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

时间:2022-12-28 04:18:55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

第1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 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第2篇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 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第3篇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应时刻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体育保健能力,树立健康意识;同时要配合学校制定课外健康促进的实施要素,做好措施的落实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其全面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健康促进落实到实处。 论文发表网 

        一、确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一体化教育,发挥主角作用

        1、建立体育与健康一体化教育的必要性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这两者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的人才可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实现社会健康。因此,建立与现代健康观相适应的新的促进健康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具有必要性。这种教育模式应包括旨在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以及旨在促进生理、心理的机能、状态提高的体育教育,也就是建立体育教育与健康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我们可将它成为体育与健康一体化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现代健康观基础上的,它是通过全面的促进健康的教育来达到人的全面健康的目的,是符合新世纪对人的发展需要的。因此,建立体育与健康一体化教育也是学校21世纪新教育的需要。 论文发表网 

        2、体育与健康教育一体化教育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原因,体育与健康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离培养21世纪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据一次对全国1075所大中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因病退学率为0.07%,病休率为0.075%。其主要原因如下:

        1、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因素;

        2、缺乏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患病的诱发因素;

        3、缺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  论文发表网 

        二、参与课外健康促进的措施制定与落实,发挥配角作用

        1、协助学校建立学校健康促进组织网络

        建立学校健康促进网络是开展学校健康促进的必要前提,在学校内部应组织由校长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健康促进委员会,建立健全在学校领导下,以健康教育科或其他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科室为协调指导,以医务室和体育健康组为基础的三级健康教育网络。体育教师的职责是建议、协助学校建立好网络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具体实施中体育教师除让学生掌握课中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外,课外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气候特点、人口素质特点、生活习惯特点等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卫生常识和生活卫生习惯的教育。另外,体育教师应按不同季节安排各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比赛活动。 论文发表网 

      2、创造有利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一方面学校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改善自然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环境,创设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及时向学生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另一方面要提升学校人文环境的育人功能,如在体育课外活动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敢于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感情的意见和看法,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和人格的主动发展,有利于发现学生某一方面的潜能,给每个学生以体验成功的机会。学校领导要经常召开师生座谈会,真诚听取师生的意见,使学校形成了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总之,营造健康与安全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健康、安全、快乐成长。 论文发表网 

        3、协助医务室做好健康服务

        一般来说学校的医务室人员较少,健康服务项目都由医务室来完成困难较大。因此,体育教师应协助医务室做好一些健康服务项目,协助医务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并及时检查,将结果筛选、统计、评价、分析,对不符合其年龄和有相关标准不符合的学生应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必要时要求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及时专科复诊治疗,根据情况对部分的学生家长个别谈话,提出矫正建议,这样就堵死校园疾病的传染、蔓延,消除了潜在疾病隐患;协助医务室抓好学生各种卫生习惯的引导和督促工作。 论文发表网 

        4、改善学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第4篇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第5篇

关键词: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成绩;统计调查

1.目的及意义

本文为了解我校2010级―2013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锻炼程度等基本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为开展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体育项目做准备。并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2013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找出规律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更新体育教学和健身观念,有效增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文、理科与体育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体育学院相比文理科学院人数较少,体育学院的样本我们选取了从2009年到2013年的全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的综合成绩,并利用excel表格的公式功能计算出平均分;

理科学院我选取了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与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四个学院,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文科学院我选取了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与文学院这四个学院,同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调查方法的学习和其结果的了解,将对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其进行对比,看出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2.2调查法

a、数理统计:将要用的数据进行统计整合

b、抽样法:分层抽样:针对4个文科学院和4个理科学院于2009~2013年体质健康成绩分别抽取200份样本。

随机抽样:文、理科学院学生成绩随机抽样。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3.1.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3.1.1.1表格概况

下表1-1是我校2009年至2013年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

3.1.1.2目的与作用

用以比较不同学科性质的学院之间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各自学院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身体素质状况的变化

