内容解说补正为:“辛卯年,曾在避暑山庄北面的山上修建了普陀宗乘之庙,既是祝福也是因为土尔扈特部归顺的缘故。今天在普陀宗乘之庙左面的山冈上修须弥福寿之庙,则是因为班禅额尔德尼要来觐见,于是仿照他所居住的扎什伦布寺的样子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以供他居住和静思。这也是依照皇祖为迎接第五世达赖喇嘛来京在京师修建北黄寺的先例。五世达赖喇嘛的到来是因为我们恩的邀请,今天六世班禅的觐见,则是出于六世班禅的自愿”。由此可见,班禅六世觐见乾隆皇帝这一重大事件加强了朝廷同地方的关系,其后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政治影响。“外八庙”环避暑山庄而建,呈烘云托月之势,寓意了边疆各族人民与清政权的关系,后来主要用来进行民族团结活动,贯彻康乾的统战政策活动,表现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由此看出,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群是清朝鼎盛时期国家统一、政权巩固、民族团结的象征,可谓“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的盛衰史也是清王朝的盛衰史。朱诚如认为,避暑山庄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在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中国承德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清王朝依靠避暑山庄解决了自秦汉以来长期存在的北方民族总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矛盾的问题,绥服察哈尔蒙古,喀尔喀蒙古,征服了准噶尔蒙古,解决了回部问题,使北方成为比较安定的疆土。这是清王朝的历史功绩,也是避暑山庄的历史功绩。”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是避暑山庄语言文字的使用。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外八庙”)门匾和碑刻的不少地方使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进行刻写。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析,语言关系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既有语言和谐又有语言不和谐(包括语言矛盾、语言冲突、语言歧视等)。语言和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不同语言(包括不同的方言)在使用中各就各位,和谐共处,协调有序;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共同发展;既不相互排斥或歧视,也不发生冲突。这既是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制定语言政策处理不同语言关系时,加强民族团结所必须研究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清政府为了满足多民族语言的需要,以彰显各民族语言的平等,突出文化的多样性,倡导民族的共生共荣,以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三、文化的外壳——避暑山庄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整合的。为发挥其功能,文化的各个方面必定合理地整合在一起。在文化的包容性方面,避暑山庄同样具有兼容并包的气质。避暑山庄的文化特征可以从物质形态和人文形态两方面加以诠释。从物质形态的角度看,避暑山庄的肇建遵循着康熙帝“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的设计理念,山庄借助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通过引水入山庄,依据自然地势兴建人文景观带,巧妙地将全国美景浓缩在一个山庄内,既有中国江南水乡的唯美,又有塞外的苍茫,宛如一幅中国版图的水墨画,是中国皇家园林造诣的集大成者。世界文化遗产评估机构给予避暑山庄这样的评语:“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各寺的精华,仿中有创,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整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大部分建筑形象。”无论是造园还是建筑,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都不仅仅是素材和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融注其中,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从人文形态看,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对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与外交的历史影响与价值意义深远;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可辨识的非物质文化载体,如牌匾、诗文、碑刻等可以用叶舒宪的“四重证据法”加以考证。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教合一”的文化融合、“百花齐放”的艺术表现在这座历史建筑中都有充分而完美的体现。比如山庄周围的寺庙中既供佛祖又供龙王,关帝护佑着菩萨,文庙武庙相邻,不同文化在这里共生共存。徜徉其问,使人能够充分领略儒家中庸的治世思想、道家和合的养生法则、释家慈悲的修心要求,让人感受到中华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无限时空。可以说,避暑山庄是一座传统文化的宝库,是一部传统文化的教科书。通过以上分析,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文化载体,所弘扬的精神和文化理念是“大避暑山庄文化”和“大避暑山庄文化价值体系”。由“大避暑山庄文化”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如民族志视角下的文化符号关键词研究,少数民族政策与文化规约之间的关系,以及承德区域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的演变与传承的价值观念体系等诸多课题摆在学者面前,值得深入探究。这座古代历史遗迹、皇权的私密空间,如今已变成现代的公共建筑,为世界人民所共享。语言学家王士元指出:“不同的语言会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颜色,这就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对现实造成的不同的感觉。”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座建筑作为文化符号的表征意义需放在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角度、跨学科的视阈下进行深度解读。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人文魅力,从文化符号的角度进行解读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公共建筑折射出的象征语言是多样性的,承德避暑山庄承载着中国不同历史150时期的“权力空间”“精神家园”及“文化外壳”等多重意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这座公共建筑的文化表征意义进行深度解读,希望是一次积极且有意义的尝试。国内著名语言学张民权指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又将如何发展?”在文化符号解读这一课题面前,且不谈语言的溯源,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我们是从哪里来”已是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文化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文化社会理论等研究范式进行文化寻根和反思是当今学者们需要共同思考和借鉴的。
作者:郭彬彬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论文摘要:分析了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探讨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紫线规划,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1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在春秋时代,太原已建有城邑,称晋阳城。后相继为赵国都城、秦汉重镇、北齐别都、盛唐北京,以及后唐、后汉、北汉的宫阙之地,素有“龙城”之称,太原有史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年。从宋朝初年毁晋阳城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1000年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在于旧城。历史赋予旧城丰富的遗产,纯阳宫、文庙、督军府等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民居和宁化府、清和元、开化寺等老字号,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西水系、拱极门遗址等古迹传承着历史的记忆。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重缺乏。在太原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2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
1)依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主城区的紫线控制范围。从历史和现代情况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即主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层次;从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主城区范围是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故紫线规划控制范围为太原市主城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主城区范围以外的部分将来作为二期陆续进行编制。
2)通过现状调研和分析,从历史遗存的集中度、风貌的整体性以及规模的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对比,认为应将文庙历史文化风貌区、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和坝陵桥街区作为三个历史街区。
文物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历史建筑还包括一些非文物的古建筑和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界定一般是指从l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对它的评价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a.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b.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c.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d.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e.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这样主城区范围内划定73处历史建筑。
3)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历史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核心保护区;指历史街区中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应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包含历史街区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指为确保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控制的地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历史建筑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的73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院落式建筑,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前者多为文物单位,以传统建筑为主,采取建筑围合庭院的布局,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后者多为近现代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其绝对保护区应包括建筑本体和相对围合的空间(如工人文化宫),以及必要的通道和空间(如原市政府办公楼)。在划定绝对保护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历史建筑l临城市规划道路,有些城市道路红线与历史建筑本体有冲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建议局部调整红线或调整规划道路断面设计,缩窄人行道。2)个别历史建设与规划道路红线存在严重矛盾。如校场巷工程师楼、川至医院、博爱医院等。规划综合考虑规划道路的层次及调整的可能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采取了调整规划道路或历史建筑整体迁移保护的方式解决。3)对于其他矛盾,如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造等问题,依据紫线优先,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划定绝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而忽略周围环境,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索:
1)原则上要考虑历史建筑的观赏视线要求,避免新建建筑对历史建筑的视觉干扰,尽量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环境格局和风貌。具体划定时,要结合现状地形地物,提高可操作性,为严格规划管理创造条件。2)由于历史建筑尤其是文物建筑周边大多是危旧平房区,综合考虑历史建筑保护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一些具体地段,将风貌协调区划分为A,B两区,并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A类地带:是为保护历史建筑环境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地带内只准进行绿化、小品建设及修筑消防通道,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对现有违章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迁,一时难以拆迁的房屋,可以维修利用,但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提高建筑层数。B类地带:地带内建筑物的形式、体量、色调都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历史建筑高度。地带内邻近历史建筑一侧的建筑物和通向历史建筑的道路、视觉走廊两侧的建筑物,其形式、体量、色调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3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1)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将来制定《太原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提供技术依据,加强了对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画条紫线,划定了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要求、丰富了保护内容、完善了保护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城市传统文脉,构建太原城市特色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2)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根据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对每个单位进行深入地现状调查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区域、街道、院落、建筑各个层次,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保持风貌的整体性。
