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2 06:5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验探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试验现象及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1直接拔出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加载初期,钢筋应变和加载端钢筋滑移量均匀增长,自由端无滑移。荷载继续增加,裂缝在加载端出现且迅速向自由端扩展,自由端钢筋开始产生滑移,但其滑移增长速度比加载端慢,钢筋应变快速增大。当接近破坏荷载时,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增长速度均较大;钢筋应变急速增大,甚至加载端钢筋应变超出测试范围。试件最终发生两种黏结破坏形式(图5):1)试件C的黏结破坏形式为钢筋拔出破坏(破坏时荷载开始缓慢减小,自由端和加载端滑移量急速增长);2)其余试件黏结破坏形式为混凝土劈裂破坏(破坏时混凝土出现裂缝且裂缝迅速发展,荷载急剧减小,混凝土丧失对钢筋的环向约束作用)。
2梁式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加载初期,跨中挠度随荷载增加而缓慢增大,加载端钢筋出现滑移而自由端钢筋无滑移。荷载增加至(0.2~0.3)Pu(Pu为破坏荷载)时,梁底面开始出现微小的横向裂缝,逐渐从底面向上发展,梁底面出现少量的混凝土剥落。荷载增加至(0.4~0.5)Pu时,自由端钢筋开始出现滑移,梁底中部出现1条较为明显的纵向裂缝。随着荷载增大,纵向裂缝开始分叉并与横向裂缝贯通。当荷载达到Pu时,底面纵向裂缝急剧增宽,周围出现大量的分支裂缝,加载端在测试筋上表面,从试件剥落出一个扇面形混凝土凹坑。各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类似,图6给出了各试件的黏结破坏形态。
试验结果及分析
1直接拔出试件试验结果
1)平均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图7给出了直接拔出试件平均黏结应力-滑移曲线。其中,平均黏结应力σ可用式(1)求得。从图7中可以看出:1)各试件平均黏结应力σ-滑移s曲线形状相似。加载初期,加载端钢筋滑移量不断增加而自由端钢筋没有产生滑移;荷载继续增加,自由端钢筋开始滑移,但自由端钢筋滑移增长速度慢于加载端钢筋滑移;达到破坏荷载时,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值均急剧增大。2)对比图7a~7d可知,粉煤灰掺量越大,相同平均黏结应力下产生的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量越小。当平均黏结应力为5MPa时,粉煤灰掺量0%、10%、20%和30%直接拔出试件加载端钢筋滑移量分别为0.84mm、0.78mm、0.69mm、0.50mm,而自由端钢筋滑移量分别为0.17mm、0.14mm、0.13mm、0.11mm。因此适量加入粉煤灰有利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3)对比图7c、7e和7f可知,混凝土强度越高,自由端钢筋开始滑移时的荷载越大,相同平均黏结应力下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量越小。当平均黏结应力分别为5MPa、1MPa、7MPa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C50直接拔出试件的自由端钢筋开始滑移。当平均黏结应力为5MPa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C50直接拔出试件的加载端钢筋滑移量分别为0.69mm、0.58mm、0.51mm,而自由端钢筋滑移量分别为0.13mm、0.11mm、0.10mm。4)对比图7c、7g可知,与钢筋直径为16mm的试件A2-16Ⅱ相比,钢筋直径为25mm的试件A2-25的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增长更快,破坏时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量更小。5)对比图7c、7h可知,与配置HRB335级钢筋的试件A2-16Ⅱ相比,配置HRB400级钢筋的试件A2-16Ⅲ的自由端钢筋开始滑移时的荷载更大,相同平均黏结应力下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更小。当平均黏结应力分别为5MPa、9MPa时,试件A2-16Ⅱ、A2-16Ⅲ的自由端钢筋开始滑移;当平均黏结应力为5MPa时,试件A2-16Ⅱ、A2-16Ⅲ的加载端钢筋滑移量分别为0.69mm、0.43mm,而自由端钢筋滑移量分别为0.13mm、0.11mm。由此可见,HRB400级钢的黏结性能优于HRB335级钢。
2)钢筋应变随黏结长度的分布
图8给出了试件在不同钢筋应力下的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其中,钢筋应力σs可按式(2)计算。从图8可以看出:1)各试件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形状相似。随着荷载增大,黏结区各测点钢筋应变均相应增大;加载端的钢筋应变增大速度较快,而自由端钢筋应变变化不大。2)对比图8a~8d可知,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相同钢筋应力下加载端钢筋应变值减小。当钢筋应力约为100MPa时,粉煤灰掺量0%、10%、20%和30%试件加载端钢筋应变值分别为1620×10-6(σs=104.2MPa)、1410×10-6(σs=100.9MPa)、1380×10-6(σs=101.2MPa)、1370×10-6(σs=98.5MPa)。掺20%粉煤灰的混凝土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更均匀平滑,近似线性关系。3)对比图8c、8e和图8f可知,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由直线向凸向曲线转变,相同钢筋应力下加载端钢筋应变值增大。当钢筋应力约为100MPa时,混凝土强度C30、C40、C50试件加载端钢筋应变值为1380×10-6(σs=101.2MPa)、1490×10-6(σs=105MPa)、1510×10-6(σs=105MPa)。4)对比图8c、8g可知,与钢筋直径16mm的试件A2-16Ⅱ相比,相同钢筋应力下钢筋直径为25mm的试件A2-25加载端钢筋应变更小。当钢筋应力约为45MPa时,试件A2-16Ⅱ、A2-25加载端钢筋应变分别为750×10-6(σs=44.4MPa)、736×10-6(σs=44.9MPa)。5)对比图8c、8h可知,配置HRB335级钢筋试件A2-16Ⅱ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接近直线,而配置HRB400级钢筋试件A2-16Ⅲ钢筋应变分布曲线呈现凸向。与试件A2-16Ⅱ相比,相同钢筋应力下试件A2-16Ⅲ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应变更小;试件A2-16Ⅲ的钢筋应变分布曲线在测点1~4黏结区间内增长较大,其余黏结长度内应变增长较小,可见HRB400级钢筋所需的黏结长度小于HRB335级筋钢。
3)黏结应力随黏结长度的分布
根据图8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情况,参考文献[6]黏结应力计算方法,可求出直接拔出试件不同平均黏结应力下黏结应力σ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结果见图9。从图9可以看出:各试件黏结应力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形状相似,均呈单峰形。随着荷载增大,黏结区各测点黏结应力均有增长,黏结区中部应力增长最快。2)对比图9a~9d可知,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相同平均黏结应力下黏结应力峰值减小。当平均黏结应力约为5.0MPa时,粉煤灰掺量0%、10%、20%和30%试件黏结应力峰值为25.1MPa(σ=4.8MPa)、19.2MPa(σ=5.1MPa)、18.7MPa(σ=5.1MPa)、16.4MPa(σ=4.8MPa)。3)对比图9c、9e和9f可知,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相同平均黏结应力下黏结应力峰值增大。当平均黏结应力约为4.0MPa时,混凝土强度C30、C40、C50试件黏结应力峰值分别为12MPa(σ=9MPa)、15.1MPa(σ=9MPa)、15.3MPa(σ=4.0MPa)。4)对比图9c、9g可知,与钢筋直径16mm的拉拔试件A2-16Ⅱ相比,相同平均黏结应力下钢筋直径为25mm的拉拔试件A2-25的黏结应力峰值更大。当平均黏结应力约为0MPa时,试件A2-16Ⅱ、A2-25黏结应力峰值分别为10.2MPa(σ=0MPa)、12MPa(σ=1MPa)。5)对比图9c、9h可知,与配置HRB335级钢筋试件A2-16Ⅱ相比,相同平均黏结应力下配置HRB400级钢筋试件A2-16Ⅲ黏结应力峰值更大。当平均黏结应力约为0MPa时,试件A2-16Ⅱ、A2-16Ⅲ黏结应力峰值为10.2MPa(σ=0MPa)、15.2MPa(σ=1MPa)。
2梁式试件试验结果
1)钢筋应力-跨中挠度关系曲线
图10给出了梁式试件测试钢筋应力σs-跨中挠度δ关系曲线。从图10可以看出:3个梁式试件测试钢筋应力-跨中挠度关系曲线接近;加载初期由于试验装置空隙的存在,在较小的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的跨中挠度;待试验装置空隙消除后,跨中挠度随着荷载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长;当自由端钢筋发生滑移后,钢筋应力增长速度减慢,而跨中挠度快速增大;加载至破坏荷载后,钢筋应力减小而跨中挠度继续增大。
2)平均黏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
图11给出了梁式试件平均黏结应力σ-滑移s关系曲线。从图11可以看出:3个梁式试件测试筋平均黏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接近;加载初期,加载端钢筋即出现滑移,且滑移值随荷载近似呈线性发展,而自由端钢筋无滑移。当平均黏结应力加载至5MPa左右,自由端钢筋开始滑移,其中一个自由端钢筋滑移随荷载增长较快而另一个自由端钢筋滑移至0.4mm左右后不再增长,而加载端钢筋滑移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不再与荷载成线性比例增长;加载至破坏荷载后,荷载开始下降,而加载端和自由端钢筋滑移量均急速增大。
