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6:5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嫉妒心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保持优势是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为此,大学生们会为拥有某个领域的能力优势而努力。然而,当进入新的环境或加入新的团体后,他们经常会发现别人在那些领域的表现超过了自己,由此导致内心产生痛苦,这在大学校园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感觉和现象。这种痛苦会激发其潜在的嫉妒心理,使人际沟通变得紧张且无效,最终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为此,洞察大学生之间这种嫉妒情绪并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一、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
嫉妒是对在才能、地位、成就、机遇和条件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情绪。每个大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并努力在某些领域超越同学,一旦发现原来的专业或技术优势被同学赶超后,他们通常会变得不舒服、焦虑和紧张。尤其当其他同学在那些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领域中拥有出色的表现,而这个领域正是嫉妒者定位自己的中心要素时,一些大学生会对胜过自己的同学不服气,当对自己的失败不甘心却无法改变时,就会冲动地批判、抵制、对抗,甚至打击、报复同学,以此来缩小相互之间的差别,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一种解释是自我评价维护理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因此,如果对方与自己关系十分亲密,但超过我们的领域并不被自己看重,则彼此间的关系并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还可以为朋友的成功和优秀而感到高兴。但当好朋友对自己很看重的领域或能力有比自己更出色的表现,各种心理失调情绪就会被激活。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嫉妒与其所处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规范有关。特定的文化形成特定的嫉妒情境,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嫉妒心理和行为反应,因此,嫉妒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和跨文化的普遍性特点。嫉妒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根植于特定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行为理论认为嫉妒是人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行为习惯,是刺激——反应模式的产物,嫉妒受一个人周围所发生事件的直接冲击或塑造成型。
在人际沟通中,嫉妒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情绪,会阻碍嫉妒者和被嫉妒者双方的正常交往。正如斯宾诺沙所说:“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嫉妒者会把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行为和成绩上,对别人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注。对他们来说,让别人失败可能比自己成功所获得的快乐更大。这种扭曲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精力无端地被消耗和消费,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嫉妒情绪会迫使大学生去面对自我概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并不断减少这种认知失调。大学生或者改变自己今后的行为,使行为与失调的认知相一致;或改变某些认知,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又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来为自己行为寻找理由。
二、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
保持自我形象,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是一种极为正常的自尊心表现。与自尊相伴的嫉妒,由于是一种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情感,就一直隐藏在大学生内心深处。一旦大学生的嫉妒情绪被激活,则校园中的一些平常事很容易被过分放大。为维持自我评价,大学生嫉妒心理活动必然反映到个人在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1.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为克服由嫉妒心理引发的认知失调,大学生会选择疏远这个胜过自己的同学,认定对方不再是自己的亲密朋友了。尽管可以选择与对方建立良性互动和挑战,但嫉妒者无法克服向对手学习或彼此合作的心理障碍。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会导致人际沟通的中断和失败。大学生为何会与自己嫉妒的朋友如此疏远?根据心理学家abraham tesser的观点,当一位十分熟悉的好友在相关领域取得成就时,比起陌生人取得的成就,更令人感到不愉快。因为陌生人是抽象的,他们的成就仅是统计数字,而自己熟悉的朋友的成就是生动的。
2.嫉妒心理的蔑视效应。为减少嫉妒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会选择改变对原来看重能力的评价。一旦同学拥有自己无法轻易获得的那些优势,大学生在公开场合就会贬低那些优势的价值,表现出不屑一顾和冷嘲热讽。例如,原先在羽毛球上拥有出色的技术,当朋友圈中多了一位羽毛球水平更高的朋友后,就会对此失去原来的兴趣,而认为游泳才是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属。只要有嫉妒,就不能够和谐、融洽地相处。当他人得到自己所得不到的奖项时,便会散布各种小道消息,从而使其他同学也感到生活在不公平的环境中没有好处,从而影响到集体的团结。
3.嫉妒心理的破坏效应。大学生处理自尊威胁的第三种选择是对同学的努力加以破坏。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一旦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比上同学,则会采取恶劣的手段——暗中给同学制造障碍。例如,某个团队有两位出色的同学,最初关系亲密,学习和工作时互相鼓励,追求团队的成功。当a同学在其他同学中的威信不断上升时,b同学的嫉妒心理便会被激活,但开始还能自我控制,暗示自己的价值迟早也会被同学认可,但不安和焦虑感已经形成。当其他同学对a的领导能力形成了稳定的评价时,b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猛烈地爆发出来。b开始贬低a,在同学之间用开玩笑的方式评论a,并制造关于a的非正式新闻,继而在人际沟通中公开对a表现出冷淡、敌意,甚至是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同时,b对集体事务不再主动进取,态度变得消极,甚至可能与a翻脸,终结了彼此的专业合作关系而离开团队。
4.嫉妒心理增加了人际沟通成本。与成功的同学刻意保持距离的态度,导致了沟通机会的错失,以及学习效率的下降。我们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向外部人群学习而不愿向周围同学学习。例如,同样的方案,若被告知来自外部,则评价很高,若被告知来自周围同学,则评价一般。不难理解,如果人们向外部学习,说明很有事业进取心;如果向周围同学学习借鉴,则衬托出对方是这个集体中有智慧的领导者,无异于贬低自己了。
三、大学生克服嫉妒心理的对策
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认为的:“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的毁灭。”嫉妒心理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力求上进的表现。如果对大学生的嫉妒心理进行有效管理,则可以促使他们去奋斗进取。
教育大学生克服人际沟通中的嫉妒心理,首先要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其次,教师要注意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不要触发他们的嫉妒情绪。
1.引导大学生发掘嫉妒情感的价值。嫉妒情绪暗示了极具价值的信息,可以把它视为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要敢于承认自己所嫉妒的其他同学拥有的条件和品质。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坦白被自己感情所掩饰的那些最恐惧缺乏的优势。一旦将掩藏在内心的嫉妒显露,就有利于在同学之间形成坦诚的气氛,为良好的人际沟通、互相学习和进步打下基础。
2.引导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要肯定并关注自己的优势。尽管可以让嫉妒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触动因素并加以控制,或者回忆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而淡化因别人的成功而引发的焦虑,但确实很难让他们做到为其他同学的成功而喜悦。一种可行的干预策略是,让大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所拥有的独特力量和优势,以减少由同学的出色表现而引发的威胁和压力。不可否认,将自己与同学做比较是大学生的天性,也是一种积极的动力,然而,过分比较就容易导致嫉妒,尤其是当不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时候。因此,控制和管理好大学生的嫉妒情绪,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最关心的领域,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周围同学的业绩,要鼓励大学生善于与自己的过去做比较。
3.引导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单一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陷入有限的目标竞争。如果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在其他的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就能避开偏执的竞争,减少令人厌恶的比较,使大学生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价值。
4.鼓励大学生学会资源分享。要强调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但团队成员在争夺他们认为是有限的资源时,就会表现出相互排斥。当某些资源确实稀缺时,教师要强调其他资源是容易得到的。引导大学生与其他团队共享资源也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消除嫉妒情绪。鼓励大学生学会与其他团队分享资源,才能赢得在大学生活中的利益互惠和未来合作的基础。
