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考试反思

数学考试反思

时间:2023-01-10 20:52: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考试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考试反思

第1篇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拿着那张九十六分自以为很满意的试卷回家了。

我一到家,就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数学考试得了九十六分。”我心想:妈妈应该会夸奖我一番的呢。谁知道,妈妈竟然说:“哦!那我看看到底是哪儿错了呢?为什么会少四分呢?”“哦,我的天哪!”我说道,并把试卷拿了出来,让妈妈过目。妈妈一看试卷,就生气地说道:“1250X8=多少呀?这道题的得数有几个零呢?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错的吗?”我只能低下了头,说真的这么简单的一道题,还真不应该错的。接着,妈妈把试卷翻到后面,一瞧,又大声呵斥道:“102X49=4988?怎么被你算出来的呢?你检查了没有?这两道题目都是计算错误,你说错的应该不应该?”我一看题目,心想:确实是不应该的。我只好任由妈妈批评了。妈妈叫我好好的反思一下。

于是,我就听了妈妈的话,开始反思我本次的数学考试。我想了想,我确实不应该犯这样的计算错误,就因为这样,我与满分失之交臂,真是太可惜了。我以后,要认真的做题,不能出现计算错误,如此低级的错误了。我应该要吸取这次教训。

第2篇

关键词:数学考试;零分;现状研究

在中国的教育中,数学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多种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还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许多学科的基础。并且从刚开始上学,数学就与语文一样被列为必学、必考的内容。

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变化、空间、结构的学科,学好数学不仅能为理科的其他学科打好牢固的基础,更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方便我们进行管理。

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的智慧,大到金字塔的建造、银行利息的计算和建筑物的实际图与建造等等,小到在菜市场买菜按斤算钱和水电费的计算等等,都体现出来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与重要。

当然,也就是因为数学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比较广,并且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才使得国家在数学教育方面更为重视。不管是各种升学考试,还是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数学都是必考的一门科目,而且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数学考试出现零分现象的原因

1、主观原因。数学成绩上不去或者是在考试中失利、出现零分的情况,考生的主观原因占主要方面。首先,考生在平时上课听讲不认真,课后也不做练习进行巩固,数学考试时得有些题目零分的现象也还是存在的。其次,有些学生从小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或许努力听讲和练习,可是一上考场就紧张,造成做题粗心以至于考试成绩差甚至于多道题出现零分,这便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开始。再有,缺考或者是故意交白卷的现象。这种行为体现了学生对待学习、考试和老师的态度问题。最后,只管死学习,不能举一反三和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客观原因。虽然客观原因只起到了一小部分作用,但是考生还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第一,答题卡信息涂抹的错误造成了考试存在零分的现象,数学考试也不例外。最严重的是,第一张答题卡信息涂错的情况下,有时候第二张可能也难逃此劫,造成了整张试卷零分的现象。第二,使用机器来帮助阅卷,在扫描试卷时出现故障,内容无法显示或者其他问题,都可能会造成考生的某些题目成绩为零分。第三,学校数学测验或者在批改的时候,监考老师遗漏了考生的卷子或者批改错误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改善数学考试零分现象的对策

数学考试出现零分现象已属常见的现象,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群体关注这个问题,希望从中找出解决这种现象的办法。考生在数学考试中考零分,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授课老师都有一定的责任,其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进行反思,并且找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避免以后有学生犯同样的错误。老师要改善学生的零分现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学生方面。从学生方面来入手解决其考试零分的问题,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是其结果也是很难掌控和无法预料的。一方面,对于虚心接受老师教导的学生,老师应该就其导致数学试题得零分的现象分析原因,并且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成绩,不可因为一次失误而对学习或者自己产生怀疑。必要的时候,老师还应该就部分典型的题目展开对学生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引导。并且,在课后多关注这些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概念的理解吸收,了解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是所产生的疑惑,然后就疑惑解答,帮助这些愿意学习数学的学生们走出数学考试经常出现零分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数学考试出现零分试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考生不以为然,并且以之为傲,对于那些故意交白卷、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首先应该反省自身,为什么有部分学生会与自己对着干。然后,再找这些学生谈话,认真地与他们交谈,让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并且斟酌改正。

(2)家长方面。通常老师见家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约见在办公室,单独或者与学生一起讨论关于学生的问题,另一种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家访。对于数学考试经常零分的情况,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法,与家长约见在办公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学生出席。首先,老师可以就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平时表现作以评价,是好还是坏,让学生的父母心里有个数,不能只凭一次成绩来否定学生的努力。因为有些题目就是作为拉分或者压轴题出现的,很多认真学习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做不出来也属正常。比如说,在2012年的山东高考中,理科数学的压轴题第21题在阅完23万份的情况下,已有5万份该题目得了零分。压轴题目就是为了把考生的层次拉开,数学在上等和中等层次的学生的区别就在此显现。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这上万考生数学基础差,也不能认定这数万名考生数学不是处于上等,只能证明这年高考数学试卷的难度有所上升,因为同年文科数学的十九题也出现了大批零分试卷——以往第十九题为送分题出现。然后,老师还可以要求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其不懂的知识点或者是有疑惑的问题予以解答。

