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3 23:2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数据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讯:大数据运用:在国内已成常态
据东楼所知,大数据概念在国内火爆并被各大互联网公司予以重视应该是在2012年之后,当时一本《大数据时代》作为大数据概念在国内启蒙读物并备受推崇,书中提到的一个谷歌通过大数据预测流感的案例,也让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威力”。
而在国内,包括阿里巴巴、百度、搜狗等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和数据量的互联网公司,也在最近几年相继建立了大数据研究中心,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以及用户行为的跟踪和研究,从而能够帮助企业自身或客户在营销策略、广告投放等领域,提供更精准和可靠的方案策略。
就拿搜狗公司近日的一份《搜狗2014年第三季度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来说,这份报告就是基于搜狗的4亿多用户在对汽车行业相关关键词的搜索、输入、浏览等而产生的庞大数据而分析出的报告,其中全面梳理了用户对汽车的价格、口碑、品牌等各个维度上的偏好,这无疑能够对汽车企业在进行广告投放时提供更加可视化的参考,而对比以往的广告投放方式则相对比较粗放,因为没有详细而具体的大数据支撑,参考的维度比较单一和片面。
包括阿里数据分析师的对于“胸大的女生更具消费能力”发现,同样也是基于淘宝、天猫等阿里的购物平台庞大的用户数据而得出的,而基于这些相关的数据,也能够指导各大电商卖家的广告投放和营销策略。
而随着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意识到数据的重要,并专门成立大数据分析机构,组织大量的工程师进行数据挖掘,大数据能力会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必备能力,而对于大数据的运用也必将成为常态。
大数据时代:整合营销应该如何做?
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不仅仅是让企业广告投放更加精准,我们的生活、工作、思维、商业乃至管理都会发生改变,甚至也影响到互联网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网络营销。
比如,我们常常使用整合营销手段也需要升级和改变。之前,我们为了达到营销效果最大化,只是简单的对各个渠道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规模化宣传来扩大营销效应。而在大数据时代,对于网络整合营销的玩法则不再只是营销资源的叠加,而更多的是对各类渠道进行科学而又预见性的整合和使用,而这其中对于平台和渠道各方对于大数据的融合和互通就很重要。
我们不妨来看下,搜狗与携程的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开学季”整合营销案例是如何做的?首先,搜狗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一些突发或规律性的事件,会让用户行为发生有趣的变化。比如,每年8月底到9月初的开学季,诸如“火车票”、“酒店”、“城市攻略”等关键词,被用户高频的搜索和使用,由此发现,开学季其实也是旅游季。而携程方面的数据分析表明,在线旅游市场有54.80%的用户为18~30岁的年轻用户群,而大学新生正在这一区间内,并在未来会逐步成长为主力消费人群。因此,搜狗作为一个营销平台,基于大学生用户需求,用大学生用户感兴趣的方式,在搜索、输入以及浏览等上网场景当中,“润物于无声”般的用信息和服务的方式满足大学生的旅游需求,而同时也满足了携程的营销需求。
事实上,像这类各大公司间利用大数据进行整合营销的案例,在今后或许也已将成为常态,特别是掌握着大量用户消费行为或网络产品的使用行为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当中率先流行。不过,对于大数据的运用也有争i议,比如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如何避免让用户感觉被无所不在的“第三只眼”偷窥等等,也都对各大互联网公司在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上提出挑战。但无论如何,在大数据在营销或其他场景的运用上,不作恶都应该是各大互联网公司谨守的底线。(来源:i黑马)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层面不断以实际行动往纵深推进,近期更是密集出台各项支持政策。5月14-15日,被业内誉为最高级别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官网――中国一带一路网(以下简称官网)也随之迎来人生中的首次大考――如何担负起高峰论坛宣传和服务重任?
“一带一路”官网相关负责人向《财经界》记者表示,官网上线一个月来运行平稳,社会反响良好。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已近140万,多数新闻媒体开始转载官网稿件,具备较好媒体传播能力。我们将密切配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力做好报道工作。
事实上,这种底气还来自于官网背后的强大支撑。2015年,国家信息中心先后组建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和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前者侧重于国家宏观经济监测预测、政策评价等大数据分析,后者侧重于“一带一路”及海外大数据分析,共同为官网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高峰论坛之后,官网还将着力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完善网站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团队业务培训,保障官网内容生产高标准、高质量;二是马上启动网站二期建设,计划在2017年年底实现俄文版、法文版、阿拉伯文版、西班牙文版上线运行,届时将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三是探索开放合作机制,拓展官网信息传播渠道,加强品牌化建设,提升网站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Q :《财经界》
A : “一带一路”官网相关负责人
两个“中心”的强大支撑
Q:“一带一路”官网今年3月上线,为什么要成立这个网站?国家信息中心做了哪些筹备工作?
A: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十三五”以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开放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国际国内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有效打造能够及时在线“一带一路”权威信息和开展交流互动的官方网络平台十分必要。第一,可以全方位、精准化、集成化地和展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构想、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要建设需求和成果、重大活动等专项信息,以及各类基础性数据和基本信息,有利于引导海内外广大受众全面、客观、深入、准确地了解当前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增强战略互信;第二,可以借力官网这一开放平台,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流,以及与广大海内外受众的互动答疑解惑,及r回应国内外关切,积极传播正能量;第三,可以为深化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特别是企业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可信赖的信息服务,同时未来通过采取与不同国家、地区合作共建的形式,调动更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和经贸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信息中心按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设“一带一路”官网的部署和要求,基于信息中心在网站建设运维、“一带一路”大数据等方面的经验和基础,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建设模式,自2016年4月启动官网建设工作。一年来,在亿赞普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专业的网站建设队伍,完成了从栏目体系设计、页面设计、功能设计、前后台搭建、内容采集和编辑上传、配套制度和标准制定等工作,并在上线前对网站安全做了重点加固。3月21日,官网正式上线运行。网站上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运行状态良好,用户访问量逐周增加,实现了良好开局。
Q:2015年,国家信息中心组建了两个“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和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两个中心的相关情况?它们与“一带一路”官网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工作上是如何互相配合的?
A: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提升以大数据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心业务的服务水平,2015年4月,国家信息中心组建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主要面向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各级发改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同时,为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12月,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亿赞普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该中心以“一带一路”大数据开发应用为重点,以支撑政府决策和服务企业及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广泛深度归集全球“一带一路”相关信息并建设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以打造若干专业化、开放性、机制化大数据合作平台为抓手,以中国一带一路网和一带一路大数据综合服务门户为载体,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特色智库,为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可视化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提升“一带一路”大数据决策支持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主要侧重于国家宏观经济监测预测、政策评价等大数据分析,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主要侧重于“一带一路”及海外大数据分析。这两个中心为官网提供主要的数据支撑。
Q:大数据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有何重要意义?
A:“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信息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大陆,涉及国家众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政治制度、投资环境、人文风俗千差万别。如何消除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不畅通、不对称,构筑快捷、通畅的信息“高速路”,不仅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基础工程,更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内国家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前我们正处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仅是核心资源,还是关键的生产要素。对信息资源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也影响着合作共赢的实现效果。构建“一带一路”大数据决策支持体系,加强对“一带一路”相关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分析挖掘,对于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和服务企业“走出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15年开始,我们探索创新从大数据应用角度开展“一带一路”常态化信息归集和大数据专项分析,每半个月向“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大数据专题分析报告,领导批示率很高。2016年10月,我们基于前期工作基础,结集出版了《“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
Q:“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要打造成为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特色智库,目前来看,成效如何,可以提供哪些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对这个特色智库的功能我们可以有哪些期待?