试验结果
1试件破坏过程
该试验中,与传统节点相比较,核心区采取加强措施后,夹心节点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并没有明显改变,与国内其他类似试验研究[4-7]情况基本一致。试验过程中最先出现梁弯剪裂缝,而后是核心区剪切裂缝出现;随着裂缝的开展,梁纵向钢筋与节点箍筋及部分竖向短筋、柱纵筋先后进入屈服状态;加载后期框架梁裂缝发展缓慢,核心区裂缝迅速发展成网状,并向上下柱端延伸,直至节点混凝土破碎、剥落。试件失效时,框架梁变形明显,核心区破坏较严重,试件均为节点箍筋屈服后核心区斜压型剪切破坏导致失效。各个试件试验过程中核心区形成比较明显的X形裂缝,梁端破坏也比较严重。后期加载过程中,核心区保护层混凝土劈裂成锥形,延伸至柱端,损伤部位基本都集中在节点核心区;但加插短钢筋后的试件G2-G4核心区裂缝发展及柱端破坏情况要轻于传统构件G1,试件损伤主要集中在梁端和节点区。
2试件破坏形态
反复荷载作用下,各个试件的裂缝分布图和试件的破坏形态照片如图2所示。
3梁外端竖向荷载-竖向位移曲线
梁端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见图3(只列出左侧梁端的曲线)。
试验结果分析
1受压承载力
对夹心节点采取加插短钢筋措施主要是用来解决抗压的问题的,通过对4个试件的柱纵筋应变的研究,发现即使到了较高位移延性下,柱筋也只是个别测点才屈服,且短筋较多的G3柱筋屈服程度明显轻于其他构件,这说明加插的短钢筋抗压效果比较明显。依照国内外单调轴压试验的研究结果[8-11],楼盖采用较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夹心节点核心区可能出现受压破坏;当柱与楼盖混凝土强度比小于1.4时,夹心节点试件核心区轴向受压承载力不低于柱端,此时受压破坏的部位可能出现在柱端。由于我国规范有严格的轴压比限值,轴向压力作用下框架柱发生受压破坏的可能性较小,但承受弯矩较高时可能发生偏心受压破坏。因此对夹心节点采取一定加强措施是必要的,采取加插短筋措施的构件提高了夹心节点的抗压能力,短筋分担了柱筋在节点周围的压力,使核心区和柱端发生受压破坏的可能性减小。该次试验中,试件的试验轴压比超过0.4以上,这种情况下,没有发生核心区轴心受压破坏、偏心受压破坏,也没有出现轴压比较高导致试件抗震性能严重降低的情况,夹心节点的抗压性能并不低于传统节点试件。因此可以看出,加插短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抗压的措施。
一、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
没有规范的操作就不会培养出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在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典型示范和让学生反复练习,让学生本人在多次实践中体会一些基本操作.如持试管的“三指法”,振荡试管的“抖腕法”,使用滴管的“悬滴法”等.我们也可以用“比赛法”、“相互纠正法”等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简单的基本操作熟练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基本操作,如“溶解”、“过滤”、“蒸发”等.当然基本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应该贯穿到以后的每次化学实验中.此外还要在平时加强培养学生对现象描述的语言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各种基本能力,就能在实验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二、问题意识是实验探究的源泉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首先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据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学习过卤族元素的知识以后,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卤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容易使学生想起食盐,再根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加碘盐提出“怎样检验碘元素的存在和含量”这一探究课题,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各组确定具体探究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先在组内讨论,再大组交流,最终确定了以下几个探究的问题:①食盐中为何加碘?②食盐中的碘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如何验证?③如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反应原理、方法)④实验方案如何设计等.让学生通过网络、课外读物、调查、实验操作等方式去探究.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之后就能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发现问题.
三、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途径
在有了明确的探究问题之后,就可以着手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力,动脑筋、想方法,通过合作讨论确定自己组的实验方案,再集中起来展示各组的研究成果,通过集体的讨论选择最优实验方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允许有不同的实验方案.例如我在介绍了硫酸的性质后,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设计方案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最后提出了许多方案:①用手掂量等体积的两份硫酸;②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后再滴入两种硫酸;③用温度计分别蘸取两种样品置于空气中,观察温度变化情况;④用两块铜片分别插入两种硫酸样品中;⑤用两块铁片分别插入两种硫酸样品中;⑥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硫酸样品于白纸上观察;⑦在白糖中分别滴入硫酸样品.这些充分表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设计步骤、记录和描述的能力,在实验前应该先让学生设计好实验报告.注意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药品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问题讨论等.
四、实验是化学探究的最高法庭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争论,提出许多不同的想法.其中可能有一些步骤繁杂、现象不明显甚至不合理行不通的方案.可以让学生亲自到实验中去验证,让他们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在做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时,室温下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对此,有的同学认为铜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还有的同学认为铜和浓硫酸室温下反应很慢,所以看不到明显现象.我让学生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一块铜片,在加适量浓硫酸,稍等片刻,用镊子取出,用水洗净铜片表面的酸液.将铜片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片表面有白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蓝,证明了铜在浓硫酸中没有发生“钝化”现象.实验过程是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过程.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确保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例如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试剂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怎样避免学生的危险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就尽量不要再强调某些问题,这时学生正集中精力做实验,教师的讲话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反而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五、反思总结是实验探究的新起点
实验结束以后,结合各组的实验情况,可选代表进行交流,找出每组实验现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此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以及实验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并且结合生活实际,能够提出新的可探究的问题.实验探究的结果怎样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不论结果如何,探究过程中的各种知识、能力、技能的体验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感受到的.因此实验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有效落实化学新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桂发勇 单位:江苏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
