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综考试总结

文综考试总结

时间:2022-11-30 23:2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综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综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27

一、地理高考试题的研究背景

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试题质量高,特色鲜明。文综新课标全国卷首次出现在2010年高考中,当年有6个省份采用该卷,到2016年高考已增加到25个省份。2016年高考中,广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山东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Ⅰ,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Ⅱ,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使用的省份多,影响力大,因此研究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2016年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统计

(一)地理试题题型与分值

从试卷题型结构来看,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选择题(第Ⅰ卷)和非选择题(第Ⅱ卷)。其中,第Ⅰ卷的1-11题为地理选择题,满分44分;第Ⅱ卷的36-37题为主观题,其中一题24分,另一题22分,两题分值总计46分;第Ⅱ卷还有地理选考题3题,每题10分,选做1题。地理试题满分总计为100分。2016年3套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的题号、题型和分值基本一致,结构相同。

(二)地理试题考查知识统计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考查的内容有以下几部分:高中地理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同时还涉及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从高考卷可看出,高考对地理知识的考核内容丰富,涵盖范围较广。笔者利用表格的形式(表1-表3),对2016年的三份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从题型、题号、试题形式、考查的知识点等角度入手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归纳。

三、文综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地理试题特点

根据以上对试题考查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可以看出试题重点考查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与区域地理联系紧密,同时考查注重多个地理要素的结合,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具体特点如下:

(一)注重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重点考查的地理主干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等值线;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③地理空间定位;④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⑤区域可持续发展;⑥社会热点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每套试卷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侧重。

(二)图表众多,信息丰富

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来,在新课标卷中,常见的图表类型有等高线图、统计图、经纬线图。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

(三)高考命题的立意已经由重视知识的考查向重视学习能力的考查转变

地理试题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有迁移应用的能力。能力立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高考中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侧重其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分析、判断、评价、论证的水平。

四、基于试题分析的教学建议

(一)夯实基础,抓主干知识

虽然高考逐渐从重地理知识考查转向重地理思维能力考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地理知识基础不扎实,想提高能力是不可能的。这要求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注重教材知识,重视基本原理、规律的教学。

(二)加强读图训练,增强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包含大量的地理信息,是高考题的信息载体,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地理素养的基础,也是高考重点考说募寄苤一。我们在复习时要加强读图训练,提高学生对各种地理图表的判断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去绘制地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宏观的学习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性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教学的基础要求是培养学生获取和解释信息、传递和使用知识、描述和解释事物、展示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周顺彬,胡伟英,施美彬,等.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对高中教学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1012.

[3]王公月.例谈高考地理选修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复习策略――以2010年和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2).

第2篇

[一、研读考纲,认识高考]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能力要求”是考试大纲的核心内容,它引领着高考的方向。大纲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012年新课标考试大纲文综地理与去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均保持稳定。地理必考内容为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选考内容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文综卷,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特点是“稳中求变”。 2012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说明中“题型示例”更换为2011年新课标卷的两道必考综合题和一道选考综合题,反映了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保持不变,题型、题量、分数、难易程度基本稳定;反映了高考命题更加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更加关注热点,注重渗透新课标理念,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但不会出现偏题和怪题。

建议:同学们在冲刺备考阶段,要深入研读考纲,紧扣考试大纲以及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逐一检查自己对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初中区域地理及选修地理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补漏洞、解决困惑、夯实基础。同时,精练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熟悉题型和试题难度,深刻领会大纲中四项综合能力要求的精髓和实质,重视提升自己的四大能力,把握好高考动向,做到有的放矢。

[二、设计专题,制订计划]

冲刺阶段复习专题参考——

自然地理专题: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光照图与时间计算),大气的运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水体的运动(洋流的分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内容。

人文地理专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地理专题: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地理图表专题: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等。

建议:在冲刺复习阶段,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能切实解决自己学习困难的复习专题,以实现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要注意记忆、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精练不同题型的模拟试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学会空间定位、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掌握解题技巧,学会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提升对资料中有效信息提取、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另外,一定要给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生活时间,做到每天早半小时和晚半小时背诵记忆,并坚持做适当的文体活动,听听音乐、跑跑步、做做操,实现高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三、精练习题,总结技巧]

经过了多次模拟考试,同学们已做了大量的习题。这时,千万不能再搞题海战术,各类试题可精选一、两道,进行较透彻的分析,了解命题的原则及思路,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题规律,形成基本的答题模式。

建议:成绩较好的同学,精选近两年的高考题来做,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善于归纳和总结,掌握解题思路,建立解题模式。如地形描述可从海拔、地表起伏(相对高度)、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着手;河流水文特征要从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径流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时,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或“天地人”三方面)综合分析。成绩中等的同学,不应求做难题,可选一些简单的基础题及中等题,经常看看自己的错题集,对做过的错题再思考,看难点是否真正解决、突破。尤其是概念理解应用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力稍弱的同学和艺术考生,应力求把基础题做好做对,学会放弃较难的题目。在做题时,要养成“二次审题”的习惯,以弥补一次审题的疏忽或迷惑。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7题第(2)问,评卷老师反映在改卷时发现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错误理解题意,没有举例,而是泛泛而谈这些企业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或对这些企业总部的分布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如:科技发达地区,如北京;交通便利地区,如上海……结果导致一分不得。因此,审题一定要做到“三审”,即审明题型说明,审清题干要求,审准选项内容。在解答综合题时,还应重视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学会用准确的地理语言,规范书写答案,要注意把握好设问的关键词来回答问题:对于用“列举、说出、概括”等设问的,回答时只答要点,不用分析解释;对于用“分析、简述、说明、阐述”等来设问的,回答时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有适当分析;对于用“描述”来设问的,要准确把握图形信息,用简练的语言加以叙述;对于用“比较、对比”来设问的,要找出两个地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抓住主要特征来比较;对于用“评价”来设问的,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回答。

[四、针对热点,回归教材]

为了让考生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关注生活,热点问题发生地的相关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所青睐的重点。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1~2题(日本地震)就是以热点切入的。这两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查工业联系与工业区位。解题时应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在中国建的零部件厂是为中国的整车生产厂提供服务,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可以判断提炼出答案。从高考试题中看出:社会热点问题只是给命题提供背景材料,考试一般不会直接考查热点事件本身,而是通常以文字材料或以图示形式呈现出热点事件或热点事件的区域,从中考查热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自然带等,人文地理特征如资源、交通、工农业、城市化等,还有涉及时间计算等内容。