5.教师也要避免语言暗示。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中所发出的某些信息,会无意识地触发大学生的嫉妒情绪。例如,教师公开表现出对某位同学在某方面努力的欣赏,这种暗示很可能被理解为尽管其他方面的努力对学校同样有价值,但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老师在与学生沟通中要格外谨慎,避免对特定同学的过度公开赞扬。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六种表现,剖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七种原因,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学生工作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排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措施。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中后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逐渐独立和成熟。在人生发展这一变化时期,大学生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课题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惑、矛盾和竟争的压力。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适,往往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有责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症下药,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主要有:
1.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外貌体态等都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有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面对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等一系列变化,跟不上学习进度,在父母、老师面前,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由此导致有的大学生缺乏信心,不敢面对挑战,缺乏激情,不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潜能。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素质和消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软骨病”。
2.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一种封闭内心的性格障碍,是一种主观感受。当代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他们很想广交朋友,希望有知心朋友。但是,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现有的交往能力又不能满足自身交往的需要,所以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欠缺而害怕社交或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恃清高,常独往独来;有的学生好猜疑、多幻想;有的学生爱嘲弄讥讽别人等。这些表现长此下去,易使他们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更加孤独。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个体对一定的准则、规范或行为表现出来的反感、厌恶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逆反心理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积极的亲社会心理。诸如对高谈阔论、夸夸其谈的厌恶,对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行政命令、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的反感,对不实事求是的批评或表扬的不满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诸如对理想教育、信念教育等的厌烦,对政治理论及学习的反感,对教育者正确的批评不以为然,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政治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有消极抵触等。
4.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人格整合与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焦虑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时,才可视为病态。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恋爱、工作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害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多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如有位大学生得知父母要离婚的消息时,就紧张、心烦、害怕、坐立不安。又如大学生中出现考试焦虑心理较多,有的学习争胜好强,有的考试准备不充分等,都易出现焦虑症状。另外,毕业生特别是相貌一般或特困生等在择业时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5.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在不少大学生中存在。他们看到他人学识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内心不平衡,甚至痛苦愤怒。而别人遇到不幸或处于困境时或幸灾乐祸,或用贬损别人来求得心理补偿。在极端情况下,有个别大学生会发生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嫉妒是一种情绪障碍,它扭曲人的心灵,妨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
6.苦闷心理
苦闷心理是大学生经常存在的感受。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往往比较困难。而有些学生花钱似流水,更使入不敷出的学生心理不平衡,产生苦闷心理。看到社会上存在的下岗现象,大学生往往感到将来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由于对复杂的社会缺乏阅历,内心深处充满了苦闷。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1.自我评价失调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
不少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上的尖子,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很多荣誉,自觉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由于高等学府人才济济,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学习上的明显优势,甚至出现补考、重修等情况。他们虽然也曾有过追求进步的愿望,但看到一些学生干部、学习尖子的上佳表现,而产生心理落差。
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使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进入高校后,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有些大学生很不适应。他们希望了解他人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不易找到知音,常常出现心里烦恼无人无处倾诉的情况。
3.体制转型时期的动荡使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体制转型时期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各种压力也出现在大学生面前。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择业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沉重的压抑感。
4.经济负担的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失衡感
随着高校改革,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的现实。这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来说,往往为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煞费苦心。有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使经济困难的学生自惭形秽。 5.成长中的矛盾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感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阶段。这一阶段中充满成熟和不成熟的矛盾。例如,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甚至常常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成为别人羡慕、追求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但幻想毕竟成不了现实。
6.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大学生产生烦躁感
应试教育使很多家长在子女考大学之前不把子女性格塑造放在首位,望子成龙心切,重智力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各方面的要求超过子女的实际承受力,造成一些大学生性格上出现了偏差。
7.情感问题使大学生产生困惑感
大学生由于心理与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欲求,不少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步入爱情的殿堂。但由于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往往过于浪漫,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不少学生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理困惑。
