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0 14:5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支行行长参加金融科技专题培训班后的心得体会
几天的学习,触动很大,有种“井底之蛙”和“被OUT”的危机感,更有“不跑步改变就是退步”的紧迫感。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广泛,设置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银行业务模式的重塑》、《人工智能与精神创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金融科技关联课程,请来高校教授、学者及金融专家为我们授课。从宏观经济新常态到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与“万物互联”创新思维到无边界的“以人为本”、科技时代下的银行转型与战略思路到营销管理智慧、人工智能数据驱动的消费金融创新到大数据时代银行情报获取与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自我感觉在理念思维上得到新的拓展和站位,对科技金融的认识、理解、与岗位工作的结合都有明显的触动。
通过此次培训我认识到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对抢占先机,拓宽公私客户拓展渠道的重要意义。农业银行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和大数据,把握好互联网时代客户连接的本质,以金融科技为主线,加强同客户的平台化连接,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获客、活客和留客能力;要用好微信、公众号等营销新手段,通过粉丝经济效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客户基础。
随着科技发展,银行由手工记账,到电脑记账,由单机版到数据二级分行集中,一级分行集中,总行集中的历程,到了如今的大数据平台,云计算。银行的客户群也由60、70、和80后到如今的90和00后的年轻一代,客户的服务也由单一服务到多品种多元化服务,因客户需求,应客户所需而定制各种产品,由单一的储蓄存款,到如今的各种理财、保险、基金、黄金等一系列升值的产品,不同的回报。也由柜台服务到自助服务,再到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一部手机便可以处理银行柜面90%的业务,这样翻天覆地的变革,就是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带给银行人和客户服务体验的转变和颠覆!
新常态与新科技已经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发出了时代之问,各个支行与网点应该是最敏感的单位,如何可持续?答案就是适应新常态、拥抱新技术、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趋势,创新改革传统金融方式,顺势而为,主动寻求传统金融体系发展“解药”,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发展,创新金融管理模式、更新金融管理理念,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客户的期望值已从对产品的追求向体验至上转变,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重点,也将从简单和标准化,转变为创造个性化的体验,作为银行人未来的分支机构的重要性将逐年下降,而电子渠道,尤其是移动渠道才是王道,就经营最前沿的一级支行而言,作为农业银行基层管理者,我要做的就是服从和执行新的发展理念,提高我行服务水平,而不是畏难和质疑。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与大众性特点使得客户享受到了全新的体验,商业银行面临了大量的客户流失,因此我们应做到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获客、活客和留客能力,打造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只有服务客户,抓住客户,拓展客户,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客户基础,才能使农业银行“根本固而枝叶茂,源泉壮而流派长”。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自我,才能顺应未来的变革,未来的银行金融服务也才能赶上移动化浪潮,我们才能不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淘汰出局!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除了在大数据的概念上的研究外,重点放在技术研究。美国政府六个部门启动的大数据研究计划中,绝大多数研究项目都是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重视的是数据工程而不是数据科学,主要考虑大数据分析算法和系统的效率。
国内在大数据研究领域的重点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挖掘,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处理,应用式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系统。但目前国内高校很少有开设大数据方向的相关专业,业内先驱当属北航软件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此专业是北航软件学院、北航计算机学院与慧科教育(工信部移动云计算教育培训中心)联合打造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另外,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了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同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设立大数据的硕士博士学位项目。另外,开设大数据相关本科专业的院校有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大学和北京城市学院。而2014年9月开始,西安欧亚学院也开始对外招收网络工程专业(大数据方向)。
三、民办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西安欧亚学院作为一所民办三本院校,本着创新型教育理念,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2012年开始筹备至今年正式招生,共两年时间。无论从企业需求,还是学术要求,我们都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及论证。
1.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在与北京大学教授合作的项目中,受到启发。继而开始搜集大数据方面的各种文献资料,对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专业开设情况进行考察,借鉴他人的宝贵经验。最终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课程规划清单。
(2)企业调研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学生将来是否能顺利的找到工作,与其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考虑,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可是,我们并不了解,目前,就某一个行业领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无论从专业能力方面,还是从个人基本素质方面。
鉴于此,我们对一些相关企业做了调查问卷,结果得出,企业需要的大数据人才,从个人素质方面,需要以下能力:
良好的数据敏感度,能从海量数据提炼核心结果。
对统计、数学建模有强烈的兴趣和钻研精神。
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擅长与商业伙伴的交流沟通,具有优秀的报告讲解能力及沟通能力。
工作高效,有条理,细致,态度积极,责任心强,能够承受较强工作压力。
在专业技能方面,需要以下能力:
熟悉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基础知识,熟知常用算法。
熟练使用SAS、SPSS、R、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
精通至少一门编程语言(C、Java、Python、shell)。
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
熟悉Linux 操作系统开发环境。
(3)师资培养
学生所学知识的源头均来自于老师。我校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虽然基本的理论知识都能掌握,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缺乏。为此,我们将教师分批派往不同合作公司进行挂职锻炼,为期一个月至半年不等。这样,教师不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同时,在企业中,能经历到不一样的工作状态和企业氛围。将来回归课堂,能给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书中没有的工作经验和阅历。
另外,在大数据方面,有很多不同方向的讲座、论坛、会议。其间,各领域的业内高手都会云集,畅谈自己的编程经验或心得体会。我们会及时派出相关老师外出参会,听取高手经验、开拓视野的同时,更希望能和高手有交流甚至合作的机会。
(4)专家论证
经过我们的调查问卷和深入企业实习的见闻体会,我们更加明确了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方向,进一步完善了培养计划。为了更有力的支持我们的方案,专业开发团队先后多次请来名校教授进行座谈论证,经过5次不断的“推翻―重做―修改”,最终形成2014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2.方案阐述
我校在网络工程专业开设了一个大数据方向的实验班,本科四年制,培养阶段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和多元化培养三个培养阶段。
第一阶段:通识教育培养阶段。
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而设置,并为全面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包括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两个模块。在综合基础模块中,设置了由“政治思想理论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体育”等系列课程构成的必修课程,和由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系列课程构成的选修课程。重点满足对学生逻辑思维、思想品德、身心健康、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活动能力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基本技能模块中,主要设置有计算机类、英语类和人文类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基本工程与科研素养以及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
第二阶段:专业培养阶段。
培养大数据分析人才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学历提升两个模块。学历提升模块开设计算机类考研必备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础、数据挖掘等基础性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础模块开设统计学基础、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Hadoop并行计算、数据可视化技术和分布式云计算等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大数据在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方面的核心技能,培养工程人才在计算机学科网络大数据专业领域中必要的、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阶段:多元化培养阶段。
通过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使学生个性培养得以实现。大数据专业将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地帮助企业掌握大数据应用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的解决办法,包括实现和分析协同过滤算法、运行和学习分类算法、分布式Hadoop集群的搭建和基准测试、分布式Hbase集群的搭建和基准测试、实现一个基于、Mapreduce的并行算法、部署Hive并实现一个的数据操作等等,实际提升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年9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泉县师训中心组织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至六年级的新教材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每一次培训,都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教师的成长之路应是一条学习之路,也是一条反思感悟之路。下面就将本人对本次培训的收获整理如下:
