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

时间:2023-01-28 01:0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双语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双语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双语教育;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62-01

一、双语教育的基本含义

双语教育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的媒介,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两种语言的教育活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双语教学开始呈现添加性双语教育这一特征。具体而言就是在老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是采用传统的母语教学,而是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等作为教学语言,这样一来就能在学生熟练掌握母语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掌握第二种语言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的实用型人才。

二、幼儿双语教育的优越性

1、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众多的国外科学家研究表明,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内,对他们及时地进行双语教育会使他们对各个语种之间的差异产生较高的敏感性,这样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便会增强,学习起来也会比较容易。早期进行双语教育的儿童和一般进行单语教育的儿童相比在学习语言的能力上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前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接受其他语种的学习,而后者在以后学习别的语种时就会显得比较吃力,尤其是在发音和语音语调方面。

2、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开发

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还有利于对其发散性思维的开发。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的单语儿童相比双语儿童的思维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明显要高人一筹。因为在学习双语的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如何接受和处理两种不同语言的能力,相同的思想与两种不同语言的交汇给予了儿童更多的思考空间与机会,使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许多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这就帮助他们形成了一般儿童并不具备的联想能力,并且也开发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能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

通过长期的细致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进行双语教育的儿童他们比一般儿童的表情更为丰富,动作和情绪的变化也更为明显,而且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判断对方脸部表情以及动作的变化。双语学习使儿童能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更好更快的认知这个世界,认识自己,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如何正确开展幼儿双语教育

1、双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双语教育就目前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摸索。现在除了极少数的幼儿园具备了双语教学的条件以外,其他很多的幼儿园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缺乏教学的师资,良好的教学环境很多幼儿园对儿童开展的英语教学都不规范与完善,教学质量也很难有所保证。因此如何不断提高与完善幼儿园双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是我们要进一步解决的实际问题。

2、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幼儿学习双语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首先其在教授的过程中就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损幼儿的汉语学习。其次,在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的时候,切忌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寓教于乐。孩子在那个阶段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方式来进行双语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也迎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知识掌握理解程度也会比传统的教学来的更为深刻。最后,基于我国目前双语师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要全面推进幼儿的双语教育第一步就要不断发展和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学老师。但目前在我国就业的幼儿教师队伍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英语教学水平不达标,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幼儿双语教师的上岗培训,建立起规范的培训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双语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水平,从而保证幼儿双语教育的顺利开展。

3、构建理想的语言环境

幼儿本身便是处在特殊阶段的儿童,在进行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特殊性,构建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环境。幼儿园作为他们学习的场所,应该为其语言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在幼儿园内装扮一些用字母拼起来的图案,或者张贴带有拼音和字母的彩画等,幼儿在学校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们在下课后通过这些图案还能回想起上课的内容,就能记忆的更为深刻。另外,家长也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将孩子的情况及时地反馈给老师,以便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孩子回家后,家长也应该为他们在家里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四、结论

我国要全面推进幼儿双语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不断加强培养合格双语师资的同时,也要提供给幼儿一个理想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牢固地掌握所学语言,不断地适应社会前进的脚步,成为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双语教育 幼儿语言发展 问题分析和策略

关于幼儿双语教育的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声音。人们对在中小学开展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但对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则一直有争议。我个人则比较倾向于支持双语教育一方,我还是相信,如果对学前儿童施加有效的双语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什么是幼儿双语教育?

俗话说,要正本就得先清源。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幼儿双语教育,我们后面的讨论才有意义。有些人可能会问,关于什么是幼儿双语教育,似乎并没有讨论的必要,其实不然,现在很多幼儿园之所以开展双语教育收到的成效不大,固然与师资、教学环境有关,但同时不能忽略他们对于到底什么是幼儿双语教育的定位并不准确。

我个人认为,所谓幼儿园双语教育在我国指的是从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而出发,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训练,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探讨的双语教育,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两门语言的学科教学,而是把双语教育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同时,把行为和情感目标作为幼儿园双语教育的中心。

换句话说,教师能用流利的两种语言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组织幼儿开展各个环节的教育活动,在发展好幼儿的母语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使其对第二语言有积极情感的体验和听说的兴趣,并促进其认知和素质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双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强调一下,双语教育不是一门学科教学,也不是全英语教育,更不是汉语和英语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采用合适的方法和自然习得的原则,为幼儿创设一种适宜的双语环境和氛围,对幼儿进行双语的启发,培养他们初步使用第二语言的口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以及初步使用外语思维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双语教育的理解和界定,我觉得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和适宜的,至于如何实施,是否有效,则是后面所要探讨的问题了。

二、幼儿双语教育的必要性思考

首先,幼儿双语教育应该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的。大量研究表明,双语教育对于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增强儿童的人际关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言,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一种媒介,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进步,日显其成熟性和重要性。教育要面向世界,对幼儿进行双语教学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声,更何况,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程的起始环节,理应在素质教育上先行一步。因此,我认为,开展幼儿双语教育是有必要的。

当然,对幼儿开展双语教育,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里的有条件指的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双语教材指导用书,适合儿童双语学习的环境等。具有以上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这方面展开一定的探索与实验。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幼儿教育实验不能受家长和社会对孩子在双语学习与发展方面的“期望”所左右。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如果不能及时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就将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避免学龄后期才开始的外语教学中出现的本族语对外语的前摄效应,减少本族语与外语之间的中介活动。如果更进一步,从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角度看,语言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听说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的方法大致有这么几条途径:直接模仿与所代表的事物联系;利用已知外语来解释或作比较;利用已知的本族语来解释、对比和翻译。很显然,幼儿双语教育涉及英语的部分,更多是将第一种学习方法转化为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而这种途径恰好与学习本国语的过程大体相同。因此,幼儿双语教育是适宜的。

总的来说,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我认为是必要的,我们并不是说,要让每个孩子将来都能自如地进行双语的交流。但是,单从儿童语言本身的发展机制来看,有效的双语教育确实有利于幼儿认知,乃至于情感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我认为,幼儿双语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三、幼儿双语教育策略

探讨了幼儿双语教育的必要性,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幼儿双语教育则是现在大家所关注的焦点。语言、游戏和绘画是构成幼儿时期生活的要素。幼儿双语教育也应充满生活气息。我们开展双语教学时,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双语学习的环境,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诸如以教唱幼儿喜欢的儿歌,组织幼儿开展绘画以及肢体活动等,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双语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在园内走廊、活动室周围粘贴一些标有双语的图画,摆放一些标有双语的玩具和实物模型,让儿童时时感受到这种视觉刺激。同时,教师与儿童之间可以进行有一点“英国味”的交流,如Silence,please!Yes,Madam.(请安静!安静了)Follow me please.(跟我学)Let’s play a game.(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等等,这些语言可以深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幼儿学习英语的重要渠道。而有些幼儿通过这种环境渠道获得的听说能力甚至比在课堂获得的还多。

