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05:4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 中国非法移民多干低层次工作 价格战是低层次的吗? 谈谈针对低层次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在中低层次的学生中开展探究性教学 初中科学课堂中低层次学生形成及对策研究 试论好奇在作文中的低层次反映及其疏导 低层次英语学习者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社会工作理论视域下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措施探索 社会资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探析 就业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任”的流失及重构 和谐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探索与构建 多元文化视域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审视 巧实力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研究 试论和谐视域下大学生健康就业观的培育 基于和谐视域下大学生健康就业观的培育 专业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新媒体视域下青年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调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硕博士应聘城管引关注,被指挤压本科生就业岗位[EB/OL]..
[3] 长安大学招保卫要求硕士学历过英语六级[EB/OL]..
[4] 周立新.要对人才高消费行为说“不”[J].中国公务员,2000(3):6-7.
[5] 刘洁,李荃辉.人才高消费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07(9):19-20.
[6] 武毅英.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33.
[7] 武毅英,洪文建.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3):15-26.
[8] 武毅英.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0.
[9] [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 王香丽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l):1-22.
[10] 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32―34.
[11] 刘宏伟,王晓璐.社会分层视角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114―116.
[12] 陈永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3):81―89.
[13] 武毅英,王影.经济增长、高教发展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定量分析[J].江苏高教,2005(4):118―120.
[14] 郭新华,吴融.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非一致性变动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2):83―86.
[15] 叶爱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基于类型结构调整的视野[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80―104.
[16] 任艳青.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基于层次结构调整的视野[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9.
[17] 王小五.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基于科类结构调整的视野[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60.
[18] 张凌寒,王宏卫.大学生选择性失业与高校就业指导优化[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47―49.
[19] 武毅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学审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21―124.
[20] 于洪霞.毕业生就业情况与高校专业调整――基于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59.
Analysis on the “Low-Level Job” Phenomenon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Theory” Sight
WU Yi-ying CHEN Xiao-long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就业成才为最终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
1首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1.1大学生彭凶卫观的内涵
对大学生就业观这一概念的阐述,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等过程中形成的。第三,大学生彭凶仑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就业心理动机、就业理想、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实现途径等方面。
1.2大学生就业观的联正
1.2.1时代性
大学生彭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相连。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80年代的大学生就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90年代以后,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21世纪的大学生则受市场经济竞争浪潮的影响,在双向选择之间寻找就业机会,同时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队伍愈加庞大。
1.2.2差异性
纵向看,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教育体制转变,大学生就业观也有较大落差,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从横向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因就业单,位分布的地域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1.2.3矛盾性
社会的发展强化了跨世纪青年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心理。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自主择业,又担心竞争失败;既想去自己当老板一自主创业,又害怕遭受挫折;既想通过社会人际关系促就业关系就业,又害怕不正之风;既渴望早日工作又担心难以适应;即想满足生活需要、又想寻求利于个人发展空间。
1.3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和现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为外部因素,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为内部因素。
1.3.1外部因素
1.3.11社会因素
第一,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二,社会通过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以及权威知名人士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第三,社会习俗和才象统职业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型文化,因而社会习俗和传统耳业观有着强调“学而优则仕”,这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1.3.12高校因素。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高存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更有部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欠佳,容易出现问题。
1.3.1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父母通过言行、经验教习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二是父母参与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帮助子女获得理想职业。三是平时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的大学生,缺乏主见,在职业选择上乐于接受父母的选择和安排。
1.3.2内部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内部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程度较低,特是与就业有关的专业倾向、个人兴趣等认识不足。另外,对环境认识不足以及心理素质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尤其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在家庭过多宠爱、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从而影响就业工作。
2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早期的就业观教育
就业观教育是我们高校要从早期就要着手教育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和家庭都应重视的问题。在新生一人学,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就业工作动员,从早期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就业观,尤其从新生开始进行实践,增加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从而早期体会就业工作,做好就业准备。
2.2教育学生在就业工作中要争取主动。一是主动走出校门,参与市场竞争,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教育学生具备强烈的主动自荐意识,敢于和善于积极地推销自我、展现自我,沉着自信,树立自主自强、自我创新的就业观,这对毕业生顶利完成就业工作剥必要。三是主动完善自我,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面试的着装艺术和语言表达等艺术,以便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四是教育学生毕业后自己主动创业,主动开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2.3通过开展就业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就业储备意识
要通过举行就业工作总结研讨会和就业招聘会,将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及时反馈给在校的学生,如面试技巧的掌握,简历的制作,与用人单位的交流等。学院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举行了就业招聘会,在校全体学生者惨与了这次招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早期与就业市场接触,第一时间储备就业相关资历,为就业做好铺垫02008年我院还举行了个人简历大赛,指导简历的重要性和关键点;另外,在2008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体学生都制定计划,规划大学四年如何度过,取得什么样成绩,将来拿什么找工作,找什么工作等。这些活动有利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2.4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就业影响度,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牢牢把握各种有利的宣传口径,作为广告效应,要通过各种国际和国内大赛的参赛资格,把握获奖的宣传效应,增加学校和学院的良好社会声誉,从而拓宽就业的信息渠道,为学生争取就业招聘信息,进一步增力目就业祛码。把握各种专业展览、论坛以及国际影展等大型活动的宣传途径,将专业优势凸显出来,赢得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让学生大开眼界,满足对专业的渴望,同时为就业奠定基础。
2.5走出去,了解市场;引回来,借鉴经验
就业工作实现走出去一主动争取就业机会,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推荐学生,促进就业;引进来--邀请前来招聘、开办就业讲座,借鉴市场用人需求,合理培养人才。学院2009年的实习基地走访,更加结合金融危机后就业市场的不稳定等因素,了解单位的人事情况,分析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和用人需求等现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工作。
2.6教学改革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要加决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接轨,教学中多增加实习实践的课程,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7积极开展健康心理教育辅导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面临的突出社会性问题,文章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提出了提高和稳定毕业就业率的途径和方法,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背景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而往届未实现就业的也为数不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这些数字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就业率仍然有待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提高和稳定大学生就业率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
二、影响就业率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
1.社会因素
(1)人口众多,劳动力规模庞大。根据国务院2004年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预测,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还有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特殊的国情使得就业环境日趋紧张。[2]
(2)大学扩招政策。大学扩招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作为短期的经济调节手段,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趋近大众化。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
