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扶贫论文

大学扶贫论文

时间:2022-12-20 06:2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扶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扶贫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硕师计划”;实施情况;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77-03

作者简介:张作岭(1963-),男,吉林四平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刘艳清(1972-),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赵朋(1982-),男,吉林公主岭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与心理学研究。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是影响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全面提升的难点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并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硕师计划”研究生(简称“硕师生”)培养质量上,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和思考,构建“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硕师计划”实施情况及培养模式的调整

“硕师计划”是专门为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制定的一项政策,主要是选拔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免试将其录取为“硕师生”,并与各省、县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让其到国家和省级扶贫县学校任教。“硕师计划”启动以来,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开始实施,累计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已达86所,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多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赴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学任教[1]。“硕师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农村教师的数量,改善了农村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截至目前,“硕师计划”的实施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试行阶段(2004至2005年)

试点工作主要在中西部19个省(市、区)进行,共有33所高校参与了推荐免试工作,有21所高校承担了培养任务,吸引了1 125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291个国家扶贫县高中任教,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2]。“硕师计划”的培养模式为“1+1+1+2”。即第一年,经推荐被免试录取的“硕师生”到签约扶贫县高中任教;第二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采取脱产的形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三年,“硕师生”在任教学校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论文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明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第四、第五年,继续在任教学校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2.推广阶段(2006至2009年)

2006年,教育部在其公布的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要“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的规模”,并认真总结了“硕师计划”实施两年来的经验,在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扩大了计划实施的规模,将服务范围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同时将培养模式调整为“3+1+1”。即前三年,“硕师生”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通过脱产的方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五年,“硕师生”返回任教学校,在工作的同时,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任务,并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由培养学校授予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为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

3.完善阶段(2010年至今)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扩大“硕师计划”的招生规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结合实施。同时,对“硕师计划”做出了如下调整。一是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二是培养模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三是“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相结合,凡被录取为“硕师生”的学生均可同时被聘为特岗教师。四是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和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在数量上均有所增加。

二、“硕师计划”实施的成效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实施“硕师计划”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吸引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此,该计划得到了各省(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培养学校和农村任教学校的高度重视。在该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阳光推荐,公平选拔,积极接纳,合理使用”的指导思想。 实施该计划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输送了一批本科毕业生,解决了农村教师匮乏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学科教师紧缺的困难。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三是成功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3]。

在我国,“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的工作,在政策导向、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实施的重点是把培养质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的教师,更需要高层次、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自“硕师计划”实施以来,所培养的“硕师生”总体质量偏低,与培养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2篇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55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之一。学校秉承“团结高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以“铸造师魂,提升师能”为目标,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沿革变迁,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流教研、培训特色的进修校。学校配足配齐办公、培训、教研需要的专用计算机130多台和10套多媒体演播设备,拥有藏书3万多册。开通了学校网站,建立了资源中心,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学校各项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地发挥了教研指导和师资培训的职能作用。

培训处积极推行强师兴教工程,大胆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探索“研训一体”的培训改革,试行多元化培训管理机制。在培训模式上,采取研训结合、名师讲坛、联片送培、课题拉动、任务驱动、导师带培、异地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在培训方法上,采取了与福州名师工作室送培下乡相结合、与市直学校支教相结合、与县学科工作室送教下乡相结合、与县教科研活动相结合、与校本研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培训实现了五个转变:从传统集中办班向联片送培下乡转变;从单纯理论讲授向提升课堂实践能力转变;从研训分离向研训一体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培训者定课题向受训者选课题转变。这些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基层教师的欢迎,被市教育局列为培训改革样板在全市推广。

中小幼教研处坚持以课例为载体,以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研训结合方式,聚焦课改实验、聚焦有效性教学、聚焦教材研究;注重对“达标课”“研究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四种课型的研究;采取教学视导与常规检查相结合,专题讲座与问题探讨相结合,送培下校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探究与常态教学相结合,校本教研与校际教研相结合,专题调研与“教学扶贫”相结合;推广情景示范式、专题研究式、学习反思式、临床诊断式、专业引领式、资料包式、论文交流式七种校本教研的模式;重视名师工程建设,鼓励名师“带一支队伍,抓一个项目,出一些成果”,“拓宽交流渠道,实现自我超越,打造科研特色,创造展示机会,加强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教研员和“本土名师”的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县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闽侯县委、县政府、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拨出100万元作为名师工程专项经费。建立了13个学科网页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开展了教学扶贫、课堂展示和巡回讲学等形式多样的送教下乡活动。2010年选派了87位中小幼名优教师、教研员前往华东师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研修,丰富了教研员、名教师教育教学阅历,开阔教育教学视野,提升了教科研能力。同时教研员每年走出县外、省外授课,举行专题讲座以及教材培训等达30多场次。

近3年来,学校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12项课题研究,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其中《农村学校“研训一体”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闽侯县“研训一体”培训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文章获2010年度全国教育改革论文一等奖。已结题的国家重点课题《初中英语课堂优化与课程标准实施》研究成果得到国家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张志源主任和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被授予华东师范大学“研训一体化专题研究基地”、福建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基地”。此外,近年还荣获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组织管理先进单位、福建省干训工作先进集体、福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项。

第3篇

一、个人简介

卢现祥,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贡献

一是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主要出版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3年修订本)、《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2010年第二版)及《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这三本书都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专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西方新制度经济的专著,多次重印,在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4月29日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的“被引次数最多的图书”显示,1996年出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被引1251次,在经济学类排在较前面。CSSCI评析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五年内在经济学领域被引100次以上的著作”中排名第9,五年内被引246次。在我国2000—2004年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96种图书中,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排在第19位。

二是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注重中国现实问题的剖析,关注国计民生。近年来以寻找一个好制度为主线,以现实问题为题材,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发表了近百篇理论随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并于2010年出版了《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随笔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本随笔集出版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搜狐读书、凤凰网读书、当当网读书、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或连载。

三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一些转型中的中国现实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这也是作为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吸引人的地方所在。经过筛选和修改,汇集成了这本《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次选择了36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制度理论、市场经济、国家理论与中国模式及中国经济问题。此前还出版了《寻租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和《有利于穷人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三、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卢现祥教授先后在《经济研究》、《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改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了与制度经济学有关的文章80多篇,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并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中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997—1998年卢现祥教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该课题率先在国内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又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扶贫资金运作的效率与漏损问题研究》。2007年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有利于穷人增长(PPG)的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发表后引起了较大反响。2010年又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研究》。卢现祥教授还主持了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卢现祥教授专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经济学三等奖。学术论文《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论我国市场化的“质”—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思考》分别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家族式管理与资本积累》(发表于《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新制度经济学》获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

