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设计工程论文

电子设计工程论文

时间:2022-12-20 04:5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设计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设计工程论文

第1篇

参考文献:

[1]冯祺我国国产手机市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刘玉松中国手机市场分析及国产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陈博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3(1).

[4]李玉韬浅析摩托罗拉的战略风险管理[J].财务与会计,2012(8).

[5]敏行联想乐phone的战略风险与定位关键[J].广告主市场观察,2010(5).

[作者简介]刘晓红(1989—),女,山东日照人,会计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务。

附1:《对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的几点探讨》

参考文献:

[1]杨东润.数字媒体中的交互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以资讯类手机APP应用为例[J].传谋,2015(12).

[2]林刚,张碧涛.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手机美图APP品牌运动研究[J].今传谋,2015(3).

[3]陆远蓉.基于移动用户体验的APP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8).

附2:《智能手机中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鲁建全,贾晓燕.传感器在手机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3(03).

[2]牛利.移动设备上的传感分析[C].第十二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报告集,2014.

[3]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学会网站:自主知识产权便携式智能有害金属电化学分析仪诞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3(04).

[4]黄善洛等:基于Android平台的便携式痕量重金属离子检测仪的研制[J].分析化学,2015,43(07):1098-1103.

[5]王骥,王莜珍,任肖丽,沈玉利.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污染监测系统[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03):247-250.

[6]OFweek仪器仪表网内置传感器将为智能手机应用带来新的革命,2014.

[7]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人,2015(18).

附3:《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模块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徐进.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模块和音频模块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刘平.智能手机电源管理系统设计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3]陈熹,陈英,戚正伟.一种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09):80-82.

附4:《锁屏Android智能手机的取证方法》

参考文献

[1]戴明.手机取证及其电子证据获取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5(58).

[2]杜江.智能手机取证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69).

[3]赵毅.智能手机取证方法研究[J].取证技术,2016(59).

[4]刘欢.手机取证及具体分析研究[J].电脑技术,2016(123).

附5:《智能手机SD卡数据恢复初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陶荣,饶佳艺,严丽娜等.智能手机RS-MMC存储卡数据恢复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7):180-182

[2]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例(二)[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素花,龚德俊,徐永平等.SD卡在海洋数据存储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2009.33(3):16-20

[4]李志强.常见硬盘数据损坏的类型及恢复方法[J].硅谷,2011.23:124-126

[5]杜江,贾昌海.基于Thumbs.db文件的数据恢复技术研究与开发[J].电子设计工程,2011.17:10-12

第2篇

本课题旨在使电子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贯穿于本科二年级到四年级,即从二年级开始开设的设计类课程到大四的毕业设计,有效地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水平。

一 电子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以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为例。

1 在实例中传授理论知识

打破传统上以“讲概念说原理”为主的教学模式,消除电子设计类课程的神秘感及学生的惧怕心理,提高和改进学习效果,使此类课程被更多学生所接受[2]。设计几个较基础的实例,将理论知识融合其中,使学生对课程有着最直接的深刻认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单片机的I/O口资源时,直接给学生演示键盘控制LED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I/O口作用的理解,同时也熟知某引脚具备输入或输出功能时的应用。

2 课程实践项目的设计

“会考试,不会做”是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和方法为主线,采用“项目驱动、案例导向”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将“边做边学、以做促学”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原来只停留在书本上的专业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且每个学生或项目团队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甚至有创造性的作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效果[3-4]。

本课题通过建立“三层次实践项目”(基本型项目、提高型项目、研究创新型项目)教学模式和与该模式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5],在每个实践项目中,提出了“基本”与“扩展”内容的不同要求,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实践环节的完整性,形成了“基础―提高―创新”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新体系,从而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6],使所有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单片机只是为少数学生开设的课程”这一问题。单片机实践项目的设计如表1所示。

3 课程考核方式

以项目考核代替笔试。以表1中的实践项目完成情况及期末作品(期末作品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参考“研究创新型”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为了防止学生拿他人成果作为作品,按毕业设计的要求来验收作品项目――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设计源代码、分组进行答辩,其中设计报告需包括目录、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原理组成框图、资源分配)、硬件电原理图和连接图、程序流程图、设计心得和参考资料;设计源代码要有较为详细的注释。这样的做法将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过程的一次预练,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在项目上多花时间和精力,真正掌握单片机的知识及其设计方法。

4 项目在课程结束后的延续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会存在项目(特别是提高型项目和研究创新型项目)的部分功能未完成或想进一步完善的情况。这时如果继续给学生提供实验室平台和相关资源,将会使学生更进一步。可以按本科毕业设计的难易程度对项目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添加,修改成毕业设计题目,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延续,也为毕业设计提前做了准备。

二 基于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应用实践

学生在做毕业设计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从毕业设计题目下达到毕业答辩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部分学生考研或找工作占用了大四的绝大部分时间,真正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够;二是学生对所选题目不了解或不感兴趣使得很难进入设计工作状态。这两方面因素最终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到了答辩时还不清楚自己的设计方向,甚至为了应付完成任务,少数人去抄袭或购买毕业设计作品或论文。

为了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办法和建议,如:适当延长毕业设计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深入研究一个课题[7]。增设命题介绍环节,提供选题依据,允许自选题目;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8]。增强指导教师责任心,严格毕业答辩[9]。不可否认,这些方法都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认为,毕业设计质量能否提升,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或管理手段。必须让学生先对题目有深入了解,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选题,进而产生兴趣,才有可能真正投入到设计工作中[10]。

将设计类课程的项目开发延续到毕业设计中(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作为毕业设计的提前准备),学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和更明确的设计任务,可以和指导教师协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毕业设计课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实践表明,平时在课堂上按教师的指导完成课程任务的学生对单片机系统设计有较为深入的认知。以课堂上完成的项目为基础,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环节,普遍使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由学生自由组队进行实践项目开发,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自选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创造力。文中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单片机为例,项目的设计稍加修改可以推及到嵌入式系统、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宗键.从一门课程到一个专业――同济大学移动与嵌入式课程经验谈[J].计算机教育,2008(17):48-50.

[2]纪昕成. 高校电子信息工程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 (4):158-158.

[3]赵国安,郁斌.以学生团队学习和课题开发模式改革嵌入式课程[J].现代教育技术, 2009(19): 136-138.

[4]李莉,路而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z1):59-60.

[5]刘鑫,陈丽霞,王虹.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8): 86-87.

[6]朱金秀,朱昌平,范新南,等.“以学生为本”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12):

93-94,97 .

[7]陆静. 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质量途径的探索[J]. 大学教育, 2014(2): 37-38.

[8]杨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7):74-77.

