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17:25: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学院学年学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山西工商学院和法学相关的课程开设情况
1公共课
公共课也称为公共基础课或必修课,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高等学校的公共课,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等。我校在这些课程中和经济法有关联关系的课程有公共基础课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社会法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般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三个学分,以考查课形式考查。而社会法制一般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开设,两个学分,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2专业课
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课程。我校开设的专业课中和法学相关的专业基础课有经济法基础(经济、管理类专业)、税法(会计类专业)、广告法(广告类专业)、建筑工程法规(建工类专业)、旅游法规(旅游类专业),专业必修课有广播电视法规(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类专业)。这些课程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时间、课时要求与考查形式不尽相同。
3实践课
实践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一般法学专业的实践课为到法院实习,或组织模拟法庭等。由于我校暂时未开设法学专业,其他专业和法学相关性不是很强,所以暂时没有法学类的实践课。
(二)山西工商学院经济法课程开设情况
1商学院
我校商学院开设经济法课程的共有三个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及人力资源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开设经济法,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市场营销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济法,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试课形式考查。人力资源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济法,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也以考试课形式考查。
2会计学院
我校会计学院会计专业的三个方向:会计实务方向、会计应用理论方向、注册会计方向均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经济法这门课程,也均为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3金融学院
我校金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是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经济法这门课程,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4建筑工程学院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是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经济法,二课时,共计32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5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没有开设经济法,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层次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试课形式考查。
6通才教学部
通才教育也称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广博、目光远大、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我院牛三平院长在研究美国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走访了许多企业,了解其用人要求,掌握了市场迫切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的信息并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于1996年在我院开办了首届通才班,实施通才教育。我院通才教育是在四年一贯制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配合准军事化的学生管理,完成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发意义的知识结构,并得以内化,造就良好的人文、科学和道德素养,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终身受益。我校通才教育部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目前有工商管理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济法,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试课形式考查;财务管理专业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二、山西工商学院经济法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我校担任经济法专职教师将近三年,为各专业本专科承担了六学期经济法教学任务,在教学经验中总结经济法课程开设存在的如下问题。
(一)学生法学基础薄弱
我校学生法学基础较差,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我校属于二本C类学校,所招学生学习基础和其他本科院校相比略有差距,尤其是初、高中应掌握的政治等学科里涉及法学的知识学生掌握情况差强人意。第二,按照我国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非法学专业不再开设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而将法学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统一开设。这样一来学生在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前接触法学的机会又大大减少,再加之我校的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课程往往由思政方向老师授,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法学基础知识学不透,甚至一带而过。这就导致在以后开设经济法课程时,学生该掌握的法学知识没有掌握,难以和经济法课程形成有效的衔接。
(二)课程安排不甚合理
经济法按照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属于专业基础课一类。专业基础课,顾名思义,为专业课的开设奠定基础之课,但是我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时间和课时以及考查课程的方式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商学院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甚至是第六学期才开设经济法这门课程,此时已经到了学生系统学习专业课的时候,不再开设经济法为时已晚。大部分学院经济法课程为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而经济法涵盖内容又较多,课时量难以满足课程设置的需求。大部分学院经济法课程为考查课,作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多法学课程本就不是十分重视,再加上为考查课,学习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不重视课程的心理。从这三方面而言,经济法课程的开设难以实现其教学目的。
(三)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针对二本C类学校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经济法教材甚至为非法学专业教师编写,针对不同专业,经济法教材内容也没有大的区别。比如,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偏重于公司法,市场营销专业应侧重合同法,金融专业应侧重于金融法、银行法等方向,而目前经济法教材还没有如此细的分类,而要求经济法教材也难以涵盖所有法学知识,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材质量欠佳,经济法课程的开设和各专业的需求贴合度不高。
(四)实践教学较难开展
我校是一所新型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但是由于我校目前并没有法学院,开设经济法课程的均为非法学的专业,由于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法学教育,开展法学类的实践教学比较困难。目前针对经济法的实践教学只能停留在案例讨论的初级阶段,但由于合班授课人数往往在100人左右,案例讨论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山西工商学院经济法课程改革建议
(一)加强基础法学学习力度,为经济法开设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只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一门涉及到法学的公共基础课,额外增加法学基础课课时量不是很现实,但是建议我校在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候选择有法学专业,特别是有经济法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的部分,为经济法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统一经济法课程的安排,为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目前,我校本科层次的专业经济法课时基本为周三课时,针对经济法内容较多的实际情况,周三课时(总课时48)难以满足经济法课程教学需求,建议学校本科层次的经济法课程增至周四课时(总课时64),且将考查形式统一为考试形式。并且建议全校统一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时间,专科层次的经济法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本科层次经济法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这段时期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于专业基础课而言也能较好实现其开设目的,为专业课的开设做好铺垫,并且有利于协调教师课时量的问题,不会出现一学期课多一学期没课带的情况。
(三)严格把好专业教材质量关,为课程的学习保驾护航
目前,针对二本C类院校的专业教材质量差强人意,教学在选择教材方面比较头疼。经济法教材的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体系严谨内容充实,但选择法学专业类经济法教材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偏大,而一些非法学类专业的经济法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体系不严谨,有的内容混乱,有的法条滞后,并且不同专业重点不突出,这就需要在选取教材的时候严把质量关,或者鼓励本校教师针对各专业的特点自己编写教材。
(四)适度开展相关实践教学,为知识的巩固助力
[关键词]外语类地方院校 经管专业拔尖人才 培养模式 天津外国语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06-03
不可否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培育拔尖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是,容纳了更多青年学子的外语类地方院校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并不是没有优势,比如外语类院校在语言专业方面就具有独特的相对优势。另外,当今的外语院校普遍意识到单纯的外语专业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各自都已经开始注重“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贾德忠、祝和军,2009)。天津外国语大学经过多年的摸索与革新,已经建立起了“求索荣誉学院+国际商学院专业实验班”的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双平台模式”。本文基于一定的理论分析,通过评述“双平台模式”的具体做法,对外语类地方院校在经管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策略建议。
一、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综合相关文献,并且借鉴英国、美国等一流高校的经验,本文认为,在着眼于人才未来潜能的培养目标下,拔尖人才培养需要具备四个要件:通识教育、学术创新培养、应用实务培养以及个性化培养。基于此,本文提出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
■
图1 拔尖人才培养路径示意图
基于图1的框架,本文认为,拔尖人才培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初选淘汰+中期淘汰”的双层人才筛选机制
拔尖人才培养需要消耗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或使用效率低下,首先必须把好培养对象的入门关。对于本科学生,不能完全依据高考成绩,也不能仅限于课程考试成绩,应该采取专门的初次考核机制,筛选出具有真正潜力的学生进入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在进入培养体系之后,还需要根据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出二次评估,继续淘汰出不符合拔尖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生,并反馈改善“初次筛选”环节的效率,见图1中的出口1。
(二)设置“三个结合”的培养方案
所谓“三个结合”,就是培养内容要把握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如图1中加黑的方框所示。
首先,拔尖人才必须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是国际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所以,不论培养哪个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都需要重视通识教育、强化通识教育。
其次,封闭的课堂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出拔尖人才的。只有走出课堂,把课堂扩大到广阔的实践中去,与实务界密切合作,才能发现和培育真正的拔尖人才。
再次,人才不是流水线制造出来的,每个人才都是具有个性的,只有为每个潜在人才配置适合其个性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拔尖人才的潜能,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把拔尖人才分成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对应图1中的出口2和出口3。
(三)完善人才“追踪评价”机制
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可自我完善的、不断进步的拔尖人才,在校的几年时间远远不足以让我们看到人才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一个好的培养模式应该注重人才毕业之后的追踪评价,通过校友返校活动、定期信件沟通以及专门调查等方式,反馈信息并总结经验教训,据此进一步改善人才初次筛选、中期筛选以及培养方式等环节。
二、天津外国语大学经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评述
(一)“双平台模式”概述
作为外语类地方院校,天津外国语大学拥有英语学院、日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以及亚非语学院等四个语言专业学院,还设有国际商学院、国际传媒学院以及涉外法政学院三个非语言专业学院。其中,国际商学院下设6个系,9个专业,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全校各院之首。
为了培养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天津外国语大学于2011年专门设立了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求索荣誉学院”,并被批准为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该学院以培养复合型涉外拔尖人才为目标,每年的生源则从全校新生中择优选拔。另外,根据本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天津外国语大学先后在二级学院国际商学院设立了三个本科培养层次的实验班――国际贸易实验班(2007年成立)、国际会计实验班(2012年成立)和国际金融实验班(2013年成立),其生源则从国际商学院的二年级学生中选拔。经过多年摸索,分别以求索荣誉学院和国际商学院为两个平台,天津外国语大学构建出了“求索荣誉学院+经管专业实验班”的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双平台模式”,其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
