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19:5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舞蹈生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由于我有良好的舞蹈底子,所以我学习的也是很快,不久后的专业考试中也考的很好,之后我就开始高考并且顺利的考入了大学。
在大学里我学习的是师范类专业,我想毕业后做一名舞蹈老师,很快的,大学已经过去了两年了,我也可以当一名实习老师了。在我找了很多学校后,终于有一家学校开设了舞蹈课程,我也可以给他们去上课,也是对我舞蹈能力的再学习。我将实习期间的工作收获总结如下:
一、舞蹈教学方面的收获
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除了备课、上课,其余都是琐屑小事。有人说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儿,我看有道理,做教师不需太大的办事能力,却是极其精细的话,就像艺术家对于他的作品一样要想自己的作品趋于完美,的确得花一番工夫。
通过实习期间的舞蹈授课,我发现在教授新舞蹈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讲解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制定有效的练习步骤。按照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节奏,随后是动作练习,最后才是情绪表达。在动作练习中,将组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难度较大的单一动作还分解成局部动作(上肢或下肢动作)。如教授第三套健身秧歌第一段《叫技》时,我先让学生熟悉音乐,准确把握节奏,然后将舞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先教下肢脚的动作,后教上肢扇子和手绢的动作,再结合起来学习,并在这两个基础上加以表情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运动量和动作幅度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度训练。
二、政治理论认识得到提高
为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领导组织全局进行时事政治学习,特别是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我知道文艺骨干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组织者和示范者,我们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创造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使人们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节日活动收获:
为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跟随文化馆工作人员精心组织了文化活动,并有幸成为文化馆辅导小组的一员。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是每年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我们成立了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加强辅导部人员力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系列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各部室,责任到人。由于组织保障措施得力,系列活动共举办包
四、丰富了民间艺术知识理论
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除了认真完成局里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额外的学习流传已久的社火活动、二人台等民间艺术。初步了解了民间举行社火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形式,简单掌握了二人台的节奏动律、舞蹈动作特点和风格特性,弥补了自己在民间艺术知识方面的不足。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两个多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辛苦和做一位舞蹈老师的乐趣以及责任,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它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谁能说得清呢?回顾两个多月的工作,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
关键词:舞蹈 积极性 学前教育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也促使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如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体条件不一,在学习舞蹈课程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学习积极性不够。笔者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已有五年,在此总结一些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积极性的举措。
一、因材施教
笔者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教学的对象,根据教学对象的知识储备情况、身体条件、舞蹈基础确定教学内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非舞蹈院校的学生,与高等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相比存在着身体条件差、底子薄、心理素质差、班级人数多等问题。故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不能照搬舞蹈院校的教学模式。笔者所教班级人数为50人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到统一。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教学难度,先从单一动作,再到复合型动作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舞蹈的美育价值。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舞蹈较其他学科相比是一门比较特殊的专业,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尤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又处在学习舞蹈的入门阶段,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单调而乏味,让人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导致学生兴趣日益消减,常常萌生厌学甚至放弃的念头。因此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交替进行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视频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说唱跳结合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三、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舞台表演的机会不多,舞台经验欠缺,因此,带领他们观看相关的舞蹈表演非常重要。观摩可以激发学生表演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今后学习舞蹈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例如笔者曾带一个班观看河源市举办的中央御府杯舞蹈大赛。比赛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节目很美、视觉效果好、表演过程中很有感情、想参加类似比赛等。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欣赏舞蹈、评价舞蹈、通过舞蹈表达情感。笔者惊奇地发现,参加观摩的班级与未参加观摩的班级相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领悟性、自觉性明显要高。故为学生提供相关观摩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提供表演舞台,进一步增强自信
观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舞蹈和热爱舞蹈,提高学生上台表演的欲望。为了站稳讲台兼顾舞台,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岗位是对接幼儿园,因此,利用上台表演塑造其气质丰富舞台经验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借助各种平台让学生施展才华,不断成长,如以赛促教,利用河源市每一年举办一次的全市幼师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借助五四晚会、元旦晚会、社团表演、送戏下乡等多元化平台为学生搭建成长通道。
五、增设实习环节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但很多学校没有开设实习。实习是幼师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也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实习的平台近距离接触到今后教学的对象,也能更清晰地明确在今后工作中哪些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如弹唱跳说是幼儿园每日课程中最常用的,学生通过实习直观地察觉到这些技能的重要性,从而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时光如流水般,转眼间,大三的学习生活就即将结束,在这三年中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夏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过得更充实,更丰富,更精彩。这是我大学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两个多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辛苦和做一位舞蹈老师的乐趣以及责任,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它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回顾两个多月的工作,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
首先,我将实习期间的工作收获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认识得到提高
为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号召十七大使我知道文艺骨干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组织者和示范者,我们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创造出更多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使人们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舞蹈教学方面的收获
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除了备课、上课,其余都是琐屑小事。有人说教学干的是良心活儿,我看有道理,做教师不需太大的办事能力,却是极其精细的话,就像艺术家对于他的作品一样要想自己的作品趋于完美,的确得花一番工夫。
通过实习期间的舞蹈授课,我发现在教授新舞蹈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讲解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制定有效的练习步骤。按照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节奏,随后是动作练习,最后才是情绪表达。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运动量和动作幅度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度训练。
三、充实压力新天地的收获
学校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忙碌,生活范围相对狭窄,而工作以后,虽然呆在单位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却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最终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充满好奇,生活也日渐丰富。工作要求要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压力是自然而然的。到了工作单位,很多时间就要以工作为重,似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了。每天就是以工作为中心,不断的领悟和学习。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技术和课题,需要尽快地了解和学习,实习之余,还要兼顾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撰写,这些压力似乎都需要我们慢慢去适应。
