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记者感言

记者感言

时间:2022-03-04 22:43:56

记者感言

第1篇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语言表达技巧

一、电视民生新闻中出镜记者的作用

(一)出镜记者对民生新闻形式上有重要作用

出镜记者是一个具体的人在新闻画面中出现向观众报道新闻事实,这是一种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心理距离。笔者认为可以理解成“一只话筒”的距离。《电视采访学》中也明确指出了这一作用。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后,新闻信息的可信度有了很大的增强。类似于有“人证”,记者在开头、中间、结尾或者重要信息前出像使新闻现场的信息更加有条理。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更加便于理解。同时,出镜记者在和被采访者交流的过程中以及对现场环境的了解过程中,会搜集到很多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取之精华,取其糟粕之后的新闻内容更加严谨,有看点。

(二)出镜记者对民生新闻内容的传达有重要作用

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以画面背后的内容为基础,按照时间的逻辑联系交代新闻的背景,报道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不容忽视。使新闻内容更加鲜活,是出镜记者一直追寻的目标。

(三)出镜记者应对突发新闻事件、自然灾害有重要作用

面对突发的新闻事件和自然灾害,出镜记者的出现能够起到快速反应、平息事态、引导舆论的作用。出镜记者作为客观公众的一方出现在新闻现场。对于常见的突发性新闻和自然灾害,例如火灾、交通事故、台风、地震等问题,如果新闻中没有出镜记者这一角色,呈现出的新闻画面单调、不真实,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出镜记者在突发性新闻中和自然灾害中通常都是以及时的现场报道居多。好的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发生的那一刻开始,对于信息的收集,事件最前沿的情况、最真实可信的讯息报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视民生新闻中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

笔者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有声语言作为出镜记者的重要信息载体,同新闻节目主持人有明显的差异。需要融汇贯通,准确恰当的进行报道、采访。这种准确恰当,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要做到的包括语言的口语化、对象感和现场感。

(一)有声语言口语化鲜明

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停连自然、重音鲜明准确、语气词的运用都是口语化的考量标准。多使用“非常多”、“很少,几乎没有”这样的词汇明显会好于使用“众多”、“甚少”这样的词汇。繁复的套句、倒装句容易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产生听觉障碍。多连少停、多对比少一致、多真实少官方的口语化表达技巧是出镜记者现场表达的重要技巧。

(二)有声语言对象感清晰

每一个在现场的出镜记者,都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用最饱满的状态告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但其实在新闻现场,面对的都是冷冰冰的摄像头,这时就需要对象感贯穿始终。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收到记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如果想做到真实、自然、积极的和观众交流,仅从开始出像时注重对象感是不足的,一般对于交流感的缺乏很集中的体现就是在出镜的过程中给人一种自言自语的感觉。

(三)有声语言现场感准确

出镜记者永远都需要牢记“我在现场”的定义。这就需要出镜记者具备准确的现场感。要让所有的受众都同样有置身新闻现场的感觉。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随着电视媒体传播技术的增强,相关设备的精湛使得出镜记者对于现场感的把握不再局限于在嘈杂的环境中对着摄像机用麦克风大声的说话来表现现场气氛。而更加需要的是内心的状态。由内而外的散发出现场感。在这里笔者想说,如果一位出镜记者不顾他人声嘶力竭的大喊,那么和受众的距离感就会明显拉大。如果能够内化再外显,那么浮夸的表现方式就会有所收缩,达到恰好的效果。

三、电视民生新闻中出镜记者的非语言表达技巧

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的发展时期,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电视上的会话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笔者认为,一名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从出现在画面中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传递信息。除了有声语言的表达,非语言表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一条电视新闻片中,出镜记者的衣着、气质、表情、动作等都是电视画面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而言,笔者认为常有的镜头前非语言表达包括体态语、大众形象两大类。

(一)端庄、干练的形象是出镜记者的外形基本要求

民生新闻虽不及时政新闻细致严谨,但作为新闻中的一类。笔者认为出镜记者在镜头中衣着的端庄、恰当的妆容依然很重要。在出镜时,形象上的定位基本以简单、大方的服装、清淡的面妆、干净利落的发型为主要方向。这些要素是出镜记者出现在画面中之后,未开口之前给受众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新闻的可信度。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得体的打扮不仅能够辅助有声语言表达,很有可能成为成功采访的首要条件。

(二)体态语是出镜记者新闻报道中重要的副语言

第2篇

一、恰当的镜前表现能力

非语言符号主要是由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和服饰语言4个方面组成。他们传递出来的无声的信息是语言或文字所不能取代的,而且对有声语言起着强化或削弱的作用。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以及采访时,常根据不同的新闻环境使用适当的非语言符号。

表情――播音员在播稿或宣读前都通过了对面部肌肉的充分锻炼,在播音发声学中把口腔控制要领分为“提颧肌、挺软腭、打牙关、松下巴”,简称为提颧肌。提颧肌使面部表情不再呆板,配合思想感情的运用使有声语言积极、圆润、明亮。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感情的知觉形式。”无论是播音还是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对非语言符号的活用都是自身表达的硬件,因此出镜记者要借鉴播音系的培养方法,用播音学方法增强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运用能力。

体态――电视媒介是一个放大镜,它会把一个生活中并不明显的动作多倍放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平时看起来脸型很小的人一出镜头脸就变“大”了的原因。所以笔者认为,每个出镜记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应是体态端正的,除非是在很私密的情况下。因为出镜记者平时不好看的体态,如:驼背、咬嘴唇、爱眨眼、扣手指等等,在不经意中都会带到现场报道中。有的人平时说话是“钟摆式”,有的是“圆规式”不停地摆或转动,这些坏习惯都会让观众不舒服。

镜头感――摄像机决定了电视观众的视觉范围。当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看出镜记者的报道时,出镜记者面对的已经不是摄像机的镜头那么简单,而是“观众的眼睛”。当一个人面对千万双眼睛时不免会环视,所以出镜记者在面对镜头时,脑海中的情景应该是面对着一个观众,这样才能给观众专注、真诚的感觉。具体到怎样看镜头,一是不能“死盯着”镜头,二是眼神不要飘忽不定。这些也需要加强练习,使眼睛有神。

服饰――电视是感官的艺术,所以出镜记者的服装要整洁大方。

二、流畅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

出镜记者的出镜行为最终是面对镜头,手持话筒,运用有声语言完成新闻叙事。出镜记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用自己的有声语言传达信息。出镜记者的现场口述是现场报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现场报道中最先和观众接触的部分。

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声语言表达功力是根本宗旨,更是播音主持学生的专业特点。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从事的报道,最终是以有声语言的形式完成新闻叙事传达给受众的,故而出镜记者应该经过播音的系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借鉴播音专业的优势。有的出镜记者在现场会背好编导给的稿件,但这仅是单一的复述,往往会忽略对于新闻现场的概括描述、新闻细节的观察报道和出镜形式的合理设计等。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不仅仅要解决“怎么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说什么”的问题。如果把“说什么”比喻为“王”,那么“怎么说”就是“后”,先有“王”而后才有“王后”。在不同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的报道要素必须明确,这需要指导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传受给学生。

