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少团

学校少团

时间:2022-08-29 14:0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少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少团

第1篇

那么,用怎样的形式组织少队课才能做到科学规范呢?如何处理少队活动与学校其它方面工作的关系呢?本文结合我自己多年从事农村小学少队工作,谈一谈我的看法和经验。

一、规范少队课的组织手段

目前,不少学校开展了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少队活动或者班团队活动。这样把少先队的工作直接划给了班主任。这样,少队课就和班会课混为一谈。更有不少少队课,直接变成了活动课,自习课,任学生自由活动。

这样的组织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少队课本来应该缓解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压力,可直接甩给班主任,让他们处理完繁杂的班务的同时,又要花时间和精力应对少先队工作。另外,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少队课没有明确的目标,无所适从,原本有趣的活动却显得枯燥乏味。

我认为,少队课就要以少先队组织的形式开展。当然,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全校统一成立一个大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学生年龄阶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合理组织中队,统一管理。每个中队,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小队。在学年初,就统一规划少先队组织情况,由少先队辅导员参考少先队代表会议,按照本校实际情况作少队工作计划。

少队课由全校大队部统一部署。少队的活动也分为大队活动,即全校所有少先队员参加;中队活动,所在中队统一参加;小队活动,所在小队统一参加,还有全校班团队活动,即除了少先队员,其他入队积极分子统一参加。这样,既注重整体参与,又注重各年段学生的特点,合理部署,也能发挥不同小团体灵活机动的优势,使少队活动丰富多彩。

二、开展少队课,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在全体学生中,以少先队为榜样,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好的少队活动,对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开学后的第一堂少队课,要从优秀少先队员中选取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要事先明确不同职位的工作任务和基本条件,针对岗位特点和自身情况发表演讲,通过激烈的竞争,赢得选票才能成为少先队的学生干部。这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从各个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表演说,训练了学生的口才。而服务意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等这些要求不断加深巩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交流探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锻炼了学生办事能力和智慧。正确面对选举的成功与失败,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演说中,每位候选人,都极力表现自己的特长,他们自信,他们张扬个性,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极为有利。

三、利用少队组织,优化学校管理

选举确定了学生干部之后,大队长、各中小队长除了按学校要求,发挥自身积极性,组织少队课活动而外,也分别参与学校各方面的值日工作。在食堂,为文明排队站岗;在操场,为校园卫生督查;在图书室里,管理书籍报刊;在学生宿舍,早晚查寝,维持纪律;在教室,监督午睡,记录好人好事。在这个舞台上,不少有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脱颖而出,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地锻炼。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培养了他们的主人公意识,积极表现,自觉遵守文明习惯,争当好学生的事迹蔚然成风。另外学生之间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有认真仔细地处理应对。

这里以检查卫生为例,谈谈少先队对学校管理的作用。学校每周都要由主要的学生干部组织清洁卫生大扫除。首先,各班、各寝室开展保持卫生,进行清洁卫生大扫除活动宣传。由大队部制定统一的检查卫生方案,逐条打分。由大队长牵头,各班,各寝室,卫生负责的学生干部,组成检查小组,打分记录。然后,公布各班教室清洁区,各寝室卫生最终得分。在升国旗的时候,为卫生得分最高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这样,利用好少队组织,学校的管理得到升级,学校的运行更加科学规范。

四、开展少队课,落实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现在的小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门功课,它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内的不足,让他们充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起来,往往是安全隐患重大,活动组织不利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的。

第2篇

校企通力合作邀请函

**教育集团地处四川省泸州市东郊,距泸州10多分钟车程,与重庆外环相距57公里,有成自泸赤、渝泸宜、渝昆等高速贯穿合江,交通极为便利。合江于公元前120xx年置符阳县,至今2100多年,系历史文化名城,现正在撤县建市。少岷教育集团辖一院(四川省三河职业学院)两校,其中合江少岷职业技术学校座落在泸州邻港工业园区合江张湾,是国家级重点、全国100所校企改革试点学校,拥有标准化厂房14幢12万平方米,道路、水、电、气四通。学校开设有数控、机械、电子、汽车、建筑、服装等专业,学生10000多人,教职员工600多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年)》的精神,少岷教育集团决定诚邀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进行战略性的深度合作,共谋发展。现将有关事项介绍如下:

一、校企合作领域:

服装、电子、机械加工、微机组装、汽车组装、制药、文化传媒、广告创意、建筑设计、投资开发等项目。

二、校企合作模式:

1、企业单独利用集团现有的工业厂房办厂或办分厂、车间,学校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享受市、县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协助企业招聘员工和提供勤工俭学生源或推荐学生就业。

2、共同实施厂、学、研一体化办学新模式或根据企业需求新增专业。

3、为企业订单式招生、订单式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三、校企合作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法人资格。

2、符合国家创新节能绿色环保要求。

3、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或生产经营规模较大。

四、诚邀有意向性的企业到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教育集团总部面谈或电话咨询。集团董事长:

**年九月

校企通力合作邀请函范文

各用人单位:

为加强我市院校学生就业推荐服务,满足广大用人单位对高校、技校学生的需求,江门市人力 资源市场与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技师学院、新会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联合举办 20**年企业与毕业生对接专场招聘会。诚挚邀请贵单位参加,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填报需求信息(截止至5月22日)。各用人单位根据各学校20**年学生信息情况(附件1、2、 3、4),填报《20**年校企合作专场洽谈会需求信息登记表》,并加盖单位公章报送或传真市劳动就 业服务管理中心。

二、信息对接(5月23日到5月30日)。由学校根据单位需求信息,组织对口专业的学生进行对 接,将初步选择意向信息反馈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由中心及时反馈给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再次 选择并将信息反馈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由中心统一反馈给学校及学生确认。

三、举办专场洽谈(招聘)会(6月上旬,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江门市人力资源市场联合院 校举办20**年校企合作专场洽谈会,组织用人单位与初步确定就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对接交流。

四、报名时间。至5月22日止,用人单位可到江门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报名(登录江门人力 资源网下载《20**校企合作专场洽谈会邀请函》电子文档,网址*url*)。

五、联系方式

校企通力合作诚挚邀请函

海淀区各企业:

为进一步整合首都央属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央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成功对接,由海淀区委组织部牵头,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举办的**年第二期央地人才合作交流对接活动于**年4月22日(星期五)下午14:00在海淀区海淀大街3号鼎好电子大厦A座5层中关村人才市场举办。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交流对接,届时将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三所高校院所的三位专家,以路演的方式现场科研成果,同时与企业技术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助力企业技术需求转化。

在此,特别邀请海淀区企业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每家企业限报1人。免费参会,名额有限,预报从速。请您将参会回执(请见附件)于4月21日18:00前发送

联系人:

活动安排

【时间】 **年4月22日(星期五)14:0017:00

【地点】

【主讲技术及专家】

1、《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与平台》任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2、《传大云存储服务平台》朱立谷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戴林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议程】

1、高校专家技术成果

2、专家答疑

敬请您于**年4月21日(星期四)18:00前将回执发送至

第3篇

一、小课题研究与特色学校牵手:这是一片希望的原野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一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学科专业统领着各个学科,或某一种教育理念统率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教育教学行为的基因。笔者尝试让小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牵手,形成以校为本的研修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引领课堂转型(即“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让课堂及学校教育真正为学生生命奠基服务。

比较笔者参与的六个课题的研究情况(见下表),课题一个比一个小,一个比一个针对性强,参与者一次比一次轻松而欢心。笔者认为“小课题”应是以学校管理者或教师(包括班主任)自身教育管理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细小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其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以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学校“校本研修”为平台,展示各小课题研究成果是各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

二、打造教师专业成长之团队:这是一处亮丽的风景

我校学生多,教师少,不少教师兼任多个学科。学校领导团队几番经营,已经形成一个敢于上课、畅所欲言的开放的教研团队,但离心中进取向上的优秀团队相比仍有很大距离。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唐僧师徒那样的团队,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在指引,有唐僧的专业引领,有孙悟空力排万难,有白龙马、沙僧式的吃苦耐劳,有活宝八戒的调侃取乐等,团队内的每一成员能上下同心、积极进取、坦诚相待,自发地朝着心中的最大期望值努力,并从中享受人生的幸福感。

这样的团队日本的稻盛和夫成功过,这样的团队中国的马云在践行着,这样的团队我校在经营着……

近年来我们尝试:教导处牵头引领,各年段设立教研组(各基层校学习小组),同年段教师作为一个学习团队,以一道创造课程、相互观摩教学的校本研修为中心推进。每个人之间抛弃审视和被审视的关系:①探讨的中心必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的具体事实。②观摩者的着眼点是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叙述“学到了什么”,在多样性的叙述中相互学习。③应当求得每一个参与者的发言,做到人人参与。

三、引领践行小课题研究迈向常态化:这是一幅耕耘的画卷

小课题研究应是走向学校各个领域研究的新常态。我校做法:①资深“理论对话”,实现“头脑风暴”。以教研组为学习团队,引领教师从各种教育教学杂志中与资深教师进行深入的“理论对话”,倾听资深专家的理论引领,了解课改的动向,反思比对教育教学理念。②典型案例研究,促进自主反思。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核心是教师自身实践的反思。学校把教研活动进行分类重组,给予不同的要求,如“新教师汇报课(听之浅评,引之导之)、青年教师研究课(组织剖析,归纳提升)、课题研讨课(专题个案分析,实验总结提升)、骨干教师优质课(精心打磨,外出参赛)”等,这样多层面的教学实践与自主反思齐头并进、寻找差距,促进自主发展。③同伴合作对话,提高研讨氛围。学校组织“师徒带教”“备课磨课”“学科教研例会”“听课评课例会”“同备课、同上课、同评课”等学科教研活动,以同一学段或同一课题中组成一个学习团队,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小课题,共同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力争形成互相学习、循环推进、共同提高的学术氛围。

第4篇

某校后勤集团下辖的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承担着学校三个校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是各校区的卫生保洁、水电管理、水电维修、电梯维护、空调设备管理、室内绿化租摆、室外花草树木养护、会务服务以及零星土木工程改造等业务。

