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足球训练计划

小学足球训练计划

时间:2022-06-30 15:36:21

小学足球训练计划

第1篇

足球教学是中师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规定: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虽然足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中师体育教学中与篮球、羽毛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其群众基础远远不足,因此在中师体育教学中足球往往没有受到充分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中师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中等师范学校的足球课程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一、提高中师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同样在高中体育足球训练中教师应当充分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训练。首先,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 进球时的画面往往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兴奋和激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多观看几场足球比赛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进球时的激动和兴奋感,提高对足球的喜爱。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足球知识和足球文化,帮助学生了解足球,理解足球,从而对足球这一项运动产生兴趣,进而为日后的足球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如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转变传统的枯燥体育训练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始终保持对足球训练的饱满热情。

二、创新中师足球教学理念

在我国,足球的历史悠久而且长远,国民对足球的兴趣十分浓厚。但为何我国足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中师学生对足球虽有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但学生对足球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运动,水平参齐不齐,缺乏专业的足球技能培训和具体的足球战术,团体的合作能力较差,配合程度不高等因素,是造成中师学生体质普遍较差,足球运动水平不高的原因。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教师应创新足球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为目标。创新足球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制订符合学生的教学技术,对学生的技能及时提出建议。要改变足球体育的课程现状,课程的随意性,学生的态度消极、散漫、没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足球的教学质量,必须解决。教师需要制订学习计划,让学生完成计划,让课程气氛严肃起来,若没有完成计划,需要受罚。如,在足球场设置障碍物,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带球掠过并将球踢进龙门,每人有3次机会,分小组进行,若3次都没有将球踢进龙门或者带球时出现纰漏,则需要受到惩罚。同时,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估,提出他们的缺点和优点,对于某一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教师若能及时对学生进行一番评价,除了能帮学生了解自己的动作规范程度,还能改进、巩固学生的足球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帮学生树立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足球运动,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教师便为学生制定目标;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教师便在训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克服恐惧,战胜困难。在足球运动中,必须要有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这样学习才有动力,足球技术水平才能进步。

三、制定合理的足球训练计划

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它能够促使教学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在进行中师体育足球训练之前,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计划的制定应当满足一下几个要求:首先制定的足球训练计划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使足球训练不与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冲突,同时又能保障训练时间足够充足达到提高学生足球水平的目的。其次,制定的计划应当满足不同学生的训练需求,由于不同学生在足球训练上的水平不同,所以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如对力量不够的学生加强其力量方面的锻炼,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重点训练其基本的足球技能等等,做到训练能够全方面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薄弱点。最后,训练计划应当能够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足球的训练不应当仅仅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功,锻炼学生的身体为目的,而应当与本学期的体育足球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正正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提高学生对足球的认知。

四、提高中师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师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提升足球训练有效性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体育训练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往往都是以跑步、压腿、做伸展运动为主,整个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倦怠、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以一种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枯燥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愉悦的环境中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接棒短跑”的形式代替以往的跑步训练,将学生分为几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接棒跑步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耐力;再如,以“躲避碰触”的形式来让学生在一定区域距离内躲避区域范围外的另一个学生的碰触来训练学生的身体的灵活度以及反应能力等等。

五、改革中师足球教学方法

当今世界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体育也应该提倡以人为本。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创新,要敢于运用更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我们不妨转变一下思维角度和关系地位,把教师的注意力从对教学的“控制”转向对学生“学习”与“理解”的指导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无目的或被动的,他们将根据自己的水平按所需学习足球运动的技巧,加深了对足球运动的理解。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让其通过人人参与的自由比赛,让其认识各种技巧和战术在实战中的作用和意义,加强临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有机地结合足球的特点,设计和采用各种创新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过顶长传球、搓球、挑球三项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直接进行过顶长传球的教学,很多学生不能快速领悟。如果先进行近距离挑球练习,再在挑球的基础上练习搓球技术,最后再练习过顶长传球技术,这样就会容易很多。可见,通过对比式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更快地掌握各项技术,同时更加深刻领悟到此三项传接球技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揣摩教学内容,找到课程中知识点存在的联系,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穿课前教学思路,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篇

摘 要 足球作为一项团体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拼搏精神,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足球校队的训练也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高中足球校队训练有效性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训练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高中 足球校队 训练 提升

学校开展足球校队主要是为了发现和培养足球人才,在实施训练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想要提升足球校队训练的有效性,首先要分析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影响高中足球校队训练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高中的学习紧张,学生们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学校里的足球运动员们除了平时文化课的学习,课余时间还要参加足球训练,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对足球训练积极性的降低。还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因为担心踢足球以后的出路问题,又怕影响学习,所以不支持他们参加学校的足球队,导致足球队里很多都是没有基础的学生。同时,平时训练多,参加比赛的机会少,也成了学生缺乏积极性的一方面因素。

(二)教练员缺乏足够的职业素养

训练的有效性跟教练员的职业技能是分不开的。教练员缺少完整详细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和形式单一,目的性不强,这些都是导致训练成果不佳的原因,同时呆板的训练模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每个学校关注的自然是升学率,忽视了对足球队的训练和管理,而足球训练和比赛所需的经费支出也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其次,教练员的工资待遇不高也是造成他们消极怠工的原因之一。很多教练员牺牲寒暑假来为学生训练,但得到的课时费却少之又少。最后是由于比赛机会少,教练员的奖惩制度不完善,都使得教练员的训练缺乏动力。

(三)缺乏完善的训练计划和实战经验

想要提升训练有效性,切实有效的训练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训练计划是实施训练的纲领和准则,是控制训练的前提。有些校园足球队的训练散漫、无纪律,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训练计划。再者,要先把设计好的计划真正落实到训练中,需要学生和教练员的积极配合。实战经验,对一个足球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的实战经验是通过参加正式的比赛来提高的,但由于学生参加足球比赛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实战经验不足,但想要真正提升训练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非常重要。

二、高中足球校队训练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一)加强学生足球训练的积极性

想要促进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就要能够让足球成为能够吸引学生的一项运动,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足球比赛。学校经常举行足球赛,不仅能让运动员跟教练员的实战经验得到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足球文化的了解和吸收。想要在比赛中获胜,学生就要主动在比赛之前付出很多努力,在比赛中就要勇敢拼搏。通过比赛前的加强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足球训练的积极性。

(二)制定并实施训练计划

制定训练计划既要考虑到实际的目标要求,也要符合学校提供的客观条件。系统的足球训练计划要根据学校跟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合理地安排好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保证在不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训练的质量。

可以从以下的方面来将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1.反应和速度

足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反应和速度很重要,这关系到足球运动员技能的发挥。而反应包括转身、变向、急起和急停,速度包括短距离快跑,良好的反应能力能使运动员快速摆脱对手,所以在训练中应注重运动员的反应和速度的训练。

2.力量和耐力

力量的训练在任何运动中都必须进行。在足球运动中,除了要注重全面力量的训练,还要突出部位力量的专项训练,尤其是腹部和下肢。在训练中,要结合不同部位的不同特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足球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足够的耐力,而耐力体现在能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反复冲刺和急停,及时地进攻和防守。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加强耐力的训练。

3.身体协调性及柔韧性

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能使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是在实际中合理应用技能的根本保证,而身体柔韧性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前提。因此,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对足球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三)提高实战经验

想要提高实战经验,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学好基本技能,并针对不足加强训练。如果在训练中发现不规范动作要及时纠正,针对每个动作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结合好多个技术动作,对足球有感觉,才能在赛场上灵活应用。具体对策如下:

1.将多个基本动作结合练习,使队员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同时运用自如;

2.教会运动员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发挥好技术,注重平时的实战训练,坚强队员之间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自主的协调、解决,将技术发挥到最好;

3.培养运动员的防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防守的重要性,并在训练中加以练习,从而提高他们在赛场上的综合实力。

三、结束语

高中足球校队训练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训练计划,同时也少不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 女子足球 科学 训练

近几年来,女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曾经辉煌的中国女足却停步不前,甚至有了退步的迹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女子足球的市场化不高、后备力量薄弱是最大问题之一。为了在目前的体制和经济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女足运动,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足协已经与教育部达成共识,将女足后备人才的培养交给学校,在全国学校中举办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体制,以达到更好地培养我国的女足后备人才的目的。因此,作为培养人才最基层的中小学,已经慢慢成为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阵地。

而本人在作为中小学女足教练员的几年中,发现大多数的中小学女足训练基本照搬男子足球的训练套路,忽视了运动员性别、生理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训练任务和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这一关键因素,使训练走入了一定的误区,如何运用更科学的手段对中小学女子运动员进行训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作者本人的训练实践经验,结合理论,总结出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科学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同行共同商榷。

1如何对中小学女足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

1.1科学选材方面

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选材是实施科学训练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水平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要把科学选材与经验选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今后选材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手段进行科学选材,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相结合是现今广为常用的选材方法。首先,年龄因素是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运动员的日历年龄、生物年龄以及运动年龄进行科学测量,可以有助于分析、推断出运动员竞技潜力的大小,并可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为今后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身材高、体重大的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占有优势。所以,身体形态因素是直接影响运动员选材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三,在预测青少年从事足球运动的能力时,不能忽视遗传因素的影响,对未来训练发展提供潜力是遗传效应的主要作用。所以,在全面了解选拔对象的家庭情况后,应把父母是运动员的子女列为选材的重点对象。第四,运动机能能力因素是科学选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运动员健康、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术进行测试是科学选材必不可少的手段。最后,心理和智力因素是科学选材尤为重要的指标,在选材时,尽量挑选意志坚强、注意力集中、自控能力强、稳定沉着、有创造性、理解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活泼开朗、积极好动、勇敢顽强、集体感强和责任心强的运动员,另外,在测试个人的接受能力快慢、思维能力强弱以外,还应把文化水平的高低作为考虑因素之一。

1.2心理方面

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比赛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技术、战术、身体等训练水平的高低,还依赖于运动员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诸心理素质的训练水平。由于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运动员的心理还没完全成熟,注意力不易持久,自制能力较差,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注意特点已经有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尤其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倍感兴趣,同时她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应对她们的心理特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还要考虑到她们的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在平时多给予学生一些激励和鼓励,就算学生的技术、动作还未尽人意,只要教练员多一点激励和鼓励都会给学生一种自信、一种肯定,以致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等心理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水平时,难度应由小到大,使能力逐步提高。同技术、战术训练一样,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训练过程,应纳入一个球队的多年计划之中,在不同的训练周期、训练阶段要有不同的训练任务、内容。

1.3技、战术方面

1.3.1 技术训练。足球技术在足球运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青少年时期的可塑性大,对基本技术接受快,所以,对于中小学女足运动员来说,此阶段是技术训练的最佳时期,也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科学地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只有基本技术练好了,才能进行更高技术水平的动作的练习。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根据队员的水平、程度,分不同阶段,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1.3.2 战术训练

