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听课总结

听课总结

时间:2022-09-30 17:0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听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听课总结

第1篇

紧张有序的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评价活动结束了,我组教师积极评课议课,使得自己在此次活动中能有所收获,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下面将本次听课后老师们在一起的议课内容做以下小结:

值得表扬的地方:

1、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发生了变化,教师能够运用《英语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教学思想日渐统一,新理念意识不断提高,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习得语言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能从关注教开始转向关注学,从关注自己开始转向关注学生,实现了师生之间更加亲切的交流和真实有效的互动,练习形式多样,教法灵活多变,适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如XXX教师的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的语言,自始至终给人营造一种鲜活、祥和、灵动的课堂氛围。

2、总体来说,我校的英语教师素质较高,教师的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其中XXX老师流利的英语口语,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教师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吟唱、游戏、简笔画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积极促进学生进行参与。

4、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潜力。学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喜悦,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反映了儿童本身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自信、潜力和创造力。

4、教师们在教学中都能注意语境的创设,比如:XXX、XXX、XXX三位教师都使用了课件,充分利用了电脑网络的方便,挑选了精美的图片,并制作了动画,非常感人,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制作非常有利于教材的处理;熟练运用教学助手进行上课,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今年,全校教师都认真参加了教学助手和思维导图的培训,努力学习一体机的操作及应用,通过学习及应用,大家转变了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化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快了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步伐。在实践中我参与了培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的任务。

在英语教学中一体机人性、多元化的设计,简单易学易用,

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自身实践发现,语文教学中应用液晶一体机,教师可以更好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演绎精彩课堂。

交流过程中,我还利用白板的勾画和批注功能,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书写笔,在触摸屏上直接勾画、批注,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们也从中学到在阅读中如何进行批注,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实效。

探讨的地方:

1.教学设计:根据各环节的目标设置不同的游戏,从而也体现其层次性、梯度性。但很多情况上一,同一目的,例如,对旧单词的巩固,设置不同游戏,但并没有对单词的运用等作延伸拓展,仅仅是在同一层面上的识记。

2.表面铺张的形式,内容却不多。表面形式轰轰烈烈,其实所包含的内容少。这对于平时的教学而言并不适用。根据现代专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好的课好的教学设计在于上的精,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

3.教师的整体素质:板书的能力,能否用纸板代替传统的板书?板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学习书写的过程。另外,语音等等,还有其他教学技能都是教师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应考虑的方向。

4.学科综合。新课程强调各个学科的综合性,德育美育都可以渗透在其中。在英语方面文化上存在冲突,但在教育孩子总体目标上不应该有冲突。

5.关注学生方面。只有认真倾听学生才能真正构成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不仅仅是言语交流,还包括情感交流,也只有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今后英语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适当运用母语。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

3、教学的深度还有待于挖掘。

4、教具为教学服务,不要成为障碍,教具要力求简单、实用。

5、教师在授课时交流要全方位,要面向全体学生。

6、教学评价方面:在这次教学评优课中,教师们都非常注意教学评价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评价的实际目的和实际效果,不要流于形式,不要为了评价而评价。

7、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第2篇

     5月19日和21日两天,我校开展了教育教学"家长听课周"活动。这次活动,我们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主题,继续秉承着以学生为本,让家长、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将素质教育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同时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开放日里,到校家长达八百多人次。他们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听老师授课,把自己当年的中学生活与之相对比,感触之深、感慨之多,难以言表。他们深深感受到老师们工作的艰辛,体验到孩子们学习的辛苦,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艰辛和神圣。两天来,学校与家庭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拉近了距离。在问卷调查表中,家长们对我校开放周活动给予了极高评价和充分肯定,感谢学校提供了家长走进课堂的机会,希望学校坚持这一做法,形成制度。

