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职自我总结

中职自我总结

时间:2022-03-09 10:21: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职自我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自我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中职 色彩基础课堂 多样性多元化 教学评价

一、中职校色彩基础课堂实施多样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背景

首先,中职学校由于受普通高中扩招的影响,生源质量难免相对较低。而色彩课程又是一门基础课程,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学来不一定有用”,对色彩学习不感兴趣,美术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甚至有放弃的态度。个别学生学习习惯极差,主要表现为:教师示范时不认真学,不认真看;自己练习时不认真画,应付了事,甚至不准备绘画工具,不带书本进画室,在课堂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说与课程无关的话。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不习惯修改画面,把课堂实践当成一项极不愿意的苦差事。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色彩课程的学习效果。

其次,多样性多元化教学评价力求产生一种能让学生在整个色彩基础课堂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验、在实验中创造的积极效应。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过去那种采用课堂最后几分钟通过一幅画来评论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的方式,是片面地理解了美术教学评价,忽视了评价的全程性、全面性,不能全方位地考虑评价问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那些单一的夸奖“画得好”“画得真棒”“不好看”等无趣、笼统、浮于表面的评价对中职生来说越来越无效。

因此,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让“评价”为课堂教学有效服务。而多样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对色彩基础课程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养。

二、中职校色彩基础课堂使用多样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个体之间存在智力差异和不平衡发展。这一新型的教育理论与当前的教育不谋而合: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个体差异。比如临摹能力不强的学生,有可能在创作能力方面很突出;素描造型能力差的学生,在色彩感觉方面特别敏锐等。多元智能理论对评价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而不在于判断学生的优劣;二是评价的形式是多元化的,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角度是多维度的。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教育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评价观认为应重视评价学生知识建构过程,包括如何寻找知识点、使用认知策略与自我监控,如何在知识建构中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建构主义的评价观是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表达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科学地使评价以多样形式存在于整个课程教学当中。

三、多样性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中职校色彩基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实施多样性多元化评价的主要场地。笔者根据学生色彩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学校2012级三个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色彩基础课堂中尝试运用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把多元化多样性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实践过程中的起稿、大体色、深入、调整四个基本环节相融合,教学效果取得成效。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作品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评价主体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群体互评式:学生与学生之间评价对方作品。在绘画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尽量建议学生第一问自己,第二询问周边同学,第三询问教师。在询问周边同学或相互评价时,教师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往往充满了趣味性、独特性、创造性,同学间的意见与分析不但会使绘画者更容易接受,而且还更愿意修改,一改以往不愿意修改画面、应付作业的现象,同时也锻炼了提出评价者的艺术素养及绘画评画的眼力、水平,并且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有了第二次巩固复习。由此可见,学生互评方式能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提高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能让学生爱上色彩基础这门课程。

(2)个体自评式: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一张色彩作业需要6课时完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按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在习作的背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可以连同课堂画作、自评详情一同上交。这是多元性教学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自评和自我总结是一种学习反思,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一种反省、监控和调节,是学生内在学习意识的觉醒,是将学习内容内化的重要过程。只有将学习自评和学习自我总结这个环节做好了,学生的学习才更具自觉性和自主性。

(3)角色多元化他评式。①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情况,对其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比如在上色彩课时无论是起稿、铺大体色,还是其他阶段,教师随时随堂指导,在指导过程中的纠正、修改、提醒均记录为评价内容。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对该课程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在评价表上进行评价。②请学校以外的其他有关人员参与评价活动,如学生家长、专职的评价机构、教育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人员等。利用家长开放日、专业公开课、教学参观等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2篇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班主任;成才

目前中职生素质良莠不齐,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更有甚者无视学校纪律,打架斗殴。因此,在中职教育中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从事班主任工作几年来,我总结出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在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面对一个新的班集体,班主任要使自己尽快地融入其中

在学生眼中,老师是长者,班主任更是权威的象征,面对一位新的班主任,学生有意无意就会与之疏远。当接管一个新的班集体时,要想尽快与学生熟识起来,就要多参加班级活动,在参与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例如,新生到校后第一项活动往往是军训,虽然军训由聘用的教官负责,但我基本全程陪同。这样学生会认为烈日下的训练不光针对他们,在他们叫苦不迭,有畏难情绪时能给予鼓励,有助军训的顺利进行。在休息时,和学生一起唱军歌,讲笑话,这样能让学生很快了解自己,解除他们对班主任的戒备心理。学生对班主任亲近了,班主任才能对班级问题更好地洞悉,尽早进行干预。

二、努力熟悉每位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班级管理工作

从事中职教育的人都不难发现有相当比例的中职生来自问题家庭,有的父母离异,有的自幼留守在家跟祖父母长大,有的缺少家庭应有的关爱。导致学生本人性格或者孤僻,或者偏激。作为班主任如果对自己班级的学生个人情况没有很好地了解,就很难和他们沟通。当有特殊事件发生时,也就不能对事件进行正确分析,更不能对当事学生进行有力劝导,这样事情自然不会得到很好解决。只有切实了解每个学生,对于学生个体提出的问题或暴露出的缺点、错误,才能予以理解,并给以适当的劝导。

三、多与学生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

中职学生多处于叛逆期,讨厌说教。班主任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学生往往喜欢跟你说一些和他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不要觉得这些事情无聊,而要耐心细致地倾听,在跟他们聊天时注意掌握学生的心态。这样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调节自己的教育手段,对于正确的给予最大限度地支持。对于错误的,应该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从内心引起共鸣,在理解的基础上与之对话,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的。

四、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行动的楷模,用身体例行感染他们

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工作任务领导者和参与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作为老师的威信,只有以身作则,真正成为道德的楷模,才能使学生亲其身,信其道。“身正为范”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领导者需要做的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所以作为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的方法及态度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远比呵斥与命令有效得多。

