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4 08:14: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常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学科合法化;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中西学“体―用”悖论
中图分类号:F2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5000306
一、问题的提出
转型期的中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多重挑战――在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后现代“外三化”即数字化、全球化和绿色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内三化”即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还在中途徘徊。在这样内外多重交错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管理学发展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乃至政治学等学科一起,必然遭受滞后跟进国际科学化运动踪迹和前沿走势同时直面本土化实践需求压力和紧迫挑战的多重矛盾、冲突和困境。
众所周知,自从中西文明在全球化大历史中合流碰触以来,面对西方文明浪潮席卷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物质文明以及科学化、民主化和自由化精神文明滚滚而来,我们无论在民族心理上还是在国民行为上都遭遇了前所未有之变局,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压力、挑战和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关于文化先进性理念、社会和谐目标诉求和政治意识形态,百余年来举国上下都自始至终处于左右两难、先后矛盾、来回纠结的状态:无论在文化和理论上还是在制度和道路上,往往表现出一种“自信中有自卑、自强中含自弱、自主中受束缚、自立中没独立”的矛盾状态;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民实际行动上,要么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要么改革开放、崇洋;在学术思想和科学研究上,长期存在着“中西学体用之争”,特别是沿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对西方价值文化及科学精神不求甚解,只在器物工具及方法技术层面上盲目追前沿、赶时髦的倾向,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年来,在争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洋跃进竞赛中,组织管理研究领域普遍存在形式化定量实证、虚假化科学研究的严重偏误。例如,论文选题往往不从本土需要出发,不追踪西方长期累积循序渐进、扎扎实实传承创新的优良学术传统,而是急功近利地盲目追求洋名词、洋术语,以为这就是前沿,好像模仿人家洋人的新说法就是所谓“创新”。实际上,无论哪门学科、哪个学术领域,西方学界所有的新论题、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都是经过数十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长期文明史的“旧积累”逐渐形成的,不知道西方长期历史“后方”的来龙去脉,你根本不知道人家新在何处、前沿的方向在哪儿,结果只能是跟着瞎起哄,实质上洋(前沿)不到哪里去,也创不了什么新,其行为做派到头来只能用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或邯郸学步三个中国土语来形容而已。如果弄不好,将定量方法走火入魔地误用滥用,还有将科学化异化为虚假化、学术变成骗术的危险。
鉴于此,本文依照马克思“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追溯西方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主流发展趋势“后沿”历史路径的基础上,反思中国本土组织管理主流研究的偏误及其非科学化(科学求真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虚假化)偏误,以资镜鉴。
二、西方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历史演化路径及其“后现代”转向
20世纪中叶以来的数十年间,欧美“管理科学共同体”的独立主流学术活动的大致情景可以这样来描述:在大学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象牙塔中,一群毫无管理实践经验、远离管理实践前沿而且根本不把管理实践问题当回事儿但经受过专业量化管理方法技术训练的“管理科学家”们,按照类似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模式(Scientific Model)致力于组织管理领域中变量类型归并、变量关系辨识及其理论构念模型的假设检验工作。
他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仅仅是:从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s,即原因变量或前置变量,也叫预测变量)到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s/Critenion,即结果变量或效标)之间,在不关心但需要排除其影响的前置变量即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s)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哪些变量属于影响因果相关关系方向、强度的调节变量(Moderating Variables),而哪些则属于自变量借助其中介作用而影响因变量的中介变量(Mediating Variables);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中,前者在统计学上可以通过检验其与自变量的“交互项”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性来识别,后者则通过检验自变量对其变化影响显著性、其对因变量变化影响显著性以及二者受控制的情况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显著性明显下降来判断[1]。
如此这般的组织行为科学研究,要能够如愿以偿地得到想要的“科学结论”,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显然会遇到一系列难以克服的技术。
首先,在研究设计上,不仅要排除、隔离或控制住N个影响效标的外生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s),而且要保障最大化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系统变异(Systematic Variance),并最小化由于随机波动而导致的误差变异(Error Variance)。
其次,在变量测度上,要能够保证可操作性的测量指标与理论模型中所定义构念的一致性和对应性,以及影响效标的变量关系真实性和将结论推广应用到具体情境之外的普适性。
如果认为“管理科学实际上据说用抽象的构念把管理现象理论化”,而这里所说的“构念”(Constructs),就是研究者为了研究管理实践中恒定存在(Constant Conjunction)的因果关系而发展(主观构造)出来的抽象概念,也就是在理论模型中假设存在的抽象而非具体、潜在而非可直接观察但有清晰而明确定义的变量。但这里的问题是,面对千变万化的非线性、非同质且无法试验控制的复杂组织系统,不同研究者模型假设中的理论“构念”或“变量”设置往往具有主观多样性,以及调查对象和样本选择代表性,心理测量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方式方法等任何一个环节的扰动性变化,都会在技术上直接影响到假设检验实证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在这样的情形下,组织行为学能否像物理学那样使用大家公认的一组构念如重力、温度、电磁场、速率和压强等通过实验控制去发展出一整套恒定不变的力学原理,依样画葫芦地通过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和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LMX)等几个公认的理论构念,最终发展出描述所有现实组织行为中有限几条因果关系链的普适性原理来[2]。
由于组织系统及其现实动态运行的非线性、随机性和复杂性,使一切试图通过构建几个有限变量线性相关耦合而成的所谓“理论模型”,以及基于方便调查(其实是随便而非随机的抽样调查)得来的主观心理测量数据在统计学上进行所谓“假设检验”,去获得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科学结论”之努力,都成为类似于小儿科游戏或开玩笑的事情。
事实也确是如此,从半个多世纪以来汗牛充栋的西方学院派组织行为及管理学术文献,特别是欧美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谓高端实证科学的管理学论文来看,除了在“学术共同体”内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自说自话、自得其乐且自以为是的“组织科学专家”而外,这种“科学(研究)”态度和努力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捞针一般,不仅看不到逼近科学真理的一丝希望,而且与鲜活生动真实的现实组织管理实践也渐行渐远甚至格格不入[3]。
沿袭工业革命(工业化)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革命意识形态,直到20世纪中叶才滞后跟进的管理学科合法化(管理科学化)运动,在进入新世纪之交的后工业化特别是数字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视界偏狭性和脱离现实自娱自乐性。
首先,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是直面现实管理情境而多是闭门造车臆想构建出来的,如此这般的“科学研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为方法而方法”、“就技术论技术”甚至拿着锤子看着什么都像钉子的狭隘思维模式中不能自拔。
其次,脱离现实组织情境、远离管理实践前沿而独立形成的“专业化学术共同体”衍生出一大群自说自话、自我供给、自我满足的“职业化管理研究队伍”,他们高高在上地生存于自我缔造的“高端职业生态圈”且自娱自乐津津乐道,擅长用晦涩专业术语在自己小圈子里认可的“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类似于“俚语黑话”的专业学术论文,使自己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不明巨人”或专说人类听不懂之鬼话的“大仙神人”。
如此,一来二去,这些“管理科学家”似乎忘却了自己在组织管理实践“凡间”的本来使命,不是利用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解析并解决复杂而困扰管理者的现实管理难题,而是自于用谁也听不懂的晦涩术语、复杂数理模型和高精尖技术(最好如西洋景魔术场作秀般玩一些高难度技术动作)去解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性关系,诸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脸蛋漂亮度与寻求工作机率是正相关或负相关的”这样傻瓜都会有个八九不离十判断的“科学结论”。
对于这种有些走火入魔的“科学主义”组织管理研究范式,以及相信并坚守“科学原教旨主义”研究范式的“管理科学家”们所陷之两难尴尬困境,早在五十年前就有学者(Grambsch,1960)明确指出:“尽管所谓的管理科学家大量涌现,发表于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但一个统一的、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密切相关性的‘管理科学’的产生似乎仍然遥不可及”[4]。五十年后的今天,这种遥不可及的状态不仅依然如故,而且越来越有些走火入魔,对此,也早已被圈内圈外人士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地提出质疑和批判。
三、近年来中国本土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科学求真精神的缺失
近年来,在国内组织管理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运动,早已异化为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式地炮制所谓“定量实证研究”论文,并且按照“土鳖―海归―洋人”学术生态链层层竞相攀比,其最终学术目标和最高研究诉求就是将自己的所谓成果在欧美一流学术期刊发表。
由于中国文化中天然缺乏西方传统文化基因特别是自文艺复兴启蒙而生发演化出来的科学(主义)精神,在中国管理学界很多学者不熟悉数理模型、科学研究程式和技术,一些有理工科背景的学者虽然熟悉管理工程和技术但仍然缺失真正求真的科学研究专业训练,不少年轻学人更是将数学模型、结构方程和定量方法作为快速进入“管理科学殿堂”的捷径,而在研究心态、理论素养和方法论上并没有真正进入到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状态,加上欧美管理学研究先行者本身就存在的历史惯性及主流垄断性误导,以及现行举国体制下大学研究机构急功近利的国际化攀比驱动等因素,结果就导致了千奇百怪的组织行为学研究生态乱象。
首先,在基本逻辑层次不清楚、缺乏逻辑自洽的定性分析情况下,直接进入变量构念及其模型假设,并根据不知其样本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的所谓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性统计假设检验,就这样一批又一批大规模如法炮制出不计其数的“无厘头创新性成果”。
其次,相当多针对特殊群体(如男性或女性、制造业或服务业、核心员工或管理人员)的定量实证性研究成果,所构建的变量假设模型往往大同小异或根本没有什么差别,仅仅是因为在这个群体里以方便抽样(其实就是“随便”而非“随机”抽样,甚至连群体同构性要求都不顾及,随便在街头、宿舍或培训班上找些人填写问卷)得到了些可以用相关软件自动生成的统计变量数据,就胆大包天地得出这就是某某群体的某变量通过某中介或调解变量在某控制变量下导致某因变量的所谓“研究结论”。
最后,很多初学者误以为,所谓“构念”就是不管逻辑层次地主观随意捏造出一些诸如XX满意度、XX效能或XX行为等变量,再画几个简单框图和箭头指示一下它们的关系,按照常识大概假设它们之间是正相关或负相关,根据所谓的问卷数据作为其统计变量,然后装进相应的统计软件自动生成一系列可以在统计上检验的相关系数,最后结论说他们事先随意主观假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哪些通过了检验,哪些没有通过检验,至于连“为什么”都不要解释就算完事,甚至有些结果解释不通的问题都不属于自己研究范围内的事情。如此这般丢失了求真精神的所谓“管理学研究”,不仅连一点科学性意味都没有,而且简直就是裸的伪科学、反科学的自欺欺人造假行为。不幸的是,如此这般急功近利的普遍浮躁、虚假或造假行为,却实实在在地成为近些年来国内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学界令人焦虑不安的“新常态”。