第3篇

摘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全国范围的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赛题分析、归类,阐述了传统高职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方法单一;共性训练及个性培养的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分层次实训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子赛;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全国范围的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院分别于05年、07年、09年和11年连续四届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于09年获得了全国专科组二等奖、11年江西赛区三等奖的较好成绩。通过竞赛,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竞赛也对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题分析

综观前几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赛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5大类:

(一)电源类:简易数控直流电源(第一届),直流稳压电源(第三届),数控恒流源(第七届),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第七届),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11年);

(二)信号源类: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第二届),波形发生器(第五届),电压控制LC振荡器(第六届),正弦信号发生器(第七届),谐振放大器(11年);

(三)无线通信类: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第二届),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第二届),调幅广播收音机(第三届),短波调频接收机(第四届),宽带放大器(第六届),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第七届);

(四)仪器仪表类: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第二届),简易数字频率计(第三届),频率特性测试仪(第四届),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第四届),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第五届),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第六届),集成运放测试仪(第七届),简易频谱分析仪(第七届),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11年);

(五)数据采集与控制类: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第一届),水温控制系统(第三届),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第四届),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第五届),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第七届),帆板控制系统(11年),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11年)。

试题的特点是:实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含量较高、发挥空间较大。

所涉及的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有:低频电路、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电子测量、单片机、传感技术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电子线路实训、微机原理实训、单片机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习等。

可选用的器件有: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可以采用的设计手段:传统的,也可以采用现代电子设计工具,如Pspice辅助分析、ISP在系统可编程和EDA技术等。

不难看出,电子设计竞赛的试题既反映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水平,又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二、传统的实训教学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用或部分采用传统的大学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已无法适应竞赛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电子类专业实训教学[1]中,一般是根据基础理论的进程分电路基础实训、电子技术实训和专业课程实训等几个层次进行的,这种层次符合人的认知过程。但在每个层次的实验内容及实训方法上所存在的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方法单一的问题与当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却极不适应,尤其在知识更新愈来愈快的今天,培养学生猎取知识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如何在实训课学习中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关系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共性训练及个性培养。

在传统的实训中由于内容陈旧和方法的单一,在教学中,着重的是达到某一实训目的的共性训练,而没有时间、空间和条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需要个性,在实训教学中在共性训练的同时,加强个性培养,就需要在实训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进行改革,提供的实训平台就要具备分层次可操作的特点,在空间和时间上就不能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

三、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应破陈出新,应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点,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电子设计竞赛的水平和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近三年,我院电子系在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以下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建立分层次实训教学模式[3]。

建立分层次的现代实训教学模式,即:基础实训,创新实训,综合实训。

1.基础实训:实训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预先设计好,只要求学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种实训方式在基础训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基础实验的兴趣。

2.创新实训:实训内容为基础课、专业课中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将设计的单元电路组合成小系统电路,完成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电子器件基本应用电路的安装与测试及各种电子电路设计、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书写设计性实训报告的能力。

3.综合实训:实训内容包括电子类专业的信号获取、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性实训。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高频、低频、数字电路、传感器和单片机等进行综合设计、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强调各种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鼓励创新与突破,要求学生自拟设计方案并自行设计电路,应用新技术、新器件,书写综合性实训报告,可2-3人1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及新技术、新器件应用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5]。

1.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培养拔尖人才。

在创新实训和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对有创新设计思想,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可以免做普通实训的内容,安排难度较大的实训课题或学生自定课题,要求他们自拟设计方案,实训室提供所需的特殊器件。对实训课题完成较好的学生可以免考,并给予较高的成绩。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学校设立“学生创新设计基金”,制定奖励政策。“创新设计基金”主要资助运用新思想,新技术,新器件的电子设计与制作的课题,学生每年可以申请;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将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成果与综合测评挂钩。

3.成立电子科技活动小组。

电子科技活动小组主要由课外科技活动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干部组成。活动小组所需的仪器设备由系实训室资助,由学生管理。他们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到社区、学校和“三下乡”到农村义务为群众、师生和农民修理家电,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经过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有很多课题要做,如何将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给予我们的启示,带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去,使高职教育在体系、方法和手段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做到质和量的和谐统一,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任务。

参考文献:

[1],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业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其龙.德国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2000.12。

[3]亓传伟、任艳斐.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2。

[4]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

>> 基于Java EE技术的餐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QLite的Java EE应用研究与实现 基于JAVA的飞机大战 基于Java的BBS开发 基于Java EE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讨论 基于Java EE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 EE的在线学生论坛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Java的博客管理系统探索 基于Java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JAVA EE 平台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探究 基于Java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Java技术应用的研究 基于JAVA的聚类分析实现 基于JAVA EE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基于Java的在线阅览系统设计 基于JAVA的小型中文分词系统 基于JAVA语言的网上考试系统 基于BlazeDS实现Flex和Java通讯 基于Java的学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Editor组件重写后实现的,增加了上传文件和图片的功能。

⑷ 数据统计

通过Ext.chart.PolarChart组件以饼状图的形式实现了对学生实训填报情况的统计。统计结果界面如图2所示。

使用该功能时,系统会先判断登录用户的角色,根据角色查到所有该角色管辖范围内学生的实训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计算出每种实训方式所占的比例。

⑸ 权限控制

访问控制是实现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在信息系统中比较成熟且应用广泛。本系统中的角色和权限是多对多的关系,通过为每个用户分配角色来实现对用户的权限控制。系统对权限的控制细化到了菜单级别,用户登录后会列出该用户权限内的父菜单信息,用户每点击一个父菜单,系统都会向后台发送Ajax请求,获取用户在该父菜单下可以使用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每个角色的权限分配进行管理,分配后使用的用户刷新页面后即可生效。

⑹ 数据备份恢复

SQL Server提供了高性能的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机制。系统中的数据库备份提供手动备份和自动备份两种方式,手动备份是通过SQL Server提供的backup database命令实现的;自动备份设定为每周六零点自动备份,是通过Spring框架提供的定时任务实现的。

⑺ 信息归档

归档操作是通过SQL Server中存储过程实现的,能够提高执行效率。系统中的归档信息和非归档信息分别存储在两个数据库中,互相之间不会影响查询效率。归档之后可以在系统中查看或者导出归档的数据,这个功能是通过在系统中配置两个数据源实现的,一个数据源读取归档数据库中的信息,另外一个数据源读取非归档数据库中的信息。通过Spring注入配置,可以实现共用一套数据处理代码,能够有效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3 结束语

本文以目前实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背景,给出了基于Java EE的大学生实训管理系统的实现,着重讨论了用户登录、用户管理、站内交流、数据统计、权限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信息归档等功能的实现。该系统运用Ajax、Ext JS、Struts2等构建了校企联合大学生实训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整个实训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并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双数据源工作机制等技术引入到该系统中,提高了大学生实训管理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了当前大学生实训管理需求。该系统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应用表明,通过使用该系统,学校、实训企业以及学生都可以方便地完成实训过程中的各项任务,提高了实训管理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实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勇兵.山西思软科技实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王亚文,容晓峰.基于本体和工作流的网络工程实训管理系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0):46-48

[3] 苗志刚.金融学网络实训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11.

