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上语文课个人总结

上语文课个人总结

时间:2022-03-16 16:2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上语文课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上语文课个人总结

第1篇

在《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把“语文活动课”定义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1]简单地说,初中语文活动课就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社会实践课程,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现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通过合作等方式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新的语文能力和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精神的一门实践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可以明显区别出语文活动课程与传统语文课程的差异。传统的语文活动课堂是以语文教材为着眼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本进行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教师所采用的也大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实践知识的不足。另外传统语文教材具有很大的有限性,缺乏一定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并不能很好地与现实接轨。新型的初中语文活动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与传统语文课堂相辅相成,构成了语文课的整体。初中语文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科学性等特点,它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整体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语文活动课的现状分析

由于初中语文活动课兴起时间较短,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不足,一些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混淆、教师过度夸大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以及教学组织的滞后性。

(一)语文学科性质的混淆

语文教育界曾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大讨论,呼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不是其他课程。通过长期探索,传统的语文课程在其形式上发生明显转变,但性质混淆的误区仍在初中语文活动课堂中存在。语文活动课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语文教师对语文性质的理解不到位,如对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性质产生了混淆,把语文活动课上成了“地理课”、“历史课”、“音乐课”等课程,使得语文活动课完全走了样,变成了一锅“大杂烩”,正所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为例,一些语文教师在活动课中大谈社会热点与政治要闻,学生们也激情澎湃,讨论得热火朝天,不断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节语文活动课堂上学生虽然完全融入了课堂讨论中,教师对教学结果也甚是满意,一次语文活动课看似完美结束。但由于教师在活动课程中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味地阐述政治观点,脱离了语文活动主题,未能使语文活动课程发挥应有作用。

(二)教师过度夸大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语文活动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有目的地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虽强调学生的主体但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一些语文教师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导致在具体的语文活动课程中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把课堂全权交由学生负责。然而过度放权于学生,必然会使活动课堂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把语文活动课定义为是学生的课堂。有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敷衍了事,不经思索,直接照抄网络上一些资源或者随意得出一些结论,看似有理有据,其实华而不实。一节语文活动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学到具体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更不用说达到语文活动课所要求的具体标准。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受挫,不能顺利进行,出现诸如学习动机低落,焦虑、紧张感强烈,缺乏自信等其他问题。”[2]“学困生”是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在具体活动课程上要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但这一基本问题往往得不到教师应有的注意,致使一些学生游离于语文活动课堂边缘。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活动安排过程中会过于偏爱一些优秀生,对“学困生”则没有投入应有的关注。对于“学困生”而言没有参与感,久而久之,使得他们在教师的忽视下逐渐地远离语文活动课堂。

(三)教学组织的落后性

长久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教学质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语文活动课虽然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但在具体的语文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许多语文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意识,使得原本充满活力的语文实践课程,受到教学组织的限制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教科书式的宣讲与解读,与传统的语文课堂并没有具体的差别,完全背离了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对应策略

如何进行语文活动课程的教W设计,从根本方面改变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对教师而言,需要制定长期的语文活动教学计划。语文活动课程并不是语文教师自主发挥的课程,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教学设计和准备,不能以教师的突发奇想和随意的一个主题就开始了一次语文活动课程。在课程的安排上语文教师可以就几个方面的大问题来进行一个学期的总体的设计,可以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设计好主题,再不断层层递进。例如从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确定一个大的总体的目标,再从总体目标中划分出阶段目标,明确好每一次的语文活动课程主要是侧重于对学生哪一方面的培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预设和设计,不求面面俱到,但就具体的问题要研究透彻,不能是大范围、大面积的撒网。经过长期坚持,在期末语文活动课程进行总结时,会发现在语文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提高与进步,并且学生的探究、创新以及合作的意识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得到发展。

(二)尊重W生差异,开设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课程

语文教师要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做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对学生进行活动安排时,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接受能力,尽可能地挖掘每位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在活动课程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展现自我,才会对课堂产生兴趣;语文活动课程也能发挥它的实质作用,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完善自我。

语文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探究精神为主的实践课程,那么语文活动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艾里克森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可以得知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较为成熟,能够比较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他们渴望自主,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那么语文教师在活动主题的设计上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及年龄特征,而不以超出他们理解范围外的知识为主题进行探究,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有所收获。例如以“诗歌与古典音乐”为主题,首先音乐是学生所钟爱的,这个主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在具体的活动课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音乐和诗歌之间的联系,不要有所偏颇。

(三)完善语文活动课的组织

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要让全部的学生参与其中,做到在参与中学习、提高,而不是面对少部分优秀的学生。二要改变学生长久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师要积极进行组织和设计,这可以采用我们在传统语文课堂上运用的小组交流法。第一步,小组成员之间就具体的问题进行分工,每个人完成不同资料的搜集。第二步,小组的成员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完善,小组内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既锻炼每个学生的“说”的能力,也让其有机会展示自我。第三步,进行班级内的交流,每一个小组派代表对自己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让不同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评判,说出自己的理由。第四步,教师对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进行学习或评判,并对学生小组的结果进行整合,这样就体现了公平性,教师参与其中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五步,让学生进行总结,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对这次的语文活动课结果进行总结,对疑问以及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地总结完善,力求做到完美。第六步,教师的总结与反思,语文教师在活动课结束后,要写一份课后反思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这样既可以挖掘学生的特长,也可以快速地熟悉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课程中会有所帮助。