除了上述基于工科院校专业背景将管理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化”的倾向而外,就社会科学视域来看,对其影响最大的还是基于财经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经济学背景将管理学“国民经济管理化和经济学帝国主义化”,在以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主题主线的社会经济转型浪潮中,一些经济学家将研究触角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企业运营管理层面,受计量经济学定量实证化偏误影响[5],不少具有经济学背景且崇尚实证科学化的管理学者走上了“竞相展示智力”或“玩数字游戏”的邪路――想出一个研究题目―设定几个假设―建立构念模型―编制问卷量表―以所谓方便方法采集样本数据―将数据装入相关SEM软件做假设检验―验证变量相关系数并得出结论――不少年轻学者从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已经背离科学求真精神,其直接功利目的就是为了在欧美一流期刊或拿到学位,他们根本不需要为样本有无代表性、数据真假以及结论是否具有可信性、现实针对性和有用性而冥思苦想或焦虑烦恼[6-7]。
近十多年来,各个学科都从四面八方聚焦于组织行为,并将有关研究成果汇集于组织理论与组织管理学领域,使组织行为学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跨学科大整合机遇。管理学研究逐渐从宏观到微观、从工商企业组织延伸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从经济学范式走出逐渐延伸到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多重跨学科整合研究,关于组织公民行为、企业伦理及社会责任、社会资本及社会企业家、组织学习与变革型领导等诸多跨学科综合性问题,成为近年来中国管理学者们聚焦关注并倾力研究的新课题[8]。当然,在研究方法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过程中,同样受到心理学等学科在研究范式及方法等方面的侵蚀性和误导性影响。
四、转型期中国本土化组织管理研究所遭遇的“体―用”悖论
管理学,作为一个引入中国本土直面回应处于特殊转型期各类组织管理实践需要的西洋舶来品,其遭遇到理论普适科学化与本土实践针对性的矛盾、冲突及困惑,与百余年来西学东渐过程中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争,乃至内忧外患、落后挨打、自强不息和学习赶超的“旧常态”中民族自尊和大国复兴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今“新常态”下所提出的“中国梦”大的时代历史背景下社会各界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与国际惯例及普适价值所展开的一系列纷纷扰扰争论争鸣争吵,都有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梦牵魂绕般勾连。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神州大中华,作为“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大帝国,曾傲然耸立于世界文明民族之林,这种故国悠久文明历史沉淀在民族内心深处的无比自尊荣耀感与近百年来遭遇外强而渐次没落形成的自卑屈辱感,一直相互缠绕在国人心头形成挥之不去、斩不断理还乱的心魔诡魇,国人心态上一直莫名其妙固执地认为“西洋科技好,中国道德高”、“西方物质文明发达但精神堕落,故国精神文明高尚而物质欠缺”,因此,在西学东渐浪潮滚滚而来时只想要按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套路,在“伟光正”的神州故国文化传统及集权人治计划体制上学习借鉴或移植照搬一点或一些西方器物层面的“先进”、“时髦”或“时尚”的洋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个可怕的陷阱,其实只不过是由于意识形态遮蔽心智造成的缺乏基本历史哲学思想底蕴、科学逻辑思维能力而自欺欺人的一套非科学虚假虚妄诡辩学说,这也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难以从传统文化及惯性思维模式走出且在思想方法上根深蒂固的主要缘由。
近年来,在管理学研究领域,不少中国学人特别是青年学人,甚至留学回来的海归学者,不注意、不看重或有意无意地忽视西方精神文明的潜心继承、西方社会“软文化”土壤环境的深入考察和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传承学习,而仅仅在管理工程与技术层面将注意力集中在模仿人家先进的管理技术、方法、模型和工具上;尤其是如黄国光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不了解人家基督教文化基因和科学哲学思想模式,搞不清楚人家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预设,更不了解人家当年提倡的“科学实证主义”(Positivism)哲学传统早已转向,依然沿袭早期朴素经验定量“实证方法”从事所谓科学研究,以致于走上了一条只追求形似神不似形式主义、鹦鹉学舌做统计假设检验游戏、随便抽样编问卷造假数据的伪科学反科学科研歧路。
由于这种思维惯性的强大影响,看似基于中西文化“体―用”合一观点,将中(东)西文化差异性看做是互补性或不可分割的阴阳两面,试图相对于“西学”提出来的所谓“东(中)学”,而一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基于科学主义传统的组织管理哲学之“特色”,试图纯粹以“阴/阳”这种前现代的思维方式为基础抽象演绎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和谐”且“和合”、“全面”还“系统”、“完整”而又“完美”的组织管理理论体系,一不小心都会掉入传统“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思维模式陷阱,很可能由此依然误入歧途,到头来适得其反,将中国组织行为及管理学研究引入一种反科学主义、反法治精神的反民主且非科学人治道统管理之不归路。
至于说到与此相反的“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观点,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或学术思想方法,时至今日在中国本土(大陆或台湾)的学术圈里,持有这类观点的学者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市场、不占主流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严格地说,几乎是没有。实际上,中西文化本身各自都有一个“体―用合一,上下贯通,互为体用”的动态衍生机制,因而倘若当今中国学者如果对于近代西方科学哲学转型发展有相应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能够以之为基础构建本土组织理论的微观基础,则中国式“阴/阳”思维将会变成一种后现代智慧。
鉴于此,学习西方社会科学特别是管理学,只有首先老老实实地学习领会并真正导入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理念、公民社会自主契约治理结构、自由竞争市场秩序及科学求真精神,再回过头来在策略、方法及技巧层面扬弃借鉴一些中国式“博弈功利算计小聪明”(如麻将围棋游戏、田忌赛马博弈或孙子兵法策略)、孔子式儒家生存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老子式“大智若愚智慧”(无为而治),这样才能在人类真善美普适性价值观大方向指引下抑制假恶丑,发展出具有普适性应用价值、贯通契合并回应东西方所有组织情景需要的组织管理理论框架体系。
遗憾的是,纵观近年来国内既有研究文献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这种真正的“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研究范式可以说几乎没有,而其更典型、更普遍、更肤浅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有三:
首先,用基于西方语境形成的管理学理论框架,生搬硬套地装进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语境特别是习用名词术语,用“国学论语”、“明清故事”、“水煮三国”、“大话西游”、“戏说水浒”等,迎合神州民族文化心理心态及思维模式给国人大搞“心理鸡汤式”管理学普及运动。
其次,西方管理主流研究中既有构念、变量模型、问卷量表及数理检验方法,不加改造或稍加改造装模作样地灌进没有中国真实情境和可信实践经验支撑的样本数据,不少学生以为搞学术、做论文就是简单地用框图臆造出几个变量关系,然后凭借自己想象弄出所谓假设1、假设2、假设3等几种假设关系,再或在路边或在宿舍随便发几张李克特五级或七级量表问卷让别人填写一下,甚至自己按照模型检验要求虚拟胡乱填写(还将此标榜为所谓“方便调查”),而后装进现成的统计软件进行自动化“假设检验”,于是乎所谓“实证研究结果”就如此这般地搞出来了。
最后,在不了解西方管理研究历史及其学术脉络的情况下,一味盲目追逐所谓“国际一流”或“学术前沿”,亦步亦趋鹦鹉学舌般地照搬西方大多基于自由契约法治文化传统和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情境及实践需要的管理学术语,诸如“心理契约”、“公民组织行为”、“员工帮助计划(EAP)”、“企业社会责任”、“学习型组织”和“变革型领导”等,将之作为前沿前卫、时髦时尚的名词术语,在正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转型期的中国工商企业及各类组织管理实践中,不加分析地到处作秀套用。
五、结论
目前,中国组织行为及管理学研究领域,存在着以“科学化”名义行假科学或伪科学之实的严重偏误,究其原因大致有三重“历史―逻辑”悖谬及其导致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作为数百年来西方“社会科学化运动”的自然历史延伸,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乃至人文学科一起,遭遇到的“科学化求真”精神操守问题。
其次,作为半个世纪前西方管理学学科合法化运动的自然历史逻辑延伸,遭遇到与心理学、社会学及经济学周边“兄弟学科”边界不明、对象不清和研究视角视界错乱问题。
最后,作为一个近百年来就蹒跚扭捏进入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中才真正引入的“西洋舶来品”,长期伴随着内忧外患、落后挨打、自强不息和学习赶超的“旧常态”中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争,遭遇到理论普适科学化与本土实践针对性的矛盾、冲突及困惑。对此,要按照马克思所倡导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论条分缕析,才能真正找到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方向迷失、自我迷失、对象迷失、价值迷失和客户迷失等重重迷失之根本症结及出路。
简言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开放心智、交互学习,融入主流、中西合流,多元范式、制衡竞争,以开放的心态从理念到行动、从体到用全方位全身心接纳吸收包括西方管理学在内的全人类文明成果,直面并直接回应中国本土组织情境和实践管理需要,寻找具有重大理论普适性意义与重大现实针对性意义的研究课题,以多视界、多范式、多元竞争方法、多样化变通技术和工具展开合作研究,这才是转型期中国本土组织行为及管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也是管理学科合法化运动和大发展的基本指向。
参考文献:
[1]徐淑英,欧怡 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A]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二版)[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26
[2]罗胜强,姜 单维构念与多维构念的测量[A]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二版)[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57-358
[3]Starbuck, WH, Webster, J Theory Building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88,3(1): 93-138
[4]高良谋,高静美 管理学的价值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 管理世界,2011, (1):145-167
[5]李子奈,齐良书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哲学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10, (2):69-83
[6]吕力 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管理理论、实践与观念[J] 管理学报,2015, (4): 469-476
论文摘 要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要从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文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焦作高校;外语学科;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作用
焦作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偏低,引进外资和对外交流相对滞后。焦作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抓住中原经济区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发展好煤炭文化、太极文化和旅游文化这三个文化支柱产业,实现焦作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焦作高校外语学科在焦作地域文化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中起着语言转换器的作用,培养的外语专业人才对焦作地域文化的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起着语言介绍的作用。所以,焦作高校外语学科的发展要有整体规划,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的外语学科定位和培养模式要形成一体化体系。
一、焦作高校外语学科整体发展规划的设想
1.三所大学外语学科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要形成分工明确、相互支撑、避免重复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焦作师专重点培养外语基础师资,焦作大学重点培养涉外导游,河南理工大学重点培养科技系统、煤炭系统涉外人才。
2.河南理工大学的外语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应该分别设置为科技外语方向、煤炭外语方向和科技系统涉外事务管理方向、煤炭系统涉外事务管理方向,焦作大学的外语专业应该设置为涉外旅游方向和应用外语方向,焦作师专的外语专业应该设置为外语基础教育方向和商务外语方向。
