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7:4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万用表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着眼学生实际,在赏识中激发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老师自然也就永远负有培养的重任,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了解所学专业的的总体学习内容。应从专业基础课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示波器使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用老婆婆器观察电工电子实验台上信号发生器的各种输出波形,学会观察以后,再观察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并测量其电压值,学生兴奋地发现,孩童时代就已感知能使电灯亮起来的照明电,居然能从示波器观察到“形状”和“大小“,为学生揭开了电的神秘面纱,学生开始对电有所认识,产生对电有关知识的学习愿望、自然也就激发出急切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设备操作使用技能的欲望。
其次,在赏识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技能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勤奋、自主地学习专业技能,并化为待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同时,让每个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万用表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中,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学习万用表使用的理论重点,若直接讲授原理,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可利用“万用表电阻档需要接通电池才能工作,且黑表笔接电池正端,红表笔接电池负端”这一现象作为引出使用万用表知识点的“开场白”。教师可以在讲解工作原理之前,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万用表,并请学生到讲台演示。在好厅心的驱动下,学生很快就发现,当万用表两表笔相碰接时,仅在电阻档时表针能转动,而在电压档和电流档,则表针不能转动。在帮助学生总结以上现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表针不能在每个档位都能转动呢?当学生急于探索其中的奥秘时,讲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使专业技能得以持续发展
在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要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在提高学生动手技能水平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技能操作的理论根据。实验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每次实训课的学习内容都必须具备练习的有效条件:(1)明确练习的目的,让学生首先有明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课堂练习。(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有关的基础知识,避免盲目尝试操作,提高练习效果。如对万用表的使用练习,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何实施测量时,一定要养成“碰测”的习惯,为何MF47型万用表测量完毕后,一般要将万用表置于高电压测量的档位上或置于关机的档位上,使学生理解这是出于保证安全使用万用表,避免档误操作可能造成损坏万用表的道理。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并习惯地遵守正确的操作方法。(3)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在组织学习制作扩音机的课程实践中,指导学生先简后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应首先结合具体线路进行理论的讲解,然后按各个分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器件测量、器件安装,讲解保证焊装质量的重要性,克服马虎、侥幸的心理。当线路通电调试出现故障时,注意引导学生重在思考、分析和判断,理解各级工作状态的测量,增设电气测量点,反复操作练习,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加深对整体线路的理解。同时启发学生学会多样化测量方法,学会使用万用表的测量、示波器的测量以及间接值的测量等。通过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产生切感,对所使用的食品设备增加熟悉感,可以消除专业课学习的单调枯燥感。
三、注重将技能与能力培养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一定的能力,而知识的技能的掌握又会促进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这两个要素。实验实训的教学特点是,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训练实际操作技能,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电子技能训练课,参加电工电子等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并在为期两周的扩音机制作课程实践中,从简单的操作开始,学习相关理论的知识,了解每项操作的必要性。当器件准备就绪,学生都有一种迫切学懂扩音机线路工作原理的冲动,此时的理论知识学习,从以前“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理解了整体工作原理以后,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完成各项制作过程,并进入必要的高度和故障排除过程,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扩音机的安装制作实践中,不仅学到了制作的工艺技能,也学到了电气的测量测试工艺技能。当扩大音机闭市成功,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工作能力。
四、加强实验考核比重,提高真正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发电机;正极管;负极管;案例教学
1 背景
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知识本来就差,加之又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对电子方面的知识非常差,就连怎样使用万用表都还存在问题,更不要说叫他们对汽车里面与电子有关的产品的测量了。然而他们喜欢对发动机、变速器等进行拆装,而这些东西几乎都是死的,是一成不变的,不比里面的电子元器件,可以组装成千变万化的电子产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舒适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就出现了许多与电子产品有关的知识和产品。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也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同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汽车发电机内部最简单的二极管作为案列教学,以提高同学们和汽车专业的老师对汽车电子的兴趣和爱好,解决现代汽车技术发展地要求。
2 过程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第1-4节课,10秋汽车1班的同学到实验室进行汽车发电机的实验。
学生自行准备――老师提前两天布置学习内容“汽车发电机内正极管、负极管的识别和检测”。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准备――把全班47名同学分为6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教学。小组成员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员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小组集中讨论――组员积极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主要问题集中在:
⑴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
⑵如何判定发电机二极管,包括测量电路?
⑶如何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小组发言――时间30 分钟。六个小组分别派出自己的代表讲述本组是如何设计完成“汽车发电机内正极管、负极管的识别和检测”的,并公布检测数据。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
老师提问――总结阶段
2.1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都了解吗?有十几个学生不了解。实习指导老师徐孝东用实验室的示教板给同学们讲解。汽车发电机的三相线圈所产生的是三相交流电,将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输出,承担将交流变为直流任务的元件为整流器。硅整流器主要由硅二极管和安装二极管的元件板等组成,元件板同时还具有散热作用。
这是专业带头人徐孝东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发电机的示教板
2.2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万用表分为机械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两种。老师主要讲解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同时主要讲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常用的几个测量档位,即电压档、电流档、电阻档的使用方法,做到人人会使用、会测量,经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反复实践,很快都能够掌握万用表使用方法。
2.3 总结发电机的转子、定子的作用: 由蔡承熙同学来回答并讲解,明确转子线圈的作用是产生励磁磁场,在发动机的带动下产生旋转磁场;定子线圈的作用是产生三相交流电。该同学讲解回答都非常正确,但是我们汽车用的是直流电,是怎么转换成了直流电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同学们都积极发言,回答的答案都知道是二极管起主要作用,但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
这是专业带头人徐孝东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发电机的转子
2.4 总结正极管、负极管的判别方法归纳(二极管)
这是专业带头人徐孝东老师提供给学生发电机的正极管测量方法示意图
这是专业带头人徐孝东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发电机二极管的测量方法
汽车发电机的硅整流二极管有正极型和负极型之分,它是以二极管中间极性来区分的。
(1)正极型二极管
什么是正极性二极管?我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指二极管的中心引线为正极,外面的金属管壳为负极,管壳上的型号用红色字表示,或用红色绝缘物填充引线周围。
(2)负极型二极管
什么是负极性二极管?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指二极管的中心引线是负极,外面的金属管壳为正极,管壳上的型号用黑色字表示,或用黑色或绿色绝缘物填充引线周围。
我们可以根以上这些特点来进行正确判别。
2.4.1 请同学用万用表对示教板上面的发电机进行发电情况测量,测量结果是多少伏特电压?
