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00:1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主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趣味导读――诱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有较强的内驱力,产生自己要学的欲望。因而,每堂课伊始,我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趣味情境,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詹天佑》是以人物来命题的,所以我从题目入手,设计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许多的爱国人士,像的林则徐、的郑成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伟大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的同时,我板书课题,从而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新课。
二、人物导读,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课外资源
小语课文一般离不开人和事。为帮助理解文中人物及其事件,我引导学生每课学习前都要主动地去课外搜集相关资源,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当我出示詹天佑图片,让学生说说詹天佑的主要事迹及其背景时,学生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产生了一睹课文内容为快的迫切愿望。
三、目标导读,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为了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地去读,在课文配音朗读中,我向学生出示这样的初读要求:1.课文主要介绍了詹天佑哪些事情,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件事,并在文中作注。2.借助字、词典,教科书等读准“挠”“竣”“挟”等字音,理解“阻挠、要挟、藐视”等词在课文中的含义。这样使学生在初次阅读课文时,就扫除字词障碍,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情节,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问题导读,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把握课文重点
课文的重点小学生往往不能够准确掌握,而这些却是学生必须把握的,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教师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课文重点时,我总是巧设问题,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体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掌握课文的中心内容及主旨。《詹天佑》这一课我紧扣课文中心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从哪儿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通过自主阅读,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他们很快从课文中归纳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因为詹天佑成功修筑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完成。“爱国”是因为他是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的情况之下出任总工程师的;是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修筑铁路的;是在帝国主义的“轻蔑”的目光中,“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用自己的杰出才能,克服了重重困难,提前修筑成功,“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五、方法导读,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突破课文难点
帮助学生突破自主学习中的难点,这也是我们教师指导的价值所在。对每一课的自主学习难点,我总是根据其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突破方法。《詹天佑》这一课第五、六自然段中,詹天佑开凿隧道的方法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而这正是詹天佑“杰出”才能与“爱国”精神的最有力体现。为此,我根据这两段内容特点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突破:学习第五自然段“开凿隧道”,我采用了读――说――画的方法。“读”――默读思考: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遇到哪些困难?“说”――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方法?“画”:画出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示意图。学习第六自然段“设计线路”:提示学生用“一读二画三演示”的方法学习。一读:通过自读,理解段的内容;二画:画出“人字形”线路图;三演示:让学生在黑板上边演示火车上山的路线,边解说为什么这样设计。
六、创境导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向课外拓展延伸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活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一、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疑导入是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疑问情境,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不解方程你能求出方程的另一根x2吗?”学生感到问题很棘手困难,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索其中的奥妙,由韦达定理,得出:因为c/a=-4/3,所以x2=-4/3÷(-1)=4/3。学生经过验算,认为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能起到较好地引疑、激疑作用。
二、践行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是以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正方形,先用火柴棒摆1个正方形,连着摆2个、3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鼓励学生实际操作。诱发学生想象摆50个、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的思考。学生积极寻找答案,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盎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晓蕊,伏奋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考试:教研,2010(10)23-24.