结语

数学考试是现实社会所普遍存在的,考生不能因为自身或者外界的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数学零分现象而讨厌数学、放弃数学,这种消极的心理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之前所犯的错误进行总结归纳,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三;数学焦虑;数学成绩

一、问题的提出

1957年Dreger与Aiken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数字运算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并注意到这种焦虑会影响到数学学习成

绩,进而提出“数学焦虑”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和解释学生对数学产生焦虑的情况。此后伴随研究者们侧重点的不同,对数学焦虑概念的界定远没有达成共识,迄今并无统一的定义。研究者们或强调不良的生理反应,或强调数学情境中的消极情绪。在国内关于数学焦虑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了北师大陈英和与耿柳娜于2002年的界定,即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或参加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已有的研究大多数表明,数学成绩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但也有观点认为,一定程度的数学焦虑可以促进数学成绩,呈倒U型曲线。对于高三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既认识到数学在总成绩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数学充满了畏惧。每次月考后通过进行反思总结,其数学焦虑程度随着月考次数的增加、高考的临近,更为突出和严重。为此,我们想进一步了解高三学生数学焦虑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便寻找有效的措施降低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

使用河北大学张晓龙所编制的《数学焦虑量表》,该量表是在短版本的数学焦虑等级量表(MARS-R)的基础上编制的,专门用于测查中小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包括三个维度:数学考试焦虑、数学课堂焦虑、数学个人焦虑。将题目进行部分改动,使之适用于高三学生。在高三下学期全市一模考试后,抽取高三理科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这两个班是在升入高三时由教务处按照其在高二成绩进行平均分班,配备的数学教师相同。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回收7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69份。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计分范围从“没有焦虑”得1分至“非常焦虑”得5分。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高三学生数学焦虑状况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高三学生数学焦虑状况的平均分为47.23,低于中间值57。其中数学课堂焦虑、数学个人焦虑、数学考试焦虑得分的平均值别为13.01、19.12、15.19低于中间值18、21、18。数学焦虑的3个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数学个人焦虑、数学考试焦虑、数学课堂焦虑。

高三学生的数学焦虑及其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除了课堂焦虑之外,女生在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

3.高三学生不同数学焦虑水平的数学成绩差异检验

按照一模数学成绩将学生的成绩划分为三个等级。将数学焦虑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按总人数的27%为标准,分为高、中、低三组,其中1-高、2-中、3-低。

由LSD多重比较可知:数学焦虑高分组与低分组、中分组与低分组的数学成绩之间差异显著。

4.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663,呈显著负相关,并且数学成绩与数学焦虑的各个维度也呈显著负相关。

即数学焦虑水平越高,数学成绩越低。

四、调查结论及教学建议

1.从整体上看,一模考试后高三学生的数学焦虑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

进入二轮复习后,题目变难,考试由原来的月考变为周考,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但密集的考试、失败经历,往往会促使学生学习动机的降低,进而导致数学考试焦虑的发生。因此,注意考试的频率与方式,可以相应地减缓学生的数学焦虑。

2.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生在数学的学习方面没有优势

女生在数学学习上一旦遇到挫折,更多的表现出自信心不

足,进一步强化数学焦虑的程度。教师应加强对女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她们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应对考试的方法和技巧,减少学习的困难,提高学习自信心和自我评价水平,进而降低数学焦虑水平。

3.教师本身行为的影响

高三基本上以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为主,教学模式僵化;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高低不同,对题目理解不透彻,按照标准答案来讲。不对学生讲道理,分析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对题目缺乏选择,如大量的有预测性质的打靶题;教师往往强调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性。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数学的恐惧和焦虑也就进一步增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经历积极的数学体验,小组学习仍然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对考试的内容必须严格把关,避免难题、怪题。对考试反馈的结果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避免过分强化分数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4.家长的因素

伴随着高考的临近,家长对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也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1]Dreger,R.M.,&Aiken.L.R.The identification of number anxiety in a college popul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57(48):344-351.

[2]陈英和,耿柳娜.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T].心理科学,2002,25(6):653-763.

[3]王凤葵,罗增儒.数学焦虑的研究概况[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02):39-42.

[4]孔令跃.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5]魏红,刘泳梅,温芳勇.高二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06):44.

