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时间:2022-03-16 21:5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第1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Ji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2篇

唐诗五首

【教材分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板书设计

黄鹤楼愁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义,概括内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烽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目标导学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

“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对五首诗的教学都紧扣住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3篇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课堂教学成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则成为了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精心设计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精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必须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知识点都隐藏在课文中,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多读课文,深入钻研课文,把握课文中的重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解读课文,让学生学好、学懂、学透。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导学案。所谓导学案即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的内容应该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的导入等问题。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第三单元《背影》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首先应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读准字音,掌握词义,通读课文,了解内容、线索、结构,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明确教学的重点是“由感知到揣摩与探究字里行间的父子间的浓浓深情”。可以这样导入“‘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贾平凹《关于父子》)’父亲是一颗星,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无知和;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起感受父子间的浓浓深情。” 确定教学的主线: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文章采用什么记叙顺序?本文一共几次写到背影?每次“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想通过“背影”表达一个什么中心?

二、多进行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即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环节,还是教师控制教学过程以及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提问需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只有合理精心地去设置问题,向学生提问,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强调教师对知识的灌输环节,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环节,导致教与学脱节,极大地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之一即是多进行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课堂提问不是盲目地提问,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提问。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精心设置问题,把握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地提问。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背影》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完全文后,可以进行如下提问:本文一共几次写到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并试着仿照老师的例子概括一下。教师举例: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在文章开头,是作者惦记父亲时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们可以概括为:怀念父亲,惦记背影。这样去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吃透课文。再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中《苏州园林》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完全文后可以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引导学生能够从整体层面上理解文章。再进行深一层次的提问,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课堂提问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运用情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情境化教学在我国初高中已有初步运用。运用情境化教学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情境化教学的效果更为显著。教师在进行情境化教学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地构建情境,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课本知识融入情境中去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情境化教学首先需要创建情境,引入教学。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苏州园林》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先放一段有关苏州园林的视频,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再以历史名人对苏州园林的评价进行导入,例如:“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茫茫沙漠美在粗犷,青青草原美在清新,巍巍故宫美在气势,淙淙溪流美在动感。那么苏州之美在哪里呢?对,在园林!在美不胜收的园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州园林,和作者叶圣陶一同陶醉在那动人的美景中吧!”同样,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奇妙的克隆》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需要在网上收集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介绍,以便能够让学生对克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深入到理性认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科普文的阅读能力。再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故乡》一文的情境化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引入写作背景:“故乡一文写于1921年1月,当时刚刚进行完,虽然了满清王朝,但是中国依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鲁迅1919年12月从北京回故乡绍兴后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衰败景象。”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这篇文章的背景的了解,才能体会文中的感情基调。

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要求。

第4篇

摘 要:本文选取现今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数量、注释、课后习题设计这三个方面分析教材编写者在编选外国文学作品时的依据,以及分析编者通过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呈现希望学生获得何种知识与技能。苏教版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陷,笔者试图为苏教版提供可能性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材;编者意图

当前,影响语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语文教材就是诸多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新教材的全面推广,语文教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对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编者编写教材时,在抓大方向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出个人的思想和意识。那么究竟编者在编写时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呢?

一、选材数量

为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看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的情况,笔者通过对苏教版与人教版两个版本的选文总数、外国选文总数作了一个对比。之所以会以人教版作为参照教材,是因为人教版作为资格最老的教材版本,在教材的编写上较为成熟,其他教材在编写时都从人教版中获得过启示。可以这样说,人教版教材为其他版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参考。苏教版,相较于人教版教材,编写上更显灵活和新颖。两种对比度较高的教材进行比较,会更突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从纵向上看,整个教材编写呈现了一致的趋势,即外国选文占选文总数的比重明显增加。1983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 24篇 ,占总篇目(198 篇)的 12 6 %,2000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52篇占总篇目(324篇)的 14 5 %。而如今单独看人教版或者苏教版中的一个,都发现了外国文学的比重在增加。这说明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这套教材时是顺应了课改的历史发展趋势的,同时严格执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目标。

但是,通过横向与纵向这两个维度,我们也可以发现苏教版在外国文学数量上的选编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根据1983年的外国文选数24篇到2000年的52篇,我们可以发现2000年的外国选文总数是1983年的一倍还多,这个幅度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2001年的苏教版只有30篇,幅度的份额较小,所以编者在外国选文数量上偏少。