学校是一座“象牙塔”,在里面你可以生活的悠闲惬意,可以暂时忘却社会和生存的压力。但是生活总在前进,人总要长大,告别“象牙塔”是迟早的。工作单位和社会却更像一个“大熔炉”,不仅挑选出真金,更要将其锤炼成英。
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不难看出:
①其具体内容与组织形式仍旧较为单一,通常仍旧通过集中实习、委托形式以及分散形式进行。安排实习的时间不足。
②实习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本功仍旧不够过硬,无法掌握丰富的设计教案能力,语言表达欠缺合理性,无法良好地制作教具,不具备综合型弹唱、创编舞蹈技能的能力。一些实习生在进行教育实习阶段中,不能契合幼儿心理特征,进而导致了一定的沟通障碍问题。
③理论以及实践无法统一,实习生不能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
④在实结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即较易受人为左右,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不同均会导致评定成绩的不同,有失公平。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科学策略
1提升教育实习课时比例,做好充分准备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对自身基础教学技能的验证以及全方位地体验实际教学生活,均需要充足时间的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扩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比例,令教育实习全面渗透至教学计划的全阶段中。大一阶段可引导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大二阶段可安排学生在幼儿园展开教育见习,在大三阶段可引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进入大四阶段则应组织集中性的实习任务,进而令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幼儿园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核心主体,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意识到教育实习环节的核心重要性。实习生应在实习前做好充足准备,将该过程作为校验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应强化耐力以及适应力的训练。例如,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幼儿园参观实习,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在校期间,学生应有效应用各类资源,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应扩充知识面,进而有效应对实践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因此,实习生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锻炼。应注重各类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实习生应注重综合艺术技能的学习,例如唱歌、琴棋书画、舞蹈、讲故事等。同时应强化语言表达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游戏编创能力的锻炼。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幼儿园实践工作,展示自我才能,实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
2丰富实习内容与组织形式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果,应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丰富组织形式。在知识教学层面,应增加实用性内容,例如,幼儿园教学法、游戏设计引导、活动安排、卫生保健等。另外,还应扩充素质训练内容,如人际交往、教学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令学生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能力训练环节应优化艺术技能训练,配备齐全的实习用具设备。课程组织形式安排上,应引入虚拟场景训练模式,开创更加真实形象的实习教学环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形成丰富体验,并产生不同的问题,进而可激发其智慧,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对于评价内容层面,不应单纯地将完成实习之后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视为唯一标准,而应注重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实习态度、职业情感、不断进步的空间等。对于考核管理以及评价主体层面,应将学校评价作为核心主体,开展实习单位评估以及实习生自我评价。另外,应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中的成绩同其取得的学分以及毕业证书有效的联系挂钩,进而令学生真正地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应合理地制订综合评估量表,提升评价管理可执行性。
三、总结
幼儿教师全科综合培养培养模式一、更新课程结构,强化综合培养
凸显全科综合培养模式要求,科学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向学生呈现从事幼儿教育必需的综合知识体系,培养其综合设计幼儿教学活动和多学科教学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多科目系统学具的制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习课时比例,将学院授课与实习交叉融合,实现螺旋式推进。
1.按学习领域配置课程,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在课程方案设计中,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课程方案设置了五大学习领域,即儿童心理发展、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实践,在课时安排上,加大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课的比重。
2.拓宽课程开设面域,突出特色培养
引进蒙台梭利教育、多元智能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及其内容,拓展内容面域,积极打造广域、综合教育之特色。增设特殊幼儿教育、营养师、育婴师、幼儿英语、保健与安全、社会交往与家园合作等课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3.增加选修课程比重,拓宽学生发展空间
在选修课体系中,充分考虑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等特色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特殊要求,提供相关的选修课程,为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就业提供充足准备。在科目和课时比例上,进一步加大选修课比重,见下表。
4.实施学分制,保证学生培养质量
对开设的课程实施学分制考核,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基础上,必须达到学分要求,保证培养质量。三年制学生必修课计56学分,选修课必须达到24学分;五年制学生必修课计136学分,选修课必须达到20学分,达不到规定学分要求的要进行补考或重修。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学生参与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多种教学设施或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主线,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发展,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强化教具设计能力。每8~10名实习生配备一位高校教师和一位基地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加强学生教具设计能力培养,将语言、数学、美劳、行为训练、感觉训练、科学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尽力设计成相应学具或教具,通过内容表达形式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专职兼职教师相结合,优化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优化师资队伍。
1.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通过师资引进、国内外进修等激励措施,提高学前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增加硕士学位及副教授以上教师数量,使其比例达到60%以上。
2.加大外聘专家型教师的比例,并内聘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艺术教师,承担音美学科的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指导任务,实行专职兼职教师相结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3.实施“双导师制”,聘请实习基地园所的优秀教师作为我校兼职活动指导教师,来校举行讲座、开设课程和指导学生实习。
4.建立“校际联盟”发展机制,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健全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互动双赢机制,充分调动实验基地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逐渐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数量充足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满足全科综合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的需要。
四、教、学、做一体化,凸显实践能力培养
围绕教、学、做一体化,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大学生见习、实习的比重,使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学生在校见习实习时间不少于18周,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生在校见习实习时间不少于22周,具体安排如下:
1.三年制专科
第一学年到基地园所见习4周,重点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整体运行过程;第二学年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到基地园所实习6周,配合学科教学进度,重点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并参与实践,尝试进行教学及活动的组织实施;第三学年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按照实习计划,到基地园所集中实习8周,明确实习目标、内容、要求,及时总结实习的收获,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五年制专科
第一、二、三学年到基地园所见习每年2周,重点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整体运行过程;第四学年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到基地园所实习6周,根据教学实际,分段进行,配合学科教学进度,重点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并参与实践,尝试进行教学及活动的组织实施;第五学年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按照实习计划,到基地园所集中实习8周,明确实习目标、内容、要求,及时总结实习的收获,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评价坚持课堂内外评价结合、试卷与大赛(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考核结合、课程成绩与资格证书结合的“四结合”举措。教学中也积极探索各种考核方式,舞蹈、音乐综合课实施考评委员会小组考核;育婴知识与技能、营养配餐与卫生实行以证代考;FLASH动画制作、电脑美术实行无纸化机考。
学生评估方面,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评估体系,重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活动课的全科指导,采用学分制评估模式,实施全程、多元的评价制度,把学生实习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还应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在招生计划、就业保障、专项资金支持、硬件条件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孙柏如,汪嘉露,路雨萌.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1,(3).
