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与生活论文

地理与生活论文

时间:2022-02-20 07:1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与生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与生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效率;途径

地理这一名称无论是对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是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对于中学生来说,地理学科一直处在被砍、被恢复的循环怪圈中,无论高中、初中都如此。不过近些年以来,高考一直在变,而中考似乎稳定下来,地理学科又回到中考学科中,尽管只有仅仅的20分,但这20分对很多学生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基于目前仍然有很多初中生将地理视作副科,不够重视的现状,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人文素养,我想这是我们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应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以求构建地理学习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丰富他们的地理素养,进而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

一、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有需要才会有行动,有动力。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所以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地理知识对生活及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的意义,这样才能产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进行生动形象的分析,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学生们每天无论回家还是在校都要使用水,以前我们使用的是天然水库的水,而目前却要使用长江水,为什么我们要使用长江水,而且老师一再强调节约用水,为什么水会那么紧张,同时让同学们回家数一数,沿道有多少家工厂,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我们处在长江流域,水资源依然那么紧张,得出结论:化工厂导致的污染,即常说的三污,以及人们的生活用水,这一切导致我们都得用净化后的长江水。那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化工厂的三污问题呢?要求学生就此写一则调查报告,并形成论文形式,然后对学生的调查报告以及论文进行评选,并选出一二三等奖,同时选出校环保小卫士,并将评选结果与研究成果公告于学校公告栏,让全校师生观摩。通过这一活动,显然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因为这让他们感到学习地理知识是一种迫切的个体和社会需要,因而学习气氛会格外浓。

二、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

地理学习的情感,首先应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实践证明,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热爱,往往来自于老师的个人魅力,素养以及知识。学生们对某一门功课的深切热爱,首先是对教师的热爱。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爱地理,首先应当让学生爱地理老师。鉴于此,我们要求地理教师做到:

1.作为地理教师首先应该是尊重学生,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自尊和受尊是教育较高层次需要。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自然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教学任务便能尽快完成,从而能更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多鼓励学生,应时常为学生传递作为他们的地理老师的你对他的一种充分信任的信号。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老师将信任和赞许巧妙地传递给学生时,学生就会受到深刻感染,得到极大的鼓励,并能增强自信,进而从内心产生对地理教师的好感和尊敬,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情感,特别是学困生多些信任,多些鼓励,往往能彻底改变他的学习观念,从而能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强烈兴趣,进而地理成绩也会明显提高。

3.教师的个人素养包括知识水平,以及将这些知识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决定了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知识,纯熟的业务水平,以及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的优秀地理教师,往往能够受到学生的追捧和热爱,同时学生们也十分尊敬这样的老师。这种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的共鸣,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所以我们的地理老师要尽量朝这一方面努力和看齐。

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让学生长期保持对事物,尤其是地理事物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学生未知的而又与地理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如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些自然人文现象,学生看后一定能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自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贵在问,问得多了,自然对地理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有我们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经常展示一些神奇、奥妙的地理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2.让学生知晓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保持学生们对地理学习的渴望。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生活离不开能源,而能源的开发与发现则与地理密切相关,没有地理工作者就没有能源可言;再者,城市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地理,如城市的选址,城市三污的处理,以及城市的规划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工作者。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时潜移默化的灌疏,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对生活真的很有用,从而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地理学习的渴望。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学科,鉴于其特点,我想它能够更有利地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地理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卓见,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产生新知识,相信新课改下的地理学科将更加拥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地理教师用书》七年级.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2]《皮格马利翁效应》陈敏.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3]《中学地理教学法》刁传芳,高如珊编著.1988.1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综合化;综合性学习

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边缘化、综合化的趋势,知识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能源、人口、健康等问题都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得以解决。这些现象反映到教育领域,就必然要求现代课程及其内容体现综合化的特点,以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l0年来,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向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如果说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是语文课程走向整合的时代背景的话,那么,语文课程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则是其趋向综合化的内在要求。