第3篇

关键词:语言学习;朗读;背诵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本人发现英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科学习中困难重重,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默契、达成共识。学生可以说是从惧怕学英语到逃避学英语从而放弃学英语进而拒绝学英语。形成这种思维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错误的理解,把语言学习等同于技术类学习,从而背离了语言的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教学方法都脱离了语言的实质性概念,偏离了语言学习的轨迹。就比如说我们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就必须先形成一种可以用来帮助我们使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来学习英语。我国长期以来应用的翻译教学法,让学习者无法形成最基础的英语语感。大多数初学者往往因为找不到学习兴趣而半途而废。现在本人就英语语言学习的多方位综合和各位同仁交流分享,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和评述。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其语言意义的形成具有特定的英语语言结构规则,隐含在英语中的语言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语

法。而拼音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拼读符合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发声规律,掌握了拼音文字的拼读规律之后,拼音文字学起来要比别的文字语言更容易,不过这种拼读的掌握要从最小的语言单位音素开始,这就必须掌握辅音和元音,辅音音素独立组合和辅音联字合音发音,长、短元音,元音的联字合音发音等一系列发音规律,来形成最小的音素感知,形成英语拼音文字的最初语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还发现有个别同学用中国的汉字给英语单词注音,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作为老师,若有发现要立即禁止,因为一门语言学习成功的标志,就是学习者形成该语言的语感系

统。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一种语言现象的综合、直接感应能力。任何一门语言学习,培养语感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英语学习中首先要进行英语的语感训练及意识思维能力的学习和训练,这样,才能达到自然语感能力的生成。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是很痛苦的,随记随忘。学生往往是拿着单词表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写了满满几页,甚至有些学生在一天或几天内专门记单词,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我们的大脑在记忆东西时往往是感觉记忆、声像记忆、视像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的综合记忆。场景、时间、人物及环境都对我们的记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忆的随机性是很强的,专门下决心去记忆某个东西往往是起不到效果的,即便当时记住也会很快忘记。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和遗忘的研究发现,我们要想保存好自己所记忆的东西,就应进行复习和自测。

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大声朗读,朗读是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之一。虽然朗读是以理解作品和材料的意义为最终目的,但是朗读更能增强记忆和培养语感,同时还可以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朗读使读者“目视”“口诵”“耳听”“心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我这里说的朗读是要坚持使朗读形成一种习惯,每天要读二三十分钟,而不是兴趣来了读个不停而不想读时几天不读。只要每天习惯性地去读一些材料,语感的提升是不容置疑的。

背诵也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让我们背诵这个、背诵那个。当时感觉特别麻烦并且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背诵,只有个别的同学才听老师的话把它背诵下来。当然在最后的考试中只有那些个别的学生成绩优秀,现在慢慢回想起来那都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背诵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不但可以增强学生语感,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感悟能力。同时,随着背诵内容的增多,人的记忆能力也会越强,所以,每天坚持背诵一点东西也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语言学习具有极大的不固定性、灵活性、趣味性。语言学习不像其他的知识和技术类学习,不需要我们专门坐下来等待学习,而是随时随地地运用它,在与他人交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它去交际交流,同时运用语言也是语言学习的最有效方法。语言的表达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通中提升是语言学习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

关键词:外语阅读;情感认知;情感过滤;情感教学策略

情感(affection)是指人根据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阅读教学是师生心理、思维、情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一般认为,情感的作用表现在:适应学习和进行其他活动环境;促进或者抑制活动的动机作用;影响记忆和思维活动的组织作用;作为人际交流中外显的表情信号作用;对他人感染或影响功能;对与他人有关对象的情感迁移作用。情感因素强调知情合一,促进认知的发展,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情感认知与外语阅读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人们常常认为语言习得过程中认知比情感更为重要。然而,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感状态下进行的,同时也产生或引起某种感情,并受其干扰,故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Schumann(1999)认为,在人的大脑里存在着一个评价系统,大脑参照五方面对刺激进行评价:刺激的新奇程度和熟悉程度;刺激带来的愉;刺激与目的和需要的关系;对刺激的应付能力;刺激带来的自我及社会形象。[1]评价系统主要是鉴定刺激的情感关联和动机意义,也就是判断刺激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如果神经系统认为刺激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和动机,就对刺激作出肯定的评价,否则作出否定的评价。在阅读过程中,随着语言信息输入的认知活动的开启,语言信息同时输入到评价系统中去,从而引起某种情感。这些情感又反馈到认知系统并对认知产生影响。

根据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人脑在提取阅读信息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层次信息处理,如,对信息刺激的感觉记忆登记、短时记忆(或称工作记忆)及利用长时记忆储存的背景图式来处理信息,在长时记忆系统里对信息进行的精细语义加工。然而,要反映大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活动状态,还必须把大脑的评价系统考虑在此过程之中。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引起和产生情感的过程,而且,评价系统和情感之间的关系也是双向的:产生的情感一方面反馈给评价系统,另一方面输入到长时记忆中,与其他各种认知信息一并储存在大脑之中。新的情感信息在长时记忆中以激活扩散的方式与其他认知信息建立联系。这样,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都会与当时的阅读过程建立联系。

根据Arnold(1999)中枢能量理论,人的中枢能量是有限的,对信息选择处理的多少取决于可得到的资源与唤醒连在一起,其数量可因情感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2]消极情感与阅读建立联系时,就会给工作记忆造成混乱,导致工作记忆中的可利用信息空间减少,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当语言信息输入到感觉记录器时,感觉记录通过提取长时记忆中保留的信息对输入信息进行初步加工,识别字词等。而消极的情感会使初步加工出现障碍,或加工不完整,这时会造成读者“视而不见”或视觉“失误”。短时记忆主要是通过对句子的语法分析把握句子的表层结构,再根据词义和语义理解句子。消极的情感会造成短时记忆的处理空间减少,影响对输入信息的处理,在阅读上就会表现为读懂单个词汇,却不理解整句话的意义的现象。在长时记忆里,主要是对文章的深层处理,以达到对篇章的理解。消极的情感修正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影响整个篇章的意义的构建,在阅读上表现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现象。

二、情感过滤与外语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对二语习得颇有研究的克拉申(S.D.Krashen)提出了语言监控模式学说。其中的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介入了语言的习得过程,起着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直接影响语言学习者的输入量和输出量。积极的情感可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消极的情感则阻碍语言学习,使理解和记忆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影响学习效率。

王银泉(2001)提到Krashen对影响二语习得情感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3]这些情感因素被看作是可调节的过滤器,它可以使语言输入自由通过或阻碍通过,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并被大脑吸收,情感过滤因素越小就越有利于语言的摄入。学习者动机强烈,拥有自信心,焦虑感弱,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就很弱;相反学习者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心,焦虑感强就会对语言输入产生很强的过滤作用,并使其难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影响语言的学习。

(一)动机(Motivation)

Gardner和Lambert对二语习得的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ctional)和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并认为动机是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能维持、推动学习。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是把外语学习作为一种工具从而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如为了考学或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获得职称或资格等。具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真正感兴趣,愿意接触目的语文化,学好外语是为了更好地与目的语社团的人进行交流。

(二)自信心或自尊心(Self-esteem)

自信心或自尊心是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看法的总和。外语学习自信心是学习者对自己外语水平和外语总的能力的自我评价,是影响个人学习知识、掌握技巧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自尊心强的学习者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挥,因此能更好地学习语言。

(三)焦虑感(Anxiety)

焦虑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出现的紧张、担忧、害怕等情绪体验和忧虑状态。语言学家们把焦虑分为促进型焦虑(Facilitative anxiety)和削减型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邓媛(2004)提到的观点认为促进型焦虑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努力克服焦虑感觉,而消减型焦虑导致学生用逃避学习任务的方式来回避焦虑感觉。[4]