早期对其加速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有益的,培养易早期介入。战术意识的训练应与技术训练融为一体,实行多讲、多练、多看等方法,使她们理解应怎样去比赛。首先,讲解分析尤为重要,讲解分析的实质主要是促使球员理解应怎样去活动(比赛),在不同的比赛场景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好。多练是促进球员积极投入到训练、比赛中去,充分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意提高战术意识。多看则是多观察水平较为突出的球员在比赛中的战术素养,让水平较低的球员了解和学习优秀运动员良好的战术意识。

1.4 身体素质方面。根据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训练中应加强对球员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的练习,合理地对球员进行速度练习,减少或避免耐力素质在小学女足运动训练中的实施。

灵敏性和柔韧性是保证掌握技术动作不可或缺的身体素质之一,广泛的灵敏性、柔韧性,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就打好基础。而速度素质是足球运动员基本素质之一,在中小学女子足球教学训练中应对起动、起跳速度和反应速度以及技术连接速度加强训练。其最好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是在对抗练习中完成。

2结论与建议

2.1 科学选材是中小学女子足球科学训练的重要前提,年龄因素、身体形态因素、遗传因素、运动机能能力因素、心理和智力因素都是科学选材测试的重要指标。

2.2心理素质训练是当今足球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一个球队的多年计划之中,在不同的训练周期、训练阶段要有不同的训练任务、内容。

2.3 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根据球员的水平、程度,分不同阶段,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2.4 在教学训练中应加强对球员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的练习,合理地对球员进行速度练习,减少或避免耐力素质在小学女足运动训练中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韩会君,徐建华,吴武彪.广东省实施“体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赵厚华.足球运动员灵敏和柔韧素质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21-23.

[3]刘卫民.年龄因素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因素的影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30-34.

[4]张廷安.现代足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第4篇

(一)考试项目和赋分比例

体育术科考试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个部分组成。赋分比例如下:

基本素质 75%

专项基础 25%

其中:1.基本素质考试(225分),包括100米跑(75分)、立定三级跳(75分)和原地掷实心球(75分)三项,考生必须参加这三项内容的考试。

2.专项基础考试(75分),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球、乒乓球左推右攻(发球机发球)和100米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泳4种泳式)共五项,考生按规定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

(二)考试形式和成绩计算

1.体育术科考试采取现场测试的形式进行,满分为300分,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中每个项目满分均为75分。

2.体育术科成绩计算办法:

体育术科考试总分=基本素质得分+专项基础得分

科学制定术科训练计划:为了提高运动的成绩,对体育考生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科学训练,必须制定训练计划。实行每月一测试,让学生感觉每月有进步,增强自信心。同时,根据本月的测试成绩制订下月要达到的目标,也好有针对性的调整下月的训练计划。希望学校能帮助加强与外校高考体育生的交流训练,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场地,考验其心理素质。

训练措施:高三体育术科备考的起讫时间:为2011年的7月11――2012年的2月1日。高三体育备考整体实施阶段性为持续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阶段(2011、7、11――2011、7、30)共18课时,主要是身体基本练习为主和专项基础项目为辅。

1、7月第一周,日期范围是7.11-7.16,训练内容:(1).小步跑,车轮跑,折叠跑,原地摆譬练习;(2)2.100米的变速跑(要求:直道全速跑,弯道慢走和放松)(3)3.原地掷实心(40次50次)综上所述:7月16日进行摸底测试,然后针对学生成绩确定7月30日测试要达到的目标;

2、7月第二周,日期范围7.18-7.23训练内容: 力量 十 身体基本素质(1)7个梯架的连续双脚跳跃(2)5公斤的小杠铃直臂后上举成反弓后向前举(3)65公斤的杠铃半蹲

(4) 双杠上勾脚做仰卧起坐(5)公斤的杠铃连续前上举 综上所述:力量练习前,一定让学生热身充分,然后先小力量,少次数,小强度的练习然后才慢慢过度到大力量,大强度的练习;

3、7月第三周 ,日期范围:7.25-7.30,训练内容:跑 十 专项项目(1)在起跑器上做“预备”姿势听信号起跑(2)120150米快速跑十惯性跑十快速跑(3)排球垫球、传球十足球颠球运过杆十篮球运球定点投篮和上篮(4)立定三级跳远练习,综上所述:专项基础项目学生根据选择的项目到相应场地进行练习,7月30日进行测试,同时给学生布置暑假身体训练作业。

第二阶段(9月111月15)主要是身体素质和专项基础项目同步间歇训练法,让学生要考试的四个项目同时进步。

1、训练时间:星期一,早训内容:休息(参加升旗仪式),晚训内容:(1)70米的在足球场拉轮胎快速跑(一去一回/组,67组)(2).100米的变速跑,直道全速跑弯道道慢走和放松(两个直道100米/组,45组)(3)原地掷实心球(4050次);

2、训练时间:星期二,早训内容:专项项目练习,(1)排球垫球、传球(2)足球颠球运过杆(3)篮球运球定点投篮和上篮,晚训内容:力量十身体素质(1)7个栏架的连续双脚跳跃(2)5公斤的小杠铃直臂后上举成反弓后向前举(810次/组)(3)75公斤的杠铃半蹲(1015次/组)(4)双杠上勾脚做仰卧起坐(1217次/组)(5)25公斤的杠铃连续前上举(1015次/组)注:5个项目循环练习/组,78组;

3、训练时间:星期三,早训内容:下肢力量爆发(1)连续单脚跳(2)跨步跳(3)单脚连续两跳后换脚

跳,晚训内容:(1)70米的在足球场拉轮胎快速跑(轮胎里面放34个实心球,一去一回/组,67组)(2)100米的变速跑,直道全速跑弯道道慢走和放松(两个直道100米/组,45组)(3).原地掷实心球(4050次);

4、训练时间:星期四:早训内容:专项项目练习(1)排球垫球、传球.(2)足球颠球运过杆(3)篮球运球定点投篮和上篮,晚训内容:大力量十身体素质(1)7个栏架的连续双脚跳跃(2)5公斤的小杠铃直臂后上举成反弓后向前举(67次/组)(3)75公斤的杠铃半蹲和深蹲(57次/组)(4)双杠上勾脚做仰卧起坐(1013次/组),(5)30公斤的杠铃连续前上举(810次/组)注:5个项目循环练习/组,78组;

5、训练时间:星期五,早训内容:下肢力量爆发(1)连续单脚跳(2)跨步跳(3)单脚连续两跳后换脚跳(4)蛙跳;晚训内容:1、70米的在足球场拉轮胎快速跑(轮胎里面放2个实心球加一个铅球,一去一回/组,67组)2、.100米的变速跑,直道全速跑弯道道慢走和放松(两个直道100米/组,45组)3、.原地掷实心球(4050次/组);

6、训练时间:星期六,早训内容:专项项目练习(1).排球垫球、传球(2).足球颠球运过杆(3).篮球运球定点投篮和上篮,晚训内容:力量十身体素质(1)7个栏架的连续双脚跳跃(2)5公斤的小杠铃直臂后上举成反弓后向前举(810次/组)(3)80公斤的杠铃半蹲(1015次/组)(4)双杠上勾脚做仰卧起坐(1217次/组)(5)25公斤的杠铃连续前上举(1015次/组)注:5个项目循环练习/组,78组;

7、星期天:休息调整。

第三阶段(1月112月1)2周,强度逐渐减小,到最后七天变为小强度小量,同时以测试为主;1月16日-1月20日,到兄弟学校进行体育生交流训练模拟测试一次;2月1日左右奔赴广州考场适应场地。

说明:

1) 每周2节体育课用来进行立定三级跳远训练。

2) 每周的自习课用来进行专项项目:排球、足球、篮球的训练。

3) 每月底进行一次模拟测试,根据测试成绩给每位同学合理确定下个月测试所要达到的目标。

4) 下大雨天进力量训练:

1. 卧推 十 两头起 十 仰卧起坐 十 负重背起

第5篇

一、高中足球队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对高中足球运动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是促进足球项目良性发展的保障。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做好梯队建设才能保证这项运动的持续发展。做好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足球队建设,抓好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审批以及日常管理,以此来促进中学生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中小学足球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1)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在对中小学足球运动管理中缺乏足够的重视。(2)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任何体育运动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是该项目良性发展的保证。(3)缺少对教练员定期进行必要的再教育。教练员执教水平的优良直接关系到一支队伍竞技水平的高低。这也是造成中学生足球竞技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2.教练员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管理制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待遇低可能是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练员一天的训练报酬和其他文化课老师一节45分钟的自习课都没有可比性,对教练员的考核也没有具体方案与制度,缺少合理的激励制度,只是同工不同酬,这也势必造成每个教练员一贯采用传统的训练手段去训练,很少有教练员去主动学习或研究如何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各学校基本都是以提高升学率为准绳,开展应试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称为“兴趣活动”。在中央《七号文件》中很大的篇幅都叙述了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强调体育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其他文化课老师。但在很多校领导面前,此文件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3.选材方法死板、低效传统的训练手段和简单的运动员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实效的训练和合理的选材”是决定竞技能力发展的要素,选拔有潜力的运动员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科学选材是任何竞技项目训练的基础,它不仅是选拔一个优秀的运动后备力量的程序,又是对运动的培养和提高足球竞技能力中的关键环节。

4.没有系统、完善的训练计划管理制度。训练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内容、有组织地在教练员的辅导下,使运动员的认知和技能得到提高。从训练的教育学名词概念中可以看出,训练必须是在教练员有计划的辅导下进行,训练如果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训练就不能够很好地使学生获得技术与技能,这种训练也只能称为是活动。高中足球队训练,部分学校教练训练的随意性大,训练没有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时效性差,缺少系统性与计划性的指导,使训练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以至于在各级各类的足球比赛中失去竞争力。

5.缺乏系统的竞赛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在对中小学足球运动的管理中,各级主管部门缺乏建立一个系统的竞赛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最基本的中小学年度足球赛都不能够正常举行,战术训练缺少检验的渠道,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管理中,更缺少激励制度,优秀的运动队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一旦有失误,各种批评就会纷至沓来,这样势必会打击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高中足球队在自治区中学生足球比赛中的竞争力,建立系统的竞赛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是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高中足球队管理水平的对策

1.建立系统的训练梯队、设立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加大经费投入。足球梯队建设与管理,是一支队伍长期保持较高竞技水平的保障。后备梯队的质量是各级足球队伍持续发展和保持优异竞技成绩的关键。在足球传统项目的设立与经费投入都能到位的情况下,缺乏日常的督促与管理。因此,近几年传统项目学校基本是徒有虚名。