图2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经管拔尖人才培养的“双平台模式”
(二)“双平台模式”的主要特点
“双平台模式”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外国语大学经管拔尖人才培养“双平台模式”具体内容
■
结合表1的内容,总结该模式的特点如下:
1.两个平台平行运转
求索荣誉学院和国际商学院都直接隶属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各自有独立的教学场所和师资队伍,两个学院的教研工作平行进行。求索荣誉学院在每年大一新生入学之时招生,商学院实验班则在商学院学生即将开始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学习时招生。另外,双平台在培养方案编制、师资招聘、专业教学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也都独立开展工作。
2.两个平台的专业设置既有所重叠又各有特色
两个平台都设立有“英语+国际金融”以及“英语+国际贸易”两个复合培养方向,但是,求索荣誉学院更侧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语专业优势,并专门设立了“日语+国际贸易”与“日语+国际金融”两个复合培养方向,而且,还加强了外语专业能力训练和通识教育;国际商学院的实验班则更侧重于非外语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注重在非外语专业培养基础上加强外语能力培养,而且,更多设立了一个“英语+会计学”的复合培养方向。
3.两个平台既竞争又合作
由于两个平台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的相似性,所以,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生源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对比和竞争。另一方面,两个平台之间又是兄弟院系,存在很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和通力合作,比如双方优秀师资的跨院授课,双方教学模式的相互借鉴以及双方就业实习基地的共同建设等。
(三)对“双平台模式”的评价
1.充分利用了外语专业的比较优势
求索荣誉学院面向包括语言类专业学生在内的全体大一新生招生,语言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了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专业的核心师资团队和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了天津外国语大学作为语言类院校的比较竞争优势。同时,求索荣誉学院在经管类核心专业课程上,又吸纳了国际商学院的部分精英师资和教学资源,与语言专业教学相互配合,保证了经管专业教学的质量。
设立于国际商学院的实验班本身配备了充足的具有语言专业背景和留学背景的高质量师资,同时,通过学生修读语言专业第二学位等方式,实验班也利用到了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专业的优良师资。
2.有利于因材施教
求索荣誉学院主要借鉴了美国的“荣誉学院”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学术人才的培养,从全校大一新生中严格选拔最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学生,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外语训练以及专业教育,努力培养出拔尖的学术苗子,主要对应图1中的出口2。国际商学院的专业实验班则以探索优化专业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在荣誉学院选拔之后剩余的本学院学生中,结合其一年或两年的学业表现,再选拔出表现优秀者,致力于培养出具有优秀的跨国商务能力的精英人才,主要对应图1中的出口3。
3.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潜在的经管专业拔尖人才
图1已经描述了潜在人才筛选机制的重要性,如果仅凭某种单一的筛选机制,难以选拔出尽可能多的个性各异的潜在拔尖人才。“双平台模式”中的双层筛选机制,设有大一新生入学和大二(或大三)新学年开端两个时间点,分别配套了两种不同的筛选依据,由不同部门分别实施选拔和培养,这样就极大提高了对潜在经管专业拔尖人才的识别成功率和培养成功率。
4.提高了对高质量生源的吸引力
自天津外国语大学构建经管拔尖人才培养的“双平台模式”以来,在两个平台平行运转的“尖子班”们的表现日益突出,声誉逐渐建立。根据招生咨讯和新生培训工作反馈的信息,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因为“求索荣誉学院+国际商学院实验班”双平台模式的宣传而关注天津外国语大学,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优质高考生专门为进入求索荣誉学院或国际商学院实验班而报考天津外国语大学。这种良性循环有力地推动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外语类地方院校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建议
本文结合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双平台模式”的做法,提出外语类地方院校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建议,具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外语类地方院校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外语专业特色鲜明。在社会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形势下,依然抱守单一的语言专业是不可取的,应该与其他专业交叉互补,在突出语言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另外,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虽然落后于综合型重点高校,但是,外语类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吸收、借鉴先进高校的办学经验,实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加速发展。
还有一点,外语类院校由于专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招生质量上拥有一定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大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学子。
(二)不断加强短板
为了改善专业相对比较单一的状况,外语类地方院校可以适当扩充外语专业的周边专业,比如经管、国际关系、法律以及传媒等专业,逐步促进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的融合,完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针对生源质量相对不高、科研基础不厚、资金相对偏少的劣势,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招生质量之外,外语类地方院校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可以借鉴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双层筛选、双层培养的“双平台模式”,全方位发掘现有生源中的潜在拔尖人才,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因材施教,精心培养,提高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拔尖人才及其配套师资学术才能的逐渐发挥,再加上拔尖人才的口碑效应和正向反馈,将可以实现生源质量、科研水平和经费数额的逐步提高。
(三)抓住发展机会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些有利因素带来了对“外语+经管专业”人才日益庞大的需求,带来了对复合型经管专业拔尖人才的大量需求。单凭综合型重点高校是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人才的需求的,外语类地方院校应该勇于承担培养拔尖人才的责任,抓住机遇,大胆尝试,科学论证,通过拔尖人才培养带动各方面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应对竞争与威胁
为了与国内外竞争对手争夺更多的优质生源,外语类地方高校应该突出自己外语专业的核心优势,树立几个有知名度的经管类专业,强化外语专业与非语言专业相互融合产生的“1+12”的拔尖人才培养效果,提高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利用口碑效应和正向反馈效应,在潜在人才的竞争中巩固并扩大优势。
四、结束语
外语类地方院校作为专业特色院校,在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拔尖人才培养机遇,认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借鉴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求索荣誉学院+国际商学院经管专业实验班”的“双平台模式”经验,完善经管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贾德忠,祝和军.外语类院校如何谋求跨越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训
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全国1200所普通高校中,600多所高校将从精英教育转向职业教育。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电子商务创业班,并在2013年设立了淘宝创业班,这种实战的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找到了就业岗位,而且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研究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的教育管理模式,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探索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实训的改革思路。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
(一)课内实训内容无法做到前后衔接
国际贸易专业的课内实训帮助学生训练交易的基本技能。但是国际贸易流程从了解市场、寻找客户、谈判、成交、发货、跟单、收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训是结合课程开展的,实训的案例前后无法做到统一,因此,内容的衔接上存在一定偏差,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弄清楚前后的关系。
(二)综合实训工具与真实环境存在较大差距,对学生能动性调动不够
综合的国际贸易实训以流程操作为主,主流的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软件要求在学生中建立团队,模拟各个贸易环节的各个角色。但是模拟始终是模拟,很难遇到真实交易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综合实训对于学生来讲主要起到了熟悉流程的作用,学生在交易过程中很难产生遇到问题时知识能力的欠缺感,以及争取到订单和获得客户好评的成就感。
(三)专业实习障碍较大,实习收获不大
首先,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因此,企业普遍没有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其次,很多学生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实习,无法对本专业的有关知识技能加以应用。再次,由于涉及商业秘密,学生难以深度介入岗位。最后,国际贸易专业的实习时间是六周,短短的六周实践,学生连基本的了解产品的过程都没有完成,更不用说其他外贸工作了,就算学生找到了对口的外贸岗位实习,也难以进行完整系统的锻炼。
二、义乌工商学院的教育和管理经验
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淘宝班”首次对外招生,4个班级,共计120位学生。在提供多方位支持的条件下,学校给这届学生订立了三学年内月收入需达到2000元、5000元、10000元的三阶段目标。首114届毕业班,人均月收入过万,年收入超过百万的有二十多名学生,收入千万的也有几名。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义乌工商学院极具创新的创业教育。
(一)指导思想
我国的大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精英教育,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另一类是新建本科。义乌工商学院有着清晰的定位,作为高职院校,其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以实践为主,实践的表现就是教师少教,学生多练,鼓励学生尝试创业。
(二)管理制度
义乌工商管理学院创业班的管理制度与普通高校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学分和日常管理上。课程管理以创业为中心,采用淘宝店铺等级抵学分制度。淘宝等级可以抵学分,如一颗钻抵两个学分。而其日常管理也比较灵活,学生只要有正当理由,如去进货等,就可以不去上课,学生上课时可以边接单边听课。学生的上课时间灵活调整,为了符合学生的淘宝工作时间,早上的上课时间调整到9:30。
(三)配套设施
义乌工商学院创业班有专门的硬件设施帮助学生创业。创业班学生拥有两间教室,一间是仓储教室,一间是上课教室,除此之外,学校引入了四家快递公司,方便学生及时发货。上课教室里有专门的电源、网线,学生自配电脑就可以进行网上经营,仓储教室是帮助学生临时储存货物。
(四)授课内容
义乌工商学院的授课内容以实用实践性内容为主,主要是帮助学生创业。“淘宝班”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以营销、谈判、摄影、图片处理、合同等实用技能为主。另外,教师不断调整课程内容,随时更新和增加培训内容,如针对学生的需要,开展合同法、工商税务、企业家素质培养等。
三、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
义乌工商学院第一届毕业班的成绩首先表现在收入和就业上。“淘宝班”的大学生开网店创业成活率(实现就业)几乎是100%。义乌工商学院60%的学生生活费自理,学生每年打工创业所得总额超过2500万元,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做起了客服、摄影、美工,还有不少学生组合成立了专业的模特队。
(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首先,由于开办网店,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技能,如计算机基础工具word、摄影、图片处理、视频处理等。其次,开网店必须熟悉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产品的各种知识。同时需要寻找合适的货源,有的学生在本地批发市场找,而有的学生需要到外地寻找供应商谈判,谈判的能力得到锻炼。再次,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合理经营自己的店铺,包括营销费用、淘宝活动的报名、库存商品等,这锻炼了学生的财务管理、营销策划、库存管理等能力。
(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在开展创业班之前,很多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平时除了上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他时间就用来看电视、打游戏。但是“淘宝班”的学生通过开店认识到了赚钱的不易,需要自负盈亏,很多学生的责任心重新回归,很多学生坦言,对自己负责,对客户负责,才能经营好一家店铺。
(三)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
很多学生的网店做到了一定规模,开始有了很多雇员,甚至办起了自己的加工厂,有的学生开始开拓国际市场,考虑未来的发展。此时管理变得很重要,因此,许多学生就有了学习企业管理的需要,学习战略管理的需要,以及学习其他语言的需要等。很多学生在创业的同时会更加注意自主学习,不少创业成功的学生进入其他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新的知识。
四、义乌工商学院的成功创业模式对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实训的启示
(一)创业尝试将真正形成学生主导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预设性的课程,教学内容是预定的,追求的是共性,学生学习是由外而内的,学习多但是领悟少,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主导的。但是创业尝试将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练习的局面,变成学生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教师辅助解决的情况,学习过程也变成个性学习的过程,由内而外的学习。教学模式真正从教师主导变为学生主导,预设性的教学课程必须转变为适应性的课程,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予以调整,满足学生因创业而产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创业活动的了解,多到相关的企业实习,同时需要有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家来校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也能够从真实交易中学到更多,最终形成学生主导的学习模式。