另外语文活动课程的设计大体上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范围,语文活动课程要密切联系语文学科。就如前面所讲语文活动课程要把握好语文的性质,不能跑偏变成其他学科的活动课程。但是活动课程的安排也不能受到语文教材的限制和束缚,可以结合已有的教材,但是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不同的方面扩宽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

总之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中,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也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要做好教学设计,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与技能,扩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文学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只有不断地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探索实践,语文活动课才会更加的完备成熟,为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2篇

新课程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就像鱼儿与水,谁都离不开谁。崔峦老师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在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缺一不可。当前的语文课,热闹有余,而在真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方面却很欠缺。

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其次,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汉语言的素养和语感水平,需要教师有对语言敏锐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的“语文味”不应该是纯粹的语文知识,也不能是一味地说教,“既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既要突出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只有恰当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才能使语文课上出真正的语文味。

如何体现“语文味”?有人认为:“趣”中探索、“情”中陶冶、“美”中创造、“读”中品味。

对于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也有人指出: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的意思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课要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教师要在关注文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

从语文教学论看,“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既包括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味”,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有“语文味”的课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而需要经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

一看到“语文味”三个字,我们仿佛会闻到了淡淡的墨香,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会感受到孩子们正浸润在语言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时的那种快乐幸福……

我以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有浓浓的情感体验,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自然渗透,应该有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场景。

第3篇

曾经笔者的语文课枯燥教条,漫长无序,学生无所事事,致使语文课成为师生共同的沉重负担。此时,教学改革的春风滋润校园,生命课堂的理念唤醒了笔者教学的迷茫和无助。笔者找到了教学的活力之光,寻到了语文课堂的生命所在。

首先,笔者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朋友和老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俯下身子以学生的眼光平视孩子的心灵,每天以笑脸面对学生,也让每个孩子都阳光灿烂,在课堂上我们商定不笑不说话,因为笔者相信,即使是在课堂上提出疑问,也是有笑才有信心。现在的语文课堂每个学生都感到轻松快乐,都愿意和笔者谈心。

笔者永远记得,在突然失去母亲的日子里,笔者的随笔作文是“我的人生五样”,假设人生只有五样,你选择什么,当不得不舍弃一样时,你舍弃什么?最后一无所有时,你舍弃了什么,为什么?学生默默地沉思,笔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笔者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一名学生的话打动了所有的人:“老师,我看到了您手臂上戴的黑纱,您眼中的泪水,我们知道舍弃亲情是多么的残酷,但是我还要说,不要悲伤,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我们,看看您的学生们,早点忘掉那份不能忘却的痛……我们想早日看到您的笑脸!”

此次作文写得非常成功,笔者在学生的批语中留下了这样的话:“谢谢你,只要看到你们的笑脸我就高兴!”这就是笔者现在的学生,因为笔者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本来不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那么不一样,于是在语文课堂上,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积极思考,努力展现自我,今天的课堂永远是自主高效,阳光灿烂。

其次,生命课堂是学生的学习空间,更是学生的发展平台。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课文的分析,小到标点、词语的赏析,大到结构安排,内容设计、艺术特色的归纳,都由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生动深入的分析总结是课堂最大的精彩和成功。

在学生的精彩面前,笔者显得如此渺小,学生的精彩也成就了笔者的自在,上课是一种享受而不再是负担,备课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注重学生知识的补充和拓展,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不再是统治者;做练习不必再纠正答案,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自然就对错分明,现在的学生写好作文已成为一种追求,因此,不时有学生的作文获奖和发表。

今天的语文课堂是学生的天堂,是他们自己的主宰,他们在展示中感受到了进步的快乐,在小组合作中分享收获的乐趣,每节课学得充实,过得愉快。每到周末,学生总是主动问作业,有时还嫌作业少。

今天的语文课笔者很轻松,因为笔者成为语文课堂的欣赏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而不再是孤独的舞者。学生学得很快乐,因为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不管成绩如何,每个学生都会展示自己,都有不同的收获。

有生命的课堂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临池中学】

第4篇

说话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广大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说,还没有被摆到相应的高度。在不少的语文课堂上,除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说之外,学生的说,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优秀学生在撑场面,在有的语文课上,除了完成一些读的任务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从上课到下课都不必开口说话。连语文课上都不必开口说话,久之,不少学生就养成了公开场合三缄其口的习惯。相应的,这样的学生必然会缺少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所以,语文课堂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有说的机会。那么,面对一个班级的四、五十名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人人都有说的机会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课前三分钟,围绕一个话题,说给自己听

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师生互相问好后,由老师或学生代表或学生轮流拟一个话题,每个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大声地说话。话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可以是叙事性的,如:"爸爸妈妈对我真好"、"我的双休日",可以是描述性的,如:"今天的天气真*"、"美丽的校园",当然更可以是说观点、谈见解的,如:"说节约"、"说补课"、"什么是真正的美"等。由于每个学生都在大声说,每个学生,除了自己,没有别的听众,自然不会胆怯。而且,人人开口说的热闹气氛会感染其中的每一个人,使本来不善言辞的人也能大胆地说、放声地说。通过这种每天耗时不多,但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用几句话回答一个问题,或学习一些典型句式,说给同桌听