三、情感研究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外语阅读教学要与情感性处理相结合

1.提高对外语词汇的视觉熟悉程度能够提高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认为,辨认书面符号是阅读的第一步。书面语言辨认的3个层次即特征层、字母层和词汇层可同时被视觉刺激激活,一个层次的激活可对其他层次的单元发生作用。事实上,许多语言理解上的困难都是由于词汇能力的缺乏引起的。因而,词汇训练非常关键,词汇辨认是阅读理解必须经过的第一步,是语言学习的中心。

2.对外语教学资源的情感性处理,特别是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密结合,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情感

在学习外语时,因为在母语文化环境中学习外语,不仅存在语言的错位,而且存在文化的错位。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指导学生课下多读有关英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的文章,以增加学生们在阅读时所需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熟悉目的语文化背景。与此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挖掘隐性情感因素,诱发悟性情感因素,并对不含情感因素的内容赋予其适当的情感色彩。这样才能在外语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情感,促进学习。

3.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

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建立民主、宽容、合作的教学氛围,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学生在阅读外语的同时和教师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做到知情合一,外语课堂教学就可避免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课堂气氛。

(二)外语阅读教学中要降低情感过滤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焦虑感,增强自信心

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立平时阅读学习档案袋,让学生设立外语阅读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激励他们积极完成阅读任务,定期记录他们的学习结果并监督检查他们阅读目标实现情况,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特别是对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要帮助他们降低情感焦虑,使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增强获得知识的信心。

2.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

阅读材料的难易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所以应注意难易适中原则。阅读材料太难,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达不到阅读培训的目的,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感、挫折和自卑感,进而对阅读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增强了情感过滤;阅读材料太容易,一看就懂,没有挑战性,同样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i+1)理论,即输入的语言材料的难度要稍高于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克服困难,接受挑战,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还要注意真实、适用性原则。阅读材料的语言要规范、地道,多采用原汁原味的外语国家的书刊、杂志等真实的材料;阅读材料的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学生所关心的、感兴趣的、对他们有用的。再次,要注意多样性和多多益善原则。在形式和内容上尽量做到多样性,使学生大量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才能积累扎实的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形成地道的语感,提高外语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外语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指读、心读、回视等影响速度和理解的不良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调整阅读策略的能力。在阅读中做到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读与课外读相结合,使学生对阅读活动和任务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对阅读材料进行设计,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来完成。在阅读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中通过合作、讨论、互动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后结合所读材料写读后感。同时,给学生分配大量的课后阅读任务,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另外,合适的外语阅读教学策略,即无声阅读法,略读和寻读,良好的眼动习惯,以及计时阅读对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力也是很有益的。掌握了这些策略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就能积极、自主地利用大脑中已有的图式进行有效地阅读,阅读中焦虑感自然就会降低。

综上所述,学生的情感是语言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外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情感教育因素的意义,注重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处理,注重学习者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致力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习在情感上的巨大影响,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Schumann,J.H.A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on Affect and Methodolog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Jane Arnold(e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8-41.

[2]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7-54.

第5篇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它们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对现代游记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游记类文言文,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外,还应掌握一些古代散文的阅读技巧。

一、整体入手

阅读游记类文言文时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理清它的内在结构,弄清作者写了什么,把握文章的主旨与文脉,从宏观上驾驭文章。理清游记类文言文的内在结构,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文章的线索,游记类文言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山水景物和人物一样,也有它的“个性”和特点。作者只有捕捉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柳宗元写山,永州的“高下之势、岈然窿然”的丘陵与柳州的峭立挺拔、全无草木的石不同;写水,每一条溪流,每一泓潭水,也各有其独特的面貌。阅读游记类文言文,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山水景物的“个性”。

二、披文入情

古人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文章之中。如果把写景比做画龙的话,那么抒情就是“点睛”,唯有“点睛”方能使文章出彩。而“画龙”的过程即是融情于景的过程,所以,体察游记类文言文所蕴涵着的感情,要注意那些“点睛”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点睛”的句子指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或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它们常常位于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结尾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也浸透着饱满的热情。他曾说自己被贬永州是“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他在离开永州前不久写《囚山赋》,把永州郊野的“万山”比拟为囚禁自己的“狴牢”。他以这种感情来记山水,表现了他强烈的愤激、不平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这些作品不仅画面描写得生动,感情也非常浓郁。

通过发表议论的语句,作者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游记类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在极力描写岳阳楼胜景的基础上,用一段议论,水到渠成地揭示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也是《岳阳楼记》所要表达的主题。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最后一自然段的议论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他以游山为喻,层层深入发掘,展开议论。作者不仅强调“志”的重要,而且强调“力”与“物”的必须。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作者尤其强调要“尽力”“尽志”。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事与后理紧密相连,把深刻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而又浅显易懂。

三、明确技巧

阅读游记类文言文时,还要从艺术形式方面做一些探讨,即弄清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等。其中表达方式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游记类文言文最常用的描写技巧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最常用的抒情技巧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等;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阅读游记类文言文时,要思考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手法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另外,古人在写游记类文言文时,有时会把社会风物与个人思考交织在一起,使文章承载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邃的文化意蕴,所以在阅读游记类文言文时,还要细细品味、领悟其中的文化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新闻采访; 语言符号; 有效性; 非语言符号; 重要性

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1]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1. 采访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2]

2. 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

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采访对象属于各行各业,地位有高有低,面对不同的对象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采访弱势群体不应高高在上,对待领导干部则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记者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用语言首先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语境。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在采访活动中时刻都得遵守这一准则,包括采访时记者对基本事实的语言陈述。即使是问"有什么看法"等,也得先交代有关情况,指出问题的范围,引导对象进入问题的关键。第三,要实现语言的有效性,取决于提出这些愿望和疑问,发问者是否出自"真诚"的态度,要让对象觉得你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记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3]

然而,要使采访语言有效,以上三种类别的语言必须首先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成功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可理解性体现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在措词用句设计问题时,要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文化修养、思维特点来设计内容和次序,语言要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方式要因人而异、平易近人。此外,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适当性、真实性、真诚性"的要求,才能使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有效。

3. 重视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的作用

3.1 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即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被采访对象与记者往往都是初次接触,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的非语言符号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3.2 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非语言符号主要指的是体态语言。人类学家霍尔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这种无声的信号就是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从电视记者通常运用的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情况来看,体态语可具体区分为表情语、首语、手势语和体姿语四类。

表情语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和微笑。在新闻采访中,目光和微笑是电视记者常用的非语言符号,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与访问对象交流,或是面对镜头述评播报,记者的目光和微笑都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目光能表达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对采访内容的关注,微笑往往是对被采访对象的鼓励和肯定。

首语是指人体头部动作所传递的信息。手势语是指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体姿语是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所传递的信息。这三种体态语的使用经常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统称为身体动作。[4]

3.3 体态语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一是表达态度,进行情感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某种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某种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采访者的态度,通过运用体态语巧妙地向观众,向全社会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情感,拉近心理距离,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可以和谐地完成。如《焦点访谈》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播出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采访时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这位记者说,"我和麻风病人握手,就是想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最有效地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记者的态度和情感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感受到这一切的不仅是麻风病人,还有观众,记者的采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体态语还可以被用作强调记者希望引起采访对象注意的问题和细节。比如,在提问中,记者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加强提问的语气,从而使采访对象注意到记者提问的要点;在现场播报评述中,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播报评述的力度,从而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内容的重点。[5]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对人的观察,除了语言行为的观察之外,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身体外的和身体的标记、身体的运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三个方面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通过观察这些内容,可以得到大量关于人的深层心理动机等情况。[6]记者在观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和服饰等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形体语言,均传达着被采访对象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记者观察得是否仔细,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自然、和谐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罗以澄. 《新闻采访学新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 林如鹏. 《新闻采访学》[M].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 任之春, 高国立. 《采访语言的有效性》[J]. 《青年记者》,2002,9.

