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7 07:1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那次的公开课,上的是《范进中举》第二课时,前一课时主要完成了如下教学任务:简要介绍了作者、作品、科举制度;概括了文章主要情节;分角色朗读了课文。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题、赏析讽刺艺术,预设的教学目的是:抓住主要情节,通过人物前后的对比,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讽刺艺术;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和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主要教学设计如下:
一、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找出范进发疯过程中反复说的两句话。
2.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范进未中举人时,“不好”在哪些方面?中举后,又“好”在哪里?
3.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人物的性格特点。
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
二、探讨文章主题
1.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2.文章通过叙述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三、赏读文章,体会讽刺艺术
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文章通过运用哪些手法达到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四、疑点辨析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中了举人的范进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他只是千千万万读书人中“幸运”的一个,那些未中举人的读书人命运又将如何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孔乙己》,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中的读书人到底遭遇了些什么,比较范进和孔乙己的异同点。
一堂课45分钟结束,未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匆匆讲完讽刺艺术,下课铃就响了。我只布置学生课后辨析疑点:范进中举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
诚然,这节课学生发言面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自己对学生的指导也比较到位。但是,因为在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变化的环节中纠缠时间过长,导致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我本节课的最大遗憾。接下来的几天,我还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精简不必要的过程,使课堂结构更完整呢?
后来又有幸听到了同组其他老师的同题的公开课,有的老师上课容量大、节奏快,一节课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有的老师上课选点少、挖掘充分,虽不能做到全面开花,但也能让学生受益良多。听课过程中难免会观察到学生的反映,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知识容量大的课堂上,学生或聚精会神聆听老师讲解,或面呈呆滞状、神游天外;选点少,给学生充分思考空间的课堂上,学生或激烈讨论或冥思苦想,偶尔也有谈到题外话手舞足蹈者。学生的种种表现不一而足,甚至会延伸到课外。突然间纠结自己几天的问题豁然开朗:一堂课的完整与否能够重于学生的收获吗?课堂结构再完美,内容再精深,如果学生不能吸收,没有收获,那有什么成功可言呢?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成功的呢?新课改背景下,人们常提到的有效教学倒是可以拿来一说。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我以为,不管课堂结构完整与否,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益,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能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也可以称之为有效课堂。那么,怎样才能创造有效课堂呢?
首先,教师要精选讲授内容,适当给学生留白,不求面面俱到。我以前上课,经常对学生不放心,总希望学生能将我想到的点全说到,说不到之处就要点拨学生。包括这次上《范进中举》时也有如此毛病。范进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作者写得很详细,可以比较的点非常多,我希望学生都能找到,无一遗漏,所以在学生找不到的地方,花力气点拨了一番。但事后想想学生仅是在短时间内阅读文章后的体会,我是教学十几年,查阅了多少参考资料后才有的收获,怎么能强求学生一下子达到要求呢?做老师的恨不得把所有已知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全部灌输的话,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感会越来越强,自我思考、辨析的能力就会逐步丧失,创新意识也会逐渐消退。甚至某些时候,你已知的不一定都正确,如果学生带着某种错误的认知前进那更危险。所以,大胆留白,相信学生,让学生课后再去咀嚼、消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觉得,学生领悟多少比教师教多少更加重要。