一、教材的变化
修订后的教材清晰地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要求,设计出有效的、可操作的路径或方式,确实使学生获得"四基",形成"四能";也更加细致地反映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突出关键点和启发性,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发展等规律。新教材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容呈现、结构安排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概括地讲,有以下几方面:
(一)调整教材结构,使内容的编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要变化有:
数与代数部分:在二年级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
图形与几何部分: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安排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性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的内容安排了三个层次;……
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安排统计的教学。第二学段才开始系统教学统计图表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可能性"后移至五年级教学。
综合与实践部分:调整或重新设计了主题活动。中低年级每册一般只编排一个主题活动,提高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高年级每册一般编排两个主题活动,重在体现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完整过程。其中,新设计了"量一量、比一比""探索图形"等主题活动;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改编为"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
(二)系统设计"解决问题"教学编排,为实现"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
1. 结合各部分知识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
在第一学段各册教材的主要教学单元,都安排了教学"解决问题"的例题;第二学段各册教材的大多数教学单元,也安排了教学"解决问题"的例题。这些丰富多样的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案例,不仅为培养学生"四能"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也有助于学生积累探索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策略的经验。
2. 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材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地让学生学习并体会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方案并加以解决—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在教材中的体现方式是:低年级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提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从三年级开始采用"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提示。在解决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问题时,会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提示语,如"分析与操作"或"分析与画图"等。
3. 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修订教材大大丰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内容。新教材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让学生通过解决不同的问题,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现实,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注意题材广泛、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的内容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数的运算部分仍保留传统应用题内容中合理的部分,但又注意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水平,选择学生将会面对且结合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例题。
5. 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情境
怎样使小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提出数学问题?此次教材修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从低年级开始就在许多题目中提出"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安排了专门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
本次教材修订注重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基"课程目标,关于"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本套教材采取的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各个内容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二是在二至六年级的每册教材中单独设置"数学广角"单元,利用操作直观等手段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修订后的教材在各个内容领域的教学中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训练,让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
在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方面,除了以前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如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等)外,还设计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希望以此提示教师在课堂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对估算的教学内容和编排进行了调整,体现学习估算的意义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1. 对估算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首先,估算教学的起点后移。正式的估算教学从原来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后移至"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第二,改变了估算教学的主要载体。由主要结合四则运算教学估算,改为结合运用计算解决问题进行教学,从而将估算当作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第三,在计算以外的教学单元,仍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估算的应用。例如,"测量"单元中安排了估计距离的例题等。
2. 重视估算方法多样化和估算策略的教学
估算即"近似计算",一般将算式中的数据看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近似数,通过口算得到结果。近似数的选取通常是用"四舍五入"法,有时也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具体的方法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问题的情境灵活选择。修订后的教材注意呈现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策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体会估算策略中蕴含的不等式的性质。
(五)设置过程性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
修订后的教材在每单元学习结束时,为学生提供了反思与自我评价的板块——"成长小档案"."成长小档案"中的案例提示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本单元学习的感想,一是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感受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成长;二是说一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事,回味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特色介绍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2、将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3. 以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为例,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4、大数目的加减混合运算,很容易出错,教科书突破了这一难点。
5. 教科书非常重视图表表示问题, 读懂图表等基本素养的培养。
6. 乘除法中增加了点子图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7、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调动已有认知基础,建立起已有生活经验和所学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8、用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开展新知的认识。
9、利用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6年9月6日-7日,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国各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者、涉农互联网企业和新农民代表共话“互联网+”现代农业。各部委、科研机构、高校、相关企业就“互联网+”现代农业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接农村地气
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适应农业特点,接好农村地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商业运行模式。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供销社等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市场监管等,努力创造“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鼓励基层和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探索,重视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将‘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盆景转化为风景。”强调,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到农村创业创新,不断壮大新农民队伍。
部委之声
深化互联网思维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农产品在“触电”的道路上仍需探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一根网线,怎样才能实现农业新发展?