音乐表演专业隶属于现在的音乐与舞蹈学院,作为曾经艺术系四个专业中唯一的音乐舞蹈类专业,在之前的发展都是较为缓慢和不健全的。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表演专业如今已经成为了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为百色学院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毕业音乐会、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学生专业比赛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
一、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本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实践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从2015级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不适应发展的理论课程,调整部分实践课,新开设部分实践课,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促进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调研反馈结果以及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以下调整:
精简课程,删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论课,减少学时学分。如删复调课,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和歌曲写作课为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课,将舞蹈方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整合成乐理视唱课等。
优化课程,增加特色课程,总体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将原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课升级,并更名为作品排演课。夯实理论基础,增加少量课程,如声乐作品赏析、器乐作品赏析、音乐论文写作等。
技能性课程比重增大,实践性学分比重明显增加。
通过开设的课程或者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如民族特色课程有原生态艺术表演,作品排演,壮、苗族舞蹈,瑶、彝族舞蹈等,红色课程有红色歌谣赏析等。
通过毕业演出检验学习成果,演出内容部分体现出民族性的特色和革命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设
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院转型发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舞台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台表演的流程,了解舞台设备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学院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原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分别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办学作为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或者实践指导老师,对比赛、演出等进行指导,共同参与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育人作为选拔一定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逐步丰富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合作就业作为录用我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舞蹈专场、特色文艺演出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演出、作品创作,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通过近年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使得音乐与舞蹈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宽广,艺术审美和舞台演出层次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由于学习歌舞团的不少原创节目或经歌舞团教师指导过的参赛节目,在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必须继续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和指导原则,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沟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顺畅的合作机制,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秀的民族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三、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
将毕业论文以论文答辩和写作的模式,改成论文写作和音乐会并存。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形式为主,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形式为辅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或撰写毕业论文(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
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完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思想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注意突出红色、民族和边疆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要求。围绕选定曲目(剧目)、指导、中期检查、评分、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教师要了解与检查筹备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实施情况,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做好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总结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主修学生第五、第六学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划线,后15%的学生不具备开音乐会(舞蹈专场)的资格,只能以论文撰写(理论研究)的方式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自主原则
学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要综合运用所掌握基本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统筹、排演一场具有专业性质的毕业音乐会(或舞蹈专场)。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但主要以学生为主。
四、建立教学观摩音乐会制度和教师音乐会制度
在各项改革的内容中,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是属于从教师的层面自己进行改革,提倡教师每年举办一次教师教学观摩会,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风、学风,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良好教学环境。观摩音乐主要是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自己近段教学集中的展示和检验,是能较客观的体现出教和学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规范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报节目单制作、服装装扮等各个方面,教师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
(二)实行奖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举办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等形式的音乐会。对于超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师,每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音樂会后总结
音乐会后教研室对音乐会中间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学习的方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在改进中提高音乐会的水平。
通过改革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知识,也发现了问题,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
五、设置专业比赛项目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目前的能够参加的唯一声乐或者舞蹈比赛项目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歌手比赛或者舞蹈比赛。但这两个比赛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围内进行的业余比赛,就是说对于学习歌唱和舞蹈专业的同学要同其他学院的业余选手进行比赛,这样跟其他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可比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二级学院在院内举办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
具体比赛规则如下:
(一)每年举办一届声乐类和舞蹈类专业比赛
争取由学院团委举办,提高比赛规格,扩大比赛影响,将比赛与红色合唱团一起打造成学院的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为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
声乐和舞蹈教研室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之后决定改变以往比赛不够严谨和规范的行为,制定出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比赛规则。
(三)实行奖励性政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关键词:舞蹈学 本科 培养目标 人才规格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舞蹈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到各省市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都开设不同规模的舞蹈学本科。而且办学方式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此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凸显出重要意义,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论文 毕业论文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规定的等级要求。
4、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