二、课文注释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注释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块。第一块是作者的生平简介,第二块是文中词语的注解,第三块是文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在作者生平简介中,作品出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获得的重大奖项、代表作是其包括的主要内容;词语的注解主要是指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或重点词汇给出注音、释义;对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指将课文中出现的某个伟大人物,或理解文章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地、事单独列出来以示强调,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斜塔上的实验》,编者在注释中将课文中出现的“伽利略”、“希波克拉底”、“盖伦”、“欧几里得”、“阿基米得”、“亚里士多德”单独拿出来,用一句话介绍了他们在历史上的身份或地位,编者还对文中出现的“比萨斜塔”做了简单介绍,将其高度、修建年代、倾斜原因列了出来。

其次,编者提供的注释中比重最大的要数对词语的注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于词语的理解需要将其放在句子中,需要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反观苏教版外国文选,编者给出的解释是唯一的,这样单一的注解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不能帮助学生学会迁移。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编者在为外国文选提供注释时出于了系统性的考虑。苏教版初中三年六本教材中有两篇外国文选的作者是同一人,即苏联作家高尔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他著名的《海燕》。在《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的注释里,介绍了高尔基的姓名、国别、身份、代表作等,在《海燕》的注释中并没有重复介绍作家高尔基的生平信息,而是编者直接针对文中的“海燕”,介绍了海燕这种鸟的特征以及在文中的象征意义。这样编写避免了重复劳动,给学生补充了新的知识,使整套教材充满了流动的生命力。

三、课后习题设计

从课后习题中,我们可以推断编者希望学生习得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标准,布卢姆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被进一步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

理解是指领会所学语言知识,并能初步复述和解释。这在苏教版中十分常见。譬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课后练习四的要求是这样的:“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四段,并抓住一些重要词语,口头复述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松鼠》的课后习题一的要求:“松鼠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些方面?还可讲讲喜欢的原因。”这类理解题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普遍出现,难度适中,可见编者有意顾及到绝对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

应用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即能把理解和记忆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七颗钻石》课后习题三:“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这就是一道属于应用的练习。

综合指能把所学的语言知识综合组织,并有深刻、全面理解,即重新综合成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窗》课后习题四“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有创意,而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让学生重新对小说《窗》的思想进行综合。

分析指将整体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概念的有关层次或弄清所表达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评价是根据一定要求对材料价值进行判断的能力它包括评价书面材料的逻辑意义,评价证明结论的材料是否适当、充分,以及作品价值的评价等。

总的说来,苏教版的习题主要是理解、应用、综合的水平,尤其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而在分析与评价上涉及较少,这也是今后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六册).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9-41,32-34.

[3] 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探索教育,2010:137-139.

第5篇

1、《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其中几篇课文讲诉的都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鲜事都令他们感兴趣,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

2、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状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一、当注不注

1.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

按:课本的这一句没有注释,但在实际运用中“数”是个多音字,有多达4种读音,意义纷繁复杂。而且汉语里也有“数目”一词,读为“数(shù)目”或者“数(cù)目”。其中“数(shù)目”是指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如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由督办官绅,逐日考核所收数目,按月榜示通衢。”还有“事实”之义,如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休说麻槌脑箍,六问三推,不住勘问,有甚数目,打的浑身血污。”“数(cù)目”则是细目的意思,谓眼睛细小,如《周礼·考工记·梓人》“锐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孙诒让正义:“《毛诗》释文云:‘数,细也。’谓细目也。”不过,课本《鸿门宴》的“数目”,应为“屡次以目示意”之义。“数”应读作“shuò”,“屡次”义。一个有如此多义项的词语,课本却没有任何注释,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明所以。

2.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注:“驻足,停步。寡妇起傍徨,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

按:“行人”“寡妇”课本均无注,这就容易给文言知识尚不成系统的中学生造成误解,以为“行人”便是路人,“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女子。其实“行人”在古汉语中一般指经商、出使、从军等出门在外之人,如《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八》“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四》“行人消息断,空闺静复寒”;《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上述例子中的“行人”都是指出门远行之人。与“行人”相对的“寡妇”,也不是指死了丈夫的女子,而是独守空闺寡居的妇人,如《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因为丈夫不在家,出门在外,在家独守空闺寡居的妻子与出门在外的丈夫互相思念,才会有“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的说法。不然,按字面理解,死了丈夫的女子“起彷徨”是有违封建礼仪的,并非作者本意。