[4] 张冠文, 邹立森. 《非语言符号对新闻采访的影响》[J]. 《青年记者》, 2002, 10.

第7篇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直接记载人物的有112篇。全书记载了4000多个人物,专门立传的人物有100多位,都是在历史上有过一定影响的人物,司马迁给他们作传,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表彰他们“立功名于天下”。人物通讯的主要写作对象是先进人物、典型人物,写作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把那些大量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思想和事迹报道出来,发扬开来,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因此,《史记》的大部分篇目和当今的人物通讯写作是相通的,研读《史记》,可以学习人物通讯写作的原则、方法、技巧。

首先,学习《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人物通讯所写的往往是先进人物,或者是贡献突出,或者是觉悟超前,或者道德修养堪为表率,总之,总有一些方面是值得报道宣扬的。但是作者写作时,也许由于自己对新闻人物过于敬仰,或者担心报道人物的不足之处有损人物的完美形象,从而把人物写全写完,结果招来读者的反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不是主张对先进人物吹毛求疵,去挖掘什么缺点,只是要求写人物通讯时要实事求是,对人物的优点不夸大,对其缺点,在与主题不冲突的前提下要如实反映。这样的话,读者才更会信服。

在这方面,《史记》为记者树立了榜样。司马迁的写人原则被概括为“不虚美,不隐恶”,意即尊重事实,不因个人的爱憎歪曲事实真相。吴起、商鞅、吕后等人,司马迁显然并不喜欢,但是在作品中他如实地写出了他们的才干超群。另一方面,他对伍子胥、项羽、李广等人是敬佩喜爱的,但对他们的缺点,并不避过。对项羽缺点的描述,为众人熟知,也最为典型,其他如对李广,作者虽对他倾心赞美,但对他的缺点并不掩饰。如李广自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表现他的残暴不仁。又李广家居时,尝因犯夜被霸陵尉拘留。等到李广被招为右北平太守时,“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表现了他的小肚鸡肠、官报私仇。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写法,坚持了作品的真实性,使叙述具有难以置疑的可信性。

从新闻实践来看,许多人物通讯之所以成为名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了“实录”精神。例如,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在报道任长霞的动人事迹的同时,也叙述了任长霞的一些不足之处,认为“只有完美的神,没有完美的人”,因此,始终从一个普通女人角度去刻画任长霞,塑造了一个可信、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

其次,学习《史记》高超的写人艺术

有位文学评论家曾称我国古人艺术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史记》,一个是《红楼梦》。的确,《史记》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称得上典型形象的人物。酷吏的典型如杜周、张汤,刺客的典型如荆轲、聂政,阿谀逢迎的典型如叔孙通、公孙弘,良将的典型如廉颇、韩信,等等。在《史记》记录的4000多人中,有100多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司马迁能把人物写得让人过目难忘,得益于他选材的高超技巧,这一点尤为值得记者学习。几乎每一个成功的新闻通讯记者在谈到写作体会的时候,都会提及面对大量采访素材进行艰难选择的历程。有的记者往往不忍割爱,把好几个类似的例子罗列在一起,重复罗嗦,削弱人物的感染力。司马迁占有的材料异常翔实,可是在使用的时候,总是选用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写蔺相如只写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写信陵君,只突出他请侯赢和窃符救赵两件事;李广身经百战,司马迁只写了三次战斗;而田单一生的事迹也很多,当过齐国和赵国的宰相,但司马迁只写了他的火牛阵。其原因就是因为蔺相如身上最让人叹服的是他的不畏强权、先公后私,魏公子身上最让人赞美的是他的礼贤下士和热诚重义,李广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三次战斗,田单得以不朽的就是他的火牛阵。俗语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信哉斯言。

司马迁对典型细节的运用是值得新闻记者学习的又一技巧。众所周知,在人物通讯写作中,细节对刻画人物形象、挖掘人物内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让人“于细微处见精神”。可是有的记者语言干巴,通篇都是概括性的叙述,即使在述及例子的时候,也只是把事件的大概介绍一遍,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司马迁却是运用典型细节的高手。表现李斯的自私,只写他对厕鼠、仓鼠的感慨。表现陈涉的大志,只写他的佣耕叹息。表现石建的谨慎,写了他上奏时误书“马”字的惶恐。有关刘邦的细节,更是经典。项羽、刘邦两军对峙,项羽射伤刘邦胸部。刘邦大声叫道:“虏中吾指!”这里把刘邦害怕军心涣散而行谎骗的神情写活了,表现了刘邦的随机应变之术。我们的记者若能体会司马迁的细节描写,运用到写作中,新闻必能增色不少。

司马迁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还有很多,钻研越深,收获越多。例如,他善于铺写矛盾冲突,在矛盾中表现人物,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他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手法摇曳多变,有独白、对话、直接揭示、间接反照等;在表现这一人物的先进面时,常用另一人加以烘托,如此等等,这些都值得新闻记者体悟学习。当然,记者在学习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不能搞什么合理想象,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心理变化都必须来自事实。

第三,体会《史记》充沛的情感

人物通讯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批评落后、表彰先进,激励读者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改正缺点、完善自我。作品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靠的是笔下人物的感染力,讲究的是以情动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人物通讯的抒情分量决不容忽视。考察几十年来成功的人物通讯,凡是能让人物走进读者心中的作品无不饱含着作者的激情,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的嘱托••••••》、《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而时下一些人物通讯,之所以看过即忘,主要就是叙事平淡、冷冷冰冰,这样的作品恐怕连作者自己都不能感动。

《史记》之所以能够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至今给人动人的精神力量,是与其充沛的感彩分不开的。《史记》被称为“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明代方孝孺说它的感情“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用仔细阅读就能够体会。如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篇末,他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并对他高度赞美:“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对屈原的思想为人至为推崇。对于那些邪恶的东西,司马迁则表现截然相反的感情。如他在《汲郑列传》中写道:“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针砭趋炎附势、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正因为司马迁从改造社会出发投入写作,所以笔下才能有激荡感人的力量。

凡是成功的人物通讯作者,都对此深有体会。例如,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的作者说:“当他们(采访对象)讲起与方教授相遇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当他们或敬佩或唏嘘或泪眼婆娑,我便一步步走进博大的磁场,分明可以感知方永刚虎虎生威的鼻息、奔涌沸腾的热血和铿锵有力的心跳。于是,我的笔端也就倾注了某种使命,要去谱写送给他的赞歌和祝福,祈愿他那经历严寒的生命之树,在这明媚的早春能够顽强地吐露新生的绿芽。”记者的感动和社会使命感,是作品真正动人的力量所在。这就要求记者摒除狭隘的写作观,跳出为稻粱谋、为名利谋的层次,真正走入写作对象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加以体会。

