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

时间:2022-09-04 05:47:40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

第1篇

一、引言

学科知识缺乏实用性,学习目的缺乏明确性,就业求职缺乏竞争性,面临这样的办学困境和挑战,中文专业应如何作出调整改革,已经成为时代性的课题。但治标不治本,不作根本之思的改革只能导致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混乱,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所起的功效也只能是小修小补。中文专业要因应时势变化和社会需要彻底改革,就必须正本清源,从反思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开始。

二、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症结

中文专业办学困境的根本症结在于它的学科理念:纯文学观念。纯文学观念从近代欧洲传入。所谓的纯文学指的是某类精神性和想象性的审美文本,与之相应的纯文学观念相信文学作为客体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其内在属性及规律的研究遂构建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学科。近代中国大学的设立,是接受西方学科理念与学术理念的结果。1910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成为最早的中文系。一百年来,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时有衍变,但依据纯文学的观念开设文学课,编写文学史,将文学作为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乃是基本的倾向和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政治干预文学的抗拒和反拨,强调文学的非功利性,对文学审美属性及内在规律的重视更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大学中文专业的纯文学性质进一步强化。概言之,百年中文专业教育已确立了以纯文学观念为根基的学科理念;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承认,这一学科理念的确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有其学理的、历史的合理性。

一方面,纯文学的理念固然偏离了传统文学经世致用的精神,学术研究的模式也背离了传统文学吟咏情性的传统,但是,作为它山之石,这两者都不失为我国文学传统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看,大学中文专业的设立,固然是基于西方学科观念、学术理念的引进,但彼时中国知识界仍绵延笼罩着“尚文”的文化传统,能够进入大学接受西式学术教育的,多是浸淫过四书五经、辞章帖括,旧学根基扎实的学人。有此文化传统作为根基,再加上西方观念和理念的冲击训练,故而大学中文教育所培养的这一代学人,得益于中西古今学问的汇通,无论是辞章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成绩斐然。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讨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第一,中国文化传统经过百年簸荡摧残,已濒于学绝道衰,文脉中断,进入大学接受中文教育的学子,其文学文化根基之浮浅可想而知。缺乏扎实的基础而奢谈中国文学研究,未免不切实际而沦为空中楼阁。第二,原来立足于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已让位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正趋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由扩招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更强化了学生对实用技能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死抱纯文学的学科理念,以研究型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培养人才,就难免胶柱鼓瑟了。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其局限和缺陷已经显而易见。

下面不妨从就业的角度略为分析。教育的功效,无非落实为知识、技能、人格素养三方面。依照纯文学观念、研究型理念所培养的中文本科人才,其知识优势在于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有学术价值,没有多少实用性。学生即使具备了从事文学研究或文学评论的基础,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要在高校或文学研究机构获取职位,还必须通过考研的途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才具备入职条件,因而这一就业方向对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并不现实。至于要任职中小学语文教师,则涉及教学技能素质的问题,需要兼修师范课程。况且依目前的就业形势,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位有限,竞争性也不小,许多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轻易入职。

中文专业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在公务员、文秘、媒体、出版社、企事业单位文员,包括企划、广告等职位领域。与其它专业相比,中文学生在这些职场上的竞争力应该表现为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为丰厚的人文素养两方面,主要适于从事文案和人事工作。但是,纯文学方面的技能和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学非所用,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技能方面,中文学生的写作技能倾向于文学写作而非实用写作,往往有文采而不切实,多数文案工作并不需要华丽的文采;素质方面,纯文学强调情感性精神性,它所滋养的人文素质未免偏狭,许多学生缺乏广阔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阅读人生、介入社会、批判现实的能力,往往有情感无思想,讲精神不实际,在职场竞争中其专业优势实在有限。纯文学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审美性探索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但也不必讳言,纯文学因而也是“小众”的文学,适于少数人的研究。纯文学观念下的中文专业,在本质上是培养精神贵族的专业,实际上也就是小众专业。正是这一局限性,在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人才倾向于应用型的今天,缺乏实用性的狭隘的纯文学观念已经成为限制、束缚中文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中文专业办学的出路

只有突破纯文学,回归大文学传统,依据大文学观念重铸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用以指导人才培养,才是中文专业办学的根本出路。大文学是我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传统。所谓文,其起点一方面出于纹身之“文”,甲骨文的“文”字,“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文为文”①;一方面出于形文之“文”,《周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谓“文,错画也,象交文。”文既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表达姿式,又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把握方式。对于个人,文包括“容之文”、“辞之文”、“德之文”②几个层面;对于大群,文等同于文化、文明,故“文”该摄一切人文。人文可籍由各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方式呈现,人文诉诸文字的表达,讲求法式规律,故谓之文学③。

广义的文学泛指一切有人文价值的文献;狭义的文学,则指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作品。讲究情采声韵之美的文学,不仅有表现情性的纯文学,也有干预现实的政教文学,还有大量与日用生活相关的实用文字。从研究的角度说,文学的根源和意义基于“文”,是人文的表达和体现。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通过文字达成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故而学习研究文学,其终极价值和意义也在于对人文的理解和表达。古典中国的这一文学大统,立足生命主体,介入社会现实,贯通大群文化,较诸封闭自足的精神性的纯文学,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适用性,它既包容纯文学,又重视文学在社会人生中的实用功能。以大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则大文学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征和要求:1.在知识类型上,文学教育既是通才教育,又是专才教育。

所谓通,指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人文通识;所谓专,指它培养的人才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较强的理解应用能力。通而能专,这是文学专业较诸其他专业的特殊性所在,也是通常所说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较诸纯文学理念,大文学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广阔的人文视野,是真正的通识型教育。2.在能力要求方面,大文学教育理念,既涵盖文学文献的解读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社会生活以及职场所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吟咏情性,更倾向于社会实用。3.在人格培养方面,大文学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教育对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重视这种人文素养的外在展现,即“文”在“言文”与“容文”的落实,是全面的素质型教育。依照大文学的理念,现有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有必要重构。大文学的外延不仅包括纯文学、实用文学,也包括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等的著作。大学中文教育,当然不可能让学生博通一切,但不妨在原来的语言类和文学类基础上,增加人文通识类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为人文类原典,还应包括部分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通论性课程等。这样,中文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文知识素养上也就较为全面了。此外,依据“文”的实质,所谓的人文素养,还应贯彻落实为个体的人格修养,这就需要设立修身实践类课程,包括培养“容文”的礼仪风度,训练“言文”的言语论辩,以及旨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的课程。

人文通识与修身实践,其他专业的学生同需修习,但于中文专业学生要求应更高,故当视为专业课程。至于现有文学类的课程,也应依大文学的理念调整其内容。目前的文学教材,文学理论主要围绕纯文学观念阐释文学问题;文学史论则主要依据纯文学观念研究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评价文学作品;而所谓的文学作品,基本上局限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体裁。因而,当务之急,应以大文学观为指导思想,编写适合的文学教材。文学理论应兼容纯文学与实用文学,文学史应该是开放的“大文学史”———文学史的内容向社会历史文化延伸,文学体裁拓展包容实用文体,文学评价也应注重文学参与干预社会现实的功效。完整的文学教育的内涵,由文学赏评、文学写作、文学史论、文学理论四个层次构成。赏评与写作是根基,史论与理论是提高。目前的文学教学,重知识重理论,属研究型的教学模式,而赏评与写作能力普遍被忽视。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未免显得常识丰富,趣味缺乏,理论不少,能力有限。学生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头重脚轻根底浅,要求其进行学术研究,无异于拔苗助长,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沦之为鸡肋,便是明证。故而,文学教学应以文学和文献的鉴赏阐释为主,以文学史、论的教学为辅,在增设经典导读课的同时减少史、论的课时。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赖以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但纯文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既无法有效地提高纯文学写作能力,也忽视实用写作的能力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纯文学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却又无法发挥。故而强化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样应以大文学观念为指导思想,立足社会现实和职业需求进行改革。做法可以有二:一是以实用写作为根基,通过公文、新闻、时评、社会调查等实用写作训练,既磨练文字表达信、达、雅的功夫,又锤炼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是发挥纯文学的优势,结合职业需求进行“创意写作”训练,有意识地“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①。或者,还不妨适当进行一些古典诗词歌赋及应用文体的创作训练,以承续传统文化的风雅。

第2篇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企业文化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方面,为什么我现在仍要关注企业文化基本内容的概念和定义?应该说。这是公司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基本内容,厘清企业文化一些重要内容的关系正是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能使我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基础并收到更好的建设实效;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上说,关注企业文化基本内容也是推进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需要。现在社会上有些理论工作者和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的认识、阐述仍然比较混乱。社会大背景告诉人们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亟待推进。想,公司是可以为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推进作出比较大的贡献的因为我公司有这方面理论研究的热情、勇气和实力。

今天由我先发言,根据管理沙龙的活动安排。就企业文化基本内容和几个概念的定义谈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

今天我的发言有两个内容: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二、企业观念文化的三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定义。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有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宗旨、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风尚、企业仪式、企业形象、企业标识、企业制度、企业英雄人物等等。而文化都是有其内容、形态结构的比如儒家伦理的四维、五常、八德、百行、比如易经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企业文化的内容有很多。再比如唯物辩证法的存在意识、三大规律,诸对范畴等等。从文化的形态结构上说,企业文化的诸多内容可分为三个大层次:最里面的一层是由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层次,外面一层是制度行为层次,最外面的物质文化层次。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三个层次全面推进的而从其性质上讲,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最重要的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衍生和外化。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抓好了精神文化建设就是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熟悉形式逻辑的同志都知道。而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最常用的下定义方法是揭示一个概念归附的属和种差。列宁说,下定义“首先就是把某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