       当然,本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个别教师课堂引导不到位,学生思考、练习时间少,课堂不够活跃。在课堂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新教材老教法,新汤煮旧药的痕迹,有的教师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彻底的解脱出来。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主体性不突出,不能较好地利用师生的互动过程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中有些老师对学生关注程度不高,教学环节落实不够,学生思考欠充分。针对家长们给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更新观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虚心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关注细节,尤其关爱学困生,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本次的开放周活动,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倾心投入,家长的大力支持,效果是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以教研为抓手,全面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让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栏目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第3篇

关键词: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09-04

教师是实践性[1]、反思性[2]职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在反思中提高。“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历程。听课是教师需要反思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与培训[3]。

在顶岗支教中,实习学生听课后,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听课方法的技巧。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是笔者在指导实习学生听课过程中体验出来的,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对它的运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一、听课案例一

案例一:实习学生初一政治习题课的听课记录与听课总结。

1.听课记录。见表1,示例了三个教学过程。听课记录分三部分:“老师组织”与“学生活动”栏,记录的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点评(感受)”栏,记录的是听课者的体验与感受。

2.听课总结。由表1中“点评(感受)”栏中的体验与感受归纳提炼而得。听课总结分两部分: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教学特点的功能或意义探究。

(1)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在本案例中,实习学生展示了6项教学特点: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

(2)实习学生教学技能的功能或意义。

①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内涵的功能或意义。当个别同学答题时,特别是答题时间较长时,会出现其他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现象。通过集体回答能增强学生上课注意力,较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与秩序。

②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对,大家回答得很好”,学生情绪高昂(表1过程6);“谁来展示你得答案?”给学生一种成功的暗示,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记录略)。简单的导言运用,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对同样问题,用不同方式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分组讨论,分别用“来大家再合作一下”(表1过程6)、“需要合作吗?”(记录略)等提问,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死板。

④概念的功能或意义——教学生学习方法。“原因、方法”两个词在课本中没有,学生回答出来,说明老师是这么讲的(表1过程2)。初中课程以知识点编排,构成课程主题的知识结构。但是,在思维逻辑上,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着联系,如“原因、方法”等。必要的概念运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学生学习方法。

⑤概念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组讨论是初中的课堂组织方式,用“合作”提出(表1过程6),能让学生从小形成“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⑥导言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在表1过程9中,通过四次提问:“还有吗?”和一次引导后,学生集体回答:“没有了”,最后的鼓励“对,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信意识。

三、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及其要点剖析

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包括听课记录与总结反思两个阶段;听课与记录、总结与反思四个过程;怎么听、听什么、怎么记、记什么,归纳提炼,深入思考六个要点,如图1所示。

1.听课法构成的要点剖析。在听课记录阶段,听课和记录是教师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交叉进行的两个过程。原始听课记录是听课记录阶段的成果,是为总结反思阶段提供的第一手资料。

在总结反思阶段,总结和反思是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再思考连续进行的两个过程。反思结果是教师听课的最终成果,是为再实践提供的源动力。

2.听课记录阶段的要点剖析。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要从细节做起。

(1)怎么听。听过程、听细节,听老师的一字一句,“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表1的左面两栏中,示例了三个过程;在细节上,授课者用“设问、提问、引导、鼓励、总结”等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予以互动。

“设问、提问”等是导言设计。当老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后,这些导言能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就成为教学技能。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一应是过程、细节。只有在过程和细节中,才能体验讲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技能,就不会出现“总体上好而不知道怎么好”的感受现象。

(2)听什么。听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在课堂中,每个组织方式都有目的性,即内涵或指导思想,如表1的“点评(感受)”栏所示。

在课堂中,组织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造成差异的是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而不是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二应是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

(3)记录与原始听课记录。在听课中,听课者对课堂情景[4],即便是速记也记不完整;产生的随即反应通常会一闪而过。为了更多地保留课堂活动信息,只能用序号、箭头、连线、标注等形式(即怎么记),记录过程和细节中授课者的关键语句、词、概念、学生的互动情况、自身的随即反应和疑虑等(即记什么)。因此,原始听课记录,只是概要地保留了授课者教学特点的零乱信息。要想从听课中充分挖掘授课者的教学特点,还必须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处理。