其次,内容处理要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在幼儿学习双语过程中,开展绘画、角色游戏及肢体活动也能培养幼儿学习双语的兴趣。至于活动的具体形式,各园情况不同,不能一刀切。总之,我们应把培养幼儿学习双语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我们要做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灌注者,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方法不当而影响孩子对双语的兴趣。

再次,重视基本语言能力训练。刚才主要是从整体上谈到对于幼儿双语教育,应该怎么做。接下来,具体的双语教育细节问题也十分重要。第一,要利用和培养幼儿的双语感。幼儿的双语感是学习双语的动机,当他们听到一种语言的词汇时,会问另一种语言怎么说,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头脑中,每一个名称都有两种说法,而且他们对另一种说法感兴趣。因此,利用和培养幼儿的双语感,能为双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需要及早为幼儿提供双语环境。第二,提供双语的阅读材料。好的双语阅读材料,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第三,鼓励双语间的语码对调。双语对调的练习,可以是口语上的,也可以是书写的,视儿童的能力而定。单词、短语、段落、都可以成为语码对调的材料。只要内容符合儿童的兴趣,不超出儿童的双语能力,这样的练习或活动就有助于儿童双语的掌握。

四、现今我国幼儿双语教育问题分析

钟启泉教授说过,“双语教学”的实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绝不能伤害“母语教育”,不能以牺牲“母语教育”为代价。“语言就是文明”,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符号、民族的旗帜和民族的“命根子”。正因为如此,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极其重视“母语教育”。英国有一句谚语比喻了母语的重要性:“即便脱离英国,也不想脱离莎士比亚”,倘若一个民族的语言被同化、被别的语言取代了,那么,这个民族还存在么?日本著名文化教育学家岸根卓郎说,“丢弃母语,就是通往亡国(毁灭文明)的捷径”。丢弃母语等于亡国。因此,我们倡导的“双语教学”应当是有边界的。

基于此,虽然我个人主张进行幼儿双语教育,但是,对于目前我国所进行的某些双语教育还是要提出质疑。争取能从问题中找到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做好幼儿双语教育。目前我国的幼儿园双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对双语教育理解有偏差。在前面已经提到,双语教育绝非简单的语言学科教学,但社会上有些幼儿园仅仅开设了一两个英语兴趣班,或稍微强化了英语教学,就冠名为“双语”幼儿园。这明显是对我们所说的“双语教育”的模糊理解,或者是某些幼儿园为了某种利益而设的噱头。其次,对双语师资的要求存在偏差。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幼儿园认为,只要稍微懂一点英语就可以当老师,其实不然。我觉得,一名合格的幼儿双语教师既应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精通幼儿心理学、教育学,还应具备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技能。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普遍的双语教学来看,教学能力差,双语教学方式不恰当应当是一大制约因素。再次,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与目标存在偏差。很多幼儿园把英语当成一门知识来教,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日常的习得。更有甚者,在幼儿园里只用英语,完全抛弃母语的训练,这样做,只能是丢了西瓜,还拣不到芝麻。

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首先,要加强幼儿双语师资的培养。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已经成为幼儿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其次,建立健全幼儿双语教育体系。建立一种符合幼儿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双语教育体系,将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恰当地分配到儿童的各种活动中是幼儿双语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幼儿双语教育的成败。第三,开发多媒体教育资源,辅助幼儿双语教育。最后,加强幼儿双语教育的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指导着实践的开展,对幼儿双语教育理论的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幼儿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而且直接影响到幼儿双语教育活动的实施,进而影响幼儿双语能力的发展。

总之,开展幼儿双语教育确实存在着某些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幼儿双语教育就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参考文献:

[1]陈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课程与教学,2006,(5).

[2]崔小玲,袁爱玲.对目前国内幼儿园双语教育中存在偏差的分析及对策的研究.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3).

第3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关键期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1]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

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4],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

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

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5]。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7]。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canrunlikeahorse;Icanwalklikeaduck;Icanjumplikeafrog;Icanswimlikeafish……。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

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

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8]。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

另外在家庭方面,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也是促进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总之,同其他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它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过程。虽然学前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潜能,但是同时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努力,发挥教育合力,摆脱目前存在的误区,正确处理好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学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第二语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郭卫东.论双语教育的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任良玉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3,3:78—79

[3]彭杜宏,刘电芝.家园结合的第二语言获得模式探究[J].早期教育,2002,12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张婷.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6)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Z]

第4篇

和加拿大许多希望孩子从小接受双语教育的父母一样,Rebecca夫妇在女儿出生之前就决定要让孩子在双语(德语和英语)的环境中成长。所以孩子一出生,Rebecca夫妇就用德语和孩子交流,孩子们所说的第一个单词也是德语。当然,孩子上托儿所和幼儿园后,每天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环境也多了起来,他们的英语突飞猛进,不久就成了会说双语的孩子。

其实在我的加拿大朋友中,会讲两三种语言的家庭非常多,有的甚至精通四门语言。我儿子也精通中文、英语和法语,会一些日语。那么,加拿大人是如何培养双语或者多语孩子的呢?

在加拿大,父母为了培养双语孩子也是各尽其能,付出很大的努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加拿大父母经常采用的方法,给国内的父母做参考。

1.“一人一语”

这是加拿大家庭双语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种教育方法。父母双方各使用一种语言,并坚持不懈地用选定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比如,邻居Perry和来自俄国的妻子Natalie有两个孩子Julie和Andy。Perry和孩子讲英语,而Natalie和孩子讲俄语。Natalie的妈妈不会英语,但每年都会在加拿大呆上三个月,陪伴外孙们。由于Julie和Andy经常能够得到妈妈和外婆的俄语熏陶,所以两个孩子的俄语都非常棒。

在选用这个方法时,如果父母中只有一人会说非主流语言,那么这个选择比较方便。比如Perry夫妇中,妻子会俄语,而丈夫不会俄语,那么妻子就担负起教孩子第二门语言的责任。但如果父母双方都会一门外语:比如妈妈会日语,爸爸会西班牙语,那么理想的情况是: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比较多的父母一方,来承担教导孩子的第二外语学习。

如果国内的父母,对自己的英语有一定的信心,那么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父母中的一位只说英语,另一方则只说汉语。

