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科学论文

化学科学论文

时间:2022-06-09 09:0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科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社会科学论文 绝对优势学科 相对优势学科 学科结构相似性

[分类号]G311

科学论文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作科学技术产出的一类指标,科学论文的学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体系的状况和特征,同时也是表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和成熟,特别是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SSCI)的推出,许多学者采用文献数据库统计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绩效、结构及影响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的开发也逐渐繁荣,为研究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了数据基础。范并思利用报刊资料索引文献数据指标,采用文献数量和增长率等定量方法研究了中国1978~1995年社会科学以及学科结构、增长及其变化。一些学者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数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l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影响。莫作钦利用408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献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9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及其学科发展态势进行了揭示。蔡曙山采用国家社科规划申报项目数据分析了各省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科研生产力。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优先和轻重缓急之分,那么对于一个省份来说也应该选择自己优势和特色学科研究领域。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以之前的优势积累,了解和知道哪些领域具有优势。科研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反映,如科研投入中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科研产出中论文产出等,在这些指标中最具有可比性的是论文产出。对于所有的优势可以体现到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处的优先地位,这可以通过科研产出指数来测度各地学科结构及优势领域。本文以反映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CSSCI检索系统论文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指数,借以分析和比较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分布与优势。

尽管科学论文只是衡量科学体系结构的一个方面,但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科学研究学科结构的产量、质量和覆盖面。分析和揭示各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结构分布及优势领域,对科技宏观管理部门来说,可以作到系统规划、突出优势、兼顾一般、协调发展,调整和建设优势领域,对整个国家学科优先领域的选择和科研基金的投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数据来源

本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1998~2004年的数据,时间跨度为7年。CSSCI精选了国内出版的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比较规范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该检索系统具有较完善和规范的学科分类论文省区归属检索系统。

CSSCI根据文献来源分为25个学科,表1给出1998~2004年我国25个学科领域论文数量及比例排序。部分学科进行了简称:(简称马克思)、新闻与传播学(简称新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简称图情学)、社会科学总论(简称社科论)、人文地理(简称人地学)、环境科学(简称环境学)。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5个学科领域7年论文量占全国论文总量比重和排名看,第一位的是经济学,占30.3%,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领头羊,一支独秀成为显学。分列二、三位的是教育学和政治学,各占9.6%、7.1%。有7个学科所占比重不超过1%,分别是宗教学(0.9%)、考古学(0.9%)、民族学(0.7%)、统计学(0.4%)、人地学(0.4%)、社科论(0.2%)和军事学(0.2%)。

所有25个学科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性增长,各领域波动的年份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收录来源期刊数量不稳定;另一方面来源期刊变更所引起的。

2 各地学科优势与结构

2.1 各地优势学科领域

各地的学科结构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也预示着各地的社会科学体系的发展方向。要对各地的学科领域的地位进行分析,必须求助于全国比较。对某个具体地区而言,有必要对衡量社会科学领域成就的绝对优势学科领域和相对优势学科领域两个指标进行区分。两种优势的界定如下: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的论文在全国论文总数中的份额,这个指标可粗略评估该省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取全国3l省区中每一学科领域前5位的省区,以定义它在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测算公式: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论文在该省区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中的份额与该领域中各省区论文总数在全国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总数中的份额比较,这是从学科领域的角度来展示相对优势指数(RCA)。它表明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应成比例地比其他省区做出更多的贡献(发表更多的论文)。相对优势指数的测量方法是:

因此,如果两者的比值大于1,则说明该省区在该学科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比值小于1,则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测量各地区的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领域,同时也为了消除各地区年度论文变化的影响,取7年各地区论文数据,分别按25个学科领域进行汇总,按上述的计量方法进行测度。各地区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如表2所示。

观察表2并分析数据可以得出:

从各地区绝对优势比较看,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在大部分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5个省市属于第一层次。很明显,北京在全部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论文产出中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各领域的论文数占全国相应领域论文数的15%~48%不等,没有哪一个省份在任何领域能与北京匹敌。北京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是所有领域都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0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上海在、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1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江苏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体育学只具有相对优势,在宗教学等9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湖北在管理学等8个领域既具有绝对优势又具有相对优势,但在宗教学等6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广东在等4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

管理学等16个学科前5名都集中在第一层次,而马克

思主义等9个领域就比较分散,特别是考古学最为分散。

四川、山东、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和广西分别有4至1个绝对优势领域,其他省份不具有绝对优势领域。这表明少部分省市产出了大部分的社会科学论文,全国绝对优势学科是相对集中的,对于具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市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绝对优势地位,因为这是最具特色的优势。

从相对优势领域比较看,各地区相对优势领域的数目不等,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领域,除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外,其他具有绝对优势领域的省份,他们的绝对优势领域几乎也同时是各自的相对优势领域。对于同时具有两种优势学科的省市,更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特色的优势学科。对于没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份,应该在各自的相对优势学科里发挥力量,使优势更突出。

从各学科相对优势值比较看,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比较强的省份差异小,而能力比较弱的省份差异比较大,也就是说社会科学能力弱的省份相对比较优势更突出。

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哲学、语言学、文学、图情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这是西部所处地域环境的反映。

社会科学研究的地区产出与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的地区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科学研究产出能力强的省份也是拥有高等院校比较多的。

2.2 各地区相对优势学科领域比较

为了考察各省区相对优势领域在时间上的纵向变化,将1998~2000年和2002~2004年的各省区25个学科的论文数汇总,也分别计算出各省区的相对优势领域。这样可以比较各省区前期和后期相对优势领域的变化。采用蛛网图可以清楚地显示相对优势领域发展的强弱变化。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东中西省份中各选取一个省份,东部的上海、中部的湖北和西部的陕西。