二、注释欠当

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吾日三省吾身。”注:“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按:古汉语中的数字“三”常表示“多次,再三”之意,如《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时,三过其门而不入”中的“三”就是泛指,而非确指。但曾子所说的“三省吾身”,从后文来看,正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此处的“三”就不应解释为“多次”。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三思而行”。这则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后一句的意思是“孔子听到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这里的“三思”与“再”相对而言,因此也宜把“三”理解为确指。

4.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要,通‘邀’,邀请。”

按:“要”表示“邀请”时,不是通假,而是引申。“要”是“腰”的古字,篆文字形的中间象人的躯干,两旁以双手叉腰之形强调腰部,构形之义十分明显。《墨子·兼爱中》有“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曹植《责躬》诗有“冠我玄冕,要我朱绂”。后来“要”引申出“阻拦、约束”之义,如《孟子·公孙丑下》:“(孟仲子)使数人要于路。”《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后又由“阻拦、约束”引申出“邀请、欢迎”之义,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庾信《吹台山铭》诗:“比花依树,登榭要春。”

5.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注:“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按:课本把“封”解释为名词用作动词,这是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看古代汉语的语法。“封”是会意字,《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篆文字形左边像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右边是一只手,表示聚土培植。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封”表示堆土植树为界,本就是动词,不存在用作动词的古代语法。

三、注释错误

6.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注:“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按:素琴不加装饰,朴素无华,这个解释看上去文从字顺、毫无问题。可是下文“无丝竹之乱耳”是说没有乐器之声的扰乱。调琴却无琴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文中的“素琴”是引用了晋代陶渊明的典故。《晋书·隐逸传·陶潜》记载:“(陶潜)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可见,“素琴”就是没有弦和徽的琴。陶渊明抚无弦之琴,有如“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是谓“琴者所以在音,得音而忘琴”,表达的是一种陶情冶性的雅趣。这种寄托情志的追求,与《陋室铭》作者安平乐道、洁身自好的隐逸情趣不谋而合。且只有在陋室抚弄无弦的琴,才能做到“无丝竹之乱耳”矣。

7.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注:“恨恨,愤恨到极点。”

第7篇

我们衢州有18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之称。这里还是中国围棋的发祥地,流传着“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这里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丰富的乡土文化为学生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一、引乡土名人,缩短时空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时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史载,北宋末年,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陷入金兵之手。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孔子第四十八代裔孙、衍圣公孔端友,负着孔子和亓官夫人(孔子夫人)的一对楷木像(据传为孔子学生子贡所刻),离开山东曲阜南来,定居于衢州。宋高宗宝v三年(1255),敕建孔氏家庙,为南宗。孔子后裔子孙已在衢州度过了800多个春秋。衢州作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向来有“东南阙里”“南方圣地”之称。

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北宗为山东曲阜)

这是我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开场白。简简单单的开始使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山东曲阜的“孔圣人”离我们学生的时空距离不再遥远,时空距离的“鸿沟”被轻松逾越,“孔圣人”和同学来了个亲密接触,课堂的气氛也就格外的轻松,同学们学习《论语》的积极性自然就高涨,效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学生们下次到衢州孔庙游玩时就不单纯是玩,而会留心那里的《论语》章句,边读,边品,边欣赏。在游玩中学习,赋予“游玩”更丰富的内涵。正是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吧!