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首先,课文课程的内容是综合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上至宏观宇宙、下至微观粒子……几乎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尤其是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和基础课程,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必不可少地要包含大量其它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哲学的伦理的、美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甚至物理、化学和天文的。所以,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我们通常要联系其它学科来学语文,借助其它学科的视野、方法和能力来解决语文方面的问题。譬如,运用地理学“气温的垂直差异”原理,就不难理解缘何“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自居易《大林寺桃花》);借助“绘图法”给《失街亭》一文画一幅“街亭之战示意图”,对于理解小说复杂的故事情节来说,无疑会有指津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作为母语通达各个学科,是学习各门课的基础,谁能说数学、物理、化学中没有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机会呢?数理化教科书严谨的行文,对写作说明文是有益的借鉴;在理解数理化题意、撰写实验报告时,语文知识和能力也会大有用场。

其二,语文课程的目标也是综合的。贯穿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或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并不能单纯表现为知识传递和能力建构,即不是片面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而是追求包括知性、感性和社会性在内的“全人”发展目标。据此,语文新课标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并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可见,课程目标——语文素养是“三维”一体,不可分割。另外,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讲,知、情、意、行,听、说、读、写,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不可呈割裂状态一项一项地培养,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而后自然地融为整体素质。有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的这种综合性符合“木桶原理”,即整体素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语文素养整体水平下降,而使其它方面的长处受到抑制。

总之,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跨学科性以及目标的整体性表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然如此,语文课就必须遵循自身特点,加强学科内外的整合:注重语文知识的融:贯通和综合运行,密切语义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推进语义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和表达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的,天然地与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当我们理解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时,也决不可以脱离生活,否则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语文及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同生活具有血肉一体般的关系,还决定了语文课程只有与生活融合,才能发挥语文的特点,“才能生动活泼,学得又快又好”,否则,就会“枯燥乏味,劳而寡效”。

语文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包括课堂上听、说、渎、写以及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还包括课外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无怪乎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语文课程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拓展语文实践的时空,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

课程综合化的本义是指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知识之间)的整合。近年来人们又认识到,课程综合化除了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还要强调认知和情意共同发展,以及书本学习同社会生活和实践相结合等,从而拓展了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据此,我们认为发挥语文教育自身的优势,加强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也是语文课程综合化的题中之义。面向学牛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语文将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课程综合化的世界性趋势,还是从语文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来看,加强整合走综合化道路,当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应然之举。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够,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少与其它学科的交融整合,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了语文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牛禁锢在书本上、教室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等等。语文课程的这种自我封闭、缺乏整合的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并使其难以发挥出牛机和活力以及应有的育人功能。由此看来,加快课程综合化进程也址义学科现状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第3篇

关键词:刘国正 语文教育 现实意义

刘国正是当代著名语文教材改革家和语文教育理论家,在语文教育界有重要影响。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对语文教材有精深的研究,对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他继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他重视宏观研究,而又不忽视微观研究,主张二者要并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比如他提出语文训练要实与活相结合,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等思想,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教材领域长期实行“一纲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作为主要教材,被全国的学校使用。刘国正作为人教社的编辑,他的思想不可避免要通过所编教材体现出来,这样便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国的语文教育。而对这样有重要影响的语文教育家,语文教育界的研究是比较少的。理论界对“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和于漪、钱梦龙等特级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比较多,而对作为教材编者的刘国正研究得比较少。如果说“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语文教育的状况,那么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语文教育的新发展。研究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思想植根于我国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沃土,根深而叶茂,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以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实”与“活”的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影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训练,追求“活”而忽视了“实”。如果我们温习一下刘国正的论述,就会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刘国正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思想性,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工具性意味着要重视语文实践,要多进行语文训练,而思想教育是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进行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训练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有些老师不敢谈训练,以为谈训练就是走老路,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训练,就好比赛跑运动员离不了跑步训练一样。要正确理解“训练”的含义,它不仅包括做习题、试卷,而且包括一般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练习。

进行语文训练要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实和活的关系是辨证的,只有实没有活是不够的,只有活而没有实也是行不通的。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活,课堂安排很多讨论、表演,却没有进行最基本的语文训练,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根基的。教学必须在“实”的基础上求“活”。当然,有些老师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坚持传统的“五段式”教学方法,语言训练机械呆板,这也是不行的,必须使训练方法灵活起来。总之,要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二)语文生活观对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启示