3.要确保焦作地域文化的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关键是三所大学要全面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要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做出表率,焦作大学要在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做好工作,焦作师专要在基础型外语师资人才的培养中做出努力。
4.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科技常识、煤炭常识和科技领域、煤炭领域涉外常识,焦作大学要重点提高学生的涉外旅游服务能力,焦作师专要抓好学生的外语基础能力培养。
5.要快速推进三所高校不同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要增加科技外语阅读、煤炭外语阅读并编写相应教材,焦作大学外语学院要保证涉外旅游外语的设置和教材编写,焦作师专外语系要重视基础外语、少儿外语的教学及教材编写。
6.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要重点培养学生在焦作地区乃至河南省科技系统、煤炭系统涉外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焦作大学外语学院要重点培养学生在焦作涉外旅游工作中的服务表达水平,焦作师专要重点培养学生在基础外语教育中的教学能力。
7.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要重点普及学生的科技、煤炭常识,焦作大学外语学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焦作师专要重点拓展学生的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常识和外语基础语言能力。
8.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焦作大学外语学院要在焦作煤炭文化、太极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双语外宣工作中作出积极的贡献。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要加强与焦作地区涉外企业和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密切关注焦作地区乃至河南省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构筑以焦作地区市场需求为主导方向、河南省市场需求为辅助方向的焦作地区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焦作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提高焦作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焦作地域文化在国内外交流和双语宣传中的美好形象、加强焦作地域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推动焦作地域文化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焦作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分量和贡献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焦作高校外语学科整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调研发现,焦作三所高校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的外语学科发展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学科定位重叠,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焦作地域的高等教育外语资源。而且,三所大学的同方向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自相残杀”局面,对焦作地域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潜在的消极影响。
例如:焦作师专本来是培养基础师资的,但现在也开设有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一批毕业生在英语口语能力、知识面、处理突发性事件能力等方面缺乏最基本的就业竞争力。
再如:河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煤炭开采为主导专业的理工科院校,外国语学院的外语学科定位应该以科技外语、煤炭外语为主,将科技外语阅读、煤炭外语阅读作为必修科目。但现在外语学科定位却是培养基础师资、商务外语和外交精英,实际上,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焦作大学将旅游外语作为主导外语学科方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储备和旅游语言交际能力,可谓走上了正确的外语人才培养道路,如果以后能在涉外旅游和外语口语表达上下大功夫就更好了。
在焦作高校中,河南理工大学一强独大,其外国语学院理应承担起外语学科的引领作用。令人遗憾的是,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调研和考察,发现其在地域文化及旅游英语方面均存在种种不足。河南理工大学在焦作地域文化教育领域中一强独大,而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却是一弱独小,像是狼群里的一头病羊。例如:外国语学院的二级硕士点“涉外事务管理”,既不是煤炭涉外事务管理,也不是科技涉外事务管理,根本没有明确的定位,更不要说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了。令人不解的是,有些领导竟然认为,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课程可用中文开课,硕士论文要求用中文写,因为外国语学院的二级硕士点挂在应急管理学院的一级管理学硕士点之下,所以最后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那专家要问的是,这样的一个硕士点为什么要设在外国语学院呢?也可以设在管理学院或文法学院嘛!
河南理工大学在快速发展,学校提出的目标是进入河南省高校前四强,以实现跨越式提升。这所高校的前身是焦作矿业学堂,后来更名为焦作工学院,现为河南理工大学,其核心学科是理工类学科,文科院系相当薄弱,外国语学院更是薄弱中的薄弱。但是外国语学院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外语学科建设没有起色不说,连大学英语教学都在原地徘徊多年,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成了拖累文科院系质量提升的“大包袱”。
三、焦作高校外语学科在焦作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焦作要想保持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跟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步伐,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花大力气引进外资,必须想尽办法扩大对外交流,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其核心工作是使焦作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焦作。这就要求焦作市委、市政府、市外事办和市教委等有关政府部门重视焦作地域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重视外宣工作中的外语翻译环节,重视焦作高校外语学科外宣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焦作文化外宣的核心翻译任务提供专业人才和相关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焦作地域文化对外宣传的外语资料翻译水准偏低,存在许多错误,严重影响了焦作地域文化在外国友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降低了外国友人对焦作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影响焦作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焦作,而且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跨越式发展。旅游文化和煤炭文化外宣工作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的核心学科是煤炭开采,学院和美国一些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美国煤炭开采专家来院讲学,学院的绝大部分专家教授却听不懂英文讲座,更不要说用英文对外宣传自己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了,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资料由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专家提供);国际交流处的口译老师能听懂简单的英文,却对煤炭方面的专业术语和学术理论一筹莫展。但是外国语学院不去培养精通科技行业、煤炭行业常识和科技系统、煤炭系统涉外事务常识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而去培养基础师资和纯商务人员。
对于作为焦作文化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文化,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也没有涉外旅游专业,有关领导认为旅游学院的专业双语教学就足够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了,这是典型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白内障”行为。焦作大学外语学院倒是做得不错,英语专业设置了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三个方向,没有将不同方向放在专业里一锅煮,而是条分缕析,实现了专业的具体化。美中不足的是,其外语学院培养的是一般导游人员,即中文导游,涉外旅游方向却放在了人文学院,即传统的文学院或中文系。焦作师专本来应该培养基础师资的,却也要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了三所大学外语学科专业方向的重叠和高等教育外语资源的浪费,是典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也必然影响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揽子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不妨对三所大学外语学院实现宏观的统一管理,形成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一体化体系,这样就可以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无论对专业发展的精品化还是对促进就业的多元化都会有好的预期效果。
太极文化是焦作地域文化的另一个支柱产业,发源于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形成了焦作的文化精品。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它已经通过各种武术大会等活动确立了自己的品牌效应,而且在三所高校的师生中广泛传播,和少林武术文化遥相呼应,成为河南省武术文化的亮点产业。在这样令人振奋的形势下,双语外宣资料中所存在的翻译错误和外语表达缺陷就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已经走了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也一再强调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正确道路。所以,走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国际化道路已成定局,只有跟上这个大局,才能取得经济文化发展进步的全面胜利。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引领河南省的新一轮开放热潮,引进外资、国际交流、双语外宣等中心工作必然同步展开。焦作地区高校外语学科负责人要有前瞻意识、大局意识和开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外语智力支撑,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际化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美]巴巴拉·弗里兹.煤的历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戴炜栋.我国外语专业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5).
[3]桂诗春.一个大题目[J].中国外语,2009,(5).
[4]胡壮麟.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感[J].中国外语,2009,(5).
[5]黄国文.从《中国外语》看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J].中国外语,2009,(5).
判断一个人能否称之为“家”,要看其是否在专业领域内下过三十年或十万小时的工夫;
即使是平凡人,只要执着于同一领域,并坚持练习三十年或十万小时,也可以成为该领域的“家”。
判断是否成“家”的依据
今年1月4日,在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上,我做了一个《语言应当成为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我提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其为‘家’”的问题。“家”在这里意指掌握某种专业学识或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人,譬如画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我的答案是:对某个学术领域像对自己的家一样熟悉,住过几十年,进出无数次,对该领域了如指掌,说起其间的事如数家珍的人方可称其为“家”。这是我所赋于“家”的定义。定义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认为一个被人尊称为“某某家”的人,在演讲时不应该看着讲稿发言。演讲不同于课堂授课,不需要按章就节,只要能够提出一些你目前对领域内某个问题的最成熟的思考即可。特别是学术年会这种场合,参加者都是业内的专家,谁也不想听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只想听你近期对领域内思考最成熟的问题或观点。而阐释这样的内容,我认为不应该也不必照本宣科,甚至不必花太多精力准备。事实上,这就像别人到你家做客,你向对方介绍你家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样。设想一下,你自己的家,住过几十年,进出无数次,你要向别人做介绍,还用得着做详尽的文字准备吗?