此书给企业文化下了个定义: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中国电力出版社曾出版过《企业文化建设简要读本》一书。共同的信仰及价值观。之所以这样定义,基于我对企业文化本质的认识。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员工们长期的共同生活中自然会形成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此基础上,又进而生成了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久而久之,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形成了个人认为,这个定义不够理想,因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及价值观,还有很多内容。

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最近国务院国资委在一个文件中也给出了一个企业文化定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个人认为,这个定义也不够理想。企业管理理论只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形态。设备是文化、制度也是文化;行为是文化、服饰也是文化;思想教育是文化,技术监督也是文化;人本是文化,钱本也是文化。魏晋时有篇很有趣的嘲讽散文《钱神论》说“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假如一个企业只依靠钱来搞钱,能说就不是文化?肯定是一种企业文化,当然,肯定不是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

广义的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一个企业所创造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所指的企业文化是狭义的企业文化,认为。狭义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所创造或自然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且以经营理念为核心的一组精神观念与其外化存在总和。很明显,一个企业的狭义的企业文化不是该企业所创造或拥有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除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外,狭义的企业文化只是指全部财富中能体现具有特色的本企业精神观念的那部分内容。

二、企业观念文化的三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定义

企业观念文化有三个内容特别重要,即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即企业文化的有些概念都是拟人化的,就是赋予企业以人格,把一个企业当作一个人来说。

(一)关于企业经营理念

无论是否有计划地展开企业文化建设,一个企业。无论是否承认或宣告自己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存在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可以从企业的运作实践中看出他经营理念的存在经营理念的宣传上,有宣告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真实的经营理念是一致的也有宣告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真实的经营理念是不一致的

有的同志可能会联想到中外哲学史中的关于理和理念的概念。想,讨论经营理念时。这类概念应该参考,但不能完全套用,因为各个历史时期,东、西方各位大师所说的理和理念的涵义是不尽相同的

企业如何把好市场脉搏确定经营对象?企业经营的目的为了持续稳定地提升企业的素质,什么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的关于经营的对象、目的目标和主导方法的基本思想(做什么?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企业的各项活动正是这种基本思想的支配下展开的企业的作为空间里。更好地满足社会、出资人、客户和员工的合理需要,还是局限于某一两个方面?企业是不断自我加压、追求卓越,还是自然无为、安于现状?企业根据各自生存的具体条件,应该确定什么基本思路、采取什么基本方法来实现目标,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企业经营理念。一个企业实际的经营理念是否科学是企业是否能获得正确发展的前提。而经营理念的正确来自于企业决策层的精神境界、思想水平、理论和经验素养以及战略眼光。

第3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03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lead University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Education

TU Bing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1)

Abstract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is the key and c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nly with firm ideals and beliefs of the students to work hard to become,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Party socialist core values specified eighteen elucidate not only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direction, but also provides the basis and the bluepri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provides a clear path.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阐述之后,党的十报告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论断和新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是人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一定时期内的最高价值目标,能够给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精神力量。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通过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来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中,是引领大学生培养高尚理想信念的必经渠道,重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的理想信念教育迫在眉睫。在当前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碰撞,负面和消极影响的产生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

1.1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

人类历史实践早已证明,民族要自立自强,离不开人民的团结,政党要有战斗力,更离不开其成员的凝聚力。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曾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中明确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来抓,这便是我党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鲜活实例和现实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社会主义主导地位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所以说,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抱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奋斗终生,从而完成肩负的各项历史使命,这也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

1.2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

理想信念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身体和心智上趋于成熟,渴望在社会活动中展现自己,但同时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他们希望自己能被周围和社会所肯定,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有一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未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健全的人格。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时代,一方面,我国现处于“后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和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全球范围内意识形态的碰撞也日趋增加,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必须去接受和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如果一些消极的甚至是腐朽的东西占据了国内高校的主流价值观,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便会乘虚而入,既不利于高校对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这就要求高校与时俱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在社会变革时期对于复杂社会环境的辨析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

1.3 完成学生历史责任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精英教育已经逐渐转变成大众教育,曾经贵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高校里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更要有出彩的综合素质,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诚信意识、法治意识、敬业意识和友善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战略、社会规范和公民要求这三个层面对其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价值取向,在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之后,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而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重要主体,其价值观、科学观、利益观和职业观等都深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为国效力和奉献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对于充分发挥其自身才干,在为祖国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大有裨益。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便大学生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笔者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管理、校园文化和学生实践这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堂教学

高校的课堂教学在理论和情感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包括公共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两方面,又以公共课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高校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辅以各学科专业课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学科建设意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创造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思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并引导其真正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其次,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和生动的实例来调动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灵活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最后,要深入挖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资源,将专业教学和思想育人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学科的专业教学当中。

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管理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关心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将工作做到实处,给学生带来好处,必须依靠科学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校园管理。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败,高校中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在或明或暗地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完善高校教育工作机制,从整体部署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基层党组织和团学组织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配合相关部门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去,扎实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最后,在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和毕业就业指导等专题性工作的时候,开展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将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和自强教育等融入到工作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从而发自内心地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方面,只有这三方面协调发展才能树立全面健康的校园文化形象,激发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首先,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校园建筑、宣传栏和公用设施进行合理布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所,通过多种方式普及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在安全管理、住宿管理和综合考评等制度方面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利用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理想信念;最后,把握好校园文化的灵魂即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和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把握好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才能营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高校文化。

2.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实践

社会实践是检验理想信念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试金石,只有当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与现实生活休戚相关的时候,才能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识,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和践行者。高校校园里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成为一项长期且持续的重要工作,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对于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保障作用。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高校实践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原则,与企业、社区和社会机构等合作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科学合理地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锻炼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深化理解认识,达到教育效果。

基金项目:2014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拓展大学生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的研究”(JXGX DJKT.QN-201404)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南昌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12XSZ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现实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第4篇

企业导向阶段:传播的一元功能

企业导向阶段的营销观念一切以企业为中心,包括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生产观念是以生产者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思想,认为消费者会接受任何买得到、买得起的产品。因此,经营者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追求生产率和建立广阔的销售网络上。产品观念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认为产品是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总是喜欢质量最优、性能最好的产品。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精心制作上,根本不去考虑市场上的消费者是否真正接受这种产品。推销观念是以销售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认为消费者通常有购买迟钝或抗拒购买的表现,如果听其自然,消费者不会购买本企业太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大力开展推销和促销活动,剌激消费者购买。

广告理论酝酿于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时期,成长于推销观念时期,1900年美国学者哈洛盖尔在多年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科特在芝加哥的一次集会上,首次提出要把广告活动和广告工作的实践发展成为科学,1903年,他写成广告原理》一书,书中首次提出了科学广告的一般原则,第一次把广告当作一种学术理论来探讨。1905年,约翰肯尼迪为广告下了‘印在纸上的推销术”的不朽定义。908年,斯科特又编撰出版了广告心理学》一书。在1902年4905年,美国的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等高校开始讲授有关广告方面的课程。所有这些努力,为广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3年,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一书出版,对广告科学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926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市场学与广告学教师协会”对广告学开展了更加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写出了一批广告学的教材和书籍。随后,英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开展了广告学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许多广告人也开始对自己的从业经验进行总结,构建了众多流派的广告理论,如拉斯克尔的硬性推销理论”罗必凯的软性销售理论”

广告功能是伴随着广告的产生而显现的。从远古时期开始,广告就一直在自我摸索,寻找规律。经过最初自发的叫卖广告,到以印刷报纸为标志的近代广告的发展,近代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广告教育和管理开始成熟这一系列漫长的过程,终于出现了富有指导意义的广告理论,使现代广告步入了理性的经济时代。尽管广告的早期历史不详,但从广告词源上仍然可以追溯其最初的功能。据考证,英文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dverture”意思是‘我大喊大叫”约在1300年4475年中古英语时代出现了“dvertise”一词,最初含义仅是‘某一个人在注意某一件事”后来延伸为使某件事为大众所知悉”或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17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一词得以流行,约在18世纪初,广告真正与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原来带有静止意义的advertise被人们赋予了现代意义,转化为有活动色彩的Advertising”,广告己不单指某一个广告,其更多的是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可见,人类最初的广告活动,由于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经济不够发达,广告基本是以简单告白为主的,广告着眼于商品信息的传递,其功能单一,仅仅限于传播信息。

20世纪初,伴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兴起,广告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被正式确立,并逐渐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但在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时期,企业的主要精力还是着眼于生产,以向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为己任,广告也仅仅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诚如当年福特所说的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在求大于供的市场背景下,广告传递商品情报,仍然承担着商品信息告知的使命。

消费者导向阶段:传播、营销相统一的二元功能

消费者导向阶段的核心营销观念是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要达到企业目标,关键在于断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被公认为是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第一次革命”这一‘革命”要求企业把市场在生产中的位置颠倒过来,过去市场是生产过程的终点,而现在市场则成为生产过程的起点;过去是‘以产定销”而现在是‘以销定产”过去高压式的‘硬卖”转变为现在诱发式的‘软卖”整个营销活动建立在如何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出发点、以顾客为中心、整合营销、盈利性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四大支柱。

消费者导向阶段是广告理论的成熟时期。20世纪40年代,罗瑟瑞夫斯提出了独特的销售说辞”理论,在这个被称作‘产品至上”的时代,曾经一度执掌了广告理论的牛耳。随后,形象时代到来,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韦伯扬、威廉伯恩巴克等这些来自广告行业一线的广告大师,结合各自多年丰富的广告实践,以各种方式,夯实了广告理论大厦。大卫奥格威创立了品牌形象理论,李奥贝纳建立和发展了芝加哥广告学派”韦伯扬贡献了广告创意‘组合说”威廉伯恩巴克的广告理论被总结为ROI论……这些理论不仅在广告实践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作为现代广告理论中的经典而被后人传诵。20世纪70年代,艾里斯和杰特劳特提出定位”概念,并写了一系列名为定位时代》的文章,倡导起定位理论。2001年,在美国营销协会举办的20世纪营销理论的评比中,定位理论被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理论一改先前的广告理论由内向外一一从产品出发思考的模式,转而由外向内一一从消费者出发进行思考,改变了广告的发展,标志着策略至上时代的来临。1993年,美国西北大学的舒尔兹教授首次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现代广告。