通过调查分析,物业服务管理公司现有员工245人,由学校编制、集团公司编制以及物业公司自聘的中心编制三部分组成。其中学校编制25人,集团公司编制6人,物业公司自聘人员214人。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35岁以下的员工有37人,占全体员工的15.1%;36―45岁的员工88人,占全体员工的35.9%;46―55岁的员工97人,占全体员工的39.6% ;56―60岁23人占全体员工的9.4%;46岁以上的员工共120人,占到全体员工的50%。

二是学历层次偏低: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2人,占全体员工的4.9%;高中学历的19人,占全体员工的7.8%;初中以下学历的214人,占全体员工的87.3%。

三是技术职称的偏少:中级职称的2人,初级职称的1人,只占到全体员工的1.2%。

四是技术力量偏弱:有工人技术等级的共28人,占全体员工的12.1%。

二、物业管理公司人员配置不均原因分析

(一)迅速扩张的物业管理队伍综合能力不强

学生公寓管理、教室楼宇管理、校园环境保洁、绿化养护、水电动力设施设备及其维修维护、会场布置等内容都纳入了物业管理的范畴,形成一个大物业的概念。可是,现有的高校物业管理队伍中却存在着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少,普通员工多;高学历者少,低学历甚至无学历者多;有技术职称者少,无技术职称者多;综合素质高者少,综合素质低者多的现实。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人员流动频繁

为了满足学校扩招的需要,学校的基本建设连年不断,新教学楼逐年落成,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使用,导致了物业管理人员数量增加。由于学校大多数在编职工感觉后勤工作环境差,没面子,一般不愿到后勤工作。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只能到社会上招聘大量的临时工作人员(中心聘员工)。这样就造成了后勤企业中学校在编职工越来越少,而临时聘员工比例却在不断上升的现象。

(三) 编制层次多,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近几年中,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队伍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正式在编员工逐年减少,临时编制员工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高校物业管理临时编制员工平均已占60%以上,我校物业公司临时编制员工已占87.3%以上,他们已经成为我校物业管理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历史原因,临时编制员工没有得到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校内他们的薪酬、福利等收入水平与正式在编员工的差距较大,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与社会同行相比,报酬低于社会相应技术等级。

(四)工作人员来源单一,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

高校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 ,主要来源有三种。一是:学校在编人员,即所谓的“老人”。而“老”人主要来源是:1.)老校区土地征用工;2.)学校引进人才的家属;3、)学校改革分流人员。二是:企业编制员工,即所谓的“新人”。主要来源于,企业从社会招聘的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既不是“老人”,也不是“新人”的中心聘员工。主要来源于:1、)80%通过老乡、亲戚介绍。2、)19%新校区土地征用工。3、)1%为自我推荐。工作人员来源的单一化,也造成了后勤企业员工的四多四少现象:即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普通工人多,技术人员少;文化水平低的多,高的少;外来务工人员多,正式员工少。

三、应采取的措施:

(一)改革用人制度,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一支技术精湛的物业管理队伍。

物业管理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由于编制的限制,管理、技术岗位大都是正式在编员工。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管理技术岗位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物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管理水平、技术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及时调整思路,转变用人观念,突破编制限制,开发培养人才。根据不同岗位设立不同类型的编制,如正式编制、公司编制、长短期合同工等,制定相应政策,给予相应待遇。

(二)加强在岗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后勤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物业管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扫扫地,换换灯管、修修水龙头的事情。而是在管理方面,要求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良好的服务意识。做到管理有计划,有部署,有分工,有考核,有服务标准,有质量跟踪。并能通过对服务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掌握服务对象的心理与需求,知道如何让服务对象心情舒畅地接受并认可提供的服务。在技术方面,要求具备相应技术技能的专业人员,不仅要会一般的水电维修,而且也要学会操作使用先进的设施设备,避免因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而使得一些高技术设备买来后束之高阁、无法使用、造成浪费的现象。

(三)建立人才发展计划,确定发展目标

建立有效的人才发展计划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物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不仅要制定短期的人才发展计划(半年),还要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计划(3―5年)。据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国家物业管理三级资质,物业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不少于5人,工程、财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现在,高校物业的社会化运作已是必然趋势。按社会化运作的要求,以某校物业公司为例,在两年内若申请三级资质,专业管理人员就需要8名。

(四)在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队伍凝聚力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和科研创新能力;研究

Study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Wen Jianping

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17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reative 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dur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the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our teache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study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各校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激励政策以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高等职业院校总体的科研水平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不能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科研水平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保障,科研创新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职业院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技术领域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因此,进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十分重要,探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研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绩效评价的涵义

科研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简称。科研活动是指“科学技术工作者从事的以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3种类型的活动。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科技创新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科技服务4种类型。

科研绩效评价是对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建立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高等职业学校一般依据科研工作量对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绩效评价。科研工作量是指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时所投入的劳动量,主要包括投入科研工作的人力和时间。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量是与教学工作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2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加快了科研管理改革的步伐,管理理念、管理机制、激励政策和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许多方面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编写教材、科研课题研究等反映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市级以上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拓展性地向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发展,反映出教师队伍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总体科研水平和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水平论文和专著的数量偏少,省部级课题匮乏,横向课题偏少,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步伐迟缓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高层次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不强,部分教师知识陈旧,缺乏进修培训,尤其是缺少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科技服务等高层次的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能力不高。