二、引名人古迹,萌发人生豪情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观书有感》,介绍朱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试问池塘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这是朱熹写的《听雨轩诗》,而“听雨轩”便是我们开化县马金包山书院的前身。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字元晦,一字晦庵,别称紫阳,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资料显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携其夫人胡氏到开化“听雨轩”讲学,四方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朱熹亲自题写了“听雨轩”匾额。他还经常到邻近村庄去讲学。1233年,“听雨轩”扩建学舍,供四方负笈求学者住宿。1356年“包山书院”成立,与当时较著名的杭州“西湖书院”、东阳“八华书院”、婺州“正学书院”齐名,被并列为浙江四大书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崇化合乡捐资,在包山之南麓,又创建了“崇化书院”。

而“包山书院”和“崇化书院”正是我们开化中学的前身。开化中学是多少初中学子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来包山书院讲过学的朱熹自然地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在开化中学读书的学生也为自己的母校有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倍感自豪。

三、引名人后裔,提高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开始的:

在山清水秀的钱江源头长虹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别地的农民无异。但是,这个村里的范姓村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范仲淹的后裔。村庄的宁静只是相对的,近段时间来,随着“文物普查队专家”们到村里对范氏宗谱的相关内容作进一步考证,前往该村了解、咨询相关事项的人逐渐增多,这个古村落开始沸腾了。村民们更加坚信,自己就是范仲淹的后裔。

范家兴是长虹乡五林村村书记,他自豪地说:“根据家谱记载,居住在这里的范姓居民都认为自己就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后代。我当然也是范仲淹的后代,属于范仲淹的第二个儿子范纯仁这一支系。”

新闻报道里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在课堂上,介绍了长虹乡的历史之后我特别强调:“我们班的范明辉同学是长虹乡五林村人,换句话说,范明辉同学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的后代!”

有了这个背景介绍,不要说范明辉本人对先祖的《岳阳楼记》产生了兴趣,班里的同学也都对《岳阳楼记》产生了兴趣。

四、引乡景名篇,增加学习趣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马南的《不求甚解》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去教授,有的说课难上,有的说学生不感兴趣。而我不仅要上,而且还把它当作重点课文来学习。

浙江省有许多闻名的山水,其中有一座烂柯山,位于衢县以南。我曾见许多朋友到浙江就一定要去看看烂柯山。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所以要看烂柯山,因为这座山是由于一个神话故事而得名的。

据南北朝时期任P的《述异记》一书记载:

“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子指示曰:汝柯烂矣。质归乡里,已及百岁。”

这一段故事很有意思。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倒很像是科学幻想,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王质,在山上只看完了一局棋,而砍柴用的斧头上的那根木柄就已经腐烂了,回到家里已经100岁了。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神话故事,都是以所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公式为指导来编写的。不过那些神话故事都没有烂柯山的故事这么著名罢了。

《不求甚解》的作者马南提到了烂柯山的故事。这样一位作家的文章,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衢州籍作家李森祥的《台阶》时,我又如法炮制,从学生感兴趣的名人话题入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又空前高涨……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上课所用的课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本来是我一手包办的。可当我将乡土资料引入课堂后,学生对收集课外资料这类作业好像特别感兴趣,不仅愿意做,而且乐于做,争着抢着做。

我国大语文教育倡导者张孝纯先生指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引入乡土文化,是“大语文观”的实践。这种“引进”既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熏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参考资料:

1.纪春光《引入课外资料,促进阅读教学》,《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3年第7期。

第8篇

1. 概念、性质与定理的阅读

对于数学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点,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推理性,因此对这一类知识的阅读就需要咬文嚼字了,宜对它们的表达方式反复推敲,逐步弄清楚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例如,对于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课本提到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需抓住方程是“等式”且“含有未知数”这两个特点来理解这个概念。再如对于七年级下册《垂线》中的“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性质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规定“有且只有”呢?是什么意思?而“过一点”中的这一个点与“已知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个位置关系会不会影响这一性质呢?接下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认证,要让学生明白:“有且只有”是有的意思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点”与“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并不会影响这个性质,即不管这个点是在已知直线上还是在直线外,过这个点都有而且只有唯一的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此外还应提示学生对于课本中加框或者加彩字的内容,也应该细细推敲,因为这些内容也是重点,具有帮助理解、扩展知识等作用。

2. 数学课本的阅读材料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出现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内容,它既富有挑战性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且非常接近学生认识的发展区,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其内涵,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学习内容的探究。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出现的观察与猜想“x2■+p+qx+pq”,它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素材。

教师:(引言)我们知道,在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中,从课本第148页的练习题2这里,可以知道x+px+p=x2■+p+qx+pq,而整式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就是因式分解,故可知x2■+p+qx+pq为x2■+p+qx+pq=x+px+p。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在因式分解中各有什么特点。

最后师生归纳结论: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常数项为其某两个约数的乘积,而一次项系数恰好为这两个约数的和。

3. 例题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绝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隐含着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对下一节课的知识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例题的阅读至关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例题时先让学生仔细审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步骤并尝试解题;再让学生试着用其他方法解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对于例3和例4的内容,鉴于学生在物理学科上还没学到,对此较为陌生,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杠杆定理”,让学生记住,然后讲例题,这样学生都较难接受。所以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先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后再来完成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大家都有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好玩吗?