[关键词]自主学习;导趣;导读;导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1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导”。
一、课首导趣,事半功倍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开始和关键。新课导入得法,可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堂课事半功倍。而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需要紧扣教材特点和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一)叙述故事导入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很多老故事他们百听不厌。在教学时以故事导入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他们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搭石》这篇课文,我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并以叙事性故事导入:“这篇课文的作者刘章爷爷,他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来,他总是想起自己的家乡。(出示第二张幻灯片)每当想起自己的家乡,他的脑海中总浮现出家乡潺潺的小溪以及小溪上一块块平整方正的石头。刘章爷爷说:‘搭石上有新意,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他把这种美和情融进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搭石带来的美,体味搭石上的情。”这样深情款款地叙述故事,不但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抓住题眼导入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题眼。教学时,教师抓住题眼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思维马上活跃,进入探究新知的佳境。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提灯女神》时,我抓住了“神”提问:“什么是女神?文中的女神是谁?她做了什么事我们才称她是女神?”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这种问题式的导入方式切入点准,容易使学生入情、入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图像导入
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像非常感兴趣。为学生创设图像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能直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如,教学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庐山云雾的奇异景观,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诱发他们去庐山游玩的愿望,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庐山云雾的神秘,轻松地导入新课。不用太多的言语,学生们就会被这栩栩如生的情境吸引,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走进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应只是在课前的导入环节。它应该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使学生整堂课兴趣不减、学习劲头不减。
二、课中导读,掌握学法
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反思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式教学,尊重阅读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重视、珍惜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遵循阅读心理,进行初读―细读―精读,使学生从感知理解课文到学会课文,从掌握学法到运用学法。
(一)导初读
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可以分三步进行:一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二读课文,纠正读音,解释词语,理清课文的思路;三读课文,根据课后思考题和提示,整体感知全文内容。通过初读,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
(二)导细读
导细读是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把握阅读的规律,举一反三,真正获得阅读的本领。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凡卡》一文时,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凡卡悲惨遭遇的片段。文中写了凡卡三次被打,表现出凡卡命运的悲惨。理解第一次被打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凡卡在什么情况下被打?(2)是哪些人打?(3)拿什么打?(4)怎样打?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学法,自读其他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细读授法、用法的作用。
(三)导精读
导精读是指导学生品评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选材立意的精妙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精读是对细读的升华。如,教学S版教材五年级的《孔子》一文,在学生学习了课文,理清作者写孔子的几件事之后,指导学生精读。教师抓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刃牟灰欢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等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细究,精读品味。从这普通的语句、平淡的叙述中,学生看出孔子的为人之道和处世原则以及自我反省的思想。品读这样的句子,更能使学生对孔子产生无比敬仰之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三、课末导练,内化延伸
阅读与表达是分不开的。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应体现在实际运用之中。教师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让学生训练,从而达到内化延伸的目的。
(一)导表达
阅读中的表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更能体现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也更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教师导得“高”与“妙”了。教师可将课首激趣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表达的靶子,让学生将课中所掌握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当然,也要因人而异,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教师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一小问题处设问导练,慢慢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导写作
导写作是着重让学生将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用于自己的作文中,达到逐步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如,教完了五年级下册《冬不拉》一文,根据文中运用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关联词写的一系列排比句和比喻句,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
(1) 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2)小明的演讲多好呀! 。
两道练习,难度由低到高,使学生将文本的表达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在讲评时,教师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道练习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可以从音调、语速、感情等方面来写,这样让学生了然于心。
让一切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使他们快乐学习,体验成功,以凸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生成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素养内涵。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学生的学习选择能在以下方面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一、选择培养兴趣
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感兴趣和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能唤起学习者自我主动地学习;当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或看出它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学习的时间可以缩短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在选择性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依据目标,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方法、练习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享受着学习带来的乐趣。如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摆小棒,数手指,口算、拿圆片等方法,让他们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孩子们在这样有选择的学习中学到知识,领悟方法,找到学习乐趣。他们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大大增强了。
