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中考总结

化学中考总结

时间:2022-04-23 05:5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中考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中考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态度;复习策略;应考策略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怎样在这最后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完成化学复习任务,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端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正_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学习每一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近年来,由于受中考化学分值设置原因的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考化学分值设置各地区略有差异,但普遍都分值不高。以本地区中考为例,中考化学科分值设置为60分,其中实验操作考试10分,理论考试50分,与体育中考设置相当。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那么,怎样转化学生的思想呢?我认为可以从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的分值设置;部分重点高中招生只看裸分(即语、数、外、理、化)等来对学生说明化学科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以此来转变学生的观念。

二、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本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复习资料,对于提高中考化学复习的有效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市场上各种总复习资料种类繁多,编排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学生来说,复习资料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所以,选择总复习资料应该从本地区中考的命题习惯、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资料的内容含量、结构布局等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

三、具体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

1.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结构进行,次序可适当调整,着重抓章节过关,打好基础。要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认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追求快速度。同时,在重点章节上要注意时间的倾斜。

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如果完整系统地对着书本逐一复习,是不大可能的,那么老师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掌握如何,老师要加强检查,对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力争人人过关。由于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人人督促,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分组完成的方式,由小组长督促检查,老师抽查等。

2.第二轮专题复习,以综合提高为目的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化学中考考试内容可分为五个专题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共五个专题。复习时要着重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在本轮复习中要加强对典型考题的训练。化学中考题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共四大类。老师要分析本地区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找到出题、考点的一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复习负担,有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和有效性。以本地区化学中考为例,选择题中对于化学变化、物质的区别、相关图像的处理;填空题中的常见物质、溶解度曲线、微粒结构;实验探究题对于实验室制O2、CO2等相关知识点的考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虽然每年所出的题形式不一定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

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实行分层教学。经过近一年的化学科教学,教师已基本掌握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情况,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这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先决条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尤其是在例题的讲解、巩固练习方面,要做到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复习课中都学有所获,都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同时加强个别辅导,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如果能帮助学生及时指出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老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时间,当着学生的面批改,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第三轮为模拟训练,增强应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是以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融汇贯通为目的,进行综合提高训练,介绍新颖题型,常用的方法为加强定时训练。初中理、化分科教学,但中考化学一般采用理化合卷为综合理科,考试时间为两小时。由于题量大,学生普遍感觉时间不够用,那么合理分配时间,掌握好做题的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三物理、化学老师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学生进行平时的模拟考试时,最好进行理化合卷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题量、测试时间都要与中考一致。经过多次模拟,学生对于中考理科综合合卷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在中考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场时才不会手足无措。同时老师要帮助学生在多次模考中总结理化合考的一些特点,比如先后顺序、时间分配、相互之间的影响等等,培养一定的考感。

每次测练,不是考完、阅完、讲完即了事,而是在每一次模拟考试后要认真分析答题情况、本次考试的得失,班级学生的整体状况。认真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失分的原因,找到病根,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复习方向。

在模拟考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现在中考几乎都实行网上阅卷,这对于学生的书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测验中,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化学专业术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从而避免在中考中出现不必要的丢分。

4.第四轮回归教材,返本归元

很多老师担心知识点、题型遗漏,所以一直到临近中考都在练习讲解。诸不知,就单一学科来说,题永远是做不完、讲不完的。所以,在中考总复习中,建议留上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加强。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反思前三阶段的复习效果,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可以再看一下知识点、练习所讲的试卷、错题集等,做最后的冲刺,这时,一般不建议学生再做试题了。

第2篇

关键词:中考化学;科学探究;能力

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它的步骤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确定要探究的目标内容;(2)查阅资料,查找与探究问题相关的资料;(3)尝试猜想,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论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初步猜想;(4)实验验证,通过亲自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看是否与我们的猜想和假设一致;(5)得出结论,根据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得出探究问题的最终结果,并且能够解释我们所提出的问题;(6)反思小结,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简单总结,得出初步结论;(7)探究拓展,根据实验得出的结果进一步设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从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大量篇幅的论述可以看出,培养初中生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内容。

201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中要求学生对“H2S的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进行探究;2012年中考化学中要求学生探究“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2013年中考化学则要求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碱的化学性质”。从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科学探究类试题在试卷中所占分值比较大,是中考化学中考试的重点,专门的科学探究题目的分值就在10%左右。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将越来越多,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将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一、强化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科学的基础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性结论,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更是如此。作为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实验教学的优势,增强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课堂随时充满挑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重视实验探究过程,不断强化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际能力

