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5 14:4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5-0045-12
“丝绸之路”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时段的重要内容。自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西汉末年“佛教的传人”和东汉造纸术的改进及其传播,唐代“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民族和睦、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后至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其间的对外关系、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无不与“丝绸之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关。由于上述史实分散在不连续的朝代里,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会自然地将这些知识点撒落在当朝重大历史事件的缝隙里,犹如一把散落的大小珍珠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将这些珍珠穿成串,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整体客观地看待和理解“丝绸之路”,需要一条“整体把握”的“线”。这条线既串起“丝绸之路的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等内容相对集中的课例(大珍珠),也串起上述有关“丝绸之路”影响的史实(小珍珠)。我们把这条串着大小珍珠的项链叫做“单元”。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既是“丝绸之路”学习单元的大珍珠,又是单元起始课,解剖这样的大珍珠更能典型体现“整体把握”思想,使“无形”变为“可视”。所以,很有必要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例,阐述单元理解不连续单元典型课例的路径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单元立意
我们这里所说的单元,是指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是为了探究“丝绸之路”这一主题的相对完整而设计的不连续知识单元。为了使按教科书顺序实施的课堂教学凸显“丝绸之路”珍珠串,需要在课前对其学术含义、课程要求进行系统的梳理。
(一)全面理解“丝绸之路”的学术定义
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是古代中国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丝路有狭广义之分。狭义的丝路,泛指沙漠绿洲丝路。广义的丝路是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乃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可分为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
陆上丝路开辟的过程长,行走的线路复杂,主要分北方和南方两路。
北方丝路又包括草原和沙漠绿洲两路。
草原丝路,在秦汉时就已贯通,是横跨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要道。其北线,肇始于北匈奴西迁之时,东起西伯利亚高原,经蒙古高原向西,再经咸海、里海、黑海,直达东欧。其南线,东起辽海,沿燕山山麓、阴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西亚和东欧。这两条线路,向南纵横交错又与中原相连接。草原丝路的路线大多在北方高寒地区,来往运输的货物除丝绸外,皮毛占大宗,故也称“皮毛之路”。沙漠绿洲丝路开通后,它逐渐变成了一条“辅路”。
沙漠绿洲丝路即传统意义上的丝路。张骞出使西域为其开通奠定了基础。它起自中国古都长安、洛阳,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至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是一条联结亚欧大陆的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而丝绸是沿线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故被称为“丝绸之路”。但它本质上是一条“政治之路”“外交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
南方丝路即西南丝路,又称“蜀一身毒道”“高山丝绸之路”。形成于夏商时期,从中国西南的四川成都、云南大理,经保山、腾冲、盈江到达缅甸境内的八莫,从八莫到印度,又从印度至中亚、欧洲。可分为东路、中路与西路。东路是由成都、贵州西北、广西、广东至南海;中路是由成都、云南、步头道、桑道至越南;西路有身毒道和五尺道两条,二者均经云南、缅甸至印度。它是一条商贸之路。由于西南地区铜鼓多,故又被称为“铜鼓之路”。后因运送茶叶较多,也有“茶马古道”之称。
海上丝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由“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大干线组成。东海航线从中国通向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从中国通向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海上丝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没落于明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但只有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路的起点。海上丝路虽有个别政府(如明朝)主导的“朝贡”“外交”和“文化交流”,但主要是进行商贸活动,陶瓷是其主角,因此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专著《中国》(1877年出版)一书中首次提出(称为“Seiden Stra Ssen”,英文将其译成“Silk Road”,中文译为“丝绸之路”),后被中外学者普遍认可和采纳,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通用学术名词。它实际上是一片交通路线网,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商品集散地、古代社会的大帝国,来往于这条道路的有士兵与海员、商队与僧侣、朝圣者与游客、学者与技艺家、奴婢和使者、得胜之师和败军之将。这一幅幅历史画面共同构成“丝绸之路”这一历史长卷。由于这些路线的大部分内容已淹没于地下、水下,所以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理解,主要依据考古发现的“点”,结合文献记载,再连接成“线”。
(二)依据课程单元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课时
在进行学术梳理后,我们接着对2011版课标中关于“丝绸之路”(从出现、发展到结束)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将单颗珍珠定位在丝路珍珠串中,并进行整体的课时设计,如表1所示。
单元“整体把握”这条无形的“线”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凸显。下面以“丝绸之路的开通”这节单元起始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外显单元设计教学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二、在“丝绸之路”单元中定位
《丝绸之路的开通》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与教学原理转化成对于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主题学习的方法,很有必要由老师示范引领师生共同探究单元起始课。为了使学生能尽早自主地学习单元后续的内容,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单元定位中的以下问题。
(一)以2011年新课标为依据确立课题名称
教科书是学生的学习依据,也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教科书是依据课标编写的。面对2011年课标、2001年实验稿课标并存使用之实际,有必要对相关课标内容进行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恰当的课题名称。
实验稿和2011年课标相关的内容标准分别是:“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与“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②两者虽然均有“认识”“了解”丝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但张骞通西域与丝路有着怎样的关系,2011年课标表述得更明确:将“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蕴含在丝路的开通中,巧妙地明示了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通”的对等意义,同时也明晰了丝路的开通与后面整个“丝绸之路”的因果关系。所以将“丝绸之路的开通”确立为丝路单元的起始课,有助于为将来学习宋朝、明朝的对外关系,设计“海上丝路”埋下伏笔,也有助于理解丝绸之路的后续长远影响,从中品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路精神,体会文明与交流、发展的关系:文明在交流中产生进一步需求,进而促进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历史时空中勾画课题主线
在时空中勾画课题主线首先要考虑时空的节点问题。
丝路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丝路的开通以张骞凿空西域为起点,终点到何时?丝绸之路不同时期的路线有差别、政府的管理也略有差异,如表2所示。
考虑到丝路开通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朝,所以将其下线截止到明朝为宜。
其次,要考虑以民族关系还是以对外交往为主线?
中国古代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如图1所示。其中秦朝和汉朝分别是其“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如图2所示。而新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如表3所示。
从对外关系的视角看,中古史经历了:西汉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开创期,以陆路为主;隋唐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陆路和海路并重;宋元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以海路为主;而到明清中外交往与冲突并存,经历了由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转变。
再次,要考虑是以“人”还是以“事”为主线?