(二)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际贸易专业创业尝试提供了机会
从平台来看,大量跨境零售平台的兴起,ebay、敦煌、速卖通、wish等,B2C跨境电子商务年均增幅在30%以上。这些平台类似于外贸版的淘宝能够根据外贸小单的特点给予支付、物流、货物跟踪等服务,它不仅在互联网上为买卖双方提供信息,更主要的是,通过整合包括交易的支付、物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贸易双方通过点击鼠标把在线贸易完成,实现了国际贸易彻底在线化。平台开店费用不高,对于没有多少初始资金的学生特别合适。从货源来看,由于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的电商平台推出了针对国内淘宝的一件服务,以及大量的针对淘宝店铺的小额批发业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如1688这样的批发平台找到合适的货源。从基础投入来看,学生需要拥有能上网的电脑,一台可以拍照的机器以及可以办公的地点就可以了。
(三)避免创业活动完全代替国际贸易实习实训课程
对于义乌工商学院创业的成功,不少学生也有这样的担忧,创业带来的收入和财富让很多学生以此为目标,因此,有的学生学习比较浮躁,有急功近利的行为,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将很不利。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注意避免鼓励所有学生创业的实战模式,避免完全以创业和就业为中心,培养过于粗糙和低层次的学生。创业尝试不能完全替代实践课程,应有选择的替代综合实习实训。这意味着学生的创业实践会在修完主要的专业课程之后进行,避免了学生将创业完全放在首位的情况,或者有些学生以创业为借口而不修课程的情况。综合实习实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创业尝试,一部分是综合实习实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这样,少数创业学生的实战可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并且带动其他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综合实习实训可以结合学生的创业活动不断改革,使其更具仿真性。
(四)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创业活动的开展
创业活动一旦开展,很容易与当前的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和评价体系产生冲突。因此,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在学生管理、课程评价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允许专业在开展创业尝试时有灵活的自主管理权将极为便利创业活动的开展。针对创业学生的管理,改革评价模式和日常管理。对于创业实践成绩的评价,应探索建立学生创业实践考核档案,将创业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创业实践的表现可以作为学分抵扣的依据,同时改革日常管理制度,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综上所述,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创新的意识。义乌工商学院成功的创业尝试给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实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开办跨境电商店铺的创业尝试代替综合实训课程将是一个有益的、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陈旭华,刘辉.创业型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改革探析——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华国振.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总结——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J].电子世界,2012,(14).
一、学分替代的制定原则
1.制定背景
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高职院校,工商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办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予以发展。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工商学院重视实践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市场情景中投身创业活动。在“全真”的创业情境中,很多学生忙于实践活动,进行淘宝创业活动,不能兼顾课程学习而导致理论考试不及格,甚至有的创业学生不能顺利毕业。在创业教育的探索中,很多创业学生随着创业的深入,逐渐暴露出了学业上的缺陷。他们在创业方面表现优秀,但理论考试却不及格,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课堂学习,伴随而来的是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面临退学的危险。优秀创业代表石豪杰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突破了千万元的销售额,为社会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但大一、大二期间,他已有6门课程不及格,根据《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理应被勒令劝退。
当创业学生为了更好地创业,而无暇顾及理论学习时,平衡创业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成为工商学院在深化创业教育改革中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如何有效地考查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和能力,进而更好地鼓励学生创业,成为工商学院在创业教育改革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创业型大学试点工作的探索中,工商学院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经过对创业学生的充分调研与慎重的理性思考,工商学院提出了“理论课程是学习,创业实践也是学习”的观点,学分替代的设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2.制定原则
创业具有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急迫性以及特殊性等特点,针对创业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体制要与之相适应,学分替代在于帮助创业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为鼓励扶持与规范学生创业,促进创业教育更好地健康稳步快速发展,促进更多的创业型人才不断涌现,工商学院对不能顺利进行理论学习的创业学生实施学分替代。在学分替代中,创业学生课程的评定原则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两部分组成。对于因故不能上课或考试不及格、缺考等情况的,理论部分由创业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习,并进行验收,验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但验收资料需要存档备案。实践部分可以用创业业绩替代相应的课程,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徐玉成,贾少华:高职创业教育学分替代研究创业教育要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而不是打击抑制创业热情;同时要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创业,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引导学生在创业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作出合理平衡,科学处理好两者关系,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学分替代鼓励学生创学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学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道路和发展道路。
二、学分替代的实施原则
1.制度保障,严格把关
学分替代必须以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必须严格把关,坚守原则。在工商学院,能够申请学分替代的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创业业绩,大一学年可以替代一门课程;大二学年可以替代两门课程。在此基础上,创业业绩超过规定基准,电子商务每1000个信誉能够替代一门课程的实践学分。实行学分替代的学生,在教学期间必须保证从事科技创业、实体创业、网络创业等相关创业活动,并接受相关学院、教师或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如果发现学生利用创业名义逃课逃学,一律取消学分替代资格,并按照学校相关制度从严处理。
办理学分替代的学生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由班主任、学生所在分院、创业学院审核,严格把关,教务处批复同意后方可认定为允许学分替代。同时,学分替代具有一定的范围,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申请学分替代。创业学生只能对未修或正在修课程提出学分替代申请;创业学生原有已修课程不及格,不得申请学分替代,仍需按照正常程序参加补考。为保证学分替代的科学性,工商学院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确定本专业创业学生能被创业业绩所替代的固定课程,创业学生每学期替代课程最多为4门。
2.形式广泛,灵活多样
为鼓励学生更好地多元化创业,工商学院对学生创业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的界定。鉴于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工商学院将电子商务创业的零售平台(淘宝、百度、易趣、拍拍等)、批发平台(阿里巴巴诚信通、慧聪网等)及外贸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环球资源等)等全部计入创业方式。除电子商务外,工商学院承认的创业方式还包括自主开发平台,自主管理形式创业的独立平台创业以及经以本人姓名注册登记办理企业的形式实体创业。其他有足够证据证明、并且经一定程序认定的其他创业形式也算作创业。
为了帮助学生灵活学习,工商学院在学分替代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创业学院学员,各专业教学计划中除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外,均可以用创业学院所修成绩替代原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创业教育活动形式。创业活动的项目成果经认定后可以替代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科成绩,并存入学生成绩档案。”同时,工商学院鼓励创业学生以自学、旁听、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顺利修满规定学分。
三、学分替代的潜在优势
1.极大地调动了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职位于最后录取批次,长期的应试压力使得大多数高职学生厌倦理论教学。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不擅长应试教育,自我效能感不强,对实践活动的兴趣远远大于理论学习的兴趣。学分替代充分考虑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可行性。创业人才成长需要创业实践,实践是创业人才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分替代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创业实践练就了学生创业的胆量,消除了学生对创业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其创业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使学生变得有毅力、有诚信、有责任感、有合作精神[1]。
专家系统的研究者L.Hubert和S.E.Dreyfus认为普通教育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一个“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而在职业教育中是一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发展过程”[2]。从初学者到专家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成长的过程。学分替代使高职学生产生了自我驱动的内部动机;而在创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使得学生的外部动机进一步被激发。学分替代极大地调动了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使工商学院创业学生由从前的散漫无序到如今的忙碌充实,同时实现了学生的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
2.为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
有人认为创业者的知识面必须很宽,专业知识必须很精深,高职不适宜开展创业教育。提起创业,很多人就将其与“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等联系在一起。部分学者认为创业必须以创新作为前提,创业者的知识面必须很宽,专业知识必须很精深。同时,创业教育涉及的相关学科门类多、范围广,融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生涯设计等多门学科为一体。庞大的内容体系使得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复杂,在内容选取上难度较大。对高职学生开始如此多的理论课程势必削弱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创业实践,接受如此多的理论课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敢创业,也没有能力创业。
高职创业教育也有其独特规律,不能完全依赖课程,课程不能解决一切,代替一切。在考核方面,学分替代坚持对创业学生实行“业绩评价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创业学生无法毕业的后顾之忧。学分替代的评价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综合考虑学生创业情况。创业无疑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分替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创业实践,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活动之中,为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
四、学分替代的改革创新
1.提升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分替代以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出发点,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知识转化为力量需要中介,创业实践是实现学生学业向创业转化的桥梁。大学生要实现“学业”到“创业”的过渡,必须要有勤工俭学、创业尝试等实践活动作为中介,这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模式[3]。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主要来自课堂的理论学习,隐性知识主要来自个人亲身的实践活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一起构成了个体能力结构,共同决定了个体能力的发展。
学分替代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与理论学习同样的高度,是对传统教育“重知轻情“的突破。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不利于创业人才的培养。创业能力是一种对社会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能力,是与创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进行创业实践,就不可能形成创业能力;空谈创业理论而不进行实际创业,就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创业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要让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创业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4],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加强创业实践,学分替代改变了“浮于表面、只重形式”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实践,创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发展。学分替代充分体现了高职办学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深刻地揭示了高职创业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