2.教练员教学与训练分离、聘请专业教练员、制定教练员的考核制度。教学与训练分离就是学校体育组应设立独立的训练机构,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或聘请专业教练员,并有完善的教练员管理和考核制度。内蒙古师范大学肖东君教授提出“教学与训练分离可以很好地协调教师教学和训练间的矛盾,更有利于教练员提高训练与教学的实效,便于领导的督促和管理,充分发挥教练队伍的能动作用 ”。

3.制定因地制宜的选材方案与运动员管理制度。各高中在中考足球特长生招生中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即通过一次初中升高中体育特长生考试来决定考生的命运。经过历年招生队员的实践,这样势必造成埋没真正有“天赋”或有“潜力”的队员,由于这部分队员在中学没有参加过正规的足球训练或在测试中某些素质(100米、立定跳远、800米、铅球)欠缺而达不到招考分数线而落榜,还有部分足球优秀运动员由于文化课达不到要求也无法进入理想的高中就读参加系统的足球训练等。因此,制定因地制宜的选材方案是高中足球运动员中考特招亟待解决的问题。

4.建立完善的训练、竞赛管理体系。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可以不仅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能力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还可以演练战术、检验训练的成效以及发现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同时可以充实和提高足球运动员的实战经验。因此,建立完善的训练、竞赛管理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不仅增添足球氛围,更可以增加我市足球后备队员的实战经验,同时可以通过各种比赛来发现和选拔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以此来促进青少年参加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和引领青少年投入足球训练之中。

第6篇

关键词: 教练员 训练计划 训练情况

1.柳州市中学篮球教练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执教年限分析

柳州市中学篮球教练员没有一个是专职的,全部是体育教师兼教练员,他们既上体育课,同时也带篮球队训练。我们随机抽样调查市50名教练员,男教练员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84%,女教练员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16%;平均年龄41.2岁;学历层次大专与大学各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40%,与现代中学体制改革的学历要求是相吻合的;研究生学历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20%,与未来发展的学历要求是相一致的。教练员的职称等级情况:高级职称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36%,中级职称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46%,初级职称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18%。中级职称的人数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才是高级职称。平均执教年限14.2年。说明柳州市中学教练员中青年教练员占绝大多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工作的热爱程度是非常热爱篮球工作的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92%,持一般态度的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8%。说明他们的态度很积极,对篮球很热爱。但他们缺乏篮球训练经验和指挥比赛的能力及管理队伍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

2.柳州市中学篮球教练员训练经费的来源与落实情况

中学每年无训练经费的学校占市中学总数的84%,有经费的占中学总数的16%。经费落实情况(见图1),仅有16%的经费全部用于学生的占市中学总数的56%,一半用于学生的占市中学总数的44%,反映出市中学篮球训练的经费严重短缺。

3.中学篮球教练员在篮球训练中对场地的要求

市中学篮球训练的场地大部分在室外篮球场的占市中学总数的74%,室内体育馆占市中学总数的26%,训练场地条件差,场地非常紧张,无配套的训练设备。说明场地设施的提供非常困难,现有的场地远远满足不了中学教练员的需要。

4.中学篮球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情况

在被调查中学教练员中,62%的教练员制定周期性训练计划,22%的教练员制定了年计划,16%的教练员制定了月计划。说明了柳州市教练员为了应付一个比赛,制定一个应急计划,因此对周期性时间安排有计划。而没有长远的计划,同时每天训练计划也很少,甚至没有。一个队伍的发展必须要有周密的长远计划、周期性计划、月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人才、高质量的运动队伍,如果没有计划则无从谈起。

5.柳州市中学篮球教练员每天、每次训练情况

市中学教练员每天、每次训练的时间安排与中学生的期望值是一致的。只是教练员希望每天训练二次以上的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78%;每天训练一次的占被调查教练员总数的22%。他们希望学校能给更多的时间投入训练,保证训练时间的充足,才能保证训练的效果。每天训练的次数教练员与学生的要求出现反差。

6.柳州市中学篮球教练员待遇偏低严重影响其积极性

市中学篮球教练员训练待遇普遍偏低,影响其积极性。在调查的50名教练员所在学校每年给篮球队拨款用于篮球训练的只有3所学校,要求一星期训练6次,按每月训练24次,每次1小时来计算,其训练课时的报酬只有3―6元。而市中学生的其他任课教师一个课时补课费一般在15―30元,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利于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因此,训练中教练员的热情不高,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各级的教育部门对学校收费管理很严,将课外有偿业余训练视为乱收费现象;另一方面媒体的宣传有差异,未能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体育消费,导致学生、家长的观念未能得到转变,这些原因造成市中学推行“有偿训练”走向篮球市场化的道路步履艰难。

7.柳州市中学篮球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有绝大多数的教练员都是违规执教,虽然他们是体育教师的职称,但并没有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教练员等级任教资格证书的要求,即使一部分教练员具备了执教经验,由于工作环境差,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日常训练、生活中目的性不强,责任心不高,随意性较大。队伍管理尚未完善,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教练员在教学中不重视训练计划的制定,甚至出现不备课的现象。因此训练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导致市中学生篮球训练水平不高,在全国也渐失领先优势。

结论

市中学教练员所面临的困难据结果显示依次是:“经费投入不够”占据22%,场地设施提供困难占18%,学校领导不支持、不重视占18%,训练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占12%,学生重视程度低占12%,学生的整体素质差、生源差占12%,家长不重视占6%。说明目前市中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费无来源,场地设施太差等困难,严重影响了市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

作为一名业余篮球队的教练员,首先要协调好队员的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不能因为训练而耽误了学习。在篮球的圣地美国,NBA所有的球员基本上是大学毕业,他们在大学期间的成绩也是非常优秀的,所以他们在打球的时候比一般的球员拥有更多的智力优势,在今后退役的时候也有着更多的发展道路。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今后对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反思与学习。

其次,教练员要想带好一支队伍,做到出成绩、出人才、出经验,必须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工作,培养出球队的核心力量。

一支队伍没有骨干与核心力量是不行的。在平时的管理训练中需要有人起带头作用。所有的队员都处于中学年龄段,自觉性不强、比较散漫,对比赛感兴趣,但是对于训练不感兴趣,爱偷懒。针对这种情况,教练员就要认真做队员的思想工作,帮助队员们提高认识;有意识地在队员中培养骨干与核心,以团结带领全体队员去完成训练比赛任务;教育队员:一要有坚定的事业心,有为篮球献身的精神,二要团结互助,有全局精神,三是刻苦训练,比赛有顽强拼搏精神。为了锻炼和提高队员们,在平时遇到困难时多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在遇到硬仗时更要锻炼队员们,锻炼出一支作风硬、技术精、打不垮的队伍。

综上所述,教练员要想带好一支队伍,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根据业余队的特点,加强科学化的管理,才能做好训练、比赛工作,培养、造就出更多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相飞,宣金传,李磊.中小学寒假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20(2):88-90.

[2]陈明清,张建军,易锋等.湖北省中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2001:8(6):100-101.

[3]白喜林等.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10-12.

[4]王水之.男子篮球少年运动员素质选材模型及标准的研究[C].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0,(一):143.

第7篇

摘 要:在总结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工作现状和借鉴世界足球强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持续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原则,制定出了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面向2010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保障。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男子;发展目标

中图分类号:G8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427-07

A Study Goals of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Junior Men's Football towards 2010

SUN Wen-xin1, HOU Hui-sheng2

(1.Administrators Training Center,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Beijing 100084, 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summ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Chinese junior men's football and referr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world top countries in footb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football following principles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Guiding ideology, guidelines, goals of development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Chinese juniors' football are made for security of Chinese juniors' football'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juniors' football; men; goals of development

世界足坛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证明: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普及程度,

足球人口的数量,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发展本国足球运动,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运动表现出高度的重视。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国民越来越高的要求,在2010年之前,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足球事业发展的总体设想,青少年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运用政策、经济、行政和宣传的管理方法,加大对青少年足球工作宏观调控的力度,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健康的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的基本任务。所以,本研究在总结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工作现状和借鉴世界足球强国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持续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原则,制定出面向2010年的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与步骤,为积极理顺青少年足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进行青少年足球体制结构调整,使管理体制适应青少年足球发展的要求,保证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保证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水平达到目标要求,最终实现中国足球运动水平的腾飞奠定扎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全国所有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的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对目前国内外青少年男子足球的研究现状、以及中国足球协会、教育部以及地方协会制定的有关文件等进行了查阅和整理。

1.2.2 专家访谈法 对中国足球协会技术部、青少部、地方协会以及俱乐部的领导、管理人员、冬训办公室工作人员、教练员、科研专家进行了访问咨询。

1.2.3 问卷调查法 对中国足球协会主管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多年参加冬训的专家、俱乐部、地方协会负责人、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

2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的基本现状

2.1 训练管理体制 1994年,我国足球职业化的实行,使我国足球管理、训练和竞赛体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原体委系统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主体的足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目前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4种体制:

1) 职业俱乐部(甲级俱乐部)系统的U-21岁、U-19岁和U-17岁三级后备梯队和由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训练体制。

2) 省级、和行业体协全运会代表队和市级城运会代表队训练体制。

3) 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

4) 各类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

2.2 各类队伍状况 1) 竞技系列:现有职业足球俱乐部、部分省级足球协会、足球重点城市、行业体协U-21岁队伍42支,运动员约959人;U-19岁队伍40支,运动员约928人;U-17岁队伍47支,运动员约1 157人;竞技系列青少年队伍共129支,运动员共约3044人。

2) 普及系列:U-18岁队约2 600支,队员约65 000人;U-15岁队约3 800支,队员约95 000人;U-13岁队约9 300支,队员约140 000人;U-11岁队约10 000支,队员约150 000人;U-9岁队约11 000支,队员约160 000人;队伍合计约36 700支,队员合计约610 000人。

2.3 教练员状况 1) 竞技系列:U-21岁队伍教练员共约112人;U-19岁队伍教练员共约83人; U-17岁队伍教练员共约116人;竞技系列队伍教练员共约311人。

2) 普及系列:普及系列各年龄组队伍教练员共约73 400人。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教练员只有2 572人,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队伍教练员没有经过培训。目前我国青少年队伍教练员的总体水平较低。

2.4 训练状况 1) 竞技系列:U-21岁和U-19岁队伍基本是按职业队的管理方式进行训练,已没有学业的要求。U-17岁队伍一般是半日上学,半日训练。

2) 普及系列:各类足球学校队伍多是半日上学,半日训练。各类业余俱乐部和中小学队伍多是课后训练。

2.5 竞赛状况 建立了中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该体系包括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两个子体系。

1) 竞技系列:U-21岁、U-19岁和U-17岁三个年龄组队伍在每年集训期分别进行联赛选拔赛,三个年龄组各选拔出前32名队参加各年龄组分阶段赛会制的联赛;U-21岁队伍联赛全年分三个阶段进行;U-19岁和U-17岁队伍联赛全年分两个阶段进行。U-21岁队每年参加正式比赛约30~34场左右;U-19岁和U-17岁队每年参加正式比赛约23~27场左右。