无论是民族关系还是对外关系,均离不开“人”和“事”。
若以“人”串线,又会面临以“历史人物――张骞”或以“个体、群体结合”为主线的选择。若以“张骞”为主线,则会列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以及张骞通西域的影响等史实,从中感受张骞宽厚、忠诚、坚毅、不辱使命等个人品格。若以“个体、群体结合”为主线,则将围绕“开通”的“通”展开――“通”的地方:神秘的西域;“通”的原因及过程:张骞出使西域;“通”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
若以“事”串线,也会面临以“汉的对外关系”或以“丝路”为主线的选择。前者由近及远包括汉与匈奴的关系,汉与西域的关系,汉与中亚、欧洲的关系;后者按照时序贯穿丝路的开通、丝路的发展、丝路的衰落、丝路的未来(一带一路)。
在时空中勾画课题主线最根本的是要重返历史现场,聚焦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张骞通西域”“张骞”分别是“丝路开通”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因此可将人和事合二为一:先以人(张骞)为点,后以事(丝绸之路开通)为线,以人带事。而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定义可视为将人事结合的经典:“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联结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所以将该定义贯穿单元起始课的开始、开通和评价三个节点,可使每次侧重点不同,并起到引发进一步加深理解主题内涵的作用。
(三)在历史长河中定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脚点
丝路既是古代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寻求对外开放的杰作,也是古代欧亚非传统区域合作乃至世界合作交流的典范,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它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一带一路”建设意义。“丝路的开通”作为丝路单元的起始课,最重要的是弄清丝路是什么、如何开通、为何能开通等基本问题,而这些均为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将该课的落脚点放在世界文化遗产上,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从20世纪80年代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路界定为“对话之路”,以促进当代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丝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的缘由,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从而引发学生长期关注这一历史问题;更有助于学生认识丝路开通所蕴含的基本宗旨(沟通、交流、包容和发展)及其文化意义(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密码)。
(四)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设计探究任务单
由于学生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时依据的是“2011年新课标”,用的却是依据“实验稿课标”编订的旧教材,教科书所呈现的丝绸之路信息较少,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由于张骞是担负使命,带着任务出使西域的,所以可将补充的学习资料,命名为任务单,以搭建历史人物到现实学生的共鸣。任务单设计三项探究任务,随着学习进程进行。三项任务均采用比较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的能力。
探究一:阅读材料1,提炼、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异同。
材料1:汉打通河西走廊后,公元前119~公元前115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以断匈奴右臂”。时值乌孙发生内乱,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不过乌孙派了专使带几十匹马到长安答谢。西汉王朝与之建立了正式联系。张骞在乌孙又派副使访问了西域诸国及安息、身毒、康居、大宛等很多国家,并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系。其中许多国家都派出使者带着礼物到长安答谢。
――节选自《世界遗产与丝绸之路》
探究二:观察、比对图10-1和图10-2,概括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关系。
探究三:阅读材料2、3,概述“罗马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眼中的罗马”的异同。
材料2:“大秦国,一名犁K,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3:公元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博物志》中对中国的描述:“赛里斯人(指中国人)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子来完成经线和织布两道工序。”
――戈岱司:《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任务1:阅读材料,提炼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概况,概括张骞通西域的作用。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参照教师提供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样表,完成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同时归纳两次出使西域的作用。
任务2:观察、比对张骞出使西域图和丝绸之路路线的异同。目的是通过比较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内在关系。
任务3:通过阅读材料,概述“罗马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眼中的罗马”的异同。材料分别选自《后汉书・西域传》和《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考虑到初一学生对古文解读有难度,所以只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丝路未开通前,中国的丝织品已传到罗马,东西方民间已有交流,虽然规模小,彼此的认识模糊不清。
(五)单元定位课后拓展
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客观、整体地把握丝路的内涵外延,单元起始课的评价需要承上启下:“承上”是检测对主题概念“丝路”的认识程度;“启下”是引发对后续单元学习内容的探究。由于这两类问题均大且难,故可“选择其中一项任务进行探究”。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经过上述分析,确定《丝绸之路的开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路线,理解其在丝绸之路开通中的奠基作用;理解丝绸之路的内涵及其开通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时间、路线、作用分别分析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三看丝绸之路定义以及为学生提供与教学进度同步的探究“任务单”,进一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下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介绍,感悟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学习其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并认同丝绸之路开通所蕴含的基本宗旨及其文化意义。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加涅把“教学定义为嵌于有目的活动中的促进学习的一系列事件”。这里的“事件”是指印刷页面的呈现(包括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员的讲解或一组学生的活动。而“教学设计者运用学习过程的原理来设计我们称之为教学的外部事件”。以下以“教学事件”的方式(列出每一个教学事件赖以完成的媒体、材料及活动,注明每个所选事件中教师的作用和各种活动一教学的处方)呈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事件1:引起学生注意,告知学生目标:教学导入呈现标题:丝绸之路的开通
方法或媒体1:教师讲解、电子课件呈现(图3)。
教学处理或策略1:
讲述: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听说过“丝绸之路”这个名词?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所以我们将重点探讨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从标题人手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丝绸之路从哪儿到哪儿呀?什么时候开通的?谁首先开通的?我们一起问问,给这条路起名字的人吧。
设计意图:直奔单元主题概念“丝绸之路”,由此导入新课,呈现课题名称。继而追问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路线、关键人物,即历史学习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事件2:呈现材料,探究丝路名称的由来:一看丝路定义
方法或媒体2:呈现相关电子课件(图4至图6)以及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教学处理或策略2:
讲述:李希霍芬(1833~1905年),德国地理学家,曾经七次来到中国进行考察,1877年他出版了《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呈现图4)。这是李希霍芬给的经典定义,这个名称很快得到东西方众多学者的赞同。
分析李希霍芬提到的时间点(公元前114年――公元127年,相当于中国哪一王朝统治时期?汉朝)、该路的主要功能(以丝绸贸易为媒介进行交流的一条路线)、地理节点(西域)。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发现西域的范围: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呈现图5。明确狭义上西域和广义上的西域范围。
西域地区拥有怎样的自然风貌?呈现图6(其内容随着讲解逐步出现),请学生借助地形图讲述。有山――北山(今天山)、南山(今昆仑山),沙漠,盆地。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戈壁、险滩、沙漠遍布。引用地理数据佐证:夏季酷热,气温高达摄氏50度;冬季严寒,常在零下20多度;风沙肆虐,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多达80多次。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域各族人民还是辛勤地开发出高山沙漠间的一片片绿洲,建立起大大小小几十个政权。当然每一个小国人口都不多,最少的只有几百人。
汉初,匈奴人从蒙古高原策马而下,控制了西域地区。对于这一变化,当时的中原人全然不知。他们认为西域是远在天边的神秘世界,传说在那里住着王母娘娘。
设问:后来,西域和中原是怎么沟通的呢?是谁完成了这一壮举?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李希霍芬对丝路的经典定义对其进行第一次解析,学生初识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路线、关键节点,从而引出丝绸之路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其次,利用欧亚大陆地形图,一方面定位狭义和广义的西域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认识西域地区的自然风貌,为张骞出使西域所遇困难进行铺垫。
(三)教学事件3:呈现材料。探究丝路开启(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及其作用:二看丝路定义
方法或媒体3:教师讲解,辅之以电子课件(图7至图10、表4),学习任务单。
教学处理或策略3:
讲述:我们将围绕三个问题进行学习:为什么要去?去了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呈现图7。汉武帝继位初年,偶然听一个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人打败了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用月氏王的头做饮酒的器皿,月氏人苦于孤立无援,只得含恨西去。由于汉朝屡受匈奴侵扰,在迅速安定内政之后,为了完成平定西部的大业,汉武帝决定,向西寻找月氏人,联络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睦邻友好活动。
承接出使西域的使命,就意味着承接了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甚至牺牲。西行自然环境恶劣,路途遥远,语言不通……还有最严重的问题: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要经过河西走廊,而这一地区,当时被匈奴人控制!
这一历史使命为何落于张骞身上?通过查阅史书发现,关于张骞的记载很少,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仅有12个字的描述:“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未见其准确的出生年月,只知他是陕西城固县人,时任侍从官。司马迁为何如此描述?让我们通过学习,自己去探寻答案。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100多人离开都城长安,开始他的外交探险历程,张骞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由政府派遣从中原出使西域的第一人。
呈现图8并动态显示其所经路线,师生互动,探讨以下问题:路上是否顺利?到了哪些地方?结果完成任务了吗?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用了多长时间?
前126年,张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回到长安。出发时的100多人,后仅剩他和堂邑父两人。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描述了张骞回到长安,拜见汉武帝的场景:他衣衫褴褛,但手持汉节!他对汉武帝说:“使臣张骞,回复皇命,臣回来晚了。”这一场景既令人心酸,又令人肃然起敬。心酸的是他的经历,起敬的是他手持的汉节。汉节对张骞而言,既是他的信心,又是他对国家的承诺。他带着这个承诺走了,同样他有责任把这个承诺带回来。他把汉节带回来,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汉节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尽管第一次出使西域因大月氏的政治顾虑而化为泡影,但张骞却把“天下”这个词带到了汉武帝面前:汉朝君臣第一次知道在中央帝国的西面,还有意想不到的广阔世界。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历经13年,初步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了解。如何加深双方的了解?请学生阅读材料,完成任务单的探究一(见表4)。
张骞的两次西行,由于沿途处处留心观察,因此带回了许多关于西域各国地理、风俗和民情等方面的信息,使中国人首次对西部世界有了真知实见,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将其写入《史记・大宛传》和《汉书・西域传》中,从此结束了我国古代对西方神话般的传闻认识。正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创举,因此后人把其意义形象地喻为“凿空”。
张骞出使西域,在当时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扩大了汉朝的影响;而其更为深远的影响,则表现为中西贸易门户从此被打开。不仅汉朝赴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从西域来汉城的使者也“络绎不绝”。
综上分析,学生得出张骞通西域作用的第一个认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联系。
读图:呈现西汉形势变化系列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张骞出使西域与西域都护府设置的关联。
系列图选取的时间点分别为:前201年西汉建立不久;前126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实行有效管辖。
通过图9分析,学生得出张骞通西域作用的第二点认识:奠定西域归属中央统辖的基础。
过渡:再次呈现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李希霍芬将丝绸之路起始时间定于公元前114年,这和张骞出使西域有无关联?(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回来的第二年)如此定义的原因?(加深理解张骞西行是“凿空”之举的含义)
学生完成任务单探究二:观察图10,比较张骞出使西域图和丝绸之路路线图开通的异同。
由此学生得出张骞通西域作用的第三个认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本教学事件设计意图有三:一是重墨施于张骞身上所表现出的“持汉节不失”的民族气节,突显正是由于张骞式的杰出人物,塑成了民族之魂,铸就了民族脊梁;二是借助任务单和地图,引领学生从时空角度理解张骞通西域的作用;三是再次呈现李希霍芬对丝路的经典定义,进一步了解丝路的内涵以及张骞通西域与丝路的关系。
(四)教学事件4:呈现材料。探究丝路开通的作用
方法或媒体4:教师讲解辅以地图(图11至图13),学习任务单。
教学处理或策略4:
识图:在丝路路线图上,呈现东西方两个重要的帝国:汉帝国、罗马帝国(出示图11)。思考:丝绸之路打通之前两国是否有联系?