(3)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度。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尽完善,传统的人事制度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户籍、人员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一些规定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申报审批手续复杂,户籍制度制约着用人单位,使它们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在一些大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甚至没有进人指标。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责权不清,就业政策相互冲突,许多毕业生就业政策难以实施。
(4)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以前,国有企业是我国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轨改制时期,其生产经营还尚未走出困境,保持持续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再加上下岗职工的压力,它们不可能拥有太大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它们需要大学生但接收大学生的数量十分有限。
(5)用人单位用人不规范,存在就业歧视。目前社会普遍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增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学历歧视,博士、研究生抢手,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不在考虑范围。事实上,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是不相等的,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就业中,还存在着户籍、性别、经验等的歧视,尤其是女性要经历怀孕、生育和哺乳的过程,一些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拒绝招收女性,这给女性求职带来很大的障碍,也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6)各地区需求毕业生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接收毕业生的数量会多些,反之就很少。从各地就业需求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需求大,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积极性较高,而在广大基层和西部需求的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在专业上理工科相对比较好一些,而文科专业毕业生需求相对较少,造成文科就业率比较低。
2.学校方面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高校为了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增加热门专业和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导致这些专业重复建设,而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紧跟市场的需求,加大调研力度,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
(2)就业指导不全面。很多高校没有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指导,让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树立就业观念,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科学地利用大学的宝贵时间;或者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就业指导老师业务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校时学习盲目,对自己没有长远的规划,综合能力不强,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3]
3.家庭方面
父母的认识观念传统保守,认为孩子大学毕业获得高学历后就能有高收入。而高校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投资又比较高,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大学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对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父母的偏见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和压力。使大学生择业门槛很高,只有高待遇的工作才会考虑,而实际上自己又没有很强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择业时眼高手低,浮躁不务实。[4]
4.学生自身的原因
(1)综合素质不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大增,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发展片面,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5]缺少对自己的耐力、毅力等的培养,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等,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型、创新型、外向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这些人才都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很满意。
(2)择业观念陈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业期望值较高。当前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是大学生看重的重要指标,对广大基层与欠发达地方较少考虑。第二,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6]择业过程中将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看重国家编制单位,而较少考虑在工作中是否发挥自己所学专长。以在国有单位工作,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追求高收入工作,而不看重长远的发展。总体来说,毕业生期望在工资待遇高、稳定、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就业,集中在非常少量的工作上,这样就加剧了择业难度。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稳定和提高大学业生就业率,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1.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高校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借鉴并引进欧美国家高等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围绕市场进行调研,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的特色研究,开设新专业。使课程有特色,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有计划地淘汰和增加专业,保证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新的、实用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
2.改变传统教学内容与形式
高质量的教学保障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因此在课堂内除传授教学内容外,还要补充大量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能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更生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注意扩展课程内容,能从理论的讲解延伸到应用领域,从一个专业联系到另一个专业,从一个行业渗透到另一个行业,进而开阔学生就业思路;改变教学形式,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通过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引导学生利用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术,真正地将科研应用到教学之中。学生的科学研究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及时关注并检查学生的研究结果,纠正研究中的错误,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将部分课程章节让学生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且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就业面试时能展现出自信、沉稳的良好素质。[7]
3.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就业指导,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一部分。建立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就业指导老师要结合大学各阶段的特点,给予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四年学习有收获,有目标,加快与就业市场接轨并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一年级,主要给学生提供关于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前景和职业方向指导;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指导学生关注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司的招考信息,并提供相应咨询。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与用人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就业后,及时调查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8]
4.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广泛拓宽学生实践就业渠道
大、中小企业向高校提供实践岗位和工作,而学校又向企业输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广泛建立实训基地,让毕业生和企业各取所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保证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录用环节相结合。通过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为毕业生择业开拓畅通的渠道,培养更多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树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观念,建立学校为主导,各系院为基础,毕业班班主任负责的就业指导体制,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业内声望高、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向社会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他们回母校举行座谈会并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析总结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掌握其所在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提前向社会毕业生信息,及时把单位招聘毕业生信息公布,进行网上双向选择,使供需双方沟通更便捷,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9]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实习
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看重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侧重的是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校时,花大量的时间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跟不上市场社会的需要。社会实践对于大多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通过实践,不仅对以后的工作和环境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还能更好地夯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团队配合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过实践经验的学生会更加自信,待人接物也更得体,处理问题也更高效。只有真正提高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力途径。高校可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聘用理论知识和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各年级进行分层次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由创业型大学生再创造出更多的新行业和新岗位。[10]
7.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与西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开发中西部战略以来,广大的基层和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大学生要关注国家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等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避免盲目从众,择业功利,选择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去锻炼。降低期望值,调整心态,积极投身到西部和基层的工作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1]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edu.163.com/special/00293I4H/mycosjiuye.html.
[2]谭秀环.试析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J].工作研究,2010,(16):64.
[3]邵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立足于择业观念的转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6).
[4]李艳彦,等.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0,
(12):52.
[5]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J].宏观资讯,2007,(3):155-156.
[6]张明胜.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浅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5):74-75.
[7]徐伟,苏瑛.完善专业课教学环节提高就业率[J].中国科技信息,2006,(6):172-173.
[8]黄光许.当前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09,(23):495.
[9]尚恒志.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和方法[J].学术论坛,2009,(15).