第4篇

2019-2020学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和北师大教育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下,全体教职工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再一次取得了辉煌成绩,简要回顾如下:

1.教育部、人社部于2019年9月授予我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2020年高考再创佳绩

2020年高考,共有 668人参考,李清铭同学832分名列全省27名,被北京大学录取;祁大惠同学826分,被清华大学录取,陈奕瑾同学818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一本上线538 人,上线率80.5%,比2019年提高8个百分点,本科A批上线 664人,上线率99.4%,比2019年提高3个百分点。综合指标在全省各市县排名第一。

3.2020年中考再创奇迹

2020年中考有638人参考,平均分为699.3分(比去年提高13.1 分),囊括全市前7名,全市前10名占9人。700分以上382人,占参考人数的59.87%(比去年提高7.57%),占全市700分人数的78.3%,700分率创近五年新高。

4.大批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佳绩。

2019-2020学年我校共有160余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佳绩。

(1)在海南省政治微课微视频等优秀课例评选或专项比赛中,我校有14位教师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省级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三个,国家级三个。

(2)在2020年万宁市论文评比中论文上交87篇。在2020年海南省论文评比中,陈孝豪获得一等奖。

(3)在“中国好老师”教育案例评选中,我校有20篇案例获选。

(4)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辅导教师或学生市级以上获奖23项,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3个。

(5)15位教师获得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万宁市优秀教练员、裁判员”荣誉称号。全世红荣获“第八届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5.大批学生获奖,共计约200余人次。

在第32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学生创新项目成果三等奖4项(铜牌),科技实践活动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科幻画二等奖1项。在 “北斗领航梦想”全国青少年航天实践活动之“北斗探秘”科学探究活动中,全思雨同学和夏邦睿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与三等奖。王杉杉被评为2020年万宁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李慧馨、黄永琪、纪蔓雪、朱云鹤 被评为 2020年万宁市优秀共青团员,在新时代好少年“美好生活,劳动创造”演讲比赛决赛中,肖诗雨获得万宁市一等奖。

6.加大“学思课堂”建设,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成果突出。

在2019-2020学年中,学校教科室加大“学思课堂”建设,一学年来利用“学思课堂”项目共组织120余节研讨课,先后推出一批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参赛活动(如,励耘杯、省级青年教师赛课等)。

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工作,2020年国家级课题结题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三项,一项荣获优秀,一项荣获良好等级;当前,在研省级以上课题4项,小课题11项,全校111名老师参与课题研究。大批老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中发表科研论文。

7.学校党建和扶贫工作成绩突出。

开展党员活动12次,慰问困难教职工12人次,对口扶贫村2个,专职3人(含书记1人,第一书记1人),协助人员4人,支援贫困户脱贫款元,引导学校教职工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元。

8.学校被授予多项荣誉。

“万宁市七五普法先进单位”、“新时代好少年‘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示范学校’”。

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了解当前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分析并把握住形势,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关键。

学校办学已经八年,正值学校由跨越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又恰逢推进海南省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省教育厅不断推进各市县两校一园的战略布局,初步效果已经显现。如何在现有的成绩上突破自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判学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1.取得办学成绩的背景下,学校还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八年,是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迅速发展的八年。在万宁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北师大教育集团的关心下,学校各方面的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校园建设规模、班级建制数目、教师队伍数量等已基本稳定,学校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等已经形成。高考中考成绩连年攀高,不断突破,学校已经已经成为海南省一级甲等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已经成为海南省引进名校办学的成功典范。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体教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见自身的问题,清醒的直面问题,集中智慧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前行。

(1)在学生教育上,我们更多的关注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学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在学生管理上,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轻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3)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上,我们更多的关注学习行为,轻视了学生的语言行为、就餐行为、住宿行为等。

(4)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更多关注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的培养,轻视了教师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

(5)在管理方法上,我们过多的关注制度管理,轻视了与教师感情交流、思想交流。

(6)在制度建设上,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与时俱进。个别制度已经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7)在办学条件上,2012年投入的部分办公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已经影响到教师的备课、课题研究等,因经费有限,只能分批更换和改造。

(8)在教科研建设上,如何在新高考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通过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竞争力。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农村 扶贫开发 贵州省 政策

一、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一)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法律保障制度

贵州省专门针对扶贫开发出台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于2013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在制定该《条例》时,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省在全国范围内仍是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数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按照当时国家规定的扶贫标准,我省还有贫困人口1149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9.4%;贫困发生率高达33.4%。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有乌蒙山片区、武陵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共计70个县,该区域的贫困人口占全省总数的86.3%、贫困乡镇占87.6%、贫困村占84.3%。由此可见,在制定《条例》时,我省的扶贫开发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扶贫攻坚任务仍非常重。为了让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有法可依,也为了规范各种扶贫开发行为,保障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帮助扶贫对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减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扶贫开发政策,制定《条例》是非常必要的。

《条例》对扶贫对象、政府及相关部门所承担的扶贫开发责任、扶贫项目地管理、扶贫资金地管理、扶贫开发的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问题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使得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法律法规进行保驾护航。

(二)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贵州省在过去五年,贫困人口数减少65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数达66万人,有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当然,《条例》也起到一定作用,《条例》的制定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依法推进的新阶段,同时确保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有法可依。该《条例》实施期间全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 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贵州省在过去五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实施以来也起到一定保障扶贫开发工作开展的作用。但是,为了与全国同步实现在2020年达到小康标准,贵州省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仍需要面临每年让一百余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巨大压力,所以我省农村扶贫开发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省88个县区中有70个属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745万人,再加上我省不少地方的基础设施仍然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人民群众因灾、因病致贫,甚至返贫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扶贫攻坚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要依法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首先,对于扶贫开发的法规、政策认识有待提高,《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适用性不强。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条例》以及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还不够了解,很多地方对于怎样稳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工作不够重视。我省的扶贫开发条例已经施行三年多,期间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都出台了大量有关扶贫开发的政策,我省的扶贫开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作为我省扶贫开发的法律制度保障已经出现了适用性不强的问题。

其次,基层的扶贫队伍工作能力较弱,还需加强精准扶贫工作力度。部分基层扶贫开发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对于扶贫开发政策及《条例》的执行并不到位。导致扶贫开发工作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一定会影响总体扶贫开发规划落实、扶贫项目地开展、扶贫资金地发放等很多工作的精准程度。