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仪器,自主学习实验仪器的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分组讨论如何选定实验仪器,一起进行仪器的组装。通过对选定化学仪器的讨论,学生学会根据化学实验仪器的特点和实验内容来选择并组装各种化学仪器的方法。另外,不同的实验条件,其反应现象和化学反应都可能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程度,进而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比如化学物质的颜色变化、气泡以及生产沉淀等,都可以作为实验探究的素材。作为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由学生首先进行猜想,然后分组去查询相关资料和讨论化学现象的原理,最后是设计化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印证或早前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创新性思维,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自主利用实验来观察化学变化发现化学本质的能力。这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其中,实验预制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在教师创设的特定问题情境下发现问题和提出猜想的能力;实验设制能力是指学生根据对问题猜想,进行资料查询和讨论,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验精制能力是指学生针对实验的过程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进而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还能使学生获得很好的情感体验。新课改提倡三维目标教学法,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探究不仅看实验结果,还注重实验过程的设计和实验观察能力。化学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多角度进行学生评价,从而使得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的同时还得到很好的情感体验。
三、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
当前,中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里提出中学化学实验课探究式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1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化学科学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是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的大课堂,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以化学视角观察实际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把化学课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也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所以,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化学知识多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带着去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多,积极探究化学想象背后的化学变化规律和原理,使探究性实验生活化和践化。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同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若引入一些生活常识,还会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生活常识化,要求中学化学老师多思考和观察,并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资源。
2化学知识与各学科的关联
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将化学的探究性实验与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所以,在化学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把各科所学知识相互联系,这也要求化学教师把各科之间的相通点和相互关联的点找准、用好。另外,在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时,可能遇到各种实验现象和问题,这也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灵活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3分组合作实验
化学实验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化学实验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性思维方法,深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在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分组合作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分组合作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开展分组合作实验,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结论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它包括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严密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应注意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理科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从而训练其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优化其思维品质。本文将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利用实验引奇激趣,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思维的主动性表现在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注意力,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寻找和发现问题是思维品质形成的基本前提。最能激活人的思维活动的莫过于奇特的事物或现象。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由于对奇特的事物或现象产生好奇和兴趣并主动去探索和思考,人类才得以获得新的科学认识,产生重大的发明创造。
好奇、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催化剂,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经常设计一些适合的、较为奇特的实验进行演示,并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培养其思维的主动性。例如,在“原电池”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原电池的装置,也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电能的一种装置,而应演示一组实验:第一个实验将锌片、铜片和碳棒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第二个实验将用导线相连接的锌片和铜片、铜片和碳棒、锌片和碳棒同时插入三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在第二个实验的导线中间各连接—个发光二极管(或电流计、音乐集成块、蜂鸣器等)。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实验的不同现象,并追问原因,学生会立即对此实验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思维品质自我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以增强,学生由“要我思维”变成“我要思维”。
教师利用实验引奇激趣,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新知识中,既能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又能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达到一箭双雕、一举多得的目的。
