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文实训总结

英文实训总结

时间:2022-04-11 13:16: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文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实训总结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087-01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核心的话题,本文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医学英语课中实施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从实践中寻找和总结提高医学英语课堂授课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护理英语》是英语与护理专业知识的结合,该课程开设在三年制学制的第二学期的上半学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和相关的护理知识,这样在学习护理英语时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内容。本课程总课时34学时;其中知识内容20学时,实践10学时,考核采取笔试考试2学时,口试考试2学时。教材每个单元设听、说、读、写及学习提高这五个部分。修完该课程后,要求学生掌握1000~1500个专业词汇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具备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较高的专业性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有关的事实和细节,能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生词不超过总词的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听力训练方面针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不太复杂,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50-170词的篇幅较长的听力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了解讲话者的观点和意图。说的能力,能够使用英语进行采集病史,交班,交流,做到发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书面表达方面能针对课文难度相仿的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所给提纲熟练书写表图和图示类应用文;能够书写护理专业论文英语摘要,书写内容应完整,条理清楚;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把与课文难度相仿的专业英语短文译成汉语,对译文理解正确,表达达意,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应忠实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

“医学英语”英文称为Medical English,隶属于专业英语的一种,而专门用途英语以前又被称作“特殊用途英语”,即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称其为Subject-Related English。其实不管是Medical English 或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还是Subject-Related English,其核心还是English。即便是中文名称“医学英语”,要点还在英语,“医学”是用来修饰“英语”的。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主要提高他们在医学专业领域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能用英语进行口语与笔译的专业交流。由此可知,医学英语教学不是以传授医学知识为根本目的。如果只是用英语作为媒介来传授有关医学知识,那它就不应称作“医学英语”,而应称为“ 英语医学”( English Medicine),即用英语来讲授有关的医学专业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获得相关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如今在医科院校兴起的双语教学亦属此列,实际上是医科院校的一种双语教学,因此它属于医学科目,而不是英语科目。总之,医学英语是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加深和延伸,用英语语言来表达医学专业的知识,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英语。

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过渡式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保持式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浸润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过渡式双语教学:这种模式是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实际应用于某一学科时,也可以先由部分章节使用英语讲解过渡到全部内容用英语讲解。保持式双语教学:这种模式是采用中文、英文专业教材,课堂板书采用英文,但教师上课采用汉语讲解,一些课堂用语和简单专业词汇用英语表达。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稍差的院校。浸润式双语教学:指只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也就是采用英文原版专业教材,教师课堂讲解、课堂板书、学生的作业、考试均采用全英文方式,这种讲授模式是双语教学最高目标,对教师英文口语表达要求较高,适用于学生英语非常好的学校。目前只有少数医学院校的外语班采用这种模式。但在我校考虑到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接受、理解、转化知识的能力,在10学时的实训课中采用保持式双语教学是较科学和合理的。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课程设置,在模拟仿真实训室对学生进行双语实训课的教学。实训课的内容主要通过讲解和动手操作示范来进行。在此过程中,把每次实训课中涉及到特定环境下的医学英语词汇,表达方式,比如仿真实物的英文表达,相关医学英语情景表达,医学术语讲解给学生,并示范护理技能。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在旁观摩和指导。为了提高授课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可在每次实训课前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利用网上资源搜集与本次实训课相关的口语情景会话,医学专业词汇,以便在实训课中能很快的适应双语教学,并在老师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讲解和示范之后,能很快进入角色,与同学进行难易程度适中的口语交流。实训课上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公放的形式,播放实践技能的示范教学片(英文解说,中文字幕),让学生熟悉情景医学英语,不断观摩和练习。教师则适时提出问题,或单独提问学生或让他们两人一组表演情景剧。

在实训课中进行的双语教学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授课更科学规范,便于学生接受。首先,它是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先导,辅助于情景教学法,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明确的任务,教师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精心备课,挑选难度适中的医学词汇,医学术语及表达方式。因此老师要与学生积极沟通,如所讲授内容和布置任务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势必会造成畏难情绪,引起教学效果下降。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设置目标,所教教材,以及网上医学教学资源库等材料,合理精心编排实训课内容。其次,要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训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答疑和评价者。教师在做讲解和示范后,应明确提出任务要求,并总结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医学词汇,短语,典型的表达方式等。最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口头会话点评,多以鼓励为主,但也要中肯的指出不足。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涉外医疗机构越来越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竞争,为学生开设《护理英语》这门课并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古语有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文中对护理专业实训课中双语教学的浅析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套相对合理,有效,科学的提高医学英语能力的方法,以此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实力和职业素质。

第2篇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到了关键时期。无论生源背景如何不同,无论教学环境怎样,如果不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燃并利用学习热情,是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英语教学处于两难尴尬境地现象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1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2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 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 阅读“Advertising 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 “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 instead of teaching the usage of the 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3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实践教学 技工教育

【中图分类号】O1-4;G712.0

“实践教学”旨在面向未来岗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是技工教育的办学特色。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突出主体是我们教学体系、教学设计的目标之关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成为了技工院校的培养模式。对于专业英语教学来说,课程设置中设计了专门的实践教学模块和丰富的实习实训内容,但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是语言知识讲解较多、岗位技能说明不够,学生忙于应付理论知识学习,而真正动脑思考、动嘴实操、动手操练少,教学未能让学生参与到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去,教学效果令师生双方都不满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教育提出的要求是综合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动静结合。

一、 创设实训室教学模式

技校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职业”定位:不仅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生学习能力服务;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面向未来职业用英语处理相关岗位业务的能力。

根据技工院校的教学及教学场地的特点,英语课堂完全有可能实现实训室教学模式,英语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实训设备,结合实训器材进行现场授课。结合所受专业的课程内容及特点,对学生实行企业化管理要求,从集合时间到服装要求再到6S管理等。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实训室场地和设备,指导学习进行专业化训练和实习。通过实训设备学习专业术语及专业知识。如讲授《楼宇专业英语》安防模块时,指导学生分组在实训室里学习,要求学生观看设备并学习英文表达,学生边看边记,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各部件英文表达,将主要部件的英文单词记住;又如设备监控模块,要求学生在实训室中登录care软件(全英软件),通过操作步骤,一步步学习识记软件上的单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英语课堂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专业英语词汇和知识,与专业学习、岗位要求联系起来,在实`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能很快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了适应岗位要求的速度。

二、 校外实践课程,突现职业性

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旨在以项目和任务作为载体,在仿真模拟的或真实的工作岗位语境下,培养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完成岗位的职责与任务。

实践教学离不开必要的硬环境。英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争取、创设实践教学环境和机会。教师可能带学生到校外上实践课,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如《楼宇专业英语》可以带学生到深圳大学文科楼给排水系统、京基大厦设备监控及楼宇中控系统。通关现场参观并现场指导学生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中有不少软件的操作及设备的说明都是英文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智能楼宇管理师就离不开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教师现场授课,学生拍照、记录、讨论,回校后将拍下的跟英语有关的设备及操作的英语,进行资料分类整理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PPT,由小组代表对PPT内容进行演说,要求使用英文介绍设备及系统名称和功能。英语教师可以借助特定的项目训练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从而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并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

三、 创设各种实践教学环境

英语实践教学是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英语实践教学具有情境性、全程性、完整性、开放性和工学结合等特性。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实践环境,让学生体验英语语言的运用,从而发展自身语言。