生:好玩。

师:那我们回忆一下玩跷跷板的样子,好吗?

生:一高一低,一起一落。

师:暖羊羊和美羊羊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吗?

生:可以(不可以)。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分歧。

师:既然大家的意见不同,那我们来看看一个视频吧(暖羊羊和美羊羊在一起开心地玩跷跷板)。她们玩的跷跷板与我们玩的跷跷板有什么不同呀?

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请大家翻开阅读课本51至53页的内容。

待学生阅读完后,教师简单地将例3、例4的原理讲解一遍,并让学生解决两道例题所附带的的问题。

学生经过阅读课本,发现问题后开始进行组内交流。如果还存在不能理解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对它们加以引导和讲解。这样,学生便可以渐渐地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提示与说明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相关知识或者练习题的后面附有小括号的提示语千万不可忽视,往往解题的关键正是在这里。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习题19.2”的练习题16,如果不看后面的提示语,对于这道题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这个提示语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这里学生可以想到用“三角形中位线”这一性质来解决这一难题。

5. 章头图、教学活动与小结的阅读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生为本;阅读;情境;任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要求我们以学生认知为根本设置课堂。为此,诸多一线教师也开放思想,创造出很多优质高效的教学流程和案例,给我们的一线教学提供了参考。但是,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能死搬硬套,因为教学方法和班级实际情况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为根本,结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情趣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速率。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实践生本课堂进行如下分析与讨论。

一、指导听读技巧

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英语作为外来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我们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和读。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培养语感,还可以帮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和语句表达技巧。具体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设置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通过录音或视频给学生播放英语,先让学生通过听产生初步语感,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让他们放松情绪,不怕出错,敢于大胆地读出来。其次,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新的词汇和语句表达方式,对于这种“拦路虎”,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根据拼写规则来推测读音,然后联系上下文来推测词义。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进而通过大量的听和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储备。比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录音让学生“正本溯源”,引导正确读音,然后再让学生循着录音跟读。最后我们再给出相关短文,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此设置,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读技巧,让他们掌握分析英语文本关键词和主旨句的方法。

二、组织情境交流

实践出真知。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来说,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基本的听读和讲解上,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创造适宜的英语表达环境,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所学的英语完成表达和交流。这样通过体验就能及时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比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或者旅行图片,引发学生对旅行话题的讨论。这样设置话题开放,可以讲自己的旅游规划,也可以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还可以以导游的身份来给大家分享某个旅游景点。这些讨论环节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大家针对多媒体展示的情景图片,展开想象,组织和整理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实际上学生是比较热衷于分享快乐的人群,除了口头表达以外,为了全面发展,我们还可以激励学生书面描摹状景和感想。

三、设置任务驱动

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生成和互动中来,我们可以设置英语交流任务。以活泼、灵动的任务来驱动学生参与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角度为例进行分析。

1.布置单元任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要求我们学习的时候要经常复习。人教版英语教材也是以单元的形式组合起来的。所以,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可以系统地给学生布置单元复习任务。例如,人教版八年级Unit 1 How often do you do exercise?可以布置单元任务Task 1:用英文总结出周末的意义?Task 2:通过调查整理出课外活动量应该怎么设置?Task 3:用英文总结出提升自己英语水平的计划书?Task 4: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国内外名人的日常生活和喜好。

2.布置互动任务

互动交流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英语表达技巧的途径。所以,为了完善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我们要积极设置灵活、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产生交流和表达的欲望。例如,学习“This is my sister”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展介绍与自我介绍活动。通过这样灵活的互动交流,学生很容易就掌握英语的相关表达技巧。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开展英语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总结。总而言之,学生才是课堂的根本,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教学,我们不能固守照本宣科的理论讲解和死记硬背的私塾灌输。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灵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与互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知识学习,最终提升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型教学;构建策略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体会汉语言文学的美,对话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对话展开有效的阅读教学。但是对话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简单的问答式对话,而是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对话与倾听,在对话中获取知识以及精神世界的升华,达到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以下是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创造师生平等的对话环境

