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顾问总结

课程顾问总结

时间:2022-02-12 17:34: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顾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程顾问总结

第1篇

整合资源共同推进

4月27日,在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媒体沟通会上,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应用软件业务副总裁卢汝文指出,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运营方式转变时期,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变原有的经营流程,以实现盈利并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相应地,企业对各类企业级应用软件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关的各类应用软件顾问人才却相当匮乏。

自2006年起,甲骨文开始在中国发起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为大学生、IT顾问等提供针对甲骨文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多种项目,包括教学课件、国际认证、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等,旨在帮助中国境内企业应对软硬件实施专业IT咨询顾问人才匮乏问题。

Oracle应用渠道和合作伙伴发展总经理梁立明表示,合作伙伴一直是甲骨文成功的重要因素,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的目标是加快合作伙伴的成长以及支持甲骨文大中国区快速增长的业务,利用专业工具和成熟机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并与合作伙伴共建健康的生态系统。

在推动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整合甲骨文教育工程、甲骨文联盟和渠道、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中心以及甲骨文大学等资源,并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先后推出一系列活动,包括OPN合作伙伴专业化认证计划、Enablement 2.0新兵训练营、产品顾问大师评选、Oracle Academy教师培训、大学生俱乐部活动、最新技术及职业素养讲座、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校园招聘、甲骨文大学高校院长联席会议沟通机制、面向软件园区的技术体验路演等。

在沟通会上,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超过6万名大学生、个人和IT顾问已参加了该计划,并从中受益。

通过实训积累经验

甲骨文的资料显示,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可提供三级培训模式:初、中级顾问培训模式,高级顾问培训模式,专家顾问培训模式。初、中级顾问培训模式提供一般IT应用知识和Oracle产品基本实施技能的培训课程;高级顾问培训模式提供在系统设计、配置、开发和实施方面的熟练技能的培训课程;专家顾问培训模式提供行业专业知识培训课程,让学员能管理和设计复杂的系统架构。

对顾问来说,经验至关重要,特别是对高级顾问和专家顾问来说,缺乏经验就难以应付各种复杂的项目。甲骨文在顾问发展计划中如何解决经验问题?卢汝文表示,为了提高学员的经验,甲骨文将实际案例引入实训基地,帮助学员从以往的实际案例中总结经验。

在过去一年,甲骨文大学已经与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合作,建设甲骨文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培养出大量的实战型服务外包人才。

第2篇

最初任职一家小民营红酒公司,后来辗转进入可口可乐、顶新集团等公司,在消费品营销行业从跑街先生、直销司机、一步一步做到销售经理、品牌经理、销售总监。期间几起几伏,也曾动摇过——尤其是当自己在马路上汗流浃背地贴POP,而同班同学却衣着光鲜坐在电脑公司里、享受冷气时。一直鼓励我的只有一个想法:我喜欢营销,我相信自己在这个行业里一定可以“学得进去”,“做得出来”。

很偶然的机会进入顾问行业,把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讲给同行们听,不经意发现,营销人员非常渴望这些源于一线的“原创音乐”。他们迫切需要的也正是这些可以迅速学以致用的,动作分解式的培训。

于是我成为一名专业营销培训顾问。

走上讲台一年多时间,做了一百零几场培训之后,我告诉自己,这次的职业选择可能要延续不止十年。

从IT精英到司机、业务员再到销售经理、销售经理,最后又成为一个“教书先生”,这样的轨迹,实在是有些“无常”。可是事情就这样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第一次给企业培训是源于自己在《销售与市场》上发表的一些文章,企业内几个同行看完后觉得比较实际,有共鸣,就托编辑部找我去讲课,在济南佳宝乳业,平生第一次给一百多个所不相识的同行做培训,面对台下黑压压一片,刚开始还真的略有紧张,培训后学员的热烈掌声和评价让我自己也吃了一惊——原来我在培训的行业能有这样的竞争力。之后口碑相传,课程渐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第一次给企业做咨询更戏剧性,同样也是源于媒体。2001年我曾出版了一本小书,后来被娃哈哈拿去印刷做内训教材,此“书”被华龙集团的一个业务员看到,复印了了一本拿回公司“献宝”,正值华龙集团在尝试终端渠道改革,对“书”中一些终端渠道管理的内容甚有感触,几个管理层传阅之际,华龙销售公司总经理陈君女士突然想起眼前这本“娃哈哈培训资料”的内容好像在一本书上看过……就这样因缘际会,促成我和华龙的第一次接触,在针对华龙全体销售人员做了两次培训之后,敲定2002年华龙集团的营销管理系统改革、城市渠道建立、内训教材建立系列咨询项目由我主刀,接下来2002-2003年我带着四个助手,从市调、诊断报告到方案初稿递交乃至样板市场亲自执行、最后方案出台、辅导跟踪,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几乎成了华龙的全职员工。

今天我在营销顾问行业发展相对顺利,相比较不少同辈师兄弟,自己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学习机会等都优越许多。庆幸之余,有时也会自诘——在中国有十几年营销经历的人不少,为什么自己会那么走运?

回头看,其实偶然的背后有必然。

其一,大型跨国公司和内资企业从基层做起的十几年工作经历给我打下了专业基础。尤其在进入营销行业初期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波折,在民营企业做大区经理后又进入外企从基层业代做起,如今回想:这四年最基层的一线业务操作经验非常宝贵,对我后来做销售管理的务实风格塑造,以及做营销顾问编写销售人员的培训教材时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有莫大的帮助;

其二,我有非常顽固地记录、总结习惯,十年来,读书笔记、工作日记从不间断,也正是这个原因,我现在写书、写教材都比较轻松。实际上我的创作源泉不是在康师傅、可口可乐接受的系统培训,也没有依托于哪个营销大师的理论,更多的源于我的几十本工作日记,源于自己这些年的心得体会、总结积累。现在每一次培训课结束时,我都会告诉学员“日经一事,必长一智,善于总结的人才会快速成长”,“勤于纪录,勤于总结,会使你的经历更有含金量,让你避免遗忘,更迅速的积累经验”

其三,受益于自己的动笔能力和媒体的支持,在做基层工作中时就经常不断作些总结和思考,落成文字在各种营销媒体发表,与《销售与市场》的合作从98年起到现在几乎从来未断过。一路走来积少成多到如今已有近百万字。也就是这个原因,在行业逐渐积累了些影响力,在无知无觉的被动状态下,接到顾问行业最重要的第一张订单。

2003年初,幸被《销售与市场》杂志聘为高级研究员,当时社长李颖生先生讲了一句话:“现在在营销上找个好的合作伙伴真难,专家们要么太理论,要么干脆是企业的一线经理,虽然贴近市场,但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眼界太窄”。听罢,心中怦然一动:对了,我想我最大的幸运就是这些年我既在低头拉车,又在抬头看路。

“教书先生”的生涯里,也有不少同行对我的选择提出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在此一并作答:

问:你以前在哪些企业的培训部任职?你有多少年的培训经验?