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本来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事实上,每个问题都不可能让全体学生都站起来回答,每次有一两个学生回答正确,这个问题也就过去了,似乎这一两个学生的回答就代表了全班学生的回答。但事实上,由于经常如此,许多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往往根本就没有动脑筋思考这个问题,或者,有的同学即使动了脑筋,心中有了答案,但这同把答案用语言表达出来相比,在语言能力的训练上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语文老师不要满足于每个问题有一两个学生回答这一层面,而应在每堂课上都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两处难度不是很大,比较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提出后,要求学生先思考,再互相说给同桌听,然后再指名几位在全班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难设计,如:初读课文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初读后感受;熟读课文后进行课文复述,也可选择文中的一两个人物进行评价,等等。再如,学习了文中的一些典型句式、语段,要求学生模仿时,也可这样安排。如:学了《学会合作》第二段中,写合作对于工人、军人、学生的重要性后,让学生模仿着说:"你是**,就要和同事一起**"就可以安排这样的同桌互说,等等。这样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学习活动,把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说话能力结合起来,较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在课文重点处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发言,说给几个人听

说话,就其本质来说,应该是一种交往活动。而自己大声说、同桌互相说这两种说话,基本上是纯粹的语言训练,还算不上是交往活动。所以,语文课堂上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说话训练。而面对每班四、五十人的班级授课制,怎样才能让人人有机会进行这种交往活动呢?那就是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在课文内容的重点处,安排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问题切忌太琐碎,答案切忌太单一,便于几个同学能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交流。如:学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师提问:"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你从哪儿得出这一结论?"便可安排这种小组学习。教师要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学习小组可以四人、六人等不等,一般要选定组长,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即:大家围绕一个问题,人人发言,并能互相交流启发,修正观点;每次小组学习后,要能由组长或轮流进行总结,代表小组参与全班交流。语文课上经常进行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在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交往的良好品质。

4.在课文的某些关键问题上,或学生的兴趣点上,引导并进而放手让学生展开辩论

"自己大声说"、"同桌互相说"、"组内交流说"是全体参与的经常性的语言训练,这些训练进行多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自信品质也就得到了锻炼提高。为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语文课上,还应设置高一层的语言训练,那就是课堂辩论。即根据一个问题,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自动分成正反两方,各方代表当众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见解,各方队员也可随时根据对方的言语再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作出反应,进行辩论。如:学习《读书要有选择》一文时,老师可设计这样一个辩论题:"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所以,对于书刊杂志,我们应来者不拒,从而尽可能地多读书读报"。进行这样的辩论,较之于其他形式的说话训练,课堂辩论更能激起学生兴趣,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而且,由于正反方学生都要引经据典,各陈利弊,所以,其思维也就有深度,学习效果当然也就更好。当然,教师要注意把辩论设置在课文内容的最关键处,或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一开始,学生的课堂辩论常常要老师去刻意设计、引导,在有了多次经历后,辩论并不一定全由老师备课时设置,有时可以是课堂上生成的,只要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都应鼓励。而且,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常常把这一形式用到课堂上来,长期这样训练,学生思维更敏捷,表达更流畅,性格更大方,人也更自信。

5.课后一分钟,可让学生轮流进行课堂总结,或谈一课收获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式,而语文课堂教学却一直存在有效性缺失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耗费许多时间、精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知识没有得到丰富,学习的兴趣随时间的增加而流失,学习成绩不增反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探讨,引起人们对课堂有效性的关注,并提出一些提高有效性的教学方法,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语文老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影响。人各有异,老师教学风格也不例外,每个人教学的风格都不尽相同。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幽默风趣也好,严肃大方也罢,只要可以抓住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就是好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利用自己的长处,作为个人教学风格展示的突破口。曾听过一堂课,上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没有洪亮的嗓音,但她性格活泼可爱。讲课时,她采用活泼轻松的教学风格,与她的性格十分接近。在朗诵的环节,她利用自己甜美嗓音,把老舍《济南的冬天》中情景交融部分诠释的十分得体到位,学生也都被她营造的氛围吸引。她也满满地收下那堂公开课。

2.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下降。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初中生的年龄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更容易受兴趣左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兴趣较高,那么教学任务是可以很好的开展并完成的,反之,则不然。初中生由于已经接受过六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语文教育,对语文学习的大体内容、步骤都有基本的定位,不新鲜的东西对于重复的学习是枯燥的。再者,由于网络文学以及手机的普及,他们更加倾向于在课堂上阅读网络小说,而不是听课。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

3.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础,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就没有效率可言。学习成绩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还是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学习成绩拔尖?但是连续的成绩不理想,对于心理正在成长的初中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时间越长,对学习的影响越大。学习不是简单的投入,需要不断的总结方法指导才会有收获。曾经有过一个学生,上课积极认真,可谓极其用功,打开书本都是密密麻麻的字,但是成绩并不理想。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她会把所有的东西“死记”下来,没有自己的思考,更没有个人的总结。在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后,成绩进步明显,对语文学习的也是愈加自信。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

1.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若是没有较强的业务水平,不但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还会贻误学生的未来。所谓“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应该尽全力备好每一节课,并且可以提前构思课堂导入,以巧妙的方式吸引同学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会有提问的机会,但不会给所有人都提问,故教师在加强业务水平的同时应找到课文中引起同学们共鸣的问题,并积极引导。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初中生正处在模仿欲望强烈的年龄,如果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他们会下意识模仿,时间越长,不良的口语习惯愈难改。

2.善用多媒体教学,以第三人的角度解读课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更是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并实用的教学设备。现在,许多教科书的出版商都会在课本的背后增加光碟等带有课件的电子媒介,且大多数的资源对于教师而言是可用的,所以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其播放。视频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吸引力的,借此机会教师应站在第三人称角度和同学一起学习视频内容并把个人的教学要点融入讲解,该形式能够持续保持学生注意力。

3.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情绪。一堂妙趣横生的课可以让学生听后欲罢不能,有互动性的学习会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文情节性较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由学生自编自导地表演文中情节的方式,让参与表演的学生和台下的学生一起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引导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对于个人的成长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个人的思想,就没有个人的收获,也就谈不上成长。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是两方面的责任,教育的好坏在于教师的水平,学习的效果积累在学生每日收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应当鼓励每个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并逐步培养个人的学习习惯,达到良性的发展。

三 、总结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在遵循一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顶乾.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23).

