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02:55: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学导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刘燕 吴美珠 邱新华 唐铁鑫 梁锦辉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肇庆市药品检验
以真实检验报告单编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以真实工作岗位的要求设计实验预习、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等内容;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格式与药品检验所和药品生产企业的检验报告书一致,记录和报告中包括了检品名称、检品批号,生产日期,检验日期、检验依据等内容,要求学生实验过程中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实验后按要求书写检验报告,正确下结论,签上相关人员的姓名。这样做能使学生对药品质量检验程序有一个完整的理解[2]。
以实训视频和虚拟实训软件预习和巩固实训操作
我们已建立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网站,已经上网的资源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实训视频、虚拟软件、实训大纲、技能考核标准、教学录像等资料。学生实验前按教学进度和请验单的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观看视频,进行虚拟操作,可以通过感观上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大脑,使大脑在极度活跃和高度集中的状态下[3]完成实训课程的预习;实训时积极探索,做好记录;实训后书写报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观看视频和进行虚拟操作,通过观看、实操、再观看的循环,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
我们采用“六步骤”“四一致”的模式进行实训教学。六步骤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估反馈;四一致为学习任务与真实药品检验工作任务相一致,实训教学流程与真实工作流程相一致(见附表),实训教学情境与真实工作场景相一致;学生实训报告与真实药品检验报告相一致。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学生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完成方案设计小组讨论,老师对计划进行点评、改正,最后确定计划教师指导下实施方案同时进行考核综合考核和评分,整个实训过程是由学生主动地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教师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行业企业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给予学生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的原记录和检验报告表格,在与行业企业基本一致的工作操作环境中进行方案的实施。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实训的准确性、速度、习惯、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根据实训需要在校内外实训基在中完成,使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环境,走出校门,到行业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有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师生共同考评的方式进行实训考核
实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学生参与考核,指定内容和抽查内容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指定内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药物的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抽查内容是实训项目的分解内容,配以教师和学生考评员,教师评考生的同时要考核学生考评员的考评水平,由于学生要作为考评员,所以会对自已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紧跟上企业岗位的发展和变化[4],突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到药品生产企业实习和工作,认为在校学的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任职要求对接得很好,很快能适应工作要求,并能进行独立操作,用人单位认为我校的学生职业素质高,工作认真,积极主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强,能独立进行药品的检验工作。近几年我校的学生到检验岗位工作的比例明显增加,说明实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药剂学;实验教学;应用
药剂学,主要针对药物制剂进行研讨的学科,涉及到药物制剂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理论、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等,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在药学专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现如今,已设置的药学专业包括药学、生物制药以及药物制剂等等,药剂学作为核心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从研究到管理药物制剂的综合能力。过去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传统药剂学实验和综合性药剂学实验的优点与缺点,重点探讨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传统的药剂学实验vs综合性药剂学实验
1.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方面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即在学生开展基本理论课程之后,及时开展相应的实验课程,按照教材的方法,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实验,从而获得实验结果,最后把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理论。在这种实验方式下,学生往往不会主动设计和分析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具体的步骤,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解决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与提高。而综合性实验则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实验过程,每个实验环节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独自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实验的难题,直到最终完成实验操作的所有操作环节。
1.2教学课时与教学效果方面 验证性实验教学课时和周期比较短,同时每次实验课程并不相连,而是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教学课时的安排不利于学生连贯性与系统性思维的拓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则是在验证性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环节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的习题。
2 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文献资料的查阅 首先给学生布置题目,以下面题目为例子:制备吲哚美辛-B-环糊精包合物。指导学生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查阅文献的渠道包括教材、学校图书馆、各种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等。在查阅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文献查阅的效率与针对性,应当以关键词作为依据进行查找。如此一来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同时拓展实验设计的思维,给予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灵感,为实验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充足的科学依据。
2.2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学生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个性化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试验计划,务必要求实验每一个步骤都具体化、细致化。在选择实验方式的时候,应当对所查阅的文献所提到的实验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明确的了解不同实验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因为每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试剂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把所有实验的步骤都设计完毕之后,应当让学生亲身接触实验器材和试剂,基于现有的实验条件调整实验方案。
2.3对实验计划进行优化 试验计划设计完毕后,除了调整实验计划以外,还需要通过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原本实验方案的优点与缺点,并且对缺点进行改进。本实验课题的操作环节包括四方面,首先需要制备包合物,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改进,再对包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4指导实验操作 首先,在制备包合物的环节中,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合适的饱和水溶液进行制备,试验的目标主要在于验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所投入的材料比例、制备的温度、溶液和水的比例三方面因素,平均每个因素具有三个相应的水平,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各自负责一个条件的试验,并且在第一次实验课堂中,安排3个学时,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制备包合物、建立测定药物定量分析法。在实验前介绍主要的实验仪器,在课后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数据处理分析,让学生通过正交设计软件,明确工艺条件。在第二次实验课堂上,安排学时为3个,主要的实验任务在于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第三次实验课堂上,主要针对所制备的包合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第四次实验课堂上,安排4个学时,主要任务在于观察所制备的包合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5指导讨论与论文书写 在实验操作完毕之后,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然后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函数编辑,进行计算和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包括浓度、包含率,最后通过图表进行绘图表示。数据处理结束后,指导学生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进行论文书写,并且强调论文或者实验报告的重点部分在于讨论分析,把数据上升为理论总结,实现最基础理论的升华。
综上,在本文实验中,涉及到药物制剂制备、定量定性分析、药理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各个药学专业和数据统计学科等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不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通过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的开展,不仅提高学生参加实验操作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新世纪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菲,郝利勇,郝吉福,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03).
[2]应晓英,高建青,袁弘,等.适应药剂学发展探索新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科学,2008,(04).
[3]梁健钦.浅谈《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2).
[4]崔晗,宦梦蕾,刘道洲,等.药剂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2)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林庆华,栗保明.等离子体辐射对固体火药燃烧速度影响的研究[J].弹道学报.2005(03)
[2]李倩,徐送宁,宁日波.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1(01)
[3]狄加伟,杨敏涛,张明安,赵斌.电热化学发射技术在大口径火炮上的应用前景[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0(02)
[4]杨家志,刘钟阳,牛秦洲,范兴明.电爆炸过程中金属丝电阻变化规律的仿真分析[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02)
[5]郭军,邱爱慈.熔丝电爆炸过程电气特性的数字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01)
[6]苏茂根,陈冠英,张树东,薛思敏,李澜.空气中激光烧蚀Cu产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5(03)
[7]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J].电气技术.2010(S1)