其次,我的这个定义源于当代著名书法家李仲元老先生的一句话:“没有三十年工夫成不了书法家。”我在国外的工作需要教授书法,也曾应邀到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表演书法。照片放到网上后,很多网友说我字写得不错,甚至说我写得“太好了”,以为我是书法家。我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我只是小时候练过隶书,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几乎没碰过毛笔,我的字只是初学书法半年左右的水平,离书法家可远着呢。在李仲元先生这样的“大家”面前,我甚至不敢提自己会写毛笔字。
再次,这个定义是出于对“家”、“大家 ”、“大师”之称越来越泛滥的反思。“家”这个看起来漂亮、听起来悦耳的词,近些年来被人们使用得越来越频繁,甚至达到泛滥的程度,也使其逐渐远离了其核心含义。一个人,要在特定领域内成“家”,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永不厌倦的恒心和进取心。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配得上这个“家”字,我的判据是:就看这个人是不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专注做着同一件事。
依据我给出的这个关于“家”的定义,看看你身边的人是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某个领域的问题,如果不是,所谓的“某某家”就是冒牌的、假的;反之,他真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某个领域的学术,即便没出什么大的成果,也可以称其为“家”了。
社会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为什么当今社会难出大学问家?主要根源在于,现在的人大多坐不住“冷板凳”,太热衷于当官、赚钱,太急于捞取眼前的实惠。去年,我在参加省政协会时遇到书法家么喜龙先生,他对我说,他“是事不管,是事不问”,从1971年到现在,他每天都写字,而且每天至少写200个字。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矢志不渝地专注于一件事长达数十年,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人们尊称他一声“书法家”,才配在国家美术馆办“书法展”。
当下,人们热衷于追名逐利却鲜有人真正地去做学问。“做学问”,通俗地说就是“成名成家”。为了
扭转当前这种不良倾向,舆论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让人们在自己热衷的领域或从事的行业中潜下心去做学问,做本领域内的“专家”、“大家”,甚至“大师”。社会应该多多鼓励人们为成为“专家”、“大家”而努力,鼓励人们在一个领域坚守几十年。如果人们都成为“家”,社会上的骗子就少了,真人、真话、真货就多了。社会一方面应积极倡导人们“成名成家”,另一方面要把好“成名成家”的关口,就像通过廉政纪律把好“官员”关口、通过市场规则把好“赚钱”关口一样,让“成名成家”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成名成家”既要积累专业领域的知识,同时又要注意“积德”。专家们作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会被外界窥视,若有一次“不良记录”,如论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只要一次,就无法再在圈子里混下去,就像不久前网络上披露的官员“手表门”和“开房门”一样,而且,这种错误即便当时侥幸没被发现,但十年、二十年后被曝光,同样会使当事人威信扫地,无法立足。林肯曾说:“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一些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人道如此,学道如此,世道亦如此!
人人皆有机会成“家”
美国管理学家麦克莱兰把人的价值取向分为三种,即权力取向(N/POW)、亲情取向(N/AFF)和成就取向(N/ACH)。按照麦克莱兰的估计,社会上至少有1/3的人是具有成就取向的,具有这一取向的人最看重专业上的成就,一生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专业领域中的事情,通俗点讲,他们就是那种想在专业上“成名成家”的人。
我相信,人只要不出家,他一定会在仕途、经商和“成名成家”三条路上选择一条道路走下去。我选的就是“成名成家”。对一个学者而言,这和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夺冠、商人想成为富豪一个道理。按照本文关于“家”的判据扪心自问,我可以被称为什么“家”呢?我勉强可以称为“管理学家”。因为我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持续时间超过了三十年,所以,尽管没出什么太大的成果,也可以算是个小“家”了。
对于“成名成家”,人们往往觉得难以企及,实际上,成为“某某家”没什么了不起,甚至人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内的“家”――只看你能不能在一个领域内用足三十年的工夫。现在资讯如此发达,学习通道大开,几乎不用费心去寻什么名师,通过网络什么都能学到。比如学书法,无论你天资高下,生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你坚持每天都写毛笔字,不懈地写上三十年,那么你一定也能成为书法家了。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家”,可以量化到看一个人是否在一个领域里累计钻研十万个小时。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意义上的判据,天赋高的人可能用不了十万小时,但天赋再高,至少也得十年。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种境界是要认识到治学道路的漫长;第二种是要准备坐几十年“冷板凳”,即本文所说的做足三十年或十万小时工夫;第三种则进入学成、学通、学精的境界。要成为“大家”,除了天赋,更离不开时间上的积累,离不开从量变到质变酝酿发酵的过程。
郑板桥为画竹、写竹穷尽一生,他有一首诗可以作为本文观点的佐证:
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洒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关键词:工科院校;旅游管理
本文拟分析工科院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工科院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可控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学校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英语能力。其中优势和机遇中的可控因素是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劣势和威胁中的可控因素有:英语能力、学校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可影响因素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认同程度。
工科院校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气息,严谨务实的学风、教风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的过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基础: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考研和就业两方面来衡量,所以工科院校务必做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考研和就业工作。因此,文章主要结合英语能力、学校重视程度、社会认同程度、具体操作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几个方面从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建设、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角度来分析工科院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策略。
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1 课程体系设计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培养,主要体现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课程体系设计应该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三大特征: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管理类学科: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紧密结合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目前工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文化”含量较高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偏少,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较单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上的厚重感:第二,课程体系呈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第三,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
根据培养目标和旅游管理专业特征,针对上述问题,工科院校课程体系设计分为“素质课程系列、管理学基础学系列、旅游学科基础学系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系列和实践课程系列”等五个模块。
课程体系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点:①发挥工科院校自身特长,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作风、较强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由于专业和将来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也要有学习知识和技巧的过程和方法,还要有在过程和方法中蕴涵的积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③管理学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融合。为避免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建议在开设管理类基础课程时将相关专业知识融入其中,例如,可将旅游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章来讲授,这样既避免了课程的重复,而且增加了课程的连贯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 师资建设
师资是旅游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首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旅游从业经验。
为了建设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工科院校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第二,建立旅游专业学科带头人制度,鼓励优秀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使他们能掌握国内外旅游管理的最新研究动态。第三,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同时创造条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教师培养的覆盖面。第四,鼓励教师一专多能,推进“外语教师专业化,专业教师外语化”工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第五,鼓励教师多从事旅游方面的项目,教师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才能真正把课讲得生动活泼。第六,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多方面创造条件,选送专业教师到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参与管理,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为教师积累实践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授课内容不脱离实际。
3 教材建设
目前国内面向本专科生的旅游教材编写集中于管理专业领域,旅游经济和会展旅游等方面的教材编写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集中于应用性较强、理论要求不高的实用类教材上,而对理论要求较高的研究型教材国内鲜有编写;饭店经营以及管理类教材的市场供应量大,英语、导游类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也较为热门。
工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工科基础课教材难易适中;二是紧扣教学大纲选择教材;三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四足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五是适当选择从国外引进的教材。有些学科的教材内容比较凌乱,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自己编写讲义,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
学生除学习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不断地拓展视野,及时了解旅游及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旅游业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因此,工科院校应尽可能建立一个旅游图书资料室,购买旅游专业相关图书资料,订阅有关报刊,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二、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牛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作为管理类学科的学生,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习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应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应推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应强调学生的独立性、研究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旅游实践中出现的最新动态;针对课程特点采取“专题讲授、行业热点问题研究、课堂讨论、辩论会、案例分析和学生独立研究”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考试方式上,除闭卷考试外,课堂发言、课程论文、案例分析作业、课程实践等均应记入学生该门课程的总成绩,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旅游产业的服务意识、提高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合理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职责。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该侧重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增加外语教学,做好双语教学,开设二外选修课);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以提高学生从业素质和从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课程;重视实习和见习环节。
在课程设计中,增开公关礼仪和形体训练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外在形象:开设导游知识、综合知识和导游业务训练课程,鼓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报考导游资格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开设由“急救常识、旅游摄影、海关知识和交通法规等若干专题讲座”组成的旅游从业素质课程,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从业素质。
关键词:素质,图书馆员
一、图书馆员的素质内容
1、职业道德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的广泛运用要求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员必须具有爱国、创业、奉献、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传统的那种只是看门、借借还还为读者提供一般性咨询的思想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需要。当今的图书馆员应该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性的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工作态度在热情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周到。论文大全。只有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潜力,才能使图书馆工作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读者的不断增多及读者对信息量需求的日益增长,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深入而确切地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及阅读需求,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及网上信息资源,根据特定读者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归纳信息,并及时、准确提供给读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导航员。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个人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也是馆员基本素质之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科学、新知识、新内容不断在实践中涌现,要求图书馆员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面,以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要求。
1.2.1 理论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方面原理、方法、原则的掌握及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修养,这是最基本的。
1.2.2 业务知识。包括图书馆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图书馆相关领域的有关知识,如图书馆学原理、图书馆的业务知识与技能,计算机原理和操作技能,外语知识等。论文大全。图书馆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对处理各种问题设计领域知识的准备和不断补充也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1.2.3 基本常识。
与读者相处,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的话语,这些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对馆员正确处理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3、个人综合素质
1.3.1 身心素质