3.1.1.3抽样与统计方法

按照上文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量比较大,利用excel公式对样本的平均成绩进行了平均分的计算,得到下表。(注: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1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一览表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2012学年均为83分左右,而2012-2013学年为88分,体育学院的身体素质状况为良好及优秀而文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在72-73分左右,身体素质状况为合格。

3.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下图1-2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平均分随着学年增长的变化图。

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从上图可看出,体育学院学生从2009年到2012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均在83分左右,而2012年到2013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到88分,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年到2013年的变化幅度不大,均在72-73分左右。

3.1.2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对比

下图1-3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来的从2009年到2013年体育学院与理科学院和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分的对比图

1-3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平均成绩的条形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2009年到2013年这四个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体育学院远远高于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平均成绩相差不大,身体素质基本相同。

4.结论与建议

4.1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对2009-2013学年不同学院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统计对比和分析,以及对于2012-2013学年不同学院男女生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仅为合格,而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为良好及优秀,说明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我们要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4.2对于增强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建议:

4.2.1从学校层次来说

(一)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以我校来说,体育课为每周一次,而且只有大学一二年级开展体育课程,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程,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中,一年级为基础的体育素质锻炼,二年级为按兴趣选择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在二年级的课程中身体素质练习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延长体育课程的学年时间,延长至大学三年级,而且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二)多开展趣味性的体育竞技类的比赛

学校应该鼓励开展体育竞技类的比赛,增强同学凝聚力,培养活力,强身健体,而体育竞技多枯燥劳累,应该增强比赛的趣味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跑步、跳远、跳高等传统项目,加入如老汉推车,三人两脚等普及性高,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项目比赛活动。

(二)加强体育场馆等基本设施建设

拿我校来说,现在建有体育场、篮球馆、篮球排球场、后操场、舞体馆、羽乒馆,基本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只是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场地的容纳量有限,而我校学生数量庞大,建议延长各体育活动场馆的开放时间,并提供体育器材(如网球拍、羽毛拍等)的租借服务。

4.2.2从学生个人来说

保持合理的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来,心智年龄各方面趋于成熟,由于距离家较远,受到父母的管制和约束较少,大学的管理模式也不像中学时代的严格和苛刻,不少学生喜欢喝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游戏,上网,唱歌等,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和规律对于身体体质的危害较大,我们学生自己要自觉养成合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规律。

(二)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由于现在交通通讯工具的发达,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大量的“宅男”“宅女”,他们吃饭叫外卖,有些外卖甚至可以送到寝室宿舍里,购物靠淘宝,终日呆在屋内不进行运动与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蓬勃的气质和活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如每天跑步,和同伴打球,爬山踏青等户外活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坚,刘立清,韩飞.中美两国学校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比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4):86.88硕士学位论文

[2]翁永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课改效应的检验指标川.’湖北体育科技.2005(2):124-126硕士学位论文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 体育教学 健康意识 调查研究

1.前言

体育健康意识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心理学角度是指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活动的感觉、理解、判断的总和。体育健康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

体育健康意识概念提出后,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人们发现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习、任务选择和目标设定,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和对自我人格的建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比较薄弱,我们做这次调查研究,旨在探讨体育运动能不能影响个人的健康,从而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些有关体育活动与意识的借鉴和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3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总数300人(男生150人,女生15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主要的方式有:登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讯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体育意识和体育健康意识的学术论文和资讯,还查阅了近十年来大量的相关论文和书籍,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样本总数300人,其中男学生问卷回收135份,回收率90%,女学生问卷回收143份,回收率为95.3%。有效问卷为270份,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为132份,女生为138份。

2.2.3数理统计方法

利用SPSS对回收的问卷通过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2.2.4访问调查法

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对部分同学进行访问,整理分析访问信息。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样本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基本情况的调查现状与分析

3.1.1样本大学生对体育健康意识的认识(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男生中,接受健康教育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提高身体素质次之,而养成锻炼的习惯占了最小的比例。在女生中,提高身体素质所占的比例更高一些,接受健康教育次之。

3.1.2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

通过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根据国家体育人口的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将调查对象分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两类。

3.1.3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

从表4可以看出,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一周3次及3次以上的,占43.3%,说明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不够。