刘国正倡导语文教育要与生活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无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是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情感教育,都必须以“联系生活”为前提。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说: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和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的精神是相通的。

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地区的语文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教材,没有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课改精神,更好地展开教学。刘国正说:“联系生活指的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而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课堂方寸之地联系着大千世界。”联系生活并不是要求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要与生活相联系,而是要求教师有这样的意识:语文课程教学与生活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教学中要设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联系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方式是多样的,特别是一些绝好的契机,是难以预计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处处留心。

语文新课程增加了一项新的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既有课内的学习,又有课外的学习。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对于理解和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启示意义。刘国正认为,学习语文的天地除了课堂,还有校园、家庭和社会,后三个场所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语文活动,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这些观点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神是相通的。通过学习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综合性学习。

(三)语文教材观对教材编者的启示

第4篇

关键词: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资源

现今的地理教学过程已经趋向于书本化,与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使得地理教学缺乏现实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缺失。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感知世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且希望学生从学会地理到会学地理。

一、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矛盾增多。资源、环境、人口等,这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解决矛盾的措施。地理教材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根本上强调了地理教学是要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且要推动学生去不断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因此,地理教学回归生活就成为研究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

2.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为了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培养富有生长性的地理知识,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中学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学生自身经验,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学科价值的显现需要

在地理教学中也需要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教师可以从知识、技能等领域增加学生的研究性,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渠道,提升学生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的策略

1.创建生活情境

创建生活情境需要立足于生活,将教学内容和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创建生活情境之前,需要对学生的生活能力进行了解,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为课堂教学中选择怎样的方式奠定了基础。

2.参与课前准备,了解课程内容

课前准备一般都是由老师来完成的,但通过教学过程后发现,老师的准备信息量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参与准备,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宇宙中的地球》,太阳系、地月系等天体系统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列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课堂更有活力。

3.进行生活化的导入

生活化的导入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人口迁移的内容,可以这样导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收入的要求也提升,就带来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同学都可以感觉到,城市的人多了,车多了,高楼多了,这就是人口迁移的结果。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平时上学、放学时城市都会出现堵车现象,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少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的外来人口回家过年,这就带来了每年的“春运”。通过这段导入,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对于人口迁移的内容也就有了了解。

4.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质疑、对老师提问的解答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化的内容,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

5.课后设计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得有所用

在课后可以安排学生去解决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来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城市化的内容,在教学中强调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但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在课后可以设计让学生调查所住小区外来人口数量、房屋建筑年代、价格以及周围配套设施,深入了解城市化之后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三、构建资源联系,选择合适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多种资源的综合,建立资源的联系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又会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1.构建资源联系

在教学资源中,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识别,课堂过程进行设计等。学生本身具备非常大的潜力。这两种资源能够有效地组合,配合非常重要。我们要将书本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挖掘,当然现在生活中离不开网络,尤其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不太清楚的内容,提升自身的内涵。

2.合适的方法选择

在协调各种资源之后,合适的方法对资源使用有较大的影响。好的方法可以推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例如,开展地理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写地理实践论文、演讲等活动推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回归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是很多地理教师所追求的方向,为了使课堂更具备操作性和实践性,需要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要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本土化特点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本土化要求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出发,教育内容上应体现出地方特色。作为地理教师,要利用本学科优势,针对本地区特点,从乡土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和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等社会环境进行课题研究,还可以适当增加乡土教育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重点探究当地文化、历史、地理、资源、经济特点以及与当地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在某些地区可以探究资源开发、农业生产、山区交通状况、旅游等问题。通过观察、调查、研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大胆探索,充分自主、自由地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将来建设家乡的意识。

二、积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在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时,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尽可能从实际出发找出一些源于自然环境、生产技术领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创设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1.结合实际,科学选题。

选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教师提供参考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地理高考大纲中新增设的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可作为选题参考。教师可鼓励学生自选课题,但他们自选的课题必须经教师审批,以保证选题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审批学生的选题时必须结合实际,如学校软硬件条件、资料的来源、学生的素质、是否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等。