五、组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加强班级核心力量建设

要想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单凭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委会犹如整个班级的火车头,要想使整个班级跑得好而快,就应当及时建立健全班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班委会应该有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马虎。一般来说首先要发掘能够自律且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班级临时负责人,适当锻炼,观察,考核,将那些品学兼优、会组织、乐于奉献、能作为表率的同学吸收到班干部队伍中来,让全班同学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极大地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当然,班主任对待班委工作要把握一个度,即要大胆放手去锻炼班干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不能作为旁观者大撒手,而是要合理地指导并干预,当好参谋。毕竟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情况多变,而班干部作为同龄人应对一些复杂问题难免会力所不能及。因此,班主任最合理的做法是:通过班干部,洞察班级情况,多召开班委会,及时对班级情况进行总结,在有特殊情况时,帮助班干部理清思路,指导他们用合理的方法带动全体同学共同处理。另外,班主任要增强班干部的服务意识,打破“班委终身制”的做法,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他们快速成长,优化自我。

第3篇

一、注重作画常规的教育

作画常规是学生学好素描的重要条件,也是学习素描之前必须学习掌握的。作画常规关系到学生科学绘画方法的接受和绘画习惯的养成。作画常规包括两方面:一是工具方面,二是姿势方面。1.工具方面。画好一幅素描作品,工具是先决条件,没有素描绘画工具的学生,就像没有枪弹的士兵。在小学,学生用HB的铅笔、直尺和普通的画纸画画。而素描对于工具的要求比较严格,铅笔要准备不同型号的,如HB、2B、4B纸张用专业的素描纸,而且纸的规格有8开、4开还有专门用来绘画的画板,画夹、画架,以及用来夹画纸的夹子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准备好。2.姿势方面。只有正确的绘画姿势,才能更好地观察对象,描绘对象。素描绘画姿势包括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第一,作画姿势主要有坐姿和站姿。有的学生坐着绘画时趴在桌面,或跷起二郎腿。站着画时,离画板距离太近或太远,这都是错误的姿势。正确姿势是:首先,坐和站都要端正。其次,无论坐或站头都要与画板相隔一定的距离,便于学生及时检查出自己作品的缺点;最后,眼与画板保持在视平线上,这样画的物体才不会走形。第二,握笔姿势,手的握笔姿势以增加画笔的灵活性、运动范围和减少手对视线的遮挡为原则。笔杆应握于掌下,由拇指、食指和中指提笔,笔尖和手指应有一寸左右的距离。只有正确的姿势,学生才能学会素描,学好绘画。

二、传授科学的素描绘画步骤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科学的合理的素描绘画步骤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只有科学的素描绘画步骤,学生才能学得科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观察对象。认真地观察清楚所画的对象,是画素描的前提条件,素描基本的观察方式是整体观察。首先看对象的全貌,然后看主要部分,再看局部细节,并时刻注意大体。2.构图。学生观察清楚对象后,引导学生怎样选择横构图和竖构图,使绘画对象摆在画面上更加和谐,融洽。构图的好坏,决定着画面的整体美这一关键因素。3.起稿。确定如何构图后,开始起稿,用概括的线条勾出对象的大体特征,找准其“点、线、面”的比例和透视关系。对象的比例主要指对象本身的比例、不同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对象高与宽之比,对象与对象距离之比。除了比例还应注意对象的透视正确与否,透视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对象的空间感,实际的对象与画到画面的对象会产生透视变化,如等大的对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透视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形透视等。4.铺明暗。铺明暗是画好素描的关键,也是对所画对象的具体化,明暗是否正确,决定了素描作业是否生动感人。铺明暗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由浅入深,使画面有黑白灰三个层次。用明暗能够更形象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空间与质感。5.深入刻画,整理画面。深入刻画能够使画面生动形象,深入刻画阶段要有耐心,主要刻画的是受光部和画面的主要对象。深入刻画之后,整理画面是必不可少的。整理主要从整体艺术效果出发,做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润笔,如加强对象的某些部分或减弱某些部分等等。从而使画出的效果更加完美。以上步骤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和吸收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在传授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改正不良的绘画方法。比如:有的学生画对象时先画好一个物体再画另一个物体,或画好某一个部分再画另一部分。教师应及时要求学生改正这些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三、素描绘画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中职生刚接触素描,千万不能急于求成。素描绘画对象要从简单的一个物体到几个物体。由浅入深,学生学得轻松,绘画技能也会稳步提高。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绘画水平,科学地安排好素描绘画的内容,从临摹书本的作品到看实物写生,从基本形体(正方体、球体、柱体、锥体)到组合形体,从静物到人物等。这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

在素描教学中,每个学习阶段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上课时,教师先展示学生优、劣的素描作业进行比较和讲评,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析。经过一个学习阶段之后,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由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总结。如:在画正方体的结构素描时,老师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透视错误、构图不合理等共同存在的问题,再由学生对自己画的正方体进行分析,找出好与差的地方。针对把正方体画成长方体,或画得太大、太小的情况,教师及时要求学生改正。从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中,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绘画方面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对素描作业好坏的判断力和绘画水平。只有通过科学的教与学,才能把素描绘画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为他们以后的绘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薇

第4篇

关键词 :农村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性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职业教育质量。2009年6月,第一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会议在天津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以德育课为主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成人成才转变为学生内在需求。本文通过对农村中职学校德育现状的简要分析,提出提高农村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的几点意见。

一、农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1.1 德育对象成绩差,素质底。

农村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招生后的线下生,质量普遍比较差,生源质量差不仅体现在在校学习的成绩比普通高中学生差,更体现在部分中职学校学生的道德素质较低,影响了自身和其他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这是目前农村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1.2 教师授课质量低。