分析数据和观察图1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科学学科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高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强的地区学科结构稳定性高于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弱的地区,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不发达地区的学科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动。

上海的民族学、环境科学和军事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统计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相对优势被消弱。湖北的新闻与传播学、统计学和文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而艺术学、宗教学和教育学相对优势降低。陕西的人文经济地理、军事学和管理学相对优势得到大力加强,而体育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相对优势降低。

2.3 各地区学科结构比较

各地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异同和变化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加以测定:

从表3可以看出: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只有部分省份如青海、重庆、河南、内蒙古等结构稍有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小,如北京、上海、湖北和广东等;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较弱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大,如青海、海南、黑龙江和江西等。

总体上,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变动低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经济学成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一大学科,远远超过其它学科。

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其它地区具有少量的绝对优势学科,每个地区都拥有数目不等的相对优势领域,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哲学、语言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全国各地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并不突出。

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首先要结合本身具有的学术优势基础和特色。各省区优势领域的存在与各省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强弱有很大关系,所以各省区选择和发展社会科学,应主要结合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分布力量,特别是各地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社会需求。其次,在选择学科研究重点时,必须确立学科主体研究方向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在选好方向的基础上,建设和培养学术梯队,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以社会科学论文作为测度优势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文只是反映社会科学知识的成果形式之一,在社会科学领域,书籍也是反映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第2篇

[关键词]科学计量 科学评价 评价指标 书评

[分类号]G301

科学计量学作为信息科学的子领域,其研究人员通常利用各种定量指标来评价科学成就。科学计量指标的获取大都来自论文及其引文数据,有时也会用到专利数量及其引用指标。本书的作者,匈牙利学者P6ter Vinkler是一位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2009年,由于在科学定量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Peter Vinkler荣获了普赖斯奖(The Derek de SollaPrice medal,科学计量领域国际最高奖)。来自匈牙利科学院化学研究中心的Vinkler在科学计量界素有“孤独的狼”之誉。虽然匈牙利有着悠久的科学计量研究历史,而且大规模的计量统计和分析往往需要依赖团队的力量完成,但Vinkler是个特例,绝大多数著作都由其独立完成。

在Vinkler漫长的科学计量研究生涯中,他引入了基础比率指标――“篇均引文”,并对该指标的普适性推广作了大量研究。Vinkler的成果内容以个人、团队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为主,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若干科学论文评价方法的评估》,该文发表在1986年SCENTOMETRICS(卷10,3-4期。第157-177页)上。

本书涵盖了上述指标并组织成体系给予阐释。具体而言,这些指标用于测度科研活动的成果(例如论文)、过程(例如每年论文数量的差异)或生产率(例如每位科学家的成果数量)等方面。可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面的评价研究中:如个人或研究团队(微观层面)、院系和研究所(中观层面)、大学或国家地区(宏观层面)等。评价研究可以是某个时间点(静态描述)或者一段时期的时间序列指标(动态发展)。

在利用科技论文及其引文进行科学评价时,如果评价基准线是世界水平,大多数科学计量研究人员会利用汤森路透集团的WOS(Web of Science)、期刊引用报告(Joumal Citation Report)、其他有关数据产品或者Elsevier Scopus数据库。因此,为了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上述数据库产品,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这些数据库及其指标的局限性。此外,作为拥有化学专业背景、目前供职于匈牙利科学院化学研究中心的Vinkler,在书中还介绍了其他文献数据库如化学文摘库(ChemicalAbstracts)。虽然本书对若干国际化的文献数据库进行了介绍,但对各国的本国数据库并未提及。

另外,目前在科学计量领域颇为流行的H指数(见《科学观察》2006年第1卷第1期,利用若干篇文章专门介绍该指标)及H系列指数,在本书的介绍中也有所涉及。可以说,本书的大部分篇章,致力于介绍作者本人在评价指标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几个与H指数设计思想有相仿之处的评价指标。

书中的章节包括:

・科学计量评价的特点;

・科学计量指标的分类;

・科学的增长及其测度;

・加菲尔德(Garfield)的期刊影响因子;

・科学信息的老化;

・科学评价指标的可比性;

・科学计量方法在科技政策中的应用。

除理论介绍之外,书中还包括一些评价指标如何应用于学术研究评价的案例,其中部分已为人所熟知的指标取自于荷兰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WTS,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的实践成果(参见Handbook of quantit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中“Measuring Science”一节,作者Vall Raan)

本书对于精确科学和工程学科的评价作了重点介绍,偶而也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但几乎没有提到人文科学的评价。

第3篇

一、模块化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裁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投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洛类自成体系J虫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技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肩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技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始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启选班长,定期轮换赴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l胜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二、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肩章可循制度管人。

2.责任到人。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

3.监控有人。学院成立的“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检查各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定期与不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加增加了对作业批改和论文指导的中间检查次数做到在网络学院检查日期前提前2天进行院内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肩效避免了各类教学事故的产生教学事故率为零。化学网络教育的管理与其它学科网络教育教学管理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针对各功能模块从真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作者:傅英姿 单位:西南大学

第4篇

1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建设完善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教师抓起,改革和完善教师考核模式,督促化学教师做好实验教学的改,完善和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造就坚强的后盾。新型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要充分地体现化学这门学科的优势,并交叉关联其他学科,促进各学科的渗透与交又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新型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包括三个层次:首先,第一层是培养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主要是基础性的操作性实验培训,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熟悉并能够应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对仪器和操作有一个初步认识和掌握;其次,第二层是针对化学基本原理理解的实验开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吃透原理,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第三个层是开展综合性实