学生的选题和课题报告、论文写作都需要教师的辅导。所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上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课。受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学生选题的一个通病就是选题过大,这使得接下来的研究难以具体操作,无法深入展开,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成果的价值。因此,选题要强调贴近当地实际生活,如:外出务工人员创收、农村能源改造、家乡河流的治理、超市经营探讨、城乡道路规划、煤矿资源开发现状、农村秸秆利用调查、城市交通拥挤现状等都是较好的选题。

2.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

以下是根据四川省米易县当地地理环境进行的课题研究案例。

(1)课题: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特色农业生产

第一,学生设计一张“气候与农作物类型调查表”,以小组形式通过查阅资料和到气象局进行气候调查,从气温、积温、降水量等方面了解米易不同地方(海拔差异)的气候特点。

第二,联系课本知识,根据积温不同、降水量的差异将米易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气候带。实际调查出来的内容反映的是三个不同地区的气候,根据海拔高低将其分为:安宁河谷及雅砻江河谷(海拔1400m以下,南亚热带半干旱河谷季风气候)、低山区(海拔1400m~2000m,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中山区(海拔2000m以上,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第三,学生通过获得的气候资料、海拔高度研究分析气候、地形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气候差异使三个地区农作物的类型不同,农作物的熟制不同,同一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同。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分析其气候成因及气候对农作物的限制因素。

第四,让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农业区位,结合本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市场等因素综合分析当地发展立体农业或特色农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结合乡土实际情况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

(2)课题:当地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第一,学生设计了“米易县旅游经济调查问卷表”,以小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从整体上了解米易县旅游资源种类及旅游业现状。

第二,选择具体的旅游景点――国家AA级风景区米易龙潭溶洞,从游客分布、游客量、宣传力度、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旅游价位、游客对米易龙潭溶洞旅游业前景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米易龙潭溶洞旅游景点经济效益并不乐观。

第三,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联系学过的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米易县旅游业现状及其优势与劣势。许多同学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研究

第一,学生通过对米易县矿产及矿山、加工厂现状调查,初步了解到全县主要的矿产资源,利用已学知识简单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地质背景。

第二,通过实地调查,明确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认识,提出本地还可以开发利用哪些资源。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

第三,通过对矿山、加工厂现状实地调查,了解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从环境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土壤环境、农业生产、植物生态的影响)方面来研究,提出保护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1.发现并提出问题。

最初可以由教师提出若干可行性研究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逐步发展到学生从自己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设计方案。

问题提出后,要认真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背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设计方案包括目的、内容、方法、日程、调查对象、成果要求等项目。

3.实施并调整方案,汇总成果。

要依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让学生收集有关文章、数据、图片等材料。材料来源有两种形式,一种可通过期刊、网络等途径收集第二手材料;另一种则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问卷采访等形式获得第一手材料。

4.成果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主要以作业的形式体现,如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心得体会、图片展示、一场辩论会、一张自制地图等。有些研究成果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为这些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第6篇

关键词:研究生新生;调查问卷;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78-02

一、调查目的及内容

9月,某高校又迎来了一批研究生新生,为了了解新生的情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给大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对全部新生进行了记名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读研及选择该校的原因,获取招生信息及了解研究生生活信息的渠道,研究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和知识传播途径的偏好,对未来的规划,以及新生认为学校能够提供的帮助。希望通过对上述方面的了解,能够改进完善信息渠道、知识传播途径等方面,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帮助新生明确目标、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做好未来规划。

二、样本及其结构描述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高校某二级学院的新生,为了全面了解每位新生的情况,对全体二级学院的新生进行记名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全部收回。新生的组成结构:本届二级学院的新生,占该校全校新生的7.9%。新生来自23所高校,16个不同专业,男、女生比例为9∶16。新生第一志愿报考了16所不同高校,9个不同专业。第一志愿报考211工程院校的有19个人,报考985院校的有8个人。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之比为12∶13,两类硕士人数几乎相同。

三、新生调查问卷结果

1.在读研的原因方面,为进入社会做准备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为对于专业的偏好。还有很多人认为研究生文凭很重要。