再次,投入的扶贫资金不足,扶贫资金地使用、管理、监督有待加强。在扶贫资金投入的问题上,尽管各级财政每年都在增加投入,但投入资金总额与扶贫任务需求还是没法适应。对于资源整合的问题,《条例》中有对于资源整合的规定,但执行效果并不太好,有些部门还是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没能使不同的扶贫资源结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效用。对于资金使用的问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途径过于单一,使得扶贫资金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对于资金管理的问题,例如存在部分项目资金发放较晚,使得项目实施单位难以开展工作,以致影响到项目实施进度。对于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执行的问题,《条例》也有明确的公示规定,但仍有部分地方出现公示公告内容不完整的问题。还有贫困地区扶贫?苑⒅械姆缸镂侍猓?庑缸镄形?婕俺?街叭ń?猩笈?钅孔式稹⑽淳??几谋浞銎犊?⑾钅亢妥式鹩猛荆?傲臁⑿楸ā⑴灿梅銎犊?⒆式鸬刃形??渲校?勾嬖?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81_1.shtml>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在《条例》中也规定了责任追究制度,但因为监管不到位导致这些犯罪行为仍然存在。

最后,安排的扶贫项目不切合当地实情,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问题出现在有的项目没有考虑清楚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人员条件,从而导致项目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一些项目规模太小,又很分散,没法形成一定规模,以至于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项目的后期管理不到位,而且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也不及时,直接导致项目失败;还有针对缺乏基础设施的贫困地区的相关设施建设项目安排得太少,乡村道路、水利设施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三、 贵州省农村扶贫开发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法规的力度

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对扶贫开发政策法规的学习以及贯彻落实,加强扶贫工作者对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要充分意识到扶贫开发是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脱贫目标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情况,每个扶贫工作者都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完成好这项工作。扶贫工作者必须熟练运用《条例》和扶贫开发政策开展工作,并且要帮助农民群众了解《条例》和扶贫开发政策,调动农民群众对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要大力宣传《条例》和扶贫开发政策,以期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营造依法开展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二) 加强扶贫开发队伍的建设

努力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阶段繁重的农村扶贫开发任务的需要。按照《条例》规定,加快设置贫困乡镇的扶贫工作机构,安排各项扶贫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同时,也要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干部队伍的质量,定期对农村扶贫开发干部进行扶贫工作培训,并进行相关人才的引进,保障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高质量。通过加强农村扶贫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度,全面准确地对致贫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严格划分扶贫对象和救济对象,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帮扶计划,确保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 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强资金项目监管

竭尽全力去争取中央财政的专项扶贫资金、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等资金支持我省扶贫开发事业。同时,加大地方财政对于扶贫资金地投入,吸引更大范围的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到扶贫开发事业中,并建立起扶贫资金地有偿使用、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对于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进度。集各方力量,充分整合利用扶贫资源,提高扶贫资源的整体效用。要保障产业化扶贫的重点项目投入,也要提高扶贫项目的覆盖面。切实做好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提升人民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按照《条例》规定,财政、扶贫、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须做好监管工作。

(四) 努力提高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

让龙头企业、合作社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组织农民打造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自然条件,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种植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提供相关农业科技技术,做好特色品牌建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产业扶贫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项目时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尽量转变当前部分群众配合度不高、项目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细分各部门职责,全面调动相关部门和贫困农户的积极性,全力推进项目开展,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五) 调整扶贫开发机制

要着眼于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积极转变传统的扶贫方式、手段,从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脱贫能力入手,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形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协调好贫困农户尽快脱贫与长远生计、典型示范点建设与帮扶全部贫困人口总体推进的关系。坚持产业扶贫与智力扶贫并重,充分发挥基层组织、驻村帮扶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宣传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帮助贫困农户学习掌握实用技术,提高综合素质。

(六) 加强依法监督工作

按照《条例》的规定,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通过听取专项报告,以人大代表执法检查、工作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而各级政府以及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以此提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完成各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使我省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6篇

一、严格政策,依法治理,是做好成招工作的基础

要做到严格政策,依法治招,首先是要学校领导重视成招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应深刻认识到成教招生工作是学校整个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领导,学校应成立以招生工作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部署学校的招生工作。其次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在招生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即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办法公开、录取分数线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对招生录取全过程监督,在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和省高招委的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还应制定《招生工作人员守则》、《招生录取工作机构及职责》、《招生录取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这些文件汇编成册,下发给每个招生工作人员,从而自觉维护招生工作的严肃性。

二、依靠办学特色,对口招生,实行订单式培养是做好招生工作的主渠道

在近几年的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许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但是由于不少企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条件等原因,多年来,难以招聘到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毕业生,因而人才奇缺的顽症严重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因此,招生学校应敏锐地去捕捉这一时不我待的扩大生源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确定“对口招生,实行订单式培养”的全新的企校合作办学模式,从而确保办学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实践证明“对口招生,实行订单式培养”的企校合作办学模式虽然是一条艰辛的办学、创业之路,也可谓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希望工程”。然而越是边远的山区,艰苦的行业,越是缺乏人才,最迫切要求大专院校进行人才扶贫、知识扶贫。

“对口招生,实行订单式培养”的企校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企校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作为企业来说,投资少、受益大,职工进校不离岗,在自家单位就能接受大学教师的知识传授,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还能请老师在生产现场、工作岗位上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作为学校来说,拓宽了办学、科研的渠道,扩大了生源,提高了办学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一支思想和业务都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质量立校、服务考生,因人施教,是做好招生工作的生命所在

规模的不断扩展,需要质量来保障,这既是立校之本,更是招生宣传全过程中的利剑,有了质量作保证,我们的招生人员在宣传过程中,才能理直气壮,敢于承诺,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才会被认可。笔者认为在狠抓质量就必须树立一种理念,贯彻一条主线,严把四个关口。树立一种理念是指树立一切工作围绕服务考生,服务学生而运作。俗话说“顾客就是上帝”,同样就招生而言,就办学而言,考生、学生就是“上帝”,这是我们上至领导下至每位教职员工应有的共识;贯彻一条主线是指以学生“因用而学”、学校“因人施教”为主线,并贯彻于办学全过程。比如实行“一个专业多种培养规格”的培养模式,即同一个专业名称下,针对生源群体的不同工作特性制定了多个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因用而学”,学校“因人施教”。严把四个关口一是指生源质量关。主要是对新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坚决杜绝通过各种通过违纪手段被录取的新生报到注册;二是指教学关。除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授课外,还必须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督导,同时注重对学生到课率的考勤;三是指考试关。核心做法是实行“教考分离”;四是指毕业关。主要审查学习的学习成绩,尤其是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否符合要求,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应规定“一生一专题”,严格执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制度。

四、正视困难、剖析成因,创新思路,是做好成招工作的根本

第7篇

关键词:农业;高校;贫困生;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300-2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到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学生工作)的资助,项目名称: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编号:1253xs414。

