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纺织行业论文

纺织行业论文

时间:2022-07-29 02:21:21

纺织行业论文

第1篇

“绿色壁垒”以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各种国际条约、法规和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在国际贸易中不符合相关国际和本国有关资源环境、人类与动植物健康的法律法规标准的进口商品进行限制或者禁止的非关税壁垒。我国纺织行业遭受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统(ISO14000)、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绿色标志和绿色壁垒。 一、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行业出口的影响 (一)对出口数量的影响 2002年5月,欧盟颁布了关于修改Eco-Label的决定,同年7月,又实行偶氮染料禁用令,我国当时的7万多家纺织企业中,只有18家企业和24种产品获得了环保标志。Oko-Tex Standard 100是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全世界有3万多家企业获得认证,而我国只有300多家企业,多数还是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世界各国都结合国际条约和法规制定了本国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数量。据统计,2005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总额计188.63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55.30%,但是,自2005年7月的高峰以后,每月的出口额逐渐下降,有明显的回落趋势。自此,我国纺织行业产品的出口额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 (二)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以价格低廉取胜。但是,由于各国都采取了较严格的绿色壁垒,我国就要投入更大的资金和人力,改进设备,加强管理,完善生产流程,才能达到标准,这样产品的成本就增加了,价格优势也就不存在了,从而削弱了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各种标准都是根据本国的技术水平确定的,这对于生产和技术水平都相对落后的我国来说通常难以做到,勉强达到标准也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导致竞争力下降,使我国纺织品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此外,我国的纺织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在技术和环保方面还不是很成熟,这些难以达到的标准迫使我国一些纺织企业无法进入国际市场甚至是退出市场。 二、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 1、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差异 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的资源并赚取经济利益,在环境和贸易问题上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并且随着国际形式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这些矛盾逐渐尖锐。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制造各种环境标准,抵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争取并维护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2、强大的技术支持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制定出各种绿色壁垒,阻碍发展中国家纺织品进入国内市场,是因为他们有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也即绿色壁垒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技术水平上的,发达国家拥有的高精技术和先进设备,为纺织品的生产和检测提供了基础,也为绿色壁垒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我国科技水平尚未成熟,纺织产品的生产和检测都处在较低的水平,所以产品就很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各种高标准的限制。 3、环保意识的提高 在纺织品的检测上,不仅仅有各种法规和标准,人们的消费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各国消费者都具有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消费意识上都已经养成了注重环保和健康的消费习惯,要求产品的高质量和环保性,这也就给绿色壁垒提供了舆论基础。 (二)自身不足 1、政府职能的滞后 我国目前缺乏绿色壁垒的预警和反应措施,技术薄弱,人才稀缺。此外,我国纺织品的各种标准体系不完善,纺织品国家标准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模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分类标准不同。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对纺织品国家标准的推广和使用力度不够。另外,我国的纺织品检验机构比较落后,一方面,我国的检验机构没有开放,另一方面,检验机构得不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2、企业意识和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的纺织品生产还是处于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模式,技术相对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比较普遍,这说明人们对于绿色壁垒的认识还不够,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纺织品的生产从原料的采购到加工以 及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都没有顾及到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三、我国纺织行业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一)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发展环保产业 在绿色贸易的背景下,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产业逐渐退出市场,而少污染或者无污染的产业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并得到很大的发展。因此,我国也应该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那么,发展绿色产业将是一种趋势,也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截止到2000年,全球的环保贸易额已经突破了6000亿美元,我国作为经济贸易大国,应该抓住绿色贸易提供的机遇,合理的调整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大力度的发展环保产业。 (二)制定并完善立法,加快国际接轨进程 我国要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的国际接轨进度,同时,完善我国的纺织品标准体系,我国现有的纺织品标准很难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因此要制定合理完善的纺织品标准和法规,达到国际标准认证。此外,要建立自己的环境认证制度,并且要具有先进性,得到国际上的充分认可,这样既可以保证产品的顺利出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国内产品。 (三)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检验机构 要尽可能少的遭受绿色壁垒,技术上的突破是必经之路,我国应该积极推行环保生产、环保治理的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要大力发展生态纺织业,积极开发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带领我国的纺织行业向着自动化、环保化和高速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建立起国际上认可的纺织品检验机构,这样既可以帮助我国纺织企业跨越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也可以筑起对其他国家纺织品的绿色壁垒。 (四)增强绿色意识 目前,我国纺织品行业从原料的采购到成品的生产整个过程再到后期的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都很少顾及到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影响,有些企业甚至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纺织品行业应该树立起绿色的观念,增强绿色的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纺织行业才能够突破绿色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否则将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壁垒也将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产品的主要贸易措施,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尊重人类健康生存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认真分析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纺织行业的生产水平和检测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2篇

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创办

我国古代早有的纺织技术出版物,大都是手工纺织的经验介绍与总结。近代早期的纺织出版物,有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于1891年左右译成汉语的《纺织机器图说》及《西国漂染棉布论》,由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1897年陈启沅著的《桑蚕谱》在广东出版。之后,又有不少专著问世,据统计,1937年之前有80余种。

除图书外,纺织出版物还有定期出版的期刊和报纸。最早正式出版的纺织期刊是1919年在上海创刊的《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刊载纺织时事论述文章、技术专著及重要信息。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纺织工业已达到一定规模,纺织从业人员大量增加,纺织期刊的出版也有较大发展,当时就出版期刊15种之多。

受战事影响,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不少刊物停办,同时也有极少新刊物出现。例如,深为纺织界读者喜闻乐读,誉为“中国近代纺织期刊之雄”的《纺织周刊》,1937年因战事停刊,1946年1月复刊,登载的张方佐先生的《大牵伸简易改造论》、朱仙舫先生的《增进普通织机效率论》及何达先生的《改良实用算法》等论著,对现代从事纺织业的管理人员很有借鉴作用,对研究我国近代纺织历史的学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又如为染色印花学术界及纺织学术界普遍重视,并成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纺织期刊《染织纺月刊》,“八一三”后,各种刊物几乎都停刊,唯独该刊仍继续出版,在纺织界影响甚广。这一时期出版的刊物有《纺工》、《纺声》、《纺织染通讯》、《纤维工业》、《纺织建设月刊》等十余种。这些刊物不少带有进步倾向,编撰者中不乏革命同志,刊物也反映了统治后期的纺织界艰难坎坷。

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特点

与其他期刊相比,我国近代创办的纺织期刊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知识范围广。这里的知识是指在纺织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从期刊的专题栏目中,可看出该时期刊物综合性的特色。例如,杜燕孙主编的《纤维工业》辟有“人纤”、“毛纺”、“毛织”、“丝织”、“针编”、“染料”、“药剂”、“热电”、“管理”、“言论”等主要栏目。其中“言论”一栏登有中外纺织史、纺织业动向和发展策略方面的文章。

知识含量深。当时的期刊所刊登文章的知识含量具有较高的深度。很多是当时科技前沿的理论和先进技术,有些是介绍国外的先进技术。如《纤维工业》第二卷第七期发表了由查咏初译的《美国25年来毛染整机器之发展》,介绍了美国25年内毛染整机器的发展变化和应用情况。《纺织周刊》登载了张方佐、朱仙舫等专家的论著等。

传播速度快。近代纺织期刊在介绍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纺织染工程》第一卷第三期上发表的马千里的文章《Rapidogen染料之新印染法》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基本进行同步介绍。

学生刊物多。该时期纺织刊物的一大特色便是学生刊物居多。《纺声》是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的校刊,校长周承佑在发刊词中着重指出学生要在课余多多撰稿,作为能力的锻炼和学识的积累。1941年1月创刊的《纺工》是南通学院纺织科校友办的刊物,具体由在校的“民三一级级会”的学生自办。这些学生得到师长们的支持和鼓励,如陈维稷、张方佐、傅道伸、诸楚卿等前辈曾为此花费过不少心血和精力,或任顾问,或帮助出版发行,或亲自撰写稿件。《纤声》是油印的学生刊物,虽然简陋,但办刊态度认真,颇有生气。