二、利用实验引入矛盾,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洞察力,表现在能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消除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思维的深刻性要求思维要深入,要有足够的深度,即思维要做到由浅入深。由于化学实验所展示的现象通常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非本质现象往往独占鳌头、喧宾夺主,这势必会干扰学生的认识深度。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适时通过实验引人矛盾,于无疑处生疑。活跃学生思维,把实验和思维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教学“胶体”一节时,教师先让学生写出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提出:“是否在任何情况下,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都有黄色沉淀产生呢?”这样标新立异的提法,引起学生的争议和反驳,起到了“一石击起千重浪”的效果。教师在演示碘化银胶体实验后,其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打破了思维定势,使学生感到新鲜,其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得到训练。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解决矛盾的过程或使矛盾转化的过程就是设计新的方法、新的条件的过程。矛盾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激活点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制造一些相互矛盾的表面实验现象,能在寻求矛盾的本质原因、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化学千变万化,许多知识学生不熟悉,不易接受,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通过实验引入矛盾,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化难为易,加深理解。
三、利用实验悖常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人们发散思维活跃,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分析研究,善于超越一般模式,积极地进行各种猜想与联系,调动各种知识与方法,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化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安于现状,囿于常规,不善于站在习惯思维的对立面上考虑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出一些与常规看法相悖的实验问题,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潮,诱导学生分析、探索其中的规律。
例如,在讲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教师可设计并演示如下实验:取一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标签背向学生),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然后,教师面向学生发问:“这种溶液里有无硫酸根?”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这时教师慢慢地拿起盛有此溶液的烧杯,并把标签面向学生,标签上写有“硝酸银溶液”五个大字,学生愣然,转而恍然大悟。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该怎样检验这种溶液中有无硫酸根?”之后,学生悟出用氯化钡溶液作为试剂检验硫酸根的前提条件。
质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适当利用实验悖常质疑的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平时“不屑细顾”的问题产生研究兴趣,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使其摆脱习惯解题模式,机敏地应变、转化、创造,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结论,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利用实验制造反常,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思维的整体性表现在人们观察、认识与分析现象和问题时,具有整体观;在把握各种现象、事物的联系时,具有系统观。整体性思维要求思维过程能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思考问题时,既能从问题本身的特征出发进行思考分析,又能在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下筹划解决问题的方法。
化学知识有其整体性,如果只是孤立地、割裂地来学习化学,就无法深刻理解化学知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在化学学习中,学生易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在分析问题时,不能“一叶知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制造一些认识上的冲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事物的总体,从整体出发看待事物、分析事物,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例如,在“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并演示一组实验:向学生展示两支盛有等体积的氢氧化铝悬浊液的试管,让学生推测,若向里面分别加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会有什么变化?学生会一致推测白色沉淀溶解变为澄清溶液。然后教师演示,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内含大量的偏铝酸离子)加入少量稀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内含大量的铝离子)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表明,两支试管中沉淀非但不消失,反而增多。这种反常现象会使学生迷惑不解,注意力异常集中。通过实验解疑,学生对氢氧化铝的两性、偏铝酸离子与铝离子互变知识得到了全面的认识。
五、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主要表现在人们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全面、客观地分析事物。思维的广阔性要求思维要全面,要有足够的广度,在考虑问题时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和因素,不要有任何遗漏和疏忽。学生在获得知识时总难免出现“前后串味,存此斥彼”的现象。单凭课本和课堂讲练,学生时常感到学化学是“一听就懂,一放就忘,一做就错”,是件枯燥无味的差事。究其原因,是学生化学思维不够宽广。适当利用实验验证,可增强学生思维宽度,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学生学到制取硫化氢是利用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方法,一点不难;再学到硫化氢通入硫酸铜等溶液中产生沉淀时,一听就懂。可遇到硫化氢通入硫酸亚铁、硫酸锌等溶液时,学生往往错误判断有硫化亚铁或硫化锌沉淀。教师指出错误后学生有时还会口服心惑,时间一长又会出错。而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自己做将硫化氢分别通入硫酸亚铁、硫酸锌、硝酸银、硫酸铜、氯化铁等溶液的实验,会使学生大彻大悟,思维更加宽广,几个结论一下子就刻在了脑海中:溶液中析出沉淀,不仅要看是否难溶于水,还要看是否难溶于相伴的酸(或碱);有些物质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酸(非氧化性酸),有些物质不溶于水却溶于稀酸(非氧化性酸);类似硫化氢与氯化亚铁反应无沉淀的事实,还可以推广到“二氧化碳通人氯化钙溶液、二氧化硫通人氯化钙溶液”等反应中,这些反应也无碳酸钙、亚硫酸钙沉淀析出。由此这样的实验教学会使学生达到“一见胜百劝,一悟三通,一通百通”的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实验验证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认清本质、理解事物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培养。六、利用实验设置陷阱,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的严密性是思维的精确性、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的总和,主要表现在人们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去认识事物和现象。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常见错误和容易疏忽之处。积极创设条件,精心设计一些隐含思维错误问题的一类实验,来消除学生由于思维疏忽造成认识的片面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例如,在讲解“由物质颜色变化来推断其成分及变色原因”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陷阱实验进行演示。第一个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用气球套住试管口,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浅,气球体积变大;冷却后溶液恢复红色,气球体积变小。