2.有助于创业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理论教学不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创业教育与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很多不同。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在校园之外的独立自主的能力。用这样的标准,回头来看看高校的创业教育,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它们与现实的距离[5]。在学分替代制度下,对待创业学生,工商学院可以不用“读书的尺子”这个唯一的标准来衡量,创业学生同样可以在某些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学分替代改变传统体制下一成不变的、高度同质化的教育评价体制,打破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高校的固定思维。学分替代改革了学生的评价体系,为创业学生的培养创造了更合适的方式,使其更好地发展成才。
学分替代将创业实践灵活地纳入了评价范围,将实践提升到与理论学习同样重要的高度。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与核心目标在于人才培养,大学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定位其使命时必须要突出人才培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学分替代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从重视理论教学向重视实践教学转变,从传统思维方式向创新思维方式转变,鼓励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学分替代突出了管理新思路,大胆改革了当前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观念,体现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终身教育、弹性教育思想,突出实践教学理念,为高职学生树立了科学的育人观、学业观、创业观。
五、学分替代的启示
1.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潜能
工商学院在创业教育探索过程中创造学分替代,这是对当前中国教育“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训练;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勇敢突破。学分替代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感情、价值观等内在的心理状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有挑战与激情,但同时充满自由、关怀、支持,而不具有威胁、能够让学生良性发展的学习情境。在学分替代中,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分替代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之处,例如学生学业成绩不完全由理论考试来评定,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创业业绩;创业学生一边理论学习,一边创业实践……在制定制度时,高校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基本权益,同时也应为特殊人才的培养提供发挥余力的空间。制度固然需要以一定的规范作为保障,但任何制度都不应是僵化与教条的,都不应以抹杀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代价。在制度制定时,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提倡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潜能。
2.强调隐性知识,注重实践教学
中国教育擅长理论知识传授,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高职创业教育必须从勤工俭学开始,从创业尝试开始,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产生创业行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是创业教育走向成功的手段和途径。理论要学,但更重要的是以何种方式、何时去学,倘若理论教学只为强化应试做准备,那么它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局限的。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有学者认为学分替代将当前的教育从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转移到轻视理论教学,教育由知识化倾向极端逆转到反知识化倾向极端。学分替代在争议之中前行,许多学者认为其将教室提前变成了小商场,将在校学生提前变成了小商贩。学分替代“忽视”理论教学,这种教育理念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严重的误导。其实,学分替代并不排斥理论教学,工商学院一直在探索理论教学的新途径。学分替代强调隐性知识,注重实践教学,为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可能,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玉成,贾少华.高职创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821.
[2] DCCD.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9.
[3] 贾少华.创业大学生成长模式探寻——探寻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客观规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21124.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课堂出勤 教学考评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马丁・特罗在谈到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曾指出:“就美国而言,由于政府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多建一些私立大学,当大众化高等教育到来时,为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下子就涌现了数以百计的学院。这样的情况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十多年后,一些学院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教师和设备,学校管理不善,培养出来的学生被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就读的学生数越来越少,就像经营不善的企业,只好宣告破产。但还有许多学院,一开始就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吸引学生,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最后,这些在大众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高等学校成功地生存了下来。”
马丁・特罗的警言提醒我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尽管我们的独立学院与美国的私立大学多有不同,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独立学院能否立足于我国高教之林,唯一的敌人在自己。发展速度慢一点没有关系,最怕的是教学质量下降,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这也是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近年来不断思索与实践的课题。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在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构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特别是在课堂出勤和教师考评方面,工作扎实有序,从而使课堂教学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和良好态势。
独立学院需要“特色兴校”。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证明,“立足课堂,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即是最大的特色。
1立足课堂,狠抓学生出勤,以勤促学
1.1独立学院的学生焦虑而挑剔,对课堂的认同感相对较低
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生活阅历、学习方式等影响,学生整体素质大多并不比本二学生差,在某些方面比如活泼性、创造性等方面还要强于本二学生,但其学习心理及兴趣与本二学生相比有明显的特征。独立学院的学生失落心理比较明显。这种失落主要来自高考的失利,认为自己的学校与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有较大的差距。伴随这种失落感,他们往往还心怀愧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老师和家长,对不起自己先前的期望,希望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求心理的安慰与补偿。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焦虑感也比较强。这种心理主要来自对未来的迷惘。未来何去何从,自己并不清楚,由此产生了浓重的焦虑感,有时甚至寝食难安,上课也难以集中精力。因此,独立学院学生对学校和老师更加挑剔,渴望校园更美,渴望教师水平更高,渴望课堂能给他们一种立竿见影的技能等等。由于这些心理特征的综合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认同感以及对知识价值的认同感等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出勤率偏低。
1.2课堂出勤是考量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学质量的的标准具有多维性与发展性,至少应当从三个维度来考察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第一是教师的教育维度,第二是学生的学习维度,第三是教师和学生的创造维度。这种三维质量评价不仅要求评价具有较为广阔的视野,而且要求在关注学生当前表现的同时,还要非常重视和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品质教育应是帮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点上有更好的发展,帮助他们们把潜能和特长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
衡量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标准:不能唯考试分数论。独立学院的学生比本二学生入学分数低,而教师与教材基本上差不多。如果本二学生60分成绩合格,那么独立学院的学生50分成绩就可以合格。独立学院学生的活泼性、创造性等其它优点可以弥补这个分差。但独立学院学生的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学生的到课率、课堂纪律、作业等状况都可记入平时表现,作为教学质量的一部分。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的教学实践证明,抓好课堂出勤是平衡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维度的关键。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出勤率,才能融洽师生关系,调动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出勤率,才能形成良好学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创造自己的未来。
1.3构建课堂出勤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提高课堂出勤率
在十二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教务办、学工办、教学督导、教学系与学生协调互动,共同构筑了高效有序的课堂出勤保障体系。
一是形成和健全了学工系统的四级学风建设监察机制。学工系统形成了学工办值班抽查、辅导员班级普查、教与学信息中心全院抽查、学生管理组全系普查四级监察机制,并建立了专门的通报制度,编制《北津学院学风状况通报》:每周对各班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小结,对各班级、管理组、专业等进行出勤状况前后对比,对出勤率100%的班级和辅导员进行表扬,对出勤率低于90%且排名倒数后五名的班级和辅导员进行批评,同时,对出勤偏低的原因以及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等进行分析总结,并向院领导和各部门及时通报。
二是坚持辅导员“五个三”工作制度。辅导员每天至少查一次课堂,特别是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课;每天至少查一次早晚自习;每周至少查三次学生宿舍,每周至少和三名学生谈心,每周至少联系三位任课老师、三位学生家长。学院对辅导员“五个三”工作全部实行登记制度,从下课堂到联系家长、与学生谈心,再到深入宿舍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督与检查机制。这是提高学生课堂出勤率的核心。
三是抓好督查反馈与考核。第一,督导反馈。学院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聘请学校本部和外校离退休的老教授担任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通过听课、评课、问卷调查、作业抽查、谈话等各种形式了解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情况,并将值得推广的好典型和必须杜绝的问题如学生迟到早退问题等及时反馈给教务管理部门,然后由教务办将处理办法和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并督促整改过程与整改效果。第二,教务办督查考核。教务办建立了课堂“考勤”督察员制度,白天由专人负责检查课堂,晚上则由教务办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每周将课堂到课率检查情况统计汇总,对到课率高的班级和教师进行表扬,对到课率低的班级和教师进行批评,并责令相关系(部)进行整改。对全院选修课、重修课等到课异常情况在学校行政办公网上公布,以引起相关系(部)和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行为检查中,10%以上学生迟到或早退或睡觉或有其它课堂不良行为,教师缺乏适当管理的,在《教学工作简报》上对教师进行通报警示;凡学生出勤率学期总计在95%以上,且课堂秩序良好的,在《教学工作简报》上对任课教师进行通报表扬。若因管理严格,导致学生对任课教师考评分较低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上浮任课教师的考评分,同时进行通报表扬。
四是严格系(部)考评。学院把教师职称学历、教师课堂行为规范、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教材选优率、教师调课停课情况、教师接受度情况、学生留降级情况、学生考试纪律情况、系(部)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学生到课率等纳入到对系(部)年度教学管理工作的考评当中,并与系(部)的工作业绩和经费挂钩,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系(部)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提高学生课堂出勤率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加强信心、爱心、耐心等教育,将工作作风、教风与学风结合起来,促使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从而建立起平等、友爱、高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相互尊重、彼此关心的良好育人环境。
2让学生做主,让学生考评,以评促教
2.1独立学院的教师教学考评办法需要探索并变革
国外的教师教学考评制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并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考评制度仍处于改革时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考评者与被考评者之间身份神秘,信息沟通不畅,考评结果反馈不及时,甚至走过场,流于形式,缺乏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全方位考评,考评结果不切实际,教师对于考评制度不甚关心,对考评结果反应冷淡,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未得到满足等等。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师来源单一,师资结构尚待健全,独立学院的教师有教好本三学生的责任,但针对性不强。如何充分激发独立学院教师的潜能,如何提供优质教学和服务,如何对学生的要求做出反应并满足他们的意愿,需要我们探索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师教学考评办法,并做出适当的变革。