[8]赵晓梅,余斌,张玉成,严文荣.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J].火炸药学报.2009(05)
[9]杨宇,谢卫平,王敏华,郝世荣,韩文辉,张南川,伍友成.含电爆炸元件电路的PSpice模拟和实验研究[J].高压电器.2007(06)
[10]郝世荣,谢卫平,丁伯南,王敏华,杨宇,伍友成,张南川,韩文辉.一种基于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多脉冲产生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08)
[11]伍友成,邓建军,郝世荣,王敏华,韩文辉,杨宇.电爆炸丝方法产生纳米二氧化钛粉末[J].高电压技术.2006(06)
[12]林庆华,栗保明.高装填密度钝感发射装药的内弹道遗传算法优化[J].弹道学报.2008(03)
[13]王桂吉,蒋吉昊,邓向阳,谭福利,赵剑衡.电爆炸驱动小尺寸冲击片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J].兵工学报.2008(06)
[14]林庆华,栗保明.电热化学炮内弹道过程的势平衡分析[J].兵工学报.2008(04)
[15]蒋吉昊,王桂吉,杨宇.一种测量金属电爆炸过程中电导率的新方法[J].物理学报.2008(02)
[16]钟建忠,刘列,李立民,门涛,文建春.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电磁辐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12)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管用时.导线内交变电流趋肤效应近似分析[J].邵阳高专学报.1994(03)
[2]李海元,栗保明,李鸿志,宁广炯,王争论,杨春霞.等离子体点火密闭爆发器中火药燃速特性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02)
[3]谢玉树,袁亚雄,张小兵.等离子体增强发射药燃烧的实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1(03)
[4]张洪海,张明安,龚海刚,杨国信.结构参数变化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的影响[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4(03)
[5]孟绍良.电热化学炮用脉冲电源及等离子体发生器电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6]戴荣,栗保明,张建奇.固体含能工质等离子体单药粒点火特性分析[J].火炸药学报.2001(01)
[7]赵科义,李治源,吕庆敖,段晓军,朱建方.电爆炸金属导体在Marx发生器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3(10)
[8]弯港.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流动控制机理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9]李海元.固体发射药燃速的等离子体增强机理及多维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0]王争论.中心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电热化学炮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1]成剑,栗保明.电爆炸过程导体放电电阻的一种计算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12]李海元,栗保明,李鸿志.膛内等离子体点火及燃烧增强过程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2(03)
[13]龚兴根.电爆炸断路开关[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04)
[14]戴荣,栗保明,宁广炯,董健年.SPETC炮等离子体发生器自由喷射放电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2001(04)
[15]刘锡三.高功率脉冲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核物理动态.1995(04)
[16]杨汉武,钟辉煌.PSpice模型用于电爆炸丝的数值模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S1)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马新欣.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
[2]徐凯.硝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14
[3]林鹤.HMX共晶炸药的制备与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4]牛田野.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5]刘卉.含吡啶环高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6]黄勇,时家明,袁忠才.NumericalSimulationofIonosphericElectronConcentrationDepletionbyRocketExhaust[J].PlasmaScienceandTechnology.2011(04)
[7]王娟.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8]董岩.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9]刘进剑.多氨基多硝基吡啶及吡嗪氮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0]赵国政.氮杂环硝胺化合物的理论设计与母体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1]汪建.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及模式转变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12]郭长平.一步法微气孔球扁药成孔机理、燃烧性能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13]金涌.电热等离子体对固体火药的辐射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4]邓忠新.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5]刘宇.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16]王亮.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目的:确定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教学内容和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或称五会)的要求、发掘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方法: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考察确定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教学内容和五种能力的要求,基于我校的教学经验提出并分析了包括我校开发的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方法。结论:医疗硕士研究生英语应讲授中医英语基础、西医英语基础、临床与科研英语。西医以人体解剖系统为板块、词素为中心,中医以内容为板块、单词为中心的教学可使医学英语的学习变得容易;思维导图、角色扮演和学生讲座三种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效果,尤其能提高写与说之输出能力。
【关键词】教学板块,词素,思维导图,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和方法
用半开放式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考察了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应该教授的内容。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探讨了医学英语五种能力的体现方式,而后通过封闭式调查问卷量化了五种能力的水平要求。受调查对象是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生,发出问卷30份,成功收回28分。五种能力要求的问卷发出30份,成功收回27份。进而,提出并分析了包括我校开发的研究生医学英语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2.结果
2.1.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教学内容
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内容的调查问卷结果总结于表1.
表1 医疗系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
教学内容 支持人数 (共28人) 约占比例
公共英语 2 7%
科普医学英语 3 11%
西医英语基础 28 100%
中医英语基础 28 100%
临床英语 25 89%
科研英语 28 100%
人文英语 5 18%
表1揭示,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需要的是医学英语而不是科普医学英语更不是公共英语。专业英语可以由西医英语基础、中医英语基础、临床与科研英语三门课程来完成。
对硕士研究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要求的研究,我们首先通过开放式调查问卷的方法,受调查者中70%以上的人建议五种能力的具体要求要基于实际工作需求,不分层次,这是因为无论学生目前的英语怎样,实际工作中对工作者的要求是一样的。进而根据开放式问卷结果的提示,对硕士研究生五种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封闭式问卷考察,80%以上的人的建议如表2所示.
表2 医学英语五种能力水平要求的调查问卷结果
五种能力 具体要求
听 能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听懂自己专业的讲座、广播等
说 能在有准备的条件下就自己专业进行交流,如医院查房中发生的对话、会议交流等
读 能借助词典读懂自己专业的书刊
写 能借助词典在他人帮助下撰写可发表的本专业论文
笔译 能借助词典翻译本专业资料
口译 能作本专业医患对话的翻译
2.2. 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课题组总结和开发出了很多教学方法,期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包括板块教学法[1]、以词素为中心教学法(西医英语)、以单词为中心教学法[1](中医英语)、思维导图法[1]、角色扮演法和学生讲座法等。
板块教学法即西医英语以人体九大解剖系统为板块、内容涵盖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疾病及其诊治等;中医英语以中医各学科内容为板块,即以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各科疾病及其治疗等为板块顺序教学。学习医学英语术语最好的方法是在上下文语境中理解它们[2],以人体系统和中医内容为板块的学习可使词汇有更强的“归属”与“依附”,所学的医学英语可以和医学知识整合起来而实现“认知同化”。
西医术语是由词素组成的,以词素为中心的学习法即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记忆西医术语的前缀、词根和后缀上;中医术语是由单词组成的,以单词为中心的学习就是通过分析‘单词’这个构成中医术语的基本单位来学习记忆中医术语。常见的3到5千个西医术语是由5百余个词根、2百余个后缀和70余个前缀组成。掌握了这7百多个词素,就等于掌握了3到5千个长而难记的常用西医词汇。3600余个常见中医术语(长、难记)是由1400余个单词(短、容易记)组成的。可见词素为中心(西医)和单词为中心(中医)的教学会使医学英语的学习变得容易。
思维导图法即每学一章或一节、都要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该节或该章所学的内容。并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用书面和口语两种形式总结所学内容以训练写与说的输出能力。勾画思维导图所需要的关键词正是学生们需要记忆的医学术语[3],因此勾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记忆医学英语术语的过程。以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可自然地整合与大脑原有知识库中,易于长期记忆的建立。思维导图之所以有如此的显著效果是因为思维导图的放射模式正和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相一致[4]。
角色扮演即在设定的医学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医学知识整合到一起进行输出。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作用就是将学生置身于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来激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自由地用语言表达思想[5],在实际语言中锻炼自己。
学生讲座法使学生转换角色充当教师,相当于登台讲课。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弥补,从而发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这样,既帮助记忆术语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 结论
我们要根据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需求来设计教学。因而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应该讲授医学英语,应该讲授中医英语基础、西医英语基础、临床和科研英语。西医以人体解剖系统为板块、以构成常见西医术语的词素为中心,中医以内容为板块、以构成常见中医术语的单词为中心的教学可使医学英语的学习变得容易。思维导图、角色扮演以及学生讲座三种教学法不仅会加强术语的长期记忆效果而且能特别提高学生们的写与说的输出能力,这三种方法属于任务型教学法范畴,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与环境中学习,学习主动性强,兴趣高,学习印象深刻,在我国学生写与说能力差的今天尤其适用。
参考文献:
[1] 刘明,黄树明. 内容板块、单词、思维导图在中医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中医药信息,2013,30(4):130-133.
[2] Chabner Davi-Ellen. The Lunguage of Medicin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s, 2006.
[3] 刘明,董岩. 思维导图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分析[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66-67.