自1969年互联网诞生以来,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壮大,对人类社会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进而把我们带进了信息革命的新时代。“互联网+”现代农业不能仅仅理解为加农业生产、加电子商务,而应当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充分发挥互联网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作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应当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重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使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让农业经营有规模、有效益,提升网络化水平,让农业产业有面子、有竞争力、可持续;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了国内外价格倒挂和需求外溢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就应当瞄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三大目标。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强调。
“我国农村网民目前已经达到1.95亿,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3亿,作为重要的网络资源,农村网络的潜在价值巨大,有待释放。”屈冬玉表示,统筹推进线下线上现代农业,要在四个“新”字上做文章。一是大力挖掘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素;二是大力培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三是大力打造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四是大力拓展农业农村新经济的新空间。
目前,农民外出务工的单向流动方式正在逐步打破,已有480万农民工和1%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创办领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147.9万家,农民创业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其中有一大批都是既懂互联网又比较了解农业农村特点的新农民。
大数据剖析“互联网+”现代农业
既然是现代农业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作为基础的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庞大的农村网民市场、强大的电商平台、创新的电商模式组成了当下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
近年来,以宽带中国、无线城市、下一代互联网、宽带村通等模式为基础,农村基础通信设施移动宽带、广电有线网逐步提升。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15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比2014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2015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95亿,同比增长9.5%,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已经达到1.7亿,同比增长16.3%,占农村网民的17%。互联网助力农业经营水平提升,“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的是互联网为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提升创新。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在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暨农民创业创新论坛上强调。
庄荣文在会上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截止2015年底,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数量多达25个,覆盖1000多个县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企业纷纷推出各自的农村电子商务战略。2015年阿里巴巴建立了63个县级农村电商点,县城的服务站超过20多个,截止2016年上半年农村淘宝项目已经覆盖全国29个省,300多个县。京东乡村推广已经达到了27万人,京东县级服务中心达到1500多家。京东地方特产店已经达到了1000多家,京东的农村电商、涉农企业已经达到200多家,京东乡村白条推广员累计授权人数达到7000多人。
庄荣文表示,2015年中国供销社系统开展合作的企业1530多家,省级电商平台14个,县级电商平台13个,在线交易总额达到了3960亿,同比增长292.5%。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等条件都有差异化,发展电商的模式也有各种各样,目前看到的有中国服务商+网商+传统产业模式,有电商服务中心+电商模式,有生产方+电商模式,有专业市场+电商模式,有集散地+电商模式等等,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地特色的发展特点,都在结合各自的条件探索适宜的电商发展道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购已经走向寻常百姓家。不论是上网的消费者,还是各种电商平台,都在一步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
因地制宜 加强基础
“农村淘宝”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名词,一个含有特定意义的词,是农村与互联网相连的一条纽带。其实不仅仅是“农村淘宝”,各大电商平台“接地气”的举措不胜枚举。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农业则是难得的发展契机。
那么如何以合理的价格和适当的质量来保证,我们从今天的生产状态走向机械化、智能化?我们如何使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来真正保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仅不能突破还能有所增加?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必须直面关键问题,为关键问题给出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解决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表示,种养植业门类繁多,比如太湖的大闸蟹、吴中的杨梅、碧螺春、水稻等特产,不管是种养的过程,还是我们产品和用户结合的模式,各不相同。所以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合;信息技术,信息和农业技术、工业科技的结合一定要具体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基础依然不够,没有基础的话,物联网加不上,信息化也加不上。那么,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具体是什么?
杨学山表示,第一是农田现代基础设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基础设施是关键性的。第二是农业机械,要实现种养殖的智能化、自动化,没有好的工具的匹配是做不到的。第三是基础的平台,也就是整个中国网络的水平、接入的带宽、覆盖的范围,城市和农村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第四个基础是数据、是信息。这里面既有微观的,比如说已经对很多的土地进行了很精细的测量,它是什么性质的、适合种什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已经有了,但是覆盖程度不够。最后一个是人的基础。因为整个环节,尤其是种养植,人在里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术之声
科技为质量把关
当下,农产品与互联网结合也好,冷链物流建设也罢,根本问题在源头,农产品质量才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这需要依靠科研机构、高校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把关。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研究员许世卫在主旨演讲中提到,监测预警是对生产、流通、市场、消费等进行全产业链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预测预警与信息的过程,应该说监测预警是现代农业管理一个高端的工具,现代化、信息化一定要有监测预警。
现代化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伴随着与监测相关的工程。现代农业的发展时刻都在监测上,监测好了,农业现代化就完成了。现代农业的管理正在从采前向采后转化,决策要的是可靠、准确、及时。农业风险的防范过程就是不断预警的过程。现在农业发展中,最难的是难以真正快速地了解市场。我们很多情况下不了解现在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现在农业的管理规避风险的需求更加强。在现代农业的管理中有三个方面的难题。首先要数字化发现问题,其次是模型化分析问题,再次是系统方面的预警。
在大数据时代需要有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够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数据资源数量与价值。