3.1.4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

从表5可以看出,每次参加体育运动在30分钟以上的只占39.7%,说明参加体育运动所持续的时间总体情况比例不高。

3.2影响我校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3.2.1主观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表6):影响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周围的人体育锻炼的氛围不浓”。

3.2.2客观因素

通过表7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和“资金有限,没能力进行体育消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较明确,有较好的健康意识,对体育有良好的认识态度。

4.1.2影响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主观因素中的最主要原因是体育运动的氛围不浓;而客观因素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体育设施缺乏,不能满足学生想参加运动的愿望。

4.2建议

4.2.1通过对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健身思想,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和氛围,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终身体育生活方式。

4.2.2加大对高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和改善,充分挖掘校内潜力,开拓校外健身空间。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硬件保障,最终促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勇.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171-172.

[2]杨明.体育健康意识调查与对策[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4):95-96.

[3]魏冰,李庶鸿.论体育意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0,(2):152-157.

[4]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5).

第7篇

1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奥运争光计划基本完成。北京奥运后,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也借着奥运之东风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要想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于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因为社会体育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调查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疾病状况,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背景和原因,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就难以有的放矢。[8]在预防为主观念上建立起来的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在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体育运动正是属于“一级预防”。[9]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不合理和不正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10]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体育锻炼和预防医学的根本宗旨都是预防疾病,提高大众抵抗疾病的身体素质。那么,两者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都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可见,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医体结合”的健康中心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所以在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第8篇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学校教育 学生体质健康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普及,传媒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教育功能和优势日益凸现出来,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一个研究课题,为了使这一改革更具针对性,有必要对当今大众传媒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情况做一调查,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问卷调查对象

以本校240名初中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2.访谈对象

随机抽取了10名女生和10名男生进行座谈。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按照不计名的方式由学生独立填写,共发出学生问卷240份,回收214份,有效回收率为89.2%。

2.访谈法:在校不同班级的20名学生及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了座谈。

3.文献资料调研法:查阅期刊、登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的网站,收集、阅读和研究了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的有关资料,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经问卷统计,认为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是很有效的占5.6%,认为有效的占51.87%,合计共有57.47%的学生认为目前体质健康教育是有效的。认为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关的占43.93%,认为与社会环境有关的占40.1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已经出台,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是非常关注的。目前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主要依靠的是学校教育,大多数学生所居住的社区缺少全民健身体育器材,大多数学校缺乏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也没有明确的课时保证。这样无疑阻碍了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所以当有37.8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看不出效果时,我们也就不已为奇了。

(二)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容

从表3的数据看,有93.46%的学生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容,有81.30%的学生认为安全意识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容。

大多数的学校在新学期开始时候,都会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在学期结束马上放假时,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有的学校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这方面的工作没有深入、持久的抓,工作走的是形式主义。②家庭教育缺乏。家长自身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子女。③社会大众传媒缺少舆论宣传。

(三)大众传媒未能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从表4的数据看:有24.3%的学生认为传媒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作用是推动作用,有54.2%的学生认为是辅助作用。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应该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我们调查的学生中却有88.8%的学生没有看过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节目,学生得到体质健康信息最多是家长、其次是老师、再次是电视,说明大众传媒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节目或栏目太少,也说明了学校的教育力度不够。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总体上是有效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是一个社会问题;大众传媒未能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有近一半的学生所获得的体质健康信息来源于家长、教师和同学。

(二)建议

1.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需要有社会大环境的熏陶,政府部门应在居民区多建全民健身的体育器材。加强社区行动,充分发动社区的力量。

第9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高中体育健康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43-01

一直以来,高中体育的教学方式大概是两种,一种是在教室听老师进行健康卫生方面的内容的讲解,一种是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因而许多人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并且由于不是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因而也有很多的学生不够重视,不够重视的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把体育健康教学的教学时间也应用到文化课的学习上,或者是对于体育健康课程,大多是让学生自己看教材看书,在体育活动中也让学生自己自由安排。这就是当前高中体育健康教学的一些背景。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要积极改变体育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而合作学习理论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广泛应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也应该是今后体育健康教学的发展方向,学校老师应该重视高中体育健康教学,合作学习理论在体育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学习理论的内涵