教师发问:“原溶液可能是什么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又是什么?”第二个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用气球套住试管口,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气球体积变大;冷却后溶液恢复无色,气球体积变小。然后教师发问:“此溶液可能是什么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又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五花八门。此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而是重新演示上述实验,但要去掉管口上的气球:某红色溶液受热颜色变浅,冷却后不再恢复原红色;某无色溶液受热变为红色,冷却后仍为红色。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学生会疑窦顿开,明白了试管口上的气球作用,由此判断出试管中的溶液,一定含有对热不稳定且受热后会产生低沸点、易挥发的气体物质,而且其物质与水反应是可逆的。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发现“误源”并不容易,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未知世界中遇到的不懂的东西就愈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愈敏锐。教师通过实验设置陷阱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使其养成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好习惯。
七、利用实验开展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人们对事物或结果作出批判性的评价并及时评价批判自己的思维方向和策略。化学是“变化的科学”,不会演绎推理是学不好化学的,仅凭推理想象时常会漏洞百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或思维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时,教师可引导其开展实验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作出判断,从错误中通过自我批判走向成功,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如,在学到“苯酚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对比已有的苯和醇的知识。思考苯酚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会达成共识的是可发生卤代、硫化、硝化、氧化等反应。出现争论的是与活泼金属(如钾、钠等)发生置换。说“能”的一方会非常自信,因为苯酚有羟基,可类似于醇与钠置换;说“否”的一方也会理由十足,因为苯酚是固体,可跟“铜难与氯化银置换”同理。此时,教师不要直接予以肯定或否定,而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如表1的实验探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得出正确判断。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易受已有暗示的影响,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辨别正误、区别真伪,遇到问题时常常难置可否,自我评价能力差。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精心创设一些实验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通过做实验,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交流看法,发表见解,使他们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透析不同的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促进他们个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八、利用化学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一、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教学改革后化学知识的教授,更是为了培养高中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构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看重的只是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操作的规范性,教学思路完全禁锢在书本内。而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基础,教师则应该在积极指导学生实验的同时,增强对学生化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训以及创新思维的开拓,以学生为实验课堂的主体,确保学生能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要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学生为“老师”,认真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结合客观实际,创新化学实验方案。例如在目前的一些教材实验案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实验并没有从书本演示实验中分离出来,这样,学生便能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样也是情感思维独立的个体,在学习生活中都有着优于成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塑性极强。因此,在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就特别要注重与学生的共创共生,热情地对每个学生给予关心、帮助、理解和信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创新“共同体”。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和目标时,两者在化学实验学习上也就越发趋近于朋友关系,整个课堂的氛围也就由紧张逐渐转向平等、和谐、民主。学生在获得尊重和理解的同时,其对知识获取的渴望性也就越高,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理解也就越牢靠。除了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能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产生影响外,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也是促进探究式教学方式的一个必要的运用实施条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化学实验仪器、化学实验教学视频、图书馆资料等等,或者将学生呢过进行分组实验,让每个学生在近距离观察实验的同时,提升合作探究性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也要多加肯定和赞扬,促进学生学习和实验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所思、自己所想,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实验氛围。
三、改进创新探究式化学实验过程
将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向探究式形式进行转变,就必须要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体系流程,并参与及时的实施。下面将以“硫酸亚铁铰的制备”为例来对探究式化学实验的构建来进行说明解释:首先是要提出化学实验的探究主题,让学生准确把握实验的目的和完成的意义。教师还要对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操作技巧进行说明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目的实现的高效率性。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相关问题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性,以提升学生实验参与的热情。教师可以在“硫酸亚铁铰的制备”课堂实验前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收集资料并提出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如为防止2价铁氧化和水解,制备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怎样确定制备实验所需的硫酸铵的用量?等等。在围绕探究主题的同时及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实验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重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尤其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先向学生详细介绍相关的化学实验用品和物质材料,在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之上形成统一的实验方案。为防止2价铁氧化和水解,可以进行一系列对比性实验探究,根据Fe+H2SO4=FeSO4+H2↑的化学方程式得出硫酸添加要过量,反应的pH要始终保持在1~2。而在确定硫酸铵的用量上,则可以进行1:0.75、1:0.80、1:0.88、1:1的四种方式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相应的数据结论。最后便是对实验探究的归纳、思考。一方面可以形成对化学实验过程的回顾,加深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成学生形成全新问题和思考的生成。