对于中学化学教学而言,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还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不仅是探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过程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实验结果,注重实验探究的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三、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实践,助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不能仅限于课内的实验学习,还需要课外的实践操作。课外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将科学探究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得淋漓尽致,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化学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

总之,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初中化学知识、掌握能力技巧、提升中考化学的成绩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要]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相互联结着,一般规律总是表现为特殊规律,总是存在于特殊规律之中。因此,必须通过认识特殊规律去掌握一般规律;本文通过三道中考化学计算典型例题(特殊性)的分析,去发现解答这类题型的一般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并进一步指导自己在化学计算方面的教学。我将从题目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思路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对几类题型的探讨,以发现题目在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中考化学 计算 解题分析

凡规律都具有普遍性,但其普遍性程度或作用范围有所不同,可将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亦称普遍规律,是指同一类事物共有的规律;特殊规律与之相对,是指该类事物中某种事物所特有的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相互联结着,一般规律总是表现为特殊规律,总是存在于特殊规律之中。因此,必须通过认识特殊规律去掌握一般规律;掌握了一般规律,就可以用它作指导,进一步去认识特殊规律。

历年中考最后一道计算题均为综合计算,题目千变万化,而题型却是有限的,解题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本文通过三道中考典型例题(特殊性)的分析,去发现解答这类题型的一般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并进一步指导自己在化学计算方面的教学。

以下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我将从题目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思路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对几类题型的探讨,以发现题目在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现在先给出我选取的三道例题,其中求未知量部分稍稍做了改动。

一、已知条件分析:

已知条件大致有三种类型:

三、解题分析——倒推分析题目,有顺序的解题。

倒推分析,即从求未知量的表达式着手,分析求未知量需要哪些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量有几个?涉及到哪个反应?然后我们再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通过化学方程式去求出这些所需的未知量,再代入最后的求未知量的表达式中算出答案。这么分析可以使解题的思路更加清晰,解题过程更加简明,板面更加整齐。

以上计算题的解题分析,虽然选择的是一些特殊的题型,但却符合大多数中考计算题的模式,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也是我在多年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总结的经验,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学生易于掌握,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乐昌市新时代学校)

第4篇

关键词:电脑多媒体网络 微观过程 宏观模拟 化学知识 理解化学原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将各种教学媒体进行组合,以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

现代信息社会是信息量极大、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各种信息除语言文字外如果借助于视、听、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可以迅速有效地达到传播的目的。完全按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现在的学生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动态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我觉得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类:1.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是用肉眼甚至显微镜所看不到的,通常用挂图和模型,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2.元素化合物的实际用途,每学习一种新的单质或化合物,其用途可能只有课文中简单的描述,学生难记易忘。3.错误性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如吹灭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氧气先撤酒精灯再抽导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等实验操作后果。4.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在众多的教学设备中,投影机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备受教师青睐,也是各校及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教设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投影机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即投影片和投影实验。但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写好教案,将投影次序,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还必须把握投影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投影片的制作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使用各种媒体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投影片的制作要立足于科学、准确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设计每一张投影片时,要明确投影片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投影提高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益

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来看,传统的中考复习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做;老师再讲,学生再做这样一种循环过程。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学生感到听复习课没劲,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复习课效益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较短时间内,把容量较大、覆盖面较广的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有机地储存在学生头脑中,我把投影引入中考复习,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要使用投影,除了需要投影器等硬件外,还必须有投影片软件。然而现成的可供中考复习用的投影片却一张也没有,这就得靠自己动手制作。我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把近三年来我州中考化学试卷中出现的试题,按中考卷的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探究题,四、计算题)四大类整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再按知识点、线或面把它们分类,把有关试题精选在投影片上,共编制了8张投影片,供中考复习用。同一张投影片,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置换反应发生的规律这一张投影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先让他们看题、做题。由于中考题大多较基础,使这些学生在做题时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情绪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再经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判断和应用。通过这种复习方法,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分析已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时,除了可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了解到以外,我们还可从近几年中考卷中有关该知识点的试题出现几率来判断,即可从投影片中一目了然。