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除了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宣读论文之外,还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接触和交流,无论何种方式,都体现出人们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热爱。
关注与支持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印记,建筑遗产是人类的物质文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中,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已经成为公众、学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事件。
中国在世界上的遗产大国地位也带动了建筑遗产保护的繁荣与发展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以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也于2006年8月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技术中心,专门从事建筑遗产的研究、设计、修缮、修复、保护和改造等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傅清远研究员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现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为2351处,其中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共2117处,占总量的92%;尤其是在本届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里面,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占公布总数的40%。在经费投入上,国家也加强了投入的力度,国家财政在“四五”期间对国宝单位的投入为0.6亿元“五五”期间为0.4亿元,“六五”期间0.3亿元“七五”期间2.5亿元,“八五”期间为5.5亿元。2006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国宝单位的保护经费投入已达到7.2亿元,这还尚未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投人。巨大的经济投入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
为从法律的角度对搞好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及保证,国家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文物局还规定,由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法令、法规必须与国际公约相接轨。近20年来,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专家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合乎国情的建筑遗产保护之道,特别是今年5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形成了木结构古建修缮的指导性国际文件《北京文件》正式确立了东亚地区木结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特别予以尊重各国遗产保护机构自现代保护运动发起以来,从各自保护实践中以及从世代相传的文物建筑保护的传统做法中总结的原则和经验,体现出国际同行共同审视和思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威尼斯》对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原则的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和建筑史学研究取得的成绩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并予以关注。
现状与问题
以往的经验表明,文化遗产容易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发达而有能力进行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落后且根本无力改造的地区。傅清远研究员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巨大冲击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沉重的压力,作为历史长河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消失;旧城旧房与老城老房在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和过度开发造成的老建筑大片被拆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正确理解,造成有些地方民族特色的乡土建筑面临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被破坏和消亡的潜在危机。建筑遗产保护的设计、规划、施工队伍的数量和比例远远满足不了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得以体现;一些落后的观念,还使许多专业人员受到干扰;保护技术和多学科的加入还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弱项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的传承还有待于保护和研究。
云南丽江虽然被保护下来,但过度开发及不合理的建设已使丽江失去原本固有的文化及内涵。台湾著名学者夏铸九先生在对泸沽湖摩梭族文化模式、村落及建筑的保护研究中发现旅游市场与资本的快速与大规模的穿透,使得地方文化与生态环境遭到难以恢复性的破坏,并改变了地方原有的社会结构与空间意义。
面对建筑遗产保护产业的繁荣相应的建筑史学研究理应受到重视。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说得很明确,他认为,唯有认识历史建筑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进行保护,要重视基础研究。有这几十年来的建筑历史研究才使建筑遗产保护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和进展,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现在的成果。然而基础研究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北京建工学院曹汛教授用“两担愁云”来形容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的研究困境,特别是历史建筑的考古断代研究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文物虽有,但是懂文物的建筑史学者却变得稀缺,像梁思成先生当年能够确定佛光寺乃唐代木构的功力已成为绝学;《中国建筑史》教材中仍有诸多史实错误也无力纠正。除了经费不足等因素外,缺少高水平、有能力的专业研究人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曹汛教授致力于隋唐古塔的断代研究工作,无奈势单力薄,其研究工作正面临很大的困难。
开拓与进取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奋斗,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与艰辛,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依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西方建筑深有研究的方拥教授指出,欧洲古代建筑着眼于物质层面的史书价值和艺术原则,只是一种单边话语的叙述,不能贴切地适用于中国;探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必须站在精神层面,开拓更宽的人文视野,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回眸往昔,我们看见的建筑物也许不足以同希腊,罗马比肩,却不能忽视深藏其内的人文理想。
在古代城市研究方面,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在对唐长安城,北京各类衙署等建筑二维布局规律和模数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在传统木构体系方面,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的《中国古代木结构谱系再研究》对以往将中国建筑木构架简单地划分为抬梁和穿斗两种形式做出补充,以大量实例说明有介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存在;在斗拱形式方面
敦煌研究院的孙毅华女士以壁画的直观资料展示了历代斗拱的形式变化和特点。
在古典园林研究方面,苏州古典园林以群体面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再次为世界所瞩目。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担纲完成的《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本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著作东南大学陈薇教授对它的历史意义、学术地位和内在价值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在近、现代建筑研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Lynne Distefano/李浩然LeeHo Yin以开平碉楼为例,说明建筑元素和装饰设计风格受到海外华人心中的西方建筑印象,以及本土观念的存在、多种来源并存并不断强化带来的住屋形式与文化的流散,探讨19世纪~20世纪海外华人建筑理念的变迁;日本学者奥富利幸谈到日本近代能乐堂的形成与西洋剧场概念的导入之间的关系;南京工学院的汪永平教授曾多次进藏,他对碉楼建筑进行了探源。
发展与方向
时代为建筑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使建筑遗产在技术上延年益寿并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会代表的经验及研究更是研讨会上交流的重要内容。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在强调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筑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实践。建筑历史研究者有责任将历史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完整地交给公众,因此需要很多实践经验,这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筑遗产保护与建筑史研究两者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分开,遗产保护的动力又促进了基础工作的研究,二者相辅相成。
台湾汉宝德教授在《多元价值社会中的古建保存》一文中谈到,文物保护与日常生活观念之间的冲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不易达成共识参与制定准则的人越多争议越大,最后只能靠政治决策。夏铸九先生通过对摩梭族文化模式的分析提出“建筑遗产整合性保护”的对策,并对其可行性做了充分的论证。他认为,要达到所制定的目标,需要政府引导、建筑师和建筑史学者的专业投入、以及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能够得到支持。
清华大学郭黛垣教授认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应当注重其本体的全部历史信息,具有历时性,不是某一位使用者或者某一阶段的局部历史。保护工作必须寻找到文物本体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护的最高标准是其所具有的全部历史信息得到保护,并传之久远因此修缮不仅要保护建筑的坚固更在于使其具有历史可读性。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以《中国文物建筑修复的实践与理念》为题,阐述了70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的历程泰国Thammasat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Vimosiddhi Horayangkura教授,讲述了在西方观念冲突下的泰国本土文物建筑保护的情况;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所长Luigi Gazolla教授,阐释了在中国都市保护和复兴运动中,运用意大利式“类型学的程序”,在不改变城市肌理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将北京原有四合院改造成新形式并使之现代化的思路;瑞士苏黎士州建筑保护局前局长Christian Renfer就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江苏泰仓沙溪古村落修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台湾华梵大学萧百兴教授则以21世纪初面临全球现代化冲击下的北台石碇小镇营造经验为例,阐释地域归真的话境编织,探讨文化遗产在深度建筑史协助下重新切入全球化魅力发展的可能性,同济大学常青教授以《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为题,介绍了第二大城市、后藏中心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工程”;同济大学章明女士就近期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再生的项目――上海外滩中国银行的改造做了介绍,上海新天地项目的主创、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AIA)也以《人的尺度,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为题做了发言。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以海外华人建筑的新动态――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继承与革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说,华中理工大学张良皋教授以新老建筑的协调为主题,对古今中外建筑创作的方法做了精彩生动的报告,希望通过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整合与交融。
文物建筑保护已成为当今世人共识及发展潮流,如何成功保护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文物?如何使保护与使用相结合?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教授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三种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政府统筹包办文物建筑的修复和运作管理一种是自下而上,政府支持,社区和个人承办文物建筑的维护和使用,这类建筑往往无法开张或难以为继,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总之,应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切合实际的方法推动文物建筑保护并使之持续发挥作用。