充分发挥校内实施和校外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校内教学实施包括:语言实验中心,如:语言实验室、语言情景训练室、口语口译训练室等;岗位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若干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利用校内调频发射台组织校园英语广播。师生合作开始英语广播电台,每天固定时间播放,在校园创设英语体验的环境机会。同时,着力建设英语学习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建立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链接和网站导航;利用电子邮件和网络课程平台的讨论功能,组织学生在线讨论和师生答疑活动,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弥补课内教学时间较紧、学生发言机会有限的不足。

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看成是实践教学环境的延伸,能将英语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创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英语教学不能只限于课堂,设计并指导第二课堂活动是实践教学能力发展的要求。学校注重发挥学生会、英语口语协会青年团组织和学生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可以包括:寝室英语活动、晨读活动、演讲比赛、英语角、每年一次的全校英语文化艺术节等。教师组织实施这些活动可以生成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促使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

英语教师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甚至学习跨行业知识成为促进技校英语教师成长为“反思性实践者”的重要手段。以上是本人从事专业英语教学以来对实践教学的初步探索,今后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篇

效果。

关键词:导游英语;仿真式教学模式;效果

导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导游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涉外导游的基本用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一、导游英语课程仿真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

目前,导游英语这门课程多数以导游过程中的景点介绍为内容,以传统的知识灌输为主要教学形式,无法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笔者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导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训比例等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大同小异

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的教学多数以景点介绍为主要内容,而对导游过程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有所缺失,学生只学到了景点导游词的英文翻译,而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由此导致学生实际口语表达能力欠缺,仿真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弥补当前导游英语教学内容和空间的不足。

2.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目前导游英语课程与就业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学生参加实践练习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只是局限于教室的环境中,与实际工作环境差距较大。采用完全仿真的导游业务流程和情境,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具体岗位,学生可以掌握在真实旅游情境下的涉外导游技能。

二、仿真式教学在导游英语中的应用方式

涉外导游的工作流程可划分为几大模块,主要环节如下:机场迎接、沿途导游、住店服务、商量日程、游览服务、餐饮服务、购物及娱乐服务、投诉和送团服务,主要通过室内模拟和室外体验两种方式达到仿真的目的。

1.室内仿真模拟

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充分利用室内环境,学生分别扮演导游、领队、游客、服务员等各种角色,模拟旅游过程,处理突发事件,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态的仿真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练,提高真实旅游情境下的英文交际能力,掌握扎实的文化功底,了解外国文化和风俗,更好地从事导游工作,并且进行中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教学内容的安排从欢迎词开始到送团服务直至整个带团工作的完成,根据具体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掌握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具体技能。如学生模拟到西柏坡纪念馆进行参观,需要查阅资料、制作宣传短片、收集相关图片、设计最佳线路,最后通过实训室内的沙盘进行全仿真式模拟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使用全国及省内主要景点的风光碟片,可为学生创造仿真模拟的旅游场所,还可为学生提供完成各项任务、项目的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实训环境,如模拟沙盘、便携式扩音器等设备模拟旅游各类场景,承担导游实训教学,以训练学生的组团、接团、带团、送团等导游服务技能。

2.室外仿真体验

为了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室和实训室,还可以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导游、领队、全陪、地陪等实际岗位的实践。将河北省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聘请有丰富涉外导游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熟悉工作的全过程。学生在进行实地演练之前,需要收集相关英文材料,编写导游词,提前准备景点介绍和知识讲解。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室外仿真体验能使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岗位职业能力,有助于团队合作,吃苦耐劳、与人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增强对社会的认识,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地讲解,亲自实践,通过任务和项目的完成掌握教学内容,从听说方面对学生进行语言的

强化。

三、基于仿真式教学模式的导游英语课程效果研究

笔者通过尝试仿真式教学并验证其效果,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从中找出适合导游英语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仿真式教学模式,效果十分明显。

在导游英语的仿真式教学改革中,我们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

既要有全国景点的学习,又要兼顾到河北省特有的条件和学生的导游资格证书的考取。设计本课程的知识点,仿真模拟,主要是景点介绍和旅游日程安排。在实训教学环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解工作过程为学习单元,包括欢迎词、日程安排、景点讲解、欢送词等内容。授课教师根据教学与导游实践经验,去景点拍摄相关图片,根据实地导游的程序和次序做成教学辅助课件,通过多媒体把景点模拟到教室,为学生创造逼真的实地导游氛围。教师讲解后,要求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练习。实践教学的第二阶段——室外体验是带领学生去景点实地讲解,目的是把课堂知识转换成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期间,学生到旅行社体验、了解工作性质,亲身感受工作过程,实际进行操作,培养优秀英文导游所应具备的技能和素养。

总之,通过仿真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强化了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让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通过课内模拟和课外体验,实现了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现了课堂与实训基地相结合,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浅议导游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8(10).

第5篇

一、基础性:专业教学的基础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教学中的第一门专业课,就像课程的名称一样,基础会计——会计学的基础。作为基础性的课程,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广度。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传递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给专业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整体教学计划中也要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注重对会计职业进行教学引导。对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由于基础会计课属于一门比较成熟的专业课,在我国高校财会类专业的开课率比较高,其课程体系相对成熟,课程知识点的设计也较为完整。而对于专业知识衔接和职业引导性等问题,却往往在会计教学中容易被忽视。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定位和其在整个专业课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认识,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基础会计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引导是否必要”的题目,通过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对于基础会计教学所承担的专业基础性的作用的认识比较一致,有85.7%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非常必要”,而“B选项——一般重要”和“C选项——不重要的”的比例很低。另外,在调查问卷中并没有设计关于职业教育引导性的问题,但在“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建议”这个问题上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自由选项,有33.8%的学生在这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和建议。可见,学生对于职业性引导教学还是有一定需求的。尽管职业教育并不是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但作为财会类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想了解一些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这个职业的相关信息。国外的很多会计类教材,在开篇学习知识点之前,通过介绍一下会计职业和会计岗位的简短内容来引入正文的学习,这种知识点导入的思路也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二)基础会计的基础性及教学要领 基础会计的教学衔接作用对于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它既能引导学生学习后续的知识,也能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学好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作为专业基础的第一门课,基础会计的教学必须要承担这样一个基础性的任务。关于基础会计专业引领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出现在很多教学环节中,如在讲授会计基础理论时,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等知识点的学习,结合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引出会计实务的分类和相关的学习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基础会计课程讲到的一些业务处理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业务,对于更多业务类型的会计处理会相继在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或是金融企业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中陆续学习。这种前后知识点的过渡性引导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对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这也便于理解未来的实践工作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完整利用,而不是按每门课、每个学时分割开来的。

领进门——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对于刚刚结束高中生活的大一学生来说,如何开始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充满期待,是一件很难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基础会计的教学就是成功的,这样的目标要比简单完成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更难。很多教师对此也深有体会,在笔者参加的国家精品课的教学交流中,很多老师也谈到了这一点,大家普遍认为专业的起点式教育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开好专业学习的头、并进行良好的职业教育引导,成为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过程的确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对于一群刚刚接触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讲解要做到深入浅出,如在引入一些专业术语时,可以采用更通俗的解释,因为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是很难真正理解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这样的专业词汇的,可以在完成基础会计专业教学的同时,介绍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时事新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性:提升课程的价值与高度