2.家庭内使用非主流语言,家庭之外使用主流语言

在加拿大,有些家庭(特别是移民家庭)为了确保孩子掌握父母的母语(也就是非主流语言),从小只和孩子使用自己的母语交流。

上面所说的Rebecca家就是如此:Dave和Rebecca每天在家和孩子使用德语交谈,让孩子在家庭中长期接受德语教育。许多海外华人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学会中文,也多采用这种方法,父母在家和孩子用中文交流,而孩子在家庭之外使用加拿大的主流语言英语或法语与人交流。这样孩子接受两种语言的输入,从而成为会双语的孩子。

国内有英语能力的父母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把家庭语言设置为英语,而孩子到了外面就可以使用汉语。孩子在父母英语的熏陶下,从小掌握两门语言。

3.特定的地方讲特定的语言

父母和孩子在不同的地方,讲不同的语言。这种方法在多语境家庭中比较常用。比如在我家,我的母语是中文,儿子一出生,我就和他讲中文,由于那时我是全职妈妈,每天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儿子所说的第一个单词是中文。现在只要我和儿子两个人在一起时,就用中文交流。而老公则用英语和儿子交流。如果我们三个人一起讨论问题时,就使用英语。儿子从一年级起,受到了浸透式法语教育,所以儿子在学校时会同时使用法语和英语。

在加拿大,有些孩子上学之后,英语的词汇和语句多了起来,就变得不愿在自己的伙伴面前,或者公共场所与父母用母语交流,特定的地方讲特定的语言为双语孩子提供了一个私密的空间,孩子可以毫无顾虑地和父母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讲非主流语言。

4.定时讲不同的语言

在加拿大的双语家庭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定时讲不同语言的方法。比如,父母和孩子约定:每天上午起床之后,睡觉之前,父母和孩子用法语交流。也可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讲一种语言,而做手工时,使用另一种语言。

5.混合性组合

在加拿大,也有许多双语家庭没有具体的模式,家庭中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使用自己喜欢的语言交流。

第5篇

关键词:全语言;幼儿园;双语教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与国际交往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对于双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来迫切。在这样的趋势下,幼儿双语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双语学习低龄化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打出“双语教育”的招牌。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双语幼儿园的双语教育不够规范,教育过程中存在了众多的问题。本文运用全语言教育观念进行审视,提出建议以帮助幼儿园开展更加有效、更适合幼儿的双语教育。

一、全语言教育的含义

全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受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思考,并且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到90年代这种观念的影响波及全世界。

全语言教育是每一个学习者(囊括所有的学习者)在整体情境中对整体语言的学习。将“全语言”当作一个偏正词组加以理解,即“全的语言”、“整体的语言”。全的语言、整体的语言包括静态的语言体系与动态的语言运用。静态的语言体系涉及语音、词汇和语法,动态的语言运用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即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

二、全语言教育观念的内容

1.完整性-儿童整体学习语言。

全语言教育观念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语言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关注字、词、句子的片段,片段的机械整合也不是整体的意义,语言在完整的情况下才是语言才是有意义的语言,语言的教育应重视全面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脱离语境学习字词是错误、注重幼儿认识多少个字超过了儿童的认知范围,应该是听说读写的完整发展,同时具有前书写的经验为以后的语言学习做准备。

2.整合性-语言学习融合其他领域。

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出,人的学习是符号的学习从早期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全语言教育的研究者在吸取了维果斯基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任何符号系统学习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而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语言教育不再局限于单纯学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应当包括渗透在其他学习活动游戏或日常生活环节中。

3.情境性-语言学习与儿童的生活环境相连接。

全语言观念提出儿童在情境中学习起来容易,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语言才会有意义。儿童语言是在情境中使用获得而发展的,语言的有效学习不是标准的读音,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学习,儿童语言学习可以用来沟通、用来表达自己,才可以产生意义。语言学习的主体是儿童,儿童对语言的学习使用具有自,不能把机械的训练儿童正确标准的发音作为语言教育,根据每个儿童的语言差异、语言基础采取相应的说听读等,在相互对话、表达个人思想的过程中习得语言。

4.活动性-主动参与语言学习活动。

全语言提倡者注重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儿童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主动理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教育者应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关教育机构应当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幼儿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教师和儿童是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幼儿的语言不再局限于由教师发起并组织幼儿参与的阅读和书写活动,还应当包括教师和幼儿共同发起和参与,或幼儿主动发起,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多向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

三、全语言教育观念对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启示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双语教育的目标。

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在双语教育目标认识上的错误,针对此现象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双语教育和幼儿双语教育的特殊性,即目标、内容、方法等的特殊性。首先明确在幼儿期双语教育是要让幼儿感受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发展。其次幼儿学习的无意性占很大一部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多都是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得来的,因此双语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再次,幼儿年龄小,主要通过自主、自发的游戏来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幼儿双语教育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自然的获得双语能力。

2.整合各教育领域,贯穿幼儿一日生活。

双语教育是应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不仅是个符号也是人与人进行交际的工具。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学习的对象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各个领域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无法离开语言,因此,语言教育应渗透到各个领域与生活环节中。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整合英语教育活动内容与五大领域活动内容整合。

3.采用多样教学方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第6篇

双语教学双语教师职后培养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贸易往来越来越繁荣与发展。随之,教育国际化得到迅猛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双语教学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产物。作为双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的双语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综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笔者对西安市中小学双语师资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目前基础教育双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合格的双语师资匮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担任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表现在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能满足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需求;二是目前中小学担任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在双语表达能力、用双语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用双语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用双语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用双语管理课堂能力、双语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还欠缺。加强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格局无疑是解决双语师资匮乏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关键。

一、“高校―中小学”伙伴协作培养模式

师资培训要面向基层,面向基础教育,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从中小学双语教师的需求来看,他们不仅渴望能拥有较高的双语教学技能,而且还希望能了解一些双语教育的理论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双语教育研究能力,这就需要具有雄厚师资的高校来提供帮助,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双语教学理念和科研能力,以解决他们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通过“高校―中小学”伙伴协作培训模式,即高校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育、教学、教研实习基地,了解中小学双语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难题和实际需求,中小学可以依托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进行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素养、双语教学能力、双语科研能力,以此实现高校和中小学的真正合作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真正互动。