建议:复习时,不要盲目追逐热点,应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联系实际、迁移应用能力的训练;考试组织答案时,要回归课本,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找到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

[五、关键时刻,把握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在即将收获学习成果的关键时刻,只有学习、生活安排得当,心情轻松愉快,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收获才会更大。

第3篇

如: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的24题,下图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这题正确的选D ,这题的难度只有0.72,在去年高考中应该算是比较容易的题目之一了,而去年这题的平均分只有2.90分,选择B的则达17.17%。他们大概是不了解税收提高,产品价格必然提高,需求自然减少。况且,奶粉是日常消费品,政府不可能对其征收消费税,消费税是对奢侈品征收的。足可见这题的误杀伤力也是很大的。那么这类题有什么基本类型?我们又应如何解这类题呢?下面就我多年教高中积累的一些浅薄的教学经验,在经济型曲线的分类及解法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经济型曲线的主要分类。

就近几年全国各地所出现的高考试题中,所出现过的类型非常多,什么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微笑曲线、平均成本曲线、总产量曲线、收益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拉弗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效率与公平关系曲线等等。我归纳了它们的共同特征,把它们总结为二大类:

第一类:反比例曲线。

经济生活中很多关系都可用反比例曲线表示的,如:需求曲线,价值与劳动生产率、一种商品价格与替代商品需求量之间的比例等都可用反比例曲线表示。反比例曲线是显示横坐标与纵坐标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某商品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横坐标随着纵坐标的上升而减少,纵坐标随着横坐标的减小而增加。反比例曲线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向右下倾斜”。如下图:

2正比例曲线

经济生活中很多关系都可用正比例曲线表示的,如:最常见的供给曲线、价格与价值曲线、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曲线、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互补商品需求量变化等都是正比例曲线。它的最大特点是:横坐标随着纵坐标的增大而增大,反之也一样。如下图:

二、解题方法

我认为,要解好这类试题目,主要的方法、步骤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解读题目,领会题意,明确中心。

如:2012年深圳一模文科综合24题,2012年,我国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若将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用图形(D1表示免税前,D2表示免税后)描绘出来,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我们审题目可从下面四方面理解:第一,我国对蔬菜的批发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国家实施这一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可按下面思路来理解:蔬菜免征增值税蔬菜的成本下降蔬菜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蔬菜的供应量增加。

第二,蔬菜是生活必需品。

第三,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影响蔬菜的需求量,也可能是影响蔬菜的供应量。

第四,D1表示免税前,D2表示免税后。

第二步:通过我们所学习书本的相关知识,把题肢图形转化为文字信息。

在分析题肢时,特别是要看清题肢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图形是什么图形?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箭头走向如何等,这些都是要认真分析清楚的。为将四幅图表信息准确地转化为文字信息,需要对图表进行技术处理(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面从曲线图的分类看,A、B、C、三图都是反比例图。D图是正比例图。

A图表示:免税前和免税后相比,蔬菜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小。

B图表示:免税前和免税后相比,蔬菜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大。

C图表示:免税后和免税前相比,蔬菜价格不变,需求量减小。

D图表示:免税前和免税后相比,蔬菜价格价格不变,供应量减小。

第三步:对题肢图表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作出判断。

第4篇

------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毛银 734500

文综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现实问题立意,依据考试大纲但又不拘泥于考试大纲,强调考查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由于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政治、历史和地理仍单独设课,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组织等均分别独立制定完成。学生系统学习各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学科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和带有学科特色的思维方法。所以文综 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根据这几年的文综试题,学科间综合只是在主观题中最后设置1--2题。从2004年开始,文综试卷中,政史地各占100分,其中,政治单项选择题48分,问答题52分。单选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较为简单,学生得分率较高。问答题尤其是政治主观性试题,却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许多考生面对政治主观性试题,不是不知所措无从下笔,就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如何解答主观性试题。成为每个同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主观题解题类型和方法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一、分清试题类型

主观性试题根据其设问和解答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限制型和扩散型。

1、限制型试题:

限制型试题主要有两两种,第一种其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结论了,不用你去归纳,而是要把你的思维集中到这个结论上,重点分析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这种题目的答案就包含在材料中,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就可以分析得出答案。第二种是题目明确要求运用哪部分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这种题目不要求你去过多地分析材料,而要把重点放在这个原理上,在充分阐述原理的基础上,找到原理在材料中的具体体现就可以了。

例:东北某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改资金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负担重等原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陷于困境,该企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该企业加快了调整和改造,从国外引进一批关键技术,能过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再将技术输出,使对外出售技术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发出硅钢片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重新夺回市场;调整内部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人员在人员中的比重,下岗分流富余人员9千余人。

2003年,该企业盈利14亿元,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飞跃,率先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变化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这是一道典型的限制型试题,解答此题,须首先知道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然后分析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就可以了。

2、扩展型试题:

这种试题的设问一般是“你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应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说明了什么?”等,这种题目通过分析材料不能直接得出完整的答案,需要你去进行发散思维,去归纳、总结方能得出结论。这类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你多角度,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既要在宏观上分析出回答问题的角度,又要在微观上找准设问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才能够全面地解答问题。

例:材料一:2004年1月25日,《经济日报》报道,近年来,我国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平均产值在1300亿元左右。

2003年4 月14日至25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具体部署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重点商品的不法行为,整顿房地产、汽车、建材通信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价格秩序。

请结合材料,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这就是一道扩展型试题,通过分析材料不能直接得出答案,需要我们运用整个经济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其原因,涉及的知识点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调节的弊端、不正当竞争以及市场交易原则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二、解题中应着重注意的环节和问题:

1、 审题: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题目所属学科,是单科的还是学科内综合的,还是学科间综合的试题。

(2)、审设问,确定答题方法,判断出该题是限制型还是扩展型,是从哪一个角度回答。

(3)、审材料,每一句材料都有一个或多个“有效信息”,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这是分析和解答政治主观题的关键。所以在审题时一定要多读几遍,认真分析,找准关键字。如果是限制型题目,则要通过对材料逐句分析,分析出设问中提出的基本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怎样体现的。如果是扩展型题目,则要通过分析材料,找出教材与材料的结合点。

2、解题方法:

在解答主观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主要用在审题阶段,既思考过程中,要在弄清材料每一层意思的前提下,再去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做到先分后总,通过逐个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做答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一般应采取先综后分的方式。

3、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深入理解,找准答题切入点。在明确题目所属学科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深入理解题目,把握“意境焦点”,明确题目要求,准确地选择相关知识点。

(2)、仔细分析,确定解题思路。明确知识点后,则要用基本原理或基本理论结合材料中的现象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分析时要着重把握材料与试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要分清主次,选择与题目要求具有直接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知识去解答,要从不同角度,全面的回答问题,有些题目还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使答案做到与时俱进。

第5篇

一、本学年工作取得的成绩

1、以高考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XX年各地高考反映出来的新趋向以及学生普遍对政治材料题把握不准的实际情况,作为没有高考复习经验的新教师,首先我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和把握10年的高考动态,明确了新旧课程过渡时期的我省高考既要体现新课改的某些要求又要保持以往模式的延续性。在此基础上,我综合研究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试题教研》、《优化设计》等各种资料,并动手作了近五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明确了政治学科的复习目标、方向、重难点和方法,制定了复习计划,确保复习课能取得最佳效果。

其次,在我自己弄清楚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通过全面、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总结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高超的解题技巧和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2、抓好班级管理,为学生学习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用心分析每个学生的学情并为其指明努力方向,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为高考目标的实现扫清障碍。

良好的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作为中途接手的班级,要营造一个课堂安静、人人上进、团结活泼、信任老师的班级风气,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复杂工程。为此,我按照学校和年级组的相关要求,抓好班级常规管理,选择了一支作风过硬、办事利落、对班主任忠诚的班干部队伍,制定了一系列只需付出努力就能做到的班级管理办法,围绕纪律、宿舍、卫生、学习、心理等常规问题深入调查了解,落实干部负责制,勤督促、勤检查、勤交流,在班上形成了一种“埋头苦干,力争上游”的学习劲头,真正实现了以管理促学习、以班风促学风的目的。

高三的考试比较多,学生急切的想知道自己所处的状况,以弄清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从而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每次考试过后,我都会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看他的优势是什么,软肋在哪里,提高空间有多少?针对语、数、外、文综都比较强的学生,我鼓励他们高考不完,决不松劲,在答题的细节和答案的完整性上下功夫,实现得分的最大化,冲刺重点大学,像刘瑞、刘盼、齐天春、李成强、李玉香、野涛就是这样;对语、数、外三科很强,文综较弱的学生,我建议他们每次考试都至少保证前三科330分,甚至更高,这样一来文综只要能达到200分或者190多就能确保上二本线,我们班的冯海云、周佩、马英英、刘宏艳、宗荣荣就是这类情况;对文综很强,但语、数、外有一科偏科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在高考中只要能确保所偏科目比如英语能达到90分的,只要大力提升文综和其余两科的成绩就能确保上二本分数线,我们班的李洋洋、花健、罗星、景少华就属于这种情况。

高三后期、临近高考的那几周时间,有些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考试成绩波动很大甚至节节后退,有的学生还行为异常、丧失信心。我们班的刘芳、周佩和野涛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我及时找他们沟通,多次反复交流谈心,帮他们平衡心态,找回他们的平常心,并通过几次模拟考试来验证平常心对正常发挥的重要性。这几个同学在这次高考中战胜了自己,取得了成功。

3、着眼整体,顾全大局,从学校、年级的利益出发,积极完成年级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不做无谓的个人意气之争。为了年级组的团结和发展,我无条件的接收了所有从理科转文科的四名学生,这些学生基础比较差,学理学不动,转过来学文又没有基础,加之行为习惯不好,管理成本很大。还有后头托关系插班进来的几个学生也全都到了我们班。

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

1、在教学中没有做到“旧课新上”,上课的模式比较传统,未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上课过程中过于注重现象教学、过程教学,有些课固然生动有趣,但却华而不实、冲淡了主题,导致了拖堂。

2、在带班的时候和住校生、农村学生走的近,相对忽略了市区的走读学生,而这些走读生恰恰行为习惯不好、个性鲜明,这为班级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造成了障碍。经验缺乏,盲目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低估甚至无视家长的教育作用,认为家长不懂教育,只会和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发生冲突。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不能有效及时的发挥家长的独特优势。

3、我个人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遇事不够冷静,在逆境中容易发牢骚,对有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也比较偏激。

三、本人改进措施

1、加强对新课程通识和具体操作办法的学习与实践,多听高二老师的课,多和同课头的同事探讨,以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将形式与内容、趣味与知识、过程与结果、现象和本质有机结合在高一新课程教学中的现实途径。

2、密切关注全国各课改区新课程高考的动态,学习上课改区实施新课程的经验,搜集有关新课程高考的信息和试题,及早动手为新课程高考做准备,争取在教学中将新课程教学与高考对接起来。

第6篇

关键词: 省质检 文综 政治复习

高考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文综政治考得比较难,比较偏,究其所说,就是高考试题的39题第三问: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和选修题:基本方略。事后,我把考卷拿出来认真做了一遍,特别是学生所反映的题目之后,不禁发出感慨:就在考纲里面,而且属于二级目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特别是选修题的前一问应属于常识性的问题,即使让初中生答,也能答得出来。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映呢?高考复习特别是二质检复习后的复习究竟有怎么样的不足?

一、省质检后的复习存在的不足

(一)作题(特别是信息卷)与学生自主整理。二质检过后,基本上信息卷慢慢多了起来,特别是对一些非一流的学校,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做信息卷。不可置疑,大部分信息卷都浓缩了出卷老师大量的心血,对学生适应考试的模式及难度有一定的作用,但信息卷本身有一些不足。第一,信息卷过多,有时一天会来好几份(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对这些信息卷没有进行很多处理,而是简单化:直接发给学生,导致学生做得过多、过滥。特别是对一些普通班的学生,有些试卷并不是很适合他们,因为信息卷很多都是来自一流的学校,难度相对会高一些。第二,信息卷不全,有时只是拿到某所名校的一次或二次信息卷,很少能拿到一整套。因此,学生缺乏整体性,没有系统地进行复习,而是进行点式的复习,做到会有印象,而没有做的可能就没有印象。第三,信息卷往往是针对热点出题,因而有时往往会出现虽然是不同的名校的试卷但出题的角度往往差不多,造成学生虽然做了很多信息卷,但其实知识点做得并不多。再加上第二轮复习中往往还有配套练习,有的学校还会有配套的时政复习材料,因此,二质检之后,往往学生会陷入题海,导致无瑕整理或整理的深度不够。