最后,学习《史记》得体的语言

新闻作品,尤其是人物通讯,对语言都有很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准确、生动、简明。《史记》可以说是给记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其语言并不华丽,甚至可说是朴拙,但司马迁用它叙述事件、描摹物态、载人言语、抒情议论,无不恰如其分。这种语言,《史记》评论家说是“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这和新闻写法上最常用的“白描”语言是相通的,因此,学习《史记》的语言能领悟白描之妙。

《史记》的语言之妙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于人物通讯写作来说特别有借鉴价值的,是司马迁对人物语言描写的个性化。首先,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切合人物的身份。秦始皇的话仿佛金口玉言,蒯通的话有策士的善辩滔滔,韩信的话有军事家的深谋远虑。其次,其人物语言还切合说话的场景、人物的心理。如《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平定齐国后,要自立为“假王”(诸侯王)。刘邦大怒,经张良、陈平提醒,自知不对,忙改口:“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些话把刘邦平素对韩信的那种不用不行,用又时时怕韩信造反的两难心理表现了出来。再次,司马迁的人物语言也切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刘邦在看到秦始皇出巡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清代王鸣盛说:“项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也。”

而当下许多人物通讯,语言模式化,几乎可以原样复制到其他身份的人物身上而传达同样的意思。即便是一些受好评的人物通讯,有时也难免有这样的毛病。例如,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邓家兄弟不寻常的求学路:一边读大学一边当“猪倌”》写“邓家兄弟”母亲的语言:“孩子们能学有所用,自力更生,我们当家长的很高兴。”这种语言不太符合一般农村妇女的身份特点,显得空洞无味。

整部《史记》,是一座语言的宝库,对新闻记者有启发作用的有许多方面,例如司马迁对长句、短句的灵活运用;大量吸收、提炼民间语言;在处理古奥的史料时所作的通俗化的努力;高超的文字技巧,或动词连用,或副词连用,或用叠词,等等,都值得记者学习,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详述,记者若能读之好之,则文章增华,应为时不远了。

注释:

①缪雨:《史记与新闻学》,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②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第8篇

出镜记者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就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播、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可以说是现场报道的灵魂。他出现在镜头前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是电视观众眼睛和耳朵的延伸,作用举足轻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记者出镜是适应电视的媒介特性的,是一种可以广泛采用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尤其是对突发事件而言,记者出镜对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会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新闻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从情感把握、语言功力、身份定位、综合素质等方面去打造自己。

一、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的一部分。

首先要有较强的现场感。记者在现场描述,要求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给人形象鲜明的感觉。比如我们《第一时间》栏目《消毒餐具不消毒??放心产品难放心》中记者赶到现场时厂方工作人员正在对回收的餐具用手工清洗,搁置一旁的流水线机器已蒙上厚厚的灰尘,整篇报道通过记者的眼所及、耳所闻把餐具消毒公司真实的程序直接接露给了观众,同时给卫生等执法部门提供了第一手证据。即便记者没有露面的电话连线报道,记者也要通过自己的形象、具体的语言准确描述现场,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简练平实的口语,向观众提供新鲜、准确、富有感染力的信息,增强报道的现场感,让观众感同身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播报时,可以多使用“我现在的位置,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我闻到了什么”等现场感很强的表述和提示,让观众与记者同步获得在现场的真实感受。“汶川大地震”的全天的现场报道,“北京奥运会”的直播报道等,即时传播新闻现场发展状况的电视节目,带给观众的是震撼的视觉冲击力。通过出镜记者电视现场报道这一形式,也体现了媒体的能力,表达媒体的观点和视点。出镜记者在现场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交代清楚现场,对现场情况的表述直接影响着观众对新闻信息的收集及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把握。出镜记者交待现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语言表达表述,出镜记者的语言又分为口语和体态语两种。记者出镜所做的报道是随着新闻现场发生的变化随机组织语言,进行现场口述,没有时间让你去反复的推敲字句,这就要求新闻出镜记者要有比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口齿清晰、表达顺畅、通俗易懂。在许多场合,出镜记者的体态语的运用往往比语言本身更具表现力。在新闻用恰当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体态与语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表达更加丰富的意义,也更加有助于观众对新闻现场的了解、认识,进而从更深层次上领会新闻现场报道的主题含意。

二、提前介入了解新闻背景

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这里的准备包括大量案头工作,动笔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做到心中有数。怎么设计采访提纲,凭空想是想不出来的,你得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要想得到有价值的回答,要想取得被采访对象的尊重,就应有足够的准备。不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严谨、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要有很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若不能做到即席发挥,就要提前精心准备,打好新闻“腹稿”。尽管有些新闻来不及准备很长时间,但一定要有一个报道提纲,在什么地方出镜,在这里要说些什么都要精心准备,绝不能仅靠现场发挥。

三、通过问题设计巧妙采回自己需要的索材

在采访时,要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注意区别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要学会提问和倾听。在大量的新闻节目中,记者常常会犯的错误是: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出镜记者的提问能力很重要。出镜记者在采访时的角色其实是一个问询者、探寻者,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在西方的新闻学里,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掌握提问的技巧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定义:一个会提问的记者就是一个好记者。因此,倾听是一种技巧。记者的倾听会逐渐使对方生成一种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的故事、愿意接受他想法的人。一旦双方能达到这种心灵互动,那么近距离采访他就易如反掌了。同时,“倾听”会让记者真正地投入到采访当中去,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让对方发出火花,放射光亮,才是记者的真本事。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家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此时“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你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你进一步发问的起点。采访时,记者在事先拟就的采访提纲之外,临时在现场就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感的人、事、景以及由此引发出的联想即兴提问或发表评述,使无声的视觉信息与有声的语言信息相互交汇,同时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感知,使观众在双重信息流动中,更深刻地去认识世界,从而加深新闻的厚度。

四、出镜记者应该如何把握情感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常态,喜怒哀乐,随情而动;“职业的我”则要求记者的情感生发始终围绕采访主题,切不可恣意蔓延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出镜记者的魅力实际上是一种极富个性色彩的东西。魅力就是个性,千人一面、千部一声,便毫无魅力可言。出镜记者应懂得施展自己的情感魅力。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报道中,记者李小萌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正走在与下撤村民们相反的道路上。老大爷一直在说“我想回家看哈子”,记者不无担忧地对老人说:“慢走啊,小心点,口罩戴上。”背影渐远的老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向记者说了句“让你们操心了”。记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在镜头前潸然泪下。出镜记者李小萌与这则新闻一起被人们记住。在现场报道中,记者的情感会随着进行而不断凝聚、增强,在特定的情景、事物的刺激下,还会爆发出来,形成激情。这种激情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积极反映。它明显地区别于为了打动受众而去煽情的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它是记者与节目、与受众同呼吸、共命运,同喜同忧的真情流露。这不仅体现了主持人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直接影响着直播节目质量的高低。

第9篇

【关键词】文体分析;词汇选择;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本

【Abstract】It is worthwhile that academic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interpretation version of Premier Li Keqiang’s Press Conference. From a language user’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lish version in the terms of lexical choice in public speeches, where there is a purpose that learners have got a full view of vocabulary by understanding them.