2.在选择该高校的原因方面,可以看出学校的地理位置、专业偏好、行业偏好、师资和培养计划依次是学生选择该高校排名前四的主要因素。

3.在获取招生调剂信息方面,由于本届新生有很大比例的调剂生,因此调剂系统在招生信息获取途径中占主导地位。信息渠道中第二梯队主要包括:高校研究生部的官网、同学朋友介绍、和老师联系以及二级学院官网。因此,在以上渠道招生信息很重要。

4.在了解研究生生活的方式方面,选择和自己导师沟通的有23人,与学长学姐沟通的有19人,自己去了解的有13人。

5.在研究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方面,选择为未来工作准备的有18人,选择增长社会阅历的有15人,选择拓展人际关系的有12人,选择多发论文的有11人,选择读博或出国的有9人,选择其他的有2人。

6.在知识传播途径的偏好方面,选择和校外名师进行交流,以及实践调查的均有17人,期望举办学术讲座的有14人,选择网上信息查询的有12人,喜欢游学方式的有10人,喜欢参加竞赛的有7人。

7.在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清晰度方面,有很明确的目标的人占总体的56%,还很模糊的占36%,还没有打算和到时再说的一共占总体的8%。

8.在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方向方面,选择拿到学位找工作的占44%,选择没有计划的占36%,选择自己创业的有2人,选择考公务员、考博深造和出国交流学习的均有1个人。

9.在学校提供就业的帮助方面,选择提供针对研究生的招聘信息的有20人,选择导师及校外导师帮忙介绍的有16人,选择举办就业讲座的有12人,选择提供简历书写指导的有11人,选择一对一就业指导的有8人,其他方式的有2人。

10.在建议和期许方面,新生的表述中体现出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对学校的建议有举办研究交流活动,举办时尚活动,公_各种信息,多与企业联合,改善宿舍环境。对自己的期许有能够参与更多的项目,扩宽知识面,学习专业知识,积累社会知识和人际关系,能够顺利进行英语交流,与导师多沟通,以及考证。

四、结果分析

1.读研为就业服务,深入学习研究专业也很主要。结合第一题和第五题两题的结果进分析,在选择读研的原因时,有84%的新生选择了为社会做准备,位列读研原因的首位;同时,在选择读研最重要的事情时,有72%的新生选择了为将来工作准备,有60%的新生选择增长社会经历,有48%的新生选择拓展人际关系,这三个选项位列前三位。由此可见,商学院的新生普遍认为读研是为就业服务的。再看有56%新生选择的对专业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这个读研原因位列第二位,结合第五题中位列第四和第五位的多发论文和为出国考博做准备两选项,可以看出新生热爱自己所选的专业,希望深入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研究专业是良好就业是必要条件和实现途径,因此也成为重要的读研原因。

2.了解研究生生活倾向面对面沟通,获取知识方面校外交流与实践调查并重。第四题关于选择何种方式了解研究生生活,62%的选择落在与导师或是与学长学姐沟通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上,自己了解只占19%,老师讲座则占15%。可见,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胜过自学和单方向教授的方式。对于第六题知识的传播途径方面,新生既看中和校外名师的交流,又看中实践调查,而学术讲座、网上查询和游学次之。

3.就业帮助方面倾向于提供招聘信息和导师推荐。一半以上的新生对未来有明确的计划,36%的新生规划较模糊。规划清晰的新生倾向于学校提供就业信息,而规划还很模糊的新生倾向于导师推荐。

4.某高校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和行业是核心竞争力,知名度有待提高。对第二题结果的分析,发现地理位置是本届新生选择该高校最重要的原因。对专业、行业感兴趣及被师资、培养计划吸引也是新生选择该高校的重要原因,同时后者的重要性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非常接近。而学校的知名度、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是该高校相对需要提高的方面。

五、专硕与学硕的差异性表现

1.专硕对于文凭的需要大于学硕,专硕新生喜欢自己所报专业想深入研究的愿望也略强与学硕。

2.学硕新生选择该高校的最主要原因是被师资队伍和培养计划吸引,专硕新生选择该高校的主要原因是对行业感兴趣以及其地理位置。

3.在发论文、出国或考博两件事情上专硕新生比学硕新生更加看重;而增长社会阅历、拓展人际和为未来工作准备方面,学硕新生更加关注。

4.专硕新生的目标比学硕新生的目标更加明确。专硕在有更多的新生倾向读博,而学硕新生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专硕新生多2人,其他规划方向均持平。