二 、校本研修培养模式

1.“师徒式”校本培训

目前中小学双语教师的校本培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评课、经验交流、以老带新,或者是请有关专家来校做讲座。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英语能力与水平,同时要求老师具备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双语教育教学素养。而目前从事双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我国现行单科制师范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很难适应双语教学的特殊要求。所以在中小学双语教学中,有的学科知识不足,教法不灵活,造成学科损伤,有的英语水平有限,致使课堂上师生交流困难,加重师生负担。而一些国际学校在双语师资培养上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国际学校直接从国外聘用外籍教师的方法,或者学习他们利用自己的外籍教师对本校的中国教师进行“师徒式”校本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外语和学科专业外语水平与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加强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的联系,以此来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素养与双语教学能力。

2.专题讲座培训模式

专题讲座培训模式主要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其重点是通过信息交流,解决一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具有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可通过邀请省市级有关双语教育教学专家来学校做专题讲座,也可以邀请校内外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做专题讲座,让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并就双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展开研讨,让接受培训的老师从中开阔视野,接受新知,丰富自我,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3.课题、专题研讨培训模式

课题、专题研讨式是以专题、课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培训模式。是指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课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过程。这种模式不是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注重学生的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校本研修中,可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课题、专题研讨培训,来解决当前双语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可由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师结合自己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选定课题或专题,指导教师再以这些课题、专题研究为主线,采用“专题式研讨”、“课题式研讨”等途径指导研究教学活动,通过教研结合的方式,解决当前双语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提高双语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4.资源共享培养模式

开展双语教学的各个学校间可互相借鉴理念,资源共享,精神互补,引领教师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风格。可集全市、全省最佳的双语培训资源(如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名优师资等),实现双语教育资源共享,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来培训教师。如可以通过安排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双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可以通过选派双语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充分利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单位联合研究课题机会,开展区域间和国际教育协作、项目合作,采取交流、交换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合作模式,借助大专院校专家力量提高双语教师队伍是这种形式的发展方向。还可以通过联姻名校,共享优势教育资源。在网络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定期开展网络教研、视频讲座、优质课展示等形式的培训活动,促进双语教师成长。

5.网络培训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发展,网络教育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带来的教育成本也越来越低、教育渠道也越来越方便、教育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教育门槛也越来越低。开展网络培训已经成为中国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方式。

为尽快提升双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可以开展以国家、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文件精神为依据,以培训对象需求为基础,以网络为学习平台,以促进中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网络培训。通过开展校际及校内网络教研、网上听课、网上评课、优秀录像课大赛等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对网络平台各类优秀工作计划、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定期进行评比,并给以奖励。

通过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教学理论、教学经验长期积累的形式,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及管理信息等的共享,实现教育教学信息的科学管理,使之高效为教育教学服务;通过网络培训模式,构建双语教育网络,提升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

三、双语教师中心培养模式

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教师中心,尽管其叫法不尽相同,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这种模式是指通过设立专门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基地,进行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为主的培训。中小学双语教师职后培训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来进行。

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在阳朔欧文中英文书院建立的“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中小学教研中心”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笔者建议:可以建立市、区两级双语教师研修中心,来推动双语教师职后培养的实践。如可在区级教师进修学校和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双语教师研修中心,为中小学双语教师搭建一个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可通过定期开展双语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设计等成果展示,也可以通过双语教师基本功比赛,还可以通过讲座和研讨班等形式,着重解决他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疑点、热点和带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通过建立市、区双语教师研修中心,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

四、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模式

Perry(1999)指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目标,共同参与专业发展的计划,实施和反思的智力团体,在此共同体中,学习发生于行动中,专业智慧被广泛散布,知识通过社会性的途径建构出来”。根据此描述,可以定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一个以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双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双语教师专业成熟为目标,能为团体中每一位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的团体或组织。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双语教师都能以个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各双语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共同合作和共同分享,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来实现团队成员的整体成长。因此,笔者建议建立基于一定中介的教师―研究者合作发展共同体作为双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平台,以促进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作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对于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首先,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作为一种互动性较强的组织,为教师打造了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他们能够在互动、交往、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双语专业知识。其次,教师专业共同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资源。每一位双语教师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这就能为双语教师提供新鲜的、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持续下去。再其次,通过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中教师的自由交流,让每一位双语教师能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分歧和反馈能激发新的思想和火花,从而引发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进步、成长。此外,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立会加强双语教师间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分享,从而形成一种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共赢格局。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中的成员,尤其是一些新任双语教师,通过参与双语专业共同体,能够促进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拓展,从而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双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有过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由此可见: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而合格的双语师资匮乏又是制约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加强双语师资培养显得颇为重要。因此,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双语教师职后培养纳入双语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设计、制定双语教师职后培养的有效方案,采取“高校―中小学”伙伴协作,校本研修、双语教师中心和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等培训模式,促进基础教育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的发展,实现双语教师可持续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

参考文献

[1] Perry,N.E.,Walton,C.,Calder,K.Teachers Developing Assessments of Early Literacy:A Community of Practice Project.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999.

[2] 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春明,赵骥民.双语师资培养导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春明,王春姣.“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探究.教育与职业,2010(36).

[5] 鲁闻.我国中小学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模式探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 夏云.双语教学条件下的高校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探析.职后培养研究,2007(5).

第7篇

关键词:藏区;双语;教育教学;探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藏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藏区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度。藏区的教育工作也不断受到重视,尤其是藏区双语教学的开进一步加促进了藏区文化程度的整体提高。双语教育在藏区的开展,不仅仅是提升藏区人民文化程度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的促进祖国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对于民族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建设和经济繁荣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开展藏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1有利于提升藏区人民整体的汉语水平

藏区人民最普遍的语言是藏语,因此他们对于汉语的学习时间和程度就相对有限。开展藏区双语教育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普及汉语普通话。更主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提升藏族人民整体汉语水平。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应该被广泛的普及。而藏语带有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民族宗教特点,但是和汉语的有机结合将大大促进藏区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

1.2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共同繁荣

文化的大发展和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共同繁荣。开展双语教学,是实现藏语和汉语的双重教学的基础,更是促进各民族之间人民交流的保障。往大了说,藏区双语教学有利于实现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发展。故而,展区双语教学实现了藏族和汉族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也大大促进了藏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二、当前我国藏区双语教育教学的现状

2.1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低

藏区的人民汉语水平都相对较低。无论是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能够掌握双语的人数都屈指可数。大多数藏区人民主要使用的交流语言仍为藏语,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藏语是藏区学生交流的普遍使用语言。汉语的普及程度非常低,并且在藏区人们心中的重视程度也相对有限。这就造成了学生汉语水平偏低,双语教学实施有阻碍。

2.2双语教学院校较少

近些年来我国藏区的双语教育教学重视程度相比较从前而言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实际上,我国真正开设双语教学的院校却少之又少,双语考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可是真正招收双语考生的学校却寥寥无几。另外双语专业的教学单一性以及可选择的范围较小就会出现很多双语专业毕业生难以就业,对于藏区汉语的普及也加大了难度。