[4] 陈辉,丁春莉,孙悦 MVC软件架构模式在学生实训管理系统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5.23(13):11-14

第5篇

1宽基础、重实践创新、精心辅导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个综合性的赛事,竞赛题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不仅涉及到电子技术知识,还涉及到自控原理、单片机应用、可编程器件设计、电机学、电力电子、测量测试技术、传感器等相关知识。而且竞赛题实用性很强、指标要求较严格。因此,赛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落实专项负责人;指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选拔一批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拨出专项费用;提供专用场地和仪表设备等。

1.1认真解读往届赛题,领悟知识结构和要点

知识结构方面我们感到学生必须掌握好模电、数电和单片机知识、EDA技术,且能灵活地综合应用。事实上,这些知识不仅是各专业后续课程必须的基础,而且本身也是专业技术知识。知识要点方面仔细分析题中的知识点,并归纳出要点,我们归纳总结的知识要点主要有:振荡器、PLL频率合成、DDS频率合成;放大器;运算放大器;调制与解调;数字电路方面;单片机小系统;EDA技术等。关于这些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的认识,对于我们开展教学、实验和参赛备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起到了明确和有力的指导作用。

1.2电子竞赛的前期培训

在电子竞赛开展前,采取赛前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决定竞赛结果的成败。我们要在这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相关知识理论的培训,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对自身知识梳理和整合,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所学得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得到了实践的应用。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员的优胜劣汰和优化组合。

1.2.1注重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赛前培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适当减少理论学习,让学生更多的融入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水平,以弥补理论上的不足。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在指导模式上,可以采用分阶段集中精练的方法提高培训效率。在赛前只有做好扎实的基本功准备,才能保证赛事中水平的良好发挥,以确保比赛的最后胜利。培训分为两个层次,分别为电路焊接工艺训练、完整的电路系统设计训练。①电路焊接工艺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电路焊装工艺水平,使其学会安全用电、元器件识别及性能测试,逐步掌握印制板设计,电子线路设计工具软件,电子制作方法等。②完整的电路系统设计训练,在基本电路设计调试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一个能完成实用功能的小型综合电路系统,如: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数字时钟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了解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电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软硬件混合环境下的电路、程序的联合调试方法。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如:①高性能运算放大器的选择与应用;②单片机测控技术;③在系统可编程技术;④A/D与D/A技术;⑤闭环控制技术;⑥通信技术等,将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能更快地掌握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并逐渐用于创新实践活动中。总之,通过专项训练,学生们应达到以下要求:①熟练编写相关程序;②熟练制作单、双面PCB版;③熟练使用常用仪器和EDA软件;④快速查找芯片资料,选择所需芯片;⑤正确书写科技论文。

1.2.2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

电子竞赛多以团队合作为主,竞赛题目要求几人合作完成,大多是以三人为一参赛队,制作并写出设计报告来完成任务的。在竞赛中,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鼓励同学们自由结组,以老带新,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一人负责单片机编程,一人负责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的应用,而第三个人,负责将这些内容总结并记录下来,最终撰写设计报告论文。我们在辅导过程,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教会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除了要牢固掌握自己本专业工作内容之外,还要积极扩充其他知识,寓教于学,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2.3选手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竞赛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同样重要,可是,最常见的问题是,大家往往不注重后者,总是轻心理,重理论。其实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的累积一样,是要长期积累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且,这种素质也并非只有竞赛时才需要,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它也都到处需要它,所以,我们要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融入日常的学习当中,在平时就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就不必在“临时抱佛脚”了。竞赛前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此时,教师首先要做到轻松自如,不给学生施加压力。可以介绍以往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克服心理紧张的技巧,如在比赛之前吃一块口香糖,嚼掉压力,告诉学生竞赛的时候如果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比方焊接时手会抖,过一会就好了。布置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短期任务,培养学生适度的成功心理,告诉学生“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求学生比赛时沉着应战,克服紧张心理,操作时一定要按照图纸焊接,遇到问题冷静思考,强调在有选手提前完成时,千万不要紧张,只要保证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可。

1.2.4抗疲劳训练

电子竞赛的比赛虽说只有三天时间,但其真正的强度远不止如此,很有可能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因此,要有必要的抗疲劳训练。使学生们达到即便睡不好觉,也能照常工作。

1.3参赛队员优化组合

按照要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以三人一组参加比赛。人员组合能否实现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是决定竞赛成绩的关键。我们对人员的安排一般按一下几个原则。

1.3.1软件、硬件搭配的原则

电子设计离不开硬件制作和软件编程,二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因此,人员配置要做到一人擅长软件,一人擅长硬件。

1.3.2自愿搭配的原则

由于培训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班级,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业特长、个性差异较大,不宜盲目地强行组合;而大学生往往具有独立意识所以应让他们自愿搭配,自由组合,并在培训过程中,注意观察、适时调整。

1.3.3分层次原则

自愿搭配的同时要贯彻分层次原则,各个分组切不可强调实力平均,应该使组与组之间实力形成梯队。第一梯队强强联合,应预定取得较高的竞赛成绩;第二梯队次之,以此类推。参加赛前培训的学生往往较多,学生的个体情况差异较大,暑期高温酷暑,同时暑假也是高年级学生考研、考公务员的准备期;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经过多轮优胜劣汰优化组合,使小组成员和参赛队伍相对固定。

2电子竞赛的人力资源管理

2.1在组员能力不足的地方给予人力补充,适当调整人员配置,以弥补该方面的劣势。

2.2组中学生合理分工,按训练期间的协作分工习惯进行作息。

2.3后勤管理,由于参赛的学生假期放弃休息机会,要提前安排食宿,合理安排人力做好后勤保障,免除队员的后顾之忧。

2.4对学生要求按照计划进行科学的实践训练,学生要服从学校的安排。

2.5指导教师同时放弃休假,安排值班,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3电子竞赛的现场测试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测试阶段是关键的一步,后期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现场测试,它是最终评奖的依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测试:①作品的各种技术参数的测试和记录。②现场作品的答辩工作。测试老师会问队员一些技术问题,以测试作品的真实性和学生的技术水平。

3.1现场测试的注意事项:

3.1.1当遇到测试结果和自己预想的结果不一致,或者认为测试老师评分不准时,不要和评审老师争吵。

3.1.2原则上要求不能准备更换元器件。

3.1.3提前做好答辩工作的问题预案。提前准备可能的问题、怎么回答?谁来回答?还要注意不能争着回答评审老师的问题。

3.2测试现场遇到问题后的处理办法

3.2.1及时和老师沟通,向老师寻求解决办法。

3.2.2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

3.2.3不要轻易拆卸电路板。

3.2.4利用现场的仪表进行故障的判断。

常见故障:断路,短路,线头松动等,可以重新插拔线头,重新焊接容易脱焊的焊点等。

4以竞赛促建设、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4.1建立更加完备的资源库

包括典型的硬件模块、软件子程序和常备资料,以此形成资源库,并不断更新,以供参赛时各队共享。

4.2课程建设与电子竞赛相互促进

电子竞赛题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综合性强,不仅涉及到电子技术的知识,还涉及到自控原理,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测量技术,误差分析,传感器等相关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在短短的四天里完成设计,对可能涉及到的知识,应编写一本电子竞赛综合教程,把这些相关学科综合成一门简明教程,作为学生的培训教材,简单明了的介绍这些相关知识,其目的是给学生指一条学习更多知识,开拓知识面的路子。以便于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学会自学方法。

4.2.1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本课程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引入实际授课过程,以确保知识的更新;还要引进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本专业的有益补充。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好的适应竞赛的需要,游刃有余地应对竞赛时出现的问题。

4.2.2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国家积极提倡的素质教育法,例如发现学习法和启发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3实验课教学的深化

应该从验证性实验向创新性实验转变,让学生真正地把理论知识吃透,教师再适时地给与指导,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3.1减小基础的验证性实验比例,提高相应实验要求

我们着重要求学生学会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学会电路基本调试技能和基本测量方法,学会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及分析实验结果。

4.3.2注重设计性实验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增设设计性实验,通过简单的设计使学生熟悉常用元器件,掌握快速查阅元器件手册及通过网络搜寻所需资料的方法,学会正确选择所需器件,并能进行器件之间的参数匹配。

4.3.3增加综合性实验

该项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多门课程的内容综合起来,使学生能了解原本相互独立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将这些课程的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将所学课程融会贯通的最好途径。只有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独立的思维。培养他们的个性;只有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厚基础、重动手、善创新”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

4.4建立开放型实验室

除了正常的实验外,另规定实验室开放日,实验有问题的学生以及有争议的问题都可以到实验室去验证及探讨。为了让实验室开放确实得到预先的效果,学生可以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然后安排实验老师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也能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实验技能的热情。

4.5成立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兴趣,可以成立了电子科技小组,模仿电子竞赛的形式,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同学们自愿参加,同时也是加电子竞赛选拔的基础。其目的是培学生积极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 2FSK;MATALB;调制解调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048-02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数字通信系统而言,因为所传送的基带数字信号中包含的是低频部分,不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如果需要进行远距离的传输,例如对于有限带宽的高频无线信道、光纤信道等传输时,就需要对基带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后再进行传输。因此,数字调制是指将基带数字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较高的载波频谱。数字调制包括移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等调制方式。其中,频移键控是一种易于实现,方法简单的技术,另外,在解调时不需要恢复本地载波,能够实现异步传输。此外,频移键控的抗噪声能力和抗衰落性能力也比较强。因此,频移键控调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调制解调系统的实现,仿真完成对数字信号的调制及解调。

1 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原理

频移键控容易实现,但其主要的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其频带利用率低。故频移键控一般主要应用在低、中速数据的传输,以及频带较宽的信道与衰落信道。

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是指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基带信号的变化,在两个频率点f1和f2之间变化。表达式如下:

发送1时

发送0时

产生2FSK信号的方法一般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调频法,即可以采用模拟电路来实现。另一种是采用键控法。键控法是在二进制基带矩形脉冲序列的控制下,通过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频率源进行选择,使其在每一个码元期间输出f1和f2两个载波之一。

解调与调制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其原理是将一个2FSK信号分解为上下两路2ASK信号,再对两路2ASK信号分别进行解调,然后再做判决。这里的抽样判决是直接比较两路信号抽样值的大小。2FSK信号的常用解调方法包括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和相干解调。

2 2FSK调制解调的仿真分析

通过MATLAB仿真设计程序,实现2FSK信号的调制解调的程序仿真。误码率是衡量一个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又由于ASK与FSK均具有相干和非相干解调方法,所以将相干ASK、非相干ASK、相干FSK以及非相干FSK与PSK的误码率进行预测对比。

仿真:产生一个二进制数作为随机信号源,如图1所示;分别用两个频率的余弦函数作为载波;对该信号进行制2FSK调制;模拟加入一个高斯白噪声;然后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通过低通滤波器和判别器产生接收信号。2FSK的调制波形如图2所示,2FSK的解调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二进行随机序列

图2 2FSK调制波形

图3 相干解调后的信号与原序列比较

图4 非相干解调后的信号与原序列比较

分析:通过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可知原信号经过2FSK调制,再经过解调后的信号与原信号大体一致。仿真结果的分析说明该2FSK仿真模型是成功的、符合理论的。

3 误码率仿真分析

我们假设同一幅度的信号,分别经过2ASK相干解调、2ASK非相干解调、2FSK相干解调、2FSK非相干解调、2PSK解调后根据小表比较信噪比和误码率的关系。

分析:随着信噪比的增大,各种方式的误码率都会减少。而对同一调制方式而言,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要低于非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在信噪比较大时,2FSK系统的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差距减少。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信噪比2ASK最高,2FSK其次,2PSK最小;反过来,若信噪比一定时,2PSK系统的误码率比2FSK的小,2FSK系统误码率比2PSK的小。

图5 误码率曲线

4 结束语

本论文设计运用了MATLAB实现了2FSK调制解调过程的仿真,在调制解调过程中观察了各个环节时域和频域的波形,并对比了2ASK、2FSK、2PSK三种误码率情况。从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从而得出此次仿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鑫龙,周胜源.基于软件无线电的2FSK相干解调[J].电子设计工程,2010.