2.2 学校缺乏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建设步伐缓慢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必须不断提高。目前,制约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和科技创新的瓶颈是缺少独当一面的科技创新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科研合力不够,致使科研成果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必须攻克两大难关:一方面,为减轻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需要不断调整专业;另一方面,需要克服新专业建设中专业学术带头人严重匮乏的困境。

2.3 教师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任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承担着班主任、实验室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能比赛指导等多项工作,教师实际能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一位教师既要教好课、参与专业建设、进行课程改革,又要带好班,还要搞好科研,在现实的高职院校中,这样全能型的教师的数量有限。而教师的科研完全依靠自觉的钻研和拼搏,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是不现实的。

2.4 学校科研经费和设施配备不足

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和设施。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有限,校舍面积有限;部分多校合并的高职院校校舍分布在不同的校区,科研设施、场地、人员分散;高职院校的大型设备存在着教学、科研项目少、面窄的问题。学校有限的资源(人、财、物)不能优化合理利用,科研经费和设施需要不能满足,使得学校科研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极为艰难。

2.5 教师科研培训少,企业实践少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多数教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虽然近年来新进教师的学历水平较高,大部分为硕士或博士,但多数教师缺少企业实践。多数教师日常的主要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企业接触少,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最新需求和动向的研究,部分教师的科研选题脱离实际,科研课题内容陈旧,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差。

2.6 教师培训学习成果向科研创新转化的效率低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国内外考察、下企业实践锻炼、科研讲座与交流活动等。但大部分教师培训后停留在学结层面,深入研究和创新不够,还没有做到将学习成果向教学转化,还体现不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层面,因此,学习成果转化率低。

2.7 引进人才困难

多数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体制、人才引进机制和科研条件不能吸引诸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及行业大师等高层次人才的加盟,因此,高端人才引进非常困难。

2.8 科研管理力量薄弱

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科学的管理必不可少。目前多数学校的科研管理力量薄弱,一方面,缺少熟悉高职教育教学、掌握科研专业知识、具备统筹协调能力、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科研管理岗位划为管理岗,薪级低、职称评定受限、不能享有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的同等待遇,不利于激励具有较高学历和综合科研能力的教师到科研管理岗位任职,不利于科研管理岗位人员的稳定性。同时学校对科研管理人员培训不够重视,科研管理人员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最新理念、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兄弟院校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等缺乏了解,长期封闭的事务性工作,致使管理水平和工作的创新性不高,科研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短期难以改善。

3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1 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

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看,大部分学校是中专、大专整合校,建校历史短,科研起步晚,科研资源少,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带头人匮乏。对于处于科研创新初期阶段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1)学校在专业整合的同时注重加强教师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团队通过教师合作完成科研任务,既需要发挥教师个体优势,又需要团结协作攻关,在攻克科研难题和科研创新上卓有成效。团队成员通过团结协作,实现相互学习、促进,使教师个体与群体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提升。

(2)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组建校企合作科研团队。①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和专家的优势,加强对校方科研团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使科研团队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②聘请专家参与指导,在横向课题、纵向课题和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上实现联合攻关,实现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突破和科研创新。③学校统筹规划,扩大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和应用技术项目的开发。各个学院、专业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学习锻炼。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学习新技术、新工艺,获取企业需求和科技创新服务项目的最新信息,加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从而实现校企共建科研团队的目的。④联系地区政府、开发区和区域入驻的知名企业、跨国企业和良好的民营企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政府的引导,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与企业联合申报更多的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自然基金项目。

(3)建立师生科研团队。师生共同进行科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校科研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科技攻关与实践,提高了就业与从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活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成为企业优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目前学校缺少具有综合科研能力的教师,科研过程中遇到科研难题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解决,因此,鼓励多学科教师、校企合作组成科研团队,能够有效提高科研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

3.2 学校为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科研硬件环境是指能够开展科学研究的物质载体或获取科技服务科研项目的渠道媒介,是可操作的科技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场地、承载信息资源的网络等。

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学校应根据科研需要增添仪器设备,扩建实验场地。(1)学校应加快内部的资源整合,通过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开发率和利用率保证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硬件条件。(2)学校可充分利用校企深度合作优势,开拓多种渠道争取获得企业的捐助以改善科研的硬件条件;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及场地与企业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项目的研究,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科研硬件条件的提升。(3)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培育科研团队。科研项目拥有充裕的资金和稳定的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发和研究企业的技术改造与社会实用类科研项目,这样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才会有实质的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才能跃上新的台阶,才会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加强科技交流和教师培训

科技交流对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近年来,各院校加强了学术交流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邀请中文核心期刊杂志社主编、高校知名教授和有关专家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使教师及时了解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动态,掌握高级别课题申报过程中材料的准备和撰写,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法,课题开题结题申报的方法和技巧等,实现了高级别课题申报的突破。学校组织教师参观企业技术革新,学习他们运用新工艺进行产品开发的典型案例,了解企业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开发实用性强的科研项目;学校还建立教授与博士的科研讲座制度,发挥教授和博士等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近年来,学校还派出了大量教师在国内外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进修学习和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同时还注重科研管理培训,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实践证明,科技培训与交流是科研人才快速成长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3.4 制定激励政策,实施科研考核绩效评价