会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不重要,会计理论也同样来源于会计实践,是对会计实践的升华。但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相对重视会计技能训练、淡化会计学术前沿、课程教学缺乏理论深度等问题,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在深入思考、综合技能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如果太过倾向于技能训练将难于真正提升课程的价值,也难于体现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高度。

(一)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次针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调查问卷中,特别设计了关于学生对理论学习认识性的问题,但调研的结果却与之前设想的情况不同。在“你认为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教学的必要性”的调查问题上,有27.7 %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非常必要”,44.1%的学生选择了“B选项——一般必要”,而22.1%的学生选择了“C选项——不必要”,而其余的6.2%学生选择了“D选项——无所谓、都可以”。在对理论教学的必要性的认识中,比例最高的选项是“一般必要”,而认为 “不必要”的学生比例竟比较接近“非常必要”的学生比例。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学习是“一般必要”的,而认为理论学习“非常必要”的比例却很低。这可能是由于教学中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中对理论教学的内容一带而过,仅仅停留在介绍一下定义、性质,讲解中没能融入更多的解释内容或背景知识的学习,那么理论教学的内容可能就会显得有些枯燥,也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讲好会计理论部分的知识并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其实是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会计学虽然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实践性课程,但其理论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也是重要的。所以,会计教学要探讨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兴趣的好的路径,总结如何讲授会计理论的好的教学方法,这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思考的课题。

(二)基础会计的理论性及教学要领 在本科阶段各门会计课程的学习中,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内容是相对较多的,所以基础会计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对后续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重视基础会计中的理论教学任务,合理设计一些理论教学内容:如会计记账方式的理论及其发展演进、国际上权威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其准则框架、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等内容。这些知识的介绍和学习篇幅可以不用太长,但却能延展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会计学专业的价值和课程魅力。虽然会计教学不需要安排太多理论学时,但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也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应该把一些知识讲得系统,注重对实践操作性知识的指导。如在我国几大会计理论流派的学习中,不能只简单地介绍都有哪些理论,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如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会计管理活动论”?为什么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论”?这两大会计理论是矛盾还是统一的?这些会计理论对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对有些问题可以先不提示答案,把对问题的思考延续到后续内容的学习中,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的答案就会越来越清晰。如果理论的思考与探索能够贯穿整门课程的学习,那么会计学就会摆脱“簿记学”的痕迹和“简单技能化”的倾向,而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而“小会计”们也会成长为“大会计”。

三、实践性:结合理论培养技能

作为会计学科中一门开课率较高的课程,基础会计学的课程体系相对比较固定和成熟,而且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也都较为完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目前国内高校一般都配有与基础会计课程相配套的会计实训教学部分,很多实训都安排在课程教学之后,教学周数一般为一到二周的集中训练。课程实训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延伸,对学生提高实践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会计实训对于会计教学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在调研 “你认为账簿训练的会计实训对于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的辅助作用”的问题时,设计了三个备选项:“A——很有帮助”、“B——帮助一般”、“C——没有帮助”,其中选择A的同学的比例多达90.9%,而选择B选项和C选项的比例很低。90.9%的选择比例,是此次问卷调查中认可度最高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对于会计实训重要性的理解与已有的教学安排还是较为一致的,因为会计学作为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实践环节的锻炼,所以目前国内高校在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同时,都辅之以一定学时的会计模拟实训。

为了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技能,除了进行集中性的课程设计外,任课教师往往也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穿插一些实训方面的内容。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时,最好给学生看看真实的账表,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的培训中,也了解到有些学校在授课时把整周的实训内容分散地安排在平时的教学中,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每个学校也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计划形成符合自身教学目标的实训方式。在这次课程问卷调查中,笔者针对账簿训练的会计实训的安排环节调研了学生的想法,在“你认为账簿训练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如何安排”的问题上,设计了三个选项:“A选项——在课堂教学之后”、“B选项——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C选项——无所谓”,而实际的结果是选择这三个备选项的比重基本持平,所占比例分别为36.4%、33.8%和29.9%。由此可见,模拟会计实训对于提高基础会计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具体安排形式可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不具有固定模式,这与学校的专业性程度、授课对象的层次以及培训目标等很多因素相关。 而且每种安排方式都有其优缺点,所以任课老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安排合适的会计实训的方式。当然,即使对于课堂教学之后集中进行会计模拟训练的情况, 也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穿插会计实务训练的一些内容,只是这种训练不需要太集中, 起到认知性教学的目的即可。 另外,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了一些常规的课程设计内容、还开设了企业沙盘模拟课程, 主要针对企业经营的整体情况、业务流程进行学习,虽然学时很少但可以更好地辅助基础会计实训的内容。

还可以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例如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从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学生对于课程案例教学的认可度也很高。在这次课程的调研中,有针对案例教学的问题。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有一部分案例资料的学习,所以此次调查问卷的题目设计为“你认为已有的案例教学应该再如何调整”的问题,备选项分别是“A选项——再多些”、“B选项——少些”、“C选项——多少都行”、“D选项——没有”,而选择A的同学达到了83.1%的比例,在基础会计课程已经安排了案例教学的情况下,学生还是希望再增加一些内容。可见,案例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也是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在讨论案例教学时,还有必要说明一点,基础会计中的案例教学要区别于会计实训。尽管二者的内容可能有些交叉,但案例教学侧重于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点的引入,往往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新闻事件,把会计学的一些知识点引入到教学中来。而会计实训,主要是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一些知识点,模拟实际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的实操性训练,二者之间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笔者在国家精品课程的培训中发现一些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有些混淆,在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时,主要加大了会计模拟实训的内容,这是对案例教学的一个误解。

(二)基础会计的实践性及教学要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模拟实训、案例教学都是比较常规而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教学法来丰富基础会计的课程教学。在教育管理思想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总是扮演着学习与合作的先行者的角色”。这种学习与合作,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教学指导上,也体现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如果保持教与学之间的良好合作,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就会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针对基础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内容,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为此可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设计一些环节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完原始凭证时可让学生自己去找原始凭证的实例,然后再总结一下原始凭证的特点。很多学生留下了出租车票、买书的发票,进而把一些生活中原本不留意的事情从专业的角度去观察。将这些由他们收集来的凭证保留下来,在讲到“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一章时,可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原始凭证会记录在哪些相关的业务中。再如对于“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一部分的学习,往往都被安排在学期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这时一般都临近期末,学生往往因为备考会有些紧张,但情绪上又因一学期的长时间学习而略显疲惫,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结合这部分内容自己编排一个小品、小话剧来诠释一下学习内容,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既可以在教与学之间开展合作教学、也可以通过小组自学培养他们的职业合作意识。

四、国际性:借鉴西方会计教学

会计常被称为商业语言,是一门世界性的商业语言。当然其教学中也必然会涉及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一)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次调查问卷中,特别设计了学生对于用英语授课的认可度的题目,在回答 “你认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用英文授课的内容应占到整个教学内容的比重”的问题时,有大约49.3%的学生选择了“D选项——个别专业词汇即可”,所占比重最高。而所占比重次之的选项是“C选项——少部分”,比重为33.8%;而选择“A选项——全部”的仅有2个同学,所占比例为2.6%;选择“B选项——大部分”的同学仅11个同学,所占比重为14.3%。这主要是由于作为第一门专业课,学生还处在专业入门教育阶段,而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也几乎同期进行,所以如果完全采用英文授课,显然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过语言关,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外语授课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是不合适的。但如果适度引入英文讲解,在一些专业术语中加入英文介绍,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所以在调研中,选择C选项和D选项的比例很高。