2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规范化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化学实验教学也要有章可循,而不是毫无章法。首先是课前预习要规范化。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报告,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这是很有利的培训。做好预习报告,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仪器及注意事项做到了然于胸,如此可以对实验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规避,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安全具有长远的裨益。其次是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对学生强调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规范,不能马虎大意,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中的巡视,努力注意查找和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器具使用、药品使用、器材维护等方面的不规范操作,确保学生的正确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实验正确实验意识。同时要对实验结果进行严格把关,对篡改数据的现象进行深入教育,端正学生实验态度,培养学生严谨做事、认真求实的科学作风,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奠定良好的个人素质。

最后是实验考核的规范化,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是依据实验报告与课间练习来进行实验成绩评定,该做法应当及时转变,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把握及其综合职业素质。为客观反映学生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课时成绩与操作考试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分方式,由学生抽签确定实验题目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数据,并由教师评分;也可以由教师给出若干设计性实验题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或多个,自主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后,提出实验方案并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最后以科学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这样的自主学习与实验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

3化学实验内容改革

在以实验技能为主导进行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也要从宏观上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职业素质为目标,以应用能力为重点,遵循高职生能力培养客观规律,建立基础化学实验到综合化学实验到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使高职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和相关应用技术。首先是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这是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化学高职生专业能录的重中之重,打牢这个基础能力,后面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如果基础不行,根本谈不上综合能力的培养,后面的综合实验和实验设计无从谈起。因而,实验教学一定要强化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从宏观上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微观上对基本技能说连掌握、基本实验仪器能够规范化操作。

其次是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即是在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对实验内容、操作训练和实验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的要求的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力、实验目标的宏观把握能力、实验步骤的执行能力、实验数据分析与总结能力。最后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可由教师根据实际应用提出实验方案,有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本文提出高职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以职业素质能力作为高职生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注重课程的实用性,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学时安排,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更加相符。

作者:李建东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

一、中学物理传统教学的弊端

由于长期以来落后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和中学各门学科实行孤立教学模式,使得中学物理教学产生了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陈旧、落后。中学物理教材对现代科技、物理前沿知识反应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与之相联系的新思维、新方法很少能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反映,物理教学缺少物理知识在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技术革新中的作用等内容。

第二,中学各种知识脱节,物理学与数学、化学、地理学等学科之间缺乏有利联系,使得每一学科的教学都留下一些知识的空隙和有待深入认识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过分追求高考升学率,偏重知识传授,忽视高考不考的学科,再加之过早的实行文、理分科,造成知识局限。这与各学科综合交叉、整体化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不利于整体提高21世纪人才的全面素质。

二、物理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的更新

为了适应全球综合力学的飞速发展,必须更新观念从中学基础学科开始,抓好学科综合的改革,以解决当前中学教育的弊端。根据我国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一要确保基础知识、基本内容的单科教学系统,不打破原有的学科结构,避免学科重组带来的混乱,要通过交叉、渗透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各门学科中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得到综合性的应用,从而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能力是运用已知知识和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产品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物理创造教育的内容

物理创造教育的内容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学习前人的思维成果,更重要的是研究科学发现的方法和展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设计创造教育内容时,首先要注意调整教材,深入发掘其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的处理和加工,选择利于开展创造性教学的知识点,设计创造性教学程序,使教材为创造教育服务,其次注意选编习题,即结合教学实际编写或设计富有启发创造性的应用题、综合题、扩散性练习,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注意收集、编制物理史实资料,结合教学内容,吸收物理史料和最新科技信息,提炼、加工、编制短小精悍的物理学史、物理学家传记或最新科技成果材料,通过讲座和指导学生阅读或穿插于教学中,指导学生研究科学发现的方法和途径。

四、物理创造教育的途径和实施形式

1、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意识是内在的强大动力,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创造志向,是实施创造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注意发现学生创造意识因素,积极培植、引导和鼓励,发挥主体的创造积极性,(2)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创造思维是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3)创设环境,开展创造劳动。创造教育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良好的创造环境和丰富的创造活动。根据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创造活动四阶段学说(准备――孕育――领悟――验证),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必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活动过程。在学生成天处于被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创造教育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首先要改进教学,改进教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主动阅读、探索,参加富有创造性的课外活动,是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创造心理品质,发展创造能力,创造者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由他们的创造心理品质决定的,而创造心理品质则是创造者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有机结合。因此,进行物理创造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的能力,对创造充满激情。因为创造性人才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于进取的精神,与众不同的思维,健康的人格等。

2、创造教育的实施形式

(1)课堂教学形式。一是追踪发现式。教师选择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发现事例,经简化、设计,形成富有启发性的材料,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的发现思路,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领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只介绍结论。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这样做虽然不是真正的科学“发现”或“创造”,但教师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做了科学家多年呕心沥血才做成的事,不仅激励了学生学习科学家奋发探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从中也学到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些方法,丰富了自己的思路。二是思路引导,即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思路。

(2)课外活动形式。A、专题讲座式。专题讲座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开设“思维课”,给学生通俗而详细的讲一些科学思维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二是物理学史报告、讨论会,指导学生深入研究科学发现的方法如:让学生参加创造发明班活动。B、科学阅读式。配合教学内容,推荐给学生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报刊杂志、科普读物等阅读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C、习题研究式。习题研究,主要是指学习对习题进行优化分析,探索解题技巧,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研究的内容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联、一解多题、精题巧解、习题优化改造、习题编制等的研究。主要是指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造型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创造能力。D、参与活动。科学论文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把物理学科论文分成三种形式:一是知识归纳式,即在每章知识学完时及时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以图表、图示等形式进行归类。二是心得体会式,在美学期中或期末指导学生整理知识,写学习收获。三是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的创造性见解整理成文。科学论文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加工能力。

