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9 11:19: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段考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性别差异化;高中地理;教学
一、性别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1.高中男女生思维差异
早在1985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指出:“中学男女生在思维上的性别差异一般是认为存在的。”
该理论认为,男女生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原因,其在人生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论时间上,还是方式上都存在差异。一般我们认为,男性的思维发展较之于女性的思维发展时间要缓,男性善于抽象思维而女性更善于具象思维。因此,男性更趋向于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女性更趋向于感性判断和情感记忆。
2.高中男女生认知途径差异
对于当前的高中生而言,由于其深刻的思维发展背景,其在知识认知方式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观察发现,男生普遍更优于逻辑更强的学科类,比如数学和物理;而女生更善于识记类较强的学科,比如语文和英语。而对于相同的知识,统计发现,采用理解默记的方式认知的男生占据大多数,而更多的女生采用直接记忆的方式。
二、性别差异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验探索
1.性别差异化教学率先在地理课堂实验的原因
白光润在他的《地理科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系统以及地表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历史阶段的描述性研究过程的长期性,使得地理学带有强烈的文科特征。
地理学作为理科中的“文科”,在当前的高中阶段属于文科范畴,但是其特有的理科性和文科性相统一的特征为地理课堂率先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2.性别差异化教学实验
(1)实验设计与分组
实验计划设置一个纯女生班,一个纯男生班,三个男女生混合传统模式的班级,采用个别对应的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在期末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实验结果。
本学期本人所带班级中有一个音乐班,除了其中三个男生,95%以上学生均为女生,可近似认为是一个女生班,为实验组Ⅰ,而体育班基本上全部为男生,可视为实验组Ⅱ,同样还带有三个传统型班级,分别编号为实验组Ⅲ、Ⅳ、Ⅴ。这五个班级基础相同,都属于临时组建,实验前没有任何的同类实验。
(2)实验预期
本人采用实验前分班别平均成绩为实验参照数据,在预定的教学试验方法下预期结果如下:
(3)实验过程
根据实验计划,采用实验计划的方法分别对各实验组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施教。尤其是针对两个实验组Ⅰ和Ⅱ,对实验组Ⅰ以针对性的情感式体验为主启发,以书本为落脚点,更多地让学生去熟悉书本文字材料,总结出重点和知识结构,然后采用背诵记忆的方式去记忆,然后理解和尝试在题目中运用,对题目的设置更多的是反复多遍,力求抓住书本要点和考试要点。而对于实验组Ⅱ更多采用的是现象引入,结构分析,引导学生自我逻辑推理知识要点,老师只做小结和文字术语补充,对题目的设置更多的是采用举一反三的重点和难点统一为主,让学生做的量少,但是理解为先的记忆学习方法。各分别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即以4个月的时间为准。
(4)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分别记下实验过程中每个阶段每次考试的平均分作为参考数据。其中第一次段考距离实验开始为40天,第二次段考距离实验开始为85天,第三次段考距离实验开始为122天。统计结果如下:
(5)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针对性实验教学,实验组Ⅰ和Ⅱ变化幅度最大,进步率明显要比实验组Ⅲ、Ⅳ、Ⅴ高。实验组Ⅲ、Ⅳ、Ⅴ的最终进步分别为3.5、2.3、1.6,而实验组Ⅰ的进步达到了5.9分,实验组Ⅱ达到了5.2,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
同时,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前两个实验组Ⅰ、Ⅱ的平均分相对较低,而实验后同时上升排到了第一和第二层次,考虑到其基础差异,可以得出结论:针对性实验教学法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实验时间越久,其同等对比下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同传统教学法下的班级差距越来越大。
实验证明: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性别差异化针对性教学是必要的,而且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3.性别差异化教学实验总结
(1)性别差异化教学的效果性
实验初探证明性别差异化教学的效果在短期实验内是明显的,尤其在应对以考试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机制上,其更是有快速提高成绩的效果。但是差异化性别教学是否是可持续的、长期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2)性别差异化教学的时间限制性
由于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繁重,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应对男女生性别差异上的教学实验时间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当前教师的个人素质及实验条件限制,在性别差异化教学上的进一步实验依然存在很多限制。三年的高中阶段依然受阻于初中乃至小学非差异化教学带来的压力。
(3)性别差异化教学与学
性别差异化教学与培养男女生正常交往和合作学习的学并不矛盾。当我们在实行学的传统教学理念时,多注意男女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在进行专门的差异化教学时,同步培养其互相学习和合作的能力。二者之间本来就是互相依靠的,不可人为分割。
参考文献:
[1]林钟敏,黄宪妹,李林.中学男女学生逻辑思维差异特点浅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1).
[2]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2.
关键词:班主任;信任;学生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刚成立不久,学生大多数是来自乡下的农村孩子。为了让家长和教师放心,学校规定,学生周五放学回到家后,必须用家长的手机给班主任发一条报平安的短信,而星期天傍晚学生回到学校后,也要用班主任的手机给家长发一条报平安的短信。学校的这一规定,既拉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家校的联系,也有效地监督了学生在校外的不良行为。因此,几周下来,笔者班上一切正常,每周星期五的傍晚55条家长短信如期而至。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一个周五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超市买东西。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笔者眼前掠过。笔者再仔细一看,正好是班上的张宏毅同学。笔者赶紧拿出手机,翻开今天傍晚学生发来的短信。“班主任,我已经平安到家,请放心。――张宏毅。”怎么回事呢?难道今天家长来县城接他,到现在还没回家?但也不该给笔者发到家的短信啊?是不是自己认错人了?笔者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摘下眼镜擦了一下镜片,又从超市的另一侧看他。不错,正是张宏毅同学,今天下午英语课上他正是穿着这件咖啡色外套。笔者不假思索,立刻拨打了张宏毅家长的电话。“你好,是张宏毅家长吗?”“是”“张宏毅到家了吗?”“到了,请老师放心。”听家长这么一说,笔者也不再多想,毕竟自己已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
星期天晚自修,按学校的安排是班主任到班辅导学生功课。课上,笔者特意留心张宏毅的表情,但三节晚自习下来,也没有看出他的异常表现。放学后,笔者把张宏毅同学叫到办公室,为了不让他怀疑自己对他的不信任,笔者没有正面问起周末是否回家的事,而是先关心他最近的学习情况,并鼓励他今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上课大胆举手,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争分夺秒,认真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教师,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争取在期考中考出全科A的成绩。
“我知道了,老师。这次段考我的历史科和地理科没得A是因为课后练习没做完,而试题中好多模棱两可的题目都是从这些练习中出来的。上周听了您的段考总结和学法指导之后,我现在已经制定了每天的学习计划、每周的学习计划和每个月的学习计划。比如,这周周末,我都没有回家,我去了家住县城的姨妈家。这两天我收获可大了,做完了老师布置的各科练习,还预习了好多课程。”
“那天你不是发短信告诉老师你平安到家了吗?”笔者假装疑惑。
“老师,对不起,我怕您担心,我去了姨妈家之后打电话叫爸爸给你发短信。因为您担心我们不回家,一直都在强调要用家长的手机给您发短信,所以……而且,我家离县城很远,每周来回就要花掉60元钱的车费,到了镇里,爸爸还得骑十几公里远的摩托车到路口来接我,而最近又是砍甘蔗的农忙季节,我怕耽误爸爸的工作,太麻烦了他。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骗您,我应该告诉您我去了姨妈家。老师,请您相信我,以后我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张宏毅低着头,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双眼。
他的这一番话无不感动着笔者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笔者的眼睛也开始被泪水模糊起来。
之后,笔者拍了拍他的后背说:“孩子,别难过,你没有骗老师,相反,你做了件很好的事,假如每位同学都像你这样懂事,为家长着想,为老师着想,为学习着想,我们班的成绩一定会更好的。好孩子,继续努力吧,你定能打造出靓丽的人生!”