由于投影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实验资料表明:学生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的。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记忆,而投影恰具有这一功能。把投影引入课堂,是教学原则中直观性原则的一种体现形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中考是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试,每年具有可比性。把近几年来的中考化学试题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并把它们写在投影片上,既有利于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有利于中考脉搏的把握,复习时加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及时把握知识的难度、梯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制好的投影片便于扩充、保存,并可随时取用,避免以前每年均要刻印大量中考复习用讲义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当时、当地无法看见或看清的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从而使得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针对性强,注意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第5篇

化学中考复习听课心得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因而迎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资料、考试让学生都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是给自己留一个思考反思的空间了,但是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时间投入了,但复习的效果却不怎样好,反而多了一种厌烦心理。而张老师的这节物质的推断题眼复习,让本节课变得轻松而且高效。

中考重点始终是初中化学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解决新问题的坚实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做一个总结归纳,张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联系,将化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原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这节课复习,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了化学,让化学不再觉得深不可测,对于推断题学生也不再是望而生畏。

在课堂练习中,张老师极其关注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尤其是张老师的板书,从第一题开始,认认真真的书写,这对我启发很大,老师像对待新课一样,认真做好板书,给学生做好榜样。

张老师在前半部分,对各个物质的颜色、用途、俗称等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有了较好的铺垫,这样加强了综合题的分解训练。一道综合题都是由若干个基础知识点拼接而成的,通过这节课的训练让学生具备将综合题分解成基础知识点和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如疱丁解牛一般,眼中是一头完整的牛,心中是一头被肢解后的牛。

这节课我收获多多,对于我在剩余的时间复习有了很大的帮助,我将知识点按板块汇总,找出相互关系,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效性复习;紧扣课本;学法指导;综合训练;模拟测试

初中科学考试复习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科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和能力化。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考考试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策略,使学生在面对中考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进而取得理想的科学成绩。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实践,对初中科学高效性复习策略谈几点个人观点和做法。

一、紧扣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对中考考试试题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学科,试题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课本。而且,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使考试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颖、开放的题目,它所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教材中的某些概念和规律。所以,鉴于这一点,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不能将课本抛在一边,而是紧扣课本,即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规律等出发,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这样,帮助学生巩固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脑海中就会逐步构建出一张知识网络,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课程复习的高效化。

比如,2015年浙江丽水市初中科学中考考试试题中,第32题第二问:放在窗台上的整盆水培植物及周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主要考查的就是课本上与生态系统成分有关的内容,只要学生能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作答就能得分,如结合该水培植物正确分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分析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以课本为依据,在复习时紧扣课本,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进而在面对各种考试试题时,可以做到从课本内容出发,对其进行正确解答。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复习课亦如此,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一味、盲目地去做题,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学生对知识还会是一知半解,无法对学科知识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身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及时指导,并且帮助学生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复习效果得到

提高。

比如,在每年的中考考试试题中,开放性题型占有一定比例,身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总结出开放性试题的类别,然后根据它所考查的目标,对学生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如在科学中,非文字(图片、表格)出现较多,这时我们就应该重点对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图片和表格时能够准确挖掘出其中所隐藏的信息。另外,我们在总结出不同的题型之后,还要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不管面对哪种题目,都有应付和解决的办法。

三、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使学生适应中考要求

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使学生对科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有了深入理解和把握后,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使学生提前经历中考的考试模式。如此,学生在真正面对中考时,才能做到能够适应中考要求,进而轻松应对。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时,我们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对科学重点、难点的讲评上,即面对一张试卷,不要采取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而是针对学生出错较多和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否则只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另外,复习备考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自行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应用等也要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科学考试试题时,可以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另外,模拟测试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我们要以中考常考考点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创编试卷,然后让学生在与中考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这份试卷。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考模式有初步感知,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应考心态,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中考。

总之,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科学的复习指导策略,做到高效性的科学复习,使学生在中考考试中可以做到轻松应对,并且取得优异的科学成绩。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心理辅导过程技巧方法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85

每年临近中考,九年级科任教师的教学压力都会很大。由于时间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又缺乏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复习资料。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成为每个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学生心理辅导

九年级大部分学生升学欲望强烈,但由于自身学习水平低,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大多数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中等层次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健康,精心准备能够为他们减压的话语,有意识地与他们接触,把关爱融入交流之中。这些行为看似简单,却收效显著。其实很多学生渴望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得到老师的信任赞许。有些教师虽然课上得很好,学生成绩却不是很理想,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这种缺失正好阻滞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形中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考前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适时适度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中等或以下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学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为备考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分阶段复习,注重过程的高效性