物联网是数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生产国,占世界产量的65%。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平均涨了将近10倍。物联网最核心的中心思想就是让物体连接网络,用到水产养殖里面,就是让我们的装备有身份、有连接方式,让我们的装备能够精准、智能地工作。同时通过装备之间的连接,实现每个方面的定义化。大数据核心就是从众多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时候投料、投多长时间,这些都变成精准化的东西。物联网给大数据提供数据的来源,包括环境的全面感知、个体行为的实时监测、现场作业的自动化操作以及可追溯的质量管理。
创业之声
打破传统模式
向科技要财富 向网络要效益
“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一个漂亮的女生要到一个山旮旯里去创业呢?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因为爱情。为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到山旮旯里去创业呢?也是四个字,因为梦想。”在提到创业之初的心理活动时,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曼如此说道。
鲁曼说,创业一开始首先遇到的阻力,就是来自于家庭,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尝遍了四处问人借钱,但是却怎么也借不到的辛酸滋味。以我们当时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建立各种渠道,也没有实力去做推销。还好网络销售在这个时代初见端倪,我们就想到能否在网上开辟空间,打开销路。于是我们就建立了网页把火鸡放到网上销售。效果随之而来,不断有人打电话过来咨询,还有客户上门,再后来到我们这里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作为新时期的创业者,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经验与知识的叠加,才会使创业之路越走越远。我们传统的养殖模式加上互联网运作无疑是“互联网+”中最接地气的一种做法。农业创业要想成功一定要打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要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向科技要财富、向网络要效益。
新农人谈新农业
“我是一个新农人,我没有想到种地原来是这么一件大事,对很多人会有那么大影响力,所以也是特别的荣幸。”北京阿卡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江宇虹谈作新农人体会时这样说,中国十几亿的人口,产品的定位和人群的细分特别重要。农产品在过去是没有被细分的,始终是初级产品。其实它不是的,我们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品牌化的过程。除了走品牌化的道路,接下来就是卖给谁,如何把产品卖出去。中国不缺种地的能手,但是缺少研究如何把产品卖出去的人,所以农产品的销售其实是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东西如果卖出去我找谁来卖?找超市吗?超市要收至少30%以上的进场费、标签费,我们付不起。那有没有更短的价值链的出现?能不能更好的找到扁平化的、缩短价值链的这样的合作伙伴出现?于是我们做了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最早在2011年、2012年做的事,就是把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土地是农民集体的,它有所有权,阿卡有经营权,消费者拿到的是使用权。解决了供应链和需求端的问题,就一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不了,为什么?建冷库,一个冷库一个亿,这不是一家民营企业或者是一家小的生产者能够实现的。但我们去整合了市场的资源。市场上面有像顺丰优选、京东冷链,这些非常优秀做生鲜冷链的公司。我们的做法是把订单和社会化物流进行了系统集成,做了一个第三方的系统平台,把实时的数据跑在了上面,所以冷链物流是最后的一个问题。
从养猪看农业电商发展
“创业难、做企业家难、做农业企业更难。”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表示,拿我们养猪来讲,以前说养十头猪是多的了,现在你养一百头猪也没用,为什么?一头猪平均赚一百多块钱,一百头猪才赚一万多块钱。而进城务工四万、五万一年是常态,而且有星期天节假日,也有体面和尊严。在这种格局下,大批的青壮年进城去了,这就带来了机会,什么机会呢?有了规模化的机会。
刘永好表示,从事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至少需要满足四个要素:第一是人。今天要规模化的种植业、养殖业,必须是一批有知识或者有组织、有服务体系的现代农业企业。
第二是钱。家庭农场组织起来是组织化的体系。要做家庭农场、要种几百亩地、要养一千头猪,钱从哪来?养一千头猪一年养两批,一批五百头,至少养五百头猪那要多少钱呢?少说四十万。农民外出务工干了十年、二十年可能有十万了,离四十万还差得多怎么办?要金融的服务。现在农民朋友存的钱是相当多的,但是这些钱拿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拿到城里去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的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和“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农业企业,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第三是技术。农民要规模地种地、规模养猪,需要科学。
一、校本教研绿色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就是生物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百度百科)。绿色系指校本教研要有可持续性,校本教研绿色文化生态就是一所学校在办学理念引领下,整合群体教研智慧的校本文化呈现方式。数字化环境下,建设教研文化生态的重点就是要关注和研究从现实性世界到数字化世界里师生关系、教师关系和同学关系,其中教师个体与职业同伴的专业互助是教研文化建设的核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研的生态则主要系指学校教育生活中语文教师与教育大环境特别是职业同伴的关系,语文教研往往更具有校本引领作用。研究教师教研的职业生活状态,有利于优化教研环境,培养教师研究意识,完善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将教研建设从显性制度管理发展到隐性文化管理,提高教研活动长期而持续的效益。
二、“专业引领”的方法与作用
然而,教师毕竟是职业,是职业就必须有基本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规范,因此语文教研必须从基本的职业要求开始。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研修。语文教师只有在以“生本”为中心、以“文本”为重点、以教育情境和信息化为载体的实践反思和理论探究中,在改进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变自己思维习惯的互动中,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研讨,互助互励,共同提高,是学校教研的重要任务,而主题研讨就是语文教研“专业引领”行之有效的研讨活动方式。
所谓主题研讨,就是教师在解决自己教学困惑和弥补自身素质缺欠的过程中促进自我发展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目的是在信息化环境里,在专家和同伴的帮助和启发下,促使每一个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在学校和教研组长的主导下,教研组全体成员要认真思考,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讨主题。如反思语文教学的观念与习惯,反思数字环境下的资源与学法,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方法与能力,反思自己专业知识的短长,反思社会期望的师德与素养,都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研讨主题。主题研讨的过程,是教师适时反省、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研讨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个人反思,可以是主题汇报,可以是问题讨论,可以是优质课观摩,也可以是研讨课评议。主题研讨引领教研行为,有缘,有序,有重点,避免了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内涵,是最草根、最轻便、最有实用价值的校本培训方式。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里,就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互动功能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与讨论。网络开放,教育主题论文比比皆是,而自己的 QQ与博客不需要编审,立言探讨,自在我心。教育叙事,案例研究,得意设计,教海涟漪,皆可以从理论上思考,在实践中探究。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更像是生命成长的共同体,是一个多维互动的生态系统,在“新课程”这块田园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该一样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自我。教学环境应该身手开放,思想解放,个性奔放。网络专题阅读与QQ、博客等载体师师、生生、师生教学教研互动,是让教师和新课程一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自然生长”的特点与范围