论文摘要: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能否科学,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要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更新大学生就业观是首要的、根本的经济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热点话题探讨了多年,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难”的问题。实际上,当前我们所面对的就业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局部难”。”事实上,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里,要找到能发挥专业优势、薪水待遇适宜、有大好前途的职位,是很困难,可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却有广阔天地等待大学生去建功立业,一些传统行业和新兴的服务业也期待着大学生的加盟,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不难。所以,真正存在人才高消费问题的不是全中国,而只是在城市,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是在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才会出现,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需先去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问题。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选择薪水高、环境好、前景好和机遇多的城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或者说是读书价值观未能与时俱进。我们的读书观里有着根深蒂固的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的思想。每一个孩子从儿时接收到的教育信息和潜在暗示都是指向地位、财富、荣耀等等,带有明显欲望色彩。孩子从三四岁或者更小的时候起就开始学习这个特长、那个特长,每天背的书包就像压在他们心头的物欲的巨石,背负起为“做人上人”的重担。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求学观念的根本问题。
教育向城市倾斜。从教材选编、施教者培养方向、教学实施过程到教育效果评定,乃至人人都恐惧的高考及其他一些有关学历的考试,城市人口都占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很多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绝大多数也是以城市为指向的。农林水院校吸引学生的原因是费用低、分数低。不乐观的前景迫使学校开设一些与本校特色相去甚远的专业,最终,在这种氛围下成长、拥有这种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适合也不愿意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就业。这样,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拥挤在城市,甚至自愿在城市做个待业青年也不去农村需要的岗位。
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调整价值观培养模式比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改进就业方式、完善就业体系更重要。许多文章都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态度”最成问题。
当代就业观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发挥自己能力与才干,同时又能服务于社会的岗位(这一岗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非固定的)上工作,就是就业。这是一种弹性而广泛的就业。较传统的刚性而狭义的就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可容性和流动性。而择业是建立在就业的基础上,是指在几个就业方向中做出选择,这个选择指向就是其价值观念的体现。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市场的需求,都要求毕业生顺应潮流,重新认识、上学、求知的价值,正视各种职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
1,积极竞争的意识和健康平和的心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心态,敢于竞争,变被动为主动。全国每年要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集中实现就业,这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不把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显然是难以顺利就业的。
大学生就业要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更应该有个平和的心态,不必急功近利和要求很高的待遇,这种做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作为求职者到底是追求高工资,还是追求个人发展的机会,用人单位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应届毕业生一定要认真对待选择的第一个岗位,顺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换。大学生特别容易走自信乃至自傲的极端,在稍遇挫折后便走向自卑乃至自弃的极端。在竞争中要努力做最强的,但并不一定是现实中最强的,竞争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大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平和心度,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失败要认真分析原因,调整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竞争成功更要平和冷静,且不可骄傲自满。
2、健全高尚的人格和多向流动的选择
大学生不仅要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追求社会理想,而且也应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大学生更应该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更应该讲诚信。大学生应该坚持并努力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要尔虞我诈、相互低毁、弄虚作假。大学生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策略和技巧去争取理想的岗位。
大学生要打破一步到位、终身不变的就业观,改变将稳定作为生活第一要求的人生观。在市场经济时代,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心理是就业的最大障碍。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流动,资金、商品要流动,人力资源也同样要流动,因此也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毕业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而要学会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毕业生的流动就业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一部分毕业生,特别是部分专科毕业生,不再强求找一个固定的就业单位,而是毕业时将户口迁回生源地,把档案托管在工作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哪里找到岗位就在哪里就业,这也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方便。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增加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自主权,同时也难免出现毕业生想去的单位进不去,用人单位想要的毕业生要不来的现象。因此,每年全国一百多万毕业生,其中有少数毕业生一时落实不到岗位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暂时性待业,大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必须适应新的情况,在观念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自主创业的魄力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自主创业是指毕业生不参加传统意义上的就业,通过采取单干、合伙创业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的“创新之路”。诚然,自主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自主创业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国家提倡发展私营经济,鼓励自主创业。而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就更应该成为自主创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的领头羊。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乃至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牢固地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因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现代职业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之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四、服务基层的责任和投身农村的观念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科教兴国”的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迫切需要大量优秀毕业生投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传播星火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农村的广阔天地也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如果毕业生只是留在城市就业,那么,就业的路子会越走越窄。从现实和发展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能只靠城市生源,更不能仅在城市就业。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了,也需要并能容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求职,更有可能成为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黑龙江省提出的“村村大学生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面提供了政策支持。
五、发挥专长的追求和综合发展的准备
【关键词】就业 高校 大学生 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就业已从“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体制逐步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复杂化对高等院校就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及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浅淡拙见,以为探讨。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自1999年的扩招开始,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扩大,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2010年创历史最高峰达到63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导致大学生毕业就业紧张,应届毕业生待业人数也逐年增多。尤其受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好多企业岗位削减、破产倒闭,导致很多毕业生未就业就先失业的现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短时间内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和成绩是不容质疑的,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供给是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发展和需要的。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就业引导力度不够,学生择业观念仍不能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考的录取几率逐年上升,增加了城镇居民、乡村孩子进一步受教育的程度,人口素质正大幅度提升,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是国家高等教育提倡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理念所在。然而思想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虽然学校也在做一定的宣传,但是力度仍然不够,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认清形势,在毕业后择业问题上,就业的观点依然停留在以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大学毕业生就意味着是“社会精英”,需要有一个与大学身份相符合体面工作。因此,家长与孩子就出现过分注重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地理位置及待遇等现象。这样势必造成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很多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为了寻求一份所谓的稳定的工作而导致就业问题一拖再拖,有的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以考研、读博等升学的方式来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造成许多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2、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内容仍然以讲解就业政策法规、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求职择业技巧等方面为主,而对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与测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内容还相对比较缺乏。而且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不力,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学生对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不感兴趣,认为课程内容旧、信息少,甚至严重脱离实际。在一些学校,就业指导讲座主要由院系一级安排,各系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的人力和能力来开设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较为实用的课程体系,更没有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同时学校的就业工作也没有形成较为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一些学校除了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外,学校缺少系统的、有目的地向社会毕业生生源信息,不能主动地与人才市场合作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而是任由学生毫无目的地在各种招聘会上来回奔波。
3、高校专业就业指导人员不足,普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教育部已多次强调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足量的专职人员,但是由于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目前全国各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仍然不足,就业指导人员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由“包分配”制度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从事这项工作的部门也从“毕分办”换成了“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性质变了,而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却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学习,加之有些学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很少,每天疲于应付上级检查、用人单位和学生咨询,根本无暇顾及深入研究、全面指导,也很难主动联络、不断开拓,更难开展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同时也顾不上进修提高,更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深化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转变毕业生择业就业观念