(二)基础会计教学西方借鉴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双语教学或者使用原版教材,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对于2+2学制出国班的学生,直接在大一开设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但对于非2+2学制的班级来说,则是先学习一门中文的基础会计,然后再学一门英文的financial Accounting。虽然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其基础会计的教学是中文教学,但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国际会计研究前沿的渗透。兼顾到学生的外语水平,可以在中文讲解的同时介绍一些会计英文专业词汇,并适度引入一些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其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基础会计教材而言,国内教材的逻辑性很强,内容较严肃。很多西方教材的内容体系设计得比较生动活泼,举例较多,但逻辑性上略有不足。如果完全借鉴国外的教材,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思维习惯。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中西方的优点,取长补短。在逻辑上采用中式教材的优势,而在一些知识讲解中引入西方教材较为形象化的特点。很多国内教材一般先给出概念、历史演进,然后讲解具体的知识点。但很多西方教材在教学中首先引入财务报表的内容, 如Fred Phillips等人编著的《Funda-

mental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Walter T. Harrison Jr.等人编著的《Financial Accounting》、W. Steve Albrecht等人编著的《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等教材,都是从财务报表开始讲述,国内教学也可以借鉴这点。

现代会计发源于西方,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也是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结果,所以基础会计的教学也必然面临国际化的任务。在讲课中适当地引入英文的专业词汇,可以为后续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另外笔者在教学中也体会到,如果给学生一些英文的专业词汇,反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专业术语的中文意思。因为一些专业词汇翻译过来会在字面上显得很晦涩,这个时候如果给学生看看原文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词义了。如,在讲解“复式记账”的含义时,如果结合英文double entry的意思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了。再如学生在刚接触“所有者权益”时,不太好理解它的意思,如果结合Owners' equity (Stockholders' equity) 的原文,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再告诉学生负债也被称为债权人权益(creditors' equity),这样再进一步结合资产的来源,对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含义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在整个专业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教学中必须要兼顾课程的基础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注重专业性与基础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互动,才能真正为整体的专业教学搭好牢固的地基。基础会计也是一门教学体系相对成熟的课程,其课程设计和知识结构比较固定,但越是成熟的课程越需要改革,而且改革的难度也会越大,而其改革的难度也体现出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性。

参考文献:

[1]邵瑞庆:《会计教学法研究——课程·模式·理念》,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

[2]雷丽芳:《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8期。

[3]代玺玲:《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探讨》,《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5期。

第6篇

关键词: 旅游英语专业 井冈山 模拟导游 实践教学 自主学习

外语导游专业综合模拟实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课程之后,掌握了导游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经过一系列实践环节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的综合性专业实践。通过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实习,达到以下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游工作的性质、特点,明确导游工作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导游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规范导游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增强学生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尽快适应毕业后的旅游行业工作;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业务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学风。

《模拟导游》课程是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外语导游专业综合模拟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教学计划,外语学院旅游英语专业B0711班于2008-200年第一学期第十二周到井冈山进行模拟导游实训。此次实训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作为导游带团的一般程序;训练学生作为导游所必需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外带团时的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模拟导游实训前的准备

根据实训的任务,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教学计划。例如针对此次实训,首先要拟订实训计划,我们决定把跟随旅行社实训(即通过观摩、搜集资料向旅行社导游学习)和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模拟导游(即学生自己实训)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展开实训工作。计划拟订后,就着手联系旅行社。本着保证实训质量的原则,反复对比各大旅行社的报价单和行程安排,货比三家,最终选择了一家配备四星级导游且价格适中的旅行社,为随后的实训工作顺利进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实训出发前,要组织实训动员大会,并邀请院领导出席。动员大会意在使学生明确实训的目的、意义,并提醒学生注意的事项(如天气寒冷要多带衣物,预备感冒药,保持通讯畅通等),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大会之后按照景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每个组配备一个小组长,负责实训期间组员的管理。另外根据分组情况,每个学生在家事先查找资料准备一至二个景点的导游词,熟悉相关的景点,做好景点讲解的充分准备。从之后的实训中也可看到实训学生们的材料准备是很充分的,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2.模拟导游实训中的教学组织

2.1实训的组织工作要严密,要充分发挥学生班干部的重要作用。

一次实训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保障,比如在实训地住宿要实行晚点名制度,由班干部核对人员以确保实训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每一个景点实训结束后,上车赶赴下一景点由班长和各小组组长一个个核对人数,确定无误后才发车。在实训中要培养实训班级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实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他们未来从事导游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这些措施也保证了整个实训过程的顺利有序进行。

2.2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训中的自主性还表现在旅途中的模拟讲解。

实训的工作实际上在旅途中就已经开始了。实训班级在班长的有序组织下,所有的实训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走上旅游车内的导游台,模拟旅游车内导游的讲解:他们或向“乘客”介绍旅途目的地井冈山的特色;或为“乘客”表演文艺节目,并邀请车内的“乘客”积极参与,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以消除“乘客”的疲劳感和旅程中的乏味和单调。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就已经把理论运用在实践中了,即一次长途旅行,在行车过程中就应该开始着手如何去导游,而不仅仅是到达了景点才开始如何介绍、讲解景点。这也充分反映出了实训学员的专业意识。

旅途中的模拟导游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导游技能,就如一些学生在实训报告中写的那样:“一直以来性格较内向,当着很多人的面唱歌、说话,自己以前从未敢想过,但这次却做到了,真的就如井冈山精神那样,超越了自我、收获了自信。”旅途中的模拟导游另一方面也为实训营造出了良好的气氛,一路上欢歌笑语使大家心情放轻松,消除了对技能考核的紧张情绪。

2.3在具体实景的讲解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每个实训生的讲解之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反馈要实事求是,多肯定其好的方面,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做到让学生心知肚明、欣然领会。在黄洋界景点,学生们的讲解吸引了很多来井冈山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他们都很好奇,以为是哪个旅行社的导游,怎么用英文导游呢?围观的游客不仅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其实战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收获自信。他们尽情讲解,充分展示自己,人在景中,景在他们的讲解中生辉增色,人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本身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有的学生圆满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后还主动加压,要求讲解别的景点,而且都是即席讲解、临场发挥。这些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因此在实训中要鼓励引导他们拥有这种“不是你要我实训,而是我自己要实训”的心态。有的学生仔细观摩其他同学的讲解,吸收其优点,避免其不足,因此在自己的讲解过程中落落大方、一板一眼,颇有导游的风范。

总之,通过对旅行社导游和自己同学模拟导游的仔细观摩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实训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导游技能,符合相应的规范,达到实训目的。在实训报告中学生们都感触良多,纷纷表示:经过此次实训后,收获颇丰,对导游这个职业甚至旅游行业有更深切的体会,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去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3.模拟导游实训后的总结

模拟导游实训后还要及时地进行总结。

首先要求学生针对各自的模拟导游实训进行总结,提交实训报告。学生的实训是在已掌握一定专业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实训报告的目的是使实训者对其专业实践进行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理论,并用它来指导自己未来在专业上的实践活动。因此,实际上是一个遵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这也是大学的专业教育目的所在。