任务单探究三:根据史料推出的认识: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和罗马已有小规模的民间往来,彼此认识模糊:神秘的中国,谜样的罗马(出示图12)。
丝路打通后,古代中国人走出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当时的世界也开始了解中国、走近中国。因此,丝路开启了东西方对话的通道。
过渡:丝路不仅连接了东西方两大帝国,同时也连接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图13),由此跨越了时空界限,一起推动世界文明的融合与发展,因此丝路又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在海路开通之前,丝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繁忙、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一条物资交流和文明传播通道。
这种交流物质、精神兼有。物质交往使各地物品你来我往,互通有无。中亚、西亚等地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豆、菠菜(又称波斯莱)、黄瓜、石榴等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乃至东亚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金属、银器,以及冶铁技术、凿井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也由这条通道传人中西亚和欧洲。这种交流推动着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明形式的变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很多看不见的精神层面的流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教。教科书中的“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图”,就来自敦煌莫高窟。这些佛教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文化交融的结果。同样,伊斯兰教的传播也改变了中亚、中国西北等地部分民族精神信仰的历史。
除了宗教的传播,丝路沿线语言文字的交流更为广泛。如回鹘文、吐鲁番文等,均夹有民族语言相互交流的痕迹。
所以,丝路是一条东西方对话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商品交易之路。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感受丝路开通的作用,并为后面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铺垫:丝路的开通,不仅打开了古代中国对外交流开放的窗口,铺就了走向世界的舞台,而且对国内的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丝路开通之后,中西沿路各国“互利共赢”: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成长、不同文明的碰撞、多元文化的交融、商业贸易的密切往来、宗教与艺术的扩散传播……
(五)教学事件5:课堂小结、拓展提升、课后探究:三看丝路定义
方法或媒体5:教师讲解辅以读图(图14、图15)。
教学处理或策略5:
讲解:丝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沟通了各国的联系;搭建了经济和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一列列驼队所运输的不仅仅是丝绸、茶叶、香料、宝石,而且承载着人类共有的丰厚文明成果。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项目。这也是首例三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按计划包括印度、伊朗、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将依照一定程序进行丝绸之路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衷心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持续参与。
丝路,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会成为被多方面关注、探索的主题,是因为丝路始终具有沟通、交流、包容、发展这样的基本宗旨和品格,这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密码。
教学评价:第三次出示李希霍芬关于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布置课后探究任务:学生择一而做:
1.你认为“丝绸之路”是怎样的路?为什么?(提示:论从史出)
2.查阅图书馆、网络资料,参观博物馆等,探究:“丝绸之路”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路线、交流的内容、参与交流的人员)?尝试从时间、线索、特征等方面简述其变化的轨迹。
设计意图:本教学事件设计意图有三:一是以结构图的形式,帮助学生以历史三要素建构单元起始课路径,为单元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二是从历史与现实结合――丝路申遗成功视角挖掘丝路所蕴含的基本宗旨及其文化意义;三是第三次呈现李希霍芬关于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引导学生课后探究:你如何命名、定义这条道路(已学)?丝绸之路路线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学)?为单元学习方法迁移搭建平台。
目前,中学历史教材每册书的每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是针对本单元的课程内容所设计的活动课,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让学生学会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多种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快乐成才。
历史活动课的出现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怎样设计组织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样能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怎样能让每一堂活动课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于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我做了一些思考,现以七年级中学历史教材(北师大版)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我们要考虑历史活动课的可行性原则。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社会调查,历史活动课强调活动,所以必须要做到切实可行。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随时观察活动课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方案,协调实施步骤。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当然,历史课本中安排的活动课并不是每一课在所有地区都可以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有的可以直接开展,有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才能开展。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是制作彩陶的活动课,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陶器,然后思考课本上的问题,体会我国远古人类的劳动和智慧。制作陶器需要特定的泥土和工具,最主要的是泥土。我们这一地区的土质是沙土,不适合制作使用。这一节课要让每个学生能够亲手制作陶器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改变方式,把原来的学生亲手制作陶器改为小型陶器展览会。现代城市生活中流行陶吧,很多人在陶吧中体验亲手制陶的乐趣。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一部分有制陶体验的学生进行介绍,并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现在我们身边看到的陶器,在每件陶器的旁边作简单的文字说明。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陶器的制作过程,又锻炼了查阅资料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二,历史活动课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以发挥更多的“自主”“自理”的作用。历史活动课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积极性,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这是历史活动课的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学生是活动课的主角,可以自己讨论决定活动的方式,自行组合小组成员,分配任务,从中体会到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重要,体验到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在活动课中,每个学生都有较大的自,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在活动中施展才华,并积极对活动的经验或教训作总结,能全员全程参与。而贯穿于活动课全过程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引导、示范,点拨、升华、拓展等。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走遍 “丝绸之路”》,活动要求学生画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介绍沿途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思考“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情况。以上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分段进行、查阅资料、画图说明、文字介绍等清楚地表现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的线路以及沿途风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每个人的参与,同时又兼顾到各组的合作,共同完成。在完成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学生还对其中的某些部分内容作新的思考。比如学生会想火焰山是不是就是《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古楼兰遗址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会消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会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地去找答案,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古代的“丝绸之路”经过我们现在的哪些地方,现在我们能不能在此开发出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这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是否会有作用。这样这堂历史活动课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让他们有对现在的思考,史实结合,一举两得。
第三,历史活动课要充分结合各学科知识,做到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运用能力。历史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单纯地利用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真正达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也就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了。七年级上册安排的历史活动课也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如第四课《制作彩陶》中小口尖底瓶,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一个用来汲水的瓶子制造成这种形状,原因是小口肚大尖底在汲水时瓶身可以利用重力作用自动倾斜注水,尖底的原因则要考虑到黄土沙地,瓶子放在地上时可以直接将瓶底插入土中,瓶子直立。思考这一问题时学生就需要有丰富的物理、地理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第二十五课《历史成语故事》比赛,学生既要弄明白这些成语的来历,还要明白它们隐含的意义,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比赛结束后,教师可将部分优秀的作品汇编成一张历史小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在其中充分体现。另外,这也可以是语文知识的间接学习。历史活动课的开展也就进一步将学生所学各科知识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第四,历史活动课的作用要求教育性、科学性和愉悦性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等道德品质的教育,并将此贯穿活动课的始终。教师指导活动课的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道德素质,要努力在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中让教育因素、科学因素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活动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又要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各种信息,尝试各种方式解决问题,不再是呆板的读书背书,依赖课本掌握知识,这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本科目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才。