3.总结反思阶段的要点剖析。总结是对授课者展示出来的技能特点的归纳提炼,反思是对该如何做的深入思考。

(1)总结。总结是对原始听课记录加工的过程,包括记录整理、随即情景回忆、再思考与归纳提炼等步骤。

(2)对照每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回忆课堂情景,补充必要的表述文字,如提问、设问、鼓励等,完成表1的“老师组织”栏的记录加工。

(3)对照自身的随即反应记录,再思考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完成表1的“点评(感受)”栏的记录加工。

(4)对加工后的的听课记录归纳提炼,将零乱的感性认识予以归类和升华,即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如案例一所示。

(5)反思。反思是对“总结”进行的再思考和顿悟过程,通过提出一系列设问、回答来完成。例如:对同一教学过程,该怎么处理?怎样处理会更好?哪些是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等等。在表1过程6中,“集体力量大”就是实习学生听课后学到的。

四、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分析

结合听课案例二,分析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

1.听课案例二。顶岗支教初期,笔者带领实习学生听课,使用“过程——反思”听课法,总结出授课老师(教学能手)的16种教学方法或技能。

(1)初二年级教学的基本方法:个别提问、共同回答法;个人默读、全体朗读法;四人小组讨论、对桌一问一答法。

(2)容易学到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后,记住的同学举手;做完题后,做对的同学举手(上述两项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活题(需要学生思考的题),让答对的学生说明理由;判断是非题,说明赞同和不赞同的理由(上述两项不仅是答题的同学知道为什么,让其他同学也知道为什么);充分利用课本素材。

(3)难以学到的教学方法:学生回答不准确,反复引导而不是教师说出答案;尊重学生(老师误解了学生,敢于向学生道歉);对学生永远是激励,不抵毁、不挖苦;鼓励学生的三个层次(学生答错问题不指责,而是鼓励“希望下次能答对”;学生答对问题时表扬;学生回答问题直接切入新知识点,先表扬,后号召全班学生向他学习);教学生学习方法。

(4)学不到的能力:导言设计;对课程知识内涵的理解深度;应急事情的处理技巧。

2.运用效果分析。通过上述听课案例,可以看到:

(1)实习学生的教学经验远不如授课老师丰富,方法运用、能力体现都有很大差距。

(2)实习学生有更多的现代教育知识和观念,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意识上具有优势。

(3)运用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听课,能充分总结出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技能掌握情况。

因此,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能较好地解决听课后“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的问题。

五、结束语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5],听课也是这样。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形成的。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记录的过程和细节越具体,产生的体会和感悟越多,总结反思的越深刻,学到的经验就越多,自我提高的就越快。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苗学杰.试论教师教育的实践属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34-37.

[2]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教学策略:评析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1,(5):71-75.

[3]吕昕,徐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听课开始[J].新课程研究,2012,(2):65-66.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思维;自学;听课;解题

【基金项目】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工程大学校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光学微腔中基于强耦合的光量子存储、输运和受控释放)[ 批准编号Q201408 ].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一门基础理论课,广泛地开设于综合大学的理工科,它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高等数学是其他许多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数学更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高等数学一方面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14年,武汉工程大学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一本招生.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分析了本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如下四点:

(1)不学思维

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数和形的种种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仅仅依靠感觉、知觉或表象是难以认识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在自己的各种具体思维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努力找出失败的教训.

(2)不学自学

自学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事实上,勤做自学笔记,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问题,加深对自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巩固记忆,训练综合、概括能力;有助于积累资料,逐步掌握做学问的方法,把学习过程引向创造过程.

(3)不学听课

听课,这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

(4)不学解题

解答数学题,对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解答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牢固掌握数学规律,提高实际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基本方法的技能和技巧.从而,也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等数学》教学的对策研究

(1)学会思维

总结思维中的成功经验,有多种方式.例如,关于解答数学题,至少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总结:一是总结数学题的类型,把属于同一概念而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数学题,或由某一数学题或概念衍生出来的数学题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其在思维上的特点和处理方法;二是总结重要定理、公式和常用解题方法的应用,探索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通过这样的总结,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为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设条件.