A:目前“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主要进展包括:一是形成了包括国际互联网、国内互联网、国内统计、国外统计、核心业务、共享交换等六大类数据源的“一带一路”数据资源归集体系,于2016年2月26日建成“一带一路”综合数据库(一期)工程;二是基于数据库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了多样化大数据分析产品,建立了常态化“一带一路”大数据决策支持机制,已陆续向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了50余份大数据分析报告;三是开通了一带一路大数据综合服务门户,积极承建国家“一带一路”官网,初步形成“一库两网”的集成融合体系;四是积极推进分中心建设和行业合作。先后与海南、大连、重庆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地方分中心。推进与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等有关机构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五是研发了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系列指数,出版了《“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了《“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大数据特色品牌的目标,努力橛泄鼐霾卟棵藕蜕缁崽峁多、更好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
将进一步助力国际合作
Q:做好宣传、讲好故事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的重要工作,官网的重点栏目设置都有什么考虑?除了单纯的信息收集,还有哪些宣传路径?
A:官网的重点栏目主要围绕传递信息、沟通文明、合作共赢的基本宗旨设置,目前设置了海外要闻、国内要闻、政策环境、五通发展、基础数据、企业风采等主要信息类栏目,同时开设“一带一路”基础数据库、政策库、项目库、企业库与人才库等服务类栏目,以及共话丝路、留言板等互动类栏目。上述栏目设计配合新媒体和新技术传播方式,旨在建立起国内外关于“一带一路”的权威信息体系,全面生动反映“一带一路”方方面面的进展,科学准确阐释“一带一路”核心理念。
传递“一带一路”信息,沟通丝路文明,讲好丝路故事,为“一带一路”建设整体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官网的职责。在继续高质量完成相关信息采集、加工、之外,我们还将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让“一带一路”深入民心。利用网络平台,融合多语言,创新传播方式,真正赢得国际共识。
“数据是新的石油。”亚马逊前任首席科学家韦思岸如是说。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一份名为《大数据,是下一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的专题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海量数据的运用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增长的基础。”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活动更多基于精确的数据分析做出决策,而非领导层的“拍脑门”或“灵感迸发”。
基于智能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运营付费移动调研样本库,以云服务形式向包括可口可乐、宝洁、肯德基和一些大型商业银行这样的大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调研解决方案,这是新创企业智点开拓的一片蓝海。
实时调查,不可能的任务?
2013年年底,智点接受了一项调研案:为可口可乐公司即将推出的某快消品做市场调查。可口可乐公司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要求:实时反馈调查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在调查结束的同时得出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和深度调查邀请。
传统的市场调查一般通过面对面拦访、电话访问、入户调查等途径进行。调查执行机构通过调查进行数据分析,这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能在72小时内就得出分析报告的,就算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了。
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智点汇科技有限公司CEO彭鹏介绍:“我们用了一套很丰富的图表,比方说对某一个广告当中出现的一个卡通人物,被调查者对它的喜爱程度,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别是什么情况,卡通人物有哪些特性,我们直接用图表很直观地看出来。从原始问卷到我们最后形成的图表结果中间,我们做了一个小的模型转换,数据回到我们服务器,云服务直接把数据处理成图表。这个项目实际上已经做到了实时。如果没有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传统调查领域这是很难想象的。”
在全球范围内,传统的市场调查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萎缩。以欧美为例,由于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很完善,防骚扰的法律条文执行严格,传统的入户调查和电话调查很难得到许可。在美国,传统的调查方式只占全部调查的50%,在澳大利亚,这一数字甚至只有30%。取而代之的是在线调查方式。
但在中国,在线调查仅仅占全部调查方式的5%。手机APP是在在线调查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这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调查在中国几近空白。随着中国劳动力等成本不断攀升,在线调查也将追随国际脚步,逐渐取代传统调查方式。
在智点之前,彭鹏一直在运营另一家叫做“网题”的公司。网题专门从事网络调查访问的技术系统开发和回收数据的分析。从网题到智点,增加的是付费移动调研样本库。
所谓付费,对普通人来说,就是赚钱。下载一个APP,回答一些问题,就可以得到手机话费等奖励,这是数十万用户主动成为样本库成员的动因之一。
“我们一个叫智点的APP,普通用户下载我们的APP,通过手机号码验证成为我们的会员。在这个APP里面,他会看到很多的调查项目。我们会通过会员资料筛查邀请会员,参加调查用户可以积分,积分马上可以兑换成手机话费或其他的实物礼品。目前,智点已有40多万会员。会员就是移动调研的样本库。”
APP和样本库整合在一起,从内容到执行,执行后数据通过很直观的图表方式反馈给客户,整个流程全案式的解决方式,目前在国内唯此一家。
智点接手项目,会进行测算:此次调查需要多少样本,需要向每个样本支付多少费用,加上系统维护成本和其他一些人工服务费用,根据测算结果向客户收取佣金。“简单讲就是我们维护了一个大的样本库,客户付费,通过我们利用样本库进行调查。这是目前我们的盈利途径。”
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市场调查
相对国内普遍10万左右会员数量级的同行业竞争对手,智点仅仅凭借会员数量,即获得了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话语权。但智点之所以成为行业领头羊,更在于其对移动互联网的深耕。
在业内打拼多年的彭鹏坦承,2011年成立智点,就是基于公司合伙人“未来趋势是移动互联网”的判断。国内市场研究行业的市场规模大概是100亿人民币,其中大概有70%相当于70亿人民币细分的市场规模是执行。在线的方式逐步取代传统方式,但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做访问的时候希望去录音录像拍摄照片,但是在电脑前面做这些就很繁琐。智能手机的出现,把这些在线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未来放大的可能性比较大。“必须要占住这先机。”
智点近日为肯德基做的一项调查,就是应用了智能手机的GPS功能。他们首先挑选出北京30家肯德基门店,只要装了智点APP的用户,在这30家门店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就会被自动侦测到,会收到邀请,参加肯德基的调查。当用户进入肯德基,回答一些问题,拍摄几张照片,数据马上反馈回到肯德基客户服务部门,帮助肯德基迅速调整销售策略。
他们最关心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智能手机所代表的智能设备跟个人的强相关性。“我们以前很多设备诸如PC等,跟人其实不是强相关的。”
什么才叫强相关
市场研究的本质是研究人,尽可能多地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当下,很多人可以换手机、换手机号,但决不会离开智能手机,很多人已经到了不管是上床还是上厕所24小时携带手机的地步。理论上来讲,如果要通过除了人本身之外的一样东西完全地掌握这个人,就只有智能手机了。这就是强相关。
“研究顾客在超市的路径和选择,对商业企业很有价值。在过去,需要非常多的设备,模拟一个类似摄影棚的超市,安装很多摄像头,在测试者头上戴眼动仪等监测设备,才能获得顾客在超市里的路径、为什么最终选择某个产品、在货架前如何移动等数据。这样的研究非常复杂,成本很高,很少有产品有能力去做这种测试。在智能手机出现后,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智能手机里有很多传感器,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GPS等,只要参与者打开手机,通过陀螺仪和GPS就能完全获取他的路径等信息。”
当空间地理与大数据相遇,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济南成为2016年度最堵城市”“华为员工加班时间最长”“周杰伦开个唱最添‘堵’”……《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曾在社交平台刷屏,详细具体的分析,让人感慨大数据的神通广大,也让人期待大数据的应用前景。
如果说,几年前的一本《大数据时代》把我们带入了大数据的启蒙阶段,那么,如今我们已经迈入大数据的工业革命时期。不管是通过互联网把分散的停车场联接起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缓解“停车难”问题,还是通过数据分析,智能调节红绿灯,提高道路的车辆通行速度,抑或是把食材的“前世今生”刻写在二维码上,让数据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发挥“雷达”和“哨兵”作用,从大数据融入日常生活的速度,已经能看出它将深度参与我们未来的生活。