答:我在企业里一直在做销售,在培训部一天也没有呆过。专职的培训是从2002年开始,但培训经验至少有七八年——做为一名出色的销售经理,我几乎天天要给下属做培训。销售行业里常常有些人自我标榜“我这个人是会干不会说”,其实这是借口。做销售首先要做人的工作,对上要争取领导支持,对下要带好团队,对外要“摆平”客户,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强的沟通能力。销售经理“能干不能说”充其量是一个班组长的水平,销售经理首先必须是一名出色讲师。

问:你的培训是否带有更多的个人经验色彩?您觉得这些年的市场销售游戏规则有没有在改变,你现在脱离一线做培训,会不会感到以前的经验是否会有过时的风险?

答:我的教材全是自己“原创编写”,课程框架脱胎于可口可乐、康师傅的营销系统,课程内容主要得益于自己十年来的个人摸索以及在各个企业培训时吸收学员的众家之长。坦率讲我的课程很难抹煞个人经验色彩,但同行相较,我并不觉得这是个缺憾,反而正是竞争力所在。

有没有过时的风险?当然有。十年间,中国的营销行业先后经历了“供销”、“大客户”、“赊销成灾”、“密集分销”、“坐商变行商”、“终端销售”,直到现在在逐渐形成“厂方执行预售制掌控销售网络,经销商开始向物流商发展”七个不同阶段。赊销、恶性冲货已从厂家共同头痛的营销“癌症”到现在成为正规企业的“历史故事”,大家面临新一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物流效率,如何改进既有的销售队伍和经销通路更有效的跟国际大卖场打交道。

市场天天都在变,在变化的市场中,每一个人都是“新兵”,固守以往的经验一定会过时,如果我真的脱离市场站在讲台上讲三五年,也会沦为毫无价值的“理论家”,这一点是我培训顾问生涯里最大的压力和恐惧,我能做到的是以下几件事情,期望能够使自己长期“保鲜”:

1、 每一次培训后教材就修改、升级一次。教学相长,学员们的提问、小组讨论时的答案不断给我新的给养;

2、 及时充电,研习最新的营销书刊、参加同行优秀者的培训课程;

3、 定位于培训顾问,同时兼作企业的营销顾问,在亲自动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有机会重回市场一线。

4、 抵制诱惑,每个月给自己限制最高的培训天数,每个月最少读两本专业书刊,每一个培训企业都要经过详细的访谈、备课、再访谈修改、最后执行。培训师最大的误区就是“走红”之后天天讲课,没时间充电最后落个“伤仲永”的下场。

问:为什么你会更关注培训而非咨询项目?

答:作为营销顾问,仅从销售额和利润角度看,咨询项目一定比培训项目更有利。但笔者自己在企业的十几年体会是,管理是很难咨询出来的,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是有水土的,一定要熟知企业的土壤和气候,撒下合适的种子,浇水、施肥、矫形、渐渐的由表及里,慢慢生根长出来才行。

咨询方要真的对企业有所帮助,一定要全职投入企业半年以上,深入各个岗位和市场一线做调研,最好能亲自执行样板市场,用实践验证自己的方案优劣,之后才有可能对企业发生一些好的或者坏的影响。而以这种方法作咨询,耗时往往会在一年左右,时间和运营成本极高。除非你已经在这个行业里积累了很高的品牌价值,同时拥有相对低价的人力资源,否则咨询其实是一个在高道德成本高利润和高运作成本微利经营两种模式中作取舍的行业。

培训目前是一个正在快速膨胀的市场,需求大,真正能让企业满意的培训产品少,而且现在培训行业非常现实,不管你头上的光环有多大,学员在半小时之内就能辨认一个培训产品的优劣,品牌在这里的影响力未必很大。在这个浮躁的商业社会里,培训界的游戏规则尤其对新入行者而言,更简单直接、更彰显实力、也最公平!

问:你对今天的培训市场怎么看?

答:中国目前的培训市场还属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讲师多,产品多,但消费者的抱怨和不满也很突出。培训行业的两大症结:一为实用性;二为安全性。

何谓实用性症结?——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强调培训课程要实战,也曾听过太多游戏为主、互动成风、理论宣导、案例成堆的课程,结果是上课激动,下课冲动,上市场之后不知道怎么动。其实销售人员不想听理论,也不想听太多商战故事,更不喜欢从早到晚互动做游戏,他们要的东西很简单:超市不让进店怎么办?冲货怎么打?员工填假报表怎么办?你告诉我怎么办?

何谓安全性症结?——不少学员一听要培训就很反感?为什么?现在在广州、北京、上海开的公开课大多数一个班都在30人以下,为什么?——大家经历了太多次的失望。花了很多的钱,花了很多的时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已经让他们厌倦。

如何把培训产品从理念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这对中国企业界和培训界而言是机会也是难题。推行培训零风险质量承诺(客户不满意就全额退费)的行业标准,这个行业才能更加成熟理性,才能真正激浊扬清。

《销售与市场》十年大庆之际,受邀讲讲自己十年营销生涯的感受,落笔成文之时,与当年走出校门踏入营销行业同样是炎热的仲夏,其间相隔整整一十二年,一路走来与《销售与市场》多多结缘,借此机会向老朋友道声谢问声好。

杂志社张老师约稿时提到让我在文章结尾是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仍在企业一线奋战的朋友讲几句“勉励之词”。这个题目着实让我愧不敢当,而且有些黯然——一直以为自己正值当年,怎么忽的变成“过来人”了?

惶恐之中,权做以下答卷:

第3篇

企业大学是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对各级主管干部及员工开展系统化的培训辅导,为企业打造育人、用人、留人的智力平台。企业大学的运营管理目标以及工作重点是要以培养多层级、多领域、多项目的人才为己任,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促进了国内大型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许多企业为了对人才管理与培养加大支持力度,开始组建企业大学。而近几年,许多中小型企业也开始纷纷筹建企业大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国内各类企业大学已接近800家。

制约企业大学发展的三个因素

企业大学在国内虽然经历了多年发展,但当我们回顾国内企业大学的实践成效时却发现:除了华为、海尔、联想、格力等大型企业创办的企业大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能够真正能按预期目标实现良性运营的企业大学并不多,更有不少企业大学发展至今仍然在重复着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的工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大学的价值与意义。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曾经叫好又叫座的项目在实践中变得黯然失色的呢?如何才能打破习惯思维,树立企业大学的全新形象,使其充分发挥功效呢?