[6]刘亮.高三学生数学焦虑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命题技术 应突出体现 四个特性

对数学教师来说,深入研究数学命题技术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在“减负增效”这个新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考试命题技术这个重要环节如何改进与提高?相关实证研究成果比较匮乏,更缺乏“减负增效”大背景下对该问题的系统研究。为此,笔者申报了课题《“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数学考试命题技术研究》,该课题2015年8月被福建省教科所立项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经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年多来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认为命题应突出体现四个特性――基础性、发展性、应用性、导向性。下面以我们课题组成员命制的南安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期末教学质量抽查初三年数学试题为例(使用华东师大版教材),说明初中数学命题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应突出体现这四个特性。

1.命题要突出体现基础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评价建议”指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以各学段具体目标和要求为标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应当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基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他基础的载体,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命制的题目要把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针对学生在该学段的学习内容,命题要点多面广,难度适宜,着眼于基本要求,考查全体学生基础情况,尽可能把学过的重要概念、公式及基础性知识融汇其中,试题难易度要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实现的目标为底线,按照《标准》的要求不拔高,避免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课本教学,摒弃“题海战术”,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评析:本考点是常考点,主要考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2.命题要突出体现发展性

命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突出体现它的发展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思维发展也不一致,对于一些思维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应给他们提供一些深层次思考的问题,鼓励他们向知识更深、更广处发展,为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数学知识本身不仅包括数学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要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命题要充分体现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评析:由于线段AB为定长,故四边形ABPQ周长最小值即可转化为线段BP、PQ、QA和的最小值问题。其中确定点Q、P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关联知识点有抛物线对称性、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网络图的计算等.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情合理的猜想、几何证明等.

略解如下:

(3)设点Q是y轴上一个动点,若以点O,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相似,请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Q的坐标.

评析:这道综合题考查二次函数一些基本知识点,融入求三角函数的值和有关三角形相似知识,是一道动点问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整道题充满探索过程,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命题要突出体现应用性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应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能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并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周围的问题,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为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题要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或其他学科知识,如银行存款利率、节水节电问题、低碳生活等富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挑战性,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较强的内容,这种做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关注身边的数学,培养他们从实际问题中形成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例6(试卷第4题):如图,要测量的A、C两点被池塘隔开,李师傅在AC外任选一点B,连接BA和BC,分别取BA和BC的中点E、F,量得E、F两点间的距离等于25米,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第4题图)

A.25米 B.50米 C.12.5米 D.100米

例7(试卷第5题):如图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m,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 ).

评析:这两道选择题突出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用所学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和解直解三角函数的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周围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应有意识.

4.命题突出体现导向性

第5篇

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要先从直观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先学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上升到能将直观图与数学语言、符号语言进行合情转换,并逐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悟数与形、形与数之间的转化,初步进行几何直观的教学。

一、 重视直观感知,突出画图策略的教学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面积计算问题时,关键要使学生想到画图、正确画图、用图分析和体验画图解决问题的好处。首先可以向学生呈现纯文字的例题,面对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接着鼓励学生尝试画草图,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用画图来表达题意,并通过师生交流,进一步完善画出的示意图,使学生感受到能通过画图清楚地理解题意。然后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式解答后,再结合算式和图说说解题思路。最后反思整个解题的过程,突出示意图对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题目与例题相比有一定变化,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思考:“不画图能准确解决这些问题吗?画图时要注意什么?”加深学生对应用画图策略价值的直观体验。再如,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时,要抓准关键句,画好线段图,在直观感知单位“1”、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直观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画图帮助学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 重视直观图形与数学符号的合情转换

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时,在学生认识正比例的意义后,教材安排了正比例图像的初步认识,借助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为以后的学习作适当铺垫。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例1表中的数据,先引导学生用“描点法”画出一幅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在描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描出的点与表中的数据相对照,让学生初步理解图像上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即每个点都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相对应的数值。再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所描出的这些点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清楚地认识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并借助直观的图像进一步理解两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画出图像后,让学生根据图像来判断行驶路程和时间,进一步认识图像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通过正比例直观图像与正比例关系式的转换,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和函数图像等知识打下初步的基础。再如,教学“假设问题”时,可以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画出草图,并根据画出的图分析假设后乘船人数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发生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推算出每种船的只数,最后进行检验。直观图与算式相结合,抽象出解题思路:假设—比较—调整—检验。在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图像与数学符号的互相转换,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

三、 重视数形结合,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例1之后的“试一试”是一个有关计算的问题,给出的算式是有规律的: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分别是2、4、8、16,要计算出这几个分数连加的和。为了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培养学生初步的几何直观思想,教材呈现了直观图,用大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相关部分分别表示每个分数,整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表示这些加数的和。同时,教材还提示学生“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个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实际教学时,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第一层次,指导看图、学会转化。呈现算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一般会应用通分的方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其他的方法,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出示直观图,先结合各个分数理解直观图上各部分的意义,再启发学生将其转化为(1-) 进行计算。第二层次,适当拓展、突出直观。教师将算式拓展到1+++……+,要求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一般会选择画直观图的方法,将算式转化为(1-)进行计算。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欢用画直观图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可以将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第三层次,深度思考、强化直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母的特点:分母分别是2、2个2相乘、3个2相乘、4个2相乘……在直观图上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再把剩下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最后分出的图形与剩下图形相等,借助直观图,要求涂色部分的大小,只要用单位“1”减去剩下图形的大小。在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同时,巧妙借助几何直观,把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计算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几何直观观念。

四、 适当安排内容,突出几何直观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几何直观的教学。例如,三年级教学“平均数”时,可以利用条形统计图,直观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高年级可以补充一些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如小明前三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3分,第四次数学考试的成绩比四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高3分,小明第四次数学考试的成绩是多少分?组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平均数的意义,通过画面积图帮助学生学会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一些复杂的平均问题,突出直观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第6篇

    问题1:越是临考,越是觉得复习什么都没有效果,头昏脑胀怎么办?