二、选择激发灵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这种愿望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为了满足学生这种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创设一些层次不同、阶梯性开放题,尽量不要求、束缚学生的解题方法,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确定学习目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合适的教学情境、融洽的情感氛围、宽松的学习环境,有目的地选择,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想象更加丰富,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激活思维灵感,开发智力潜能。
三、选择形成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和独立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智力差异,让每个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这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不受约束地尽情释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扬自己所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鲜明的个性得以张扬和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地显示。长期的有效选择学习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完善魅力人格。
四、选择促使交往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交流,意味着参与合作,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选择性的增加,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社会观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活动系统,还是一个社会活动系统。在这个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人际关系的网络……它们作为教学过程社会情景,给学生以各种影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最愿意交流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之间的心理场更融合,氛围更和谐,交流更顺畅,学到的知识更稳固。
五、选择促进发展
选择是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催化剂和必要途径,它能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和向往感,树立信心,提高兴趣,从而更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但是,“授之以渔”是为人师者的重任,教学中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特长的基础上,授之以渔,则事半功倍。选择,一方面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他们学习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选择适应和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概括和决断的能力等),得到充分地训练和发展,它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习训练的多元化和综合化,是学习高效益的体现。能有效地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与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使之不断地为知识的同化和吸收创造条件,这对促进有效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选择学习是学生主体意识、行为、能力的体现,是学生通过选择体会到学习是自己兴趣、有能力、有目标的自我行为。它犹如一道学生喜爱的自助餐,在新课程背景下正以其新颖独特的方式给耗费的教学带来了营养,带来了经济和实惠。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1.大胆猜想。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授“圆锥体积计算”时,我通过指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作量沙试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勤奋思考的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在圆柱体与圆锥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他情况下,圆锥体也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吗?此时,我再引导学生对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进行体积的转化,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这样,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再作适当引导的方法,能使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得更加深刻。
2.充分思考。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自由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学生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是否还有别的折法,制造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可见,充分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
四、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尝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拼图。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
五、教授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教授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科学地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便会大大增强,他们就可以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教授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地,教师的职责已经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化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教师就要在教学中运用灵活而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 关爱学生,创建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要付出真心,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创建一种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进而在课堂上创建一种宽松自由而又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良好平台。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能够发自内心地去表扬学生。教师也要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能够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学生,尤其要多关注差生,帮助他们转变。
有一名学生性情孤僻冷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及时完成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机会,让他参与教学、表现自己。在教学“钠的性质”时,教师将切开的钠向学生展示,然后走到他的身边时,停住脚步将钠举到他的眼前,让他观察和描述钠的真正面目,及钠的表面发生的颜色变化。回答后教师马上微笑着表扬他观察认真,描述很棒。学习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教师鼓励他到讲台前,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醒,给大家进行实验演示。因为是请学生进行演示,所以看到奇妙的现象,大家更为惊叹,同时教师及时对该生给予肯定:“某某的实验演示非常成功。”抓住他的点滴进步,课下教师还及时找他谈心,当面肯定他的进步,并对他进行鼓励,让他感知教师对他的关注和信任。
经过一番真诚的付出,我终于使学生内心冰冷的心结慢慢融化,使学生坍塌的信心又重新树起。可见,教师对差生的关注和肯定会增强他们对自我的认可,从而帮助他们战胜内心的消极放纵情绪,避免他们因为学习落后而自暴自弃、无心上课,不然他们不仅成绩会进一步下滑,甚至影响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学生的学生状态、学习效果。
二、巧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热情
只有当学生满怀探索的欲望和求知的热情投入到化学的探究与学习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神秘转轮才能够蠢蠢启动,学生创新潜能的奇妙火花才能够热烈迸发。所以,身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创设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浓烈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参与学习。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以其直观、形象而且生动的播放效果冲击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Cl2时,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起关于Cl2泄漏事故的视频。事故即刻引发学生的极大关注和好奇。接下来,我立即向学生展示了Cl2对农作物及池塘生物造成危害的图片, 学生即刻认识到Cl2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随后,我又一边展示图片,一边给学生讲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毒气战――伊普雷毒气战,使学生对Cl2有了粗浅的了解,并对进一步学习Cl2产生了极大兴趣。