其次,教师要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立足文本,精心预设,才能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预设的内容,不仅要面对博大精深的教材,还要面对各种状态的学生。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能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比如这次《范进中举》教学中,我自己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倒是深入教材研究了很多,但是没有预想到学生的思维状态是简单的,所以开始的引导比我想象中的费力许多,在此环节费时较多,差点打乱了我的教学节奏。再有我估计学生对范进前后的性格对比不容易理解透彻,所以备课时早有打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第11段,也就是范进和张乡绅攀谈的一段,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范进中举后圆滑世故、虚伪的一面。所以,当你预设到课堂可能出现的状况越多,你的课堂驾驭就会越自如,学生的思路就会越容易理顺,教学效果就会越显著。否则,学生糊涂,老师也只能干着急。
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探究代替学生的探究、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的弊端,真正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本属学生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而事实上,很多教师为了赶时间或者为了维持一堂课的完整性,多数时候是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喊学生回答,这时候即使能回答的也是那些优秀学生,或者是一般学生的一些粗浅、错误的理解。而缺少思维时间的学生就得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顺着老师的所谓引导思考下去。更有甚者,有的老师的启发引导太过裸,就是填空式的回答。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何收益呢?反之,如果不怕耽误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让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必然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学生,也必然能够通过主观能动的学习,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树立起创新意识,从而学会学习,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创意花瓶出招扮演
文学作品可谓是语文课本海洋中的一朵靓丽的浪花、一道撼人的瀑布、一块强力的磁铁、一幅经典的图画。如《孔乙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背影》《范进中举》等等。可以说凡是读过初中的学生都不会忘记文中的人物以及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为他们太魅力“十足”了。如何让文学中的“经典”更加吸引学生,并将这些“经典”永久地镶嵌在脑海中,单凭借朗读、讲解、讨论的方式,效果还不是那么完美,这是我教学多年的感触。但如果我们思考、践行“创意”性的教学,那效果就大可不一样,因为我和我的学生还有听过我上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认为。
那只“花瓶”
“花瓶”让他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那件长衫,那句“窃书不能算偷”,那像鸡爪一样罩住装着不多茴香豆的手,那被丁举人吊着打的残样,那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用手“走”来的情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那只满是泥的手……就如一朵朵鲜花绽开在名为“孔乙己”的田圃中,令人驻足欣赏,不愿迈步离开。但是在课堂实际的讲解中,我们又不难发现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那散布在整篇文章中犹如鲜花般的“特性”时,仅靠文字板书效果不是那么理想,怎么办呢?我问自己。几经思索后,我决定这样:先画了一个花瓶,学生每归纳孔乙己的一个性格特点,我就画一枝花插在花瓶里。花的颜色根据孔乙己性格的好坏而定,好的就用红花表示,缺点用白花表示。在揭示主题时,我问学生:“花瓶中的白花多还是红花多?”学生说白花多,原因是什么?与水有关系,那是什么水?科举制度下的毒水。通过对“瓶中花色与水的关系”的认识,学生对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毒害这个主题就很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下课后,听课教师对我这个板书设计很称赞。这节课后来被录制成光盘,当时上课的学生人人拥有一张作留念。当年参加上课的学生和听过我这节课的教师直到今天见到我还在赞叹这个板书设计真得好、新颖、让人记得深刻。
这已是我2003年4月的一个“创意”教学片段。
那位“屠户”
“屠户”让学生感悟他的智慧。鲁提辖的拳头确实厉害,厉害到三拳出手后便让横行霸道的屠户一命呜呼。但我们别忘了鲁提辖打前的“三激”,它也是“经典”,它映射出鲁提辖超群的智慧。而“三激”情节往往又被教师和学生忽略,为引导学生不仅赞叹鲁提辖的高强武力,更重要的是要领略他的智慧。于是,我让一位学生扮演“镇关西为鲁提辖剁肉”的场景,第一次惊喜万分,心花怒放,动作迅速;第二次顿生疑团,动作缓慢;第三次,怒气盈天,举刀欲砍。那位同学拿刀剁肉的动作虚拟得恰到好处,那开始满脸堆笑、点头哈腰的神态是那么的逼真,那贼溜溜的眼睛逗得同学捧腹大笑,兴奋地使劲用手敲打桌子……一个鲜活十足的“镇关西”,同学们又怎么会忘记这一镜头以及该镜头表达的作用呢?
笑过之后,我点评这位“屠户”学生的精彩来源于他认真的阅读和细腻的体会,他是一位未来的影视人才。一赞美后啊这可不得了了,以后的课堂他更加投入、积极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这一“创意”教学设计不正是体现了这个理念吗?