大数据应用成为一种趋势,不仅仅在于它能提升人们生活的便捷度,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更在于它背后的观念变革有可能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万物互联”的特性,让大数据分析能够抽丝剥茧,揭示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内在规律,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另一方面,“物皆有灵”的品质,不仅让生活更加智能化、智慧化,还将深刻影响人际交往方式,塑造不一样的社会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下好这步“先手棋”,谁就能掌握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在这样一场“可预见”的变革中,治理者要有乘“云”而上的自X。客观地说,这些年来,政府管理部门在大数据运用上已有许多尝试,比如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身份证异地受理、政务信息公开等,给群众带来了不少便利。然而,仍有一些梗阻存在,一些痛点未被抚平。比如,有很多公共数据仍然沉睡在政府大院里,“养在深闺人未识”;各类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应运而生,但标准不一、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管理部门之间,数据壁垒森严,“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仍未消除。可以说,让数据“活”起来,道阻且长。
对大数据的分析运用,本质上是一种为自己赢得主动的思维方式。有人说,大数据的价值在于获得洞察力。大数据分析能提前发现不少社会治理的堵点、痛点,从而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奠定基础。与其等群众拿着“问题清单”找上门,为何不带着“解决方案”沉下去?对于治理者而言,分析那些冰冷的数据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解码”公众需求,让公共服务始终有温度。
通过大数据真正提升社会福祉,维护公民隐私和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就在前段时间,支付宝被曝出现安全漏洞,让不少网友惊出一身冷汗。虽然官方紧急提高风控等级,但这无疑是对信息安全的一个警示。管好数据,不只是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分内之事,更是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正如有人所说,收集的大数据就像是河水,如何过滤、杀菌、去色,将其变成自来水,供不同的企业和家庭使用,是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重大考验。下好大数据应用的“先手棋”,就必须提前为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建好防护堤。
思想有多深,前行的脚步就能走多远。在大数据、云计算东风劲吹的时代,善用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洞察力,才能在新时期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在这样一个互动时代顺势而为,让善治与我们的梦想相伴而行。
(摘自《人民日报》)
近日,信息安全公司CrowdStrike宣布其获得了谷歌资本1亿美元投资。据悉,CrowdStrike是由反病毒公司McAfee的前CTO及前副总裁创建,在去年的B轮融资中获得由Accel Venture Partners领投的3 000万美元。CrowdStrike公司利用了数据分析技术创建不可见的数据网眼,以侦测异常现象,同时会把信息共享给世界范围内的安全专家,收集最新安全问题的分析报告。公司客户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多家金融行业的大型蓝筹股公司,以及能源、电信、零售,甚至政府部门。
49.9亿元人民币中国企业亏损榜京东排第二
《财富》杂志近日了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子榜单亏损榜中,中国铝业亏损162亿元人民币,成为亏损王,京东商城亏损49.9亿元人民币紧排名第二。不过,《财富》方面强调,此次中国500强中的互联网服务企业的平均营收增速近40%,远超同期榜单整体的营收增速。这说明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确有改善,新兴行业正凭借其独特的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
2亿美元百度外卖获融资
近日,有消息称百度外卖已经敲定一笔2亿美元的融资。也因此,其估值已经达到了8亿美元左右。百度外卖上线后,最初以开放平台的方式运营,线上接入合作外卖O2O公司,线下采用合作外卖O2O公司的物流,自己仅提供平台。但2014年下半年后,百度外卖开始逐渐自营,线上的餐厅由自己谈折扣。此外,百度还开发了外卖调度系统,自建物流团队,以保证送餐速度。
20亿美元“滴滴快的”再融资
据彭博社报导,“滴滴快的”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近20亿美元的投资。本轮融资的主要投资者包括中国平安保险、Capital International Private Equity Funds、高瓴资本和Coatue Management。
目前“滴滴快的”的主要支持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和软银。据“滴滴快的”称,今年5月份以来,专车订单数增加了两倍达到300万,年底前GMV可达120亿美元。日出租车出行次数达到300万次,几乎垄断了整个出租车召车应用市场。
5 100万元人民币暴风科技拟控股演艺平台
“数加”产品图谱
Datahub是“数加”上的一款数据采集产品,可为用户提供实时数据的和订阅功能。写入的数据可直接进行流式数据处理,也可参与后续离线作业计算。Datahub同主流插件和客户端保持高度兼容。
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原ODPS)、分析型数据库Analytic DB、流计算StreamCompute共同组成了底层强大的计算引擎。
计算引擎之上,“数加”提供了最丰富的云端数据开发套件,开发者可一站式完成数据加工。这些产品包含:数据集成、数据开发、调度系统、数据管理、运维视屏、数据质量、任务监控。
大数据开发套件的优势包括:支持100人以上协同设计、开发、运维;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提供各个产品功能模块的Open API,可二次开发;多个数据实例之间的数据授权机制,确保数据只能使用却不可见;提供白屏化的运维能力,以数据质量监控、机器预警、资源使用率监控等功能,让用户更好掌控自己的数据及数据任务。
在数据分析方面,通过移动数据分析(Mobile Analytics)产品,开发者可快速搭建日志采集、分析系统;通过数加BI报表产品,3分钟即可完成海量数据的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可视化产品DataV,一星期就能做出双11同款大屏。同时,基于DataV,“数加”还了面向政府的行业应用产品“郡县图治”。通过这款产品,县长可以在一个屏幕下统览全县各项经济民生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辅助。
对于时下大热的机器学习,“数加”更是提供了全面支持。“数加”的机器学习工具,可基于海量数据实现对用户行为、行业走势、天气、交通等的预测。图形化编程让用户无需编码、只需用鼠标拖拽标准化组件即可完成开发。产品还集成了阿里巴巴核心算法库,包括特征工程、大规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为了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快捷在应用中集成大数据功能,“数加”同时提供了规则引擎、推荐引擎、文字识别、智能语音交互等数据应用产品。
云生态的再结盟
生态圈是一云服务商都在运筹帷幄的一件事,阿里云也与九州云(99Cloud)、英伟达、润和软件、优客工场和中国气象网的战略合作。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会计信息; 集成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19-03
2016年是我国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年,要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供给与需求两端要将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进结构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克服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企业盈利下降、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财政收入下降和经济风险上升等问题,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 ]。五大任务的实施,必须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及时掌握成本、库存、资金等动态信息,为决策者掌握与使用。尤其是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特有功能集成更多经济要素信息,生成多样化、个性化会计报告,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实现传统会计信息向决策化、价值化转变,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侧质量与效率、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具有重要意义。
一、供给侧改革中会计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原始凭证录入―结转凭证生成―编制财务报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作出经营管理决策”的流程,形成会计期间完整的财务报告信息,管理层根据财务分析报告作事后总结,安排未来的生产经营计划。从信息流程中可以看出,传统财务会计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2-3 ]:
(一)以会计数据为出发点,数据源受限
按照传统会计数据采集模式,仅有与会计核算直接关联的经济业务数据进入核算系统,而相当一部分反映经济活动有重要价值、影响经济活动决策的数据信息未能采集到会计核算系统,使决策者未能及时掌握经济活动全貌,从而无法系统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等。同时,面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碎片化,传统会计对数据加工处理形成的数据报表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会计信息时效差,影响决策时效
传统会计信息业务处理的流程大部分集中在事后,财务报表只能在所有凭证录入完毕后才能生成,管理者不能及时从宏观角度分析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它是一个有纠正的反馈系统,但这个反馈系统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后的滞后纠偏系统。面对稍纵即逝的市场,客户的需求时刻在变,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要求“准”且“快”,但依靠传统会计信息处理流程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三)非结构数据被忽略,数据信息不完整