“专业引领”这种“任务性、高强度、运动式”的职业修炼毕竟不能成为教师的常规持续生态,我们还应该将主题研讨带进我们的职业行为,演变为一种习惯和意识,养成教师的职业文化修养,变成自主自发行为,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回归“自然生长”的绿色状态,将教研活动“去神圣化”、“去任务化”,变得平易近人和常规常态。作为教师个体,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像教师把读书作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我们要从同伴互助发展到专业自觉,从专家引领进步到自主反思。逐步将主题研讨延伸到随机观课聊课,在经意或不经意中分享同伴的教学经验与智慧。将“无心”聊课和“有心”分享变成教师“合情”、“合理”的职业生态。
“合情”就是教研工作要生活化,“合理”就是教师生活要有研究味。据观察,教师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带有自己的专业色彩。我们会在生活的流转中,进行着“教育叙事”和“教学评论”,经意或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专业习惯和独特的教育教学技巧与思想。在主题研讨的感染下,也会将团队意识培养成的活动方式、职业习惯和经验库存保留到教师的日常生活里。比如跨学科观课的心得体会,教室走廊上无意听到的教育教学方法,谈心时随意轻松中的教学箴言,课间只言片语中的警策睿智,聚会上有口无心的原生态展露,老教师引以自豪的妙招绝技,年轻人自我砥砺的心灵反思,读书者拷贝发送的二道贩子,失败者刻骨铭心的遗憾教训。无主题,却有真智慧,说者可能无心,听者一定会有意。这种以“口心相授”为特征的“师傅带徒弟”式随机聊课,往往贯穿于我们的职业生活,需要我们有心去“沙里淘金”。因此,所有“有意味”的教育生活都可以纳入聊课的范围。而网络聊课更是如虎添翼,参与度大,参与面宽,效率更高。
四、聊课要关注“重要他人”和“关键事件”
关键词:慕课;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21-02
慕课带来一场教育的革命。新形势下,就业指导教师如何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积极借力、学习、利用慕课,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反思提升教学技巧,练就独特教学智慧,从而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这是当前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内涵与意义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教育的基石,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学生的知、情、意、行,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一切教学改革的成败,以至于教育界公认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何谓教师专业发展,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1.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辨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充实。毛伟霞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培养个人知识、技能、专长以及作为教师的一切特点的任何活动,包括自学反思以及正式的课程学习。可见,这一定义涉猎内容颇广,但主要包含了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1]。车军从教育学、法规政策、行动研究三个维度对教师专业化进行了阐述。从教育学看,教师专业化应熟谙“教什么,如何教”,“育什么,如何育”;从法规政策看,提出应有规范系统的教师聘任、进修等政策;从行动研究看,教师应注重知识更新与重构、情感策略的管理和行为规范的修炼[2]。可见,他的这三个维度不仅涉及了教师课上课下所应具备的组织教学的全部技能,而且还涵盖了政策制度。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教师专业性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专业知识指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专业能力指来自教学实践的能力和经验。专业品质包括职业道德,也包括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等[2]。车军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就业指导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与专业化发展绘制了明晰的路线图。
2.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早在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就得到了法律的规定。教师是专业性较强的一种职业,随着知识的更新、科技的发展,其职业的专业性属性势必产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动力。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有力地促使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的提高,是就业指导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直至达到优质教学的源泉,是确定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身份与地位的前提。利好专业化发展政策势必唤起就业指导教师内在生命价值,影响就业指导教育水平的效果,关系到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前景。质量高、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其认知、开启幸福职业,掌握、经营自我美好人生叩开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之门。
二、慕课带给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慕课集全球名校名师、以海量信息华丽诞生,慕课平台正以开放、免费、大规模、足不出户在线学习揭开名校、名师的面纱,展示名校名师的风采,传播名校名师名课的理念、知识。慕课改变了传统授课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慕课对就业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要求。就业指导教师应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慕课平台当作跨学科、跨校、跨国、跨地区的国际教研室,加快慕课时代自我专业发展的步伐。主要从三个方面应对慕课的机遇与挑战。
1.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在专业能力上,就业指导教师都面临着慕课的冲击。就业指导教师应首先作为一个学习者,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现代信息素养。其次就业指导教师要从专业教学的角度观摩慕课视频、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技术及策略理论。最后就业指导教师要从实践的角度参与制作慕课,对照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2.职业化观念有待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的专业品质,其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源泉。纵观慕课名师课程,以及目前我国举办的首届微课竞赛视频,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教师有着较强的敬业精神、开放心态及创新意识。就业指导教师只有自身首先形成职业化观念,才能找准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3.专家化魅力有待形成。魅力散发无穷力量,吸引他人追随寻访。慕课时代,在学生轻易获得海量就业指导相关知识、教学视频音像的情况下,就业指导教师地位何在,作用何在?笔者认为,就业指导教师急需形成专家化的魅力。也就是说,在学生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无所适从的时候为其进行专业化的引导,在学生获取新知却依然茫然的时候给予他专家化的智慧启迪,在学生陷入职业规划及就业实践的现实困境中,给予其职业化的个性化帮助。
三、慕课时代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勇于创新,是慕课时代对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就业指导教师应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方面不断提升,达到较高的境界,积极借力、学习、利用慕课,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反思提升自我的教学技巧,通过科研,反哺专业后续发展,练就独特教学智慧,促使专业技能精益求精。