它是图书馆员各种素质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质工作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求图书馆员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因为图书馆工作比较枯燥、繁琐,因此,图书馆员要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保证图书馆员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论文大全。二是馆员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特点,人们很容易出现烦躁、低落的情绪,往往会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馆员要具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冷静的处事方式,以耐心细致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问题。
1.3.2 人际沟通能力
图书馆的人际沟通主要体现在馆员与领导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和馆员与读者之间。馆员之间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善于团结他人,合作工作,积极发挥团队作用是图书馆发展前进的必要保证。同时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增进馆员对读者的了解,缩短馆员与读者间的距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关系,还能洞察读者的需求,及时反馈读者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完善和进步。
1.3.3 形象素质
馆员良好的形象对服务工作有很大的感召力。形象素质是指馆员在服务工作中把心理学、美学、艺术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理论运用于服务机制,形成独特的形象美。也就是说,用心灵美、情操美、语言美、行为美去创造美的图书馆服务环境,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将有效的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馆员应注意学习管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加强对美的塑造。
二、提高馆员素质的途径
2.1 加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素质培训
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作为一个馆员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努力开拓为前提,是对其他素质的指引、推进和保障,失去了爱岗敬业宗旨,再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也落不到实处。这就要求:一是对每位新员工通过系统化的上岗培训,强调正式组织的作用,明确分工和职责;二是将各种规章制度具体化,通过交流、座谈、岗位互换等手段,逐步建立图书馆文化,通过图书馆文化的渲染,促进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认同,凝聚馆员力量,激励馆员的奉献精神,规范馆员的行为,从而实现图书馆应有的价值和馆员个人的职业理想。
2.2 加强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业务培训
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是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的基础。如分类、编目等都应该是图书馆员的必修知识,尤其信息时代,用计算机编目、检索、咨询都离不开专业知识。所以,作为一名图书馆员,时刻都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地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使自己时刻紧跟数字化和电子化的图书馆前进的步伐。二是现代化技术知识与技能。图书馆向电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馆的工作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成为图书馆员的必修内容,图书馆员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三是相关的学科知识培训。图书馆员不仅需要本专业知识,还需要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行身层次的拓展和服务。这就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地了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密切关注各学科的发展趋势,从而扩大自身知识面。
2.3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图书馆员的责任感
通过岗位责任制的制定,强化馆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其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图书馆可根据本馆各岗位的实际情况及读者的需要制定岗位责任制,对工作人员从各方面进行严格考核与管理。在实行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每个馆员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4 树立健康的图书馆员精神风貌
发挥团队精神是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障。图书馆就如一根服务链条,各部门就像链条上的一个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服务质量,图书的采编、外借、信息查询全方位的服务都需要团队的合作精神。因此,提倡同事之间、部门之间既责任分明又团结协作,部门之间不互相推卸责任,通过责任制提倡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使图书馆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增强馆员的凝聚力。
2.5鼓励图书馆员参加继续教育
优秀的馆员是图书馆的品牌标志。阮冈纳赞说:“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管理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由此可见,图书馆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图书馆员应自觉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参观、学习、观摩以及各种培训来活跃思维,提高馆员业务素质。还应该经常关注学科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升自我学识水平,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关系到高校的形象,更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向现代化迈进的速度。因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程美. 浅谈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2)
[2] 李淼 李友诚.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4(7)
[3] 罗东波.图书馆员素质与公共图书馆形象[J],图书馆论坛,2007(8)
[4] 葛建山.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的文化素质[J],图书与档案管理,2007(23)
上世纪80年代谢大京首先提出在我国建立艺术管理专业的设想和构思,是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创建人。2003年完成了文化部部级研究课题《当代中国艺术管理问题研究》,2006年完成了北京市教委的课题《艺术管理学》,2007年与人合著,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演艺业管理与运作》。近年来多次应邀在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讲课,曾两次创意并成功主办了“北京音乐、艺术市场现状和发展态势高层论坛”,多次应邀在全国性的艺术管理高层论坛上做主题报告,是一位在艺术管理教育领域和艺术管理体制改革领域颇具影响的专家。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社会各届共同关注的目标,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足,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如何使我国的文化产业迅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使我们的文化真正走出国门、走进世界人民的心中,除了需要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就是高端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所谓“人才乃竞争之本”。就社会发展急需高端艺术管理人才、高端艺术管理人才奇缺、现实的教育制度和体制很难培养出高端艺术管理人才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大京。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但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却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艺术管理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以应用性为主,而不具备理论基础,很难向高端人才的层面发展。谢大京首先对我国目前高校艺术管理专业设置的概况进行了梳理:
全国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学院,大部分(28所)都设有艺术管理专业。9所音乐学院,有8所设有此专业。7所综合类艺术学院全都设有此专业,如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此外还有几十所综合性大学设立了文化产业专业等,如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北京8所艺术学院都设有艺术管理系或专业,只是有的名称不同,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定名为艺术管理专业,北京电影学院是“电影制片管理和发行管理专业”,北京舞蹈学院是“艺术传播专业”,中国戏曲学院为“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中央戏剧学院设艺术管理系导演专业(演出制作方向和电视制片管理专业),艺术学院则为“文化管理专业”。
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各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不同,形成各学校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各自特色;各艺术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形成艺术管理专业办学定位的差异。各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办学内外环境的不同,造成师资队伍、学生生源的不平衡;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组成不同,以及上述的原因造成课程不统一、标准不一致。
各院校办学特点: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是,强调综合素质、强调经世致用、强调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人才培养需要“精雕细刻”、强调国内外和校内外优质资源的重新整合。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招一类本科学生,第一年在复旦大学上课,所有与管理学有关的理论课程在一年级讲完。并十分重视音乐赏析能力的培养,由博士生导师陶辛教授系统讲授两年,近年又开始重视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举办各种工作坊、项目设计等活动。
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核心课程是演出制作管理,其中包括舞台监督、舞台技术、演出宣传营销,平均每门课144课时/两学期。专业基础课为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会计学、法律学、营销学,教学中选择舞台艺术演出案例。使用学院自身优势资源,由名家教授,课程内容以通识性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表演艺术领域的基本常识及规律。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主要是培养制片人、发行人。主要特点:抓科研、教材建设。出版了“北影艺术管理系列丛书”,如《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电影市场营销学》《影视制片项目管理》《欧美电影版权》等50本教材。现在拥有国家级、北京市课题30多项。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招一类本科学生,针对需求强化培养。非常重视专业写作,特开设一年的“英语批评导读与专业写作”课。这门课首先让学生了解如何写批评文章,通过英文批评文章的阅读来进一步指导学生写论文,还包括新闻通稿、合同、前言、相关宣传文字的撰写等。其特点:每门课程都有6次作业,但没有一门课有考试。办学国际化,教师团队基本上都具备英语能力,起码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掌握其所教的那一门课在国外的最新信息。安排了3个优秀学生,分别去哥伦比亚大学读艺术管理教育学博士、纽约大学读美术史博士(偏重博物馆管理)、柏林自由大学读文化管理硕士。
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下分两个专业,一是艺术管理,二是数字新媒休艺术。这两个专业对于舞蹈传播的意义在于加强舞蹈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技术。艺术管理专业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外文化交流,二是结合学院舞蹈资源,进行舞蹈作品传播。数字新媒体包括舞蹈影像创作、新媒体动画、新媒体舞美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是电视舞蹈编导,但又不是单纯的电视导演专业。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对于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各个高校来说,其中不乏为迎合“艺考热”而开设此专业,在办学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均不充足的前提下开设此专业,为艺术管理高端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问题。谢大京认为,目前我国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奇缺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目前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匮乏,有的院校甚至有100个学生对应1个专业教师的情况。
§专业设置欠科学论证,课程设计比较散乱
目前各院校是根据各自教师的情况来进行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去思考学生毕业后能干什么,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中国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当时是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然后根据我国国情及音乐学院自身特点设计的,因此学生就业情况很好。
§缺少有力度的教材
现在每个院校都有一些教材,但有力度的不多,特别是缺乏全国统一的教材,这是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少培养后备力量的机制
在培养后备力量方面,我们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机制和体制。
§各院校缺少横向联系,社会优质资源还不能充分利用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建立之初,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由学校的名牌教授来授课,无论大课、小课,都是请名教授来讲。学艺术,好老师非常重要,虽然学生在专业基础方面空白点很多,但只要有好老师,进步会很快。另外还邀请了北京其他重点大学的专家来讲课。而不少院校至今都不能充分利用本校和社会的优质资源。
§学生比例不合适,本科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比例过小
本科招生规模过大,是全国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通病。而招收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极少,即使有,人数比例也很小。在国外,艺术管理专业基本不招本科生,大概每届12个研究生。美国的院校规定,学生必须在其他专业本科毕业工作3年后,才可以报考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此外,目前我们的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大多按照艺术类学生的上课方式一对一上课,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碰撞产生合力。
针对目前艺术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各种问题,谢大京在教学中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艺术演出团体的创作实践中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真正熟悉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谢大京提出了“三原色”课程建设理念,即以艺术类、经济类、管理类三大课程群为核心,以参与实践调研为基础,以引进社会及院内教学资源的专家讲座为支撑,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用相结合。采访中,谢大京拿出十几份他所教授的艺术管理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内容之详尽让记者很吃惊――报告中对演出团体的机制调研及历史演进等阐述非常详细,这恐怕是其他专业本科毕业生都难以完成的。可见,综合素质的培养对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环境,对于艺术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谢大京认为应创造培养高端艺术管理人才的业态环境,他提出了以下建议:
§从制度构建上,需要创造环境。对于艺术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国家应建立一定的制度,比如该专业研究生培养,应增加比例,而本科生应该压缩比例。
§在创新思维上,需要突破传统。一定要突破艺术院校培养研究生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去;加强与其他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打破研究生培养一对一授课的模式,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思想的碰撞。
§在学科建设上,需要拓高层次。对于没有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点的院校,应努力建设硕士点,有硕士点的应尽快设立博士点,对于国家文化政策、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急需高端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选择上,需要战略思考。在文化制度建构上,有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才能从国际领域引进更高端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加大力度。与国际院校联合,将优秀的学生送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为将来引进高端人才降低成本。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是笔者很喜欢的一位学者。他1981年的关于股市过度波动的论文,以及1984年的关于社会心理与资产价格的论文,都是我在课堂上经常引用和讨论的。文中想法都很有意思,或许现在看来已经没有那么出奇,但是在将近30年以前提出这样的想法,显示了他确实是个思考问题,有独到见解的人。