尽管目前中职教育正得到不断重视,国家加大发展职业教育的力度,但是相对应的软硬件条件却迟迟跟不上招生规模的发展,必要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的不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低等都影响到中职教师的授课质量,不仅学生不主动学习,部分教师也敷衍了事,不重视中职课程的教授。

1.3 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还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对学生德育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其他文化课和实践课并没有多少区别,要科学地判断学生在德育课中到底收获多少知识,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多少,达到了怎样的教育效果,没有相应的评价依据可供参考。

二、对提高农村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的建议

2.1 改变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地教育部门和中职教育机构都在加紧扩大中职办学规模,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的提高,盲目扩招和争抢生源给农村中职教育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在农村地区,学生和家长“闻中职招生色变”,大大影响了农村中职教育的生源质量。提高农村中职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改变农村中职学校的招生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改变招生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首先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中职学校招生程序的规范力度,遏制中职学校招生的乱象,提高中职学校办学门槛,制定一定的软硬件考核指标对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进行衡量,清理那些以经济利益为追逐目标的学校,还原中职教育的良好初衷。其次,中职学校招生人员资格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任何人都有机会从事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招生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是农村中职招生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部分不法人员为了经济利益欺骗学生和家长,败坏中职教育的声誉,严重影响农村中职教育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对招生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规范招生行为。

第三,对中职学校自身来说,改变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就是要制定与实施相应的中职招生规划,更新自身的办学理念。在明确自身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制定相适应的招生管理办法,确保招进来的每个学生都能在优秀的学习环境和师资条件下学习。

2.2 改革评价体系,激发学生上课热情。

德育课教学具有不同于中职学校其他学科的区别,其特殊性在于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如何,很难通过单纯的考试来进行衡量,要提高农村中职教育德育课的实效性,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改革德育的评价体系,应该不单纯以考卷来作为评价标准,而是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对中职学生和教师来说,德育课的评价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已远远落后于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引进一些新的理念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德育教学评价需要对中职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行为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不能只注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这并不全面;德育教学评价应该产生促进积极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德育教学评价还需要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对自己的道德水平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德育教学评价在对学生德育效果进行评价的同时,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评价不能仅限于期末,而应该充分注意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在农村中职教育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改革,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改革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总结德育教育经验、积极探索,总结出全面的的考核方法,尽快建立起一套能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科学的德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并使之不断完善,达成学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3 改善授课方式,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

农村中职学校的教学授课方式一般比较落后,受制于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不能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知识单向流动,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中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德育教学缺乏吸引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何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的“教与学”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是每一个德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习惯,加强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于德育教学中,结合智力、非智力因素,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达到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建议在农村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应注重和完善下面几种教学形式:

首先是进行“对话教学“。以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教师答疑为主,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诱导性地提问。德育课教师还需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知识面,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进行圆满解答,这同样也是教师个人提高德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其次还要加强课堂讨论。任课教师要做好讨论话题的调研,为课堂教学准备有实际意义的讨论题目,议题应该包含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中职学生关心的就业、工作现状等问题。通过课堂讨论还可以近距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助于因材施教。

再次要加强辩论。将辩论的教学方式引入德育教育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对弈中快速吸收知识。辩论不同于讨论,面不应太广,抓着某一点,深入展开,通过辩论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

最后是采用小论文进行考核。采用布置论文作业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的德育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针对具体的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地进行分析,通过论文最终真实地反映学习成果。论文的着眼点要注重实效性,可以考虑对国内外思想、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中职学生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认识偏差,使德育教育更生动、直观,并且养成注重自我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2.4 加强师生互动,增加师生交流。

德育课教师应该时刻牢记中职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管中职学生相较于高中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有差距,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却并不比其他学生差,甚至在农村中职学校中,他们的自尊心可能更强,这就对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德育课教师来说,要想学生配合自己顺利完成德育教学,最重要的工作其实并不在于德育课程本身,而是注重在课堂上、生活中加强与学生进行课程之外的交流。对中职学生来说,只有当学生认为老师是他的朋友时,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德育。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遵循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的原则,中职学生尤其是农村中职学生的自尊心强,因此,德育教师要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切忌不分场合训斥谩骂,要注意改进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要善于发现不良学生的优点,适当地表扬,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激发他们追求上进的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还要加强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等,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心里波动,有针对性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关心帮助,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感化来挽救一些落后的学生。

周济说,没有爱就没有德育,没有责任就做不好德育,农村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德育课新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秀平.再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J].科技与生活,2010,(3).

[2]徐凯.新时期中职生德育教育方法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6,(16).

[3]曹秋梅.小议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换[J].南昌高专学报,2005,(2).

[4]陈永明等.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第5篇

关键词: 中职 班主任 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是联系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纽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职业教育是社会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职学生难管似乎是职业教育者的共识,那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呢?如何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合格技能型的人才呢?我总结出了五种管理方法。

一、“用制度管人”法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规定才行,如果没有规定约束,那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就是不公平的。所以建立班规,就是为了约束小部分同学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改掉不良行为。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无法“自律”,只有依靠“他律”,既有自我教育,又有外在的教育,而他律和自律的统一,才是完整的教育。或者说,通过“他律”最后达到“自律”――也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怎样制定班规?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是很熟悉的,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现象,作为班主任,我是解决了这头,又发现问题出在那一头,怎么办?我想与其用“堵”的方法不如用“导”的方法,于是在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共同制定了一个班级的规章制度。在制度制定后,班级学生的违反班级和学校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这说明《班规》的制定对于一个新形成的班级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法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让学生承包“责任田”不是教师懒惰,而是教师有智慧。给学生“责任田”是对学生信任,培养他们为集体、为他人做事的意识,做事的能力,增强责任感。况且事事有人做,事情才能做好。