1.与时俱进,勤奋好学,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慕课时代,就业指导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自己拥有一桶水,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一桶水应来自更广阔的江河湖海之精华。慕课平台资源丰富,视频短小精练,汇集名家名课,就业指导教师应善于学习慕课优质的教学资源,把慕课平台当作自己获取新知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注册学习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乃至审美学等广博的知识,为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笔者了解到,除国外慕课平台,中国自有慕课平台如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爱课程、超星慕课、果壳网、智慧树、C20慕课联盟等近十几个,在这些慕课平台上涉及《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面试技巧》、《创业实务》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其质量非常高,不同的讲授者以独特的理论视角进行精彩亮剑,如清华大学金蕾莅博士开设了《职业探索与大学准备》,北京大学庄明科老师开设了《职业素养提升》,南京大学顾雪英教授开设了《就业创业课》,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的碰撞启发创造力,观点的融合促发新飞跃。就业指导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不断优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2.善于观摩,勇于实践,反思提升自我教学技巧,练就独特教学智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萧枫在《教师的一生修炼》中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超越期。适应期,教师面临如何融入环境。成长期,教师面临如何磨砺与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成熟期,教师面临如何继续前进。高原期,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进行评估与调整。超越期,教师对自我进行超越[3]。对于就业指导教师来说,应理性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有的放矢,规划发展。同时运用诸如观摩反思、协作研讨、同侪互训、培训、示范教学、经验分享、课题研究等策略,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4]。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即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反思其本质是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的对话,是教学现实与教学理想的沟通。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根本的机制[5]。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博客等分享讨论教学心得体会及教学视频,促进自己的教学改进;通过名师的示范作用,模仿迁移知识与技能,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实践,聚百家之优点,练就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
3.笔墨勤耕,持续科研,反哺专业后续发展。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是促使教师课堂教学知识延伸的根本,科研的深入开展是教师获取新知、拓展新视野、创新理念的有效途径,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6]。慕课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方式、课堂呈现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就业指导教师要紧跟新知识、新技能的发展,不断加强专业理论与教育科研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躬身力行的加强对新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度研究,才能在理解运用这些新生事物上游刃有余,松弛有度,才能凸显个人特色、变革创新。发展是永恒的,时代在发展,教师的角色与专业化内涵也在发展。就业指导教师应作为一个研究者,用智慧的头脑去发现、迁移、创新先进的知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升华,融入大海的宽阔,或激起时代的千层浪,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永不枯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毛伟霞,李小丽.快乐思维教学模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2]车军.基于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3]萧枫.教师的一生修炼[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2.
[4]李庆华,等.微格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2,(24).
这是由技术引领的一场传媒权力转移的深刻变革,传统媒体长期建立的中心化传播规则,逐渐被互联网创造的去中心化传播规则取代。以互联网新技术衍生的大数据、云计算、3D、H5、VR、无人机拍摄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生产和报道方式令传统媒体人应接不暇。技术的迅速迭代不仅使传统媒体从业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加,甚至开始在其他行业中蔓延。正如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所认为的,“无论你使用一样工具的时间有多长,无尽的升级都会把你变成一个菜鸟――也就是说,你会变成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在这个‘形成’的时代里,所有人都会变成菜鸟。更糟糕的是,我们永远都会是菜鸟,并且永远因此保持虚心。”②
毫不否认,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中今天依然是菜鸟。尽管在媒体发达地区有许多较为深入的媒体融合实验,诸如在下载量、粉丝量、阅读量上有较大的突破,但是其探索还只是停留在内容生产模式和报道技术呈现层面的局部解决上,在媒体与用户关系重塑的新传播链构建、技术与组织结构结合以及机制体制的转型上,仍然处于艰难的破题阶段,特别是在盈利模式的破解上依旧是个待解时刻。
传统媒体实施的媒体融合要面对的是忍痛放弃旧体系,努力构建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平台终端、人才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现代传播体系的过程。因此,如何按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则和传播生态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内蒙古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实践探索为例,就媒体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浅说心得体会。
一.融媒体矩阵与组织架构的化学反应
所谓“现代传播体系”,应该是现代传播关系与现代传播手段和渠道的结合,其实质也是一种“人―机过程”。其中,现代传播关系是体现在信息传播、交流过程中以现代社会结构为基础的各类传播主体间的社会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③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看是新媒体生态的构建,是一个围绕人和物的关系链构建的全产业链的过程。只有确立这样的价值传播体系,媒体的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实现。对于省级党报的媒体融合起步,融媒体矩阵是基础性的构建,是寻找用户入口,建立内容生产新模式的基本要素搭建。目前,内蒙古日报社的融媒体矩阵的构建已经完成,从最初的以“两微一端”的标配模式到现在的“三微一端”的新模式,在媒体形态和空间布局上已经具备现代传播体系的基本要素。内蒙古日报社媒体已经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介,逐步发展为具有报纸、刊物、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微播音、微视频、户外大屏幕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融媒体矩阵,初步形成了由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4种业态,蒙古语、汉语、俄语、斯拉夫蒙古语4种语言文字, 5条业务线, 6个融媒体编辑部构成的媒体融合发展体系,形成了13种媒介,34个媒体(机构)以及30多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媒体矩阵。
基本要素齐全空间结构合理的融媒体矩阵的构建是媒体融合的“相加”基础,而要实现人与物人与人的深度“相融”,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组织架构的设计是重要的步骤。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架构才能适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如何重塑内容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在组织要素、物质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中的重新构建中实现现代传播体系?