第7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课程教育系统

创建合理的课程系统是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基点。将基本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品质。在创建教学课程系统时,相关教育人员必须要以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提升学生们的应用技能为准则,对教育方案进行革新。在设计课程时,教育人员要注重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逐步的创建板块式、项目式的课程设置,并用课上教学与课下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应的课程进行整合。在安排课程时,教育人员要明确每一个板块中的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其次,教育人员在设置课程时,必须要顺应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向,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对教学系统进行革新,创建一个知识构造稳固,知识点明晰的专业课程系统,是学生们在学习时认识到在现实工作中哪些知识是必须要掌握,以最终提升学生们学习品质[1]。

2注重实践教学

教育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培育学生们的应用技能,在学生们熟练地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就要为学生们创建一定的条件,使学生们能够在现实工作中,将基本知识转变为实际的应用技能。而想要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们应用技能,首先就需要学校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使教育人员能够带领学生们走进实训产地,进行现场教学;其次,教育人员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们能够更直接的了解知识,掌握实践方法和流程;再次,当学生们已经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后,教育人员要为学生们提供实践机会,并且要把课堂试验、学习内容、实习和毕业论文,组成一个整体的,由基础到综合,分阶层、分进程、全面的事件教学系统。通过让学生们亲自设计、研发产品、调节系统等,培育学生们的操作技能和独立探索技能。最后,教育人员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参加公司现场实地操作,了解制作流程和情况;参与产品设计工作,使学生们能够有充足准备的进行选题、设计、研究和交流,增强学生们的应用技能,培育学生们的创造思维。尤其是毕业前期的毕业设计,要尽可能地选择贴近企业公司的协作研究课题,邀请公司参加学生的毕业设计引导,这样不光为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2]。

3指引和激励革新科学技术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活动中,必须要注重对科学技术进行革新。在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后,就必须要有目标的指引和激励学生参与一些专业技能训练班和科学技术研发兴趣小组等,提升学生们专业知识的认识,从而,参与课下和校外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激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或者市级电子设计科学技术作品比赛,以使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3]。

4优化考核评估体系

考核评估体系在教学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估,也是对老师的教育品质的检查。考核评估体系主要包含了学生们在上课时的表现,测试成绩以及实验考核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的考核评估体系还不能全面的反应学生们的应用技能,所以必须对考核评估系统进行优化,创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估系统,所以,在普通的教学考核之外,首先还要增设实践技能评估。主要包括:独立试验成果、设计性试验成果和课程设计成果。其次,要对创造技能进行评估,比方说参赛作品和参赛成果做出相应的评估。将教学考核、实践技能、创造技能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客观公平地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创建一个可行性比较强的应用型人才考评系统,进而才能检验教育工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4]。

第8篇

一、人性化管理

1.时间安排的人性化目前毕业设计一般主要安排在第八学期,而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奔波于找工作、为考研面试准备,即使部分学生找到工作,用人单位也会要求学生提前去单位实习然后才能签约,还有少数学生在为出国做准备。所以,可以在第六个学期末的时候布置毕业设计的课题和任务,让学生在第三个暑假和第七学期完成。[4]这次的毕业设计万一没有通过,第八学期仍然可以重修,节省了拿毕业证的时间,也可以更快地投入工作。还有另外两种设想:第六学期布置任务,毕业设计过程贯穿于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总时间达到要求、论文达到标准,由本人提出申请,组织安排答辩;将毕业设计的训练融入到大一至大三的整个学习过程,进入大四时,只需提交一遍论文即可。2.选题的人性化(1)学生确定自己的毕设题目。部分学生已经找到工作,进入企业提前实习,题目可以来源于企业的一些实际项目,或是解决与企业生产相关的问题;部分学生之前参加过ACM程序设计竞赛、信息安全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或者参与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或拓展研究这些竞赛或项目的课题;还有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课题。(2)教师确定课题。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工作安排等具体情况,提出毕业设计的题目、设计内容、技术要求、设计进度、参考资料、课题难易程度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从业需要、个人发展等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辅导的人性化指导教师辅导学生一般会采取面对面或者网上在线的形式。在辅导方法上指导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深入工程生产实践,思考、归纳、比较、综合与分析,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教会学生基本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遵循自然的、科学的人的培养规律。相反地,指导教师不应该在一开始布置给学生任务的时候,就将“道路”告诉学生,有的教师甚至帮助学生完成一部分毕设任务。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命令者或代办者的角色,“学生自由地学习、尊重教授的专门知识,这比一味顺从教授的命令更可取”。[5]4.学生管理的人性化本科生到了大四阶段,无非有三类学生:考研生、就业生、出国生三类,这三类学生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三类学生除因各自特点所需完成的任务外,主要就剩下毕业设计。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大四阶段的各种任务中,无论是考研生,还是就业生,或者出国生,毕业设计无疑都是排末位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毕业设计的实施不如顺应形势,分类而治。针对三类学生的特点统筹协调安排,比如可以将考研生的毕业设计放到第八学期,就业生的毕业设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5.毕业设计成果形式的多样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俞振伟副教授说:“对于文科专业,很难让一个本科生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但却可以做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调查报告或者对一个学术流派进行一次梳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对大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6]俞教授的话说明论文不是本科生的重点要求,那么论文也不是毕业设计的唯一成果形式。艺术类毕业设计应强调作品;工科类毕业设计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是调查报告或者是作品;经济类、文科类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医学类应强调与临床结合,可以是实际病例的治愈过程记录。

二、制度化管理

“制度”是指约束和调整组织中各种行为和关系的规范体系,[7]制度化管理是以制度规范协调组织成员协作行为的一种管理思想,实现刚性管理。毕业设计的制度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促进机制。1.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毕业设计工作从选题到答辩历时一个学期之多,很多学生是在实习岗位上完成毕业设计,每个环节、每个阶段工作完成的好坏,都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须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监督,建立指导教师的考核制度,实行责任制;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制定工作考勤、任务制度;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控,制定严格、有序的毕业设计流程及检查制度。比如,指导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答疑和指导,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督促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记录并进行检查,填写相关表格;限制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并规定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少于5小时;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得出差,确因公出差,须报相关部门审批,出差前指导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或委托他人代为指导;学生要态度端正,严格遵守考勤纪律,凡离开毕业设计地点超过2天以上,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处理,凡随机抽查3次不到者,评分降低一级,凡累计缺勤时间超过全过程1/3者,不能参加答辩,按不及格处理;在毕业设计的开题、中期检查、答辩中,随机安排第三方(学院督导组或学校督导组)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2.建立多种毕业设计指导的形式毕业设计与教师科研相结合。鼓励并安排专业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突出的年轻博士或教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让学生能参与科研项目,进而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对实践与创新的浓厚兴趣。(1)校企双导师制联合指导毕业设计。[8]这种形式是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要求,也是能够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产业界人士——企业和行业的专家,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全面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让学生利用企业的设备、场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学习技术人员的技术经验,学习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积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专业现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校内的指导教师则负责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2)毕业设计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团队毕业设计是指专业内学生三人以上(含)合作的团队或跨专业学生三人以上(含)合作的团队或跨学科学生三人以上(含人)合作的团队,在二人以上(含)教师的指导下,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完成一个团队课题,每个学生各自承担团队课题分解的一个子课题。团队成员要有协作精神,应经常交流,独立完成各自的子课题。这种形式与个体毕业设计不同,它构建了以指导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群体指导模式,学生可以涉足本专业或跨专业中较多领域,了解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多的意见和不同的看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3.建立有效的成绩评价机制考研、就业的压力仅仅是导致毕设质量下降的一个表面原因,笔者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毕设成绩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考核影响。仅仅让学生意识到毕设的重要性还不够,应加强、完善毕设成绩对考研、就业的影响,加强毕设成绩对考研、就业的牵制,笔者所在学校要求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学生毕设成绩必须为良好,保送研究生毕设成绩必须为优秀。4.建立奖惩机制制定对学生、对教师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促进高质量毕业设计的产生。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分层次奖励课题质量高、设计有创新、报告撰写水平高、答辩出色的优秀毕业设计或优秀团队毕业设计,也用于奖励指导出优秀毕业设计或优秀团队毕业设计的优秀指导教师,同时颁发荣誉证书。对于毕业设计质量较差的情况,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每届毕业设计结束后,随机抽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合格的责令整改,整改仍不合格应取消其毕业资格。5.建立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是一项程序性很强的工作,什么时间做什么工作,做完什么工作再做什么工作,有明确的流程。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9]严格按照其流程,可以设置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设置逾期无法上传资料等功能,很大程度上可以督促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工作,克服传统模式下人工管理的时空问题、交互问题、过程监控问题、检查问题以及资料的归档等问题,促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水平,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总结