正确答案:正常发电时是14.5伏,如果是12伏即以下就说明发电机没有发电正常工作。
2.4.2 请同学回答如果汽车的发电机出现故障,汽车是否可以启动和行驶?
正确答案:分两种情况:(1)如果蓄电池电压充足的情况下,是能够正常启动同时也可以正常行驶一段路程,当蓄电池的电消耗完了就会停在路上了,汽车这是用的蓄电池存储的电;(2)不能够正常启动,可以听到启动马达转动的声音但力量非常弱,不能够启动汽车,过几分钟就听不到马达转动的声音了,说明蓄电池的电消耗完了。
2.4.3 蓄电池没有电了要想启动汽车怎么办?
正确答案:(1)用备用蓄电池;(2)用专用电瓶线与其它车辆搭接;(3)用专业设备。
3 启示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生先做后懂,边做边学,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老师只做总结和辅导,讲课时间大大减少。课堂气氛很热烈,彻底改变以前讲解为主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实训,学生得到了提高,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了实践技能。同时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孙余凯.《汽车电子技术与技能实训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8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能够进行顶岗工作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其中的灵魂,它是完成好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不但要应用在中职学校理论课教学上,还要应用在实践课教学上。本文提出,课堂教学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实训课是中职学校主要的授课方式,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考核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实训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即教师教学生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学生需求原则。学生将来工作后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包括道德修养知识、知识技能,为人处世职业精神等都需要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尤其是实训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以满足中职学生对技能掌握的需求。中职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中职生,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所以,我们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从他们专业角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例如,在教授电子测量仪器这门实训课时,首先要从最基本的电子测量仪器万用表来切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万用表,是一种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包含安培计、电压表、欧姆计等功能,有时也称为万用计、多用计、多用电表,或三用电表。万用表有用于基本故障诊断的便携式装置,也有放置在工作台的装置,有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七、八位。数字多用表(DMM)就是在电气测量中要用到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有很多特殊功能,但主要功能就是对电压、电阻和电流进行测量,数字多用表,作为现代化的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主要用于物理、电气、电子等测量领域。这样,学生对这门课程应能知道教师要教什么,他们要学什么。第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原则。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就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培训。现在国家实行创新人才计划,那么,学生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岗位,直接面对的是具体产品,那么掌握相应岗位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就要在实训方面加强力度,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围绕实用的技能进行实训。例如,现在从事电子产品安装生产的企业,他们重视的是产品安装、调试、焊接,而笔者所在学校就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即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那么,教师就要以安装、调试、焊接为主线,并将这些作为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即围绕企业的需求而进行学校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三,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内容要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精练。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这是符合中职学校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的发展规律的,有时,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完全包括学习结果的所有层次,但也绝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内容上。例如,在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这一实训课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对组装的设备元件有一个初步认识,知其作用并能用仪器检测其好坏,达到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出更高的要求,怎么能把这些元件按照设备电气原理图组装在电路板上并进行调试,达到“领会”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整体性,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要求,那么在实训教学中要体现实训的特点,从简单的电子元件的识别判断到成品的调试,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一个整体性,首尾呼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中职生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所以,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案例分析:在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这一课程中,其中有一节实训课是组装收音机。在实训前,教师首要分析要放在教学内容上,明确这一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那就是如何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如何焊接、如何调试等。而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实训教学内容中地位是最重要的,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个步骤,教学才能往下进行,这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以前充分了解各种电子元器件性能的基础上,用万用表实际去检测,从而验证他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这就是通过案例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分析在实训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职学生直接分配到生产企业单位就业,动手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薪资待遇。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思考和研究,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实训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现代多媒体网络设计。案例分析:在组装收音机这一实训课中,在教学策略设计上将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学内容上的教学策略设计。首先使学生进行收音机电子器件性能质量的检测,然后进行组装焊接,最后,进行整机的调试。第二,在教学方式上教学策略设计。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遍整个检测、组装、调试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实操,对个别学生要进行单独指导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上,主要依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备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而定。除了保留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尝试教学法、抬头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或任务)教学法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收音机原理的讲授法、收音机组装的讲练法、组装完毕后的比较法、讨论法。第三,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设计,可以充分发挥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教师可以把收音机的组装过程分解开来录成视频,通过网络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观看,教学效果直观,同样其他实训课也可以进行多媒体组合设计。
三、教学考核机制设计