这是我2005年11月的一个“创意”教学片段。
那一“出招”
“出招”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要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三拳”可以说是“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为了再现它的魅力,我们可谓是用尽不同的招数,有用朗读的,有用影片的,有用评书的,等等。然而,我们发现学生看过、笑过、鼓掌过,甚至背诵过,在考试试卷上要学生填写三拳具体落在哪里时,问题就出来了。诸如“太阳”“眼睛”“眼眶”等不准确的答案就来了。怎么办?我是这样“创意”设计的:同学们你在自己的面部找到“太阳上(太阳穴)”“鼻子”“眼眶际眉梢”,然后用手摸一摸这部位,接着同桌两人依次演示对准对方这三个部位用力打过去,但当手快到这一部位时马上停住不动,最后谈当对手的手打过来快要到该部位时自己的感受。如此一“出手”,作业和考试他还会填错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我和我的学生就是这样做的。
这是我2008年11月的一个“创意”教学片段。
那位“疯子”
“扮疯”让学生震惊不已。“范进中举喜极发疯”的片段是文中的超级“经典”:“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这是《范进中举》最经典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如何把这一场景逼真地显现出来,仅仅是研读语句、分析疯的变化过程似乎还不是那么完美。于是,我想出一辙:找个学生扮演范进,逼真显现喜极发疯那啼笑皆非的一幕。我找出了该班中表演水平最高的同学,在那第二次表演中,我们震撼,他竟然在疯跑的过程中真的把自己重重地摔倒在教室前门的水泥地上。那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啊,地面冰冷又满是灰尘!我和其他同学都被这一幕感动了!谁都没有引导他那样做,是语文感染了他,是他感悟了语境,是他被文学“迷了心”。于是他为了“他”倒了,“倒”得那么自然,这就是经典语段的魅力,语文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我的学生用他的肢体语言已经很直接地告诉我们他是那么爱“范进”,爱语文!
这是我2009年12月的一个“创意”教学片段;
这是我课堂教学中学生最投入一个情景;
这是我教学生涯中令我最震惊、最感动的一幕;
这是令我直至今天甚至一生都回味无穷的“兴奋剂”。
以上经典片段的“鲜活”来源于“创意”。同样,这些“鲜活”的教学片段成了我后来不断创意教学的动力!
[关键词]小说教学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26
高中语文教学的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大模块,小说教学作为“阅读与鉴赏”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地把握小说教学的细节呢?
一、诵读景物描写,预测情节发展
小说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而构成小说空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景物环境描写。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小说最为细致的部分,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整体的理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景物描写这一细节,让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来推测整篇小说的脉络发展,进行情节构建,不失为一种出色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中,对“风雪”的描写就成为理解小说情节的一个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诵读重要的“风雪”描写段落,然后判断在这样的描写之后,情节应该是有怎样的发展,这样的描写对于情节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带着疑问,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在经过思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体悟关于“风雪”的描写,在整篇小说中所起到的“蓄势”作用。很多学生提出,如果没有风雪,那差拨也就不会有放火的机会,没有风雪,林冲也不会出门去买酒,更不会走到山神庙去,没有风雪,草料场的房屋就不会被压塌,林冲也不会到山神庙去避风寒,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情节发展。教师则趁势总结,这些“风雪”的描写,成为故事发展的基石,一步一步推动着情节的前进,让整个故得流畅而自然,给读者以更加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大大减少了作者在故事写作过程中人为的构造感。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小说里的景物描写有了更深刻和独到的认识,在之后小说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轻松地以景物描写这一细节来切入,进行整篇小说的分析与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小说整体的情节走向就有了更为明晰的把握,而在预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让小说教学课堂生机盎然。
二、体会用词褒贬,揣摩作者情感
小说是一种内涵范围广泛的文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小说也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无论哪种小说,都是在词汇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可以说,词汇,是小说最基本的一个组成单位,因此,作者的很多情感,就会不自觉地包含在这些词语之中,通过对词语褒贬的推敲,就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情感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把握。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选列了契诃夫的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文章中有很多词语,隐喻了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对这些词语进行观察,让学生主动进行分析。文章中有很多对套子里的人的有形描述,例如“雨鞋”、“穿着棉大衣”、“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等,这些描述通过对人物外在的形象的表现,刻画出一个习惯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的形象。教师一定要把这些词语重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蕴含在词语里的讽刺意味,从而在实例中明白小说作者用词的精妙,提升自己的小说阅读水平。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的小说阅读视野得到开阔,而在方法技巧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词汇作为小说的重要组成单位,一定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而对词汇赏析的教学理念,也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渗透,让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三、拓展链接类文,提升鉴赏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课堂拓展势在必行,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在内容或者思想主旨上有联系、有一定对照性的小说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进行链接类文的拓展,必然能够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认识更加深刻。