毕业设计的制度化管理是管理的基础,人性化管理是管理的另一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制度化管理。[10]前者强调管理的刚性、强制性,后者强调管理的柔性、包容性。表面看起来两者存在矛盾、冲突,实际上两种管理方式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目的都是为了规范毕业设计教学,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毕业设计的实践管理中,协调两种管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效果。本文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改进的方式。然而,毕业设计质量逐渐走下坡路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视度不高的问题,一定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制度方面的、高等教育环境方面的。或者说态度不端正是表象,制度不合理是根源。杜绝表面因素,着力革新、解决深层次的根源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作者:李梦娥

第9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简介:丛春雨(1982-),女,吉林梨树,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办公日趋自动化[1]。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对于高校而言,学科门类广,科研项目种类及数目也非常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建设一套协同高效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用于高校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方便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管理。

1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基于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和以往的系统开发形式相比,SOA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特点鲜明,比如松散耦合、服务共享等,主要的优势有:

(1)对系统有很强的整合能力。SOA可以很快速地建立起系统需求和服务的关系而不需要对系统做大的更改。

(2)系统组织架构设计遵循相应的标准。不管什么样的子应用程序,只要是按照特定标准开发,就可以在系统中被应用,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3)开发生命周期比较短。因为SOA是基于相关标准而开发的系统,很多的数据和程序可以反复利用,所以大大缩短了开发的周期。

(4)前期和后期的投入少。按照SOA的系统架构开发设计,具备较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能有效利用系统资源集成并有效进行二次开发,与其他系统对接,在开发相关接口软件以及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开发工作,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前期的开发和后期投入的维护成本也比较少。

2开发平台

该平台采用持久层框架Hibernate及SpringMVC框架,并融入了工作流引擎、数据交换引擎、校验规则引擎、消息机制及组织架构等一系列支撑体系,形成了一套适用于J2EE开发的框架开发平台。该框架包括系统框架层、技术框架层、应用框架层、开发工具。

2.1系统框架层

系统框架层主要指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开发平台支持跨平台部署,可运行于Jboss,WebLogic,Websphere,Tomcat等多种应用服务器,支持多种数据库DBMS(Oracle,SQLServer,DB2,MySQL等多种数据库)[2]。

2.2技术框架层

技术框架层是在系统框架层和应用系统之间加入的一个层,其主要功能是对核心程序的封装和系统程序间的协调,技术框架层的加入可以很好地保护系统的核心程序不会被直接调用,进而避免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以及调用程序的复杂性。其介入为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模板,从而有利于快速、稳定地进行系统程序的开发[3]。

(1)工作流引擎。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可以让用户拖拉式地设计流程,用户可以无需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自己利用相关的设计流程概念设计工作流的顺序,进而可以缩短程序设计的时间,与此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流程的设计难度。

(2)报表引擎。报表引擎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根据不同的要求调用不同的程序,进而实现多种多样的功能。用户只需要在操作界面点击相应的命令,即可得到从不同维度分析的结果,提升数据可视化程度,提高用户需求响应速度。报表的种类很多,这些模块都会被植入到模块中,比如汇总表、分类表、透视图表等。

(3)基础算法。基础算法是程序开发的底层,主要规定了相关的文档描述等。

(4)登录和安全。登录的安全性是通过相关的安全验证模块实现的,后台的管理员有比较高的权限可以加锁、解锁以及账号创建及重置等功能,普通的使用者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对自己的账号进行加密,比如静态密码和动态口令等。

(5)日志。日志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监控系统的运行,通过对日志程序的设定可以输出特定的数据信息,进而实现对系统进行全程的定位和跟踪。

2.3应用框架层

应用框架层主要考虑到特定用户的需求,进而定向开发相关程序的框架,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开发相应的程序[4]。

(1)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主要实现系统内部相关程序的管理和调用,比如会议邀请、会议修改、实时通知、内部文字实时交流模块等。

(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负责传输以规则定义的数据集以支持数据层的应用集成。

(3)数据交换。可以实现不同应用平台的数据交流和管理,提供比较灵活的数据流映射和绑定,整合不同模块不同平台的数据,进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4)访问控制。系统支持权限分配功能,每个用户都会获得不同的权限,其中有的模块可以访问,有的模块不能被访问,另外,程序还提供信任功能模块。

(5)应用模式。系统会不断地总结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特点,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默认确认,当用户调用相应的程序时,自动地向用户提供默认的服务,进而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3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贯穿了系统开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开发、中期开发、后期开发以及相关模块、相关层的设计等。开发工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的IDE工具,另一部分是提供给最终用户对系统进行个性化配置的工具。

4功能模块

科研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术论文管理、科研项目管理、案例研发管理、学术活动、队伍管理5个模块。科研成果汇总后形成科研成果厍。

(1)学术论文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统一、安全可靠的论文管理平台,提升学术论文的申报、审查效率,为系统提供信息传递工具和信息共享服务。包括选题管理、论文提交管理、论文审查、论文评审、学术行为检测、论文评选管理等功能。

(2)科研项目管理。本系统提升了科研项目的申报以及各项指标的审核效率,实现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流程化。包括选题管理、课题申报与立项、课题实施、课题检查、课题变更、课题验收以及经费等工作的管理。

(3)案例研发管理。案例研发信息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案例报送及研发工作基本信息的管理,充分挖掘案例信息,提升优秀案例的选编效率,促进优质案例的宣传工作,为系统提供信息传递工具和信息共享服务。包括案例收集、案例应用,案例查询、案例调研分析及案例统计功能。

(4)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统一、安全可靠的学术活动管理平台,完成学术活动的信息记录工作,对学校科研学术交流的管理,包括主办会议、学术讲座和参加会议3个模块。

(5)队伍管理。队伍管理是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包括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各种人员及其所属机构的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相关人员的科研详情表,可以统计某一科研机构(如教研部)所属的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等信息。

5结语

该系统在科研管理系统的推广和普及会大大地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极大地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势必会大大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敏,徐方.科研管理系统与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93-94.