(1)加强对大学生毕业就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广播、讲座、就业指导课程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引导,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明白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绝对稳定的职业或“铁饭碗”是不可能的,学生应该转变传统的岗位终身制、职业终生制的观念,树立职业流动观念。职业变动、先就业再择业已成为现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目标与规划,在入学之初就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与社会实践计划,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不断的职业教育,引导学生及早形成就业意识,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就业目标,即自己希望将来能在什么样的单位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希望能取得什么样的事业高度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方向、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在大学学习阶段进行就业准备。
(2)开设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在进行就业规划指导的同时,也应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要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不仅包括创业成功所要的知识还有继续管理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以及社会交往的知识。其次,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新的创业教育理念,真正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总之,学校应该不断地加大就业形势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改变择业的观念,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让学生及早制定职业规划,进而有方向、有目的地去学习,从思想上软化学生的就业理念。
2、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毋庸质疑,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与政府的投入下,高校的学生就业管理工作越来越专业化、正规化。然而,在如此紧张的就业形势下,现在的就业服务体系并不能使我们满意。因此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网络服务功能
首先,学校网站要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网页,内容包括国家就业政策、专业介绍、招聘单位信息、签约指导、职业规划指导、职业测评、专家网上课堂等。其次,学校要成立就业服务小组,并在网上公布服务小组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职责。要在网上公布相关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及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再次,学校还要在网上设立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在线答疑”、QQ、邮箱等,使得就业指导老师、学生工作人员与毕业生不定期进行网上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求职意向,及时给予指导,有相关就业信息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与毕业生联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2)丰富就业指导内涵
学校应根据学生在每一学年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例如:学生刚入学时要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工作,在了解专业基础知识框架结构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大二时要指导学生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同时进一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和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毕业时,辅导员和导师就要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通过组织模拟招聘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预演或模拟面试,强化求职技巧。
(3)完善就业保障环节
首先,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第一,利用各级领导和专业教师的社会资源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第二,通过校企联合,选择专业对口、有潜力、发展空间大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第三,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力量不断扩充新的就业基地。
其次,校外就业实习与校内毕业论文相结合。学院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要求毕业生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实习单位和学校可以单独也可以共同完成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的关系,又为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订单式办学”,提高就业的针对性。发挥本地教学资源优势,培养本地技能型人才,既可解决当地就业,又能减少教育成本。因此学校要积极和企业联合,根据企业所需要开办专业、进行课程设置,专门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
3、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人员自身的发展将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学生的客观条件出发,从学生的主观兴趣、愿望入手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实际的就业选择。因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
(1)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就业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政府、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机会。对于现有的就业指导老师,要充分发挥政府培训部门及各省教育厅对高校统筹管理的作用,立足本省,加大培训的力度。根据就业指导教师的个人知识情况,组织各种培训、进修、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活动,强化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鼓励、协助教师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技能。就业指导队伍必须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拓宽学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才能得到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专业化进程。
(2)引进新的师资,调整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
针对就业工作指导人员不足的问题,高校应该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在补充新鲜血液时,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不能用考核行政工作人员的标准来选拔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而是要把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补充到就业工作队伍中来。目前,我国就业工作制度改革正日益深化,出现的各类新问题使就业工作纷繁复杂,就业指导人员要透过种种复杂的现象,对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提出适合学生特点的职业发展方向。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性格、年龄特征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合理地搭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结构,才能增强高校培养人才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规划未来,顺利地求职择业。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考核是检验就业指导人员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要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制。定期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议,对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考核先进或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制定就业指导人员学习研究制度,保证学习质量,定期检查学习研究成果。同时,要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真正为学生服务,把就业指导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总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一所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提高社会声誉的支柱,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不断探索新的就业管理方法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业工作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的原则,需要政府、学校和学生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天责.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技术研究.2004(3).
[2]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十七大报告全文.南方周末.2007.3.25.
[4]袁畅.论高校开设职业指导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职教论坛,2004年11月号(中)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数据,2008、2009、2010年各类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559万、610万、630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杠杆。就业工作的好坏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情况突出
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之后,存在着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超过了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这一层次数量的需求;二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其中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和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原因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情况尤为突出。
2.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经从“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市场也由以学历为主导变为以能力素质为主导。就业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就业观念随之变化,但是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统包统分”的时代,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而是消极等待机会的来临,或是过分依赖家长,等待家里帮助找工作;缺乏忧患意识,不能理解社会的激烈竞争,在校期间不能打好专业基础和锤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就业定位存在偏差,片面地理解工作岗位的性质,追求教师岗位、公务员岗位等稳定工作以及追求薪酬高、名气大的岗位的心理,非某些单位不去,耽误了自己对就业时机的总体把握。
3.高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无法直接达到就业岗位的要求
首先,由于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其次,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于理论和科研的现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弱,操作性差,专业知识单一,缺少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实践性、复合型的人才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最后,由于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使在大学学习期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仅没有踏实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本专业前沿知识,而且也缺少就业岗位对自身其他能力要求的认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职业技能。
4.高校就业工作体系有待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就业工作研究,从而指导和推动本校的就业工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高校的就业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在研究中侧重于理论研究,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不能产生较好的实际效果的缺点。
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实现途径
就业门路不仅仅是指毕业生的具体就业途径,还应该包括为毕业生寻找就业途径的一切工作准备和创造的有利条件。在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有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的情况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面向市场办学,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一是根据地区产业经济特点,增设和建设品牌及特色专业;二是加强新老学科的整合调整,大力扶持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新兴专业,调整或是暂停或是减少就业困难的专业。
(2)高校课程的设置和高校专业设置一样,要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根据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确保课程设置尽量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实现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顺利接轨。