0 前言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贫困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农业高校中贫困生的人数增加更快。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我校现有贫困生人数6375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0%,其中动物科技学院1047名本科生中,贫困生比例高达60%,如何妥善的处理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院校领导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恢复心理平衡,树立起自尊、自爱、自立的坚强信念,拥有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健康;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我校“育人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特征

农业高校贫困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多为较为封闭的农村或边远地区,家乡的父老乡亲对“农业高校”存在较为严重的误解,时常认为“好不容易花这么大努力和金钱从农村走出去,结果还是从事农业,以后没有什么前途”,这些曲解使得贫困生的父母与家庭感到抬不起头,给在校贫困生带来了许多困扰。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发展导致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攀富鄙穷的社会风气使得部分贫困生不愿意把贫困看成是历练,而是看成苦难和挫折,对金钱充满了渴望,这些社会因素导致贫困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情绪。

1.1 自卑心理

贫困生虽然家境贫寒,但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坚强的毅力,在中学时代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从小就形成了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态。进入大学以后,大家都是学习上的精英,贫困生突然间感觉自己的优势荡然无存,再加上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在心理上十分脆弱。他们越觉得自己家境贫寒低人一等,也就越加害怕别人另眼相看。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不愿被人看不起,不愿轻易与老师或者同学谈及家庭经济状况,而是把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在寻求和接受资助时,常感到人格受到伤害,甚至不愿参加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形成自尊而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双重性格。生活上的困难、心理上的不成熟,加上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造成了他们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冲突导致了他们的情绪表现极不稳定。

1.2 焦虑心理

贫困生由于其家境贫寒,学习和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保证,他们常为饮食和学费而担忧,特别是一部分贫困生因饮食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从而导致他们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不佳等不良后果,使他们愈发感到惶惶不安、忧心忡忡。长此以往,紧张和焦虑油然而生。还有就业过程中将遇到的挑战无形中更增加了贫困生的压力和焦虑感。贫困生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体验损害了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从而严重地影响其学习和正常生活。

1.3 敏感多疑心理

贫困生心理负荷一般较重。经济上的拮据、语言的匮乏、衣着的寒酸使他们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常常内心设防很多,总是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不足,疑心别人说自己吝啬、落伍,不愿与同学交往,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的甚至对家庭富裕的同学产生嫉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贫困生有更多的心理包袱,形成多疑心理并且胆小怕事。

2 引起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社会环境、经济原因、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教养模式、个性特征等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典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2.1 贫困家庭

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他们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贫困生的心理年龄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生理年龄,许多情况使他们忧虑和紧张,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

2.2 相对落后的习惯使其对城市文化不适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以农村为中心的文化在城市必然遇到冲击,而自己又不愿为城市文化修正自己的习惯,由此将产生诸多矛盾,继而产生自卑心理。

2.3 城乡差异使其对环境不适应

农村和城市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化的建筑、设备比比皆是,人们往往是见多识广,而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则是经济落后,人们相对孤陋寡闻。这种城乡差异往往使刚入学的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电话卡等都不会用,起初心理上会有较大的不适应,但这种不适应带来的自卑心理往往是暂时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贫困生能正确面对,积极适应,但有些人却长期不能适应,造成心理自卑,不可自拔。

2.4 资助工作的实施不当

社会上一些善意的资助实施不当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有的资助工作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折,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学校一部分困难补助发放不恰当,没有具体调查清楚,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同学得不到补助,而另一些非困难学生却占用了名额,致使困难学生的心理更加不平衡。

3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相关途径

3.1 建立健全农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是保障

首先,建立贫困生档案。了解和掌握贫困生思想动态是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农业高校通过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基层院系动态排查等方法,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各种困境和难题。其次,健全农业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心理健康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农业高校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组织保障,专人负责工作,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办公场所,设立专项经费,通过引进人才、培训等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人员专家化,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作为必修课进行系统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自己调节或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再次,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农业高校应建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结合高校BBS、QQ流等方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宽教育途径,建设教育新阵地。

3.2 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力求扶贫方法上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传统的扶贫都是简单的给予,这种扶贫的方法虽然起到了扶贫解困的作用,但也在特困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划出一道明显的界限,这往往会导致贫困生的自闭心理。解决之道就是广开扶贫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助学。第一种方法是积极帮助特困生申请办理助学贷款,使贫困生真正摆脱心理的自卑感;第二种方法是变明补为暗补。因为贫困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的不适应而导致学习成绩有可能在短时期内难以适应,而过去单靠学习奖学金的发放来帮助贫困生的做法有可能使贫困生失去救助,因此必须创造性地设立奖项扩大奖学金的发放范围,如变贫困生补助为各种形式的贫困生奖学金;在扶贫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本学校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加大奖学金的发放范围和力度,以适当的途径和适当的时机,使真正的贫困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第三种做法是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助学岗位,变无偿补助为有偿补助等等,使贫困生真正摆脱施舍感所带来的自卑、负疚等心理负担,走向自立、自强。

3.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贫困生的具体实际,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低头,能够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力求使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主动承受由于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贫困生创造“精神解困”的环境

引导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提倡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纠正部分人群对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偏见,摈弃世俗观念;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大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力度,防止出现对贫困大学生的不公平现象等。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从无到有,由少至多,从零散到系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乃至繁荣的过程,但已有研究成果重复度较高,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方法总体呈实证和思辨两大模式,前者强调调查、实验;后者多以思辨、解释及经验总结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师理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对象。但现有研究多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谈,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同时,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规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及实效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综上所述,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求学过往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帮扶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高校的贫困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贫困大学生在学业上跟其他大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心理贫困问题上不再“贫困”,以期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真正地担负起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徐燕刚,刘文亮,胡芸.高校贫困生心理能力初探[J].教学研究,2007年04期.

[2] 刘登菊.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 黄慧.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晶晶,黄一涛.市场导向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6期.