1、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士学位课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方面起到瓶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舞蹈学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论,获得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几门学士学位课程。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主要进行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旋转练习、技术技巧练习,主要为学生学好民间、身韵、排练等专业课服务,适合全程开设。学生将从中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备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鲜族舞、维族舞、秧歌、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旨在掌握各类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特点,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类民间舞的律动,获得较强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这门课程也应该全程开设。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以元素训练(提、沉、冲、靠、拧、倾、曲、圆)、步伐训练、技巧训练、短句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为主。目的是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动、静、刚、柔、气息协调一致的运动审美规律,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所在,增强身体进一步的开放和表现能力。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剧目排练课选取单、双、三人舞、群舞等优秀舞蹈剧目为教学内容,于二、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艺术形象,增强舞蹈表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舞蹈语汇的表达能力。
舞蹈编导课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交叉,于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编导理论知识,能大胆的进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等舞蹈教学演出和一些群众辅导和编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纲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为基本内容。在二年级全年开设,加强对中外各少数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绍,简介外国舞蹈的文化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舞蹈历史观,并能学以致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概要地、系统地阐述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累,适宜在三年级开设。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风格的舞种、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创作原理;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 舞蹈艺术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表演创作能力进人更高的层次。
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 懂得基础乐理,才便于深入学习音乐。视唱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练耳发展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一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视谱、听音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艺术、自娱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组合等课程。各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与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师范性问题,在当代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探讨。但是,至少要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并且与艺术实践(采风或者舞台表演)相互交叉进行。
2、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从微观上,每一门必修、选修、限修等课程,无论期中、学期末考核,都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
科目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备注
芭蕾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完成动作元素,30分 。
二、准确把握节奏、规范地完成动作元素,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肢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40分。 技能
编导常识与舞蹈赏析 一、能够自己自编结构完整的教学训练组合或者简单剧目,30分。 二、能够基本把握教师的意图以及舞蹈音乐的情绪以及结构,动作元素发展具有一定主题性并有较合理的舞台调度,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所编导剧目较有创意以及较高的思想性以及表现力,40分 理论与技能
其他专业课程均有如上所示类似的评分标准。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突出专业基础课的能力特点。增设专业选修课,按照舞蹈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开出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按照学习规律进行调整,重点是能力的形成,明确每一门课程应该达到的具体能力,各课程群应该形成的能力单元,注重学习能力、学习策略、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3、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4、努力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全体教师把教书与学习相结合,树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多渠道交流探讨的机会,建立学习制度及学习共享系统。
5、教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推进校本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多搞科研,尽量把教学问题列为科研课题。
6、建立导师制度。给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7、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记录在案。
8、完善终结性评价,实现考核手段多样化。考试采用表演式技能考试、笔试、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把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9、开展特色活动,发展学生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一、合理设置培养课程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分别是基础理论课、技能课及教育实践实训。基础理论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识公共课,一部分是学前专业理论课。通识公共课中,重点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知识的工具性为切入点,淡化理论知识的推导,注重对教学知识的挑选和更新,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如在《法律基础》课程当中,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应重点突出对我国《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除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外,可重点突出运用各种软件进行教具教案的制作,如运用PPT等软件制作动态动画等。对于公共课教学重点应放在针对专业的实用性上。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课程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大主体。把这部分知识放在低年级开展有利于学生后期在技能和实践课程中对知识的领悟和升华。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课程论、幼儿营养与保健等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些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在开展核心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将相关从业资格证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大致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证、育婴师证等。
幼儿教师资格证是从事幼教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资格证,因此可设置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结构。针对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不到幼儿园教学的情况,可设置保育员、育婴师的专业知识,如早期教育的生活保健与护理,早期教育教学组织等课程,以此帮助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适应除幼儿教师以外其他工作岗位,加强职业性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也是培养的重难点。技能课属于实用技术,重点强调应用性和实施性,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化的重头戏。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教学技能如幼儿语言、数学、音体美的教学法和教师口语;音乐技能如钢琴、声乐、视唱练耳等;舞蹈技能如舞蹈和少儿舞蹈创编等;美术技能如简笔画和儿童画的创作辅导;幼儿游戏设计、手工制作等。在这部分课程中,应注意本土文化与教育技能的融合,可以开展相应的舞蹈、声乐和手工课程,如藏族的舞蹈、东北的剪纸、民族地区的蜡染、雕刻等。在课程中除了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上技能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把这种能力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如在美术课上,除欣赏经典作品外,还可启迪学生进行绘画构思与设计;舞蹈课上除了让学生会跳会创编外,还应让学生认识“身体语言”并将该语言带入教学中,提高教学组织管理能力;音乐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爱弹爱唱、敢弹敢唱、弹好唱好的能力;手工课除了锻炼学生利用日常物品制作作品的能力外,重点要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总之,技能教学不仅是基本教学技能的熟练和习得,更应是艺术素养的熏陶,使学生在几年职业化熏陶之下以饱满的职业姿态走上工作岗位。实践和实训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第三大核心课程。实践实训对学生的知识促进作用非常显著,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如此。
在实践和实训中,学生不断丰富感性经验,体验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领悟和升华已习得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身职业化技能。真正的职业化培养应该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始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和实训课程应该贯穿三年学习整个过程,统筹安排好各阶段的实习活动,而非毕业前的突击实习。实践实训课程可以由教育见习、课堂观摩、案例报告、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如在第一学期设置1至2天到幼儿园的教育见习,重点是了解和熟悉学前教育活动,增强对幼儿园环境和教学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理解;第二到第五学期每学期设置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到幼儿园进行专项教育实习,如幼儿园的教学安排、环境创设、一日活动安排、游戏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幼儿的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等;第六学期全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同时在第二到第五学期安排校内专项技能的实训,以观摩教学录像、教学比赛等形式开展。在寒暑假安排学生自主实践,并以报告形式总结假期中实践的困惑和经验,开学后由教师及时指导和帮助。通过一系列实践实训,学生始终保持对幼教职业的接触和认识,不断体验、升华、总结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幼教职业角色的历练中。实践证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使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得到落实,才能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才会更具生命力。