(3)要注重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该与时俱进,兼顾甚至是加大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所占的教学比重,在课堂教学中也能达到增强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2.完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1)完善高校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首先,要完善高校内部的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就是要有统一的就业工作领导机构,要理顺各级就业工作机构关系,明确目标、任务以及明确的工作步骤,增强就业工作的组织性。其次,要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包括就业目标管理、就业工作队伍管理、就业激励机制、就业工作保障等,使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能力。要注重一线就业工作队伍,特别是政治辅导员的就业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就业工作的能力,提高高校就业工作的成效。一是要注重政治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学习机制,拓宽辅导员的就业知识面,锤炼其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的能力和就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重视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切实落实奖励机制,并在地位上和职业发展上给予一定的机会。
3.更新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的更新,不单单是指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还应该包括学生家长、高校以及就业指导老师就业观念的更新。
(1)毕业生应该端正就业态度,以积极的心态,主动了解就业信息和参加应聘活动,改变寻找终身职业、非国有单位不去的想法,依赖家人等找工作,盲目追求高薪以及过分要求专业对口的误区。 转贴于
(2)学生家长要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如过分重视到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缺少对孩子的了解,按照自己的意愿单方面主导孩子的就业方向;缺少就业的长远规划和前瞻性眼光,只关注当前的焦点工作岗位等等。要从整体上了解就业市场的形势,树立起灵活就业的观念,及时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就业情况。
(3)高校也要更新观念,特别是在学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就业管理机制等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
同时,就业指导老师,如政治辅导员,不应把自身的就业工作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解答政策性工作上,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学生的就业动态、心理情况,真正为学生的就业做出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是关键。
(1)夯实毕业生的专业基础,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要求。就是在校期间,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要使毕业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解决学生专业不对口,或是对口专业学生能力不足的情况。
(2)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效果,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注重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增强职业素养。在夯实大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毕业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创业以及创新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另外,高校还可以引进包括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多种形式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加强项目培训质量管理,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获取就业门槛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
5.积极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开展市场调研,选择适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区域和行业,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如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联系目标区域和行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联系,发挥其资源优势,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组织单位到校举办专场咨询会;通过高校的校友资源、毕业生资源,构建就业资源网络等等。
最后,高校在进行就业市场开拓的同时,应注重学校的整体形象宣传,在用人单位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用人单位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主动吸引用人单位到校选聘毕业生。
6.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工作,增强信息的有效使用,注重就业资源的积累
及时、准确将有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传达给每一名毕业生,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对就业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人员应通过正规、权威的渠道,获取符合高校专业和学生特点的就业信息,并对获取的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出就业信息的主要内容;其次,要通过高效的信息渠道,如高校网络平台、就业信息员、QQ群等,及时通知到毕业生;再次,要注重对就业信息进行跟踪,建立就业信息反馈制度。对于有效的或是产生了工作成果的就业信息,还应该建立优质信息资料库,方便以后就业工作联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高校就业指导,重视实习实践平台的建设等途径和方式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1]洪环.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
论文关键词:就业 更新思想 指导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包分命、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方式。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了诸多的矛后和困惑,迫切雷要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带助。笔者认为应从更街思忽砚念、充实指导内容以及拓展实现方式子方面做好大毕生就业指手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方式。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了诸多的矛盾和困惑,迫切需要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帮助。笔者认为应从更新思想观念、充实指导内容以及拓展实现方式等方面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就业得导工作的认识
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改革,其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的以管理为主、被动落实分配计划,转变为以“双向选择”服务为主,主动开拓就业市场,全方位地开展就业指导。在这种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首先,从重视程度上,应认识到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关系到学校生存的重要指标,没有学生的生存就没有学校的生存;其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学生部门的事,而是从学校领导到每个普通职工所有人的事,应该调动校内外所有力量参与其中;第三,从指导对象上,应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不只是面向应届毕业生,而是面向所有的年级,要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第四,从指导的职能上,应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不单纯是一个行政和服务单位,更是一个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就业教育;第五,从指导的重点上,应认识到就业指导不仅注重就业安置,而且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重视加强培训和辅助发展。
2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选择职业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等学校如何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使大学生把职业选择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与素质拓展计划结合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2.1职业生涯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是指通过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科学地规划学习、生活、工作和职业选择,达到人与职业的优化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就业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大学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设计、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可以从大学生职业个性、兴趣的心理测试人手,指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对自己将来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并且以此为目标不断塑造自己的品质特征,不断培养专业奉献精神,向更高目标奋进,向高级人才方向发展。
2.2择业心理指导
择业心理指导是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手段,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常识、自我认知、择业决策、就业准备、面试技巧和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启发大学生自助的过程。(1)问题解决式。大学生因缺乏有关个人的或环境的信息而产生问题,就业指导老师通过提供有关信息,澄清问题,协助大学生处理特定的事情或做出决定(z)能力培养式。这种心理辅导不仅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具体问题,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其他适应能力,为大学生未来自行解决职业问题创造条件。通过较长时间的心理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使他们能运用学到的方法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
2.3就业观指导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关键。虽然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政府统包统分的制度已基本改变,但是大学生(包括家长)在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因此高校各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要将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解释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联系起来,切实转变大学生必须留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享受高工资、好待遇的就业观念。同时转变重“就业”轻“创业”的现象,要在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有所突破,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教育,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实现自我创业、自谋发展。
2.4毕业生就业指导
第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理念。在择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辅导,把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以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学生的就业,使学生能够终身收益,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培训,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直到学生通过自己的双向选择走上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通过职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它们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技巧,确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3勇于创新不断拓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实现方式
尽管大学生有寻求职业指导的客观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对此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和经费不足,职业指导和服务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职业咨询工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学科建设是龙头
就业咨询、指导是一门专业,高等院校应以必修课程的形式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的范畴,并通过各种途径将其建成一门重点学科。
3.2合格的指导老师是关键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需要一定专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职的职业咨询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就业咨询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不仅要建立健全专门的机构、编制和制度,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员,还要培养一支班主任、辅导员在内的兼职队伍,并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最终建立一支专家化、专业化的咨询指导队伍。
3.3机构建设是基本条件
目前,已有不少大学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是仅作为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忙于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大学生就业咨询指导工作。必须改革当前就业机构的布局,进行科学设置和配置,设立学生就业咨询与辅导室。