[2]王敏.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快乐阅读,2011(15).

第6篇

一、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同时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笔者执教《皇帝的新装》,课将终了,我说:“假如在座同学都是我聘请的‘资深编剧’,皇帝结束游行大典回宫后,剧情又将怎样发展呢?接下来,我们利用课堂最后三分钟,想象并交流剧情。”

一时间,合作组内,“编剧们”有的讲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有的评头论足,发表看法。教室俨然是“剧情交流室”,我这“大导演”则袖手旁听。三分钟过后,我要求同学们课后“一编到底”,完成《续》。宣布下课后,学生们仍兴味盎然,沉醉在他们的童话世界当中。第二天,翻阅学生“剧本”,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写的《续》与原文衔接自然,情节曲折,人物鲜活。看来,最后的三分钟让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想象、交流是高效的。

二、设疑置问。激发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利用阅读反思、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在课堂结尾,老师通过设疑置问,为学生搭建探索平台,让学生一直处于“思维亢奋”之中,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笔者执教《社戏》一课,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问大家:“其实戏本无味,豆亦普通,但为什么在文末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问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豆不好吃,戏也无味,但偷豆、煮豆、吃豆、看戏的过程好玩”;有学生说:“文中的‘我’在这一过程当中,感受到伙伴们的热情。”……此时,学生思维全都聚焦到问题的探究争鸣中,明白“其实我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好豆,更多的是怀念平桥村人们朴实真挚的情感,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以及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课后,同学们似乎还沉浸在课堂的“思维磁场”当中,看得出孩子们“意犹未尽”,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效果。我特别期待明天在课堂上和孩子们的“美丽约会”。课堂“闭幕”阶段通过老师的精心设问。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了其思维品质,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对比阅读。提炼总结

有对比才有鉴别。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体裁一样、题材相近、风格相似、人物境遇相仿的课文,在课堂结尾,由此篇联系学过的彼篇,启发、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写作特点、人物形象、主题等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异同,把握特点,最后提炼总结,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笔者教《范进中举》,在课堂结尾,我指导学生把它与刚学过的鲁迅小说《孔乙己》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有人说,范进是金榜题名的成功者,孔乙己是名落孙山的失败者,这种说法对吗?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一样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我最后总结:“其实,范进和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思想和腐朽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前者自卑自贱、圆滑世故、虚伪狡诈;后者清高、迂腐、善良。吴敬梓对范进是‘极力批判、讽刺’;鲁迅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教师在课尾通过前后勾连,对比阅读,提炼总结,激活了探究意愿,拓展了学习内容,让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厚度。

四、以情激情,以读悟情

课堂上,教师真挚、深情、感人的话语能唤醒蛰伏学生内心的情愫,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同时通过朗读,让学生体味作品语言,再现作品情景,感悟人物情感。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注意力;艺术

一、前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课既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又对学生的情感、思想、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语文课在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主要从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从教学准备的角度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语文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确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价值性,因此在学习上缺乏相应的动力,对学习的内容也缺乏必要的兴趣,导致无心听讲,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课堂教学前),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向学生讲解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期待,带着责任意识去进行课前的自学和课堂的学习。

课前的教学准备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利用有意注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准备阶段,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从教学组织过程角度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学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与成人较为接近,智力较为成熟,他们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比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注意力相对稳定。

1.利用精彩的课堂导入语,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课堂吸引,自觉进入课堂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端,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都很注重在课堂对精彩导入语的运用。精彩的导入不仅能为课堂润色,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教师导入语的引导和启发下,马上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来,

一上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排除一切无关刺激物的干扰。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手段的选用上,语文教师可以选用直观的视觉图像、听觉资料以及运用先进的教学媒体进行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播放来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对于语文教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说理性课文,可通过制作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运用教学过程中的策略和机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适当、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教师的教学机智对学生的注意力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必须引起足够的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策略可分为:教师富于变化的教态、语言、手势语,板书的策略,提问的策略,教师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和感染性,教师调整教学节奏的能力。而教学机智主要是指教师及时、适当地运用课堂的一切有利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从其他无关的方面转移到当前的教学上的能力。

4.课堂上要利用注意的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在课堂开始的阶段和结束的阶段集中的程度比较高,而在课堂的中间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分散。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和掌握注意力这一规律,在课堂的中间阶段,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注意力的观察和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

四、总结

当前,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的语文教学不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学生普遍认为语文课不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地方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和课堂气氛沉闷;而语文课最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地方是课堂的提问部分和导入部分,并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有趣的语文课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通过访谈,大多数学生认为心中理想的语文课是精彩、生动、丰富的课堂,并且师生之间可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语文课要与生活和学生关心的话题和学生

的发展相结合。

这些意见,为高中语文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对语文课的注意力,教师可通过下列途径去努力:营造自由、自主、交流互动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要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高中语文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具有多种艺术的,这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际教学去进一步研究和运用。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认识到语文课堂注意力的规律是教师课堂吸

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以上是仅对个人研究所做的一些分析和

探讨。

参考文献:

[1]林振海,陈传锋.中学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蔡起福.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3]魏书生.语文教学[M].沈阳出版社,2000.

[4]石焱.课堂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J].石油教育,2006(3).