第6篇

儿科学论文2600字(一):基于疫情下的TBL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网络媒体教育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应用,尚处在以网络为载体的阶段,缺少教学平台和师生互动平台的使用。尤其在疫情影响的当下,单纯网络教学进行内容阐述,缺乏良好的教学管理和师生互动,很难让学习者产生继续学习的意愿,影响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的发挥,因此建立互动式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科学;TBL;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R-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227-01

儿科学教学对临床儿科医学生能否顺利转换角色成为优秀的医生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儿科学教学水平,培养医学生的科学临床思维,是儿科学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问题。儿科小患者病情变化快、不能表述病情、家属要求高,是医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很多医学生离开校园后面对临床时对儿科敬而远之,故在进入临床学习和临床工作前提高医学生对儿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至关重要。

1基于网络环境的团队学习教学方法模式概述

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由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等(2002年)正式提出,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发挥学习者团队协作来完成学习目的方法[1]。TBL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协作式的拓展性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碰撞,让学生自主地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2]。德国的Brich教授在神经病学教学中也采用了TBL教学法,结果显示学生更乐于接受TBL教学法,同时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提高了他们对神经病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团队意识[2]。等[3]将TBL教学法运用到麻醉学实习中,结果发现经过TBL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ing,LBL)教学。尽管TBL教学在国内近几年才逐渐开展,但是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在儿科教学中建立TBL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2.1构建网络多媒体课程体系

儿科学是综合性临床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发病机理、病症体征、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复杂知识繁多,在网络教学资源创建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内容设计上包括学习计划、问题讨论、病例分析、学生自我考核和总结等几个关键的教学环节。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借助互联网将上述相关内容的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传送到网络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网络互动学习模式采用的主要网络技术包括直播、点播、PPT动态浏览、教学资源上传和下载,答疑,视频会议等。在网络互动当中教师对教学资源要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设计,做好学生信息资源索的方式,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互动式教学还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2.2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互动策略

2.2.1课前

2.2.1.1分组:对每个班级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8~10人为1组,由组内成员选出1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组内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确定后长期保持不变。

2.2.1.2个人测试:每堂课结束后进行个人课后测试,目的是让学生容易进入自主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

2.2.1.3小组讨论:小组内成员可分工协作,互相讨论,小组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时,协调人(组长)要适当介入。各小组之间相互独立,当各小组将测试内容形成结果(临床病例分析)后,提交评判人(为儿科学教学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各组存在问题。

2.1.2课中

运用“职教云”平合“腾讯课堂”直播,实时更新最新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运用“问卷调查”、“弹幕”等互动方式时刻询问“难点”或表达“困惑”,腾讯课堂“答题卡”功能让学生线上答题,实时掌握学生达标情况。教师作为网上讨论的主持者,而学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参与作用,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思想交流问题解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之间就儿科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并且在辩论过程中解决疑惑,提高能力。同时交流辩论,还可以让学生获得集体的认可,感受到存在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儿科热情。

2.1.3课后

创建QQ“儿科学答疑解惑互动群”和进行每月一次的“儿科学答疑解惑网络视频会议”。课后练习题作业,巩固知识点,统计高频错题,下次课前再次巩固和梳理。附件作业形式和收集“儿科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后再次调整教学方案。

2讨论和展望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胎儿到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的一门医学类科学。儿童身体结构特殊,抵抗力低,一旦患病起病急,进展快。此外,受成人临床特点的影响,儿科学的许多特点变得很抽象,形成贯穿始终的知识网络系统比较困难,从而很难把握知识并做到灵活应用[4]。单纯进行传统的临床教学,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TBL教学中,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并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想法的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TBL教学模式的创建,对儿科学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有效的落实教学内容,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虽然TBL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但还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第一,要求学生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以及自学能力。第二、对学生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同时网络系统只能够进行客观题的处理和分析,不能有效评价和判断主观题。第三、互动式网络[5]教学受到网络环境和各种网络技术的限制。目前很多课程资源以视频和文件的形式存在于网盘,云盘,视频网站等多个免费网络资源上,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儿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病案教学法是顺应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手段,其围绕典型的病例,从临床资料收集入手,教师指引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鉴别诊断,从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病案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对此,本文就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儿科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31-02

前言

在21世纪培养全面、合格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提升。对此,在今后的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取病案教学法,借助病案来引导学生分析、探索知识,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1.病案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儿科学采取病案教学法的优势主要在于:(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病案教学法应用在儿科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不断的分析案例,学生的大脑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便于学生综合发展,在病案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研讨,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3)病案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加上其本身具备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儿科学知识。另外在病案教学模式下,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究,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再是急于做笔记,是主动思考,这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借助病案教学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病案教学方式提倡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进行。学生在病案讨论中,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同时学生有更加宽广的时间、空间进行知识探索,促进了学生充分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病案教学法还可以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主要是学生将学到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应用在临床实践的能力,对具体的临床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做出科学的判断,临床思维能力是一个临床医生必备的能力。在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病案教学,让学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病例进行探讨,并自主查找资料、文献,结合病例进行深入思考,实现了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良好结合,深化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此过程中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2.2借助病案教学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是病案教学法十分重要的一项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疾病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灵活的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问题处理,并在讨论中理清疾病临床症状,然后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给出正确的诊断。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升。在病案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根据病案提出关键问题,通过问题指引学生可以逐步思考、解决。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对问题展开思考。