其次,教师要根据模拟导游实训期间学生的表现(纪律)、专业业务技能(导游讲解)和实训报告进行考核,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计入学期总成绩,同时评选出优秀实训生。

最后要召开全体实训学生参加的总结大会,总结本次模拟导游实训工作,指出收获和不足之处。“指出收获”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信;“指出不足之处”在于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克服、提高。比如在这次实训中,学生们或多或少都有紧张的情绪,在讲解的时候有的体态不够自然;有的对导游词的作用没有很好地理解,完全依赖导游词,因此讲解时像是在背书,一旦忘词,就方寸大乱,无法继续;有的讲解时条理不够清楚,语言缺乏连贯。另外,实训后的报告应紧紧围绕实训的目的总结实训者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有些学生把实训报告写成了游记,记流水帐,无专业的分析,写作能力尚待提高。因此,在实训总结大会时,要通过对写得较好的实训报告进行讲评来指导学生的专业写作,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分析和反思能力。比如一个学生结合实训对导游带团的一般程序和讲解进行了自己的深入分析:初见时导游的欢迎词――住宿地下榻时房牌的发放――商定用餐时间地点时,导游要注意细节,告之自己的房号、询问房间和购物等注意事项――游览前的准备,出发前提前10分钟点人数,晕车的不宜过饱――分析导游的讲解,讲解效果取决于各种讲法――离站的准备,不应安排较远、交通不便的地点参观――送站服务,致欢送词。该学生的分析很专业,体现了对导游带团程序的了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在导游服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总结条理清晰。另一位学生则从导游讲解方面作了总结,并分析了导游的能力知识结构:导游需知识全面,比如地理方面,能给乘客指路、引导旅客购物或返回的路线,能简要说出景点地貌形成原因;生物方面,如植物、昆虫等;建筑方面,要能说出旧址旧居等建筑方式、风格、建材等;导游出口成章,文学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导游还应注意细节,等等。其报告也是以景点为序,但她重在结合景点阐述讲解的技巧。在景点游览中善于观察、发现导游技巧,达到了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总结,该实训生从实训中获得的关于导游能力知识结构的分析与体会,对其他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启发,也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好相关的导游职业的职前准备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一次模拟导游实训要经过实训前的精心准备,实训中的严密组织,实训后的反思总结。较为成功的导游技能实训,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更加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因此会在实训之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更进一步地去努力,更自主地去学习。这也是《模拟导游》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旅游英语专业《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导游技能,其课程教学的模式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地探讨和深入。

参考文献:

[1]龚维嘉.导游业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黄明亮.导游业务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李允.课程与教学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生延超.导游理论和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5]王连义.怎样做好导游工作[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构思 课程设计 课程实现 课程运作 课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14-02

一、课程构思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以其专业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特性而迅速发展。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能力,已成为时展对现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依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职高专学生掌握英语技能的要求而设定,旨在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必须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生活及将来专业所需的涉外业务活动能力,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确定一个目标,狠抓两个重点,坚持三个长期建设点。

1.确定一个目标――培养拥有一个文凭多个证书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狠抓两个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要做到科学合理,理论联系实际,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在实践教学中,要求课内外结合,听说并举,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是大学英语教学富有成效的保证。语言教学是体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是调动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发挥作用的兴奋剂。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观点出发,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佳做法是深入教学研究,有效地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3.坚持三个长期建设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在教学条件方面要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比如说投影仪、DVD、电视、电脑等,一切可利用的设备和条件都要合理应用。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求做到各种教学文件齐备,各教学环节规章制度严密,教研活动规范,教学检查严格。在教学效果方面,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行领导―老师―学生三级监控制度;以体制健全、严格的评价及标准来确保授课质量;定期开展学生座谈、调查等活动,对学生意见反馈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实行同行听课制度,领导听课制度;并通过调整形成性评估体系以平衡学生成绩分布不合理的情况。

二、课程设计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为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做到虚实结合,采用网络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实现培养具备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应用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本课程课程目标设计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主要指掌握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了解背景知识;掌握语法知识,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基础文体的写作技巧, 能写各种类型的应用文;掌握基本翻译技巧, 译出基本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句子;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等。能力目标主要指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涉外业务活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情感态度目标主要有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创业意识等。

三、课程实现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中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着重于学生口语、听力、翻译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写作水平的加强。

在实践教学方面,本课程要求拥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机房等校内实训设备,力争为加强学生听说单项语言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提供更为优质的物质条件。此外,要求不定期举办各种层次各种主题的英语活动,给学生在课堂之外提供一定的英语的实践机会,如听说实训、学术讲座、英语角、社会实践、情景模拟训练、模拟招聘等,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英语实际应用中检验学习成效。

四、课程运作

1.大学英语课程可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根据大学英语应用的特点,将学生要掌握的大学英语知识和技能设计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学习项目,通过教学项目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式和探究式学习,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获得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任务的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可应用于各个程序性知识的总结和项目的完成。如在学生习作点评时,可随机抽出两到三篇习作进行公开展示,由师生集体讨论其优劣和改进方法,对当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留作“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查阅文献,概括出符合科学的结论,并以此拓展学术视野,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3)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可为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角色扮演、读书报告、英文歌曲演唱、课堂辩论、小组讨论等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活动;课外,教师也可组织、指导学生的英语角、英文文化周、英文演讲比赛等活动等。(4)合作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主要基于英语网络资源。教师要求学生就某一主题或交际话题,自主在网上收集有关素材,撰写有关报告、评论。同学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督促下开展合作和辩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促进其思维能力、创新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2.大学英语课程可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1)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采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视频播放、图片欣赏、原声解析等;引进多种多媒体教学仪器,包括投影仪、DVD、电视、电脑等。这些多媒体技术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将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实际英语操作有直观印象,满足学生对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强烈要求,充分发挥辅助外语教学的作用,使教学形象、直观、易于表达,易于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2)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建立内容涵盖课堂教学、课后习题、课后辅导等多个方面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和课程网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保障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学生在校内随时可以登录欣赏课堂实录,温习课堂要点;课后自练自测,系统自动打分,分析错题;教师定时QQ在线或是电子邮件答疑,为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提供保障,推进教学的开展。(3)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建立数字化语音实训室、商务技能模拟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国际文化村、英语情景实训室和商务英语技能综合实训室等实训场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教学软件以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等,方便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充分满足学生在校内实训的要求。(4)系部可积极与企业合作,充分依靠社会力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知识运用能力。(5)系部可邀请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学生传授职场的切身经验与体会,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五、课程发展

为了达到课程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在教学思想、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师资培训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

1.在教学思想上,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贯彻“以实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和“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

2.在教学要求上,按照《基本要求》组织教学,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的“三级”要求,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向“四、六级”努力;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按照相应的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实现预期目标。

3.在教学条件上,进一步加强基础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尽快达到教学评估要求,满足教学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积极创造语言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4.在课程设置上,在学生修完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后,继续开设专业英语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高级英语选修课,开展多种多样的讲座和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听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

5.在教材上,根据分层教学要求,选用不同的优秀教材,并积极开发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专业英语教材,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利用校园网,开发或购置基于网络的英语教材,为广大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和资源。

6.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的新途径,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主动向课堂教学与校园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方向发展。同时,新的教学模式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要充分考虑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

7.在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上,围绕应用能力考试,把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