1、合作学习理论的涵义

在我国古代,就有提出过“独学而无友,鼓励而寡闻”的思想认识,这可以看成是对合作学习理论较早的认识,说明合作学习理论很早就提出来了。所谓的合作学习理论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小组或者团队等形式来为了一个共同的明确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效学习。不仅是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要广泛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其他的很多工作中也要运用到合作学习的理论。

2、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合作学习理论直接的实践就是合作学习模式,或者说是小组合作学习等。它也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首先是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形式是分小组合作,这个在任务探究型课题中经常被用到,也是教育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其次,在合作学习模式中队员之间应该是优势互补的关系,一定要团结合作,有团结精神,这样才会真正地把合作学习模式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三,合作学习模式还注重合作者个体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并不是说团结合作就是要团队里的任何事都要讲究一致性,忽略甚至抹杀个体的独特个性,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有时候个体的独特个性还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高中体育健康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是创新体育健康教学形式的需要

体育健康教学由于不是高中里的主要课程,往往不受到重视,这种不受到重视是来自于老师教的不重视与学生学的不重视两个方面的。究其原因,与体育健康教学的形式传统落后有关。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教育教学的形式是其中一个基本要求,所以在体育健康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是积极创新教学形式的需要。

2、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体育健康的意识

作为一门非文化知识性的学科,体育健康教学更为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体育健康的意识,这才是真正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但在传统的体育健康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只是把其当成一门不太重要的学科来学习,没有认识到体育健康对于自身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而通过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把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探究的平台,能让学生有更多共同探讨体育健康方面的话题,例如体育运动、体育球赛等。

3、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现在选拔人才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了,但是在现阶段,高考还是最为重要的形式,并且通过高考,将改变着许许多多学生今后的命运。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的大的。要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体育锻炼,并且通过几个同学共同进行、交流沟通,可以疏导学生的心理,起到调整心情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理论在高中体育健康教学中应用的途径探讨

1、既要重视体育运动方面的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健康方面的教学

对于高中体育健康教学,一定要重视起来,一些学校往往只重视其中的体育运动教学一个方面,而不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方面。在应用合作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就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变这种认识,要重视体育运动方面的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健康方面的教学。

2、在体育健康教学中要把合作学习理论的实践模式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

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来合作探究,制定相应的课题与形式,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把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因为体育健康教学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也需要把所学的内容积极应用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 田靖伟.“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4)

第10篇

“治未病”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一种以人体整体健康为根本的科学健康观。中医“治未病”思想作为构建我国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在我国高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还亟待推广。本文就治未病思想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作一粗浅探讨。

一、“治未病”思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对于健康有关更加深刻地认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则更是为高校提供了一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维。尽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会有一部分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知道,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是良好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仅在于治疗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应以发展的眼光,促进大部分学生心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去“治未病”、“治未乱”,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治未病”思想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的常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一)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农业大学的学生好多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或第二志愿录取来的,所以农业专业非自己所爱,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兴趣;农业学科,特别农业篇工程的学科较多,学习方法有问题,也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技能考试较多以及考研等也给大学生心理照成压力。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二)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现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任性自私、为所欲为,两级分化严重。有的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有的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三)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四)情感困惑和危机

农业大学的学生来自农村的较多,他们对青春期的心理困惑较多。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五)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农业大学学生由于社会的偏见,人们认为他们只能到农村。这些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三、“治未病”思想在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构建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农业大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从全新的视角开展研究,将传统中医科学和现代心理科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医学专业、校园文化、校园资源等优势,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对心理状况良好、心理亚健康、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等三类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大学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强化教育和心理干预,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并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心理亚健康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等目的。

(一)构建教育体系

通过开展新生入学团体辅导、心理普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等,帮助学生缩短入学适应期。采用课堂教学、校报、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构建干预体系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校-院-班三级保健网络体系,强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主导地位,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定期举办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活动。建立电子学生心理档案,动态观测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定期进行访谈或心理辅导,妥善处理学生心理危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三)构建后期跟踪服务体系

包括后期心理测试与心理访谈两方面。通过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对预警学生进行心理检测,根据测试的结果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辅导,起到跟踪、随访、预防的作用。

四、结语

“治未病”思想是一种健康的医学模式,十分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点,在农业院校大学生群体中运用“治未病”思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大力弘扬、运用“治未病”思想在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它将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教育模式、体系具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文秀.“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意义[J].北京中医药,2008(3).