在多去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关系并不平等,师生与文本的关系也并不平等。进一步来讲,师生不平等就是课堂上老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是知识传播的权威,而学生则缺乏创新性、个性化的理解;师生与文本不平等就是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均完全跟着教材走。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对话型阅读教学,应先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创造师生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可以改变中规中矩的排座位方式,在不杂乱的前提下让学生面对讲台围成一个半圆,这样不仅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还可以增加课堂的和谐氛围,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在进行对话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每个学生也是平等的。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阅读完课本还未进行深入分析之前,可以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谈一谈阅读完课文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学生也可以互相进行交流。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堂完全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化会逐渐地磨灭,只会被动、机械地学习。因此要有效地实施对话型阅读教学,老师要转变思想,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要改变老师“满堂灌”的现象,要留给学生阅读并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去理解文本、分析文本,在对文本对话过程中体会文本的写作手法、优美语句以及所传递的思想感情等。鼓励学生对思考过仍然没有弄清的疑问要及时地提出,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消除困惑。同时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敢于质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善于发现话题,巧妙设置话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于对话型阅读教学的兴趣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在实施对话型阅读教学时老师应善于发现话题,巧妙设置话题。可以从文本的关键知识点入手设置话题,也可以从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设置话题,并且设置的话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要注意不能难度太大,难度应该控制在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内,才有对话的意义。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的教学中,因为文本内容的生活实用性很强,因此可以可以从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这个角度设置话题,比如“文本中将了很多物候知识,大家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物候知识吗?”这个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不仅将学生的关注点放在“什么是物候”这一个重点上,也讲目光放在了日常生活中,与生活联系密切,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兴趣。四、学会倾听,尊重差异在进行对话时,老师应该学会倾听,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在发言时应该认真的听取学生的心声,并耐心地等待学生讲完,然后再开始进入评价、探讨分析的环节。而在对话过程中,还应该做到尊重差异,因为每位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会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不同,还有因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也会使学生在越问学习中存在差异。老师要避免只重视成绩优秀、课堂表现好的学生,重视将对话的机会留给这部分学生,而忽略了语文成绩以及课堂表现都比较普通的学生。另一方面,在对话时不应该用所谓的“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观点,而是认真倾听学生理解的内容、看待问题的角度,给予学生肯定,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这一话题的对话时,有的学生则认为克隆技术会造成家庭关系的混乱、而且会减少生物遗传变异,增大病毒感染的风险等,人为克隆技术有很大的弊端。这很显然与老师设置的话题观点是相悖的,但应该肯定该学生的观点,克隆技术的利弊确实很难分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话型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其思想感情,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施对话型阅读教学时,应该将老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给对话创造良好的环境;老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要善于发现话题,巧妙设置话题;要认真地倾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有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老师要不断的总结教学的经验,并积极地改进实施该教学方式使存在的不足,使教学能够保持顺利和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斌.构建对话教学框架搞好初中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1)

[2]李遐.汉语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昌吉师专学报.2000(03)

[3]张凯.阅读教学要突出“三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09)

[4]张桂兰,赵忠山.模糊理论与启动式阅读教学[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01)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诗情画意;乐感;艺术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2-0037-04

从《诗经》时代的诗乐舞三位一体到后代诗画一体,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绘画美,诗中有画,讲究意境;还具有音乐美,多押韵,多骈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乐感;更具有情感美,情是文学的根基,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的上上之品,诗歌便是典范。

当代中学生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学习唐诗宋词,这些易于记诵的诗歌,到上中学时也积累了不少。好多学生背诵是背诵了,但有些不求甚解,很难融会贯通,具体地说,很难将自己的诗歌积累运用到语文课堂生活中去。这时,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寻找契机将一些熟悉的诗歌融入语文课堂,使课堂充满浓浓的艺术氛围。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乐于学习背诵,还能将诗歌运用到写作当中,从而为自己的写作锦上添花。