活动一元化: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

事物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固然是由事物本身内在因素所决定的,但这是潜在的,要使事物的某种功能显现并且明确,人的需要则起着至关重要的确定性作用。而事物的潜在的功能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时期的人的需要和同一时期不同的人的需要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事物的功能的显现就会呈现出主次、变化和不断丰富的特点。广告的功能也是如此。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竞争的加剧,推销观念兴起。此前,约翰肯尼迪提出的广告主张广告是印在纸上的推销术”在理论上首次鲜明地表述了广告促销功能,得到广泛认同。拉斯科尔倡导的顿性推销理论”也迅速得以普及,更加明确地把广告的功能从单纯的‘传播”中提升出来并引向营销”随后,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出版,倡导预先占用权”认为广告的唯一目的便是实现销售,使得广告的基本功能进一步由‘传播”偏向于营销”20世纪60年代初,在市场营销观念勃兴的背景下,罗瑟瑞夫斯出版了实效的广告》把他提出的独特的销售说辞”浓缩为USP,鲜明地亮出了实效”的广告哲学,认为只有最终吸引人们来购买广告商品,广告才算有‘实效”广告成功与否,实效”是判断的基础。葛里宾则非常注重文字的力量和趣味性,认为广告的根本力量在于其文字的力量,并由此给出了一个广告人的定义:广告人就是把组合的文字放在一起以说服别人去购买商品的人。

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广告‘创意革命时期”也是市场营销观念高歌猛进的时代。‘创意革命时期”的三位代表人物和旗手——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大卫奥格威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广告学说,在进一步肯定广告营销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广告营销与传播的双重功能。李奥贝纳强调发掘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相信如何表达”与表达什么”同样重要。威廉伯恩巴克认为,仅有独特的销售说辞”是远远不够的,广告的处理方式与所说的内容同样重要。他解释说:‘你没有吸引力使人来看你的这页广告。因此,不管你在广告中说了什么,你都是在浪费金钱。”虽然大卫奥格威斩钉截铁地说过‘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否则就不做广告”但他同时又提出了品牌形象论,认为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从长远看,广告的目的再也不是直接追求短期的销售效果,而是传播品牌信息,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把管销”与传播”的双重功能并置于广告之上。

第5篇

关键词:设计;教育;本原哲学; 民族文化; 观念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80-03

一、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天人合一”论框架导向

中国早期的先秦时期,就对“天人合一”的概念有过阐述,它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用来解决天和人的哲学命题,从先秦时期开始到后来,对中国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早期对人与天的研究基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二者虽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但都没有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以及后来多位哲人对其重新论证和补充,最终形成“天人合一”的论点。[1]

201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艺术学独立为第十三个学科大类,艺术学下设四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艺术设计便是其一,如何在这个一级学科下建立这种理论框架或是理论研究点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天人合一”论在艺术设计领域主要应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理论思维阐述点,也就是在艺术设计教学及专业教学中,设计目的和设计切入点均可以以“天人合一”的理论来进行切入,以现代的设计观念来重新诠释这个本原哲学命题,从而来提升设计目的的厚度和广度,这一点在艺术设计二级和三级学科及专业中均可涉及。二是更为细化的专业教学强调,“天人合一”论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命题与专业衔接更为紧密的专业中,包括一些课程中,强调“天人合一”论。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家具设计等学科和专业领域,这样观念的渗入就更加具体化和更加形象化,成为我们设计的根性理论。

二、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和为美”论框架导向

“中和为美”论也是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文化沉淀的精髓,关于“中”与“和”的命题概念,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学说中,它是儒家学说的根本与主体,主要体现了人应具有包容的心境,对世间万物应采用中庸、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于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包容的心理同样势必会产生繁衍多样性,呈现多元的社会状态,“和”所解决的就是平和多元的问题。扩展到艺术领域内,需要对不同文化状态下的艺术形态进行整合,尤其是要解决某些艺术领域内形式与内容的相融合性,以及不同文化进行碰撞下的和谐性。[2]

在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早期关于“中和”是独立开来的。他是民族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中”强调的是“适当其时”与“恰如其分”,含有不偏不过,中庸一致的意思。 “和”中强调的是“促使协调差异达到和谐一致”,所以,最初这是两个哲学命题点,将“中”与“和”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是在《礼记•中庸》所阐述的。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

理解了概念的基本阐述,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适时地强调“中和为美”论,是建立本土文化框架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目前,受到当代艺术设计观念的影响,夸张、对比、观念、现代、后现代等较为极端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较广,与我们提出的“中和为美”论在教学中可能会有相悖,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及其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在适用于“中和为美”论的专业中可加大教学力度。所以说,主题确定方向。这一点在设计教育中应合理地把握。在艺术设计学科的二级学科中以框架性和大刚性的方式进行渗入,做到大的设计理论方向明确。在三级学科以及专业教学中可以编入具体的教学计划体系,做到具体的专业应用。

三、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有法”与“无法”的辩证关系论框架导向

严格说来,“有法”与“无法”应属于美学范畴,但与本原的哲学命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美学概念入手来进行阐述。早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对于“有法”与“无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均有所论述,它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问题的实质主要是研究如何对待艺术创作中的法度、秩序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一方面要强调“有法”,另外一方面,又要强调“无法”,主张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打破常规,但是二者的关系较为密切,是一种统一变化的辩证关系,大文豪坡曾经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指出“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3]说的其实就是在艺术领域内,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要有创新的精神,但是一定要在一定的法度之内进行变化,不要随意地不讲究章法,二者要辩证地认识。与现代的设计观念“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谋而合。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的园林设计,其主张无法与有法的统一,“造园有法,但亦无法,有法是规则,无法是创造,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成法”[4]就是对其最好的观点阐述。

在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早期的框架基本是苏联或是法国的模式,即便在今天掺杂了别的模式,但基本还是遵循着传统的大的框架和理论。[5]可以这样说,“有法”是学院派艺术形式所追寻的文化格式,但世界大融合的今天,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其大部分相对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来说是“无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如何做到二者的既对立又统一,是当代教学的难点与核心。要让学生既对“有法”的设计理念深入了解,又要在“有法”的框架下对其突破形成“无法”,这便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要把这种核心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的专业中来,细化到课程中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对于每门课程教师都是按照既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讲授,其实这便是教学中的“有法”,而在实际的设计环节,又希望学生的作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无法”了。关于本命题,可以说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设计课程,不论是学科大框架或是具体的专业教学课程,都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有法”与“无法”的辩证设计理论。

四、构建艺术设计中“艺术境界”论框架导向

关于“境界”的理论,在中国形成也较早,最初构建始于唐代,唐代早期,把“境”作为审美范畴来使用的一是王昌龄,二是皎然,三是刘禹锡,四是司徒空。最早的王昌龄在其“诗有三境”中主要是论述了“境界”的客体关系,没有上升到主体。皎然认为“境界”具有虚实结合而实质为虚的特点,对于“境界”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这一观点可以说较为深刻地体现了境界的最基本的特征。他所阐述观点内容也就是象内与象外的关系、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到了司徒空,他的核心观点是“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1]比较而言,司徒空的哲学观点较刘禹锡有所提高,但目前来讲,是刘禹锡奠定了这一哲学范畴的基本美学规定。关于“境界”作为一种美学范畴,虽然直到唐代才出现,但是其理论的萌芽却早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中孕育着。正如有的学者认为“境界学说是以老子美学以及庄子美学为基础的,离开老、庄美学,不可能把握境界学说的本质” [3]。

“境界”学说也称“意境”论,它是中国民族艺术所追求的极致,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含蓄的表现。不仅体现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中,也体现在园林艺术中,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也应用较广。在设计中它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内容,很多的设计落脚点最终要归于“意境”论的设计高度下。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的创意切入;环境艺术中的空间表现;绘画艺术中的形体变形和夸张等均与“境界”有直接的关系。从现代艺术设计中形式与内容方面而言,这里的“意”其实就是我们创作过程中内容的表现。任何艺术创作归根要体现在“意”的本原特征上。所以,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合理有序地把“境界”论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去。尤其是在一些能体现氛围、景象、心情、认同等情态下的设计中,应加大“意境”理论的诠释。如,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甚至家具设计专业中均可体现。

五、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中“神”与“形”的辩证关系论框架导向

关于“神”与“形”辩证关系的阐述,早期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认为,相对于我们一个人来说其身体是生是死、是美是丑,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的“身体”其实就是指外在的“形”),而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能否与道合一,达到完完全全的自然无为,这是老庄哲学的根本所在,所以,他提出了“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溃”的观点与主张,认为我们每个人应当做到“外其形骸”,不应该拘泥于物象的表面形式,而应重视表面形式以内的“神”,这里的神一般指我们生存的精神状态。因此,在他在《养生主》、《德充符》等文章中,以公文轩见右师、卫人哀骀它等故事,来说明形态虽然有些残缺但是要求的是神态的健全,神态健全了就不影响其真美,真正的美在神不在形。不过,庄子的形神观又有片面强调神的重要,而忽略了形态的客观存在,从理论与实际根据上来讲否定了形态的客观存在,从而否定形的意义与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到了汉代,《淮南子》中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又对庄子的观点有所修正,以神为形之君,以主观传神为主但是不否定客观形的作用,并且把这种思想运用到了多元的艺术创作中。发展到现代,形与神的理解一般指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于合理地论证“形”与“神”的辩证关系这一命题,一直以来人们强调的是统一与互相渗透,以“神”为主,也就是艺术上指的传神,这也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尤其在艺术造型领域内应用较广,但随着艺术形式的发展,设计领域也逐渐在向纯粹的造型艺术领域渗透,这不免会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涉及关于形与神的命题。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竭力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通常我们认为无神之形则称之为匠气,无形之神则称之为缥缈,对于神的理解,有时是物象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状态,有时是主观臆想与推断,有时是即时感慨,神必依附于形而出,而形不在多与少,到位就好,有时夸张,有时简约,有时繁杂,无一例外不为其神,[6]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种类和专业,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念渗入,尤其是在涉及造型艺术的专业领域内,如较为典型的动画设计专业,其中涉及的就比较广泛,从而把传统的美学观念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苗延荣.中国民族艺术[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宗白华.美学漫步[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庾宗庆.艺术本体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5]王刚.当代艺术对学院教育的影响[J]. 美术研究,2010,(3).