当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首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即教师应当把读教材放在第一位,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读必须是把自己完全纳入教材中,且必须先是“素读”,即舍弃所有可能干扰自己理解文本的教参,教学设计等资源,要尽量逼着自己读懂文章,还要读出以往教学时没有发现的新东西,哪怕只是一小点而已。此外,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尤其重视学生的课前自读自思。因为这一方面可以预知学生的阅读现状,根据文本,及时地调整拟定最合适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寻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突破口。只有抓准了深入文本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几点体会。
1.紧扣文眼
以教学《口技》为例,此文可从不同角度来学习,但若扣住一个字,一字立骨,一个字就可以串领全篇文章。什么字呢?“善”。正面描写也好,侧面描写也好,所有一切都是围绕这个“善”字写的。类似的还有教学《孙权劝学》时可扣住“劝”字,教学《隆中对》时可扣住“对”字,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可扣住“不辱”一词,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可扣住“吗”字,等等,从而层层深入。抓住文眼,围绕一个词设计一系列问题,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灵活地加以引导,从文本出发,又不拘囿于课文本身,真可谓“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
2.品关键词
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品味涵咏的功夫固然重要,但不能篇篇字字细品,否则既陷于琐碎,也难以把握整体。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文意的探索,纲举目张,辐射全文,深入文本,从而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
如在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时,细品两篇文章中出现的“坚强”: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这两句话中的“坚强”,稍不注意便可能被我们忽略,甚至熟视无睹。但是你若保持警觉和敏感,将目光聚焦这两个“坚强”,并从课文的整体情境来细研文本,你会发现这两个“坚强”的确是打开文本内核的智慧之门。
类似我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就请学生细品范进喜极而疯后的疯言疯语“噫!好了!我中了!”中的“好了”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考回答范进相比于从前哪些方面确实是“好了”?以你的眼光看他果真是“好了”吗?
3.巧抓转折
文本中的意脉有时候会有转折之处,这些转折处,恰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智慧之门。例如近期在教学顾老师印发的议论文补充材料《读书养气写作》一文时,一开始学生极易把第2小节的“读书可以养气”当作全文的中心论点,教师提示除了从标题《读书养气写作》即可判断全文是在谈三者的关系而非仅仅谈读书和养气的关系,还可以从文章的过渡句来发现论点:第4小节写道:“如果说读书可以养气,是输入;那么,养气则可以写作,是输出。”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学习把握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转折的叙事抒情类文章。
4.转化角色
在结束文本的学习时,转化角色引领学生返回关照整个文本,倾吐阅读文本后与文本的对话,是对文本的又一次深入研读。如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教学《黔之驴》,在教学将要结束时设计了一个对话情境:同学们,《黔之驴》的寓言故事留给我们许多启示,那么假若你就是那头驴,在将要死的时候你有什么话要对你的后代说呢?请动笔写下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措施
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兴趣是阅读学习最好的引导老师,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都是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一旦出现了厌学情绪,便会对阅读教学产生阻碍。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语文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物质条件,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来进行情境创设,通过结合阅读文章中相关的一些背景或内容制作成精致的PPT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文章当中。《乡愁》是余光中先生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地的思念之情,诗篇简短有力,作者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随处可见的物件上,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这些正是思乡之切的情感表现细节。若只是单纯地将诗篇进行朗诵,学生肯定不会产生切实的体验,从而体会不到诗篇中感人至深的思乡之情。于是,笔者就结合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将一些亲人被迫分离的资料图片或影像进行搜集整理,并将与教材匹配的朗读音频作为课件的背景,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触摸”到那份不可名状的心痛,使他们对诗篇意境的了解更为透彻,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结合教学设定的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是凸显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教师对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心设计可以通过结合文章的类型进行调整创新。阅读教学作为一门富有文艺气息的语文项目,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别和教学任务,所适合的教学模式大有区别,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模式设计,拿《范进中举》的阅读教学来举例,笔者在对该文章内容分析以后,决定采取剧本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大致的阅读,重点掌握几个中心人物的个性特征。再将他们进行小组分配,依据之前讨论交流而编排的“剧本”,让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一个自己比较有把握的角色,经过几次排练演习之后,进行简短的舞台表演。像这样的教学模式设计,融入了新课程课改的教育观念,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课堂的主导地位,提高了对他们的情感体验的关注程度,尊重了他们的个人感受,激发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阅读,让他们学会从心灵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内涵,与作者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有了这样的教学效果,还会对阅读课堂效率的提升有所担忧吗?