[5] 宋梅.适宜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建设[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第8篇

关键词:湘西州;农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93-02

一、湘西州农业扶贫主要模式

1.特色文化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湘西创意农业的民俗文化植入的模式,就是通过创意的手段将蕴含在湘西农村的优秀的民俗文化与农业相结合,形成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如上所知,湘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歌舞文化资源,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因此在发展创意农业是,要充分的运用这些资源。如湘西茶文化产业模式湘西风俗丰富多彩,要善于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苗族文化,土家族文化就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走向世界,在国内外有很大的知名度。湘西古丈县可以运用当地名人宋祖英宣传古丈的苗族文化,开展古丈的茶文化,并结合古丈的茶资源,开展自己的茶文化特色,形成知名度和产业化,以此促进当地的茶事业的发展。

2.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湘西景色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有丰富的物种,并且在政府的倡导下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大量的种植柑橘和猕猴桃,在当地成立了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实行“公司+大学+协会+农户”的运行模式,在湘西建设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达5万亩,以优质猕猴桃为原料,生产加工成老爹猕猴桃饮料、猕猴桃果汁、猕猴桃果王素等品种达10余种,特别是依靠吉首大学的科研成果对猕猴桃果王素提炼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是中国猕猴桃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湘西也可以与农业科技合作,培育猕猴桃和椪柑新品种,比如可以培育出保鲜时间更长,味道更鲜美的品种,或者是可以培育出在每个季节都能生产的品种,这样人们就能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湘西生产的猕猴桃和椪柑。

3.低碳生态强化模式。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湘西山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面积也很高,因此湘西创意农业可以以生态涵养为前提,在市场的导向下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创意服务业体系。如观光牧业,即兴建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打猎场、森林动物园等,养殖各种兽、鸟、畜等,让游人观光和参与喂养等。湘西地属丘陵地带,林地宽广,所以适合发展山间养殖厂如现在流行的柴鸡蛋、绿鸡蛋就是把鸡放到山间自然喂养,以满足都市人们自然健康的需求

4.特色服务创意式。创意产业蕴含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人本化现代知识服务业,创意农业主要为人们提供精神服务和精神享受,而不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的服务。服务特色发展模式主要是针对当地的消费群体,湘西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娱乐活动和娱乐方式也受到限制,所以具有特色和创意的娱乐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发展特色的服务模式,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降低成本和风险。

二、湘西州农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无保护使用土地。近年来,湘西州地区自然资源和森林植被,一直处于一种过度的开发现状,主要体现在农业、矿业和林业等方面,使得这些资源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加速。资料显示:湘西州境内的土壤侵蚀量为年3 150吨/平方公里,河流含沙量呈逐年增多态势,水土流失面积和石漠化面积都比较多。据调查,因为无保护使用土地以及过度施用无机化肥,湘西州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的速度下降,据农业、国土部门2005年对耕地勘测表明:全州中低产田比重高达85%,且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据历史资料显示:2007年湘西州耕地资源利用率(农作物复种指数)仅为19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湘西是长江下游、包括洞庭湖区域的生态屏障,湘西生态环境对整个湖南利害攸关,其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下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肥力、降低土地石漠化速度、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工业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矿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全州的支柱产业,除极个别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小规模运作,根本达不到国家特殊行业的基本准入条件。目前湘西州采矿企业矿产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废渣回收率只达到15%,工业废水、废气得不到有效治理,使生态环境由点污染向面污染转变,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致使工业区周围的农田失去了农用价值,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排放工业废气形成的酸雨,影响地区更为广阔,危害则更深远。

3.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农业投入不足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的比较利益相对较低,据资料显示,每元资金投资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收益比例大概是1∶2.5∶2,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比较收益原理支配,农业生产诸要素如资源、人力、土地向比较利益高,机会成本低的非农产业流动,从而导致农业投入不足。由于投入不足,湘西州农业基础脆弱,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并且,也由于教育和技术投入的不足,政府对持续农业发展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不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谈发展持续农业,保护资源与环境,就是一句空话。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下。湘西州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成效比较显著。产业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现,产业链条利益连接机制初建。但湘西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业基地与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由于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没有一个完善统一的科学规划,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自发发展状态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产业基地发展不均衡,多的柑桔近80万亩,少的秦简茶、花椒只有2~3万亩;龙头企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分布不合理,偌大的柑桔和蔬菜产业没有一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而中药材、畜牧业等产业都集起多家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与龙头企业发展不匹配,相当部分龙头企业没有足够的原材料,生产不足,不能满足运转,如万发薯业一年生产时间只有3个月,秦简茶业也只有4个月;金凤凰公司也因目前只有5 000吨产量的叉尾鲴原料,只能满足企业第一期加工车间1/3的加工量,这就造成设备闲置。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州农业产业化,形成比较稳固链条的还只有猕猴桃产业,“老爹”公司一年可持续生产9个多月的时间。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产业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是发展持续农业的前提条件;市场或流通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持续农业发展有赖于由稳定的销售渠道、健全的流通网络构成的各类市场,发挥正确的市场导向,充分地占有市场信息和积极有效地参与市场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只有将农业纳入市场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引导农业的发展,才能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湘西州农业科技扶贫对策研究

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科研成果,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视科技在农业中的推广和应用。湘西州农业发展已经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和地区,要想实现跳跃性的发展,赶上或超过其他省市和地区,第一,必须加强技术的投入力度,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投入是关键,投入过低,显然会对农业现代化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以及其他各部门的合作,获得高等院校的人才支持,指导农业生产,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政府还应该大力支持建设一个技术推广平台,农民可以及时和农业专家沟通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指导农民提高农业生产力;建立一支较大规模和具较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用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实现湘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目标。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湘西农业现代化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据2009年数据统计,湖南省平均通汽车村比重为90%,通电话村比重为89.2%,而湘西分别为83.5%和82.6%;湘西人均用电量为46千瓦时/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9.2千瓦时/人。再加上公路通畅率不高,全州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硬化率不到5%,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现湘西农村公路硬化,保障公路通畅,继续加快电网建设,使农村用电得以保障,才能进一步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环境效益。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效益。基于湘西自然环境比较脆弱,要实现湘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生产污染,维护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生产使用洁净能源和生态肥料。由于湘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湘西已经在筹划建立一个以张家界、凤凰为中心的旅游圈,因此,湘西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观光农业,根据湘西的特色产品桐油、猕猴桃、古丈毛尖、保靖岚尖、泸溪柑桔等建立相关的旅游纪念产品产业,在改良湘西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的同时,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魏晋堂.实施三大战略 开创农业扶贫新局面[J].云南农业,2004,(11):2-3.

[2] 张琴.农业扶贫重在信息扶贫[J].中国国情国力,2004,(12):36-37.

[3] 庞守林,陈宝峰.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G]//中国扶贫论文精粹,2001:7.

[4] 孙丰,张晓磊,张立强.科技创新为农业扶贫提供强劲动力[N].承德日报,2013-03-03(001).

[5] 庞守林,陈宝峰.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0,(2):20-23.

[6] 扎西才郎,宋华清.海西州农业扶贫开发综述[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5):51-54.