1.读透教材,梳理整合

第一轮的复习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按教材的单元进行,复习内容要做到细致全面,复习时可用整理、分类、比较、类比、分析、综合、归纳等各种方法把表面杂乱无章的知识按一定的规律连成线,织成网,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将前后内容融会贯通,注意知识的迁移和重组、交叉和拓展,注意知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结合考点、热点、重点展开。例如:环保低碳生活是全人类共同倡导的,因此环保低碳方面的考题每年必出复习时应注意有关大气污染、化肥、农药、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抓住污染途径、防治措施等考点,以大气的污染和防治为重点。同时切实做好查漏补缺、不重不漏的地毯式扫描,以不变应万变。

2.有的放矢,稳扎稳打

第二轮复习,应针对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复习。复习时把同类型的题放在一起反复练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掌握相关题型。例如:推断题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中出现频繁,可对这类计算题开展专题训练。如以碳为主线的推断有:碳完全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不完全燃烧生成常见的还原性气体,该还原性气体在高炉炼铁时发挥它的还原性,得到黑色常见金属,同时得到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在高温条件下又能和某种常见黑色非金属单质反应得到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气体。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通过精心点拨、有意识的暗示、启发、引导,将解题思路与技巧融入其中,无形中给学生传授了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3.模拟训练,实战演习

在复习中,很多学生因盲目选择资料而陷入题海之中,对此笔者建议学生前期复习时应研究本省市近几年的中考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后期专项题型练习和模拟训练相结合,在题型、题量、做题速度等方面做好适应性训练。专项练习要注重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模拟训练要选择本省各市近几年的中考原题,在审题、规范答题、自我检查到时间分配上注意自我调控。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严格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素质。

三、重视复习技巧,注重分层指导

1.强化基础,注重“双基”

化学涉及的概念多、考点多,且易混淆,因此应加强学生记忆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记忆的同时去理解,理解的同时去记忆。每节课的前10分钟,由教师提问,然后让学生反复背诵,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化学性质包括哪些、化学中常见的三大还原剂、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离子的颜色、三种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的气体、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及用途、常见的元素符号等。教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轮流循环提问,文字性的知识让学生背出来,涉及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让学生写出来。

2.精讲多练,注重质量

在中考备战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选出来,认真细致地剖析,讲透彻,做到抛砖引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强化训练,探寻规律

第8篇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考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过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形成综合解题的能力?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在化学复习中,我们不能盲目地复习,不能想起啥复习啥,记起哪儿复习哪儿,在复习之前,一定要根据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按章节还是专题复习?哪段时间复习哪些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我认为第一阶段复习主要按课本章节分单元进行。这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教师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的盲点,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第二阶段复习是按专题进行综合复习,化学内容分为五个专题:(一)科学探究(含实验);(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的发展。第三阶段复习,精讲习题,专题训练,教师应针对中考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其中专题可分为: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物质鉴别、文字叙述推断题、框格型推断题、信息题、实验探究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几种情况等等。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第四阶段套题训练,在学生综合能力已经具备的情况下,通过中考模拟试题让学生逐渐适应大型考试,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题的套数不要太多,但关键是要让学生熟悉中考题的结构以及一些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再者,很多学生往往会出现平时掌握很好,一到考试就不知所措,因此,如何让学生以一颗平常心迎接考试是老师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最后阶段回归课本,梳理知识体系,升华课本。化学复习的最后阶段应要求学生再全面仔细地阅读课本,站在新的高度查漏补缺,系统梳理,深化认识,综合运用。课本才是精华所在,且近年来中考试题中有不少内容就直接源于课本,因此有必要重新精读课本。让课本在学生心目中变得越来越薄。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课形式,打造高效课堂

传统的复习课形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直在唱独角戏,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改精神,我们应改变教学观念,处理好复习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展开复习课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学习知识参与的感官越多,对所学知识就记得越牢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例如在第一轮复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先阅读课本再自己总结知识点,这样肯定比教师直接总结,学生在下面听效果好得多;在专题训练时也可让学生先做,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三、运用顺口溜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复习