【Key words】Stylistic analysis;Lexical choice;Interpretation of Premier Li Keqiang’s Press Conference

0 引言

政治演说是针对国家的内政事务和外交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总理答记者问属于此类文体,它们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也是外界了解中国政治文化的权威窗口, 基于此,它们的英译本是不可多得的英语话语研究学习的学术文章。本文从翻译文体学的视角在词汇层面上从语言使用者、情感世界、社交世界、时空因素等四个层面详细分析两会报道翻译,从而探讨英译文本的词汇选择成因,以期从多角度理解词汇应用,促进词汇学习。

1 翻译文体研究概述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体学研究盛行起来。根据语言学模式划分,文体学有形式主义文体学,功能主义文体学,话语文体学,语用文体学等,这些流派从语言的结构,文化,意义等方面分析文本,得出在特定的条件下,话语在词汇,句子,语篇等层面上的特点。

近来,翻译学者对于文体学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先行者Popovie更是认为文体对等是使译文产生具有源文等同意义的充分条件。Leiss在她的翻译文本功能理论中指出对于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客观地分析源文本,从而有助于译者了解不同功能的文本所具有的源语言特点,而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翻译的相关问题可以用文体学的理论讨论。

于是,文体学研究增加了新的接入点:译者文体。目前,译者文体的研究主要是法政式文体研究方法,意指译者首选的、反复出现的语言行为/语言惯用模式,或指特定策略使用的惯常方式。基于此,本文通过阅读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从词汇层面上探讨译者在政论文体翻译时的言语行为。

2 本研究使用的文本及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文本是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翻译文本。相对于单向由演说者发表演说的口译,两会总理答记者问口译更具挑战性。首先,内容涉及大到国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工业,环境保护问题,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的菜篮子等社会问题。由此,词汇范围非常广泛。其次,受众人群来自于海内外不同文化,教育和阶层背景,由此,词汇的使用域宽泛。最具挑战性的是,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角色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也给译者的词汇选择带来困难。

以“总理答记者问”和“口译”为主题在 CNKI 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模糊检索,同时时间设定在 2000 年至 2015 年间,共检索出119篇文章,总理答记者问有关论文87篇,主要是语言学,语用学指导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其中词汇研究有6篇,分别从词汇衔接,词类转换,词汇意义,特色词汇和古诗词翻译的角度论述和阐释。

3 词汇选择的分析与讨论

本文针对“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在语言使用者、情感世界、社交世界、时空四个因素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语言使用者言语行文进行分析与讨论。

3.1 语言使用者

文体特征与语言使用者是分不开的。本文的语言使用者以译者为主体,还包括讲话者,听众。“总理答记者问”的讲话者和听众是动态的,角色在不断变化,而且身份众多。讲话者代表政府,国家,企业,民众也包括总理本人。听众有来自国内外的直接提问者,在场的听众,间接提问者,不在现场的听众和旁观者。因此,译者扮演总理的角色,平衡各种身份,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

3.1.1 突出语言使用者的身份

1)请你问第一个问题,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问题当“当头炮”。

译文:You’ve had the first opportunity to ask a question, and you made your questions all about the financial sector.

尽管原文表达是“第一个问题”,但是译者为了体现总理的亲民的个人风格特征,因而翻译时添加了名词“opportunity”, 不仅使句子结构平衡,行文生动,同时,活跃了现场交流氛围,实现了总理和听众之间的形式上的交流和互动。

3.1.2 突出语言使用者身份的动态变化

2)这也是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了。

译文:I want to remind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local authorities that they must to do their job properly, otherwise they will be held accountable.

总理的原话使用“你”,代表在记者招待会场的或不在场的地方政府部门或领导人,寓意在于强调直接交流,而不是第三方的转达。但是如果译者按照原文本翻译为“you”, 势必使提问也是直接听众--路透社记者感到困惑。译者根据信息交流的目的,译为“they”,改变语言使用者身份,使得信息传递顺畅。

3.2 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

政论文体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在于说服公众接受并支持自己的观点。基于此,译文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和心理世界,使之得到情感上的人认同。

3.2.1 人称代词的应用

在演说文体中,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很高。在演说过程当中,演讲者使用第一人称代表演说者本人,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达到信息直接交流的目的,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时,为了使陈述的观点得到听众认可,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使用也非常频繁。“总理答记者问”中,“we/us/our” 有时代表中国政府,中国, 中国人民,清晰表明总理坚定的立场,强烈的情感,不仅使本国听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也使得外国听众感受到总理强烈的情感。情感的准确表达是政论文体信息传递不可缺少的部分。

3)活力来自于民间。

译文:Our people represent the largest source of vitality.

译者应用“our”寓意在于强调人民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蕴涵了政府和人民是团结的整体,有极强的说服力。

“we/us/our”有时代表讲话者和听众,使得两方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拉近两方的距离,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因而,听者在感情上呼应演说者,达成与演说者一直的观点和合作的态度。

3.2.2 情态动词的使用

在政治演说文体中,语言使用者通常利用情态动词传达不同的政治意图。“总理答记者问”中,情态动词“will”使用频率最高,其语法功能表达说话者的意志和决心,2015年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译者使用达79次。

4)政府要清理搭台。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要实行三证合一。

译文The government will eliminate roadblocks and pave the way for people to tap their entrepreneurship. Market access will be further relaxed; business license and all the required certificates will be requir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one single certificate.

译者选择 连续使用“will”,寓意总理对人民坚定的承诺和政府执行承诺的信心。基于此,译者的翻译体现了总理的情感意图,情态动词“will”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和效果,使不同立场的语言使用者感受到中国政府简证放权,职能转变的决心。

3.2.3 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的选择

“总理答记者问”文本在形容词选择上,名词类型或客观现象的形容词较多:financial (经济的), China-Japan(中日双边的), social (社会的), environmental (环境的), development (发展方面的)等,体现了该类型文本强调信息传达功能。但某些看似表达演讲者主观判断或评价的形容词也传达了被公认的客观现实。

5)我们愿意推动两岸人员交流,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

译文:We want to further enhance personnel interflow between the two sides so it can bring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two sides’ people even closer to each other.

尽管源文本中没有出现表示比较的词语,但译者选用了 “further” 和 “closer”既说明两岸人民一直以来的血浓于水的心相连的关系和中国在推动两岸关系上一直以来做出的努力的客观事实,也表达了中国将要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人民间的联系的愿望。因此,译者通过使用比较级加深听众对于两岸关系的理解和认同。

3.3 社交世界的阐释

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社会因素如文化,宗教和教育背景等都会影响交流目的的达成。在“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中,语言使用者众多,身份复杂,译者解码源语时,社交因素的处理非常关键。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的文化习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研究成果众多,倾向于重视内容,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具体的翻译方法有完全直译,完全音译,直译加音译,直译加解释,音译加解释等。

但是在“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文本阅读中,译者更多采取归化策略。例如在1)例句中的“当头炮”,译者并没有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译,而是脱离原语外壳,翻译为“all about the financial sector”,在微软比应网络词典中“all” 解释是“dominated in mood or character by something”,意为某事物决定性的属性,与“当头炮”的文化寓意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恰好一致。

3.4 时空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政论文体中,时空因素也非常重要,受到翻译学者的广泛关注。资深翻译家程镇球就曾说过政治文献的翻译有较强的时间性。“总理答记者问”文本中出现很多表示时空概念的词语,如:recent,current, now, last year, this year, a few days ago, the other day, in the first two months of this year,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is, that,here, in China等,给听众清晰的时间和场合对比,帮助其更好理解。同时,礼貌问候语,如,谢谢你--“thank you”, 在非常正式庄重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场合,寓意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更好达到交流的目的。

4 结论

本文通过阅读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本,从四个方面分析词汇选择的原因,得出了在词汇层面上的该文本的翻译文体特征:1)平衡表达复杂的语言使用者。2)寻求语言使用者在情感上的认同。3)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具有文化归化倾向。4)绝对时空词语频率高。这些翻译文体特征统一为政论演说文体信息交流的目的服务。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没有分析总理答记者问英译本中各个行业的行话或专业术语的翻译。尽管本文有诸多的局限性,但是在阅读过程中,管窥多元性词汇选择,对于词汇学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崔亚妮,陈建生.从文体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句子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方梦之.应用文体内部学的翻译体系[J].上海翻译,2004.