找到思维中的失败教训,也有多种方法.例如,关于解答数学题,常常可以从解题是否做到正确、合理、完满、简捷、清楚等方面去探究.不断总结失败教训,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全面性、深入性和逻辑性,增强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自觉性.

(2)学会自学

做自学笔记,形式可以多样.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抄录式;2.摘录式;3.提要式;4.索引式;5.心得式.

(3)学会听课

听课的基本方法应该是:1.听.听,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的思路.这里所说的思路,就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2.看.看,主要是围绕老师讲课的思路,看老师演示什么,是怎样演示的;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些什么,是怎样板书的;看教科书中的重要结论,是怎样描述的.3.想.想,主要是把听和看起来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作用,进行加工和整理,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4.做.做,主要是做课堂练习,即当堂听课,当堂练习.课堂练习由口练和笔练之分.5.记.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好听课笔记;二是记住重要内容.听、看、想、做、记是听课的五个基本环节,它们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4)学会解题

常用的解题方法有:1.枚举寻径法;2.特殊探索法;3.逆推尝试法;4.简化条件法;5.辅助设元法;6.变更问题法;7.待定系数法;8.初等变换法等等.

【参考文献】

[1]樊志良,杨正民,杨晓峰.理工科大学《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

第5篇

一、教学开放日活动的问题诊断

1.活动组织方面

(1)管理指导缺位。教学开放日活动是学校对外展示和交流学习的一项常规教学教研活动。虽然学校非常重视,但是缺乏深入调研,对往年活动未做总结,未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改进措施,缺乏专业性指导,只满足于活动的开展和公开课的“公开”上,没有定位到对“课”的研究上,活动的教研性不强,以至于各校开展的活动雷同,无创新性和特色。

(2)活动安排不周。各学校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缺乏校际的横向联系与交流。全市职业学校每年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的次数一般在6~8次,多集中安排在5月或11月,往往连续几周都有活动,过于频繁的活动致使多数学校在活动期间疲于应付。

(3)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多以教师公开课教学形式为主,仅是授课教师一节课45分钟的表演,没有评课环节。活动期间,校内教师听课自主安排,校外教师自由听课,没有教师间的交流及对,也没有教学探讨与研究。

(4)开课要求不严。每个学校安排的公开课节次一般在30节左右,专业或学科达十几或二十多门,学校仅要求获得荣誉称号的教师上展示课或示范课,而对本校其他上课教师未做要求,来者不拒,缺少把关,公开课质量参差不齐;邀请外校教师上公开课,受邀学校多安排需要职评的教师参与活动。

2.公开课教学方面

(1)“假”课频现。有的教师为了给听课教师留下好印象,不惜借用管理好的班级来上课;或借课上课,即不上自己教学的课,而上自己所学专业或擅长的课;或旧课重上,即将往年上过的公开课拿来再上一遍;或“炒”课上课,即不顾教学进度,将已上过的课重上一遍;或搬课上课,即全盘下载网上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搬来就上。

(2)主题不明。学校对公开课的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上课教师自选课题,多以选择自己拿手的课和难度不大的课,而不考虑教学进度,不考虑是否有研究价值。

(3)缺乏分类。对公开课没有分类,所有的课都按同一模式组织实施,学校安排获荣誉称号的教师、需要职评的教师、青年教师上课,执行的是统一评价标准。

(4)避“评”就“听”。对听课教师未做要求,听课大众化,同科教师听课少,未安排评课环节,无实质性的教研交流活动,以听课记录代替评课。

3.活动总结方面

活动结束后,学校及相关部门对活动的得失未做认真总结,也没有征询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更谈不上总结提炼;听课教师缺少交流,上课教师缺乏教学反思。

二、教学开放日活动的改进措施

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方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统筹,确保高效