    在大考临考之前虽然心理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有些考生甚至还会出现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头晕失眠等症状还是应该引起家长以及考生的注意,因为这是考生思想压力过大的表现。不通过减压,这些症状就不会消除,直接就会影响考生的复习备考的。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考生,在大考即将来临的时候,家长以及考生如何给考生减压是很重要的,一般我们认为因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实力,合理的期望。(这一点很难做到,但实际上很重要)

    2.不不切实际的攀比,减小考生压力。

    3.注意体育锻炼,每次十分钟,精神一整天。

    3.注意休息,以及劳逸结合。

    4.补充营养,以清淡为主,合理膳食,补足精神。

    相信只有平和的心态,才会有高效的复习效率,才会有高昂的考试状态。

    问题2:临考前对于数学学科知识层面的复习怎样进行最为有效?

    相对高考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命题呈现三大鲜明特点:第一,中考、高考数学试题考查异常全面,必修部分所学的章节几乎都会在试题中得到体现,未开垦的章节凤毛麟角。第二,中考、高考数学试题对重点章节的考查又异常偏重偏难,从不回避。第三,越来越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就是平时训练时所说的通法。以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命制的试题,其考查分值就可撑起整个数学考试满分的半壁江山。

    所以,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差,那就多注重课本吧,把那些不讨熟悉的概念、公试、定理、公理以及他们的推导弄懂弄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在尝试做一做和书本后面的习题难度相当的题目吧。相信这样,坚持到考试之前,你的能力会有所提升的。

    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好,那又该怎样营造数学的高分起点呢?其实,正是由于高考数学的不回避重点,所以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在保证一般出容易题的章节没有问题之后,考生应重点了解几类最主要的命题线索,把一些知识串起来,构成网络,也就是在常说的知识的交汇处下下功夫,这样把握命题者的考点,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让难题不再难。比如高中的《解析几何》部分:

    曲线定义——轨迹方程——直线曲线综合——韦达定理——特殊结论。

    问题3:几乎在每次数学考试中,都有因马虎,算错数,丢三落四等原因而导致数学成绩丢掉本不该丢掉的分值,请分析一下这样的现象。

    这样的问题确实让考生犯难、但是一般很难克服。有人认为这样的失误都可以归结为是计算能力的问题。其实,谁也不能保证考试中所有的计算都不出现失误,所以因为计算所致的失误在高考数学中也可谓是偶然中的必然,只是或多或少的事。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是否严谨的习惯的问题,只能靠平时的训练中潜意识的克服,养成习惯。一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早的加以注意: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仅依赖于老师的讲授.因为对于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涉及到的思想方法等,需要独立思考才能达到.二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练习,主要是练速度、练方法、练准确、练规范,精力集中、字迹清秀、操作规范.三是要培养学生认真归纳总结、反思,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帮助增强学习的信心.四是培养学生高效听课、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高效听课就是课堂上使自己的思维处于非常积极的状态,主动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综合和创造,善于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与老师共同完成一节课的学习,才能收获该收获的东西,才能在各种解题方法中选取其中简洁的思维路径,取得问题的最佳解法,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五是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一遍算对”的良好运算习惯;养成纠错和小结的学习习惯;不断研究学情,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六是要对学生进行模拟限时的测试.每份模拟试卷要时易时难,以培养学生的心理调控、情绪调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书面表达能力的规范性也要引起注意。

    问题4:中考、高考中可谓一分千金,临考前的一周就数学学科有没有那些值得特别注意的细节,如何应对?

    根据以往的经验,许多考生在数学考试中会因为计算能力较差而吃亏,而计算能力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能力。所以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训练一下计算能力。怎样训练呢?考生可以找2-3套空白的用过的模拟考题目,拿过来重新再做一做,做的时候特别注意一下数学计算中常做的化简、解方程、解不等式等过程,力求速度与准确。这样既可以不打击信心,又有侧重的得到了训练。经验表明,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问题5:数学的考试时间如何规划最为科学?尤其是难度特别大的压轴试题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第7篇

感谢失败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错,“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属于未来。”我要感谢失败,因为它让我懂得了成功的来历。

记得那是一次数学考试,我仅仅只考得“6”字头的分数,心里很不是滋味。接下来,肯定会引起一场暴风雨。果然,我不仅被老师骂了一顿,而且我的朋友也渐渐的远离我了,从此,我走上了寂寞与失败的道路……

每天孤单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小草好像也在嘲笑着我,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期末考试我一定要拿第一!