上海启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能顾问”)通过多年对国内多所企业大学的跟踪研究、系统总结分析后发现:除了自身硬件存在问题外,企业大学缺乏配套“软件”的问题尤为突出,其中尤以师资队伍的专业度不足、实战课程的精准度不够以及培训效果的转化度不高最为明显。

上述三个问题制约了企业大学在建设工作与培训实效上的发挥,我们不妨以问题为导向,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展开分析与探讨。

问题一:师资队伍的专业度不足

企业大学的师资队伍主要来自三种渠道:

一是与国内大学合作,聘请专家教授作为企业大学的授课老师。这些老师有权威理论做支撑,被业内称为“学院派”。

二是外聘职业讲师。职业讲师通常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此类老师被业内称为“实战派”。

三是企业自己的内部讲师。他们大多来自生产一线或管理层,深谙自身业务领域及企业文化。此类老师被业内称为“企业派”。

无论是“学院派”“实战派”还是“企业派”,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先天不足。

“学院派”在讲授时往往带有浓厚的教育气息,过于偏重理论讲解,重“教”不重“训”,忽视了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实战派”在讲授时往往过于偏重对自身原有案例的讲解分析,而忽视了对学员所在企业、行业的深入研究。重“训”不重“效”,导致案例虽多,却不能有效地启发学员。学员不能从中产生感悟,培训自然不会有效果。

“企业派”深受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有一部分老师为现任高管,日常事务较多,只是兼职培训工作,所以很难沉下心来做培训;也有一部分老师是企业内部的专职讲师,但内部讲师很少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激励机制不到位,专业拓展学习的机会也很少,使其授课水平大受影响。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专业度”,并不仅仅指老师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而是包括了授课培训技巧、行业背景、企业分析、学员现状等的综合技能与意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跟一个好师傅学习,对每位学员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TTT国际职业培训师标准教程”中文版权所有人、国内TTT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刘子熙导师则认为,“师傅指指门,修行在个人”更为重要。讲师要让学员在学中悟、悟中行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从“被告知”转变为“我发现”,从而真正帮助学员成长、成熟、成功、成就。

问题二:实战课程的精准度不够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培训机构,甚至授课老师本人都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抱着“反正我已经培训过了,有没有收获是学员的事”的错误思想,没有认真对待每一节培训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TTT国际职业培训师标准教程”中明确指出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三点:解决实际问题、缩短表现差距、弥补需求缺口。其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培训的重点,也是学员和组织当下最为关注的。

这需要讲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摸清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与方法。这些工作对外部讲师而言几乎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外部讲师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风格体系,一般不太愿意因为某一次具体课程而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改。这也是为什么外聘老师很难打动学员的最重要的原因。

企业内部讲师的情况又如何呢?企业内部讲师的优势在于对企业的问题点比较熟悉,劣势在于缺乏专业的课程开发经验,仅凭个人感觉来设计课程,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从而导致培训体系及培训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独特性,很难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训效果差。

问题三:培训效果的转化度不高

“TTT国际职业培训师标准教程”明确指出:培训不仅仅是让学员记住什么,更重要的是学员改变了什么。思想的改变、行为的改变、习惯的改变、风格的改变、状态的改变……

这些改变必须能够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遵循组织期待,带领团队更快、更稳地向前发展;不仅能带动业绩的提升,更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内外部讲师“临阵磨枪”的短期讲授意识、管理部门“以考代辅”的片面督导机制、学员自身“应付官差”的短期学习行为,使得培训多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培训不如不培训”的尴尬局面。

对症下药,化解难题

针对上述三大问题,企业该如何对症下药进行有效化解呢?对此,启能顾问提出四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精心调研

在培训课程确定以后,项目组至少提前一周与讲师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尽可能为讲师提供具体、明确的培训背景讯息、行业/企业资讯、培训需求点、期望值,让讲师尽量对本次培训的组织期待与学员需求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学员的实际需求。

启能顾问的讲师均会在训前一周与企业培训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进行需求对接,从而明确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期望。启能顾问的讲师还会通过电话、问卷、面谈等方式与学员代表进行沟通,详细了解、分析学员的实际需求,从而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术,满足企业的组织期待,解决学员的共性问题。

二、巧妙传授

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效果自然不同。所以提升内部讲师的授课水平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聘请专业导师为合作讲师,对企业内部讲师进行TTT专项培训,帮助其掌握专业的培训设计、讲授及课程开发技巧,从而帮助企业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专属师资队伍。

启能顾问讲师最大的授课特点是:面对同样的内容,他们的讲授更生动,更贴近学员的需求,内容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究其根源,是启能顾问的讲师在刘子熙导师的亲自辅导下,掌握了“TTT国际职业培训师标准教程”中的主旨要点。

三、同步学习

通过培训,学员不仅要获得成长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要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有效复制与传承,需要掌握培训的技术要领。企业引进“TTT系统培训课程”后,学员不仅能在课程学习状态上与讲师保持同步,转训辅导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从而实现最佳效果转化。

启能顾问经过11年的精心打造,20年的行业沉淀,已形成了极为完整的TTT四级培训系统:初级入门培训、中级提高培训、高级深化培训和品牌塑造培训。此外还有非常适合企业内训师的“课程开发与讲评”培训,全方位地解决了企业培训体系建设面临的讲师培养与课程开发问题。

启能顾问推出的“培训托管”服务采取了“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到企业内训、公开课、招商会等,全方位地帮助企业解决培训领域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人才与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保障。

四、一课四训

对于培训,企业是又爱又恨:不培训,员工总是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培训,员工的参与程度往往不高,员工不接纳,培训效果转化率低,对组织绩效改善不明显,领导不满意。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上述问题,刘子熙导师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倡“全程训练,终身学习”的职业训练理念,在业内首创 “一课四训”的课程服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组织在培训落地方面遇到的难题。

1.课前预训―训在训前

配纲要―指导学员预习

辅问题―引发学员思考

明考核―强制学员行动

2.课上正训―训在训中

多提问―会讲不如会问

全参与―全员投入状态

精总结―师生多向回顾

3.课后自训―训在训后

有作业―收获感想承诺

贴实际―实践练结

重奖罚―及时树立标杆

4.多次复训―训在时时

全关注―线上线下互动

抓关键―重点难点辅导

开小灶―量体裁衣指点

第4篇

读者提问:

黑钻顾问,您好!我是一名职业培训师,在培训中经常会用到游戏法,大部分学员很喜欢,觉得轻松愉快,好玩;有的学员就不太愿意参与,尤其是经常参加培训的学员;还有的学员反映不清楚为什么要做游戏。从一个培训师的角度看,总是感觉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目的.请问黑钻顾问,在游戏教学法中,怎样控制课堂进程?怎样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如何能让新老学员都能在游戏中领悟更多的课堂知识?

读者建议:

游戏的目的要明确(企业培训主管,女,33岁)

游戏教学方法是要服务于课程的主干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地玩而忽略了课程内容本身,这样的结果就像是两层皮,玩起来高兴,玩过了就完了,无法通过游戏加深对课程本身的理解,所以让学员真正有所收获的一定是课程的本身,只有保证游戏的设计与课程的内容巧妙融合,再适当地借鉴技巧才能产生较好的培训效果。

游戏不在多,在精(职业培训师,男,34岁)

我觉得课程中的游戏可以当成很有益的组成部分,但不能过多,就像作料和主料的关系一样,没作料菜没味道,但作料太多反而会喧宾夺主。当下很多的培训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热衷于安排很多的游戏环节,只看到课堂上学员反应比较热烈,而忽视了学员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和掌握,很大程度上只是收获了一个热闹的过程,而没有让学员收获课程本身的理论知识,更遑论在培训中学到知识并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应该针对课程内容少而精地安排一些游戏,一般不宜超过总课时的1/5。毕竟提升绩效才是培训最终的目的。

黑钻顾问的建议:

游戏教学法正越来越多地为许多培训师所使用,游戏教学法因其轻松愉快的体验很受学员欢迎,但如何掌握游戏的度和质,如何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确是培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根据功效,我们把培训课堂上的游戏分为三类,一类用于迅速地让学员之间破除障碍,相互认识,结成团队,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称之为“破冰船”或“破冰游戏”,如果时间允许,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环节,叫“融冰”。如我们常用的问好、一分种介绍、合力吹球、瞎子穿鞋等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游戏一般较为简单,耗时不长,学员能够轻松完成,也能够短时间内迅速拉近距离,为完成培训奠定一个良好的心态基础。

第二类游戏叫“启示钟”,用于导入课程内容,在讲授之前,用此类游戏带出课程的主体,让系统的学习有一个轻松的开始。比如:讲口才和表达的课程常用挂图评述、提问艺术;讲创新思维常用鸡蛋保卫战、走方块;讲领导力常用布袋游戏、十指相扣等。这类游戏一般会安排在学员完成团队建设之后,整理好情绪,精神饱满地准备接受课堂知识的时段,也可以在每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开展之前,根据培训体系中的知识模块灵活使用。此类游戏宜简不宜繁,而且当中蕴含的道理能让学员在未学之前就有能力领悟为最佳。

第三种是用来承载课程主体内容的,称为“传送带”。这类游戏往往设计缜密,让学员在参与中体会课程主体的精髓,也会常用到课程中讲授过的知识和技巧,游戏过后的总结和提炼也是这类游戏的重头戏,往往导师的引导、学员的分享和最后的总结和提炼会用更多的时间,真正寓教于乐,学员在亲身参与中加深了对课程体系的理解。如在讲管理课程时常用的囚徒困境;讲沟通时常用的T字拼图、层层纸塔;讲商战策略时常用的换钱、航空公司等。此类游戏贵在设计精妙,在运用到课堂之前应精心设计规则,多做演练,数度攻防,确保学员在体验过程中无歧义,能够按导师的既定方向展开,而且用时也应以精确为考量标准。

但是,在实际的培训教学中,常有如下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游戏游离于课堂主体,缺乏关联性。主要表现其一是错误地使用游戏,没有弄清游戏的功能,把游戏安排在不恰当的时间里,比如培训的第一天,学员之间还没有产生默契时安排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大型游戏,课堂效果和节奏都很难控制,既降低了游戏的趣味成分,又增加了学员的理解难度;有的会在第二天课程主体已经充分展开时又安排了一个破冰性质的游戏,学员可以轻松完成,但会阻断教学过程的流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二是只注重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而忽视了与课程主体的关联度,这样的游戏常常很好玩,但玩过之后,学员不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游戏,在游戏中也用不到课堂知识,在之后的学习中也无法回味游戏内容的启示,也会降低游戏对教学的意义,有时还会让本身完整的课程体系被一个不相关的游戏肢解,更有甚者,关联度不高的游戏对于思辨型的学员还会产生误导,让学员心存疑惑,质疑培训效果,结果适得其反。

第二个误区是游戏缺乏创造性。在不同的课程体系中应设置不同类型的游戏,即使是类型相同也应针对学员类别选用不同的游戏,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结论,让学员玩起来有新意,学起来有感悟,对成熟或经典的游戏也不应不加改造拿来就用,一次或称为精品的培训课程往往是看学员在培训中能获得多少启发。

第5篇

实践证明,咨询式培训是跨越这种鸿沟的有效方式,咨询式培训融管理咨询于培训之中,将传授知识和改进管理流程相结合,为员工的培训实践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软环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的培训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本文以在一家软件企业实际实施的总结为案例说明展开咨询式培训的流程与方法。

背景

SEL公司是家开发大型企业管理系统的软件企业,位于北京海淀中关村,人员规模在100余人,其中销售团队近20人,主要客户为石油、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年销售额近6000万RMB。

大型管理软件销售具有成交金额高、销售周期长、竞争对手强等特点,对销售人员要求相对较高,这类高端销售人员从人才市场上比较难以寻找,所以很多公司从人员的稳定性等角度出发,往往倾向从企业内部挖掘和培养。SEL公司从成立开始就注重从内部各个部门寻找具备销售潜力的人员调配到销售岗位进行锻炼,也比较注重经理和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但由于公司内部的销售精英的销售方法个人色彩较为浓重,另外毕竟存在内部竞争的原因,有些人员就比较保守,俗话说就是喜欢留一手,所以内部传帮带的效果不是太明显,也曾经请过外面的培训公司组织过培训,但效果更差,培训讲师离开后,公司总经理调侃道,“请同志们把老师讲的内容都忘掉吧”。(可见国内的培训市场是多么的良莠不齐)。

在这种背景下,SEL公司开始尝试咨询式培训,笔者与SEL公司总经理和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进行了深入沟通之后,按照以下六个步骤展开咨询式培训工作。

第一步、管理诊断

传统的培训方式基本上是看单点菜,培训企业或培训讲师根据企业的培训需求提出相应的培训课程建议。咨询式培训方式在开始的时候就与传统的培训方式有根本性的区别。咨询式培训的第一步是管理诊断,通过与销售管理层、核心员工的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SEL公司销售业务存在如下问题:

1)项目回款问题较大,过了合同回款期的金额高达RMB2000余万,其中30%超过合同回款期1年,严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

2)销售预测准确性较差,很多年初预测的项目最后不了了之。

3)能够承担独立销售任务的销售人员比重较小,典型的是公司总经理仍然大部分时间活跃在销售一线运作重大项目,而相对较少时间思考公司的长远发展

4)没有规范的销售项目内部沟通工具。

5)内部资源调配冲突严重

6)个别业绩突出的员工很难管理

第二步、分析及建立员工职业技能模型

咨询顾问根据SEL公司的业务特点,将SEL公司销售人员相关联的职业技能作了罗列,并与SEL公司管理层充分的交流提炼出销售人员所必需掌握的核心技能,按照基本职业技能、销售职能职业技能、行业知识技能三个方向进行了分类。咨询顾问据此设计技能调查表,请销售人员自我评价和主管上级进行评价,最后统计分析整个团队的技能薄弱点及关键岗位人员技能的薄弱点,作为选择培训课程的依据。

第三步、业务流程及管理表格的设计

根据管理诊断以及对客户销售模式的分析,咨询顾问为SEL公司设计了如下关键业务流程及表格

1)客户拜访流程,包括客户拜访计划表、客户拜访总结表

2)大项目运作管理流程,包括大客户分析与计划表

3)招投标流程

4)合同签订审批流程

5)应收账管理流程

流程设计详细规定了每个工作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时限和必须填写的文档。

第四步、选择培训课程

根据对员工职业技能的总体分析,咨询顾问选择了如下课程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1、基本技能方面,包括《沟通技巧》、《目标及计划管理》

2、销售课程,包括《客户拜访》、《客户需求分析方法》、《大客户关系运作》、《解决方案的设计与陈述》、《销售竞争策略的制定》等。

另外收集了SEL公司以往典型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进行案例撰写,作为培训的实例说明。