[2] 杜雪莲.治未病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建设[J].成功(教育),2007(12).

[3] 朱子凤.中医治未病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差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74-02

目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错误理解:一种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归因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万能的;另一种是将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统统视为思想道德问题,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能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事实证明,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在大学生教育上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纵观二者的概念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但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替代。二者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主体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一)教育目标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看作一个“个性化”的人,强调“内省”,关注人与外界的协调,体现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把学生当作“社会人”,使学生树立顺应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社会所认同,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利益要求,强调“社会外化”。

(二)理论基础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将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原理具体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三)基本内容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关注人的内心感受,看重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分好坏美丑,强调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力争提高内心幸福感;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塑造人才,重在改造人的观念,评判标准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强调规范个人行为以保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四)工作方法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愿,运用心理咨询相关技术,辅助以数据分析,甚至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注重“助人自助”,注意保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理服人,运用政治原理通过分析形势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中有明确的价值导向,通常具有透明性、公开性。

(五)工作主体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具有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和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者须经过政治理论培训,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理论、能力和方法。

所以,既不能想当然地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应该看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相互交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应该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各司其责,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互为补充,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非常必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对策

(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而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往往同时存在,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很重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思想品德教育途径,重视在意识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例如,针对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步入社会的信心不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讲清社会形势、介绍国家政策、引导学生积极就业,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利用心理测量,团体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挫折承受力,正确面对就业。

(二)综合利用教育资源,形成立体教育网络模式

我国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在高校建立了比较成熟全面的网络系统,且都有较完善、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和人员配置。目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主要有班主任、辅导员、专职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心理知识,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的同时也学会借助心理咨询等外力支持系统。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还应加强与辅导员以及班级心理委员的联系,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

(三)培养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群体为我国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一些心理咨询的技巧,提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和有效性,例如借鉴心理咨询中的“关注”“同感”等技巧, 体现教育人性化,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进其工作成功率。思想政治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技能,可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鉴别能力,敏锐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除了具备合格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能力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掌控学生的心理动态,又能够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去审视和观察教育对象,从而在解决纷繁复杂的大学生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时从容面对。因此,培养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建立心理档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与技术支持

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智力发展,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供了依据。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可以借助于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者有明显缺陷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进行行为矫正。并可以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及时收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信息,在不违反保密原则前提下及时和辅导员进行沟通和联系,使辅导员能明确地把握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状况,特别是测评数值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学生,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

(六)不同社会文化冲击下,健全完善学生人格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的核心——社会建构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通过社会过程获得它们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存在超越社会群体之上的普遍性。把心理疾病和问题都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建构而不是独立的现实,所谓的“功能障碍”、“焦虑”、“压抑”、“痛苦”等都被看作是社会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按照这种标准,只有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趋向的是“常态”的表现,而不符合主流文化的则是“非常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非主流文化”的巨大挑战,因此应该敞开胸怀,以包容的姿态,摆脱“主流文化”影响下的单一真理,允许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真正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存在物,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习,重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发展完善个性和人格,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赋予生活崭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济川.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J].宁德师专学报,2003,(2):55.