出版发行活。前已述及,有些期刊是由学生创办的,学生创办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纺工》、《纺声》、《纤声》等都是学生刊物,在出版发行方面就很少受方方面面的限制和影响。有的刊物还是不定期油印。但由于当时纺织技术和理论都是处于起始阶段,尽管是学生刊物,其质量并不低。

影响意义大。纺织期刊在当时对于传播纺织科学理论和技术所起的作用非常大。人们都把期刊作为学习先进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把它作为发表自己心声的重要阵地。如君久在《纤维工业》第二卷第七期上发表了对《中国纺织染业概论》的述评等。

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意义

近代纺织期刊对于传播纺织科技信息,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的科技进步,促进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03年《政艺通报》曾有文章称“新闻之于人,犹空气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杂志亦然”。1912年《新世界》文章《阅杂志之利益》,在分析书籍、报纸、期刊的异同时指出“书籍严整,易令人惮。日报丛杂,易令人忽。书籍文效,期在百年,既嫌其太迟。日报之力,程于一日,又恨其过促。介乎二者之间,而有适当之观览价值者,其唯杂志乎”,“吾人欲有所求益于人群,莫如读杂志。人能终其身于杂志之中,不善终其身于进步之步矣”。随着期刊事业的发展,对期刊作用与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认识到期刊作为一种文献类型存在的重要价值。1929年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钱亚新先生明确指出,期刊能够提供最新的参考材料,尚未有专书讨论的某种问题或图书馆尚未购置关于某种问题的书籍,期刊可济一时之穷荒,通过期刊可以看出某一时代的精神及群众对某人某物某书的意见。1930年邢云林先生尖锐地提出,期刊、报纸、报告之中,“最有用,最易用,特别便于图书馆者厥推期刊。”1933年吴景贤先生在《学风》杂志上发表了《杂志的价值及其分类管理法》,把期刊的功能归纳为四性,即现实性、公开性、进步性和普遍性。综观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对期刊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一是肯定了期刊作为一种文献类型较书籍、报纸更有其特殊性;二是显示了期刊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民众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三是认为期刊报道快捷,流传普遍,有促进社会进步之功效。

作为近代纺织期刊,其意义同样不可低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极大地促进了纺织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交流。近代中国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而纺织工业又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由于技术落后,起初进行得非常不顺利,不仅缺乏管理,同时也缺乏技术。张謇之所以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就是因为其在开办大生纱厂时被技术人才缺少所困扰。近代期刊的创办,为科学和技术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重要渠道。期刊所刊载的信息是已走出学校参加工作的人们获得知识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2)培养和发现我国纺织科学技术人才的基地。尽管当时创办了一些纺织类学校或者在一些学校里开设了纺织类专业,培养了大量纺织专业人才,但是作为期刊进行知识的传播,也同样培养了一些技术人才。一方面从这些期刊中学习了很多知识;另一方面,把期刊作为阵地,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研究成果、经验总结等,使这些人才得到了理论升华,也激发了他们研究纺织技术的激情。

(3)繁荣了我国近代期刊出版事业。近代期刊总体看是处于一个发展期。纺织工业是近代工业的代表,因此纺织期刊的创办对整个近代期刊的出版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尽管近代的期刊总数没有统计,但纺织期刊所占的分量应该是比较重的,纺织期刊的兴旺对繁荣我国近代期刊出版事业做出了贡献。

(4)为研究我国近代纺织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来源。要发掘中国人在近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方面的文章资料,纺织期刊是一个重要的来源。章剑慧先生在《纤维工业》创刊纪念卷第一期上发表的《复兴中国棉纺织工业第一次五年计划纲要》专论,就是一例。章系当时汉口四厂经理,抗战期内,在大后方对全国纺织工业推进,颇著劳绩。我国战后纺织复兴事业,如国人最注意之一项,章先生在该文中借数字之分析,使人读可恍照此实为轻而易举之事,可增国人之勇气不少。又例何达先生在同期刊登的《对于复兴我国纺织工业的一点贡献》一文,后段主张提倡印花布生产而把握南洋市场一点,尤为可贵之卓见。

中国近代纺织专业期刊从1919年创办到1949年,共计三十年的发展时间,其间还战争不断,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创办出纺织期刊三十多种,这确实对近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促进了纺织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交流,成为培养和发现我国纺织科学技术人才的基地,研究我国近代纺织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料来源,而且也繁荣了我国近代期刊出版事业。

第3篇

把握行业形势明确工作总体要求

王天凯指出自协会成立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在把握大局、宣传重大行业活动及先进典型、应急新闻报道、舆论引导能力、新闻及其机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和提高。

2012年以来,在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形势总体趋缓,但行业结构调整仍在持续加快推进,行业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必须争取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政策支持,以努力降低行业运行的风险和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中长期来看,未来10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个基本事实决定了纺织行业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民群众对于更高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工业化发展加深纺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纺织产业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创造新优势,这些都将持续不断地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行业完全有条件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未来5—10年将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并且日渐深入的过程。

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围绕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的总目标,坚持贴近行业实际、贴近企业、贴近消费者,着力推进加强理论武装,策划主题宣传,深化典型宣传,拓展宣传渠道,改革运行机制,强化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导向性、实效性和影响力,为建设纺织强国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

五条原则为纲实现宣传工作目标

王天凯强调,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令后一个时期,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要做到:重大主题宣传的声势更强,纺织作为民生产业宣传的落点更实,先进典型宣传的影响更广,主题新闻的效果更好,舆论研判和引导水平更高。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需要我们在思想上积极进取、行动上有所作为、工作上有所突破、机制上有所创新,工作中既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主动性、创造性。具体来说,要注重把握好以下五条:

注重把握好服务大局这个基本前提。认清大局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有所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在始终坚持纺织行业科学发展、不断发挥纺织行业三大历史作用的大局下思考宣传、谋划宣传和推动宣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觉主动,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履职尽责。

注重把握好正面引导这个基本要求。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灵魂,坚持正面引导才能赢得主动。正面引导、把握主动是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不断强化导向意识,切实把正面引导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舆情监测、研判和引导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同时,要防止对纺织行业的片面报道或者“只表扬、无批评”现象,对于不实报道给予及时公开的错误披露和必要的纠正,以便形成全面、客观、公正的服务行业发展的宣传报道氛围。

注重把握好服务消费者这个基本取向。发展纺织为人民,发展纺织靠人民。纺织行业是民生消费品行业,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消费者关系、加深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纺织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服务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是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取向,只有进一步强化消费者观点,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谋划思路、策划宣传,才能推出更多有深度、有份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让纺织行业宣传报道更加深入民心。

注重把握好改革创新这个基本途径。改革创新是动力,也是解决行业新闻宣传工作难题的必由之路。把握规律、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纺织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途径,只有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取得新成效。

注重把握好统筹协调这个基本方法。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是推动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方法,只有坚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强化保障机制,形成宣传合力。只有加强协调合作、借力顺势而为,才能真正用足用好行业内外各类宣传资源,拓展新空间、开创新局面。

围绕纺织强国部署近期工作任务

根据纺织行业新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五个基本原则,王天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做出了以下部署。

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效应;集聚度;区位商;纺织产业空间结构;产业链;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一、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有三大理论支柱,即经济增长极理论、园区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研究的焦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 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彼此相关联的公司、政府、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2]。从本质上讲,产业集群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的,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因此,利用产业集群重构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空间结构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看,集群是在相关产业链环节上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空间集聚现象。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联系与合作,进而形成企业网络。 与市场交易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相比较,在空间上接近的企业或机构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和协调的交易关系。 首先,产业集群延伸了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研发、试验、评估、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都进行了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相关资源能够在集群内部进行合理分配,这有利于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生产经营信息能够快速及时地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以交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有效与合理。 最后,集群效应推动了集群内部各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同一类型或同一种产品的相关企业聚集在特定地区内,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二、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日趋增多,且研究成果展现出诸多有益见解。 国外学者 morosini认为,企业与集群内各种公共机构平台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了集体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集群企业共享散布在集群中的关键技术和商业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集群企业间的技术转移[3]。 molina?morales等对西班牙传统制造业集群内 288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但是各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网络关系,这些独特的网络关系使得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这些差异性可以解释各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同[4]。 omokazu等对日本的三个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并验证了三种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与大学、跨产业经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效应[5]。

kanda和 deshmukh的研究表明,协调好集群企业的供应链资源能够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所处区域的竞争力[6]。 sirmon和 hitt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会选择一系列资源来支持其经营活动,当企业所选择的资源与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行业领先位置[7]。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应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了两个市场,国内市场约占 80%,国际市场约占 20%。 一些纺织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从加工贸易、oem贸易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结构[8]。 顾志群等从核心技术、集群文化与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对集群绩效进行了衡量,并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评价指标予以量化,由此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9]。