(江苏省兴化市城东初级中学)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地域文化知识;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2-0098-02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组织编制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大纲》)(2014)[1]指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策略、文化能力四方面内容组成……文化能力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能力,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可以看出,通过恰当途径培养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能力,是开展国际汉语教学、提升留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必要内容。同时《大纲》也将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能力培养目标,分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能力、国际视野四个方面。其中,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尽可能全面了解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来华留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形成对中国文化正确的认知,从而在文化比较中,形成进一步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视野。笔者将着重探讨在文化知识学习中如何用地域文化知识培养留学生文化能力。
1当前留学生文化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国际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可以看到,教学中在用文化知识培养留学生文化能力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下面这些问题。
1.1忽略地域文化知识
虽然在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中,研究者也常常论及中国文化知识的教学,但是针对各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却鲜有研究。而如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域文化知识的教学,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因为运用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域文化知识,可以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的优势,促进留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传统,从而更为深刻地了解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达到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进一步促进留学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
1.2没有兼顾大纲要求与留学生兴趣
目前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兼顾《大纲》的要求和留学生的实际文化兴趣。虽然在《大纲》的各个级别的文化知识培养目标中,都列出了很多富于针对性的文化知识点,但是落实到留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常常存在教师的教学重点和留学生的文化兴趣点不一致的现象。例如,魏崇新通过调查发现,历史文化遗产与传统京味文化是吸引留学生到北京学习的主要原因,与自然风景相比,留学生更喜欢、熟悉名胜古迹、胡同、四合院等传统历史遗产,认可度最低的是京剧[2]。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留学生更愿意去接触显性的文化遗存,如古代建筑、名胜古迹等,同时也更愿意体验生活化的文化遗产,感受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而在实际文化知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把重点放在戏曲、朝代等留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的知识点上,因此也无法很好地实现《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大纲》的一级文化知识目标提出,要让留学生“初步体验中国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部分,如食品、服装等”。如果我们忽略留学生的汉语能力,忽略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生活知之甚少的实情,采取满堂灌的形式,就无法达到让留学生真切体验中国物质文化的目的。在二级、三级文化知识目标中,《大纲》分别提到,要使留学生“初步体验中国文化、艺术、节日庆祝等”“基本了解汉语中最常用的成语故事和典故的文化内涵”。经过在中国一个学期以上的学习,留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汉语交际能力,也实地体验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并产生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新困惑。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结合地域生活,只是泛泛介绍中国文化中的节日元素,就会造成教学内容与留学生实地的体验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如果在介绍典故的文化内涵时,对最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典故采取漠视的态度,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留学生在中国本土学习的优势,留学生也不能真正了解这座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城市,与中国文化的隔膜也无法很快消除。
1.3文化知识教学缺乏当代性
在文化知识教学中,还存在着厚古薄今的倾向。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教材,往往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中国漫长历史的梳理上,对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缺乏全面而生动的介绍,具体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地域文化知识点,就更少涉及了。这就会导致留学生对当代中国缺乏了解,这也阻碍了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的情结。
2用地域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能力的途径
针对来华留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总体来看,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去加以解决。
2.1深入挖掘杭州地域文化知识
要提高对使用地域文化知识培养留学生文化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挖掘适合国际汉语教学的地域文化知识。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统计,2015上半年全省高校外国留学生共计17039人,其中长期生14745人;2015年全省高校留学生共计25964人,其中长期生21398人,可以看到仍然保持了增长的势头。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在杭州学习、生活。而杭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西湖、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加起来,让我们看到,需要深入挖掘适合来华留学生国际汉语教学的地域文化知识,增进在杭留学生对杭州地域文化知识的了解。
2.2根据大纲和留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大纲》的要求和留学生的实际文化兴趣,统筹解决地域文化知识教学问题。上文提及的食品文化、服装文化、文化典故等方面内容,均需要根据地域文化特色作出合情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杭州的食物,可以借由教师的讲解,使留学生了解到学校及寝室周边各种风味的餐饮服务,同时带领留学生到超市、菜场实地参观,使留学生对当下杭州最真实的饮食习惯有初步的了解,也为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在杭州学习生活的展开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对有典型意义的杭州美食,如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等,则可在图片、视频展示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使用外语进行介绍。文化考察途中,也可以安排留学生品尝地道的杭州传统美食。服装同样是生活的必需品。除了带领留学生参观现代购物中心,体验当下中国人的服饰文化以外,传统服饰方面,如何结合杭州最富有特色的、留传至今的丝绸文化,使留学生理解丝绸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对杭州地区、对江南地区的发展,以及对江南形象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在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我们也可以看到,杭州丝绸文化的发展是与中国历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基于本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更需要配合丝绸服饰的实物展示,介绍杭州丝绸文化历史,介绍中国文化脉络。从文化典故来看,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坡、虎跑梦泉,等等。在本阶段的汉语学习中,结合图片或现场情境,尽可能地使用留学生已经能够理解的《大纲》一至三级汉字,讲解杭州文化典故。这既是对其文化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也能通过语言知识的使用,达到提高其汉语言能力的目的。虽然,根据前文所引用的魏崇新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在理解和接受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杭州地域文化典故讲解中,恰当、适量地引入越剧《梁祝》等的内容,也能加深留学生对这些文化典故的印象,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节日风俗来看,留学生在这方面的接触更为直接。经过半年以上的学习,留学生基本都经历了一到两次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前后,根据汉语水平的差异,围绕端午西溪龙舟会,中秋三潭印月、平湖秋月观赏月景,腊八节腊八粥等杭州节日习俗,开展讲授、讨论活动,有助于留学生深入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融入当地民众的节日庆祝中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
2.3体现杭州地域文化知识的当代性
为了避免留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教学中当代性缺乏的倾向,我们需要将体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杭州地域文化知识注入和融合到国际汉语教学中来。杭州文化不仅仅只有历史,而且也有创新,有未来,有世界情怀。当前,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3]。《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年度报告(2014年)》也指出,要摆脱就教育论教育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大国战略的对接。因此,国际汉语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杭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的优势,引导留学生关注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富阳硅谷小镇、临安云制造小镇、下城跨贸小镇等与信息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发展样本,引领留学生积极关注互联网应用、信息消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等经济发展新态势下的信息经济新话语。用对信息经济新话语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国际汉语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前瞻性,增强较高汉语水平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国际视野深度,从而与“一带一路”战略形成良性、深入的互动,用充满时代气息的杭州地域文化知识,培养留学生国际视野、文化能力,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互利合作,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理解和认同。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本土对来华留学生开展国际汉语教学,具有在其他国家进行国际汉语教学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通过采取深入挖掘杭州地域文化知识、根据大纲和留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杭州地域文化知识的当代性等措施,可以将传统、现代交织的杭州地域文化知识较好地融入到国际汉语教学实践中去,使留学生既能够接触到杭州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其能更充分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引导留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真实的现实社会生活,让他们对当下中国百姓的生活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同时也积极帮助他们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了解、掌握杭州在信息经济方面的最新发展成果。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再加上其他方面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就能更好地将留学生的文化能力提高到《大纲》所要求的水平上去,并提高留学生的实际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2]魏崇新.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以北京高校留学生为例[J].海外华文教育,2015,(2):169—179.