2.2独立学院的学生敏感好强,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的职业目的性和生活目的性很强,尤其在目前就业形势下,学生更加重视提高自己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工部门对全院学生抽样调查显示:44.9%的学生学习动力来源于就业,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女生普遍认为就业是其学习的主要动机。
独立学院的学生渴望有职业经历和社会经历,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他们不喜欢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而对实际问题有更高的关切热情,且对学校的人和事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表达欲望。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师来自学校本部的的支援,他们大多不太关注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照搬校本部的教学模式。其后果就是学生大量旷课,即使来到课堂,也是带着漠然的目光。面对学生的不尊重,教师反过来又斥责学生的“低素质”。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教务办在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时,曾有学生提出“教师不能为完成工作任务而上课,应为学生而上课”等非常有意义的意见。
在某种意义上,独立学院是由学生家长和学生自己办的,而不是名义上的学校办的。独立学院应该千方百计让学生有表达意见和情感的渠道,特别是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使监督权、批评权和评价权,这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来说是首要的任务和特别重要的策略。
2.3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评教,让学生满意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要求教师熟知独立学院办学性质和学生个性,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正常的到课率,以教促学,营造良好的学风。从学生接受度、学生满意度、评估小组考评、督导评价四个方面采用不同的权重评价教师,将教学考评和教学质量的监控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我们的做法是:每学期第四周面向所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接受度进行调查,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艺术、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打分,教务办于第五周将学生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对优秀的教师进行通报表扬;对接受度低于60%的教师限期于第六、七周进行整改,第八周教务办组织听课并再次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接受度考评。对于第二次接受度仍然低于60%的教师,由教务办于第九周通知相关系(部)更换教师。每学期第十五周面向所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各系(部)教学考评小组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召开教学情况汇报会,对每位教师的每门课程进行综合考评打分。另外,教学督导根据平时课堂听课情况、教师教学日历的执行情况、教师教研教改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学生反馈情况等对每位教师的每门课程进行考评打分。
教务办对每学期任课教师的考评项目进行统计,统计方法为:(接受度调查%+满意度调查%)%+系(部)教学考评小组评价%+督导委员会评价%。对考评等级为优秀(A类)课的教师给予1000元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每学年汇编《北津学院优秀教师宣传册》,重点介绍优秀课教师的教学心得。对接受度第二次考评得分低(下转第69页)(上接第26页)于60%的教师,两年内谢绝到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任教,课酬按50%计发;对于学期考评等级为D类(不合格)的教师扣减课酬的50%,一年内谢绝到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任教。
让学生作主,通过严格、公开公正的教学考评,教师日益认识到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与学生个性的异质性,在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正常到课率,以教促学,营造良好的学风方面有了深刻的变化。学生对教师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对学院的归属感也日益增强。
2009年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现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首次招收了34 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通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生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构建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12年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本文将立足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困境,为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一些尝试。
1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五年来,一直执行创办初期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即人才培养方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若干问题。
1.1 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比例不合理
“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理解和体会课堂内学到的东西意义十分重大。如何在教学计划中合理体现实践教学,这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本专业已建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际上只有一门电子政务实验课在实验室上课,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在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时,需要对一些核心专业课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社区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
1.2 集中实践环节相互分割
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统一性和连贯性,相互割裂。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四项。为了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本专业先后建立了增城市荔城街光明村村委会、广州市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广东省佛冈县招商局等实习基地。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时,基本上全安排在这四个实习基地。按照教学计划,学年论文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教育部规定先要写学年论文,主要为以后写毕业论文积累经验。但是我们培养方案把学年论文时间仅安排一个学期,而且还是第六学期,第七学期就要开始写毕业论文,这么短时间的训练根本难以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往往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还不知道毕业论文该怎么写。所以必须重视学年论文的撰写,凡经过学年论文的写作训练,到写毕业论文时便驾轻就熟了。毕业实习时,由于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很多毕业生不是要参加招聘会,就是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加上还要毕业论文答辩,往往不得不频繁请假,根本就达不到实习的预期目的。最后,由于实习基地不能完全理解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往往随意指导敷衍学生实习,使得部分实习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实习的要求。
1.3 课外实践重视不够
关于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或多或少的表现得有些流于形式。因为没有安排课时进行社会调查、调研、研究和参观,也没有相应的指导老师,多数实践都表现得可有可无,难以保证效果。加上学生对实践环节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眼高手低,或因找工作或参加各种考试而耽误参加各种实践,使得实践不能落到实处。所有这些情况都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面临着许多困难。
1.4 实践教学师资弱
目前本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多是行政管理,专业性不强。且大多是应届毕业生直接走上讲台,几乎没有太多的关于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目前,从事专业实验课教学教师仅1人,实验课指导老师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学生的疑问。
2 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应重新区分各个实践环节,合理地安排以建立不同层次的实践。
2.1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实验教学。首先,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使用多种方法来转换和更新实验室设备,提高其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可以利用经管专业实验室进行诸如办公自动化操作及办公软件应用等课程实践。其次实验室配套软件也要加大投入,以确保及时更新。如本专业的电子政务实验室,使用南京奥派电子政务系统已经好几年,其中个别实验已经过时,好几个实验步骤还基本类似,学生做完其中一个实验基本上已经没有兴趣再做下一个,配套软件的更新很有必要。此外,对于专业课程实践,比如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和经管专业联合建立一个模拟招聘场所,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的实验资源。
(2)实习教学方面。首先,增加认知实习环节。本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平时的社会实践课、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专业实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建议在第一、二学期增加认知实习来弥补专业实习的不足。时间为期一周。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大致分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和保障、社区等诸多方面,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来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较快地了解公共事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和政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结合一定的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由不同的专业教师带队,对行政服务中心、人才服务局、文化局等进行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通过这一认知过程,让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切身体会公共事业管理的运行过程。
其次,适当调整实习时间。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同时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在此期间既要找工作又要准备论文答辩,不得不频繁向实习单位请假,从而影响实习效果。建议将毕业实习提前到第七学期,这样可以避开学生考研、找工作、准备论文答辩、考公务员等 时间段,以提高毕业实习效果。
再次,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尽量拓展和挖掘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可以分别和民企、社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合作。此外,充分利用院内丰富的管理资源,建立“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把学生派遣到学院内各个行政管理部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管理,了解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运作过程和办公要务。这样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的相互转换,既拓宽了实践教学渠道,又节省了实践教学成本,实现了双赢。
最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管理细则》等规章文件,规范实习管理。为确保毕业实践实习工作,成立实践实习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实习带队教师,辅导员、教研室主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实践实习指导教师,确保实习教学质量。严格制定和执行实习及实践计划,确保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专业实习计划、毕业实习计划及社会实践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负责人员组成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与管理。采取实地巡视或不定期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随时监控学生是否在指定单位(岗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对每位学生每月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阶段逐日填写实习工作日程,每周书写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
2.2 增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首先,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造就一批教学经验丰富、适应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其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公共事业专业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参与管理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再次,定期聘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职员来校讲学,并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增加实验室配备人员。可以利用学院实验管理中心人员适当兼任实验课指导老师,满足实验课教学。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自觉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赵宏斌,周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74-276.
[2] 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63-165.
[3] 范梅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22):63-65.