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产业在经营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的弱项。既往对于遗产保护多着重于静态的“物”的保存修复,而较少触及经营管理等课题。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明确指出了持续性的有效管理,占有重要的关键地位。既往的研究者在多元开放的社会里,其角色扮演将更为多样。按照文化产业的观点,保存目标一旦选定,经修复再利用至永续经营管理是一个需要高度整合的操作系统。建筑专业人员除了提供专业的保护技术外,如何做好整合者的角色,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科技大学阎亚宁副教授以《遗产保护与经营的整合性观念架构》为题,阐释了自己对建筑遗产保护与经营上的观点和态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介绍说,在世博会总体规划中,已纳入了保留原江南造船厂等历史建筑保护的内容,并已明确得到世博会董事会的批准,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保护上海工业遗产的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建筑师将付出更多的智慧、创意和辛劳。
研讨会期间,会议组织与会代表考察了上海工业遗产和外滩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其中包括台湾著名建筑师登琨艳利用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滨江创意产业园区”。他开风气之先,自1990年即开始致力于上海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今日上海社会舆论的整体改变功不可没。苏州河畔的旧仓库保护再生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建筑史学因涉及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而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这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建筑史学者和建筑师共同的幸事。本次旨在探索中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方式和理念,推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变革和完善的研讨会结束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与会代表带着问题来到这里,带着与同道交流心得的欢愉离开,希望将中国地域优秀建筑遗产以更好的方式展示给世界,以期使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进步。
关键词:原真性;城市遗产保护;保存伦理;再生活化效益
Abstract:after the 1999 921 earthquake , In Taiwan,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of public works reconstruction guide the tend of architecture design thoughts combined with "Regionalism". In logical thinking,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included the "locality"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which was rejected by early modernism, and "respect" the original been neglected lifestyle research approach; A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orm in the space dimension, authenticity issues regionalism and the pursuit of urban heritage conservation coincide. Urban heritage is a microcosm of Taiwan society, with diverse,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In the process of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discussion, the core issue is the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uthenticity hierarchical design criteria for judgment and planning is one of the two sides can not be cut. the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last ten years to come to Taiwan in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Spa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field use,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pursuit of "locality" and "authenticity" value judgments, The gradu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heritag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protec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level thinking. Provide knowledge in the face of fellow "urban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 regeneration benefits' value assessment, From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can preserve the value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planning meaningful dialogue messag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theory both human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authenticity ; historic heritage conservation ; conservation ethics ; heritage regeneration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66(9)
1 文化遗产调查与修护所遭遇的“原真性”(authenticity)课题
整个世界在都市发展扩张和现代化的借口之下,建设性的破坏对具有价值的城市遗产造成严重的损害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联合国对于城市遗产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等广泛内容,并拓展了保护(safeguarding)的内涵,即鉴定(identification)、防护(protection)、保存(conservation)、修缮(restoration)和再生(renovation)。
保护城市遗产在社会方面、历史和实用方面具有普遍的价值――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的生动见证,提供了与社会多样化相对应所需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活化的实践越是深入的历史调查,所遭遇的原真性课题往往越复杂。具有意义的史料浮现,总是冲击研究者的视野与保护规划思考的盲点。依据对文献资料的深入历史调查、建筑本体的深层构造检测分析、隐蔽部位的解体与挖掘调查与特殊构造式样研究、残构现场的痕迹调查等所获得的信息,逐步建构城市遗产保护的研究方法架构,提供调研与规划设计实践者与评审委员、学者专家讨论原真性课题的适切分类信息,整合提出符合文化资产保护伦理的修复决策,以及规划可适性利用的空间设计方案。
2 在城市遗产保护与再生活化效益价值评估前建立保存伦理对话讨论的平台
1964年《威尼斯》及1994年的《奈良原真性档》对于文化资产修护的原真性有相当深入的讨论,且已成为国际依循的主要共识。其中《奈良原真性档》针对世界文化小区(Cultural community)有其多元性,因此特别提出原真性的维护应在《威尼斯》的精神之上作更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然而,因为遗产之价值必须在其各自的“文化涵沟”(cultural context)中加以考虑及评断,在缺乏具有可信度之相关历史调查信息下,台湾的文化资产保存及再利用的实践由于缺乏原真性的考虑而衍生许多修护偏差[1]。本研究认为这些原真性的偏差主要在于遗产保护与再生效益价值评估的缺乏讨论平台所致,以下则为多位学者对于台湾历史遗产保护与再生所进行的讨论。
文化资产保存旨在延续古迹、历史建筑的保存状态,而文化资产再生则在积极发挥古迹、历史建筑的生命力及其彰显的文化及历史意义。保存包括发表、经营管理与利用[2] 。从都市环境角度而言,历史空间再生指的是广泛运用不同方式在当代为这些历史性元素寻找合宜的使用、合宜的地位以及合宜的环境,并在都市设计构想的统合下,为保存与发展取得平衡点,进而开创出一个具有历史特色的现代生活环境[3]。历史再生的积极性意义,当然应该在强调其再利用价值时不对原始保存形成伤害为前提,必须对文化资产更动过程中一些弹性的处理是否会使原建筑的原真性遭受更多的破坏有进一步的验证及讨论[4]。
历史再生与历史原真性保存的课题,在表面上是两个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但若各执一端,则维护的对策极易陷入各有立场的论证,达不成统一的意见。因此,两者之间的效益及价值权衡必须在某个讨论平台上,作出一些思维上的厘清及折冲,在历史建筑的展示与鉴赏以及文化意义的传习、推广和交流与历史原真性保存在方向上趋于一致,此外的面向则需要依据历史空间保存的层级化对策,必区分出不同的保存方式及所对应的保存范围。对于绝对不可扭曲的原真性原貌,亦需设定最基本原则,形成历史原貌保存核心价值[5] 。也就是说,必须针对各项保存及再生需求,分别研拟对策及细致的决策论证过程,不可单以齐一的准则作武断的处理。
在日本,文化资产修护制度――“解体调查”被视为历史研究的深入调查,包括基础调查、破坏调查、构造诊断调查、历史的调查、仕样调查(构造、意匠、技法、材料调查)[6],其中“历史的调查”意指建筑兴建或修建的历程及修建痕迹调查。相较于日本将解体调查纳入遗产保护调查之先期研究的层级的机制,得以达到预期――避免在无意之间拆解许多不应干扰的文化资产部位,以及进行可适性利用评估的目标,显然解决了上述之遗产保护与再生的难解课题。因此依实际之调查实践而言,不应以“解体调查”名之,或可称为“深层检测调查”或“隐蔽部位检测调查”。
在台湾,近年古迹、历史建筑修复所实行的调查研究与日本行之有年的解体调查不同之处在于,历史调查与解体调查阶段的割裂,以致在修护工程之预算及空间再利用评估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已于历史调查阶段先行作了粗略决策,决定了政府编列经费额度,此时即令发觉修护经费偏差甚大,亦难以修正,造成在不合理预算限制内进行偏差修护的困境。因此,就遗产保护之原真性决策及实际操作面而言,具有深化历史调查之深层检测调查或隐蔽部位检测调查的行为而言,其施行越早越好。
3 在保存维护伦理之基础上执行深入历史调查
世界先进国家的古迹与历史建筑修护工作均面对文化资产保存之伦理课题,实践中执行面亦是相当复杂且困难。如何让修护层级适切,减少过度的修护介入与干预,是文化资产保护再利用的成败的关键。
3.1 重视史实性之保存与维护与可适性利用
目前世界文化资产保存与维护的潮流,主要着重于史实性之基础特征之延续,亦即为原真性与历史性(historicity),所指向之历史物证被加以刻意保存与维护下来,以作为后代的见证物。换言之,历史建筑原物之保存与维护是相当重要的指标,若无法保存与维护原物的话,那么人类文化遗产就将丧失无存。
文化资产的保存与维护必须在确保史实性的前提下,进行保存与维护以及可适性利用。近几年台湾在文化资产保存范畴中实践的成果,逐渐走出仅重视历史文献研究的调查框架,而于施工前甚至于计划阶段进行实质影响修护原真性判断的修护信息判读调查,包括将深层检测调查或隐蔽部位检测调查作为施工准则的决策评估依据,逐步迈向文化资产保存法所揭橥的目标:
(1)古迹应保存原有形貌及工法,如因故毁损,而主要构造与建材仍存在者,应依照原有形貌修复,并得依其性质,依其调查提出计划,经审议核准后,采取适当之修复或再利用方式。
(2)修复计划,必要时得采用现代科技与工法,以增加其抗震、防灾、防潮、防蛀等机能及存续年限。
(3)再利用计划,得视需要在不变更古迹原有形貌原则下,增加必要设施。
3.2 重视维护伦理、介入越少越好之维护干预
为了文化资产维护计划构想与上述方向接轨,重视古迹及历史建筑之保存与维护伦理,以及可适性利用变成重要之保存议题,而其中之标准及在于如何透过适当之方法达到控制修护行为的干预,达到介入越少越好的修护准则。古迹与历史建筑保存与维护有其主流之依循标准,这些标准在国际修护界称为维护伦理(Ethics of Conservation),包括:
(1)在任何维护介入之前,建筑物必须加以记录。
(2)历史证物绝对不可以加以损毁、伪造或移除。
(3)任何维护介入,必须是需要的最少程度。
(4)任何维护介入,必须忠实的尊重文化资产美学、历史与物质的整体性。
(5)所有维护处理过程之方法与材料,都必须加以全面记录。
4 多元修护层级与课题与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根据维护伦理进行的历史建筑保存与维护层级有许多种,一般而言,世界上先进国家对其文化资产保存方式,可归纳约有以下七类层级:(1)衰败防治(prevent deterioration);(2)残迹/原物保存(preservation);(3)加固与强化(consolidation);(4)原貌复原(restoration);(5)原样复制(reproduction);(6)重建或移筑(reconstruction);(7)再利用/可适利用(reuse/adaptive use)。这些维护层级,各有其特色。而历史建筑保存与维护也大致依此层级,不过一项重要的原则乃是介入愈少愈好。
本案历史建筑调查研究与文化资产修复前的深入调查研究准则,是以最少破坏介入,寻求较多修复信息的调查模式,对于维护伦理及多元的修护层级均提出了贡献。同时,本案研究计划主持的伦理最大的特色在于:在调查研究与修复计划阶段尽可能在遵守保存维护伦理之基础上,执行深入的历史调查、深层的构造检测分析与隐蔽部位的检测调查所得的信息,以多元维护的层级的概念定义保存与再利用课题,作为本历史建筑再利用计划审议与决策的讨论基础(图1-3)。
4.1 衰败防治层级课题
(1) 以环境控制的方式来保护古迹或历史建筑,预防衰败的产生和损坏媒介的劣化作用。
(2) 物理环境控制和劣化因子控制。水的不同物理形态对建材的作用、材料之物理及化学变化、虫害及微生物劣化作用、温湿度及光线等物理环境控制,以及预防火灾、雷击、窃盗与文物保护的相关措施等相关之基地劣化因子控制。
(3) 定期的检查与修缮是预防古迹与历史建筑劣化的根本。具有定期、持续且合理的的日常维护与检查计划,可防范建物的损坏于未然。
4.1.1 衰败防治层级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以非破坏检测仪器探讨环境因子,如木料湿度、密度、材质检测,砖石构材的材质、含水率,以及生物劣化类型之基础数据,其佐助之相关维护层级课题,包括:(1) 探讨如何采用与历史风貌协调之方式进行环境控制,列入审议范围包含通风、采光、排水、屋面防水、防潮、虫蚁防治、空调、避雷、防盗、文物保护之防止劣化维护方式。
(2) 生物劣化防治及环境用药维护准则――木作构件防腐防虫维护准则。
(3) 建筑构材(砖、石、R.C.、面砖、壁涂装饰等)劣化维护准则。
(4) 日常维护计划(包含上述事项之定期检查维护执行及维护计划督导等)。
(5) 防灾工程(包含全区排水、消防设施)。
4.2 残迹/原物保存层级课题(图4-7)
(1) 残迹/原貌保存层级乃是直接处理古迹与历史建筑构造之方式。
(2) 建筑物破坏现象已经产生,维持古迹与历史建筑于现存状态已不可能,必须加以制止劣化现象之介入行为。
(3) 藉由真实物的保存,使参观者可以想象以前的古迹与历史建筑可能的风貌。
4.2.1 残迹/原物保存层级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经由局部之材料取样、构造取样分析试验之局部科学仪器检测原用材料(如壁涂材料分析、木料材质分析)。寻找老照片、历史过程之修缮纪录,以及现场之痕迹调查,深入比对了解兴修过程的历史文献原真性,佐以判断修复的决策讨论,包括:
(1) 不严谨的臆测性修复不应被鼓励且执行。
(2) 局部或全面的残迹/原貌保存应视为维护之重要审议及工程执行项目。
(3) 残迹/原貌保存的修护过程应纳入未来施工纪录工作报告书中。
4.3 加固与强化层级课题(图8)
(1) 在古迹与历史建筑实质架构中做物质性的添加物、使用黏着物或导入支撑材,以确保其持续的耐久性或结构的原样。
(2) 当古迹与历史建筑构材强度不足以应付未来的危险时,现存材料可经由适当的介入加以强化。
(3) 为避免轻微的损坏最后演变成严重的破坏,加固与强化之修护层级应被视为从破损到原样修护的中间层级,必要之补强不应以破坏古迹与历史建筑的和谐与美观而排除此多元修护的可能性。
(4) 结构系统的原样必须加以尊重。
(5) 传统技艺和材料的使用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当传统方法不敷需求时,得使用合适之新材料与现代技术加固与强化。
4.3.1 加固与强化层级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结构系统的深入了解检测,包含基础试掘、构造取样及试验评估,近代建筑结构配钢筋方式之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承重砖墙灰缝抗剪力测试,以及楼版荷重之评估信息等,以佐助之相关维护层级讨论决策之信息,包括:
(1) 评估能否符合耐震法规及楼版公共安全之标准,若不能符合则采限缩限制使用强度或加入适当之加固与强化措施。