2.3借助病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理论知识灌输,让学生记忆、背诵,而在临床实习环节,则是单纯的讲解实践操作方面内容,很少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不高。病案教学法可以明显改善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大纲,精心挑选病例,然后结合病例设计具有探讨性的问题,进入课堂后教师将病案资料发给学生,包括主诉、既往病史、临床症状、检查结果、诊断、用药等,让学生根据病案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分析病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手头资料,还需要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研读,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案例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案例分析结束后,为学生着重讲解重难点知识,强化学生理解。

总结

第7篇

双语教学,简而言之,是指用外语进行的非语言教学。现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定义为: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本族语和外语甚至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活动,以满足学习者的工具型的学习动机和融合型的学习动机。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英语作为课堂媒介的教学方式。自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提出了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从近几年国内各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在今后双语教学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1]。本文结合自身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实践体会,浅谈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之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学生双语学习之优势、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教师之要求。

一、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之必要性及可行性

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程度的加深和思维方式的提升,创新式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需要让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双语教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之素质,用熟练掌握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成为国际交往中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化教学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任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是研究最基本的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2]。同时,它又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属于贴近生活的学科。从物理课入手双语学习,可以让国内学生从中国东方文化思维的理解方式向欧美西方文化理解方式的过渡。通过原汁原味的外文课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够从另外一个层面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或领悟。而且,全球对物理学科中事物本质的认识基本趋于相同,事物本身的变化规律不会随着人们的意识改变而改变。因此,在课程选择上选择英文原著进行阅读或学习,不会因习俗、宗教、风俗等原因改变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同时,物理学科中的一些英文公式、国际单位或者专业术语用英文讲授可以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物理规律和重要的定理都是西方著名物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英文内容阅读更能让学生有种直接接近物理大师深刻领悟物理魅力的体会。

对于偏理工科的专业,物理的专著、论文的英文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论是国际学术会议还是最新科技论著或科学产品都需要英文的阅读、写作和表达。通过大学物理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我国学生在国际交流及日后工作中基本素质。所以,本文认为,对于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有着十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大学生物理课程双语学习之优势

大学时期的双语教学同样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本物理知识的储备,在此基础上的物理双语学习,可以加深对以前学习到的知识巩固和新知识的再领悟。这样更容易把学习的新知识接纳和吸收。对于一些专业物理术语只需要进行英文翻译,便可很容易掌握该术语对应的物理意义。

第二,初入大学的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还处在上升和提高的过程[3],物理课程的双语学习尤其是专业自然科学论文的阅读会很大程度上提升其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大学英语的学习又会促进学生在物理课程双语教学时对知识的理解。物理双语学习和大学英语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协助的。

第三,使用英文原著的物理课程教材的学习,可以使原本基本形成一定思维模式的大学生自发的对原有知识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分析得到新的认识和思维模式上的转变,有利于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思维开始出现模式化的阶段。此时,接受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和学习思考模式,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和开阔性的发展。

三、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教师之要求

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目前阻碍双语教学发展的很大一块障碍就是师资水平的限制。要想成功的完成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本文认为教师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教师自身能力的体现。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自身专业和英语水平。不仅对物理专业烂熟于心,同样能用较为地道的英语把课程讲述清楚、透彻。学校在选拔教师时,可偏重优秀的青年教师,及具有国外经历的教师。

第二,授课模式的改变。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应该再按照中文课程教授模式进行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英文课程进行相关的编排。同时,根据学生的外语基础和水平进行不同程度内容深度的讲解。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可以适量使用中文进行辅助协调。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且不提供汉语对照本。课堂讲学用30%左右的英文主要从事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的讲解。70%的中文辅助讲授相关物理规律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4]。本文认为,随着学习的加深和能力的提高,中英文的交替使用占用比例可以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英文的授课程度。

第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由于语言习惯上的不同,学生初次接触英文原版教材,会产生很大的阅读工作量和阅读困难。严重的会导致学生产生放弃阅读的念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较特殊专业词语的英语阅读和解释将成为教师讲解的重点。或者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其进行分组对上述专业术语进行查字典和相互讨论达到掌握的目的[5]。在具备这些专业术语基础上再进行基本物理规律、定律、公式的阐述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和理解效率。

第8篇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创新创业

在国家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在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高等学校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近年来,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但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一高校各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导致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取得效果差别较大[2]。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按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大量课程改革亟待加强和完善[3,4]。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作为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帮助学生从基础课顺利过渡到专业课的学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微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置和考核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农业微生物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体现专业特色 构建更加适合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农业微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农学院植物保护、农学、园艺以及化学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管理等专业开设,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科方向、就业领域差别较大,所以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既要照顾农业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发展需要,又要体现微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既要重视微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又要满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对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见表1)。例如,在《微生物营养与代谢》章节中,有关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的部分与生物化学课程中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只需要重点介绍微生物特有的次生代谢过程以及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和作用。在《原核微生物》章节中,作为我校的涉农专业,可以在此章节中加入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针对微生物遗传与变异部分应该对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如对微生物重组DNA技术和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确当今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技术,如CRISPR/CAS9等。在微生物生态学部分重点讲授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微生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等。鉴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在课程部分章节按不同专业调整授课重点,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将大纲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讲解逐一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快速获取大量有用信息,但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成为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依赖心理较强,主动意识较弱,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5]。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讲授《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时,以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细菌的抗药性为例进行讲解,从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开始,从而引出你所知道的抗药性有哪些。然后提出:什么是抗药性、抗药性的原理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抗药性的发生,启发学生从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讨论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是新达尔文主义还是适应性突变,给出证据。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针对部分章节,还可以留一些课后小思考题给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思考题在教科书中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围绕教师提供的目录去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课本中描述性文字内容较多,难度不高的章节,只将重难点讲清楚,而不是全部讲完,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自己分工完成PowerPoint后进行课堂讨论,这样可显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越来越便利,多媒体工具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原核微生物中古细菌的细胞形态时,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教学效果较差,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公开课或者精品课程的相关视频提供给学生,教学效果提高更显著。