我反思了失败的原因,每次晚上,我复习功课都到了十点多钟还没睡,下课了,我也不出去玩,坐在位子里安静地想着老师正在上课时说了什么,就这样,一直到了期末考试……

成绩单出来了,果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数学考得了满分,全班最高分,老师也表扬了我,当我上去领试卷时,老师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你要记得,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只有经历了失败,才会换的一个美好的回报。”我听了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失败就像一个弹簧,你强它就弱。就看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它,因为能它使我们不断的前景,走上一个漫长的道路,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因为我们要永远向前……

感谢失败,让我拥有了挑战的信心!感谢失败,让我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考试;ACT;策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也加快了融入世界的脚步,教育上的中外合作也日益深入。由于工作的关系,本人接触了国际课程班的教学,现结合英语教师的教学经历和认识,谈谈自己个人关于中国高中生应对ACT考试的学习和应试策略。

一、ACT考试简介

ACT考试全称是“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测试),ACT考试不是单纯的语言类考试,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是否达到美国大学的入学标准。

从考试内容看,ACT考试分为五个部分:英语、数学、阅读、科学、写作。其中写作考试具有选择性,考生可以只参加前四个部分的考试,不参加写作考试。下表列出了每部分题目数量及考试时间。

二、ACT考试内容简介

ACT英语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已给出文章或短文的修改和编辑能力,主要考查两大类内容,一是语法和用法,主要包括标点符号、基础语法和用法,以及句子结构。二是修辞技巧,主要包括写作策略,组织结构和写作风格。数学主要考查以下内容:算术、初级代数、中级代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和三角。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技巧以及阅读理解力。科学涵盖四门学科,即生物学(Biology)、化学(Chemistry)、地球空间学(Earth/space sciences)、和物理学(Physics),涉及到26类具体知识内容。

三、中国高中生参加ACT考试的难易点分析

以我校第一届学生ACT考试成绩来看,参考人数是24人,ACT总均分是23.5分,位居全国17个PGA教学中心的第一名,而美国国内学生参加ACT考试的总均分一般在21分左右。其中我校的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均分分别是21.6分,32.5分,16.5分和24.8分。总分分数段分布:30分1人,26分7人,25分1人,24分2人,23分2人,22分3人,21分3人,20分5人。

从考试成绩来看,英语考试的分数取决于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语篇结构的分析能力。数学考试,中国学生是占绝对优势的。因为数学考试知识点对中国学生没有困难,取得数学考试高分的关键是数学方面的英语专业词汇和合理安排考试时间。阅读和科学考试,取决于考生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专业词汇量的掌握情况。这两门考试是考生觉得困难的科目,主要原因是考生的阅读速度、技巧和词汇量达不到要求。写作考试,考生们只要平时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要求,加强训练,注意写作所需的知识积累,问题也不是很大。

从考试时间来看,在ACT考试中,英语考试是45分钟,数学考试是60分钟,写作考试是30分钟,而阅读和科学考试的时间是偏短的,有35分钟。学生在英语、数学和写作考试中,考试时间比较充裕,优秀的考生还有时间复查。考生们普遍感觉阅读和科学的考试时间紧,在规定时间内,来不及完成所有试题的解答,更谈不上有时间复查。

从考试内容来看,英语、数学和写作考试,学生能从容应对,基本上没有考生不会或不能解决的棘手知识点。而阅读和科学考试中,由于阅读考试的文章学术性强、范围广,速度要求又高,科学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涵盖广,答题时间紧,考生们普遍反映有困难。

四、中国高中生应对美国ACT考试的策略

(一)中国高中生应对美国ACT考试的学习策略

学生需严格按照外方教师的教学要求,完成GAC课程一级、二级和三级的学习,通过过程化的考核,达到要求,参加ACT考试和雅思或托福考试。

针对中国高中生参加ACT考试颇感困难的阅读和科学考试,学生应注重平时的学习,加强训练,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提高阅读和科学考试成绩的关键是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速度。

1.扩大词汇量

(1)注重反复,循环记忆。词汇的掌握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高低。单词记忆最关键的是注重反复,循环记忆。例如,每天规定记忆20个单词,第一天记忆20个,第二天在复习前一天20个单词的基础上,记忆另20个,第三天在复习前两天单词的基础上记忆另20个,以此类推,以一周为周期。这能很好地解决学生们普遍反映单词记忆难,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还忘的难题,对学生学习的信心也有极大的帮助。