论主观化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原型理论背景下汉语因果复句考察
教学语法在教材编写中的功能
修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二题
“三维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句子教学
微信支持下的汉语练习活动设计
海外教学环境认知与教师教学策略调整
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失误举偶
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版)书讯
电脑辅助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展望
从语言发生谈二语养成(下)
汉语朗读教学的必要性与教学策略
体验型文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完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几点看法
多模态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刍议
媒介语为法语的汉语教材现状与研发对策
美国华裔儿童家庭语言状况调查与思考
教师知识、叙事探究与教师发展
国际汉语教师文化的转型:从孤立走向合作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中的两个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目的、标准和特点
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途径
非汉语环境下文化教学内容的分类与选择
美国K-12中文教学目标的层次与撰写策略
近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特点与趋势分析
澳大利亚大学中文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介绍
建立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标准体系的构想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作文自动评分研究初探
新时期信息技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新思路
《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实践
体系内语法与体系外语法——兼谈大语法教学观
日语母语者汉语习得中的语序偏误与教学实践
媒介语为法语的汉语教材现状与研发对策
学科教学知识: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知识
基于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教材词语注释研究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中文师资培训和认证的问题
“是+名”的逻辑语义及汉语语法教学的可能途径
一部好学又好教的汉语教材——《新概念汉语》评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
任务复杂度对对外汉语写作任务中语言表现的影响
关于汉语(二语)教学语法体系及标准建设的几个问题
辅助虚词教学的重要思路——编写一本常用虚词用法词典
理论·方法·手段——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高效课堂;培养策略
历史高效课堂是指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意义的、有效的学习活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与共振。在这种情况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崭新的学生观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抛弃原来的教师包办一切的教学模式,大力宣传倡导自主学习,向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自学经验,这样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有利于形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对于获取知识、培养个性、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等方面也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主学习,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出专门的时间和教学环节,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真正实施。还要选择适当的自学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根据课本知识、教学实际和学生自学能力的真实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
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全程监控,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既便于教师了解、搜集和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详细信息,以改进教学方法,又有利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既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学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而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动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利用的典故很多,像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引导学生探究典故的出处背景及其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也可以搜集图片或视频,增强直观效果,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如在讲古建筑故宫时,可以多搜集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古建筑的雄伟、君主的威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等。
三、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
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应主要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自我调整学习状态、自我发展学习能力以及通过学习自省内化为内在品质的过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民主平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平等对待学生,对学习困难者要尊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能行,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和评价者,对历史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开展讨论,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出谋划策。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要一味使学生被动接受,不要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的学习;善于使他们的外来性动机向内在性动机转化;要善于利用教材、教法,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从而形成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诱因”,使学生饱尝学习成果的甜味,以构成他们自我强化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教学设计,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使教师通过知识的了解,明晰、系统地把握教学尺度,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根据本课内容精心设计了研究课题: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假想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四种不同身份的人员组成,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等。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通过阅读课本、同学间相互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网上查找等多种途径进行准备。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及时点拨、指导、适时鼓励。整个过程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发散性思维 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们接受历史知识的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追求的目标,但因为历史知识的精深浩繁、知识点林立、发散延伸较强而使得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最终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运用开放性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方式,没有做到知识点的多层次关联互;二是没有促使学生们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历史事件发散思考方式;三是没有结合关联学科的知识进行延伸教学。
一、发散性教学的定义及课堂教学功能定位
发散性教学是一种持续性、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或者层次去思考问题,通过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将历史知识点进行分解、组合、延伸,从而达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教学思维方式的运用,既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形成学生们独立分析历史事件和解决历史课堂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教学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交互式教学思维,能够促使学生们形成活跃的思路和敏锐的知识洞察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倡导发散性教学方式其本质就是建立一种开放性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一方面是适应构建学生基础素质体系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独立的、个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二、发散性教学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实行,提高学生群体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成为教学活动最大的工作重心。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并且严重阻碍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学生们只有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才能够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构建,历史课堂也才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并运用发散性教学方式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只有进行发散性教学,才能够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够将“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另一方面,发散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得以全面地展现出来。发散性教学最大的优点是既发挥了教师的教学活动灵魂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教学活动主体作用。从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三、发散性教学在历史课堂与关联学科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高考科目设置是高中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来说,首先从属于文科综合科目这一大范畴,其次才是单独的科目设置,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历史学科与其他关联学科的交互性影响。地理、历史和政治知识点,很多情况下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比如“四大文明古国”所处的区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为什么这几个地方会出现绚丽的古代文明呢?自然地理条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什么除了“古中国”以外,其他文明古国会出现“断代”现象呢?自然地理条件、政治军事条件等因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什么“古中国”文明没有出现“断代”呢?还是自然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古中国”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交往……这与资本主义历史有联系吗?
还有“地理大发现”这个知识点,什么原因促成了“地理大发现”?奥斯曼土耳其的阻拦、丝绸之路的阻断、航海技术的成熟、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西欧王室的需求……“地理大发现”促进什么产生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的没落!通过这样的分析、转化和交互,我们发现历史知识居然有这样千丝万缕的关系。诸如其他的社会历史事件,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我们也能发现相互之间的隐秘联系。例如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对“古中国”和古代的欧洲、中亚有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从多个方向和层次上进行思考。在以上的历史事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学科也要与地理、政治等学科之间进行多向关联的分析;而且这些事件的发生本身就与地理、政治等因素相关联。
四、发散性思维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发散性教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适时地切入到授课内容,并进行学生们思维的二次发散。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课程内容,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来归结历史知识点。再者,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积极地创设情境,多方向启发学生们的思维。例如,对于李冰主持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教师可以利用“穿越”的思维,如果学生是“李冰”,该怎样兴修“都江堰”?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还要从多方面设置“陷阱”和“疑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发散性的思维从多方面考虑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影响等等。例如,在“淝水之战”中,苻坚如要成功统一全国,必须做到哪些工作?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假设历史,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史事件。还有“法国大革命”期间,为什么要攻占巴士底狱?最后,发散性思维的应用,最关键的工作是举一反三。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的“变法”,这些变法有哪些?它们的相似点是什么?在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变法”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五、发散性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者和归结者。对于知识点或者知识系统层次的构建及设计,历史教师要遵循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我们不做唯一的答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发散思考,从多个层次或者角度去思考历史事件。
在构建知识系统层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想象力,要精于布局、巧于布局,给予学生们必要的自主发挥空间。当然,在这一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必要的技术手段也是要应用的,比如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图画文本手段的应用等等。我们既要允许学生们“存异”,也要鼓励学生们“存异”,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对历史知识点的思考过程中,教师的定位不应当是“被动的”,而应该对学生们发散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引导。
六、结束语
当今的文科教学,文史哲综合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教育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局限于学科内知识点的整合与梳理,必须进行发散性的教学思考。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散思维的运用,只有依靠不断培养学生们的相关技能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式,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扩散其思维能力。只有这样,高中历史课堂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德才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九期。
一、历史活动课的类型
《历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应该根据本地本校特点、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依据活动内容对历史活动课类型划分如下:
研讨交流类。可以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事件评头论足;也可以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古代的场景,对当时的历史现象站在不同的阶层、民族或国家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演讲表演类。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让学生上台演讲、讲历史故事、进行某一个历史专题的讲座或表演历史小品、历史情景剧等。例如,以“新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為题举行演讲会。
竞赛闯关类。例如,设计“春秋战国历史典故大闯关”活动,师生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设计為各类题目,学生分成几组,通过必答、抢答方式轮番闯关。这类活动能让学生运用并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开阔历史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观摩鉴赏类。主要是利用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考察历史遗址和鉴赏历史文物,等等。这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访谈调研类。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家庭、社区乃至城市。如学生可调查自己的祖辈、父辈在与自己同龄时衣、食、住、行的情况,写出报告,从中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变,以及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等,培养学生对社会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编辑撰写类。包括编写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如编写二战期间的著名战役等。
模拟体验类。此类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特设的历史时空里,以假定的身份,去尝试着解决具体历史情景下的“实际”问题。如“假若你是一个汉代商人,从长安出发,西去做生意,你将如何在丝绸之路上做买卖?沿途会有哪些见闻?”。
制作展示类。主要是让学生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如古代钱币、兵器等,或展示自己的一些收藏品,同时要求学生加以考证说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技能。
总之,历史活动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在“减负增效、科学有趣、量力而行、灵活机动”原则指导下,勤于探索与实践,使历史活动课教学不断得以优化。
二、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历史活动课是历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历史学科课程功能的不足,使学生巩固、深化、验证了所学的学科知识,并将直接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以下几个原则:
历史性。活动课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镜头”,但也不能随意删减史实、增添不存在的历史,这就要求活动课方案的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
自主性。—方面强调应是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强调在设计历史活动课方案时,要注重反映学生强烈的参与、自主选择与主动投入意识,着意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实践性。活动课有的时候需要教师讲授,但更多的是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参加或接触学科实践、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实际中直接或间接地汲取新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多样性。历史学科的内容上下几千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给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
开放性。一是活动课的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活动不限制在一节课或学校之内,而要向课外、校外开放;二是活动的内容开放,尽量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余地;三是活动过程的开放,每次活动之后的活动延伸就是新的活动的开始。
三、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要求
历史是已经消失的过去,要让学生认识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的人物和事件,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想象和理解。让学生活动的本身就是促使学生去体验,在活动与体验中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追根溯源,将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活动课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做到主题明确。活动课是众多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一种,对它的使用需要重点考虑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只有主题明确,才能使历史课外活动具有感召力、吸引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性。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活动能力虽然有差别,但是活动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历史活动课必须选择“大众化”的题材和形式,在活动中尽可能创设人人都能参与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
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历史活动课不但要突出学生的活动,还需要折射出教师的科学设计、适时点拨、统揽全局,以及把活动不断引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不可包办代替。
要做到多鼓励学生。教师要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不要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活动课堂。
关键词:三生课堂;有效实现;策略
所谓“三生课堂”指的是三生一体化(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的课堂。生命化是基础,是目标,充满生机,为了生命;生态化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过程,是手段,自然生成,和谐发展;生活化是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既是源泉,也是目的,源于生活,幸福一生。
“生命化课堂、生态化课堂、生活化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下以课堂为抓手,向课堂要质量,提高教学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因此“优质高效”是“三生课堂”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实现“三生课堂”呢?