[4] Buzan, T. and Buzan, B.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New York: Plume, 1996
[5] 黄定华. 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 9:3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牵动项目课题《中医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类型:省重点课题,课题编号:GBB1211054
祥亮先生出生在广西钦州。钦州尚武之风甚盛,上世纪四十年代出了两位有名的拳师,一位叫车才贵,一位叫古树万。车才贵铁臂功了得,碗口粗的石柱挥臂可断,青年小伙儿用红砖狠砸他的手臂,他亦岿然不动。古树万铁脚功了得,南方农村碾稻谷的石碾子二三百斤重,他一个泼脚可将其扫出二三丈远。
祥亮先后拜车才贵、古树万为师。师傅就教他从扎马步冲拳开始,练了站桩、套路、对练、拆招、喂拳各种器械等。祥亮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练拳,晚上又从八点起练至十二点半左右,随着他的身体逐渐强壮,他的功夫也不断进步。七十年代,他又多次上武当山、少林寺、陈家沟拜师学艺,使自己的武技日臻完善。同时,他进人医学院潜心学习中医,又是祖传叶氏医术的第三代传人,武医结合,使他对武术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祥亮精于铁板功、5吨汽车过人、隔空穿纸(距1.5米可将白纸炭化洞穿)等绝技,且武功精湛。他1983年获“南珠杯”全国散打冠军;1985年获“爱多杯”全国自由搏击冠军;1989年获全国传统武术表演一等奖。在与西班牙、德国的拳击、柔道界人士交流时,他一招“螳螂捕蝉”,对手则瞬间外跌一丈多远。祥亮曾在西班牙、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任教,亦曾任武警某部自由搏击教练,现任中华武馆、中华武术培训中心总教练,海内外弟子众多。作为祥亮堂武医阁掌门人、武当清微门二十三代传人、祥亮叶氏医术第三代传人、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祥亮堂医药研究院院长、西班牙亚洲东方传统医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多家杂志、报纸对他作了报道。
祥亮的外婆、母亲、姐姐都是当地的民间医生。外婆叶氏,精通草药、针灸,她给村民看病从来不要钱,仁心仁医,受到当地村民的敬仰和称赞,祥亮的母亲也是个心地善良,德高望重的人,她继承了叶氏全部的精湛医术,并将医术传给了样亮,使祥亮成为叶氏医术的第三代传人-祥亮15岁时就已记住了300多个穴位,150多味中草药。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祥亮经常发表医学论文,有多篇论文获奖。他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其武医结合的疗法很有特色。他结合治疗,教患者练武术和增强内劲的经络导引术,并用气功给患者点穴导气,以利他们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这些方法,配合中药治疗,可达事半功倍的疗效。
经过多年的传统武术及医术的学习探索与实践,祥亮觉得应该把武医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发扬光大,把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回馈社会,服务社会。他的这一想法得到省政协的领导与省市体育部门领导的支持,其拳术、医术、功法遂得以向社会推广和传播。他表演的铁板功、5吨汽车过人、头断石碑、隔空穿纸等技艺,令观看表演的领导、观众与国际友人大开眼界,啧啧称奇,都说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功夫。
1990年,西班牙亚洲东方传统医药文化协会代表团一行,专程从西班牙来到广西南宁,访问参观了祥亮先生主持的中华武术培训中心,并要求学习中国功夫。一个月后,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南宁回国,随后就寄来了任命书,聘祥亮为西班牙亚洲东方传统医药文化协会名誉主席,并在西班牙很有影响的《功夫》杂志(西文版)上发文介绍了祥亮的神奇功夫和事迹。
鲜花和荣誉使祥亮倍感责任的重大,他是一个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之人,他希望继续将祥亮堂武医阁武术、医术传给广大武医爱好者,使更多的人掌握祥亮堂武医阁绝技,创业致富,走出一个美好人生。
(黄吉赓教授隔周三上午在曙光医院西院、隔周四上午在石门一路67弄1号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每周五上午在浦东大道2188号上海国医馆、每周六上午在浦东南路3670号广德中医门诊部有专家门诊)
俗话有,“咳嗽咳嗽,郎中的对头”,还有“名医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之说,可见咳、痰、喘、哮诸症之常见之棘手。大凡内科医生、中医科医生都能治咳嗽咯痰,据说不管用什么药,绝大多数咳嗽15天左右都能治愈。难的是面对复杂病变,如何运筹帷幄应对自如,解病家于倒悬,毕竟疗效是第一位的。如慢性迁延性咳嗽、反复发作的虚喘、间质性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
1971年响应总理“攻克老慢支”的号召,黄吉赓教授由研究慢性肾炎中医药治疗转而主攻肺系疾病,转眼似水流年45载。在这45年里,黄吉赓教授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打通”,不仅系统地阐述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生理病理,同时将中西医药娴熟地结合应用于临床,充分彰显他精通中西医的深厚功力,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黄老已积累了4 000多例“老慢支”“哮喘”等肺系疾病典型病案,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研制出“泽漆片”“复方龙星片”“蝉芩颗粒”“胡麻颗粒”等十多种药物与经验方应用于临床……
标本兼顾治疗“老慢支”
对“老慢支”等肺系疾病,黄老一贯主张中西医结合、标本兼顾、系统治疗。中西医结合并非人们一般理解的中药+西药,而是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理论融汇贯通后作出正确判断与治疗。为什么要标本兼治?黄老认为,大凡咳嗽、痰饮、哮喘皆分标实证阶段(急性期)、本虚标实证阶段(迁延期)和本虚证阶段(慢性期),临证时,需用标本关系分析病症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确定相应的治疗步骤。正所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
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成果,黄老提出了“慢支以肺脾肾虚弱为本,痰饮阻肺为标”的论点,并明确提出了“其虚在肾”的论点,强调“补肾益气”为主要治则。
“老慢支”在临床上可见不同程度的咳、痰、喘、哮,属中医“痰饮”“咳嗽”“喘证”“哮证”范畴,而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司,痰饮阻肺则是以上四个病证的共同发病机制,也是“异病同治”的基础。导致肺系疾病的发生,外因是邪,内因是虚;痰饮阻肺是标,肺、脾、肾功能失调是本;初起属阳虚阴盛,久则痰饮化热,进而阳损及阴;反复发作,导致气血失调,甚至出现心脉瘀阻的现象。
黄老介绍,“老慢支”等肺系疾病根据病史的长短,发作时由咳痰、喘哮的程度及缓解期的症状,可了解病位之脏腑所在,定肺、脾、肾所属。
在肺者,以咳为主,痰不多,无明显气喘或哮不喘,能迅速控制、病情较轻。
在脾者,咳而痰多,或哮喘经常反复发作。
在肾者,咳痰甚而动则气喘,或见哮喘持续不解,缓解期也气喘明显,此属重症。
擅用经方灵活变通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黄老总是带着问题精研医经典籍,上自《内经》下及诸家多有涉猎,尤其对张仲景经方、李东垣脾胃学说、张景岳重视“阴阳互根”的观点颇为推崇,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探索疾病诊治规律,遣药组方擅用经方,灵活变通。
咳嗽、咯痰,是一般慢性气管炎的主要症状。黄老最初研究如何攻克“老慢支”,首先想到从中草药里找到一种兼具止咳、化痰、平喘、消炎的有效药物。他多次带队下乡走访赤脚医生、民间老药工,很快便挖掘发现了“泽漆”。
历代医家多将泽漆列入利水渗湿类药物,但据黄老临床观察,泽漆的化痰作用胜于利水渗湿作用,可通过化痰消饮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前人多用泽漆治疗咳嗽,但并没有讲到治痰(《金匮要略・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中曰:“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黄老发现泽漆化痰效果甚于止咳作用,总结出“咳痰清稀,易咳(痰饮偏寒的病人),脉小弦滑,泽漆汤主之”,进一步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至今临床教学中仍在沿用。黄老还对泽漆的用法、用量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认为泽漆应用剂量的大小,与病情的轻重、疾病的性质、方药的配伍密切相关。一般用到15~150克,个别用到200多克。黄老主持研制成功“泽漆片”,并进一步提取出止咳、化痰的单体制成胶囊,成为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常用药。适用于咳、哮、喘伴痰量明显增多的病例,且疗效显著。
黄老还认为,“阳虚痰饮”可发展转化成阳损及阴的咳、哮、喘的“阴虚痰饮”病证,并在总结前人经方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种“阴虚痰饮方”,广泛用于治疗“老慢支”等肺系疾病:
阴虚痰饮一方 麦门冬汤+泽漆汤化裁,适用于阴虚痰饮证以痰量多、易咯吐为主证的患者。
阴虚痰饮二方 麦门冬汤+射干麻黄汤化裁,适用于阴虚痰饮证以气喘、咳痰不利为主的患者。
阴虚痰饮三方 金水六君煎+桔梗汤化裁,适用于肺肾阴虚,脾运尚健,夹有痰湿,从标实转为本虚的患者。
针对“老慢支”缓解期,黄老创制了“仙灵合剂”(适用于偏阳虚者)、“地黄合剂”(适用于偏阴虚者),长期规范服用,以调理体质,巩固疗效。
“唯患者的病情需要是重”
钟南山院士曾多次宣传“规范治疗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黄老非常赞同这一观点。黄老认为,治疗“老慢支”关键是早期治疗、规范治疗,根据病情综合施治。一定要遏制住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恶性循环,很多人早期不重视,等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再来治疗,结果花费更大而疗效也较差。
比如,一般性感冒咳嗽可不用抗菌药,完全用中药治疗;咳嗽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时,可以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总有痰的问题困扰,而中医药治痰有优势;哮喘发作较重者可适当、临时使用气管解痉剂等及时控制症状;肺系疾病缓解期则应侧重肾虚体质的调养,等等。
黄老回顾自己的经历,非常感慨地说道,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就提出了“新医学派”,提出“消除中西医药的人为界线,完全融合在一起,唯以疗效取之”。黄老认为“唯患者的病情需要是重”,乃医学的最高境界。
2010年底,黄老被列入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他说会和学生们一起加紧工作,收集整理包括肺系疾病、慢性肾炎以及其他内科夹杂病在内的典型病案,以不断丰富《黄吉赓临证经验集》的编撰出版工作。
[关键词] 模块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中医药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154-03
本研究主要针对现代高等医学教育背景下中医药学教育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医科院校中医药学教学中应大力实行模块式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尝试。
1 现状与背景分析
1.1 医科院校中医药教学的现状
纵观我国中医药学学科教学现状,也集中存在一些问题。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着各自的思维方式[1]。医科大学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的是西医理论系统的教育,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学习中医时常常是西医“先入为主”;另外中医课程概念比较抽象,理论玄妙深奥、枯燥难记,学生听得费劲,学习的兴趣淡薄,课堂上
看英语等其他书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均造成了目前中医课在医科院校效果不佳,学生毕业后对中医没有认同感,严重影响了医学工作者个人就业与职业发展及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中医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能力需求、学生素质、灵活教学等诸多因素迫切要求中医药学教学要尝试新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医科院校进行中医学教材与教法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1.2 模块教学
“模块”理论是由美国迈克尔・加扎尼加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加拿大荷兰学院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其基本含义是:将一门学科中或各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2]。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为中心,按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组织教材,构建实验实习基地,以生产和工作实施理论为基础,强调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3]。它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求,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4]。