在班级管理中,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分配“责任田”,有管体育锻炼的,有管仪容仪表的,有管推广普通话的,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及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等;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对班级一些具体的用品及各项专门事务,也发动每一个学生进行承包,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我们生活区是否也改变一下传统做法呢?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做;学生不会做的,老师要教他们做。我们是生活指导老师,不是宿舍管理员,更不是保姆。我们应该学习魏书生的先进管理理念,尝试他的教育实践做法――在宿舍推行承包“责任田”的做法。如此一来,生活老师不仅从繁忙琐事中解脱出来,思考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形式,而且学生的自理能力会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更强,综合素质会更高。

三、“勇于创新”法

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善于捕捉新机遇,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我大胆地作了一些教育实践,如班干部轮流管理制的试验和探究。

因为轮流制的实施可以调动广大同学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得到思想上的教育――懂得劳动和管理的辛苦,从而懂得如何配合班级干部的管理,如何珍惜同学和老师的劳动成果。这应该是很好的举措。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引导,以便使该制度顺利开展。

为更好地与学生建立了解的平台,我设立了班级QQ群(加入的同学有95%,经常上线的有12人)。通过这一新举措(通过网络与班上同学进行一对一坦诚地交流),我能及时了解班上动态、学生的需求,等等。

四、“关心、爱护学生”法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爱,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就更不用说师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了。

在班级管理中,我是这样做的:他们腿拉伤,我会送去红花油;他们感冒发烧,我会去宿舍探望;他们过生日,我准备一点小礼物,让全班同学一起唱生日歌,使他们虽然远离父母却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的关怀。这些做法大大地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他们有不愿同父母家人讲的话愿意同我讲,家庭遇有矛盾和分歧的事喜欢对我谈,想不通的问题愿意从我这儿找答案。有了这样的班风,学生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能主动找我谈心,而我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现在,我们班基本上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和睦关系,形成了班级团结、和谐的气氛。这样,我们就能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五、“抓好后进生转化”法

后进生难管,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更难管。他们的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很有自己的想法,容易逆反,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思想行为自控能力差,还迷恋网络,男女交往不当。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给班主任带来很多麻烦,但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她)就是全部的未来。中职的班主任对待后进生的方法,不但关系着一些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后进生多的班级责任更重,对他们严中有爱,可能辛苦些,可能因此班级与文明班级无缘,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来说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29-02

一、概念界定及意义

中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中职教师根据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结合自身、学校和社会发展等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1]可以说,中职教师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划是本着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有计划地进行的预期性、系统性的一种自我设计和安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以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认识,进而进行自我总结和调整,实现自我更新,减少了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使职业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预见性,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机制,有利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促进专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中职教师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金斯伯格(Eli Ginzberg)认为,职业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发展的过程。职业活动几乎贯穿我们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中职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一个特殊的群体,担负着“教书育人”,为祖国输送各方面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其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活动,不仅体现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还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中职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根据调查显示,大约95%的中小学教师从来没有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约80%的中小学教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2]也就是说,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对自我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认识和定位,试问“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培养出来的职业型人才将会如何,实在令人堪忧。

(二)学校欠缺相应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教师这一职业是一个崇高的、值得终身追求的职业,但是如果教师在这一职业环境中长期难以获得物质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就有可能出现教师职业满意度不高,职业承诺水平低,缺乏工作的动力,甚至部分教师被迫离职,转身进入另一个更和谐的职业环境。当前,我国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有针对教师管理的人力资源政策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却缺乏对教师的职业生涯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情况的考察,难以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组织关系和完成教学任务等过程中,出现职业倦怠、职业高原等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三)社会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度不高

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才传入我国。我国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最初只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领域,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人在思想上仍存在“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对于职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此外,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也并没有把中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纳入到日程当中,对此并未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大众的职业认知。

三、中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在教育领域,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教好学生,先要教育好自己,切不可将谬种流传,误人子弟。首先,中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要与组织一致。其次,中职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的不同,以及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和发展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只有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对自我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规划,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促进专业成长、个人水平的提高,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组织关系等。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家施恩(E.H.Schein)认为,如果一个人流向一个不能满足其需要的环境,他就可能掉头进入另一个更和谐的环境,如同航船下锚停在合适的港湾。而这个下锚的领域,就是你职业生涯长期贡献区。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后,人们逐渐发现自己真实的需要,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和内心所持有的价值观,形成了自己可以认定的、终身最不肯割舍的东西,愿意在这个职业领域奉献全部的努力和智慧。[3]学校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基地,和谐的学校组织环境将为教师的专业提升和个人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减少教师的离职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一个关键着手点就是教师。中职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进行及时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定期的培训等方式对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业生涯指导,以减少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对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别实行不同的绩效管理措施,使教师的晋升和加薪做到公平公正。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等学校相比,普遍存在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不高、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中职教师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也普遍低于普通中等学校的教师。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措施,如: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投入,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优惠,提高中职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等,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此外,教育相关部门还可借助媒体等宣传工具,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职业认识。教师培训是支撑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发展的便捷而有效的途径。[4]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教师教育培训基地,要尝试改变以往的教育培训方式,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培训议程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师职业成长的特点,予以划分,分别进行培训。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中职教师在对自我进行规划、设计、执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主体,要积极发挥其能动性作用,但是同时也不能离开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些客观环境。因此,要对中职教师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个人、学校组织与教育相关部门三者各负其责:学校组织指导个人怎样规划负责,个人对自我规划负责,而教育相关部门对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负责,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2]陆霞.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划的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连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C语言;自主学习

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是,在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中职学生生源差、分数低已成了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报考计算机专业的生源质量正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对口单招,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种升学途径,给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的升学机会,能够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深造。“C语言”课程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但是与普高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职校后仍停留在被动的学习层面,思想混乱、不求上进、学习方法不当等现象依然存在,这无疑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能“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目的,自主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