四、结束语
化学实验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探究求证形式,也同样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原有的教学缺陷进行改革和完善,积极将注入式教学转向探究式教学,对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意义。
作者:夏金秋 单位:乌兰浩特一中
我在指导学生写探究性论文时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初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探究论文布置下去,很少有愿意写的,理由无非是:1.作业多,没时间写;2.论文不知道怎么写;3.不想写,缺乏写的热情和动力。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写论文的热情非常重要。教师要做好动员工作,引导学生珍惜探究机会,提升自己探究能力。我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特长,自愿组合,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活动。学生有了交流的伙伴,分工搜集准备资料,便有了探究的信心和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及时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形成创新、进取的氛围。
小论文《电池浸出液对鱼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完成的,他们小组几个人首先讨论研究的课题,然后分工准备:废旧电池、麦穗鱼、工具锤、标签纸、烧杯等,利用中午和课间,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砸开电池,配置好电池浸出液,记录数据、拍照片、获得结论、反思交流。在这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的兴奋和成就感,大大超出我们的意料。这篇论文在评选中获得了青岛市二等奖。
二、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方面寻找题材
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成果的主题、内容必须与化学新课标、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相符,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创新、拓展,但不能完全脱离。在选题时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的角度要小
角度小,就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随之明朗,容易写得集中、紧凑。题目过宽,往往由于我们投入研究的精力少,专业知识不深,而难以驾驭。
2.要注意研究的可行性
包括知识方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
3.选题要新颖
选题新鲜,才有阅读价值。所选课题最好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新”。若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新的发现,即使表达再好,论证再有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另外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
如我指导学生写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就是课本实验的创新改进。他在课堂实验中细心观察,通过亲自操作,发现化学实验中的不足。在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了保证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我们采用气球(反应前气球内盛石灰石)收集气体,实验一开始产生的气体较少,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是过一会随着气球胀大,突然发现总质量减轻了,气球鼓的越大,减轻的质量就越大,得不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寻找原因,原来是气球受到的浮力在作怪。经过多次实验,进行创新改进,效果理想。完成的探究小论文在评选中获得青岛市一等奖。
三、指导学生写化学探究小论文的技巧
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一般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而化学探究小论文又有其自身特点: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因此我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基本环节来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试验、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小论文《电池浸出液对鱼的影响》第一次交上来时,开始很简单的两句话引入探究问题,接下来是: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进行了总结。我看后,指导他们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来修改和完善小论文。经过规范指导后,他们做了如下修改:
【前言】通过查资料,利用资料和数据说明废旧电池乱扔导致的危害;【提出问题】电池浸出液对鱼有影响吗?【猜想与假设】电池浸出液对鱼有影响;【设计实验】准备材料:500ml烧杯5个,三节废旧南孚电池,清水,20条大小形状相同麦穗鱼,工具锤,标签纸;讨论设计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记录数据并分析【获得结论】;结论与预料的结果不太一样,提出质疑,反思实验是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导致实验出现了误差,于是重新设计实验,做了第二次实验;对实验进行了【反思与评价】并增加了防止废电池污染环境的建议。修改后,探究的每个环节用标点符号【……】进行修饰,既美观又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改后的论文显得比较规范了。
论文关键词:为何只用一只电压表测量
探究导ks5u.com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是人教版物理3-1中的探究实验,教材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a、b、c ks5u.com、d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物理论文,b与a ks5u.com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 由于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电压,由电压之比就得到ks5u.com电阻之比.
该实验与旧教材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相比,实验的重点不是测量待测导线的具体电阻值,而是运用比值法和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去探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体现了新课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探究能力的特色.然而物理论文,不少老师发现教材电路图是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量a、b、c ks5u.com、d电压的(图中用虚线表示的),为何不用四只相同的电压表同时测量电压(如图2)呢?是不是电路图画错了呢?为此,下面从实验的误差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为便于分析,现将问题简化为比较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两只电阻丝的(如图3)电阻之比和用两只电压表测量两个电阻丝(如图4)电阻之比的误差.
为简化分析,先讨论电源内阻r=0的理想化的情形.设电源电动势为E,电阻丝a、b的电阻分别为Ra、Rb,图3中电压表的测量值分别为Ua、Ub,图4中电压表的测量值分别为、物理论文,电压表内阻为RV.
电阻丝a与电压表并联时,电阻,ks5u.com
电阻丝b与电压表并联时,电阻,
图3中 ,
整理得,即
图3中 ,
整理得,即
所以,在不考虑电源内阻的情况下物理论文,用一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比用两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的误差小.
在实际实验中,电源有内阻,还要接入滑动变阻器.假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和电源内阻之和为R0,再来比较图3、图4两种测量结果的误差.
图3中 ,
整理得
即
图4中 ,
整理得,即
比较与的大小.因,无论为真、假分数物理论文,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知比更接近于1,所以用一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比用两只电压表测得两只电阻丝的电阻之比的误差小.