[6] 吕胜中.再见传统[M]. 北京:三联书店,2004.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Philosophy Framework in the System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LI Tao1, WANG Xiao-hua2, LIN Chong-hua2

(1.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050031,Hebei,China;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and Desig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300000,China)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 就业实践 长效机制建设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的重大民生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调动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更新。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论析

党的十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P29。显然,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就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根本价值判断标准,更是大学生就业实践价值诉求,从更深层次角度上讲是大学生包括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因此,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单一主体的概念,涉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各方面。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际,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大方面:第一,以人为本。全社会包括大学生自身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所作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更要尊重人才对社会所作的任何贡献,这样才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大学生也可以有尊严地服务社会发展。第二,劳动光荣。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发展规律,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的价值实现更离不开劳动。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理念,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三,共同理想。当代中国,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仅仅把人民团结在一起,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个理想看似远大,其实和当代大学生紧密相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人才缺乏仍然是瓶颈问题,不要因为人才分布不平衡而盲目地认为人才饱和。因此,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必须切实做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第四,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首先必须具有爱国精神,没有爱国精神,就谈不上奉献,更谈不上树立以国家需要为导向的就业理念。同样,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创新的主体代表,如果他们没有创新精神,国家的发展就失去活力和灵魂。第五,为人民服务。“再穷不能穷孩子”,大学生是家里的希望和骄傲,更是社会的“掌中宝”,社会各界及各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国家一直对教育进行高投入,全方位保障学生完成学业。家人的期待和国家的希望,报答父母、回报社会、奉献国家,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因此,在就业实践中,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有一种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理念。若有这样的价值理念指引,则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是切实可行的。第六,远大理想。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要为了远大的理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根本,准确定位自身职业岗位,通过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全面促进自身发展,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这是每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二、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实践中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

建构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和实践。我们在大学生就业实践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实践中推动当代大学生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借鉴党和理论界研究成果,基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实践,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如下。

(一)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深入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样的就业理念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就业核心价值理念,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思想道德品质,为后期的就业实践和工作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加强大学生多领域多岗位的社会及工作实践。仅理论的学习是不能让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是实践,同样检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就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只能是实践。只有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才能真正亲身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人民的伟大,为自己将来献身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坚定信念,为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提供可靠正确的经验参考,同时科学理性地评价未来面对的就业岗位。

(三)积极宣传、肯定并鼓励普通劳动人民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和努力事迹。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广大普通劳动人民的辛苦工作,就没有今天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繁荣。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但工作的本质是一样的。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最美导游文花枝、最美老师张丽莉等太多平凡的人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一定要学习并践行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的工作美德。

(四)当代大学生要结合实践充分认识理解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管人的理想多伟大,多绚丽,多美好,没有社会支持和帮助,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学会领悟和把握每个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只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因此,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努力,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给每位建设者全面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国家和社会要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和工作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当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非常多,有的单位引进大学毕业生程序正规,有的人才引进模式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大学生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只有社会提供更多的具有发展前途和温馨工作环境的工作岗位,才会形成更多大学生喜欢和坚守本职工作岗位的良好局面。

(六)当代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一个行业和职业的了解、熟悉、理解到喜欢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耳濡目染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家长及大学生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正确引导和身体力行对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长效机制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将持续快速发展,并转向质量发展阶段,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将持续存在,因此,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短时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长效建设机制。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长效机制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学校教育机制。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师和同学对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首先高校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明白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又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是很正常的事情,从而有效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毕业生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从而达到就业教育引导机制的效果。此外,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职业规划,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核心价值观培育,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就业指导课程是重要的平台,学校教学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全程融入就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后,为实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高校需要把握当前就业核心价值取向及毕业生的合理就业价值诉求,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

(二)社会认同机制。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诉求最终要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满足和检验。为了体现大学生的价值,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摆脱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认同行行出人才,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社会意识,同时,还要搭建让大学生充分展示实力和价值的舞台,这个舞台需要社会提供公平合理的工作岗位,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同时,制定合理的用人标准,细化岗位职责。确定科学招聘程序,择优录用,等等。

(三)政府服务机制。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将来都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党和政府要给大学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予人性化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政府一直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做出努力,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健全,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享受各项资助政策,感受国家温暖。作为受益者的大学生一定要立志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在感恩的实践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家庭鼓励机制。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家的理念非常浓重,家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家庭成员要及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定不能给其灌输“金钱万能论”的有关思想,这样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就业理念和工作岗位选择,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

(五)学生“内外兼修”机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有外在的努力,关键要看学生自我内化和消化。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其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自身学习的理论,通过自身修养进步而来的感悟和价值理念才是根深蒂固的,可以长期在实践中发生作用。当代大学生需要形成崇尚真善美、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此外,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就业压力,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乐观、坚定的信念;应注重处理信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全面看待事物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 普通高中 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充分体现了新语文教学对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的尊重。

立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 ,以中学语文课 “教什么 ” “怎么教 ”为落脚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方法论;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 ,增强自我反思、 自我发展能力等,为中学输送合格语文教师为目的。另外还要结合本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情况,当地中学情况等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关注高中新课改,提高学生理论素质

作为中学新课改引领者,通过教法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和语文课程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让学生了解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即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 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要学习 ,更要学会学习,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要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需要。 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那些为了就业而对学习有浮躁情绪的中学生无疑是当头一棒。可见,终身学习是 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 要素之一。培养师范生们牢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新课改的根本,因为他们是新课改的未来。帮助大学生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需要形成的教育基本观念以及语文课程新理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专业化的教师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等。随着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出现了新突破。语文科应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没有纯粹的言语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二者相离两 害,相融两利,必须实现言语个性与人文共性的统一。另外,语文读写听说智能和谐发展观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观等课程新理念, 对师范生将是很大的触动,他们必将弥补不足,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语文课程教学技能

目前中学教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大学教育面前。中学一线老师常常抱怨,大学老师没有教会我们 “如何教语文”。细心研究起来, “如何教语文”一语包含两层意思:语文课教什么 (内容);怎样教(方法 )。语文课教什么就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问题 ,新的课程资源理念告诉我们:课本要教,社会人生也要教;知识、 技能要教,经验 、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要教 。

三、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不同于以往汉语古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板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日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奄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 汉语音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回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索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同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在文学教学中发生彻底转业。

1、重新定位教师职业角色,成就学生,成就教师自我

普通高中教育是继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要使学生能终身发展,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在汉语苦文学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和能力结构,师德素养、人文关怀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拓展自己的素质,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展现出一种研究状态下的生存姿态。教师不只在关注、成就学生,也在享受工作,享受人生,感受幸福,获得尊严,充满自信地生活,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理想,因为这复杂而高尚的工作使自己高尚起来,获得自己的人生美的体验。

2、新课改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师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

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扎实而彻底的贯彻新课改精神和要求,达到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目的,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内容做起:改变传统的师德标准,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变“师道尊严”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习惯的话语权威到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并从学生成长和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整体素养着眼,给于具体的引导和辅助;有广博的社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知识构成应突出“杂”、“精”二字,既是一位杂家,熟知生活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并且了解理利的一般知识,又要通晓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四、新课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理念在全力解决我 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弊端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意义。

1、积累.整合: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通过阅读思考,领悟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养成独立的学风。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永恒的内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作出判断的。不过,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堂课,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憧憬课程改革远景时,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以以上“六度”为标准,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会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张德伟.当代教育新理念 [M].北京出版社,2O0 5.