教学考核设计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结果如何的一个评定。考核设计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是技能的学习,是为了将来适应社会实际岗位的需求,工作单位需要的是“真材实料”,而学校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的考核才能选拔出符合单位实际岗位需求的人才。所以教学考核的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即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通过考核来反馈信息,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方式、方法,能使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能判断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前面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而学生通过考核获得反馈信息,能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自己有不足,哪些是在今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可以有效地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学习,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在中职阶段学习的任务。案例分析:首先,在组装收音机这个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先调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性能的了解程度等。如大约有多少学生掌握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中频变压器等基本元件的性能,甚至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的识读,其掌握程度怎么样。对焊接掌握程度怎么样,以前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焊接,有没有调试过其他的设备等,这样才能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也能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考核目标设计,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那么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就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性能的电子元器件是好的,什么样的焊点是合格的,什么样的调试步骤是正确的,然后要有针对性地检查学生成品,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当然还可以进行抽查,抽查时注意高、中、低搭配,以便了解各层次学生对本次实训课的掌握情况。并对本次实训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提高实训效果,就是常说的阶段性考核设计。阶段考核设计是整个考核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承上启下考核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考核,可以使教师明确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完成得怎么样,存在哪些失误,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应该怎样改进,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是一个实训项目结束的总结性考核设计。总结性考核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学生在该实训项目上的完成情况做一个总体评估,即总结性考核。而在本课中注重审视自己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组装完毕的收音机成功率有多少,失败在什么地方,是电子元器件测试问题,是电路板的焊接问题,还是整机调试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总结,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一个好的基础。中职学校实训课的教学设计是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要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特点,以培养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优秀的中职生。
作者:孙广江
关键词:万用表组装;任务驱动
《万用表组装实训》课程在我校已经开办多年,以往的经验是老师先讲一些原理,然后把要组装的万用表套件发给学生,让学生焊接,容易造成学生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听讲,最后比着别人的电路板组装焊接,除了练习焊接技术外,其他的知识一概不知。我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引领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技能并建构专业知识的教学法,它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同学们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它的特点是:学习目标明确,教与学相结合,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是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了解相关知识和熟练其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通常由以下若干环节组成。
一、设置情景,提出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地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任务的提出首先要具有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其次要具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然后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考虑到现在的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在设计任务时要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应用,确定实训的任务。在第一节上课课时,我就告诉同学们这周的最终目标是把自己掏钱买的万用表套件组装好,并告诉他们万用表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要完成总任务需要做的事情,把任务细分为若干子任务:
(1)识别元器件
(2)学习焊接技术
(3)分析原理图和印制板图
(4)组装工艺
(5)万用表的使用
二、分析任务,逐层分解
在任务提出后,为了能让学生找到任务中的知识点,找到完成任务的突破口,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分析任务中的问题。教师不必讲解或演示完成任务的全部过程,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尽快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讲解演示的时候,教师也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背后的分析、思考及方法策略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操作规范。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子任务单,通过问题陈述先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透析难点,继而针对问题进行剖析,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任务的分析讨论中来。
三、分组实践、讨论,完成任务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
例如,在识别元器件的子任务中重点要求学生认识色环电阻,因为学生在电工技术课程中学习过相关知识,我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查找资料,书上找不到的,利用学生的手机上网的优势,查找资料,学习辨别方法。然后,采用竞赛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的全部成员先学会识别,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需要对每小组进行观察,为任务完成结果的评估做有效的准备。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通常不马上回答,而是让他们小组内解决,本组解决不了,小组互相帮助。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通过努力,自主的学习技能,比以往我直接讲授要深刻得多。在整个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我充当他们的"学习伙伴"和导航者的角色,让大家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
任务驱动都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讨论沟通。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学生之间的观点、方法得以交流。同时,学生可对照别人的观点检查审视自己的观点,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他们智力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也一样,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做评价。任务的评价应注意时效性,要及时就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完成任务的质与量做出适当的评判。评价准则应依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二要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引导学生自评,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组织学生互评,以达到共同提高;允许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讨论与制定,以达到改进学习行为的目的。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水平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激励学生勇于创造实践,在实践中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另外,还有重要一点:任务评价往往是产生新任务的有效方法。
学生完成任务后,以任务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汇报成果,各小组可以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谋求的解决方法,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有助于树立自信心。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成果及时地一一进行分析点评,在点评分析过程中,既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也要针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反馈”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由此得到培养。
以我院化工工程系化工设备维修专业(非电类)为例,我对《电工技术》这门课程有以下一些教学改革的设想:
1教材内容的改革(以化工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席时达主编的《电工技术》第三版教材为例)。