[2]陈小健,宋承继.基于SSH框架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1(16):8.

[3]李兴鹏,武伟.基于UML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6-28.

第10篇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管理学科,在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与方法,更要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由会计学科本身的性质与特点所决定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会计实习,是多数高等工科院校所采取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多数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在本单位进行会计实习,即使有些企业接收了,指导老师担心出现账务处理错误,也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实习单位很难接触到原始的会计资料,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校外会计实习收效甚微;此外,各高等工科院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更多的是考虑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行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对于高等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建设来讲,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搭建实践教学硬件平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入了“就业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人才都提出了全新的高标准的素质要求,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而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创业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它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更是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工科院校的学生就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娴熟地掌握操作技能。笔者认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会计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晓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高等工科院校在制订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遵循目标明确、整体优化;基础牢固、加强实践、增强适应性;保证质量与体现特色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提高;营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良好的空间等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构建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学科基础课教学平台、专业课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的课程构架体系;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情报检索以及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等素质拓展类选修课,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跨学科的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课外参加创业大赛、体育比赛及各种文娱比赛活动,课外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课外参加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符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科学地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贯通,在时间上全程化,在结构上层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笔者建议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构建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培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实验和基本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运筹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软件与应用、电子商务、OA系统高级应用与开发、经济预测与决策、管理会计和计算机会计等课程实验,穿插在第一至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之中分散进行。这些课内实验的组织,使计算机课程四年不断线。

(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是以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实训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OA软件基础应用、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中级会计学课程设计、ERP课程设计、财务分析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除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全部安排在第八学期以外,其它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都集中两周时间来安排,使相对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

(三)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

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分散安排在第一至第八学期。

三、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OA软件基础应用》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OA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熟悉文字处理、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

《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手工账务处理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基本的会计工具;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要求;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与要求;掌握基本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熟悉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掌握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存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核算;掌握借款、税金以及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掌握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的核算;熟悉各项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掌握收入、费用及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熟悉利润表的结构,掌握利润表编制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学年论文》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指导老师结合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论文选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确定研究提纲、进行分析研究、完成论文。其中一周进行选题、资料收集、论文提纲的确定,一周时间进行论文写作。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

《ERP课程设计》包括手工环境下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体验,对企业战略和关键成功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学会运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业务的决策和运营,增长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改进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会使用资金预算、财务数据处理、财务信息分析等工具跟踪企业运行状况,并树立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观念。

《财务分析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该课程设计要求结合ERP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模拟公司数据”以及“财务分析”课程,运用EXCEL等软件,建立财务分析模型,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调查》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就近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的现状;调查了解先进的会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调查财务软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企业调查,使学生掌握企业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实习。通过实习,熟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收集相关材料。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应结合本学科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论文大纲的拟定、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等工作。

四、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

为了保证会计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实施,各高等工科院校应积极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构建校级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

校级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满足各专业低年级学生基础实践教学的要求,如语言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和物理实验中心等。校级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应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强化基础训练、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满足相同学科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如经济管理信息中心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中心实验室和电子信息中心实验室等。学科基础平台应重点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受益面大的学科基础实验室。

专业实验平台应根据各专业特点,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如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等。

(一)会计手工实验室

会计手工实验室主要安排手工操作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各高等工科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1.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模拟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计算成本、利润到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进行系统操作。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练习全部岗位的模拟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个企业的会计业务。2.分组、分岗共同完成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将会计手工实验室布置成一个模拟财会科,分设若干个会计岗位,在每个岗位上标出岗位名称及职责、规定每个岗位分管的会计科目及所属的账簿、确定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等。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增强会计实验的仿真性。

(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安排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包括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全部课内实验。《管理会计》课内实验的内容主要是以解决管理会计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介绍、应用Excel工作表解决管理会计相关问题所涉及的常用公式、函数、分析工具等内容,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管理会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Excel工作表”的功能以及解决管理会计各种问题的技能。《计算机会计》课内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手工操作环境下的实验指导书所提供的原始数据,在指定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环境下,上机操作,完成凭证录入、账簿数据生成和打印报表等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感知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学会运用通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掌握记账和报表输出等基本的操作技巧,并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和处理。

(三)ERP实验中心

ERP实验中心主要安排手工环境下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开展主要是针对一个模拟企业,把该模拟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几个部分设计为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主体内容,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学生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六年的经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订战略、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28-02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应用范围涉及工业测控、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等领域,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近些年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加强,许多文献也曾报道单片机技术教学与改革的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旨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优秀电子专业毕业生。我院自创建以来,就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过作者和院系老师对教学实践改革的努力尝试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教学实践改革体系,本文将主要针对我院单片机教学与实践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

一、教学与实践改革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在单片机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以单片机理论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实验常安排一些像清零程序、拆字程序、排序程序等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基础实验,从而难以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些教师强调笔试的重要性,势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更多精力用于考试过关,而难以使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和应用。例如,循环左移和右移指令的讲解,只做理论上的推导,很难加深学生的印象,若能引入适当的EDA技术将这个循环左移和右移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

2.传统教学的内容问题。由于单片机教材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教材中提到的理论与实物已经是几年前的市场产品或者是面临淘汰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过时的知识,却没有看到新的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体系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启发性实验太少,没有大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基本没有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和训练。

3.学生对实践和动手缺乏积极性。不少学生对单片机的实践性缺少认识,不主动参与实践和设计,他们宁愿将时间放在英语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却对单片机技术的实践和操作缺少兴趣,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4.学校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在我们三本学校,教学实践改革除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外,还会受到其他重要客观因素的阻碍,例如,电子技术迅速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购买先进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同时也需要一些可以供教学展示的实物,再加上联系校外企业供学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活动资金,这些势必给教学实践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客观条件在短时期内仍然很难改观。

二、教学实践改革简单可行的几点新建议

单片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作出改进,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新的方法值得探索和大胆尝试,我们经过初步探索,总结出以下一些可行的新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例如:在单片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第一堂课给学生展示单片机制作的实物,如流水灯、电子琴等,使学生对单片机的应用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具体抽象内容之前,采用Proteus等仿真软件将教材中的实例或实际工程案例中用到此知识点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新版的、内容丰富的优秀教材,力求做到纵观全书,抓住关键,勤于总结,将具体内容与工程实践案例相结合,对实际应用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精讲,提出一些与工程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活跃课堂氛围。在实践教学中除验证性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外,加入课程设计环节,在具体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向学生介绍单片机应用的优秀网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当前有关单片机的新书讯、新技术和新发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延伸和补充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丰富和拓展单片机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独立进行软硬件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其实在各班的学生中,都不缺乏对单片机设计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那么就可以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单片机的设计工作,例如以各宿舍为单位,这些同学平时接触和共同探讨的机会比较多,可以让那些敢于动手,积极表现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然后争取到少量活动资金,建立兴趣小姐,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参与单片机技术的设计实践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上讲台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做到教学相长。