创设生动而且奇妙的教学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讨、去收获,其效果可谓事半功倍。当然,在化学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的素材和方式有很多。隐藏着化学知识又为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现象、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新闻热点或故事趣闻、奇妙的化学小游戏等,都可以引入课堂创设情境, 尤其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播放,会使学生兴趣更浓。
三、 运用实验,激活自主探究思维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而且现象多变的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e极思考。 尤其是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巧妙设计问题进行思维引导所展开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氨气的喷泉实验后,我向学生提问: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什么气体也可以运用此装置引发喷泉现象吗?引发喷泉现象的关键是什么?演示实验的奇妙现象让学生深受吸引,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加之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被迅速激活,经过积极的思考与热烈的探讨,各学习小组都交出了各自的答案,而且各组设计出的方案至少两个。 至此,我并未急于评价各个方案的合理性,而是请学生亲自动手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于是,学生积极兴奋地开始着手实验,一边思考,一边探讨,一边操作。
通过自主探究并动手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答案,而且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尤为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得以在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学会知识不如学会学习的方法,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学校,走出校园之后,还有太多的知识有待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去学习,还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的学生去探索。因此,一个人只有当他有了强大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成为强者。身为教师的我们,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今天就与他们共同努力求索吧。
参考文献
在过去十几年中,全球性国际互联网的使用急剧上升。据统计,在1996年,大约5000万人上网;到2003年,就有近10亿人将通过国际互联网相互进行即时联络;而2010年,通过电脑上网近20亿人。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的大力推进,近40亿的人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地球村。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时下也被称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了,这使各个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比工业时代更快,这给商务交流、教育学习、家庭生活、就业管理以及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带来革命。
同时,信息时代对人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求也日益增高了。一个学习个体"能否科学开发和使用自己的潜能"成为评价学习个体学习能力的指标。因为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个体成为教育资源与学习行为的主要组织者,学习主动性将成为这一时代学习个体的主要特征。因为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实际技能,才会适应目前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
而教育工作者教会学习个体"学会学习"成为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改变"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其转变为"以培养和提高学习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另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近年来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使教育媒体和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也为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种种可能。
信息时代的人才必须学会自己驾驭个人的学习资源来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自己的家中。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理论探究的学者较多,本人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积极地做出了相关的研究。
这四个层面可以如下理解:
自知就是学习个体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会什么与不会什么。当然学习个体应该知道,哪些知识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不必要掌握,还要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楚地区分开。
自制就是学习个体能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各种学习行为。那些必须掌握的知识应该努力学习、巩固它们;没有必要或者说是现在情况下对学习个体没有价值的知识就应该不去学习它。也可以理解为:能把重要的、难度较大的或有价值的事情放在学习的首位。
自主就是学习个体能对自己的各种学习行为作出自我评价,并且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强度和方向,必要时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得学习的成效。在这个层面上,学习个体本身已经形成或拥有了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鲜明的学习目标。
自强就是学习个体能在一定任何条件下,把握好外部学习环境,极大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使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进而通过学习活动本身的成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基于以上我对信息社会、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解,我自己做了一个有关"学习个体学习方法形成的心理机制"的教研课题研究。虽然对这个课题只是作为个教学研究的一种尝试,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在信息社会、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情况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的互动教学模式。我将其总结成这样的十六个字,那就是"启其自知,导其自制,促其自主,助其自强".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上都面临着一种挑战,活到老,学到老成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的学习主要侧重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们应该通过这四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这才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被动的学习是不可能有太好的效果,只有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能把英语学习提高的一个新的水平。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比学习英语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的自学能力缺乏,这些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其实,“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时代在不断进步,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是时代对包括初中生在内的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该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所以,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可以促进个人的素质提高以及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要具备终身学习的品质与能力,与时俱进,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不被淘汰。
二、如何培养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改变我们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仅要注意向学生讲解英语基本知识,还要注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使用的领域更加宽泛,英语的用途也越来越多,所以对英语的掌握显得愈发的重要。在英语学习中,英语词汇在不断的更新,因此我们只有学会主动学习英语和掌握基本技能,才能适应英语不断更新的需要,才能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本人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要提高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初中英语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主动去听英语、看英语、学英语,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一新生对英语的好奇心,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做游戏、情景对话、多媒体等方式,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身临其境、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有了良好的开始,等学生逐渐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之后,他们对于的学习能够渐入佳境,学习方法也能日臻完善。