第8篇

1.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近些年来,走进中小学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牢牢地记下来,考试的时候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当学生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比较,课程专家一致认为,改革单一地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正是因为如此,我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及时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又能营造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践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这是符合课程专家意见的。

2.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视野

课堂教学多以传授教科书知识为主,而教科书上的知识尽管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但毕竟是有限的。现实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这种即时信息要在教科书上出现至少也需要几年。而语文实践课具有广泛,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参观访问,实践考察,知识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学校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所以,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及时结合起来,既能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视野。譬如:我在教学《行道树》一文后,立即组织语文实践课――课外阅读。学生通过阅读《那树》《挪威的森林》等,对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文章有了充分的认识,也更理解了“树”的光辉形象和伟大业绩。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的想法。又如:当我教学《绿色蝈蝈》一文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考察。通过实践考察,学生不仅对“蝈蝈”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而且,对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所在。事后,一位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赵忠祥爷爷主持的《动物世界》节目太重要了。”我想这种静动结合的教学方法是符合“语文大教育观的”,更是课堂高效的有力表现形式之一。

3.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学口语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而传统语文教学失败的教训之一,也正是严重脱离生活,学不管用,学用脱节。现在,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也正符合这种学用结合的意向吗?例如:有时我们教学完某一课后,马上组织语文活动课知识加以应用,而且,从中还能受到很大益处:1、通过朗读,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流露,愉悦身心,陶冶情操;2、通过朗读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天长地久,既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3、通过朗读竞赛可以改变学生们的粗心大意的毛病,逐步养成读书时不添字、不丢字的习惯;4、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只能记25%,同时运用视觉和听觉可接受知识65%);5、朗读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题意,发展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如:我们初中课文《雷电颂》,学习时由于是诗歌,同学们不好理解,所以,为了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便组织了课本剧表演的语文实践课。找两位同学从“雷电发作时”开始表演背景,到雷电发作,穿插人物的性格,时代背景的展示,前后系统地表演了一下。按大纲要求做到了“读、说、做、演”的结合,也就是正所谓的用。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了及时的反馈,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感悟,口语交际等能力得到锻炼。

4.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是转变差生的有效途径

多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为教育和转化差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然而,也必须承认,总体上看,收效甚微!于是差生问题成了让学校深感棘手的一大问题,自然也成了广大教师的严峻考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看一个教师的能力,看他是否也能把差生教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语)。

第9篇

纵观多年来的课改,语文课堂"活"了,"热闹"了。可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的现象较为严重,语文课堂上时常出现活跃而不扎实、花俏而无实效、热闹而无秩序的现象,"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课堂应追求有效,避免无效,杜绝负效!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

1.除去雕饰,创造"真"课堂

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在于让语文充满思想、充满感情、充满人文精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让学生知识有所提高,情感有所变化,能力有所提高。而不是"为媒体而媒体",形成声像的轰击,用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用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完全使语文课"变味"。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流,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与沟通,是思维的互动。在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发自心底的呼吁:语文课堂应除去雕饰,创造"有效真实"课堂!

1.1真"讲"。"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讲授"不等于"灌",讲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讲授是万万不能的。有效的讲授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讲得精彩。语言的质量决定了课堂讲授的质量,不要讲得太繁琐,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正如墨子所说:多余的话就像池塘里的青蛙,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的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我们的课堂总给人感觉水波不兴,一潭死水,即使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也难掩盖骨子里的昏昏沉沉。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规范精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是要"培植语言的活性、血气和趣味"。

第二要讲得生动。讲授不是一讲到底,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疲劳、听觉疲劳。讲授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讲授虽然是由教师把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行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因此在讲授时要注意时机,要配上肢体动作,要生动有趣,要与多种教学行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要讲得深刻而富有启发。讲授不是照本宣科,而要进行选择、组织和排序。学生自己看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的要精,要切中要害。适应学生探究的不能包办代替。要指导得力,点拨到位。

1.2真"问"。有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追寻的是本真的价值。教学问题的创设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开放性,保持适当的难度和数量,具有挑战性和兴趣,注意发问的时机和问题的层次,杜绝伪问,真实面对学生的起点,自然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留足学生的学习时空,让学生自问、自答,确保学生当堂学习的成功率,使学生体会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幸福",激起学生"拥有或追寻展现自我"的积极情感,让学生获取学习方式,而不是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铺陈出许多问题,一些似是而非的答问被一些热情的称赞而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之不理,或就事论事一番,不得实效,既浪费时间,又事倍功半。

2.强基固本,创造"实"课堂

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语文教学的"宗",即熟读、精思、博览、多作。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它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就小学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2.1语言学习要扎实。语文课应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面对语言文字,聚精会神的加以推敲、揣摩、品味、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如在教学《鲸》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水从鲸须板中间滤过的情景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滤字,而不用其他字能从滤字看出什么?通过对滤字的品析,字理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既能强化学生识字的心理过程,又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又能激活学生对语文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

2.2教学方式要朴实。朴实,不是僵硬死板,而是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回归学生一个绿色宁静的课堂。当今时尚的课堂里,有的充斥着千姿百态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大型的辩论会、模塑四人小组讨论更是常见的镜头,其实经过理性的审视,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合作只是一场场闹剧,并无合作的必要和实效。我们必须明晰,合作是为了更好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有的课堂为了赶时髦而滥用课件,甚至一用到底,在课件中间穿插各种各类的音乐,说是创设优雅的气氛,让学生身心愉悦,殊不知这会让学生分心,使他们不能专心地思考和体悟。从有效教学的领域出发,应克服"做秀和浪费",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让学生美美地诵读,细细地品读,用心地感悟,那么学生的认识就会深刻得多,他们的体验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3.精益求精,创造"简单"课堂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张庆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崔峦先生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我们提倡的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并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简化教学过程。