三、对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厚积薄发是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中一直十分重视的教学理念,语文学科学习的进步,只有以知识累积为前提才能加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样如此。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外活动设计方面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还要灌输给学生勤做笔记、学会累积的阅读意识。摘抄作为一种较为便捷的阅读笔记形式,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文章或书籍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一段优美的文字配上自己的阅读感受,每每翻开摘抄本总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惊喜。有必要时,还可以将一些优美的文字语句背诵下来,背诵过程中,除了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揣摩以外,还对学生的语感有很好的培养作用,为其今后的课文学习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开始着手,结合阅读文章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最后,用课外阅读来拓展他们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对于生活和社会有深层的理解,最终实现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目的。在此,笔者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阅读效率提高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希望能对各位教学同仁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万淑萍.读经典名著,享知识人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周亚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孙艳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每个老师都为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良好的开头,那么就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钻研文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这堂课上。《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2012年秋季,我在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有的学生就在兴奋地翻书本了。由于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导入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认识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如果方法设计得好,给我们的教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了学生智慧的光芒。
还有我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根据授课时天气环境、场景、教室氛围,结合所要讲的课文内容,用巧妙的语言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当时时值深秋,天气有点冷,我走上讲台发现下面不太安静,于是我说:“同学们,遇冷,人们常用添加衣服、烤火、喝热汤或饮酒等方式来暖身子。近百年前,也是这样的秋后,有一残疾人来酒店喝酒。他是为了御寒吗?他喝酒的钱哪里来的?他以前是什么样子?他以后又会怎样?其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板书课题)这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纷纷打开课本,迫不及待地读起来。2011年秋季,我在讲《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开篇词: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在上《社戏》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我们很多同学小时候甚至到现在都愿意随妈妈到外婆家去,鲁迅也是如此。他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同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步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品格。那里的人、事和生活,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在他四十一岁时,写下了回忆那段生活的文章——《社戏》。现在,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外婆的故乡去看看吧。这段导语是由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出文章,使之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动人情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得益匪浅。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回忆我的母亲》时,教师以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叙述,目的是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开始就向作者靠拢。这样一个开场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对“我的母亲”的深切怀念之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在教学《秋天》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吟诵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今天,我们越过溪水的欢歌,飞过秋鸟的啼鸣,走进秋天,走进一个幽静的世界,走进秋天迎来一片丰收的岁月,走进秋天,回味一个思念的季节,现在,让我们走进四川本土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领略秋的风采,聆听秋的诉说吧!开篇词令同学们神采飞扬,大家翻开书本就大声地朗诵起来,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的心情也特别舒畅!
从容说课,是一堂好课的开端,巧妙地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总之,膏药一张全靠各自的熬炼,只要课堂导引的方法得当,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互动 个性化
引言
阅读应该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不应该让老师替他们阅读。语文阅读的教学,根本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及情感上的体验,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再创造,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感受及个性化的认识,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1]。现在的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可以有更多精力关注每个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体验,尊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引导。这样,这种人数较少的教学就为语文阅读个性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1.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创造更加宽广的阅读环境
在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和谐、轻松的阅读环境,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教学形式灵活进行安排。
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课本产生亲近感,从而兴致盎然地进行阅读,从而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更能感受到文章的美好。比如,可以让学生采取分角色表演或是进行分段朗读等形式,这样就可以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比如,我在教学《孤独之旅》的时候,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清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曲。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就会懂得:只有经历风吹雨打,才能出现绚烂明丽的彩虹,从而更好地进入到文章的情境。文本的内容与歌曲交相辉映,使整个课堂处于积极的氛围之中。这些活动非常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
1.2要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多交流,设置教学环境要灵活。
教师要依据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灵活地设置学生的座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我在教学《知取生辰纲》的时候,因为该文章戏剧性比较突出,动作性比较强,所以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对学生的座位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周围的学生欣赏其他学生的表演,并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更轻松的环境,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中。
2.要弹性备课,用发散性的思维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行引导
教师为了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行引导,除了对教材备课外,还要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和情境,从而用发散性思维带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教师还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分歧加以适当的调整与引导,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比如,在教学《杨修之死》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到底是谁该对杨修的死负主要责任?是谁的过错?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说是杨修导致自己的死亡。也有的人说是因为曹操嫉贤妒能才导致杨修的死亡。学生各抒己见,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乘势追问:面对这样的曹操,如果你是杨修,你又该怎么做?此时,学生的兴致颇高,有的说要见机行事,有的说要跳槽,有的说要保护自己。这样通过我的弹性设计,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获得了全新的感受,充分张扬了个性化阅读。