第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如何掌握单词与词汇、如何掌握句型、如何背诵英语课文、如何记好课堂笔记、如何复习功课等,帮助学生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安排中可以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时间,鼓励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进行英语学习方法的交流,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交给学生一些方法,比如英语单词加上前缀、后缀如何变成另外一个单词,这样只用记住一个单词,就掌握了一组单词。掌握方法,举一反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建立自主性学习合作小组,保证自主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合作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借鉴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改进自己学习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继续发扬自己学习方法中的优点,取长补短,为自己掌握良好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充分利用好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搞好初中英语的教学,教师应该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可以创建一个英语交流的场所,如英语角,方便学生主动进行英语交流,为学生练习英语提供语言交流的环境。还可以举办英语才艺大赛,在才艺大赛上可以唱英语歌、用英语讲故事、用英语表演小品等等,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总结和完善。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英语,看英语电影、报刊、听英语歌曲,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课堂内学到的英语知识能够学有所用。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只有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不断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建立自主性学习合作小组,调整学习英语的方法与策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英语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潜能 教学思想
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面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往往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如学生普遍比较被动,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与教师互动贫乏,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并不是教师一方就可以实现的一种行为,教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而学是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这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正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这一行为甚至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在其中扮演着更为主要的角色,所以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对英语的兴趣、态度以及对英语课的认识等,都会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把"自主学习"教学思想引入课堂中,就是为了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自主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现在的"90后"大学生,普遍来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善于从各个渠道,尤其是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如果一味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难免觉得枯燥乏味,这样不利于他们吸收新知识,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授课效果了。因此,"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思想的引入就很有必要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转变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使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二、创建自主学习模式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自主学习。很显然,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完全不一样,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学习方式。而为了提高课堂授课效果,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如何把"自主学习"这一思想引入到课堂,贯穿到课外,深入到学生当中,已成为众多高校教师普遍关心和探索的问题。
首先,在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时,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阅读理解能力,抑或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等。根据这些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可通过启发式、激励式、疑问式、讲解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的吸收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在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时,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设置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例如练习巩固法,通过课后练习的设置使得学生以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摸索的方式寻找答案,巩固知识;问题引导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让学生产生质疑,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养成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比赛激励法,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比赛活动来激励和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分组配合法,利用小组的分配促使他们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互补作用。
第三,在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时,除了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教师也应该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协助、配合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等同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由。教师应从思想上鼓励学生们充分利用这以部分的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外,并且尽可能的参与进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第四,在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时,应合理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相比较中学而言,大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当充足,而大部分学生的大学生活都处于迷惘状态,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因此很大一部分的宝贵课余时间非常容易被他们浪费掉,如果能把这部分时间合理利用了,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有可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三、创建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方法
第一, 在完成课堂教学进度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每单元的内容设置相关练习、问题。