(二)专题复习与深度复习。由于第一轮复习是知识点的复习,老师一般会按照《考试说明》一个一个知识进行复习,深度与广度俱备。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这是为了避免与第一轮相重合,而且由于第二轮复习往往是在3、4月份开始,这时高考的时事热点基本上都出来了,因此第二轮复习往往会结合时事。通过专题复习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比较系统,通过一线索连接相关知识点;由于结合时事出题,学生往往会对时事热点较熟,甚至到最后出现对热点的熟悉超过对知识点的熟悉。但在实际教学中,专题复习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专题复习中还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卷,往往到最后所谓专题复习往往是系统有余而深度不够,经过第二轮复习之后部分学生往往遗忘了具体的知识点,造成高考主观题有时考比较细化的知识点往往造成陌生感,把原本很简单的题目复杂化,无从下笔,这类题目往往由于答案较规范,往往造成不会便失分严重,因为无法“旁征博引”。

二、解决办法

(一)加大对信息卷的整理力度,尽量避免成卷发给学生,特别是市质检之后的信息卷。由于文综往往是三科合在一起,因此对到来的信息卷首先应由备课组长选择,特别是大题所考的知识点一定要明了,最好是连选择题所考的知识也要进行记录整理。由于信息卷过多,一些学校往往会考相同的知识点,因此通过整理往往会避免有些知识点做得过多,而有的知识点却没有做。

(二)应该统筹规划,坚决避免由于某个名校信息卷的到来而把自己的复习计划打乱。经常会碰到来了个信息卷,比如某某一中的最后一次考试,便来个一次总动员,一定要把这份试卷、做完、讲完,反而把自己的计划打乱,特别到了最后一两个礼拜,信息卷往往更多,这时特别不能打“乱仗”。

(三)留给学生自主整理的时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是一个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如果一味给学生进行做题训练,而不留出必要的时间让学生整理,那么学生对作题所反映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旧的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题目、新的练习、新的信息卷已经出来,而且由于是信息卷,是名校的试题,老师强调这份试卷有多重要,见到同学都在做,自己不做心理又没有底:会不会高考就考到或者是考到类似的题目,不做就亏了,因此,即使自己不想作,也不得不又回到题海中,当然我们给学生自主整理需要给学生整理一些方法。比如要求学生在试卷的题目前把主观题所用的材料所考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并对自己所做的知识进行评价,比如得了几分,哪个知识点没有答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并对作过的试卷进行装订,这对以后的信息卷处理及复习帮助很大,避免盲目。要尽量要求学生对选择题的知识进行罗列,并对碰到相同知识点进行对比,达成共识,分析差别。

第7篇

【关键词】 理综高考 高效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1 探索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自2010年起,广东省高考开始实施新的3+(理/文)综考试考试模式,化学科试卷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理化生三科试题混合编排、试题题量减少、试题中选择题比例降低、试题难度集中于中等难度、试题综合性加强、考生答题时间缩短。这样的一些变化,对学生的化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因此出现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包括:①教学课时紧,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②教学重点难点成为高考必考题,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所有的重难点;③试卷涉及多个学科,学生答题难度大,需要进行大量训练。这样一些新的挑战往往使目前的化学教学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针对新的挑战,有些教师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但学生成绩的提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在新的理综考试模式下,探索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扭转目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2 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能够完成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课堂之外,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即在单位时间里学生有较大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②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即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高效课堂”需要在教学实践、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多维度,高质量。下面结合广东省高考理综化学的出题的特点以及2012年高三化学备考经验,谈谈在理综高考体系下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

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如果能够相互沟通心灵,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那么,教师讲的道理、传授的知识,学生才能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教学才会更有效。如何进行沟通,创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就成为每一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了。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主导地位指的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指的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服务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学生具体的情况和本身条件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两者辩证统一关系,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人,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接受者、教学纪律的遵守者。但是在其它方面学生和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如:发表自己言论、对事物的判断,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抛弃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看法可能比较单一、不成熟,但教师也一定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关怀,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学生的本身而言,他们也需要被他人所关注和认可,特别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阶段,他们希望能够更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更希望和老师成为朋友,这要求教师和学生相处要以平等为前提。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在课堂中形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学校的文化氛围的影响。高中生世界观还没形成,对事物评价比较单一,不能合理的取舍,另外高中生还有一种赶“潮流”的思想,教师及家长对他们言传身教不如同龄人和比他们大的高年级学生影响大,出现顺从现象。他们在学习怎样和别人相处,和别人交流,如何处理相处出现的问题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同学的影响。所以高中管理者在管理师生生活、工作、学习的同时,还应为师生交往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和谐师生关系的“种子”在和谐校园文化这块肥沃“土壤”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2.2 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2003年新的教学大纲颁布以来,授课的内容一直保持稳定。但自2010开始实施新的理综高考后,出题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10~2012这三年理综试卷中,化学试题包括:6道单项选择题、2道双项选择题、4道大题。在相对较少的题量中,要客观的考查一个考生的化学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试题的综合性必然有所提高而一些重难点则几乎成为必考题。

针对理综高考新的出题特点,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下面结合本人的具体的高考备考及日常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高中的化学课堂上开展高效的教学。

2.2.1 强化常考的考点的教学。在理综考试的模式下,只有了解了理综试卷的出题特点,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的重点。笔者对2010~2012理综试卷的化学试题进行了统计(见附表1)。

从附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理综化学的常考考点。在24道选择题中,离子共存、阿伏伽德罗常数、元素周期律、离子浓度、化学实验、原电池及电解池,六个考点在三年的理综试卷选择题中被考查了17次,占选择题总数的70%。12道大题的出题形式 固定。第30题为有机化学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和有机方程式的书写、信息迁移型方程式书写、有机物反应耗氢/耗氧计算。第31题为反应原理题,考查的考点相对比较散,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被连续考查了三次。第32题为无机化工流程题,此题出题随机性大,涵盖的考点多。除杂试剂的选择以及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常见的考点。第33题为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其必考的考点,实验方案设计也是常考的考点。针对理综考试的常考考点,在平时就需要加强训练。