第五步、实施培训及阐述业务流程和管理表格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的掌握培训内容,将培训人员分成5个小组,在培训的过程中,穿插着小组研讨,以及角色扮演,案例模拟等多种培训方式。

与传统培训所区别的,将业务流程和管理表格在培训的过程中配合做了阐述,以《客户拜访》为例,不仅仅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专业化的客户拜访的知识,同时将《客户拜访流程》作为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宣讲,这样就将客户拜访的知识转化为公司的管理标准,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有制度的约束,自然而然的就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第六步、参加销售例会检查咨询与培训效果

根据与SEL公司的协议,咨询顾问每隔一段时间参加SEL公司的销售例会,了解管理流程运行的情况,并检查培训效果,同时提出新的培训建议,已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第6篇

近年来,我校在“一体化”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力求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操作性技能教学为主线,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探求优质高效培养人才的教学方法。要使一体化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作为电工电子教师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应该扮演好“四个教学角色”:教师本身角色、演员角色、教练角色、咨询顾问角色。下面以电工专业课为例讲解,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好“四个教学角色”。

一、教师作为教师本身角色,修订教学计划,选用和编写一体化教材

从教师本身来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无论是教授学生如何成功的做人还是教授学生技术理论及操作技巧,都要具备教师专业知识、修订教学计划、选用以及编写一体化教材等能力。

1.具备修订教学计划的能力。教师对本专业的课程应当是系统而明确的,如教案一样,每个课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最忌讳按照自己主观逻辑拼凑的课程,既没有明确主题也不具备完整的课程。专业教学计划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纲领和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根据培养目标,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

2.具备课程的编写能力。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选用和编写一体化教材,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因此,组织了相关教师对原有单独的各门课程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并参照有关的专业资料,编写一体化教材。同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注意尽量使用最实用的、新型的器件及配套教材,教材应选用偏重实际应用的教材,要求老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穿插到每一个实际案例中讲解。

二、教师作为演员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讲解需要把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清楚,无论深奥或是浅显都能让学生明了教师所要阐明的观点意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自己传授的知识理解、记忆并掌握,应该对教师做如下的要求:

1.像演员一样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应用“悬念”技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绪;(2)应用教学互动,容易把握课堂教学的气氛、观察学生的情绪;(3)教知识与教方法相结合,并同时贯穿教学过程之中,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将课程用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同一个课程,一个经验欠缺的教师上课时,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感觉内容枯燥,形成抵触。而同样内容的课程换成有经验的电工电子教师可以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通过教师的演绎,让学生感觉到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会牢牢记住,这就达到了上课的目的。

3.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作为教练角色,在实验室及实习车间中传授学生实践操作本领

例如,在电工登杆实习中,可以采用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训练。需要电工电子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助与引导,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上课训练项目中。这一教练角色体现出如下重要特征:

1.体现教练的示范性。例如,在电拖课程实习的教学时,就要让学生分组采用课程的方式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可能会暴露出学生在该项技巧运用中的问题,此时教师就要自己示范,学生看如何采用所授技巧予以化解。

2.体现教练的耐心指导。例如,电力拖动实习中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较慢,教师会主动予以指导,一次次辅导学生准确运用技巧,直到每个小组基本通过实习。

3.体现教练的严格性。例如,在培养学生焊接动作时,教师要求必须达到动作规范、准确。这种严格性正体现了教师不单单是教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作为专业咨询顾问角色,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完善课程教学与评价体制

电工电子教师大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咨询顾问的特征体现在:

1.具备专业顾问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优秀的电工电子教师应该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授课时能旁征博引充分阐释,遇到学生的实际问题也能凭丰富经验与知识给予准确的解答。

2.具备咨询顾问的咨询功能。电工电子教师既然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巧,那么自己必然对这些知识和技巧有娴熟的掌握,更应在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出现实际问题的诊断中体现出“师”者的水平。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要用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同时也要求教师明确专业课题的要求、重点、难点、工艺及实习设备情况,根据技能特点,编写相应的教案。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分别采用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并在巡回指导时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答疑。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完全能够进一步实施好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品牌,多为现代企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J],2005(2).

[2]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J],2006(3).

[3]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教学改革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第7篇

社交礼仪协会彩妆课策划书

为了更好的服务会员以及传播职场礼仪知识,我们开设此次关于彩妆课的课程。为此我们协会邀请到国际知名化妆品公司玫琳凯得专业美容顾问,给我们讲授护肤彩妆知识。

一、讲师

玫琳凯专业美容顾问:黄艳菊老师

个人简介:世界500强国际知名化妆品公司玫琳凯的专业美容顾问,获玫琳凯多次奖项,为多家企业员工《专业形象彩妆》讲座。

二、执行单位

湘南学院社交礼仪协会

三、时间 4月17日

地点 临床系318教室

四、部门工作安排

1、宣传部:于开课前一周绘好海报(四张),指派人负责张贴海报(湘京、新世纪、经管系、外语系各一张)

2、人事部:于开课前三天同志会员参加

3、会长助理:于活动后写好活动总结

4、礼仪部:负责礼仪接待

五、活动流程

1、黄老师自我介绍

2、介绍形象的重要性

3、护肤彩妆的课程

4、达成形象重要性的共识

5、活动结束

六、活动总结

会长助理总结本次活动

策划人:雷启花

2019年3月27日

异域礼仪公关视频讲座

主办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公关协会

东华理工大学英语俱乐部

一、 活动背景:

金秋送爽,东华理工大学又迎来了新的一个学期,在漫长的七天国庆长假后,回到学校的同学们更加精神焕发,激-情如火。在这片朝气蓬勃的大好形势下,我公关协会为打造全新形象特主办此次视频讲座,为使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异国文化风情,学习不同的礼仪文化,也为新会员,新同学打造一个不同的学习平台,特别邀请了两位外教来和我们共同走进异国世界,理解异邦礼仪神奇的风采。此次活动更邀请了英语俱乐部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提高大学生交际水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我们的课余生活充满色彩。

二、 活动主题:异域公关礼仪知识讲座

三、 活动口号:了解异国风情文化,展现不同礼仪风采

四、 活动目的:

1、 学习更多外国文化知识,打开我们的视野。

2、 了解不同的礼仪文化,提高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3、 接触不同的授课方式,使我们在愉快的环境中亦可轻松学习。

4、 活跃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大学文化传播。

5、 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 增进协会与协会之间的合作,互帮互助,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五、 活动时间:10月15日晚6:30

六、 活动地点:二教阶十

七、 授课老师:Jesus、Graham

八、 活动对象:东华理工全体同学

九、 活动流程:

1、 公关协会及英语俱乐部的干事及会员提前一刻钟入场,签到。

2、 准备好所有多媒体教材。

3、 由主持人宣布讲座开始。

4、 依次由两名外教教授国外礼仪文化知识

5、 期间有一系列有奖竞答,并发放奖品。

6、 讲座后期拍照留念。

7、 由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

8、 讲座结束后,干事留下打扫阶梯教室。

十、宣传计划:

为增强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全校同学的参与性,本协会将对本次活动进行大力、全方位的宣传。具体形式如下:

前期宣传:

1、 海报

此次活动我们将制作精美的海报,内容为异域文化公关视频讲座,及一些外国图片,吸引同学们的目光,烘托气氛及关注热情,张贴在人群量较大的地方,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喷绘

漂亮的喷绘更能吸引行人的目光,更可采用一些风趣漫画等方式展现不同的礼仪风采。

3、 宣传板

我们将把讲座的简单内容,以及地点时间等通过宣传板的形式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大家。

4、 广播站

广播站有许多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在寝室还是食堂,总能听到他们动听的声音。届时,我校广播站将定时读播宣传稿。同时可制作一些新颖的宣传片,定时在我校广播站播出。

后期宣传:

1、 摄影

此次讲座将制作影像材料,并及时上传相关网络。造就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2、 拍照

在此次讲座期间我们会采取拍照留念等方式,并在此后的公关礼仪文化节中展现协会成果。

3、 宣传博客

讲座后主要采取博客宣传等方式,上传照片,文字稿,影像资料等。

十一、工作分配

1、 宣传部在讲座前期做好各类宣传工作。海报,喷绘,宣传板组织就位,并在各大协会群与博客中通知。

2、 秘书处在讲座开始前15分钟做好签到工作,并在后期整理资料后档案。

3、 策划部成员安排人员就坐,检查多媒体设备等。

4、 外联部维持现场秩序及纪律,保护公共设施。

5、 组织部在讲座期间与宣传部一起做好讲座的拍照摄影工作。

6、 组织部在讲座后打扫教室。

7、 所有委员干事必须参加此次讲座。不得推辞。

策划人:朱晓倩

2019-10-11

附:

海报

公关协会与英语俱乐部将于本周六晚6:30于阶十举办一次异域公关礼仪讲座,让大家感受异国人文风情和礼仪风采。希望各位会员准时参加,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前来观看。

地点:阶十

时间:10.15晚6:30

学生社团联合会

第8篇

一、项目选取的前提分析-主体特征分析

第一,从主体的知识及能力基础分析。对于项目教学法而言,学生是项目的主体,从知识基础角度而言,高职学生经过了大学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高等数学计量方法及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管理会计课程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能力基础角度分析,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专业课的延伸课程,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的后续课程。完成先导课程学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处理企业财务会计业务的能力。在具备了“对外会计”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的同时,相应的也难免形成按准则处理会计业务的思维定式,弱化了职业判断及主观创新。而管理会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强调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为学生打破思维僵局,灵活处理企业实际业务打下了能力基础。第二,从主体的学习动机分析。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部在招聘会计相关从业人员的过程中,不仅设置出纳、财务会计等传统会计职位,同时会有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综合岗位的需求,因此满足就业动机将成为选择此课程的最主要动机。另外,学生出于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也会逐步意识到管理会计师(CIMA)职业资质的含金量。随着CIMA中文版考试的引入,学生语言的压力减轻,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了考试的通过率。因此,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职场的竞争力,亦将成为学习管理会计课程的动机。

二、项目选取的适当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项目的选取至关重要,项目的难易应当严格控制,使学生既能通过项目的实践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又不会过于轻易的完成目标;项目的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项目、订制工艺。而实践所得的结果会使学生产生自问,解决思路是否按照课本所讲?解决方法涉及到哪些章节甚至哪些学科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问及自我解答,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知识体系。管理会计项目教学多围绕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或长期经营决策及全面预算等方面开展。

三、项目选取的实际案例———以“变动成本法”为例

1.项目目标设计。从知识目标角度,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从能力目标角度,学生可以掌握正确认识企业利润的能力;从情感目标角度,本项目力求创设恰当的工作情境、要求学生经过角色扮演和有序竞争、合同协作、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本项目的重点在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利润差异的原因,难点在于如何计算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解决难点的方法可以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计算财务会计的企业利润,并根据变动成本法的成本构成,亲自参与利润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对工作任务的思考。

2.项目介绍及项目情境设计。关于项目中案例的选取问题,本人曾从事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案例研究工作,深知一个案例的成型,从前期的调查访谈,资料收集,到组织写作,直至完稿投入教学,经过课堂使用再不断修改与磨合,历时之长,绝非易事。而且目前国内案例教学法即便是名校的MBA课堂,也以讲述国外案例为主,国内本土案例的是十分缺乏的。所以,本人在所提及的“项目教学法”中所选取的“案例”,也只不过是借用“案例”之名而已,并不强调案例本身多么的精深与完备,只求能够借用这种方法,使教与学的过程能够更加丰富有意义罢了。本文以“变动成本法”为例来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进行说明。“变动成本法”是继“成本性态分析”后出现的项目,作为管理会计教学的核心项目,本项目是管理会计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学生将习得如何利用变动成本法对企业的真实业绩进行评价。项目情境的重要性毋庸质疑,本例以多媒体的形式引入项目情境,简略如下:公司作为库存积压严重的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水平,特聘财务顾问李先生。但李先生的建议却是只提高产量而不顾及销量。虽然表面看来极不合理,但的确提高了企业当月的利润数字。此时由公司总经理介绍现有的工作资料并布置工作任务:重新计算企业的利润并分析财务顾问李先生的合理性。

3.项目实施。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复习引入、布置工作任务、工作方案初步讨论、工作分析及引导、分组竞赛完成任务、工作展示及评估、课堂总结及启发思考、课后作业等一系列环节实现项目目标。项目实施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后记的撰写,检验项目设计及实施的效果,总结下次的项目教学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作者:宁小博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立信会计学院

第9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基础

我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597人。建有经营与管理综合实验室、经营决策与战略沙盘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实验、实训场所面积满足教学需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与长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依托行业,突出应用,探索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将教务、团学、招生就业等部门工作和毕业实习教学、毕业论文指导、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1、基本思路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2、基本原则1)服务企业原则。学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研他们的人才需要、标准、技术需求等,想他们所想;一定要关心企业的发展,并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是顺利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这也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2)校企互利原则。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企业有重点培养,优先选拔留用和淘汰的权利,这个是企业的利益。而学校的利表现为:学生就业率的相对提高、能够享受更的待遇以及企业提供的较好的实训质量等。因此,校企双方互利双赢,这是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3)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事实上,只要坚持高度统一,师徒教与学、理论知识与企业技术需要、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才能很好的实现。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1、校企合作环境建设

专业以行业或者企业群为背景,建立“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来实现校企环境、文化的深度融合,形成大学专业建设与企业人才培养的共生关系。构建校企合作的便捷通道,明确校企双方可提供的资源、空间;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法,形成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的制度和环境。

2、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行业专家与专业老师共同探讨,广泛求证,确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掌握扎实的管理、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方法,具备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营销、经营管理等工商企业运营管理各环节的基本能力,拥有适应生产业发展的工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肩负着重要使命,而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适应改革发展和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为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热爱教育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了解社会需求、团结向上、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必备的。按照“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①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及经营丰富人员;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和教研科研活动,每年制定并落实专业教师轮流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修,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经验,及时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追踪学术前沿,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工商管理经验;③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公司企业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鼓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参与决策;④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同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青年教师到相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带薪挂职锻炼,以加强师资梯队的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⑤并积极聘请校外相关单位与企业的专家来校兼职授课,定期聘请企业高管给教师做讲座。⑥初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拓展教师队伍国际化视野。