第8篇

(葫芦岛市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摘要: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定义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怎样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训、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实现专业外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外语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 :船舶专业外语;工学结合;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10-03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2006年,我国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以船舶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我不断探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船舶专业外语课程中的应用,期望以此增强我高职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船舶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往的专业外语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缺乏能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衔接的专业性实践课程。很多高职院校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培养模式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

其次,我的专业外语课程设置没有根据船舶各具体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分析,在实训课程开发上缺少设计,如实训课程的内容安排、校企合作开发比例、实训学时比例等脱离职业岗位需求,缺乏足够深入的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教学研究。

再次,在校企合作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训基地建设障碍重重。船舶企业没有太多途径提供相应的船舶英语实训环境,即使学生走进企业,也没有机会将专业英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也存在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实训设备场地不够、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限制了专业英语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专业外语课程中的应用

(一)构建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教材体系

我尝试打破传统教材的选编模式,由企业专业人士、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撰写教材。教材编写目标贴合课程培养方向,充分利用船舶企业的资源,结合多媒体资源库及网络途径获取充足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料,注意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既注重船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锻炼,又兼顾语言的掌握。在编写专业英语教材时,要贴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深入浅出。

我所尝试的教材编写思路如下:

1.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编写思路,以企业要求、岗位标准为编写目标,以与企业专家沟通合作为编写方式,围绕职业活动,在教材中模拟工作情境,提出工作任务,着眼于完成任务的方法与过程。在内容设计上突出岗位操作技能,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2.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新优化内容体系,将教材从原有的10个单元删减为8个,并根据教学需要重新调整单元顺序安排。每一单元的内容设置不能超出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同时增加自主学习内容及实训操练内容的设置比例,构成“教—学—练”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专业外语教材体系。

为此,我们创新采用了“教—学—练”三位一体的专业外语教材体系,如图1所示。

(二)建成专业外语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以任务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与方式 我们深入船舶企业内部调研,了解船舶行业对船舶人才的需求状况,对船舶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总结人才需求标准。根据船舶企业要求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中。(1)实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注重培养我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2)实训教学。是对我学生的船舶专业英语语言操作技能、船舶知识与英语语言相结合的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我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3)实习教学。尝试对我的船舶专业外语教学开展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船舶专业外语课程中加入毕业设计环节,此外还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活动。我对船舶专业外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将校内所学的船舶理论和技能与船舶英语知识相结合,并应用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我的船舶专业外语设置突出“职业性”,目标岗位能力突出“技术性”;另一方面,我的船舶专业外语教学在内容上注重“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要通过船舶专业外语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采用可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尝试对专业外语教学实施“学生主体、任务驱动”的工学项目派遣实训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其依托基础是校企合作,实施方式是任务驱动,组织方式是项目派遣。基于此组建工学作业团队,联系工学项目派遣对口企业。如此一来,专业外语课程带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也可以成为骨干校建设中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出发,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SECP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船舶为背景,以英语为平台,以能力为主线,以技能实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往我讲授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很大,一般由各系自主安排,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整合学院各系英语教师资源,做好教材使用的统一规划,同时对基础课部的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培训,负责讲解船舶专业英语的基础课程,尽可能地解决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衔接问题。

2.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我作为骨干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让我学生到企业中去,才能真正熟悉企业的制度和文化,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在船舶企业的岗位实践中受到职业素质的训练。船舶骨干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依托实训基地建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我的人才培养质量。由学院进行硬件投资,建立专业英语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的设置与管理要配合专业外语教学内容,配置船舶模型和大量英文船舶资料图片,模拟船舶企业岗位环境,提供学生英文会话实践情境,使学生可以在实训教室中用英语介绍船舶的类型﹑船舶的结构﹑重要的船舶设备,练习船舶专业英语词汇,并模拟船舶商务谈判情境或船舶企业生活情境进行英语对话。要与船舶企业做好沟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企业实训基地,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配实践教学课时,给学生提供船舶英文资料翻译及与国际船舶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的机会。

3.研究各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设置情况,引进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开发网络英语视听说课堂,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我引进了先进的朗曼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众多情境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4.建立校内英语证书培训基地,做好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船舶岗位能力培养的培训工作。我已经有针对全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设置的培训中心,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并开展了多期授课。今后还要尝试开展专业外语的岗前培训和职业能力培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证书和能力保障。

5.我们参照其他专业的做法,对我的外语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95%,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提高具有教授及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同时,利用“季节差”实现校企精英互通的弹性“双兼职”,以打造一支高品质的“行家能手”兼职教师队伍。还要鼓励英语教师利用暑假参加企业挂职锻炼活动,到实践中学习船舶理论,撰写挂职锻炼心得。我有部分讲授专业英语的教师在暑期深入船舶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了解船舶企业,学习船舶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6.在专业外语考核模式中,要摒弃常模参照评价,采用标准参照评价。职业英语专业教学采用标准评价的依据就是获得职业情境下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评价结果。对于船舶高职院校而言,测试情境要求尽量与实际的船舶工作情境相似,使评价证据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还要根据学生在船舶外语的职业情境中所完成的相应的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推断他们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英语运用能力。工学结合的专业外语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将船舶企业评价、船舶岗位实训评价纳入期末考试测评中,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我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过程中,要有人性化评价,以此促进每个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针对我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个别化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如客观测试与口语测试相结合,现场船舶外语职业情境测试与知识测试相结合等。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场景模拟、口头和书面提问、实训演练等来评价和认定我学生船舶英语的运用能力。

船舶专业外语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可以加强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及课程的准确设置,可使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由此可以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体现。因此,这项改革的研究还应继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蒋文.以工学结合模式推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1(27).

[2]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第9篇

——以机电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为例

王军红 冯 丰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00350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指出高职制造业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培养适应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很多企业对机电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应该满足企业用人方向的需求。本文就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改革策略做一分析。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一体化教学;教学策略;应用能力培养

前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指出高职制造业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培养适应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机电系专业英语的学习目标分几个方面:第一,能看懂本专业英文图纸及资料。企业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要求员工能识读相关的技术文件。学生应掌握对西方国家图纸的识读方法;看懂机电专业英语技术文件。第二,能看懂进口设备的说明书并合理操作之。许多先进的企业,逐渐地引进越来越多的进口设备,需要技术人员能看懂设备说明书并合理使用相应的设备。第三,能和外商进行简单的口语及专业技术方面的交流。外企一般均由外商担任管理工作,因而需要经常和他们探讨有关技术性问题,或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加上过硬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担任车间主管或技术员等管理工作,协调好外商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其综合能力。基于这几方面的要求,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改革,现将教学改革策略归纳如下。

一、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专业能力

专业英语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具备英语初级基础的高职学生,对于繁杂的专业词汇,加之专业知识匮乏,导致他们上专业英语课就像听天书。学过之后,几乎什么收获也没有。对此,我深入分析了所学课文的内容,然后将他们分类、归纳并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借助于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 将复杂的专业英语知识以简单的教学软件、仿真软件及数控机床等实际专业设备体现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归纳起来包含如下几个模块,见表1。

表1 专业英语教学模块划分

总之,每个模块都要在相应的实训车间或计算机房进行,实践学时超过50%,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按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将各模块内容插入到相应的专业课中进行;还可以对某些模块的学时进行增减,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学生潜能