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提炼的是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需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人共同参与。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开展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种教学过程中都包括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在抗挫折、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着缺陷。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其次,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消除压抑,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例如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对于考试失利,对于考研落榜,对于就业的悲观失望等要泰然应对,不要因挫折而否定自己的能力。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面,帮助大学生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3.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看不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人格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奥尔波特在克利夫兰接受了中学教育,虽然在同年级的100个学生中排名第二,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具有卓越创造力。1915年他考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和经济学,选修心理学和社会伦理学,后者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9年,奥尔波特以优异成绩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大学教授英语和社会学。1920年回到哈佛,192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22年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撰写的博士论文是《适用于社会诊断问题的人格特质实验研究》。从选题看,奥尔波特远离了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精神分析,而是讨论了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特质理论,这也许是美国大学中第一个关于此主题的论文,他也注定将成为一名拓荒者。从1924年起,奥尔波特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开设了美国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此后,除了1926年到1930年在达特茅斯大学作为助理教授外,他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是在哈佛大学度过的,其学术资历发展脉络为:1930—1936年任助理教授,1936—1942年任副教授,1942—1967年任教授。
奥尔波特一生都致力于改进关于“人是什么”的概念。他于1937年出版的《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成为人格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961年出版了关于人格最重要的著作《人格的类型和成长》(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其他论著还包括《个人与信仰》、《偏见的本质》和《谣言心理学》等。
奥尔波特在有生之年曾获得过许多荣誉。1939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3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金质奖;1964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10月9日,奥尔波特因肺癌去世,这一天距他70岁的生日还差1个月。
一、奥尔波特建构人格理论的背景
奥尔波特反对精神分析过于强调无意识,他认为一个健康人具有理性观念和意识功能,他们活动的力量完全是能意识到的、可以控制的,而潜意识只有对偏态、变态的人才会发生作用。奥尔波特也反对精神分析以病态人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做法,在他眼里正常与不正常并非是连续的序列,而是截然不同的类型。因此,奥尔波特选择健康成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很少涉及精神病人,他的人格理论体系是面向健康人的。奥尔波特还反对精神分析对童年经验的夸大,他强调的是当下,是此时此刻的影响。尽管他同意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对幼年期的行为动机有相当的解释力,但他不相信本能论可以解释变化的、即时性的大多数成人的动机。这是奥尔波特建构健康人格理论的认知基础。
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理论得以形成,还源于他对早期行为主义的批判。行为主义作为一种刺激—反应心理学,将人格视为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的最后产物,这点为奥尔波特极力反对。他拒绝将人看作一个纯粹的“反应”机器,相反,他认为人类可以更为积极,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动的,是受到自己的意图和价值观所驱使的。虽身处行为主义关于机械、被动和回归驱力的观点盛行的年代,奥尔波特仍坚持认为意识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标,特质是人格的元素。行为主义认为个体行为仅产生于很少几种基本的内驱力或需求,而奥尔波特提出的动机的“机能自主”则打破了这样的信念,他重视自我的功能,并提出自我发展的阶段理论。这是奥尔波特建构健康人格理论的行为基础。
此外,奥尔波特深受“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影响,他从詹姆斯那里继承了人文主义和折衷主义,不但关注自我,关注意识,在解释不同层面的心理状态时,还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博采众长,甚至能应用哲学和文学的材料。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理论还得益于早期形成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强调人的潜能发展,人的独特性、尊严与价值,强调此时此地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和意识经验,关注现象场,重视对现象场的直接描述,反对任何将整体拆分成部分的还原主义研究趋向。毫无疑问,奥尔波特从中汲取了理论建构所需的各种养料。
二、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心理学
(一)对人格的界定
奥尔波特在追溯人格术语历史后,又诠释了在神学、哲学、心理学、法律、社会学等领域的49个人格定义,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第50个定义。他在1937年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中,给出了后来得到多数心理学家推崇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个人独特的顺应环境的心身系统中的动力结构”。后来在其1961年的《人格的类型与成长》一书中,又把上述定义中的“决定个人独特的顺应环境”改为“决定具有个人特质的行为和思想”,进一步说明了人的行为不仅仅是适应环境,而且影响环境,使之适应人们的需要。奥尔波特的这个定义,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世界上绝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了解某个特殊个体的唯一途径就是研究这个特殊的人;同时也强调了人格的整合性,人格是一个心身系统,并具有推动和引领个体行为的动力作用。于是,注重研究个体而不注重研究制约人类的规律,成为贯穿于奥尔波特研究活动始终的主题。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奥尔波特的人格发展阶段观点就是他所提出的关于自我统一体的形成过程。他把人格定义为一种“动力组织”,并把它命名为“自我统一体”,即人们认为生活中那些温暖的、核心的和重要的行为和特征。自我统一体是人格统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包括个体认为对自我认同和自我提高至关重要的那些生活组成部分,也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与个人信念一致的、属于个人所有的良知。他认为,完善的自我统一体机能即人格,从出生到成年,需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实现:躯体自我感(1岁);自我认同(2岁);自我增强(3岁);自我延伸(4岁);自我映像(4-6岁);理性运用者(6-12岁);追求自我统一体(12岁至青春期);理解者自我(成年)。 (三)健康人格的基本观点
奥尔波特对人本主义和心理健康个体的关注先于马斯洛。他强烈主张健康成人的人格原则,不能由动物园、儿童、过去或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引申而来,所以他研究了大量机能成熟的健康成年人,提出了健康人格的六个标准,其观点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观点十分相似。事实上,奥尔波特也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的成人有很多朋友和爱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范围极广。他们不以自我为中心,积极参与解决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和活动。他们对工作、游戏与交往有非自我中心的兴趣,并且家庭、社会和精神生活对他们很重要。
2.与他人关系融洽。健康的成人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富有同情心和友爱,没有占有欲和嫉妒心,能宽容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尊重别人,有健康的性态度,不会为了自己的满足而侵犯他人的权利。他们能够对他人表现出温暖、理解和亲近,可以容忍别人的不足与缺陷。
3.情绪上有安全感或自我认可。健康的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各种不幸的遭遇。能耐受恐惧和不安全的情绪冲击。并且,健康的成年人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映像,可以接纳自己的各个方面,不受消极情绪的支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4.具有现实的知觉。健康的成人能够准确、客观地理解现实、接受现实,并不是根据自己的期望去看待事物。