2.2.2 强化自身以及学生的书写及规范的化学用语。一些细节问题,如:规范的书写以及规范的化学用语,在高考的考试中也决定了学生的成绩。细节事实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因此细节的培养必须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书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细节问题了,但又是一个高考化学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有一些学生会连笔书写而导致铜元素和钙元素的元素符号“Cu”和“Ca”无法区分,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在平时必须强化规范的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同样重要,如“融化”、与“熔化”的使用。例如2012年理综高考第33题中,参考答案中给出的是“白色晶体在122.4℃左右完全熔化”。在平时就必须向学生强调,在物理学中“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因而从火字旁,而不使用“融化”一词,在高考答题时应使用“熔化”。在细节的培养方面,教师同样不能忽略自己的示范作用。例如在2007年广东化学高考的最后一题,考生在“σ键”的书写时出现了多种不规范的写法而导致失分。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教师本身的希腊字母书写不规范或对学生书写要求不高,而导致学生的书写不规范。教师本身也必须要注意自身细节的培养。

第8篇

【关键词】地理 主题观

在此,我将如何答好地理主观题的一些做法,做一总结,供同学们参考。

一、审题务求精准

(一)审文字,读懂命题意图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题中有几项要求,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哪些是解题的关键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并准确无误。

另外平时还要注意地理近义词(或概念)的辨析,如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地形、地貌、地质;河流补给类型和河流水文特征;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等。平时练习时养成一字一句读题的习惯,理解出题者的命题意图是提高得分的先决条件。

(二)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

《地理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对地理学科来讲,又要求学生能读懂地图语言,具有解读地理数据的能力。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完全考记忆的题目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给定若干材料、图表,要求考生能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因此,目前高考文综中的简答题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提出来的,回答也就必须针对题中的情境,这跟传统意义上的简答题有显著的不同。在设问形式上,当前的简答题多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据材料、图、表说明什么”或“某图体现了什么地理规律?总结了什么分布特点”等形式出现。答好这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材料、图表读懂,能否从中正确获取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作答。特别忌讳的是只根据头脑中的记忆,泛泛而谈。

(三)看分值,组织答题要点

高考文综主观题中的每个小题都有详细的分值安排,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便于阅卷人员量分。在阅卷的操作过程中,有不少是采取采点计分的办法,每答对一个要点给多少分,该题共有几个要点,共计多少分。因此反过来,可以先观察一下小题的分值,大致估计一下该回答几个要点,该有的答案长度。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总结老师评分的规律,摸索出一些答题的小窍门。如由于文综卷的分值比较大,一个6分或8分值的单任务简答题,一般能答到两个要点就差不多了;如果单任务简答题的分值为9分,多半需要答到三个要点。有了这种意识,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那种虽写下洋洋洒洒几百字,说来说去也就同一个观点,阅卷人只能给一个要点分数的现象。当然不能用这种思维定式去解答所有问题,应因题而异、全面分析。

二、作答务必精练

(一)注意答问的顺序、层次和条理

在综合题中,一个大题往往有多个小题,而一个小题中又有多项任务,一般提倡先问什么就先答什么,后问什么就后答什么,最好不要颠倒答问顺序。再者,小题中有多少项小任务,就尽量使用多少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完成一项任务。这样显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卷面空灵秀气;阅卷人又易于发现答案的要点和观点,工作强度减小,多半会给出理想的分数。

(二)使用学科术语,力求语言准确简洁

学科术语的使用,一方面能保证用最简短最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或解释本学科的特定现象、规律、原理,达到“一字顶千言”“一词胜万语”的功效;另一方面也使你的答案颇具学科特色,让阅卷老师感觉到你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是个训练有素的考生,从而在情感上比较容易认可你、欣赏你,给你打出满意的分数。此外,平时必须注重语言概述能力的培养,力求语言流畅、准确、生动、简洁,并且注意到前后言语的因果逻辑关系。如回答等压线图中某点风力大小时应为“该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较大。”这样既用了地理词汇,又有严格的因果关系。

(三)必要时采用“模糊”战术

答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明显学术上的错误,否则其负面作用有时是很大的。一是按惯例,有明显学术错误一定要扣除相应分数;二是它可能给阅卷人发出“基础不扎实,学习不努力,做事不认真”等不良信号, 这样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其得分。因此在一些确实拿不准、模棱两可的知识上,使用一些“模糊”的表达方式,可能有助于顺利渡过眼前的困难,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2005年全国文综第39题所示:“请用相关地理知识阐述苏门答腊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一题,如果你对该岛两侧分属什么板块没有把握,你大可不必勉强捏造两个板块名称出来,导致错误的产生。这时完全可以使用一种相对“模糊”的描述方法,只说此岛位于两大块的交界处(结合部),地质活动比较频繁(地质结构不太稳定),易发生火山、地震;或谓其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即可。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新课程理念已见端倪

2011年全国文综卷政治试题与去年全国文综卷Ⅱ政治试题相比较,在题型、题量、学科比例、难易程度上基本保持一致,没有较大变化,但是试题在注重考查高考四种能力和学科素质的基础上无不蕴含和体现着新课程理念。在试题选材和选项设置上出现了新课程的观点,个别试题不仅内容来自新课标教材,而且设问形式也体现了新课程探究性的特点。可以说较之2010年的全国卷政治试题,2011年全国卷政治试题新课程理念已见端倪。

1.新课程理念在选择题上的体现。

2011年全国文综卷第24题、第30题、第32题、第33题在选材、设问及选项的设计上无不透露着注重自主探究、展现人文精神的新课程理念。以第24题为例:

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A.6% B.10%

C.12%D.15%

此题从选材上看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观整个经济常识的内容,直接用于解答此计算题的教材知识点基本没有,仅课本提到的企业经济效益与此题相关,但仅靠这一点学生是计算不出来的,所以试题本身给出了相应的公式。学生必须根据已知公式,结合经济常识,运用有关数据和数学思维方能顺利计算出来。这既让我们感受到了高考“学以致用”原则,也体现了新课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理念。

再如第31、32题,在选项的设计上使用了新课程的语言,考查到新教材的一些知识点。

2.新课程理念在主观题上的体现。

2011年全国文综卷政治主观题涉及2个大问题5道小题。如果说第38题无论是选材还是要求作答的三个问题都没有明显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话,那么第39题综合性大题的选材及(5)、(6)问的设问则凸显了新课程的理念。以第39题第(6)问的设问来说:

材料略。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此题设问角度巧妙独特,将政治、历史完美结合起来,在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较鲜明地展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即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注重论证和探究问题,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对2012年备考的建议

1.教师做好新旧课程的衔接和过渡。

教师在指导备考复习中应当关注新课程、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材,能够将新旧教材的差别梳理清楚。只有教师对新旧教材熟悉了,才能更好地在复习中有的放矢,适当选取,也为今后的过渡衔接作充分的准备。

2.抓纲固本,适当引入新课程内容。

考试大纲是我们备考的向导,教材是复习的根本,在今后的复习特别是二、三轮复习中我们应在抓“纲”固“本”、夯实基础的同时,适时适当地引入一些新教材内容做以补充,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来说就没有必要了解新教材了,只需要掌握老师讲授给他们的足以,过多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干扰了原有的知识体系,甚至误导学生答题。

3.结合考点,寻找共同点,给予适度练习。

高三的复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和模拟考试。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清楚新旧教材的共同之处,然后结合高考考点,总结这几年高考大纲版试卷与新课标试卷所涉及的高频考点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寻找新课标卷中与全国卷内容相一致的一些题目,在平常的训练中适度选取进行训练;在后期模拟演练中可挑个别典型的主观题进行练习,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有所准备。但是切忌训练过多,过多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10篇

流年似水,恍惚间,进入大学已是好几个月了。回想起来,过往的一切仿若梦境,却又是那么真实地留在回忆里。永远也忘不掉的那段高三时光,是永远也回不去的一段珍贵的记忆。在这个寒风袭来的冬天,大家对高三如山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已经有了深入地了解。这时,高考倒计时牌也都已高高挂起,越来越近的高考如巨石般压在心头,和着冷风摧残着大家的心灵。对我们来说,高三是一个跳板,更是一个残酷的战场,我相信你们总会和曾经的我们一样在其中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说起高考,说到理科,就不能不谈到理综。相信同学们对于学习理综都有自己的些见解,在这儿,我且把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以助大家一臂之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物理:

夯实基础,牢记模型,熟能生巧

物理这门学科,我认为是最考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它不仅需要我们对概念完全理解,更需要我们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归根结底,我认为:物理就是考这两方面的知识。在过去一年里,我便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复习物

首先,最基础的还是教材。同学们肯定也从老师那里听过无数次这样的话,也一定有很多同学对此不屑一顾。但是,教材真的很重要!书上很多概念性的东西一旦弄混,做题就必错无疑。所谓低级错误就是如此产生的,当年我就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曾经我自认为基础不错,课本学过就扔到一边。结果高三第一次考试时,我的物理居然不及格,错的都是最简单的题!因此,我痛定思痛,把书上所有的物理概念都抄在笔记本上,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和平时的错点,比如关于失重和超重只与加速度有关、赤道上物体与近地卫星的区别、摩擦力做功与耗散能量关系等等还被我用彩笔重点画上。我每天都拿出来看一看,直到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才罢休!从此,我考试就很少犯类似的低级错误了。

基础是建立起来了,但物理题目不是概念题,它还要考查我们的灵活解题能力。对我来说,最难的莫过于分析模型了,特别是有些又长又绕的题目。我曾做过一道题,题干就占了一页纸,而且读一遍根本不知道题目在说什么,不知如何下手。对于这点,我的方法是由易到难、熟能生巧。首先,我把课本中对基本模型的分析方法记下,比如小船过河、子弹打木块、地月模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模型等等,这些是最简单、经典的模型。在理解分析这些模型的各种不同可能及对应的解决方法之后,就是漫长及痛苦的熟能生巧过程——“刷题”。“刷题”是高三进行曲里必不可少的音符,对于我来说,每天至少要在课外做一个小日寸的物理题,刚开始做这些题时,我试着把这些题分解成一个个已知的模型,然后再一一解决。有时碰见自己没有见过的模型,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一定会自己先试着用心分析,成功分析好之后,再把思路记牢。做到一定数量的题目后,我就可以很熟练地分析很多中等难度的题目了。到了最后,我发现,一读完题干,就可以条件反射般地知道该从哪里下手,这也许就是所谓“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化学:

构建知识网络,注意解题规范

说起化学这门学科,相信大家会觉得,化学中很多东西都是靠记忆,知识点特别繁多、零散,很容易忘记。对此,我的做法是用“归纳法记忆法”。首先,对于课本上的物质,性质,我就用“联系法”把各种物质串起来,比如碱金属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然后依次复习它们各自的性质、检验、鉴定、制备、相互转化等关系,这样横向连接不同物质的关系,纵向则复习它们的存在、性质、实验注意事项,织成一张知识网络。在做题过程中,如果再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常用知识点,我再补充进去。一年下来,所有的知识点就尽在掌握了,做题也就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形成缜密的思路。

但我觉得光有这样的知识网络还不够,因为这样的知识网络虽然完备,但还是比较杂乱,做题容易混淆。因此在复习之际,我还会注意收集、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比如几乎所有可溶盐溶解度都大于它的酸式盐溶解度,而难溶盐溶解度小于它的酸式盐溶解度;还有哪些有机物能和溴反应,哪些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以及反应的条件和现象等等。总结足够多这样的知识点之后,我就发现化学题基本上都能用这样的规律来总结概括,这无疑就让我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然后再谈谈解题规范。为什么说是“解题”规范呢?其实我想说的是审题以及形成思路的过程。化学题的审题尤其重要,我觉得做很多化学题就像是破案时进行推理一样,题目中很多细节或隐含条件会成为关键之处,比如给的离子里包含Ag+、Cl-,就不要忘了它们会形成沉淀。还有一个常考的是NO3-,它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也容易被忽略掉。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先字斟句酌,再提高速度。最后,有些同学可能经常抱怨自己的想法明明是对的,怎么总是得不了高分?所以,一定要记清课本上或者平时做题答案的模式,写最规范的答案。

生物:

课本千锤百炼,注意实验探究

生物,号称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生物确实要像文科那样需要我们老老实实地背诵积累。对于我来说,生物一度是我的弱项。我曾经在连续几次生物考得很糟糕之后,心情十分沮丧,不甘心认输的决心让我开始疯狂地做生物题。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成绩却没有任何提升。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去找生物老师请教。在老师的帮助分析下,我明白自己是操之过急了。因为对于生物来说,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没有厚积,就难以薄发。我决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生物,绝不急躁。因此,我先不急着做太多题,而是把课本拿出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知识点、笔记又完完整整地整理了三遍。我背书当然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我主要用的是“联想法”,即看到一个知识点时就尽可能联想与之相关的其它章节的知识点,比如看到水的性质,就可以想到水在身体里的形式、哪些细胞活动消耗水和产生水、植物的水代谢、水盐平衡等等一长串知识。这样认真地复习一遍下来就相当于原采的几遍。而这些努力果然没有白费,从那以后,我觉得做题的思路开阔多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除了课本上的众多概念之外,大家一定还会对一道道复杂的实验题感到头疼吧!说到实验题,最根本的当然还是回归课本。生物实验题一般都是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当然也会在选择题中考查。对于做生物实验题,我觉得自己还算比较自信,可能还是我做的题目比较多的原因。做的题多了,见到的各种奇怪的设置、探究的主题以及考查点也就比较全面。做题最重要的是归纳总结,把做过的实验题分类,相似的题目拿到一起看一看,再总结一下这类题的一般方法。我把实验题分为分析型、补全型、设计型三类,而设计型我们较为少见。其中每一类又有很多考查点,比如分析型中有找错的题,这类题就从实验几条原则一条条进行检验。这样每一类题我都有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也就不会摸不到门路了。

另外,我还想说一下生物答题的规范问题,生物填空题给分都很严,而且有时乍一看有多种答法,这时就要像我们老师说的那样“分析题干的语义,摸清出题人的意图,写最规范的答案”。为了最规范地答题,我当时还把一些经典题目的参考答案模式全都背下来了。这样做题时不仅给自己提供了思路,也提供了表达的模范,这一招对我曾经的生物复习、考试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写在后

分别介绍完了我学习三科的一些体会之后,最后再来说说作为整体的理综考试。理综考试,向来都号称“题量大,时间紧”。相信考过几次综合考试的你们也有所体会了。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调节自己的心态,千万不要把目标定为做完题目就罢休,这对大多数学生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即使是最拔尖的学生在高考中都可能会有几个题不会做或者做不完。大家的目标应该是保持自己做题的正确率,如果只做80%的题,但这些题全对,分数也相当可观了。在做题时一旦卡住,要果断放弃,为一两道题放弃最后几十分简单题太不值了。理综考试,不光考知识,也考对于试卷整体的把握。

别人的经验再好,对自己来说也只能是参考。我一直相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能在一天天坚持做题、看书、总结的过程中提炼出来。因为这不仅仅是经验,更是一种自我体验。相信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同学们,请珍惜高三的时光,这样奋斗的日子是一生中非常宝贵的财富。最后,衷心祝愿你们能在高考中一展雄风,让金色的年华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第11篇

一、成绩卡的制作

纸张以64开为宜,质地需较硬,也可以用废机读卡的背面,记录成绩时间以一年为宜,这样做容易保存。如邓运环同学的成绩卡:

二、成绩卡的使用原则

树立正确的成绩评价标准。如学生认为某一科考试分数较高或低,就认为该科成绩好或差。而此种评价标准是错误的,因为某次成绩分数高或低是由试题难度决定的。分数高成绩不一定好,反之亦然。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标准是十分迫切和必须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提出高中学生成绩评价标准以“两为主”标准,即班内排名为主要标准,年级排名为辅;以自己历次成绩相比为主,以他人相比为辅的标准。允许班内排名上下浮动两个名次,年级名次允许浮动的名次是平行班级数量乘以四,如本年级共有五个文科班,允许年级名次上下浮动二十名。它的意义在于:以班内排名为主,就可以看出自己在班内比其他同学努力程度的高低,排除试题难度变化给分数带来的影响;多与自己比,更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实际操作中,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有的学生认为数学、英语等科目容易得分,换一句话说,数学、英语科目容易拉分,而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等不易拉分。此种认识错误产生原因是“比较标准不同”造成的,即数学等科目是一百五十分,而文综、理综科目是一百分。同样是及格分数水平,数学是九十分,历史、化学是六十分。表面看来,有三十分差距,实际水平一样。如果一定要把二者相比,必须进行等名次换算即数学分数等于实得数学分数乘以三分之二(数=数(实)×100/150),或者是历史分数等于实得历史分数乘以二分之三(历=历(实)×150/100)。这样经过换算以后,二者方能进行比较。如数学120分,历史67分。如数学120分,班内名次是第十五名。与历史学科相比,就要在班内找到历史名次是第十五名同学的历史分数,如是七十六分,运用公式:历=76分(实)×150/100,历史成绩第十五名的可比分数是114分。同是班内第十五名两科成绩相差是六分。把自己历史成绩换算得到可比分数是100.5分,与班内第十五名相比有十三点五分的差距。从而得出自己历史与班内其他同学的差距、自己的数学与历史在班内真正的实力地位。

三、对成绩卡的具体应用

第一、从中得出自己单科和总成绩的发展趋势。如邓运环同学的成绩总名次呈上升趋势,由年级70名左右上升为50名左右;英语和文综比较稳定,数学和语文上下浮动较大。

第二、从中得出自己强科和弱科。稳定强科,提高弱科,加强学习的针对性。从上表中得出:三大科中,数学较弱;文综中,历史最弱。因而日常学习中,该生应该时间和精力向数学和历史学科倾斜,使自己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努力方向更明确,才有可能最快提升成绩。

第三、从成绩变化中吸取挫折的教训,坚持成功的经验,让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如该生数学成绩第一次排名78,第二次排名90。在与其谈心中了解到差距是因为一卷和填空,上次一卷得55分,填空得12分;本次一卷得50分,填空得8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商定:每两天做一套选择题和填空题,即第一天做8个选择题,第二天做4个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间定在中午,地点是教室。邓运环同学坚持一个月,在第三次和第四次考试中,一卷分别得到60分和55分;填空题分别得8分和12分。现在我们又商定:除坚持提高一卷和填空题的准确率外,把此种做法延伸到立体、代数、几何等大题,进行专项专类练习,以提高整体数学成绩,现在他学好数学的信心更足了。

四、检查和督导

第12篇

本学期,在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我校全面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教学流程,加强常规管理力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校本培训,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严抓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贯彻课堂教学流程,让认真内化为一种品质。

1、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坚持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严格贯彻课堂教学流程。