1.关注学习内容与学生发展的接轨
课堂要以生活为本,并把生活当作教育的生命线,关注学生生活,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并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人生、社会问题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提高教育质量。
如在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文的授课中,老师在带领学生了解了张骞三次出使西域的过程、结果和影响,并了解到了张骞身上的诸如“有胆、有识、有行、有恒”等优秀品质后,担任班主任的历史老师联想到了学生最近对住宿条件的抱怨,于是结合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过程的了解,设置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的住宿条件差,暂时无法改变,你会怎么看待呢?”于是,学生很快意识到,相比张骞出使西域所历经的千辛万苦,住宿上的这些困难也就不算什么了。
当然,我们的生命、生存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的生存状态,不作假、不刻意说教。如七年级思想品德“寻找身边的诱惑”一课中,当老师问到“应当如何对待金钱时”,有学生回答“视金钱如粪土”“淡泊名利”,初听上去,这样的回答是多么高尚,可仔细一想,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践行,更何况我们的孩子,又怎能理解和体会到这种境界呢?如果老师不加以及时指导和引导,这样的教育势必会显假、显大、显空,而让孩子意识到“金钱之于人民的生活是重要的,当我们的生活无法离开金钱时,要懂得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这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2.强化学习内容与生活现象的整合
在“三生”课堂中,我们将努力强化学习内容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现象的整合,营造出“生活态”的课堂,并形成学生学习的“生活场”。如英语“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孩子用英语说出父母的生日日期,当一个孩子说完以后,老师出其不意地播放了该孩子父母的回答,课堂中家长的参与,让孩子对课堂充满了新奇感和期待感,更让课堂洋溢浓浓的亲情。这样的课堂,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爱的教育,并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
3.重视“问题引领”,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曾经在湖南省科技馆陪同读幼儿园的儿子上了一堂精彩的机器人制作课,课堂开始,老师提问:“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要怎么样才能跑起来?”大部分小孩都认为需要车轮并加满油才能行驶,老师说:“今天我想让大家造一部不需要油就能跑起来的小车,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做?”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都被调动起来了。孩子们亲自参与实践,在跟随老师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孩子知道了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轴套的作用是阻止车轮的下滑,并明白了小车不依靠汽油,仅依靠重力的作用就可以向前滑行。同时在滑轮高度、倾斜度不同的几组对比实验中,老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车子驶出的远近不同与哪些事物有关?这一堂课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每个孩子的思维和创造潜能,平常深奥的物理知识也深入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不能不说这是一堂成功的活动探究课。
所以,我们的课堂要高效,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问题引领”, 将课本的知识点设计成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引领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奋点,使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想要了解的欲望,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从而掌握新知识。
4.构建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宁波 滨海休闲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2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作为身处其战略核心之中的宁波,依托优良的港口条件、发达的民营经济,持续的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宁波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增强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能力,特制订《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滨海休闲在宁波海洋经济前景广阔的背景有其独异的特征、功能和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大众休闲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宁波经济持续增长、人们收入不断提高,滨海休闲已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热点。
1滨海休闲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滨海休闲起源于18 世纪的英国,最初是进行简单的海水浴,到了20 世纪,新兴的各类沙滩、水上运动项目不断涌现,21 世纪以来,滨海旅游休闲已成为世界旅游的潮流,滨海地区以其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的休闲旅游者。
在西方发达国家,集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滨海休闲活动的发展趋势,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国外学者对滨海休闲的研究可以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滨海运动需要整体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严格的环境管理与评价指标,同时警世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且详细论述了各种水上运动如帆板、游艇及其与商业操作的关系;
(2)对滨海休闲管理战略和未来前景,滨海休闲对未来经济和旅游的重大影响的研究,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3)对滨海休闲已成为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可见滨海休闲发展整体上与经济、社会、环保相关联,已形成自身的发展体系和模式。
近年国内也逐渐开展了对滨海休闲的研究。2003 年广东海洋大学首次设置了“滨海休闲管理方向”专业,在全国率先培养滨海休闲管理人才;随后,有研究者探讨了研究了培养滨海休闲管理人才“专业理论+技能考证+四大训练+创新实践”的模式。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滨海休闲具有陆洋交接的地域性、运动环境的自然性、可开发性和高度的参与性、独特的健身养生性等特征。
2海洋经济背景下的宁波市滨海休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整体状况上来看,与既定的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强市的目标相比,宁波海滨休闲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2.1滨海休闲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首先,宁波地区滨海休闲的开发现状依然局限于根据阳光、海水、沙滩的传统资源开展观光、沙滩浴等项目,缺乏参与性,多样性特点;其次,从空间布局角度上,目前的开发主要局限于近岸坡缓的水域和沙滩,对滨海小镇以及远海地区开发的力度不够;再次,对于滨海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 海滨建筑、涉海雕塑、节庆、涉海信仰等具有特色海洋人文风情的开发深度不够。
2.2缺乏以滨海休闲为主题的组织机构
滨海休闲的顺利开展需要涉及到规划、体育、旅游等管理部门合作。 组织结构在滨海休闲活动中起到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宁波地区缺乏专门的滨海休闲组织管理机构,而宁波滨海休闲业基本上属于政府部门管理操作,缺乏市场运行的竞争刺激。
2.3缺乏滨海休闲的系统营销方案
目前宁波地区对于滨海休闲产品的营销理念滞后,欠缺科学系统的营销方案。海滨休闲营销相关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品牌意识淡薄,在营销、公关、宣传等方面没有打造品牌效应又缺乏长期营销发展战略。
3海洋经济背景下宁波滨海休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发挥宁波海洋资源优势,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宁波滨海休闲产业开发和设施建设。科学制定和实施宁波滨海休闲产业的整体规划,使滨海休闲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2)培育和开发滨海休闲产品,促进滨海休闲产业的结构优化。丰富宁波滨海休闲表演业,完善滨海休闲体验与服务业;提供休闲体验与服务项目:冲浪、摩托艇、航海模型;增强滨海休闲会展与策划创意活动;开发滨海休闲产品制造业;发展海上休闲垂钓渔业;培育游艇俱乐部与游艇制造业;结合宁波丰富的海洋资源结构调整,促进滨海休闲产业的优化结构。
(3)积极开展滨海休闲教育,培养滨海休闲管理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宁波滨海休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提升滨海休闲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4)结合宁波当地文化打造特色“滨海休闲”品牌。整合宁波滨海休闲、旅游资源,结合宁波商帮文化、象山的渔文化、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明州港、被誉为“东方大港”的北仑港等当地文化,形成滨海休闲整合营销,打造一批符合宁波海洋资源特点的滨海运动休闲品牌产品、品牌赛事和品牌活动,增强宁波滨海休闲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2] 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皮连生,庞维国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6.
所谓问课,就是通过他人或自己,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达到最佳课堂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那么,音乐教师应该重视何种问课形式呢?我认为,“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都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区别于一般学科,音乐的“课后问”更具有实际价值。因为,音乐教师所教的班级,多数是同年级的平行班,也就是说,一课内容要在不同的班级上好几遍甚至十几遍,如果在第一个班级上下来,能及时总结反思并修正不足,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带给下一个班级,做到扬长避短,让后面的课堂更完善,更精彩。而且,这种问课带来的改变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无须等待教学的下一个轮回。
由此可见,“课后问”即课后反思,对音乐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音乐老师应该在哪些方面作课后的重点反思呢?
一、反思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属于首位,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定起着制约的作用。上完课后,教师要对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作出补充甚至调整。
1.目标定位准确吗?