本研究以郑州工商学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找出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四学生进行了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从而反思出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调查结果,最后提出完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2011年9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把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大批量外语人才。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必须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培养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专门人才。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属性,其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照搬其母体高校。因此,有必要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探讨适合其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
一、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本研究以郑州工商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其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文本和对学生的调查,了解该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情况,找出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郑州工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文本分析郑州工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如下:总学分为189,其中教学学分为119,学时为2244,占总学分比例为63.0%。实践学分为70,占总学分比例为37.0%。从课程类别来看,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分别是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集中性实践、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它们所占学分分别为16(8.5%)、14(7.4%)、60(31.7%)、28(14.8%)、53(28%)、17(9.0%)。从课程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71(90.5%)。选修课学分为18(9.5%)。从以上课程设置的分析中我们得知: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总学分偏高,与课程设置的课时量不成正比,尤其是必修课的比例偏高,应该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二)在校毕业生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1.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刚参加过实习的大四学生对本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从而得出目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对策,从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专门的人才奠定基础。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郑州工商学院大四的58名学生,被调查对象中80%已经参加了校外实习,对学校课程设置情况比较熟悉,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此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8份,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问卷,问卷回收率100%。数据采用EXECL软件进行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要求的相符性
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设置具有指导作用,具体的课程安排是一定的学校按照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因此,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问及“本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时,56.3%的学生表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43.7%的学生表示不太符合或不符合。这反映出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未完全体现出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革和调整。
(2)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只有7%的学生表示对课程设置“非常满意”,而表示对所设置的课程“不太满意”的人达到53%,还有8%的人表示“不满意”。同时,学生对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不是很满意,只有12%的学生表示该校所设置的专业对就业有帮助,分别有51%和18%的学生表示“优势不明显”和“没有帮助”,另外还有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从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不是很满意,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没有竞争力。
(3)对课程结构的满意度
课程结构是指按照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和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课程开设顺序、各类课程比例和课程衔接几个方面满意度比较高,满意度均超过75%,对学年课时安排和选课自由程度满意度很低,大多数学生表示课时安排过多,在选修课自由程度这个问题上,不满意率达到57%。这说明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学生可参加的选修课不多,课程种类也比较单一。
(4)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课程内容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当问及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满意度”时,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学生达到33%。这说明,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内容有待改善和提高。这一点从学生对所期望开设的课程这个问题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
(5)所期望开设的课程
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希望多开设一些商务类的课程,增加像外贸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国际商务沟通这些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这些专业也是学生们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他们所欠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相脱节。从总的期望课程来看,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还有待完善和改革。
二、完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从上述调查研究结果得知,目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亟待改革和加强,而要改变其现状,必须从课程设置理念的改变、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结构的调整着手。
(一)转变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理念
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与普通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同,所以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时,应考虑到其任务和性质的独特性。改变过去以英语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树立以商务英语知识为基础,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为核心、人文素养为纽带的价值取向,协调好知识、能力和情感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就业形势的理念,始终坚持独立学院的特性,保持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与其培养目标高度的一致性,注意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和实践性。
(二)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否准确,关系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更关系到学院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设置课程之前明确培养目标至关重要。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郑州工商学院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了解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和社会的需求、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紧密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和学生的水平,确定该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内容。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是为社会培养既懂商务英语知识,又具备商务交际能力的外贸人员。
(三)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和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努力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具体举措如下:适当加大商务英语课程学时的安排,多开设诸如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商务口译等课程。另外,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强选修课的自由度。王金洛(2005)从21世纪的视角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认为35%-45%范围的选修课程比重比较恰当,否则选修课比例偏低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我们应该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增加选修课的学时和学分,从而为个性化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结语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实用等。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独立学院必须摆脱母体的课程设置方案,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和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制定出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进行活动的实际创新,精简活动,留下以下两类活动:基础性不可或缺的活动;对同学们有实际价值的活动。原有基础活动在细节上进行创新改进,新活动以价值性为标准进行创造。
2、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在使部内干事获得最大参与性的同时,保证活动的运作效率。
3、后续人员的培养。在学期结束之时,可以实现人员的顺利接班。
4、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力图实现活动的延续性,成为此类活动的标杆。按照时间顺序,本学期主要活动如下(不包括基础性的仓库管理、查勤表和拉拉队等活动:(时间以周为单位)时间活动名称备注
第一周(3.3—3.9)
仓库物品清查
学生会工作准备阶段
主要根据学生会总体安排进行(其间有仓库的搬迁工作、部门内部工作会议、人员学期工作安排、无课表安排、向辅导老师述职等)干事测评及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文稿出台,部内思想统一,争取老师支持,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嘉宾及企业赞助;心理网站更新主要根据活动内容决定;心理网站每周四定期更新商学院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及心理宣传员会议,强调学期工作方向,争取通力配合,根据各班班委选举时间决定,另外因06级专业调整原因,会有部分班级缺席,所有工作步入正轨后,与各方面活动负责干事进行深入沟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收集废旧书报活动定于06级调换宿舍之时。
第二周(3.10—3.16)部内例会,总结一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每周例会列为制度,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第一场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第一场及总结。开始心理主题班会工作,根据各班班委选举时间确定发出心理班会通知,并开始相关准备工作;班级职业生涯规划日志活动开始。
第三周(3.24—3.30)心理班会工作及后期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第二场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第二场及总结。
第四周(3.31—4.6);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类活动开始准备,将历时3周下发通知,各班及时组队参赛;比赛正式开始,具体时间安排见附录;同时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竞赛类活动。
第五周(4.7—4.13)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第三场及总结;职业生涯规划竞类活动开展。第七周(4.21—4.27)心理宣传月准备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第四场准备工作。
第八周(4.28—5.4)心理宣传月工作展开;心理趣味运动会筹备工作;心理健康讲座。
我们部门在这学期做的事具体如下:
三月:
首先,我部将对上学期全体学生会干事成绩进行收集并统计,以明确各干事的学习状况,突出优秀,鞭策不足!同时可以激励全体学生会成员将学习与工作并进。统计结果由宣传部登红报表扬激励。另外,我部继续加强了本部博客建设,以促进各干事间的经常交流,便于后期工作。
其次,就是运动会与辩论赛的准备。在运动会开始前段时间,:我们部门主要为排练的老师以及同学提供后勤帮助,其中包括:在排练中为同学们领取并分发道具,收回修理道具,为指导老师搬运安装扩音器、话筒等舞台设备。为排练的同学提供饮水等等。耽误了很多午休与晚自习时间,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只希望大家辛苦付出的节目能获得满堂喝彩。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辩论赛前期,我们部向全学院的同学宣传“理工杯”辩论大赛,与上一届的辩论队员一起为院辩论队招新。我们分别举行了两次不同形式的辩论赛,从中挖掘,发现人才,也找到了期望的人才参加理工杯辩论赛。我们部门在此次辩论招新过程中也获得了宝贵的锻炼,积累了实战经验。
四月:
运动会开始后,我们为团体操表演者保管随身物品,并一起到现场为运动健儿们加油以及编写通讯稿。开幕式后,我们就坐在一个教室不停地写,每个人都写到手软,但也都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我们商学院在运动会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我们这点付出只是冰山一角,也就无关紧要了。
“理工杯”辩论大赛:这次大赛是我们部门全权负责。期间,我们部门为院辩论队找培训老师并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如:比赛的辩题的解析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其中,部长黄丽莹同学付出最多。我们还一直关注他们的比赛进程,组织同学到场观看、加油!虽然此次比赛我们成绩不佳,但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同学们的辩论热情,我们部门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与支持辩论队工作!
“爱迪思。贝森杯”第二届成都市高等院校管理咨询精英挑战赛:我们部门以及社会实践部一起负责了这次大赛的全校报名工作。任务虽然艰巨但部门的同学们热情都非常的高。我们实行轮班,在为全校同学提供比赛内容和意义时都表现的非常积极,并且鼓励大家踊跃报名,展示了我们部门热情的工作风貌。此次工作也增强了部门内团结协作的意识。
商学院英语口语比赛:同样我们与社会实践部一起负责。首先我们向全院的同学发出邀请,并在s1101教室进行了初赛,选出了十多位口语比较好的同学进入复赛。复赛在学术报告厅举行,还邀请了多位老师及优秀学生担当评委。其中包括一位外教,复赛中,幽默的主持人,多才多艺的表演嘉宾不时让严肃的赛场迸发阵阵欢笑。此次比赛也给我们留下教训:赛前应对仪器做好熟悉与准备工作,以免像此次发生音响无声的意外。
五月:
衰退“寒潮”催生“充电”热潮
渣打亚洲区总经济师关家明近日预言,第二波金融海啸才刚刚开始。回想十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职场人士纷纷重返校园进修充电。而今,全球经济再度萎靡,相似的一幕再度上演:培训又一次成为白领的“过冬”首选。
据媒体报道,一片低迷之下,美国各地商学院却是前景向好,纷纷报称2008年国际学生申请数目激增。洛杉矶加大安德森商学院MBA招生主任舒尔斯表示,2008学年入读申请比2007年大幅增加,来自西欧的入读申请增加49%,来自亚洲地区,特别是南亚的申请数增加46%。柏克莱加大哈斯(Haas)商学院过去一年收到的国际学生申请数目,比往年增加了14.8%。旧金山市州立大学研究生院的国际学生也增加了30%。
裁员风暴直观地诠释出“技多不压身”,更多的人在面对竞争的残酷性时,也更加意识到未雨绸缪、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与时俱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成了当下唯一出路,否则,下一个被裁的可能就是自己。
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投资自己,无疑是一种安全而稳定的回报。理财规划师认为,经济低迷时期,大部分投资工具的风险都增大,但充电可以让人的价值增值,从机会成本、时间价值、投资收益等方面考虑,此时最适合充电。
收入降了,学费涨了
据雅虎口碑分类信息数据显示,教育培训类信息日更新超过5000多条,有效信息总量超过150000条,2008年10月,此类信息浏览量比当年的7月份上涨30%。尤其是外语培训、职业技能、MBA等板块,浏览量均比同期增长超过25%。
随着走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职场“充电忙”直接带动了培训机构的“报名忙”。无论是职业技能类,还是外语培训类,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培训学校的报名人数都有显著增长。上海新世界进修中心藤建刚说,近期报名外语培训的人数较以往“增长了20%”;英孚教育副总裁吕荣庆也表示,虽然最近没有打折活动,生源却是“稳中有升”。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培训课程学费的“看涨”。沪上的管理培训机构――五项管理国际集团副总经理卢霞向《长三角》表示,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报名培训的人数过多,一些课程不得已涨了价。”
伴随着金融飓风的劲吹,培训业的“涨价风”也大肆吹开:长江商学院大幅提升2009年EMBA学费,从去年的40.8万元猛涨到52.8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复旦、交大MBA也有2-3万不同幅度的涨价。另据媒体称,广州市众多培训机构的学费今年也上涨不少,天河区某中级日语课程上涨了420元,在职硕士普涨1000元,MBA普涨上万元。
企业培训:强者更强
培训行业针对客户不同类型,粗分为企业管理培训和个人培训两大板块,危机下的热潮中,二者的发展态势略有不同。
五项管理国际集团副总经理卢霞介绍说,从去年9月至今,公司“每个月的报名人数都过千,所以供不应求,有的课程涨了价,还另外推出了几项新的课程。”据悉,每一门课程的学费都在1万元以上,记者问及是否担心学员对价格的敏感度提高而影响到营业额时,她表示完全不担心,“这是涉及企业基本能力和能否生存的关键问题,几万块钱的费用和企业的存续相比,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她进一步分析,公司主要面向民营企业和大型国企,在危机席卷全球的严峻形势下,许多企业发现自身的管理和实力不堪一击,发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开始深刻反思,并且迫切地希望寻找到高效率的解决途径,以“强身健体”。还有一些企业,为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这恰恰正是公司提供的课程和培训服务所关注和针对的问题。
目前公司的学员转介绍率达到了70%,营业额则上涨了30%,出版的图书也十分畅销,尤其是《砍掉成本》等操作性强的图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培训机构都和风煦暖。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危机对管理培训板块整体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管理培训主要客户集中在中小企业,而这部分企业是免疫系统最弱、受金融飓风“摧残”最严重的。客户被市场淘汰,或者客户的钱袋收紧,在培训上的支出意愿下降,必然导致培训机构无米下锅。因而“阵亡”机构不在少数。真正能够逆风飞扬的,也不在多数。
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分析,只有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能够帮助企业真正解决问题的培训机构才能逆市成长;师资、品牌和实力上缺乏竞争力的中、小型培训机构,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则将目光转向个人培训市场以寻找新的机会。因此,今后市场上可能将会出现这样一个趋势:企业培训市场上强者更加集中,强者更强,弱者愈弱;而个人培训市场上竞争则会愈演愈烈。
个人培训:和春天有个约会?