(2) 在限缩其使用强度的条件下,经委员会广泛的讨论决议得依排除有关其建筑管理、土地使用及消防安全等事项。
(3) 若需补强则须配合原真性价值之判断,于影响最小处进行加固与强化的修护决策,并将过程纳入施工纪录工作报告书中。
4.4 原貌复原层级课题(图9-10)
(1) 原貌复原的层级为对于古迹与历史建筑残破部份利用原有材料(或相近材料)及原有工法加以复原。
(2) 古迹与历史建筑的复原比残迹更容易为人所理解,然而执行此复原的层级,应经过严谨的历史考证。
(3) 经过考证复原已佚失的装饰性构件,其替换亦为复原的形式。
(4) 修护计划中拟加以去除的部份及拟被显露出来的某时期材料应提据其历史或美学价值,及其保存现况是否良好经委员会广泛地承认决议后实施。
(5) 任何时期的添加部份及近期的去除与修护应被视为历史重要历程,而施予历程记录。
(6) 建筑物构材表面附加物的去除、清洁与防护,呈现出原有未受污染的部份,亦视为复原层级的方式之一。
(7) 残破部分构件之复原,应使用原有材料及工法,以增加其历史启示及价值r原材料及工法被广泛的认为不适合使用时,得以相近之材质或工法取代。
(8) 丧失部份的替换应与整体和谐,但同时又必须能够与原有的部份区别出来,而不致混淆其原有艺术与历史的证据。
4.4.1 原貌复原层级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以现代科技工法进行试作(如环保剥漆剂、喷砂工法),去除建筑表面后期之附加物。经由局部之材料取样、构造取样分析试验之局部科学仪器检测原用材料(如壁涂材料分析、木料材质分析)。其次,寻找老照片、历史过程之修缮纪录,及现场之痕迹调查,深入比对了解兴修过程的历史文献原真性,佐以判断修复的决策讨论,包括:
(1) 为彰显文化资产整体美学和历史价值,进行历史上各不同时期之附加物之去除与保存之决策取舍,复原必须以尊重原始材料和考古证据为基础,臆测性的修复应加以避免。
(2) 原貌复原的修护过程应纳入施工纪录之工作报告书中。
(3) 匠师资格依其工法之特殊性于施工说明书中加以规范。
(4) 施工前工程厂商文物构件清点、统计及保全。
4.5 原样复制层级课题(图11-12)
(1) 复制的层级应在下列情况为之:复制原作之一部或全部以替换某些已丧失或损毁的部份时为之,以维持原有的美学和谐。
(2) 古迹与历史建筑面临无法恢复补救的破坏或遭受其所在环境的威胁时,方可经过委员会广泛讨论决议后迁移至更合适的环境中予以保存,并且为保持原地或建筑物的协调而以复制品取代。
(3) 高艺术价值的彩画、建筑构件若无法现地保存,则可采复制的层级,将原物保存于适当的场所,而以与原物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将可以保护高艺术价值之构件免于加速破坏。
4.5.1 原样复制层级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重要之历史写真(历史照片)之搜集、使用单位访谈、修缮纪录进行全面性了解,作为细部修复调查之基础,针对历史照片及使用单位之访谈,进行现场损坏及痕迹调查判别建筑构件是否为原物,加上非破坏及测试之检测信息,进行原样复制之修护层级讨论基础,包括:
(1) 可考证原样之佚失构件,或不堪继续使用之原物是否采原样复制之方式,此部分包含门、窗、灯具、五金、特殊金属构造物等。
(2) 重要建筑构件(如重要原始灯具、五金等)及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如重要原样生产工具、家具等)是否采保存展示者以复制之手法再现,并经都市设计审议委员会讨论共识后决议之。
4.6 重建或移筑层级课题(图13-16)
(1) 重建之构造物缺乏岁月之痕迹,故无特殊意涵的仿古重建并不该被鼓励。
(2) 重建之行为应尽量保留可再使用之旧有构件。
(3) 遭受天灾或意外毁损之构造物应于短期内进行清理纪录,且留用合适之构件。
(4) 除具重大之公共性利益考虑外,非有必要不作迁移整栋建筑物至新的基地之营造行为。
4.6.1 重建或移筑层级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历史上不同时期之兴修营建行为,各有其不同之历史价值,并非复原至最早之形貌,也非现况的冻结保存,当进一步了解历史分期上之兴修行为之空间意义与价值,可作为冲突甚大之两种不同保护方式之决策,包括:
(1)在基于正确的考证和证据的支持下,而非基于臆测的重建,经委员会广泛讨论,始可允许其仿古重建。
(2) 已被拆毁之历史建筑,得以依考证形式重建复原风貌。
4.7 再利用/可适利用层级课题
(1) 保存古迹与历史建筑最佳的途径乃是维持其合理的持续使用,合理使用以维持其始建用途为保存的最好方式。
(2) 在许多状况下,适度改变原建筑而可达致合理的再利用,此层级是使古迹与历史建筑之历史和美学价值得以被经济地保护的较佳的途径。
(3) 接受容积奖励之古迹或历史建筑维护,应提供具公益性之再利用计划,并经委员会广泛讨论决议,始可给予容积奖励。
(4)为使古迹与历史建筑获得再生之机会,再利用涉及之现代化设施或管线之添加,应降低对历史风貌之冲击。
4.7.1 再利用/可适利用层级决策议题对应之深入调查
综合上述之史实性考证信息,以及建筑物各部分空间之细致价值评估后,作为不适宜之空间再利用方式,并基于有效管理与营运之综合考虑上,讨论整体空间再利用决策,包括:
(1) 与配合古迹或历史建筑风貌及再利用准则研拟可适性之相关现代化设施(包含水电、空调、消防)之设备标准及管线计划。
(2) 开放民众参观之动线及多媒体解说系统规划。
(3) 配合古迹或历史建筑风格装修考证和日夜间之活动,以及配套使用空间剧本设置室内家具及夜间特效照明。
5 结论:保存对话平台与系统化的架构流程
保存实践与应用应以文献档案搜集分析考证、基地及建筑本体构筑研究,以现场测绘及拍摄基本图面、特殊工法及构造、文物及装饰艺术等调查,并针对损坏模式以解体调查及非破坏检测逐一进行纪录交叉比对信息,综合上述数据整理及分析考证后,探讨保存标的物本身的文化遗产价值,以作为拓展后续相关研究以及保护及活化利用的实践基础(表1)。
5.1 层级化与系统性的讨论架构
第一层级:在考虑史料及证据的准确性、原貌保存状况与环境限制、修复与保存技术的可行性下,严守真实性修护的核心价值,提出保守且严谨的方式进行最低度的干预,并能确保原真性风貌的讯息。此层级具有无可替代的承载历史事件、匠艺再现的场域诠释性。
第二层级:复制及重建的修护意义,乃是在视觉场域建构的基础上,将原貌已完全丧失或是遭到不当修改,于恢复历史情境具有重大文化意义,或恢复文化形式集体记忆具地方高度认同的原则,做出风格复制或重建回复的高度介入干预,此与原貌保存的精神有所不同。
第三层级:在于契合历史空间或历史产业相符之文化产业开发,包含教育研习推广、空间体验鉴赏、有效经营管理建立可持续的财务自主性等,此层级偏重于经济面向考虑。
5.2 建构日常管理维护之理论思维
对于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修护与发展试图寻找永恒的解决方法的观念是难以达成的,因此笔者认为建构系统性的价值对话平台与研究方法,以及渐进的改善与日常保养维护是比较容易被建构的。因此评估保存情况的小变化很重要,而且需要适当的工具。许多历史性的古迹或历史性建筑,从街屋房舍、合院、庙宇到公共性建筑等较大的建筑都有悠久且复杂的历史,大部分具有复杂的结构,建筑所有权人(或相关权利人)或管理人要对这些建物做彻底的检视其实是较难以达成的。
因此街区维护后由管理组织或学术单位成立之历史街区维护专家小组,其成员的技术专家具备可对建物做全面勘验的技术知识及物理技术,对于保存建物文化资产兼备理论与实际技术。历史街区维护专家小组之技术专家对报告不足或损坏的地方,应可立即执行急迫性的小地方修复,例如松脱的屋瓦。他们不执行较大的修复工作,只检视损坏的可能原因,并对日常保养维护或修复工作提出建议。他们将勘验结果整理成状况报告,做为建物拥有人自己动手或委托建筑师或建筑包商日常保养维护时的指导方针。如果是清单上列出的建物,也许可以根据此份报告向政府相关单位申请维修许可。
由官方提供之大型研究中心,投入集中人力对文化资产之检测与修复研究,并非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因此近十年来,台湾各大学之相关系所纷纷成立文化资产研究中心补足相关检测仪器、研究设备及相关检测人力之培训,对于未来多处之文化资产经过大规模的维护再利用后所产生之日常管理维护思维,具有永续实践意义之前瞻性。
参考文献:
[1]傅朝卿.向世界文化遗产杰出普世价值与真实性学习--台湾古迹保存与再利用之自省[C]// 乐山文教基金会.古迹活化再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乐山文教基金会,2001.
[2] 林会承.历史建筑的保存与再生[J].北投温泉博物馆专刊,2001.
[3]徐明福.台南市孔庙文化园区之规划:台南市旧街区保存与再生之契机[J].乡城生活杂志,1998(56).
[4]傅朝卿.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宣言、决议文、建议文[M].台南: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2002.
关键词:小洲村;规划失控;公众参与:土地入股
1 小洲村概况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南隅,南临广州大学城、生物岛,四面被河涌包围,形似小岛,古称“瀛洲”。 村东、西、北三面皆有快速路穿过。2000年,小洲村作为“目前为止广州市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到过此地考察的地理、人文、环保等方面的专家普遍称赞――“北有周庄,南有瀛洲” 。
2 小洲村现状
2.1 小洲村建筑现状
小洲村的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了历史文化村落的特色,村内历史建筑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筑风格和样式,主要特点为:小面宽,大进深;空间高敞,通透;墙体薄,屋面薄。
(1)公共建筑:保护区内的公共建筑大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村民对部分公共建筑做了相应的修缮,而结果却多有不同。对于区内最主要的公建
简氏宗祠的修建情况较好,基本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特色,恰当的修缮和保护,使其重获生机。
(2)民居建筑:民居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其中传统的岭南民居,如蚝壳屋,因部分村民有意识地保存历史元素,使其得以保留。但由于经济等因素的趋势,仍有部分老民居受到破坏,甚至是拆毁。
2.2 小洲村现有肌理及道路现状
小洲村是典型的梳式布局和网形水乡的结合体,路网走向随水而布,基本垂直于河涌。笔者现场勘察发现,小洲村内靠近的沿河旅游线路的街巷,大多做了较好的保护,整修过的街巷虽然仅靠青砖贴面覆盖原有破败墙面,与原有特色有所出入,但其保持了原有的尺度和高宽比,在空间感受上与历史做了呼应。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缺乏有力的控制手段外加居民保护意识薄弱,小洲村的违章建筑如雨后春笋,民居的整体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2.3 小洲村业态现状
规划对于小洲村的产业结构描述为:第二产业为主导;商业服务业发展较快;生态农业初具规模。而现实状况则是另一番景象:小洲村附近的艺术培训机构开业比较多,但内容单一,缺乏统一管理,各画室自成体系,室外环境较差。商业设施,如书吧、咖啡店等,较为零散,不成规模,门面冷清。日常服务设施,如菜市场、杂货铺,缺乏统一的管理,商铺整体面貌脏乱差,影响村容。此外,果林园、烧烤场、生态公园作为小洲村的特色旅游产业,由于小洲村的土地严禁用于工业开发,使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广州其它城中村,无法满足村民的经济收益期望。
3 对小洲村原有规划和现状对比的小结
(1)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在对于小洲村的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2)村民层面存在的问题
小洲村的当地村民在小洲村规划难落实的问题上有着很大的责任,主要处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保护意识淡薄,对于保护区内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未能做到切实的保护:二是对于政府的相关规划条例不了解也不关心,没有规划建设的意识;三是对于当前利益的诉求,出于 “小市民”的心理,竞相违建。
(3)小洲村普遍违法用地现象与规划合法性的冲突
小洲村内村民建房无序,新增分户也一直积压,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利益集团固化,农村违法用地存在极强的根植性,难以改变现状。强行拆建是小洲村规划编制、实施的另一难点,由于违法数量众多,要兼顾社会稳定,因此农村违法建设往往“法不责众”,这也造成“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良结果。
4 改善小洲村规划“难落实”问题的探究
4.1 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小洲村内的村民的生活现状水平大多低于广州市的平均水平。虽然村民手中持有土地,但却渴望将其尽可能转变成实际的经济利益。村民大多希望实现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往往是相悖的。即使村民通过某些措施获得了部分收益,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却不经济。村民对于经济利益的诉求无可厚非,所以要使规划实施得到村民的配合,必须让村民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中做出理性选择,保证村民利益的同时,更应该让村民拥有可持续的收益。
4.2 “土地入股”形式
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村集体和村民的态度与意见对规划结果起决定性作用。土地是大多数村民唯一的不动产,土地入股作为土地经营的一种新趋势,对村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巨大。土地入股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推动农村土地市场的培育,使土地作为农村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够进行市场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入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小洲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有着独特的价值,不管是人文历史方面、空间形态方面还是现有的艺术氛围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将这样的优势条件与土地入股后的产业经营相结合是小洲村“土地入股”形式实现成功的关键之一。
5 结语
小洲村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质是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博弈过程。充分认识历史村落的社会价值,从长远利益出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公共政策为手段,从城市与村落的相互关系入手,均衡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才是城乡结合部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之正道。
参考文献:
[1] 莫星.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以小洲村为例.硕士论文.2011.06
[2] 孙翔.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探讨――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规划师,2008.12
[3] 彭佐康,邓宇.基于土地管理视角的村庄规划“落地难”研究. 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09.13
[5] 樊永强.浅谈农民土地入股的利益保障.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0
[6] 冉辉.浅析土地入股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科技创业月刊,2010.08.10
[7] 刘渌璐.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博士论文, 2014.09
[8]朱光文.珠江三角洲最后的果林水乡――小洲水乡的外部环境与聚落景观.岭南文史,2005
州研讨会文集:20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商业街;传统特色;分析与塑造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deepening of the process, the soci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modern commercial construction also welcomed their spring.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and thus has become a kind of promote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ation of historical context, shape the image of the city features the important mean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and the related with type field research business.