1.3 案例教学法[5]
案例教学是美国哈佛大学在20年代首创的一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此教学法以案例为教材,让受教育者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可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案例教学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实施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可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案例教学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采用“做中学”的形式,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并可使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通过案例,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体现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案例教学大大地缩短了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是医学教育的灵魂和目标。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2 医科院校基于模块式教学下的中医药案例教学法改革探索
2.1 明了模块式教学特点[6],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构建相应的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了针对性。它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模块为教学单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我国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国外模块式教学呈现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非学科式、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活动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监督者和辅导者;采用目标学习法,重视学习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2.2 明晰中医药的特色,优化案例设计
2.2.1 明晰中医药的特色[7] 首先,把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基本特性,使医科学生克服掉“先入为主”的惯性,不仅走进中医课堂,而且能走进中医思维,把以往同学感觉玄妙深奥、枯燥难记的中医理论明晰化。其次,把握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相关性。中医药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中药方剂的命名如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真武汤等的命名与古代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星宿的命名达到统一;中药剂量的确定来源于度、量、衡的制定依据:史书,班固《汉书・律历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中医的知识与传统文化糅合是课题研究注重的内容之一。
2.2.2 案例的设计和撰写[8] 设计案例时基于模块教学的模式,明确将案例教学法与中医学特色有机结合起来这些基本的原则,精心设计选取案例,如对中医的阴阳概念、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等放入自然中就有了更好的理解;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思想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组织临床案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明确案例设计的基本要求,如:案例要紧密围绕本学科知识点,不能偏离本学科的内容;案例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目标性,设计案例时要明确通过案例学习应达到的目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等;案例的内含知识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已掌握知识基础等;案例要来自实际生活中,要有现实性;案例还要考虑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有指导意义。其次,要明确案例的特点,所设计的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性;典型性;对学生的启发性;趣味性等。第三,设计案例的类型,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可以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般来说案例类型主要有信息式案例、问题式案例、实录式案例、决策式案例和条例式案例等。每设计一案例时都要首先明确这些基本的原则,然后根据理论知识内容精心设计选取案例,如对中医的阴阳概念、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等放入自然中就有了更好的理解;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思想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组织临床案例,最好是自己的临床案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所设计的案例要有以点带面的指导意义;能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有提高;更要具有可理解性。
2.3 明确教学改革方法,完善评估体系
为确保模块式教学模式下中医药学案例教学法收到良好效果,应配套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索,构建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手段。案例的实施过程中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3.1 案例的实施[10] 课堂案例的导入采取多种方式,既可按传统模式讲授,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案例作为补充,供学生阅读使用;也以案例为先导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即进行,从而引导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有时在相类似的疾病讲授完后导入。通过病例的引入可使学生兴趣提高,积极思考问题。在引入案例时注意到教师只需要提供原始材料,不需要提供分析观点。课堂集体讨论病例,分析,总结。
2.3.2 案例的导入 可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按传统模式讲授,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案例作为补充,供学生阅读使用;也可以以案例为先导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即进行,从而引导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在相类似的疾病讲授完后导入。通过病例的引入可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讨论阶段。在引入案例时教师只需要提供原始材料,不需要提供分析观点。
课堂集体讨论病例,可以允许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先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个别学生的提问,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教师引导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分析讨论阶段学生做一些简单笔记,把不同见解、合理建议记录下来,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
通过病案讨论引申出一定的结论,可以先让学生总结,老师再作补充,也可老师总结,讲出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对学生理解的难点疑点进行再一次的详细讲解,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病案中的疑难问题,使案例中的问题更加明朗化或想法更具体化。课后学生上交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一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2.3.3 案例教学方法效果评估 对于案例教学方法效果评估可采取多样化[11]。积极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创设情景等案例教学方法。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创设模拟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手段,使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光盘,可通过制造全方位的案例教学环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提高教学效果。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写作、进行专题讨论、主题辩论等,激发学生兴趣。此外,还可以结合传统方法命题,进行期末闭卷考试的考试评估法和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调查评估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评估。
3 结束语
本研究主要针对现代高等医学教育背景下中医药学教育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医科院校中医药学大力实行模块式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尝试。在该模式下将案例教学法与中医学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相对比较抽象、玄妙深奥的中医理论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中医知识得以扎实掌握。教学中加强理论知识向岗位实践过渡的内容,为学生实习、走上岗位打下基础。此方法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笔者参加了案例版教材[12]编写及修编,并在教学中应用。教材已经在2009年12月出版且在10余所高校(参编单位为主)的中药、药学、资源、营销、医学等多个开设中医药学概论的专业中进行了应用,反应很好。2010年12月即进行了第2次印刷。教材除案例外,还融入了学习目标、知识窗、知识拓展、英文小结、课后阅读指导、思考题目等内容,以其新颖、全面、实用、生动获得好评,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基于模块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医药学案例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曲震理.胡清茹.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42-1743.
[2] 沈晓蓉.语文教学中的模块单元式教学研究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1(6):27-28.
[3] 冯晓玲,李莹.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82-183.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4] 张启森.模块式现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
[5] 张骞,王娜娜,吕增华.浅谈案例式教学在病理学实验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2(20):109-110.
[6] 焦轶,庞刚.模块式教学法在临床专业研究生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3):58-59.
[7] 张翠玲.医科院校的中医教与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8):88-103.
[8] 罗臻.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2005,19(11):697-698.
[9] 周英,罗颂平.病案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6,25(1):38.
[10] 祁秀玲,陈俊荣,,等.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44-145.
[11] 陈毓,李锋涛,卢军锋.引案施教 以案导学――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68-69.