参考文献:

[1]宋瑞锋.大学本科新生适应度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第7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注重基本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的培养,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问题研究”部分的设置,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

首先我想就“问题研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处理两个方面的问题,谈点看法。

一、“问题研究”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

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中每一章的最后都设置了一个“问题研究”,它首先应该是一章内容的一个总结,课标对这一章的要求,肯定要在这个“问题研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农业这一章的主题思想是“因地制宜”,因此在“家乡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研究中,就是要求学生在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并将家乡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与“红太阳农业园”进行比较,在充分了解地域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因地制宜”的思想,为家乡选择合适的农业项目,并在具体的地图上进行合理规划。

其次,“问题研究”更应该是一章内容的一个升华与提升。“问题研究”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我认为我们应该把“问题研究”部分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地区那样,“问题研究”只是在开公开课、教学比赛时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问题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实施

“问题研究”部分如此重要,那我们该如何对它展开教学,以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呢?从字面上来看,“问题研究”就是对地理问题的研究,但深入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选择有没有什么讲究?“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还是教师为主体的研究?“研究”注重的是过程还是最后的成果?它要达成的目标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能力的提升?

我认为:(1)“问题”即“教学情境”的设置,应该以体现课标对本章的要求,并贴近学生生活为基本原则。(2)“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对于把“问题研究”当作普通的一节课一样去处理的方式,我不赞同,因为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它本质上的意义。我的想法是,真正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去实地调查,然后分析整合自己获取的信息,形成研究成果,可以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规划图纸,撰写的论文或调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3)研究应更注重过程,结果如何是次要的。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得出的某一成果,在我们看来可能显得有些幼稚。限于他们的年龄、阅历、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以及研究时间,但我们不可能对他们提出多么专业的要求。但在他们就某一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他们收获的东西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让他们学会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一个团队如何分工、协作才能更有效率,如何把心中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成果等等。如果我们教师 把自己得出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对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无疑是剥夺了学生自我提升的愿望和权利。

其次,我想对自己刚上过的“家乡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这节课,展开一些反思。

一、核心理念:“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

1.“因地制宜”是地理区位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的核心理念。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十分注重对这一理念的渗透。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让学生查找家乡和“红太阳农业园”的气候、地形等资料,并加以比较,这是因为地理差异正是区位选择的基础;在学习“红太阳农业园”的案例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其中农作物的类型,去推测当地的气候类型的特征,学完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农业模式加以改进,布局到家乡;最后,我引导学生从地形、水源、市场、交通、环境等方面去对选择好的农业项目进行合理的布局。这些,都是在对“因地制宜”思想的渗透。

2.“可持续发展”是在高中地理必修2中最后一章才正式提出的,因此有老师认为我在本节课中过多的渗透这一思想, 是不是有点“跑偏”了,弱化了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要做的工作表现得有些迷茫。我觉得原因主要是:(1)学生没有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2)资料搜集的目的性不明确;(3)锻炼较少,实践能力较薄弱。

2.学生的分工和协作意识不强,无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对资料的分析,多是“单打独斗”。

3.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大多数学生只会被动的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有人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无法恰当的表述自己的研究结论,总结归纳能力欠缺。

5.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较为单一,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6.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能合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改进措施

1.将地理研究性学习纳入常规教学内容,建立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对一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展开研究活动,提升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重视问题研究过程中的分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组不能随意,只流于形式,而应该根据研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科学的设计。如在《家乡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角度,设立如下几个小组:技术专家组――主要研究不同生态农业模式的原理及其在本地实施的可行性;规划师组――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本地农业区位条件对相关农业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并绘制规划图;质疑专家组――主要对以上两组的研究进行质疑。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研究过程的指导。首先,教师应该准确地抓住教材中“问题研究”安排的意图和反映的主题,引导学生明确研究的目的;其次,为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研究效果,需要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为学生指明正确的研究方向;最后,在学生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试图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通过“问题分解”的方法,以降低难度。