2.3师资队伍相对匮乏

现阶段,掌握汉语和藏语双语的教师数量还比较少,我国对于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和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这就说明了我国严重的缺乏掌握双语的教师。故而,在藏区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匮乏也成为双语教学无法实现的阻碍。

三、发展藏区双语教育教学的措施与方法

3.1完善藏区教育制度

相对其他地区,藏区的教育制度没有那么完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尚未有一个完善的体制。要想完成藏区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这就要求藏区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建立起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对于学生实施双语教育的制度。这是因为从小完善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让学生接受除藏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对于奠定双语教学的基础是相当有必要的。

完善藏区教育制度还应当增加招收双语专业学生、扩大招生计划,让更多的双语专业学生可以找到对口的招生学校,不断的提升双语学习水平。与此同时,藏区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应当共同建设专业层次较高的双语专业学校。

3.2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

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开展藏区双语教学的重要要求和体现。这主要是因为藏区学生的学习思维,认知规律、性格特点以及等多个方面都和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选择符合藏区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积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待不同情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政策。例如对于一些汉语比较擅长的学生,可以实行更高层次的教学,让其接受更多的汉语知识。对于那些不擅长汉语的学生则由浅入深。逐渐实现分层教学的双语教学模式。

3.3教学要因地制宜

不同区域对于语言的掌握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而藏区因为普遍都讲藏语,藏语也就成为了他们平时最习惯的一种语言。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实际上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年纪较小,接受新语言的能力就较强。但是开展教学应该学会因地制宜,藏区的整体语言环境都是藏语,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可以过度的要求学生一下子掌握汉语基本要求,所以还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特点,性格以及宗教,充分尊重藏区学生的同时开展双语教学。

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格外的重视起对于藏区的教育工作,培养藏区优秀的人才已经成为藏区教育教学的重点和目的。藏区始终都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我国几个自治区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对于该地区的整体战略和政策相对而言都是宽松的并且加大扶持力度的。在教育方面不断的完善和促进,开展双语教学,实际上是对藏区同胞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也是对藏族人民汉语能力的提升。另外藏区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汉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更好的促进祖国的民族团结,有利于藏区整体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全国各民族整体的团结。

参考文献:

[1]杨嘉铭.四川藏区藏汉双语教育教学概论[J].康定学刊,1996,03:8-20.

[2]四川藏区藏汉双语教育教学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1996,03:82-86.

[3]杨嘉铭.四川藏区藏、汉双语教育教学概述[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64-72.

第8篇

因此,中医药双语教学不仅仅促进中国学生强化外语沟通能力,也大大利于外国留学生深化对中医学的理解。利于提高中医学在世界领域的学术地位正如上文所说,双语教学需要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人才来推动,中医药双语教学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前沿医学期刊主要以英语为主流,上述教学人才本身具备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有助于及时掌握自身领域学术动态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也能够在国际期刊,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因此有利于提高中医学在世界领域的学术地位。

2目前中医药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专业教学人才的短缺

中医药学讲授的是中国国粹。由于本身学科的特点,在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外语的要求较西医院校薄弱。我国中医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存在中医专业教师缺乏中医英语的系统专业培训和留学经历,英语交流和授课水平较低,而已经开展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师又欠缺中医药专业教育背景的局面。因此,我国中医院校短缺那种同时具备中医专业素养和外语交流能力的教师。

2.2缺乏实用性强的教材

一般西医双语教材可以使用原版教材,不同于此,由于中医药学讲述的纯粹是源自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医学知识,因此没有可以借鉴的以西方母语编写的外语教材。与上述人才问题一样,我们的教材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不统一、中医古籍的翻译没有统一的版本、一些编写者对中医药学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而使内容过于简单,等等。这些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很多理解上的困扰,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授课的困难程度。因此,双语教学亟需契合学科特点的、翻译恰当的、实用性强的教材。

2.3课程安排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前进行中医双语教学课程很多为基础性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这些课程在中医药教育中是低年级的启蒙课程。这时候的学生多处在刚刚接触中医药的懵懂阶段,中医药理论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新事物。如果在这阶段实施双语教学,大大增加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也同时降低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若能将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在高年级时设置为选修课程进行,不仅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增加他们学习中医英语的兴趣,可能教学效果更佳。

2.4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

可能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源自中国文化,与医古文的关系更为贴近,因此外语教育常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相对较低,而且中医药学有大量内容需要背诵记忆,学生课业繁重,能够花费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也较少,因此与其他专业和西医院校相比,中医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而受众接受能力的不足,也降低了双语教学的质量。

3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3.1明确教学目的

首先应该明确中医药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在外语的语境中讨论和理解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对中医药专业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不是医学英语课程,不应以教授外语为主要教学目的,要注意避免因语言理解的障碍影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授课时,不能将双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简单重复和翻译,要解决如何运用外语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解释、理解、思考、撰写等问题。中医药专业词汇的翻译存在一词多译的现象,往往难以统一。虽然大家很期待有一个统一的专业词汇翻译列表,但是目前情况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认为可以了解而无需辨别各种译法。双语教学目的在于沟通交流而非研究语言,了解几种常用的译法,学会与外国患者沟通、与外国同行沟通、与外国西医专家沟通、与外国专业编辑沟通,才是教学的成功。

3.2教学模式多样化

由于医学教育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中医药学双语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形、声音、视频信息等,播放能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原版科普视频,以便加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可以教授他们多种查询相关外文文献的渠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授之于渔。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英语演讲、中医英语竞赛、中医英语教学查房、撰写英语论文等形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使用外语对专业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双语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较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适宜追求精而不是追求量的铺开。目前有不少国内语言培训机构采取小班化教育,以对话及互动的模式进行教学,能较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这点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双语教学之中。目前校园里有不少学生已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甚至通过中级口译、高级口译考核的也不乏其人,他们的外语沟通能力可能较授课教师更高,而授课教师往往具有更高的医学专业水平,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课堂提问,让教师走下讲坛,和学生互动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3提高师资力量

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负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目前有很多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但缺乏一定的语言优势,有些语言能力突出的教师尚缺乏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时间。面对这样的困境,可以遴选一批有一定外语基础的中青年优秀中医药专业教师进行专门培养,比如提供一些英语专业学习的机会、外语课程的培训、聘请外教进行辅导等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特别是通过一定的出国学习的经历,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3.4政策倾斜,吸引人才