二、培养职业认同,进行职业教育指导
职业认同感指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体验到乐趣。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因此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对其职业化有重要意义[4]。大学是学生形成职业观的重要时期,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的学生会建立起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在今后职业生涯中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在新生入学时即可进行系统的职业认同教育,且贯穿学习生涯始终。如在入学之初,集中开展专项活动,由领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从不同层面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特性、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教育。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对于本专业的肯定十分有利于学生职业认同度的形成与提升。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认同熏陶,强调职业特性和良好发展前景。职业教育指导通常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针对学前教育学生而言,从入学初就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使学生对未来职业有清晰的意识。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学生依据自身个性特质、社会现实等因素选择职业生涯道路和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
三、多元化的师资配置
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以跳、唱、画为特点,同时包含其他教师的基础技能如“三字一话”。现在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跳、唱、画相结合,激发幼儿的感观,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这些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对幼儿教师教育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除了配置不同专业技能的学前教育教师外,还应设置多元化师资弥补学校自身教育远离幼儿实际教育情境的缺陷,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综合需求。如实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两位专业指导教师。一名为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一名为实习单位选拔的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两名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理论、技能和实践实训指导。同时,定期聘请学前教育的专家、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学、答疑解惑和职业化指导,以此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组成结构,建立多元化教师队伍。综上所述,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幼师人才,关系到学生入职后是否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时刻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从课程设置、职业认同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化培训,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中的职业化教育需要不断研究、实践和探索,方能满足新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
作者:唐燕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一、充分准备,科学规划
我班在上学期就开始进行实习动员,让学生熟悉自己手上的教材,撰写教案,请教材教法老师担任评委,进行班级微型课竞赛,同时安排部分学生到都匀一中听语文教师的课,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并充分感受到实习前的紧张感。在本学期开学时,就由周健自主任负责,组建了XX级本科(1)班实习队,拟订实习计划,把实习篇目分到每个学生手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以及实习学校班级的分布情况(高一年级11个班),注意高下结合、特长搭配,使学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将学生分为11个组进行试讲。指导教师责任到人,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学生编写教案,钻研教材教法,听学生试讲并提出修改意见。由于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督促有力,前期试讲效果好,学生积极性高。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备课
前往实习学校前,所有实习生都在实习队指导教师下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并反复修改,写出了教为完整详细的教案,同时在试讲中不断改进。在正式上课之前,安排了半周的听课任务,实习生听原任课教师的课。利用这段时间,实习生虚心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请教,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结合班级实际继续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备课精益求精,做到胸有成竹。
2、课堂教学
本次实习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实习班级为单位把任务落实到各组,由实习学校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备课、上课的把关检查,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所有实习生必须经过指导教师批阅并签字同意其教案后方可上课。在课堂教学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独立写出了质量较好的教案,并在预讲和试讲中得到逐步提高。
在实习上课时,绝大多数实习生都能较好地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掌握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性和学生动态,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流畅,所有学生都能按照要求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板书清楚规整,讲授比较准确生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有近半数实习生上得较好,特别是左慧、杨静、陈娟、石冰燕、罗方亚、陈军、张贵南、莫如能等同学的课堂教学更是取得了明显的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实习学校的好评。
3、作业批改
为使学生的所学得到巩固,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我们要求课后布置一定作业,实习生以组为单位集体进行批改,尽量做到全批全改,增强了教学效果。
4、课外辅导
充分发挥实习生的积极性,凡早读和晚自习是语文科目的,实习生轮流值班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深受学生的欢迎。
5、听课
广泛开展听课,规定同组成员必须全程互相听课,同课头的尽量听,同时有选择地听其它组的课,听课后进行评议。原则上每个实习生必须听课40节以上,并做好规范的听课记录。
6、班主任工作实习
根据实习计划,本次实教学实习外,还要实习班主任工作。每实习小组设组长一名,由组长排定班主任的次序表,原则上每人负责五天。实习班主任的实习生首先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全面掌握班级情况,熟悉学生和班干组成情况,了解学生的特点,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目标,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习生负责检查、监督早自习、晚自习和课间操的情况,维持课堂纪律,检查卫生值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如篮球、排球赛等。在实习中,实习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实习工作,以身作则,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受到实习学校师生的称赞和好评。
三、及时总结,共同提高
为利于工作的安排和开展,同时也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的机会和环境,实习队每周六晚8点—10点都要对本周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由领队周健自主任主持,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谈实习体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评议,及时改进。在会上,指导教师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安排、布置,保证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还共同协商解决一些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如生活问题等,给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在实习师生繁重的实习工作之余,力图增添一些轻松的氛围,劳逸结合。实习队利用周末和学生以班为单位举行联欢会、为实习学校的“文艺周”组织排练舞蹈等节目及组织实习队与实习学校的篮球友谊赛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实习队师生的业余生活,也增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大家都感到这次实习既充实又有意义。
五、团结一心,共创佳绩
万圣节是每年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人们认为会“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1在这喜气洋洋的金秋,--幼儿园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神秘有趣的万圣节,之前为了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让孩子感受良好的节日气氛,我们在主任及组长的带领下英语老师们发挥奇思妙想、献计献策,大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活动方案。自此全体老师和孩子们对11月1日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早上一入园就可以看到巫婆、幽灵、僵尸、芭蕾舞者的造型在门口列队迎接,小朋友们还可以伸头进去请家长拍照,呵呵!其实这些怪物们并没有那么可怕嘛!牛仔造型的老师和可爱的南瓜宝宝们热情的给小朋友问好!happyHalloween!
为了更好地体验这个节日的意义和趣味,老师还在上午带领小朋友到社区小朋友家做客,于是在社区路上可以看到一队奇装异服的小朋友,喊着不给糖就捣乱的口号到了小朋友家里肯定会受到热情款待,为了答谢阿姨奶奶们美食和水果,我们小朋友还表演了节目给他们看,总之这一上午小朋友们又吃、又玩好开心呐!特别是阿姨包的水饺真好吃!有的小朋友吃了八个呢。
到了下午,可惜天公不作美啊,竟下起了雨,于是我们用了第二套方案,互动环节改在多功能厅分两组做带动操。在夜色朦胧中幼儿园里好不热闹,一边是穿着巫婆、鬼怪等的衣服的大人领着孩子手拿手电筒四处寻宝。另一边是在多功能厅小舞台载歌载舞大家一起做互动舞蹈。
大家一起跳着《Trick ortreat》,灯光闪烁,全场齐唱,浓浓的节日气氛四溢,家长小朋友们好不兴奋,活动得到了家长与孩子的一致认可。这边是多功能厅,歌舞升平。那边寻宝的孩子也不亦乐乎,特别是大班的家长跟孩子们全然不顾天气的原因,撑着伞,拿着手电筒,在兴高采烈的找寻宝贝。雨中寻宝不但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而且更好的增进了亲子的情感,比预期的更加快乐有趣。活动结束后有些家长和小朋友还意犹未尽,大家一起期盼下一次万圣节的到来!