高职学生学习意识不很强烈,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 善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想方设法把教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上,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 教师在讲解机床设备的英文说明书识读时,可以将文中的重点词汇解释清楚,借助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翻译某些句子、解答某个问题,并进行机床操作演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课下,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的运用能力欠缺,要求他们每课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归纳,概括中心及主要意思,既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一定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三、采用指导性策略,注重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就目前高职学生生源来看,他们的文化基础不是很扎实,但是有着较强的理解力和接受事物的能力,因而,教学中多采用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是加强学生主导作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有效策略。经常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技能培养之中,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例如,讲授数控加工模块时,在数控实训室里,学生看着CNC 机床操作面板,熟悉各个英文功能键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教师操作,认识、记忆英文单词和机床功能,学会机床的操作方法,将英语学习融于技能训练之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一般,口语方面欠缺。而在合资或独资企业的实际生产中,经常要与现场的国外工程师进行有关专业技术方面的英语交流,口语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所以要注意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教学中,教师以指导学生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学中教师负责策划并指导学生完成一些活动,获得专业技能。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内容贴近专业、满足就业需要的教辅材料,发给学生,指导他们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安排一些对话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可以选择念对话、背对话、说对话等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演讲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使其基本满足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机床操作对相关英语知识运用的要求。

四、结论

一体化教学为专业英语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简化了繁杂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直接获得运用英语的技能。但要想顺利实现一体化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 必须熟悉软件应用与机床操作等实训课程,综合专业技能水平要高。其次,学校还要具备足够的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为教师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最后,教师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综合并恰当地运用讲述、对话、指导等策略,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模拟、理解并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达到既培养学生专业英语技能,又培养社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对工业转型升级时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2014

[2] 姚安,何江华,黎国玉. 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06

[3]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 16 号

第10篇

经过两个多月的ERP软件相关知识的学习,我掌握了ERP软件的基本操作,从中收获甚多。我感觉到学习了ERP软件将对我毕业以后的社会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就如何进行有效和针对性的学习,我得出了自己在学习ERP软件期间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我还是首次比较系统地了解ERP,当老师在学习之初给我们介绍这一技术时,我突然感觉到我已经很落伍了。是的,到了大四,学校已经对管理类学生开设了好多专业课程。但老师对我们提到ERP时,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够真地说出它是什么来,甚至是根本没听说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没有做到对当今流行的生产生活中的新技术予以于时俱进的了解,这是我的一大损失。原来ERP不只是让人觉得深奥的几个字母,它对我们生产生活能产生好大的影响。

ERP代表着新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出现再次证明科学知识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再也别想仅仅靠激情,靠勇气,靠机遇就能运营的很好流畅,更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方式。一直一来我们财经管理类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真实运作,而ERP课程的开设正是学习锻炼的最好时机。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ERP 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综上所述,将ERP 系统中按西方管理会计理念及其方法设计的会计信息与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融合为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实现ERP 系统中的会计信息融合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两个月的实训课程中,我深深体会到ERP到给企业的帮助和作用不是一点点,ERR适应企业,企业适应ERP!我们的实训课程分为基础设置、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会计与mps的计划执行等几大模块。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企业业务的运行,可能很多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问题没有使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如:不能按时发货、需求与预测不适应等。而使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企业能够把这几大模块通过管理人员的授权分工地完成工作,这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下面我详细地分享一下我对这几大模块的体会。

一、基础设置合理化 企业的运行离不开人员的配置,人事管理的核心是做到人岗匹配,任人为贤。录入基础数据时必须仔细,避免因错误导致后期工作的失误。

二、采购管理与mps相结合 物料的采购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尤为重要。很多企业都实行"零库存"管理与JIT生产方式,丰田汽车就是典型的企业。但是,要想真正的实现"零库存"是很难的,也存在很大风险。ERP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采用采购管理与mp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ps计划执行,对库存与销售、采购进行控制,

能够保证企业有安全的库存,又不至于挤压过多的原材料在仓库,又能按时发货给客户。

三、销售管理与mps相结合 企业在接销售订单前都必须对市场进行预测,为了预测更加准确,可以使用与mps相结合的方法。填制销售订单后,可以输入产品需求表,通过供需平衡预算可以了解到企业未来的需求,这有利于企业作采购和生产计划。

四、会计电算化优化企业记账程序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运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的重要环节,运用ERP可以实现电子记账,不用手工记账,大大降低了由于人为疏忽导致错误的发生,而且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核算的效率。

第11篇

实训内容:

1.在模拟实习阶段初步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流程的各个过程。

2.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在仿真模拟中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加强对未来外贸业务员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这两周一直在进行TMTONLINE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每天盯着电脑很忙很累,但真的感觉很好,在以出口商完成整个出口流程的过程中我了解和掌握了出口贸易的基本操作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使自己在模拟操作中进步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很多不足点,发现对于国际贸易的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有搞懂,尤其是相关的规则等等。

在这次模拟操作中,一共有十五个步骤,具体为:建立业务关系、出口报价核算、出口发盘、出口还价核算、出口还盘、出易磋商、出口成交、出口成交核算、出口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修改信用证、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投保、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出口制单结汇、出口业务善后。

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由于刚刚学习了函电,加上老师的指导,写起来还算轻松。但是在出口报价核算时就感觉很吃力了,个人觉得远洋运费的计算有些难,还有银行手续费和银行贷款费用的计算到底使用采购成本还是报价或者发票金额作为基数,总是容易混淆,老师大概花了两个课时详细讲解了这几个问题,总算明白了。我认为出口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在扮演出口商的角色的过程中,要经过准备、磋商、签约、履约、善后几个流程。在准备阶段,需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并同工厂和进口商建立广泛而牢固的业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核算过程本身是复杂的,这需要足够耐心、细心。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保险费的核算很关键,不同的贸易术语下,保险费的承担者有所不同,二者的紧密关系众所周知,在贸易术语上,我们分别采用了CIF、FOB、CFR的术语,在十三种贸易术语中这三种是最常用的。

出口单证的审核也是一大难点,密密麻麻的英文表格让你先去缮制然后再审核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说细看那些英文,就是看见那表格就头疼。静下心是很有必要的,慢慢看就习惯了就会了。在电脑里审核单据有些麻烦,只能把两张表格缩小到同一个界面再来对比。由于老师在发下一步操作时前一步的参考答案系统会自动给出,所以我们在训练时必须克服想看答案的心理。

结汇可选择T/T、L/C、D/A、D/P等方式,信用证结汇可以保证出口商及时得到货款但是费用高,多笔业务的开展,不同术语的运用可以加强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费用上的不同核算和支付更是对我们关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完成了一半的业务,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就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更是体现我们业务能力的地方。在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

整个学习模拟过程中我归纳了点心得体会:

1、在交易业务的填表中要注重核心单据在流程中的重要性,要使它准确、系统、完整。填表要以“单单一致”、“单证一致”为原则,熟悉各单证这间的相关联系,这将关系卖方发货后的结算问题。

2、要把握专业知识与实习操作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次是首次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从中锻炼的是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经验是日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3、英语的重要性,在实习操作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英语在其中的理要性。进出口合同中、进出口贸易中的各项单证中都是英文单证,若英语基础弱的话对业务工作是种阻碍,降低了工作效率。阅读能力弱往往会导致错误若是实际交易则有可能引发纠纷,所以说英语能力在国际贸易中是十分重要的。

4、实务课本知识一定要学扎实。虽然是理论,但是如果不能彻底掌握在实际运用时将会阻碍重重,且不能综合利用考虑。经过拟训练,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现在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