2) 普及系列:普及系列进行U-18岁、U-15岁、U-13岁、U-11岁和U-9岁5个年龄组的比赛。U-18岁和U-15岁的比赛为11人制;U-13岁、U-11岁和U-9岁的比赛为4人制。U-11岁和U-9岁两个年龄组只举行城市比赛;U-18岁、U-15岁和U-13岁三个年龄组进行城市预赛、大区复赛和全国总决赛三大阶段的比赛。每年赛季按学年跨年度安排;城市预赛,前一年9-11月为第一赛季,第二年3-6月为第二赛季;大区复赛第二年7月举办;全国总决赛第二年8月举办。比赛均在周末和假期进行。

2.6 经费状况 1) 竞技系列:U-21岁、U-19岁和U-17岁三个年龄组队伍基本由所属单位投资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近两年中国足协对该三个年龄组队伍的集训年投入近50万元;对该三个年龄组队伍的竞赛每年按每个阶段每个赛区每队2万元拨款,年投入近650万元。

2) 普及系列:各类足球学校和各类业余俱乐部基本是自筹资金,队员一般均是自费训练和参加比赛。中国足球协会也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1999年中国足协投资520万元,先期在全国6个城市与当地政府和足协共同建设了“足球广场”。2000年中国足协拨款50万元支援西部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贵州、广西8个地区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拨款100万元用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大连、沈阳、延边、青岛、广州、深圳、武汉、西安12个足球重点城市中推荐的共100所中小学(60所小学,40所中学)开展足球活动。在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训方面,近四年共投入40多万元。

2.7 竞赛、训练体系和管理法规建设状况 按照我国国情,借鉴世界足球强国竞赛、训练体系布局的成功经验,根据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和足球训练规律,初步建立了我国一套从青少年到职业足球的竞赛和训练体系。制定了《全国男子青少年足球竞赛组织管理暂行规定》、《严格按年龄组设置青少年梯队的暂行规定》、《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足球俱乐部暂行管理办法》、《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管理办法》、《中国足球协会足球学校暂行管理办法》、《中国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全国足球重点城市评估暂行办法》、《中国足球协会足球各类人员培训制度》等关于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管理法规性文件,使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初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2.8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建设状况 借鉴世界足球强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经验,研究制定了我国新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编译了《亚足联――中国足协足球教练员培训教学大纲》、《亚洲足球教练员C级培训教程》、《亚洲足球教练员B级培训教程》、《亚洲足球教练员A级培训教程》、《球星技术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与测评标准》(英)、《青少年足球训练》(荷)等。目前在创立和形成我国自己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方面还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

3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

2) 青少年足球工作未能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从事足球活动的青少年规模基数小,普及程度低,执教青少年各级队伍教练员人数少,水平不高,我国足球青少年的培养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

3) 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技能、作风、职业道德的培养,优秀运动员质量不高。

4) 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5)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

6) 地区发展不平衡,资金短缺,缺乏适合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需要的场地、器材设施。

7) 青少年足球工作开展的渠道不畅通、工作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8) 缺乏人才培养输送评估奖罚机制,资源配置不合理。

4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4.1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指导思想 按照我国足球事业发展整体规划的要求,以扩大全国足球运动人口和提高足球运动水平为目的,已发现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我国青少足球运动正体水平为根本:坚持以训练中心,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坚持“两青齐抓”、“两教并重”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各级地方足协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调整竞训体系;加强法规建设,加强青少年足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能、体能、战术、作风、职业道德培养;促进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4.2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指导方针 按照“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方针,坚持培养有文化懂礼貌会踢球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人才;坚持9年义务制教育,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两手抓,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水平,坚持我国足球界优良传统作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思想水平;以高科技进步,提高训练质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调整资源配置,建立引导资金和奖励机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竞训体系。与时俱进,努力增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的有生力量,建设亚洲一流的足球国家。

5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目标

1)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新机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现代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男子青少年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

2) 健全各级男子青少年足球管理工作机构。形成两个层次、三级管理,分级竞赛,以省市为基础、以大区为依托、以全国训练营为中心的青少年人才培养竞训体系。

3) 足球人口有较大发展。男子青少年运动员注册达到20 000人,经常参加足球训练的青少年注册达到80万人,经常参加足球活动的青少年达到400~800万人,足球优秀城市的小、中学经常开展足球活动的学校分别达到50%和35%,经过C级培训的青少年教练员适应上述需要。

4) 男子青少年足球训练和竞赛的场地设施有较大改善。甲级俱乐部青少年队伍具备较高水准的训练场地和设施;地方会员协会至少3~5块足球场经常向青少年开放。

5) 男子青少年足球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增设D级教练员培训班,所有13岁以下队教练员或教师基本全部经过D级培训;所有19岁以下对教练员或教师基本全部经过C级培训;并全面实行各级教练员的继续培训制度。

6) 男子青少年足球训练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得到明显加强。青少年足球科学选材,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有效方法和依据,青少年足球伤病的预防,足球活动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具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和训练指导书,并使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体系在全国得以贯彻。

7) 男子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本有较充足的优秀足球竞技后备人才。

8) 加大男子青少年资金投入力度,在现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中国足球协每年将以5%的比例递增。

9) 到2012年,使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综合实力达到亚洲一流水平。

图一为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的目标体系。

图1 我国2002-2010年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的目标体系

6 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6.1 成立各级青少年足球工作机构 进一步深化青少年足球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足球协会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合作,联合成立中国青少年各级足球工作职能机构,在青少年足球工作方面达到统一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赛制、统一管理。

6.1.1 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 中国足协同教育行政等有关部门已联合成立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发展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中国足协、教育部、团中央、少工委、妇联、部分新闻单位和各足球大区牵头协会的有关人员组成,全面负责研究实施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工作。中国足球协会为该委员会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该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务工作机构并未中国足协的职能部门,负责安排、处理日常事务,组织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等。该委员会从2002年起正式投入工作。

6.1.2 各级地方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协会 于2002年开始,各城市足球协会于2003年上半年按照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的组成结构,联合当地教育和有感青少年工作的部门,成立当地的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按照中国足协提出的青少年足球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负责规划开展本地区、本城市的青少年足球工作。2002年,基本完善各级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的人员配置,形成全国青少年足球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运行机制。

6.1.3 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竞赛,建立以技术指导与比赛相结合的青少年训练营训竞体制 根据国际足联的竞赛安排和年龄设置,以及目前我国足球运动实际发展现状,今后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实行两个层次,六个年龄段,三级管理体制,分级竞赛体系,突出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技术指导,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总体设想应是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和足球活动纳入中国足协的整体管辖之下。从2002开始设置U-19、U-11、U-16、U-17、U-19六个年龄段,U-13以下不举行全国性的足球比赛,只要由各个城市各俱乐部的网点学校利用周末进行小型足球比赛,U-13由大区举办训练营;U-15、U-17、U-19年龄阶段形成省市、大区、全国举办比赛和以技术指导性质的夏、冬训练营形式的竞训体系。具体设想如下:

1) 三级管理体系为省市、大区、中国足协,省市负责U-19、U-11年龄段的竞训组织工作,大区负责U-13的训练营和U-15、U-17、U-19竞训组织工作,中国足协负则夏、冬训练营组织工作。

2) U-19、U-11、U-13分别由省市负责组织举办四人制、五人制、七人制周末竞赛和技术指导工作,U-13年龄由大区举办训练营组织工作。

3) U15、U-17、U-19年龄段首现在就大区进行双循环比赛,并在中国足协举办的夏、冬两季训练营前完成比赛。中国足协根据各区比赛实际情况评选出个年龄段参加全国夏季训练营人员的名单,全国训练营主要通过训练、比赛和技术指导,评选出每个年龄段最佳阵容和国家青少年代表队,与此同时举办教练员相应等级的训练班。

4) 中国足协每年底至此年初举办冬季训练营,各甲级俱乐部和省市代表队,以及各会员协会推荐的优秀运动员参加冬季训练营,冬季训练营以技术辅导、针对性训练比赛和教练员培训为主要内容,通过训练选拔国家青少年队。

6.2 加强青少年足球政策、法规的研究建设 2002年开始,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专门人员对我国各地青少年足球资源状况和可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青少年足球的政策、法规性文件进行修订和补充,并研究制定促进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有关政策。2003年基本健全现阶段各级青少年足球竞赛组织管理,职业俱乐部青少年训练管理,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管理,足球学校管理,后备梯队年龄组设置,青少年注册、教练员资格、青少年足球各类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管理规定;出台有利促进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奖励性政策。2003至2005以至2010年,对有关政策和法规进一步进行修正和完善,保证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地发展。

6.3 调整现行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1) 调整竞技和普及两个系列。2002开始,全国足球青少年比赛统称为: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比赛。

2) 调整年龄组设置。2002开始设置U-9、U-11、U-13、U-15、U-17、U-19年龄段。

3) 调整足球大区划分。2002开始,依情取消现行4个大区,根据地域和人口将全国划分为9个大区。

4) 调整后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为:

① 各年龄组的比赛

――U-19、U-17、U-15队伍的冬季训练营比赛、技术辅导,全国大区比赛和全国夏季训练营比赛、技术辅导。

――U-13、U-11、U-9队伍的城市周末比赛制、大区U-13岁夏、冬季训练营比赛技术指导。

② 体育学院附属运动学校、足球学校和青少年足球俱乐部队伍按年龄组的比赛。

③ 城市小学生足球比赛

――年龄组设置:U-13岁以下,年龄不限。

――阶段划分:周末比赛及分区预赛和全市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④ 全国中学生足球比赛

――年龄组设置:U-16以下、U-18以下。

――阶段划分:比赛分城市预赛、省复赛、大区半区决赛和全国决赛四个阶段进行。

⑤ 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

――年龄不限

――阶段划分:比赛分城市预赛、省复赛、大区半区决赛和全国决赛四个阶段进行。

⑥ 全国体育院、系足球比赛

――年龄不限

――阶段划分:比赛分大区预赛和全国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⑦ 各级地方自行设立的其他赛事

――2002-2003年,足球重点城市设立周末杯赛事。

――2003-2005年,各省各有至少4~6个城市较好地举办周末比赛。基本健全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和全国体院、系足球比赛和管理办法。

――2006-2010年,各项赛事在全国稳定持续地发展,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6.4 健全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 1) 实施“俱乐部网点学校”工程,形成俱乐部青少年培训系统。

(1) 中国足协要求各职业俱乐部2003年广泛建立“俱乐部网点学校”,“俱网”旨在充分利用俱乐部的体育设施以及人力资源,大力开展学校足球运动的“共享”资源。俱乐部网点学校的建立,大范围沟通了俱乐部与学校足球的关系,拓展了俱乐部人才来源的渠道,把分散的足球资源合理的进行配置。