3.1教学目标要简化。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朗读要严格,训练要到位。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也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在其中。

3.2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合理剪裁,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在《一夜的工作》的教学中,抓住"陈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一词,"牵一发动全身",先让学生想象宫殿式的房子应该有什么陈设,再想想一个国家总理的房子应该有什么陈设,学生在对比中深切感受"极其简单"的办公条件中"极其不简单"的精神。

第10篇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教学方式要活起来。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前提条件,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调控课堂教学的关键,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活力的催化剂。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生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85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也在悄然改变。过去以“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慢慢被“启发式”所取代,应试教育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造充满生机的课堂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要想生动活泼,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要想学生动起来,教师的教学就要活起来,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如何在有限的一节课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让一节短暂的课堂充满活力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七”一课三磨的教学实践,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这一理念进行了探索。

让低年级的学生区分象形字和会意字是非常抽象的,这是一个难点,教学对这个知识点没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因此,课文的重点还是在认识并书写“亭、停、鸟、鸣、闻”几个汉字上。我的设计就围绕如何巧妙借助图片认识汉字展开,并相机总结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集合,帮助学生归类识字。

第一次磨课

1.投影出示第一幅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图右边的字像什么?(出示“亭”)这个字谁会读?它跟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相似?你们是怎样记住它的?

2.投影出示第二幅图

“鸟”字像不像图的上小鸟?写“鸟”要注意什么?

小结:“亭”就像亭子,“鸟”就像小鸟,我们把这类字叫做象形字。以前我们学过这样的字吗?

3.投影出示第三幅图

师: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停”是由“人”和“亭”组成的,表示人到亭子里休息。“停”这个字,你们是怎样记住的?

4.投影出示第四幅图

师: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字谁会读?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闻”表示什么意思?

5.投影出示第五幅图

师:这只鸟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知道“鸣”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鸣”字把“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前面我们学过这样的字吗?这些字叫做会意字。

第一次磨课是依次呈现与“亭、鸟、停、闻、鸣”有关的几幅图并看图识字,设计意图是人为地将象形字和形声字分开解读,并在每类汉字讲完后相机总结汉字规律,但课堂上反馈出来的并不是学生顺利完成了预设的目标,而是学生纠结在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区分中,难以辨别。课堂陷入尴尬境地,因为这个知识点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最明确的,这就使课堂偏离了教学目标的主线。

针对上述问题,我对课的环节重新设计,就有了第二次的磨课。

第二次磨课

1.教学“亭”和“停”

(1)出示第一幅亭子的图片和“亭”字。

图右边的字像什么?(出示“亭”)这字谁会读?你们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丁”来表示。

(2)出示第二幅图和“停”字。

师:(出示“停”字)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人来小亭边)

预设:“停”就是一个人走到亭子边,停下来不走了。

2.教学“鸟”和“鸣”

(1)出示第一幅亭子图片和“鸟”字。

师问:“鸟”字的样子像不像图上的小鸟?写“鸟”字要注意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和“鸣”字。

师:这只鸟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知道“鸣”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一看到“鸟”字旁边有个“口”字旁,就知道是小鸟张着嘴叫就是“鸣”。

3.教学“闻”字

师: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字谁会读?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闻”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打开门,用耳朵听,这就是“闻”。

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是一次比一次生动的课堂。两两比较分析来看,第一次和第二次是教学思路的改变,从第二次到第三次是教学手段的变革。第一次磨课是依次呈现“亭、鸟、停、闻、鸣”几幅图并看图识字。设计意图是人为地将象形字和形声字分开解读,并在每类汉字讲完后相机总结汉字规律。第二次磨课则是将“亭——停”“鸟——鸣”对比识字,并找到汉字的生成规律,不刻意追求讲解象形字和会意字的知识。两次不同的课堂实践证明,较为成人化的抽象的理论划分并不适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思维方式更能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能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不过,第二次磨课时并没有出现我设想中生动有趣的课堂,学生仿佛在教师的设计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缺少自主发挥的空间。课堂呈现出的是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这违背了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有了我的第三次磨课。

第三次磨课

1.精讲“亭”和“停”(教师授法)

(1)出示第一幅亭子的图片和“亭”字。

师:图右边的字像什么?(出示“亭”)这字谁会读?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丁”来表示。

小结: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我们一看到“亭”这个字,就能想到亭子的样子。这样的汉字我们叫做象形字。

(2)出示第二幅图和“停”字。

师:看,有个人走过来了,到了亭子边,怎么样啦?

师:(出示“停”字)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人来小亭边)

预设:“停”就是一个人走到亭子边,停下来不走了。

小结:像“停”这种汉字,它的意思跟组成它的两个部件合起来的意思有关,这样的字叫做会意字。

2.合作学习“鸟”和“鸣”(小组学习)

师:我们的同学很会学习,不仅能通过图形和字的联系明白生字的意思,还自己找到了记住字的小妙招。现在赵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你们来挑战。(小组分工学习)

(1)观察图片和汉字,读准字音。

(2)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分别给两个字组词。

(3)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汉字?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预设:一看到“鸟”字旁边有个“口”字旁,就知道小鸟张着嘴叫就是“鸣”。

3.自学“闻”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1)按照“学字四步:自学这个字。

(2)教师检查:谁能读准它的音,说出它的意思?