进入会计信息的除了原始凭证录入结构化数据以外,还忽略了与企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富含经济价值的非结构化数据。面对数据存储分散、数据总量大、增长速度快、蕴含信息多的非结构化数据,缺乏有效的智能化处理,因而没有纳入会计信息系统,导致绝大部分有丰富价值的非结构化数据不能够体现于会计信息控制流程中,不能有效挖掘它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四)传统会计重核算,轻管理
随着市场环境快速变化,非财务信息也要融入会计信息中,如企业外部投资及上下游产业信息,通过与“互联网+”和“云计算”紧密结合,集成各类会计信息,不仅提供现有的财务处理数据,还要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内外部行为信息和趋势信息,强调供给侧会计管理,以提高公司企业管理者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将以往的记账、报账等会计工作向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过程控制和业绩评价优化的方向转变,以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
以上看出,现有会计信息不完整,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尤其在新形势下极其不适应供给侧改革信息的膨胀与多变。要以会计信息价值增值为目标,采集“三去一降一补”市场信息,对非结构化数据采用智能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构化数据融合,挖掘会计信息因果关系,寻找分析控制隐藏的信息,保证会计报告完整、客观、不失真,满足会计信息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必须对传统会计完善、改革,改革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使其做到完整地反映经济事项,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二、供给侧改革会计信息集成应用
(一)供给侧会计信息集成原则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使用。要将财务会计算账、报账的核算会计功能进行扩展,向决策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要将企业的财务、经济业务和管理等方面整合起来,打造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利用管理会计信息功能,不断挖掘企业的潜在信息价值,节约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2.反馈机制与前馈机制相结合。要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主动性,就要采用管理会计信息,利用前馈机制预测需求信息变化,在企业形成实际产能前进行有效控制,要对供给侧结构的实施效果优劣进行反馈纠正,实现反馈机制与前馈机制结合运用。
3.常规报表输出与个性化报表输出相结合。常规会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股东权益变动表,是标准化财务报告形式,它方便审计等标准化、格式化业务使用。随着供给侧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呈现广泛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企业对信息的结构要求存在着差异性,只有报表输出个性化才能满足不同需求。
4.会计信息多元化。会计信息既要集成常规核算会计信息,又要有非财务业务信息,如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信息,还要有企业外部信息,如行业市场环境信息、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信息,以丰富信息来源。
(二)供给侧会计信息集成应用方案
根据会计信息集成应用原则,在大数据时代,与企业经营、效益密切相关的数据日益发生变化,如生产、库存、销售等既有各种结构化会计数据,也有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会计数据。企业在会计信息流程上必须利用云平台,将海量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均纳入会计信息流程中,将企业决策层、人事部门、采购部门、仓管部门、销售部门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股东、债权人、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逐渐添加到财务流程。构建财务与经济业务一体、多种形式数据整合的协同机制,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除了形成常规会计报告以外,还要根据需要形成个性化报表和决策性报表。因此运用大数据信息集成和事件驱动技术优化会计业务信息流程,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数据采集。基于“互联网+”将会计流程、业务流程的内外部数据流程有机整合[ 4 ],实现企业内部部门交易信息输入会计信息系统中,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技术将非结构化数据(如原料、产品标签)实时输入会计信息中,使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原貌得以全面地进入会计信息流程。为了强化业务交易的真实性,将与企业发生业务关系的第三方纳入到会计信息流程之中,提供印证经济业务的相关信息,从而丰富数据来源。除了收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数据,还要增加高质量产品有效供给信息,提高企业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重点增加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信息,包括科技研发的资金、产品、研发力量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收集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信息,包括国家在供给侧改革中释放的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国家金融信息等数据,以扩大财务数据的来源,提供前馈预测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及时性。同时,实现有效的会计大数据分析,为下一步数据挖掘、分析、决策提供可靠保证,实现企业有效纠偏。
2.信息数据处理。将收集的各业务系统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引入智能数据处理软件[ 5 ],如OCR技术,将采集的数据规范化,自动提取非结构化数据的内容,并存储到各业务子系统数据库中。业务子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相应事件驱动处理规则触发报账业务流程,生成相应的会计信息存储到会计大数据系统中。
3.形成会计信息大数据库。采用ETC数据信息管理工具,将存储在不同系统、不同物理设备中的历史会计数据进行抽取、集中,实现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仓储、质量管理、销售、财务等流程信息紧密衔接,将会计信息系统、不同部门的系统和外部数据中的财务会计数据和非财务会计数据存储在会计信息大数据库系统,实现会计数据共享和会计信息互通,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会计信息数据分析、决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宗旨为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要加强生产端分析,重视产品研发成本分析和客户个性需求变化分析,有效利用会计数据,采用先进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将会计大数据库、方法库、知识库、模型库结合,实现大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研发成本、销售成本、盈利水平等进行智能分析,并以报表和查询分析的方式将数据展示出来,反映企业的全面财务情况,帮助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为筹资、成本决策、股权分配等企业经济活动作出正确决策,为企业“三去一降一补”提供强大的会计决策支持。
5.输出多样性信息报表。在大数据分析、决策基础上,输出报表针对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常规性报表信息输出外,还要满足不同需求者的信息报表。
(1)非财务个性化报表。企业会计报表除了披露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外,通过非结构化信息引入,还应披露其他非财务信息。例如,产品占市场份额、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服务、企业面临的风险与管控、用户满意程度、主要竞争对手及与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有关的无形资产价值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综合分析的评价及前景的判断。
(2)预测性报表。新常态下,企业决策者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更关注未来。企业除了按照国家规定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和公告中公布盈利预测信息、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量等信息外,还应通过智能算法建立库存、产能、新产品、金融预测性报表,如提高企业有效供给能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预测性报表,政府降低制度易成本对企业效益影响报表等,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
三、结论
会计领域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需要将以往会计算账、报账的传统思维向决策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向转变。通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嵌入非财务数据业务处理规则,集成经济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市场环境信息,经过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共享,加快企业经济信息的汇总与集成化应用,使企业会计工作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决策支持型,为企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优质信息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霞辉.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3(10):9-19.