罗国勋等分别从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对依托企业集团的小企业集群、中卫型小企业集群、空间集聚小企业集群、市场型小企业集群和网络式小企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分析论述[10]。 卞继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绩效棱柱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并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11]。 宁军明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绩效和促进集群发展,除了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集群结构与改善治理质量[12]。 姜鑫和罗佳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三方面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每一产业集群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发展欠佳[13]。 吴义杰、何健指出,在产业集群的衰退期,某些关键因素的改变导致了集群的衰亡,因此在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必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市场空间[14]。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最紧迫而重要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15 16]。 黄建康和蒋伏心认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王娇俐等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18]。 蔡绍洪和陆琳认为,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19]。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从主观方面对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研究,但对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及定量方法应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状进行描述;其次,运用区位商法对全国各地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量化,对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排序;最后,对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加以比较,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 现状分析

在中国加入 wto之后,纺织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 由于集群产业比单个公司竞争更为有效,因此加强对纺织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这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产业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具有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种植到产品加工,纺织业每个环节的比较优势都很明显。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集中分布在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广东这五个省份,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特点。 根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的统计,山东省诸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男装名城”,山东省王台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镇”,江苏省金坛市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和“第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等等。 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纺织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和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的生产规模在趋于稳定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新的产业定位:一方面加快产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加速向内陆梯度的转移,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形成了一些纺织产业相对聚集地,其中有些还是起点较高的纺织产业集群区域[20]。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 1所示。

图 1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图

在实现纺织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西部有些省份的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已见雏形。 比如,西安现代纺织 产 业 园 于2009 年 4 月被批准设立,它是以承接西安地区纺织企业外迁改造为依托,以全省纺织产业链企业入园提升为基础,以吸引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的专业化、新型综合产业园区。 2010年 11月,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第十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中被新授予的五个基地之一,也是全国 28个纺织产业基地中唯一一个在西部地区的基地。 在国务院最近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被首次列入重点建设项目[21]。 纺织工业是陕西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发展相对快速的产业,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政府规划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大量东部沿海纺织类企业也面临着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 由此可见,新型产业园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可谓是“顺势之举”。

与此同时,建设中的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日本伊藤忠公司、正邦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集团区域总部中心)、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家纺产业项目)等四户重点招商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四个项目总投资达 6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 1? 8万个,建成后年产值可达 200亿元。 另外,国内著名企业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也有投资意向。 延长的纺织工业园产业链为加快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在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快了在纺织服装产业后加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贸流通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大、提升合作领域和层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设计加工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极大地带动了咸阳纺织企业做大做强。

自 2002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开始试点后,纺织业工业总产值从 2001年的 9626亿元增加到 2010年的 40839? 16亿元。 2011年 1月至 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10? 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0? 6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 7%,较上半年提高了 0? 1个百分点[22]。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41%和 27? 5%(高于东部 10? 3%的增速);中部和西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27? 8%和 25? 9%(高于东部 16? 6%的增速)。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整体布局将继续西进。 预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将基本形成发挥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区域优势的产业布局体系,纺织业经济总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到 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将由 2010年的 17%提高到 28%[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使区域纺织业的外部经济规模和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带动集群内外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和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纺织业发达省份的成功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研究方法

在区域层面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中,识别产业集群的方法主要有波特案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法。 波特案例分析法需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限制了客观性数据的收集;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基于以往资料和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它在反映产业的动态变化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区位商法是西方国家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是辨认产业集群的常用工具,用区位商法计算的集群集聚度能够反映区域主要产业特性,而且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计算方便。 因此,本文采用区位商法,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实证分析。

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区位商法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判别方法,其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一般来讲,lq =(eij/ ei) /(ekj/ ek),其中 eij指 i地区产业 j的工业产值,ei指 i地区工业总产值,eki国家 k产业 j的工业产值,ek指国家 k的工业总产值。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明确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 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就越高。 当某一产业的 lq值大于 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某产业的 lq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也就越强。

四、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2010年至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并选取了全国 31个省市行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同时,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 1: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

假设 2: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现象不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业在江浙一带、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几大区域,特别是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这 8个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带,产业集群内的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区位商(尤其是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在识别中国产业集群现象方面是合理和可行的,且检验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这说明在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方面,经济发达程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说明,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是判别中国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区域纺织业工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这对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的集群集聚度仍然不够,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在自身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吸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部与东部产业集群的过渡与衔接。

(一) 搭建产业平台,科学引导产业聚集

作为政策措施的制定者,政府应在产业发展方面尽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地方政府应以现有的以及新兴的纺织产业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关的计划与措施,实现东西部纺织产业集群的良好衔接,科学引导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聚集,增强集群内部企业总体生产能力,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政府在对待纺织产业集群园区建设方面要区别对待,尤其应对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在资金、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聚集度

各个地区应当根据掌控的资源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产业集群来提高纺织产业发展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在遵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升级的规律基础上,把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调整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从单一的行业模式向产业集群的过渡。

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比较成熟的地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的水平,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品牌,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品牌贡献率;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强的、附加值高的纺织产业,地方政府要对东部地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纺织产业转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鼓励与支持。 在中部地区,已建立纺织工业园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的地区要引进大批纺织企业入驻,积极发展县域、镇域的特色纺织经济,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基地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培育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同类及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向基地或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 在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能源等优势,在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实行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工作,积极发展棉纺、毛纺、丝绸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力争赶超中东部地区。

(三) 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 加快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首先,企业要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品牌的创建意识,提高品牌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整合能力。 其次,应充分开发品牌无形资产,通过引进品牌资产来实现品牌的扩张和延伸。 最后,应加快推进我国纺织企业的品牌化进程,开展纺织品牌企业创建工程,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吴迪.纺织业科技攻关六大重点[j].毛纺科技,2009(4):2829.

[2]顾志群,沈友娣,康君.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4648.

[3]罗国勋,汪少华.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绩效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7072.

[4]卞继红.基于绩效棱柱法的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21):6063.

[5]宁军明.产业集群的结构、治理与绩效[j].企业经济,2008(4):115118.

[6]姜鑫,罗佳.中国工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行为与绩效数量化评价研究———基于 scp范式的产业集群主成分分析

[7].工业技术经济,2008(1):108111.

[8]吴义杰,何健.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0(5):181184.

[9]黄速建.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0]卢锐,杨忠.市场开放、产业集群与东陇海工业园的战略转变[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2):14.

[11]黄建康,蒋伏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苏南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2):14.

[12]王娇俐,花磊,王文平.基于集群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1(8):6468.

[13]蔡绍洪,陆琳.基于主观博弈的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1(5):4246.

[1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15]西安纺织产业园区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eb/ ol].[20120506].