关键词 中药化学;教学法;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87-02
Application Studies on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Teaching Optimizing at Wide-ranging Opening Pattern//LI Yingping
Abstract Using the education methods and means of modern education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course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better serve the societ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s; modern education
中药化学是制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以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为主),涉及内容包括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生物合成途径、构效关系以及必要的化学结构修饰或者改造等。中药化学构建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化学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高职学生的化学基础往往较为薄弱,该如何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心理学技巧是必须的[1]。为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经验,运用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原理,就中药化学的教学进行探讨。
1 利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特殊性,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学生由于学习经历、精力、原有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差异是教学中所必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在讲授之前进行适当的问卷调查,尽可能详细了解各层次专业学生对中药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确定知识模块讲解过程中重点、难点的突破,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同时,高职学生将来就业大多在技术岗位上,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知识要求多,教师不能拘泥于书本,而应尽量联系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注意事项以及中药化学的应用原理,剂型的制定、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知识,穿插在教学中。
由于学生层次不同,重要的化学知识有必要适当回顾,不理解的还需要详细讲解,因为“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能建造大脑思维里的“空中楼阁”。
现在电子技术高度发达,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与教师的交流日益频繁。利用手机或者电子邮件、QQ、微信等进行有效沟通,积极研究反馈信息,采用点对点、面对面的解决,快速处理,答疑解难[2]。
2 利用暗示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导式方法进行讲解
首先,强调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介绍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易懂性,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其次,拿生活、生产实践中熟悉的事情做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中药化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如介绍的化学反应非常接近生活中食物、蔬菜的反应,从而也解释了一些食物禁忌问题。书本的理论知识很深奥,讲授时根据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通俗化。比如:学生将来就业主要去制药公司,不参与药物的合成,那么可以不将难度大的合成过程作为重点讲授,重点介绍物理、化学性质,在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之上讲解相应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从而使知识有效联系,便于学生掌握。
这里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它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讲为辅;学生主动学在前,教师讲在后,而且要精讲,抓住精华,讲得精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着重讲清学生理解不透的重点、自攻不破的难点、解决问题的要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迅速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即是说,教师先介绍中药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学生根据性质设计提取工艺,效果很好。因此,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而且根据书本内容,刚开始是总论,随后是分论。尤其必须开好头,将重要的“相似相溶”原理介绍好,便于学生在各论中理解、掌握、运用。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扩大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观念己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视觉占83%、听觉占11%、触觉占3%、味觉占2%、嗅觉占1%,而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比如:将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先进行视频教学,然后动手操作,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播放名人知识讲座增加学生对中医的认识,促进中药的学习。而且,将中药以图片的形式播放并配以整株植物以及制作成的药物(已包装),使学生更快地认识中药,进行知识的联系,也就是能够更快地将分子结构与中草药建立联系。同时设置提问环节,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最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利用课题解决法设计实验方案,促进认知―实践的转化
首先,启发设问,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产生认识未知问题的心理要求。其次,分析矛盾,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把未知轻化为已知。最后,提示规律教给学生从联想中进行类比和对比,从分析中探索、从归纳中猜想的方法,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师设定课题实验名称,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查找资料,分组设计实验路线[3],评定实验结果、工艺流程;并提供相关实验仪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4];采用归纳比较法有效总结、加强复习。
例如:从槐米中提取芦丁有很多种方法,并且也有很多影响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查阅资料,探寻槐米的用途开发利用前景,然后根据所需设计最佳提取工艺过程,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并进行网络定制采购,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行实验,判断自己设计工艺的可行性条件,最后以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结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出更多新产品服务人民群众。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必须做归纳比较。例如:提到黄酮、蒽醌与香豆素类成分都可以用碱溶酸沉的方法进行提取的事实,加以分析,实际上原理是不一样的。黄酮、蒽醌由于结构上有酚羟基显酸性,可用碱溶酸沉的方法进行提取;而香豆素成分由于分子中含有内酯结构,碱性条件下可以开环溶解,加酸后闭环析出,故也可以采用碱溶酸沉法进行分离,但其根本原理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此之外,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机会,定期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有所长,实现价值,进一步增加努力学习、运用技能的信心,并且实现知识的转化,明确目标,使生产和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有利于科技的创新。
4 采用目标教学法建立高效、合理的考核机制
要使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既精通业务,又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在平时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进行渗透,通过考评机制进行合理培养。比如:思想品德(20分)、出勤和守纪(20分)、合作能力(20分)、学习能力(20分)、创新能力(20分)。具体采用美国布卢姆目标教学法:前提测评――认定(展示)目标――导学达标(实施目标)――达标测评。
综上所述,学生由于受教育背景的影响,知识水平差异大,学习习惯不同,高效学习不容易保证,目前面临就业、家庭经济等方面因素形成压力的影响,价值观发生不稳定状态。因此,确定学习兴趣是首要目标,其后是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将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表明知识的意义,同时给予鼓励、支持,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真正掌握好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吕红日.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思考[J].当代教育教学,2010(22):45-49.
[2]徐东海,徐,张帆,等.认知-发现学习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药学教育,2009(1):37-38.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前沿科学,免疫学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学实力及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1]。从学科广度上看,免疫学已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许多领域,形成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已成为医科院校所开设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2]。为了提供更为有效的免疫学教学,结合我院设有临床医学、检验、药学、影像等多个不同专业教学的现状,对实现不同层次免疫学优质教学的策略作以初步探讨。
1 不同层次免疫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美国学者卡罗尔认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医学免疫学这门课程基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这时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高中阶段有显著不同[3]:①自发性学习;②自我导向的学习;③对学习的题目已有不同程度的经验;④视实际需要发展出相应的情境学习;⑤以任务目的,或解决问题为取向的学习;⑥强烈的成长与发展动机。临床、检验、药学或是影像专业的学生,因其来源不同、现有认识水平不同、将来的去向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同一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答案,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正是这种分层次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实现免疫学优质教学之前,应首先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阶段及其学习特性。
2 建立不同层次免疫学优质教学的原则
免疫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免疫学教学必须遵循一定规律。要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免疫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更有效地执行优质教学,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把握。
2.1 建立有效率的教学模式 在免疫学知识链条中,不掌握前面的知识,就难以接受后面的知识。因此,在有限的授课过程中,全新的内容须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则可以用较简单的方式进行讨论。教育理论研究中有学者提出“80/20法则”,即教师用8成的时间教学,2成的时间发问,而发问的8成问题应容易回答;而且,在这种教学问答中,由一名学生提出问题,转为要求其它学生回答,可以提高参与度。实际教学时,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同难易程度问题的比例。
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需要对教学目的达成共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同时,在教学中引进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责任感、上进心,导通阻滞点、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才能使学生全力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2.2 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各个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各自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的人际互动,充分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以我校前沿课程——免疫学为例:在讲授细胞因子与黏附因子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更新较快,有许多前沿性的进展以及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老师使用了这种的“分层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讲授了细胞因子与黏附分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机制之后,即让学生寻找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前沿点,然后自己查阅大量资料,经整理为体系后,让学生在大家面前将自己深究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综述性的表达。陈述后,听讲的同学提出问题,主讲人回答或大家一起探讨。对于旨在介绍前沿科学的学科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在鼓励学生寻找个人兴趣点的基础上,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在等量的时间内,集众人之力使大家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量,对本学科的前沿研究有了更多的了解,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4]。
2.3 讲究授课语言艺术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授课艺术。以倾听及沟通的语言吸引学生兴趣,以探索的语气引导学生,说话要风趣、幽默,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将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分别比喻为边防军、清洁工、人民警察;整个体液免疫过程如同边防军在进行军事作战, 那么在讲授“免疫活性细胞”、“处理、递呈抗原”等知识时就容易理解了。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加以进一步深入提问:①弹跳法:将一名学生的问题交给其它学生回答。②开放式:以开放式的问题,吸引学生提出其它可能的答案。③课后思考:可留出一些待课后解决的问题,调动学生查阅文献、寻找答案的积极性。虽然激发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各个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结合计算机实施优质教学 计算机制作多媒体授课,使教师能够设计出既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提高。此外,互联网以其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和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特点使免疫学教学能更为有效的获取大量信息和文献资料,加强优质教学的施行[58]。
2.5 定向培养目标模式 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教学。正确定位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不同层次,同一门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譬如,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安排一定时间到医院见习,进行结合临床的教学,这种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的免疫学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思考实际解决方案、将处理个别问题的经验推广到处理其它相关问题的能力,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2.6 以身作则 免疫学优质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应重视学生的行为改变。教师只有发展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显示出高涨的教学热情,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沟通、关心无偏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行为品格,实现优质教学的最终目的。
3 免疫学优质教学的分层评估
分层评估是免疫学优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完成免疫学优质教学前,教师应作出明确的评估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是否完整、建立具体的教学标准、确定适当的教学方针。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作出具有教育意义的评估,这种教育性评估能衡量知识、态度及技能三项是否存在有待改善之处。评估需根据审慎观察学生的表现,收集、分析准确的教学数据,做后期整合分析。通过教学后对学生的评估,再指导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或进行相对应的实践训练。
我们总结了三个专业(检验、药学和临床医学)6个组(3个对照组,3个优质教学组,共300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优质教学组学生科研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于对照组, 表现在期末理论课考试时,对有关涉及科研思维的分析题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优质教学组学生共撰写研究论文5篇(还有3篇正在撰写中),综述15篇。对照组学生按常规进行教学,没有撰写研究论文。这一结果表明,通过优质教学的思维理论培训和亲身实践,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
4 结论
优质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它不但尊重学生个性,而且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明确努力目标,促进所有学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层次的免疫学优质教学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教师经过这样教导学生的过程,也可以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2):7378.
2 金伯泉,朱 勇,张新海 et al.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初探 [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16(8):452453.
3 patel k m, moxham b j. attitudes of professional anatomists to curricular change [j]. clin anat, 2005; 21(11):2122.