一是将教学开放日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时间及承办学校,每学期安排两所学校举办,时间错开安排;二是安排上年度获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学奖的教师上展示课,提高活动品位;三是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2~3个中心教研组开展研究课教学活动。

2.明确主题,确保有效

学校教务处会同相关教研组共同确定公开课类型,例如课改课、同课异构课、专题研究课等,明确主题,确保“研”之有物。

3.筛选课题,确保实效

依托市中心教研组和学校教研组,征集教学课题,确定授课内容、类型和教师,安排教师听课、评课,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4.丰富活动,增大吸引力

教学开放日活动可邀请教学名师上示范课,安排专家开设讲座,邀请外校教师参与学术沙龙,请名师、专家诊断课堂教学,不同学校的同专业组可对接交流教学活动,以提高活动的质量。

5.丰实活动,保证教研

在安排好活动的同时,对上课、听课、评课提出具体要求,确定具体负责人,实现既“公开”又落实在“课”上。

三、小结

第6篇

一、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重视初三所学化学知识,特别是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价、物质的溶解性、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金属活动顺序、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这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A. 课前预习,心中有数。预习就是有计划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准备好学习新知识时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扫除障碍。通过预习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心中有数,课堂听课时才会有的放矢,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

B.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学会听课,听课时思想要与老师保持一致,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会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学会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规范的解题步骤。听课时,对于一时没有听懂的问题先放下接着听课,下课后再找老师解决遗留问题。化学知识点多,且具有繁、乱、难的特点。课堂笔记很重要,既不能只听不记,又不能只记不听,要二者兼顾。书上有的简单记,重点、难点详细记。

C.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养成归纳总结,定期归类的习惯,通过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例如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性质时,我们可以以知识点为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如了解“铝三角”“铁三角”,进而全面掌握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可以通过总结来掌握规律及解题的方法,如化学计算中可运用关系式法、守恒法、极端假设法、差量法等。

D. 纠错补练,及时反思。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学习反思。无论是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做错的题,还是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都要整理在错题本上,并认真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记住,还是审题错误、马虎。对错误原因,在错题旁用红笔书写以示警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做到在今后的学习中少出或者不出这样类似的问题。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学习气氛

俗语说:“爱屋及乌。”喜欢化学老师,就会对他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课堂上保持愉悦的心情,能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习效率。

第7篇

摘 要:本文意在通过对长期评价反馈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为对象,结合现阶段反馈的重点、难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整理分析基于改进的反馈工作要点。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价 反馈

一、评价反馈是常常被忽略的重要的一环

课堂教学评价的最核心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一些学校将教学评价停留在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考核兑现层面,缺乏反馈,更缺乏有效的反馈及被评价教师的自我改进验证评价工作。评价后的反馈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针对性指导,尤其针对年轻教师、新教师而言更加重要。

二、高质量评价反馈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与教师做一次简短的教学随访。了解清楚教师自己已经认识到的现阶段教学困惑是什么、最担心课堂发生何种状况、自己最不喜欢上的课程和班级,为选择听课评价做准备。

二是选择“好”“差”两种班级听课对比分析。这样做对教师相对客观、公正,也可以平息教师心中的怨气,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的优点、不足及潜质。

三是不提前通知,进班认真听课,做好详细记录。有些教师对推门课不接受,实际上推门课就是为了随机抽查教师的授课状况。若学校制度有规定,执行起来相对较好一些。

四是听课时如何记录很关键。应该反映四个方面的内容:班级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教学过程的记录;该次课的优点和精彩之处;该次课的不足及改进点。这种记录有以下几点好处:体现出了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关注点的教学过程的记录配合听课进行记录,而不是教师板书的再现;优点、不足同时发现,为反馈提供支持。

五是听课结束后,要整理笔记和思路,列出反馈提纲。

六是听课反馈要及时,不能隔日进行。原因在于教学场景不可再现,有些细节易产生双向遗忘,反馈时可能产生冲突和不以为然,这是效果最差的反馈状态。如果当天错过了,干脆等下次再反馈。相反,如果听课发现的问题较为严重,就一定要当天完成反馈。