第5篇

肖国圣1,李波平2

(1.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0;2.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条(GVC)上处于相对低端环节,后危机时代纺织服装产业陷入了生存

与发展的“双重”困境,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文章选取典型内生型传统产业集群———“浙江纺织服装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微笑曲线”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升级障碍及路径

选择问题。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45-0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资源要素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优

化配置。商品的研发、制造、营销、品牌及服务等各价值环节,某

种程度上也进行着全球化的垂直分离与重构,最终形成所谓的

全球价值链(GVC)。然而,宛如跨国公司“哑铃型”组织结构,利

润并非均匀分布在全球价值链上,其主要利润往往流向产品价

值链的两端,即一端的“研发”与另一端“品牌”、“营销”,中间环

节属“生产制造”,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类似U 型的曲线,也被形

象地称为“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

浙江纺织服装业历史悠久,自古享有“丝绸之府”的美誉,

其长期以来的产业“支柱地位”难以取代。然而,与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或地区一样,浙江纺织服装业目前在GVC 中总体上尚

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企业主要以OEM(即代工生

产)的方式嵌入GVC 中,多数企业很难有机会参与到核心价值

链活动中去。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纺织服装市场结构调整以及一些更

具成本优势国家或地区引致的市场竞争白热化,已使浙江纺织

服装业的“生存空间”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以新思维、

新视野积极寻求浙江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一、纺织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构成分析

纺织服装业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纺织服装最终价值而

连接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过程的全球性网络组织,其价值链

主要体现在产业的组织层面、空间层面、产品及服务层面等。从

GVC 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全世界不同的纺织服装企业进行着

从产品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到营销、售后服务等不同的经

营活动。因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进入障碍不同,以致其附加价

值相差甚远。这样,就形成了纺织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与附加价

值之间的“U”型关系,即纺织产业“微笑曲线”(见图1)。

由图1 可见,一方面,因纺织服装的全球价值链涉及范围

较广,企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沿着价值链,越往上

游移动,进入壁垒提高明显。所以,不难看出,在全球价值链框

架下,当前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几乎面临着两个同

样问题:一是怎样嵌入GVC 全球价值链,二是怎样向“微笑曲

线”高端环节攀升。

图1 纺织服装行业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

二、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在GVC 全球价值链“微笑

曲线”中分工地位

(一)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其优势

1.区域块状经济正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一乡一

品”、“一县一品”的块状经济,可谓是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亮点

与特色。诸如绍兴中国轻纺城、杭州中国丝绸城、嵊州中国领带

城等在全国乃至世界皆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见表1)。

目前,区域块状经济正加快向现代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

级,这势必使浙江纺织产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非国有经济十分活跃,中、小型民营纺织服装企业成为市

场主力军。据统计资料显示:早在2001 年,浙江纺织服装企业

中,国有经济单位数、从业人数、实收资本额、全年营业收入等

几大指标分别占1.5%、7.2%、11.4%、6.4%;而非国有经济分别

占98.5%、92.8%、88.6%、93.6%。在非国有经济中,民营经济所

占比重最大,企业数、从业人数分别占非国有经济的71.6%、

50.4%;港澳台及外商企业数、从业人数分别占7.4%、18.3%。

表1 浙江省主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3.产业集中度高,优势企业长期领跑整个行业。浙江纺织服

装产业集中度的逐年提高,已成为本行业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之

一。而以优势企业带动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浙江纺织产业的

显著特色与竞争优势所在。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面对

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浙江纺织服装业着力推进由量的扩张向

质的提升转变,无论是规模以上企业数、单个企业的经济规模,

还是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

展态势(见表2)。

表2 2011 年1—12 月浙江省服装各行业

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表

数据来源:《2012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竞争力发展报告》

同时,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 年全省拥有1 亿元以

上产值的服装企业已达280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62.23 亿元,

占全部服装工业总产值的67.61%。中国服装协会公布的2011

年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中,浙江占36 家,继续保持全国同行

业之首。

(二)GVC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遭遇

的主要障碍

1.现行价值链、产业链制约。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长期以生产

链的形式嵌入到GVC 全球价值链中,在国际纺织产业价值链

中基本上处于附加值最低的“简单制造环节”。多年来,尽管浙

江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规模相对较大,但始终难以掌握行业核心

技术以及营销、品牌等高端经营环节,许多先进纺织机械、高性

能纤维进口量等逐年递增。这样,现行的国际分工将浙江纺织

服装业牢牢固化在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低端部位,也长期

处于价值链中的最低层,极大程度地制约了浙江纺织产业参与

国际分工的能力和“话语权”,短期内难以突破所处的国际分工

地位(见图2)。

2.国内外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制约。当前,浙江纺织产业国

际竞争力某种程度上仍主要依靠价格优势,而要维持相对较低

的价格,就必须努力控制成本。就纺织业而言,成本构成主要来

自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其中,纺织原材料中的合成纤维是

石油原料的合成物。而近年来的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却

直接导致合成纤维等石油制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图2 纺织服装行业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各个环节利润分布

同时,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融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也明显

高于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水平。据数据显示,2011 年,浙江

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息同比支出增长41.70%;劳动力成本更

是呈现快速提高之势,2011 年全省服装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达

31 357 元,同比增长17.89%。

3.企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制约。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主要利器。自2010 年以来,经过市场“倒逼”和政策引导,

浙江纺织服装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提升明显,但“研发投入少,创

新能力弱”依然是对许多中小企业最贴切的写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浙江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

业研发投入的经费总支出约占销售收入的0.48%,远远落后发

达国家纺织服装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5%的比例。部分企业

既缺乏自己的研发中心,又缺乏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机构

的合作意识,直接导致整个行业创新能力始终难以有所突破。

4.专业人才制约。正如上文所述,浙江纺织服装业以中小企

业居多,普遍缺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便是一些相对具

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也十分缺乏纺织业专业人才,特别是技

术创新型人才。目前,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依然依靠原国有企事

业单位流动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技术管理骨干,后续人

才队伍建设缓慢。

三、促进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路径

选择

纺织服装产业是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基于GVC 全

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理论,浙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是摆脱

当前生存与发展“双重”困境的必然选择。转型升级的主体无疑

是企业,但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政府。因此,要把握

好政府“自觉”与市场“自发”作用的关系,并使其有机融合。

(一)基础性策略

1.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

用。一是围绕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提升,通过不断增强企业

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感,迫使企业家提高转型升级意识;二是积

极发挥政府产业规划作用,明晰纺织产业发展重点,制定纺织

产业投资指南;三是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在贸易规则准允的前

提下,各级地方政府要用足、用好促进本区域纺织服装产业发

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善于引导先进企业率先建设成为科技

型、规模型、环保型、效益型的纺织服装龙头企业。

2.强化纺织服装协会服务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截至

2012 年6 月,浙江纺织服装行业已建有5 个地级市协会,18 个

县(区)级协会,基本覆盖了各纺织服装主产区,形成了纵横贯

通的协会服务网络。作为纺织服装协会,一要深化调查研究,及

时向各级政府反映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诉求,当好企业与政

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二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服装设计师、制版

师、工艺师等专业人才的培训、考核和评选工作,为产业转型升

级提供人才支撑;三要以国际纺织服装展会为平台,为企业宣

传品牌和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有效服务,并深入细致地做好浙

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合作以及向中西部进(下转第151 页)

有负向影响,不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2)支撑型文化与团队

创造力正向相关,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3)创新型文化与

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4)创新型

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大于支撑型文化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1)官僚型文化的团队中,团队的任务

和工作由决策层决定,然后直接下达给团队成员执行,团队成

员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且成员习惯按部就班的工作,他们害

怕改变,更谈不上主动创新,也因此不可能提高整个团队的创

造力,甚至可能对团队创造力的产生有阻碍作用。(2)支撑型文

化的团队中,团队内成员交往积极、成员与领导者之间互动也

比较频繁,整个团队内部沟通顺畅。Kivimak(i 2000)认为,团队

内部的交流和学习决定了团队创新的好坏。Annouk 和Lievens

(1999)认为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够为团队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

和资源,从而促进团队创造力的产生。(3)创新型文化属于压力

承受型文化,这样的团队愿意承受环境压力,并能在压力中寻

求创新。正如Van de Ven(1986)指出,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因

素一样,对团队创造力有着重要影响。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

创新型文化团队中成员能迅速调整工作方式。另外,这种团队

中的成员理解并能积极执行领导层临时的创新决定。因此,我

们认为创新型文化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产生。

本研究存在一些的局限性:首先,由于条件限制,研究样本

仅局限在浙江、上海两地。以这两地的团队代表整体还是很不

够的。建议未来扩大团队选取范围;其次,本研究仅分析了文化

差异对团队创造力的直接效应,并没有解释文化差异对团队创

造力的影响机制,建议未来研究可以加入相应的中介、调节变

量,深入探讨文化差异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

五、结论

不同的团队在创造力上的不同表现,说到底是由团队文化

的巨大差异造成的。本研究证明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对团队创造

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一结论对提高团队创造力指明了一个方

向,同时也丰富了团队创造力的相关理论研究。只有将文化融

入团队当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团队创造力,增强竞争能力。但在

营造团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每种文化类型之间并没有

绝对的界限,现实的文化系统大多是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只不

过某一文化类型占优势而已。因而,从提高创造力出发,团队应

该综合支撑型文化和创新性文化,从实际出发,平衡二者的关

系,构建适合本团队的文化类型。

【参考文献】

[1] 张钢,倪旭东.知识差异和知识冲突对团队创新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7,39(5):926-933.