――俱乐部网点学校的组成:足球俱乐部与所在城市的若干中小学,建立以足球俱乐部为依托的培训制,吸收有兴趣课余参加足球活动和足球训练的广大青少年,形成基数规模的后备梯队。

――俱乐部的责任:俱乐部提供训练场地和设施,用以保障青少年正常训练与比赛,定期的选派青少年教练员对学校球队进行技术指导,定期选派高级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对这些网点学校的足球教练员及工作者进行培训等,并在周末组织网点学校进行比赛交流,丰富网点学校的足球生活。

――网点学校的责任:网点学校作为俱乐部的后备基础学校,向俱乐部推荐有潜质的足球苗子。并为俱乐部不同年龄组梯队提供文化辅导,保证俱乐部青少年队员的文化学习,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凡参加足球俱乐部足球活动和足球训练的青少年均为俱乐部注册人员,俱乐部享受与其优先签订工作合同。

――俱乐部同各级各类足球学校和中小学校合作的范围应不断增大,使网点学校的范围不断扩大,以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足球运动之中,从中选拔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接受系统的足球训练。

(2) 中国足协要求各职业俱乐部,2002年具有U-19岁、U-17岁、U-15岁三级后备队伍;2003年具有U-19岁、U-17岁、U-15岁、U-13岁四级后备队伍;2006年具有U-19岁、U-17岁、U-15岁、U-13岁、U-11岁五级后备队伍;2010年具有U-19岁、U-17岁、U-15岁、U-13岁、U-11岁、U-9岁六级后备队伍;基本健全后备力量培养系统。

2) 建立省(自治区)、市代表队,完善后备队伍培训系统。各级地方足协的工作重点是抓好青少年足球普及工作和后备人才培养。中国足协要求各省级会员协会、参加城运会足球赛的城市足协,要有自己管辖的青少年重点队伍。按照全运会和城运会足球比赛的年龄规定,2003年,建立二级后备梯队,2006年,建立三级后备梯队。

3) 体育学院运动学校足球班、足球学校、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训练系统管理、教育、训练等方面的建设,应坚持把培养人放在首位的原则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足球学校和俱乐部均不能以任何理由影响学生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

4) 保证对青少年的教育和训练质量,贯彻把培养人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定期对足球学校和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进行检查评估。足球学校必须具备规定的办学条件和资质,必须贯彻当的教育方针,必须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学生能够继续受到教育或参加工作。

5) 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必须具备一定的训练条件,必须保证学生训练安全,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坚持课余训练的原则。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必须具备一定的训练条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足球学校和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6) 利用优势,发挥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作用。2003年,与有关部门协商,力争在较多的体育学院运动学校设立足球班。充分利用其教育、管理、师资、训练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作用。

7) 规范管理水平,稳定足球学校的数量。2003年,规范各级各类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提高其管理水平,按实际能力接纳学生和建设梯队,进一步提高已有足球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稳定足球学校的数量。

8) 训练条件和训练质量得到发展。2005年,体育学院运动学校足球班、足球学校、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在训练条件和训练质量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9) 社会业余足球训练系统。这一训练系统主要包括课后学生自发的足球活动、街头足球活动、社区足球活动、以娱乐健身为目的,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年龄组设置,主要参加假期本城市、区等组织的群众性足球赛事。

在今后十年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体育设施的发展,争取使社会业余足球活动成为广大青少年课余主要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

6.5 加强青少年注册工作管理 1) 尽快开始举办由各会员协会和职业俱乐部注册负责人参加的“中国足协注册管理人员培训班”。

2) 2002年开始,各类青少年足球训练部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注册,严格按2000年修订的《中国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办理,并严格执行运动员注册参赛证和教练员资格证制度,使青少年足球注册工作基本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3) 2002年开始,进一步向大、中、小学校扩大注册范围。

4) 2005年开始,使青少年足球注册工作基本达到能较全面、准确的掌握青少年足球运动情况的程度。

6.6 建立青少年培养输送奖励评估激励机制 1) 中国足协应下大力气,从2002年开始,通过建立青少年培养输送评估体系,改变目前青少年足球运动中重比赛、重成绩的急功近利做法。通过这一评估系统的建立,对向更高一层次培养和输送人才,对为国家各级足球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教练员,优先为其提供学习和出国学习机会,聘任国家青少年队教练员;并对教练员、会员协会、俱乐部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

2) 建立足球重点城市评估进入和退出机制,充分发挥中国足协会员协会的作用。

6.7 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竞赛、训练工作和培养的资金投入,建立引导性资金,支持输送有潜质青少年赴足球先进国家进行学习、训练和比赛 1) 从2002年起,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足球工作的投入。中国足协在2001年投入820万元的基础上,从2002年起应对青少年足球的投入每年递增5%,为健全青少年竞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保证。

2) 从2002年开始,中国足协将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的选派我国青少年前往足球发达国家进行系统的训练、比赛。并对选派队伍实施引导资金,以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能,为我国足球运动培养较高水平的运动员。

6.8 加大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科研投入 1) 从2002年起,增加用于青少年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逐步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科研工作的力度,选派科研能力强、责任心强、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充实到青少年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在青少年足球队增设科研教练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既符合足球运动本身发展规律,又符合我国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训练体系。为我国足球在未来国际足坛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中国足协将在未来几年中设立“青少年足球专项科研基金”,对那些致力于青少年科研工作且具有一定创新设想的科研人员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对那些已取得科研成果、并确实对青少年足球工作起到推动作用的科研人员给予重奖。

6.9 提高企业、商家参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程度 中国足协将进一步同阿迪达斯公司、耐克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等一切愿参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企业和商家合作,进一步开发合作项目,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

各级地方足协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开发合作项目,广泛筹集发展资金,提高社会办足球的程度,为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6.10 评选“足球重点城市”,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2002年起,在确定的17个足球重点城市的基础上,2003年推出《足球重点城市评选办法》,2003年12月评估足球重点城市,2004年确定16个足球重点城市,以后每4年评选一次,建立引进和退出机制。评选工作在每年的10~11月进行,12月结束。评选条件主要包括:1) 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程度及周末比赛开展情况。2) 青少年足球竞赛和训练工作的开展情况。3) 青少年足球的场地设施建设。4) 优秀足球人才的输送情况。5) 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注册情况。6)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训情况。7) 有关青少年足球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情况。8) 市足球运动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城市足协的足球运动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情况。

以上各项评比原则是看普及程度,看综合发展水平,看优秀人才输送。设“足球重点城市奖”,对于每次评出的足球重点城市前8名,授予刻有城市名称的奖杯,同时各给予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用于进一步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

6.11 加强注册管理,加大处罚力度,试行运动员准入制度,严防虚报年龄的现象发生 中国足协将参照国际足联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理,以杜绝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参赛超龄现象的发生。现将对超龄违纪运动员处罚条例拟定如下:

1) 凡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足球比赛出现运动员超龄情况,经查核实,将取消该运动员所在会员协会和所在俱乐部的队伍1~2年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比赛资格。该运动员及其教练员1~2年之内不得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所有比赛。

2) 运动员的年龄将以其第一次在中国足协注册和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所有足球比赛第一次登记年龄为准。

3) 从2002年起,试行运动员准入制度。即运动员凡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比赛,报名时必须附有运动员户口本、医院开据出生证明以及身份证。在比赛时,中国足协将用骨龄检测的方法检查运动员年龄是否与报名年龄相符。

6.12 规划和加强青少年足球场地设施建设 1) 各级地方足协要加强对本地青少年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规划,包括同教育部门合作加强对中小学足球场地的建设和改造。要广泛筹集、合理使用场地资金,保证施工质量。足球重点城市在2005年至少有3~5块足球场经常向广大青少年开放。

2) 各级各类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要把青少年训练的场地设施建设作为俱乐部建设的重要方面,要逐步加大投入,改善训练条件。职业俱乐部在2005年具备保证后备梯队训练场地,并至少有3~5块足球场经常向广大青少年开放。

3) 从2002年起,中国足协每年给予会员协会一定的场地建设引导资金,年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根据会员协会兴建青少年足球场地的批文、兴建方案、实施计划和中国足协申报的时间等决定是否拨款、拨款的数量和拨款的顺序。原则上,建设标准面积的足球场给予10万元,建设非标准面积的小足球场给予2~5万元。场地建设好并经中国足协验收后,拨给启动资金。

到2005年,能够使我国青少年足球活动的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

到2010年,基本实现青少年足球场地设施方面的目标。

6.13 抓好青少年重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U-19岁、U-17岁、U-15岁队伍是培养足球竞技后备人才和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重点队伍,其中U-17岁年龄段是2008年奥运会队伍,从2002年起,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 抓好该三级队伍每年的训练工作:

(1) 针对队伍的实际情况,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生活习惯和纪律观念教育、理想和敬业精神教育,促进队伍职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 抓紧运动员的文化和足球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文化素质的提高。

(3) 突出以训练为中心,打好技术基础,加强技能培养,适应足球比赛需要。

(4) 加强教练员的业务学习和训练研讨,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2) 抓好青少年尖子队员的培养工作:

(1) 建立U-19岁、U-17岁、U-15岁三个年龄组尖子队员大名单,每个年龄组33~35人;以夏、冬训练营的方式每年进行比赛和技术指导,时间10~15 d,由中国足协选派国内或聘请国外高水平教练员任教。

(2) 每年暑期分大区组织U-13岁尖子队员夏令营,7~10 d;队员从大区内各城市选拔推荐,每个大区夏令营两个年龄组各22~23人,由中国足协选派国内或聘请国外高水平教练员任教。

3) 抓好各级青少年国家队的管理和训练:

(1) 有效衔接的组建各级青少年国家队,重点系统的保证战略计划和训练、比赛任务的完成。

(2) 认真选拔、科学配置各级青少年国家队教练组,健全各级青少年国家队教练组成员,增设科研教练员。

(3) 组织相关人员搞好青少年国家队队员的科学选材。

(4) 建立各级青少年国家队队员技术档案。

(5) 今后国家各级青少年足球队运动员原则产生自中国足协组织的训练营。

(6) 保证训练条件和经费。

6.14 做好青少年足球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 1) 教练员的培训。

(1) 2002-2003年,各会员协会要健全教练员培训工作机构――教练员培训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和安排本地的教练员培训工作。该领导小组由会员协会秘书长任组长,由会员协会培训工作具体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

(2) 2002年开始,将C级岗培点扩大到24~26个,根据需要逐步扩大。2005年开始,要求各会员协会每年至少举办一期C级教练员培训班;非岗培点会员协会举办培训班,由中国足协选派讲师。

(3) 从2002年起,中国足协举办6期B级教练员培训班,比2001年增加2期。

(4) 2002年开始,举办两期A级教练员培训班,并每年有计划的选派优秀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到国外考察学习。

(5) 2002年,在所有培训机构健全并较好开展培训工作的省级会员协会建立C级岗培点,进一步规范C级培训工作。

(6) 2003年开始,在4个足球大区设立B级岗培点,举办6~8期B级教练员培训班,进一步扩大B级班培训规模和学员数量。

(7) 2003年开始,进一步健全我国教练员培训体系,在C级培训之下设D级培训,在中国足协的统一指导下,由各会员协会具体负责,较大规模的开展13岁以下队教练员(包括普通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8) 从2003年起,重新将全国划分为6或8个大区;2005年,按新划分的大区设立B级岗培点。开始实行B、C级教练员继续培训制度。到2005年,使各级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竞技系列青少年各级队伍的教练员全部经过培训。到2010年,所有青少年队伍的教练员,基本全部经过相应级别的培训。

2) 教练员讲师的培训。

(1) 继续举办中国足协教练员讲师培训班,每年一期,主要培养中国足协教练员讲师。

(2) 2002年开始,选派中国足协讲师参加亚足联B级讲师培训班.