Keywords: cultural inheritanc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The traditional features;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中图分类号: F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传统商业街不仅仅只是建筑形式与现代城市商业街不同,在文化内涵及商业特色方面也能够唤醒人们对传统商业文化的记忆。富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气味飘香的传统小吃,抑扬顿挫的特色叫卖声、吆喝声,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都蕴含着我国传统商业街的形象特征和传统的文化精髓。传统商业街也因此被认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街区。
然而,为实现上述传统商业街传统特色的街道空间和繁荣商业场景,仅仅依靠表面层次上的设计(例如:沿街建筑的修缮和更新,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是不够的。它需要从维护商业街空间形态、保护街区的建筑特色、延续街区的人文特征等方面入手,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商业街传统特色营造的设计要素应由三个层面构成即街区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和文化活动。
1.空间形态
传统商业街大多是由历史建筑、历史遗存、历史遗址空间以及传统的街巷、院落空间所构成的,因此保留着传统的商业街空间尺度的特征。亲切的街道环境,舒适宜人的建筑空间,古色古香的商业购物环境,热闹的商业气氛。这正是传统商业街区的魅力所在。
当然传统商业街也有着“先天不足”所造成的“后天缺陷”的客观问题:首先,街道空间尺度相对于现今人流量大、集散度高的客流状况来讲,显得狭小拥挤。其次,街区商业建筑内部环境相对于通畅明亮、舒适便捷的现代化的购物环境来讲,显得落后过时。因此,如何对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进行改造调整,使它既适合现代商业功能又能延续街区传统特色则显得至关重要。
1.1街道的长度
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的长度是步行街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基本上决定了步行街的规模。商业步行街的长度是一个涉及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复杂问题,而且还受生活习惯和街道环境条件的影响,步行距离和步行时间过长会使人感到疲劳,失去逛街的兴趣;太短又会降低商业街的经济效益且更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商业步行街的长度一般在400一1000米为宜,例如日本的步行街平均长度是540米,美国的是670米。由于我国传统商业街大多是在历史街道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诸如国内的各著名传统商业街一样,其街道长度大多都在500米以内,这是个很适合人步行的距离。当然有特殊的超过500米的,则在改扩建的时候采用分段处理的方法,以减轻人们购物逛街时的疲劳感。
1.2街道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是一个与比例相关,体现人与建筑空间环境的概念,所谓尺度即建筑的大小与人体大小的相对关系,良好的空间尺度是街道空间环境的基础。协调的尺度关系是创造和谐的空间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对商业街宽度与沿街商业街建筑高度的比例之后,认为宽高比等于1时,商业街空间尺度最为宜人。
我国传统商业街街道两侧建筑多以两层为主,局部三层,街宽多为6米左右,街道高宽比以l:0.8一l:2(如图1)。这种空间尺度给人的感觉是狭窄、亲切和易于活动。这样,既满足了商业活动的需求,又不至于造成拥挤之感,营造了一种轻松舒适的购物环境。
1.3街道空间格局
传统商业街通常是简单明了的横向线型空间,同时也存在着纵向的传统街巷、院落空间,空间序列的组织可以采用分段处理的方法,在传统商业街街道空间格局方面笔者总结为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环节。
入口空间
传统商业街不是孤立于这个城市当中,它是城市这个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传统空间必须要和现代的城市空间对话,因此在传统商业街设计的时候,必然会选择一个过渡空间巧妙而又含蓄的和周围其他城市空间相联系,将传统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感受传递给现代、高效、大尺度的城市空间,因此,在这里入口空间便承担了这个举足轻重的门户角色。
首先入口空间作为商业街在城市中的标志性空间,具有门户和形象特色展示的作用,同样也是人们感知传统特色的重要元素,其次,商业街的入口空间作为人流导向的疏散和集中的作用,在城市交通中,作用不容小觑。
2、节点空间
传统商业街中的景观节点,也是传统特色塑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在规划设计时可以结合沿街两侧的商业建筑的进退关系做一些人群驻足的浏览空间,一可以解决人们在浏览过程中因街道过长而产生的单调乏味的空间感受,二可以给行人提供一些休息驻足的空间,三可以提供民俗文化活动举行的场所,四也更符合现代城市的购物环境。
1.4其他因素
传统商业街设计时,不仅仅只关注传统特色的塑造,同时要注意交通、疏散、消防等问题的妥善解决,才能够保证商业街自身功能机制的正常运转。
在传统商业街传统氛围的塑造,维护原有的空间特色固然是重要的,但也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同样要关注现代人群的消费心理需求和空间使用的习惯,要对空间适时的改造,细细的品味,琢磨。
2.建筑形式
不同的地域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在商业街传统特色上,最能体现的就是其特色的建筑形式和建筑肌理,因此建筑风格的个性化是每条商业街设计所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因而,在各地传统商业街的设计时,大多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形式为依据来塑造商业街的传统特色。
2.1历史建筑的保护
历史建筑的保护对于维护商业街固有品质以及建构城镇形象特色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历史遗留的东西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城市的历史和过去,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和魅力。正如一个老人脸上岁月留下的痕迹一样,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采用主要的思想方法是守旧修旧的传统思想,即使在历史修复和整治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护其反映原有历史的建筑面貌,包括色彩肌理、立面材料、及富有特色的细节等。
2.2新建建筑设计
已故美国著名规划师凯文・林奇曾经在《What time is this place》中说过,“我们生活在有时间印记的场所,……每一个地点,不但要延续过去,也应展望、连接未来。”任何一个历史的存在,都面临着现在和将来的挑战。给历史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给现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给将来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都是设计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1] 邓慧.《历史街区商业化进程中体验设计的要素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2004][1]
1.传统再现、完全复古
新建建筑延续历史街区建筑的传统风貌,采用完全仿古的作法,再现当年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景。这是一种稳妥保守的作法。它既尊重了历史街区的传统文脉,又是一种相对快捷的处理办法。目前大多数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的建筑设计都采用的是这种办法。
2.提取特色、延续风貌
传统建筑元素符号的提取与重构是延续商业街传统特色和传统建筑风貌的重要方式,从而使新建建筑与传统商业街历史遗留建筑保持神似,这样既可体现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能够唤醒人们对传统记忆的回忆。
3.新旧对比、形成反差
在传统商业街区,根据现代城市需要,会规划建设全新建筑形式、立面材质、不同风格的现代建筑,从而突显社会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同样新的建筑形式也赋予了传统商业街新的时代精神,既能够体现出历史建筑的岁月沧桑,同时也能够体现现代建筑的时尚。对于建筑设计手法而言,对比其实同样也是一种协调。上海新天地新旧建筑对比。
3.民俗文化活动
传统商业街不仅是一个环境优美的购物场所,更是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一个社会交往、文化传统塑造的信息空间。对于传统商业街区传统特色的表现,体现在“人、建筑、环境、文化”等几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民俗文化活动的融入烘托了商业街区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传统文化空间场所。
3.1传统的民俗风情
对于传统商业街区的旅游者而言,购物早已不是他们内心的唯一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各地游客,传统商业街区常把最具有代表其历史文化的民俗活动开发出来,挖掘其文化艺术内涵,并且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如具有代表性的当地特色小吃、民俗工艺、传统服饰等等,既还原了历史场景,也为商业街传统特色的塑造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吸引了游客,也增加了地方收入。
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人们愿意到历史街区里的商业步行街进行购物,除了对有特色建筑所营造的历史环境的向往之外,更对那些有着传统民俗风味的表演和手工艺展示感兴趣。这些生动的“说唱表演”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久远的时代,比那些“沉默”的建筑、设施更有影响力。
具有历史意义的事物
在营造传统商业街传统特色时,可以保留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事物。它们是街道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街头小品
传统商业街街头小品的设计,关系到人们在商业街中购物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同时也是提升商业街传统特色氛围的重要途径,人们在购物之余,还可以欣赏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街头小品。
3.2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是烘托传统商业街传统文化特色、挖掘商业街传统特色的文化内涵的的重要方式,这些商业活动可以让人们了解商业街的历史、过去,给人们带来最直观的传统氛围感受。
商业活动
在传统商业街的街道中出现商业活动,这是商业街建设最直接的目的。带有民俗风情味的商业活动无疑对逛街的购物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节庆活动
我们的民族有着众多的悠久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国庆等等。有着民族文化背景的传统商业街理所应当成为上演这些节庆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一方面可以使游客增进对传统商业街的认识和提高商业街自身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趣。
4.小结:
传统商业街传统特色的营造不仅仅取决于单幢的建筑物,它需要独特的外部空间环境,舒适的空间尺度关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分析上述实例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提出传统商业街体现传统特色的三要素:街道的空间形态,建筑的形式及街区的民俗活动,并对其逐一进行分析论述。具体地说,传统商业街传统特色营造需要有近人的空间尺度,延续原有历史风貌的特色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只有实现“人、商业、建筑、传统文化”几者能动的交替,相互作用,才能最终实现步行街特色的营造,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4
2. 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 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 路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李其荣编著,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7. 阮仪三,刘浩.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战略思想及理论探索[J].规划师,1999,15(1),47-53
关键词:城市风格;整体城市风貌;控制指引;现状分析
Abstract: Urban style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a city, it represents the endemicity, historical features, cultural features and it is significant for urban image creation.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urban style actuality of Changsha and the waterfront new town, process the case study of urban style of citie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then propose an urban style development guideline for waterfront new town as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urban image establishment.
Key words: urban style; comprehensive urban scape; guidelines; actua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风格研究
通过对长沙市以及望城城市风格现状条件分析与国内外城市风格案例研究,结合滨水新城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推导其整体城市风格以及控制原则,提出城市风格分区概念并确立每个分区主题特色,对每个分区的城市风格要素进行控制。
1.1 城市风格概念阐述与分析
1.1.1城市风格概念
城市风格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各国的学者都对城市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定义。城市风格被普遍理解为体现城市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等要素的城市形象特征。本研究综合前人对城市风格的研究,对城市风格定义为:城市风格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与风貌,并表现出城市气质与性格。
1.1.2 城市风格研究内容
城市风格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城市之风”与“城市之貌”。其中“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也是对城市精神的一种积极倡导;“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精神取向和相应空间载体的城市风格。
1.2 现状条件分析
滨水新城位于长沙北翼的望城县东南部,濒临湘江西岸,属于新区开发。规划区现状自然环境良好,拥有“山、水、洲、城”的自然景观格局。同时,长沙市与望城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为制定规划区的整体城市风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支撑作用。
1.2.1 长沙城市风格
长沙市是一座兼具古老辉煌与新兴风采的魅力城市,城市风格具有传统与现代城市形象相互结合的特点。一方面拥有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等历史文化风貌区,同时又拥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商贸中心区,城市形象较为多样。
长沙城市风格
1.2.2 望城城市风格
望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历史文化名镇铜官古镇古建筑群、靖港古镇古建筑群等代表望城特色的历史传统城市风貌区。在自然特色方面,湘江贯穿望城其中,城市傍水而建、新城依水而栖,水文化构成望城风貌特色的灵魂和脉络。近几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新开发的居住区建筑风格各异并且缺乏与县城老城区的交相呼应。各种差异明显的城市风格相互掺杂在一起,导致了主城市风格的缺失。
望城城市风格
1.2.3滨水新城城市风格
滨水新城现状建设较少,新老建筑并存,风格较为杂乱。滨水新城拥有“山、水、洲、城”的自然景观格局,为城市风格提供丰富的自然参考要素。现状建设较少,主要以现状村庄低矮的居住楼与规划区南端新开发的高层居住楼为主,未形成统一的城市风格。
滨水新城城市风格
1.3 国内外城市风格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主要针对国内外城市风格实例,了解城市风格的主题与特色。以此为滨水新城的整体城市风格的确定与分区城市风格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案例支撑。
1.3.1 国外城市风格案例研究
案例1:美国纽约曼哈顿——国际主义城市风格
纽约作为世界商业金融中心,其主导的城市风格是高密度的摩天大楼所形成的现代化都市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发展的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到20世纪60、70年代,这种风格广泛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建筑,而纽约的城市形象也形成于这段时期。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这种建筑形象直到今天仍然是纽约高层建筑的范本。正是得益于有效的城市风格控制指引,纽约形成了极具标志性的整体城市形象,并成为西方现代化都市风格的代表。
纽约曼哈顿城市风格
1.3.2 国内城市风格案例研究
案例1:香港——现代主义与殖民主义城市风格
香特的历史使其形成多元化混合的城市风格。其在英殖民统治时期遗留的历史建筑(主要为公共建筑)与现代化的办公大厦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现代主义与殖民主义城市风格的混合。香港在规划上较早开始对城市风格进行控制,主要做法是结合历史人文现状与自然条件以及产业功能对不同的分区设定成片的城市风貌区,并充分考虑到不同城市风貌区直接的对应与联系。例如在维多利亚港南岸的香港岛区,滨海地区主要以现代主义城市风格为主。具体表现为连片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办公高层建筑。位于香港岛南端的赤柱区则以英国殖民时期的历史建筑为主,构成充满西方文化色彩的滨水区。每个城市风貌区内建筑风格较为统一,整体城市风格突出。
1.3.3 国内外城市风格特点
根据国内外城市的城市风格案例分析,得出城市风格一般有如下特点:
关键词/旧建筑 改造 更新 再利用 新旧共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客观存在丰富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其人工部分反映了人们在当下对存在的理解与愿景。隈研吾曾言:“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一样,每个国家、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时代’。”然而建筑的语言不是某个特定风格的问题,无论哪栋建筑均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用途而建造。建筑的存在则是尽可能精确而批判地回答这些简单的事实所反映的问题。[[参考文献:
[] 卒姆托.思考建筑[M].香港书联城市文化. 2010.03:44.]]