用“顺口溜”复习化学是学生最喜爱的方式之一。例如,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顺口溜: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紫色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托盘天平的使用顺口溜: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一定要放平,砝码大小顺序夹,完毕归零放盒中。过滤顺口溜:过滤操作要知道,一贴二低三紧靠,一次过滤不澄清,重复操作可奏效。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顺口溜: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化合价记忆顺口溜: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二四六硫都齐啦,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运用顺口溜进行归纳复习学生学得轻松,记忆也牢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化学复习形式多种多样,复习阶段也应注意面向全体,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不同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力求通过复习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学习、探究、思考,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力争让每位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9篇

2003学年,我们学校初三化学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了区里第六名的优秀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总结了几条经验:

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

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第10篇

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

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第11篇

化学是九年级起始的学科,学科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之初,学生兴趣比较浓,只要化学老师们能够深耕细作,深入研究学生,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必然能够取得化学教学的成功。

一.重视课前备课的过程

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反复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了充分理解吃透教材,我还上网搜索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以及有关的材料,整合以后形成适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思路。从问题情景和情境设置,从导课到重难点突破再到各个环节恰当衔接,我反复琢磨,力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跟中考的形式,近几年中考的试题比较平稳,但知识面特别广,要求记住的知识较多,所以适当的练习必不可少。但也不可能题题都讲到,所以要集中精力去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例如:在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节时,各位老师都知道这节内容是中考的重点,老师怕学生听不懂,于是就把教材中的例题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当时听得也很明白,可是当他们自己答题时,错误是五花八门。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开始我没有讲,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利用课前预习,课堂上同桌讨论等方法,等学生讨论结束后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这时候,我走到学生中,听取他们的想法和解答方法,把不准确的或是错误的拿出来讨论,让学生总结出解题的思路、方法,然后我再强调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练习,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三.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往往发现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化学实验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例如:

【生活情境创设】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

2.妈妈在房间里一喷香水,小明同学在另一个房间里很快就能闻到。

3.将一块糖放在水中,不断搅拌,糖块会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

4.把一个有些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慢慢鼓起来。

5.墙内开花墙外香。

6.用壶烧水时,水烧开后壶盖会上下跳动。

7.物质的三态变化与体积变化的关系。

微观粒子虽然不能被肉眼看见,但它与宏观世界有紧密的联系,由此教学中应创设丰富多彩的宏观现象来启发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

【实验情境创设】

让学生完成以下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分子的基本特征。

实验1 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2 铁树开花。

实验3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过早、过多去讲一些纯理论知识,而应让学生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理解表述出来,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和领悟,得出结论。

四.多关注、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

第12篇

一、一定要深刻理解中考化学考试原则

中考化学命题遵循新的课改精神,要求在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双基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体现学科特点,注意对实验的考查;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取试题素材,体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引导师生主动关心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关心我国各地发生的与化学有关的重大事件;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弘扬学生的个性,有意识地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素质教育推进。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是中考化学科学命题的基本思路。

二、将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要努力寻找、发现已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零碎化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构建化学主干知识的系统化,以规律化的知识把已学知识组成知识网,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把化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全面系统落实新课标、考纲教学要求中的各个知识点,找到知识与技能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切实把双基落到实处。要从系统的高度来构建知识网络,整合分布在各个模块中的概念、原理,构建概念理论知识体系。

三、遵循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以新课标为依据,要认真研究近几年新课程中考试卷的特点及变化,以初中化学教材为依据,清晰思路、步骤、节奏,明确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及关键点、易错易混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有一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提醒学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己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否则,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失去了动力,是绝对不可能搞好学习的。

“好的先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

四、加强练习的实效

告诉学生不要深陷题海,更不要盲目追求题目的难度。练习的关键是选择适量的典型习题,真正的掌握并能举一反三。有的同学喜欢钻难题,但考试的时候总不能得高分,不是丢这就是丢那,究其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眼高手低。和现行初中化学教材配套的《补充习题》,题量虽不大,难度也不高,但这里面的习题都是经过一些专家精心挑选、编制而成的,精而又精,对中考尤其有导向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就特别注重研究、分析这里面的习题,尤其注意让学生对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作认真分析并及时纠正。有的同学买了很多的学习资料,反而无所适从,不知做哪个好,这时教师就要给予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吃力不讨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在学习中要重视基础,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在具体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化学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发展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实践与反思有所知有所不知的问题,使学生对已学知识形成新的理解,认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的变化和发展,使学生体会到他们的认识还有待扩展与深化。

六、妥善处理好各个阶段的复习和考查

每学完一部分内容就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复习。复习时,要围绕课本,以本为本,要能系统细致地把握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