首先,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删除不同科目交叉的重复内容,例如可编程控制器一章与化工仪表自动化课中一章内容重复,故删除不讲;正弦交流电一章,基本都是数学中相量的内容,内容繁难且与实际脱节,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故简化内容,以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为主,例如电工考试中经常考到的“正弦交流电三要素”的知识点等;删除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教学生会直接使用公式计算即可,例如正弦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公式、补偿电容的计算公式等;变压器与电动机这两章,以学生了解这两种设备的结构、作用等为主,对于设备运行特性等复杂且不易理解的内容进行简化。用电安全知识和电工测量两个章节正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但有的教材中反而是轻描淡写,所以建议应强化和拓展这两部分的内容。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解教学难点,例如讲变压器的结构这节内容,文字和图片不够直观,学生不好理解,变压器实物又不方便拿到课堂上,所以可以下载一些讲解变压器结构的视频或者演示动画,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视频演示,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增加了信息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讲电动机这节课时,电动机的结构单靠图片和语言很难描绘清楚,准备一个小的电机实物或模型,拆开后直接向学生展示电机内部构造和组成部分,既直观又简便;在讲电工测量中的万用表这一节课时,理论内容讲起来比较简单,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万用表的使用,这一节课完全可以移到实验室,将这节理论课和万用表的使用实验课合并成一节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然的学会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而且还节省了课时;对于电路分析方法和正弦交流电两章内容以理论知识和计算为主,所以要重视教师讲与学生练的有机结合,每次课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课后的计算题,然后根据学生接受的具体情况,适时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的知识点迈进,计算题的选择以基本和简单为主,不要一味追求复杂的电路分析和计算,这样不但起不到掌握知识的效果,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尽量将所学内容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讲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时,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打开教室中的一个配电箱,让学生看看学校的供电就是三相四线制,而又紧接着讲解为什么我们家里用的却是单相两线制,这样让学生觉得不管学习的知识能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用到,最起码学会了一些生活常识,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贴近生活实际的。
3实践教学的改进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的电工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一些固化模式的操作,同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结合较少。学生学习完电工课程后,竟然还不会最基本的剥电线、接电线,更不用说是设计和维修电路了。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例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实验这节,让学生在维修电工实验室亲手剥线,接线,按照电路原理图自己连接电动机运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多设计几个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化实验实训,例如让学生为自己家的室内楼梯上设计一个由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并且加深了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学期末学生的考核,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既要包括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考核,又要包括实践应用能力的测试。在出理论试卷中,减少纯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加大一些与日常生活或者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践题目。课堂的上多组织问题讨论,并把学生的表现加到其平时成绩中,引导学生学会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通过一年来的教学总结出来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对《电工技术》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以供和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当然,这些改革的设想这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我相信这些改革一定会对改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班磊单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电工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仪器仪表、电钳工工具对一些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还要能理解一般电路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掌握典型控制电路的基本接线操作技能,以解决机电设备中的实际控制问题。因此,对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本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一、制定符合教学需求、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由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基础都较差,又懒于思维,缺乏自控力,如果完全按照现行教材进行教学,势必出现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或掌握。因此可以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必需、够用”的原则,并结合“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出发,制订既适应市场需求又考虑学生现状的新的教学大纲,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广度进行调整,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办学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兼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除了正常使用的电工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辅助教学以外,还要在实验室锻炼学生使用各种诸如电流表、电压表、数字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等仪表,使其学会用这些仪表测量电流、电压等数值。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完电机的原理之后,可通过让学生反复拆装电机,以达到熟悉电机的组成结构、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比较出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异同。
以电机拖动为例:电机拖动是《电工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考内容,学好电机拖动对将来从事工厂电气控制工作至关重要,而电路图则是接线操作的理论基础。
1、识记电路图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和前提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理论知识是基础,看图、识图是必备的职业能力,也就是在保证电路图识读准确、记忆准确的前提下才能连接正确。为此,在理论课上,在讲完图形符号和每一个电路图的组成、原理、特点、应用之外,还要安排时间对职能符号和电路图进行强化记忆。先让学生反复识读符号和电路图,讲清符号的含义和典型电路图的构成与作用;再按照书上的图画几遍,并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画出;最后再要求学生合上书后,默画电路图和符号,将学生默画的电路图分发下去,让学生互换批阅,并要求不仅要圈红错误之处,还要加注错误原因。对于电路图中存在的短路、断路要多扣分值,以示意其记住;而且要把学生在小考试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黑板上一一展现,先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指明原因,教师最后作以讲评。依此方法,反复几次,学生就把电路图和符号记忆深刻了。 转贴于
2、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记忆电路图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每次课都要让学生熟悉各种低压电器,不仅是它的外型、内部的构造,更是它的工作原理、特点,包括应用场合。
首先要区分每种低压电器的主触点、辅助触点及常开、常闭触点,然后进行电器元气件的固定和接线演示,对于重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强调。比如:要先接主电路,再接控制电路,不要主、辅电路一起接,以避免出错。电路是回路,每个电器元件都有进、出接点(触点),不能只接进端、不接出端。再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接线,不得出现反圈、漏铜和不牢固等现象。布线要整齐、美观、紧压板面,如果存在多条线并行,则将其捋成一股固定在板面上,且依照电路图顺序进行接线。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数字万用表或电笔检查自己的电路。教师要始终跟踪指导,最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导。经过3-4次课的实操训练,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对于技能较差的学生,可采取一带一的传帮带的方法,最终同样按统一标准要求他们达到目标。
三、在教学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由于电机拖动和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又能体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所以,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接线。电机拖动部分尽管是低压电路,但电压也达到了380V,而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是36V,因此,安全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班级拥有四五十人,作为教师,责任重大。