老子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地手段来改造或更新这些无法应对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却依旧意义深远的旧建筑,让它们在讲述完一个时代的故事后可继续演绎新的剧情,延续城市历史文化。
1旧建筑的改造与更新
1.1改造与更新的兴起与趋势
1928年,汉内斯·迈耶定义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皆由“功能乘以经济”这条公式产生,明确指出建筑的存在与其功能和经济密不可分。[[[] Hannes Meyes, “Building”, in Programs and Manifestoes on 20th Century Architecture, ed. Ulrich Conrad Conrads (Cambridge: MIT Press, 1984), 117.]]在关注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的《威尼斯》发表之后,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劳伦斯·哈普林(1965年)提出的建筑“再循环”理论和澳大利亚《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1979年)的“改造性再利用”概念,都着重强调了旧建筑再利用中的功能调整与潜在价值。
随着现代建筑神话的瓦解,旧建筑再利用在城市复兴中与新建筑达成共容。1995年之后,永续经营与空间经验倍受关注,旧建筑的再利用更倾向于空间改造,可适性再利用使得旧建筑的历史和美学价值得以被经济的保护。多年来,旧建筑的再利用始终围绕着功能与经济展开,贯穿于社会生命复兴和艺术创新。
1.2 改造与更新的意义
旧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对旧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可实现:节约资源和经济上的成本花销,建设周期短;减少大量建筑垃圾与施工建设中对环境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与生态压力;保全人类文明的完整性。
1.3 改造与更新对象的界定
并非所有的旧建筑都可进行改造与更新。密斯在1930年代指出真正符合每个时代以及当前的意义的建筑的价值与其使用材料、形式无关,能够谨慎得以存在才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Luduing Mies van der Rohe, “The New Era”, in ibid., 123]]所以,在界定改造与更新的旧建筑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首先,旧建筑本身的风格、样式、材料或特殊构造作法具有建筑史的研究价值,例如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铸铁构件建成的巴黎麦涅的巧克力工厂;[[[] 王建国,戎俊强.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J].时代建筑,2001(4):10-11.]]其次,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地段本身具有历史地标价值和意义,它们特殊的造型、色彩和庞大的体量对于城市景观与环境具有标志性作用,并且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历程,例如欧洲的教堂;此外,旧建筑在建造初始就具有较高品质,令其自身蕴含了继续使用和改造再利用的潜力和价值。
1.4 改造与更新的方式
在中国,悠久的华夏历史留下诸多璀璨的建筑作品,但由于经济、技术、价值观念等问题,政府对旧建筑的再利用能力有限。目前,对旧建筑常用的处理手法着重于建筑的物质性,更多考虑经济因素而采取彻底拆除重建新建、拆除并重建原有建筑、局部改造、保留整体并修复受损部位。 [[[] 林兆璋,倪文岩.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0.1:45.]]
在国外,旧建筑则多以改造性再利用作为主要处理手段,注重建筑的本身与外环境的对话联系。以欧洲为例,其处理方式表现为:重构空间并提炼其功能,使现代材质、标志、建筑手段与历史建筑并置与共生,借鉴传统装饰并提升细部质量,整合环境与优化空间艺术性。[[[] 王艳婷,黄超. 从艺术视角看欧洲旧建筑的改造理念与实践[D]. 天津:天津大学,2007:17-28.]]
综上,再利用可概括为改建、增建与扩建,即延续旧建筑的历史脉络,调整不和谐因素并创建与外界对话的新媒介,通过新旧材料的并置展现空间与场所的时间维度。
2改造与更新的案例分析
以下将以海口骑楼老街与天津第五大道历史风貌区的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为例,针对中国近代中西文化大激荡时期所建造的建筑在当代的再利用进行分析。
2.1 海口骑楼老街
海口著名的骑楼老街包括博爱北路、解放东路、中山路、新华北路与得胜沙路,它们见证了海口由港口小镇发展为沿海繁华商业城市的过程,是城市记忆保持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具有重要建筑、历史和艺术价值。该处骑楼约建于民国商业活动鼎盛之时,大多由旅居东南亚归国的华侨同胞所建,富有浓郁的南洋风情。建省后,海口旧城区的居民逐渐转移到新城,除个别地段依旧延续了传统商业用途外,骑楼里日渐人去楼空。建设旅游岛的热潮,为骑楼老街带来了重振的机遇。2010年8月31日,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目前一期改造工程尚未完结,中山路区段已正式开街。对骑楼老街旧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分析如下:
2.1.1 改造前问题
骑楼老街沿江而建,建筑表面常年受海风侵蚀导致斑驳、脱落。建筑进深大,内部空间黑暗。外部柱廊上方结构破败,电线。通道堆满自行车、电动车以及各种杂物,廊柱或被粗劣的包裹装饰材料,整个建筑体年久失修,气生根植物攀附在夹缝中茁壮生长,建筑两侧不协调违规搭建或过分花哨的改建。整体上,由于建筑环境脏、乱、差以及业态单调,抑制了骑楼老街的发展。
2.1.2 再利用现状与建议
大部分得到再利用的旧建筑属于沿街建筑。针对骑楼多为“前店后居”模式,改造与更新时保留骑楼原本的三段式结构以及个性鲜明的外立面装饰,包括造型丰富多样的女儿墙、形状多变的窗楣、形似壁柱的窗间墙、凹凸不一的阳台以及个性张扬的外立面装饰纹路。为再现老街昔日繁华景象,老街装饰了许多复古的路灯、彩灯、招牌等,并添加部分现代元素的景观设施,较好地处理好建筑内部与外环间之间过渡的关系。此外,还利用现代设计手法改善室内、半室外“老爸茶”1)场所,提高休闲品质同时。
但老街的改造与更新只停留在街道空间的修整,并未深入到旧建筑再利用层面。
首先,改造与更新应注重在建筑内部空间的重新规划利用,以便延续功能并增加经济价值。对于已严重缺失的建筑构件部分,比如柱廊顶棚、室内天花板与楼梯等,可引入现代建筑元素,用玻璃、钢材等取代易受海洋气候影响的木结构,让新旧材料产生强烈对比。对于缺失的门窗构建,可在保留原本窗户的模式基础上采用新型材料以抵御海风的侵蚀。
其次,关注骑楼的“第二轮廓线”[[[]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9:70.]]。尽管翻新的建筑都还原了老字号招牌,但现实店面的招牌应及时调整,保持建筑整体和谐,设计统一而不失个性的招牌。建筑临街门楣也需重点修整,增强临街建筑面的空间流通性。
最后,对于已被大型木本植物攀附或只剩临街单面墙的建筑残体,可根据景观需求只留下具有高景观价值的建筑体,改造为以观赏为主的遗址空间。将寄生有热带植物的骑楼残体改造为供观赏的景观场所,真实记录老街的沧桑而非只描绘繁华前景,令新旧共生。
综上,即不再局限于“前店后居”,保护其文化特质的同时赋予骑楼更多新功能,提升其内在价值。
2.2 天津五大道历史风貌区小洋楼
五大道风貌区是《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划定的天津9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它包括: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常德道、成都道六条平行街道。风貌区内的旧建筑是指旧英租界“墙外推广界”中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片高档住宅区,以花园别墅为主,辅以形态各异的连体式公寓楼,环境幽雅,是“天津小洋楼”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亦是半殖民时期的见证者。
随天津老城厢的拆除改造,除个别文物建筑,大量的旧建筑被强行推倒。决策者应在2005年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与2008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寻找平衡点,尽可能的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减少对风貌区内“杀鸡取卵”式的“建设”,令再利用的旧建筑能够与外环境和谐共处。以下是对风貌区内旧建筑改造与更新的分析:
2.2.1 改造前问题
有报道称,作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五大道街区中仅已认证的“文物建筑”受保护,周围街区与无文物身份的旧建筑却要遭受灭顶之灾,拆除内容竟包括茅以升少有的建筑作品。[[[] 朝格图. 老建筑“身份不明”不被保护天津“五大道”危急![N]. 南方周末,2009.05.20.]]当下,风貌区部分空间存在不少结构损坏且无法再利用的建筑,个别地段因年久失修或人口密度过大而出现了环境品质低下的现象。被挂牌保护的旧建筑并非都受到妥善修整,若干未被发掘的历史建筑前途黑暗。
2.2.2 再利用现状与建议
对该历史风貌区的改造、开发与旧建筑保的应做到以下几点: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功能要求;满足历史文化延续的要求;满足人们对老建筑视觉与精神等方面的要求;满足社会传统教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等需求;衍生城市机能,满足旅游、观赏和纪念等需求。[[[] 张长锐,魏广龙,黄晓光.天津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A]//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估计论坛论文集[C].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6.1:200.]]