5.良好的自我意识。健康的成人对自己的优缺点十分清楚,能准确把握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知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能调整其相互关系。他们无须将自己的过失或弱点归咎于他人,知道自己心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自己之间的差异。并且,健康的人还有幽默感,能自嘲,很少靠攻击或性方面的话题引人发笑。他们能觉察生活中不和谐的事情,无须伪装或者故作姿态。
6.统一的人生哲学。健康的成人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他们着眼于未来,对工作有使命感,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奥尔波特健康人格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奥尔波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认为自我是个体人格一致性、动机、记忆连续性的基础,这种自我心理学与弗洛伊德以患者和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潜意识为主的观点完全不同;他强调以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意识、动机,重视生活目标和意义的追求,强调促进个人价值观的建立。反对美国主流心理学中非人化和生物主义的情绪,为构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能发展成为脱离精神分析传统、与行为主义对立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奥尔波特功不可没。
奥尔波特奠定了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大家庭中的地位。在奥尔波特之前,很少有心理学家能够像他那样对人格定义的表述字斟句酌,对以前人格定义的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竭尽全力地全面透视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是心理学理所应当的研究主题。奥尔波特是美国第一个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心理学家,也是美国第一部人格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在他的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清晰的思维、精炼的语言,成为未来理论家效仿的典范。特别是在1929年的第九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他发表了论文《什么是人格特质》,提出将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位。他的理论观点对于后来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如卡特尔的16PF、大五人格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必须承认,奥尔波特的理论没有将许多已知的有关人格的知识整合进来,也没有对无意识动机驱动的行为、次级驱力所激发的行为做出足够的解释;他对人格的理解只是一个狭窄的角度,即仅仅对几种动机做出了解释。虽然他充分描述了心理健康成人的机能自主动机,但是他并没有对儿童的动机、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的动机做出解释,也没有对普通成年人的动机做出分析。他没有分析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的动机是如何形成的,也没有讨论什么会妨碍一个人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没有提出如何能够成为机能自主的人。虽然他勇敢地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些观点确实过于偏颇。
(1)把人和动物、常态和变态、儿童和成人完全对立起来,对于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同一性则缺乏研究。可以说,他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于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忽视了人的共同性和普遍性。有人批评他不是一个科学家,因为科学家通常会用共同规律的研究方法去发现普遍的规律,而奥尔波特过于强调个案法,过于强调探寻特殊性。
(3)过于强调意识和人格健康,忽视了潜意识和病理性人格,过分强调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忽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作用,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根源。
1.忽视教学艺术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目前,各高校“证券投资学”教师多从非师范类的金融、财务、会计等专业毕业,缺乏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多数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要求相对较多,使得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研究中重科研轻教研。很多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等培训较少。很多教师虽具备精深的专业造诣,但由于缺乏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掌握,忽视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更难谈得上教学艺术。一些教师在证券投资上缺乏实践锻炼,对证券公司等金融业实务接触不多,致使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2.忽视对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
一些教师只重视“证券投资学”教材内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讲授“证券投资学”课程之初,没有很好地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此门课的意义;在授课过程中亦不能对学生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良好结合进行引导,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考试前突击重点,应付考试,学习实际效果较差。
3.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些教师认为专业课的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没有义务也没有可能(因课时限制等)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培养,非一门专业课能解决,更应由学生通过自我修炼或“德育课程”来解决。
4.忽视对学生进行证券投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研究表明,从众心理、暴富心理、赌博心理和嫉妒心理等不良心理因素是导致证券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实践性应用型的金融或财务管理人才应该是具有良好投资理财人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然而,目前一些“证券投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引导。
5.忽视考评机制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多采用期末闭卷笔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期末闭卷笔试的分数在学生总成绩中占决定性比重,平时成绩的比重很小,而且多局限于出勤和课堂纪律。这样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应用理论于实践的水平,也很难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配合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证券投资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训练。
二、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见
1.重视教学方法和艺术的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师不仅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更应重视教学方法和艺术,加强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选择更适宜“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应看到自身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不足,虚心向师范专业特别是教育专业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结合“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点加以改进和应用。学校也应充分发挥教研室活动、讲课比赛、优秀教师观摩课等活动的积极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交流,使教师深入了解和掌握实务要求,并加强实践锻炼,切实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重视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在《小学集注》中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建立起由学习的目的观、学习价值观和学习兴趣构成的动力系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例如,通过分析“证券投资学”课程知识对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学生个人和家庭证券投资理财的实用性、缺乏“证券投资学”理论知识而盲目进行证券投资的高风险性等,使学生增强学习“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重视多元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以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应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抽象和综合的证券投资理论,且能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并有针对性地增强金融、财务管理等从业人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例如,采取案例交流法,即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课堂演讲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各自进行案例分析再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在班级演讲小组观点,同学相互点评,教师最后总结点评。