收稿日期:2013-06-19

第9篇

论文摘要:贫困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独特性,通过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卡特尔16PF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根据人格理论分析了贫困生人格的成因: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成熟动机强烈,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教育管理对策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从而出现了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的“双困生”。由于心理能量不足,贫困生容易产生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负性变化,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经济上给予了贫困生很大的帮助,但在我们工作中仍能感受到贫困生精神状态的低落。因此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而且要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扶贫,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精神压力。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笔者从九江市四所本、专科院校各个年级的学生中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00名贫困生(月个人消费总额低于九江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40O名非贫困生,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量表fl6PF1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各400份,回收问卷贫困生368份和非贫困生392份,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2%和98%。数据统计采用W_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和SPSS软件包。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因素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16PF值

从图l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有恒性(G)、忧虑性(O)、独立性(Q2)、自律性(Q3)四个方面分值高于非贫困生,而在聪慧性(B)、稳定性(C)、兴奋性(F)、敢为性(H)、世故性(N)、实验性(Q1)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低于非贫困生。通过统计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聪慧性(B)和敢为性(H)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其显著性小于0.05,而在兴奋性(F)方面显著性明显,其值小于0.01.表明贫困生较朴实,做事审慎、保守,甚至有退缩倾向。

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次级人格因素。比较卡特尔教授在研究人的l6种个性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有4个次元素可以进一步诊断人格特点根据卡特尔的次级人格因素分数的计算公式.利用图1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次级人格因素从图2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内向与外向方面与非贫困生差距明显,其显著性差异小于0.05,表现在贫困生相对较内向,在人际交往中不主动,甚至缺少自信。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笔者采用访谈法结合人格理论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O5名来自于农村.其中164名来自于边远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对有些新科技不了解,没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所以进入大学后,贫困生在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二)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13名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其中195名同学表示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为了免受伤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封闭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极易产生自轻、自贱、自畏等自我意识的偏离,行为上也往往表现为退缩:还有65名同学表示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面对一切,他们在交往中不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感情.又挫伤本人的自尊心.形成人际危机:另外.经济上的拮据也往往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成就动机强烈

在访谈中有310名贫困生表示.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在高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性方面要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策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在努力加大对贫困生经济扶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在充分了解掌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如笔者在此研究其间。吸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2名。参与成立本校以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自强社”在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通过社员们的自助、助人、服务社会等模式.将他们的个人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把当前的困难与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够成熟的为自己定位,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笔者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为了使贫困生打开心扉。笔者组织贫困生开展一些以他们自身为主角的活动,如“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资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困难群体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贫困生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逐步消除孤独感.并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才华,升华自我。

(三)开展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训练

笔者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能力不高、乐群性分值低、较自闭等心理特点,尝试开展了一些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如在“肯定性团体训练”中.要求贫困生合理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寻找消极的自我意识.然后运用自我辩质训练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法及各种社交技巧的训练.变通方式.实现认知重建一位同学在参加完“信任之旅”活动后表示.能信任别人是温暖幸福的.被人信任是自豪的.给别人一份信任.给自己一种责任.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更融洽可见.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并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进而提高了兴奋性.增强了信心.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帮助贫困生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从自身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笔者研究其问.尝试在学校勤工助学群体中组织开展“十佳服务标兵”、“意志坚强好青年”、“逆境中的英才”等评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自身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认识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第10篇

作者简介:吴铀生(1955-),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经济。 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经济;特色农牧业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14-04

四川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资源是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血脉和基础,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这是促进四川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必要条件。

学界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已经相当多,中国知网目前就有4600多条记录;关于“社会稳定战略”的研究也有不少,中国知网有60多条记录,而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就比较少。仅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1]《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 》[2]《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3]三篇,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一、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一)加强资源开发与资源整合

资源开发是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而资源整合是现阶段发展的主线。所谓资源整合,是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对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加大资源勘查与综合开发力度,首先要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加强对国家紧缺、市场潜力大且四川民族地区又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钒、钛、富铁矿、铜、铅、锌、饰面石材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使之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备建设基地。开辟新类型、新矿种的利用途径。加强对矿山深部及勘查。加强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优先推进鼓励开采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发,集约有序推进限制开发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采,禁止开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矿产资源。其次,要加强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4]加强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再次,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开发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壮大可再生资源产业。加强以麻风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最后,要加强资源配套整合开发,合理利用水利资源、电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方电力要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相对集中的区域,电能规划建设要与工业集中区发展相配套。水利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同电能资源开相吻合,同时要与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走“以水蓄电、以水促游、以水养农牧”的道路,形成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五大产业的联系和互动。在“三江”流域及其它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资源配套较好的地区,形成“水利+电站+矿产+旅游+农牧业”的产业链。

(二)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

四川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已经形成传统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实现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率先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围绕优质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有机肥,发展保护性耕作,防止土壤退化。抓住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的大好形势,实施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和省级“33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川粮优化工程、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围绕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国家优质茧生产基地,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观赏花卉和工业原料花卉生产基地,早市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荞麦基地,优质黑山羊、半细毛羊等高原畜产品畜牧基地,亚热带水产基地,优质苹果、晚熟芒果、冬春枇杷、优质石榴、酿酒葡萄、甜橙等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大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加强对糖业加工、蚕业加工、烟业加工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建设贸工农技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发展烟草、中药、乳制品、软饮料、酿酒、粮油制品、肉食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业优势产业链和产品链。围绕“四大体系”建设,健全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以基层、偏远山区为重点,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重,大力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全省农业“三百”工程、农技特派员制度和“农家大院”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重点加强“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灌)配套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有条件的地区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大力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建设一批集聚性高、辐射力强的城乡市场,培育壮大一批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健全果蔬、烤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突破农药残留水平检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实施地理标志品牌工程和原产地保护工程,重点培育地方名优品牌,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5]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一二三产业发展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要立足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水电产业,为打造最大的水电工业区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大岷江流域、黑水河流域、杂谷脑河流域、白水河流域、孟屯河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开发力度,加快十里铺、毛尔盖、狮子坪、薛城、古城、色尔古、柳坪、桑坪、双河电站等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围绕水电项目建设培育地方服务市场。抓住水电项目建设迅猛拉动经济的难得机遇,以项目建设需求为导向,培育地方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工程市场,加快场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地方经济容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全面推动流域综合开发,就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培育接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一是狠抓“以水兴农兴牧”,提高四川民族地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和草场建设,发展生态农牧业。二是贯彻“以水助工强工”,充分利用低价优质水电,发展高载能工业,振兴县域经济。三是实现“以水育游旺游”,加强库区、湿地景点开发和景观整治,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农牧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6]四是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环保优先,合理开发”为原则,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城镇体系是优化四川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壮大县域经济。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增强特色农业发展能力。围绕构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轻纺工业原料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宜农荒地改造,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搞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培养专业种养大户,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大力推广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通过增产和节约投入促进增收。抓好劳务开发,加快建设农民培训体系,实行“定向培训”、“定单培训”,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积极组织好、引导好劳务输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新型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繁荣农村经济。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区的基石,是承接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力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内生积累和发展能力。

(三)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不足、技术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是四川民族地区主要问题,也是制约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7]因此,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四川民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的通道,着力提升干线公路等级,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并重,大中小微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保障体系、统一的水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内区外对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电子政务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巩固提高四川民族地区的电话、电视和网络普及成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