为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实践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让人人都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时时都有安全意识,并互相监督、提醒。
实训时要先关掉总电闸,再统一关掉实训台总电源。学生接线完成,由教师先行用电笔或万用表检查无误,方可接通电源,确保实践教学的安全。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将教学的理论部分做成课件,并穿插一些工厂的电气控制录像,将实训部分用投影投向大屏幕,各种电路图、电器元气件、教师对电路图的分析和实际接线过程以及最后的电机运转都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一目了然。对于相近的电路图,可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用以比较异同点,这样教学会更加透彻,思路会更加明晰。
这样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加以直观的演示、放大的投影,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同一教室,上完投影课,即可动手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训课的无缝对接。
五、建立仿真的实训教学基地
教学设备是否先进、完善,不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也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在教学中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建立仿真的教学实训基地。只有教学设备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才能培养出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工人。
学校购置的教学仪器设备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要求教学实训台同时具备实训和考核一体化的综合功能。只有一流的教学设备,才有可能具有一流的教学。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经验 教学模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55-01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经过十年多的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善实验设备,并增加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我校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能跟上时代的需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多年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
1、 优化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原先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完全以理论教学为主,加上课程内容较多共16章内容,模拟电路9章,数字电路7章,实验设备落后老化,实验课安排极少,基本上是以板书形式进行理论教学。而随着中职学校入学门坎越来越低,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对于大量较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同学们学习的难度很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有一段时间造成了很多学生不想学,老师教书没劲的局面。因此必须要简化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像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等内部结构较复杂且不常听到,不常用到的电子器件我们做了删节,只保留了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等常用的半导体器件的课程内容,并只讲解以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做成的各种简单的电路。如:以晶体二极管做成的桥式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以晶体三极管做成的单级放大电路,并且以两个单级放大电路组成两级阻容耦合电路,同时还保留了简单的集成电路,简单的功放电路等内容。对于较复杂的调谐电路、复杂的功放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这些理论性太强的电路我们做了删节。这样就简化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对于我们所讲授的内容也比较容易接受。
2、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如果只以理论课的形式,理论知识“满堂灌”、“抱着走”的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缺乏学习的动力,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教学质量不高。因此电子技术课程必须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出同学们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我校在省教委支持下,政府采购,购置了十几台电子实验操作台,配置相关的实验箱后,可以完成我们所要做的全部电子线路实验。
现在我们课程的教学方式是边讲理论课,边做实验。也采用了先做实验,知道实验结果后,再讲解理论课,通过理论加实验的这种模式,使同学们即掌握了电子线路常用仪器、仪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也学会了连接各种电子线路图,并很容易学会各种电子线路图的工作原理。由于同学们亲自操作,对自己亲手所测得实验数据,和亲眼所见的实验结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直接的感受中了解事物,掌握知识,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例如:(1)先完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理论课程的讲解,作出伏安特性的曲线图,再通过实验验证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a. 测量二极管正向特性
不断改变加在二极管的正向电压,测流过的二极管电流。Ud从0.1V――0.2V――0.3V――0.4V――0.5V――0.6V――0.7V――0.8V,只有当Ud加到0.5V(门坎电压)时二极管才能导通,随后电流随电压不断变大上升,开始增加较为缓慢,以后急剧增大,进入导通状态,二极管正向压降的增大十分微小,近于定值硅管为0.7V。
b. 测量二极管反向特性
在起始一定范围内,反向电流很小,它不随反向电压而变化,但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会突然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电击穿。
同学们通过亲手测出的数据,再作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和我们理论课所讲的完全一致,使理论课的知识在实验课得到了证实。
(2)先做实验,再讲理论课。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果单纯采用讲述的方式学生会对整流波形,电压,电流公式不理解,甚至记不住。因此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用示波器观察整流波形,用万用表测电压,电流。再讲理论课同学们就很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了。
3、 以新的教学模拟开展教学
电子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复杂流动的电子图像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我们可以采用仿真电路制成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的方法加以改进。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又容易记忆。还可以采用当今电子技术最新设计手段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用仿真元件,将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所需的元件和组件全部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使用者只需要打开各种工具栏和元件库,取出需要的仪器设备(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等)接在线路上。点击开关,就可以通过电子模拟完成实验。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完成我们想做的实验。
4、 加强实训课 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实训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能力,并可完成简单的电子产品的焊接与组装,这是从理论到实践相结合的很好途径。
在实训课上,同学们即熟悉各种电子产品装配用的常用工具,电子产品各种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和其它一些常用材料。通过在练习用的线路板上反复焊接、拆焊。通过:“五步法”到“三步法”的练习,同学们熟悉了点焊、搭焊、钩焊、绕焊、拆焊等焊接技巧。同时也学会了看懂简单电子产品电路图,学会了组装简单的电子产品的工艺。组装了电子门铃、万用表、收音机、直流稳压电源等电子产品。也使得电子技术这门课从理论到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为同学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通过十多年教学工作,使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无论在理论、实验、实训上都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今后需更加努力,不断探索更新,更完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工技能;实训教学;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TM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52-01
一、前言
项目教学的特点在与学生为中心,该教学法以项目的实施为主线,教师为辅助、学生为中心,而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辅助下发挥主管能动性。电工实训课程是电类专业的实际操作课程,其学习任务在于以项目为主线,典型任务为基础,而任务的难度也会随着知识的累积而增长。经过一些列的动手操作以及情景学习,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本用电知识,还学会电路安装、电器试图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另外,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1]。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行项目教学的作用和要点