(1)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般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政策激励、经济激励、机制激励、情感激励等方式。近年来,各校实施的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起到了促进科研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绩效考核,使激励与约束并行。

(2)科研绩效考核的核心是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通过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对按时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的教师给予奖励。但部分学校在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方面有欠缺,在教师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中存在降低考核条件、考核不公平等问题,尤其是当高级别教师未完成本岗位的科研任务时,不予降级,仍占有高级别岗位,致使超额完成科研任务、成绩突出的年轻教师不能晋级,极大地影响到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到科研绩效考核评价的落实。因此,完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使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落实在考核工作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坚持用。量化指标对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评价,既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又使评价工作更加全面、科学、公正、合理,使其具有明显的导向、激励、监督、鉴定的作用和意义,为实施奖惩、计算薪酬、选拔优秀人才等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4 结束语

开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创新,利于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将大大激发教师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热情,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性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6-01-10.

[2] 袁新文,杨明方.大学:科技创新的误读―访教育部副部长赵平[N].人民日报,2006-06-01.

[3] 刘仁义.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第6篇

温少曼个人画展年表

1948年于上海大新公司(现为第一百货公司)画廊举办“温少曼画展”

1949年于香港顺德同乡会举办“温少曼江南风景画展”

1983年于香港“香港美术专科学校”画廊举办“少曼水彩展”

1983年于顺德举办“顺德温氏五人画展”

1988年于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礼堂举办个人画展

1991年于武汉美术馆举办“温少曼赈灾义卖水彩画‘武汉漫步’画展”

1993年于广州市文化局离退休文化工作者活动中心举办“温少曼水彩画展”

1997年于香港“香港美术专科学校”画廊举办“庆祝温少曼水彩画展”

1997年于武汉市中国致公党武汉市委会礼堂举办“庆祝温少曼香港风光展”

1997年于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举办“庆祝温少曼香港风情水彩画展”

1998年于广东省顺德市“天任美术馆”举办“温少曼从艺60周年水彩画回顾展”

2001年于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纪念恩师李铁夫诞生132周年・从艺

60周年水彩画回顾展”(第一站点),另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活动中

心举行(第二站点)

第7篇

嘘……安静点,你用心听!听到了吗?知道那是什么声音吗?那是还没关好的水龙头漏出来的水的声音。它在告诉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在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下,我感受到了华夏儿女的和谐。这次,一个突如其来的地震降临到汶川。使汶川一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让我们失去七万多个兄弟姐妹。国难当前,没有人不伸出援助之手。

这次汶川灾难,轰动了全国人民。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有人献出了自己生命中宝贵的一滴血。但印象让我最深刻的是一位快八十岁的老乞丐。他本来已经很穷了,但是,他仍然捐出了他仅有的三百多块钱。可是,那个老乞丐的钱是别人捐送给他的,而他却捐送给汶川灾区的人民。

虽然这三百多块钱对灾区人民起不了很大的用处,但也体现那个老乞丐献出的一份爱心。这是无私奉献的爱心。

还有一个小妹妹,她刚刚满一岁。但是,在她妈妈的带领下,她也捐出来自己的一份爱心。虽然小妹妹捐的钱不怎么多,但是积少是可以成多的。

如今,我校师生一共捐了一万多块钱。那么,我国有那么多间学校,每个学校捐一万块钱。那十间学校,一百间学校,把每间学校捐一万块钱一共加起来就可以救助很多人了。虽然一个人捐的钱不多,但把全国每个人捐的钱加起来就多了。

这次的灾难,没有悲伤,没有忧郁,没有恐惧,只有大家捐的一份份爱心。所谓说:"患难见真情。”这次汶川有难,八方支援。更让我们知道情满南方。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那就让我们更加团结起来吧。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和谐的社会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第8篇

一、转变学校体育管理机制

学校工作管理机制多半受教育目标的制约,因此大多的学校比较关注升学和考试名次。平时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顾及较少,课余体育训练经费投入不多,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措施不明显,甚至较大的工作量导致体育教师放弃了“课余”的工作。因此教育职能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转变学校管理观念,保障学校课余训练工作有利地位,把盲目追求升学率、追求参赛名次转变到为国家输送人才和培养更多体育后备人才上来,端正人才培养观,重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保证课余体育训练经费投入,增加课余体育训练教师的津贴补助,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训练积极性,从而保障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另外,在组织各级别体育比赛时应严格把关,做好审查工作,杜绝各类弄虚作假现象,使得体育竞赛真正积极有效地去引导学校体育训练的开展。

二、转变体育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工作态度

体育教师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决定一个学校体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体育教师多则十几人,少则两三人,尤其对于一所学校多个分部的学校来说,团队意识更显得尤其重要。训练任务下来,教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推我,我推你,多做少做,斤斤计较,心态不平,直接影响到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提高认识,增强团队意识,相互协作,努力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水平。

体育教师要转变个人工作态度和增强责任心,在日常体育训练中遇到困难或者一些客观阻力时,要摆正心态积极沟通、想办法,用心把事做好。

三、提高教师体育训练水平,适当聘请专业教练指导

学校应重视带训老师的专业能力培养,无专业能力或不擅长该专业的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岗位培训学习。地方教育、体育部门应创造有利条件,给广大课余训练教师学习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有利于年轻教师开拓视野,快速成长,提高训练水平。