三、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措施

(一)加强扶贫开发

以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为重点,围绕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通村公路、住房解困等扶贫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提高稳定解决温饱人口的持续发展能力,防止“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确保贫困地区的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依靠科技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水平和效益,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和完善“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形成 “集中投入、捆绑使用、配套建设、整村推进、成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川民族地区部分属中高山峡谷地区,为地质灾害频发区,因大暴雨或局部地区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是其主要自然灾害。重点加强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谷段和成昆线沿线等泥石流、崩塌、滑坡易发地段的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难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搞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四川民族地区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是我国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震防、抗、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强化建筑物抗震设防,加强宏观观测点、微观观测台网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灾害信息的获取时效和地震预测水平。

(三)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扫盲力度,巩固“两基”成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大力培育民族师资,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区文化服务网络,把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村文化阵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提高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发射、接收质量,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民族与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节目,把四川民族地区建设成藏族文化中心。健全完善卫生事业。大力建设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巩固和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地位。

(四)保障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问题,更重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首先应建立健全当地生产安全机制,加强生产安全建设,切实抓好矿产、煤窑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地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生产安全机制的建设应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其次,完善救援体系,建立动态实时监控系统和突发性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以提高社会安全的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8]再次,继续完善民族地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最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户、贫困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畸残人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城镇孤寡老人和孤儿、艾滋病导致的孤儿和孤老以及各县市政府规定的其它救助对象在吃饭、穿衣、居住、医疗、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在就业、技能培训、司法援助等方面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罗洪群,王凤,何彬,田乐蒙.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J].天府新论,2012(1).

[2]马大正.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J].国家安全通讯,2000-09-25.

[3]张倍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04-01.

[4]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4).

[5]丁一.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市场拓展的营销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9).

[6]王彬彬. 攀西地区构建能源资源节约型工业结构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8(06).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扶贫;贫困文化;文化富民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对农村进行“输血”或“造血”式扶贫。其结果是在“输血”的同时,造就了一批“懒汉村”,“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春等救济粮,冬等棉衣裳,夏炎秋雨不出房”的现象。而近几年的“造血”工程,前景也不容乐观。不管是送技术、送信息、帮助农民修路、上项目、办企业,还是与农民结对子,建农机站,这些花费很大心血建立起来的设施与场所往往成了摆设,与扶贫目的相距很远,导致大量的扶贫资金流失,最终迫使“造血”工程“胎死腹中”。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为什么在国家每年下拨的扶贫资金成倍增长、财政支农资金以每年数百亿的速度递增的同时,还是解决不了某些地区的贫困落后状况呢?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依靠国家的“三农”政策,通过自身的努力,很快就摆脱贫困,而另一些人却整年与贫困相随相伴呢?国家的扶贫政策为什么得不到实际的经济效益呢?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调查,发现造成一些地区持续贫困的原因根本不在物质的支持方面,而根源于农村长期固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贫困文化”。因此,能否消解农村的贫困文化,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贫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认为,穷人贫困与其拥有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

他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阶层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一套“病态”的价值信仰系统,他们不愿意也不期望自身的经济繁荣,不期望走向上层社会……逐渐地,他们有了相悖于主流社会的亚文化生活方式。在他看来,贫困文化首先是一种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不相容而处于边缘状态的特有文化。处于贫困文化中的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认识自己的困难。其次,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穷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其结果形成了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贫困文化。一旦形成贫困文化,穷人就会不断招募新成员,并通过耳提面命的方式对后代进行教化和引导,将病态的信仰快速传递给未成年人,把他们锁进贫困、绝望而堕落的怪圈,训练他们成为社会的底层人。

在我国,贫困文化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国内的许多学者都将贫困文化看作是传统小农文化的一种表现,具体可归结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贫守旧、求稳求全、知足常乐的生活观,重农轻商、不思变革、重义轻利的财富观,安土重迁、守望田园的乡土观,好逸恶劳、办事拖沓的人生习性,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消极等待、恪守传统的时间观,自给自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群观,生性多疑、盲目排外的人际观,急功近利、恶意“杀熟”的功利观等,不一而足。由此可知,“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1]所以,贫困文化是一种社会的、习俗的或心理的因素促成的社会积淀,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适应和自我维护。它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形成一种消极的价值取向和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并与目光短浅、空虚无聊、听天由命、自暴自弃相联系,是个人、家庭和社会贫困的根源。

贫困文化的产生可以从传统和现代2条线索去挖掘。从传统方面来看,早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我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社会。他认为,“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2]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信奉“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生活方式,循规蹈矩地守着自己的“土窝”,对外部的世界、外部的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正如鲁迅笔下阿Q居住的“土谷祠”一样,有“土”、有“谷”、有“祠”便足矣,有时甚至为了维持目前的生活状态而“饿死不离乡”。其次,封闭的地域性使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被尊奉为理想的社会。在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公共设施短缺,信息不畅。这些是贫困文化产生的地域性土壤。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的地缘关系,自然促成了贫困地区的乡土观念和落后的价值理念。再次,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格局以及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是形成贫困文化的制度性因素。农民由于社会排斥而实现不了自己的“预期”,因而,“在极其贫困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会具有获得和占有的欲望。他们的愿望超不出日常需要的范围,或者即使表现出了某种超出常需的愿望,这种愿望也不过是一种痴想,永远不会发展成为一种强烈的意志力量。当这种状态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人们就会变得没有远见,满不在乎,苟且偷生。”[3]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土地至上、小农本位、重农轻商、重义轻利、多子多福、知足常乐、听天由命是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的价值观。

从现代方面来看,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但在广大农村,由于道路交通、大众传媒等公共设施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一些农民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作物;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他们不善于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厂矿企业,结果往往使一些扶贫项目在经营中倒闭、破产。这样不仅使国家的扶贫资金流失,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地区农民的“预期”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使得他们退守到贫困文化的防御中去。穷人认为,他们的贫困是上天造就的,不管外界怎样给他们“输血”或扶持他们“造血”,都摆脱不了贫困的梦魇。贫困文化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穷人中蔓延,使他们在贫困的泥潭中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因此,要彻底根除农民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思想上摈弃他们的贫困文化。

2消解农村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贫困文化的价值观念直接制约着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