这是媒体融合破题的最艰难的变革。作为依靠规模发展模式成长起来的传统媒体体系,省级党报内部就是一个“航空母舰”系统,其子系统错综复杂,事业和企业机制并存,不同利益群体并存,不同体制机制的人群对融合的认识不同,积极性也有所差异。如依靠财政供养的事业机制的媒体单位,长期形成的是一种“稳定感”思想,观念上趋于保守,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慢,对媒体融合比较消极。企业机制的媒体单位,竞争意识较强,对媒体融合较为积极。两种机制两种观念以及不同运作模式的媒体单位诉求不同,在建立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方面面临设计上的困惑。如事业机制的媒体单位由于有财政供养的保障,只有新闻宣传的业务压力,面对盈利硬约束没有危机感;企业机制的媒体单位,不仅有新闻宣传的压力,也有面对盈利硬约束的生存危机。针对这种差异,我们在顶层设计上实行分类分体系运作模式,以蒙汉文党报为龙头,分为6个媒体事业体系和4个媒体企业体系,建设“1+10”媒体融合系统。在不同机制不同类型的媒体中都有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体现不同体系的特殊性。但是在内容生产和其他资源整合上又凸显一体化的作用,“中央厨房”是线,不同媒体形态的产品就是珠子。“融媒体中央厨房”空间结构中的平台、指挥中心、监控系统和采集中心的构建保障了组织架构的中心轴的作用和对不同媒体资源、人员的整合调度作用。在现有体制机制不能实施颠覆性的改革之前,目前这种分类运作体系有助于发挥不同媒体单位的积极性。
为保障“中央厨房”的一体化机制的运作,同时适应分众化的传播趋势,构建“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平台,我们建立了6个融媒体编辑部和对应的工作室。
新媒体矩阵和组织架构的构建完成之后,重塑内容生产流程就成为媒体融合化学反应的关键性环节。在媒体融合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内容生产流程是“先报后网”,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先网后报”。
最初,基于传统媒体形成的“二次售卖”模式的惯性思维,许多人认为,内容资源是纸质媒体的核心资源,如果把核心资源先相送于网,那我们的“内容红利”向何处获得?但是随着传统媒体的日渐式微和对新媒体认识的深化,特别是伴随媒体融合进程的推进,持这种观点的媒体人逐步认识到,伴随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内容红利”在纸质媒体变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其在传统媒体里煎熬,不如让它在新媒体上再获“新生”,与融合单位共享“互联网红利”。
每一次深度融合的关键探索始终伴随的是观念的新生,互联网思维的建立,是内蒙古日报社由“先报后网”到“先网后报”生产流程重构的观念革命,是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的质变。由“移动手机端、PC端、纸媒”依次的“先网后报”内容生产和流程体系实施后,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凸显。不久前内蒙古日报社组织的锡林郭勒盟融媒体报道行动中,许多记者发现,他们参与的融媒体报道在他们还未离开当地之前,已经在报道地扩散开来,甚至连他们居住的宾馆附近社区的老人,也接触了他们的融媒体新闻,成为当地的谈资。
从“大众传播”到“人际传播”效应的凸显,是彰显媒体影响力的传播体系聚变,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本质上看是建立从“人与物”到“人与人”的传播链条,这种链条,既包括线上,也包括线下。关系链的搭建是实现关系创造价值的生物链,是传统媒体融合寻找商业模式的重要途径。观察当今许多自媒体的发迹过程,从优质内容和垂直平台创造的粉丝资源到社群组建,再到活动营销和植入电商等盈利模式,这给传统媒体转型一个根本性的启示:谁在平台终端率先抓住用户,并且通过生产和消费链条锁定用户的生活轨迹,谁就有可能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开掘。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传媒的传播路径,同时将用户新闻需求和他们的其他需求通过媒体创造的关系链条在同一个平台实现了。比如在微信上获取信息的同时,用户还能够实现红包转账和滴滴打车,也可以进入其搭建的电商实现购物。内蒙古日报社目前也在探索这种关系链创造的“关系红利”,比如我们旗下的两家传媒单位依托各自的新媒体流量,建立电商入口,围绕内蒙古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进行商业布局。
在互联网创造的众媒时代,媒体的边界消失了,今天的媒体已经不是传统概念的媒体,跨界成为常态,依托媒体创造的流量,发掘用户需求价值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二.“借力”和“借智”的传播体系升级
互联网基因缺乏是传统媒体的瓶颈,特别是技术人才和新媒体经营人才短缺是媒体融合最大的短板。内部人才孵化在短期内实现突变的可能性很小。整合外部资源是实现内部传播体系提升的必要途径。4月12日,内蒙古日报社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媒体融合项目规划、数据中心、媒体中央厨房、中文客户端、WAP网站建设、内容资源合作、立体化推广以及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借助外力激活内部体系,是媒体融合迅速推进的有效战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合作方利益共享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义,也是改变传统媒体自身缺陷,实现开放、互动、共赢的大平台战略的新思维。
思维的提升是一切事业的开端。如我们蒙文媒体融合体系与蒙古国媒体的深度合作、全区党报编辑部联盟的建立以及与区内新闻院校的合作,其效应正在不同领域内开花结果。我们按照借外力弯道超车的思路,以技术引进、技术合作、自我补充的形式解决技术上的每个难题,先后利用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蒙科立的技术,同时引进了人民网、北大方正、后建、思脱、北方、移动基地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索伦嘎新闻中心与蒙古国技术公司合作研发了融媒体采编平台、客户端、手机网、俄文客户端,实现了引进技术共同研发产品、技术托管外包、保护核心数据的新模式。同时在内容资源整合方面,我们与全区各盟市党报进行不同资源的交换和分享。
与此同时,我们还搭建了以“打造媒体融合研究平台,实现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智囊机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旨在通过“借智”活动,按照互联网的逻辑推进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传媒系合作,邀请学界专家参与我社媒体融合项目、组织机构的运行效果研究和评价,为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融合提供决策服务。同时,各方在人才培训、项目孵化、新闻课题研究方面将展开深度合作。