[2] 汤四新,阳杰.IT环境下会计流程持续优化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4(10):77-80.
[3] 张丽娟.XY公司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8-18.
关键词:油液检测;变送器;RS485
1 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能研究所承担了2012年度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风机油液检测数据分析管理平台系统》,本项目研究的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动态网页技术,基于B/S网络架构搭建,系统软件主要由数据采集导入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检测报告设置模块,分析模块,参数设置模块,报告输出模块等构成,系统硬件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网络通讯设备等构成。
本系统是一套软硬件集成系统,通过互联网WEB浏览的方式提供给广大用户共享油液检测信息,系统面向新疆风电场用户,采用“抽样免费,信息共享,专业分析,科学决策”的原则,本着服务大众,科学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为广大风电用户提供高技术支持。
在系统的建设实施过程中,油液分析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需要进行远程无线传输,最终上传至服务器,并提供一般用户远程访问。同时要求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扩展。为实现这些目标,对远程数据采集模块的各项组成部分只要求实现通用功能,而不要求实现特殊需要,如此设计将为以后模块升级和增加监测点等一般应用变化预留空间。
2 远程数据采集模块构成及主要功能
该模块主要由开关电源,数据采集变送器,串口服务器,无线路由等模块构成。
开关电源:主要负责给变送器和串口服务器提供12v和5v的稳定电源,我们采用200w双输出开关电源,DC V1:12V/4A;V2:5V/2A。具有过压,过流及短路保护,输出过压保护:115%-135%,输出过载保护:105%-150%。自然风冷。工作环境:-10℃-+60℃,20%-90%RH,无冷凝。
数据采集变送器:主要负责采集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本系统选用设备主要采集温湿度信号,输入电压5V,温度测量范围-30℃~50℃,精度为±0.5℃。湿度测量范围20%C~90%RH,精度为 ±5%RH。输出为遵循MODBUS协议的RS485信号。该组成部分可以进行扩展,还可接电压、电流、速度、压力等其它模拟或数字信号参数采集。
串口服务器:主要实现将RS485串口信号转换为网络信号,并提供外部设备通过IP地址进行访问,本系统采用NP-5230设备,工作环境:0~550C(32~1310F),5~95%RH。提供1口RS-232,和1口RS-422/485输入,能够提供TCP Server、TCP Client和UDP等多种socket操作模式。支持自动IP设定协议(DHCP,BootP),以及通过Web Browser console手动设置。模块提供1KV突破保护 (EFT)和0.5KV浪涌保护。
无线路由:主要负责将数据通过无线WIFI网络传输到服务器。我们采用的设备无线传输速度为300Mbps,有线传输率100Mbps,网络标准:802.11b、802.11g、802.11a等,支持AP模式和WDS无线桥接模式,支持DHCP设置、端口映射转发等功能。
3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和部署
远程数据采集模块部署示意图参见图1。
数据采集模块的运行过程是:数据采集变送器负责采集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等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对应的RS485信号,串口服务器负责将这些485信号转换成网络数据,并通过无线路由和外部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可以提供外部网络实时访问,服务器上部署的应用程序通过TCP/IP协议,访问串口服务器对应IP所提供的服务,获取对应的环境参数转换的socket数据包,从而获取对应温湿度等信号的实时数据。
本模块部署完成后,将实现以下功能:
⑴实时获取油液实验室温度、湿度环境参数。
⑵自动填充实验报告中的温度、湿度数据,方便报告生成。
4 展望
本模块在技术上采用了当前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同时面向油液检测实验室实际应用,选取了较普通的设备,成本低廉,且便于后期扩展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群体传播 网络公益传播 传播机制
一、群体传播与网络公益传播
(一)群体传播
所谓群体传播,是群体进行的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群体传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受者只能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接触。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新型媒介颠覆传统媒介,群体传播摆脱了物理时间空间的限制,从狭小的现实空间中解放出来,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传播活动更加频繁。互联网时代就是群体作为传播主体的时代,即群体传播时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1]
(二)网络公益传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涌现,公益的内容变得丰富,公益传播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网络公益传播是公益传播的一种媒介表现形式,是利用网络这个媒介平台,以声音、语言、动画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向广大网民宣传包含有公益成分,推动公益行动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2]网民可在网络上探讨关于公益活动的内容,并在网络或从网络上走到现实开展公益活动。网络媒体以群体作为传播主体,为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网络传播活动提供了渠道。
2016年11月25日,深圳媒体人罗尔写下《xxx,你给我站住》一文,以“卖文”的方式在网上为患白血病的女儿筹集医疗费,该文章很快引发网民关注并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向其进行捐赠,但随即有人曝出虽然孩子生病是真,但“卖文”筹钱事疑似网络营销,而且罗尔的经济条件并不差。巨大的反转立即引发舆论热议,罗尔及其家人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相关舆情量在11月30日达到顶峰。“罗尔事件”将正在兴起的网络公益放大到公众面前,一次公益借网络之力在群体的传播下演变成公共事件(图1)。在群体传播的时代下,网络公益的传播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机制。
二、网络公益传受双方
大众传播时代,公益的传播要凭借专业化的大众媒体和慈善组织才能到达受众,受众接收到信息后反馈的渠道也是单一的,程序的复杂使公益传播变得滞后。但是在群体传播的网络时代,传播者对媒体资源的利用使得传播速度变快且方式多样,受众可以及时互动,也成为了传播者,扩大了网络公益传播的范围。
(一)传播主体个体化,低门槛
网络媒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通过个体的集合实现公益的价值。普通大众通过微博、微信、自媒体平台、众筹网站等多种渠道,就可以作为公益传播的发起者。“罗尔”事件中公益传播的发起者是罗尔,一开始他在微信公众号上已经写了关于孩子病情的文章,并获得了打赏。
互联网使网络公益传播的门槛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角。以“轻松筹”爱心捐助平台为例,点击轻松筹微信平台下方的“发起筹款”,根据提示填写筹款金额、筹款目标和回报等相关内容,然后放些相关的图片就可以。网络公益传播的低门槛聚集了群体的力量,实现了公益传播的价值。
(二)网络的集群行为:情绪化表达
网络集群行为的形成,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源,如一条微博、微信、新闻事件等,用户出于共同的观点或者是利益,他们一边信息,一边评论、转发信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观点,使信息持m被扩散和关注,最终引起共鸣,形成集群行为。[3]罗尔为爱女筹集善款的文章每转发一次,便能得到1块钱。短短的时间文章就刷爆朋友圈,100000+的阅读与点赞,超过11万人打赏,募集数百万善款。
受众对公益内容的转发和分享,不只是信息的传播,还伴随着个体的情绪化表达。集群行为中的人们,没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容易受到群体感染和形成群体模仿。面对公益的善意,呈现出情绪化的表达,这有时会促进公益价值的实现;但网民处于感性的状态更容易将虚假信息传播到网络中,引发舆论热潮,使网络公益变质。
三、网络公益传播平台多元化
从图2可知,“罗尔”事件中,新闻成为传播的主力军,其次作为网络媒体的微博、微信、贴吧群组也占据较高的比例,有效的推动了网络公益的传播,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相辅相成。除了媒体之外,还出现了众多的公益众筹平台,如“轻松筹”、“腾讯乐捐”、“众筹网”等,另外以慈善事业为载体的运作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既回馈了社会,博得了公众的赞誉,也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一)多元媒体提供传播平台
传统媒体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向公众提供银行账号,发送地址等筹款渠道或是在现实空间举行公益活动进行公益传播,实现公益的价值。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支付宝、知乎、论坛等形成媒体融合,作为群体的网民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就把网络公益传播开来,并且在全网络形成舆论,助力公益的传播。