3.加强学生与文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的平等,使教师、学生、课文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从而使学生与文本更贴近,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我在教学《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发现学生对“胡屠户”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临时将改变教学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阅读,让他们与“胡屠户”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在学生阅读完以后,我让学生给“胡屠户”加个形容词,有的学生说庸俗势力,有的学生说邋遢粗俗,有的说前倨后恭。我在对学生的想法加以肯定的同时,让他们进行辩论,让他们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并让他们修正及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就可以与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既体验到文章的内涵,又展现自己的个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启迪。
4.巧妙地纠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将学生引向纵深阅读
在小班授课的过程中,虽然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还会出现在阅读上不到位的现象。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并不代表就是放任他们去阅读[2]。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向纵深阅读。
结语
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个性化阅读,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字:语文 阅读 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仅限于每节课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能把各种信息编织成精彩的图画,以此创造机会让学生陶醉在高水平作品的欣赏中,并主动发展成为积极的读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拘于形式化,教学目标并不清晰,过多的依赖教参,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与思考性。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被动学习,教学忽略了挖掘文本内涵
受教育功利性的影响,虽然教师知道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的课堂上仍然是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生怕遗漏了哪个生字、词语、句子,学生考试做不出来,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由于教师讲解、提问的时间太多,课堂的大半时间,学生忙于应对,导致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很难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的也少,学生自己思考交流的时间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看似教师绘声绘色的讲了一节课却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兴趣,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潜心会本文,根本上为挖掘出文本的内涵。
(二)课内阅读缺乏教学目标,课外阅读缺少秩序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缺乏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只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建议去进行教材解读,没有经过自己的内化吸收,对目标的把握自然不到位。有的教师只从自己教的角度出发,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细读研读文本,就与实际相脱离了。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很高的积极性,充满了兴趣,但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好的计划,不知道读些什么好,一般是遇到什么读什么,遇到喜欢的内容就一口气读完,不喜欢的内容随手翻翻就扔。也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没有良好的指导,一些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教学无关,因而很少指导。
(三)缺乏合作学习,自主阅读未被重视
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代替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极其少,虽然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虽然多了,课堂热闹了,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却少了。阅读过程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满足于听懂讲解和被动的训练,缺少举一反三主动迁移运用的能力。师生缺乏合作阅读,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从而导致阅读效率始终徘徊在低层次上。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空间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本身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场域,如何在知识达成的基础上做到阅读教学的松弛有效,将阅读与表达融为一体。针对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将给出适宜的阅读教学改进策略,试图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阅读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阅读教学提前预设的问题繁琐细密,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把学生“诱骗”、“钳制”、“强迫”到一条预设的具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路径上。而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则在教学设计上“条理化”、“框架化”,“板块化”,粗线条的弹性设计情景。问题的问域宽、解答的答距长,思维强度大,课堂教学将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如“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精彩?”这种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可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在阅读任何文本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身临其境,注重对文本感情基调的真实把握,提倡学生在阅读中的合作与分享,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写读后感、书评等,在交流探讨中激发思想的火花,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再现,也能有效补充学生原有经验中的不足。
(二)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建立不同的教学类型,强化课型创新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构建学生的心灵家园,为其未来打好扎实的精神基础。提出明确适度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一种或几种课型!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 教师可以将课型设计为课本剧表演,让同学们自行组合,再进行表演。由于每个人的表演风格不同,使得每个组的表演都各具特色,通过这样的表演,可以让学生们加强对范进等人物当时的心理的把握。复述也是很好的课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知识底蕴。他是在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复述看起来很枯燥,实际上对学生理解与记忆课文都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能培养学生的条理性、逻辑性。让学生在记忆最佳时期积累一些规范的语言,其受益终生。
(三)激发学生的合理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主体意识继续发展其主体意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效率高的学生能够“看见”文中的人物、活动以及活动展开的细节,而阅读效率低的学生则往往存在阅读障碍,他们无法对文本进行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中心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知整体,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进而发挥合乎逻辑的创造性见解,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勇于表达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与感悟,相互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强化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不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学术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职责应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他将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明确指向学科体系的现有结论;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恰恰相反, 教师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按照合作学习的实际需要,提供信息,启发思路, 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某些已有结论进行质疑,探究不同的结论,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冬梅.2013.合作学习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日语听力课为例[J].现代语文,2013年第12期
[2]邹佳华.20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
[3]赵冬梅.2014.论室町喜剧狂言的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2014年第5期