双语教学的重视当从决策层抓起。在招生中即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学生给予择优录取,对于语言水平良好并且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功底的优秀毕业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推荐就业、提供跨校、跨省、甚至跨国交流的机会等,同样对于此类教师给以更多地培养和职业提升的机会,切实提高中医院校对优秀外语人才的吸引力,以储备外语和专业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甘南州;双语教育;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1)17--0035—03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边远农牧区实施双语教育既有利于保持中华民族政治、文化、教育的统一性,又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正确处理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当下与长远发展的需要。

2002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OLO一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双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解决甘南州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 ,带动周边藏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 甘南州双语教育现状和成就

甘南州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总面积 4.5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总面积的26%。平均海拔 3000米,年均气温 1.7℃。地域辽阔,气候高寒阴湿 ,自然条件差,农牧民居住分散 ,信息闭塞,交通不便 ,全州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 、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99个乡(镇、街道办 ),州内有藏、汉 、回、土、蒙等 24个民族 ,总人 口68.O3万 ,其中藏族 37.85万 ,占总人口的55.6%;农牧业人口54.56万,占总人口的80.2%。

近年来 ,甘南州在积极探索、认真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适合甘南藏区实际的“两个为主”的双语教育道路 ,截至 2010年底 ,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 525所 ,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 158所,占全州学校总数的 30.1%;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有 44429名,双语类中小学专任教师 3901名,其中用双语授课的教师 2384名。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从小学到中学的双语教育教学体系,民族语言及文字也逐渐从地方方言向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方向发展。

近 30年来 ,全州双语教育迅速发展 ,取得了一定成绩,提高和巩固了入学率、完成率和升学率。双语教育的开展,改变了教育活动中长期存在的师生语言不通、劳而无功的状况,调动了广大农牧区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适龄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 2006年为 98.07%、2007年为 98A8%、2008年为 98.48%、2009年为 98.52%、2010年 98.68%。

其中藏族儿童入学率也是逐年提高,2006年为 96.34%、2009年达 98.57%。同时,在校学生巩固率有了很大提高,使双语教育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彻底改变了过去“年年上小学,年年一年级”的状况 ,使全州双语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逐年稳步提高,为州内外大中专院校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学生,近年来 ,双语类高考升学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高考升学率。双语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增青壮年文盲人数,提高了民族整体素质,改变了甘南州经济文化落后局面,为甘南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从而缩短了甘南州与内地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 ,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为继承和发展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2甘南州双语教育存在问题

尽管甘南州双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 ,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双语专业般师短缺,双语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甘南州目前双语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 ,数量性短缺和结构性紧缺并存。从数量上看,目前,具备双语素质的教师有 2384人,按照附加编制应补充双语教师 1506人。从结构上看 ,大部分紧缺专业教师经过校本培训后 ,跨专业、跨学科任教,尤其是藏理科和藏历史、藏政治等学科专业教师奇缺。如碌曲县藏族中学藏化学教师 l1人,专业教师 2人 ;藏物理教师 6人 ,没有专业教师;藏政治教师 8人 ,专业教师只有 1人;藏历史教师 9人 ,专业教师只有 2人 ;其余都由藏语文教师兼任,其他学校也普遍存在此问题。由于现有双语教师专业基础不牢,学科知识不精,教师专业素质无法满足双语教育发展需求 ,影响了甘南州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学生第二语言基础差,加授课质量不高由于地域辽阔、农区牧区交错 ,语言环境的差异显著,不管是“以藏为主”的“一类模式”(以藏语文授课 ,加授汉语文 ),还是“以汉为主”的“二类模式”(以汉语文授课 ,加授藏语文),都使双语教学向单一方向发展:处于藏语言环境中的牧区学生,学习藏文热情高,成绩提高快,学习汉语文无积极性,成绩提高慢;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特别是部分没有处于藏语言环境的学生,学习汉语文热情高,成绩好 ,而学习藏文无积极性 ,成绩提高慢 ,加之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加授课 ,单一发展主授课现象仍然存在。同时,由于各县小学加授课起始时间不统一 ,致使升入初中的学生加授课水平参差不齐 ,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2.3教材质量有待提高,教辅资料缺乏甘南州 目前选用的双语教材是由五省区协编、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各科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汉语教材。双语教材编写起步较晚,许多概念和词语由汉语翻译而来,因编译者对概念、术语的理解差异,常常出现错译、误译、不确切和不符合藏语习惯等问题。加之“五协”由青海省教育厅管理,教材侧重点和适应性更倾向青海省的民族教育。甘南州双语类学校 自2005年秋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 ,但双语教材建设滞后,照搬翻译汉语教材内容较多 ,反映本民族特色的内容较少,忽视了学生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生活在信息较闭塞并且纯民族语言环境中的学生 ,对于很多事物完全没有认识基础 ,接受比较困难,只能死记硬背。

同时 ,藏语学科教辅资料缺乏 ,小学和初中除重点学科有同步练习外 ,大部分学科没有同步练习和假期作业;高中完全没有藏语教辅和教参 ,教师对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无法把握,只能由教师 自己搜集、翻译、改编汉语教辅材料。双语类中小学至今尚未编制、配发藏文各科教学软件 ,未建成双语教育信息资源库。由于双语教学资源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育的发展。

2.4教学设备紧缺,教学方法陈旧大部分双语类学校缺少必备的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尤其是现代教学仪器和设备十分紧缺。据统计,截至 2009年 9月,甘南州平均 41个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均无电子阅览室,大部分农牧区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无计算机教室 ,无法正常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普及程度低 ,停留在重设备充实 ,轻使用层面,教学信息化程度低。多数双语教师仍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启发诱导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中没有得到体现,教学方法、手段跟不上普通类学校发展的步伐。

2.5 升学、就业选择面窄,双语生源减少一36一双语类学生可报考的院校少、就业面窄,工作中使用民族语言机会少。现行的国家、省、市各级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等各类就业考试中,招考藏语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的非常少 ,双语类学生就业仅限于教师和藏医类医疗卫生行业,即使有个别岗位有少数民族名额 ,考试还是统一使用汉语,影响 了他们的考试成绩,导致难以就业。甘南州州级机关需要藏语文专业的单位只有报社、广播电视台、编译局等,县级单位除广播电视局需极少藏文专业人员外,大量藏语文专业毕业生只能到各县的藏中、藏小任教。双语类学生可报考的院校较少,就业难 ,工作 中民族语言运用机会少,使得家长、学生对学习民族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双语生源减少,不利于民族语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3 甘南州双语教 育发展途径