[2]郑强.实施高中新课改前沿论坛 [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

第8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

在环境艺术教育及其实施过程中,人们对相关教育的信念、价值及教育活动规范会形成基本的认知与思想,这些针对环境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主张与意识就是环境艺术的教育观念。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特别是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通过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扬弃与现实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提炼出了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新环境艺术教育观念。这些新的环境艺术教育观念具有内在的特色与规律,既是当下现实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代表着未来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与实践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其特色观念的研究与总结具有重要的学科发展指导意义。

一、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

从教育理论层面看,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另一个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现代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过程正是由这两个主要内容互相作用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其中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是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最终目标,而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方法。没有目标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方法就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方法为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实质就是实现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从教育实践层面看,要实现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两个教育环节。首要环节是改变受教育对象一贯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课程的教与学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表现与发展。只有这样环境艺术的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获得自己需要的、向往的、思索探求的,使受教育者在环境艺术的学习中获得归属感,在学习及运用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的学习之中并形成独特的个性思维呢?这就需要做好另外一个实践环节,形成系统而形式多样的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积极接受环境艺术教育教学。在实际环境艺术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程式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与教学形式,使得很多学生只对环境艺术课程中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等的感性实践类课程保持兴趣,而排斥理论、思维等抽象理论课程。由此证明在实践教学中,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个性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使受教育者不断自觉地加强提升自身理论文化与综合修养是环境艺术特色教育实践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民族文化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长河里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特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尊崇的最高生活准则,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首先应将受教育者的基本精神生活规范涵盖在本民族精神特色之下。环境艺术教育应当承担弘扬极具个性精神化的民族特色教育责任,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本土民族化的引导。特别是在我国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中华民族特性,适应本国国情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以本民族独特的面貌培养本土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不同的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把从传统中汲取的营养与时代需求相融合就会孕育产生符合民族与国家时代精神的新的极具个性化特色的艺术设计形态。经过历史检验与完善的这种艺术设计形态,终将发展成为这个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传统成分。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也将在这种循环中变化发展。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传统设计风格的继承发扬,应融汇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之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与厚重传统文化的国家,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烙上了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民族特色,从而培养出蕴含中国文化特质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我国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要实现教育的本土民族化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求。一是注重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成分。教育学生学习与环境艺术学科有密切关系的文、史、哲等承载着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文学科内容,以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二是要对立统一地看待环境艺术教育中民族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关系。如今文化信息全球化,环境艺术教育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辅相成的结合发展,才能获得教育体系中本学科独特的地位与特色。具体来讲,在我国的环境艺术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改变以往只注重环境艺术专业技能教授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态度倾向。比如,可以通过逐年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分数线的方式来提高入学生源的文化素养水平;在教育教学模块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比重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选修或第二专业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学科交叉学习能力;增强外语学习与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获取与运用能力等。其次,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中增加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课程。比如,让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回归到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工艺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设计符号表达,在设计中自发继承传统设计精神理念,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自豪情感。最后,努力转变现有环境艺术教育中“重技巧轻理论”的教学态度。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不断丰富的理论素养才能使得设计之路走得更远,因此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规划体系中需要强化相关设计理论课程的教育。这些理论课程包括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密切相关的设计史类、方法论类、工程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丰富内容。

三、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地域差异观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正视环境教育的地域性差异,保留并培养各地区不同的环境艺术教育特点。比如,我们国家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环境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各地区的环境艺术教育立足本地实际,保留各地方性传统文化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体现,尊重强调各民族文化传统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继承发展。同时还要正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要求的各个地区学校环境艺术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教育真正做到立足本地为地方服务,实事求是地为本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培养作出努力。环境艺术教育的地域差异特色还体现在合理布局各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本地环境艺术人才市场需要,明晰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准确定位本地本学校的层次与类型,按照各自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扎根地区实际,挖掘区域特点,明确层次教育,专注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才能让自己的环境艺术毕业生被市场认可,才能教育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四、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校园文化观

谈教育就离不开学校,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会影响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发展。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注重营造自己独特的学校教育环境,抓好学科优势突出环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特点,这也就是如今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中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学校对各专业办学理念的尊重与支持,它直接影响着各专业在学校中的办学发展方向与方式,制约着学科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即可成为学校特有的文化风范。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与特色学风的形成。由于环境艺术教育的独特性,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在建立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时,应针对环境艺术教与学的特征支持帮助环艺院系建立独立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方法体系,营造具有环境艺术教育独特氛围的院系文化。这些都将融合涵盖在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系之内,以实现各系科各专业文化既独立又互相交融影响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丰富环境艺术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公共阅览图书量;设立专门的环境艺术图书媒体资料室;定期举办环境艺术学术交流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规模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赛与作品展;积极主动联合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企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实践;建设具有专业文化特点的教学与生活环境等,以此来营造浓厚的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氛围,突显学校特色教育的文化特征。综上所述,形成环境艺术教育个性化的过程就是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各个国家与区域的环境艺术教育要承担继承和创新本民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责任,就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种层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满足设计市场需要,也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个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要保障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艺术教育中弥足珍贵的就是保持艺术本身的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秉承特色教育观念,实践特色培养教育方式是环境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外许多著名的设计大师们正是在学校或自我多种方式的特色教育理念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设计实践,才创造出了那么多举世经典的设计作品。相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必将不断培养出更多世界级的设计大师。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太明.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王受之.扫描与透析——世界著名美术院校教育丛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44-01

文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通过文学概论的学习可以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系统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帮助他们建立文学学习的能力,所以说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文学概论》编写者所说:“文学理论的学习可以指导文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指导做人与生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

每一位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者或者是每一位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学理念,而教师的文学理念是在大量阅读文学著作的同时,自觉运用文学概论中的基本原理形成的。这种文学观念既有感性的成分又有理性的成分。所以在文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感性文学认识中抽象出理性的观点看法,提炼出最为稳定的知识结构,帮助同学搭建文学体系的理论框架。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既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事实同时又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既然课程的名称是文学概论,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一门课程最基本概念的阐释即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又是什么?上千年来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给出了千差万别的答案。《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也。”《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在中国古代,“这个文字包含了若干的含义既有语言文字的象征符号,又包括具体的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先秦时期文的含义比较宽泛,到了战国中期以后,文就偏重于指文章、文辞。但是不管是语言文字礼乐制度还是文章文辞。唯一例外都是人的感性活动。童庆炳认为“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文学的创作者对于生活的切身感受有了表达、宣泄的需要,就产生了文学创作。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本能感受,才能帮助他们搭建稳定的文学框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位文学概论的教师不仅是权威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帮助学生进行概念学习的引导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文学的内部学习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的外部学习。美国学者韦勒克在其著作《文学理论》中首先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文学的内部研究。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十分重要。文学的内部研究,不言而喻,主要研究的是文学文本本身的存在。它的范围及其广泛,既包括文学的文体分类。同时又包括对文学创作过程、文学阅读消费过程等。这其间包含了许多概念。这些内容一般是文学概论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各版本的教材,争议不大,教师需要在明确基本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实例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些繁复的概念,使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但笔者认为文学的外部研究更能够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打开思维并且学会如何进行思考。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情感评价、关系到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甚至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这些内容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但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具有难度,第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够明显。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容易把握这个度,容易造成边缘内容在课堂的教学中喧宾夺主的情况。第二,各版本的课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争议比较大,而且内容分布不均匀,涵盖面不够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创造能力,在庞杂的内容中,选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精要的讲解,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要启发同学们在课下进行思考。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相近概念进行区分,帮助学生厘清文学理论概念外延和内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体系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的,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用一个比喻,概念就像是结构中的点,而概念之间的联系就相当于两点中的线,只有点和线的稳固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知识构架。知识构架之间的稳定联系才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所提倡的精髓所在。但是这些层面并不是孤立的,每一层次之间都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各个层次的构成也是由诸多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每一层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同学们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是十分必要与关键的。

综上所述,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同学们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批判性传授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更关系到学生理性批判思维的建立,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

第10篇

企业文化是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目前对企业文化大致有两种看法。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是指企业中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它为企业全体员工体现了共同的思想意识,信仰和日常行为准则,这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在1965年发表的《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而全世界真正掀起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热潮却是在199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教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出版之后。在这本被誉为“21世纪管理圣经”的管理学经典著作中,彼得•圣吉更加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理论。彼得•圣吉教授在书中指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种神妙和高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有其具体可行的做法、技巧,与经由不断修炼便熟能生巧的一种艺术”。[2]“我们称这五项学习型组织的技能为五项修炼。”[3]具体来说,学习型组织是以系统思考为主线,把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这两项理念的突变与团队学习这项组织制度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共同愿景,并以此形成一种组织长久生存、发展的信念和精神力量,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高度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学习型组织是愿景驱动型的组织;(2)学习型组织是善于不断学习的组织;(3)学习型组织是自主管理的扁平型组织;(4)学习型组织是具有创造能量的组织;(5)学习型组织是员工家庭与事业相平衡的组织。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都是20世纪末产生的现代管理理论。二者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他们主张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重视人的价值观力量、精神因素和共同理想,旨在通过变革人的思想、激发人的智慧与活力,来促进企业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它们在理论上“大同”而“小异”,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交融性,有着血脉相通、功能互补、作用倍增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育形成群体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系统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大树,那它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树根”。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依靠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等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这个根基。从理论层面上看,它们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重视人的价值观力量,重视人的精神因素,重视建设组织、团队和个人的共同愿景等等。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重视群体”、“团队精神”等概念都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理念,特别是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企业与人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观点,更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从实践过程上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我们常见到“奋进”、“争创一流”之类词语。一些企业只是把标语贴在墙上,却没有写进员工的心里,这些外在形象、豪言壮语不过是企业文化的表象而已。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难以持续的,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用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学习型组织理念的普及和深化,另一方面可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导入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员工培训,激励员工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使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告诉我们,文化的传承要靠教育和学习。要促使企业文化提升,需要广泛学习借鉴其他理论和技能。学习型组织研究的正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人与团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渠道和方法,所以在研究的广度上有所加强,并更有针对性。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也是组织文化的提炼过程。企业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企业精神的凝聚力、企业制度文化的约束力、企业行为文化的影响力、企业物质文化的表现力和集体组织、宣传教育以及机制激励、职工参与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而学习型组织则注重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促使个人和组织逐渐增强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应用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了内涵,增加了深度,是企业文化的新的发展和深入,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塑。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也可能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障碍。要打造与时俱进、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就应该“嫁接”优秀的“理论基因”,而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管理技术”,正是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最合适的利器。

三、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路径选择

把企业文化建设同创建学习型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企业文化要保证所有员工的认同,就需要形成一种学习型组织。21世纪的企业应该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文化不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企业文化理论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把握两者内核和真谛基础之上的创造和发展。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引领和支撑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