随着附近商业区的建设以及部分居民的迁出,可将区内部分旧住宅改造为商业用途的会所、餐饮场所以及基础教育设施。不改变建筑外观形象,保持整洁、典雅的庭院环境。改造重点应为建筑内部空间的整合与再划分,通过金属、玻璃与复合木材在细部构造的使用,使旧建筑的古朴特质与现代低调的华丽紧密结合。
街区内无法修复的旧建筑,根据上位规划决定去留。需保留的旧建筑可通过复原原貌或原风格进行改建,其外立面以灰色系为主,可作砖结构或是装饰为砖结构外立面的砼结构,个性张扬的现代设计隐匿于建筑内部,令富有现代几何特色的轮廓与细微突显现代施工技艺的结构清晰区别于其他旧建筑。再者,通过对街道环境的修缮与整理,铺以朴实的柏油路,配植以美丽的花木令整个旧建筑群与现代相容。
2.3 小结
海口骑楼与天津五大道小洋楼建设时期相近,但其建设初衷却各有所重。前者是顺应港口城市发展自发进行产生的商业建筑群,后者是为满足租界的居住需求而建造。但两者都是城市重要的历史见证者,都需要进行妥善保留,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需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再利用。前者作为商业区的传统代表,需要通过内部改造与外部修缮实现聚集人气、创造商机,而后者则需要进行内部改造与外部修缮营造静谧、古朴典雅的居住环境,并适当将部分旧建筑改造成为高级住宅抑或休闲会所等可产生经济利润的商业建筑。
总体上,两者更新后的功能都是在原本的基础上衍生而得。旧建筑不应只作为文物进行供奉、展览,应该发挥其功效,令其融入市民生活,通过新用途延长其生命,使其与时俱进的“生长”,应对时展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
3 总结——与新时代协调并共生的旧建筑
在城市更新中,当城市空间发展到极限时,与其寻找广阔的空白空间新造建筑,不如对已有的、可用的旧建筑再利用,给予其新生,呼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延续并升华历史的内在寓意,实现新旧共生。再利用的改造与更新不应是“地道式”模仿,也非“改良式”模仿,更不是“传统符号”的演义。新旧之间是辩证统一,而非同一。而实现共生却非易事,比如现下兴起的旧城改造与古旧建筑保护。
因此,旧建筑改造与更新的成败取决于人,因“人”而异,因人而造,因人而“存”,因人而“旧”,因人而“新”。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观念与想法,不论是设计师、决策者抑或是群众,将历史文化的效益与城市发展的各项利益紧紧捆绑,让旧建筑功能与角色顺应时代而转变却又不失本质。■
论文摘要:纵观人类文化 历史 ,城市是文化精华的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积淀而成,凝固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一处处历史街区,一条条古老街巷,一幢幢传统民居。这些文化的载体都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它可以使街道变得更加鲜活,可以使街道的生活更加引人入胜,可以使过往的行者长久驻足。
一、人文环境与街道建设前言
在历史性城市(大多城市也多少存在),几乎每个院落都有很多故事,几乎每条街都是一部关于厚重的历史“ 文献 ”。比如,开封的中山路,作为历代开封城的中轴线,其本身就是见证从隋唐至现在的立体活化石。挑筋教胡同,记录着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在开封的 发展 历程。这些街巷、胡同叠印这多少代人的印记。众多市民世代居住于此,对这里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他们是街道故事的保有者和权威的诉说者,也是城市文脉的主要体验者和传承者。他们深深地记忆那些荫荫老树下乘凉的老人,四合院里一起摘枣的孩童,掠过晴空的鸽哨和早以融入老屋的种种回忆。荡漾在这些历史街巷中,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石,都会勾起无数的遐想,它们的存在向人们述说着活生生的历史,引起人们的回顾和感动,引起人们的发散性思考。街道因生活的延续而伟大,建筑因居民存在而具有生命。
一、培育健康的市民文化
每一条街,每一片街区,每座城市所形成的文化,都先由其民众去承载和维持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其人文环境的缔造者。市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意义在于有效传承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街区文化必须以广泛的民众为基础,它的衡量标准是,大多数市民都能够喜爱自己生活地方的文化,都能够积极参与它的建设,也都能够从中受益。这是街区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根本价值。而市民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和 科学 文化素质是街区发展更新的推动力,而要达到这一要求,街区文化就必须是健康先进的,而不就是庸俗落后的。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居住质量的提高,文化需求也日益强烈。它们迫切希望街区不再是孤单的建筑群落,而应该拥有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人文氛围。目前,我国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呈现五个明显变化,“一是文化需求总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二是社会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文化消费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四是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 现代 化,五是不同文化相互交往的要求和程度日益加深”
二、街道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街道的文化资源、人文氛围及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相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城市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载体,其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准高低以及功能齐备程度,标志着市民文化生活的质量。
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应该是文化 教育 的中心,而不应该仅仅是文物存储的地方,同时,应该成为让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积极探索新的展示方法和环境设计,让人们感觉来到这里是一种精神享受,自觉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今天,科学的展示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其重要性在于这些地方往往受到轻视和忽视。开封博物馆新馆建于上世纪80年,因陈列陈旧、内容无更新和相关延伸活动的单一而失去公众的吸引力,失去了人们了解开封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在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要强调其综合性。网吧、非法出版物、其他各类文化用品市场等的整治问题,并不单纯是文化部门管理人员的事,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性问题。只有多方面着手,并以主动的姿态,以积极、健康、高雅的文化从正面加以引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老城市街道的多元解读
街道的设计体现出的应是多元的人文环境(文化景观),如:开封城市区别其它城市较突出的一个特点。行走在街道中,依照空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 历史 环境。当然,多元不仅是历史空间,从临街建筑的样式上也能感受到多种历史文化融合的见证——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明代元素与清代的融合……无不显示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即可称之为“多元”。
多元化的街道是经(漫)长时间 发展 更新中累积和叠加而形成的。街道空间要素的多元并存是一种重要而且更能深刻解读的文化现象,不同的空间和环境是多元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城市街区发展更新中重要的时间、物质、文化的相交点,只有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和环境,才能使当地人文环境拥有其所依存或本该依存的空间。
老街道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城市肌理上。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城市街区设计者将其引申为:“应该是由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巷 网络 和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坊建筑共同组成的,其中也蕴含了特有的老城街坊邻里关系和社区服务体系等方面。”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单体建筑就像一个个细胞,以一定的组织型式“连接”成街道和街区。而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相应的形成的街区也就具有不同的肌理。其二,不同背景的建筑需要相应的环境。传统民居需要街巷体系为其提供存在的外部环境,只有在传统的小街和胡同里,传统民居的宜人尺度、内向自得以及街道上丰富和气的质朴生活才能体现出来。
四、 总结
“每种文化都拥有自己要讲的故事。在大多数国家,年龄在13~14随之间的少年儿童是聆听和了解把他们的文化结合为一体的那些故事长大的:神话、传说、民间传奇、历史典故、英雄和坏蛋的传说、神奇的故事和那些振奋人心的关于丰功伟业的事迹。城市是文化精华的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积淀而成,凝固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一处处历史街区,一条条古老街巷,一幢幢传统民居。
参考 文献 :
[1]刘顺安.开封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16.
论文摘要 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实现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是确保产业遗产保护顺利进行的关键。特通过分析列举产业遗产地段生态恢复的实践,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性的生态恢复方法。
1研究的必要性
在中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产业遗产的重要性,并逐渐对此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缺乏恰当的方式和方法,产业遗产的保护很难形成规模。因此,中国当今的产业遗产保护仅仅停留在建筑单体的保护上,而并没能从整个环境上去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很少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要么全部重新更换,要么就置之不理,这使得改造后的区域仍然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合理、污染环境的情况。本文从国外产业遗产地的生态恢复实践总结经验,以期可以对我国的产业遗产保护有所启发。
2国外工业遗产地的生态恢复实例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逐渐发展成为对产业遗产地段的保护,出现了以鲁尔工业区和英国伯明翰再生等一系列产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产业建筑历史地段保护、改造和再生事业也逐渐引起世界建筑同行的关注。
2.1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
德国鲁尔工业区曾经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有无数大型工业企业,生态环境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许多夕阳产业停产,从而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对这个见证了德国工业发展历史的工业区进行了生态恢复及再生改造。
2.1.1重建艾美绿色景观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土地、水域、各种各样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一个部分都不能与其他相邻的土地、水域及各种生物割裂。艾美溪河流域的绿色景观结构由于在工业化进程中遭破坏而显得支离破碎。在改造中,重新构建了这一地区的绿色景观系统,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一规划,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1.2生态治理艾美溪河水系。该地区的工业废水严重污染了原有的自然河道水系,影响了周围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水系进行了生态治理。
2.1.3兴建花园式的工厂。发展绿色产业,使“绿色经济”在新世纪扮演重要角色,大面积的景观绿地建设,使绿地覆盖率都在5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工厂。
通过对德国工业用地生态恢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遗产地的生态恢复要重视现有生态系统的本底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充分依靠现有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要强行施加人工措施,一厢情愿地去建设一个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新系统。
2.2英国伯明翰中心滨水区改造
伯明翰是英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也是英国运河网络的中心枢纽所在。该市中心滨水区大部分用地曾经被产业类建筑设施所占据,二战中的轰炸、城市更新、产业调整、河水污染都曾给该地段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周边房地产业一蹶不振。为使伯明翰中心区重新焕发活力,1984年,伯明翰市政厅宣布将对中心滨水区进行整治改造和再开发。该计划首先是从滨水河岸边的拖船纤夫路径、船闸和水质清污整治开始实施的,连续3a的清污,清除了河里已经持续200多年的污染物,并将水质等级从3提高到1b(仅比最高水质低一级)。其后政府又出资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建设。伯明翰案例的经验表明,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和改造,一定要落实到在城市大环境和背景(如河流疏浚清污、道路改造乃至经济结构调整等)的层面上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2.3其他
瑞士温特图尔苏尔泽工业区和苏黎世工业区改造、美国纽约SOHO区、Gentry公园、日本横滨MM'21地区、加拿大温哥华的格兰维尔岛(Granville Island)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改造实例,它们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成为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
3来自案例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及方法总结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产业遗产地段保护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保护已不仅仅只停留在建筑的狭小天地,而开始关注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等思想和措施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这些理念在后工业时代产业遗产保护所谓生态恢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前面讨论的案例中,有一些新颖的生态恢复方法和思想值得借鉴,如材料的循环利用、污染的就地处理、生态处理手段和植物景观设计等。具体来说,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有以下新的途径。
3.1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尽量维持场地的景观特征和生态发展的过程。场地上的物质和能量都应当得到尽可能
地循环利用,那些残砖瓦砾、工业废料、矿渣堆、混凝土板、铁轨等都能成为景观建造的良好材料,它们的使用,不仅与场地的历史氛围十分贴切,而且演绎着一种材料可持续利用的过程。
工业遗产地上材料循环利用的方式:一种是就地取材,使工业废料成为独特的景观设计材料;另一种是对废料二次加工后再利用,利用后看不到原来废料的原形。例如,将钢板熔化后铸造其他设施,砖或石头磨碎后当作混凝土骨料,建筑拆后的瓦砾当作场地的填充材料等。
3.2就地处理产业遗产地段的污染
对产业遗产地段污染的处理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方面,可以利用植物改善土壤和周围的环境。例如,在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中,设计师哈格(Richard Haag)并没有把污染的土壤全部铲去,而是在土壤中掺进了一些腐殖质和草籽,来增加土壤肥力,以此培植一些微生物和植物来“吃掉”这些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污染的土壤。在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项目之一的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中,设计师拉茨也尝试利用工业废渣和污染的土壤,培植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即演示花园,并专门挑选了那些能适应这种特殊生长环境的植物材料。
3.3生态技术的运用
在产业遗产地段污染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将工业水渠改造成自然河道,进行河流的自然再生,可以提高抗洪能力和补充地下水源,为野生生物创造栖息地和活动廊道。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大微生物的活跃程度,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生态技术还包括利用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活动来处理污水的技术,通过景观设计,收集雨水,对其进行处理后循环再利用等技术。
4总结
近几年,在中国还是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实践经验。例如,中山歧江公园建造借鉴了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中江南造船厂地段等产业建筑和地段保护再利用研究;常青等完成的数项涉及工业遗产的保护试验个案;鲍家声等完成的原南京工艺铝制品厂多层厂房改造;张永和等完成的北京远洋艺术中心,以及“798”工厂改造等案例。但在中国已经将产业遗产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今天,能将生态理念在保护中贯彻应用的人仍很缺乏,对于产业遗产的生态恢复往往缺乏重视。因此,针对产业遗产地段特有的生态恢复还缺乏大量的研究和利用。专家和学者中研究如何解决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的很多,但是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这个课题却很少有人涉及。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究。不过,必须承认,在产业遗产地段的生态恢复中,仅仅凭借城市历史保护专业、生态环境学专业的努力是不够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运作的实施可行性等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钱静.技术美学的嬗变与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J].规划师,2003,19(12):36-39.