在反思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是否合理,不合理的目标带来的可能就是一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如苏教版《美丽的山谷》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我想通过欣赏乐曲《百鸟朝凤》、《高山流水》,以及学唱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来感受山谷的美丽。心想:听着山谷中的鸟鸣和流水,再去歌唱美丽的山谷,一定会是很美的享受。所以,我把两个乐曲的欣赏目标定在了聆听乐曲描写的内容上,让学生通过聆听,用语言说出流水、鸣鸟的山水景象。但课堂的效果却出乎意料,我不仅没有看到学生的快乐与活力,教师的热情也随之消失,原本有的一幅美的画面始终未能出现,课堂显得被动、乏味。为什么精心准备的课不能如愿?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态?一连串的问题随即闪现。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百鸟朝凤》中的唢呐是北方乐器,跟南方人的欣赏口味有一定差异,而《高山流水》是一首古乐,和现代审美也有一定距离,导致学生对作品美的欣赏较为被动。于是,我重新调整,把乐曲欣赏的目标定在声音的描述和模仿上,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了解山谷中声音的种类和表达的方法。当第二个班级上课的时候,我以这样的问题开始:“当我们走进美丽的山谷,可以听到哪些声音,音乐可以怎样去表现这些声音?”问题一出,学生回答踊跃,而且很有在音乐中寻找这些声音的欲望,接下来的欣赏,完全没了先前的状态,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而且专注、投入,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目标完成了吗?
目标的确立是课前应该多想的,但上完课后,仍要想一想,我的教学目标完成得怎么样?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中,使之成为课堂的灵魂。
例如,在课堂上教唱完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关注学生是否已经通过歌唱了解了内蒙民歌的旋律、节奏的特点,能不能区别长调与短调?通过这堂课,有没有激起学生对草原及内蒙古民族的热爱之情?这些都需要作认真的课后反思,让课堂教学更有目标性。
二、反思教学内容与结构
如果说内容是课堂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课堂的骨架,它们共同撑起立体的音乐课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精心、恰当,能有统一的主题。结构则要自然流畅,使其相互融合,浑然天成。我们要常想这样的问题:我选择的内容是否是最佳的?这样的安排是否引人入胜?如果有遗憾,需要怎么修正?
1.内容最佳吗?
区别于其他学科,音乐教学是一种情感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的内容是极其重要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老师都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课前要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整合、扩充,选出最好的内容来教学,使之符合学生的情趣和认知水平。但课堂是充满变数的,教学内容有时会因多种原因而导致不相适应,影响教学效果。如时代感的差异,个人审美的差异,目标确立的差异等,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更改或补充。例如,在前面讲到的《美丽的山谷》一课,为了突出“声音”这一主题,我重新选择了教学内容,把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改成了《回声》,并设计了一个问题作为承接:“山谷中的回声和鸟声、水声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歌曲可以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表现它的特点?”在第一遍的欣赏中,他们很容易找到了乐句的重复和力度的强弱对比,演唱时,也能积极模仿,把歌曲唱得有声有色。经过这样的反思和修改,课堂出现了生气和活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2.结构最优吗?
一堂课上下来顺不顺,教学有效性高不高,仅靠反思内容是不够的,教学结构的优劣在教学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是相对独立,但不能孤立存在,它们应在一定的结构中,以目标为灵魂统一在一起,形成有层次的、立体的课堂。在搭建结构的时候,既要注意大的框架,也要重视小的细节,如精彩的导入,恰到好处的提问形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情感体验顺序等。课堂结束后,要把成功的东西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经验加以积累。失败的地方则进行修改,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丝路驼铃》一课,可谓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如果不注意课堂的教学结构,很容易变得杂乱无章。我把音乐按丝绸之路的路线由东向西设计了教学的路线图:西北高原花儿敦煌艺术阳关诗词新疆歌舞,并在各部分之间作了精心的连接,这样,不仅条理清晰,音乐的风格也较集中、统一。
三、反思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总会为教学设计一些方式方法,好的教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情感获得,不同的方法导致的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但设计过程往往会受老师主观经验的影响,有时对学生考虑并不周全。即使有考虑,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如果说教学方式方法的好坏在课前还做不到心中有数,那么,上完课就能一目了然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就要做认真的修改。
我有过这样一课的经历:苏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有一首特殊的教唱歌曲《那不勒斯舞曲》,它是一首舞曲,全曲除了音符写成的旋律外,没有任何歌词,歌唱时都用“啦”来哼唱。课前备课中,我想通过乐谱的视唱和旋律风格的分析来完成歌唱。课堂上,在作简单介绍后,便复习音符的唱名、音高,再让学生根据旋律风格分段视唱,最后用“啦”来哼唱歌曲。结果,一堂课下来依然没能唱好,而且出现学生不愿张嘴的尴尬场面。这个办法太被动了,我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在第二个班级作了如下更改——①故事导入:讲述《天鹅湖》的故事梗概,接着告诉学生,王子十八岁生日那天,皇宫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成人礼,期间跳了代表各个国家风格的舞蹈,《那不勒斯舞曲》就是其中一首表现意大利风格的舞蹈。②观看视频:播放舞剧中的这段舞蹈录像,要求学生边看,边记忆舞蹈的音乐,比比谁记得多。③模唱旋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钢琴上帮助他们回忆音乐中出现的旋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唱了曲谱,再在熟悉的基础上,填进音符视唱,并完成“啦”的哼唱。④歌曲欣赏:播放由此曲填词的歌曲《踏春》视频,加深旋律印象,体会风格特点。经过此番修改,学生对课堂充满了新奇,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目前职中学生对旅游地理这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态度有些散漫。要改变这个现状提高学习效果,唯一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对该课的兴趣。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旅游地理教学;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130-02
旅游地理是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占分少,地位不是很高,学生难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难免会产生不重视、不愿学甚至厌学的状况。如果想摆脱这种困境,让学生喜欢旅游地理,自觉地学好,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持久地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旅游地理有用、有趣,必须学也值得学!下面是几点建议:
一、从备课入手
教师应该从备课入手,深刻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有效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顺利掌握教学内容,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备教法:教师在备课中要处理好教材,设计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去组织教学,使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整个课堂快速高效地运转起来,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流畅地进行,达到发展兴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备学生:在备课中教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差异。设想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困难,有重点地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引导,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都能有所进步。
3.备练习:教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学生情况的不同而准备不同的练习,以保证课堂教学中有充分的操练,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兴趣的关键
1.缩小师生距离,以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兴趣。教学过程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融洽、真挚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信赖、友好、共鸣、亲近的效应,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缩小师生距离,以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某些复杂的旅游地理地貌形态、自然景观的形成、变化和运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无论如何讲,学生也是难以完全接受,如果利用电化教学独有的手段,将这种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学生就能有鲜明生动的概念、获得直接清晰的印象,从而取得最佳效果。常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挂图或教师用手势、表情、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辅导用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形象、生动,引发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注意力、观察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3.改变落后的授课模式,增加“花色品种”,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满堂灌”,“一言堂”,束缚学生思维活动。可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带领大家旅游,来学习旅游景点的知识;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各旅游区、旅游亚区、各景点位置、分布、线路等知识;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加深景点保护意识:学生主持“听我说”节目,每个学生准备某个城市景点介绍,每堂课轮流插入主持3~5分钟的“听我说”节目或玩旅游地理扑克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增加锻炼,等等。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还可以灵活运用趣味语言与生动例子。在课堂教学中表达要准确、精练、通俗易懂,再适当运用些趣味语言和生动例子,就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如在讲西北内陆旅游区气候时举个南方人去丝绸之路旅游,只带当季的衣服让他吃了很多苦头的例子,并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特点,富有感染力、而且形象逼真。再如巧借古诗文,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旅游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同时穿插些生动例子,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在讲泰山景观时,用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泰山的雄伟气势,讲南天门时用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描述景点的风光气势;在讲庐山花径公园时,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形容山上公园的独特魅力,并插入白居易游玩的典故;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草原的辽阔富饶,体现蒙古民族人的热情好客与生活习俗;在讲人文景观时例子更是少不了,如故宫、沈阳故宫、江南三大名楼等等的建筑风格、地位都与它们的建造年代、来历等有关,此时插入相关故事作为例子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这些诗歌和例子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旅游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较难使学生兴趣持久,特别对于中职的学生,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旅游地理。第二课堂泛指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又称之为第二渠道。多指通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利用报刊、杂志、电影、书籍等条件,传递各种信息,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第二课堂形式是多样的,比如: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阅读杂志,不定期编辑旅游手抄报,墙报等,编辑旅游景点指南和推荐介绍等。
2.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探讨现今“热点”问题,如:旅游发展的前景,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旅游景点项目开发,提高旅游业就业率和收入,等等。
3.组织兴趣小组,如旅游统计调查,旅游景点环境监测,旅游季节性及相应安排措施,地理景点摄影,教具制作等。
4.经常组织旅游地理知识竞赛、导游技巧竞赛,旅游景点参观调查活动等;还可组织去野外学习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实际运用;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并了解本地污染及治理情况等等活动。