三、基于改进的教学反馈工作要点

1.建立双方互信的共同基础

这是有效反馈的前提。对教师来说,应该理解为有一个专门的导师指导和帮助其提升教学水平。听课反馈者应该怀着关爱、期待去和教师交流,让教师感觉反馈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更多的是一起发现问题,共同寻找到现阶段可以使用的改进方法。这一点很重要,长期建立起互信关系后,教师很期待听课者去听课、评课,也乐于与听课者交流,对于听课者的指导和期望才会去真心落实。这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想要看到的结果。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评课者多是“站位太高”,让人反感;言之无物,让人厌烦;反馈笼统,让人不知所措。因此,评课反馈人员的聘用与选择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

2.谈话、反馈要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这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嘈杂的环境、大办公室不利于开展此项工作,因为教师潜意识中有自我保护意识,即通常所说的“爱面子”,听课者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反馈自己认为非常正确的观点。以前笔者犯过类似的错误,向一个年轻教师反馈了几次,改进效果极差。后来笔者发现,是因为笔者在反馈时,他没听、很紧张,只是应付性地点头、记录。

3.反馈时要把握的几个流程

第一,反馈要从聊天开始。一个真诚的微笑、几句贴心的寒暄,可拉近距离、消除紧张感,建立起融洽互信的沟通氛围。

第二,反馈从倾听开始。反馈要先让教师自己总结近一段时间或该次课的优点、不足,要让教师针对上次反馈做改进状况自评。注重收集教师的困惑和无奈。倾听时调整和修改反馈意见,提高反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反馈要先从优点开始。教师已经意识到的,或已经改进较好的地方要点到为止,一带而过。针对教师没有意识到的优点,要重点反馈。可能教师自己只是灵光一闪,没意识到,但是评课人要放大反馈,强化教师有所意识的总结和提升。把无意变成有意,把灵感变化方法,把个性提升为特色。

第四,反馈的重点从最可能实现的改进项目开始。不要提太高的要求,一定要找到教师通过努力能马上见到效果的改进点,让教师树立信心。这一点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尤为重要。当反馈提得太难、太高、无法实现时,就会止于反馈而无后续的改进,这是笔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长此下去,反馈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教师也会对反馈麻木了。

第五,反馈的结束从小结开始。小结的目的在于重新帮助教师梳理自己认识到的和评课人发现的优缺点,为了提升反馈效果,最好要看着教师简明扼要地做记录。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听课;技巧

一、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考。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把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是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1.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熟悉,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熟悉,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要害的字、词、句,注重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要害,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把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要害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专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要害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二、听课方法

上面我们谈了谈听课的要求,接下来我们具体说说听课的方法。

1.听视并用法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重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熟悉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把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聚精会神,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第9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笛卡尔曾经说过:“影响我们最深的是风俗和习惯,而不是任何确定的知识”。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对于学习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尤其适用。语文课,内容多,时间少,密度大,任务重。这样,学生就务必要有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自己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学会质疑,抓住疑点进行听课。这样既解了疑问又容易消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的空间扩大了,易于思想深度的加强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正如我国教育家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在预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工具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属字音、字形方面的疑惑,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相关的基础知识可查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还可以利用网络等查询其他语文知识。

3 培养圈点批注的习惯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训,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适用。在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把生字、生词及相关成语勾画出来,比较显眼,易于在翻看课本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就记住了,又不需花太多时间。对于难句或深有感触的句子,可以批注阅读感悟,批心得体会,瞬间感想,乃至即兴点评。

二、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尽管我们一再贯彻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但教师的点拨、启发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启发会让学生浮想联翩,茅塞顿开。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比如,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听老师讲课的关键内容,重视老师的课堂小结等,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使听课效率最优化。

三、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及反思的习惯

总结是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应学会一日总结,一周总结,一月总结乃至一个学期或一年总结。吸取好的经验、方法,加以充实、丰富。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尽快掌握老师上课的方法、规律的意识,珍惜时问,完成老师当堂布置的任务,学会知识、方法、规律的迁移。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正确的纠错意识。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听课效率 复习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由于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为此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要改变学习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