3.1 拓宽培养、培训桑遵,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在双语教育中,要大力加强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双语教师培养,尤其是藏理科、藏历史、藏地理和藏政治等紧缺专业教师的培养。可考虑与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院校实行订单培养 ,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师。同时,建设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增加双语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投入,拓宽培训渠道 ,加大培训力度,采取“缺什么、补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方式,组织现任双语教师进行整体集中培训和个人学历进修,鼓励其积极学习汉语和藏语 ,达到 2种语言“一通一懂”,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的目的,以全面提高双语教师教学素质。通过职前订单培养、职后对口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全新教育理念、高超教学技术、高尚师德的中小 学双语教师 队伍。(本文转载自wWw.fw789.cOm 范文中国网)

3.2 大力霞展双语学前教育,夯实第二语言基础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双语学前教育可为少数民族中小学全面实施双语教育教学奠定基础。要抢抓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双语学前教育的机遇,加大对双语类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和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 ,在州、县市、乡镇幼儿园中全面开展双语教育,大力推广幼儿双语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 ,在农牧区普及学前双语教学 ,不但要让幼儿掌握藏语知识,也要让不会汉语的幼儿掌握汉语会话,突破语言障碍,为接受义务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编制家长阅读手册、开办家长学校、开展亲子活动等方式,有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工作 ,构建家园共育模式。

3.3积极研发,提高双语教材、教辅质量应建立统一、通用的藏语标准语,解决由于藏语内部方言差异带来的部分名词术语不一致问题,以免误译和错译 ;成立藏语教材编写机构 ,加强对藏语教材开发研究 ,尽早编写出高质量的各类双语教材。组织专家开发与现行教材相符 、适合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双语教辅材料。教材的选材、编排、设计要兼顾传统和现代、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统一性和多样性,将普遍和特色相统一。加强双语类校本课程开发,特别是双语类教辅读物的编译、开发、应用工作 ,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

3.4 建立新课程资源库,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供保障通过引进资助项 目、购买、本土开发等建立新课程学习资源库,为本地区双语教师提供科学 、实用、快捷、方便的学习和教学资源。教师学习资源库包括理论学习资源库和学科培训资源库 ,理论学习资源库以各种教育理论和新课程通识培训的文本大纲、演示文稿 、讲座光盘 、主题参考书 目和网址索引等为主;学科培训资源库以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各版本教材分析、教法研究 、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各类教学参考资料等为主。同时,还要加大学习资料的译介力度。教育部已启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旨在为教师终身学习构建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的平台,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 ,大规模开展高水平教师培训,使不同地区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在网络检索中尚未见到藏语教师培训资源。因此,相关研究机构要不断提高理论书籍译介水平 ,将最新教育教学理论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并尽快将这些成果开发为电子信息资源。通过多方面努力,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格命题和考核 ,充分体现竞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竞赛方式

甘肃省卫生行业首届 口腔岗位技能大赛由省卫生厅主办 ,兰州市口腔医院承办。大赛分初赛和决赛 2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市(州)卫生局、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和相关院校负责组织实施 ,厂矿企业医疗机构原则上参加所在地区的初赛。省属大型企事业单位医院(床位 300张以上),可单独组织初赛并报名参加省级决赛。竞赛结束后,省卫生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对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奖励。

4 竞赛时间、地点

决赛于 2010年 9月中旬在兰州市友谊饭店和西北民族大学 医学院进行 。

5 参赛对象

第10篇

关键词 幼儿园 双语教育 语言环境 双语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幼儿园双语教育概述

1.1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概念

幼儿园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利用两种语言对幼儿活动进行组织,具体是指在幼儿活动中以母语和英语作为交流媒介语言,在一定的场合和时期同时适用两种语言,不仅仅是教授两种语言。双语教育要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仅是多教授一门语言,而且在所有活动中都要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我们可以看出,在幼儿园双语教育中两种语言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手段。

1.2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特点

首先,幼儿园双语教育具有启蒙性。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启蒙性就是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感知能力,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学习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应该重视学习的过程。其次,幼儿园双语教育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兴趣性。基于幼儿的心理特点,包括好动、好奇心重等特点,从兴趣性出发,做到寓教于乐是幼儿园双语教育的主要特点,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最后,幼儿双语教育的范围更加广泛。幼儿园双语教育与一般的幼儿园英语教学具有显著的差别,后者是将英语作为单独的教授科目,而前者则将英语当作是教学的对象与手段的结合体。幼儿双语教育的载体不局限于教育活动,而包括整个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同,不仅为了提高幼儿的英语能力,更主要的是通过双语教育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途径。

1.3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意义

首先,开展幼儿园双语教育对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三大课程之一,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从小学开始至大学毕业总共十多年,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却不高,通常只能在笔试上体现出一定的成绩,但是口头表达能力很差。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标准不断接轨,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交流语言,对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幼儿开始加强英语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开展幼儿园双语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国际的通用语言,英语的飞速传播对于我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对学生的就业、工作等有着重要作用,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在市场竞争中更有优势。因此英语教育的低龄化有其必然性,开展双语教育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

2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可行性

2.1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幼儿园双语教育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作为一种社会趋势,通过研究显示进行双语学习的儿童具有明显高于其他儿童的智力水平,与单语学习者相比,双语学习者可以有两种语言体验,两种不同的语境思维,并且概念的形成与语言的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开展双语教育对于儿童智力有着显著的提高作用。其次,双语教育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双语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一般都优于单语儿童,双语儿童的思维更加流畅、灵活,创新能力和推理能力比单语儿童更加优异。双语教育由于其两种完全不同的语境给儿童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具有更强的联想能力,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最后,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交际能力的发展。双语学习者对于交际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人际交往中对于各种非语言因素更加敏感,对于社交场合的观察更加细致认真,由于其从两种语境出发,基于多元文化环境基础对于世界展开认识,更好地认识世界、认清自己,提高自我交际能力。

2.2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在0至6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这段时期对于语言学习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和掌握的能力,在这段时期加强语言对于儿童的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容易轻松地学习第二种语言,而对于成人来说已经逐渐丧失这种天赋,不仅母语在儿童阶段较为容易习得,并且第二种语言的学习也是非常关键的,不应该轻易错过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抓住关键时期。

3 幼儿园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概念误解

许多打着双语教育的幼儿园其实对这一概念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实行的其实是英语教育,没有将母语与英语的教育平等看待,没有深刻理解双语教育的概念,双语教育的意义在于在幼儿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两种语言作为学习的手段和对象。

3.2 缺乏一致性目标

目前我国开展幼儿园双语教育并没有统一的目标,忽视了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实行过程具有盲目性,有的甚至以幼儿的单词识记量、口语表达为教育目标,缺乏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开展的方向。