(2)寻找规律,重点记忆。根据单词的音标记忆单词。英语单词按照发音可以分为两大类,发音规则的和发音不规则的。发音规则的单词占绝大多数。对于这一类单词,学生完全可以先掌握单词的发音,只要单词能读准,就能根据发音拼写出单词,不需要死记硬背。例如,单词pronounce和pronunciation,只要发音准,定能根据音标拼写出单词。对于发音不规则的单词,则需要特别注意,有些字母或组合不发音,如根据音标去拼写单词,错误不可避免。学生需加强这些单词的记忆。例如,climb, comb, tomb, bomb。这组单词有一个共同点,即最后一个字母b不发音,记忆时需特别注意。

根据某种规律记忆单词。在平时英语学习中,学生应善于归纳某些规律,帮助自己记忆单词。例如,关于三个动词refer, prefer和offer过去式的记忆,它们的过去式是否要双写r加ed的情况。正确的形式是:referred, preferred和offered。方法一,可以借助于单词音标的重音。重读在第一个音节的不需要双写r,直接加ed,重读在第二个音节的需双写r,加ed。方法二,看单词中字母f的数量,一个f的需要双写r,两个f的不需要双写r,直接加ed。当学生记不清的时候,只要看看单词中字母f的数量,就能准确写出该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学生在平时的单词记忆中,如能把有相同点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加强“联系”,注重归纳,能起到记忆一次,终生受益的好效果。

2.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决定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们应重视课外阅读的训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课外阅读的训练由量变到质变。只有课外训练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当然,课外阅读的训练也需注意训练的方法。建议学生每天利用二十分钟的零散时间,例如午餐后的休息时间,自己寻找阅读材料,可以是英文报刊,杂志,短篇英文小说,网络,也可以是阅读理解考试方面的试题。快速阅读两篇短文,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试想一个连中文体育方面的报道都不感兴趣的学生,让他去看英文的体育报道,不仅起不到训练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阅读的信心。课外阅读讲究的是泛读,即快速阅读,寻找所需信息,了解大意,大概理解,不苛求精确理解。阅读后如有相应的测试题目,在完成题目后校对答案,把错误答案的思路和正确答案的思路一定要对比,找出自己答题时思路错误所在,则训练效果更佳。如能每天坚持,学生不但能提高阅读速度,还能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中国高中生应对美国ACT考试的应试策略

针对中国高中生在ACT考试中,阅读和科学来不及完成所有试题的情况,通过对学生考试后的访谈和分析,发现最大问题是学生的阅读速度跟不上。在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外,考试中需注意考试技巧,因为ACT考试,阅读和科学的时间均为35分钟,如考生按照常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去答题,时间肯定来不及。建议考生采用快速阅读(fast reading)法,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可先阅读题目,确定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数字、人名、大写字母,以及表示实际意义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根据这次关键词,回原文中定位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仔细阅读有效信息,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正确答案。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去阅读,避免无效信息耽误考生的时间。

总之,中国高中生注意加强平时学习,把平时学习积累和考试应试技巧有机地结合,夯实基础,锻炼能力,扬长辟短,注重反思,考试中正常发挥,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ACT考试攻略(阅读)[M].北京中际育才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编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

[4]ACT考试攻略(英语)[M].北京中际育才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编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

第9篇

随着各地课改实验区的逐步普及和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2010年的中考改革会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回顾近年来中考改革的历程,2010年中考命题改革将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1.注重对初中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为此,2010年的中考仍趋向于:注重在运用中考查双基;通过创设新的情境来考查“三基”;利用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语言来考查双基等。在考查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查,注重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试题背景更具有现实性,应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关注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2.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

数学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要重视“实验”的作用,要改变以往数学学习过分依赖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在“实验操作”中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并富有个性的过程。2009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试题都在实验操作上增强了考查的力度,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实验探索的习惯。2010年的中考命题对这方面的考查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3.关注对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考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相关问题,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课程标准指出: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发展应用意识和能力。为此,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解释结果的合理性,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等,都将会受到命题者的关注。同时,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命题者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的首选素材。预计2010年考查应用能力试题,将会继续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如金融危机)来设计,突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也会创设一些新的情境,体现对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但不会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将会关注决策性应用题的考查,这类试题体现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情境会更新,问题会更灵活,但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会过高,而把重心放在如何分析上。

4.强化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这就意味着探究性学习已列入考试评价的内容,其实这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已在新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探究型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它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二、对数学中考总复习的建议

针对今年中考试题的基本特点和2010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特向备战2010年中考的老师们、同学们提出复习与应试的几点建议。

1.全面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中考数学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就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全面、系统地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

2.科学确立复习目标,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从科学复习观的角度上来看,每一复习阶段必须科学地制订复习目标和复习计划,以及合理的复习时间。那种在复习中不按复习计划进行,“今天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显然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违反学习规律的。

为了避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必须认真研究本地区教育部门制定的《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要非常清楚《中考数学考试说明》中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同时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对具体考试内容的特别说明,上述问题弄清楚了,复习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复习的针对性就强了。