在学习各种函电的过程中,我还掌握了很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官方语句,很有收获感。特别是实训的全过程实际上是贸易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计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修改以及贸易文件的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技能的操作,完成了商品出口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使我对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有了新的认识,而不再只是空洞的理论知识,以前我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却很少联系到实际,没有认识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另外,知道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差,但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操作的重要。通过这次实训认识到计算机在商务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在课堂讲学中无法得到的收获,这将是日后工作中的财富。

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新形势下,作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对这三年学习来一个大总结。从大二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银行学,到本学期的国际贸易实务,再到的外贸函电及本学期外贸合同的制定、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在本次模拟训练中都一一体现,通过TMT模拟训练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际操作能力。

第12篇

(一)优化课程内容

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得到的数据和对毕业生在各工作岗位所遇到的真实写作案例分析,课程内容应整合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能力拓展”三大模块,并合理设计教学步骤,从而构建完善的应用写作课程体系。

1.教学内容

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学目标要求,英语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基础能力模块,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基础写作能力,对前导课程“基础写作”进行复习及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内容包括写作基础、句子、段落,英语信函格式及构成,四六级考试作文三部分。第二模块是专业技能模块,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应用文体的相关知识,了解写作规范,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准确地用英语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内容包括电子邮件、传真,个人简历,求职信,个人自述,名片,单位介绍,产品介绍,合同等八部分。第三模块是能力拓展模块,目标是拓展学生的国际贸易知识,培养专业的商务信函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内容包括建立贸易关系,询盘函、报盘函、索赔投诉函等商务写作内容。

2.课程设计

英语写作训练最重要的是:开动脑筋,尝试百方;学生为主,能力为要;学有所得,苦中作乐。因此,应用英语写作课程在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开拓思维、调动积极性、提高主体性、注重能力培养、营造轻松环境等要素,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教学步骤。

(1)导入是对前次课程的复习,也是本次课程内容的导入活动,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吸引学生兴趣与注意力,为下阶段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工作。例如电子邮件写作课,任课教师直接打开自己的邮箱,把外教写给任课教师的一封邮件展示给学生,真实生动。在个人简历写作课上,选择上一届某学生做的英文简历作为纠错案例。在产品介绍的导入部分可为学生播放IPHONE5的英文介绍视频。名片写作课则可要求学生为10年后的自己写一张中文名片,并在后续的课堂实训过程中随机分配名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名片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2)要点介绍包括讨论讲解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内容,以及常用词汇、词组、句型等。通过导入部分的铺垫,学生已基本了解该应用文体的基本情况,这时教师可采用讨论的方式总结出该应用文体的格式、内容、常用语句等。老师在课堂上应坚决避免照本宣科的讲解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3)模板示例阶段,教师从各教材或相关参考资料、权威网络资料中挑选样例模板展示给学生,结合“要点讲解”中的格式、内容等进行点评,并展开问答,分析重点要点,进一步加深印象。

(4)课堂小组实训阶段,根据课程内容主题布置小组任务,小组成员根据不同角色完成小组写作任务,要求课堂内提交。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和合作能力。例如电子邮件课,小组成员分别扮演采购方、经销商、厂家等角色,根据某一订单情况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沟通。

(5)课后练习布置,课后完成主题任务并通过冰果作文系统提交批阅。课后练习是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阶段,因为是课后完成,所以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教师应遵循趣味性、实用性原则,精挑细选作业主题。如单位介绍课课后练习可要求学生任意挑选当地一家企业,对其进行企业介绍。学生通过作业序列号登录冰果网查询布置的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冰果智能写作评阅系统提交,冰果会根据提供的模板及设定的分数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做批改评分,随后任课老师再做人工批改。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英语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广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纸质书写”方式,将写作课的教学内容、实训作业、课后作业等提升为“电子书写”,以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并利用“冰果智能写作批阅系统”进行电子批改,结合人工批阅,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改变教学环境。应用英语写作课程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黑板粉笔、白纸钢笔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转移到有网络的实训教室,每人均有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学生可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上网搜索资料完成实训任务并通过网络提交。这是实现“纸质书写”模式向“电子书写”模式转变的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也要打破写作的传统授课模式,充分利用实训室优势及冰果智能作文批阅系统的便捷,将网络移动教学的教学模式添加到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布置教学任务,提交实训成果及课后作业,实现电子批改和人工批改的有效结合。根据学生生活习惯,建立微信学习群,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信息、交流心得。网络移动教学能使学生更熟悉英文电子书写模式,更符合学生将来的岗位要求。同时,通过电脑智能批阅能更客观地评分,既方便教师批阅修改,也有利于保存学生写作原始资料,促进语料库建设。其次,英语应用写作课程强调实际应用能力,这就需要灵活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项目化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项目化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每次课程都安排一个专题项目,进行小组合作训练,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让学生置身于职场情境之中,真刀真枪、真题真做,感受到职场的情趣。仿真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案例要贴近生活,来源于实际工作。布置的任务也以真实案例为模板。如选取义乌企业及其产品作为单位介绍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练,使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之后更有亲切感和成就感。多媒体教学:以传媒艺术为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植入媒体视频、图片、PPT课件等,添加流行元素,结合时事新闻,突破写作课的“仅以写为手段和目标”的传统模式,使课堂更生动立体。

(三)建构立体互动

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互动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和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强调教学参与对象的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实训室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建构立体互动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所教内容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互动等。

1.师师互动

师师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合作备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开拓思维、提高业务素质的机会。通过共同设计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交流学生情况等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由于教师兴趣爱好及自身精力的差异性,每位教师所收集到的教学资源不尽相同,合作备课、共享资源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相互听课、评课有助于汲取他人的优点,改进教学方法。英语写作课一直是公认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是最受教师关注的要点,相互听课、评课有助于发现彼此教学过程中的优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整个立体互动中最频繁出现的互动模式。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给学生,而应该多提问多回答多讨论,充分展开师生间的互动。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不仅是写,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创造过程。教师要多提问多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对写作过程加以指导,加强课堂、课后的交流沟通,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移动资源建立QQ群、微信群,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后的沟通,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困难,也可以通过共享比较热点时尚的网络资源作为互动话题,促进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互动讨论。

3.生生互动

英语应用写作课堂有一个小组实训环节,该环节充分体现了“生生互动”。在给定一个任务的前提下,小组学生参与讨论,自主分配任务,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公司将要召开年终答谢会,邀请公司客户参加,需要小组中的学生A作为公司员工写邀请邮件,其余学生对邀请邮件进行答复。这是一个开放性话题,关于答谢会的时间、地点、形式以及客户的回复类别等都需要小组学生进行讨论分工,并确定具体细节。另外,学生对彼此的作业进行讨论点评的过程也是生生互动的体现。手机微信群的建立,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后对课堂知识、作业的疑问进行语音或书面讨论,也是顺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4.教学互动

教师与教学内容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充实上。如前文所提,英语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参考资料与网络资源。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调整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挑选适应学生水平及岗位要求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调研毕业生工作过程中涉及较多的写作内容,选取更多的真实案例进一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多样、及时的网络资源以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程度影响教学资源质量的优劣,好的教学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

5.生学互动

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过程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应用写作课程通常围绕某一主题设计导入、要点讲解、模板式例、小组实训、课后练习等环节。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受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锻炼写作技能。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