1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内涵

自主学习,又叫自我调节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其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我国有许多学者都对自主学习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庞维国先生对自主学习的定义最为客观全面。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这样,他的学习才是自主的。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之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之上的“坚持学”。

2自主学习在C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线教学中绕不过去的一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它是自求自得、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同样,对于教师来说,自主学习也是一种手段,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手段教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C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1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应试制度下,C语言课程的分数和学生的升学率成了教师们追捧的对象,教师们只能围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来进行教学活动,而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必须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对C语言教学不能只是单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编程技巧,从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2.2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C语言”课程教学的教师非常少,许多学校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仅靠课堂上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余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巩固和消化,而且“C语言”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读懂程序,学会编程的入门级语言,要想真正地学好并掌握它,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过程,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从而适应当代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需求。

2.3弥补个体差异的有效途径

个体差异一直是教育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研究者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究造成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希望找出一种能够弥补这种差异的有效策略。当前,许多研究者认为,造成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对于先天因素,我们只能尊重,但是对于后天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影响,而且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自主性是影响最大的后天因素之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就比较薄弱,对于C语言这门课程,个体差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弥补学生所学知识点的遗漏,达到弥补个体差异性的目的。

3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在中职C语言的课程教学中,笔者强调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在课程的施教中,大胆变革传统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采用自主学习的培养策略,并收到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3.1加强个体自主学习

(1)开展课前预习。课前开展自主预习,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布置好相应的预习任务单,并将导学案中所预先设立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上传至本校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学生明确目标,知道预习中需要“学什么”以及“怎么学”,学完后自行登录教学平台进行课前测试,检测自己“学得怎么样”,所见所得,这一预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积极主动的,可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2)寻找预习疑点,明确上课任务。在课堂教学初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先前预习的内容建立“已知”的概念,即通过预习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其次要引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带读,找出“已知”要点,并发问学生预习中的“未知”要点,从而明确上课的任务。(3)自主探究疑点。这一过程,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3个任务,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预习疑点,教师辅助答疑,并对大家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如:在教授C语言双重for循环结构中,先让学生用一重循环输出一个4*4矩形图案,接着抛出疑点,对printf("****\n")这条语句进行改写,学生们又探究出再用一条for语句实现,由此学生轻松探究出双重for循环的结构。(4)增设自练环节。教师通过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训练,答题有疑问者可以向同伴寻求帮助,或观看老师的程序演示视频后,再自行上机操练,将自主学习与同伴学习有效结合,增强学习主动性。(5)课后拓展探究。课后拓展,也即知识的延伸过程,主要针对课堂中没有的、学生又相当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由教师设置相应的课后拓展题,让学生在课后也有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自主搜索资料,大胆尝试程序设计,从而让学生懂得更多的编程技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学习思路。

3.2开展小组合作

(1)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分组,分组采取每组4~6人制,严格按照男女生性别、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应用的水平高低等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上机实践情况后,对分组成员进行调整,实行走组制,这样各小组间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有利于平衡组间差异,开展公平竞争,保持各小组间总体水平相当,加大学生互助合作的参与度。(2)实施。①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对C语言理论知识及概念进行教学。笔者在课堂上讲授基本理论和概念时,告诉学生老师现在只是一名参与者,需要大家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去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一边讲解演示,一边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主动,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讲解与讨论结束后,各组发表自己的意见,笔者视各组的发言情况,再给出牵引式的帮助与指点。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对C语言编程语句进行教学。如在讲授C语言IF语句、while语句、for语句等程序设计时,每节课先将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提前制作的微课或其他多媒体课件予以展示,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任务。然后,把创设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组编程,而且每组都安排一两个比较好的学生,通过这样分组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情境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和辅导,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种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过程。例如在教授C语言循环章节时,可设置一款2人PK的游戏,其中每人最多限答10道题,且轮流答题,谁先答错一题,谁就出局,另一名参赛选手即获胜,若答完10题认为分出胜负,则为平局。此项任务的设置,学生积极性较高,一方面通过答题学生巩固了已有知识,同时对循环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分组学生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再用编写的程序进行PK比赛,当场测试程序的执行情况,若存在问题组内动手调试修改,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3)评价。①改变以前单纯性结果式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将鼓励性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注重改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比较,体会进步的快乐,增强学习信心。②改变以前以个人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注重自评、互评、组评和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间相互帮助、共同协作、共同进步。

4结语

通过在计算机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实践中开展自主学习引导,笔者认为:开展自主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把对学生学习的控制权逐渐还给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充分地发挥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动机,启迪了学生思维,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张月芬 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戴颜.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调查报告),2006(3):107-108.

[2]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教学;电脑

中图分类号:TP3-4

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围绕课程改革,我不断更新教与学的观念,在课堂中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和教学目标,分解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但实际课堂中,还是碰到一些需要灵活处理的现象。

现象一:平台搭建好,任务布置好之后,少数几个同学做的很快,趁着老师不注意就打游戏。

现象二:一些同学,老师不监督就不做,总是觉得题目太容易。

现象三:少数同学很努力,但每次都不能完成任务。

现象四:课堂解答时间有限,学生探索时间不够。

我归结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1 职高生特点

(1)思想上不重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随着电脑的普及,一些学生认为中职信息课与专业技术无关;教学内容不实用;知识点已掌握或凭自己能力便可学好,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本身素质存在着差异。由于家庭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基础有明显差异;

(3)缺少阶段性的自我总结。大多数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走,缺乏对自己的评价和总结。

2 家用电脑普及后,我在中职信息课教学中的思考与做法

家用电脑的普及,使学习的方式变得多样,如视频教学,知识点没搞清楚,还可以回放重看,比课堂教学更有优势。在课堂上,也可以做为教学辅助手段。

着重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提高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转变学生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