通过这些环节,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锻炼,并提高其分析问题、语言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还可以采用随机抽签设计法,如将不同投资者的基本信息、风险承受能力、收益要求、流动性要求写成字条,让学生抽签,根据所抽到的随机组合的投资者信息进行分析,为该类型的投资者推荐适合的证券或证券组合,并提出支持论据,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各种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投资组合的特点和适用性。情境性或抛锚式教学(situatedoranchoredinstruction)理论认为,如能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感受所学理论的运用,是让学生形成对该理论的意义建构最有效的方法。[3]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之中,比如让学生扮演证券公司的顾客和职员对证券开户流程、证券交易程序等进行提问和介绍,增强其对证券投资相关职业的了解和认同。通过请证券公司经理人等来校讲学、到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参观等,使学生对证券投资等工作的社会价值和职业发展前景更加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另外,小组作业、模拟操盘训练等教学方法,也都能促进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心理适应性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证券投资对从业人员的心理基本素质和特殊素质的要求,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引导。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明确良好心理素质对证券投资成功的重要性,并可通过分析那些投资失败的案例,让学生警惕证券投资失败的心理要因,比如赌博心态和暴富心理等。还可以通过讨论总结法,比如在学生进行操盘模拟训练后,积极讨论和总结各自操盘成败的心理诱因及所导致的行为和后果,使学生深刻反省自己心理素质的不足,在课程学习或未来工作中能加以警惕和避免。应创造机会并组织学生参加课堂演讲、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观点,促进其独立思考,避免从众心理。
5.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增强考评机制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论文摘要: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社会。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使单亲家庭大批出现。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据调查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物质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苫、挫折和失望。据我们所解,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和自杀现象日益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分离,家庭破裂。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的成因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家庭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诸多原因,他们的家庭在一瞬间成了诸如单亲家庭、祖孙相伴、叔侄相伴的单亲家庭。家庭生活的变化乃至情感世界的骤变,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深层的摧残,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他们还不成熟的心理在短期内是无法适应的。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 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掉母亲,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 l7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行为的比率都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部分生活任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社会。
二、据调查分析单亲家庭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心理
l、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体验叫自卑感。自卑感就是一个人总感到某些方面不如人,或者甚至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人。它是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一种的情绪体验。如有的同学萎缩胆怯、有的学孤独寡言等。
2、逆反心理。对对方的言行不加分辨地反抗和抵制,使双方关系紧张,交往难以健康发展,先前的情境、环境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故而,新的情境、环境作用干人,强度受到削弱,主体个性心理表现为反叛心理。
3、怀旧心理。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通过实验证实人际关系中存在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离异家庭,学生受“首因效应”的定势作用的影响,难以忘怀旧家庭成员相处的时光、友谊、亲情。在家庭新成员相处过程中,虽然,“近因效应”也发生作用,但其清晰程度,深刻程度受到冲击,那种试图改变原有图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敌视心理。表现为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往往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
5、害羞心理。在交往中过多地束缚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
6、封闭心理。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人。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离异作为参考,评价人和事,从而,不轻易相信人,从不表白自己的心愿。
7、孤僻心理。行为怪癖、偏执,为人孤独,不愿意与人交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人际往来。
8、嫉妒心理。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和优势、荣誉和成绩十分不满,报有憎恨情绪、冷嘲热讽,甚至不道德行为。
9、自恋心理。表现为过分地自我关心,自我欣赏。觉得自己才貌美,抱怨别人不重视他。如有些为穿着那些不适合场合的衣物而如痴如迷,她们迷恋牛仔裤,不分时间地点地照镜子,特意展示自己走路的姿势。还有自傲心理、支配心理等等。世界卫生组织在给“健康”下定义时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心理不正常,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就将成为了心理障碍。这种障碍必将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
三、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对策
l,正确评价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场合下,教师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甚至改变某个学生的生。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准确、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大都较强烈,教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增强他们自尊心和上进心,即使是否定评价的语言,也要极具艺术性。
2、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学习和生活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应该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住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会。对单亲家庭子女,我们要求所有科任老师给予特别关心。上课时尽量给他们准备一些简草的基础知识、小问题要他们回答,并给予适当表扬;下课后与他们等谈心。这样,他们便不再对老师设置心理防线,也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教育了。
3、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家庭是这类学生性格形成的发源地,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有巨人促进作用。因而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应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按每个家庭的特殊结构和家长的不同层次达成不同的其识,以帮助学生改善家庭关系。
4、建市倾州:驿站:倾吐、发泄是心理的需要,所以有“吐故纳新”之说。写日记是自我倾吐方式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研究组最新发现,l0 l8岁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对成人看自己的日记或信件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越来越大,依次为59%、l2.4%、l7、9%。专家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学生越来越少在日记或信件中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研究室,班可设立心理咨询投送箱。实行导师制也是一种极好的方法我校在实行导师制的情况下,不少教师认养了单亲家庭学生,往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给予他们无限关怀,为他们提供了讲心里话的机会。