示范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边进行讲解边示范。示范过程中,应该注意先慢慢地操作,然后逐渐加快,先从容易的进行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训操作后,再进行示范难度比较大或者比较复杂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看到的操作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保证操作的规范化,从而可以减少多余的不良动作。并且在示范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示范操作的过程中,设计一些问题或者常见的错误暴露在学生的面前,然后询问学生在示范的过程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而且学生在以后的实训的过程中,还会更加注意这一环节,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做法。并且在统一示范后,如果还有学生不理解,还应该进行个别示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应该重复进行示范,让同学们能够清楚、准确地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实训课程,才能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规范实训考核,严把实训质量关
“质量第一”应该是实训中应该始终坚持的思想意识。是否进行了规范的考核和落实是实训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应该规范实训考核,严把实训质量关,使实训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评估学生实训成绩是实训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训教学中的一个最为精细的工作。应该认真、公正、准确地进行评定,而决不能敷衍了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是实训指导教师与班主任对学生的评定及学生个人的实训总结报告。在结束每个实训项目后,都要考核学生,并记录成绩(评价)。二是应该将每个学生的实训反馈表建立起来,内容包括思想表现、安全生产、出勤、实训阶段考核等项目,以方便最终评定考核成绩。同时,在日常的实训教学管理中,应该对学生的表现有一个及时地了解,并认真分析和评价,做好相关记录。
引入工学结合模式,突出实训教学特色
在接受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得到全过程的生产训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极大提升。在实训教学中,应积极开展现场管理,让学生的实习场所与企业车间接轨。改善生产现场和工作现场是现场管理活动的重点。生产现场所涉及到的领域主要有设备、物料和人员。通过现场管理,可以让实习场所的工作环境变得井然有序,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将物品的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促进设备的维护保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安全意识和素质的显著提升。积极将企业氛围营造出来,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身在工厂的感觉,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厂意识培养起来[4]。各有关人员应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产氛围,实现实训教师车间化和实训学生工人化。同时,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敬业和精业、创业和创新及安全教育,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将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效地培养起来。六、结束语总之,在机械实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作者:张宝国 单位:滨州学院
关键词:护理科研;科研能力;护生;高职
《护理科研》作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开设这门课程的根本目标,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科研能力的拓展提供机遇。但就目前来看,《护理科研》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高涨,教师教学没有成就感而敷衍了事,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探索新的《护理科研》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为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服务。
一、高职护生《护理科研》教学现状
1.从整个教学安排和体系看,《护理科研》不被重视
传统观念认为,只要突出操作技能,就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护理科研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领导的心中,如何教会学生写好毕业论文就是护理科研教学的唯一目标。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和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强调的依然是护理操作技能,而非科研能力。因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均为对学生的科研能力作出具体的要求,课程安排课时少,没有任何可供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2.从教学的师资力量来看,《护理科研》基础薄弱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护理科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没有被放在重要的地位。护理科研教师多数自身已经对科研不感兴趣,或是已经习惯了依赖教案、教学笔记和现成的教学指导书,缺乏独立思考、自我创新意识,已经习惯了在旧的轨道上运行,重知识、轻能力,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也过于传统,知识更新速度慢,学习进修的机会少,科研能力偏弱等。
3.从学生本身的素质来看,护理科研能力素质较差
在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无护理科研的紧迫感,缺乏科研经历和实训指导,护理循证思维能力有限,校内实训和临床实习均无科研要求,毕业时撰写护理论文由于要求不严,可以轻松通过也让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加之科研本身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总体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及特点是:起点低、范围小、能力弱、后劲差,与其在校期间缺乏科研能力培养有直接关系。
二、高职护生提升科研能力的核心
科研能力,综合理解为阅读、整理、选题、设计、统计、写作、思维、探索、归纳提炼能力等。笔者认为,提升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其核心即提升其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问题的能力。
1.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护理中,一直强调要求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工作中的细节和问题,即护士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一般遵循的路径是:实践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假设推断提问选题。要着重通过实践体验法、观察思考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假设法、文献阅读法、调查研究法的有机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和爱好,立体式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其提炼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涉及思维能力、技术方法、物质条件和带教指导。护理科研的进行,需要的是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去指导好实践。通过反复地观察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为进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表达问题的能力
科研表达能力就是阶段性成果的传递、输出能力。唯有良好的表达,才能充分地理解;唯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效地交流;唯有有效地交流,才能有力地推进。毕业论文撰写和设计能够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其对护士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护理科研》教学,提升高职护生科研能力的基本对策
1.改革课程体系,注重护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
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克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死板、知识灌输式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平时学习中,引导护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让护生认真思考、分析和总结,归纳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后再返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以此来提高护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学术讲座,将学科前沿知识、边缘学科的交叉内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难点问题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此外在教师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或调查心得。
2.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护生对护理科研的兴趣
护理科研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两条主线:一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将科学研究引入的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掌握本学科信息,结合教学,又可以对护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教育,还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护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间接经验、感性认识以及在平时积累、总结的经验和心得,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让护生懂得知识的来源并不是一味的主观获取。
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科研教学效率
可在科研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式,即以问题为导向培养能力。在临床护理中可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任课教师可以广泛采用如下方式:教师预设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问题分头寻找答案提出解决方案教师总结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可增加学生对护理科研的研究兴趣,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4.改革考试模式,多方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
考核是为了检验护生的学习情况,现阶段考核的方式仅仅局限于理论的考核,而考核又大多是一张试卷解决问题,完全忽视了护生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能力。护理科研的教学不只是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让护生在规定课题内进行论文的书写或是针对其论文进行答辩等等,诸如此类的科研设计,像这样一些实际的护理科研应用有助于护生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让护生高度重视护理科研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锻炼,以考核的形式引导护生。
5.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为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影响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可由学院牵头组织负责,聘请一些专业人员、邀请临床资深专家和多年从事临床一线科研工作的护理人员参与到科研教学之中,保证科研教学的高质量和多样化。