所以当我得知他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有个讲座时,就一早赶过去了。早上堵车,我一般不喜欢赶场,但是觉得有趣的事情,还是不会在乎这点成本的。不是吗?人们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总会挤出时间、克服困难的。
结果却很失望。席勒教授演讲的题目叫做“金融与美好社会”(finance and the good society)。题目很有意思,基本的思想就是金融创新会帮助解决问题,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个想法本身当然没有错。倘若一个本科生说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帮助了经济与社会进步,并且提出一些哪怕是非常粗燥的想法,作为教授都是应该要去鼓励的。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帮助他去整理、深化。
可是著名的学者则不仅要给出想法,还要分析想法的可行性、风险、可能导致的副作用等等各个方面。每个人的观点都会不同,每个人的分析都有侧重,但是总还是要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透彻程度、一定的全面性,否则就无异于误导。中国古话说能者多劳,著名电影《蜘蛛侠》中蜘蛛侠的养父说能力意味着责任,而作为著名的学者,则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话的影响。
席勒教授重点建议了五个金融创新,笔者的感觉是乍听来很新鲜,但是大多经不起推敲,值得商榷之处颇多。
比如,席勒教授建议了一种叫做“Trill”的股票,每一股相当于一国GDP的万亿分之一,每年的“股息”也相当于一国GDP的万亿分之一。比如说,美国发行这样的股票,那么看好美国经济的人就会购买。更妙的是,美国政府就不用发行债券了。这就相当于是我国1998年那阵子搞过的“债转股”。当时的目的在于帮助国有企业和银行脱困,现在席勒教授的建议则旨在帮助美国和欧洲一些债台高筑的国家脱困。
目的和意愿当然是好的,问题是如何实施?首当其冲的问题,是Trill的股利从哪里来?也就是谁出钱发这个股利。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公司发行股票的支撑物是净利润,是一个可以分配给股东的净现金流,那么国家的“净现金流”从哪里来?倘若把国家类必成公司,那么GDP就是每年的现金流,可是这个现金流不是“净”的,而是各有其主的:工资归劳动者,利润归资本所有者,租金归特定的资产所有者,税收归政府。这里面并没有“剩余”的“净现金流”。那么谁会买一个没有“净现金流”的股票呢?实际上,欧美高负债国家不仅没有净现金流,其实现金流是负的,要不然就不会借那么多债了,他们实际上已经预支了未来的现金流。
所以,这个叫做“Trill”的新事物,大概很难叫做股票。倘若作为一种期货,让有意愿的人去对冲,看多的人做多,看空的人做空,相当于一个赌场,是一个零和的博弈,则是另一回事。不过,这样就没有了“债转股”的功能,也帮不了债台高筑的欧美政府。
而且,不知有意无意,席勒教授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好像忘记了他给本科一年级学生讲解的关于资本结构的基本理论:债券的约束功能。简单说,在一个公司融资的时候,如果通过债券融资,则公司需要定期还本付息,倘若不能履行偿债义务则面临破产风险。这样一来,经理层就受到了约束,不能为所欲为。发股的话,则没有这个压力,因为股息是公司状况好时才会分的。
倘若世界各国投资者,包括基金投资者,买的是欧美国家的“股票”,而不是国债,那就只能象无数中国股民一样被“套牢”了,而且一点办法都没有,被逼得只好要求分红。试问,强制分红的股票,是不是有一点像债券?当然,你不能强迫破产清算。但是这种破产清算的威胁恰恰是债券给管理层的约束,可以促进公司管理和经营。
可见,席勒教授推荐的这个创新,在很多细节上需要推敲。其实很多技术和细节上经得起推敲的创新,现实中的效果也是不敢恭维的。比如说,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信用违约对冲交易(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笔者恰好学习金融,也和很多同事讨论过这个金融新产品,大多数人都同意作为一个金融衍生品,CDS其实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是一个不错的新产品。可是,CDS客观上帮助放大了金融危机,却是一个事实。CDS的教训是,一个产品本身可能没什么问题,可是却可能帮助放大其他问题。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行文至此,不由得再次反思“金融创新”这个充满诱惑的词汇。我国恰逢金融改革的关键关口,利用金融创新来解决问题,当然是很有诱惑力的。可是创新一词本来就包含了“尝试”、“失败”、“风险”这些听起来不那么美好浪漫的成份的。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的创新,却不太注意到每一个成功的创新之后都有很多个失败的创新。
一、前言
2004年教育部正式宣布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计划”),这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村一计划” 启动后,成为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农村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工作重点。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作为“一村一计划”的重要专业,招生人数一直排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前列,被众多农村学生所欢迎。本研究以浙江省40个教学点的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和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了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来反思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以及课程的重新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启发。
二、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
浙江全省来看,2014春、2014秋和2015春这三个学期,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注册学生有3164人,学生人数在“一村一计划”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成为其中最为热门的专业。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有效问卷236份,其中47.46%的学生为男性,52.54%的学生为女性,50.85%的学生年龄在25-36岁之间。
由表1可知,目前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在企业工作,他们或者在乡村企业,或者在自己创办的企业,或者在国有企业,仅有较少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他们选择就读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与其工作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上,这个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和生活阅历,生源符合本专业的锁定人群,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课程设置时,应更加紧密结合他们的工作需求,提升其从业或创业的能力。
表1: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收入情况
(二)对于专业的满意度
调查问卷中对专业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占32.2%,比较满意占39.41%,基本满意占25.42%,不怎么满意占2.97%,不满意0%。这个结果说明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专业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另外,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判断专业核心课,显示其对专业较高的了解程度。
(三)关于专业学习中的问题
在对乡镇企业专业的学生调查中,大多数学生没有谈及专业学习中的问题,但仍有70位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实践分离,太过理论;另外还有26位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15位学生认为存在与时代脱节、资讯落后的问题。
(四)关于教学改革的意见
1.教学形式
图1显示了两个专业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偏好,相对于传统的面授课,大多数学生喜欢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网上学习等教学形式。
2.专业核心课的设置
图2显示了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偏爱实用管理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小企业管理基础、生产管理、初级会计学等课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从业最需要的专业知识,这些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重新变革、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将显得尤为重要。
3.专题课
表2显示了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选择的专题课,从问卷结果中可以发现,学生的选择结合了自己的专业需要,有着较为集中的趋势。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倾向于信息技术、社交沟通、实用法律、金融政策等方面知识的拓展,在这些专题课的选择上,显示了当代农民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及法律常识这些通用知识上的渴求,同时也显示了其在专业领域中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需要。
表2: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选择的专题课
4.考核方式
图3显示了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考核方式的偏好。通过对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考核方式的调查发现,更多学生倾向于理论课程开卷考试,其次则是选择实际操作考试。对考核方式的态度,反映了当代农民大学生的学习诉求,他们更倾向于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对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5.综合实践
通过对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偏好的调查(如图4),53.16%的学生倾向于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并写调查报告的形式,编写专业案例、撰写管理方案及创业计划书或许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学生的偏好程度不高。令人困惑的是,仍有34.18%的学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在实际教学中,毕业论文的撰写对农民大学生有着较高的难度,大多数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作业。只所以仍有较多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我们认为可能是学生对此形式比较熟悉,可以借鉴的资料比较多,但并不表明此种形式适合学生。
6.职业资格证书
关于资格证书,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中,26.05%的学生比较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53.36%的学生认为资格证书对自己有帮助,36.97%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另外,在这些学生中,事实上39.08%的学生已经或者正在考取资格证书,79.41%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等级证书很重要,56.72%的学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很重要。这些数据显示了当代农民大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关注,也表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三、关于教师的调查
本次参与调查的基层教师有64人,相当比例的基层电大教师有着本专业的教育背景或者相近专业的教育背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老师,其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省级电大应为基层电大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服务。
根据图5,教师在日常授课中,纯理论授课依然占有较高的比例,占45.31%,纯实训课程非常低,占3.1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占40.63%。从综合实践的环节来看,图6显示,大多数的教师比较认同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并写调查报告的形式,这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非常一致。
另外,通过电话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农民大学生工学矛盾的现实状况不容忽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和平时作业形式对农民大学生的学习有一定挑战,特别是双及格课程的考核要求,对农民大学生来说更有难度,因此,基层电大教师更希望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例如:可以减少双及格课程,增加100%形考课程,选择开卷、网考等易通过、易操作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以实际操作为主,设置时间灵活的作业类型,例如调查报告、随堂小论文、网上作业等,改善因工学矛盾而产生的作业困境;在综合实践方面,农民大学生比较看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参观成功企业的运转,听取成功的个案分享,对成功样板的学习有着强烈的渴求,希望农民大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能够得到宝贵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我们认为本专业教学改革应当围绕体现专业性、结合地方特色、扩大自由度和便于操作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专业核心课程的制定应进一步体现专业性。从调查发现,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源有着较大的特性,很多来自企业,因此,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进一步体现专业性,要符合学生从业所需。
(二)专题课的设计应结合时代需要和地方特色。从调查发现,对专题课的需求,学生有一定的偏好,如信息技术、实用法律等领域的专题,这些内容的选择符合农民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学生对专题课多样性的选择,使得专题课的建设变得较有难度,因此,可以更放权给地方电大,结合时代需要和地方特色,有针对性的建设自己区域的专题课。
(三)综合实践方案的设计体现更大的自由度。综合实践方案应更多的选择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及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选择对成功样本的学习和研讨以及撰写心得的方式。当然,也可以给予基层电大更多的选择方案,结合地方实践基地条件或者其他社会资源,由基层电大选择适合的综合实践方案。
(四)考核形式的设计应便于操作。减少双及格课程,增加100%形考课程;尽量采用小组讨论、网上讨论以及学习态度评价等形成性考核方式;增加开卷考试、操作性考试,减少闭卷考试。
作者简介:
李芸(1973.04-),女,浙江杭州人,回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关键词 学生干部;班委工作;班委能力素质;班级凝聚力
目前“90后”大学生需求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重于形式并且多愁善感的群体,对大学生来说,离开家庭来到大学过集体生活,更渴望得到归属感,渴望得到关心和关注。班委一般在班级中选举产生,由班级辅导员负责日常的管理和教育;新生辅导员在认真阅读档案的基础上,暂时指定新生班级负责人,经过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的相处和观察后,进行民主选举。班委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桥梁;也是实现班级自我管理的主心骨,具有领导组织作用。
一、关于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工作的内容
国内外对班级学生干部工作内容的研究主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指导、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加岗位锻炼等。班级学生干部在为同学的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在班级工作中,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等各司其职,配合本导和辅导员老师的工作,配合各任课教师,作好课堂纪律管理,维护课堂环境,组织开展班级文娱和体育活动,活跃班级气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同学们当中,大部分班委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使班级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使班级成为团结向上的集体。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讲,大学生是一个优秀而庞大的群体,但是各方面的因素使少数大学生身上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学者盛义保在2007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问卷中关于“您对当前大学生以下方面的评价”一题,受到评价最低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缺少艰苦奋斗精神(26%);集体主义观念弱,缺乏团队协作精神(25%);心理承受力低(23%);爱国精神和理想信念淡化(16%)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三、班委应具备的能力
班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级目标实现的程度。要想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班委就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总结归纳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综合体现。