论文摘要: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构建方面的探讨,对创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当前我国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很远,与国内重点大学差距很远,就是距离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也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就业指导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对地方院校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思想状况及就业意向调查、就业指导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快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院校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规定,以不少于教师和学生人数1:500的配置标准,尽快配齐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人员。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地方院校普遍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就业指导教师通过讲授就业指导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咨询答疑,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职业岗位特点、人才需求动态、人才素质要求等,可不断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头脑。根据就业宁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寻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遇到不断积累新经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从地方院校的实际出发,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知识体系
地方院校作为一种专门的办学机构,要有明确的办学目的,要按照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有选择地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教育。
地方院校应当将就业指导工作纳人学校系统的教学计划体系中,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校教育的就业指导功能。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系统地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掌握选择专业与职业的能力,开展职业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具体化的指导与帮助。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形势和政策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基本内容。就业形势指导要在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走势情况下,根据就业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分学科、专业、学历和行业发展情况全面准确地向学生分析形势。通过形势分析,让学生清醒地认清就业形势,并结合就业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迎接各种挑战,并正确定位择业,努力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应当以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就业政策指导包括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和规范,如大学生就业机制、工作程序,档案、户口转寄和存放的有关规定,以及违约及调整改派的处理等规定,同时也包括地方和高校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如优生优荐政策、公务员选拔推荐政策、就业招聘会的组织管理等。就业指导的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准确掌握就业政策和办法,按照政策和办法的规定规范自己的择业行为,并明确自己的责、权、利,避免择业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维护正常的就业秩序,确保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择业心理指导是就业指导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不仅会遇到种种外部障碍,还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大学生择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困难的心理调整和适应的历程。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能否顺利择业就业至关重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把择业心理指导放在重要位置。大学生择业心理应从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着手,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分析就业形势和择业倾向,正确对待就业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用人单位等。同时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坚持换位思考、走出就业焦虑的心理误区,克服依赖心理、走出盲从误区,克服保守思想、正视挫折和失败,走出自卑心理误区,正视现实状况,保持平常心态,走出心理误区。
重视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指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体制和机制的相应变革,为大学生提供的发展空间与展现才华的舞台在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社会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开办自己的企业。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有利于缓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就业压力,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指导,可以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如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管理才能、身体素质及科学的经营头脑等,智慧潜能如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财务税收知识、法律知识等,风险投资常识如高风险、高收人、分散投资等,创业指导的基本方式包括参观学习、成功人士专题讲座、课堂典型案例分析等。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创业,并及时加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锻炼,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调查研究,重视理论对就业指导实践的指导作用
地方院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调查和工作实践。调查研究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途径,也是就业指导工作者的基本功,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摸清情况,准确掌握信息,做到胸中有数。通过调查研究,可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在分析综合后,能掌握学生就业的基本心态,掌握就业的基本形势,了解就业政策的基本走向,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特点,以及工作中须不断改进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不断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同时,就业指导工作者须积极参加就业实践工作,了解就业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开展日常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处理日常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拓展和维护就业市场的基本途径等,要通过就业工作实践,把就业指导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运用和检验,不断总结就业实践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指导师。
要重视毕业生生存状况.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毕业生从自己工作的切身感受中体验到的社会对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正确协调处理人际和社会关系的方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母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等。调研的主要途径包括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到用人单位或者要求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等。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加强和校友的感情联络,充分调动校友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校友所在单位的协调和联系,巩固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是根据校友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以现身说教的方法或典型事例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四是在广泛征求校友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和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改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思想状况和就业意向的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专业认识、就业态度、职业理想和目标、职业稳定度、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标准、择业手段和途径、影响择业的主要观念和择业的心理素质及求职前的心态等,调研的途径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调研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就业心态、就业观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加强对地方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调研的内容应包括社会未来几年对各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以及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情况,如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外语和计算机过级要求、社会实践工作情况、综合技能要求、专业和知识结构、性别、学历层次等。调研的对象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调研的方式可采用通讯、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对大学生人数和专业需求状况的调研,一是有利于拓展和巩固大学生就业市场,二是有利于依据切实可靠的数据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和指导,三是有利于高校根据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大学生素质要求情况的调研,有利于高校结合社会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四、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
全程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就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就业观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从进人高校就开始关注就业,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并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而这就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价值取向,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改变就业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关健,并给出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引导策略。
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61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亚纳入2009年工作要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此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就要引导毕业生主动地树立符合当前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压力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007年毕业生为478.97万人,2008年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裁员也给毕业生心理增加了就业压力。据新华网最新进行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显示,91.0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5.3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妖
2.就业供求仍有矛质,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模式进人到大众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业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虽然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些企业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每年的社会用工需求,与社会的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而言,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竟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不存在。但每年却有25%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这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单位范围扩大,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16%, 19.93%. 16.33%, 14.29%,选择合资企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久所占比例分别为12.84%和7.35%。另一份网络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单位无所谓、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是37.27%. 20.86%. 19.30% 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以上数据显示选择稳定的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毕业生就业面已经慢慢地扩大。