(一)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学习理念

在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之前,灵活运用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等相关学科理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目的要求和客观环境,预先策划、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的文本和图样,形成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和依据。教育引导员工弄懂什么是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有哪些核心内容,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等等。教育员工树立与学习型企业相适应的新理念:一是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学习,不掌握新知识、新本领、新技能,就会失去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更新扩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坚持终身学习,否则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被社会淘汰。三是树立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理念。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提出学习要求,将学习融入工作,通过学习来实现工作创新,使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4]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有好载体,才能吸引员工广泛参与,才能不断增强员工的参与性、吸引性和实效性。学习载体应该是多层次、多领域的,应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探索和尝试:构建多层次的学习网络,根据企业员工年龄、文化程度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等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学习和专业培训。其次要创新学习的方式,如何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如:开展小组讨论、读书心得交流、讲座、观摩和网络教育等;建立学习日或学习周,搞好主题学习;设立学习园地,建立企业内刊和相关的学习网站,坚持在网站上和内部刊物上编发学习型组织有关知识、推介好文章、好经验、好作法;开展练兵活动,鼓励学以致用,激发员工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开展名师带徒、技能竞赛等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载体。总之,要用员工能够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通俗易懂地融入学习的内容,寓教于乐地形成文化特色,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学习型企业建设交相辉映,只有将学习内容与各种载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

(三)加快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的机制建设

在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的过程中,要保证学习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制定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对学习型科室、车间、班组,对参加教育、培训学业优良或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要制定规章制度,营造竞争氛围,突出学习绩效在竞聘、晋升等工作中的作用,引导员工主动学习,建立健全有利于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用学习型企业文化引领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是一个有始无终、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必须建立一套鼓励学习、保障学习的组织机制。一是要建立知识和信息宽松交流机制。利用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沟通网络,增强员工间、团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知识和信息宽松交流机制。二是要建立开放的知识交流机制。与采取网络、研讨、恳谈、参观学习或建立项目小组等方式进行交流,使企业和员工能够多渠道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三是要建立外部知识内化机制。按照长、中、短期发展规划的需要,请专家来讲解最新的业务技术、管理技术和经营思想,并将其加以整理,使之成为成员共享的知识。

第11篇

新闻观念论的基本目的

新闻观念论,是把“新闻观念”作为认识研究的对象。研究新闻观念的基本学术目的有这样几个:一是把握新闻观念本身的内涵、实质、特征、构成与功能,以及新闻观念的性质评判、生成机制与演变更新规律等,二是在关系论的视野、框架中,把握新闻观念与相关对象的关系,特别是在各种主要关系中新闻观念对相关对象的功能作用;三是更为实际的目标,即在中国语境下,要为建立合理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新闻观念系统(特别是新闻观)提出理论建议与论证。

研究新闻观念,存在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路径。在观念史的向度上,可以探索不同社会范围内,作为整体的或个别的新闻观念的产生、演变状况,在理论向度上,可以在一般层面上,以逻辑分析为主,探讨新闻观念本身及与相关对象的关系,建构起新闻观念论的框架体系,也可以把特定社会的新闻现象、新闻活动作为基本对象,研究其新闻观念的特殊表现,在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的视野中,可以对新闻观念关涉的各种问题展开各具特色的研究、综合性的研究、比较性的研究。

本论纲确立的研究态度和立场,保持了我以往研究新闻理论基本问题的大致风格。可以说,我依然注重普遍问题胜于特殊问题,注重理论分析胜于历史考察,但这并不是说我看轻特殊问题的分析,忽视新闻观念的来龙去脉《因为,只有达到普遍与特殊相统一,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一项研究才能实现真实的丰富与充实、真实的高度与透彻。我的研究取向只是说明我的主要兴趣在于普遍性层次的研究,侧重新闻观念论体系的建构;我关于新闻观念本身以及新闻观念与其他重要相关对象的考察分析,主要是在普遍层次进行的,并不特别着重于一国一地的问题。但同时我要说明,“中国经验、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类胸怀、原创精神”,2也是我一贯的追求,因而,即使是在普遍问题上着力更多,我也是始终以中国问题为直接参照对象的。何况,我髙度认同这样的宣称,对于一个中国学者,“当代中国走向何方,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3对于新闻学者来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应该确立怎样的主导性新闻观念,创设怎样的新闻(媒介)制度,建构怎样的新闻传媒业,实现怎样的新闻传播景象,始终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探索的重大的、核心的问题。新闻观念论,说到底,就是要探索其中具有前提性的、战略性的、深层价值性的观念问题。

新闻观念论的核心对象

一般说来,“人的社会活动由两种精神力量所引导,一种精神力量是事实认识,另一种精神力量是价值观念。”4其实,这两种精神力量合在一起,也就是观念的力量。新闻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在精神根源上也超越不了这一基本框架。因此,在普遍意义上,新闻观念论的对象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关于“新闻是什么”的观念,一是关于“新闻应该是什么”的观念,也就是说,新闻观念是由新闻认识观念或新闻真理观念与新闻价值观念构成。

需要立即解释的是,这里所说的“新闻”是极其简化的说法,是广义的、概括性的说法,并不是仅指狭义的新闻,而是一系列内在相关对象的“代表”。5新闻实质是指新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新闻本体、新闻业态和新闻关系;6或者说新闻代表的是“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媒介、新闻传收、新闻”等新闻活动关涉的基本内容。

因此,新闻观念实际包括两种类型的观念:一是新闻、新闻传播、新闻媒介、新闻业、新闻活动等是什么的观念,这是一种事实观念、科学观念,二是新闻、新闻传播、新闻媒介、新闻业、新闻活动等应该是什么的观念,这是一种应然观念、价值观念。统一的新闻观念,是事实观念与价值观念的融合统一。事实观念属于科学问题,本质上不依赖于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属于合理性、正当性观念,本质上根源于活动主体的愿望、需要、利益和追求,又离不开事实观念这个根基,即价值观念总是建立在事实观念与需要观念基础之上。

对任何一个对象的研究,通常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关于对象本身的研究,二是关于对象与相关事物关系、特别是与主体人之各种关系的研究。前一方面属于本体性研究,后一方面属于意义或价值性研究。新闻观念论,不仅要探讨新闻观念本身的内涵、实质、结构与特征、功能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还要研究新闻观念与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传播、新闻行为、新闻工作者等等之间的关系,要探索新闻观念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以及社会观念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社会可以在不同层面上理解,既可以是一定民族范围、国家范围或更小范围的社会,也可以是世界意义上的国际社会、人类社会。

按照这种通常的研究构成逻辑,我们可以说:在宏观意义上,新闻观念论的基本研究对象由这样几个问题构成:第一,新闻是什么;第二,新闻能够做什么,核心是它对主体意味着什么,第三,新闻应该是(成为)什么。7这三个问题当然是内在关联的,第一个问题关注的是事实问题,后两个问题关注的是价值问题;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对另外两个问题的理解。因此,新闻观念论自然要研究这三大问题领域的基本关系,实质上则是如前所说的两个方面的关系: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的关系。

新闻观念论的体系结构

在整体结构上,新闻观念论由两大板块构成:一是关于新闻观念本身的理论,二是关于新闻观念与相关对象关系的理论。

狭义的新闻观念论只包含第一部分,广义的新闻观念论则是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整合。单一新闻系统内的新闻观念研究很难掲示新闻观念全面的真实面目,新闻关系论中的新闻观念,或者说新闻与其环境关系中生成的新闻观念,才是新闻观念更为真实的表现形式丨因此,两个板块的有机统一,既是新闻观念的现实存在方式,也是新闻观念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关于新闻观念本身的理论,构成了整体新闻观念论的基础和主体。基础是说,关于新闻观念本身的系统考察与论述,是建构新闻观念论体系的出发点,没有关于新闻观念本身的深入研究,包括历史清理、现实揭示和逻辑分析,新闻观念论便是空泛的,失去了观念体系能够成立的根基,主体是说,新闻观念论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新闻观念本身的研究,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独立构成狭义的新闻观念论体系。关于新闻观念本身的理论,具体包括以下一些最为基本的内容。

新闻观念内涵考察。研究新闻观念以及新闻观念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分析清楚新闻观念本身的内涵,揭示新闻观念本身的实质或本质。观念是关于对象的认识或意识,因此,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新闻观念,就是关于新闻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观念,是关于新闻的真理观和价值观,不过,围绕这些基本问题,会派生、延伸出一系列其他问题,从而构成—种新闻观念体系或新闻观念系统。而新闻观念体系或新闻观念系统才是新闻观念论应该探讨的整体对象。

新闻观念构成分析。新闻观念主要是“新闻是什么”和“新闻应该是什么”的观念,其存在样态既可以是系统的、体系性的理论形式,也可以是感性的、零散的表现形式。新闻观念论侧重从前一方面分析新闻观念的构成。新闻观念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指称所有的具体新闻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要理解和把握新闻观念的实质,还需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新闻观念的构成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阐释清楚新闻观念的各种构成方式,才能真实理解新闻观念的本质。本论纲将在后面单列一部分,对新闻观念的构成做出进一步的阐释。

新闻观念的形成机制。“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8探讨新闻观念形成的机制,就是寻找新闻观念得以形成的动力与路径,特别是要探寻那些比较重要的、对新闻业、新闻传收活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观念的起源与演化。新闻观念有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新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新闻观念形成的社会背景机制,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是观念生成的基本动力机制。新闻实践是新闻观念产生形成的根本动力与根源,新闻认识与新闻反思是新闻观念生成的理性渠道,是建构理论化、体系化新闻观念(新闻意识形态或主义)的核心方式。

新闻观念的演变与更新。人们的观念与意识,总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新闻观念是在新闻活动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生成的,不同历史时代拥有不同的主导性新闻观念,新闻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或者说更新过程,就是新观念不断继承、扬弃、批判、超越旧观念的过程。新闻观念的演变、更新现象,既表现为一些新闻关键概念(关键词)含义的不断变化,又表现为一些新概念(关键词)的不断出现。一定社会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等的整体变化,构成了新闻观念演变、更新的宏观背景和力量。9新闻观念的演变与更新,不仅反映了新闻现象的客观变化历史,也反映了新闻思想史、观念史的基本变化历程。