可以包括小组讨论题,辩论题,问卷调查题等,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强化他们的口语训练。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又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互相取长补短。而辩论的形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可以很好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问卷调查的形式则比较新鲜有趣,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情感,从而使其对英语更加产生兴趣。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号召班干部及英语学习积极分子同教师一起安排特定的英语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背诵比赛、听力比赛、写作比赛等等,并实施一定的奖赏,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参与。毫无疑问,比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在各项比赛中脱颖而出,而通过比赛的鼓励,学生更会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的潜能也将得到极大的激发。
四、结束语
自主学习的好处不言而喻,在此对自主学习的强调并不是全盘否认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而是倡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要想极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得有完善的激励和检查机制,学生必须得有积极的态度和配合行为。总之,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思想的成功实现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精心且巧妙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执行。
参考书目
关键词: 外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一、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尚存一些分歧。“维果基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学习的过程。操作主义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行为,是个体基于外部强化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社会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进行主动控制和调节的学习”(李红美,2005)。而我国学者董奇、周勇(1996)等学者把自主学习称为自我监控的学习,从计划与安排、评价与反馈、调节及修正等三方面进行陈述。
二、外语自主学习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简要综述
自主学习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洲的成人教育改革。除了二战后有利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对自主学习的出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主学习以其个性化教育的特征引起了国外教育界的关注。西方教育家倡导把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随后,语言教育家加入了自主学习的研究行列。外语教学界对自主学习的讨论始于70年代中期。此后,自主学习研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尤其在自主学习的实质和机制等基本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总体上看,国外80年代的研究侧重于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以及培养学习者独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方面。90年代起,西方学者除继续研究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与实践结果外,开始尝试从政治、文化和心理等不同层次探讨促进语言学习的问题,并重新强调促进学习者自主的社会化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国外自主学习研究涉及的主要层面是极其广泛,其中主要有“自主学习的定义与内涵,自主学习的层次与原则,自主学习的文化适宜性,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自主学习培养的策略、途径、模式等”(高吉利,2005)。
而在实践上,当前的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已广泛流行于国外各类学校,尤其运用于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世界上大多数院校的做法是建立专门的自主学习中心,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提供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华维芬,2001)。
(二)国内自主学习研究简要分析与回顾
我国自主学习研究始于90年代,至今已历时将近20年了。依据实证统计数据,高吉利(2005)将国内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初步分为两个阶段。1991年至2000年为初期阶段。在该阶段,研究文章数量少(占总数的25%);研究对象集中(以混合型学生群为主);研究方法单一(全部采用思辨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也以介绍国外自主学习研究成果为主(占该阶段文章总数的60%)。2001年起,文章数量迅速增多(每年发表的文章是前十年的总和);研究范围明显拓宽(涉及七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思辨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并存);发表相关研究文章的期刊也愈来愈多(由初期的5种发展到9种)。这些特点表明国内自主学习研究已进入发展阶段。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层面对此展开了研究。例如,肖飞(2002)、魏玉燕(2002)、何莲珍(2003)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了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问题。彭金(2002)、王笃勤(2002)等学者也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调查与评估方面已做了初步的探索工作,其意义十分深远。但是,同国外自主学习研究涉及的极其广泛的主要层面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是很薄弱。
三、目前我国自主学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外语自主学习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自主学习以其个性化教育和自主性学习的特征而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很多学校率先试行自主学习,研究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相关的研究。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目前国内自主学习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很多研究对在国内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景过分乐观。笔者比较认同我国学者高吉利(2005)的以下三点看法:1)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晚,发展慢,成果少。2)研究范围狭窄,深度不够。3)思辨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这是我国自主学习研究中存在的比较典型的三个问题,也是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学者,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并投身到该研究领域中。国外相关研究始于70年代,而国内研究始于90年代,相差20年之久,且发表的相关论文也十分有限,理论研究不深,实践探索很少。此外,“目前的国内研究从总体上看仍然停留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对国内环境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上的探讨和实践中的摸索”(高吉利,2005)。为此,我国需要更多的学者和教师投入到研究中去,奋力追赶国外的研究。研究人员只有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勇于理论创新,善于吸取国外研究之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使自主学习真正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只有勇于和敢于实践,才能找到比较理想的自主学习模式。此外,我国自主学习研究在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不一致,东部地区的研究比西部地区先走一步。现在自主学习已经不是一个新论题,但是当前将自主学习同西部地区联系起来研究则是新的课题。
在实践中,自主学习的开展似乎出现了盲区,有些高校忽视了学生薄弱的自主学习能力,依仗很有限的多媒体教室,在没有自主学习管理规范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大力减少课堂面授的课时,导致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果低下。有的教师把自学等同于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放任自由,学习兴趣低下;有的教师流于形式,一味要求学生设计自主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一味迎合学生的意愿而忽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凡此种种,是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误区。因此,我们要加强开展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还没有涉及的许多研究层面。例如,在我国当前的教学环境和大学生的素质下,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教学可在多大程度上采取自主学习模式;如何通过建立自主学习中心来实施自主学习;如何通过对学习策略和课堂教学来促进自主学习;语言技能训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如何形成一种能够有效指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的模式,等等。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我国大学英语长期的教学目标和可行的新模式。但是,对英语教师来说,探讨自主学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冬纯.试论自主学习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J].外语界,2006,(3).