总之,提升高职护生的科研能力应作为培养高素质护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不断摸索和创新《护理科研》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护理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一、当前园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艺专业是一个传统的老牌涉农专业,但近些年来,主动选择就读园艺专业的生源逐渐减少、学苗质量逐年降低,许多职业学校已经相继停办了这一专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及家长对“涉农专业”存在偏见外,笔者作为多年从事县级职教中心专业教师认为,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滞后是主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饮食安全及质量的要求都在快速提高,景观园艺及果蔬园艺产业发展呈规模化、科学化、有机化的发展态势,必然要求对园艺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要提升层次适应需要。即,由粗放型向精准型方向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精准园艺专业人才,专业教学手段及教材建设必须适应园艺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对于为学生搭建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适应实际生产经营需要的综合素质关键性要素。由于地理、气候、学生素质的等要素的差异,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应体现区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课程设置上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本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尽力避免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手段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市场营销、信息处理、策划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提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应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该教材一般较系统地编入了本专业通用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通过系统讲授,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应当增加体现区域性、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的内容,深度开发“校本教材”,以弥补国家规划教材的不足。从几年来的实际应用来看,校本教材体现了区域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紧密对接当地设施园艺产业群。即,本专业产业需求什么,就编写讲授什么,区域重点发展哪些品种,就精讲、精练哪些品种的栽培技术。由于校本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教学内容项目化、技能训练模块化,达成了以任务驱动的教、学互动教材体系。同时,将本行业市场规则、行业准则、职业道德,行业选人用人标准、管理制度、安全环保要求等常规教材中很难找到的内容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校内提前感受职业人的社会性文化氛围,启迪学生智慧、吸引学生好学,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园艺生产经营,因此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为区域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推进“理实一体”教法改革是保证专业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推进“理实一体”教法改革就是就是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经过精细整合的教学内容进行影音、动画等声、光形式的生动展现,将抽象的理论、繁复的推演简单化、直观化。同时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同步实施紧密配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无缝对接、交替进行,最终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落实“理实一体”教法改革的关键要素是,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力,重新整合专业理论知识与能力类型,构建循序渐进、诸层上升的专业能力训练模块,将实践项目化教学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践中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角色得到充分体现,让他们在既动脑又动手的学习过程充满快乐,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无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强化训练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技能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学生的技能培养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是专业教学的核心任务。课程考核和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效果认定是培养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为此,要落实与培养策略相对接的“强化训练”和“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技能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训练”就是指为了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最快、最好的转化为专业技能而进行的及时、有效的实际操作训练;“阶段考核”就是把专业知识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完成一个模块对学生进行的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只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进行下一模块的学习。通过近期专业课程学习训练目标的积累,达成中期、远期教学目标,进而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实际技能。在课程安排中,“强化训练”等技能实训课的比例占总课时的50%以上,同时学校还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晚自习技能辅导,周六技能实训及阶段性实践操作技能比武考核。形成“低年级实习周,中年级实习月,高年级顶岗实习”的实训模式,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实训时间和效果。
在学生技能水平检测方面,采用“阶段过关”考核办法,在根据行业岗位特点及项目要求精细安排考核内容,考核时间服从于模块化训练安排,形成“周过关、月过关、学期过关、学年过关、毕业过关”的梯级考核模式,使教学效果和学生技能培养状况处于实时监控中,在整个考核体统中,专业教师都实时跟进,学生每天有收获、每月有长进,专业素质步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保证。
五、推进“校农合作”是强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地理复习;计划;基础;探究;方法指导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课是整个教与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高考的考试压力,高中地理复习课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不仅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更是关系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最终考试成绩的关键所在。在这里,我想就高考复习中,注重技巧,讲究复习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技巧一:讲计划
从目前的现实状况看,选择学习文科的学生大多是数理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总体学习能力不够。因此,有相当部分的文科班学生学习方法有一定欠缺,甚至于学习根本没有章法,仅仅只是跟着作业走而已。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根本没有任何学习计划,而是盲目随从、被动地学习。由于面对高考的复习,很多知识内容已经脱离教材本身的顺序,如果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没有做些规划,告诉学生阶段性的复习安排和学习内容,学生便会漫无目的地东抓一块西抓一个,最后乱成一锅粥。我在每个学期开始便对整学期进行整体安排,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月考,每次考试要考查的内容提前做好安排,然后制定好阶段性的复习安排,并将计划表发给学生。高二学习必修三前,我安排学生进行地图基础知识、气候基础知识和中国总论的复习,以便为必修三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是复习,所以,特地将授课内容按照专题制成表格印发给学生。如:中国地理总论分7课时,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及分布;主要地形区分布;中国气候(气温、降水及成因);季风气候成因及影响;气候特征及影响;中国河流分布及河流特征。每节课内容清晰明了,学生便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内容明确,学生的复习便有了目标,效率明显提高。尤其在高三的总复习中,这样的计划表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性。高三的复习表精确到每一天,按照日期将上课内容、布置的作业、考试的安排等列在表格中,一般按照阶段考试的时间间隔印发给学生。这样,每阶段老师课堂主要复习的内容,学生在课后复习中应该要加强的部分,通过这张计划表提前告知学生;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使课堂和课后的效率得到提高。
技巧二:重基础
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这是不容置疑的。有了考试压力,老师自然就不敢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泛泛而谈,避免失去针对性而导致效率低下。因此,老师备课时,必须在研究试卷、考试方向、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把握好考点,设计好上课内容,由于复习时间有限,课堂上要直奔主题,在考点上多下工夫。从这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考题注重基础和能力考查相结合。考试中,基础部分的题目占有相当比重,而且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才有可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地理学科的复习来说,紧紧抓住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细化考点,弄清各原理、规律的来龙去脉,夯实基础,是学好和考好地理的关键。
以“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内容为例,复习中应对考纲进行解读,细化各个考点,一一加以落实。我从以下方面复习这部分内容:
1.运用图示,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3.以某一区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分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5.分析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相关性,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结合具体区域,分析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7.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8.……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这需要学生牢牢记住整体性的原理,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个要素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改变。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分析、雪线问题等加以强化,在复习中将基础知识弄清楚,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技巧三:有探究
掌握了基础知识,没有能力的训练和知识的拓展与提高当然也是不行的。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学习过程,体现在考试中就是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例如:地理读图的能力、提取分析材料的能力、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夯实基础,更要延伸拓展,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提升学习地理的能力,使复习更加高效。
如: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我以区域为载体,进行地理系统的巩固和复习,也是将区域地理系统化的过程。结合具体案例和区域,运用自然地理的规律和原理来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运用区位因素对人类活动进行评价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等等。通过一两个具体案例的分析,建立区域分析的基本思路,然后让学生对其他区域进行探究,养成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我们先在考试中出现了西南地区图,考查学生对地形图的判读,判断贵州省的地形特征、分析遵义市的农业生产区位、乌江上的水电站建设区位等内容,讲评试卷内容的同时还给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继续探究。补充问题有:
1.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2.乙市(遵义市)发展茅台酒的有利条件?