[4]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年7期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际、机械死板背教条,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不能以史为鉴,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历史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堂实效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提高实效性,离不开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课堂内容。提高实效性,就要围绕这三个主要要素进行改进、充实和提高。下面就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教师是学生学习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教师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品格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现代的教学理念及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强调思维创新,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思路中解放出来,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现代化”。
二、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兴趣,学生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主体。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现在中央十套播出的《百家讲坛》,涉及很多关于历史的知识,观点新颖,语言幽默,很多学生都喜欢看,在社会上的反响也很好,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把其中的内容带到课堂上来,既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开创性的思维。
如讲到“美国的诞生”时,先展示美国国旗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美国国旗有何特点?13条线代表什么?50个星代表什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求知欲望。接着设问当今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于干涉他国内政。可是在200多年前,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呢?这样的设疑,较直截了当地提问更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要以设疑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产生兴趣,带着疑问探究知识,乐在其中,既可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又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并随时做出调整,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手段。
1.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实课堂内容,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遗址、遗物等,可见历史也是生动、形象、具体的,情景性强。但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通过电影、电视、声音、投影、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再现历史现象,完善知识传递媒介,调动一切视听感觉,使抽象的知识尽可能地具有形象、生动的特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讲“明清科举制度的衰落”时,我播放“范进中举”的图片,把语文的内容和历史相结合,利用学生记忆中有关范进的形象,更深刻地理解“八股取士”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又如讲《九・一八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材料,我在讲课前先放一曲《在松花江上》,营造学习气氛,然后带着感情讲解有关内容,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再如讲“三大战役”时,我让学生看《伟大的战略决战》电影。这样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历史场景、事件和人物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思想、性格等差异性,因材施教,并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初中知识基础、自身性格都存在差异性,在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该看到这些差异,并根据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从课程目标到教材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评估分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1]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概括地说,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匮乏。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合作学习交流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现代生活中,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因此,现代教育必然提倡合作学习,通过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合作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同龄的玩伴,再加上长辈的溺爱,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果他们在学校还是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中,久而久之,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和孤僻,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分工后的合作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所以提倡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合理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去参与,去探索,去寻找问题,解决一些疑难。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时间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人,是很难指望他去开拓、去创新的。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开创了更大的空间,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要深入实践,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探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集体主队精神,锤炼了战胜困难的意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到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固然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将终身受益,而且科学方法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
(1)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学会记笔记。这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的起点。读书是学生能够读懂教材,形象地再现历史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其中关键的词语,并归纳其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提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会读书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记笔记则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学生把课本、教师传授的内容,经过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进行不断整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时还要善于带着问题观察,抓重点,抓本质。
(2)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一是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思维时空,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求异;二是培养学生掩卷而思,富于联想的习惯;三是学生形成先思后问,问后多思的思维习惯。实践表明,只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而获取的知识,才是深刻的,才是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能力的。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前者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这是学习的基础;从后者中不断寻找方法和规律,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
(3)指导学生学会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学会创新。首先,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即在思维上为学生留有“空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发现,特别在进行一项探索性的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去创新;其次应指导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包括发现规律的系统思维,反面分析的逆向思维,由点到面的概念思维,全面考虑的辩证思维,直觉思考和顿悟思维和求异寻同的敛散思维等。
综上所述,只要充分重视教师水平,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历史教学就能真正收到实效,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因此得到切实保证。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还在不断探索中,应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更好地运用在教学上,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