3.强化训练过程,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中考复习必然要做大量的练习,在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明确练习的目的,各章(节)练习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有哪些具体的内容,自己是否掌握,通过练习发现自己知识的盲区、思维的误区、方法的弱区。

要注意练习后的反思。每次练习后适当地回味与反思,可以进一步体会这些练习的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复习中要淡化特殊的方法与技巧,要对一些通性、通法进行不断总结和提炼,并提升为自己的解题能力。

4.注意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应用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仍是重点。注意深入分析和研究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情景应用性问题、开放探索性问题、猜想归纳性问题和阅读理解性问题。学会从材料的情景、问题中去联系理论。

三、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1.重视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对比研究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学习新课标,尤其是毕业年级教师,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考点,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方向明确,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抓好三基,夯实基础

数学的三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数学学业考试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来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师生重视基础,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绝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加强记忆,重要的是要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进一步加以分类、整理、综合,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系统,使得在记忆系统中储存一个数学的认识结构。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进行体会、感悟、梳理、总结。

3.认真研究教材,上有“数学味”的课,“效率高”的课

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做到:

(1)及时构筑知识网络。

(2)深入挖掘教材的导言、小结、重要例习题和课题学习。

(3)以学定教,落实新课程理念。

4.认真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考试题总有新题、好题出现。但不管考题如何新颖别致,也并非神来天降,它总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从以下几个途径需要我们关注:

(1)教材拓展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天然素材,应该是考题的主发源地,主要是进行变式,通过改变条件或结论,改换背景等方法重组。

(2)中考试题衍用

往年的中考试题是命题的丰富资料库,有些有创意、有思维价值的题目,通过适当的处理可继续承担考任,跨省市的出现较多。

(3)高中题下移

有些高中内容,立足初中知识,有很好的衔接点,可借助初中已拥有的知识,并以此为生长点在一定条件下能自主获取,主要以阅读理解题的形式出现。

(4)竞赛题转化

第10篇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我在此向你说一声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殷切希望。在这次期末数学考试中我惨败而归,不仅伤透了你的心,也让我无地自容。这次失败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试卷,有绝大部分是由于我的马虎粗心造成的,但也有少数部分我不懂。您平常也就经常告诫我们,可我就是改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玻不过,我不应该给我自己找理由,放心,老师,我会改正的。另外,在平时,我总是沉迷与电脑游戏,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这一个假期里,我一定会痛改前非的。在这个假期里,我一定要腾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我的数学,我想好了,每天早上9:00——11:00来学习2个小时的数学。还有,我建立了1个错题本。以后,一旦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错误的问题我都会记录下来的。并且,如果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我会在百度知道里提出来的。同时,我要经常在好好学习这个贴吧里去了解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且我不能偏科,一定要全面发展。

老师,我知道,仅仅是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放心,我绝对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我的诺言的。我决定了,我开学考试的数学成绩一定不能下110分。同时,我要在年级的名词保持在前10内。

老师,请不要生气了。看我的实际行动把!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学校,教师,你:

我xx xx大学xx学院xx级专业,一个学生,我的名字是xx,参加一年一度的高作弊,现在我面对你做最深入的检讨。

对我来说,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机会,并没有导致信心,而不是因为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作弊,我深入分析了自己的错误,我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问题,对学校的负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现在我把我的知识和经验,作报告的影响,我想知道,反映在同一时间错误,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使我可以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摆脱坏习惯,学习专业坚实,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首先,我的课程考试的理解是不够的

在这项考试中,我不知道今年的严重性学生知识考试和评估的重要性,考试评估,我没有端正态度,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处理,完全忽略了对学生的学校,在引导和教育的美德,也辜负了我在学术上的成功俯瞰父母的距离,等我灌输教育的教师,在生活中老年人的帮助我的耐心和学生,被称为“滑成千古恨”现在回想起来,我会锁定自己在,认真考虑我的错误这个作弊事件,我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老师也没有教一个学习的好当然,也不能消化的知识我自己的思想,是第一个错误;在专业课的学习,但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以应付考试,无视校规,学校是犯了第二个错误的情况下,我犯错误,我认真反思自己的中,考试是严重的,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学生在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发挥指导作用,我没有看到,这种评估应该是认真的方式,完全忽略了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评价,这将是我生命中的的的损失,但也因为我是一个青年冷清的道路,道路是一个教训,我长大了,因为我只会伤害自己,我罪有应得,我也让你不用担心,我的上帝的学费,我知道他们错了,错样的无知的,也是错误的,因为它是嘲笑,但我希望学校没有因为我犯的错,完全给我,我希望能够给我一个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我用学习在未来更多的努力来弥补。

其次,我考试作弊的机会

第11篇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3)、(4)班,这两个班是文科班,由于学生的基础差,从而产生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现象。好多学生学习数学靠的是形象思维能力,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对于解题过程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往往不够。因此,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她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她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以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思考,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基础的掌握和巩固相当关键。

下面是我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的反思:

第一,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对于有些浅显一点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失去了课堂上钻研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另外,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问题时,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样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第二,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 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应当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教材的详略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学会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知体系。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第五,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思想;教师教学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校基金(10xzr010)

一、引 言

作为一名从事高等数学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直接面对大一新生的机会很多,高等数学作为各个学科的一门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就要把它学完,为后续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但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每届学生在第一学年的高等数学考试中,总有或多或少的挂科现象,甚至零分、十分以下每年都很常见,如果考试题目稍微拐点弯,那不及格的同学就会更多,这种情况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压力.作为入校时的本科生来说,数学应该有一定的基本功,出现上述情况让我反思自己、反思学生了好长时间,并对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来了解情况,得出以下心得与大家共勉.