2021年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2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鬼节,我们幼儿园为了让幼儿更多的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我园也在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了隆重的万圣节活动。
这次活动家长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家长早早的来到幼儿园,为自己和宝宝化妆换衣服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我们的老师这次也是别有用心,自己为自己设计了非常特别的造型。家长和孩子在走show的环节中都表现得特别出色,但由于有些家长太急于给自己的宝宝拍照片现场有些乱,通过这次活动,我在这里反思了一下,应该在活动之前通知好各位家长一些活动细则,现场的秩序就会好很多。
我们的活动除了走show以外,还精心准备了一个讨糖的游戏,孩子跟着音乐一边唱英文的讨糖歌老师一边给幼儿发糖,在这一环节中家长和孩子特别高兴。活动结束后家长和我们老师一起清理现场在这里在忠心的感谢每位家长,谢谢你们对本园活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以后在活动时应该将所有问题都考虑周到了,那才会让活动更加精彩。
2021年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3为庆祝万圣节的来临,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而又有趣的节日游戏。而万圣节对于国内的宝宝已经不再陌生,在这一天,家长们会将宝宝打扮起来,参加各个地方举办的派对,像过六一一样快乐地享受这一天。
2021年10月19日上午,--社区辖区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万圣节亲子活动,让小朋友愉快地玩乐一上午。
活动开场舞蹈是“大王叫我来巡山”,宝宝们在老师热情的手势舞带领下,尽情扭动自己的小身体,场面顿时就热闹起来,怕生的宝宝也开始挥舞小手动起来。
第二个环节是有奖竞答,向大家提问万圣节的百科知识,这个妈妈们比较懂,跃跃欲试地举手回答,答对就有个小奖品。
第三个环节又是一段舞蹈“ring around therosie”,虽然宝宝们听不懂英文,但是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很有节奏感,宝宝们还是很配合地做出各种动作。
第四个环节是亲子游戏,老师将道具全部搬出来,请两组小朋友在家长的指导下一起拿着曲棍球球棍把南瓜推入到小洞里,宝宝们一看道具,全部待不住了,拉着家长的手都要第一个玩游戏,当然,后面在老师的引领下全部乖乖排队啦。
第五个环节是亲子手工,制作万圣节南瓜面具,小朋友可以用画笔和绒球给老师分发的面具上做装饰。
最后一个环节肯定就是发糖啦,小朋友心心念念的糖果开始分发,在吃之前大家一起喊出“不给糖就捣蛋”的口号,活动圆满结束,先预祝大家万圣节快乐!
2021年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4转眼间,秋高气爽、景色怡人的金秋十月已经进入尾声。但是在立冬之前,这个秋天仍然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惊喜,那就是10月31日西方的“鬼节”——万圣节。对于孩子来说,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万圣节不仅仅可以让孩子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更可以增强孩子的勇气,让孩子相信世界上并不存在鬼,鬼只是人们扮演出来的,锻炼孩子们勇敢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在这一天能够玩的开心,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我们的老师利用午休时间自制的南瓜、小蝙蝠、蜘蛛网以及小蜘蛛,都在万圣节前一天晚上利用孩子们离园之后的时间悄悄布置起来,连我们的小模特也换上了节日的服装。传说每当万圣夜来临时,孩子们都会打扮成小妖怪的模样,提着用南瓜做成的“杰克灯”,喊着“不给糖就捣乱”挨家挨户向大人们索要糖果。我们也提前请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们准备了化妆的服装,让孩子们在这一天能够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
10月31日一早,当孩子们发现每天都整洁的幼儿园一夜间变成了故事中的万圣节城堡,每天游戏的滑梯变成了探险城堡,孩子们好奇极了,连每天晨检的医生阿姨也带上了魔法的帽子给我们晨检,大厅不一样了,教室也不一样了,就连食谱都不一样了。孩子们新奇极了。Jason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外教Jason把卫生纸和黑色的塑料袋穿在了身上,给孩子们讲了有趣的故事,还玩了有趣的游戏。户外的探险中,时不时飞过的蝙蝠,也着实让孩子们感受到要勇敢才能战胜困难。
一天的时间很快结束,品尝了食堂叔叔特地做的南瓜盅,孩子们对万圣节的意义又增添了新的认识。相信家长和孩子们都能够感受到为了给他们创造良好环境而加班的老师们的一片苦心。我们也会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更加用心。
2021年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5经过半个月的讨论、策划到最终实行,万圣节活动最终在周四下午顺利举行。之前预想的种种混乱,在各工作人员,特别是体育老师的给力支持下,并没有发生,而且现场的游戏井然有序进行着。因此,即使“奋战”了一天后很累,也还是很开心。晚上,看到学生diy的面具,更是佩服他们的创意和绘画能力。
一个活动的成功举行,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从各个游戏环节的人员分配,到各班主任、英语老师对本班学生进行活动的情况落实,中间经历了一些摩擦和延误,也少不了大部分工作人员的认真投入。
在活动过程中,我主要进行游戏负责人员的分配和部分物资的购买。最初的策划方案并没有人员的具体安排,导致实超额的工作量和其他人员的无事可干。当把各游戏负责人确定下来后,大家各司其职,组长只需进行提醒和统筹,工作过程显得更加有序。物资购买方面,由于预算比较迟批下来,购买时显得很仓促。不过卖家和快递都很尽力帮忙,没有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很大影响。不过,如果时间能提前些会更好。
活动中遇到比较大的摩擦是初二年级的万圣节活动举行,也是我们需要进行反思、改进的问题。作为宝一外的实习老师,我们有义务和初一的实习老师合作策划万圣节活动。但作为初二年级的实习老师,我们没有提前和指导老师沟通,知会她们初一举办万圣节活动这件事。结果是活动举办前两天,指导老师偶然和我提起万圣节打算在班里举办活动,我才和她说起初一即将举办万圣节活动的事。出乎我意料的是,初二的英语老师不仅不担心课时紧的问题,还很乐意举办活动。她们认为,初二学生整天学习,比较少活动,难得有这个机会放松一下。另外,看到初一的学生有游戏玩,他们什么活动也没有,加上之前网上的传言,很可能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总之,老师们很希望学生能参加这次万圣节的活动。但由于场地和时间准备等问题,和初一学生一起到体育馆举行活动不大现实。于是,我们商讨能不能在各个班级举行,在第七八节课之前由实习老师负责游戏的组织,指导老师协助维持秩序。另外,老师们利用中午英语练字的时间,教会学生唱一首有关圣诞节的歌曲;下午最后一节社团活动课,为留在教室的学生播放影片;周六日回去做有关圣诞节的手抄报。虽然初二的学生不能到体育馆玩游戏,不过各班进行游戏的情况也不错,特别是发糖和南瓜灯的环节,学生都很兴奋。从早上第一节到下午第六节,各班的圣诞节活动有序进行着。虽然初二这次顺利举行了活动,但个人觉得以后两个年级举办活动时还是互相知会比较好。
由于初二的年级组长和实习老师开过会,强调以后有什么活动要及时知会她们,因此我们说了这次初一即将进行的配音大赛。她们依然很乐意让初二的学生也参加这次比赛。
关键词:音乐表演;舞蹈;教学;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199-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歌舞方向)专业是一门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歌、舞、表演能力的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实践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其中,《舞蹈》作为该专业学生未来从事歌舞创作、专业表演、专业教学所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无论是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和教材选用方面,都要求教师在传统舞蹈教学基础上寻求突破,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歌舞表演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道路。
一、明确专业定位,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