二、提高上课听课的效率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四)把握好思维逻辑

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一)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二)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三)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四、关于做练习题量的问题

第11篇

一、备课(10分)

1.集体备课(7分)

A-7B-5C-4D-2

备课组集体备课得分等于备课组内所有教师个人集体备课得分的平均分。

教师个人集体备课得分=教师个人教、学案得分(3分)+教师个人参与研讨过程得分(1分)+主备案研究记录得分(1分)+教学案共识得分(1分)+听课得分(1分)

“教师个人教、学案”评价:检查教师个人的主备案、个性教学案、小单元清的编写数量和质量:依次为3分,2分,1分,0分。

“教师个人参与研讨过程”评价:及时组织、按时出勤、积极参与。每少一次扣0.2分。

“主备案研究记录”评价:有调整的内容,有对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有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的预测和解决对策,有学法指导,有学情反馈的途径和形式,有习题的再设计。依次为1分,0、5分,0.2分,0分。

“教、学案共识”评价:备课组教师每人的教学案中有共同的“共识”记载。依次为1分,0.5分,0.2分,0分。

“听课”评价:学期听课达到16节,有记录,有点评。按听、评课评价标准评价。

2.个人教案(3分)

A-3B-2C-1D-0

个人主备案,个性教、学案,书写工整、节数够、环节全、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对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有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的预测和解决对策,有学法指导,有学情反馈的途径和形式,有习题的再设计。个性教、学案能根据班情设计。有“小单元清”设计。

二、讲课(10分)

1.平时巡课(2分)

按课堂学习秩序打分

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教师能及时制止并解决。

2.课堂听课(8分)

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打分

教师教学内容与集体备课不符按30%扣分。备课不充分,课上出现知识性错误按40%扣分,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效果较差按50%扣分。

三、作业(5分)

1.作业布置(2分)

A-2B-1.5C-1D-0

作业格式、书写1分,注重基础、体现分层1分。

2.作业批改(2分)

A-2B-1.5C-1D-0

批改及时、认真,有等级评价和批改日期,有适当的批语可评为A级。作业每少批一次扣0.2分,有布置没批改不得分。

3.作业改错(1分)

A-1B-0.5C-0.2D-0

学生有纠错本1分,标明错误,注明错因,有改正意见,教师定期检查1分。

四、辅导(3分)

1.辅导效果(2分)

提高者得2分,没有提高者0分。每学期计算三次成绩的平均分。

辅导周期为一个月,评价辅导效果。以上一次月考成绩为基础,计算单科成绩提高幅度。

提高幅度=个人本次月考成绩---本次月考学科小组平均成绩-(个人上次月考成绩---上次月考学科小组平均成绩)

2.平时辅导(1分)

A-1B-0.3C-0.1D-0

教师平时课间辅导学生情况由学生按《教师辅导评价表》打分决定。

五、考核(2分)

1.监考阅卷(1分)

每发现一次(一张试卷)扣0.1分

a、监考过程中睡觉、脱堂,有玩手机、看书等与监考无关活动。

b、监考中对违纪学生不制止。

c、收卷出现错收、漏收。4、阅卷中错判、漏判。5、核分时错核、漏核。6、登统时错登、漏登。

2.试卷分析(1分)

每出现一次扣备课组每个成员0.2分。

试卷不能按时完成批阅任务或试卷分析不能按时上交。

六、教学研究(10分)

1.计划及总结(0.5分)

按要求制定并按时上交的各得0.25分。

不按要求或不符合实际(下载)不得分。

2.业务学习及反思(2.5分)

学期学习笔记1万字得1分,5000字以上0.5分;教学反思按要求完成1.5分,每少一次扣0.3分。(每学期8次)

教学反思每双周一次,每学期8次。

3.听课评课(2分)