(1)学习能力:会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调整学习方法,针对不同课程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2)合作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班委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加强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树立班委在学生中的威信,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充分发挥干部的桥梁、骨干、模范作用。
(3)交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班委要善于同各种类型的同学交朋友,才能和同学建立密切的关系,各种信息也会源源不断地向自己传来,为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更好地开展工作,并且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4)判断决策能力:班委面临的工作往往是纷繁复杂的,遇到意料之外的紧急事情,需要随机应变,出主意,想办法,做决定。
四、加强对班委的教育和培养
班委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主心骨,班委的工作内容与能力素质对班级凝聚力,以及班级的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结合本次论文的研究结果,对班委自身工作能力素质以及培养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对班委选拔与激励机制机制
选拔班委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相结合的原则,平时注意观察,综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竞选演说中的临场表现,均衡考虑。要有耐心、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纳到班委队伍中。适度提供奖励,调动班委工作的积极性,高效高质完成班委工作。
2.针对班委开展培训
加强对班委培训与培养,例如组织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或是讲座等方式,推动班委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3.充分利用互联网对班委进行教育和引导。
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特点,运用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板((BBS)、聊天室(IRC),QQ,MSN等网络互动平台,开展在线交流、网上专项服务,公开班委队伍建设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同学关心的实际热点问题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征询同学们的意见,在广大同学的关心和监督下培养班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4.关注班委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援助
对于班委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依靠他们自身调节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学校需要针对班委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把握一些适用的自我调适压力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心理卫生和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协调等应用性常识。
班委应树立大局观,培养自身强烈的责任感,保证班委工作的及时性,增强同学对班委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增强同学对班委工作的支持度,增进同学与班委的沟通交流,使双方能够在个人、学习,以及工作等多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与互通,推动班级的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盛义保,高海峰,田合雷:《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理论认识》,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5-106.
[2]齐春雷:《浅谈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及培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2-12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学生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点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线索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结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欣慰的,高职院校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学校发展还存在瓶颈,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继续解决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始终是高职教师们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概述
1.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针对学校学生教育和发展事务进行的一系列人事安排、通过规则的制定、制度的执行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及学校管理层。形成学生管理理念,从学校校园建设、班级建设、学生德育教育、知识技能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引导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
1.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地安排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学生管理事务中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使学校能够健康、可持续、积极向上地发展。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学校发展的基础,对学生管理所设定的准则,成为学校风貌形成的主要途径;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主要手段,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管理的缺失必将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第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同社会联系的媒介,高职学生发展是社会共同责任,对学生进行管理,使高职院校和社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1.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际上是高职院校学校发展的主线,因此,探讨学生管理相关的问题,是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管理活动的缺点、总结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活动的经验的主要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对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善,必然也会带动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师工作面貌的改善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提高。可以说,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相关问题,是规划高职院校未来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环境的变化
2.1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复杂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虽然班级管理工作看似结构性强、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的扩招使高职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多数是在高中课业成绩差、不服约束、无法继续进入本科教育的学生,因此可以说生源的整体质量不高。另外,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十分复杂,不仅包括本地的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还包括很多来自其他省市的学生,学生的生活背景不一样,教育背景不一样,对学生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
2.2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思维敏捷,但各种观念尚不成熟,有些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中循规蹈矩,但是缺乏创新性,他们的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学校生活中容易因为挫折而产生不良的心理;还有些学生来自于条件不较好的家庭,对自身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学校生活中与他人格格不入;另外,在高职院校中也不乏一些法制观念差、旷课情况严重、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学生,他们违反学校校规、上课顶撞任课教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可谓良莠不齐,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2.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受网络环境影响大
当今社会的标签是“信息科技”,而信息科技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就意味着五光十色的网络生活。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有许多对网络游戏的痴迷、经不起网络上黄色信息的诱惑、热爱网络聊天导致网恋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课余很少去图书馆、自修室,下课就去寝室或网吧上网,晚上上网到深夜,早上无法起床按时上课。网络给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2.4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社会支持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到65%以上,他们依赖性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缺乏吃苦精神,有争先之精神,无受挫之准备。另外还有一部分单亲家的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家庭问题的原因,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普遍存在思想叛逆的特点,无形中给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想得以发展,就必须将这些学生在社会家庭中的教育的缺失补足,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支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管理思想僵化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学生管理的重点放在保证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纪律,正常进行学习生活,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要求高,而对学生个人素质发展要求低。一味地要求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和特殊性。究其根源,单一枯燥的管理模式是由于学生管理指导思想老旧而造成的,现代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模式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完全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来。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就其根本,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素质高而教育素质不足造成的,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太多管理学生的方法和手段,教育思想和教育重点都不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学生管理思想必然不会发展。
3.2学生德育教育刻板的问题
德育教育是能够迅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重要教育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学生德育教育刻板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制时间为二至五年不等,期间学生需要接受单一职业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并且还需要有一年以上的实习期,实际上,高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是比较紧张的,德育教育通常由辅导员负责,政治教学多以法律和经济常识教育为主,单纯的德育教育并不多。在有限的德育教育中,依靠书本和苦口婆心的劝说仍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但这些形式并不为学生们所接受。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刻板,与德育教育方法的使用有极大的关系,学校不在德育教育方面下大力度进行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就难以提高。
3.3学生管理工作分配不均的问题
学生管理是学校每个教师的责任,同时社会各界和学生的家长也应对此负责,但在高职院校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下课后,任课教师跟班主任或辅导员抱怨:“你们班的学生太难管了!”辅导员或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负责人就学生问题请家长来共同探讨,家长又认为:学生在学校,理应由学校负责,学生发展不良,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家长应对学校问责;社会上大多数人也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偏见,认为学生素质无论如何都赶不上本科生。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承担了大多数的学生管理责任,学生自身主动约束自己的情况较少,学生家长对学生“撒手不管”,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想提高效果,就显得十分困难。
3.4学生管理模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以学校学生管理规范为准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则按照学生管理规范进行事务处理。因此可以说,学生管理的模式是十分单一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准则完全不一致,导致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与社会家庭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的脱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负责人与学生家长“失联”,是导致学生管理模式单一的主要原因。
4.应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策略
4.1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这是解决学生管理工作思想僵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实际上是使学生通过在校生活获得的能力和心理上的发展,而教师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辅助。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继续加强教师们的授课技能和科研能力之外,还需要使教师们在与学生沟通和课堂管理方面获得提高。学校应该安排高职院校教师到附近著名的大学进行观察学习,并且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使教师通过进修了解到自身素质提高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4.2采用灵活的德育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采用政治和法律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教材,但教材的内容比较枯燥,即使有很多案例,也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关系不大,教师如果将教材生搬硬套,不仅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还可能会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教学产生反感情绪,因此,建议教师将教材内容活用,从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教师放弃绘声绘色的讲说,请学生根据教材所举的案例,请学生分别扮演“主管”、“同事”、“当事人”的角色,对案例内容进行情景剧复现,将远离学生学习生活的案例转化成为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进行理解和感受模拟事件,使学生通过体会角色、感受角色,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重视。
4.3将学生管理工作合理分配
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应用学校教师共同分担,同时学生自身也应该成为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即实现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因此,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细致观察全体学生,选出那些正直、有领导能力、乐于承担责任的学生,组建班委会和宿管会。然后对选出的学生干部进行管理工作教育和培训,使这些学生明确自己的在班级中的角色作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通过互相协作共同管理学生群体;另外,可以将班级管理和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分给任课教师,邀请任课教师加入到班级活动中,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给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空间,达到“分权共管”的目的。