[3]Jef Verschueren.语用学诠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罗靖论.语境对话语中词汇理解的影响[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第10篇

然而很多学生只是片面地理解教学大纲,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现在不少学生只知戴着耳机听英语,埋头阅读英语,很少甚至从不朗读英语,把语言分割成了听说读写独立的几个部分,结果事倍功半,既不会听说,也不能读写,学成了“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朗读是和听说读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朗读与背诵是古人学习语文最常用、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一贯倡导多读、熟读,通过大量、反复的朗读与背诵培养出语感。语感(LinguisticSense)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是系统、综合的语言感知力,是直接、敏锐的语言领悟力。语感是语言的发展开始走向成熟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综合运用所自然产生的激活效应,是对语言熟练掌握而自然生成的,不假思索的语言敏感性。这种对语言的敏感性越强,就越能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语言。语言学习与一般知识学习有着不同的生理、心理机制。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的各种要素如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及语篇等都不可能是单一、独立、分割开来的,相反,它们以错综、交叉的形式形成综合性网状结构。

在英语学习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既不是语言逻辑的推理和演绎,也不是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训练,而是通过语言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语言直觉与敏感,即语感。语感越强,就越能加速学习和吸收语言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后天语言习得(LanguageAcquisition)而生成,通过语言学得(LanguageLearning)而发展的。所以,培养语感必须通过习得与学得两条渠道,既要保证足够的语言材料输入,又要强化语言实践。朗读是综合性的、高效率的语言实践练习。朗读英语时,读者本身既是言语的发出者,又是言语的接收者。生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专家把言语的发出到言语的接收过程看作是一个言语链(SpeechChain)。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大脑中的活动是思想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一旦找到适当的语言形式,这种形式即刻转化成某种指令,从大脑中以脉冲的形式沿着运动神经传到舌头、嘴唇、声带等发音器官。神经脉冲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产生声波。接着,言语声波通过空气在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传播,到了听话人的耳朵里,言语声波作用于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并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听话人的大脑,从而被听话人理解。这样就完成了言语链的全过程。因此,朗读英语时眼盯词句,口读音调,耳听读音,脑思语义,口、耳、脑并用,调动了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大脑神经(动觉与感觉神经)等各个神经系统来积极参与,构成了综合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声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使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直接促使英语语感的形成与发展。

二、朗读有助于增强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即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保持则是信息贮存的过程;而再认和再现便是信息的输出过程。输入、储存、输出是记忆语言材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又都是影响语言材料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识记阶段,根据识记材料之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又包括意理识记和机械识记。意理识记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进行的识记,其前提是对材料的理解。根据艾宾浩斯实验,识记12个无意义的音节,需要重复16.5次才能重现;而识记包含480个音节的六节诗,只重复不到8次就能成诵。所以机械地背单词,却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不同的单词之间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乏必然的联系。实践证明: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大声朗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天才H.修得曼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他常常仅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一门外语,而他主要的方法就是朗读。他每天都要大声地反复地朗读外语文章。在储存阶段,根据保持的状态和久暂,记忆又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中,运动编码的记忆叫做运动记忆。当我们朗读英语时,口腔和喉头的肌肉都在脑子的统一指挥下运动,口腔肌肉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要做一连串的运动,舌头的升降进退,嘴唇的张开闭合,口腔及喉头肌肉的各种振颤等等,构成了多种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单词发音对应于不同的某一个组合,经过多次的重复,对应于这个发音的运动组合就会形成牢固的“运动记忆”。研究记忆机理的科学家认为,人对于肌肉运动形成的“运动记忆”特别深刻,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甚至终身不忘。曾一度风靡全国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就提出学习英语是“体力劳动”,不只是“脑力劳动”,倡导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地朗读英语,直至“脱口而出”。超级秘书网

三、朗读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听是一种输入过程,而朗读既是输入过程,又是一种输出过程,因此朗读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过程;另外朗读时若能正确处理好连读、失爆、缩略、弱音,语句重音、辅音连缀、浊化、音变等语音问题,多次反复之后,听觉就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在听力训练和测试中遇到它们时,就能辨认出来。如果没有朗读过或朗读时没有注意这些语音问题,是听不出来的。因此,重视并经常朗读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朗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需注意以下事项:

(1)材料题材、体裁宜广泛多样,语言标准地道,难度适中,且信息量大;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是最佳首选。

(2)朗读时要尽量做到准确、流畅,并溶入感彩。每读一段文字,先应发准单词语音,再追求句子语调、句子重音、意群切分等的准确,逐步达到流畅和带有感彩的程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听所选材料的标准录音,把握好基本语音、语调、重音和感情基调,然后模仿朗诵,加强训练。如果不先输入正确的发音,盲目追求所谓的流畅,会使错误的发音得到强化,从而影响言语输入的质量。

(3)朗读训练最终应达到眼到、口到、心到之境界。诚然,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英语学习亦是如此。朗读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也要持之以恒。只有不断地、大量地输入地道的英语材料,才能为相应的输出做好准备,才能把握语言的奥秘,最终应用自如。

参考文献:

[1]梁仪.英语教学法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11篇

语言,作为电视媒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是彰显电视特色和增强画面表现力的重要补充。优美、鲜明的电视语言,不但会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美的体验,同时也会引发他们深深的思考和无尽的想象。新闻语言的审美情趣应该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特征:

1.真实、准确、现实的客观美,这是电视新闻语言美的首要因素。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客观事实、社会现象以及高尚的情操等方面的信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出去。或叙述,或描写,或议论,或说明,或抒情,其表述必须合乎客观真实,准确无误、完全清楚地表述记者的意旨。虽然记者在反映客观事实时可以鲜明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对事物、对问题和对象的表述时不能受个人感情的左右,必须有客观现实做基础,不能随意夸张、掩盖事情真相。一档新闻节目要想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一个首要的原因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事件本身的真实,而主持人、记者的用语表述要规范、恰当。在语言上体现真实、准确,这应当是电视新闻首先要恪守的原则。

对于电视新闻语言来说,要做到真实、准确,具有鲜明的客观性,还必须要注意不要过多的堆砌形容词,要多用动词。形容词选用太多,会带来事实方面的浮夸进而影响语言的真实、准确和鲜明的客观美。

2.电视新闻语言美的表现还在于是根据观众的理解能力去选择语言。尽量不用、少用专业性、技术性强的术语,或者及时进行相关背景资料的补充说明和解释。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新的名词、术语、概念不断涌现,电视媒体在普及大众文化,推介社会文明中将起到重要作用。电视工作者一定要选择那些通俗习惯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语言,以适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情趣的需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位著名记者曾说过:“不加选择地使用一些晦涩、艰深的术语名词,不求甚解便信口道来的概念说法,甚至以说出一些令别人不知所云的字词为能事,这样的记者是最肤浅的,他所报道的事物也必然是索然无味的。”

