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时间:2023-01-02 22:33: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有效,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最终能否取得高效率的关键。

1.有的放矢,凸显核心

教学目标“单元化”。当前所用教材多是按照单元形式进行,每个单元都有单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写在每个单元之前的“单元提示语”是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教版,下同)第一单元的提示语是:“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又如,第二单元的提示语是:“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提示语既有教法上的实施建议,又有学法上的具体指引,更是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教师领会提示语的精神,不仅可以弄清编者的意图,从而很好地抓住教学重点,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文本解读的偏颇,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迅速、准确、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课时化”。所谓教学目标“课时化”,指的是每节课、每课时都要设定单独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把大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课时。例如,在教学《 大堰河――我的保姆 》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置教学目标为: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②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③ 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手法。而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还可以分别设计课时目标,比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①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② 理清诗的抒情脉络。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① 分析大堰河的形象;② 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教学目标“课时化”,可使教学目标明晰化、具体化;能够充实课程,使课堂内容实实在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因材施教,凸显层次

常说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同样适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 鸿门宴 》一课时,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分别设计教学目标。学习基础较好的A班,教学目标可设为: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增加必要的文言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 鸿门宴 》中的人物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而学习基础较差的B班,教学目标可设为:掌握司马迁和《 史记 》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容,增加必要的文言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当然,凸显层次的设计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我们教师区别对待学生,而是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发展。

3.因师而异,凸显风格

怀特海曾说:“风格是智者的最高德行。”总结语文名师的成长历程,会发现他们各有特色,也正是由于他们将独特的个人魅力融会到了教学中,才有了体现他们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才有了丰富的语文教学流派。教学目标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个人气质的彰显。例如,在教学《 雨巷 》时,文学功底厚实的教师,可以用更多诗意化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朦胧、寂寥的感情,而善于朗诵的教师则可以用声音给学生营造哀怨、彷徨的情境。只有融会了自己风格的教学设计才能彰显个人特质,只有在教学中融会自己的教学风格才会尽早脱掉“教书匠”的名声。在信息化的今天,各种资料满天飞的当下,一个教师只有将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融合进自己的教学,才能在网络化的集体大备课中独树一帜,才能抵挡住教参以及网络教案潜移默化的“冲击”。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驻马店高级中学,河南 驻马店,463000)

第2篇

笔者深以为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没有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又往往体现于他的教学个性,这也是教师本人创造性能力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语文教学个性的教师是如何让其学生去体验语文魅力,进而对语文产生执着兴趣的!另外,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惟有此,自己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有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但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化的操作中"追随于名家,模仿于技巧",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埋头于应试,汲汲于分数",哪有时间奢谈什么教学个性?

鉴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呼唤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那什么是语文教学个性呢?笔者窃以为,语文教学个性就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生命力的独特呈现,它是指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包括文本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教案的编写等)所表现出来的带有语文味的个人化的特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置身于丰厚的土壤,汲取思想的养料,开放出创造的花朵,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一、厚积博学,"腹有诗书气自华"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其独特的个性品质(气质、风格、情感等)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教师的个性品质又与其自身的学养有关。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养气,诗书能为语文教师的气质增华添彩。同时,在接受书的个性教养过程中,你又会用形成的个性眼光去解读书中的个性。如此相互作用,语文教师身上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语文味"才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学富五车",方有可能"才高八斗"。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乐读好学之人。任何一个语文教育家都离不开学习。事实上,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君不见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不论是苏霍姆林斯基、卡耐基还是陶行知等,无一不是饱览诗书、满腹经纶之士,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们一代宗师的地位。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卢梭就曾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一个教语文者上升为教语文之"师",则须虚心好学,广泛吸收,纵横古今中外,融得众家所长,同时也要定位一门,苦心钻研,或古典文学,或现作,或语言文字等,让学生从你身上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使自己就成为一部令人感叹不已的个性经典。

二、整合创新,"它山之石可攻玉"

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采来的石头不尽都是玉,它需要雕琢方可成器。因此,一个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要有"拿来主义"精神,且善于发展自我的吸收改造能力,从而铸造自己的"杀手锏"。

随着教育年轮的增加,有理想的语文教师都会尝试在教学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学习借鉴他人的东西,其中包括专家理论指导、名家范例模式和同事经验技巧等,如很多青年教师喜欢将名家教学模式、经验技巧搬上自己的课堂。但是,教学是一动态系统,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特殊的过程,尽管有些东西是跨时空相通相联的,但一味追寻模仿别人现成的东西,正应了一句话,"顺着别人脚印走,踩出来的是坑而不是路!"

其实,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是要有独立思想来支撑的。没有个性化的语文思想,教师就不可能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思想是在自己实践并在对他人经验改造吸收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在统摄提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用习得的经验来印证自身实践的体验,通过不断对照反思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整合改造来重塑教学行为,如此,教师才能创生自己的思想,彰显自身的个性,揭示语文教育的真谛。

三、因长施教,"彰显个性成一家"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个性要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还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自身特长相结合。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难做到同时具备十几把"板斧"。因此,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素质科学而快速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其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因长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在实践中扩展创新这一特长,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但须注意的是,个性化教学不等于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技巧,而所谓的教学模式、教学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语文个性化教学形成的最大的束缚与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