二、原因分析

从内容来讲,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微积分,其内容与中学的数学相比跨度比较大,更抽象,中学数学定义、定理较少并且较具体,而高等数学整个内容定义、定理较多且抽象难以理解.比如,极限作为微积分部分的基础内容,在高等数学中首先出现,但它与中学接触的极限部分有很大的跨度.中学注重极限的简单运算,只是形式上的一些东西,要求学生只是会计算简单的极限题目就行了,所以学生很容易掌握,而高等数学里的极限部分,要求同学们彻底地理解极限的实质,要把极限定义中的ε-δ及ε-N理解透,而且求极限时用到的方法也更多更灵活,除了中学的运算的简单技巧外,还要用到等价无穷小、洛必达法则、中值定理等较多内容.又如导数部分,虽然中学也介绍了一些,但都是简单函数的求导数问题,学生很容易掌握,而大学里相应的导数部分的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导数的定义及复合函数求导这些重点内容要做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因为复合函数求导层次较多涉及的函数也比较多,特别是到了多元复合函数求导部分,更需要有清晰的函数关系,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练习以及认真思考是很难掌握好的,这是微分部分的内容.而到了积分部分,积分是导数的逆运算,难度就又进一步加大,单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以及曲线曲面积分,涉及内容就更广更深,诸多的例子在这里不再赘述.总之,高等数学学起来是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要真正地投入进去,好好理解每一个定义及定理之后,再加上适当的练习,才能最终把它学好.

从学生自身来说,大一的学生带着一种好奇进入大学,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也都有一种放松的心态,又加上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老师对学生学习的盯梢没有了,早晚自习变为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已经习惯于中学老师监管下的中学生来说,一下子不知所措,生活懒懒散散,学习没有了动力,大学里众多的学习任务仅仅是学得一知半解.本来大学的课程更重、内容更多更复杂,基础课、专业课要想把它们学明白绝非一件易事,是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而往往大学生们却放松了自己,没了目标的他们,找不到了学生时代的乐趣,把大好的青春用在谈朋友、打游戏、睡懒觉上.他们错误地认为高考都经历了,大学的60分应该是轻而易举.在这些高数挂科同学的总结书中,我发现了许多共性的原因,最大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思想上的放松,一个挂科同学在自己的检讨书中这样说:“挂科后,我反思自己,是自己做的还很不够,高数课我每次都去听,但是听的效果并不好,每次听懂点皮毛便不想听了,还老是跑神,不懂的地方也不解决,所以学的是一知半解.课下作业是写了,但我必须承认有的题我不会,就看答案,甚至答案都看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选择抄上,不予深究.”从这些挂科生的总结中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共性问题——学习主动性的丧失.不只是挂科生,侥幸考及格的同学同样没有太多的学习兴趣,如果大学四年以这种心态持续下去,年轻好胜的气势磨没了,可想而知,四年后的他(她)们怎么可能充满信心去找工作.

三、解决办法

作为教师的我,同时也进行了反思自身.教书育人,这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引导大一新生尽快进入又一个新的学习状态更是当务之急.调整大一新生的心态,作为我们最初和他们接触的数学老师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首先在思想上应该给同学们讲明白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是重中之重的一门课程,所以作为中学之后续的高等数学,大一的新生对它的重视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应给同学们强调,高等数学重在好好理解其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做几道高等数学题目,特别要利用大学图书馆里的丰富资源,多方面、多角度来了解高等数学.进入大学,有了大把的自由时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好好利用.比如课堂上穿插讲一些数学学得好的高年级同学的典型例子,以及学好高数给自身能带来什么益处,也可以找这些同学给大一的新生传授学习心得及经验,以充分调动他(她)们的积极性.最后,作为大学老师的我们,不像中学,中学老师和同学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比较多,相对于大学,中学考试也比较多,每一次考试,老师都能从中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大学的整个教学模式使老师们和同学呆在一起的时间基本上仅限于课堂,又加上到了大学,每学期只有仅有的一次修学分考试,所以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就很难表现出来.所以作为大学教师的我们应该多与同学们谈心交流,尽量关心到每一名同学,特别是数学基础比较差的,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学好高等数学才能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好他(她)们走好这一步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培德.试析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形成[J].天津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