[3] 钱静.工业弃置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J].江苏建筑,2003(1):29-32.
[4] 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8):8-11.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开发模式;长沙太平街
Abstract: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which to embody the history of city is a stage in the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o protect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ful analysi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aiping historical district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propose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development mode which to be related to organic theory.
Key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organic renewal; development model; Taiping road in Changsha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57-02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是在1968 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正式提出来的。2005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人们忽视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人类文明进程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识和有效保护途径,导致许多传统建筑、街巷、历史环境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更新中消失,对城市产生极大的破坏,以至于体现城市特色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城市面貌趋同性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优势以及其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保护开发,成为各地政府以及专业人士不断探索的课题。
1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保护的开发模式分析
1.1坚持长期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新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依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永久持续的过程。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必须坚持小规模“有机更新”原则[1]。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应进行大规模拆建的,而一种以逐步恢复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地 修旧如旧的整治过程。历史文化街区在综合开发的同时,建筑单体上也尽量以修缮为主,即使一部分废旧建筑需拆除,也应该控制拆迁规模,以滚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建设周期短,容易被居民所认同;对街区原有肌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目前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建设已经完成,但总体效果不佳,尚未形成一个各系统完整的历史街区。例如商业业态较为单一,前期规划的西牌楼饮食一条街、贾谊故居扩大所新建的公共绿地、太平街完全步行等,都因为没有在一期中建设而产生了很多弊端,街区总体气氛尚未形成,政府的投资收益微薄。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工程建议在总结一期得失的基础上,先不作大规模的拆建,建议二期优先改造西牌楼传统餐饮街,为完善业态布局提供条件;建设停车场及步行街货运通道和消防通道,改善消费目标人群的结构并满足经营、旅游的需要;完善公共绿地及排水管网、化粪池、路灯等相关市政设施。
1.2建立以股份公司 、社区参与、居民自助相结合的更新机制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若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必然会因为工作过于集中和政府财力有限,使得保护工作滞后于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的需要。同时,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加强,居民亦迫切需要参与到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更新改造之中。应尽快制定策略引导产权拥有者积极参与配合街区改造及今后维护,确定政府和私人出资费用与收益分担比例等。根据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状况,建议成立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股份公司,明确政府、股份公司、产权人、商业经营者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运营中的责、权、利(表1-1)。
因此,需要建立以股份公司、社区参与、居民自助相结合的历史街区更新机制,让居民参与到历史街区改造的决策、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的全过程中来,保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公共利益的实现。其中关键在于解决产权问题,只有通过产权明晰,才能充分调动街区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有效的“社区合作”与“居民自助”更新机制,同时通过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促使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的自我更新。
1.3建立适应历史保护要求的土地开发管理新机制
就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现状而言,应当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立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土地管理新机制。对城市土地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应该区分开对于城市历史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以内的土地和以外的其他城市用地开发管理综合模式,即建立城市的土地开发储备制度和历史街区文化保护区土地管理控制制度的综合土地管理模式。
城市的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换地、转制和到期收回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政府进行土地开发,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将土地投入市场的机制。土地储备制度对于历史城市的有机更新和整体风貌的控制非常重要,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及其建设控制范围以外的一般城市土地的开发与管理,应在最大程度上实施土地储备制度。
目前,我国两百多个城市相继成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如杭州、上海、青岛等已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并已有数年的实践。在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及其建设控制范围内的土地,应采取不同的土地管理模式,即由政府对区内土地实行统一控制管理,对重点保护建筑和重要节点的土地进行统一收购,区内土地不得转让给开发商搞大规模商业性开发,尤其在核心保护区内的土地,应坚持土地的非商业性开发出让制度。
2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保护的开发意义
2.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精神纽带。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持城市发展的延续性,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一种延续。[2]
2.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会经历保护、更新、再开发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总是相互交替、穿插在一起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体。在城市的发展中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偏废,都不利于城市的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生着迅猛的变化,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过度的城市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产生极大的破坏,导致体现城市特色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城市面貌趋同性十分严重。因此只有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形态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杰.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小规模改造与整治――走“有机更新”之路[J].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996学术年会论文.
关键词:旧建筑 改建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K928.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旧建筑是指文化与历史价值比之较低,显得朴素、普通一些的建筑。相对于一般建筑而言,又具有一定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或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与技术价值的建筑。但是旧建筑和历史文物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历史文化是历史比较悠久,数量比较少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物。而旧建筑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的发展而获得文化意义的一些建筑物。旧建筑的改造是对其再利用,在建筑方面的“改建与再利用”,即保持原有旧建筑的一部分特征并发挥其最大的潜力,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为原有旧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容纳新的功能。
1旧建筑改建的重要性
1.1旧建筑是历史的延续
对旧建筑的改建以及发展其价值进行研究有助于保存都市与建筑环境中变化缓慢或基本稳定的那些特点,保持建筑与城市实体环境的历史延续性,以避免全球化建筑创作中的单一化和趋同现象。其保存了特定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除了注重物质环境以外,还认识到保护和发掘城市中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因为旧建筑的再利用可以保存对一定生活方式的记忆。在城市中的一条胡同或是街道转角,或许曾经为城市中最生动或令人印象深刻的地点,它们是表达城市日常生活、群体形象的重要史料。另外,对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有利于保存现有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使之在改善环境恢复活力的同时维持原有的文化特色。
1.2旧建筑改造是建筑学实践的场所
近些年历史及旧建筑保护及再利用,已成为了国际性的潮流。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对待建筑遗产的观念也从最初的保护、维护其原状和原貌的被动方式逐步转变为适应性使用和使其再生的主动式再利用。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不论是从学术方面来看,还是从社会的需求来看,都是建筑学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3旧房改建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建筑可持续发展强调建筑和城市的发展,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满足后代人生存及其发展的环境,建筑的创作寻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建筑不再是通过剥夺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和周围环境和谐共存,让人类生存的家园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节能方面,其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运营成本比较低以及使用过程中耗能低。建筑物在其物质寿命之内往往要经历多次使用功能的变更。再利用可以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前提下,注入新的功能。同时,改造比新建可省去主体结构及部分可利用基础设施所花的资金,而且还可以大大的缩短建设周期。更重要的是,旧建筑的再利用还可以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同时减轻施工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的压力,它对资源的耗费也远远小于将旧建筑推倒重建。所以旧房改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强音。
2旧房改建策略
旧房改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衔接的部分,对建筑再利用不仅仅是文化上的需要,经济和环境方面也迫切需要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即旧房改建。旧房改建的目得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上,具体为:通过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改造旧的功能,赋予旧建筑新的功能。充分利用其空间价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结合旧建筑的特点融入新的产业、创造性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经济上的效益。这是再利用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其它目标的经济保障;改善建筑设施、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补充完善公共设施、增加室外公共空间、以满足新的社会生活需求:通过再利用提升所在城市区域发展水平,增强该区域的特色与凝聚性;增加绿化,疏散交通,提高建筑的质量标准,更新电力电讯等设备;
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改善城市形象。
所以,在制定旧建筑改建再利用策略方面,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还要满足下面两个方面:确定旧建筑价值的重点及确定振兴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旧建筑各个方面来说,它的价值不是同等重要。所以,在制定改造策略的时应该对它的具有相对重要价值的部分予以确认并进行保护、利用、强调,次要部分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多数的旧建筑在改建之前以处于衰败状态,必须分析衰败的原因:即是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落还是结构性衰退。然后,有针对性地确定改建与再利用策略,达到改建与再利用的目的。
对于偏重历史文化价值的再利用的方面,既有文化性,又有景观的特殊性,对此进行挖掘和开发利用常会得到惊人的效果。可将其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在这类开发项目中,人们在获取自身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得到了与文化、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对于满足城市新的功能要求的再利用方面,区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所在土地的价值及改建投资利润。并对其用途有很大影响。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功能需求,可将其改造为公园、博物馆、学校,图书馆、住宅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用房、旅馆、餐厅、购物中心等。
对于建筑原有潜力进行开发利用方面,可以通过进行诸如内部空间的功能替换,或对原有空间进行重组,从而为其找到新的合理可行的用途。由于原有古旧历史建筑的空间条件与结构类型各有不同,因此对其现有的条件充分利用和采取合理可行的改造方式就十分必要。
3外部设计
旧房改建的外部设计主要有场所特征、外部空间与环境以及交通问题。
在单个及成片旧建筑改造项目的外部空间设计中,应注意利用原有场所特征,并根据新的功能定位对其进行新的塑造。场所的特征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在考虑场地自然特征与旧建筑改建相结合,常常可以创造出令人惊讶的空间效果和环境效益,建造出比较满意的建筑物。旧建筑的文化价值是旧建筑价值的精华所在,这也是改建、再利用与新建建筑的重要区别之所在。旧建筑的文化价值是与场地的人文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进行旧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与利用场地的人文特征。在再利用过程中对场地人文特征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环境景观与建筑设计的手法将改建过后的建筑与以往的历史建立某种联系。
在考虑与城市空间相互关系的同时,可以运用许多已有的理论,如沙里宁提出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在旧建筑的再利用过程中,灵活的使用这些原则与方法便于创造完善的场所联系及原有的文化脉络。要强调外部空间的完整性、流线的顺畅、节点的控制以及动静的结合。此外,在设计绿化景观时要注意与旧建筑改建的特点相结合。
在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中,对原有道路及停车系统的重新设计非常重要。道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尽量保存原有的主要道路系统框架,尽量减少行车道路对步行环境和公共空间的干扰与侵入。还应注意尽量保存原有的主要道路系统框架,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唤起人们对该地段往昔“历史意象”的回忆,另一方面又能对原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节省投资。
结束语: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化步伐更加快捷,所以出现很多问题都必须要解决。旧建筑在改建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缺乏规划。要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才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劲旧建筑“资源化”再利用研究 [学位论文 ]2003
[2] 李嘉川可持续发展观下历史性建筑的再生与再用 [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