4 沈哲旎. 中国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新现问题之探讨 [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9):13061308.
5 nyssen m. internet and nuclearmedcine [j]. 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graphics, 2001;25(2):201205.
【关键词】现代中医美容;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53-02
现代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以人体健美为对象,由多种基础、临床学科相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中医学科,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研究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探讨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的方法,以达到维护、修复、塑造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专门学科[1]。现代中医美容脱胎于传统的中医美容,是对传统中医美容的继承和创新。传统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经过祖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美容体系――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形神俱美、文质并重,并且方法多样,安全有效,深受人们欢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亦不断提高,中国的医学美容事业顺应而生并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医美容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融合了现代科技的中医美容更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现将现代中医美容的发展现状作简单概述。
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传统中医美容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最早的医学分科,将医学分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而疡医,则便是是最早的中医外科医生。而各种对于皮肤疾患的治疗和护理则便是属于中医外科的范畴。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已有一些关于美容药物的记载,如“荀草……服之美人色”,“蕃草……服之媚于人”[2]。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多种损美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和防治方法,甚至还涉及外科、牙科美容,并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医家及经典著作。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具有保健美容或治疗美容作用的药物达160余种,并提到了美容用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如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唐代著名医家及养生大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分别辟有“面药”和“妇人面药”专篇。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载药1892种在“眼目”、“面”、“鼻”、“唇”、“须发”、“胡臭”、“诸疮”等篇中,集中介绍了数百味美容药物,对每一味药物的功效及使用方法,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以上这些不过是沧海拾遗,由此可见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而珍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现代的中医美容正是对这些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现代学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研究,并加以整理和总结,通过不断实践和验证,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医美容。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教育组副组长黄霏莉女士和首都医科大学的马斌荣教授合作完成了“中医美容咨询系统”,该系统使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1993年底的400余种中医医籍及近10年40种期刊中有关中医美容的信息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归纳,成为中医美容科研、教学、临床治疗中随时可以提取的资料库。
在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创新的科技也为中医美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实验人员运用现代技术对中草药进行药理研究,分析其发挥作用的药理成分。运用现代工艺的加工和提取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留其有效成分,如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该技术是以低温高压提取,能有效防止中草药活性成分和热敏物质氧化,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特别是能较好地保留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并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成分,且无溶剂污染。使用该技术萃取分离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是普通方法提取的2.5倍。
另外,对于制剂剂型的不断改良和创新也促使现代的中医美容更加便捷、实用、有效。例如将传统汤剂的改为口服液并改善其色泽、气味、质地再加以精美包装,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医美容的形象和品位,良好的口感也使之更趋于求美者接受。
2 适应时代潮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1 中医美容具有诸多优点
2.1.1 整体观念、辨证求美: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而整体观念把人体美与五脏六腑乃至外在环境联系起来。中医讲:“有诸内,必形于外。”发生于我们皮肤体表的一些损美性疾病往往就是体内脏腑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这就说明了对于一些损美性的疾病,不仅要外治还要内调,要运用内服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等各种治疗养护方法进行全面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黄褐斑,常常由于肝肾亏虚、肾阴不足等原因引起,那么在治疗黄褐斑的如果只是单一的使用祛斑的面膜外敷或是使用现代医学美容的激光、光子等技术来治疗,疗效差而且易反复。倘若,在外治的同时配合补益肝肾、滋补肾阴的内服药,再辅以针灸推拿疗法,从根本原因上治疗,就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中医美容的这一整体观念得到了广大求美人士的普遍认同。
2.1.2 方法多样、安全有效:中医美容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中药、针灸、推拿、刮痧、气功、音乐、心理、食膳、养生等,其中每一大类又有若干种具体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优势。如中药又分内服外用,内服又分为疗效迅速并且可以随证加减的汤剂、便携的丸剂、使用方便的口服液、滋补力强的煎膏剂等;外用有膏剂、酊剂、气雾剂等。这些方法经过反复实践,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或无。在这个崇尚绿色、自然、无害的时代,中医美容自然深受欢迎。
2.1.3 融入生活、简单易行:中医美容很多治疗和养护方法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食膳美容,古人云:“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食物与药物治病原理相通,源自“药食同源”一说。的确,很多中药界与药物和食物之间,如山药、大枣既是美味的食物,同时也属益气健脾的药物。中医讲: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皮肤、毛发等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的濡养而表现出滋润、光泽的健美状态;脾不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亏少,导至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毛发枯槁,皮肤粗糙等临床症状,有损人体健美。那么一个脾气虚弱的人就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诸如山药、大枣之类具有益气健脾作用食物,来实现美容的目的。这样,既享美味又养容颜,简单易行,何乐不为?
2.1.4 独特的审美理念:中医美容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中医美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说中医美容带着浓重的人文气息。现在连奥运都讲究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中医美容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紧握了时代脉搏。另外,中医美容讲究中和(自然)之美、神韵之美、文质之美,这种理念也正好与现在的潮流相呼应。这样的中医美容自然会受青睐。
2.2 市场环境为中医美容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状态,人们愿意也有能力去消费美容产品,而中医美容内调外护、绿色自然、方法多样、安全有效等特点也正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其次,众多商家嗅到了中医美容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商机,纷纷投资致力于中医美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大家所熟知的知名品牌百草集、丁家宜等就是成功中医药美容的典型案例。现在,国外商家也纷纷进军中医美容市场,04年4月,资生堂“中医美容与健康”研究项目由日本中医学协会在日本正式启动,旨在开展中国中医药学中涉及美容与健康部分的研究,并探寻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工作的可能性。
3 注重学术研究,人才水平不断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各种有关中医美学和中医美容学的著作陆续出版,如《中医美学》、《实用传统美容法》、《中医美容大全》、《针灸美容》、《中医美容学》等,各类有关中医美容的论文也日渐增多。1989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成立,1997年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标志着中医美容与中医其他科室一样成为独立的学科。为了适应中医美容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医美容人才的培养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许多中等或高等医药院校开办了医学美容专业,不论是中医院校还是西医院校, 中医美容学都是作为主干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有中医美容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这些人才充实到美容行业中,大大提升了美容行业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4 相关法规不断出台
卫生部2002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19号令(《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医疗美容的定义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的容貌和人体各部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将美容划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部分,并且明确规定“医疗美容可谓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进一步确立了中医美容的学科地位。
中医美容博大精深,虽然近十几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还有诸多方面的欠缺。由于各种原因,中医美容科在各大医院里还不是很多见,而市场上的形式多样的中医美容也欠缺规范,从事中医美容的人才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没有医学基础。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打击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信心。所以未来的发展亦是任重而道远。对于未来中医美容的发展应该从进一步加强中医美容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融入更多的科技力量,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快中医美容的发展,促进中医美容的成熟。
参考文献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 实时荧光定量PCR VEGF;VEGFR2
中图分类号:R59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045-02
The influence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in VEGF, VEGFR2 mRNA expression of synovi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ang Jia1,2 Li Qian1 Gao Feng2 Yang Xuewen1,2*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in VEGF, VEGFR2 mRNA expression of synovi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Synovial tissu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leading to joint deformity which is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 patients were cultured and intervented by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of the VEGF, VEGFR2 mRNA expression of synovial cells was used.Results Successfully cultured fibroblast-like synoiocytes(FLS ) cells,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TwP)to synovial cells the VEGF, VEGFR2 mRNA expression decreased.Conclusion Blocking VEGF/VEGFR2 signaling pathway, thereby inhibiting angiogenesi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o rheumatoid arthritis.