预设:打开门,用耳朵听,这就是“闻”。

第三次是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考虑到低年级学生不可能完全自主学习,我希望呈现在课堂上的是“先领后放”——教师引领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学生使用这种方法实践运用,最终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我把教学环节中的三个层次定位为:“教师授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把最明确的学字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有法可依,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教学有法”,学生才能“学也有法”。没有具体操作方法的合作、自学只是形式上的热闹,学生没有真正地走进知识本身。特别是这种偏于理性的识字课,要想达到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借助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次磨课,亲身感受课堂效果,我对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1.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现生动课堂的前提条件

教学设计是教学行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必须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上课的时候信手拈来,自如地上好课。”

教学设计要针对班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需求,找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突破口。同时,教师还要掌握班级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对象设计分层教学,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陶行知先生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教师还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别,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性格设计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整堂课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

2.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调控手段是生动课堂的关键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在掌握学生疑难点的基础上捕捉学生的兴奋点,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激发思维火花,给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的内容包罗万象,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做好引导工作的基础上,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尽情地动嘴说,动耳听,动手写,动脑想,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多读、多思、多听、多说,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比任何教学方法都好,这也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133-03

阅读是一个人认识、思考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观照、完善自我的过程,可以说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高中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祖国文化的熏陶、浸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以期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就不能囿于课堂,而应该与课外阅读教学有效链接。幸运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跳出狭隘的阅读教学观,明确地将课外阅读纳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就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提出自己的浅见,就正于方家。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于接受了多年语文教育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并非为零,但学生的阅读普遍处于被动、低效的状态,情况令人深思。笔者在对2010届学生做的一份课外阅读调查中发现:①从学生的读书动机来看, 大部分学生都没能真正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阅读动机的学生占仅总人数的12%;53%的学生将课外阅读当娱乐休闲的消遣;24%的学生带有较浓的功利色彩,只为了增强写作能力,应对写作,应对考试;有11%的学生选择“其他目的”。②从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来看,很多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缺乏理性思考。18%的学生选择中外名著,10%的学生选择武侠小说,20%的学生选择言情小说,10%的学生选择诗歌散文,29%的学生选择娱乐杂志,13%的学生选择“其他”。③从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看,阅读时间甚少。一周阅读时间有三小时以上的占总人数的32%,阅读时间2至3小时的占总人数的23%,1至2小时的占总人数的25%,一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20%。④大部分学生缺乏总体的课外阅读计划。有课外阅读计划的仅占总人数的6%,偶尔有计划的占总人数的20%,没有计划、随心所欲、想看就看的竟高达74%。“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3],立足于学生们并不乐观的课外阅读现状,改善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采取有效策略把课外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话题。

二、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正所谓“课外要在课内抓”,从兴趣入手,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可行的途径。语文课外阅读不能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教师能做的大多数工作其实都是集中体现在课内的,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教材这一资源,挖掘其中潜藏的人文底蕴,让学生因阅读而感动,进而感兴趣,这才是根本的、有效的途径。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得先把课本上的阅读教材教好了,上活了,讲到学生心坎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将之延伸到课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理性解析代替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预设追问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想象思考,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于是,阅读教学课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能培训课,文章的艺术之美、情趣之美却逐日销蚀。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更要善于把蕴含在教材文本中的人文底蕴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描绘的形象、体味文本传递的情感、领会文本表达的道理,使学生在语言的熏陶、感染中,找到属于语文阅读真正的感动,从而真正喜欢上阅读。

2.潜移默化,创设良好阅读氛围。新的时代,阅读的形式及特点悄然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书本阅读。过去,书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可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并且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读书就显得枯燥乏味了。而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快”,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为,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深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会使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尽管这些社会现象凭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但教学艺术使教师作为一个审美客体出现在学生的审美视野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在较高的视点上,通过言传身教,进而造成“晕轮效应”,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播下一种热爱阅读的思想,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并敦促学生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4]

3.正面引导,科学干预。语文教育是一门艺术,能给学生如雨潜入、润物无声的熏陶,也是一门科学,须给学生正面、显性的指导。阅读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就只是一句空话。而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围绕考试的教辅书籍又不少,如何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坚持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在时间的安排上,应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平常学习期间的课外阅读,以短小精悍的文章为主,如散文、短篇小说等,而大部头则应放在寒、暑假等时间充裕的时段去阅读。

在内容上,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的课外阅读,读有真正意义的书。阅读有消遣型的,也有获得型的。消遣型阅读是为了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主体更多地是从感觉和兴趣出发,而很少考虑文本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获得型阅读中阅读主体则希望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启迪心智。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消遣性阅读,因为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但更应倡导学生进行获得型阅读,达到真正意义的阅读。

现代社会信息量迅猛增长,书海茫茫,人的精力有限,怎样才算读有真正意义的书呢?周国平在其作品中指出:如果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那么出于这个目的,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作品直接关注和思考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其影响得到公认,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笔者绝非否定其他书籍的价值,只是强调课外阅读需要选择,一个人得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自设阅读的标准,读有真正意义的书,才是成熟、理智的表现。

4.结合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指导的初期,可利用课堂作适当延伸,通过课内外衔接来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由于有教本作依托,延伸轨迹与衔接指向比较明确,阅读目标与重点也相对明确,对课内阅读起着巩固与促进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相关文化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而对于课堂上学生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可以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专题研究性阅读组对课题展开研究,这既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增强互动合作精神,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解决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如在上粤教版必修一“认识自我”这一单元时,笔者就做了如下尝试:首先布置学生课后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自我,从他人的角度更深刻地剖析自我,并将访谈结果整理在笔记本上。接着布置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搜索与 “潮汕人文特点”相关的文章,看看别人如何评价潮汕人,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在笔记本上。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潮汕文学读本》(汕头大学出版社)中的相关文章(如《追忆粟芭村》《乡魂》等),组织学生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讨论总结“潮人特性”,并推选代表发言交流。最后以“潮汕人文特性探究”为课题,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堂的延伸、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认识自我,认识家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解惑、明知的意识。