[2] 刘晓莉.员工流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过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8.

[3] 陈晓玲.国外创造力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

159-168.

[4] Wallach E J.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the cultural match[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83.

[5] Annouk Lievens,Rudy K Moenaert,Rosette S Jegers.Linking communication

to innovation succes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a case study analysi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9,10(1).

[6] Van de Ven AH.Centr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J].

第6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摘 要】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我省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本文通过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用工短缺;纺织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YD045)。

作者简介:张洪营(198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0 引言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是我国纺织大省,也是中国纺织服装重点生产基地,纺织“上青天”就包括我省的青岛。然而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及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深入研究将对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的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1 用工短缺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之明显暴露出用工短缺的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扩大规模带来很大影响。用工短缺主要指“民工荒”,正式提出“民工荒”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后,媒体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一时间“民工荒”成为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并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自2004年出现“民工荒”问题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入。陈民强(2005)指出民工荒的根源就是权利荒,并从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不平等、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限制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李宝元、王泽强(2009)认为“民工荒”主要不是一种总量上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贾先文、黄正泉(2010)就认为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简新华(2010)认为民工荒是与劳动力供求和价格有关的因素,因而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综合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现阶段用工短缺现象的存在的必然性。

2 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用工短缺在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迫使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彻底转变盈利和发展方式,并通过行业洗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茅于拭(2011)指出,那种认为工资上涨会使中国丧失比较优势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势头的观点是短视的,从长远目标来看,“民工荒”带来的工资上涨正在帮助产业升级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同时他认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不是勉强保持低工资政策,而是进行专业升级,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靠技术和创新提升企业的附加值比例。

2.2 消极影响

用工短缺不但减少了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劳动力,也降低了可雇得的农民工的素质,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持续协调开展,降低了企业利润的提高和生产积极性。

用工短缺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我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西部甚至国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和国家转移。伴随产业转移将会使得我省在纺织业的投资不断减少,最终出现行业性或地区性产业空白现象,影响我省纺织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宏观方向。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的体现在两端的研发和品牌,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理论为我省纺织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的转型升级方向。

为了使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本文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如图1。Humphrey和Schmitz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升级的理论路径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方式。

3.1 变革企业理念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开始解冻,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企业丧失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变革,变革理念先行。

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观念, 转移到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价值观念中来,引导企业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品牌内涵价值和内涵,为企业的业务优化和战略转型做好准备。

3.2 实施业务优化

纺织企业实施业务优化战略,实施品牌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发展“四大”战略,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纺织企业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发展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染整以及特殊功能整理;同时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企业的创新内涵。

3.3 加快战略转型

在企业理念变革和业务优化的基础上,加快纺织企业的战略转型,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青岛大学国家级新纤维材料技术中心,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加快品牌创新,由品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提升和扩大大众时尚品牌产品制造,借助国际品牌构筑我省服装的顶级品牌和一线品牌。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市场优化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网络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自营等方式,建立和进入主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增加市场份额。

3.4 优化企业管理

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上,优化企业管理。积极引入和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自主品牌培植力度,加强产品设计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坚持走新型制造、精品制造、高端制造道路,把山东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加强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开通管理者的视野,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5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经过优化企业管理和实施战略转型,依托我省纺织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文化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印染、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 & 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我省纺织业通过变革企业理念、实施业务优化、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企业管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我省纺织业在用工短缺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民强.“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兼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13-17.

[2]贾先文,黄正泉.“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J].统计与决策,20010(15):76.

[3]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64-68.

[4]简新华.“劳工荒”的原因、利弊分析与合理应对[J].中国经济问题,2010(3):9-13.

[5]王呈斌,毛晓燕.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74-79.

[6]茅于轼.工人加薪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J].传承,2011(1):43.

第7篇

11月20~21日,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准与检测专业委员会主办,绍兴市纺信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苏州中科纺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广伟及全国各企业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监督管理机构代表参加了论坛。

张莉表示,纺织行业要实现转型升级,打造行业升级版,质量提升是绕不开的话题。质量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建设纺织强国的进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对于促进纺织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从规模竞争转变到品质竞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复杂环境中,我国纺织行业2013年保持了稳步向好的态势。随着近年国内收入水平的提高,中高端消费人群逐年增长,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日益凸显。2013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与质量监督管理方面进行专业的深度探讨与交流,促进行业质量标准化管理推进进程。

论坛上,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向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获“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示范单位”殊荣,东莞市虎门镇人民政府荣获“区域产品质量管理示范单位”称号。

本届标准与质量论坛为期两天,以企业视角为核心,以演讲、对话、特别会场等形式邀请国内大中小型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品质管理专家和流通领域代表共同探讨行业质量管理问题。通过行业分析与质量抽查、纺织服装企业质量管理分享与讨论、平行分会场上下游企业对接及专家答疑三个环节,分析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现状,探讨行业标准与质量管理专业技术难题,并为上下游企业对接搭建平台。同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准与检测专业委员会专家对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问题进行了解答。参会代表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热烈讨论,促进了上下游企业质量管理经验交流、激发行业质量监管力度。(任倩 文/摄)

第8篇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常州市;纺织业;实证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B

一、理论基础

生命周期理论起初是作为生物学概念提出的,一般来说,生物有机体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直至衰老死亡几个过程,这就是生物学上所说的生命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后来这一理论被引入到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首先应用于产品,以后又扩展到企业和产业当中。[1]最早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是美国学者波兹(Booz)和阿伦(Allen)。1957年,在两人合著的《新产品管理》一书中,他们提出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可以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2]再后来,有经济学家把这一理论应用到产业研究中,产生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产业从产生、成长再到衰落一般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就是该产业的生命周期。

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通常可以用图表进行表示。如果用时间为横坐标,以产业地位发展情况为纵坐标,分别用I、II、III和IV表示一个产业发展所经历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那么一个产业发展的完整周期可以用下图来进行表示(具体情况见上图)。

笔者认为,可以对上面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进行补充和完善。由于在一个产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业发展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分别会经历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夕阳产业四个发展阶段。

从上图可以看出,产业在初创期,由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较小,因此在此发展阶段该产业的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产业产值较低,产业处于发展的幼稚期,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也较低,该产业处于潜导产业阶段;产业发展到成长期,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企业规模扩张,数量增加,产业产值迅速增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此发展阶段,由于该产业往往有很强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政府往往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扶持该产业发展,该产业也往往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到成熟期,市场发展基本达到饱和,并且发展缓慢。这一阶段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得到兼并重组,大量不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最后生存下来的都是竞争实力很强的大型企业。这时候产业技术也已经成熟,该产业无论从产值、利税和就业人员比重等各方面都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该产业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到衰退期,由于市场萎缩,产值和利润下降,大量企业倒闭或转行,一些企业为了寻找生存空间,把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进行转移,该产业也成为夕阳产业(具体情况见下表)。

产业发展周期和产业地位对照表

利用上面经过修改和完善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常州市的纺织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常州市纺织业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市纺织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为常州市纺织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二、常州纺织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初创期(1906-1955年)