每学期校内同学科听课16节,每少一节扣0.4分。每节课后必须有包年级主任签字。

记录内容与教案不符或只用教案抄听课笔记,一经发现,此项不得分,无点评和总评不得分。

4.教研活动(2分)

教研组计划、总结各0.1分,教研活动开展1分,材料0.8分。

5.信息技术(3分)

1.电脑作品制作(1分)。完成电脑作品一件,推荐到县里参赛,每位教师得1分,完成成型作品得0.5分。未完成者,该项不得分。信息技术教师每学期完成电脑精品作品各2件,辅导学生完成电脑作品各40件。完成得1分,未完成得0分。

2.课件库建设(0.2分)。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传两个与教学同步的课件,完成者得0.2分,未完成者得0分。

第12篇

一、四步学习法

四步学习法学习进程为:“预学―听课―复学―作业”四步。初中学生对此学习方法比较熟悉,但却没有很好地运用,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听讲和完成作业,忽视其他环节,造成不预学就听课,不复学就做作业,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为此,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将四步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分阶段训练,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预学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做到课前预学,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爱预学,其主要原因是不明确预学的目的。为此,采用对比课来提高学生对预学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如在第一节课,让学生预学后再上课,第二节课则不预学就上课,两节课后,请同学们根据听课效果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预学的重要性。之后根据教材的教学的目的,列出预学提纲,知道学生怎样阅读教材,怎样总结重点和难点,如何做预学笔记。在学生初步掌握预学方法后,逐渐让学生自己列预学提纲,自己做到课前预学,课上做重点检查。待学生形成一定预学习惯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在预学中多思考、多总结、多归纳,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

认真听课时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要认真听、要思维、要记忆,三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故要求学生需带着预学中的问题听课,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抓住重点。听课要思维,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内容,还要注意教师对一些问题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分析方法,以及解题思路、技巧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解决疑难问题的本领。课堂笔记是听课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记不是录音机,不能什么都记。要抓住理论和实际,记知识的要点、重点、难点和关键,记知识的归纳、总结、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及分析方法,以备课后求教和研讨。

复学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复学有课后复学、章节复学、综合复学。有些学生比较重视章节复学和综合复学,忽视了课后复学,这样往往造成“知识点”的遗漏。每节课后要求学生认真看书,整理笔记,阅读资料,进行小结,这样可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知识点”的目的,同时学会对比、归纳、联想等复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复学习惯。章节复学是在课后复学的基础上,根据知识内容,利用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找出各“知识点”相互联系,将各鼓励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如在学完第二单元空气、氧之后,要求学生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与空气、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燃烧等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学生在复学中不仅掌握了各部分知识,还可以学会总结知识要点及规律的方法,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综合复学就是充分利用分析、比较、联想、概括等方法,将各“知识点”、“知识线”相互联接起来,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学会运用各部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长自我发展的能力。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知识到智能的转换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作I不能只局限于课外作业,应将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实验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在作业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在做作业前,要求学生认真复学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归纳小结。做作业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建立已知与位置之间的联系,找出解题的方案,提倡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通过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与同学讨论或求教老师,问题解决之后,必须查找原因,通过纠正错误,往往可以更加巩固学习成果。在做作业中,还要求学生不断总结所学内容,以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阅读自学方法

自学能力是有多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阅读自学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要阅读自学好,必须坚持做“读、思、问、记、做”。

读,是指阅读课本,阅读分为“粗读、细读、精读”三个层次。“粗读”是全面了解内容,掌握知识整体。此方法多用于课前预学成资料的准备。“细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逐字逐句读,深入钻研教材的重点、难点及中心内容,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明确每个字的含义。“精读”是三种读法中的较高层次,是带着问题去反复阅读,不仅是读某一章节或某个知识点,而是要全面、综合着去读,对比着去读,并在读中研究总结规律,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思,是在阅读中积极思考,既要掩卷而思,进行回忆,还要抓住中心和本质,做出归纳总结。想一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问题怎样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理解?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行不行?

问,是对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几时问同学,问老师或展开讨论查阅资料。不是将问题堆积、造成学习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