xx是**区**学校的一名青年教师,现担任学校初三年级实验班班主任,是一位有13年党龄、11年教龄的中学教师。从教以来,我热爱自己的岗位,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平时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教育工作精益求精。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求索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成绩比较好,学生、家长对我也非常满意,为了我的学生,我快乐着,并不断努力实践着自己人生的诺言,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可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
我与2004年9月调入**学校。校领导委以重任,于是,我成了实验班的班主任兼任课教师。虽说是实验班,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养成习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深知: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学校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班级管理理论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嫉妒心理学》、《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帮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就是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著,《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报刊杂志。每一次阅读后我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当在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我会将它剪贴或作一些摘抄,这些理论和经验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我深感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活泼而高效。
二、关爱有加,抓养成教育
我不会忘记这届学生上初一时的生活,每天第一个到校,每天很晚离校,全班38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关心,每一件小事都不能忽略,每一个教育契机都不能错过。常常是整天扎在学生堆里,甚至连午饭时间都会忘记。我想:在校的每一分钟时间都应当很好的利用。
虽说**地区的学生均是农村的孩子,但是,自理能力还较差,
许多小事都得要求老师“率先垂范”。我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清理卫生死角,和他们一起商量如何管理自行车,如何改变不按时上交作业的现象……并制定了“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的班训。要求学生无论做任何事情, 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朝一个方向努力。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性格态度入手,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班规定为“听课要专心,不能乱打岔;发言要响亮,不说半截话;作业要认真,不要总拖拉;工作要负责,不要马大哈;举止要端装,衣着要整洁……
三、以诚相待,转变学生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实验班是让每一位成人所向往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感受的是一时的荣耀,更多的是痛苦与压力。面对流动管理制度,他们心中的恐惧感在增加;面对初中知识的增加,课型的转变,他们感到难于应付;相对而言,处于良好状态的基础,让他们不断受打击,甚至许多同学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不是属于优生行列中……信心的缺失是做学问最忌讳的事情。我也曾找她们个别谈心,也曾不止一次的强调人应当有自信,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记得那是初一第二学期发生的一件事,我在学生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当堂背诵并默写《竹颂》全文的内容。而且,条件是,不完成任务就不会放学。当时能感受到,孩子们对自己的无限的敌意,迫于无奈、苦于想按时回家,只能放开声音、想尽办法,背诵课文。结果,全班2/3以上的同学都能完成任务。事后,要求全班同学写了课后感,并且,召开了临时性的主题班会——《一切为了明天》,那一次,我们师生彼此袒露了内心,发泄了积压在心中近一年之久的委屈与酸楚,整个班级哭声一片,但大家发自内心的声音都是:我不差,我能行!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的进步便明显的体现了出来。他们第一次有了实验班学生的优越感。
进入初二,我提倡学生自我管理,采用小范围集中和个别谈话的形式,找学生谈心,将水平能力相当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建议他们展开学科预习、复习小组,鼓励他们之间比、学、赶、帮、超,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自己未曾想到的潜力。
一个学期下来,我班级是稳定向上的。无论是军训会操比赛,主题班会观摩 ,五项评比,还是拔河比赛,几乎各项活动中我们班都能展露头脚。从而促使了初三年级工作的正常与稳定。
四、关注个体,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魏某某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女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但是社会交往却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第二个学期初,在周记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家里蹲大学”。在大家看来,她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它不是一个笨孩子,相反,她很聪明。于是我通过多次家访,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父母长期大架,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帮助她的父母缓和僵死的关系,重拾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之后,回报给我的事孩子灿烂的微笑……每每回想到这些事情,她总会说:“没有张老师,就没有今天的魏某某……”看到她每天开开心心的来上学,几乎听不到一句任课老师对她的批评,我感到很欣慰!
五、心际交流,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今天,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孩子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增多,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医生"这个重任。
1、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我在教一年级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刘盈盈同学是一名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的孩子,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我忽然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了,她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原因出在这次语文测试上:刘盈盈同学自入学以来每次测试总是准确无误,成绩一直是优,可是在这次测试中由于失误,她在一个小题上出了错,没能全对。尽管考核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回到家里,孔舒婷却因为那一道题的粗心,而受到了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于是,这件事在自尊心很强的她的内心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一方面肯定了她的上进心,并鼓励她把经验教训化作动力,重新振作,把精力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我主动接触了她的家长,把这一情况告知家长,希望家长"望子成才"的心理不要太急切,并和家长一起商讨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措施。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又回来了。
2、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生时代,"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根据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如我在班级中经常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班际、校际间的交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为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班主任既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六、完善自我,增添自身人格魅力
我很喜欢备课,也喜欢认真选题,更喜欢系统总结和梳理。我认为把握方向,精讲多练,能让学生在减轻负担的同时收获喜悦。
我喜欢利用返校的日子,将学生的习题、作文统统收上来认真批阅,虽然同事总说我象是在搞“游击战”,可我却认为 “学生大老远的来了,不为学生付出些什么,他们会感到特别冤……”
我从未真正讨厌过一名学生。如果谈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话可多了:“能在笑声中学到知识”“张老师待人很公平”“我们发言的机会特别多,老师很尊重我们的意见”……有一名叫小飞的同学,他是一个课上睡大觉,醒后喋喋不休的人。唯独听语文课,而且还回答问题。他在作文中写道:“张老师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俯下身子对我讲话的人 ”也正是由于这个十分平常的举止,让一个问题生对自己刮目相看。其实,在我的语文课上同学受表扬的机会很多,即便是学生答错了,我也会给他们一点再答一次的勇气,因为,对于一名学生而言,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无限的宽容,难得的谅解,风趣的语言,满腹的经伦,会俘虏所有的学生。
七、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班主任工作
平时,我还挤出点滴时间,用笔认真记录自己的班级工作,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几年来,撰写了大量工作日记、教育随笔,并积极向各种报刊杂志投稿。《情感架设心桥 爱心铸造师魂》获**区师德论文评选三等奖。《细微之处抓养成》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评选中获优秀奖,同年在《北京教育杂志 》增刊上发表。班主任工作经验在校刊上刊登。