打开“轻松筹”爱心募捐平台,网民可以用微信、微博、QQ等方式将项目进行转发分享,产生多级传播,响应者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等方式直接捐款,金额不限,操作就像在微信上购买一张电影票一样简单。网络公益依托互联网平台,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公益众筹平台集聚效应
“公益众筹”是指发起人在互联网众筹平台上众筹项目的形式来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近年来,公益众筹平台成倍增加,出现集聚效应。公益众筹的平台机制为用户互动提供了渠道,项目筹款页面都设有评论、进展等板块,支持者或围观者都可表达对项目的关注、建议、质疑、鼓励等,推动公益发展。
公益众筹项目的发起人类型多元化,包括个人、企业、基金会或其他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等,个人发起筹款成功的公益众筹项目数量最多。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集聚群体的力量,给网络公益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渠道,充分显示出网络公益依托公益平台的强大力量。
(三)企业营销助力发起者
网络公益凭借社会效果好、互动性强、成本低等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公益传播的重要性。企业参与公益事业,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罗尔事件”中罗尔的文章在小铜人的公众号“P2P观察”里推送,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公司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保底捐赠两万元,上限五十万元。本来一件平常的表达爱心的捐款行为,经由公司的营销操作,变成了山呼海啸的网络事件,在营销式的捐款模式中,人们更多的是凭一种情感和一种情绪在捐助,可能并不知道背后更多的事实,尤其是背后的营销策略。
四、网络公益传播内容
(一)传播主题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等共同2016年互联网个人捐赠和公益关注大数据分析报告。[4]报告称,在过去的一年里公众最关注的公益话题前十位分别是:环境保护、扶贫、教育、儿童、救灾、医疗救助、助残、助老、动物保护、妇女。网络公益传播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公益传播内容的特点,内容的表达甚至可以影响网络公益传播的效果。
从图3可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网络慈善使用率较高的是扶贫和疾病救助,网络公益活动有免费午餐、光明网的“因爱同行”、金秋助学等。网络公益传播给了社会底层、弱势群体话语权和表达权,积极表达自己的诉求,实现了网络公益传播的价值。
(二)传播内容的特点
1.个性化。
传统的公益传播是说教式的形式,侧重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具有很强的渲染力,但是由于是你说我听的被动式方法,产生的效果逐渐变弱。网络公益的内容进行了创新,变成个性化、创新性、感情化的传播模式。现在的网络传播内容多是发起者进行个性化表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以小见大,这种基于参与者个人的网络公益传播,更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形成超越时间空间的公益传播,内容的高关注度和群体的互动推动公益的发展。
2.多样性。
传统的公益传播内容是以单一的物质捐助为主,善款的给予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网络公益的传播内容多样化,在媒体平台对内容进行转发、分享、评论,通过网络实现公益传播价值的最大化。“罗尔事件”中每转发一次文章就有一元钱捐赠,每有人买一桶矿泉水就向贫困山区捐助一毛钱。
3.随意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群体传播变得活跃,人们可以随意的参与信息的传播。公益信息的内容大多是没有逻辑,煽情化、能引起网民共鸣和同理心,网上有很多信息没有来源可靠的信息源,真实性无法确定。但是人们在看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就被情绪左右了,随意的转发、分享、评论、点赞,从而引发群体的集群行为。
五、网络公益传播效果
(一)社会价值
互联网的时代也是群体传播的时代,人人都是公益的传播者。在网络公益中,普通人可以成为传播主体,普通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同时网络公益将公益理念渗透到群体的意识当中,集聚人心,R聚力量,网络公益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创新了网络公益传播模式,降低了参与公益的门槛,群体传播的力量得到发挥。传播者和接受者变得平等,互动性增加。在双向互动的模式中,发挥群体的智慧,转变公益传播的方式,创造了公益的社会价值。
(二)存在问题
网络公益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才出现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法律的滞后影响了网络公益的健康发展,有一些企业、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虚假信息,甚至谣言蒙蔽受众;群体时代的匿名性、情绪化、互动性又容易形成群体集合行为,煽动网民,扰乱社会秩序和舆论环境。
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公益的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缺乏规范和监督。网络公益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传播主体的非专业性导致了“骗捐”的虚假公益,受众受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的影响,传播媒介的不规范导致的资金不透明、不合理,传播内容的信源无法证实。
这些问题影响了网络公益自身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六、结语
互联网时代也是群体传播的时代,这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网络公益有着不同于传统公益的传播模式,它降低了公益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公益事业,实现公益的价值。但是网络公益的发展也遇到了重重问题,网络公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2013 年
[2]王巍;《网络公益传播机制初探》 ,温州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
[3]乐国安、薛婷、陈浩:《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9-104页
关键词 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广电;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21-02
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之下,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获取海量的信息数据,而在电视广播行业当中产生的大量信息数据也可以存放在远端的云存储服务器当中。不仅如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数据以及新媒体技术高效、便捷等巨大优势,因此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在广电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程度也越来越深,许多媒体行业的业内人士相信在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未来广电将会迎来全新的发展。
1 大数据与新媒体技术概述
1)大数据。所谓的大数据从字面意义上来解读即为大量的数据。具体来说大数据指的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集合,其中包括海量的信息数据,通过运用云计算对其进行整合与分析处理,深化了传统数据的研究与应用。大数据的数据量已经由原来的TB级别升至PB级别甚至EB级别,并且在大数据中的数据来源广泛、类型繁多,既有来自网页、图片的信息数据也有从监控设备当中获取的专业信息数据等。不仅如此,大数据还具有处理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等诸多优势[ 1 ]。
2)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指的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之上的传媒技术,因此,在新媒体技术当中不仅能够完成对图像、文字等静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样也能够对语音、视频等动态信息进行处理。另外在新媒体技术当中使用现代化、电子化的仪器设备是其一大特色,自动化的处理技术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处理。由新媒体技术催生形成的新媒体如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将成为社会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
2 广电在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下的发展前景
1)数据发生改变。在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之下,广播电视行业的数据量将会急剧增长,而数据种类呈现出传统的语音、文本、图像、视频等与诸如用户行为、用户偏好等数据相结合的多样化数据。而面对规模庞大、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数据量与数据类型,通过使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处理信息数据的效率将会得到大大提升。