新闻观念的功能。“功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w当事物确定后,其功能是一定的;事物功能的实现表现为事物的作用,因而功能与作用是有联系但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关于新闻观念的功能分析,核心是掲示新闻观念自身的性能或者潜在的作用>"功能分析因而构成了关系视野中进一步研究新闻观念的基础。新闻观念是整合新闻共同体的观念工具,是确立新闻活动方向的精神工具,是维护新闻活动合理性的论辩工具,是职业个体身份认定与确立的心理工具>新闻观念是明确新闻活动特殊性的重要标识。

新闻观念的评判。新闻观念是对特定对象的意识、反映和想象,同时也是关于特定对象的情感、意愿、理想和信念。因此,新闻观念也像其他观念一样,存在着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性问题,也存在着价值论意义上的合理性问题。评判新闻观念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是个十分复杂同时又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思想,包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要让人接受,必须提出让人接受的理由,必须让人觉得这种理由是站得住脚的。新闻观念有正确与错误、合理与不合理、先进与落后等等的差异与区分,不同新闻观念之间存在着统一与竞争的关系。评判新闻观念的根本标准是新闻实践,这种实践标准应该是历史性的、时代性的、尊重一定社会实际的标准,同时,评判新闻观念的标准还应包括逻辑的、一般的和理想的尺度。

关系论视野中的新闻观念理论,构成了整体新闻观念论的延伸与归宿。延伸是说,关系视野中的新闻观念论,已经超越了就新闻观念论新闻观念的范围,而是特别关注它对新闻实践展开的作用和影响,归宿是说,关系视野中的新闻观念论,不再把理论的目的限于理论范围,而是回归新闻观念得以产生的实际之中。因此,在关系论视野中讨论新闻观念,重点是在前述关于新闻观念本身考察的基础上,分析新闻观念对相关对象的作用和影响。这方面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新闻观念与新闻行为。人是观念的动物,人的行为从本质上是受观念支配的。在一定意义上,主体拥有什么样的观念,才可能有什么样的行为。新闻观念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它能够支配和引导新闻主体的新闻行为。新闻观念对新闻媒体新闻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对个体(包括个体民间新闻传播者)新闻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对作为新闻收受者之新闻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对充当新闻控制主体、影响性主体之新闻行为的作用和影响,都是新闻观念与新闻行为应该讨论的主要内容。

新闻观念与新闻制度。实际中,新闻观念最为核心的作用和影响就是,它是设计、建设一定新闻制度的观念前提。任何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规范或规则,是某种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规则化、符号化表现。新闻制度是约束和管理新闻活动主体新闻行为的规范或规则体系。新闻观念是新闻制度内在的灵魂和精神,新闻制度不过是新闻观念的规则化、形式化和符号化。在逻辑上,有什么样的新闻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制度。仅就新闻观念与新闻制度的关系而言,新闻制度的变革首先依赖新闻观念的创新,当然,新闻制度一旦建立,便会约束后继新闻观念的价值走向与变革。

新闻观念与新闻业。在关系论视野中,新闻观念论不言自明的、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新闻观念与新闻业的关系。尽管新闻观念的演变从根本上受制于新闻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水平,但从新闻观念的角度看,新闻业的发展超越不了新闻观念的引导和影响,没有新闻观念的创新不大可能出现新闻业的新景象。在现实中,更多的时候是实际向观念靠近,而不是观念向实际靠近,观念设计理想和应该,实际追求理想和应该。在中国语境中,新闻观念与新闻业的历史关系、现实关系是什么,合理的、正确的改革发展新闻业的观念应该是什么,即以怎样的新闻观念引导中国新闻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是新闻观念论的核心问题。从学术和实践两个角度看,观念研究的主要价值都在于先导与前瞻,而不在于解释与论证。不提高理论研究的预见水准,理论研究就没有多大价值。

新闻观念与其他观念。可以说是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意义上研究新闻观念与社会观念系统的关系,但怍为新闻观念论,其核心视角或基本学术立场依然是新闻观念对其他观念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一定的社会来说,其观念世界是由各种观念系统建构的,在观念世界的各种观念系统之间,存在着丰富多彩、千丝万缕的相互作用关系。新闻观念论,在认定新闻系统作为社会之特殊文化传播系统、信息交流系统、舆论系统、意识形态系统等前提下,努力考察和厘清新闻观念与其他社会主要观念系统,特别是政治观念(政治意识形态)系统,社会价值观念系统、道德观念系统的关系。

新闻观念的构成

“简单说来,观念是指人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所表达的思想。细一点讲,观念可以用关键词或含关键词的句子来表达。人们通过它们来表达某种意义,进行思考、会话和写作文本,并与他人沟通,使其社会化,形成公认的普遍意义,并建立复杂的言说和思想体系。”14新闻观念体系中,到底有哪些基本的、核心的观念,是新闻观念论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论纲中将这一问题再单独端拿出来加以简明扼要的阐释,以形成对相关研究的指引。关于新闻观念的核心构成,可以在不同层面展开考察。当然,不同层面之间一定具有内在的关系。

“主义”层面的新闻观念构成。一种“主义”,就是一种比较系统的意识形态或思想观念体系、价值观念体系。主义层面的观念构成分析,试图在纵横结合上,对人类社会截止目前拥有的理论性、体系性新闻观念做出比较宏观的概括和粗线条的分类。

在全球范围内,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存在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新闻观念,可以说有多种新闻观、新闻主义或新闻意识形态。任何一个社会拥有的各种新闻观念,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传统、现实根据和未来指向。同样,即使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中,特别是处在转型时期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元的、多样的、多层系的新闻观念,它们共同构成一定社会的新闻观念系统或整体的新闻观念图景。在这样一个系统或图景中,不同新闻观念的地位、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总是有差别的,不同新闻观念之间也总是存在着复杂的博弈竞争关系。

在特定的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主导性的新闻观念,构成该社会的主导新闻观,或者说是主导性的新闻世界观或新闻意识形态。这种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也必然是该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构成部分。一般说来,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引导着新闻业、新闻媒介、新闻传播的总体价值取向,但主导性新闻观念的主导地位是历史性的、可变化的,不同新闻观念都在试图争取主导性的地位和作用。

就现实情况来看,在主导性的区分意义上,人们普遍同意这样的判断:西方新闻观念的核心是专业新闻主义,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是宣传新闻主义,而在中外都存在着商业新闻主义。新闻实践中的新闻主义,更多的是各种主义的混合主义、混合观念,实际中很少存在、实行单纯的某种新闻观念体系或新闻主义。

专业新闻主义,宣传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是几种差异不小的新闻意识形态。专业新闻主义追求媒体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坚持新闻媒介作为社会公共平台、社会公器的地位与作用,以为社会大众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为基本目标,坚守客观报道理念和客观报道方法,遵循新闻职业伦理、职业道德规范。宣传新闻主义首先公开宣称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新闻媒体不能和党闹独立性,必须绝对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工作者应该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坚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及时、公开的新闻传播原则,新闻工作者不是单纯的新闻专业工作者,而首先是党的宣传员。商业新闻主义,在观念上把新闻媒介、新闻传播主要当作商业工具,看作是賺钱、贏利的手段,它在本质上把社会大众当作是手段而非目的。

中国的新闻改革始终是在宣传新闻主义核心观念指导下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专业新闻主义的观念和做法、商业新闻主义的观念和做法被不断批判性的接收和吸纳。换句话说,就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占主导性的新闻主义或新闻价值观是宣传新闻主义,而非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宣传新闻主义处于中心的、核心的地位,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处于边缘的、次要的位置。

在中国,尽管宣传新闻主义被一些人当作批判的、反思的对象,专业新闻主义被看作是应该追求的未来理想,但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新闻主义,并不是一个十分明了的问题,一些观念也没有得到像样的论证和阐释,仍然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人们看到的另一个事实是:商业新闻主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新闻观念,越来越成为实质影响中国新闻传播价值取向的新闻观念。

普遍新闻观念的核心构成。这是在超越不同新闻主义视野下对新闻观念构成的考察。普遍新闻观念的构成分析,就是要在世界意义上或人类意义上,考察人类新闻活动、特别是职业新闻活动遵守的或最起码是认可的那些共同的“底线”性新闻观念。这些共同的新闻观念,是在国际社会之间、全球范围之内展开新闻传播、新闻交流、新闻对话、新闻批评的观念保证,也是全球新闻职业共同体、新闻专业规范、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可能形成的观念基础。事实上,这样的核心观念已经形成了一些,诸如,新闻活动应该首先以新闻为目的(新闻本位观念)、新闻应该报道事实、反映事实真相的观念;新闻应该客观、公正报道事实的观念;新闻应该及时.公开报道事实的观念,新闻报道应该担当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的观念,等等。我们相信,共同的新闻观念会越来越多,但新闻观念之间的冲突在不同新闻主义之间确实难免。

具体新闻主义下的新闻观念构成。这是在某种具体的新闻主义视野中对新闻观念构成的考察。显然,这样的考察是以一定的新闻主义作为前提的,自然也是以认定不同新闻主义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同时是以该主义所依存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作为基本背景的。比如,上述三种新闻主义尽管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观念,但在新闻观念的名义下,每种主义下实质性新闻观念的构成,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专业新闻主义特别强调独立与自由观念、社会公器观念、公众利益观念等,商业新闻主义则特别强调市场观念、作为消费主体的受众观念等,而宣传新闻主义无疑会特别强调喉舌观念、宣传观念、舆论引导观念等。这意味着普遍新闻观念尽管具有普适性,但也具有更多的抽象性和空洞性,而具体新闻主义下的新闻观念既有强烈的特殊性,又有更强的实践性。因此,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人们通常更关注具体新闻主义下的新闻观念研究。因为社会需要往往是理论研究的最大动力。