(一)项目教学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习热情。利用项目教学法的自主性,刺激学生的创造力与好奇心,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则需要自主地去寻找答案。2.学习方法的转变。转变了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营造一个主动积极、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学习氛围。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挥了理论结合实践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施项目教学的要点
实施项目教学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任务项目。任务项目的合理性是成功完成项目教学的前提,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来确定项目,把现实对象做为材料,既要兼顾多项技能点与知识点,又不宜过难,才能被学生所接受。2.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应选择较为科学的自学题目,除此之外还应结合情景教学,尽量采用真正的操作基地作为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尽早的熟悉实际工作岗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过度。3.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学习伙伴,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利用实物环境,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4.正确的评估体系是项目教学的有力保障。大多数学生都十分重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因此教师应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除了结果的评价,还应重视过程的评价。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一)明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要具备一定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知识;要掌握配电线安装要求和安装工艺;要对电工各种仪器、仪表、器件等结构、性能、用途以及安全知识有所了解;要掌握各种复杂电工设备的使用安全事项,较为复杂的电工设备包括摇表、万用表以及三相电镀表等。2.能力目标。要正确认识和区分电工实训所用器件和材料;要掌握电工常用仪表和仪器的操作方法;要学会电工焊机操作技术;要熟悉各种建筑工程的配电图,并能够设计模拟的配电图;要学会电工器件质检方法,并能够根据建筑工程配电图来进行线路的安装和接线;能对静态电路和动态电路进行有效的检测,并排除电路各种故障问题[2]。
(二)合理安排实训任务及课时
在实行电工技能实训任务的时候,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显然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和技能,再深入实践,进行综合性的实训教学。第一,学生要掌握用电安全知识,设定时间为6个课时。第二,掌握常用仪表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设定时间为12课时。第三,电工焊接操作技术的训练,设定时间为16课时。第四,建筑工程配电线路的设计、安装以及调试,设定时间为20课时。
(三)制定并实施实训项目计划
1.设计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实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训内容提出相关性问题,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电工技能实训教学活动中。但是要教师提出的引导问题必须在学生掌握学所知识基础上提出,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并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意义。2.创造实训教学情境。在进行电工技能实训情境教学前,要准备好实训情境教学所需的教材(包括电工技能操作教材、电工实训教材等)、设备(万用表、钳形表 、摇表、电动机 、电烙铁、焊锡丝、照明灯等)及场地,以为电工技能实训情境实施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实训情境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实训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电工技能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电工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3.合理考核电工技能实训成绩。学生电工技能实训成绩考核要素及分数比例情况如下:学生参加实训教学的次数,占总分的10%;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占总分的30%;电工技能实训考试成绩,占总分的50%;学生上交的实训总结报告,占总分的10%。
(四)电工实训项目组织和实施
教师在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组织者,而学生是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工技能实训活动,并按照制定的项目目标、项目任务及项目计划来开展电工技能实训活动。例如:将某个电气班的48名学生平均分为6组,每组8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工技能实训活动,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展示实训成果。
(五)电工实训项目成果的评价
当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结束后,要对实训项目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电工实训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以及解决电工问题的能力。电工实训教学成果评价指标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达到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目标,是否能够完成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任务,学生电工技能是否得到提高等[3]。通过项目成果的评价,不仅肯定了学生在实训项目中的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反思和评价,对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荀大勇.浅谈项目教学法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2009,8(32):90-92.
关键词:电子装配技术;导课设计艺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1-02
导课又称“开讲”、“开课”,是在新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创设学习环境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思想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教学内容上,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准备。导课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门艺术。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这样,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了。因此,良好的导课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成功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的电子类专业课程具有入门难、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如何讲好电子类专业课程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精心设计导课环节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电子装配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电子类专业课程,在教学之初就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和实践兴趣,是电子装配技术教学导课的目的。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电子装配技术教学导课艺术的体会。
电子装配技术教学导课的要求
教学导课设计有很多,但各种导课设计的有效运用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导课要有针对性,要考虑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不仅要把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清楚学生现有的水平,现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及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电子装配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在前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中学过的一些重要元件和电路的具体应用。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他们而言,分析电子电路是头痛的问题,所以在电子装配技术的导课中要针对这些情况,让学生从实践中宏观地理解电路的功能及工作原理,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其次,导课要有启发性。在导课过程中应巧妙设置学习情境,由果究因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次,导课要有简洁性。著名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导课要做到点睛即可,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把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插入到导课中来,冗长得使学生抓不住其中的关键内容。另外,导课还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
电子装配技术教学的导课设计艺术
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本课程的内容特点、教师自身特点,反复斟酌,灵活运用。或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入未知;或启发谈话,步步诱导;或设疑布阵,引起悬念;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巧妙不同,全在教师的运用。