3设计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农业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6,7]。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完实验原理、步骤、方法后,学生2~3人一组,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实验效果不理想,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完成一部分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要增加一到两个自主设计性实验,从文献资料准备、实验方法制订到实验报告的完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文献,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科学论文撰写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了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和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两个实验之后,可以增加一个“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到野外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来源的材料,进行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工作。如农学专业可以采集土样标本,植保专业可以选择果园、菜园的杀虫真菌标本,进行标本的预处理、分离、培养和鉴定,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后,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配置培养基,学会如何处理标本,了解微生物鉴定的基本程序,为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和工作后的独当一面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菌落特征,加深关于真菌的理论知识的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完善题库 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除了表现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上,也可以应用在课程考核中[8]。网络题库的建设可以避免每个学期末的重复组卷,基于建成的试题库,授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或者课后开展5分钟小测试,将评分纳入考核体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平时的考核,督促学生及时有效地复习,还能避免一次考试就决定总成绩的弊端。试题库中可以设置一些灵活的论述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章节相关知识的理解,牢固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避免出现应付期末考试而“临阵磨枪”,为考试而学习。课程最终的总成绩按理论课:实验课:平时测验:读书汇报约5:3:1:1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

第9篇

[关键词] 审稿 期刊评价 数据库 公益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12-05

The La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Discourse Right

Liang Xiaojian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eading academic journals,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have great distance in public trust,journal quality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It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lack of discourse right. The basic method of enhance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discourse right is improving quality.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should improving peer reviewing system, improving public trust.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improving public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selecting and cultivating world first - class academic journals.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creating public welfare database of academic journals,enhanc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Peer reviewing Journal evaluation Database Public welfare

对学术研究来说,学术话语权与学术成果的评价和学术资源的分配密切相关。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平台,是学术话语权发挥作用的重要场域之一。学术期刊通过对学术成果的评价、选择和推荐,对学术研究发展的方向起到引导作用,包括对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的设定,这体现了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话语权。话语权是学术研究发挥影响力的基础,也是学术期刊的核心资源。在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学术交流频繁的格局中,缺乏国际话语权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问题。这既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与我国丰富的学术期刊出版资源也不相称。我国学术期刊总体可分为科技期刊和人文社科期刊两大类群,两者的编辑出版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人文社科领域期刊在期刊评价方面特殊性强,问题更为突出,本文论述从学术期刊总体着眼,但把论述重点放在人文社科期刊。

1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原因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国际学术期刊评价机构的垄断和偏见,这是造成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直接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功能发挥上与国际领先学术期刊相比有很大差距。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期刊质量和功能等方面与国际名刊相比,尚有差距,这是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

1.1 公信力有待增强

学术评价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学术期刊的神圣权利。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功能和地位的获得,是在与学术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长期互动历史中形成的。1665年,世界上第一份以“期刊”为名称的出版物《学者期刊》,是以报道法国和国外出版的图书目录为宗旨的,并不承担学术评价任务。法国《学者期刊》与英国皇家学会同年出版的会刊《哲学汇刊》(后改名为《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一起,被认为世界学术期刊的鼻祖。19世纪,由于学术研究的繁荣,许多国家成立了由学者组成的专业学会,出版了一大批各个学科的学术期刊,以刊登学术论文和书评为主,在交流信息之外,学术期刊被赋予学术评价的功能。随着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现代学术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体系复杂、规模庞大的社会建制,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已经发展为学术研究社会建制带动起来的相关服务业,学术期刊因其学术共同体公共空间属性和与学术研究、学术共同体长期互动的实际表现,成为学术传播的主渠道和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学术成果评价者。

组织和代表学术共同体对学术成果进行公正评价,优选刊登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学术期刊公信力的来源,这种公信力一旦丧失,学术期刊就会失去学术共同体代言人地位,随之失去话语权。衡量学术评价是否公正应包括评价制度和评价结果两个方面,即从制度上看学术期刊是否建立了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从结果上看学术期刊是否对学术成果进行了准确的评价。同行审稿制度是学术期刊行使学术评价权利的合法性依据,因此被西方学术期刊普遍采用。事实证明,同行审稿能够将学术成果提交国内甚至国际学术共同体评价,使学术期刊达到本学科研究的较高水准[1]。同时,同行审稿还可以避免由编辑部审稿带来的误判或版面寻租,体现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代言人地位的合法性。尽管审稿制度也存在成本高昂、时效性差、评价质量可控性较差等难题,但基本上利大于弊,因此成为西方学术期刊制度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主流还是“三审制”。“三审制”是一种与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结合的审稿制度。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的核心主要是审批制、主管主办制度和属地管理制度,这套体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出版主体准入机制和有效的事后追惩机制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手段就是事前“三审制”和事后审读制度。“三审制”的弊端也很明显,即僭越学术共同体行使学术评价功能,使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被行政权力或商业利益绑架,失去公信力和合法性。一些学术期刊把学术评价作为期刊编辑部的权利,进而把版面作为权利寻租的工具,极大地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公信力不佳的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代言人的地位尚且难保,何谈取得国际话语权。