世界首个媒体融合以及数字产品实验室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麦金创建的。他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从教23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媒介融合专业,从2005年到2008年一直担任媒介融合系主任的职务。在国内,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 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此后,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等传媒院校以及深圳报业集团、河南融媒体集团等先后成立了相关机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内蒙古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下的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步入深度试水阶段。
三.重点确立“一报”“一屏”“一微”的发展路径
内蒙古日报社确定的重点发展路径是建设“一报”“一屏”“一微”,“一报”是办好报纸,“一屏”就是要办好手机媒体,“一微”就是要在微视频领域形成新突破。这样的发展路径确立是基于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资源状况和现代媒体发展趋向作出的基本判断。
先说“一报”。前边已经谈到,纸质媒体的“内容红利”在现有的报纸商业模式下已经很难变现,在新闻的及时性实现、报道方式的呈现、对用户需求的精确锁定上,报纸确实难以与新媒体匹敌。但是报纸在专业性开掘和深度开掘上仍然有潜力可挖,特别是它带给阅读者那种心灵上的宁静感和想象空间是新媒体不具有的特质。毫不否认,在互联网领衔的新媒体的冲击下,纸质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媒体实现成功逆袭。如隶属于中南传媒《潇湘晨报》系的《快乐老人报》就实现了百万大报的目标,纸媒读者一天天在减少,但是老年读者却一天天在增加,他们抓住了中国步入老年社会的机遇,重点布局老年产业,围绕老年购物、老年旅游等老年生活开展商业构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京报》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办报理念下,在继2015年继续保持盈利的基础上,2016年一季度广告经营迎来了近两年来最好的开局,下属10个行业部门,第一季度任务完成率同比去年逆势增长22.71%。同时,一些媒体在“社区报”“免费报”的路径上拓展新空间,也取得了成功。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的国情,也给报纸在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留下了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看到,虽然新媒体不断开疆拓土,然而内蒙古日报社的纸质媒体的发行量相对稳定,除了都市类媒体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主动降低发行量以及在经营上面临大的困境外,《内蒙古日报》蒙汉文版在维持23万发行基础的前提下,全社较大比重的广告收入还是来自纸质媒体。因此,为强化纸质媒体的作用,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社的纸质媒体进行了集中改版和气质重塑,改版后的各媒体在新闻表达力、新闻专业性、版面的导向艺术性上都有了质的提升。改版的成功也为内蒙古日报社的新媒体创造了“内容红利”。
在办好“一报”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向“一屏”――手机媒体寻找蓝海。据第37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④由于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改变,手机媒体创造的“新生活场景”使亿万人群的生活被绑定,它正在重塑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在手机媒体端必须有所作为。内蒙古日报社在手机媒体构建上,目前已经上线5个客户端一个手机报,在结构布局上有蒙文、汉文系列和党报、都市报系列,党报汉文系列重点锁定时政新闻的“内蒙古客户端”和“内蒙古手机报”,同时在今年6月,我们还上线了索伦嘎斯拉夫文客户端、索伦嘎俄文客户端、汉文财经系列“纵横新闻客户端”;在都市报系列,重点发展“大草原客户端”,定位围绕都市服务。
伴随智能手机的诞生和传统媒体受众向移动媒体的转移,手机成为媒体新的蓝海。同时,由于入口门槛较低和传统媒体转型的需要,手机媒体数量激增而且竞争也日益激烈。调查表明,在智能手机移动使用的状况当中,尽管我们可以下载终端客户端多达上百万个可以被选择的对象,但是平均只有23个,在这23个已经下载到手机客户端上的媒体客户端和APP当中,1个星期至少被点开使用一次的APP和客户端只有7个,如果你不能进入前七位的话,作为一个入口级的终端,你的价值、你的影响力、你的意义就很低了。⑤
如何有效开发手机媒体,建立入口级的终端是建立现代传播体系的核心。针对手机媒体竞争现状,我们提出以本土化、个性化、碎片化、社交化、视频化作为基本发展方向,寻找建立营销推广的有效路径。同时,我们还向垂直类媒体方向努力,在媒体细分上寻求差异化突破,如“纵横新闻客户端”和“内蒙古手机报”的大学生版的开发。此外,我们还根据内蒙古地域辽阔和农牧民群体多的特点,在手机报端重点布局旗县版,旨在通过地区差异形成的经济和信息不对称中建立相对优势。
“一微”的重点布局,是在互联网“视频化”的阅读趋向上构建适合用户需求特点的现代传播体系。《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在2015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在过去的3年内上升27.3个百分点,达到3.54亿,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观看网络视频,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⑥在视频需求中,由于微视频用户体验较好、节省流量、适合在流动生活场景中观看,因此更受青睐。
所以,我们在“微视频”内容构建上不遗余力,先后布局音视图中心、音视图数据库建设、融视频编辑部、VR视频直播等项目。目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音视频道已经开通,音视频道目前主要包括音频、视频、图片三种形态的报道,其中,音频产品主要有《1周内蒙古时政》《1周内蒙古经济》《1周内蒙古文化》《1周“最时评”》4个专栏;视频产品有《新闻连连看》《就说1分钟》《V视频系列》3个专栏;图片产品有《影像力》《定格》《表情》3个专栏。“微视频”报道在此前的两会以及各种常规报道和特色报道中已经彰显其威力,成为融媒体报道的亮点,在报道方式呈现方面,3D、H5、VR等都有出色表现。
四.结语
省级党报媒体融合构建的现代传播体系,不仅要占领主流舆论的主流地位和牢固掌握新闻话语权,同时也要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重塑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是未知大于已知,媒体的现代构建的不确定感可能贯穿媒体发展的始终,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我们的探索没有句号。
注释:
① 传中.媒体融合的二次元世界[OL].中国新闻出版网,2015年8月18日
② 凯文・凯利.必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③宋建武.媒体融合重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N].北京日报,2014年8月22日
④第37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90.1%网民使用手机上网[OL].腾讯科技,2016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