4、实施“3C”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经营与管理各岗位人才从业技能的实际需求,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3C”是指学院、ERP顾问公司、顾问公司的客户公司。“ERP顾问公司是指为客户公司提供全方位的ERP的实施、企业管理问题分析诊断、管理能力提升等管理服务的公司;客户公司是本地制造企业。ERP顾问公司可以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管理实践素材,客户公司可以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现场实现无缝对接。

5、积极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

第10篇

课程管理系统从继续教育、远程教育逐步渗透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在国内外高校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促使高校教师和学生采用一种灵活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与科研。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利用课程管理系统推送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把图书馆服务融入到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中,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高校图书馆面临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变革的挑战

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需要做出重大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用户需求。一方面,数字化和网络化促进了资源的可查找性和可获取性,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与普遍使用,使图书馆不再是获取的唯一或首选方式,即使对于高校师生,图书馆也不再是其获取学术信息的首选,例如2005年OCLC的关于大学生对图书馆以及其资源认知的调查报告显示,89%的大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开始信息检索,2%的大学生从图书馆网站开始信息检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中心作用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巨量、庞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海量的网络信息造成信息超载,给用户甄别信息的有效性带来巨大压力。

高校师生在利用课程管理系统时对需求信息的质量和针对性有较高要求,要求图书馆能提供高质量的针对性的知识服务,对图书馆服务内容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面临地位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不能因循守旧,需要突破传统的医图书馆大楼和目前以图书馆网站为服务阵地的服务空间,用户不来图书馆,图书馆要到用户中去,到用户的教学工作环境中,开辟新的服务空间,同时根据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内容,实现从资源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变。

三、课程管理系统

在国外,课程管理系统(course management systems,CMS),又称为虚拟学习环境(VLEs)、课程管理软件(CMS)、课程管理系统包(CMSP)、管理学习环境(MLE)等等。在美国,通常被称为课程管理系统,在英国,通常被称为虚拟学习环境。在国内,通常被称为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

四、融入课程管理系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

主要包括:

1、基于课程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课程管理系统用户传递所需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各类数字资源和数字化服务。

2、根据教师利用课程管理系统强化教学的需求开展一系列服务,例如:电子参数服务、版权许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

3、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图书馆员帮助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并通过嵌入式教学,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及相关专业学科文献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获取与利用所需文献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等。

其实,高校图书馆服务融入课程管理系统的现状有调查结果显示,图书馆管理者普遍认为图书馆与数字化学习环境之间有密切关系。管理者认为图书馆与数字化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

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必备信息资源类型的观点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必备的信息资源类型的看法上,高校图书管理者认为对于数字资源的期望明显大于印本资源。在数字资源类型方面,管理者的看法明显要比高校图书馆可存取的信息资源类型丰富得多。

2、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图书馆角色定位的认知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角色定位与传统学习环境下的角色定位有着很大的不同,学习顾问、学科顾问、e-tutor、学习对象官员都将成为所期望的重要角色。

第11篇

传统的汽车营销类专业课程名目繁多,课程间内容相似度和重合度极高,导致教师重复教学和学生多次学习,以至于学时增加,内容重复,效果不良等。按照适应企业岗位职责的要求来看,可以把目前汽车营销类专业课程主要划分为三类。一是专为汽车经销商设计、策划、实施各类市场开发、促销活动等营销方案的课程,其中可以涵盖《汽车市场调研与开发》、《汽车营销策划》等多个课程内容;二是以汽车销售顾问岗位为基础的汽车销售导购类课程,主要面向和针对汽车销售人员,这里面可以包含《汽车消费心理学》、《乘用车导购》、《汽车电子商务》、《商用车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内容;三是以其它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提供和流通变买转变关系的交易课程,如《汽车维修接待》、《二手车评估与交易》等。通过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优化整理,课程名称和岗位职责更加对应。

二、以企业需求为指导,建立灵活多元的教学安排

课程实施采用理实一体,情景教学,质量评价融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评价,所有与学生教学和实践相关的环节均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素质为主,既保证学生在校获得未来求职就业所必备的岗位能力,又能缩减入职后的工作适应期或过渡期。以《汽车电子商务》课程来说,在传统的实体店销售的基础上,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时代的到来,电商新兴并持续发展火热,越来越多的厂家、经销商开始注重并紧跟社会趋势,普遍开始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为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内容除了以传统的电商为基础外,还可以加入现在流行的微信营销、微博营销、APP营销等多种运用广泛的模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区域品牌经销商的电商模板。以经销商具体的微平台营销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或模拟加入到工作任务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感受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工作状态。在完成相应的项目后,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结果进行专业的评价与判定;同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第三方的客观点评对自己此门课程或此项认为总结反思,通过参与、实施、评价、反馈对自己进行德、能、勤、绩的客观公正判定,从而以企业人的身份进行课程的学习。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依据、以岗位要求为指导的柔性教学管理。

三、以综合培养为核心,设定层次分明的实践体系

汽车营销类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需要实践教学环境的,专业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建立于模拟的情境,基于教师对营销的理性认知讲授,学生自身感受的学习实训,缺乏真实的实践体验转化。检验教学效果的优良需要融入真实的实践环节,为此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大量的实践模块,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可以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认知实习、环节实训、生产实习、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和参加竞赛等。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方式,从而形成柔性化体系。根据能力层次性特点,可以将柔性化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一)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整个柔性化实践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掌握。课程实践一般安排在课程教学过程的前、中、后,通过前期企业参观、中期专家现场的讲解、后期企业任务考核来完成整个课程内容认知、理解、掌握环节,如《汽车维修接待》课程前期可以组织学生去4S店售后服务部门参观学习,以此让学生对维修接待有一些感性体验,避免学生由于不了解而对一些理论课的基础知识不重视的现象发生;中期通过教师课程的实践和企业售后专家的讲解使学生尽可能将学习内容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后期可以让学生在企业以真实的维修顾问身份亲自接待客户,而企业作为第三方以专业角度考核评价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与岗位技能的掌握;通过相关课程的实践加强学生对岗位知识和能力的感应体验和直接接触。

(二)岗位实践。

岗位实践是整个柔性化实践教学的关键,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岗位技能的综合能力。这种实践主要是利用课程教学结束后的专门实训周假期或假期进行,让学生走入企业,进入岗位,体验岗位的相关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例如,学生在学习完销售顾问应有的消费者心理学、汽车导购、汽车保险等课程或相应的岗位内容后,可以协调安排进入当地的汽车品牌特约经销商进行一周或两周的企业岗位实践,通过自己观摩、师傅引导或岗前培训,让学生对岗位的各项环节有清晰而直观的认识。也可以安排在暑期进行为期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从而巩固加强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缩小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的差距,也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周期。

(三)企业实践。

第12篇

“我们有一支精益求精的培训团队,这是让我特别自豪的事情,大家一致认可‘用户理念’,孜孜不倦地在培训这项事业上追求专业度。”马永武说。

当下,腾讯公司除了要做纯互联网的技术产品,还启动了“开放战略”,希望通过打造互联网开放平台,来支持和推动各个传统领域与行业的互联网化。这对培养员工更开放的心态、更强的战略合作意识和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马永武在TSTD大会上指出,十多年来,腾讯在培训方面取得一次次突破,但人才发展始终“跑不能停”,应不断思考未来怎么跑,往哪儿跑。

《培训》:腾讯今年获得了三项ATD大奖,在去年也荣获ATD提名奖,您认为腾讯的人才发展之所以能持续受到外界的认可,原因何在?