(3) 2002年举办会员协会C级和D级教练员培训班,主要培养会员协会C级和D级教练员讲师。以后每1~2年各举办一期。

3) 技术主任培训。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青少年技术主任人员培训,主要培训各级地方足协、各级俱乐部技术人员。到2010年基本使各级各类青少年足球技术主任得到轮训。

4) 加强青少年足球各类人员培训大纲与教材建设。

(1) 每5年对教练员培训大纲和教材进行一次修订。

(2) 2002年开始,组织人员对教练员讲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授课资料进行整理,并注意吸收国外的有关信息和经验。到2005年,对教练员讲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有较高水平的培训大纲和完整的授课资料。

5) 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投入。

(1) 2002年起,中国足协继续对经中国足协批准首次开办C级教练员培训班的会员协会一次性拨款2万元,作为启动经费,用于改善办班条件。

(2) 2002年起,增加B级培训班的期数和投入。

(3) 在今后10年,随培训班种类和数量的增加,逐步加大投入。投入方向以改善办班条件为主。

6.15 继续加强对西部部分地区的援助 从2002年起,中国足协继续对西部部分地区进行援助,每年拨50万元专款用于青少年足球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的培训和提供部分足球运动器材。

6.16 切实加强青少年足球训练研究和理论建设 1) 2002年开始,每年设立10万元研究经费,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2) 2002年前,完成《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的研制工作和编译国际足联《守门员教练培训教材》、荷兰足协《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两书。3) 2002年起,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青少年选材课题的研究。4) 从2002年开始,组织技术研究组,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选题方向和制定好研究工作规划;组织相对稳定的研究工作队伍。5) 2002-2003年,编撰《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书》。6) 到2005年,基本形成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体系的雏形。7) 到2010年,基本形成我国较完善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体系,具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和指导书。

6.17 加强对会员协会工作的管理 各级地方足协每年要根据中国足协10年规划的奋斗目标,认真制定本地区年度青少年足球工作计划,并在每年1月将年度青少年足球工作计划上报中国足协。中国足协每年将加强对各地青少年足球发展工作的检查,切实把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6.18 搞好青少年足球的宣传工作 各级足协要同教育和新闻部门合作,通过各种渠道搞好青少年足球的宣传工作,使所有的足球工作这和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青少年足球工作,形成良好的青少年足球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亚龙.论中国足球和世界水平的差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5.

[2] 陈小蓉.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

[3] 武云化.体育科研实践与理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4] 蔡瑞广.散手组合技法训练及应用[J].搏击,1997(11):41.

第8篇

关键词:训练场地;分析;影响;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5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100

二零零九年,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张掖市作为西部经济城市,被划分为第一批国家级布局城市。在此基础上,市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然而,伴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逐步开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学校的支持程度、活动资金的到位情况、训练场地的建设等。而足球场地是一个学校能否如期开展足球活动的关键条件。本文以训练场地建设为主要角度,分析了张掖市城区小学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校园足球活动概况

所谓校园足球,即是指以在校青少年为主体,在校园范围内建立足球训练场地进行的各种方式的、有关足球运动的教学、训练、以及竞赛等的足球运动。虽说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但现代足球在亚洲的起步较晚,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足球运动事业发展速度较慢。二零零九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在首都召开。校园足球活动概念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二零一三年,《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意见》正式发表。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加之足球的训练周期长,需要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性学习,而目前国内尚未出现较为完备的针对小学生训练周期的计划安排教程。

因此,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仍需进一步抓紧力度。以张掖市为例,在足球活动开展初期,大多数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一味地强调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但随着小学足球训练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注重劳逸结合,能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进行合理适度的足球训练。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多的培训机构加入到少儿足球的训练队伍中来,张掖市已经有专业的足球培训学校产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和普及。

二、张掖市城区小学足球活动现状

二零一五年,张掖市政府相关单位对目前张掖市小学足球训练普及程度和训练效率进行了一次普查。结果表明,约有五分之三的学校对校园足球训练活动的重视程度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部分农村小学和偏远地区,学校管理人员表示,一是因为资金的缺乏,学校和当地政府难以支持专业足球训练场地的建设和维护;二是许多学生家长并不支持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训练活动,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甚至有些学校因为开展校园足球日常训练活动而失去部分生源。但在已经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里面,训练成果已初步显现,学生对足球运动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不少学校培养出了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甚至有部分已经进入职业足球训练和后备人员。针对目前的具体情况,我国各地区都将继续大力支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特别是对于普及程度较差的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的学校。

三、张掖市城区小学足球训练场建设近况及影响

建设面积较小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的校区面积都较小,包括张掖市城区小学,都难以达到标准的足球场训练场地要求。足球运动需要的训练场地面积较大,专业的足球运动对训练场地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国家大力倡导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初期,由于部分学校管理人士认为开展足球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加之建设足球训练场地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都比较大,超过了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

因此,许多学校的积极响应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而并没有针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具体去实施。截至目前,张掖市内小学的足球训练场地仍没有达到使用的需求。学生的体育足球活动仍然大多是在体育场上开展。

四、针对训练场地的不足提出的改进措施

(一)建设标准训练场地

据不完全统计,张掖市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和足球训练教师对于目前学校的训练场地感到并不满意,因此,在针对足球训练场地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做得更加完善。

例如,可铺设软硬适中的草皮,而不再是自然草皮或直接就是水泥地,以保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尽量建成更为专业的足球训练场地,学校管理人员可向政府提出申请增加校区等。由于张掖市周边许多农村小学并没有经济实力选择人工草皮,或者部分市区小学由于校区面积不够大,建设的训练场地没有达到专业训练场地的长宽高的要求等。针对此类问题,政府可另外单独建立专业的足球训练场地,配以专业的足球训练教师,周边校区较小的学校都可以使用。

(二)完善配套设施

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学生还处在兴趣爱好逐步建立的时期。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小学足球训练场地的建设程度好坏,以及其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程度。若学校拥有专业的场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毋庸置疑,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会较高,参与度也会较高。根据对张掖市及其周边各小学的统计情况来看,两者的比例关系大约在7:3左右。也就是说,训练场地配套设施的完善将直接影响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因此,完善足球训练场地的配套设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张掖市政府也文件,将大力支持和鼓励各小学继续开展足球活动,并予以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

目前,许多小学足球训练场地仍存在着较多问题,这既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场地配套设施的完善,还需要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改变思想观念。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足球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强身健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中国足球的崛起仍将依靠优秀的下一代。同时,需完善张掖市城区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吸收更多优秀的足球训练员,使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协调发展,提高足球训练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闯.徐州市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体育

第9篇

关键词: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现状;科学化创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足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当中的足球课程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足球运动以其对抗性强、攻防转换快速、参与人数众多等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在高校当中亦是如此。高校足球训练课程大多针对体育专业的足球专选课学生,这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对于足球有独到的理解。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足球训练课程就应当多走科学化道路,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然而当前的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现状当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技战术水平和专业体能水平的提升。

一、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现状当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场地分配不科学

由于高校足球场地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些高校出于资金压力和政策偏向性等原因,在教学设施配置上就出现了很多不足。当前的足球教学和训练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训练场地和体育设施的制约,一些教学和训练的内容由于这些制约而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在教学过程当中,足球训练的内容在在场地的安排上不能充分、科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在分组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统筹安排和分配,常常会出现场地使用冲突。这就导致了很多训练计划不能顺利进行,影响了正常的足球训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高校足球训练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的局限性。学生在进行足球教学和训练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没有充足的空间和场地,一些技战术动作练习可能因为场地设施的约束而无法正常进行。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参与足球训练课程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足球基础,他们参与足球训练课程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一些很重要但是易被忽视掉的技战术动作等。目前的很多高校足球训练课程依然是照本宣科,缺乏教师的自主创新,无法真正与时俱进。最后,教师很难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当中把握和掌控学生的运动负荷。足球训练课程既是教学活动,又是专业训练活动,既要让学生体会到训练的效果,还应当让学生在训练当中有知识和技战术上的提升。然而当前的高校足球训练课程显然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1.3 教师本身存在局限性

足球训练课程的教师应当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训练经验,能够全面地掌控整个足球训练教学,教学当中既要教学生足球训练理念,同时还应当进行卓有成效的足球训练。当下的高校足球教师数量众多,其中也不乏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

1.4 训练和比赛脱节

比赛是来体现足球训练成效的,学生可以通过训练来弥补不足,更新和强化自身足球技战术,这样才能更高地在比赛中发挥。足球训练应当立足于实战的基础之上,从实战出发来提高学生的技战术素养。传统的高校足球训练课程大多偏重于无人干扰的技战术传授,缺乏足球比赛的实战氛围,足球运动独特的强对抗性体现不出来。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即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技战术动作,但是由于环境和心理的影响,在实战当中很可能发挥失常。足球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终提升足球技能。

二、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科学化创新策略

2.1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首先要考虑到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如果场地和设施都满足教学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先进的教学内容并因人而异适当增加运动负荷,如果设施部齐、场地较小的情况下就应当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学内容,这样在科学规划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训练计划的制定上首先就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基本能力。既要兼顾绝大部分学生,还应当让部分学生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这样才能达到训练效果。

2.2 训练教学模式与实战比赛相结合

高校足球训练课程要想真正实现科学化,首先就要建立在实战的基础上,不能纸上谈兵。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实战比赛,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比赛当中,在比赛中训练学生,让学生在比赛中领悟足球技战术。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比赛当中的表现再针对性地做一些强化训练,这样也能实现教学和比赛相结合。学生在比赛当中自主学习,感受比赛的气氛和节奏,熟练灵活运用技战术。同时还可以在校内和校际间组织足球友谊赛或者联赛的形式,通过与不同的对手之间的比赛,既能熟练运用教师所教内容,还能通过实战学习和交流其他先进训练成果,让学生发现自身在团队中的不足。赛后再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来提升个人水平,增强团队实力。