2)监管模式改变。虽然现阶段在广电当中主要使用随机采样模式完成监管,但该模式只适用于信息数据有限的情况下,未来的大数据时代中广播电视行业需要面对的数据量也将空前巨大,因此监管模式必将发生改变。在新媒体技术、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帮助之下,广播电视行业能够使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完成对大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工作,进而对该行业进行全面、完整的监督和管理[ 2 ]。
3)被动转向主动。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只能够在事故发生之后对其进行查证,并根据既定的事实结果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从而期望能够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而在新媒体技术和大数据下的广播电视行业将一改传统落后的局面,由被动转为主动,借助大数据分析,提前对播出和传输行为进行预测和判断,挖掘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从根源上有效阻止事故的发生。
3 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在广电中的应用
1)构建相关业务平台。传统广电中的各项信息数据主要来自于广播电视台,而在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之下,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其他新媒体当中的信息数据皆为广电的重要数据源,而广电也正在成立独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平台,结合当前的传统媒体,将其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新媒体客户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等众多渠道广播电视的精品节目,并且吸引大量的网络用户成为广电的忠实受众群体[3]。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开发相应App软件,并致力于应用软件的推广和使用。比如说贵州电视台运用新媒体技术研发出的“动静”App软件,用户通过在智能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当中下载使用该软件,只要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就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实时新闻和城市资讯。
2)采集信息数据。在采集信息数据的过程的当中,广电使用了网络爬虫技术从互联网、各大论坛、微博、微信等众多媒体当中深入挖掘信息数据,同时在互联网当中安置众多动态监控工具主动关注信息数据的更新,方便及时进行搜集与整理。而从各媒体当中采集得到的信息数据可能是静态的图片文字,也有可能是动态的语音视频,大大丰富了广电的媒体内容,最后经过采集整理的信息数据将自动存储至本地存储器当中进行妥善保存。
3)加工处理信息。在加工处理和深入分析信息数据方面不仅支持手动记载和上传,同时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能够根据信息数据的关键字、主题等核心内容进行重新排列整理,过滤掉多余的重复内容、无用内容并有效阻止下载垃圾邮件,除此之外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对信息数据的修改、删除和上传,完成广电元数据的管理工作[4]。同时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工作将更加深入也更加规范,在新媒体技术下按照信息数据的种类进行分析后将自动生成综合分析报告,相关信息也将会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得以展现,使得广电工作人员能够清晰直观的了解其所需的信息数据,进而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4)深入分析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且通过不断深入挖掘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从而不断促进媒体变革。比如说在“动静”App当中,将会根据用户最近的浏览记录为其推荐相关的视频信息,而用户通过点击关注或收藏,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相关视频信息的更新消息。除此之外,大数据分析能够让广告投放更加精准,为广播电视台不断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广电行业的信息化服务被不断扩大,除了保留传统的电视之外,正在不断积极加入电商、游戏、医疗健康等特色增值,比如说很多广播电视台在推出相关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在大力宣传和推广同名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而这也正是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加观众互动,提升其参与性,并提高其积极性的有效表现。在很多电视节目的下方会出现“摇一摇”“扫描二维码”等字样,观众通过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能够直接参与互动话题讨论,并且有机会赢取精美奖品。可见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推动之下,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将迎来一片新的天地。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下,我国距离构建现代化、信息化又近了一步。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面貌也将焕然一新。以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作为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构建起多功能、多业务的数据平台,同时更加轻松的完成海量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和深入分析工作,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带领我国媒体行业走向全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等媒体行业的高标准、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飞,高见.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在广电中的应用和前景[C]//第23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暨第14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5:12.
2015年,地图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BAT三家分晋,二是百度、高德两大巨头占据整个市场近八成份额,形成双寡头局面。并且,有意思的是,两家在战略层面却背道而驰——一个专注O2O,一个专注LBS。而除此之外,车联网、互联网+交通的大势也正在给各个玩家指引新的赛道,谷歌入华、搜狗腾讯地图或合并这两大变量也在给棋局中加入诸多不确定因素。
所以,虽说行业看似大局已定,但随着新技术、新趋势乃至新对手的到来,整个市场其实依旧暗潮汹涌。春秋虽去,战国来临,这是在线地图行业暂时宁静的2015年,也是加速分化的2016年。
风云2015
2015年,在线地图行业是BAT轮番唱戏的舞台,BAT三家通过资本、并购、技术对这个曾经不热门的行业进行了战略性的重构,也奠定了今天整个地图行业的竞争格局。
1、BAT三家分晋,地图各归其主
对于地图行业而言,2014年是三家分晋的起点,阿里并购高德之后,高德成为阿里100%的全资子公司;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成为腾讯在地图领域的左膀右臂,腾讯甚至还深入到地图行业后端,成为四维图新的股东,在全球市场上与其共进退;百度的亲儿子百度地图则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百度各种资源的注入,整个地图行业实质上已经由BAT三家所垄断。
2015年,三家之间的界限更为明确,整个市场格局也更为明了。高德地图发力LBS的深耕,百度地图专注O2O的连接,腾讯则是在满足社交定位的同时,潜心发力车联网和导航市场。曾经血雨腥风的地图市场迎来了难得相对安静的一年。
2、百度高德争霸,两雄背道而驰
虽说地图市场由BAT垄断,实质上,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已经形成了百度、高德两雄争霸的格局。根据国内第三方咨询机构比达咨询的《2015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端地图/导航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第3季度活跃用户市场份额中,高德地图以39.0%居首位,百度地图以37.8%位列第二,同时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则以8.6%和7.4%分列三、四位。
显然,虽然高德、百度之间只有2%的差距,却反映了两家2015年各自战略的不同结果——据国内移动互联网数据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高德地图的MAU增长迅猛,仅在iOS端,2015年秋季高德地图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了190.3%,全平台月度活跃用户数增长达134.4%,而百度地图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增长只有90%。
不难理解,过去一年,百度将O2O作为连接的重点,而高德则把专注LBS作为发力的重心。一个把地图作为O2O布局“穿针引线”的流量入口,一个把地图作为出行服务的工具打造。而因为目标不同,百度方面自然会对产品服务方面有所懈怠,而高德方面自然会对产品服务精益求精。
3、车联网悄然崛起,BAT接连发声
2015年,BAT在车联网的市场竞争中同样你争我斗,各有千秋,各自呈现了独特的优势。
百度地图CarLife落地全新途胜,高德提出“一个高德,一云多屏”战略,腾讯入股四维图新,提出“第四屏”概念,BAT接连在车联网领域全面布局。百度启动的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中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乃至车联网的方案,显得大胆科幻;阿里则是正在构建YunOS操作系统为核心,高德导航为承载,阿里通信以及阿里云计算为后盾的解决方案,更为脚踏实地;腾讯则是注重打造汽车娱乐平台,地图作为承载汽车微信平台、腾讯视频、腾讯游戏的支点而存在。