3.甲市(贵阳市)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
结合一个题目的讲评,布置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对整个区域学习进行深入地探究,同时也给学生一种区域学习的思路,通过几个区域的举一反三,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而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技巧四:教方法
复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理解、掌握、识记和总结并能迁移应用,完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技能,并最终能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这样,在复习课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回忆学了些什么,与此同时,还要告诉学生一些方法,例如,通过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再现并在解题训练中进一步提高知识的能力和技能。如:在复习流域开发时,对河流的航运价值进行评价,建立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试点实验,工作渐渐的有了许多底气,或许人们说的对,经历的事情多了,思路自然也就宽了。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验试点学校的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想想三个月前刚开始做事的时候,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因为自己第一次真正的走近学校,走近教室,走近可爱的孩子们,自己虽然感觉掌握了好多课改理论,但是亲历小学课堂教学实践还是一个未知,需要自己脚踏实地的做下去。正是在这种动力的支撑下走到现在。想想经过三个多月的辛苦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一、明白感悟了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讲、批、复、考。
1.备课
(1)钻研教学和了解学生
①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参考书,对教材力求“一懂二透三化”
②注意介绍新知识、新技法及其表现和发展情况。
③了解学生,讲究因材施教。
④选择教学法。
⑤琢磨教学技巧、艺术。
(2)编写教案,教案内容包括:
①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
②课题、目的与内容、重点与难点。
③课的类型与结构安排,各部分时间分配和教学方法,提问安排,作业布置,重点突出和难点剖释方法。
④演示器材或电教设备的准备。
2、讲课注意事项
(1)准时进入教室、准时下课、中间不得随意离开课堂
(2)严格按照教案规定时间、内容、方法讲课。
(3)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妥善处理课中出现的意外干扰,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4)教师要注重仪容教态,力求朴素端庄、从容大方、精神饱满。语言力求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逻辑性强、速度适中、语调应有抑扬顿挫。
(5)教师做范画时应注意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应让学生看得到作画步骤。
(6)结束课后负责写该班教学日志,注明学生出勤、纪律情况及教学效果。
(7)作好课后回忆,及时总结本课经验并写入教案。
3、批改作业
(1)布置作业要求:
①符合大纲范围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②规定完成的作业要达到较好水平,注重训练的数量,熟能生巧。
③作业要求明确、富有技巧训练性质,力图结合实际问题、专业应用情况。
(2)作业批改
①按时批改、打分、发回。
②作业批改有全批、全改、部分批改、轮流批改等形式,应采用何种形式由科组长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和教师工作量决定。批改应当认真。
③在“教学考查薄”上记入作业情况。
④注意将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及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记入教案。共性问题应在下次课或辅导中解决。实行典型作业展览。
4、得以辅导
(1)教师应当根据课堂训练及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问题有目的地辅导,如集中解答疑难、指导思考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注意给缺课生、后进生补课重点辅导。
(2)利用课堂、课前、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
5、考试检查与评定学生成绩:
(1)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练习、巩固与运用知识,明确努力方向;帮助了解自身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帮助领导了解教学质量、改进对教学工作的领导。
(2)学业成绩检查方法:
①平时考查:包括作业、课堂练习、学期测验。
②阶段考试:分课题性、阶段性测验,练习与考试时间在教学工作计划中规定。
(3)学业成绩评定:
①按百分制评分。60分为合格。
②评分标准按照高考的要求,评分应恰当、公正。
③各成绩记入有关表格。
二、明白感悟了规范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亲历了一堂数学课教学后,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动态性。
从教学活动者的角度说,课堂教学模式有教师中心型、学生中心型、主导主体型。
教师中心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传统常常是财富而不是包袱。这种传统模式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优势,是许多老师都愿意采取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省时省力,便于操作,易见成效,特别是低幼年级学生的课堂,这种模式更易于开展教学活动。其弊端是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与想法组织教学活动,有时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倾向于强制灌输,僵化使用者人们形容之为“填鸭式”教学。新晨
从课堂结构的表现形式看,课堂教学模式有先教后学型、边教边学型、先学后教型。
先教后学型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在先,通常是老师先讲授新知识,教后再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巩固学习,这是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模式;边教边学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我们称之为边讲边练,理科教学最适用于这种模式,便于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先自学内容,然后教师在适度教授,以学生的自学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预习要求比较高。
四、收获了做事情的底气和应变灵活处理事情的思维。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对内容教学策略的研究,灵活处理地理新教材中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性。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与其相关的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建安企业,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产能过剩。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于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以达到双方共盈,始终是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研究的热点之一。
[
关键词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成本控制;策略
本文结合当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成本控制作了粗浅的分析,以求促进降本增效、积蓄财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当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部分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控制不严等问题,造成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的不良局面,进而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对工程成本管理主体认识不清,目标成本制定不严谨、测算不精确
提到成本管理,有些企业的部分领导或者项目经理就会想到这是财务部门管的事情、是财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缺乏联动配合意识,势必造成目标成本不实、资源利用不高、超概算等问题。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管理团队,如何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配置资源,要靠各部门、各相关人员的充分协作来完成,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和检验,但目标成本的制订往往以图纸设计工程量和工程预算定额为依据、以定额消耗量和市场信息价来计算,对工程所在地的政策、地理环境、施工干扰等因素未做过多考虑、对中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和地质条件未认真测算比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估计不足,这样制定的目标成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就会出现较大的偏离。
(二)招投标管理不够规范、合同条款研究不够细致
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发包方的招标文件合同条款都制定得比较苛刻,给投标单位带来诸多困难。特别是总价包死项目和部分垫资项目,若不仔细逐项研究合同条款,在利与不利的情况下寻求合适的平衡点,很可能在对施工干扰较多及地质条件复杂等情况估计不足时,付出过高的成本来履行合同。同时,现场管理人员若不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对经济签证、设计变更等问题不予重视,不去主动及时收集保存证据,很可能给以后的竣工结算带来障碍,并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三)责任成本划分不清、缺乏完善的项目绩效考核机制
目前,不少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仍比较粗放,没有形成完善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和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存在职责交叉或空缺、职责不清、奖罚不明等现象,无法根据相关责任成本考核某人某岗的优劣。一方面,影响了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造成成本管理松懈、控制不严;另外,部分企业过于追求规模而忽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未能通过经济效益指标来对项目领导班子进行绩效考核,必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预见的损失。总而言之,当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实际的管理控制过程中,相对不高的管理信息化程序同样也是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具体策略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其实质性而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于仍然沿袭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习惯,严重影响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质量。对于如何做好成本控制,本文作了以下几点总结:
(一)完善责任成本管理体制、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任何管理都是靠“人”来执行完成的,应根据工程项目要求,针对不同的管理层次将责任成本管理与责权利相有机结合,这是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前提。一方面强化对项目经理的管理,制订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代表本企业对项目的安全、成本、质量和进度等目标加以控制;另一方面则要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对其所属部门的管理,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的降本增效意识。对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成本管理体制,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对各个层次的考核指标加以明确,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保证其成本控制体系借助于内部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而实现逐级签约、分段考核。一旦工程完成之后,就要对各责任者进行终极考核,并在实际的考核基础上将刚性全面突出,奖罚分明,将各责任者的积极性全面调动。
(二)对工、料、机及分包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确定设备、人员进场时间,减少停工、窝工造成的损失;其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运行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机械费用的消耗。通过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机械其完好率和利用率。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现场条件及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序衔接,优化人、机组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工程成本;然后,重点加强采购成本控制。因材料费和分包费在整个工程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降低工程成本最关键的环节则是做好对材料成本的有效节约、分包成本的有效监管,将各个环节的损耗有效减少。
(三)优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手段
优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手段的过程中,就要做好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结算以及项目关闭关键环节的控制,对工程业务进行一定的差额限制和概算控制,并将项目概算的相关参数文件逐渐的进行分配,项目成本实际发生的过程中,就要创建网络,并对各个项目成本进行实时控制。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责权利清晰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生产耗费控制及安全、质量、工期控制,并做好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手段的优化,进而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综合性的控制。
结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对现代化工程建设综合效益的极大保障,而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要做好全面预算的控制基础工作,综合把握各个环节的成本预算控制,严禁超支现象的发生,进而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综合性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勇旺.对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3):225-225.
[2]孙继志.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J] .价值工程,2011,30(12):82.
1 引言
如今,随着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也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了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其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引进翻转课堂等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并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升和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在翻转课堂基础上,实行计算机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与积极性,对于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由于分层教学模式在我国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在应用实践中,一些教师对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解过于片面和表象化,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学低效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基于翻转课堂的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其教学功能效应,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成效。
2 翻转课堂与分层教学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亦可成为“颠倒课堂”或“颠倒教室”,主要是通过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微反馈、微反思等相关资源,使学生在课堂外完成自主学习,并将问题、疑惑带到课堂进行讨论、答疑,进而实现知识的深化和内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先教后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认知、情感体验与技能内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尊重学生差异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进行教学,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合作学习中,能得到全体共同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其中,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比较常用,它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是: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3 职业技术学校实施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源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再加上学生个人因素或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果也差别较大。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分层教学,帮助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分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课标要求的体现,它在覆盖全体学生的同时,也注重和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做到了因材施教。弹性较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得整体教学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实现了计算机教学的层次化、阶段化、个性化。另外,多层教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分层教学模式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计算机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将全体同学按照计算机成绩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喜欢计算机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成绩一般的学生,计算机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对学生分层时,要主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学习态度,树立起学好计算机的自信心。教师应该不断地对层次划分标准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激励。
4.2 科学引导学生,分层建立动态学习目标
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以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主,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比较宽泛。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当是动态的,贴合学生实际的,不能太高,让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太低,让学生不以为然。学习目标分层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的方向,有的放矢地去努力,避免无目标的散漫式学习。
4.3 分层备课,实施因材施教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外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带着问题到课堂上集中讨论。为了保证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提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实行分层备课。对上层学生,要注重培养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中层学生,要在提高其掌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能方面下功夫;对下层学生,只要其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以。另外,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时,应该设计容易的问题,让下层的学生积极回答,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中上层学生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4.4 分层布置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计算机作业是对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的总结和评估,也是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效果的检验和考核。计算机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仅仅依靠课堂的短暂教学,是不足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而课外作业,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布置计算机作业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题量合适、难易适度的作业题组,采取分层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知识巩固和提高。