2.3 加强足球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足球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上,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教师的能力关乎整个高校足球训练课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引进来”上,要多招聘一些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足球专业教师。“走出去”就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交流与培训。学习当前最先进的专业足球知识和研究成果,更新当前的教育观念,学习最新的、科学的足球训练方法。这样“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全面提高高校足球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结语:高校足球课程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的足球人才的重任。在当前中国足球的这个低谷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要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推陈出新,在实现科学化教学和训练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同时高校也应当加快足球课程改革步伐,让更多、更有能力的教师去教高水平的高校足球专业生,以提高高校足球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 孙飞,黄文宾. 多媒体课件辅助高校足球高水平训练的应用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第10篇

足球是世界最大的体育项目,社会关注度高,足球文化内涵丰富。2016年国家颁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中谈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振兴和发展足球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关系到群众身心健康和优秀文化培育,对于建设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

广东省梅州市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曾培养出了“亚洲球王”李惠堂、前中国队主教练曾雪麟,还有池明华、谢育新等足坛名将。梅州人民,不论男女老少,对足球喜爱的热度,从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小孩子在踢球的景象可见一斑。随着国家《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发布和加大对校园足球的投入,“足球之乡”再次掀起了一股足球的热浪,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梅州中学作为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名校,秉承多年来积累的人才资源,率先在这股足球的热潮中扛起了培养青少年足球健儿的大旗,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于2016年6月9号被教育部确定选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梅州中学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为什么能在全国几万所中学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唤醒校园足球基因,传承足球传统。

“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成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而这种“无形资产”需要唤醒,需要传承,而梅州中学恰恰拥有这种优良的校园足球文化基因。

自从1979年起梅县地区被定为全国重点开展足球运动16个地区之一,梅州中学就被推选为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并曾于1982—1985年连续4年先后获得“希望杯”南区8省联赛两次冠军、全国决赛两次亚军、“幼苗杯”全国足球重点地区比赛冠军,培养了原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国家队队员王惠良、杨宁、钟杰章等足坛名将。

优良的校园足球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过去辉煌的成绩,随着岁月的推移,难免为人淡忘。梅州中学校友、原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是梅州足球发展过程中两位泰斗级的足球人物之一。为了纪念他对梅州足球做出的卓越贡献,校友曾宪梓博士专门捐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雪麟楼”。该楼位于学校正门口位置,告诉每天经过校园的梅中学子,学校曾经培养出了一位这么优秀的足球人才。同时,每年的校庆时,学校总会给学生们印发有关曾雪麟校友等足球人才的校史资料,让每一届的学生都能够了解我们的校园足球传统文化。

作为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足球人才,原国家队队员王惠良、杨宁、钟杰章等足坛名将也不忘带队回校参加活动,不仅通过他们的亲身示范、带动比赛、技术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足球队员,还通过他们的关系带来诸如广东足球明星俱乐部、英超西布朗维奇俱乐部的足球明星、青训教练等资源,在学校、社会中营造起良好的足球氛围。

通过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和足球明星校友的传帮带,唤醒了梅州中学学生血液中的校园足球DNA。梅州中学足球队传承了学校以“梅”为骨的韧劲,形成了在足球场上敢打、敢拼的勇猛作风。这种拼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梅中足球健儿,目前有谢锦政、林炼铭等一大批青年球员活跃在职业队青年队和国家青年集训队。

二、加强校园足球管理,打造足球开展平台。

梅州中学2016年被梅州市教育局、体育局评为梅州足球之乡60周年“校园足球突出贡献集体”。足球作为学校的传统项目,为区、市、省和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也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荣誉。这些都离不开代代梅中人对校园足球的支持。学校也不断的积累经验,加强对校园足球项目的管理,打造好校园足球的发展平台。

1、领导重视。足球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的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处室负责足球项目的主任和教练员组成,定期召开学校足球工作会议,制定学校的足球发展规划,加强顶层管理,为校园足球的开展创设良好的保证。

2、师资雄厚。学校现有4位专职足球教练,每位教练不仅具有足球专业知识背景,也有很强的责任心、责任感。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之外,足球教练们不计报酬,坚持每天进行科学训练,寒暑假也不例外,带队业绩突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练、广东省优秀足球教练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定期送专业教练出外培训,不断提高教练业务水平。

3、资金支持。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每年投入近20万,从训练、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保证足球队活动的良好开展。2017年投资200多万将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地球场改造为正规的人工草场,从而吸引了更多青少年学生参加到校园足球活动中来。

4、营造氛围。除了学校领导、专业教练和资金投入所打造的平台,学校同时也注重对营造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舆论环境,向老师、家长、学生大力宣传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理念、育人功能,校园足球文化和先进经验做法,及时报道学生足球赛事以及学校足球队所取得的成绩,对取得成绩的优秀运动员给予宣传奖励等等。学校通过广泛发动全校上下,从行政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均能够达成共识,全力支持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三、丰富校园足球特色,完善足球培训机制。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梅州中学不断的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把开展竞赛、游戏等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学生足球社团,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

1、完善校内活动机制。

学校每年组织班际足球赛、新生足球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足球活动。如在初一级举行“新生杯”足球比赛,在初二级、高一级举行男女生足球趣味比赛等,可以说是做到“班班有球队,级级有球队”。通过这些比赛,学校选出部分优秀运动员或者有发展潜力的苗子组成学校足球队,让他们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

在梅州市于2017年把足球项目作为中考的选考项目背景下,学校也加大了招收足球特长生的力度。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支持,每年专门有特招足球特长生的指标。这些特长生都经历了层层把关的选拔,考生在经过专业测试和文化分达到我校的录取资格才可以录取。通过对专业和文化两方面的把关,让专业技术过硬和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优秀人才到我校就读,为我校继续保持足球传统优势输送新鲜血液。

2、完善足球训练计划。

经过多年的沉淀,学校足球队在训练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每学期开学初,体卫处、体育组和足球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训练计划,具体到每周每天的训练内容以及比赛计划。在保证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每天下午放学后保证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在训练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式、对抗式、单项式等多种形式,对队员进行身体素质、灵活协调性、单项技术和战术素养等方面进行训练,教练分工明确,分队分项目进行训练。

针对目前学生对足球运动理解不够的情况,学校专门配备了多媒体课室,由教练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学生观看足球赛事,并对足球进行技战术讲解。

目前学校常年保持有高中、初中男女4支足球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3、完善竞争激励机制。

为了检验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水平,学校经常在周末邀请校外球队到校进行教学比赛,做到练赛结合,及时发现训练问题。同时,为了使球队能够保持强有力的战斗力,学校每次大赛前均会召开动员大会,并给予球队一定的成绩目标和奖金的激励政策。

四、比赛成绩斐然,打通球员上升渠道。

有了学校的全力支持、扎实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人才储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机制,梅州中学足球队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在近几年参加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2016年初中女子足球队取得梅州市首届“市长杯”初中女子足球比赛冠军;2015年高中男子足球队在梅州市“市长杯”足球赛中夺魁,代表梅州市参加“省长杯”决赛,另一支球队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卓尔杯”全国中学生足球挑战赛取得了南区第4名,“谁是球王”足球争霸赛广州总决赛第4名,梅州市首届“禁毒杯”足球比赛第2名等优秀成绩,特别是2014年我校初中男子足球队获得华南赛区冠军,学校时隔30年后再度打入全国校园足球总决赛,最终取得总成绩一等奖,在2017年“市长杯”决赛中,我校高中、初中男子足球队均获得冠军,其中高中男子足球队代表梅州市参加11月28日-12月6日在湛江举行的“省长杯”比赛(获得全省第七名)。初中女子足球队获“市长杯”第3名。2018年“市长杯”决赛中,我校高中、初中男子足球队均获得冠军。2019年“市长杯”决赛中,初中女子足球队获“市长杯”冠军。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学校增添了光彩,也擦亮了球乡的品牌!更为重要的是,也为足球健儿们打通了上升的通道。梅州中学的足球健儿们,不仅可以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进修,也可以加入职业俱乐部去寻找人生更大的价值体现,目前学校有15名足球小队员在各个职业俱乐部中训练,其中有两人入选U17国家青年集训队。这些成才通道的打开,增强了校园足球的影响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无疑也促进了校园足球运动更好的开展。

五、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

1、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开展少,特别是征文、演讲等方面还需大力宣传。

第11篇

【关键词】比赛流程;裁判

排球比赛从小学到大学每年都组织比赛,从联赛、冠军赛、杯赛各大赛事比较平凡,要认真的对待比赛,我们现在都是注重训练、技术规则的学习,对比赛的程序不太重视,有的比赛没有赛前的比赛准备,没有按照比赛的流程组织比赛。一个裁判两支比赛对,鸣哨就开赛,忽略了比赛的流程,从思想上给运动员不清楚赛前流程,有点成绩加入更高级别比赛应赛前流程一个正常的程序,使得运动员谦虚紧张发挥不出原有的水平而失利。运动员开始能够上场比赛就是在既定的参赛流程下比赛,不会因不适应比赛流程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情绪而失利。

我们全国性的比赛按照既定的流程参赛各代表队水平相对较高常年训练,承办比赛比较成熟。1996 年以前,我国排球联赛现场上的观众席几乎都是空的。中国排球锐意进取是从走排球职业化的改革发展道路开始。20年来,中国排球联赛经历了从摸索、推广、徘徊、冲击发展到反思的几个阶段,初步形成自己的市场和消费群体[1]从2001年的赛季开始,“步步高”集团取得了排球联赛的冠名权。我国各个排球俱乐部也都积极抢先加入办赛的队伍,实现了由参赛队到直接办赛的过渡。一时间,打开了排球俱乐部活动的积极性,并拓展了俱乐部的发展空间,使中国的排球联赛有了质的飞跃。我国的各家排球俱乐部纷纷抓住了主办权的机遇,精心选择比赛主场,努力挖掘卖点,大大刺激了我国排球职业化发展的活力[5]。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产品的迅速更新,互联网的发展,各种自媒体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过去人们通过报纸等纸质媒介了解世界,了解外面的一切信息,数据来源有限,现在伴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及时、全面了解世界各方面信息的机会。由此,也应该借助这一条件,更好地宣传排球运动,让人们深入了解排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运动的目的。