上述分析方法和结论同样适用于四个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情形,只是计算较为繁琐而已.
可见,在探究导ks5u.com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量导体a、b、c、d的电压得到的电阻之比比用四只相同的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电压得到的电阻之比误差小,所以教材电路中将电压表的连线画成虚线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参考文献
张维善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
论文关键词:走近磁现象中考题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告诉我们: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一方面是规律的探究实验,另一方面是应用规律进行相关判断。实验探究考查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评价证据、交流合作、得出结论或者提出新问题等等实验操作的能力;规律应用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2010年浙江衢州)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
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
解析: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弱是有区别的教育管理论文,如果这种作用比较弱,那么按照A选项中的操作,很可能两个人感觉不到这种作用,从而出现误判,A错;磁体的磁性集中在两端的磁极上,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只能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因为这只是相当于一个磁体靠近一个铁块一样,得出的是磁体对铁钴镍等物质的吸引性质,而不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B错;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可能会因为磁体与桌面的摩擦大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弱等原因,两个磁体看起来没有相互作用,C错;而D的操作是合适的。
答案:D
例2.(2011年福州市)如图所示的悬浮地球仪,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它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____的原理教育管理论文,从而能够悬浮于空中静止或旋转,生动地展现了地球在空间的状态,完美地诠释了科技的魔力核心期刊目录。
解析: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而球体又悬浮在底座上,说明该地球仪的球体和底座是相互排斥的,因此球体与底座相对的部位是同名磁极,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因而出现球体悬浮在底座上面的结果。
答案:排斥
名师点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刚刚接触磁现象时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因此,关于该规律的探究、实际生活和生产中该规律的应用就是中考命题中这一部分的一个考查热点。具体命题中,往往会以实际应用的情境为背景,让我们分析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磁悬浮问题分析、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的设计与分析。
历届真题演练
1.(2011浙江温州)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A.银B.铁 C.铝 D.锌
2.(2010年浙江湖州)右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教育管理论文,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甲图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如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的实验方案是。
3. (2010安徽蚌埠)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教育管理论文,发现铁钉纷纷落下核心期刊目录。
⑴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减弱直至消失,无法 (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⑶同组的小明同学却认为小宇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没有如图丙所示的这种设计好。请你比较两种温度报警器,指出小宇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0年山东滨州)(1)干簧管(也叫干簧继电器)比一般机械开关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寿命长;而与电子开关相比教育管理论文,它又有抗负载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工作可靠性很高。如图甲所示,是干簧管的结构简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的薄铁片,被固定于玻璃管上。
1如图乙所示,当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两磁簧片被磁化,则磁簧片a b的b端为极;磁簧片c d的c端为 极,它们将因相互 而触接。
论文关键词:《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这节课是《相互作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也是学生学习力的处理方法比较困难的一节,难度来自于二个方面:一是“力的效果”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把握的是把力沿什么方向分解的问题;二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强初中物理论文,故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难点上。
教材的思路如下:
通过拖拉机拉着耙,拉力是斜向上的实例
↓
概念:力的分解
↓
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逆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这种方法为理论探究
↓
发现同一对角线,有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实际效果和需要分解
↓
例题推进,研究方法
↓
矢量相加法则:平行四边行定则和三角形定则
二: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思路:本节教科书是通过例题来说明如何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和需要来分解的。实际上,学生接受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初中物理论文,教学过程设计别强调用实验来引领学生,让学生观察和体感“力的实际效果”。(课前布置好学生要带的一些简要实验器材)
实验1、第一个实验学生自己完成。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探究出重力的效果究竟怎样,学生的思维障碍在于斜面上的物体重力有压支持面的效果,并没有其它的效果,因此设计从这个角度出发,把一物块放在薄塑料板上,观察塑料板的形变,从而理解了这一效果。
例如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的两个分力是一种常见的分解方法,要指出这样分解是因为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一方面压斜面;一方面要沿斜面下滑。为了观察物体压斜面的效果。
在一个直角木支架上初中物理论文,用塑料垫板作斜面。将一用橡皮筋拉着的小车放在斜面上,观察塑料垫板和橡皮筋的形变(如图所示)。
改变小车上的砝码数目,观察塑料垫板和橡皮筋的形变。从塑料垫板和橡皮筋的形变随小车和砝码总重力的变化情况可以明显看到小车重力对斜面和橡皮筋产生的作用效果:垂直压紧斜面和沿橡皮筋方向拉紧橡皮筋的效果
实验2、第二个实验师生共同完成。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斜向上拉物体有向上提的效果。学生的思维障碍在于斜向上的拉力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是明白的,但对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则不容易体会。因此设计从这个角度出发,把一物块放在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从而理解了这一效果。
作用于平面上的物体的拉力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分力和竖直向上的分力,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分解,学生对
这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来说明。 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初中物理论文,让学生注意指针,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缓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
通过学习,本节课三维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学生知道了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理解力的分解的依据“效果”物理意义,能用平行四边行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初中物理论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组织探究实验,训练学生格物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的和谐美,使学生有美的愉悦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另外,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介绍“正交分解法”初中物理论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例题推进,巩固所学知识
例1:重10N的光滑小球,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1)中被垂直斜面的挡板挡住,(2)中被竖直挡板挡住,求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
(1)(2)
例2:在同一平面上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是19N、40N、30N和15N,方向如图所示,求其合力 (sin370=0.6cos370=0.8)
科技论文;生物科学素养;文献检索
高中生物学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及生物科技书籍与生物科技新进展存在较大的时差,将生物科技论文中的新观点、新作法,以及相关的新知识、新成果和新应用传播给学生,可促进学生对不断发展的生物科学及其研究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生物学学习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一、科技论文的概述
所谓科技论文是指论证、描述运用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获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学术性文章。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明确指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做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科技论文能体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及科技发展,科技成果已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科技论文,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科技论文的选择
应选择近期发表的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注意选择研究角度新颖、涉及生物学热点话题的研究文章。如学习有关育种知识时,介绍有关华中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科研成果可加速水稻“两系”不育系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引导学生由此相关信息为主题,检索有关科技论文,让学生获取科学性、权威性的基因工程育种的最新科学进展。