八、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无论班主任工作有多么繁多琐碎,不管教学任务有多么紧张!我都会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我想:科研会促使老师向智慧型转变,新时代教师的教法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更新理念,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真……
关键词:高等院校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20-03
一、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为客观地把握辽宁省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本文以沈阳市沈北大学城6所高校为例,以美国学者格拉特霍恩提出教师发展的三个影响因素,调查了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沈北大学城高校的青年教师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185份,回收率94.39%。在回收的问卷中,170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1.89%。调查问卷的设计第一部分为青年教师个人信息调查,第二部分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关的因素问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第三部分是问答及建议题。
被调查的沈北大学城高校的青年教师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26~35岁年龄段的教师比重较大,占70%以上;硕士和博士比例较大,占85.3%;任职年限集中在3~8年这个区间段,收入水平主要集中于3000~5000元水平,周课时数集中于15课时以内,职称结构比较集中,讲师占比较大,占71.2%。
1.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美国学者格拉特霍恩在对教师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生活因素及工作环境因素、特殊活动因素三方面,三方面因素以复杂的方式彼此作用,共同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个体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发展、生涯发展与动机发展。认知发展因素主要指认知活动过程,包括信念、想象、思维等。生涯发展因素以教师个人为中心,在教学领域经历的岗位或职业、态度、价值观以及愿望等;动机发展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目标吸引力越大,其成就动机就越大。
在调查青年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现状时,我们把对沈北大学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相应的分为三个部分,即“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环境因素”。由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因此对其认知发展和生涯发展因素的状况未予考虑。
2.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调查。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动机及成就动机调查。调查显示,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从教的主要动机是教师职业的收入稳定性(36.5%)和教师个人的职业理想(32.9%),其次是时间自由支配(20%)和家庭朋友及其他因素(10.6%)。
对于参与调查青年教师的成就动机,调查结果显示,沈北大学城高校的青年教师的成就动机较高,有21.77%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成就动机低或者较低,这部分教师感到,只需完成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任务,个人的成长等其他方面较少考虑;有32.94%的教师成就动机一般,认为只要认真教好课、获得领导、同行及学生的认可就可以了;有接近一半(45.3%)的教师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希望成为较有名气的学者、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教师。我们认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其成就动机,管理者必须紧紧抓住青年教师的成就动机,有的放矢地进行多方面的工作,真正调动起青年教师的勤奋好学、努力进取的积极性,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提升教学质量和个人努力发展的责任,形成人人上进、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很大,有74.5%的教师感觉压力大或很大,只有4.2%的青年教师感到压力小、很小或者没有压力。而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感受到的压力又源于科研工作(40.6%)、经济收入(27.1%)和教学工作考核(18.2%)的压力。
从教关注点的调查。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最关注的是职称晋升(31.8%)、经济收入(34.1%)、学历提升(17.6%)以及自我价值提升(7.1%)。相反,青年教师最不关注的反而是工作美誉度(4.1%)和人际关系(5.3%)。因此,在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职能部门不仅要在职称晋升、收入提高等教师关注的方面采取措施尽量满足其期盼,更要在引领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等方面下功夫。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调查。教师根据职业所赋予的要求,不断学习符合教师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精神追求,将以往的经历、目前的专业水平和今后的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1},进而不断促成和完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调查结果显示,沈北大学城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是不明确的。通过访谈,我们感到青年教师任职时间越短,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原因是,青年教师入职的时间较短,缺乏教学工作是实践,加之指导教师的系统指导、领导的不重视以及教师个人婚姻、家庭因素等。访谈教师中,很多青年教师提出,不清楚在教学中要达到什么水平或实现怎样的目标,并且领导也很少提这方面的要求,让他们看不到希望,有的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离职的现象,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自我发展意识及自我反思意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33.5%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缺乏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有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6.7%,有自我发展意识的占49.8%。因此,在青年教师普遍缺乏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情况下,其自我专业发展很可能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模糊,就不能理智地认识自我专业发展的现状,更不能很好地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并付诸努力。其结果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停滞不前。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比例较高(61.76%),但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只占12.35%,有时反思的占大部分(49.41%),几乎不反思的仅占14.7%,所以,高校院系部及指导教师应加强青年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教育和督促,青年教师应牢固树立青年教师的不断自我反思意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因素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培训。为弄清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结合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专业发展途径调查。结果显示,沈北大学城高校较好地贯彻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6所高校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岗后培训的比例很大,达到91.76%。主要形式是教师“资格证”培训,参与人数最多,几乎所有青年教师都参加了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培训。除此之外,参与人数最多的途径有:寒暑假期间参加的专业理论知识集中培训(48.24%)、学术讲座、系或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29.41%),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或讲座(27.06%)。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除了岗前培训和进修班、教研活动和研讨班之外,而高层次的诸如参加学术会议、访问学者、学术休假等少得可怜。
培训价值调查。调查显示,目前青年教师所参与的培训项目,多数青年教师认为是必要的。对青年教师实现其专业发展认为价值很大和有价值的占51.8%,但是也应注意到,有48.2%的青年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并没有给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太大的帮助,甚至有25.3%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师培训对他们是没有价值的。