案例一:让学生“知己”,对信息技术课程有正确的认识

为更好的掌握学生基础情况,便于开展有效课堂,同时也想让学生对自身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了解。我对学生做了一个开放式测试,其中测试包括打字、设置桌面背景和屏幕保护等简单操作。

在进行开放测试的时候,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互相协作并与同学共同总结,思考课堂教学应如何进行。

开放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1)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做完后无所事事;

(2)不善沟通,只有个别同学能够主动请教或与他人交流;

(3)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的基本没有;

(4)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过高或过低,不敢尝试。

案例二:分层教学的实施及调整

对课程的知识点分层,按学生基础分组,通过《导学卡》、《升级卡》、《帮助卡》等在课堂上实施教学任务。通过分层教学,让绝大多数同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委派基础较好、操作较快的学生作为课堂中的“助理”,负责帮助老师进行组内检查指导。

除此外,布置课外任务,通过微博与学生沟通、答疑。在课堂中给予肯定的同时,适时地给与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表现自己。

宁波市教研员陈建军老师的一条微博让我感触很深,原文如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如果说我有什么教育梦的话,那就是让我们的中职课堂堂堂光盘。初中段教育的每一堂课在畸形的应试压力下不顾及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抹杀许多所谓学困生的潜力。老师们能否一起前行借助#信息化教学设计#尝试差异化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成长。虽然我在课堂中的“地位”降低了,但课堂中多了很多“老师”,我也乐得自在。

案例三:注重课堂引导让学生清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7)》第二版第三章任务3.3系统管理与优化,教学大纲要求两课时完成。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练习的时间非常少,而且由于学校机房环境的限制,学生在对多账户切换和操作的时候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即使会操作,但没有时间思考,达不到我学为我用的教学理念。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任务书,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后由教师辅助学生总结操作方法和操作结果,体会操作目的。

学生通过练习,能够体会到不同的用户可以拥有独立的帐号和密码,甚至每个账户都可以由自己的桌面和主题等。在做课堂总结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多个账户的真正意义在哪里?除了“我的文档”是相对独立的磁盘空间外,磁盘其他的存储空间(如E盘)的文件是否每个账户都可见、可用?布置课余时间的探索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家里的电脑进行查看。并把自己的答案,及时通过腾讯微博,交流经验和心得。

3 对中职信息课程的教学反思

3.1 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前,过于自信,认为老师在课堂中讲解的知识稍微听听即可掌握。针对此情况,教师适当给与学生“打击”,能让学生在上课时更加虚心听讲;

3.2 课堂中分层能够促进有效课堂,激发学生潜力。通过课外的探索任务,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分层,适时地对学生给与帮助和评价,正面引导学生,通过家用电脑让学生进行课后探索,给学生创造学习和讨论的环境,也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探索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能够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

3.3 合理的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家用电脑进行探索,能有效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并且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有利课堂教学及延伸。另外,学生的学习天赋也能够展露出来,便于选拔“尖子学生”,为兴趣小组选拔后备人才。

目前,家用电脑基本普及,正面引导学生,给学生创设课外学习环境,按照学生层次,合理的布置任务、及时地给学生帮助和指导,对计算机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美)乔伊斯著,荆建华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第9篇

[关键词] 自主管理管理原则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由于中职学生在学习态度、成绩、遵守纪律、礼貌和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比普通中学学生差很多,因此,很多班主任认为:中职班级管理就是要突出一个严字,不严,学生就会违纪成风,班级就会乱成一锅粥。所以,对违纪的学生往往是讲理的多,感化的少;批评的多,说服的少。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影响了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开展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积极性很高,形成了积极向上、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和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一、班级自主管理及意义

班级自主管理是在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价值取向的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管理实践。其目的在于弘扬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形成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班级自主管理是建立在对学生高度尊重,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中职学生群体是初中教育中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群体,他们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眼里的“双差生”。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中职学生群体也是有志于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的学生群体,他们也有学习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成功的渴望,希望掌握一门技术,有一些特长,得到社会的认可;中职学生群体也是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追求快乐人生,热爱生活,对前途和理想充满憧憬。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是对他们的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这无疑是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茁壮成长。

在中职学校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是符合生本教育理论的。生本教育认为成长和发展是学生生命的本能,自我管理和参与组织管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自主管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和社会能力,可以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顺应了教育理念回归自然的潮流。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潜在的自我发展要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就是要把人的这种潜能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个体,从而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和教师管理不同。我们必须注意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是在管理中学习管理,是在管理中得到发展的。所以,在班级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原则,讲究策略。

第一,自主性原则,指导性策略。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学生自主制定管理计划,安排管理活动,进行管理评价,能把握自己的生活、学习、活动,并及时自我总结、提升。但是,班主任要做参谋长,十分技巧地引导学生工作考虑周到,细致,又有的特点,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二,开放性原则,完备性策略。师生在自主管理的广阔时空中,兼收并蓄,不断选择、体验、锻造、感悟,培养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同时,教师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开放的东西很多,内容开发、形式开发、地点开发、时间开发等等。在组织和管理中,要指导学生思维严谨,做事缜密,有计划、有措施,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生命性原则,渗透性策略。学生自主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自主教育,从而唤醒、塑造、完善人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在实施班级管理管理时,围绕着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的成长,科学地设计好每一项教育活动,使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生命意义上的升华。

第四,差异性原则,鼓励性策略。学生自主管理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反对用单一的标准来管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特点提出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尽量让学生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保护、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班级管理组织与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班干部和团支部、各小组共同负责,相互协调,自觉担负起班级一部分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为完成班级任务而努力的过程;二是指班级每一名成员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按班级要求自行控制和调节,为实现班级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明确班干部分工,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分工明确才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制作了学生干部、组长责任一览表,这样有利于组织的高效运作,较少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现象,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干部创造性。通过民主决策,制订了《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宿舍管理细则》、《课室管理细则》、《学习小组活动方案》、《文明小组评比细则》,以及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的保证书签字制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文明班评比细则、操行评定分计算等。引导他们独立解决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增强他们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自信心。