【Key words】rheumatoid arthritis TwP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VEGF VEGFR2
血管翳是一种以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滑膜组织,其形成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病理特征,新生血管形成即从原有的微血管处形成新的毛细血管,是产生和维持RA血管翳的主要因素[1],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则认为是RA病理改变的最终靶细胞[2]。近年来,人们己经认识到血管生成在RA的侵蚀和破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断血管生成在RA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3]。雷公藤多苷是驱风湿的常用药,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和抗肿瘤等作用[4, 5],有研究认为雷公藤多苷能显著改善CIA大鼠膝关节滑膜炎症、增生、新生血管生成等病变[6],但未从血管生成的机制上进行阐述。我们取临床因RA导致关节畸形需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关节滑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获得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传代后进行雷公藤多苷干预,分析滑膜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VEGFR2 mRNA表达水平情况,进行VEGF/VEGFR2信号通路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人滑膜组织取自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由于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关节滑膜组织18例。
1.2 试剂和仪器 高糖型DMEM(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胰蛋白酶(美国Gibco公司),台盼蓝染色液(北京赛驰生物公司),含雷公藤多苷、沙利度胺的大鼠血清(本院动物中心提供), Trizol、DNA marker(大连TaKaRa公司),M-MLV等逆转录试剂、Taq酶(美国MBI公司)。引物、探针、标准品构建委托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实时荧光PCR系统(美国ABI ABI7500)。
1.3 滑膜细胞培养 组织剔除血管及脂肪组织,PBS洗涤2次,加入1ml 0.2%胰酶,眼科剪反复锐性切碎,使组织至1mm3大小,加入等量DMEM 完全培养基,离心去上清,再加入1mlDMEM 完全培养基,混匀,均匀铺于培养瓶的底部,微微倾斜培养瓶,吸弃多余培养基,倒置培养瓶,加入5mlDMEM 完全培养基,放入5%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小时。轻轻翻转培养瓶,让DMEM 完全培养基慢慢淹没已贴壁的组织小块,放入5%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48小时,每3天换液一次,当细胞爬出较多后,去除组织小块,更换培养液,爬满后,胰酶消化,转入10ml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PBS液洗涤3次。
1.4 细胞存活率鉴定 加入DMEM培养基,配制成滑膜细胞悬液(5 ×105 / L),取滑膜细胞悬液(5 ×105 / L)0.1ml加入到EP管内,加入100微升台盼蓝染色液,吹打混匀,5分钟,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算细胞存活率。
1.5 细胞培养给药 加入DMEM 完全培养基,配制成滑膜细胞悬液(5 ×105/L) 1ml加入6孔板中继续培养48h,换液,6孔为空白对照孔,6孔为雷公藤多苷组,6孔为沙利度胺组,继续培养96h,胰酶消化并收集细胞,离心去上清备用。
1.6 人滑膜细胞总RNA提取 取1×106滑膜细胞经无菌PBS洗涤、离心后取沉淀,加入500μl Trizol消化,经氯仿萃取、异丙醇沉淀,75%DEPC乙醇洗涤后,干燥10分钟,加入30μlDEPC水溶解,-70℃贮存备用。
1.7 逆转录:参照前期论文[7]。
1.8 PCR引物、探针的设计 根据GenBank提供VEGF mRNA序列(E14233)、VEGF R2 mRNA序列(AF063658)、GAPDH mRNA序列(NM_002046),采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进行引物和探针设计(跨内含子),并经Blast验证;探针 5′端标记FAM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TAMRA荧光淬灭基团(具体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人VEGF、VEGFR2、GAPDH引物探针序列
1.9 标准品的构建:参照前期论文[7]。
1.10、PCR反应:①VEGF、VEGFR2、GAPDH反应体系相同,模板0.5μl,10×PCR Buffer 2.5μl,dNTP(10mM) 0.5μl,MgCl2(25mM) 1.0μl,Primer(10mM) 各0.25μl,Probe(10mM) 0.25μl,50×ROX dyeⅡ 0.5 μl,TaqDNA聚合酶 1.25U,去离子水补足 25 μl。②反应条件,VEGF为94℃预变性2min,94℃15sec、59℃35sec扩增40个循环,72℃ 5min。在59℃35sec读取荧光。VEGFR2为94℃预变性2min,94℃15sec、51℃35sec扩增40个循环,72℃ 5min。在51℃35sec读取荧光。GAPDH为94℃预变性2min,94℃15sec、53℃35sec扩增40个循环,72℃ 5min。在53℃35sec读取荧光。
1.11 统计学处理 取VEGF、VEGFR2相对于GAPDH的表达量(即VEGF/GAPDH、VEGFR2/GAPDH)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用±2s表示,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NK法。以P
2 结果
2.1 滑膜细胞的生长及形态及存活率鉴定 成功以RA患者滑膜组织培养出滑膜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细胞排列紧密,表现为梭形、星形、多角形、树突形等形态上的多样性,细胞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见图1)。存活率鉴定中,每个样本留取液随机检测10次后取平均值,计算其活力均大于96 %,活力良好。说明自人滑膜组织中成功分离培养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并成功传代,为后期药物干预实验,VEGF、VEGFR2 mRNA表达水平在RA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1 清膜成纤维细胞
2.2 PCR反应曲线及标准品相关曲线:PCR反应曲线平滑,呈典型的S型,相关曲线r>0.99, PCR结果可靠。
2.3 人滑膜细胞中VEGF、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沙利度胺组VEGF、VEGFR2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雷公藤多苷组,沙利度胺组比较VEGF、VEGFR2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见表2),说明抑制血管生成是雷公藤多苷有效治疗RA的途径之一。
表2 人滑膜细胞VEGF、VEGFR2 mRNA相对表达水平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滑膜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基本上可分为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两者各有不足,我们在原代培养中进行了折中,在剪碎组织的过程中加入胰蛋白酶,从而有效的打散组织结构,使组织更为轻薄,易于贴壁,贴壁后也更加容易爬出,同时也减少了污染机会,更多更好的获得滑膜细胞,为实验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
VEGF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在34000~46000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由于mRNA的不同拼接,形成6种VEGF异型体,分别是VEGFl21、VEGFl45、VEGFl65、VEGFl83、VEGFl89和VEGF206[8,9]。VEGF家族成员发挥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结合特异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进而激活引起胞内酪氨酸残基交叉磷酸化而实现的[10]。VEGF对内皮细胞的增值、分化作用主要是由VEGFR2介导的,由VEGFR2介导信号传导主要通过三种途径:①p38MAPK通路,②RAS-MEK-ERK通路,③P13K-Akt/PKA途径[11]。
RA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滑膜的微血管数量增加形成滑膜血管翳,滑膜血管翳则主要由持续增生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和新生血管构成[10, 12]。RA血管新生可分为3个基本过程:①炎症介质激活内皮细胞;②蛋白酶降解血管内皮基质;③内皮细胞趋化及新生血管形成。滑膜及滑膜液的VEGF表达有助于血管新生,VEGF作用于新生血管早期[12],多种调节因子致VEGF持续高表达,结合其受体通过信号转导从而促进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了RA的持续滑膜炎及血管翳形成。由于RA患者异性高表达VEGF165和其受体VEGFR2[14],因此认为在血管形成作用中,VEGF结合VEGFR2起到主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RA的发病机制。
我们的研究结果是雷公藤多苷及沙利度胺均有效下调RA患者滑膜细胞VEGF、VEGFR2 mRNA表达,提示阻断VEGF/VEGFR2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血管生成是雷公藤多苷有效治疗RA的途径之一,而其具体途径是我们后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丽, 魏伟. 类风湿关节炎中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20(10):1098.
[1] Hui A, Kulkarni GV, Hunter WL, et al. Paclitaxel selectively induces mitotic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proliferating bovine synoviocytes[J]. Arthritis Rheum, 1997, 40: 1073-1084.
[3].Paleolog EM, Miotla JM. Rheumatoid arthritis:A target for antiangiogenic therapy[J] . Humana Press Inc, 2001,8(6):129-49.
[4]高家骏, 张吉, 邓王佟. 青藤碱单用或加用氯喹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比较[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9, (04):215-217.
[5]姜泉, 曹炜, 唐晓颇, 等. 雷公藤提取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20):2637-2643.
[6] 宋欣伟, 吴玲燕, 孙伟, 等. 类风湿1号对CIA大鼠关节滑膜中影响血管新生的TNF-α COX-2作用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5):917-920.
[7] 李茜,韩曼丽,杨学文,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VEGF mRN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02):115-118.
[8]韩曼丽, 杨学文, 高峰等. VEGF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09, 1(5): 117-118.
[9]韩乔燕, 顾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J]. 医学综述, 2007,(22): 1696-1698.
[10]储永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06): 359-362.
[11]康从民, 王大伟, 吕英涛, 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所介导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9,(10): 1267-1274.
[12]黄世峰, 肖长虹, 顾为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01): 147-148.
[13]Nagashima M, Asano G, Yoshino S. Imbalance in production betwee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endostati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Rheumatol, 2000,27(10): 2339-42.