[2]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2005,(1).
[3]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界,2001,(5).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李红美.论自主学习的内部机制、模式及其实施[J].开放学习,2005,(1).
[关键词]钢琴 艺术性 自主学习
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都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点,另一方面就需要学习者的自我探索。而钢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乐器,它不仅需要学习者借鉴他人经验,更需要用自身的悟性去摸索自我学习的方法,这对钢琴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
钢琴的学习是一门具有高度艺术性、技术性、科学性的课程,它和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有很多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又是相同,即让学习者依据客观规律,完善知识结构,使学习者充满自信,具有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者学会学习。
一、什么是钢琴自主学习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自主学习就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自主学习,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也有以下一些界定例如,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学习者自主是一个让学习者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或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与内容、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等等。还有学者把自主学习看成是一种技能,把自主学习者描述为掌握学习策略、知识和态度并能自信地、有弹性地、恰当地、独立地使用这些技能和知识的人。
以上对自主的定义的描述表明,自主学习不仅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习有负责的能力,它还指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过程。综合起来看所谓钢琴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学习内容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钢琴演奏学习实践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二、研究钢琴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钢琴演奏学习的目的是学习者通过对钢琴演奏的学习来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钢琴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但是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习者刚开始时,对演奏钢琴怀有浓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却步履艰难,困难重重。这表现在他们往往不知到问题所在,不知到如何解决问题,不知到什么阶段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好。长此以往,他们甚至对钢琴的学习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里。这就违背了他们钢琴学习的目的和他们学习之前的初衷。这个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始终困扰着钢琴学习者。那么研究钢琴自主学习的阶段方法正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使他们了解什么阶段应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制定合理目标,学会运用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总而言之研究钢琴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让钢琴学习者学会学习。
三、钢琴自主学习的方法
1.正确读谱是钢琴自主学习的基础
在艺术的表达上,音乐经过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奏者的再创作,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才得以完成。作曲家精心创作的乐曲有赖于演奏者深刻的理解、熟练的掌握与准确的发挥。有效地把乐曲的内涵与精神充分地表达出来,使乐谱上无生命的记号变成鲜活有生命的乐章,有赖于我们正确地读谱和形成良好的读谱习惯。因此,钢琴自主学习者必须从拿到乐谱的那一刻起,就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从根本上去认识所弹奏的乐曲,真切地理解乐曲及作家的意向,正确地解释作品这是钢琴学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2.培养敏锐的听觉
钢琴演奏是通过听觉来检验和调整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它不同于绘画、雕塑、诗歌、文学,没有看得见的形象,也不能用文字来表达,它是用声音来表达艺术形象的,没有听觉,就不能欣赏音乐。音乐教育亨利•涅高兹教授曾说过:“听觉越是迟钝,所演奏的声音和表现的内容也就越呆板”。钢琴学习的效果如何,演奏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认真倾听自己奏出的声音,“听”是心理在声音上的运用,这种心理功能训练是学生的听觉训练,是具备敏锐音乐听觉能力的前提,所以,钢琴的自主学习必须要首先加强旋律听觉的培养。
要想弹出好听的声音,弹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就必须用耳朵细致地去辨别,耳朵加脑子,才具有一个乐队指挥那样的立体听觉,有了它作保证,钢琴演奏者才能从作品中听到那优美的旋律线条以及它们的对位,丰富的和声音响以及它们的连接,严谨的句段以及它们的整体,用听觉去判断演奏是否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音色的变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风格的准确、形象的完整等等。演奏者具备了良好的音乐听觉,练琴时才能保证手在钢琴上的演奏效果。
3.善于用脑
所谓动脑练习就是在练琴时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动手不动脑,“耳聋”、“眼瞎”或糊里糊涂手指在琴键上来回飞跑,思想已经飞走了,一天下去,练的是什么,脑子一片空白,这些现象在学习者中是很普遍的,这样练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过程。在一瞬间,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中,大脑马上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同时耳朵还要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演奏,这说明,学习钢琴是一个全面的训练过程:一方面要训练识谱能力和听觉,学习音乐知识,不断地加强和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另一方面,还要花很大力气去掌握弹奏的技能,经过正确、有效地长期训练,形成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把眼睛所看到的、脑子里所理解的音乐形象通过科学的弹奏方法很快地、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因此,学弹钢琴绝不是单纯的动手指头的问题,而要对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首先要对大脑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李国和.钢琴学习方法初探[J].九江学院学报,2007,(4):127-128.