结合音乐表演(歌舞)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特点,舞蹈课程教学以“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表演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强调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在专业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着力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使学生在具备舞蹈表演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运用基本技能进行音乐剧人物形象塑造和表演的能力,尤其是音乐剧表演所需要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上紧跟时展,密切关注当前国内外音乐剧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根据21世纪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结合歌舞表演专门人才培养的总体需要和目标,适时调整和改革舞蹈教学的重心与内容。
二、立足培养目标,形成“八位一体”的舞蹈课程体系
音乐表演(歌舞)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歌、舞、表演能力的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实践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但在教学实际当中,学生的舞蹈基础必然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教学规划必须联系实际制定。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并经过系统地研究,将舞蹈教学与音乐剧表演紧密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挂钩,制定了“八位一体”(即集成整合芭蕾基训、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性格舞、剧目排演、舞蹈编创、舞蹈史论等八个方面教学内容)的舞蹈教学计划,分别在不同阶段进行实施。
(1)芭蕾基本功训练。指古典芭蕾舞训练,目的在于运用这种国际公认的科学训练方法规范学生的身体形态,解决学生的肢体柔韧性和协调性问题,使他们对舞蹈训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在舞蹈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
(2)现代舞和爵士舞。在音乐剧中运用的较多,而且对于以前没有正规学习过舞蹈的学生来说,这两门课可以挖掘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开发他们的舞蹈潜能,激发他们个人的舞蹈感觉和表现力,更加有助于我们个性化的表演人才培养。
(3)性格舞和踢踏舞。主要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储备,使他们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不同风土人情的舞蹈,为以后在音乐剧中的表演打下基础。
(4)中外舞蹈史。作为拓展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于艺术发展史和艺术理论的知识积累,以理论学习指导实践。
(5)舞蹈编创。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舞蹈学习程度、兴趣和未来的个人发展进行选择学习。
(6)剧目排练。从第一年就逐渐进入学习范围,因为单纯的舞蹈技术课是较为枯燥的,剧目排练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广泛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演出和比赛作好准备。
在教材选用上以核心教材与自编教材结合为主,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密切关注国际最新专业资讯;积极聘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指导学生排练音乐剧、开办大师班等,努力探索舞蹈教学的创新之路。
三、教学创作并进,形成素质优良、艺术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
成立舞蹈教学课程组,吸收多年从事舞蹈表演及教学的教师加入。保证课程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中逐渐形成特有的方法和理念。鼓励课程组成员加强教学研究,重视专业创作,在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编排多个优秀剧目。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进行讲学,并与专业院校单位开展教学合作,开展教学实践交流,开阔师生眼界,了解最新动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创作型、研究型师资队伍。
四、结合专业实际,形成“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音乐表演(歌舞)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可归纳为以下“四结合”的原则:
(1)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结合。舞蹈技术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必须是有血有肉、生动鲜明的形象。歌舞专业的学生或许不能达到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准,但是可以在艺术表现力上下功夫。在教学中,始终将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相结合,联系戏剧表演课程学习内容,强调人物感、戏剧性,使学生在简单的动作练习中培养舞台感觉。
(2)音乐素养与舞蹈训练结合。该专业的学生大多有教好的声乐或钢琴基础,对音乐语言的敏感性大于肢体语言,因此在教学中,用不同风格的钢琴曲、爵士乐、民间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进行舞蹈,舞姿、动作、呼吸、感觉都要与音乐融为一体。
(3)集体授课与个性培养结合。学生个性不同,对于不同舞种学习和掌握的能力就不同。在集体授课的同时,挖掘学生个人的表现力和擅长的舞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个性,使他们了解了自己适合和擅长的舞蹈,在学习时就更有动力。同时绝不放弃以声乐为主考入的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舞蹈潜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打造全面发展的歌舞表演人才。
(4)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除课堂学习外,大力加强剧目排练,结合歌舞专业的特点,编排音乐剧舞蹈片断等,同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校内外演出活动,通过艺术实践一方面检验教学成果,一方面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积极改革教学形式,以课堂集体教学、教师个别辅导、学生选修和学生自练为主要手段,针对基础不同、专长不同、性格不同的学生制定教学方向,培养多元化、高素质、有专长的歌舞表演人才。
五、强调舞台实践,形成“从教室到舞台”的实践型教学理念
强调舞蹈教学实践大学四年“不断线”,从一年级开始即强调舞台实践的重要性,在严抓基础教学的同时,编排各类舞蹈作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项演出实践。在多家文艺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使实践表演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从教室到舞台”的艺术实践既辅助教学,也促进教学;既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同时也检验课堂学习成果,逐步了缩小课堂到舞台的距离。
关键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J7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24-02
我国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艺术教育输送合格的音乐人才,作为一名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是一专多能型的,不仅要具有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还需要有舞蹈教学能力,这些是复合型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承担培养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师的高师并没有对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不符合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舞蹈基本技能较差
舞蹈教学能力必须以专业技能为基本保障,前提就是教师本身要会跳,教师如不能以正确和美的舞蹈形态、技巧为学生做示范,就根本谈不上舞蹈教学。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技巧都比较薄弱,舞蹈美感缺乏,直接导致无法胜任中小学基本层面的舞蹈教学。