第12篇

本研究中评价指标的筛选主要采用特尔菲法。专家组由国内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4名体育教育领域专家和14名健康教育领域专家组成,共进行了三轮专家问卷调查。第一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为96.4%。第二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26份,有效回收率为92.8%。第三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28份,有效回收率100%。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后,专家组成员对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评分形成一致意见。评分分为五个等级:“非常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较重要”为3分;“一般”为2分;“不重要”为1分。为了集中专家咨询的意见,并决定指标取舍的标准,我们对专家的评分进行了M(均值)、S(标准差)、W(一致性系数)、累计百分数的统计,并参照社会测量平均等级的方法,求出了各指标的平均等级Me,四分位数Q。按照社会测量的基本准则,取Me≥3作为指标筛选的标准。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与建议。

终身体育与健康教育

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派生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目前,关于终身体育的概念,较为公认的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1]。按人生长的顺序与经历的社会过程划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在职体育和职后体育4个阶段[2]。终身体育思想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主张在学龄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体到高校体育阶段,终身体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体育既要求衔接好中小学体育教育内容,又要求为学生毕业后终身参与体育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二是高校体育知识模块要求既包括理论方面的又包括实践方面的内容;三是高校体育过程完成后要求学生既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又能具备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进行自我指导。

健康教育。现代健康教育研究基于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三维健康概念做出的解释,即: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必须具备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具体到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则要求高等教育阶段采用多种形式,使在校大学生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4]。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与评价指标的构建

健康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是决定课程内容和选择评价指标的依据。本研究综合“终身体育”指导思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和黄敬亨提出的学校健康教育三大目标,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平台建立全面的健康基础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日常运动和生活中常见疾病、运动创伤的防治及急救技能,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能运用所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诊断、评价,并根据不同时期身体的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营养膳食、运动、身体保养计划,自觉改善健康状态,促进终身健康。

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知信行模式”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理论,分别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和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进行构建。知信行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这一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改变行为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3]。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之间只存在因果联系,并不存在三者间的必然性。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转变,必须以知识作为基础,以信念作为动力。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只有对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才可逐步形成信念。当知识上升为信念,就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转变行为。态度是转变行为的前奏,要转变行为必先转变态度。

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和习惯的总和[5]。在国内,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等确立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理卫生知识教育;2)行为与生活方式教育;3)性与性卫生教育;4)环境与健康关系教育;5)自我保健方法教育;6)心理健康教育;7)卫生常识教育以及艾滋病、性病、吸毒的危害与预防教育等[6]。在国外,很多国家已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美国的健康教育课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和情感健康、性卫生、人体生长发育、不良行为对人体的危害、营养学、安全教育与意外事故预防、传染病慢性病预防等[7]。日本开设的“保健体育课”,将健康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系统地向学生提供健康知识,主要教育内容为:与身心发育、疾病预防、日常生活相关的保健教育,性及艾滋病教育,安全教育等[8]。在英国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物质的使用和误用、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安全、健康锻炼、食物和营养、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及心理方面。在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主要依据以下基本原则:1)可衔接性原则。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考虑与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内容的衔接,又考虑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上以后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2)可选择性原则。课程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以供不同需求的学生自主选择。3)可持续性原则。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分水平进行设计,使处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4)可自学性原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是具有较强知识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群体,健康教育内容中有部分内容是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的,在设计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时将必须通过教学完成的内容和可以自学的内容分开,让学生自学部分内容。本研究以相关上级教育指导文件为指导,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综合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及问卷调查结果,精选符合大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构建了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如图1所示)。

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指标是表明评价对象某一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9],是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衡量、比较事物的基本依据[10]。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指标是依据教育评价理论,综合说明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本研究评价指标的构建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评价指标的统计范围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从国情出发,选择客观、简明的统计指标。2)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指标选择上力求适宜,尽量选取简明、概括并具有代表性的指标。3)全面性原则。指标的选择注意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各项指标能够从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上比较全面反映健康教育效果。4)代表性原则。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以具有纵向、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为主。5)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指标的具体计算数据能否得到,做到各项指标要在明确具体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上,具有可度量性、可操作性。可操作性还体现在操作过程的经济性,即在满足评估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评估的成本最小。本研究根据终身体育、体育教育、健康教育、预防医学、行为学、课程论和评价学理论和参考众多当前健康教育评价的研究成果,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目标为依据,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借鉴已有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根据教育规律和教育工作实际,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最终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