常州是我国纺织名城,纺织业发展历史较早,早在唐代时,常州的纺织业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1906年常州第一家机器织布厂晋裕布厂成立,成为常州历史上第一家机器化大生产纺织工场,标志着常州近代纺织业的开始。此后,常州市的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出现。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期,常州纺织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染织布厂已经达到40多家,织布机达到7000余台,纱锭6万多枚。[3]但是抗战期间,常州纺织业遭到重大打击,大量纺织染公司遭受破坏,厂房被毁,工人逃亡,一些纺织企业被迫内迁,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的纺织企业又纷纷迁回常州重新开工生产。建国后常州纺织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到1955年,常州的布机数量已经仅次于上海,位于全国第二位,但是在整个纺织企业中,大中型企业较少,小型企业甚至手工作坊式企业占重要比重,设备和规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成长期(1956-1977年)

常州纺织业真正得到迅速成长的时期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从1956年开始,常州的纺织企业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公私合营改造,通过政府对纺织业的改组和改建,常州纺织业发展焕然一新,形成了拥有棉、毛、化纤和丝绸等多门类,集纺、织、染、针织和纺织机生产等比较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此时的纺织业已经成为常州的主导产业,纺织企业的规模扩大,数量迅速增加,纺织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州纺织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纺织界的排头兵。

(三)成熟期(1978-2000年)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纺织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常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优先纺织业,把纺织业的发展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纺织业无论从产值、利税和就业人员比重等各方面在常州国民经济都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常州市的支柱产业。常州生产的灯芯绒、牛仔布、卡其布等产品享誉国内,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常州市的纺织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靠纺织业的影响力而成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在全国纺织工业中享有一定的盛誉。

(四)常州市纺织业发展的衰退期(2000年以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常州一直把发展纺织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而一度忽视了其他高新产业的发展,因而没有赶上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经济发展逐渐显露出落后态势,与我国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常州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差距逐渐扩大。这种差距不但表现在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而且还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主要表现在纺织业在常州国民经济中一枝独秀,其他产业发展滞后。这一时期,由于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国内纺织市场低水平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常州纺织业发展进入衰退期,大量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倒闭。

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推进常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10月,常州市出台《关于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十大产业链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由于政府政策的调整,纺织业在常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已经成为常州市的夕阳产业。

三、常州市纺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竞争压力加剧

近年来,常州纺织业发展形势严峻。常州市纺织品服装出口不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国内的竞争压力。由于纺织业进入门槛低,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或转投资纺织业,加之东南亚等发展国家纺织业的飞速发展,使这种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纺织业的附加值越来越低。从产业结构看,常州市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由于多数企业不能生产市场畅销高附加值的高档纺织产品,导致目前中低档纺织品产能过剩。从增长方式来看,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增长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竞争。

(二)用工紧张,劳动成本提升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由于目前纺织业工人工资较低,且劳动强度大,常州市愿意从事纺织服装一线生产的适龄劳动者越来越少。每年春节过后,常州纺织服装企业都会有部分外地职工流失,造成用工紧张。同时为了吸引工人,留住人才,纺织企业每年都要提高工人的薪酬和福利待遇,造成使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

(三)原料涨价,生产成本提高

自2011年以来,纺织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国内棉花价格每吨要比国外高5450元左右,最高时甚至一度达到6000元。2013年,受H7N9禽流感影响,我国一些地区大量宰杀活禽,导致鸭毛、鹅毛原材料大量减少,使得羽绒价格一路飚升,造成全国纺织企业成本提高,一些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常州纺织企业也无能幸免。

(四)品牌薄弱,市场竞争力差

总体来看,常州市纺织服装在出口中主要靠贴牌加工,使用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不足,产品开发和品牌运作比较薄弱,在品牌建设与运作方面,与世界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常州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进行大规模的来料、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或简单复制、模仿国外的名牌产品,致使纺织服装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扩张状态,市场竞争力差。

四、常州市纺织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常州市纺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基本符合夕阳产业的特征,虽然纺织业已经不是常州市政府优先扶持的产业,但是目前常州市的纺织业仍然具有很大的产能。笔者认为常州纺织业要想走出困境,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做出举措。

(一)政府层面

1.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国门。“一带一路”战略给常州纺织业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2014年12月,在江苏视察时的明确指出,江苏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江苏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是常州纺织业走出困境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市场。常州市政府应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纺织企业走出国门,通过“一带一路”把多余的产能转移到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实现常州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际上,在这方面常州已经走在前面,早在1968年,作为中国第一批援非项目样板,常州市政府在非洲坦桑尼亚建立了友谊纺织厂。几十年来,虽然友谊纺织厂历经繁荣、改制、困顿多个时期,但是常州纺织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常州纺织企业应该利用这笔财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所作为。

2.提高市场准入,淘汰产业落后产能。常州市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调控经济运行行为,从而实现常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一方面,针对常州纺织业发展情况,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纺织行业准入条件,提高纺织业市场准入门槛,淘汰纺织业落后产能,鼓励纺织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另一方面,在市场监督方面应该采取严厉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检查力度,依法关闭高污染纺织企业,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向纺织高端发展。

(二)企业层面

1.推进技术改造。目前常州纺织产业装备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产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贸易增长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竞争,企业赢利空间较小。因此,常州纺织业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尽快提高行业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大产品差异化,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

2.树立品牌意识。对于纺织服装产业而言,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产业品牌优势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纺织企业应该强化品牌培育和运营,推动“贴牌”向“创牌”转变。在纺织业升级转型中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对提升行业形象、提高企业国际市场话语权、增强产品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在这方面,常州黑牡丹、恒利等一些纺织企业已经走在前列。绅士、苏星、虹宇、太平洋等企业以技术进步为龙头,已形成专、精、优特有的竞争优势。“蓝豹”和“顶呱呱”雄居国内男装和彩棉市场,正向“中国驰名商标”奋进;飞洋鱼、波仕曼、高高、圣罗戈、博利伊博等一批常州品牌已开始崭露头角。

3.实现战略转移。面对劳动力资源危机和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常州纺织服装企业应该高瞻远瞩,实施战略转移,企业向中西部和落后地区转移。在这方面,晨风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苏北宿迁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员工多达3000多人,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帝商服装跃过长江,在苏北大丰新办棉纺织厂。但是这种转移目前还只限于江苏省内,转移力度还不大。常州纺织企业应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把企业向我国中西部和中亚地区转移,从而实现促进常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被转移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双赢”。

[参 考 文 献]

[1]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贸研究,2004(6):7

第9篇

[关键词] 德国纺织业;工业化中后期;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 F40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18-03

[作者简介] 董小玲,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企业企业管理。(浙江 绍兴 312000)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处于全国首位,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但是“后配额时代”、“无配额时代”的到来,纺织业出口不断出现贸易摩擦和反倾销事件,纺织业在国际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焦点逐步提高到创新层面的先进生产力和跨国生产方式的新挑战;同时,在国内纺织业面临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粗放型发展的更大约束,汇率、利率、税率的调整以及纺织工业劳动力工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成本压力增大,加上长期以来企业研发投入少,品牌发展基础薄弱,这些因素都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尖锐挑战,只有加快产业升级才能在新的挑战前继续实现纺织业又好又快发展。

德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的调整,靠技术创新走上增长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德国的纺织产业转型以及达到的效果给中国的纺织产业转型带来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文献回顾

(一)工业化理论。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以区分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

德国产业经济学家霍夫曼(Hoffmann)在:1931年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书中,以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获得的一般趋势为依据,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美国学者钱纳里(Chenery),按照人均收入水平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目前通行划分方法: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1)工业化初期阶段:

①国民经济中工业产值比重逐渐超过农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②工业发展中以轻工业为主体,重工业发展初级化,属于轻工业结构阶段;③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④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工业化中期阶段:

①工业结构表现为发展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为中心,高加工工业有一定发展,属于重化工业结构阶段;②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中第一产业比重日趋缩小,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加大;③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工业化后期阶段:

①工业结构中以高加工业为主,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很高,技术呈现集约化特征;②国民收入和社会劳动力中,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第一、二产业的总和,第一、二产业比重均有下降;③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提高。

(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所谓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三次产业之间和每次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与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形成从量到质的突破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是产业结构从技术层次低的结构形态转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占主体的结构形态,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工业化理论有其内部紧密的联系。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一些地区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1986),优化产业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加快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因而,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根据我国的发展阶段与国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技术人才不断增加,投入到技术密集型工业中资本的不断增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升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应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的重要内容。