4.5 分层评价,科学激励
课程结果评价过程中也要注意分层评价。充分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具体评价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殊性、针对性、鼓励性。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价,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于该项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最优效果。
关键词:选址;企业存续性
生产制造型企业必然要在一定的地理场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厂址选择成为企业存续性,即生产制造型企业投资、建设和维持生产运营的首要基础。企业选址就是确定在何处建厂或者建立服务设施。这一物理安置决定了投资建设成本,影响提品和服务的成本。选择在什么地方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什么要素来评估和决策,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对于企业存续和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本文作者以曾经供职过的某英国消费品包装生产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为案例(以下称R企业),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浅析。
第一部分: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战略是先导因素
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地方建立生产场所开展经营,企业的类型多种,结合企业的战略导向的不同,对物理场所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出口外向型的企业会偏向于沿海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设厂。OEM企业则更倾向于首先考虑制造成本较低的地区。R企业是一家全球性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企业的全球总部设在英国,拟在华投资建立中国及亚太区工厂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主营业务为生产消费品包装产品。结合总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充分利用海外生产基地优势来优化市场与资源、提升竞争力。同时消费品包装企业与客户企业需要保持紧密的业务联系,甚至将工厂设置在距离客户最近的地方,来实现更好的研发、研发和提供服务。
从R公司的战略角度出发。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好的消费品包装生产公司。本案发生时,公司的全球综合业绩排名第二。拟在中国投资建立起辐射亚太地区的生产、管理和研发基地,即亚太区工厂。生产产品为化妆品包装、医药护理包装以及食品饮品容器盖。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医药食品、饮品企业。
从整体商业环境来看。第一,R企业的客户企业大多在中国设有工厂或者是将中国作为全球采购供应链的重要战略地。R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首先要考虑客户的地理分布情况。在这些客户群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也采取全球化战略,并将其在中国的工厂作为全球生产和采购的重要环节。基于消费品包装产品的特性,R企业更倾向于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发展状况,最快的传递信息给价值链创造环节,而非单纯的销售产品。即满足客户需求,通过产品研发提品附加价值,以主动的方式进一步拉动客户的需求。对于促进企业价值链塑造、产品销售、客户维系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基于这些方面的考量,将工厂设置在离主要客户近的地方,相对能更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与R企业有业务来往的客户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尤以上海和江浙地区居多。粗略的罗列,在上海有15家,江苏5家,天津1家,广州2家。
第二,除了考虑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货品物流、残次品的返工)外。作为全球生产企业的一部分,要结合公司全球化战略来优化资源配置。本案发生时,总公司在英国、印尼有生产工厂,在法国和美国有区域分销中心。亚太区工厂也需要对全球经销战略提品支持。所以对于拟建的亚太区工厂所在地的对外出口和航运能力要求也相当高。着眼点再次落到上海和江浙地区。
第三,从原材料获取的角度。消费品包装的生产,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优质的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充足是保障生产和满足客户订单的重要环节。本案中R企业的供应商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尤其以上海、昆山和苏州等地居多。而且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
第四,在考虑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分布情况。R企业所在的行业内,生产提供同类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主要有8家。其中在行业内排名前列的主要竞争对手公司也均是跨国公司,且在华已有生产工厂和对应的销售渠道。其中在上海有2家,苏州3家。消费品包装行业并非高附加值利润丰厚的行业,对于R企业建立亚太区工厂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投资,避免激烈的正面交锋,寻找自身优势的突破才是比较可行的途径。
从战略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考量的后,R企业初步把工厂的选址范围锁定上海和江苏。本案发生时间在2011至2012年,本文作者后来查阅过《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一书。根据书中报告研究结果表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也一直保持着领头地位。在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以及开放程度等多项评比指标上,综合评比位列全国35个主要城市前列。
接下来如何细化评估,找到一个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地方,就需要结合宏观因素和实际内外部条件做进一步剖析。
二、结合宏观因素的分析
从前面分析企业战略的角度,初看起来如果选择落户在上海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各方面的配套条件能很好地满足和实现企业战略。但是上海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不仅在上海投资建厂的成本相对较高,上海政府对入住企业的要求条件也高。上海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新进产业要求十分严格。本案中的R企业为传统的生产制造行业,产品生产工艺上会带来一定的污染。要么企业需要需在拟建工厂内配套相应的循环处理设施,要么改进工艺技术来消除污染,或者放弃该部分生产工艺环节寻求外包。这对于企业的投资成本带来极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业升级压力。以太湖周边城市为例,由于过去生产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太湖水质污染严重,周边城市的政府逐步对于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搬迁,同时对于新进入企业,要求不能有带有污染的工艺环节。
其次,从软实力配套上来看,上海周边的城市同样具有竞争力,在政府服务、社会环境、政策优惠条件、投资运营成本上,对外商企业的吸引力也较强。对于吸引外商投资仍然保留一定的优惠条件。例如昆山高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等,可以向外商独资企业提供一定财年的税收返还优惠。对于投资建厂这么大的项目开销来说,势必可以对企业的资本支出起到缓解。
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对第二产业的工业行业分析,上海和江苏的工业相似系数为0.9136,上海和浙江为0.7070,江苏和浙江为0.8429。工业中制造业与工业相似系数结果很接近,上海和江苏制造业相似系数为0.9122,上海和浙江为0.6964,江苏和浙江为0.8449。(注:数据引用至周荣荣《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一文,2012年5月29号发表于中国信息报)所以R企业选择落户长三角地区所获得的优势协同效应是差不多的。
再次,由于基础设施套配建设的完善,使得城市之间的距离相对拉近。例如离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里的城市就有苏州、昆山、吴江等地。不仅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强。同时由于紧邻上海,对外出口运输也比较便利,物流成本也相对较小。周边还配套有太仓港、江阴港和张家港等。
此外,在经济基础上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企业投资建厂就需要买地,上海的工业用地价格远高于周边城市。而且由于上海工业发展饱和程度较高,工业用地的出让权一直居高不下,配套比较成熟的工业区内少有适合的土地。另外一个影响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重要因素就是生产成本,就单列举人员和工人工资一项,上海的员工成本也高过周边城市。其它成本,比如工业用电,也将算到运营成本里进而影响到生产成本。
在此基础上,R企业内部开展了数据收集和分析,把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对比,包括生产运营成本、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险成本、政策激励等。就成本节约一项,以昆山、常州两地为例,分别可以节省投资运营成本一千三百万元和一千一百万元人民币。得出结论是,相对于上海而言,苏州、昆山、吴江、常州等地更有利于R企业的发展。
三、内外部条件分析
在明确了大环境之后,还需要从企业内部情况分析,结合自身优劣势来定位最终的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生产规模、投资额预算、工厂设计、原材料采购、客户维护成本、对劳动力供应的需求等。在厂址选择的过程中需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就R企业来看:
1.投资预算。整个项目的投资预算在3亿人民币,其需涵盖购买土地、修建厂房、购置设备和建立生产流水线以及保障初始运营资金。R企业首先考虑上海以外土地出让金相对较低,且能够提供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的地区。
2.工厂设计和生产规模。该企业生产为中等规模,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工业城市,缺少吸引力。相对转投入上海周边的二三线城市,更能够获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于一些生产配套设施的特殊要求也比较容易得到满足。比方说,由于生产工艺带来的用电需求,需要政府提供专线支持。
3.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商。目前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集群完全能够满足R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需求。原材料供应商选择范围较大,原材料供应量、品质等都有一定保障。对于减少污染带来的产品线改良,也相对比较容易找到替代技术或者外包供应商。
4.客户维系成本。如上所述,有业务往来的主要客户也多分布于长三角地区。有利于企业与客户的紧密联系。