近年来,各个学校在运动项目开设上已不仅仅局限于田径、篮球等传统项目,还可以积极利用专门的体育学校、社会俱乐部开展和申报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拉丁舞、轮滑、游泳等。可以把学生拉到专业体育学校去训练,利用标准的运动场地和专业教练;也可以把俱乐部的教练直接请到学校教学和指导,使得原有学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技能素养不断学习和提高,有效推进课余训练工作进一步开展。

四、转变学生、家长及部分文化课教师对课余体育训练的认识观念

第9篇

1.意识不强

农村小学生的家庭安全教育缺失与家长自身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农村小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多数在高中以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教师、乡镇公务员、以及少量的企事业单位。受教育程度低,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衣食住行这些物质方面,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则比较欠缺。

2.投入不足

我国整体教育经费的投入,在2012年才刚刚达到GDP的4%。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在总量上投入不足,对于安全教育方面的经费就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相应的安全工作通知,却没有以足够的资金来与这些安全工作配套,重视不够直接导致投入不足,而投入不足则成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安全工作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模式框架

1.设立安全教育课程

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安全教育进课堂做出明确的规定,比如每学期至少要有10课时的安全教育课,平均每两周有1课时的安全教育。虽然安全教育在课时数量上较少,但在质量上不能“缩水”,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像教授其他课程一样,按照备课、讲课、答疑,甚至考试等程序和方式来做好教学安排。

2.开发安全教育教材

目前市面上关于小学生安全知识的读本很多,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社会生活安全、网络安全、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以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这类教材读本的特点是内容全面,但没有突出特色,对于特殊地域的学校不是特别具有针对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可以整合出一套更具针对性,更加适用于本地区的安全教育常识教材,作为对上面所说的通用教材的补充。

3.组建安全教育团队

在农村小学,没有专门负责进行安全教育的教师岗位,也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经费,要组建安全教育团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能够组建一支质量较高、成本低廉的安全教育团队呢?笔者考虑可以由校长牵头,返聘离退休教师中在安全教育方面有经验、有热情、愿意发挥余热的班主任教师来承担这项工作。

4.探索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方法

在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还可以进行案例法、模拟实践法、竞赛法等多种尝试。其中案例法主要是邀请灾害亲历者或者救援者进行实际案例的讲述,这种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学生对灾害有一个比较真切和深入的了解。模拟实践法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防灾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逃生的本领。

5.尝试对家长的延伸安全教育

第10篇

关 键 词:军工高校 艺术教育

军工行业是我国国防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繁荣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力量。以军工为特色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军工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又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的专业技能人才,是军工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军工高校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言

近年来,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几经调整,但是始终保留着一批具有军工传统和国防特色的高校。主要包括原国防科工委所属7所高校,这些高校普遍具有的特点是:以为国防科技工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作为主要办学目标和任务,在某些学科或专业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曾经或一直参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此外,原国防科工委还与地方共建高校9所,原五个军工总公司所属的高校也设置有部分军工专业,这些高校也在为军工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人才培养等服务。除军事院校外,1998年起我国在普通高校开始招收国防生,从最初的2所已经扩大到目前118所,囊括了我国绝大部分的“211、985”工程重点院校,目前我国在校国防生已有近4.8万人。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的国防教育框架体系。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得到加强,国家已经两次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1989—2000年和2001—2010年),特别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及其评估方案制订以来,高校艺术教育在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器材场馆、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艺术教育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艺术教育推进过程中,以艺术形式反映军工高校师生精神风貌的成果和作品也不断推出。比如,歌曲《你是光》《军工骄子》、舞蹈《飞天之梦》、小品《生日》等,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一、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艺术教育开展还不平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还比较低,艺术教育氛围还不够浓厚。艺术教育与军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比,与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要求相比,与艺术教育应具有的地位和作用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艺术教育及其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不够活跃

与综合性院校和以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相比,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开展不够活跃。一是艺术教育缺少应有的重视。由于军工高校普遍以理工学科专业为主,建设的重点往往放在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军工学科专业或强势学科专业上,在政策引导、硬件投入、经费支持等方面这些学科专业始终成为学校的中心和重点。在长期重视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建设的同时,一些学校忽视人文氛围的建设和营造,忽视文化艺术教育在学校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忽视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教育等始终处于补充或辅助地位,缺少环境、设施、资金的支持,发展机会少,发展能力弱,发展条件差。二是一些学校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仅仅满足于艺术专业学生或校级学生艺术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对其他学生艺术社团缺少组织、引导和支持。文化艺术活动多围绕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开展,平时活动少。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设施场所薄弱。文化艺术活动的学生参与面、对学生影响面不高。三是一些学校艺术教育师资薄弱,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门类少,课时少,选修学生少。

2.艺术教育和军工文化、国防文化结合不够紧密,围绕学校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艺术创作和塑造不够