马永武:这次获奖其实不只是对腾讯学院的认可,更是对腾讯公司的认可。公司长期以来对人才发展的财力与物力支持,以及高管们的身体力行,才使我们能够持续不断地把培训做下来。

腾讯这么多年做培训的心得主要包括三点。首先,要有持续性,这体现在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们此次获奖的“飞龙计划”已经在做第12期,而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家的“攀登计划”也已经做了10期。其次,真正尊重用户,基于用户需求与体验不断完善我们的产品,并得到用户的认可,是我们最重要的体会。最后,敏捷迭代,无论是项目设计还是课程开发,我们每年都在不断迭代、积累、优化。

《培训》:腾讯的员工特点鲜明,您站在培训设计者的角度看,腾讯学院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进而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与学习产品?

马永武:腾讯学院的很多培训工作都是围绕“4+2”展开的。“4”是指我经常提及的轻量、有趣、个性、社交,唯有如此,才能具有吸引力。

“2”包括两个小点,一是思考培训活动的目的或效果是什么,这既不能看评分,也不能仅看别人的赞誉,而要看别人赞誉的地方与你当初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否一致;二是HR要从业务视角看用户碰到的问题,然后再谈问题的解决。所以,我经常建议做培训的同事去兼岗BP或其他业务岗位,会发现很多领导力与管理问题都不是单一的能力问题,而是包含多方面的综合问题。

腾讯不会过分强调培训体系的完整,而更注重解决问题。跟随培训行业的发展,我们希望所有培训解决方案及其推广形式都符合腾讯范儿,具体到培训项目,如项目的体量、所使用的案例、解决的挑战与问题都应具有针对性。

《培训》:为配合业务发展,腾讯学院拥有海量的课程资源,而且90%以上的课程均为自主开发,积累了大量课程开发的经验。腾讯学院的课程开发主要流程是什么,其中包含了哪些原则?

马永武:腾讯学院有3000多门线上课程,300多门线下面授课程。我们在开发课程时,会坚持四个原则。

第一,基于业务需求开发课程,抓住业务痛点。明晰开发什么,不开发什么,优先开发什么,后开发什么。

第二,注重形式的丰富性,避免课程的单向性。一般的面授课程除了方法论,也都会选取场景化的案例、优质的讨论与互动形式。

第三,更强调合作开发。合作开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腾讯学院和业务部门的专业员工或经理一起开发,二是我们会邀请外部商学院共同开发案例,开发的版权归腾讯所有。

第四,课程开发的发起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的结合。单纯地遵从某一方向都会存在弊端。

课程开发流程可以分四个步骤,只有经过以下四个流程,课程才可以投入到使用中。首先,制定选题,我们会根据公司年会上提出的战略、能力模型、业务需求的变化,制定至少半年的课程开发计划;其次,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会调查学员需求,然后搭建课程框架与方法论框架;接下来,便要搜集相关的腾讯案例与最佳实践,进行完整的课程写作与课件整合;最后,进入验收与试讲环节,进行课程评审。

《培训》:近来,腾讯学院在为业务小伙伴提供服务时,很强调要思考清楚“培训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不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马永武: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培训应在组织能力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起协同作用。培训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之前要先诊断分析原因、得出结论。通过诊断之后,我们会发现有些问题是培训能解决的,有些不是培训能解决的。但是,并不是说培训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跟学院没关系,我们会整合、协调资源,协同BP、OD、HRD一起解决问题。

腾讯从去年到今年讨论度比较高的一个话题是:“像顾问一样思考。”我们希望每一个人在诊断出问题以后,要像咨询顾问一样思考――如果是招聘的事儿,我们就靠招聘解决;是激励的问题就靠激励解决;我们希望每位培训人像咨询顾问一样,思考清楚到底是组织架构的问题,还是能力提升的问题。

《培训》:腾讯的人才发展体系已经十分完善,公司高管对培训还有哪些期望,您认为腾讯学院应如何去满足这些期望?

马永武: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完全满足高管的期望,公司高层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的期望都很高,也非常信任我们。对于腾讯学院而言,并不存在培训预算的问题,更多是能不能把资源用好的问题。

为此,我们的培训首先要有腾讯特色。腾讯是很务实的公司,并不太在意你用了哪些全球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而关注到底有没有抓紧腾讯的用户需求;第二,由于公司在不同阶段对领导力或员工的培训要求不同,因此要与时俱进;第三,除了服务于业务之外,高管期望我们能够对公司的人才发展趋势、人才储备进行前瞻陛的分析,预测公司未来两三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从现在起开始做人才储备工作。

另外,腾讯学院一直强调“泛培训”,也就是要将人才培养的范畴扩大,与盘点、整个组织能力提升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同时,培训同事对业务的理解也需要与时俱进,以前我们谈业务是谈产品、平台,现在是谈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生态。为此,培训应面向公司业务当下面临的挑战,真正做到培训与业务的匹配。

《培训》:要与时俱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产品与解决方案,离不开培训创新,腾讯学院如何将创新精神融入学习与发展?

马永武:其实创新在互联网行业或在腾讯公司是―个共识――大家在业务上一直在做创新,而我一直认为腾讯学院也是腾讯业务的一部分。创新的目的应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培训的效果或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尽管我们很注重创新,但并不会为创新而创新。

腾讯学院的创新体现在两点,一是要从业务需求出发,一切围绕解决问题;二是“要多否定自己”。例如我们在第12期飞龙计划开启之前的两个月,就会复盘上一期飞龙计划,大家在总结的时候,几乎很少谈及成绩,而是挑自己的“毛病”,找出可以创新之处。领导力中心还提出一个创意:“请你把飞龙计划取得的成绩全部忘掉,假使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项目,你会怎样设计?”我们甚至让刚刚入职半年的同事提出建议,跳出以往的框架与思路进行创新。

《培训》:腾讯学院很重视面向未来做培训,那么在VUCA时代,您认为腾讯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马永武:VUCA时代下,我们希望未来能跟随公司的变化,始终抓准组织对人才(包括技术人员、管理者等)的要求――这是所有培训设计的基础。由于变化是动态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向就是像顾问一样思考。腾讯在不同的阶段对培训人的要求不同,第一阶段的要求是会开发以及讲好课程;后来要求搭建培训体系,设计混合式学习;现在,我们比较关注微课和开展社会化学习,青睐运用新的学习方式来互动。在未来,我们的―个努力方向是像顾问一样思考,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