第8篇

质;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3―0057―01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如森林砍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大气污染、自然灾害频发、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如何解决好保护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是摆在我国未来建设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地理教学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地理素质为出发点,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主要线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地理教育教学的质量。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 充分利用教学地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顺序观察”、“整体与局部结合观察”、“抓住重点或特点观察”等方法,通过看图、描图、填图、问图、讲图、用图、批图、甚至画图等多种方式方法,图文结合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学地理的能力。

2. 参与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查等。比如,利用本地区的地理优势,带领学生参观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丹霞地貌、康乐草原、七一冰川等活动,了解张掖地质公园的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等,再让学生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论文。在参观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地理知识,提高了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转变教学方式放在学生发展的核心位置,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教学环境;或通过探究、发现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某项地理事物进行思考:“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该地理事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等,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讲完三种旧能源和书上的风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之后,问学生:“新能源还有哪些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了解到:还有生物能、矿物能、地震、火山、泥石流、雷鸣、闪电甚至其他星球上的能源等等,到处都有能量储藏,以激励学生将来去发现、去开采。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地理空间思维由平面延伸到立体,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做动态的观察,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如,在讲地转偏向力时,学生对为什么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会右偏而在南半球会左偏的现象很难理解,这时通过课件进行演示则会使学生直观、快速地理解地转偏向力原理,提高课堂效率。又如,在讲解降水类型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三类降水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形成降水的全过程,教师再通过三种类型的比较,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得出降水的形成条件、特点及异同。

三、注重学生正确人地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第9篇

一、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四、学科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1、综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分层教学,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形势;对策;长远性

近二十年来,现行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很多弊端日益暴露,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当今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其运行机制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选择什么项目推广,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什么,选择什么技术,理应成为农户自己的权力,而行政式推广方式,剥夺了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推广技术,造成推广效率低下。

1.2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由于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其表现:一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联系松散,政出多门,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科研单位长期处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推广部门没有直接联系,使一大部分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研究目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之需要,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不多,造成大量农业科研成果的无效供给。而对于农业推广部门来说,不了解农业科研进展情况,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没有列入科研计划的正规途径,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二是农协组织、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关系问题,目前农协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在档次、规模上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1.3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与农业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运行机制是农业科研机构只管科学研究,很少考虑研究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应用后会产生多大的效益等问题。加之政府倡导科学决策及受某种意义上的科学主义甚至泛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者的建议往往成为决策的依据。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均是在专家的参与下制定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见解、观点带进决策中,研究的优先领域实际上是由专家而定。专家则偏好“高、精、尖”研究项目,往往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一方面大量的“高、精、尖”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大学与研究机构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从制度安排上诱导科研人员去选择“高、精、尖”研究项目,这也是农业科技研究脱离生产实际的原因之一。各级各类农业学校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却以理论为主,特别是农业高等院校的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最好也就是介绍一些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而已,至于如何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多数教师自己心中也没底,而且对动手操作一类的实用技术不屑一顾,这样必然导致农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此外,在现行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自主性很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什么样的新技术不是由这些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的,而是由政府决策,但政府的驱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偏差,造成所推广的技术与农户生产需要的技术不一致;二是由于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推广人员还不具备综合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自主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应当是应用研究的继续和延伸,但是受到人员素质、科研手段方面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主研究难以展开。这种状况势必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1.4以推广“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为中心

由于缺乏诱导和激励机制,推广人员的推广结果,往往与其利益并不挂钩,使推广部门及推广人员在方法上只注重“推”,忽略对农户的推广教育,致使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使推广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2.1优化推广资源

农业科技推广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工程,以公益性为主,必须依靠财政投入支持。各级政府每年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村建等方面的投入,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补助农业科技推广。要通过现有的农业干部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科技函授学校等,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学历教育;要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帮助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全面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教育的程度。

2.2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和规范

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证技术应用后效果的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这应该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

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目前,适应市场要求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公司或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政府行为、科技行为与农民行为相结合,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政府部门的推广体系,要转变观念,改变等任务、靠项目、要经费的做法,主动适应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4实行分类推广,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鉴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必须进行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由不同的推广组织进行承担。对于需求弹性比较大的农产品,可由生产者或企业出资进行推广;对于弹性比较小,又涉及国计民生的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必须由政府进行承担。

2.5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鉴于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联系松散,甚至脱节的现象。可设立推广委员会或联络办公室,由从事科研、教学、推广、农民、企业有关人员代表组成,加强联系,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3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1]张玉珍,尹振君.关于农技推广队伍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1).