温故知新式 专业课的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温故知新式导课通过温习旧知识带出新知识,完成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比如,在讲解《初级电工基础》和《中级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时,运用这种导课方式,可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中。
目标设定式 信心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信心,学生才有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决心。目标设定式导课通过设定一定的目标,即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设定一些让学生觉得可实现但又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实践的信心。当然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不能太空太大,不能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比如,在开展初级焊接实训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至少400个焊点,学生必然会聚精会神地认真去完成教师给定的任务。
设疑启迪式 这种导课方式比较常见,教师精心设疑问难,学生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在进行焊接项目的实训之前,教师提出“一般装接电路板遵循哪些步骤进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或思考,或讨论,由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在听取答案时不断启迪,使学生的回答越来越完整,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整个教学导课过程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和模式。
开门见山式 这种方式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虽然启发性不强,不利激发兴趣,但能在学生学习之前阐明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知道他们将要学习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学生明确了学习的要求及意义,才能由此产生学习愿望。如在讲“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时,可直接明确教学目的:掌握万用表测电阻、测电压、测电流的方法,掌握如何运用万用表辨别常用元器件的好坏,了解万用表的其他用途。这样,能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所侧重,提高学习效率。
直观演练式 直观演练式导课是指教师有选择地展示挂图、实物、标本、模型,或做一些启发性强的实验、练习等,使知识直观形象地进入学生头脑,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电子装配中项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之前,将已经装配好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通电后学生就可以直接了解项目的功能,从而产生理解项目工作原理的兴趣,此时,教师可再通过挂图将项目的工作原理图呈现出来,与学生一起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这种导课方式因其直观性较强,容易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但必须注意直观演示式导课过程要与语言讲解紧密结合起来,并要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演练活动中。
电子装配技术教学导课设计实例
在电子装配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导课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并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一堂课和一门课的导课环节对课程教学的关键性作用。电子装配技术教学的导课,首先需要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再去了解装接电路板方法和过程,最后了解在装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和工具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认识电路板 焊接电路板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在学习课程具体内容之前,给学生展示电路板作品,有利于使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图1所示是“脉冲式充电器”项目的元件面和焊接面,图2所示是“光敏计数器”项目的元件面和焊接面。两种电路板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所示的是全印制电路板,图2所示的是半印制电路板。“认识电路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电源部分。电源部分是电路正常工作的最基本条件,有哪些电路需要直流稳压电源呢?如放大电路、集成芯片(包括运算放大器、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2)功能部分。各个项目可实现哪些功能,又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归纳总结,在电子装配技术训练项目中,主要功能模块有信号放大模块、正弦波振荡电路模块、施密特整形模块、单/双稳态电路模块、驱动显示模块等。由这些模块的不同组合可以组成不同功能的项目。(3)主要元器件。每个项目的元件可参照清单列表,主要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芯片、开关、继电器、变压器等。
如何装接电路板 在装接电路板之前首先需要有一份电路板装接的书面说明材料,包括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分析、集成芯片功能和引脚说明、装配与调试要求及方法、元器件清单等等。可通过设疑启迪式导入引出装接电路板的步骤和疑难问题。
装接时需要使用的仪器与工具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装接时需要使用的焊接工具如电烙铁、吸锡泵,调试工具和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需要用到的焊接材料有绝缘胶布、焊锡丝等。装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电阻色环方向不一致,剪脚留头长度不符合要求,元件高度超差,元件装接错误,电源线处理不正确,焊点虚焊、脱焊、桥连等等。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精心设计的导课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良好的导课艺术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尤其是对于电子类专业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更需要教师不断钻研教学艺术,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余建林.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导课与结课艺术[J].赤峰学院学报,2009,30(7):167.
[2]葛山艳.浅谈数学课的导课艺术[J].空中英语教室,2011,(3):15.
[3]黄有全,李桂平.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艺术探索[J].科技信息,2008,(4):228.
[4]夏梅花.课堂教学艺术点滴谈[J].新余高专学报,2005,10(6):101.
[5]毕磊,王运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华章,2007,(3):74.
[6]万琰.浅谈导课的艺术性[J].河南教育,2009,(4):30.
[7]杨清学.电子装配工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17.
电子装配实习是机电技术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接触生产实际,获得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实习,学生应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元器件手册的使用,能根据课程设计的性能要求正确选用电子元器件,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电子线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制造的基本工艺,了解电子产品必备的技术文件,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等知识的认识,增强实践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装配、调试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同时通过本次实习为省、市技能大赛选拔选手。
二、实习实训的内容
序号
学习内容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了解电子元器件的老化、筛选等工艺过程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选用及测试方法。熟练使用万用表、数字电桥、IC测试仪、体管特性图示仪
2
电子仪器的使用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的工作原理,熟悉它们的使用
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3
手工制作印刷电路版
了解印刷电路版的结构及作用,熟悉印刷电路版手工制作的过程
能手工制作印刷电路版
4
电子产品制作
了解电子产品安装和焊接的基本知识、电子产品生产的
基本过程。
掌握元器件的焊接和安装方法,独立完成所设计电子产品的安装。写出安装产品的技术文件
5
常用电子线路的调整与测试
熟悉一般电子线路故障的检测、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使用测量仪器对电子线路进行测试与调整
三、实习过程
首先对同学们讲解了实习安全操作规程,实习注意事项,确保实习过程的安全优质高效。讲解了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判别及功能,使他们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理论知识和实物相联系,加深了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讲解了常用仪器仪表及工具的功能、使用方法,为电子装配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电子焊接培训,焊接是将想要连接的两个金属加热到焊锡的溶解温度,对此注入适量焊锡,将焊锡渗透在两个金属的中间,使之连接在一起,金属与渗透在金属中间的焊锡,形成的合金层。
1)焊接的目的
①电器的连接:把两个金属连接在一起,使电流能导通。
②机械的连接:把两个金属连接在一起,使两者位置关系固定。
③密封:把两个金属焊接后,防止空气、水、油等渗漏。
2)焊接满足的条件:
①清洁:把铜箔和元件表面清洁,使两者干净并保持干净。
②加热:同时对铜箔和元件加热,使起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温度。
③焊接:(供给焊锡)在适当的温度时,注入适量焊锡。
3)外观好的焊接是什么样?