4、“互联网+”交通时代呼之欲出
BAT的接连入场车联网其实与如今“互联网+”交通的大概念密切相关,随着滴滴快的等互联网交通模式合法化,“互联网+”交通的模式正在逐渐得到政府层面的认可,一场关于“智慧出行”的国家级战略正在呼之欲出。
马化腾面对“互联网+”交通的机遇显得非常有决心,今年在公开场合,马化腾曾表示,腾讯在互联网+交通领域内的布局不会松手,“过江龙再强,也打不过地头蛇,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今年9月,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便于腾讯签署协议,开展从“云端”到“服务”合作,加快推进上海智慧交通建设。
高德地图则先是联合北京、广州等8个城市的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共同推出“高德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再是联合微博推出“V交通”服务平台,从而依托高德的交通大数据云,为相关交通机构提供交通信息分析和服务。不仅如此,其每个季度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不仅提供给交管局等政府部门,更通过媒体不断发声,影响颇大。以至于其建立的“交警平台”,不断有各地交警入驻,都与其建立比较深入的合作关系。
百度地图则是提出了“百度交通云”的概念,融合了LBS、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深度合作。百度交通云使用百度位置大数据提供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参与交通规划决策,也得到了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可。
5、地图产品正在娱乐化和个性化
除了技术和市场层面的竞争之外,各家地图其实在产品表征层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与以往只追求精准、可靠不同,整个地图正在面临一场娱乐化和个性化的革命。
从2014年9月23日台湾明星林志玲,坐在副驾驶座上,以真人语音导航的方式,指挥着俞永福将迈凯轮超级跑车开上了中国电影导演中心会舞台开始,地图行业的娱乐化和个性化便不断前行。
而在前不久的锤子T2会上,锤子科技001号员工朱萧木甚至向观众透露,未来可能将会有罗永浩导航语音包,当时现场观众欢呼雀跃,网上反响也是一片好评。由此可见,地图产品的娱乐化和个性化正在受到受众的欢迎。
实际上,如今各家的语音包的都在不断丰富完善,高德在拿下林志玲和郭德纲之后,又新增了周星星等语音包,而百度则是新增李彦宏、鹿晗等人的语音包。过往严肃的地图导航在今天显得越来越富有生机和活力,也更具娱乐色彩。
变幻2016
在五大变化的构建下,2015年虽说地图行业大格局已然初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变化和趋势正在给2016年甚至更长远的3—5年带来更为深远的变化。短期内高德、百度两雄可以笑傲江湖,长期来看,市场变量依旧不少。
1、百度高德双寡头局面将持续
目前,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双方掌握了市场八成份额,在市场上的增长动力明显,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短时间内暂无对手可以超越。
艾媒咨询也分析认为,目前国内手机地图应用市场格局仍被高德与百度两大巨头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同时,两者的领先优势有所加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双雄局面将持续。
2、谷歌入华或将带来谷歌地图
高德、百度并非高枕无忧,2015年来,谷歌入华声音不断,Google Play等产品否将会回归成为行业内一直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而在讨论声音中,谷歌地图同样是回归中国市场的热门候选人之一。
由于谷歌一直以来不作恶的信条以及在极客群体中不俗的口碑,以及谷歌地图良好的体验,谷歌地图一直拥有诸多拥趸。Google的全球策略是保障服务在各个国家都能用,靠品牌和全球生态系统背书,若能入华,其实可能将给国内地图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但对地图APP而言,Google要在国内建立地图信息更新系统不说政策上难以通过,人力配置也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谷歌地图在国外好用,是建立在国外地图数据丰富更新及时的基础上的,谷歌地图进入中国,一样要用高德或者是四维图新的数据,所以目前谷歌地图将带来怎样的变量依旧疑点重重。
3、腾讯地图与搜狗地图可能合并
除了谷歌地图这一个变量以外,腾讯同样也是变量因素。当年SOSO被整体划入到搜狗之后,由于街景地图的差异化,腾讯地图作为优质资产,依然被保留下来。
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目前虽然相对式微,但两者加在一起依旧握有接近20%的市场份额。面对当今市场的竞争形势,不排除腾讯地图与搜狗地图合并的情况。考虑到滴滴倒向腾讯之后直接内置腾讯地图,若再重现某个高频应用内置腾讯地图的情况,恐有冲击之力。
4、车联网将成2016年重头戏
谷歌、腾讯在应用端的变量虽说值得注意,但应用端营收甚微,其实依旧不是真正未来的战场所在,真正的战场在于车联网和“互联网+”交通的市场竞争。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将有60%的汽车配备车联网技术,到2018年车联网所占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在面对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BAT布局车联网的目的不在于从中盈利,而是为了抢夺分发入口这个先机。开发车联网的产品,是为了争夺越来越庞大的汽车用户,将其作为未来小额贷款、商城、数据库等领域增长的潜在市场空间,这是BAT拓展车联网的意义,他们是要建立一个生态链。
2015年这一年时间内,BAT在互联网上的战略渐趋明朗,各家都在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立体式产品结构,车联网注定要成为BAT巨头争夺的主战场。无论是百度的车联网系统“Carlife”,还是高德的“一个高德,一云多屏”战略还是腾讯所谓的“第四屏”战略,都显得雄心勃勃。
车联网竞赛中,地图数据是一大制胜关键。而在这一领域中,恰恰是高德和四维图新的天下。四维图新在车载导航市场素来表现不俗,高德地图也在数据采集领域持续发力,增长自身技术、数据底蕴。
5、互联网+交通将重塑市场格局
除了车联网以外,也将重塑地图市场的格局。随着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互联网+”交通正在成为解决拥堵问题的一剂良药。BAT三家在“互联网+”交通领域的持续发力也正在推动诸多技术运用走向成熟。
随着“互联网+”交通的概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BAT三家如何争夺这个庞大的市场成为了地图行业真正最具决定因素的问题。“互联网+”交通的核心还在在于数据,哪家地图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最强,谁将取得最大的市场优势。
规范市场主体与行业标准
当前网络舆情产业的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舆情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机构、媒体单位及第三方实体三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
首先,政府既是舆情管理的主体,又作为大客户推动舆情产业发展。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衍生了数千家软件,引发舆情监测软件领域混战,但大部分软件专业技术含量低,目前通过国家工信部资质认定的监测软件不到100家。
其次是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单位拥有舆情产业的核心资料――信息源及一定垄断程度的客户源,于是各大媒体据此优势,推出舆情分析报告、舆情公关等相关服务。媒体既作为运动员又作为裁判员,透支自身的影响力,各自为战。
再就是第三方实体包括科研机构、民间机构以及从公关公司、媒体公司转型的商业机构。第三方实体应该是真正市场的主体,但目前缺少完整连续的产业链。无论哪一种产业化模式,都缺少规范而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及富有特色的舆情业务。
所以目前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主导制定统一的舆情产业服务标准,细化行业服务准则,另一方面则要大力扶持新型有特色的舆情企业,如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大瀚舆情”实体,从学术研究、舆情调研与应对等角度入手,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化发展。同时在一些舆情企业相对形成规模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规划设计有利于舆情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舆情产业园及互联网产业园,以拓展舆情产业链。
加强政策引导与市场环境优化
舆情产业是信息服务产业的一个新型业态,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将舆情数据转化为有助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舆情数据分析来辅助决策,这显得相当重要。尤其在政府治理层面,为应对层出不穷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必须掌控复杂的舆情并引导舆论,政策资源应向舆情产业倾斜。一方面在充分调研舆情产业市场的前提下,制定有益于舆情产业化的优惠政策,优先舆情产业实体享受财税支持等。另一方面,将全国舆情产业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制订舆情管理师、舆情分析师、新闻发言人等舆情行业专业人员从业资格及其培训机构标准等,国家工信部、人社部及国信办等主要主管部门形成统一规划,将舆情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升级舆情产业的培训市场,以此形成系统化、全覆盖的舆情产业政策体系。
开发衍生产业链,激活隐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