新东方近日公布的2009财年第一财季末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第一财季净利润为44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1%。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向媒体表示,“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少儿英语培训市场依然在快速增长,成人英语培训估计会受一些消极影响。”新东方在线网站运营和市场总监潘欣介绍,新东方在线近期上线并新改版了一批供学生和职场人士学习充电的课程,包括新版的雅思培训、新概念英语、司法考试等等,目前来看,网络课程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以上。
业内人士大多对个人培训行业持乐观态度。英孚教育中国区成人英语部总裁 Peter Winn先生指出,虽然短期内,国外风险投资在投、融资方面大大收紧,导致一些企业资金紧张,但教育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需求,因此行业在整个大环境中应该是受危机影响最小的。
环球雅思学校副校长王耀宁也认为,英语培训“从留学上来看现在还是趋好,因为人民币升值很厉害,所以大量学生愿意在这个阶段介入,就像股市一样逢低进入。”
另外,金融危机使一些公司业务减少,公司采用轮休或放长假的方式降低成本,职员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去报名培训。据了解,目前,一些专业性、技能性强的培训也备受青睐,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项技能,或是得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提升。因此“短期、平价、快速”的培训项目迅速火爆。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培训现在的市场环境确实不错,是危机中的一个避风港,但是目前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品牌知名度、师资力量强、管理规范的培训机构,可能会最终胜出。
与外语培训相比,MBA培训更是牛气冲天。国内一线商学院几乎都涨价了,MBA学费大部分突破了10万元。选择读MBA的人数却没有因为学费上涨而有所下降,各校的MBA班依旧炙手可热。据全球MBA入学考试的运营机构GMAC刊发的数据显示,2008年是5年来全日制MBA申请上升势头最猛的一年,有77%的商学院表示申请量明显上升。这种势头在10年前网络泡沫破灭时也很明显。
自2004年至今,复旦MBA招生总数稳定在360人左右;香港中文大学也派出了招生代表向内地学生明送秋波,去年底在沪的介绍会上,参加者超出了150人,足以令人惊喜不已。
与其他专业相比,报考MBA专业不限,学习有脱产和在职两种方式,进修也不会丢掉饭碗。就算是全日制学习,所花费的机会成本也正在最低的时期。待两年后毕业时,可能正好赶上下一轮经济发展周期,堪称“完美规划”。因此相当数量的在职人员选择报考MBA。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今年职场人士首选的“香饽饽”。
大势所趋:行业整体逆流而上
业内人士大多对教育培训业长期看好,认为金融海啸对行业短期冲击有限,仍然具备整体成长性,资金充足的企业能在一片动荡中大有作为。巨人教育董事尹雄就曾向媒体表示,教育培训行业一直都是投资人眼中抗风险性较大的行业,即使在经济低迷期也会有良好的表现。
东方标准人才服务机构教育培训事业部副总裁金悦认为,教育这个行业应该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波及最小的,甚至有正面的影响,已经建立了良好信任的机构尤其受益。
环球雅思学校副校长王耀宁则表示,“作为教育资深人士,我是非常乐观的。”“低迷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对资本的要求就越来越大。有资本的学校,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空间……没有资本挺下去的学校,我觉得可能会慢慢从行业里面消失。”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认识误区
在意识层面,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中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还有待强化。另外,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时往往陷入以下三种错误判断:一是,将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知名度或效仿其他大学的一种手段,典型表现是将“创业学”等课程只列入专业任选方案,更甚者只在学生大四学期开设一门创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使得创业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创业最终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二是,将创业教育作为个别群体教育对待,某些高校为了能与政府创业支持政策挂钩,专门遴选某些学生实行全方位的创业培养,并以学生最后能否实现实体创业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三是,某些高校为突出特色实践教学理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全部,用行政化方式要求每名学生接受校方所提出的创业观,大学理念中最为原始的中心内核被彻底颠覆,典型案例是,浙江某高校要求学生在入学伊始每人要设立淘宝帐户,课堂上教师授课时学生可以随时随意处理自己的订单。
在执行层面,创业教育自身体系先天不足。宏观建构上,基于理论教学层面,创业课程开设不足,内容体系松散;而实践教学层面,只基本上限定于进行的大学生实验教学活动。此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也格外明显,十年前有论者就指出,各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途径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和基础知识学习脱节,似乎创业只是某种技能或技巧的掌握而已。十年后,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在微观层面上,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整体起步较晚,师资力量匮乏、支撑教材短缺、支持体系不完备。考查业已开设创业课程各高校情况,授课教师多属经济或管理学科门类下专职教师,或干脆由专管学生的院系副书记和辅导员担任。师资的匮乏直接导致创业教育教材处于简单引进国外教科书或形而上的空洞理论研究,真正做到体现我国国情并适用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材凤毛麟角。另外,虽然政府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创业政策的制定还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思考。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与经验启示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先驱及成果集大成者莫过于美国,从创业教育的实施机构和主导者来看,自1999年所设立的“创业学委员会”伊始直至2012年美国已有超过1600余所大学或学院设立了创业教育课程。从教育机构开展创业教育实施广度及深度来看,美国的创业教育几乎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实施创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除进行普及型创业教育外,还培养创业学科专业人才,如百森商学院专门设置创业学科培养专门人才。从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来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已经系统化,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综合起来有创业涉及的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等几十门课程。从创业教育具体模式来看,形成了学院型及工程型两种,在前者中,资金提供、教师来源、行政管理组织、教学活动(包括课程、实习、系列讲座)、研究活动、校友活动、社会服务等主要集中在商学院,并且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商务知识、发展创业意识或商业思维,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倾向自我雇佣更好地创造机会和发现机会创造企业;而后者设置主要面向为工程技术类学院。从创业教育活动与方式上进行探讨,各高校运用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制定商业计划、客座讲授、案例研究、企业家讲学、可行性研究、实地访谈、市场调研、行业参观、小企业研究小组、创业俱乐部计算机仿真、行为仿真模拟等方式交叉综合进行。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可以泛化归纳为:创业教育的广泛展开、实施途径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创业教育的实践面向。在宏观教育模式上,形成了以培养创业意识为主的百森商学院、以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的哈佛大学和以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的斯坦福大学三种创业教育模式。针对创业教育系统自身,在创业教育理念上侧重将外在功利化的创业实践训练内化为非功利化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在创业教育管辖上,设置创业教育研究室、小企业中心等机构,前者主要负责创业教育的实施、评估、考核等事务;后者与当地小企业紧密联系,除可以作为实训场所外还可为学生提供创办小企业咨询等服务。在创业文化的塑造上,欧美各高校都以举办创业大赛为主要抓手,通过创业俱乐部、创业交流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建立了一个系统化、特色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创新、创业的构思、融资、管理、法律、财务、营销等方面。
三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创业教育体系理念创新及课程谱系探究
结合国内外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的成果,应系统并线性地思考以下问题:一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向是学院型还是工程型?二是,我国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课题培养面向是自雇型还是专业型?三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涉及各高校所属类型,诸如以财经类作为唯一或专长的特色高校,只能选择学院型;以行业特色型立身的高等院校应当转向为技术型;而综合型高校则可以选择学院型和工程型混合类型。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的纠结所在:是突出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是坚守象牙塔?至少可以明确的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应当培养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技能,专以职业技能为训练标的则是职业院校所承担的主要任务。第三个问题在上述分析中已做出相应解答,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进行创业课程教育的体系化建设,这一点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及主要抓手。各高校应建构课程谱系、实践面向、生态体系三者互动有机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有论者认为,课程论视角下的创业教育体系建构应当设置以人文主义课程论为基础,以学科中心课程体系为支撑,逐步发展以经验主义课程论为指导的课程体系。此系统的建构点及侧重点应当是基于创造力系统观体系的创业教学体系,应当把创业教育的理念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嵌入不是仅仅设立几门公选课,而是将创业理念融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通过建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创业教育平台+创业文化”实现创业人才的全程化培养。