实行班委轮流制度,重视班委述职总结。为了给每个学生管理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我们采取了班委轮流制度。这样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在管与被管的角色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增强自制能力。每学期或半期重新设置管理干部。每学期末或者新学期开学初,自行召开班委会,全班同学必须参加。各班团委上台做工作述职,述职内容包括一学期来自己所负责及开展的工作、工作的不足、新学期的工作展望。

四、班干部的培养与评价

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助手,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选拔与培养综合素质高、敢说敢管的班干部,决定着班集体的好坏,也决定着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由于实行班委轮流制度,所以培养班干部的任务也比较重,这样在培养方式上就要有所改变。

第一批班干部是可采用民主选举的方法,班主任的培养任务也比较重。对班干部的管理就有别于一般同学,应对他们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让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平时具体开展工作时,及时给以方法上的指导,要求全体班干部在班的工作当中要以身作则,学习要在班当中起表率作用,态度端正,成绩良好以上。班干部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管理。如班长负责课堂纪律、生活委员负责宿舍内务、团支书负责仪表、行为检查等等。班委工作应定期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也应对班委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指导与检查。以后,每批班干部的培养采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影响,每一批班干部总留下上一批的3个人,如此循环,相互影响,效果比较好。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新班主任;管理

当今教育形式多样化,以及为了适应建设型人才的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和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中职教育的春天,这就需要更多年轻新班主任。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管理链中间环节,既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传递者,同时又是对学生三观教育、知识形成的传播者,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这个特殊群体年龄小,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有难度,新班主任就更不容易了,因此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来培养更优秀、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

一、思想教育要严,个人发展要宽

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思想教育成效,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性的,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如学生一进校就让他们学习《学生手册》等。通过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校、爱集体、爱班级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培养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教育学生要团结合作,要有凝聚力才能取胜,学习也如此。

二、以身作则,给学生做榜样

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时刻牢记身正为范。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授课还是平时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平时每一次周末下班和值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特别是每次找学生谈话,我总是先约个时间,让学生有心理准备,无论多忙我都会按时找她们谈话,这样,学生逐步养成守时守诺的好习惯,而且她们也慢慢培养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准备的好习惯。

三、注重家校联系

通过和家长联系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全面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窍之一。我选择电话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例如,我们班的学生吴同学刚开始时想退学,我及时和她家长沟通,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后开始细心的做她的思想工作、关心她、和她谈心。慢慢地她情绪稳定,现在表现不错。

四、利用笔谈的方式沟通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中专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她们渴望交流,但又相对封闭;渴望理解,却又很少沟通,这在客观上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要求学生以无记名小字条的形式表达,我答应替她们保密,因此,她们无所不谈。有的写出了烦恼,有的写出担忧,有的写出对班级更好的建议…就这样通过小字条我和学生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五、狠抓班级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她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我很慎重地在班内进行民主选举,选拔出大家信服的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队伍。为了培养学生班干部的威信,我经常在班内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她们工作方法的同时,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即”以点带面”;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即”以面带面”。事实证明,本学期我班在学风、班风建设方面,管理还是比较良好。

六、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我觉得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她们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自卑、孤独、缺乏做人的自信、不合群,或刻意的捣乱。通常我会多跟她们接触、交谈,有空的时候常跟她们谈心,如谈谈她们的兴趣爱好;谈谈她们父母、家庭情况,当然也谈一些学习方法,这些有意无意的谈心,往往会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觉得老师很在乎她们、很看重她们,从而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特别是她们点滴进步,我都要在班内大肆宣传,使她们成为班级核心,让她们有自豪感,从而鼓起她们与人交往的勇气,树立起她们的自信心。我始终坚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最有效地班级管理办法。本学期,我始终爱字当头、以情动人。事实证明,我班学生无歧视他人现象,班风良好。

茫碌收获的一学年就这样溜过去了,其实管理中职学生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痛苦、泪水,也有收获、成长,只要我们坚持耐心、爱心、责任心,以身作则,不断探索多样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寻求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只有这样,自身进步了并且与他们共同进步,才能为社会教育事业培育出合格的人才、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5.

[2] 黄苗.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225.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工作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65-01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精细管理工程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工作点多面广、学生情况各异、矛盾环节众多、重点难点交织、教育方法无法趋同、管理模式无法统一,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基础较差些,所以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建设与发展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要更加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也是班主任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1.生活上细致了解学生。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都不熟悉,与学生之间较难沟通。怎么办?我认为,这时,班主任应在两、三天内迅速认识每一个学生,包括姓名和家庭情况,同时使学生对学校初步了解,这就树立了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到班主任在注意他,这样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亲切感”就产生了,就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奠定了基础。同时,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2.学习上鼓舞赞扬学生。陶行知先生说“爱是教育的剂,教师有了爱,学校成了乐园,师生成了朋友,教育就能取得最佳效果。”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我们决不能幻想以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来管理参差不齐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爱“优”等生,更要爱“差等”生,把爱撒向每个学生。班主任不能对“优”生有任何的偏爱,这样的偏爱会使差生不平、自尊心受到伤害、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对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只有对差生更多的关爱,才能有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

二、及时解决的难点问题

1.抽烟喝酒:对学生来讲,这是丑恶的习惯,这是学生对身心健康认识不足的表现,女孩子喝酒有失形象,男孩子抽烟还可能造成火灾,尤其是住校生。因此,班主任务要深入宿舍检查私藏烟酒与火具,一经发现,应立即没收销毁。