我十分喜爱古典诗词,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结合诗画、诗乐、诗情、诗境、诗理、诗艺、诗风等,探究如何将古典诗词融入具体教学实践,效果很好。

一、诗画融一体

古典诗词具有绘画美,最为典型的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然古典诗词中还有许多诗、画融一体的杰作。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一课中,我播放了许多春夏秋冬的美景以刺激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词语或诗句来给每幅四季图片命名,学生纷纷举手,他们喜欢选用诗句。

用于描述春天的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用于描述夏天的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俞静,鸟鸣山更幽。”等。

用于描述秋天的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用于描述冬天的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

我鼓励学生,如果能将这些诗词在写景时恰当引用,将会为文章增添韵味。这些诗词同样适宜于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抒情文教学,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等。尤其是给《春》里的春草图配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花图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图配“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雨图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迎春图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相应的古诗词,很精彩。

再比如上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文《落日的幻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图片回顾自己积累的有关落日的诗词名句,学生脱口而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这也为部分学生感到枯燥的说明文增添了诗情画意。后来在上王维的《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从构图、线条、色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其“诗中有画”的特色,再让学生自己做一幅简笔画再现其诗画美,部分有绘画功底的学生画得很不错!

又如教郦道元的《三峡》,我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引入,学生立刻联想到与山水有关的诗词佳句。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等。

再比如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学生都能联想起与雪有关的古诗词,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

所谓形美以感目,面对丰富多彩的画面,学生怎能不触景生情。

二、诗乐韵无限

古典诗词又具有音乐美,音美以感耳。

我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时,一开始我以“烦恼是人的多种情感之一,从古到今人人皆有,我们先来感受古人的烦恼”切入,诗词配乐唱。这些诗词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这些吟唱着愁情的诗词带给师生们美的感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荟萃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运用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为背景音乐,同学们在古诗新唱中理解背诵,效果极佳。

诗词吟唱出来才更能传情,这些唱词不仅为课堂增添了许多趣味,也带给师生们美的感受,让学生轻松乐学。

三、境似情共鸣

古典诗词又具有诗情诗境美,意美以感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乡愁是漂泊游子们永恒的话题。我在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从诗的思想感情方面作了拓展延伸,设置了“抒发乡愁的诗词佳句还有哪些?”的问题,学生都积极从自己的大脑里搜索有关乡情的诗词佳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这是漂泊游子们的情感共鸣。

在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苏轼的《记承天 寺夜游》时,除了让学生积累与有月亮有关的诗词外,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我从情感角度入手,联系此时的苏轼与张怀民都是被贬黄州,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再恰当不过了。

在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杜甫诗三首》中《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设置问题“存者且偷生”还能为安史之乱中悲苦的老妪带来一丝安慰,用《春望》里哪两句诗作回答最好呢?同学们都能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为《春望》、《石壕吏》均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诗作,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

古典诗词往往营造意境来抒情,其实,许多诗词在思想情感方面都能找到其共同的地方,这源于抒情者相似的人生境遇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四、诗中有真理

许多诗歌也是蕴含哲理的。

例如我在教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时,让同学们联想与山有关的诗词。有学生联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我赞许地评价:“看来你把文章的主旨用这两句诗概括了,人生的路上即使‘山重水复’,有恒心就能‘柳暗花明’”。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所以我也经常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劝勉学生不断读书,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提醒学生珍惜时间。

诗中有真理,经得起时间和生活的考验。

五、赏诗探艺术

诗歌又是讲究艺术技巧的。

我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刘禹锡的《陋室铭》时,给学生介绍了文章的前几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比兴”手法引出文章中心“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并明确“比兴”手法就是先言他物,再言其事。接着,我提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多用“比兴”手法,请问同学们《诗经·关雎》那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大家异口同声说出了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可见大家已经掌握了“比兴”这种诗歌的表现手法。

《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我引导学生回忆积累的诗词还有哪些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有个别同学立即想到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随即介绍了这首诗如何“托物言志”:诗人咏物抒怀,通过对洁白石灰的描述和赞扬,表明自己为国家建功立业、不畏艰险、纵有千辛万苦也视若等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处世要清白正直的志向。