近年来,我国军工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标志性建设成就和为这些成就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这其中就包括军工高校中那些默默奉献在教育和科技岗位上的优秀知识分子。与科研院所一线的科技人员相比,他们承担的科研任务往往都是间接的、配套的、基础的,他们由于不是处在第一线,得到的荣誉和光环也往往逊色得多。但他们确是这些重大科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国防科技人才的培养、为了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所做出的成就和贡献却并不逊色。他们的事迹和做出的成就为军工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条件,是军工高校艺术教育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艺术教育应该也能够与军工文化、国防文化有机融合,通过艺术形式,展示展现国防建设突出成就,展示军工文化国防文化丰富内涵,展示军工高校师生精神风貌。

但是长期以来,军工高校艺术教育与军工文化、国防文化结合得不够紧密。无论在专业艺术教育还是公共艺术教育中,都缺少将艺术的真、善、美与军工文化集体主义、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本质内涵的有机融合,缺少通过艺术教育的平台对军工文化、国防文化精神的弘扬。在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上,在教学目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的安排上,都还没有充分体现出高校军工文化的特色和要求。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也更多地停留于自发的、无计划和无目标的活动,缺少以军工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一些高校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的挖掘不够,军工高校通过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展示的形式,真实、全面地反映国防建设和军工高校建设发展成就,反映军工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反映军工高校学子热爱军工、为军工事业勤奋学习、立志献身军工的作品和成果还太少,水平高、内涵深、有影响的精品则更不够。

二、加强军工高校艺术教育的建议

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尽管存在许多弱势和不利条件,但是只要能够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充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同样可以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军工高校艺术教育

首先要重视艺术教育第一课堂。国家教育部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等“限定性选修课”。军工高校要按照这一要求,不仅应当开足这些课程,在师资充足的情况下,还应该开设更多门类的课程;不仅要列入选修,个别课程还应作为必修;不仅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堂教学、理论讲解、实地考察、现场操作、角色参与、文艺活动等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育效果。

其次要重视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校外文化艺术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 学生各类社团是课外艺术活动的主体,要尽量给他们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提供活动场地和相应的经费支持。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定制度,也可以计入学生的学分或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量。

此外,要重视引进校外主旋律题材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高雅艺术的引进,既是军工高校艺术教育活动的有力补充,也是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形式和内涵,开展正面教育,提高师生审美情趣的有效举措。近几年南京理工大学引进的主旋律题材演出多达十多场,比如,江苏省锡剧团的锡剧《红色恋人》、前线话剧团的话剧《马蹄声碎》、南京市话剧团的话剧《沦陷》,电影《我的》《》等。演出结束后,学校及时组织同学与艺术家们座谈讨论,共话理想、信念、人生,或组织同学撰写观后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等,受到师生广泛欢迎,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艺术平台,大力弘扬军工文化和精神

近年来,军工高校在参与开展国防教育和科技活动中,做出了突出成绩,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祖光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周长省教授等。他们的事迹通过各种宣传后不仅对高校师生产生了非常好的教育作用,也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高校根据这些人物和事迹,进行了艺术创作,赋予了这些典型人物更为鲜活的生命,更加受到师生和社会的欢迎。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创作的歌曲《你是光》,东华理工大学创作的小品《生日》,南京理工大学创作的歌曲《军工骄子》《走向国防现代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作的舞蹈《航空人的承诺》《飞天之梦》等,在高校广为传诵,使广大师生从中受到教育。

与涌现出的大量的人物事迹相比,以此为背景的军工高校艺术创作还稍显滞后,艺术创作的量还很小,艺术创作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创作的水平和质量也需要提高。高校还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借助校内外各种力量,围绕军工文化主题加强高校艺术创作,以艺术为平台,大力弘扬军工文化和精神,促进军工高校艺术教育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3.发挥优势,凝练特色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成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研制、攻关成绩的同时,也形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业精神。这些精神全面、准确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特征和本质要求,体现了国防科技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在一所以国防科技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应该为参与创造和形成了这些精神感到光荣和自豪,也应该始终把弘扬这些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艺术教育是承载这种精神的最好形式和载体,军工高校应把弘扬军工精神作为文化艺术教育的主线和重要内容,通过艺术形式进一步用军工精神所赋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学校师生。要让军工文化艺术主题成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主旋律,占据校园文化主阵地,加强军工文化艺术建设,营造浓厚军工文化氛围,成为学校主要任务。通过建设,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军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Z].2002-05-15.

[2]房居清,房卉.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研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08):90-91.

[3]李燕.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21-123.

第11篇

一、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

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中,确立了以学习借鉴市级以上优质资源成果为起点,以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开发为重点,以素材库建设为基础和常态的建设思路。

(一)实现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学习借鉴市级以上优质资源成果为起点,学校在校园网“资源管理平台”上,链接了多个市级以上重要的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库,如:“无锡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江苏职教网“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等。通过资源链接,一方面,使广大教师了解专业与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形式与内容,为校本教学资源开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资源链接服务于教学过程,促使教师借鉴优质资源,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点开发校本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学校重点开发品牌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市级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创建为抓手,通过组建教学团队,系统设计课程网站架构,集中开发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内容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师团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效果等,其中,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是核心。至2014年,学校已有13门课程建成市级精品课程网站或精品课程资源网站。

(三)常态建设基础素材库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利用学校“资源管理平台”,收集碎片化教学资源,为逐步集成课程优质资源奠定基础。学校“资源管理平台”的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教材、备课笔记、教学课件、测验试卷、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动画和学生作品等。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点