2.大学生就业地区范围扩大,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对于在校生来说,26.6%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北京,36.7%选择上海,24.2%选择广州,12.5%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另一份网络调查毕业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66.91%选择是,而只有33.09%的人选择否。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刚走上社会的萃萃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毕业生不再把这些地区当作找工作的必须地,而是转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择业观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高达57.47%,而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业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分别为5.49%和7.36%。但是部分毕业生职业规划缺乏,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且在就业选择中易盲目而行。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原则,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准确理解什么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盲目就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兴趣出发,往往对所面对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估计不准,工作中会明显缺少责任感,导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担心为别人培养人术在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银。
4.大学生就业注重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公司发展前景分别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视人才程度分别占18.45%和18.04%。大学生就业更注重就业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愿景,他们也更加重视单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希望得到学习深造、专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环境。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过高的期望值也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失落。就业中过多的挫折,会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费,也使毕业生官己为顺利择业设置了障碍。
5.大学生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在压力下觉得还是从众有把握。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就业价值观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就业行为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适应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企业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人就业市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所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调整好就业心态,从而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面。
2.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看,大多数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像赶集一样,没目标、没准备,靠碰运气,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个人职业愿景要有充分认识,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个人需求等方面,对就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清楚个人的职业愿景,或对企业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会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
3.引导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由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匾乏的现状,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且对于大学生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使创业热情不高。创业给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毕业生要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注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学习帐务财务、金融、税收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创业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调节状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三是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一、大众化教育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论文摘要]本文简单陈述目前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时心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扫除工作盲区,即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辅导工作的对策。
几年的大学生涯即将过去的时候,就业往往成为每个大学生的最后一次检验。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也常常在这个时候形成矛盾,矛盾产生压力,压力的长久积聚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资料显示,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上都有合理的流程、专业的人员、完整的模式。可见,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切忌让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辅导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一)焦躁不安型
焦躁不安的心理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大学生毕业时无法对就业前景进行客观正确的认识而引发的一种不安的心理状态。面对着蜂拥而至的就业信息,大学生在最初的喜出望外之后,要面对着强大的心理负担,担心自己是否足够优秀,这个工作岗位是否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及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会造成终身的遗憾等现象。特别是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如果周围的同学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自己的前途却还未定的情况下,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自暴自弃型
许多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那些毕业于普通学校以及专业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心理,总是认为自己的条件不够优秀,以至于在求职过程,总是瞻前顾后、对自己的言行过于小心谨慎,而与用人单位面谈时不是语无伦次、面红耳赤,就是过于紧张,结果不甚理想,继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往往在求职之前踌躇满志,但在真正求职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引发受挫心理,进而也导致自暴自弃心理。
(三)骄傲自负型
与自卑怯懦问题相反的是,许多大学生现在还存在这样的心理——认为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寒窗苦读了数十载,毕业之后理应有一个体面优厚的工作。这种骄傲自负的心理是由于毕业生缺乏对自我正确定位所引起的。他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的就业形势以及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而盲目地去追求专业对口、工作体面、薪资优厚这些条件,结果常常是碰壁。这样的就业心理也很常见,如不加以引导,容易产生恶性循环,不仅常碰壁,更会错失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主观原因
1.缺乏竞争意识
长期的学生生活使的大学生对于社会的竞争缺乏了解。面临就业时,需要各种能力来展现自己,比如:面试、就业材料的总结、择业能力等,这些是书本里没有,需要自己锻炼、体会出来,这时候如果缺乏足够的竞争意识,很容易在竞争中淘汰下来,产生就业心理压力。
2.缺乏紧迫感
相比社会,校园生活的竞争性较弱,因此,很多大学生对就业缺乏紧迫感,对就业认识存在偏差。紧迫感的缺乏容易引起懒惰心理,懒惰心理又会造成积极性的缺乏,这是形成不闻不问就业心理问题的关键诱因。
3.角色调整能力弱
面对就业时,最先需要的就是自身角色的转换,既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缺乏这样的角色调整能力,思想准备不够、心理准备缺乏。比如:面试的时候着装不能正式,谈吐的时候言语依然天真,做事的时候思想还是幼稚。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原因
社会层面的因素是产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一环。首先,大学扩招的社会趋势。大学扩招的社会趋势直接导致了人才的拥挤。其次,用人单位的“病态”心理。大专学历就能胜任的工作要本科,本科学历就能做好的要硕士,硕士学历就能完成的要博士,正是这样一种“病态”用人心理造成很多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压力。第三,社会用人的新发展与学校教材的老套路。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产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需要对应的、能够适应时展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然而很多高校的教材、教案都是沿用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老套路,知识无法更新、观念无法转变,于是就产生了双方的供需矛盾。
2.来自学校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很大一部分出于学校的忽视。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块盲区,这是普遍现象。首先,很大一部分院校缺失心理咨询机构。即使有些学校有,但在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资金的投入都只是形同虚设。其次,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资料匮乏。目前,国内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教材几乎空白。大部分院校更侧重于就业技巧的指导,或是一般的心理辅导。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请一些专家传授面试技巧,形式较单一,内容较空泛。第三,缺少专门、专业的就业心理辅导师。很大一部分高校的心理辅导师是辅导员或是一些搞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兼任。由于这些兼任的老师,较少受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使得他们在就业心理辅导的知识、技术、经验等方面远远不足,导致了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有量无质。
3.家庭原因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时刻受到“温室”环境的影响。第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庭的就业理念,家里希望子女能去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等观念极易给大学生带去就业心理压力。就业时,父母的强加引导与大学生的“自主就业观”形成矛盾,而矛盾常常是心理压力的诱因。第二,家长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惠主义”意识,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工作轻松、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择业误区。第三,“无法顾及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来自农村、山区的大学生身上,由于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就业观念不敏感,导致自己子女在就业选择上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
三、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对策
(一)正确自我评价, 转变就业观念
有些毕业生在职业取向上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往往眼高手低,使自己的心理定位和择业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让自己成为潜在雇主需求研究专家,知己知彼,才能在就业中取胜。此外还要积极调适职业抱负,不断增强自主择业意识,树立长远职业发展观念,放弃求绝对“铁饭碗”, “一次到位”的观念,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或再创业”的方法,在不断提高自己社会生存能力和工作经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升就业力,增强就业信心
目前一些毕业生受实惠效应吸引,被眼前利益左右,变的目光短浅,难成大志,有些平时不注重积累锻炼,临近毕业时想借助各类辅导班突击就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招考和面试。如果要用一百分来衡量,关于简历和面试的技巧大概只占10%左右的重要性,剩下的要在写简历和面试过程前完成的准备工作要占到80%多的重要性。毕业生要脚踏实地,仔细认真作好每一步工作,要有从点滴做起,一步步走向成功顶峰的心理准备,克服好高柔情骛远。提升自身就业力:一是在校期间,积极争取担任学生干部,这是提高执行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最佳途径之一;二是注意多积累社会资本,多渠道的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社会实践,兼职,担任各种社会职务扩大人际交往,这些都是积累社会资本的过程;三是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广泛涉猎其它知识。尽早做好职业规划,清晰进行自我定位后,积极考取相关证书,做到。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的资源,有条件的要把握住各种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要相信自己的才能,做客观的分析,满怀信心地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要以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斗志,乐观的心情,必胜的信念,创新的意识,充满信心,主动出击,向自己理想的工作目标冲刺。
(三)学会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冲突
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如意,要掌握和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如:(1)适度宣泄法:因遭受挫折造成紧张、焦虑的情绪时,可向师长,亲友倾诉,甚至痛哭一场,求的劝慰,也可通过体育锻炼的方法减压。(2)合理情绪疗法:在择业中遇到困难,产生心理困惑,其实是受一些不合理观念的影响,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来自我调适,摆脱消极的情绪。(3)自我转化法:可将自己的情绪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如学习知识技能,外出旅游等,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从而达到心理平衡。此外还有补偿法,松弛训练法,环境调节等方法来缓解就业择业中遇到的心理冲突。
四、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渐渐成为高校德育、思政工作的盲区。如何清除这块盲区必须受到每个高校的重视。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前景,也影响到各个高校德育、思政工作的质量。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如何来寻求对策,使得大学生能够排除心理障碍,以最好、最轻松的心态迎接就业。尤其是高校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它是解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心理压力的最前线工作。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高校学生毕业工作摸索,有以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制