还应注意选择有关促进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科技论文。例如,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时,根据不断加剧的“雾霾”天气,引导学生学习《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北京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的气象因素和气溶胶演变特征。学生结合“雾霾”天气亲身体验,加深了对“雾霾”天气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许多实验验证性的科技论文包含有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不仅具有科学的、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还有翔实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易于理解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体现科技论文的应用价值与社会意义。
三、科技论文的教学应用
首先在课堂上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份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文章的研究的目、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结论或结果、研究的问题对社会或研究领域有什么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快速地获取有关信息的 能力。
然后指导学生罗列论文中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难理解的专业名词,并尝试理清生物学概念与难理解的专业名词之间的关系,通过新情境的构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等迁移能力,为理解实验和科学进展打下良好基础。
科技论文表述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等具有前瞻性,专业性比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简要地解释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化复杂的实验条件和方法,设计相关类似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科技论文的教育价值
1.促进学生学会文献检索
指导学生从公共媒体如报纸、公共科学杂志,比如《新科学家》《科学新闻》或者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数据库检索方法”“出版物检索方法”,使用关键词搜索,在论文期刊上网站上或搜寻合适的论文,比如早期原创性研究论文,进行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最迅速、最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掌握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是建立在一般概念、原理和规律之上的对生物学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生命的本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生物学主干知识。在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核心概念学习中,以关键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速率等”检索到《不同营养条件对金鱼藻净化作用及其生理生态的影响》《静止和充气培养条件下光强对龙须菜光合生理效应的影响》等科技论文,通过学习,拓宽视野,加深对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效率、净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和图表处理能力
生物科学经常以生物绘图或图表方式呈现科学研究方法或成果,在教学中尝试将论文的数据用简化的图表进行特殊处理,剔除冗余信息,并将图表与文字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习惯,提高图文转换和图表处理能力,加深对新的科学实验的理解。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论文导读::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教学应注重创新,从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创新演示实验,学生自主设计等方面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创新教育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新课标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经历与体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依托,创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某些实验进行创设、改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实施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育教学论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需适时创设梯度合理的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创造欲。实例1:让学生设计实验,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硫酸镁杂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思考:应该应用什么原理;先除去镁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如何判断杂质是否除净;如何避免混入新杂质……学生提出的解答方案可能五花八门。甚至会有一些“大胆”的想法,此时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讨论与探索然后经过实验获得方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例2:如何判断铝、铜、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猜想出很多顺序,Al>Fe>Cu;Fe>Al>Cu等。我诱导他们根据实验事实,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与弱。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同学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a.用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b.用铝和氯化亚铁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c.用铝和硫酸亚铁反应,铜和硫酸亚铁反应。d.用铁和硫酸铝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同学们的实验方案经审定后教育教学论文,就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a组同学观察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的速度。b组同学观察铝和氯化亚铁,铁和硫酸铜分别能否进行反应。c组同学观察铝和硫酸亚铁、铜和硫酸亚铁能否反应。d组同学观察铁和硫酸铝、铁和硫酸铜能否进行反应。最终得到Al>Fe>Cu。这种创新问题新情境拓宽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开拓了思维意识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演示实验, 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创新演示实验不但使学生更易掌握化学知识,还可培养学生敢于科学创新的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如通过对化学实验能采用的方法、仪器和药品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筛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例如“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实验教学中,我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二)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三)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四)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分组来做这五个实验,然后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交流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在装置选取方面,为了适应新教材的“探究式”教学需要,我准备了铁架台、大试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长颈漏斗、普通漏斗、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双孔橡皮塞、注射器、医用装生理盐水的瓶子(250ml)、 底部有孔的试管、具支试管、广口瓶、U形管等,以备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选用,也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构思教育教学论文,自己发掘新的材料来组装发生装置,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积极踊跃设计好多装置。 实践证明,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学生自主设计,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的设计权力在于教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实验方案,导致一些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析地头头是道,实验做得规范准确,现象明显,但学生做起题来仍然无从下手。实施创新教育后,将设计实验方案的权力交给学生教育教学论文,事实证明,这种权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教学效果也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例如,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教学中,我提出如下问题:试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学生通过对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实验事实,很容易想到应该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过程中发现,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二者发生反应了呢?有的学生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生成的气体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的学生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几块氢氧化钠固体,搅拌(保持试管口不离开水面),观察试管内液面的上升;等等。这些实验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牢固掌握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四、做好家庭小实验,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家庭小实验能给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增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从设计实验程序到完善实验细节教育教学论文,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注重联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关注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就利于指导学生观察操作,收集资料,主动探究,同时还要合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化学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