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当注重的是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进阶性,一是创业教育年限上的进阶性;二是课程的进阶性。教育年限的进阶性应当突出从学生大一学年就要进行培养,以培育学生创业意识为主,大二和大三学年要突出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大四学年要进行创业实战。课程的进阶性需要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结合,建构专业+创业的教育课程体系。采取方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挖掘学生所修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知识与创新技能。诸如设置“工商登记与财税规划”、“创业趋势分析及连锁加盟实务”等创业系列课程。另一方面,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学科交叉培育工程型创业人才,诸如开设“创业精神与水产企业”、“艺术工作室与市场营销”、“小企业法律事务”等课程。
创业教育平台实际上是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延伸,如果把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第一课堂开展,创业教育平台则是更好地建构第二课堂,在具体操作中应当着重建构模拟仿真+实战全真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税务登记、工商注册,提供企业管理、法律咨询、专利申请、科技计划申报等服务,提供会议室、接待洽谈室、培训教师等公共设施服务,安排学生创业成果推介会。诸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这些场地可以免费或者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在校的大学生,大学生自身也必须提供一份具有说服力的创业策划书,才能获得进驻创业园的机会。作为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创业文化在创业教学体系中对于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与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聘请知名企业创始人或负责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创业家论坛或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加强文化塑造。
参考文献
艾思蒙特作为一所历经百年的职业院校,从最初的创办到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它以“传统、目标、自主、品质、专业、国际、创造、时尚”为核心理念,在保持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血液。时至今日,艾思蒙特经过170多年的成长,已成为世界时装和时装教育领域的领头羊。
历史悠久 成绩享誉业界
艾思蒙特是世界上开办最早的时装学院。从19世纪中期创立之初到如今,历经一个半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培养出的世界顶尖级的时装设计师与打板师不计其数,是法国历史悠久的百年职业名校,有着“培养世界时装大师的摇篮”“时装界的哈佛大学”“驶往世界时尚之都的直通车”等美誉,其成绩享誉业界。
1841年,法国著名时装大师阿列克斯·拉维涅(Alexis Lavigne),创立了艾思蒙特高级时装艺术学院。阿列克斯·拉维涅在当时的服装界极有声誉,他以御用裁缝的身份供职于皇室,专门给拿破仑三世皇后玛利亚(Marie Eggénice)设计服装。他发明了服装卷尺和女子模特(人台),对服装界的变革和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在这所学校里,他开始教授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并培养出一大批业界的专家。在阿列克斯·拉维涅去世后,他的家人秉承学校的教学传统,继续教授他的方法。艾思蒙特历经岁月变迁,在而后的发展中,教学及管理日臻完善,享誉法兰西。到目前为止,艾思蒙特已经在法国的巴黎、里昂、波尔多、雷恩和鲁贝五个城市设有校区,其中有四所高级时装设计学院和一所时装管理商学院。
20世纪70~90年代,娱乐和时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际上高级成衣和时装设计师这一行业随之兴起并广受欢迎。面对这一发展契机,艾思蒙特着眼于世界,将自己逐渐发展为一所国际性院校,在全球领域内传播其先进、个性化的服装设计技艺和理念。20世纪末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上急需营销管理类人才,为顺应这一需求,艾思蒙特国际部创立了时装设计与商业营销、管理相结合的学院,即时装管理商学院(ISEM),专门传授时装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据艾思蒙特就业部统计,每年毕业季,艾思蒙特的学生都广受用人企业的青睐,供不应求。在法国本土,几乎每家大型时装公司里的设计、制版或者营销骨干中,都至少有一位是由艾思蒙特的毕业生担任,在其所在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标明确 教学独具特色
艾思蒙特高级时装艺术学院主要分为时装设计和时装营销两个方向,设置了时装设计、制版成型、时装市场营销和管理等专业。其中,时装设计和制版成型开设了很多公共课程,学院允许并鼓励学生同时进修两个专业。此外,学校实行多样化办学,宽进严出,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学历,三年之后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继续申请本科学习或申请硕士学位。
在培养目标上,学校一方面是针对其专业方向,为就业领域提供具有时装制作、设计和营销的专门人士,从而使学生成为其工作领域的佼佼者;另一方面,学校定向地为有志于专业深造和知识更新的时装设计师和营销师提供正规硕士课程,培养时装界的专家。
在教学内容上,它十分强调顺应市场的需求。每一年,艾思蒙特的教学大纲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当前的流行趋势作出适当调整。同时,艾思蒙特设在各地的分院,还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人们的喜好和风俗习惯将教学大纲进行微调。在教学方法上,它重视对学生个性化和实践力的培养。艾思蒙特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制板、服装制作,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时装设计产品和构想。学校重视校企合作,将学生的实习严格纳入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不拘于一格,形式多种多样。采用工作室研讨、理论课讲授、讲座会谈及企业实习等,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和技能。艾思蒙特在每学年都会由学校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了解到市场上的流行元素,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注重基础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前两年学生要学习最基础和严密的制板和服装知识,在三年级时分设有男装、女装、童装、戏剧舞台装、高级定制、配饰和针织等专业,学生根据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以培养专业领域的高精尖人才。
在学业考核上,学校非常严格,实行宽进严出。一年级的学生要了解行业并熟悉艾思蒙特的国际专业思维和创作方式,二年级的学生要能够基本胜任行业的工作,三年级的学生要在所在领域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能够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养成专业行为方式、培养个人自信、塑造专业气质等方面的指导课程,艾思蒙特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其开设。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艾思蒙特的毕业生要求掌握现代设计的辅助手段,如计算机设计、计算机制图。吸收管理新理念,培养学生面对国际性的挑战,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学生专业化的能力,不仅为自己在职场争得一席之地,还成就了艾思蒙特170多年的声誉。艾思蒙特的教师选聘很严格,除了具备专业化知识外,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一切都为艾思蒙特的学生获得行业就业通行证提供了有力保障。
就业宽广 校企紧密合作
艾思蒙特高级时装设计学院的学历能够得到法国政府的认可。每年,艾思蒙特的毕业生广受业界欢迎,几乎都能进入领域内的世界知名企业并担任公司要职。例如,国际服装界的巨型集团路易威登(Lvmh)、安德烈(Ander),都会从艾思蒙特招聘毕业生。而且这些企业和学校有着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都提供给学生实习岗位和见习机会。艾思蒙特为学生建立详尽的跟踪档案,根据学生的情况积极地给他们提供创造各种见习和就业的机会。
此外,世界级时装大师大部分都毕业于艾思蒙特。如土耳其时装设计师艾思洁(Eke Gee),法国国家歌剧院舞台装设计师法兰克·索贝尔,挪威时装设计与制板师衣格斯,在美国高居“未来亿万富姐”排行榜首位的卡特琳娜·玛兰蒂诺(Catherine Amandine),迪奥(Dior)裘皮装设计师明居林(Ming Julian)等,他们都分别创建了自己的享誉世界的服装品牌。
艾思蒙特与时装界、奢侈品行业的各大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迪奥(Dior)、爱马仕(Hermes)、迪卡侬(Decathlon Grouped)等国际知名企业,为学生创造了理想的实习和就业平台。艾思蒙特定位企业,着眼市场,根据最前沿的时尚讯息和企业需求,培养着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人才。艾思蒙特的实习课分为必修实习和选修实习,在学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中,完成每学年都设置的实习课程。学业结束时,学生根据自我发展的规划和意愿,自主创业或由学校推荐就业。
办学多元 院校遍布全球
艾思蒙特自1841年创办以来,经过阿列克斯·拉维涅(Alexis Lavigne)及其后人的努力,日益壮大。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了分校,分布在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巴西等各个洲的14个国家。这些海外学校,秉承着法国艾思蒙特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设立了高级时装设计学院和时装管理商学院。这些学校采用法语教学,培养机制、课程安排与法国本土的艾思蒙特同质同步。在确保与法国本土教学理念一致的前提下,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各国学生的创造潜能,采用个性化、特色化培养方式。艾思蒙特实行资深教授轮岗制,保证了优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