再比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在解释题目一方面指“爸爸所栽种的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暗含爸爸的辞世”时,给学生介绍“双关”这一修辞手法,“双关”即一语双关,语音双关或语意双关。举例说明时,我举了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学生立刻明白“双关”通俗来讲就是指一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既是语音双关又是语意双关。在学习本单元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时,学生朗读诗歌后便能悟出题目中的“路”,既指“自然界的路”又指“人生之路”。再后来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宋诗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白头吊古风霜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中对“风霜”一词的理解时有个别学生立即想到了“双关”,这点非常好,我就势引导他们:这里的“风霜”即指自然界的风霜,又指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

不少文章中有“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的映衬手 法,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点拨学生:“词人以乐景来写哀愁,倍增其哀,请同学们从我们已学过杜甫的诗歌中举出几例。”有同学就立即说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样一来,既归纳了写作艺术技巧,又温故知新。

可见许多诗歌在写作的艺术技巧上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善于思考,善于联系就会发现其妙处。

六、沐浴古诗风

在诗歌风格上,许多诗词也有相似之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诗语言平淡,质朴如画。教学中,我提问道:“我们知道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他的哪首诗与这首诗的风格相近?”同学们立即想到曾经学过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是平淡质朴,淡中有味。这类诗也给我们吹来了清新质朴的田园风。

在教学宋代周密的《观潮》时,我让同学们先联想与江涛海潮有关的诗词,有些学生说出了“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我又趁机设置问题“这些诗歌从风格上来看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有答“大气豪放”的,有答“奔放豪迈”的。这些诗歌给我们吹来了豪气奔放的江河湖海风。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设置问题“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风格与曹操、苏轼作品等风格相同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风格?”学生们有答“凄美”的,有答“哀婉细腻”的。的确,他们感受到了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楚雨凄风。

沐浴着古诗词不同的诗风,也就能够大致把握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赏析诗歌。

第12篇

教学。

一、数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学好语文,可以使人的思维正确、思路清晰,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组织、综合的能力,这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语文教材中不少内容与数学知识有关,如《统筹方法》,本文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就是为我们讲述了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再如,教“肯定句和否定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借用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的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法则来学习,就能简单、明了、准确地判断出陈述句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

二、拓展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俗语说:“文史不分家”。古代的诗、词、曲赋和大批文言文的作者、作者的生活年代、写作的时代背景、文章产生的过程等历史知识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这些文史知识,涵盖到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诗歌教学中,介绍诗歌产生的背景等,有助于理解诗歌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讲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君子于役》时,就要介绍它所处的时代背景——春秋中期,以及当时奴隶的命运,在此基础上,来讲授诗歌的内容,学生就易于理解、接受,有利于古诗词的教学;再比如,讲授《活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课,介绍作者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时,就可以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了解说明的顺序、对象、特点等。因此,渗透历史知识,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拓展地理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地理学科知识向语文学科渗透,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尤其突出,如《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卧看牵牛织女星》《月亮上的足迹》等。要教好这些课文,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地理知识,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但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例如,上《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中国地理》中的“地球的五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上课时可以先展示有关的挂图,让学生对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等有立体感的印象,找出我国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然后引入课文的内容: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差异),最后强调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通过地理知识的渗透来促进语文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如教学《三峡》一课时,就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讲解,以便学生对三峡的地形、地貌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更能感性认识到三峡险峻美,更利于教学进一步展开。

四、拓展物理、化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中,牵涉到理、化知识的有《在声音的世界里》、《万紫千红的花》等,虽然篇目不多,但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万紫千红的花》既有生物知识,如色素、花瓣、胡萝卜素等的介绍,又有理化知识的运用,如花青索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现象,花内色素随着温度和酸、碱的浓度变化而变化等原理,最后说明了人们爱花的原因,通俗易懂而又富有诗情画意,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教学《社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夏夜行船”一段时,可以强调“……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句是如何形象贴切而又含蓄地表现出了船行之快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坐船(车)的体验谈谈其是如何感觉船(车)行驶(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从而引出判断物体运动的状态,与选择参照有关这一原理。文中观察者以行船作参照物,因为他与船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觉得船走,而是河岸的山迎面而来,于是便产生了“连山向船尾跑去,我却还以为慢”的判断结论。这里就渗透了物理的相关知识。再如,“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以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等古诗文都涵盖了物理中的“参照物”原理。

五、融入音乐、美术,让语文学习更加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