我校自实施课堂教学流程以来,老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课堂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本学期我们重在深入、细致、持久、扎实的抓流程、抓落实。要求教师严格贯彻我校教学流程,坚持每节课都预留5分钟的时间进行当堂检测;坚持每天利用早自习晨读时间进行1个学科的周测,坚持每周都进行1次纠错,坚持每个月进行1次的月考。坚持推行巡课制度,教学校长经常深入课堂听推门课,并在听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流,课课都达到了标准化课堂要求。

2、加强了备课管理,提高了备课水平。

为规范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我校制定并实施了集体备课流程,每科每周安排一节集体备课时间,语文周一第三节,数学周二第三节,英语周三第三节,理综周四第三节,文综周五第三节。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召集、组织好集体备课活动,要求保证集体备课人数,采取中心发言人说课的形式,保证集体备课按时、有序、有效开展,要有详实记录,领导深入教研组参加集体备课,检查集体备课记录,总结推广集体备课经验。

教研组长和教务处每周五检查下一周的教案,教学校长每月检查一次教案,做到了先检查教案,后上课。教案基本符合要求,书写工整。

3、坚持分科辅导,展示分层次教学特色。

分科辅导课程是我校教学的特色和亮点,学生自愿选课,每两周轮换一次科目,为学生提供补习弱科的机会。为提高辅导课的教学效果,教师都能做好课前准备,认真组织教学,耐心辅导学生,注重讲练实效性,体现分层教学特色。为提高学生成绩,班科任共同承担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学生参加辅导课表现如实进行写实和评价,督促学生上好辅导课。教务处每天检查上课情况,定期总结工作,及时改进不足,使辅导课的教学产生更好的效果。

4、积极开展学科讲座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科讲座是我校教学特色的新亮点,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每周三次讲座,要求讲座教师均使用课件,并提前将讲座课件、讲稿上交到教务处。本学期共开设了语、数、英等10个学科的讲座,30为教师主讲了33节讲座,涉及文学、饮食与健康、体育等内容,教师精心准备,学生参与度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实施知识点背记计划,巩固所学,夯实基础。

教师每月都提前编制学科背记计划,把每周学习重点要求,以要点形式定位,要求学生及时背记掌握。教师及时督促检查学生背记情况,并实行签字制度与家长反馈。本学期分别在4月21日、6月23日举行了高一、高二背记计划对抗赛,用以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6、实施激励教育,开展非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特长。

本学期学校举办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高一、高二共有79名学生获奖。学科竞赛的开展不仅营造了努力学习的良好环境,而且让孩子感受学习的进步,生活的快乐。

7、创新考试管理,建立教考分离的考试办法。

本学期我校继续沿用上学期期中、期末我校开展的引进重点中学考试试题的评价办法,选用校外试题,我校任课教师对考试试卷回避,达到教考分离,减少了考试本身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教师由原来的被动上课转变为抢着上课,极大地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8、加大对学生作业和练习的督促检查。

本学期坚持和完善教学工作量化管理规定,把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和纠错卷列为考核项目。学校对学生的作业数量有明确规定,要求教师认真批改、评分、写明日期,上交教务处检查登记。教务处每天坚持逐班逐科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做到将教师量化考核统计情况一周一公示。5月11日还举办了作业、笔记、钢楷、试卷展览,通过作业精细化的管理要求,使学生的作业质量不断提高,为学习进步打下基础。

二、抓好教师培训,注重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各教研组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研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掌握好教学流程的实施。积极探究教法与学法,能够及时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应对策略。教研活动采用说课、评课、教法学法交流、教学反思与感悟等形式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务处深入备课组对教研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增加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积极参加市区高考教研活动,加大高考复习研究力度,及时把握高考动态和高考方向。本学期,我校高三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高三教学研讨活动近20人次,涉及语、数、外、物、化、生等多门学科,较好地整合了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了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还利用一切机会,请专家和上级部门来校指导。充分利用教育局、教学督导来视导这一机会,使部分语文、政治、数学、物理等教师得到了领导的评课指点,为我校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3、开展第三届校园“百花奖”公开课活动。

我校分别于 4月11日——4月22日、5月16日――5月27日两个阶段开展了“百花奖”活动,要求每人上一节公开课,都要有课件,认真组织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次活动是我校实施“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研讨课,同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讲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集中听课、评课活动,使每位教师都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4、充分学习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实行教育现代化。

本学期分别于2月26日、3月7日召开信息技术培训会,针对电教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充实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千方百计抓高考,齐心协力铸辉煌。

1、制订高考目标,实施包保责任制,校长包班级、教师包学生,教学校长深入课堂,靠前指挥。召开了2016年高考誓师大会,时校长做了动员报告,学生家长代表发了言,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点燃学生高考冲刺的激情。

2、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核心作用。加强班科任沟通协调,每次模拟考试后及时召开学情交流会,班科任分析每一个学生备考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帮扶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力以赴投入备考,实现高考预定奋斗目标。

3、抓好高三复习课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高三全体教师加强了对考纲的学习和研究,并积极参见市区组织的高考研讨工作,多方收集高考信息,从而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教研组的集体作用,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保证课堂教学有较高的质量。

(2)高三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到重点突出,考点落实,夯实基础,规范训练,及时纠错,将纠错贯穿于备考复习始终。

(3)每周或每半个月各科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考后要认真批卷,总结讲评,加强对理综、文综答题时间分配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的考试规范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4、确定重点目标,狠抓尖子生和边缘生的培养。针对重点生和边缘生量身制定提分计划,全体高三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单独给题,面批面讲,教给方法,提升能力,真正做到了分层次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进行了五次模拟考试,开了五次质量分析会,质量跟踪到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在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复习方法,充分关注到每名学生,解决好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6、定期召开家长会,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家校合力,齐心协力,帮助孩子实现大学梦。

7、开展考前诚信教育和考前指导,教育学生诚信应考,轻松应考。

8、做好高考陪考工作。6月7日、8日两天,全体高三教师到考场陪考,目送学生进入考场,给学生加油鼓劲,并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高度负责和亲切的关怀,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赞誉。

四、存在的不足及工作展望。

1、进一步加强分层次教学,突出个性化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相对提高。

2、继续实施教学流程,探索“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培训学生学习兴趣,规范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

3、教学管理要在“严、细、实”上很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和作业质的检查。

4、课堂教学教师要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着重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爱事业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