5.每学期尽量组织一次大型旅游社会调查或景点考察,并及时写出相关小论文。这些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见识,丰富情感,激发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辅助,积极开辟旅游专业旅游地理课及相关课程的第二课堂的活动。这也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改变长期以来职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达到旅游地理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2]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微课教学;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 包彩娥,中学一级教师,苏州大学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082-04
学科教学是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的载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展微课程开发与设计,利用微课辅助学科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一个新趋势。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微型课例。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时代,以“短小精悍”著称的微课越来越成为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
一、分解,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体验中掌握知识
微课的特点之一是“短”。微课教学活动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凭借自己的学习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
【课例】《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消费心理面面观”微课教学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了解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本节课一开始就采用微课视频组织学生学习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1.小测试:一群人走进了世外桃源,景色优美。现在让你选一个地方建一幢房子,你会选择那里?A:看大多数人建在哪里,我就建在哪里。房子式样和别人的差不多,不要太突出。 B:大家在一起没有意思,我这么有个性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般。瞧他们都建在山脚下,我偏建在山顶。 C:我的房子地段肯定要比别人的好,房子造型要有新意,不能被别人看扁了。 D:看看家里的存款有多少,再根据地段方便与否选一个地方。请选择,看看你具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呈现四种消费心理: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2.图片:结合4张图片――分析4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利弊和态度。
3.表格:四种消费心理的比较(基本特点、评价)。
4.反馈练习。
5.总结:(打油诗)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要改正,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解读】根据微课时长短的特点,笔者对《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解,利用7分钟视频重点讲解了“消费心理”这个知识点。根据微课知识粒度小的特点,又对知识点进行微型化处理,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解成多个小知识点――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利弊和态度。
【启示】
(1)切题迅速。由于微课时间短,因此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切入主题的方法途径,力求新颖、迅速而且要与主题关联紧凑,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在本例中笔者从已学的基本内容“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引入课题“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开门见山进入课题。当然,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个题目、疑问、悬念引入课题,或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
(2)设计合理。要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教师需要围绕主题进行针对性设计。在本课例中笔者设计小测试“你会选择在哪里建造房子”这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来引发学生思考,变课堂为体验,帮助学生在交流体验中掌握知识;设计“打油诗”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
(3)线索明晰。在本例中笔者通过设计小测试和展示图片创设学习情境,承接先前知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接着解决重难点“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最后引出后续知识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在这个过程中,讲授线索清晰明了。围绕线索,突出主干。再加上巧妙启发和积极引导,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收尾快捷。总结是对讲授内容的归纳和强调。好的总结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总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授课的层次,使人回味无穷。微课的总结必不可少。在本例中笔者采用顺口溜进行总结,使得收尾快捷、干脆利落。
二、选择,让学生在课堂分析探究中深化思维
微课的特点之二是“小”。微课的课程资源容量小,教师要立足小容量,关注小现象,采取小策略,积累小故事,有针对性地选择,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约而有趣。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发质变。
【课例】《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汇率与币值”微课教学
1.进入课题:“汇率和币值的变化”既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又是学习难点。 明确“汇率和币值的变化”的规律,既能快速准确地解答“汇率和币值的变化”的相关题目,又为解答“汇率和币值变化的影响”的题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论探究:什么是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怎样体现外币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捷径指引:怎样快速准确地判断“汇率和币值的变化”?可以采用跷跷板判断法:坐在跷跷板两头的分别是甲币和乙币,甲币包括甲币的币值和汇率,乙币包括乙币的币值和汇率,左边的甲币,右边的是乙币。从跷跷板上可以看到,两者是此升彼降的关系。同一种货币的币值和汇率是同时升或同时降的关系。跷跷板图释:甲乙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币值是此升彼降的,同一种货币的汇率和币值是同时升或同时降的。
4.实战演练:(题略)小结升华:(顺口溜)跷跷板法莫忘记,此升彼降是双币,同升同降是同币,掌握此法无不胜。
【解读】在本课例中笔者基于“汇率和币值的变化”这个问题,层层深入,逐步推进,虽然只有7~8分钟,但引发的思考并不少,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微学习,感悟出大道理、大智慧。
【启示】
(1)具体。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在本课例中,笔者设计问题进行层层引导,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触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2)深刻。在本课例中,笔者力图通过课堂上师生间有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透过“汇率和币值的变化”现象看到本质――两者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引发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思考。不只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还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分析探究中深化思维。
三、整合,让学生在课堂沙龙感悟中升华情感
微课的特点之三是“精”。微课在表现形式上往往通过精美的音乐、画面、文字来营造极精、极简、极美的效果。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通过新颖的形式、构思加以整合,实现融合创新。
【课例】《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微课教学
视频导入:笔者把2014年南京青奥会大气磅礴的开幕式进行重新整合,呈现大量有关青铜浑天仪、青花瓷器、汉字、丝绸之路等的精美图片,并辅之以优美的配音讲解。观看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频解说,引导学生进入课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图片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个方面让学生得出文学艺术对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领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结: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
【解读】在本课例中笔者运用视频导入,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实现情感与心灵的交融。
【启示】
(1)教学选题精准。微课的选题可以是重点、难点、易错点,也可以是高频考点。选题要有创意,教师要真正找到学生关心的、困惑的问题。
(2)教学内容精选。微课设计时应突出主题,精选内容,聚焦于某个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中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在本课例中,笔者采用2014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的精彩视频和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精美图片,变课堂为沙龙,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使学生深受震撼和感染,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油然而生,自觉萌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情感信念,让学生在课堂沙龙感悟中升华情感。
(3)教学活动精彩。在本课例中,笔者运用精彩的视频和精美的图片使教学情景精彩有趣,简短完整;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教学策略精当适度,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4)教学语言精炼。教师的语言是支撑整个微课的核心因素。由于时间原因,语言要准确简明、通俗流畅,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笔者在讲授本课例时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就有身临其境之感,易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四、聚焦,让学生在课堂论坛鉴别中完善人格
微课的特点之四是“悍”。微课的“悍”意指强劲、能干。它通过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整,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聚焦,有利于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确立和完善人格的养成。
【课例】《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微课教学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只有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那么,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呢?在经济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大家就随我到“智商、情商、财商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的跳蚤市场去看看吧。
【视频】:跳蚤市场上热闹的场面。
【现场采访】:教师:在购买商品时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A:我最关注的是商品的价格。比如两个同学的商品是一样的,我就会考虑哪个更便宜些。 B:质量。 C:服务态度(镜头切换到嘈杂拥挤的人群)。 D:虽然我们的跳蚤市场比较小,但也需要有良好的秩序。
小组讨论互助答疑:结合书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①如果让你参加跳蚤市场的活动,你会关注同学们提到的“价格、质量、服务”为什么?②在交易过程中,怎样才能规范市场秩序呢?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提到要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没错,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进入市场的商品要符合市场准入规则。此外,还有学生说要加大宣传,有促销活动,各个摊位之间肯定是有竞争的,但是这种竞争应该是公平公正的,要抵制垄断及不正当行为,也体现了市场竞争规则,是竞争机制在发挥作用。学生们还说交易时要以自愿为前提,不能强买强卖。还有同学降到了诚信意识。有了交易规则,交易才能顺利进行。
诚信不仅是市场交易规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生们的回答在点滴中彰显了做人的境界。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道德素质,适应市场需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解读】微课程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内容,清晰地陈述三维目标,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在本课例中,笔者提高目标精准度,深挖教学细节,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论坛鉴别中完善人格。
【启示】
(1)适合不同对象。微课的设计要面向学生,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本课例中,笔者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讨论,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并获得不同的发展,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力争让每个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建构起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