4.4采用全面的学生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由学校作为主力,家长和社会作为辅助,因此,采用全面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师和学生家长建立长久的、紧密的联系,并将本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果展现给社会。首先,建议班主任或辅导员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学生情况报告,使学生家长形成一个“关心孩子成长问题”的习惯,某个学生家长如果一周没收到班主任反映孩子在校情况的短信,会主动打电话来问班主任,这样,才能为家长参与德育教育提供可能性;其次,学校应定时开展能够展示本校学生素质的社会性活动,如参与公益植树、美化城市、进行环保宣传等活动,使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学生有深刻的了解,通过社会舆论去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并不仅仅是学校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引导和约束,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教育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棘手的教育环境,学生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建议高职院校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德育教育方面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将学生管理的责任进行再一次的划分,并联合社会和家长采用联合管理的方式,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维仲.浅析“赞美”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115-118
[2]杨友松.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14(6):225-227
[3]朱萍.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策略与途径[J].中国培训,2014(8):101-104
[4]雷凤成.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4(6):228-230
[5]杨家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政策执行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8-10
[6]舒爱萍.地方性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变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10-12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科学具有自身的价值,突出实践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运用社会科学的系统论方法的分析与研究,对体育社会科学决策与管理价值进行描述与解读。体育社会科学多用思维判断和目的性、情意性的语言来表达,透析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结合的系统论方法,将叶社会与体育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1.前言
体育社会科学它以人类的社会中的体育行为及由此体育行为产生的体育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体育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主要任务,主要包括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艺术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政治学、体育法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类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体育社会科学同体育自然科学一样,在现代社会科学与体育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了快速的进步与发展,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体育社会科学体系的价值。本文就体育社会科学决策与管理价值进行初步的描述与解读。
2.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含义
所谓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价值是社会“客体”不断满足“人——主体”的需要,反映主客体之间的客观的关系。人文科学是培养理想的人性、人格的多种学科的总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念支撑体系。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是指根据某种社会科学理论,具体设计和具体调整体育经济的具体决策与管理目标模式,决策与管理规则体系,决策与管理组织结构,决策与管理评价体系等。体育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革新、调整、重构与完善,都需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提供理性支撑,都需要预先更新与超前变革相对应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决策与管理科学化与体育社会科学是紧密关联的、相互交织、始终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用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来形容。体育社会科学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是为政府制定体育规划与体育战略决策提供咨询,以促进政府所制定的体育规划与体育战略决策建立在科学化的基础之上。决策科学理论反映,决策与管理离不开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决策与管理系统中的核心系统,然而,决策过程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与动态性的过程,是针讨事先规划的与未来的操作行动而制定的,决策是社会各项体育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职能。体育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重性质。在体育管理中,要求一定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话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体育管理质量的根本体现就在于实现决策目标,处理好社会体育活动与体育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体育活动与体育生产主体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在此其中,管理者运用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通过思维、判断与管理,以获得最大的体育社会效益与体育经济效益。
3.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构成
3.1导向性价值。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中的导向性价值,是在体育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视野下,引导公民个性对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与生活体育发生需要,启发与增强个人主体的体育意识,而不会阻碍个人主体对体育的追求与享受;公民对社会体育文化价值的认同。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是在公民个性张扬和主体健全的体育意识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导向解释系统,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大众性、地域性、可接受性、平民性和常识性。当前我国全面推行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力地促进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已采取切实措施,着力解决公民在形成体育社会生活方式中所面临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公益活动投人等各种矛盾和问题。通过普及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使其更具接受力、凝聚力、渗透力、亲和力、沟通力和说服力。通过体育立法、体育发展的方针与政策、体育体制与体育发展战略与规划、社会体育课程教学等,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断提升体育社会科学决策与管理的导向性价值。
3.2社会价值。现代社会化科学已成为一个由主体、手段、客体、管理等众多子系统构成的社会化大系统,他的总体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发展社会科学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系统方法。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的社会性价值,由于管理领域的不同,因而人们研究体育管理内容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许多多专门的体育管理学科,如体育国民经济管理、体育企业管理、体育工商行政管理、体育农业管理、一体育旅游管理、体育教育管理、体育医院管理等等。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正在认识到,虽然各个领域、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有其特殊性,但在这些特殊的体育管理活动中却都蕴含着管理活动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即无论在社会的什么领域或什么类型的组织中,管理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且这些规律不会因组织的性质或类别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以从社会普遍存在的体育管理活动中概括总结出一般的体育原理、体育理论、体育方法和体育技术。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小康目标的实现,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必将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双重任务,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间题,迫切需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为关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提高实践的预见性、科学性、自觉性。第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体育交往的增多,需要并有可能加强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趋势、经验和问题的研究,为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取天下之长,走中国自己.的路。第三,当前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最好的时期,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大好的环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第四,体育社会科学已被国家社会科学领导机关列为社会科学一级学科,纳人科学规划,预示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3.3经济价值。体育与社会经济是以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又密不可分的形式存在。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处理公共事物的政府表现如何,其体育决策是否正确、合理、可行,无疑重要。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代,各国政府体育决策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几乎毫无科学性可言。近代以来,体育决策科学化的思想逐渐发展起来,特别在体育知识经济时代,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体育知识管理,因为只有通过体育知识管理才能促进体育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体育知识管理既是整个体育知识链形成的过程,又是发展体育管理新技能,传播体育管理新技能以及体育管理新技能的应用与成旧体育管理技能的淘汰等。体育管理创新是建立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体育一创新管理是需要得到创新管理思想的指导。而当前体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是:结合体育实际运用创新的管理思想,培养和网罗优秀人才,构筑独特的体育知识生产与加工体系,为体育知识消费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体育知识产品”。在体育创新管理方面,例如世界足联举办的2006年世界杯比赛,在时间安排上,为了避免与2006年NBA总决赛时间的冲突,决定提前举行,使得世界杯的观看人数巨增,超过预计的经济效益。同时,对NBA总决赛的经济效益产生潜在的积极作用。作为体育企业的商业行为,若要取得最佳的体育社会效益和体育经济效益,是需要体育创新管理思想的指导。 转贴于
4.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的实现
4.1学习外国体育先进经验。在借鉴和学习国外体育管理思想、体育管理模式和体育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体育创新的管理思想有利于指导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体育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任何体育行业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运营环境之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体育管理思想、体育管理模式和体育管理方法。对国外体育的运营理论、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经验,是不宜盲目的套用和照本宣科。但在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经营环境下,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体育经营的实际,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体育经济的运行理论、经营方式与管理方法,这样,不但能够提升体育自身的经济水平,而且更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的实现。
4.2着力研究体育管理策略。体育知识管理是现代社会中激烈商业竞争的必然产物,为了能和竞争对手抗衡,任何组织机构都必须不断的巩固和保护自己的智慧资产。体育知识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利用多种信息技术的整和来支持一系列有关知识资源的管理策略。现代企业管理的优化表现在:无形资产经营所创造的利润将超过有形资产,一些企业便将自己的核心业务逐渐转向研究与开发、品牌经营、资产重组、产权经营等价值增值高、利润高的业务领域,而将那些需要大量有形资产投资和重复性劳动的物质产品生产、物流配送业务外包或委托出去.,交给那些专业化公司来完成。体育知识管理是一个内涵及其丰富的管理领域,不仅管理对象的多样化,而且管理角度也是多方面的。体育知识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将共同治理企业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而是体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企业体育技术、体育知识或体育管理知识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4.3着重追求体育经济效益。加快体育事业的产业化运作就是要将能够由社会办的项目交与社会办,并以产业化的方式运作。决策的风险随时存在,但科学决策可以把决策的风险降低到相对最小。对于一些项目来讲,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项目自身的特点导致一些项目难以或暂时难以进人市场。可以将这类项目分为两类: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来进行分析。对于奥运项目来说,由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奥运争光”依然会是公共产品,借助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也是我国近期目标,在这类项目的管理主要由国家管理的背景下,近期内弱化政府职能将增大实现目标的风险,’也是不切实际的。同时,社会改革的大趋势和社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求逐步实现一些项目协会的实体化运作,不断增加此类项目协会在体育管理中的作用,.以加快这类项目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因此,对于这类项目来说,在政府主导管理下,逐步实现向国家社会共同管理模式过渡是发展的趋势。择优是管理决策中的一项原则,也是一门艺术。对于非奥运会项目来讲,许多项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与奥运会项目相比在国家投人、新闻媒体的宣传上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对这类项目来说一方面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舆论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应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这类项目协会实体化管理的道路,以促进这类项目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着重追求体育经济效益。
4.4制定科学规划和培养科学人才。科学规划和研究课题规定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在制定科学规划,确立研究课题时,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作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保证必要的研究力量和经费。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及相关的理论研究,必然会充实学科的内容,丰富学科理论,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努力提高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业务研究能力;要从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提供机会和条件,让研究人员经常“补课”、“充电”,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其次,要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为他们的迅速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积极引导他们从事健康、文明的体育娱乐活动,并在锻炼技术,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参观、观摩、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再次,学校的育人工作.不仅要通过不断创新、吸收和发展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来完成,也要根据地方高等学校实际,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使教育体系结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