4.请高校研究生作有趣易懂的产品设计报告。以往常有教师向院上提出应该多请专家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尽管学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然而许多国内专家总是忙于手头工作,或者因为路程问题,最后不能完成这一愿望,即便有的专家过来作完报告,却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学生往往反映太过深奥,或者难于理解,或者与所学知识关联不大。对此,我们可以请来高校一些发表过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利用周末过来讲解和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这些研究生往往非常乐意奉献自己的论文成果,因此讲解得较为详细具体,并且可以做到浅显易懂,而本科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情况下都能听懂。例如,上次一个高校的研究生给学生讲解LED点阵显示屏的原理和设计,学生们听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激情,并且把这份激情投入到以后的单片机设计和工作中去。

5.考核方式改革。通常来说,考核就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学生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督促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因和动力。在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课堂考勤占10%,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的评定进行量化。这种考核方式突出的特点是平时成绩比例为我院最高,同时对其考核将一半的分值设定为实验成绩,并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从实验态度、完成实验的情况、实践动手能力和课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量化。

单片机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加强实践应用能力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积极性,只要努力探索和寻求新方法新思路,总可以使得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很好地得以进行,使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鹏.关于高校单片机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电子制作,2013,(12).

[2]张翼,卢钢,卢益民.浅谈单片机教学改革的五大关键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

[3]周荣华.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4]陈燕慧.单片机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3,(07).

[5]朱敏杰,余亚东.改革单片机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2).

第12篇

关键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扩散均匀性 影响因素 优化

1.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概述及步骤

目前为止,开发的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就是晶硅太阳能电池,已经定型的是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产品已经在空间和地面上有很广泛的应用。单晶硅棒是这种太阳能电池的原料。为了能使生产的成本降低,现在对于太阳能电池等采用太阳能级的单晶硅棒在地面的应用,已经基本上放宽了材料性能的指标。一些也可以对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头尾和废次单晶硅材料进行使用,经过复拉制成太阳能电池专业的单晶硅棒。0.3mm是将单晶硅棒切片以后的厚度。经过抛磨、清晰等工序对硅片,把代加工的原料硅片进行制作。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加工,首先要掺杂和扩散在硅片上,少量的硼、磷、锑等是通常的掺杂物,可以在石英管制成的高温扩散炉中进行扩散,P>N结就会在这样的硅片上形成。然后对丝网印刷法进行采用,在硅片上把好的银浆印进行精配做成栅线,烧结以后,同时把背电极制成,并且在栅线的面涂覆减反射源,对大量的光子进行防范,把被光滑的硅片表面反射掉。

2.扩散均匀性影响因素及优化

根据管式扩散炉的特点,可以扩大扩散均匀性,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取温补偿。在大规模的生产中,通过对工艺反应时间、气体流量和反应温度三者的实现进行调整,以便对这种方式进行运用。将悬臂装载机构扩散炉进行配备,其本身的特点以及恒温区位置的固定,对桨、石英保温挡圈、均流板和石英舟的固定位置的石使用都有所确保。

2.1均流板分流设计对扩散片内片间均匀性的影响

在扩散炉中,气体的均匀分流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的是均流板,在悬臂式扩散炉中,均流板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对影响扩散炉均匀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别采用了均流板A和B,进行试验。3.6%是均流板B的直径和均流板A的直径之间的相差范围。在对炉口的密封性,工艺气体、时间、温度以及排气等条件设置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都是把之前的条件作为参照进行后续试验),在炉尾处放置均流板A,把均流板A、B在炉口处分别进行放置,然后进行实验对比。

从以下的表1中会发现,内极差较大的是D152-A实验的炉口片内片,原因是较为小的片间极差,通过对温度、气体流量和工艺时间的调整,炉口方阻片内极差是很难改善的;采用均流板B的是D152-B试验炉口,也就是适当地对均流板的直径进行增加,均流板B对炉口方阻片内极差的改善特别的明显,这就是其结果,同时也会增大片间方阻极差,对整体气氛场的片间均匀性不利,但是这可以容易地通过对温度、气体流量等进行调整,对整体气氛场的片间均匀性进行改善(如表1)。

2.2废气排放位置对炉口均匀性的影响

扩散炉恒温区中有矛盾关联的是其有限性和生产产量的最大化。在生产中,扩散硅片在恒温区需要最大限度地进行放置,这样对恒温区温度的精度和稳定性就会有所保证。因为配置悬臂式装载系统的扩散炉炉口对于温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所干扰,可以放置废气管口唉炉门的位置,同时也能对靠近炉口方向硅片反应区域气氛场的均匀性进行改善。所以,将废弃排放位置分别进行调整,并且进行试验对比。

从以下的表2中会发现,恒温区和废气排放口的距离越远,也就是距离和炉口的越近,对于改善炉口的方阻片内/片间均匀性就会越好,但是在排放废气的同时,也会有大量的热能排除,会聚集很多的热能在排放区域,因为对于炉门的低温(一般为小于200℃)要求进行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排放到炉口的距离有所限制,不能够太近,所以,一个两向平衡距离范围内就是生产总废气排放口的最好的位置(如表2)。

2.3排风量大小对炉口均匀性的影响

在进入扩散炉中有石英管内有一定的工艺气体总流量,扩散炉内的气氛场压强变化会受到排风量大小设定的直接影响,但是和气氛场压强有密切联系的是炉内工艺气体的浓度,从而对扩散的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炉口的均匀性。

3.结语

制绒、扩散、刻蚀、镀膜、印刷、烧结等都是晶体硅太阳电池主要工艺制作过程中所包括的内容,每一道工序的相关控制参数对和电池电性能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参数相关联。

对于扩散工序而言,扩散的均匀性直接体现在硅片形成的P-N结结深差异性上,均匀性好反映出结深差异性小,相反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运用实验方法对影响晶体硅太阳电池扩散均匀性的气氛场因素及其工艺调节优化改善方法进行分析,在工艺调试过程中,这些气氛因素之间的关联影响是一定要注意的,通常先对均流板的均匀分流设计和废气排放位置因素进行优化和改善,再与工艺气体流量、排气量等其他相关因素系统进行综合,对炉内压强平衡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何堂贵,唐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扩散气氛场均匀性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09(9).

[2] 何堂贵.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作中的扩散工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