1.2 现有主流期刊评价体系难以催生人文社科名刊

国际学术话语权由国际学术名刊掌握。国际学术名刊是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编辑出版,有世界影响,能提供独创性和原创性,属国际一流信息源,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高,代表世界科学研究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学术期刊[2]。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遴选世界上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学术期刊编制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其中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反映基础科学研究状况,S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反映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状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统计分析,2012年,SCI收录中国期刊135种,约占收录期刊总数2.25%。2012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19.01万篇,排名世界第2,占论文总数11.9%。SSCI收录中国期刊1种,约占收录期刊总数的0.02%(该数据库共收录期刊4648种)。2012年SSCI收录中国论文8012篇,约占收录论文总数的3.1%[3]。SSCI收录的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外国期刊上。这反映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在国际学术传播中的话语权缺失。应该指出的是,SSCI数据库基本不收录中国期刊的直接原因是评价机构的偏见,也不能仅仅以是否入选SSCI数据库判断一本学术期刊的水平。这一事实主要反映我国学术期刊评价话语权的缺乏,也反映了在现有评价体系之下,我国学术名刊的匮乏。

现有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难以催生高质量人文社科学术名刊。目前各界普遍认同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方法,是借用图书馆期刊采购部门使用的学术期刊遴选机制,即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遴选机制。该机制承认引文评价的合理性,并将期刊的被引量化统计数据作为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也是SSCI等的基本评价标准。某本学术期刊内容在规定时间段内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其学术水平越高;被引次数越少,说明其学术质量越低。期刊针对目标读者的特定需求定向传播内容的性质,决定了期刊编辑出版活动除了具有共性之外,还存在差别,类群分析是研究期刊的基本方法之一。学术期刊因其学术共同体代言人的性质不同于市场化大众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也不能一刀切,只要承认学科的分化和综合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只要承认学科发展阶段的差异,就应该承认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形式的学科差别。引文评价方式注意到了学科的分化,对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实行分类评估,但引文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的引文来源与发表来源基本重合,使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自足性。引文评价法没有注意到,学术期刊只是人文学科论文引文的来源之一,而且不是最主要的来源。人文学科论文的引文,多数来自文史典籍或学术专著。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学术资源,只为人文学者提供部分资料。期刊数据库引文量化评价方法,因缺少对数据库之外学术资料来源的判断,难以对人文学科学术期刊及其论文水平进行令人信服的准确评价。期刊数据库引文评价带来的错误导向是部分学科论文的引文来源趋于单一化,作者只依靠期刊数据库材料快速生产论文的行为得到默许甚至鼓励,这是产生学术泡沫的因素之一。

引文评价方法有造成优质学术期刊出版资源分散和诱发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滑落的趋势。学术论文的主要生产者是职业化的学术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论文一般发表在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主办的学术刊物上,这些是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一些学术资源不足的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频繁向知名学者组稿,造成上知名学者从重要期刊到次要期刊的迁移和学术期刊出版资源的分散,难以集中优质资源出版知名期刊。长期以来,我国大量主要从事实际工作的论文作者和毕业后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学生出于评定职称、职务晋升或取得学位的需要,在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这造成我国出版界对学术期刊缺乏明确的界定。在我国的近万种期刊中,除了部分市场化大众期刊、教辅期刊、小众期刊之外,超过一半的期刊刊登学术成果,大量工作指导类期刊、行业期刊成为学术的重要渠道。学术研究的泛化对学术生态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都产生了影响。非学者身份的论文作者人数众多,论文以实务研究为主,围绕简单主题的论文数以千万计。跟风研究导致论文引用率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成为高被引论文和学术期刊追逐的对象。相反,一些发表在学报上的大块文章因为研究主题的高深和表述的综合性,不能方便引用者寻章摘句,成为低被引论文。这种反差有诱导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滑落的趋势。

1.3 信息服务意识和传播能力有待增强

学术期刊有两个基本功能,即信息服务和学术评价。信息服务能力是衡量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另一指标。国际学术名刊的最大特征是学术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具有很强的信息服务能力。期刊信息服务能力越强,就越受读者的欢迎。我国的学术期刊在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学术名刊差距极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研究者个人琢磨如何能够的参照工具,而不再成为研究者个人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质性知识参照[4]。正因为它在满足国内外读者需求方面“不解渴”,所以才缺乏影响力,出现不了国际名刊。没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期刊内容与读者需要脱节、停留在自说自话层次,满足不了国内外读者的学术信息需求,何谈掌握国际话语权?

我国高校、社科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绝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印刷版的学术期刊出版传播方式是对单篇论文进行统一打包销售,适合科研院所、图书馆等机构订阅提供阅览服务,供多学科科研人员按需阅读。限于科研领域,科研人员个人极少订阅综合性学报。在网络传播时代,学术传播渠道增多、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期刊数据库中海量的论文资源。网络数据库能够满足读者对学术论文的大数据搜索阅读需求,在对搜索命令的响应中,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与专业性期刊单篇论文具有相同的显示概率。数据库增强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目前,学术数据库被商业机构垄断,学术期刊从数据库运营商得到的稿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免费提供网络传播,但读者并没有获得免费的服务。学术期刊的数据库传播能力亟待增强。

2 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应对

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完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学术名刊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路径选择。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是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必然趋势。