二、德国纺织业转型历程

德国纺织业是在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然而这一时期的德国纺织业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落后。而且很快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迅速转向以铁路建设为重点的重工业。直到19世纪50-6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才大规模的展开,在这个时期,纺织工业作为德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部门有了新的发展,现代的工厂制度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19世纪90年代,德国就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国。而那时德国就注意到应该着力加强培训、研发和技术纺织,使德国纺织工业向高技术转化,避开传统纺织的竞争。目前德国纺织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特点是使用最少的劳动力实现最大的产值。

从整体上看。目前德国纺织企业共有1100家,拥有10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到230亿欧元;服装企业500家,5万名员工。并且大多数德国纺织企业是中小企业。德国纺织业的主要产品为丝、棉、化纤和毛线及面料、工业用无纺布、家纺产品和最新发展的多功能纺织品等。德国产业用纺织占纺织品总量的比重已超过40%,已占领了产业用纺织品新技术的制高点。德国纺织业在环境和医疗纺织品领域也保持着领先地位。

从产品结构上看。2002年,技术纺织已经占到德国整个纺织业产值规模的32-40%,而上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是5-8%。2002年德国纺织品和服装工业销售额239亿欧元,生产额147亿欧元。尽管德国纺织业在诸如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大规模生产商品领域难以重新赢得市场份额,但在高科技织物领域,德国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他们通过业务调整和加强研发,已经成为防火服材料、飞机和轮船制造业所需的材料、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材料以及防辐射材料等高科技纺织品领域的领头羊。对于科技投入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德国一些企业能达到5~7%,而且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中国企业这一数字只有不到0.5%。而且由于德国纺织业占领了空缺市场,因此它没有受到亚洲纺织品的冲击。相反,亚洲国家已经成为德国高科技纺织品的重要消费者。

德国纺织业是如何如此快速的发展并走上这条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和德国的产业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1.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增强劳动力的适应能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德国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劳动者的素质。德国对劳动者组织就业培训;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相当的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对人才培养,培训的投资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2.信息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德国比较重视企业的信息网络,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从而实现商业化,信息化。而且ERP软件成熟度高,包含完整的管理思想,功能齐全、标准化程度高、像SAP、ORACLE、INTENTIA等在世界上拥有较大的用户群。

3.品牌。品牌文化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德国纺织业重视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市场份额与商业利润,更主要的还有顾客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社会心理的自然诉求。

4.扶持行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德国政府采用竞争与保护的双重政策。通过国际自由贸易,低廉的纺织商品从国外企业向国内转移;同时通过欧盟的纺织贸易协定对当地纺织工业进行保护,尤其注重保护高端纺织品及相关联的知识产权。德国政府为了维持当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将财政税收政策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政府为了鼓励家族企业更多聘用专职董事替代家族式管理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他们高于公司经理的收入予以减免个人所得税的照顾。

5.前瞻性政策,准确的市场方向,鼓励技术创新。德国政府深知,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高低。所以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出于经济长期和谐发展的战略考虑,通过公共财政政策予以帮助,重视科技投入,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政府资助等引导性手段,不断提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德国尤其对生物技术、遗传工程、信息和环保技术等科技型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德国在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设立了国外项目促进处,以加强对国外市场和项目的竞争。德国还建立了很多的研发基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6.构建循环经济框架。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它强调要充分、重复、循环地利用资源,优化利用能源、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纺织业也越来越重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

7.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增强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德国特别强调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体系的支柱,对更好的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作用重大。从就业上看,以德国巴伐利亚州为例,1996―1998年间,9人以下的小企业提供了2万个就业岗位,而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却减少了4144万个就业岗位;从经济上看,在德国,中小企业数量大致占私有企业总数的99%,企业总投资的1/2,GDP的53%,出口额的70%及近一半的经济效益。二是中小企业具有反应灵活、比大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更注重新技术运用的特点。德国新产品的开发和革新,大部分来自中小企业,即使在先进技术、高技术领域内,也有不少是由小企业居领先地位。

三、对我国纺织业的启示

我国纺织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产业结构升级从横向上是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与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的合理化格局,从纵向上是三次产业之间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高度化趋势,包括从技术层次低的结构形态转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占主体的结构形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升级,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

由于价格和成本竞争优势,入世给纺织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毕竟低于德国,所以必须要在保持劳动力优势的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真正的从入世中受益。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纺织产业结构随着纺织工业高新科技的导入,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增加很快;机电一体化使这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纳米纺织品,微电子用纺织品,高性能纤维,各种复合材料,膜结构材料,防护用纺织品,纺织材料的回收和再生所要求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等。而中国却还没有从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和“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中转变过来,并且没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支持,这造成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所以,要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那么纺织业的结构升级和纺织科技的发展迫在眉睫。

对我国纺织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纺织业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而按照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中关于特殊资源优势的论断:我国纺织业所拥有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属于低层次的资源优势,是易被模仿和替代的。我国在高层次的资源如:高级专业人才、内部技术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品牌信誉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这些是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中所强调的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国的纺织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缺乏核心竞争优势。这也是纺织业转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又是人口大国,纺织业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保持纺织业成本优势的同时,再将以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向传统的纺织业引入,从而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自动化、高速化和连续化水平。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进行产业升级,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纺织服装业产品的质量档次,丰富产品品种和产品种类,提高纺织服装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纺织品生产转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方向,使纺织品贸易转向高档次、优质化、高附加值商品方向,使传统的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高层次的质量、技术和品牌的竞争。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申俊喜,蒋伏心.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以我国苏南地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6,(3).

[3]蒋永志.工业化先行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4]邢来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述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5]叶旭廷.从德国经济增长经验看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J].经济论坛,2006,(22).

[6]邵明朝.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与政府经济政策:德国经验一瞥[J].中国经贸导刊,2003,(22).

[7]史途停,陈建勇.中国纺织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J].纺织学报,2005,(3).

[8]王岳平,关于经济转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德国、匈牙利产业结构调整的考察报告[J].宏观经济研究,2000,(4).

第10篇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主要面临的教学问题分析

通过对纺织行业贸易人才市场的调研和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明确了目前纺织行业国贸人才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纺织行业国贸人才培养规格内涵界定问题。已有的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只概略性说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范围,缺少以规格精确的方式对目标内涵进行详细而清晰的定义。

(2)课程体系与纺织行业国贸人才素质培养的协调问题。已有理论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产业发展对产品知识与行业经验学习的需要;实践课程体系以课程实验为主,缺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职业、就业、创业课程多是以宣讲或授课方式进行,而不是有机融入企业实践过程。

(3)培养途径与纺织行业国贸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适应问题。传统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基础训练,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连贯性较差、递进性较弱,实践教学环节的集群效应不明显,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实践品性。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与方法:

1、确定纺织行业国贸人才培养规格。

按照纺织行业的人才需求,在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天纺集团、天津真星纺织有限公司等的调研、咨询基础上,确定了纺织行业国贸人才培养规格:即4种素质,5大领域知识、6种能力。

4种素质:扎实的专业、行业知识、良好的职业操守、务实的就业理念和较强的创业意识。

5大领域知识:国贸专业知识、纺织行业知识、管理学知识、计算机基础、法律知识。

6种能力:学习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实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2、创建在“专业、职业、就业和创业”教育中贯穿纺织特色,内在结合、梯次递进的课程体系。

(1)“专业、职业、就业和创业”教育内在结合、梯次递进的课程体系。按照4种素质、5大领域知识和6种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建设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特色方向平台等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突出行业特色的实验、实训为两条主线,将理论课程体系向实践环节内在拓展,构建专业基础—基本技能—综合设计—企业应用—实践创新内在演进的课程序列:以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培养学生国贸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管理学知识、计算机基础和法律知识的专业教育,以经济类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产业认知实习、社会统计调查、电子商务认知实训等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以海关业务演练、纺织外贸跟单、毕业实习等为基础的就业教育,以跨国公司经营、专业技能、创业专题实训等为主的创业教育。