1 从发病机理和治法上分析
相对痤疮的西医治疗远未达到理想的目标[2],中医治疗痤疮分型多样,疗效较显著。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已发展成血瘀、湿热、痰结、肾虚、冲任不调等新观点和新理论。笔者查阅近10年有关脾胃湿热型痤疮的诊治文献,大体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①脾胃湿热型实证:多用茵陈蒿汤、三黄丸[3]等经方或自拟方加减以清热化湿通腑;②脾虚湿热证:多用四君子汤[4]、参苓白术丸加减等经方或自拟方以益气健脾,加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等清热利湿之经方[5]或自拟方加减[6]以清利湿热;③脾虚湿浊证:有医家自拟降浊消痤汤治以和胃降浊[7]。由此可见湿热型痤疮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但多数重点放在益气健脾助运、清热化湿上。
笔者自2004年开展痤疮的针灸临床研究与治疗以来,发现大部分此型患者伴有胃脘胀满不适、腹胀、便秘或大便欠畅等症状,有些患者还有慢性胃炎病史,通过服用胃宁茶后症状明显缓解,胃宁茶是我院全国名老中医邵荣世主任医师自制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袋泡中药制剂,通过通降之法,解除郁结,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及胃肠动力功能恢复,由此联想到脾胃湿热型痤疮发病机理为胃失通降新思路,并首次提出用通降法治疗此型痤疮。因《素问·痹论》中记载:“生病起于过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胃为水谷之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为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和集中表现。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无由,郁滞成病。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痤疮患者多为青壮年,平时学习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久思伤脾,生活无规律,或缺乏锻炼,久坐少动,脾运欠佳,加之过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之品,日久就会超过机体运化能力,造成胃之受纳、腐熟功能失调,水谷塞滞,内生湿热,上蒸于面而发痤疮,湿浊内生,局部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油腻、脂溢,毛孔阻塞,加之湿热毒邪蕴结肌肤,阻碍气机,致气滞血瘀,络脉受损。而细菌如痤疮棒状杆菌等乘机侵入,导致皮肤炎症反复发生,致皮损红肿、脓疮、黑头、囊肿、结节等改变。从临床看, 这些痤疮患者除了面部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脘痞满、脘腹胀痛、食少纳呆、口干、小便黄,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细濡或弦等症状,可见脾胃运化受纳失司与痤疮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以通降法治疗,能使胃降脾升,受纳运化传导自如,湿热毒邪无处化生,无处可留,无以泛溢肌肤,而达治愈痤疮之目的。
2 从综合治疗模式上分析
在此机理指导下,临床中遇到此类患者我们在针灸治疗痤疮时,除了面部皮损治疗外,更注重调理脾胃,加取中脘、下脘和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阴陵泉、天枢、腹结、上巨虚、足三里、内庭穴以调畅脾胃气机,增强胃肠蠕动。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因针灸就诊次数多,见效慢,有些患者难以坚持而影响疗效; 为方便患者治疗,2009年我们又开展了自血穴位注射治疗痤疮,每次自血治疗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因此受到了患者的欢迎。但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多病程较长,湿性缠绵,与热胶结,更难化解,易反复发作,单用一种方法难以奏效,而且临床上部分患者因工作学习忙而无法前来坚持治疗,结合常规中药汤剂量多、味苦、药性寒凉,多服易伤胃,且服用携带不便、费用偏高,导致有些患者依从性较差。为弥补以上不足,我们临床采用胃宁茶袋泡剂与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这一中医综合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创新模式,大大方便了患者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坚持有效而耐受的治疗。
胃宁茶治疗慢性胃炎包括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8]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经过科研论证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很好,《内经》云:“有诸内必形诸外”,痤疮不是一个局限性皮肤病,与脏腑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脾胃湿热型痤疮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都与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相近,而且临床发现此型部分患者伴有慢性胃炎病史,遵循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我们开始用胃宁茶袋泡剂结合自血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结果皮损数目明显减少或消失,诸多症状迅速改善,疗程缩短。更为可喜的是胃宁茶采用袋泡剂型,炮制过程中既重视芳香行气药有效挥发成分的保留,将其他药物浓缩成浸膏颗粒,减少了服用体积,又有利于保存药效,克服了中药煎剂使用、携带不便的弊端。且味道芳香,频频当茶饮, 既可减轻胃肠道的刺激,又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腑,加之价格低廉,患者愿意接受,近效远效均满意。
从胃宁茶组方来看,由苏梗、厚朴、炒枳壳、淡吴萸、黄连、姜半夏、陈皮、莪术、佛手、绿萼梅、白蔻仁、蒲公英、制大黄等药物组成。由本院制剂室将上药含挥发油部分研成细末,其余部分水煎、浓缩成浸膏颗粒制成袋泡剂。每包5g,每天1包,每日反复冲泡当茶饮。采用连苏饮加味,其中苏梗行气宽中;厚朴燥湿散用以运脾,行气导滞而除胀;白蔻仁化湿和胃,行气宽中;吴茱萸疏肝理气,温中止痛,降逆止呕,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的黄连配伍为左金丸;姜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莪术活血化瘀,消积、和络、止痛;枳壳破气消积,祛痰除痞,与白术配伍为枳术丸,寓消于补,对痤疮日久有硬结者尤为合适;佛手理气和中止呕;蒲公英甘寒清热不伤阴,解毒消炎杀菌;制大黄泻火导滞,行瘀通经。本方辛开苦降,寒温并施,行气通络,采用通降之法,能解除郁结,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及胃肠动力功能恢复,现代药理和临床实验研究[9]都证明胃宁茶袋泡剂可以解除壅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及胃动力功能恢复。
从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以下简称自血疗法)的临床作用来看,自血疗法集针刺、放血、穴位注射于一体,可疏通壅滞之湿热,使皮肤之瘀、湿、热之邪有出路,又可加速面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增生。注入的血液在穴位里温和持久的刺激、血液缓慢吸收的脱敏等作用还可激发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调节内分泌紊乱状态,加快治标的时间,无副作用,血液在穴位处存留时间较长,可增强与延续穴位的治疗效能。通常所取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善治皮肤病,肺俞为肺的背俞穴,两穴相配可迅速疏散热邪,行气活血、通腑排毒;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是人体的强壮穴位,足阳明胃经循行于痤疮皮损好发生的部位, 取足三里既可祛邪治标,又可扶正固本,抵御外邪入侵。四穴相配可调节脾胃功能,使脾胃之积热、湿毒不得停留,痤疮无以为发。
3 从临床实践分析
对临床观察病例的纳入标准为:釆用痤疮国际分类法(即三度四级分类法),以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级作为线索辨证,其中Ⅰ~Ⅲ级列入观察范围。同时符合脾胃湿热型症候诊断标准: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胃脘胀满、腹胀、口干、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6岁以下或40以上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或糖尿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职业性痤疮或碘、溴等引起的药物性痤疮、面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酒渣鼻等疾病者;⑤近30天内服过治疗本病的药物或7天内外用过治疗本病的药物者;⑥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者。
近1年来,我们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脾胃湿热型患者观察,其中25例痊愈,面部炎性丘疹、脓疱消失,胃脘胀满、腹胀、便秘、口干口臭症状都明显改善或消失,舌苔由黄腻苔转为正常,愈后3月通过电话或当面随访,22例患者未复发,肤色还变红润光泽,疲劳乏力感明显消失, 3例因熬夜和饮食不节复发,但症情较轻,仅少数粉刺和丘疹,经上述方法治疗数次后又恢复正常。
4 从临床意义和展望分析
胃宁茶袋泡剂结合自血穴注疗法首次提出了胃宁茶在脾胃湿热型痤疮中的应用,扩展了胃宁茶的应用范围。在脾胃湿热型痤疮的发病机理、治法和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上均有创新,具有疗程缩短,疗效确切巩固,复发率少,服用和操作方法简捷安全,费用低廉等优势,该疗法在临床已初步应用,疗效和患者依从性也颇令人满意。并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在临床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胃宁茶结合自血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近远期疗效,为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中医综合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和新模式。
[参考文献]
[1]Katsambas A,Papakonstantinou A.Acne: systemic treatment [J].Clin Dermatol,2004,22(15):412.
[2]陈丽妹.不同选穴原则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3]秦万章.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第12卷皮肤科.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
[4]刘春芳.梁贻俊教授治疗痤疮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86-2187.
[5]陈德监.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女性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D].南京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1~6.
[6]韩丽华.从脾胃论治痤疮病例分析[J].实用内科中医杂志,2007, 21(6):72.
[7]杜长欣.和胃降浊法治疗青少年痤疮40例[J].山西中医,2005,21(1):23
[8]邵荣世. 胃宁茶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902-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