5.劳动力需求。R企业工厂生产工艺对于熟练工人的需求较大。长三角地区由于类似的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熟练工人来源也比较充足。
当然,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R企业对此不能忽视,并且要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1.未来仍有可能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需要淘汰相对落后的设备和工艺,会对R企业带来成本影响。对于工厂需要处理的工业废渣和废液,是不能直接排放的,需要投资建设一定的处理设施。同时还需要结合厂址所在地的环保要求,需要对于部分的处理工艺进行调整,将高污染的生产工艺从产品工艺线剔除。对此可以寻求外包途径。也可以投入资金进行替代技术研发。
2.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集群带来竞争对手相对聚集,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产品销售带来一定威胁。适时地优化价值链,寻求创新突破,重视产品技术研发,将是必要的途径。
3.面对人员工资成本上涨。沿海地区的人员工资上涨压力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较快。2011年上海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20元,当年4月1日后调整为1280元,而周边城市同期每月平均工资为1140元。
4.其它因素。比如客户产业的调整对企业的影响。
所以这样看来,并非找到一个地理上的生产运营场所后,企业的厂址选择就宣告结束了。由于潜在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该地区无法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对此还需要对变量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
四、风险控制与企业存续性
尽管R企业最后选定亚太区工厂所在地,是基于以上各方面的因素,作出相对理性的决定。但是这些因素并非都是定量,也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改变。而且还有未纳入到分析考虑中的其它因素存在。而这种变量会实时的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变量影响的叠加效果甚至有可能会迫使工厂面临搬迁或者倒闭等问题。
比方说经济形势。经济形势好时,生产企业会适当提高原材料及成本库存,有甚至需要临时外租用仓库存放货品材料。选址所在区域是否是可以及时的找到配套的仓管设施;同时还必须考量与本厂之前的物流运输和管理成本。当经济形势下行、通货膨胀和物价的提高时,工厂的原材料供应情况受到影响,采购成本上升,迫使生产企业要去考虑减少原材料的积压,半成品和库存等对仓库的占用。需要尽快地成品发货给客户。通常工厂的交货周期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例如60天内交货,可以压缩提前至50天。以达到缩短在产品和库存成本的目的。
又比如政策改变。不可忽视的是,在中国政策环境对于企业的强制影响力将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一直面临比较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退二进三的趋势较强。一些生产工艺或者产业滞后的企业会面临迁出目前所在区域,调整产业甚至关闭等后果。前面提到R企业的工艺有一定污染,虽然通过外包等途径实现调整。当未来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时,这些外包服务供应商也有可能被强制搬迁甚至关闭。那届时R企业又该如何调整维持自身的生产需求。所以产业升级趋势会迫使企业进行工艺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对此R企业提出了‘商业存续计划’,即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提出应对措施。一旦情况发生时,该‘商业存续计划’随即启动,提供减缓措施和被选方案,并在各个部门预先选出应对小组的成员,应对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和减少损失。虽说这并非什么新颖的方式,有很多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风险应急方案,可能叫法上不一样。但是本文是建议在工厂选址的同时就提出相应的企业存续计划。并随着实际开展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断的充实优化,保障企业能在生产经营地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五、方法过程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R企业经历厂址选择过程的梳理,来总结出一套方法,方便其他的生产经营性公司或者企业在面临选择生产经营场所的时候借鉴。采用类似的线性推导方法。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四步:透过企业战略分析,找到自身企业定位,锁定战略区域;宏观因素综合分析,筛选出比较符合条件的选项;结合企业内外部条件和需求,收集数据资料,进行实际评估评,确定最后选址;分析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建立起对应的商业存续性计划,以避免或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
当然本案中除了以上的定性分析,还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例如SWOT(即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分析。把作为首要考虑的城市选项,列出关键因素进行权重打分。关键因素包括地理优势、交通条件、城市影响、优惠鼓励政策、人力资源及招聘、劳动力成本、工业环境等一共17项指标。对进入到最后阶段考虑比较的两个城市进行综合评比,综合评分比结果分别为863分和755分,从而最终敲定落户的城市。
(作者单位:亚洲城市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 Three River Press,New York.The Profit Zone C How Strategic Business Design Will Lead You to Tomorrow’s Profits.Adrian J.Slywotzky,and David J.Morrison with Bob Andelman.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一个是上位概念,一个是下位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
语文素质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认识、情意、操作诸因素的统一,语文素质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不是孤立的某方面的单项指标,也不是几个单项指标的简单相加,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小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矗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1.明确认识学科性质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强语文能力培养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他的思想认识,他的知识水平,他的审美倾向,他的人品学问,他的应变能力都可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然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养、认识事物等有关。
因此,语文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上。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所以,语文课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袁微子同志讲:“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训练。”
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是:(1)有明确的训练目标;(2)精心设计训练内容;(3)训练中重视方法指导,并体现训练的层次性(分层递进,逐步深入)、训练的反复性(多种形式,反复训练)、训练的广泛性(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使之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进而由学会到会学;(4)训练要有严格的规范,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5)激发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精神优势。
3.实行开放性的教学我省曲靖市小学教学研究会从1984年开始进行“着眼能力,三个‘沟通’,训练为主的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实验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整体理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主体教育思想”(学生主体地位)、及“和谐教育理论”(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心理美学效应及和谐教育目标,促进全面发展)为教育思想的三根支柱,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时代育人”为宗旨。实验着眼于人的教育塑造;着眼于人的能力培养;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
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三沟通”的实质是强调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三沟通”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展示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
第二个特征是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板块构成:(1)语文的课堂教学;(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在上述四类课程中既发挥各自的功能,又发挥协同作用。由于“四维课程”紧贴现实生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学习语文放在生活大背景上,这就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活力,突出了实践环节,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中训练学生学习语文,以追求整体优效。这是开放性语文教学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以训练为主。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劝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习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开放性小语教学坚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分层施教,各有提高”的教学原则,这是又一突出特征。使每个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信心十足地向新的目标努力。开放性小语教学的第五个特征是实行三结合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语文成绩。三结合考试即开卷与闭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年级、学段考试与平时语文能力考查结合,并实行竞赛成绩分层加分。口试是个难点,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先测出教学班的水平分,在教学班水平分控制下,测出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考试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十多年来,曲靖市完成了三轮小语开放性教改实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表现在:(1)实验班学生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学生在语言交际应用、语文情趣、思想政治及思维品质、文化知识等方面普遍高于平行班。(2)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认识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都比较强。(3)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在各门功课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方面特别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广大小语教师在开放性教学实践中丰富了认识,积累了经验。开放性的教学虽然理论和认识还不完善,尚需靠实践去验证它、丰富它、完善它,然而,经过科学的精练的概括,它已初步形成了开放性语文教学体系。它代表着语文教改发展的趋势,是一种历史潮流,时代走向,也是小学语文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素质评价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和学生语文素质评价是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成绩考查方法,它对教育效用予以价值上的判断,是指导教学和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此,在语文教学评价时——