3.3 缺乏统一的教材

目前幼儿园双语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材,各个幼儿园使用的双语教材版本繁多,在众多版本的教材中,许多幼儿园并没有进行仔细分析,盲目地挑选教材。幼儿园双语教材大多没有经过权威部门审核,缺乏一定的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界定,有可能造成幼儿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将来的学习。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园 双语教育 研究

很多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十分看重,认为应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据此双语教育受到了诸多家长的追捧。经笔者研究,尽管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展了双语教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到学前双语教育的有效实施。笔者分别从:学前双语教育研究、学前双语教育现状、促进学前双语教学有效开展的措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关于学前双语教育,我国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研究成果。相关学者认为学前双语教育是一种教学媒介,也就是在母语的基础上对另一门外语进行学习,从中不难看出,学前双语教育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双语环境下。与母语教育相比,双语教育存在诸多特点,其中最凸显的特点为差异性与一致性,所谓差异性,具体是指双语教育是以母语环境为载体,然而就本国环境而言,母语环境相对而言更加薄弱,这便是两者差异性最好的体现。而学前双语教育与母语教育的一致性则体现在于幼儿正处于语言敏感期,众所周知,三到六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得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如同一块海绵,急切摄入各种知识。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模仿能力也达到了顶峰,会模仿自己接触到的一切知识。

此外,学前双语教育还具有一定独特性,尤其是与成人双语教育相比,特点更加凸显。与幼儿相比,成人早已错过语言黄金时期,且成人在学习语言时通常是受生活所需,据此目的性更强,挫败感也会更强。然而幼儿本身对新鲜事物就充满好奇,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受到焦虑感的影响,这是幼儿双语教育方面优于成人教育的一个显著之处。

二、学前双语教育现状

经笔者分析,目前在学前双语教育中最为凸显的问题,分别包括:缺乏对双语教育的理解、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笔者将从这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缺乏对双语教育的理解

据笔者研究,目前很多幼儿园已经开设了双语教育,但依然有部分幼儿园对于双语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有些幼儿园将双语教育理解为英语教育,这些认知偏差都对双语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阻碍。实际上,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具备母语基础上,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来营造有效的双语环境,以此促进幼儿双语口语能力的提高。由于幼儿园对双语教育缺乏了解,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教育目标。

(二)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

除此以外,目前幼儿园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经研究,幼儿园教师大多数为普通教师,尽管有部分教师毕业于英语专业,但还不具备成为双语教师的资格,

这一现状也严重影响到学前双语教育的有效开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幼儿园应对聘用的教师进行严格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帮助教师达到双语教师标准。

目前,在学前双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上述提到的两点,为了改善学前双语教育现状,就必须根据这些问题来制定有效措施。

三、促进学前双语教学有效开展的措施

(一)激发幼儿兴趣

“学习的刺激来源于浓厚兴趣的驱使”,要促进学前双语教育的实施,首先应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幼儿认识动物的时候,如:狮子,教师在为幼儿描述狮子的外形特点时,还应引进双语教育,告诉幼儿狮子的英文读法,并采用一些配图,将狮子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例如:狮子正在睡觉,然而一只老鼠把它吵醒了“He caught him and was about to kill him”因为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狮子被吵醒的状态,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实现了双语教育目的。

(二)开展幼儿双语活动

为幼儿创设有英语特色的学习环境,采用相应的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得到第二语言方面的熏陶。幼儿双语教学如果做到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带动听、说的兴趣、提高说的积极性。如:“hello, Yang ming, I have a new water bottle.” “Good look, I have a new story book.”这样日常会使用的句子,教师可以重点教学,提高幼儿双语口语表达能力,树立幼儿自信心。在设置对话时,教师最好贴近生活,一方面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起来更容易,其次,对话设置必须简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例如:教师在教授“sit、walk、run”等动词的时候,可以适时加入肢体语言,同时让幼儿也跟着自己一起做相应的动作,然后在幼儿基本认识所学单词、掌握这些单词的含义和使用环境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上台演示这些动作,从而提升幼儿双语水平。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学前双语教育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前双语教育的实施。笔者对幼儿双语口语能力的形成提出一系列可行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热玛扎. 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01:22-25.

第12篇

关键词:社会发展双语教育现状对策

我国是有着众多民族与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传统的语言和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其均会使用本族文字。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全国普及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故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对汉语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真正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掌握双语技能,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的进步与政治的发展作出贡献。

1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1.1教材问题

当前我国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材数量都不太多,真正能够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内容相对欠缺。一些教材基础偏低,教材的修订不太及时,这就会导致实际教材内容与当前教学要求完全脱离。此外以新疆地区为例,其不同地区采用的教材也有些差距。语文教材的相对欠缺将直接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顺利开展。

1.2教师人才短缺问题

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虽然近些年来已经成为许多师范类院校安排毕业生就业的好方法,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人才短缺的问题仍需要寻找更多方式来解决。教师流动情况严重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主要原因,教师的内调、改行或者外流会直接影响该地区双语教育的开展。

1.3少数民族民众对双语教育的片面看法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对汉语的认识不充分,故而必然会有一些群众对学习汉语或者开展双语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2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2.1将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作为首要依据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之下,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首先应该将宪法以及相关法律置于最主要地位。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同时也规定了国家必须推广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普通话。所以各地区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规定,进行学校双语课程的设置、办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招生办法,从而起到双语教育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的目的。

2.2注重语言在传承文化与知识学习两方面的意义

语言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同时更是一个民族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故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也应该兼顾这两方面的功能,尽可能为该地区学生之后的工作与就业乃至长久发展考虑。尤其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与发展,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也逐渐开始实行。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崛起,更是使得人们意识到汉语学习的重要性。秉承着发展的要求与态度,从而为该地区学生制定出符合其特点的语言学习内容。无论在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方面,还是选择授课方式方面,都应该时刻注重双语教育对学生长久发展的推动作用。

2.3尊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意志

少数民族地区有自身学习某一语言的意志,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以新疆地区为例,大多数新疆少数民族群众今天仍然选择维吾尔语作为其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工具和语言,这是因为当地社会的发展使得其本身对自己民族与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但也正是如此,在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也应该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掌握更多的语言,这样才能确保其未来的发展更加具有长远性。所以任何人、任何法律都无权剥夺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意志,只有尊重其意愿,才能将双语教育有效开展与落实下去。

3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团结与统一。我国作为传统的多民族国家,更应该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与开展双语教育,实际上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做法,更是维护我国政治安定、经济进步与文化统一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马戎.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J].中国藏学,2011,(2):10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