二、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薄弱
舞蹈理论是舞蹈教学的根基部分,对整个舞蹈教学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和意义,但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在对舞蹈基础知识和概念不清晰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教学,常出现错教和误教的现象,这对舞蹈启蒙教育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三、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差
在舞蹈教学中,编舞是舞蹈教学能力中的高级行为方式,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编排水平普遍较低,课堂教学单一,程序安排混乱,教学节奏失衡。这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有明显反映,当有重要节日需要编排舞蹈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基本都是从网上照搬照抄,缺乏创新和想象,舞蹈较陈旧。或者借用社会上的舞蹈团体进行编舞,排练时帮着数数拍子而已
从以上可看出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很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有:
一、生源质量差,教学难度大
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极少部分来自中等专业艺术学校。在进校前,学生基本没有学习过舞蹈,又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大,身体条件、协调性都比较差,肌肉能力和软开度都没有经过开发,这无疑给高师舞蹈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二、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基础教育
现行舞蹈教材大多沿用了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因此很多老师将其简化,只教一些简单的形体和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内容单一,没有基本的舞蹈艺术理论、舞蹈教学法、舞蹈创编等课程,这就存在很多弊端,造成学生无法了解舞蹈的本质特征,没有掌握舞蹈编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教学法,今后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学生传授知识能力和组织能力差
舞蹈教学需要借助语言为工具,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语言表达上需要形象生动、准确规范,而目前的状况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传授知识能力都较差,造成语言表达不清晰,教学对象听不懂等现象,这是导致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差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缺少实践环节
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不具有舞蹈教学的直接经验。在各种演出中,整个晚会的策划、每个舞蹈节目的编排基本都是音乐系的舞蹈教师,学生并没有真正得到锻炼。在大四的教育实习中,学生大多只上音乐课,基本没有上过舞蹈课,所以舞蹈教学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
一、构建符合中小学教育实际的教材体系
1、重视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大一、大二开设基本功和民族民间舞课程,除教授动作外,还要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舞蹈姿态,具备一定的软开度和肌肉能力,熟悉典型的民族民间舞蹈基本律动和风格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大三开设舞蹈编导课程,教授学生创编舞蹈的基本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多感受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创编舞蹈的初步能力。开设舞蹈教学法课程,向学生传授舞蹈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过程与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舞蹈的教育功能及价值,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3、从中小学音乐课本中选材
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内容丰富,可以直接从中小学音乐课本中选取舞蹈组合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解决了教材选择问题,而且加深了对中小学教材的熟悉程度,有利于将来在工作中的再发挥。当然,也需要随着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变化不断更新。
4、扎根地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教材的选择要突出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它们是中华文化基因可持续发展的根脉,应把本地域最优秀的传统舞蹈艺术编进教材,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舞蹈引入教学中,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让教学和传承融为一体,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繁荣当地民间艺术,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学生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本地区优秀的舞蹈传统艺术,这样也可以有比较的学好其他民族民间舞蹈。
二、培养学生能跳会教、能说会编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之间产生分离,随着基础艺术教育的高速发展,做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仅仅自己会跳是不行的,关键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这就要求学生能讲解舞蹈动作,技巧和要领。所以,要求学生学会舞蹈的同时,多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如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提问舞蹈动作的要领、规范和舞蹈术语等,不断加强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讲解能力。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舞蹈技能和教学方法,还要让学生会创编舞蹈,掌握编舞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备初步的创编能力,以适应中小学生音乐舞蹈多元化教学的实践需要。
三、重视实践环节,提高舞蹈综合教学能力
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走上舞台。因此,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大量的社会实践和舞台实践机会,让他们多融入社会、走上舞台来找出自己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加以弥补。教师也要多给学生传授经验和教学方法,从备课到授课多提出指导性的建议,让学生在千锤百炼中不断提高舞蹈的综合教学能力,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和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复合型的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基金项目:1.淮南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SJY201126.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我校音乐学专业为例;2.淮南师范学院青年项目:编号2013hsqnxm42,少儿舞蹈编导
参考文献:
[1]曹景.增强高校舞蹈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10(03).
[2]李文婧.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4).
[3]李畅.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大舞台,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