1.明确评价的原则
(1)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标准和实施方法。(2)全面性原则。要坚持评价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效果。(3)可行性原则。确定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时,坚持从实际出发。(4)可比性原则。意味着评出高低优劣,要坚持在可比条件下予以评价。
2.了解评价的功能
(1)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效果。(运用日常考查和期末考试)(2)用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反馈信息。(3)促进学生学习。(4)研究语文教学。
3.确立评价的项目
(1)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为:a.目标参照评价。即参照一个确定的目标,测定各阶段完成教学的程度。b.常模参照评价。即以某一群体已达到的平均成绩为常模,与个人得分作比较。c.个人特征参照评价。即以个人得分作内部比较,从而弄清学生本身语文学习能力、方法习惯的优劣,以便按其特征因材施教。
(2)按评价的目的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根据语文素质结构,评价学生语文素质可确定为如下指标项目:①学生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自学能力;②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涉及到的文化知识;③语文情趣、爱好;④情感和道德情操,语文教学有陶冶情感的任务,语文素质决定情感的深度和效度;⑤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⑥学生对语文教学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受价值观念影响的程度。
4.研究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评员;队伍建设
从今年3月1日开始,随着《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试行)》(煤安监行管【2016】19号)的实施,国家对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提出全新的要求。各级煤矿安全培训考试考核体系也将依据该标准进行构建和运行。在新的考试考核体系构建和运行过程中,我们认为实操考评员队伍建设对标准的实施以及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尤为重要。中煤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下属的一所职业技术培训院校,承担着江苏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考核任务(江苏煤矿考点之一),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试基地。考点运行一年多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考评员队伍建设将直接关系到安全培训责任能否切实落实,做到依法培训;关系到安全培训内容能否满足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做到按需施教;关系到安全培训考试考核能否真实,做到客观公正。总而言之,就是实操考评员队伍建设切实关系到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质量和考核发证的“含金量”,关系到国家这项新的安全培训标准能否有效执行。对此我们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实操考评员队伍在实施煤矿安全培训实操考试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今年,我国煤矿第一个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核标准在国家局网站上进行了颁布,并定于3月1日正式施行。该标准无论是从标准制定的依据、适用对象、考试方式、考试点基本条件,还是从考核的科目、方法、路径、时间、装备、评分标准等方面都有非常细致的规范要求。其中,对实操考评员队伍同样有明确的要求和任用条件。当我们把这个标准的全部内容与新的安全培训考试考核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以及安全培训的目标、任务来对照分析,不难看出实操考评员队伍对整个考试标准能否真正“落地生根”、能否“接地气”、能否有效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
(一)考评员队伍建设是开展安全培训实操考试考核的重要前提
对实操考评员的要求是国家《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中对考试点建设的三项基本条件之一,也是衡量各个级别的考试考核中心是否具有实际操作考试资质和能力的重要评价因素。“标准”对实操考评员从事的岗位专业、职称水平、工作年限以及应该掌握的考评方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既细化了评价安全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培训条件,又为有关培训管理部门和考试机构指明了培养实操考评员队伍的目标和任务,更明确了如何对实操考评员队伍进行使用和考核的依据。
(二)考评员队伍的职业品德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考试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实操考核质量
基于国家新的《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所建立的安全培训实操考试考核体系,确立的是以实操考评员为核心的考核结果认定原则,即所有考试考核项目的最终成绩认定都是由考评员现场评分和签字确认,即由考评员最后“说得算”,因而对考评员的职业品德、责任担当和专业能力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同时,由于实操考核过程本身对相关培训活动有着明确的引导意义,只有考评员好好考,才能促进培训机构好好教、培训学员好好学,这对保证良好的考试考核质量意义非常大。
(三)建设一支优秀的实操考评员队伍,是一流考试考核部门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支撑
没有好的实操考评员,就算相关考试考核部门装备再先进、制度再完善,考试考核质量也出不来。所以我们各级安全培训考试考核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实操考评员队伍建设,要通过积极培养和打造一支优秀的实操考评员队伍来促进考试质量的提升和特色品牌的创立,从而促进整个培训考试考核体系的有效运行,保证安全培训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工作的合法、合规和有效,助推新形势下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转型发展。
二、安全培训实操考评员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实操考评员队伍建设既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融合考试考核部门长期的工作实践,又要充分运用好企业自身各种安全培训资源,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企业基层人员中选拔任用考评员
考评员选拔的对象包括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和工人技师。这两类人员不但专业工作年限有保证,而且对实操考核的内容也能准确、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他们中很多人在企业培训机构中担任兼职教师,对培训考试考核工作也经常参与,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因而对标准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的把握就比较容易,这对标准地有效贯彻非常有益和重要。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这部分人员中有很多人成为实操考评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二)从培训机构中培养选用考评员
主要是在培训机构的实操教师中考察培养和选拔、任用。这部分专职教师一般都从事技能实操教学多年,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大部分人员以前从事的是课本上的实操、实验室中的实操,而不是从事与现场完全对接的实操。为此,我们可组织有关“对标”专题培训,并定向安排他们到生产厂矿实习,进行生产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补课,让每一名考评员都能熟知考评标准、掌握考评方法、明确考评责任和相关要求,有效化解专业上的“短板”。
(三)为实操考评员搭建互学互鉴网络平台和多种学习交流通道
充分利用新媒体,包括校园网(CRP)、微信公众平台、专题考核研讨会、考核工作满意度调查以及计算机考试考核结果自动分析等各种工具和手段,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相关考评学习和交流活动,共同分享考评工作体会、咨询考评过程中的问题、推介考评工作经验和技巧、创建和宣传考评品牌,搜集和处理相关考评数据和信息,促进实操考评工作的规范化和考评员队伍的不断成长。
三、安全培训实操考评员队伍的使用和管理
实操考评员的使用和管理是考评员队伍建设中不可分缺的一项具体工作,基于德能并重和专业化、流程化以及规范化目标,结合安全培训考试考核部门制度化建设要求,对实操考评员的使用和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建立和不断完善考评员管理制度
从考评员的具体工作、人员组成和考试组织结构特点来综合考虑建立相关考评员管理制度,配套建立考评员库,明确考评员使用和管理办法。考试考核组织部门要坚持开展日常考核和阶段考评,把每次考核的结果及时记录到考评员管理档案中,对发生“考试考核事故”的考评员要认真进行责任追究和纪律处理。同时,对组织的每一场实操考试考核都要填写好“实操考试工作日志”。日志的内容要包含制度执行情况说明,对考试考核工作中突出的“亮点”和不足要进行定期总结、宣传和改进、提升。
(二)建立考评员选派和任用流程
结合培训考试考核部门的区域特点以及培训与考试工作衔接的需要,坚持按照“统筹安排、异地委派、教考分离”的原则,建立考评员工作分派和任用流程(图),并挂牌上墙明示。流程(图)从下达考试考核任务单开始,到填写工作日志结束,每一个工作节点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责任人。在这项工作中,要通过管理系统包括远程监控装置以及考试巡查、考生走访等对考评人员任务领受、执行和完成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管理,适时调整因故不到位的考评员和考试考核场次安排,及时调度考试考核装置和相关考试考核设备和工具,保证每一场实操考核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三)建立不合格考评员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