(一)以学生为本,整体设计,科学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库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首先要做到库内结构清晰,内在逻辑合理,便于学生检索、自主学习与交流。学校对各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了整体设计,设置了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实践教学和在线测试等类别,在每类资源下再按教学单元、教学项目或教学模块设二级目录,在二级目录下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教学素材。比如“基础会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类别下,共有9个教学单元,每单元内包括教案、导学、课件、视频、图表、动画、作业、财经法律等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从知识点检索,快速找到学习内容。当然,资源库平台还具备了学习过程管理功能,学习者能够依托平台实现相互交流。要做到资源形式多样,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多样性特点,所以,资源的呈现形式应包括课件、录像、动画、模拟软件、仿真软件等,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资源内容应对接职业标准,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五对接”要求,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其中的一条。学校在资源库建设中,应尽可能有效整合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优质资源,包括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等文本;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等音视频;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资源。

(二)以效益为重,程序规范,更新及时随着学校信息化设备和信息化环境建设日趋完善,广大教师积极实践信息化教学,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收集、整合、共享资源,学校搭建了“资源管理平台”,集中放置各类暂不成系统的碎片式的素材。为高效推进资源上传速度,保证资源文本符合教学管理规范要求,学校加强培训,规范程序,及时更新。学校对各种类型的资源制定了相应的入库标准,如:课程资源分类标准、资源格式与技术标准、资源管理平台资源命名规范等。对资源上传、审核等环节也提出明确要求,制定了《无锡立信资源管理平台资源上传操作手册》、《无锡立信资源管理平台资源审核操作手册》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滚动发展、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在不断更新,资源库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学校以备课组为团队,以教研组长为主要负责人,实施了教学资源库内容的每学期完善和更新。

(三)以优质为目标,校企共建,合作共赢职业教育要满足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其教学资源库建设必须走校企深度融合之路。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在专业核心课程资源网站建设中,邀请了技术水平高、专业职称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在工作环境、行业、职业标准引入,实践技术方案制定,作业规范评价,职业资格认证等资源建设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为实现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享,校企共同开发的资源成果在职业培训、企业岗前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费建峰老师近两年参与无锡新银叶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工作,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设计了“车床用镜面研磨传动装置”,制定了产品机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出工具夹具图纸,并将其纳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资源库。他还为企业新购入设备开发设备操作手册,亲自参与员工技术培训,承担产品检测工作,为推动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技术同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制度激励,层层推进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重点是开发,原点是应用,关键是教师。教师通过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教师应用信息化资源平台,实践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探索开放、互动、共享的教与学的方法,可以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技能,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校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学校将每学期每位教师应上传不少于3次课的全部教学资源(包括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案例、习题等)的任务与学期教学常规考核相结合,并做到期中、期末公示一次,以落实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

第12篇

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校内绿树成荫、空气新鲜是非常好的学习场所。同时,大树上的鸟鸣为深秋增添了不少诗意。

学校获得了许多荣誉证书,证明了学校有着一大批资历深厚的教师团队,令人佩服。这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团员对学习的信心,不愁以后找不 到工作。

经过三个月的暑假,大家学习状态不佳,比较散漫。不过近期的学习状态大有回升之势。广大团员都非常认同上晚自习,可以完成当天的作业,为明天的学习做好准备。然而上晚习时,不时的有一些学生会的干部出入于教室,影响到了上晚自习的质量。

教室没有电视实在有些遗憾,不利于团员了解时政,缺乏对社会的认知。技术中心的硬件设备过于古老、陈旧,不少人担心空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无实际操作就好比赵括纸上谈兵,对以后找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大部分团员对下学期入住新校区仍然表示怀疑,他们说上一届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就没有搬。

没有升旗活动,极大的打击了团员的爱国热情。

二、 寝室方面

寝室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每个学校的寝室文化建设工作都比较繁重、难以开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寝室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寝室缺桌少凳、居住的人过多、空间狭小不方便室员放生活用品,对在寝室看书、做作业的同学造成不良影响。

寝室吸烟的情况特别严重,让不少人无法忍受。据住大二寝室的本班团员反映:大二学生晚上玩电脑到深夜,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睡眠,以至于第二天昏昏欲睡不能正常学习。

寝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某些人乱窜寝室,不能排除某些人会干一些顺手牵羊的事。楼层过道里的垃圾随处可见,在夏天还会看见一些苍蝇,垃圾臭气熏天活像一个垃圾站,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形象。建议学校的垃圾工每天对过道里的垃圾要做到及时清理、增加清理次数。

食堂的饭菜可口,分量足,令人非常满意。美中不足的是端出来过早,下课之后去吃饭:菜变冷了,饭变硬了。对胃特别不好,同时也会影响到饭菜的口感。建议在下课前十分钟端出来。食堂打饭菜的员工违反学校的规定:不戴口罩与手套是极不卫生极不健康的行为。打开水要收费多数人不能接受,因为在高中时打开水是免费的。冬天在过道里晾晒衣服不容易干,即使干了也会有异味,建议让生活老师为大家提供一台甩干机。有时候过道里因为晾衣服而积水太多流入寝室之后威胁到了室员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