a) 焊锡呈弧形流动、粘附性好。(粘附性、焊锡量)
b) 焊锡表面要光滑、有光泽、发亮。(适当的温度)
c) 应推测线迹、元件形状。(焊锡量)
d) 应无裂痕、针孔等。(不纯物、设计)
e) 应无焊锡渣、焊锡珠、松香渣等污物。
通过焊接培训,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电子焊接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了解了现代化生产中所使用的焊接技术。
其次,结合同学门知识能力结构和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了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三极管,制作家用调光台灯电路两个项目进行装配实习。
总结起来电子产品装配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了解电子产品功能,熟悉电路原理。
(二)发电子产品装配零件,检查和熟悉各种零件。
(三)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图。
(四)焊接各种零件及进行最后的组装。
(五)调试与检测
电工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是一个比较难且又需要耐心的任务,但是它的目的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通过对电子产品的装配、检测与调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培养检测能力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在实训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各个电子产品装配成功率达到95%以上,仅有个别同学装配不成功,实习达到了预期效果。
最后,在实验室电子实训台上搭建基本电子线路,进一步训练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通过在实训台单元板和面包板上搭建基本放大电路、流水灯电路、串联稳压电源电路、抢答器电路等,进一步训练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识读电路图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针对有兴趣的同学讲解PRETEL DXP2004和multisim仿真软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兴趣,为电子技能大赛做好准备。
四、问题和建议
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同学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整个过程有条有理,实训效果相对较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同学们学习兴趣不高、求知欲不强、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基础课学习不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欠缺、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个别同学不按照实训老师要求操作等。
关键词: 高职生 《电路基础》 实验课
国发〔2005〕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而实验课是学生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将课本知识深化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加强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电路基础》实验为基础,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学生做实验也是如此,如果对这门课没有兴趣,就必然导致学生的反感。因此,在上实验课时,笔者会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好奇心,以期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去。
二、首先进行所教授课程的基础性实验。
众所周知,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应遵守“先易后难”的原则,实验课也一样,应该首先完成所教授课程的基础性实验。以《电路基础》为例,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如果不首先进行基础性实验,学生很可能难以区分清楚哪一种是电路的串联,哪一种是并联;不知道万用表测电阻时还需要调零;不知道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需要并联于电路两端,用电流表测电流时需串入电路这样一些对教师而言太过简单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没有了解这样一些知识,那么在完成后续实验时会因这样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而受阻。因此在进行其它实验之前,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基础。
三、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安排不脱节。
虽然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但我们知道“理论指导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就像建房子没有打好基础一样,所以在上实验课之前还要保证足够多的理论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脱节。
(一)实验与理论知识不应脱节。因为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他们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现在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各种仪器设备(如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摇表等)的性能、各种电路的特性等,通过动手操作予以验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实验课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电子技术、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专业。
(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不应脱节。在课时的安排上,理论教学和相应的实验教学不应相隔太长时间,最好是在上完理论课后马上进行相关实验,比如在完成了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论教学后,最好马上进行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理论课与实验课在时间上应衔接好,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实验仪器设备及场地许可的情况下,我们还可将理论课与实验课一起上,让学生上课时直接面对各种仪器设备和电路,学习理论与动手操作同时进行,这样学习的效率就可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提前提交实验通知单,以便实验员能及时组织器材,配制仪器,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二)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电学实验涉及高电压使用的,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如:在进行负载星形联接实验时应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先断开电源再改接线路),提示学生当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如电学仪器出现有焦糊味、冒烟时,有过载指示、有器材通电时非正常发热等情况时,应立即关掉电源。当电表指针超过满刻度时就要立即断开线路,检查是否超出量程。这些都要事先讲清楚,以便使学生心中有数,减少差错,保证人身安全,以及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在学生首次接触和使用某些仪器仪表的时候,教师要介绍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的方法和重要的保养知识,并且作正规操作示范,要求学生掌握正规操作要领。如使用万用表测电阻之前不调零、用示波器测电压时不习惯用衰减档,这些都是常见的不规范操作习惯,必须从一开始就注意规范。
五、搞好实验考核。
在每一次实验课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时间的多少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逐个考核;如果时间不太够用,可以采用从每一组中抽出1到2名同学来考核,他们的成绩代表全组的成绩,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会热烈讨论、互相指正,都怕抽到自己时不会而影响了全组同学的成绩,当然实验效果也就提高了。
六、实验操作结束后应让学生就测量数据与所学理论知识对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每次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完成了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后,应该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端电压有效值并不等于电感与电阻两端电压之和,以及和直流电路的区别,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相量的含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七、清点仪器,简单维护保养。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清点仪器,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包括仪器损坏要及时报告老师,器材、桌面上的水渍要用干抹布擦干等。实验课的任务是既要学生学会并完成实验,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好准备。
当然,可采取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怀着责任感,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总会不断地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验中,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翔骏.电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福民,姚建永.电工基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曹建林,许传清.电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类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对于高校类的学生,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对高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展开[1]。根据个人授课经验总结,电工电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备学生,讲好课,多总结。
明确教材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容和要求、研究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很重要,但是研究所授学生的心身发展特点,相关知识面和智力基础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以前在更多文献里关于教师如何备好课讲的很多,但是如何备好学生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在一个班级里,有反应快点,反应慢的,有自学能力强的,自学能力弱的,要每个人学生做到能懂,无疑对教师是一个考验,所以备学生就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生,基础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要差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怎么讲好课,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认真的组织;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2],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例如我们在讲授二极管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的时候,好多学生容易含糊。首先二极管要导通,导通的前提是正向偏置,电压达到所需开启电压才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上才会有一个正向压降。学生容易把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搞混,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比较记忆。
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做教学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一般情况,在每一章节学习完成以后,学生很难自己把学习的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于一个正确的引导。教师在总结中可以利用一些对比、类比的方法,找出异同点。比如在放大电路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将分压式,固定式及射极输出器的的静态值,动态值的求法以及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在一起类比,指出电路的异同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
三、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理实一体化,培养学习听、看、做、记、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彻底变革原来的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型”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其中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教”,“学”,“做”同时互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体管简单测试的试验中,要用到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等主要电工电子器件,教师可以要学生要对比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从里到外,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测出各个元件的特点,并作出总结,另外在测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学生验证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特点。要学生体会到我们讲的理论和具体做的实验是一体的,更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知到无所不知。
四、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概念,不像其它工学学科,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或者实训看得到,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更好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力是教学者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教学中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给电工电子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