具体新闻观念的内在结构。具体新闻观念的内在构成分析,是把某一具体新闻观念作为一个小的对象系统,看看这个系统内部是由哪些部分、单元、要素构成的,进而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只有进入这样一个层面的结构分析,我们才能比较精细而准确的把握一个具体的新闻观念。比如,真实观念是新闻观念体系中的一个普遍的、基础性观念,如果人们要理解和把握新闻真实观念的内涵与实质,就需要对新闻真实观念自身的构成进行考察。比如,我写的〈渐闻真实论》,其中就包含着对作为新闻观念体系之核心观念的真实观念的系统分析。可见,关于新闻观念的“扎根”式研究,是需要一个一个观念进行清理的。有了这样的研究作基础,新闻观念论的体系才能实实在在的建构起来。

新闻观念研究的方法论观念

目标的实现、问题的解决总是诉求一定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发现问题重要,解决问题更重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重要。方法创新往往是理论创新的先导。如何研究新闻观念,如何建构新闻观念论体系,关涉到各种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关涉到以怎样的方法论观念指导研究展开的问题。“方法论的自觉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其实,方法论的自觉,也是任何一项成熟研究的标志。

首先,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特征应该是匹配的,问题的性质决定方法的选择,任何研究方法都是与具体研究对象紧密相关的。作为比较完整的新闻观念论体系,包含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同问题的探讨需要不同的方法或多种具体研究方法的有机配合。就新闻观念研究而言,它面对的更多问题是人文性质的问题,而非科学实证的问题,因此,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应该是人文主义的方法,哲学的或逻辑分析的方法。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比如职业新闻工作者到底拥有怎样的新闻道德观念、怎样的新闻真实观念、新闻价值观念,等等,我们都可以运用科学主义的经验实证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展开数据分析,获取可以进一步深度分析的研究资料。

其次,积极采用新的、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弥补已往研究方法的不足。研究方法本身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历史过程,新的.更加科学的、合理的研究方法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因此,在问题与方法之间,可能会出现多种类型的匹配方式。有时是“新问题,新方法”,有时是“老问题,新方法”,w有时甚至是“新问题,老方法”,而更多的可能是“新老问题,新老方法”的整合。问题是历史的,方法也是历史的,新老结合,优势互补,这大概是方法论中的基本观念。比如,关于一些重要新闻观念的起源、演变、更新问题,我们既可以继续采用传统的思想史方法去探索,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时代才会创造出来的、并能进行现实操作的“数据挖掘方法”,而更为有效的方法恐怕是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有机结合。

第12篇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激增,毕业后不能直接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也随之持续增长。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如何为大学生提供适宜的生涯指导,成为一个迫切需求。然而,与这一强大现实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本土化的生涯指导理论发展严重缺失,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此都缺乏鲜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于是,有识之士开始向世界范围寻找,经过近百年发展的西方职业指导理论进入人们视野,“拿来主义”为解决我们当时的职业指导空白提供了方便与快捷。一时间,帕森斯(Parsons)的特性—因素理论、罗杰斯(Rogers)的职业辅导理论、舒伯(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选择人格类型理论、施恩(Schein)的职业锚理论,频繁出现在我国理论研究成果中。然而,经过几年实践后人们发现,尽管西方职业指导理论在应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理论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生存环境的支持,由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与西方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与西方不同,西方职业指导理论的生存环境和现实针对性遭到质疑。如果我们继续作为西方理论的复制者、移植者或是消费者,用西方理论来解决中国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不仅不具有足够的现实性和说服力[1],而且抽象地移植或传承过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内涵上必定会发生畸变。当前我国大学生涯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引进的职业生涯理论缺失中国文化基因,一看就是外国人的东西,对中国学者和大学生缺乏应有的亲近感,更难以建立归属感。其二,引进的职业生涯理论缺失中国文化之根的营养,难以在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必然缺乏发展后劲,容易无疾而终。其三,只注重对西方理论的引进与借用,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人生智慧的传承与弘扬,本土化生涯理论缺失的问题无法解决。其四,在引进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时,本着实用的工具主义理念,仅仅引进了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一个方面,在实践上也只能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未能深化扩展至生涯管理这一宽广视域。其五,在职业指导层面,也只引进了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小学的职业指导基本处于空白,从而使得大学职业生涯发展基础严重缺失。

二、对中外生涯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借鉴与吸收

西方职业生涯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却不能完全照搬。我们应该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对中外生涯管理思想观念进行批判性借鉴吸收,以期建立中国本土化的生涯管理理念和教育体系,指导我们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一)积极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规划的朴素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道两家影响最为深远。下面我们就以儒、道两家为代表,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智慧。儒家在《中庸》中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注重事前计划、规划。那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呢?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给予了说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如何达此目标?“志于道”[3],“朝闻道,夕死可矣”[4]。也就是在对“道”的不懈学习、不懈追求、不懈实践中,才能逐步接近或实现人生目标。道家在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广阔而深远的视域中形成了独特的人生智慧[5]。“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推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注重万物(当然包括人)的自我化育、自我完善。“不知常,妄作,凶。”“知常曰明”[7]指导人们依据自然规律而为。在对人生境界的划分上,道家认为有“知”让人懂得了区分利害,产生了纷争和灾难。“知其雄,守其雌”,“知其黑,守其白”[8],懂得退让,才能避难;若能“物无贵贱”[9],不分你我,才是人生最高境界———“启明”。由此可见,在人生品格的塑造上,儒家重视向内求诸于己,通过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顺势而为、清静无为,才是人生最高意境。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儒家因维护周代等级主义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统治阶级的需求相一致而得到发扬,并取得主导地位。儒家的人生指导和职业定向对人民大众的影响日深,不仅内化于心,深入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与灵魂深处,而且外践于行,体现在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之中。尽管儒、道两家的人生智慧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和时代的印迹,但其所包含的积极性因素以及蕴含的生活智慧,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涯管理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其一,在人生规划与管理上,成“人”首先是道德成人,精神成人,德为才之先;其二,在个人人生规划中体现着天人合一思想;其三,把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相结合;其四,人生不能总想着站在最高峰,要知退让,善权变;其五,把生涯管理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其六,通过完备的教育系统强化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和规范。

(二)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生涯管理理念

1909年,帕森斯首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职业指导理论,即特质-因素理论,成为生涯管理理论的鼻祖。之后,罗杰斯推动了职业指导向职业辅导的转变,舒伯推动了由静态的、一次性的职业指导向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职业选择转变,霍兰德提出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施恩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推进了职业发展与规划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针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生涯管理思想出现。生涯管理的概念由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提出,并得到广泛推广。该机构认为,职业生涯是个人通过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就这个定义展开分析,生涯管理概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针对员工和组织发展需要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称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OrganizationalCareerManagement,简称OCM)[10];二是员工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进行的职业生涯管理,称为个人(或自我)职业生涯管理(IndividualCareerManagement,简称ICM)[11]。之后,生涯管理理论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关注重点由组织转向了个人,基本实现了生涯管理理论的主体性构建。西方生涯管理理论给我们的生涯管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其一,生涯管理是对就业指导、生涯辅导、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理论的超越,实现了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由静态到动态、由组织到个体、由关注事到关注人、由关注职业发展到关注人的整个生涯历程发展的拓展深化。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生涯管理这一先进理念,建立我们自己的生涯管理理论。其二,重视个体需求,以个体发展为出发点,讲求因材施教、因材规划、因材指导,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三,注重将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引入生涯教育辅导中,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其四,强调社会环境的支持、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全面参与,为生涯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五,将整个生涯划分为几个紧密关联的阶段,确立各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使生涯管理成为一个连续过程。

三、对建立本土化生涯管理理念及其教育体系的思考

(一)引导大学生建立并强化本土化生涯管理理念

借鉴国外生涯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并强化本土化生涯管理理念。生涯管理是以整个生涯发展为视域,通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生成与自我完善。我们提出的生涯管理,不是狭义的职业生涯管理,而是贯穿人的一生,视野涵盖学术世界、工作世界、生活世界,并与真实的经验世界相结合。从管理主体看,以个体自身作为主体。个体自身也就是管理者本人成为管理主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包括教师和家长)与社会环境,为个体的生涯管理发挥辅助和辅导作用。从管理内容看,涉及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涵盖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突破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仅就大学四年级或大学四年这一个时间段中一次性就业这一个事件的局限,将研究视野扩展至学生的整个生涯发展历程;突破了家庭教育中仅对子女学业这一个方面进行规划的局限,将内容扩展至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管理目标看,以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自我生成为终极目标,以提升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生命境界为最终追求。

(二)帮助大学生确立并细化大学生涯管理目标与任务

大学生涯管理是特指个体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开展的生涯管理。大学生涯管理的主体是大学生,目标是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自我生成。围绕这一目标,引导学生从道德修养、智慧养成、能力转化和职业塑造四个层面确定大学生涯管理任务。在道德修养方面,大学生要完成一个知“道”悟“道”体“道”的过程,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确立;在智慧养成方面,大学生要完成一个由知识素质智慧的提升过程,通过对专业知识、人生哲学、人生智慧以及生活知识的学习,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建立、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身体素质的强化;在能力转化方面,大学生要完成一个知识与智慧内化为实际能力、外化为实践行动的过程,通过大量而生动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不断促进自身社会生活能力、自然生存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专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职业塑造方面,大学生要完成一个由专业到职业、由学生到社会从业者的转换过程,通过全面评估自身道德修养、人生智慧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明确职业方向,确立职业目标,并通过对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学习积累,不断接近职业目标要求。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涯管理,起点是做好自我认知,即对自身占有发展资源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做好大学生涯发展规划(包括专业发展规划、职业基础发展规划、能力发展规划、素质发展规划等),不断接受专业辅导和测试,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能力,通过反馈,进一步修正自我认知,调整生涯发展规划,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实施并完善大学生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