[2]赵映峰,易超峰,郝新远.浅谈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 综合性学习

自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这一崭新理论以来,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渐呈如火如荼之势。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确实认识到,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的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

一.找准契合点,大胆进行学科整合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只有找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契合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典型新颖的成语故事、详实科学的有关史料、历练情操的文化积淀,是语文与历史契合点的三大突破口;人文、方言、宗教、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是语文和地理学科整合的着手处;数理化学科的定义定理的表述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是语文学科的语言归纳概括、推理等语文能力的支撑点;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同思想品德学科的宣传教育性,正是二者整合的前提,前者强调熏陶感染的提升作用,后者强调道德法制的规范性作用。总之,找准“契合点”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内容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教学内涵。

二.瞄准切入点,挖掘学科人文性

教育人文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教育的社会性、思想性、情感性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到学科内容所包含的民族思想感情、历史文化和时代潮流,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如围绕“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这一话题,我们组织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载人航天飞行涉及到各学科各领域,物理学科侧重的是重力、加速度和新材料研发等;化学学科侧重大气酸碱度、飞行环境、臭氧层对人类的影响等;数学学科侧重飞行轨道、各种参数等;地理学科要研究大气状况以及空气污染对发射的影响等。而我们语文学科则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道训练学生对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情感的能力。我们首先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出精巧的问题,搜集有关航天方面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分组去采访各学科老师,与老师一起探讨,让各个学科发挥其特长,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三.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学习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当。让学生参加一些参观、访问活动,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培养他们的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如围绕“我为奥运添光彩”这一论题进行辩论。语文老师从学生的语句修辞、中心与材料、辩论的技巧等方面评价,历史老师从奥运会的起源角度引领,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师则从奥运会的举办对于振奋名族精神,增强人民体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

2.培养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同学们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中,都会遇到许多信息资料。如图片、数据、事例等,有些生疏,有些需要加工,这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查询、摘录、分析,然后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培养学生养成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的良好表达习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

3.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确定某个主题,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联系各学科知识,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制成课件或写成论文,最后进行成果汇报,交流探讨。如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和岳阳楼。建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李白及宋代陆游等均有题诗,唐人阎伯理写的碑记《黄鹤楼记》,使黄鹤楼声名鹊起;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为人所知;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因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而名满天下。以其中一个为话题,选取一个角度思索、探讨,就会让给学生感受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视野。

第12篇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初中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改进教学方法上我们要大下功夫。教学中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在促进学生独立的思想指导下,把学生“扶上马”,并为学生牵蹬引缰,为他们放开思维自主学习“送一程”。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以硬笔为主,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先指导学生用笔要领,再让学生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二、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更是一个大讲堂。实践出真知,这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也是真理。有些人认为那是走弯路,其实不然,教学中适当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中,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也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如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平时留心身边各行各业的人说话特点,并加以总结,并通过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话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这在学生中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们在生活中纷纷去互相观察说话方式,然后对照对对方的认识将性格特点加以联系,然后将这些经验应用于社会中去。在随后的语言风格与性格特点讨论中,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在大多情况下达成了共识。通过这次讨论,很多学生自觉对自己的语言习惯加以重视,不吐脏字,言行文明,不仅锻炼了学生观察实际生活的能力,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对社会少了一些陌生感,增添了一种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读语文教材外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可以说是关键。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览、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对此,在学生阅读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扩写、改写、组写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阅读快乐、同时创造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阅读能力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利用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学生根据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已有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写作结构格式、内容语言的顺序等写作规范,再由易到难地重点进行语文应用规范训练,并让学生贴近现实,联系实际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同时也要注意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准确、含蓄的精华,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使学生明显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语文的自信,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写作中的写字训练使学生养成静心、专注、一丝不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说话训练则发散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应用文写作训练则增强学生了参与生活的意识和为社会服务的技能。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训练。课堂教学时老师要通过多训练、启发,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方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