(2)在课程体系中贯穿纺织特色。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纺织商品学》、《纺织经济专题》等纺织类产业通识课程,将《纺织外贸跟单》、《纺织贸易专题》等纺织贸易类课程从专业任选课调整到限选课,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等6门理论课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电子商务认知与模拟》、《社会统计调查》、《海关业务演练》等5门实验课、教学软件中增加纺织贸易案例,新建以纺织贸易案例为主的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新增纺织外贸跟单教学软件,新增5个纺织企业实习基地,超过40%的毕业论文与纺织贸易有关。

3、探索“学习-实训-就业实习”的学程途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多年纺织贸易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实践,承担了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经济类专业就业形式实习的研究与实践”,与纺织企业合建综合应用型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以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学习-实训-就业实习”的螺旋式提升能力培养模式:在1-3学期由校内教师讲授专业基础知识。在第4-5学期,由企业教师以“模拟职场”的方式进行“学期实训”,进行职业测评、职业认知和职场礼仪培训活动。在第6学期,在实践基地进行就业体验和模拟面试:与企业员工组队就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国际商务谈判;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共同组织面试模拟活动。在第7-8学期,进行就业形式实习和创业教育:实行“双导师制”,尝试就业形式实习并完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定期邀请纺织行业成功人士举办“大学生发展指导与创业素质培养”、“纺织行业创业必备知识与运用”等一系列讲座进行创业指导;认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天纺集团合作,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博览室举办“抵羊1912”纺织服装品贸易博览会,组织学生与天津真星纺织有限公司共建“中外毛巾产品展示中心”,参加中国商业联合会举办的国际贸易博览大赛等创业实践体验;与天津市劳动局合作,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创业技能资格培训;利用模拟公司创立“创业工作社”,

鼓励网上开店,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4、创新合作培养机制。

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纺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企业共建教学管理团队;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实务性强的课程采取校外专家、纺织企业业务骨干进课堂,国贸专业45岁以下专业教师中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和纺织企业工作经历的占46%,每年安排2-3名教师去纺织企业学习。

三、创新点

1、教学理念创新。

创新性提出了“把行业人才需求放置在专业、职业、就业和创业四个维度上培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在纺织企业具体实践环境中培养纺织行业国贸人才”的教学理念。

第11篇

目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国,牢牢地吸引着全球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以及纺织生产企业的目光,正由一个全球最大的纺织需求市场,向亚洲纺织制造中心,甚至世界纺织制造中心的方向转变。

为积极应对国内外纺织行业发展新需求,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简称[ShanghaiTex2013])携手举办[ShanghaiTex2013]重点展商和汕头地区知名纺织及品牌服装企业展前见面会。参与本次见面会的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的重点展商,包括香港中大、圣东尼、常州润源、宁波慈星、立信,他们举荐的正是汕头纺织服装企业所需的无缝内衣设备、经编机、印染设备等高新设备和技术。通过此次上游机械设备龙头企业与下游家居服产业领跑者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将给各大参与企业最实惠的经济效益,让纺织工业的科技创新更进一步,更好地满足汕头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

为促进家纺及家居设计业界上下游的合作与交流,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手优质纺织机器香港中大实业有限公司及Liu+deBiolley设计工作室精心打造[编织·时尚家2013全国巡展]以200平米家居实景形式全面呈现国际创新纺织技术、创意家纺设计、以及时尚家居陈设艺术。巡展将在2013年6月举行的[ShanghaiTex2013]现场揭开序幕,并将陆续于浙江义乌、北京等地进行巡回展出。

本次巡展所有展出的创新纺织品均由香港中大实业有限公司提供,让观众一次领略集功能性、装饰性于一身的最新家纺产品及潮流。大会特邀Liu+deBiolley设计工作室两位设计大师刘利年及Jehanne deBiolley按展示区的家居布局进行布置,将世界顶级家纺、家具、家饰及陈设艺术囊括其中,诠释完美糅合中西文化、赋予家居时尚个性气息的整体家居设计艺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无论生产与生活越来越讲求环保,纺织服装行业的印染环节已经受到环保专业人士的更多关注与调查。为关注环保,降低企业能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ShanghaiTex 2013]开辟数码印花机械专区,展示数码印花新型机械,专区现场将各款机械设备和配套品牌的优点,以不同的设备组合不同配餐系统,发挥各项设备系统的优点,现场展示最新数码打印技术,为买家提供适合生产要求的不同设备系统选择。

同期的活动不仅丰富多彩,各有看点,展会期间的讲座与论坛亦是展会亮点之一。主办方与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推出的“2014~2015运动服设计暨流行趋势论坛”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对未来一年运动服的设计流行趋势做一个全方位的预测,解读行业发展的新走向,打破以往多数跟风国外的落后理念,实现国内运动服行业引领潮流的时尚风范。同时以“未来面料和服饰”为主题的讲座等多场精彩的论坛,将聚集业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为我们带来前沿的观点和出谋划策,帮助企业了解和把握未来的流行及发展新趋势。

当今,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广泛地运用到纺织服装生产中去,快速、精准、高效完成纺织服装生产作业,很好地解决了纺织服装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加速了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产业的新发展。回应纺织行业对自动化的需求趋势,[ShanghaiTex 2013]亦有体现,在纺纱及产业用布机械展区吸引了一批与电控系统、变频器、传动等相关的国内外纺织行业自动化展商强势入驻,包括有:欧瑞康、四方电气、施密特、盟立、杭州日鼎、欧立华、DANFOSS等。

第12篇

4月19日~4月20日,由全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主办的“白鲨・大恒杯”2017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在南京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以及各大企业高层、院校院士、行业技术权威专家等400多位大咖参加此次会议,围绕“深化智能转型,产品创新增效”主题,深度探讨智能纺纱新发展,共同分享转型之道。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对201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发展预测及对应策略进行了发言,他表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先进技术和装备在行业内的应用比例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运行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比2011年提高41%,人均利润总额比2010年提高26%。杨纪朝同时指出,过去一年纺织行业顶住了内外压力,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302.3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4003.6亿元,同比增长4.5%。

杨纪朝还从创新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几个方面建议企业,要做好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有机衔接,围绕产业主导权以展开战略设计,着眼全球创新版图加强产业研究,引进培育一批领军创新创业人才,围绕技术生命周期展开政策布局,着眼产业集群构造展开空间布局,要从跟随创新向原始创新范式转变,着眼企业竞合加速产业组织创新,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以及产业整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就棉纺织用纤维原料需要关注的问题做了视频报告,他认为,未来中国依然会是棉纤维的最大消费国,棉纤维在纺织应用中优点和缺点并存,要采用“扬长避短”的方法,为棉纺产品的开发给出了新的思路。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钢围绕“纺纱质量提升及产品开发”这一主题,向与会嘉宾介绍“白鲨・境泉”清梳系统工艺技术标准核心理念是柔性分梳、保护纤维,以达降低短绒、提高纱线强力等质量指标目的。他表示,白鲨针布联合纺织企业,共建分梳技术研究站,并持续开展分梳技术普及和推广工作。

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纺织事业部总经理蔡文超表示,在做好精异纤机的同时,北京大恒在智能自动化纺织方面推出多款产品,既有深度拓展的羊绒异纤机,籽棉异纤机,也有横向挖掘的自动理管机,自动打包机。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阳作了《智能纺纱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他表示,人、智能设备、软/硬件系统和环境需要高度协同,任何一个环节的匹配出现问题,将会打破整个智能纺纱生态的平衡。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棉纺总工程师陈玉峰对柔性梳理针布设计原理和效果进行分析。他表示,柔性梳理系统核心是,清梳流程针布设计和工艺相结合,实现对纤维的精细疏解,充分除杂,有效整理,提高纤维伸直三度。

在主题论坛上,还有十几位行业专家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和论文分享。此外,华兴纺织、新疆溢达、江苏大生、常山股份、酷特智能、海华纺织、德州富华、南京新一棉、苏州震纶、江苏联发等企业嘉宾还围绕“智能纺纱”主题在现场进行互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