5.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如举行辩论赛、读书交流活动等)。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成果和体会,是巩固课外阅读成效,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好办法。通过交流课外阅读的做法、收获、心得等,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而且,这种集思广益、群体互动的自我教育方式,对学生自我的教育和影响,常常比教师单向的教育更有力度。

笔者有幸指导高一年级的入学新生,开展了“读人物传记,立人生志向”的活动。该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和语文组联合举办,旨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鼓励刚踏进青春门槛的学生以名人为榜样,点燃思想明灯,立下人生志向。首先,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结合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筛选、拟定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再就阅读的基本知识(如目录、序跋、索引等)和读书方法(如精读、略读、快读、鉴赏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在学生读书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并定期抽查,然后选出优秀的文摘卡、阅读笔记参加学校评比。最后,在活动的汇报阶段,以现场电视直播的形式在全年级进行谈话式交流。整个活动,在校园掀起了读书的热潮,在学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课外阅读使学生更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能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思考,自己领悟,在和作者的对话中达到自身的升华,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倘若通过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诚然,对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还有许多很具体的问题有待深入思考,但有一个信念是坚定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会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相信在不断地探索、总结、革新中,定能走出一条理想的富于个性化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J].语文教学改革,198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12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不再是单纯地追求成绩。但是,随着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及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语文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就要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实现语文知识结构的完善。我们必须要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的实施,就要针对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完善,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发展。

一、语文教学中师生要良好互动

对于语文课,有些学生不重视,有些是不感兴趣。在语文课堂上,经常是老师在上面充满激情地讲课,而学生在下面往往会出现睡觉、吃东西、聊天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老师不仅会降低教学热情,学生也没学到相应的知识。我个人认为是课堂缺少师生互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学生兴致就会提高,并且很乐意去完成作业,并且记忆效果还很好。我们应当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而不是以老师授课为主的“独角戏”。我们要重新定位,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启发者的地位。语文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有时候答案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学生接触新鲜事物较多,有自己更独特的见解。需要我们多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和讨论当中,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表达,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创造,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更新颖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死气沉沉的气氛,我们要实施新颖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外乎这七个步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背景介绍、通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析课文、总结课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几十年的“七步”语文教学法的程式被打破,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更灵活、更富有创新精神、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另外,版块式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根据课文的特点,一般在“查一查”“读一读”“品一品”“探一探”“问一问”“练一练”“写一写”“拓展延伸”等版块中灵活选择设计,让“满堂灌”式的教学现象消失。无论是在城区学校,还是偏远的乡村学校,我们都不能实施“满堂灌”式的语文课。即使是年龄偏大的老师,或是民办转正的老师,上课都不要搞“满堂灌”。如有一位老师,在新课程培训时非常热心,学习也很认真,她上的课没有旧框框。让自主、探究、合作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改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学的过程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霸主,学生不再是分装知识的容器。让师生“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这就是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课堂。

三、充分认识语文的本质与功能

该如何理解语文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语文”这两个字,“语”字右边是个“吾”,文言文中即“我”的意思;“语”字左边是个“言”,所以“语”字的意思就是“我说的话”。“文”字在甲骨文中是个站立的“人”的形状,人的胸前绘有美丽的花纹,所以“文”字引申为落在表面上的线条符号,即书面语。那么我说的话别人要听,别人说的话我也要听。我写的字别人要读,别人写的字我也要读。所以说“语文”究竟学什么?语文就是学听、说、读、写的能力。傅嘉德教授列出的那么多职专语文培养学生的目标,落实在一堂语文课上也就是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能力上。根据傅嘉德教授提出的职专语文培养学生的目标和孙春成老师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结合语文教材,我认为职专语文课可以上三种模式的课:一是听说课,或叫语言实践课;二是阅读课;三是写作课。语言来自现实生活,学生学完一定的语文知识后,最终还要把这些语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的生活。所以语文课和物理实验课、化学实验课、生物实验课一样,也应该有一种语言实验课或叫语言实践课。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语言实践能力更加重要。

四、善于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学习语文,积累素材很重要,因为语言的学习是缓慢的,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让学生从课本上认识栩栩如生、形象鲜明的人物;也可以让学生广泛阅读巴尔扎克、普希金的文章,深刻领会鲁迅的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积累生活经验,洞察社会人生;并且边读边摘录精彩片段、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积累材料,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如学生在《把握青春》一文中写道:把握青春就是追逐太阳的壮烈,而不是守候月亮的缠绵,书写青春的最佳笔墨莫过于拼搏。在《品味人生》一文中写道:知了声激起了夏的脉搏。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源于大脑的用自己纤细的笔尖描绘出的精美语句,可见摘录语句确实让学生大开眼界,借“他山之石”可以攻自己作文世界的“美玉”,由模仿到学会创新不失为通往成功写作的捷径。

因此,在平时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多摘抄一些好词佳句,以便写作时做到厚积薄发。从阅读中吸取营养,吸取更多的精髓,不仅见识增长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素材也广了,使同学们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也能运用自如,从而写出许多优美的佳作。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自信,语文能力得到更大地提高与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