排球运动的推广要依靠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努力,相关部门应组织这类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讲解,还要让大众学习这类运动的比赛规则、判罚标准,让排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我们的组织者,尽可能的为各个代表队创造机会安排不同层次的比赛,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还要有一支优秀的裁判团队,才能使得排球项目长足的发展。比赛由裁判员来执行,首先要有合格的裁判员。裁判员的特点: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裁判员的关键作用就是维持赛场的公平性,由此体育院校在培养排球裁判员过程中应该将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重点,裁判员应该坚定信念、秉承公正,深化思想认识,本着为参赛者服务的态度,不、不提倡个人主义、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准确的评判;具备排球裁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排球裁判不是个人的主观判断,需要依据特定的比赛规则,这是评判的重要依据,因此排球裁判员培养过程中应该将裁判所依据的规则内容和裁判方法予以充分体现,让学生充分的认识、理解,树立裁判规则意识,形成裁判技能,由此才能够在今后的比赛中灵活运用;掌握排球技法和战术。排球裁判员的培养过程中,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排球训练、比赛,让其熟练掌握排球专业技法和战术,锻炼心理素质,形成灵活应变、精准判断的能力,并组织其观摩排球实战比赛,让其了解现代排球比赛发展趋势,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学生参加排球训练的动机有多种,其中个人兴趣爱好、有利于身体健康、升学可以加分或特招、成为一名高水运动员、学习较差,为了将来找出路、教练员的劝说和家长的决定包含了大多笛生参加排球训练的动机。进行科学的选材。

完成好裁判员的培训。多数业余教练员对中长期的排球训练计划没有概念,很少有教练制定中长期的训练计划,一方面中长期的训练计划实施起来相对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对于业余体校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打基础,正规的中长期训练计划对他们来说作用不大。教练员比较在意短期训练计划的制定,尤其是小周期的训练计划。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也比较随意,有的是根据学校下达的任务制定训练计划,有的是根据《排球大纲》的要求,自己去制定训练计划,有较大一部分教练员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安排训练,经验固然是重要的,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要求制定训练计划。

各代表队教练员有将近一半的教练员是排球一线队员退役后任教的,还有一部分教练是大学毕业后从事排球教练工作的。排球教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线队员退役后直接从教、一线队员退役后进入大学进行深造后执教、体育院校排球专业学生毕业后任教,其中教练水平最高的应该是第二种,一线队员有丰富的排球经历,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对排球的训练安排能够做出科学有效的安排,对运动员的管理也有自己的办法,业余体校的教练员中也不乏这种高水平的教练员。从执教年限来看,多数教练员的执教年限较短,他们大多是年轻的教练员,多是从专业队退下来或者是体育院校排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任教的,总体来看,执教年限多数在3~8年之间。教练员带队的比赛成绩、运动员的输送情况以及教练员的工作态度等,这些方面也关系到教练员的晋升情况,另外教练员的晋升还要看学历状况、发表的论文及工作业绩,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排球教练员对本校的考评和晋升制度基本满意,多数教练员还希望能够在考评和晋升方面能够进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评和晋升。

体育院校作为专业的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上具有其它教学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在师资配备上,目前体育院校已经形成了一批高学历、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水平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设施上,相应的场馆、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充实,能够满足排球裁判员培养的实际需求,且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体育院校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很多优秀的排球裁判员,并在国内或是国际排球比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都充分说明体育院校已经成长为排球裁判员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

不论是体委还是教委组织小学、中学、大学到专业队的比赛,要管理好裁判员,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裁判员队伍,要有正规的比赛程序。如赛前15分钟的程序,什么时间做什么从一开始就要灌输,让各级别的代表队熟悉,在比赛执行时不简化程序。以排球文化做宣传,促进排球的发展,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自组织的系统,它具有自身的结构、功能和一定的自适应、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体育项目、象征符号、乡土情结、历史传承、文化认同、社会组织、体育环境,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生态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排球文化则包含了排球的历史溯源和项目开展的情况,排球生存环境则包含了排球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地区开展的程度不同形成的体育文化不同,充分的利用不同地区的不同体育文化来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储备排球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

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保障,充足的经费能够为后备人才提供经济保障,在场地设施、教练员配备、住宿和饮食、训练条件以及参赛的后勤保障方面能够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使运动员在这些方面没有后顾之忧。经过调查走访北京市竞技体校的教练以及学校领导后发现,北京市竞技体校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国家拨款、学生缴费、企业赞助以及经营收入,其中国家拨款是最主要的经费来源途径,其次是学生缴费、企业赞助和经营收入。学校的经营收入在经费来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是通过收取培训费用、租U场地以及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队等方面来增加竞技体校的自我经营收入。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得知有多数的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经费来源相对比较充足,但也有一部分学校领导和教练认为经费并不充足,不能满足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各种支出。

有了良好的环境我们更应该组织好各级各类的比赛,从比赛流程做起让我们的比赛良性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光辉.全国排球联赛现场观众行为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 2009:40-45.

[2]沈海舟.我国男子排球俱乐部职业化商业化运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 2006:58-60.

第12篇

然而,从最早上世纪50年代的留学匈牙利,到后来健力宝队的巴西之旅,再到2004年的德国“08之星”计划,再到最近几年学意大利、学西班牙等口号,中国足球的风格不停地在转换,但是成绩和水平却是直线下降。

那么,中国足球的榜样到底是谁?这个答案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但我们不妨回顾下过去几次大规模的留学经历,也许可以温故而知新。

匈牙利之旅开创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足球的水平很低,为了尽快摆脱落后面貌,中国决定派一些年轻球员去足球水平很高的东欧学习,这是邓小平和同志特批的。当时匈牙利足球队刚刚打败从未在本土失败过的英国人,震惊了世界。在得到对方同意后,20多位中国足球运动员到了匈牙利。

到了匈牙利,对方给了很高的接待规格,中国球员被安排在市内最好的饭店,迎接他们的是著名教练尤瑟夫。尤瑟夫在当时这个头号足球强国的教练中排名第6,相当于当今意大利与德国甲级强队的教练。

中国运动员初到匈牙利,和乙级队都交不上手。一次匈牙利田径队训练结束,提出和中国队打场比赛,结果中国队竟输了一个球。那时的中国球员连颠球都颠不了几个。为了不使中国小伙子们太难堪,尤瑟夫专门找工厂和学校的足球队踢比赛,场面大多难解难分,从而提高了中国运动员的自信心。尤瑟夫也不主张蛮练,他看到中国球员提高球艺心切,常在假日主动加课练习,他不仅没有赞扬,反而批评中国球员:“练习技术必须由我亲自监督,因为你们的技术还不规范,养成一个错误的习惯就更难改了。”尤瑟夫这位大师还颇有教学方法,总在每堂课上吊起球员的胃口,整堂课都兴趣盎然。

一年半的时间,中国运动员的进步神速,从训练水平到技术、战术、体力,简直像换了一批人。刚去匈牙利时,中国运动员训练只知道跑步和18码外原地射门,尤瑟夫却强调对抗中的训练。去匈牙利时不到18岁的张宏根,练就了对抗中过人射门的本领,回国后成为中国的头号球星,被称为中国的普斯卡什。留学初期还不会鱼跃的张俊秀因水平飞速提高而被称为“攻不破的万里长城”。匈牙利留学结束,中国队已经可以和匈牙利甲级队中下游水平球队抗衡了。

留学匈牙利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把中国的足球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批中国足球运动员在后来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是中国足球界的中坚力量。

留学巴西毁誉参半

20年前,中国足协开始在一批1977年前后出生的球员中进行选拔,入围者将奔赴足球王国巴西留学。这就是我们日后关注的健力宝队。对健力宝队赴巴西留学的评价,直到现在仍众说不一,而且从那支队伍后来的表现以及球员各自的走向来看,与当初人们的预期确实存有落差。然而,如果把这一事件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审视,或许会意识到它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14年。那一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发表,改革春风再次吹遍神州大地。而中国足球在1992年年初再遭重创,国奥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奥运会亚洲区六强决赛中痛失出线权。面对这一情况,中国足球的改革很快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当年6月召开的“红山口会议”确立了足球改革的基调,而健力宝队赴巴西留学以及后来的足球职业化等则是当年足球改革的产物。既然是改革,那么在前行的道路上必然存在风险,健力宝队也不例外。

健力宝队留学归国后,他们一度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但在球队整体解散,球员回归原球队后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来帮助中国足球。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健力宝青年队的模式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由于1999年,霍顿率领的以这支青年队队员为班底的国奥队,未能实现进军悉尼奥运会的目标,因此很多人认为这种模式不可取。但先后历时五年三次赴巴西留学的那支球队中,出现了许多之后在甲A、中超里响亮的名字,先后有李金羽、李铁、李玮锋、陶伟、隋东亮等11人入选过中国国家队。应该说此次留学巴西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德国之行豪赌奥运失败

健力宝模式后时隔十多年,在2004年年底,中国足球开始了第三次“留学”,在这次行动开始之时,中国足协为它制定了一揽子的计划。

中德双方从2003年8月开始为这一计划筹备和磋商,建立和运作培养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欧洲训练基地。两国教练员一起从15—19岁青少年球员中选拔出首批赴德的27人,大部分球员来自10家中超俱乐部。教练组由德籍主教练克劳琛和张海涛、胡建平、区楚良等人组成。该队在德培训期间每周至少进行一场高水平的比赛。

由于这一计划跟培养2008北京奥运会的国奥队有关,因此备受大家的关注。2004年底,“08之星队”首批25名球员以及领队李飞宇,教练张海涛、胡建平、区楚良奔赴德国,德国人克劳琛由此进入很多中国球迷的视线,成为了“08之星队”主教练。2005年3月初,“08之星队”结束为期3个月的德国生活,回到了国内。一个月后,经过重新筛选,克劳琛带着王洪亮、沈龙元等30名球员,再一次开赴德国,进行集训,这支球队也被称作“08之星”二期。

虽然来自德国,但克劳琛传授给球员的是“控球第一”的理念,在实战中追求效率!也正是在这样的技战术指导思想下,国青队才能在荷兰世青赛上有“惊艳之举”。然而,随着当时杜伊的上任,国奥队并没有延续克劳琛的技战术打法。于是,同样是这一批球员,在荷兰世青赛上被外界誉为“技术出众”;而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他们却背上了“技术粗糙”的骂名,最后不仅输球还输人。

刚学西班牙就要换葡萄牙

2010年南非世界杯,西班牙队以压倒性地优势夺得冠军。国家足管中心主任韦迪明确表态,要向西班牙足球学习。之后,中国足协先是请来了西班牙籍主教练卡马乔执教国足。但西班牙籍的主教练并没能给国足带来西班牙式的胜利,国足甚至在世预赛的小组赛就被淘汰出局。今年8月份,中国足协又与万达集团合作,派出了90名“希望之星”前往西甲进行学习。他们在马德里竞技、巴伦西亚、比利亚雷亚尔3家西甲俱乐部与同年龄组球员同等待遇,即训练、比赛、食宿、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一致性,接受与西班牙本土球员完全相同的培训,并且每年至少参加25场同年龄组比赛,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课学习。

然而,这件事仅仅过了2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皮毛都还没学到,国足要学习葡萄牙的论调又渐渐冒出了头。

那么,这支本就孱弱的国足到底该学谁呢?是延续着韦迪的向西班牙学习,还是改用肖天的向葡萄牙学习呢?或者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