文化贫困是农民贫困的根源。要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从贫困的主体———“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即向他们输入新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用的技术,输入各方信息,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达到文化富民的目的。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2.1坚持文化扶贫的持续性文化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对贫困文化的改造和创新,涉及整个传统文化领域,包括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因此,要克服文化扶贫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一阵风”做法。要把文化扶贫当作改造贫困文化的活动,建设性的扶贫,把文化扶贫当作一种“移风易俗”的文化建设工程。“三下乡”活动应该保持经常性、长期性;要加强对乡村文化队伍、科技队伍的支援和培训;做到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通住户,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能村镇通互联网,及时把外界的信息传送给农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走出去”,开阔视野,创造经济效益;把科技人员“请进来”,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交给农民新的技能和知识,一方面增加农产品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教会农民怎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2把转变农民的价值观念作为根本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本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把文化扶贫作为一种精神改造和建设的工程。培育农民文化自觉的意识,转变思想观念。要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借助图书、大众传媒等文化载体,对贫困人群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针对他们的“自我藩篱”,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确立他们的文化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转变生活价值形态。

2.3重视“三农”问题,切断贫困文化的传承渠道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为贫困文化的产生与蔓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打破这种结构上的藩篱,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贫困文化滋生的土壤。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正在致力于建设的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只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才会更加切实有效。农民只有在思想上增强了“抗贫抗弱”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摈弃贫困文化,接受外界输入的新文化。

2.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祭祖拜天仪式及宗教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谣言、谚语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面人、糖人、剪纸、编织、刺绣、彩绘、蜡染等。这些民间蕴藏的民族文化瑰宝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欣赏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更在于它们融合了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承载着原生态、环境及文化的历史印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整理和开发,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文化自身的建设,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2.5打造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文化”与“产业”本属2个概念。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文化特有的经济价值,尝试着用经济的手段来看待传统文化的积淀,寻找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的交接点,于是文化消费、文化贸易、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等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文化富民,就是要把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出来,直接惠及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体。对各地的地方性文化,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调查与重估。通过科学价值评估,做出能否开发、怎样开发、如何实施等决策,让群众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参与者,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生产与消费的互动轨道,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改变地区贫困面貌、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全获奖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2.

第12篇

宁夏的黄土高原在天底下一望无际,茫茫一片。到处都是山丘,平地是黄色的,小丘也是黄色的。在那里,没有柳絮的飘飞,没有蒲公英的飞扬,只有裸露的地面与灼热茫茫的山坡;在那里,听不见车辆喧闹,也听不见街头音乐,只有泛黄的书轻轻翻动在补丁的衣服上;在那里,不见钢琴的华丽,也看不见吉他的浪漫,只有炎炎烈日下干涸的小手拖着锄头。在这个贫穷与艰难侵蚀的地方,风凛冽得肆意,刺骨着,割痛心弦。

他是一位平凡岗位上的老师————黄志滨,他也是在茫茫大海中指引我前进的语文老师。2007年,其本人的科研成果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在他指导下的课题成员的论文也相继获得国家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让他所指导的学生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春蕾杯”征文一、三等奖,他个人也被评为“优秀园丁奖”:他也是厦门市集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从九七年分配至今,担任过八年班主任和四年年段长,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是好样的。他以校为家,做事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时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1年8月,当省教育厅“赴宁夏扶贫支教”的文件下达时,黄志滨老师在众多教师中是第一个报名的。他要去的海原县被联合国称为“人类不宜居住的地方”。他远离了倪红灯的闪烁,放弃了优越的条件,毅然选择了贫困山区,他愿意在那里生根发芽,用自己的双手开拓出新的一片土地。黄土高坡上,他穿过蜿蜒曲折的小路终于看见了坐落在山脚下的学校。面对天气的恶劣,面对贫穷的落后,面对挫折的考验,他并不屈服生活的困苦与无奈中,反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每一个人。在残酷的现实中他用钱来资助每一个人,使无数学生重新背上了新爱的小书包;在知识的海洋中,他用他的学富五车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渴望与向往。他的乐观鼓舞着那里的人勇敢地面对挑战。他的信念来自于何方?是上级的指示,,还是为了功成名就,一定不会是这样。是因为他坚信有一天,他们一定可以走在绿洲里。这样的信念,才促使他不断在黑暗中摸索着黎明。

他有一位学生因为贫穷而中途停止学习撵转打工,花报春汛时,远方却传来了噩耗,当他知道的时候,他焦急的直跺脚,一遍又一遍的来回踱步走着,终于,在那个大雪纷纷扬扬的冬天,他奋不顾身的顶着零下二十度的寒冷来到了这位学生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残败不堪的房屋,好像只要轻轻的一吹,这屋子就倒了。他走平了地上的石头,磨破了一双又一双皮鞋。在他的资助与劝导下,终于,学生重返校园。学生的父亲半卧在床也坚持起来向他敬礼,唱出赞美的歌儿。悠扬的歌声萦绕不散,太阳已偏西,谁也不肯离去,是啊。宁夏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大家都说他在用汗水浇灌着春天的花儿,他在用犁铧耕耘着四季,他在用色彩渲染着人生。月亮和太阳收藏了许许多多的光辉,盖起了高楼大厦。他只是微微上扬着嘴角说。“我想让大家走在绿洲里”。会有这么一天的。

在那个被世人遗忘的地方比城里,吃的,喝的,住的对他来说无不是一种极限的挑战。冬天,零下一二十度,天寒地冻,单烧炕、架炉子一事就够头痛的了,更不用说一两周才上县城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对于特别爱干净的他来说,那又是怎样的折磨啊。有一次,因水土不服,加上气候不适应,他的喉咙溃疡得利害,连话都说不出来,但他从没落下一节课,坚持到周末才上县挂瓶吃药。当地老师都说他不愧是来自特区的一头老黄牛。这头老黄牛,一直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别人,如果人生没有遇到过海浪或岛屿,那就不够精彩了。如果上帝没有给你一双美丽的翅膀,那你可以自己编制。

那里的校训不是勤奋努力,也不是刻苦学习,而是“考到有水的地方去”。是的,八年后,那个以前被他资助的学生终于越过黄土高坡,第一次走在了绿洲里。他现在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副主席,因为他,学生摆脱了贫穷,不用再一辈子背朝黄天面朝土的耕耘,农忙,不用再面对那几十几亩地发愁,不会再喝不上干净的水。学生说。即使我身在荒漠中,我都觉得心情灿烂无比,因为我知道,我一直走在绿洲里。

记得他说过一句话,"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过早的放弃了自己",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只有勇于拼搏,在长满荆刺的道路中杀出一条路,才能走在绿洲里。

他的一句走在绿洲里,让乌云顿时拨开云雾见星光,让宗宗的泉水弯弯的缠绕在整个贫困山区,让蒲公英顿时找到回家的方向。铁会生锈,河水会干涸,绿洲永不会老,只要心中有片洁净的绿洲,普罗米修斯将会为你点燃圣火,鲜花小鸟将会为你歌唱,乐谱的音符将会为你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