2.打架群殴:两个人发生矛盾,甚至小打小闹,比较普遍,也很正常。但是,学生是很难把握尺度的,往往是小矛盾变成大冲突,对于两人间的矛盾冲突要教给学生学会调解、学会克制、学会谅解,分清是非,区别施教。而对于群殴事件要高度重视,一经发现,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同时要注重事件的善后工作,切忌打击报复,死灰复燃。

3.偷盗问题:这其实是对物质和享受的欲望认识问题,要注重区分初犯与惯偷的问题,如果是小偷小摸,则教育以原谅之,如果是千元以上,则是触犯法律问题,当慎重待之。尤其要顾及学生自尊脸面与个人隐私,方法一定要隐秘恰当,当退则退,当赔则赔,错误要认真,改正要彻底,以防行为过当而适得其反。

4.安全问题:包括上下学乘交通工具、食宿、艺术体育课、两操一活动、集会、劳动、用水用电、防火、防震等安全问题,班主任务必要认识到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生命,尤其是我们面对的是独生子女,住校生安全学校要负全责。因此,同志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安全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做好安全教案,搞好安全教育,记载好安全活动情况,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出现安全事故,全校职工有义务救助,有责任送医,通知家长,报告值周领导及班子成员,安全责任事故实行问责制。

5.住宿生管理:班主任是住宿生学习、生活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工作包括值日安排、清洁卫生、宿舍布置、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监管等。班主任、值班人员要注意重点环节,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查房制度、寻找夜不归宿学生、双休日管理、防火防盗、就寝秩序、打闹喧哗唱歌、私藏火具棒棍刀具等东西。

6.心理健康:中职生正是长身体、长心智的时期,其心理不成熟、不稳定,有时候是非不分,立场不稳,猎奇好事,活泼好动,好脸面,好虚荣,好异性,人云亦云,冲动多事。因此,班主任应像父母一样多规劝、多引导,以心换心,以心交心,做朋友,做益友,多以自身体验教育学生,多疏导,少防堵;多表扬,少批评;多理解,少误会;多鼓励,少泄气;多扶助,少拆台;多给力,少讽刺。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问题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硬骨头,因为这些学生本来就是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他们天天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是不可能的。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就显得特别珍贵,往往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且是稍纵即逝,不及时抓住,就会失去一次好的教育良机。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进行教育,肯定学生的成绩,表扬鼓励,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起点或转折点,使学生丢弃坏的毛病,逐渐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例如,学生某某在班里违反纪律是经常的事,但是他讲义气乐助人。一次一个学生打球受伤,其他学生都束手无策,他背起受伤的同学就往医院跑。同学的伤得到及时救治,我抓住这个事情,表扬了他,并告诉他同学们因此都很佩服他,只要多做好事,同学们就会改变对他的看法,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主任必须站在学生和班级的角度,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目标和班级发展计划,使班级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发挥,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班主任讲民主,学生可以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班级就会形成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其次在班级管理上体现一些策略与技巧。例如安排班级干部记录好当天的班级日志,使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透明化,有利于改善其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陋习。并在学生中安排每天记评新闻及每天的收获,使学生在晚自修中有事可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其文化水平、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更能提高自我总结的能力,总结每天的收获,提高自身。作为班主任不能再因循守旧,要能够吸收不同见解,又要就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独辟蹊径寻找出行之有效的班集体活动创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姚志群.浅析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文理导航,2012,11.

第12篇

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是一门生动直观、实用性强、艺术创造性强的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学校需要为平面设计教学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便于学生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并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综合设计能力,较快地完成平面设计工作的角色转变。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平面设计教学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计案例

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游戏,也不是单一的做作业。所以,教师在设计案例时,一定要保证案例新颖有趣、设计合理、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还要确保教学案例中包含相应的理念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教师还要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如何制作宣传页”时,教师就可以把学校的招生简章当作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合作完成新版招生宣传页的设计,并向学校招生处投稿,如果学生的作品能够被采用,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荣誉感。

二、分析案例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法实施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进一步明确教学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师生互补,教学相辅”的关系,教师将分析案例的“”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并合作讨论解决方法。此时,教师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导演”: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探究,对学生的分析、讨论不作过多的干预,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比如在学习制作房地产宣传页时,要用到渐变效果工具,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完成后的文字渐变效果,再由学生针对如何实现渐变效果、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探索和讨论,在学生发现了渐变效果工具后,教师就可以针对渐变效果工具的各种不同设置展开教学了。

三、实施案例

案例的实施是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过程,所以在案例实践环节,教师要针对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开展一些操作训练活动。首先,教师把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设计作品展示给学生,通过对比素材和效果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得到锻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种情况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例如在学习InDesign软件时,教材内容是制作一份《休闲酒吧菜谱》,具体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引导学生对创建项目进行构思;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收集、整理相关素材并对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描述,包括实现的方法和手段;第三步,学生根据创意设计素材,完成素材的整合,并储存和输出作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学生对软件的基本功能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课程涉及的各种命令及最终呈现效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一种情况是围绕校外企业(客户)所提供的实际项目展开教学。如,某幼儿园的标志(Logo)设计任务。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客户调研,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实物、影视资料)。第二步,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提取或设计素材。学生先通过手绘把自己的创意绘制出来,再通过Photoshop及Coreldraw等设计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作品效果的尺寸、色彩模式、存储格式等实际问题。第三步,各小组完成作品以后,邀请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评价。通过实际项目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就业。案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还要及时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必要的总结和评价。师生共同参与课后评价,学生展示设计成品并进行自我总结,教师总结实施过程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不同的评价形式,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教师可以根据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制定其他教学内容的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平面设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使学生通过简单的案例模仿,创作出拥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小小的成就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综合设计能力。

作者:黄嫩娟 单位:河南省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