3.电视新闻语言必须具有鲜明、生动、饱满的形象美。新闻语言形象化能使无法到达现场的人们最终达到如临其境之感,富有对事件本身真实的认识。鲜明生动的电视新闻语言就具有内在饱满的形象性,也只有语言的形象才能突显所要表现的人物、所要揭露的事件、所要展现的主题的逼真和全面翔实。形象逼真会使电视新闻内容“立体化”。

4.电视新闻语言必须具备生动具体的感染力。新闻语言传达的主要是观念性的经验,它作用于人们的意念之中。通过客观报道,展现出生活图景的全貌,用鲜明、具体、生动的新闻语言来增强感染力。

鲜明生动的新闻语言来源于客观现实中,来源于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之中。社会上不同的人,文化修养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不同,语言特色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各行各业的人士也都有代表自己本行业的语言。也就是说,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电视新闻语言就是要善于表现出他们的差异性。记者只有在自己的报道中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报道才能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人们才会喜欢。

5.电视新闻语言必须具有真挚、热烈、自然的纯洁美。美的新闻语言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感染力,能使人们得到精神的怡情悦性。新闻语言倘若成了文件的腔调,就会失去美的价值。新闻语言忌讳用一些强制性的语言来迫使别人接受你的感情。新闻语言真挚是基础,纯洁是本质。只有真挚、纯洁的语言,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才能给人以激动。

6.电视新闻语言还应当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真挚、纯洁、具有感染力的语言都是精练的。新闻语言要提倡明快简洁、隽永清新,它不需要累赘、啰唆、拖沓。新闻语言能否简洁地把最主要的事实传达给受众,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情趣和兴趣,这也是判断语言的感情是否真挚、纯洁,具有感染力的基本标准。

第12篇

【关键词】广播;新闻报道;记者采访;质量提升

引言

制作广播节目的基础就是广播记者的采访,它不但会直接影响着广播节目的整体制作质量,同时对广播这种传统媒体能否发挥其特点、吸引听众、促进广播事业顺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研究如何将广播记者的采访质量提升上来,对广播节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 记者的素质是提升广播记者采访质量的基础

广播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极强。这就需要记者提升素质,使自己具备高质量采访的能力,满足广播受众对报道事件、问题深入了解的需求。

1.1 现场采访报道要求记者有良好的语言能力

在新闻事发现场直接向受众报道时实发生的新闻是广播媒体主要报道形式之一。因此,在发生新闻事件时,到达现场的记者必须在对事件真件准确掌握的基础上,组织好采访、报道语言,并就人们最想了解的、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现场播报。如果记者知识面过窄,就难免因底气不足而露怯,甚至可能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出现语言障碍,这样枯燥乏味讲解语言的描述,难以让受众提起兴趣 ,节目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现场采访报道记者必须不断淬炼自身语言能力,才能用良好的语言能力来驾驭现场采访和播报,才能对广播节目的整体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1.2 记者要拥有准确观察和正确描述事件的能力

在采访、报道现场,记者只有调动自身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来观察新闻事件,感受采访、报道对象的鲜明特征。这种观察应当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行动,记者在观察过程中应带着“这是哪里?”“事件如何发生的?”、等问题。并通过观察体验,使现场采访或报道有血有肉、入情入理,才能使节目更具美感。

当然,记者的观察只有通过贴切、恰当的描述来展现给节目受众,才能使观察结果发挥作用。否则只有准确的观察,而不能正确予以描述,就难以展现最真实的现场和生动的细节。

结合实践工作,广播采访、报道现场的描述,应当易听好记,且能准确表达现场情况,从而使新闻内容因采访、报道而增值和更为广泛地传播。

1.3 现场的应变能力

在采访、报道现场,记者在采访中必须敏锐地对事件情况有一个初步判断,对复杂情况下具备新闻价值的环节,应当机立断,重点采访和报道。记者应当在现场随着情况的发展及时做出反应,这对于紧急情况下确保新闻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而言,优秀记者在复杂的采访、报道现场也能做到保持冷静,并调动一切感观来获取现场的新闻元素,最终通过语调、语速乃至情绪,传递给广播受众以立体式信息。

1.4 事件分析与探寻真相的能力

记者如果具备深度报道能力,就可以有效避免报道的肤浅性。记者不能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应立足于事实调查基础上,进行深度地分析,进而探寻事件真相。

现场采访报道记者应对事件问题的本质善于分析,也只有深入的分析和探寻,才能发掘出具备新闻价值、层次较深的事实,才能把真相准确地告诉给广播受众。

2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提升广播记者采访质量的重要一环

2.1 应在熟悉采访对象和新闻背景基础上整理一份采访提纲

有些记者在采访前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充份的前期准备工作,往往是只听取采访对象所说的然后就直接记录下来,对方讲完了采访工作也就结束了。这样如同采访对象语言刻录似的广播新闻稿件,没有鲜活、生动的语言干瘪无味,又如何能够吸引观众呢?

记者应在接到采访任务时,即刻出发,通过互联网对采访对象进行一些相关的信息、专业术语、新闻背景、动态进展等进行了解。把提纲提前准备出来,等到达目的地,就不会匆匆忙忙。抓到机会提问时,就不会找不到话题,这样一来新闻稿就不会没有鲜活、生动的语言了。

2.2 对批评性或重大新闻的采访报道应预先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批评性或重大新闻的稿件如果播发的话,必然会在社会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采访的难度也会比其它类型的新闻难度大。具备一定经验的记者在采访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在采访笔记上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思考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这样能够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对事实真相有所隐瞒时,能适时把握采访的主动权,使真相得以浮出水面。所以说,只有采访前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在采访中才能做掌握主动、准确提问、随机应变、抓住要害。

3 有效提问是提升广播记者采访质量的有效措施

广播记者高质量、高水平的提问,是采访活动获得成功的又一重要环节。而要确保高质量的提问,在采访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问题要简单明了,尽量具体

一些记者对现场采访准备不足,提出的一些问题本身就不明确,这就导致采访对象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因此,经验丰富的记者,采访提问简单明确、清新自然,给采访对象带来舒服的采访感受。

3.2 提出问题的形式尽量做到灵活多样,且恰到好处

采访前,记者应在了解采访对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尽量更多地掌握其信息,以在与采访对象见面对面时,能够以对方喜欢的方式和语句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能够缓解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和生疏感,还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交谈、采访氛围。当然,如果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对问题的回答主题不突出,与采访目的产生偏差时,采访者应礼貌地打断对方,如委婉地引导谈话方向,“对不起,咱们可不可先就某某问题谈一谈?”,这样就能够使谈话不致偏离采访目标。由此可见,在采访实践中,广播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恰到好处的提问方式,才能使采访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3.3 要注意提问的逻辑性,始终保持灵活敏捷的思维

记者在向被受访者提及问题时,应注意所提出的问题要有逻辑性,不能使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互相矛盾。在谈一些棘手的问题前,不妨先提两三个预备性问题,让采访对象感到这些问题是记者一时想到的而非预谋的。同时,还要注意谈话过程中收集那些能够启发你提出新问题的暗示,始终保持灵活敏捷的思维,这样很可能发现当初没有想到的但有很大价值的新闻。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圆满的完成广播节目的采访是做好广播节目的关键环节。要想做好这一环节,除了之前文中提到的措施外,一名优秀的广播记者还要有驾驭整个采访局面的能力,及时地对材料数量作出判断,精心设计采访的收尾,做到见好就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访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