体制是行动的指南,是行动的准则。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制,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性。要把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下达相关的文件通知,把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落实到学校、学院、专业以及每一位老师的头上。
(二)把就业指导理念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
就业指导工作不只是纯粹的介绍就业形式、政策、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的理念应该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查与应用,更是对大学生自身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验,这样的能力不是仅靠最后一段时间就能拥有,必须通过几年时间不断地学习、实践、提高而逐步积累起来的。这就需要学校把就业指导这项工作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让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从入学就开始养成,让每个学生清楚地知道就业、择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当学生经过几年的就业指导理念的熏陶以及能力的锻炼,那么当他们真正面临就业时,就会大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达到“防范与未然”。
(三)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就业心理辅导质量
就业心理辅导的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开展,我们可以联系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等,通过与他们开展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质量。他们的专业性、实用性、针对性都能直接的给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提供参考答案,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而推进高校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徐伟东.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成因及特征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 曾恒.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J].高教论坛,2008,(1).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别歧视 成因 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高校女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歧视现象可谓是多种多样的,她们在工作的道路上更是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的情形大体分为以下几类,具体表现为:
(一)直接拒绝型歧视
所谓直接拒绝,就是在招聘员工时明确表示将不录用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因为这种招聘违反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
(二)内在型歧视
所谓内在型歧视,是指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并不明确表示不聘用女大学生,但是其在具体录用过程中,会选择忽略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在对女性求职者进行面试时,会因为其“女性身份”从而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有份调查显示,有超过59%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被淘汰的,但是男生的淘汰比例则相对较小。
(三)学历歧视
在校园招聘中,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学历要求相比男生来说偏高一点,很多企业在招聘是采取同等条件下男士优先的原则。甚至一些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应聘的女性是博士、硕士等学位作为硬性标准。但实际上招聘的岗位是一个专科生都可以胜任的岗位。这不仅损害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同时也造成了无谓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阻碍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因素探析及不良效果
女大学生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但在就业大军中却处于劣势。这并不是偶然的个例现象,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传统观念的因素
受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女性生来就被认为比男性弱势,“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在劳动力市场盛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女性工作者的能力判断,并且这种影响力是持久的。即使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就业对人的要求更高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女性通过同等的升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和男性相比拥有同样的竞争能力,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足以抵抗传统的思想观念。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让招聘单位片面地夸大女性的负面效应。企业单纯的认为男性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效益,女性反而会有太多的麻烦。让很多优秀的女大学生连进入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心仪的企业给拒之门外。
(二)女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首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女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存在偏差。在长期“男强女弱”的思潮熏陶中,女大学生普遍认同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比不上男生。面对同一岗位的竞争,认为男生有天生的优势。
其次,面对就业问题,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出国留学来逃避这个问题。在就业问题上缺乏主动性。另外,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父母都女儿的期望就是安稳就好。再给子女的就业建议中大多偏重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最后,女大学生自身对职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在毕业之前,过多地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少想到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导致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嫉妒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相比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男生,女大学生当然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聘用女大学生的成本太高
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通常都是二十三左右的年龄,在参加工作一两年后就会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接踵而来的就是漫长的婚假和产假。暂且不论女大学生的能力和男生的能力差距,用人单位培养一个新人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个刚培养成熟的员工就要让你带薪休假,现在岗位多数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女大学生休婚嫁产假对用人单位来说无疑是痛苦和无比麻烦的。所以在招聘时对女大学生就是拒绝的。
(四)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有相关法律条文明令禁止就业歧视的存在,《宪法》《劳动法》等都有相关条文说明女性与男性都共同拥有平等的就业和择业权利,但是大多数法律条文只是原则上的要求,对于用人在做出有关性别歧视的行为后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女大学生在遭受性别歧视后。没有合适的渠道或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就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打球的机会,这些法律法规也无法起到保护女性劳动者的作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仍然存在以性别为由拒绝聘用女大学生。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企业的法律责任。让企业从根本上杜绝性别歧视行为的存在,让女性劳动者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女性劳动者具有平等择业和就业的机会。
(五)造成违背社会公平论的不良效果
女大学生就业时所遭受的性别歧视严重侵犯了就业者的平等就业权利,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业歧视的存在,打击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让她们失去很多展现才能的机会,同时,对女性的歧视,更是助长了男性主义的社会偏见。不利于“男尊女卑”封建观念的消除。同样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男大学生可以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女大学校却要受到各种歧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怎么能说社会是公平的呢?
(六)不利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毕业,很多大四的女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工作。开始斥巨资打造自己。漂亮的衣服,各式各样的化妆品,美到没朋友的证件照。都只是想让自己的简历可以脱颖而出。因为很多用人单位把更多的关注目光都放在了所谓的“美女”身上。招聘现场就像是选美比赛。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扭曲了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所谓学校上的好不如嫁人嫁的好。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不再好好学习,认为毕业后能嫁给高富帅才是王道。如果女大学生都这样不思进取,那么我想我国在就业市场上将会流失一批人才。所以,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性别歧视十分不利于女性群体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三、关于解决女大学生性别歧视的路径探析
(一)把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充分考虑女性特点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劳动力的主要基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充分考虑女性工作者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女大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重点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在开设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增加技能型课程的开设。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注重对女生自尊自爱的教育,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通过社会实践的机会,全方面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二)鼓励支持女大学生创业
鼓励支持女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鼓励带动更多的女大学生实现就业。我国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项目用来扶持女大学生创业计划。给女大学校自主创业提供平台,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同时,针对女大学生研发的创业项目国家在税收上可以酌情给予减免。
(三)完善维护女性就业权利的法律法规
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问题不仅是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制定法律法规是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比如在德国,如果用人单位对员工做出了性别歧视的行为,员工有权向用人单位索取三个月的报酬。用人单位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自然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我国应该在制定《就业促进法》的同时也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对违反就业歧视的行为出台具体的惩罚措施。以保障女大学生以及全体女性劳动者得到充分就业。另外,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不仅是给女性劳动者提供一个维权的部门,也是对用人单位的提醒,加大对平等就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平等就业的氛围。
(四)高校应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高校应该引导女大学生做好角色的转变,打破自己是弱女子的思维定式,树立全新的择业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考验,女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自己应聘岗位所需要的是怎么的人员,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所谓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在女大学生就业时,高校应该设立就业辅导机构,在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值等方面给予指导、培训。鼓励女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而不是消极地逃避就业。帮助女大学生总结经验,把握机会,达到女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目的。
四、结论
高校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所遭受到的性别歧视问题让很多实际上很优秀的毕业生无缘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也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存在问题,用人单位对于真正的人才没有清晰的标准。解决女大学生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国家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充分保障大学生得到充分就业。最后作为女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位。相信经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一位女大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舒榆.学术期刊:《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17期.
[2]张永红.学位论文:《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