4.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环境因素调查。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也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实现,适宜的支持性工作环境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学校、院系的工作环境应该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人际关系调查。调查得知,有55.9%青年教师比较认可目前各学校的工作环境,也比较认可所处的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人际关系,认为大家平等相待、相容,相互理解和帮助。但是也应注意到,有44.1%的青年教师认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比较复杂、很难处理,认为人际关系中自我保护意识较浓厚,存在戒备及嫉妒心理。
竞争机会调查。调查显示,15.29%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院系部的给予的竞争机会是公平的;17.65%的教师认为竞争机会基本平等;67.06%青年教师认为竞争机会是不公平的,学校没有做到唯才是举,反映出青年教师对自我实现态度的急迫性。事实上,青年教师反映出的这种认识尽管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管理者,要在晋级、提升、选拔等多方面注重青年教师发展的心声。
薪资与教师自身价值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55.88%)青年教师认为学校的薪酬政策完全不能或者不完全尊重体现青年教师的价值,44.12%的青年教师认为所获得的薪酬能够体现或比较能够体现青年教师的价值,对比悬殊。我们认为,薪酬制度的制定尽管不是由学校决定,但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激励性的奖励政策,来满足教师的自身价值。
考核方式符合度调查。31.76%的青年教师认为对教师的业绩考核体系标准是合理的,考核主体、考核方式民主;68.24%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师的业绩考核体系标准不尽合理,考核主体、考核方式不民主或比较不民主。这种思想的存在,势必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致力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认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过多的偏重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对教师科研学术成果规定的较多,而对于不易量化的教学工作的标准的规定则很少。
二、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个体问题。
(1)专业发展意识薄弱,目标模糊。调研得知,青年教师入职时间越短,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就越模糊。根据调查,入职2年内的教师的只有16.3%具有比较明晰的发展意识,且目标也不清晰,对岗位职责的认识很欠缺。根据访谈结果,很多青年教师用服从工作安排替代了自我思考;而任职年限较多的一小部分教师能够比较理智地审视自己,根据自身实际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并能自觉树立专业发展意识,以此引领后续行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目标不清晰,其专业发展就会处于混沌状态,呈现盲目性。
(2)专业发展动机不明确。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然要经历初级的角色适应、中级的经验积累以及高级的专业成熟三个阶段。从感受职业、关注教法、学会操作,到接受职业、关注教材、学会创作,再到职业、关注教法、学会研究的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其专业发展的动机是不同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84.7%的青年教师关注职称晋升,51.1%的青年教师关注经济收入,而关注自我发展的教师所占比例非常少,说明青年教师对今后的专业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等决定其成长的因素认识不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新形势下,专业发展动机直接决定青年教师的发展走向,事关高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竞争力。如此,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事关高校办学的兴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存在的问题。
(1)培训途径单一、成效不明显。目前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教师培训。但就目前看,参与传统教师资格证的培训成为沈北大学城所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常态化的途径,而高层次教师培训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事实上,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院系部组织的系统培训、交流讨论、教学沙龙、座谈讨论、访问学者、学术休假、学术会议、讲座报告、出国进修及工程实践等途径。沈北大学城高校与其他省市高校教师的交流机会很少。缺少交流合作的机会,必然阻碍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势必阻碍高校发展。
从调查可以看出,高校青年教师对教师培训的效果并不认同,认为培训与其工作的关联性不大、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能力提升及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质量无法保证等。教师培训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可,这与其他研究者有关教师培训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由此,对于青年教师的培训,不论是从培训内容、形式,还是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者比较单一。研究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者或主导者有五个类型:即政府主导、行业学会主导、高校主导、院系主导以及教师自身主导。从调查结果看出,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政府主导型。行业学术组织、高校、院系和青年教师个人的主导成分都很少。实际上,教师专业发展以高校以及院系部主导更为合适。学校主导的校本培训以及院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可细化到每个教师。对“培训不细、‘一刀切’”等弊端也是一个良好的补充。此外,还应提供更多的高层次的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访问学者、深造、中长期的脱产培训等的机会。
(3)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常态化缺失。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贯穿其整个教学生涯,这也是终身学习理念所倡导的。调查结果显示,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参与高层次教师培训的次数非常少,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常态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岗前培训和讲座等形式具有周期短的特点,很难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持续推进作用,难以解决教师整个教学生涯不同时期遇到的不同问题。高校中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缺少专门负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部门和专业人员,缺少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与学校总体目标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3.沈北大学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倍感压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大”已是沈北大学城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高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的问题,使得青年教师一旦入职,就要立即上讲台。不仅教学任务重,还要应对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问题,科研压力也很大,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顾东顾不了西”甚至是“两头都顾不上”的尴尬境地。
(2)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机制。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加之实行的“指导教师”制度的流于形式,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鲜有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更谈不上与经验丰富教师交流以获得帮助和指导。一方面,指导教师认为青年教师都需要经过不断的自我修炼过程成长起来;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对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又难以启齿。这就使得青年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带有孤独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3)缺乏支持性的教学工作环境。沈北大学城各高校没有制定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为青年教师成长及专业发展服务的氛围远未形成。缺乏致力营造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造积极教学文化、为青年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在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努力多显不足。
(4)缺乏支持性的教师评价机制。教师的评价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评价,没有明确的规定,业绩考核不够公开、不够民主,加上行政化管理倾向,从教师评价目的、评价实施、评价内容,到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处理,很少有教师的发言权,都是部门领导作为主导,对教师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注释:
{1}教育部人事司.全国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N].中国教育报,2004.9.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