[2]刘广伊.浅谈钢琴学习的有效方法[J].艺术学院学报,2000,(3):85-87.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中学语文 讨论机制
中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优质的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程度,同时自主学习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桥梁,故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语文教师应该多渠道多角度地广泛考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通过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并在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通过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更有可能想象驰骋,思路纵横,从而挖掘创造的潜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笔者就此结合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巧妙设计导语
思维启发来自于疑问和惊奇。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在于一堂课的开始,课始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整堂课的兴趣,巧妙的导语必不可少。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疑或设奇的导语,从而利用学生的疑问和求知欲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探求知识。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想象,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主题描绘自己心中花儿落了的画面,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从而为接下来的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我通过这种方法引领学生对该文表达感情的认识程度,进而根据学生所想穿插本文所抒发的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通过绘画的方式导入新课增强文章情感的吸引力,更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发挥想象,使学生整个堂课的思维都处于积极自主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发动机,激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聚精会神,同时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思维和记忆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漫画或故事,可以巧妙引领学生的情绪,适当的课堂调侃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并建立友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如《荆轲刺秦王》一文,通过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角色,鼓励学生用其间的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感情等。在此教学过程中,我在让学生分成六组,扮演不同角色时,包括荆轲刺杀秦王及在荆轲刺杀失败时人们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的过程中哪组扮演得惟妙惟肖,最能表达文章所传达的感情,哪组获胜,并在活动分上加以奖励。这样大家兴趣盎然,演的演,说的说,听的听,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感兴趣的氛围下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抑或利用《焦点访谈》一节目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述《包身工》一文,讲述包身工每天非人的生活,教导学生珍惜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究能力。
三、营造愉悦氛围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压抑紧张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容易使学生一蹶不振。而在轻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发展道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创造力倍增。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而这一切基于其自由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张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如组内自由讨论问题或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尊重学生,使教学民主化。如《童趣》一文,我通过创造相应的情境,如让学生观蚊飞,赏花台草木,驱打蛤蟆等娱乐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勇于大胆尝试。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可以面对全体学生,在趣玩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教学的终极目的。
四、制造学习空间
自主学习的初级形态是不依赖教师而走向独立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可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人知识经验的积累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进行课堂的学习毫不例外,只有通过独立的学习与思考,才能更好地把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并学以致用。教师制造学习空间即增加学生的自习时间,鼓励学生放手学。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的每一步过程,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在自学期间,学生形成积极、独立的性格。例如在自学课堂上,我向来要求学生自己预习课本,把自己对某篇文章的感想及心得做笔记,通过这种自问、自答、自思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课堂积极愉悦氛围的形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当代赋予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在课堂上形成民主化的愉悦课堂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并积极探索寻求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盛瑛.合作式学习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