2.1 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提高作者服务水平

审稿是媒体体现编辑宗旨、落实编辑方针、保障内容质量和控制传播效果的一种普遍编辑活动。如果不能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控制,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个信息服务提供者,而不是一家媒体机构。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播媒体一般是专业化的媒介机构,依靠自身编辑记者队伍或采用通讯社稿件进行有组织的内容生产、,审稿不仅是媒体编辑部体现编辑宗旨、保障内容质量的必要环节,而且是传播机构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大众传播媒体的编辑记者为媒体提供的信息产品属于职务作品,其编辑部门对编辑记者的稿件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目前实行的“三审制”,是与大众传媒机构一致的审稿制度。这种审稿制度能简化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组织管理,增强内容的可控性,确保编辑部意图的实现,但忽视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特殊性,使我国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学术期刊是依附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传播媒介,与大众传播机构的内容生产方式有很大差异。学术期刊编辑部门一般没有作者队伍,而是从服务的学术共同体中优选作者和稿件,通过稿酬或约定方式获得投稿者投稿论文的传播权,进行出版传播活动。学术共同体的信任是学术期刊编辑部门从事学术评价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学术期刊编辑部只有依托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评价活动,才具有公信力,才能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其实现形式必然是同行评审制度。同行评审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以保证学术期刊通过组织同行评审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真正起到对学术成果进行准确评价和服务作者功能。

同行评审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同行评审制度一般有两种实现形式,即审稿专家和作者背靠背的“双盲”匿名评审和审稿专家公开、作者匿名的评审。“双盲”匿名评审的“利”在于评审专家在匿名状态下(在编辑部是实名的)可以抛开干扰因素,使同行内部评审看起来更像是外部评审,显得更为客观公正;“弊”则是由于评审专家的不透明,损伤了同行评审的公信力。我国实行同行审稿的部分期刊,由于承担着主管主办单位官方学术刊物的功能,同行评审有时沦为小圈子的游戏,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一些评审专家出于在匿名状态下评审的免责心理,不认真行使评审职责,使对同一学术成果的评价出现很大分歧,损害评审结果的公信力。相比之下,审稿专家公开、作者匿名的评审更具有公信力,也更具有建设性。这种制度设计也能够增强评审专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的评审行为更具有建设性,也能破除同行评审的神秘感,促进学术共同体优良学风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定期公布外审专家名单的做法值得提倡。这些外审专家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外审专家库,使学术共同体能够看到外审专家在学术共同体的广泛代表性,能够增强杂志学术评价的公信力。

同行评审制度不但是学术期刊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的合法方法,而且是学术期刊提高内容质量和服务学术共同体水平的基本方式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学术期刊出版资源是无限的,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优选作者和作品,以保证其刊登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学术期刊提高出版质量的前提是为作者提供最好的出版服务。只有为作者提供了最好的出版服务,才能调动优质出版资源,吸引优秀作者投稿,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学术成果。

2.2 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遴选和培育国家学术名刊

社科学术期刊数量众多、层次不一,办刊宗旨有很大差异,办刊主体多样,还存在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期刊同台竞争的面貌,构成复杂的出版体系。使用引文量化数据对这些期刊进行一刀切的评价,不仅抹杀了上述复杂性,无法反映学术期刊体系的真实情况,也难以承担遴选和培育国家学术名刊的功能。不解决我国学术期刊体系的现实问题,采用另立炉灶方式建设国家学术名刊,对提高学术期刊整体水平没有太大意义。要使国家学术名刊具有坚实的基础,应该改革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和学术期刊体制中的不适应之处,构建和完善开放、有序的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和与之对应的层次分明的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应该是开放的,这样更塑造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我国有数十万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等教学科研机构,这些机构都办有各类学术期刊。在教育部名刊工程社科学报的作者中,本校占比平均值为41.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的本校占比达到77%。《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的本校占比为18.8%,为名刊工程学报中最低。整体而言,社科学报载文的学缘结构较为单一。社科院期刊因与高等院校保有适当距离,被认为在学术评价上能够摒弃高等院校的门户之见,对学术成果实现公正评价,成为高校社科学者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平台。一般认为,社科院系统期刊质量高于高校社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是我国最权威的综合性社科期刊,《历史研究》等分别是史学等一级学科的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专业期刊70%的稿源来自高等院校[5],这与社科院系统研究队伍人数较少、高等院校社科学报容量较少有直接关系,但根本原因是社科院期刊的开放度赋予其公信力和话语权。

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和评价体系应该是有序、分层次的,这样才能发挥引导作用,有利于遴选和培育名刊。分层评价指的是从学术期刊刊登论文的研究层次不同这一实际出发,把定性评价与引文评价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在横向上,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应分类评价。对那些发表主要不以学术期刊为引文来源论文的期刊,应以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期刊同行评阅的定性评价为主,参考转载、评论、翻译、文摘、引文等定量评价指标。对那些既主要以学术期刊为引文来源,又主要以学术期刊为主要发表平台的学科的学术期刊,可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并重。在纵向上,同一学科的学术期刊应进行分层评价。那些主要刊发职业学者论文的高校学报、社科院期刊、学会协会期刊,位于学术期刊金字塔的顶端。同行定性评价应主要以成果原创性和创新性为标准,考察其学术规范性和思想启迪性。辅之以评论、转载、翻译、文摘、引文等定量指标进行评价。那些主要刊发职称论文、学生论文的期刊,行业期刊,专业期刊构成学术期刊金字塔的基础。定性评价应主要以知识性和规范性为标准。可主要由相关职业领域的行业协会以及中国期刊协会行使质量评估职责。

学术期刊既是科研工作的龙尾,又是科研工作的龙头。增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培育学术名刊,不仅需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出版体制改革的配合,更需要学术研究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在对学术期刊进行分层评价的基础上,科技部、教育部、等专项科研基金提供者可对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等机构主办的学术期刊予以重点扶持。根据现有学科需求以及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需要,择优培育或新创重点学术期刊,在期刊评价、审稿制度建设、办刊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和资助,推动国家社科名刊建设。

2.3 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是我国学术期刊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在满足网络时代读者对大数据学术资源的需求过程中,目前世界学术数据库商业出版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学术期刊形成了借助数据库的“小发行、大传播”的 出版传播模式。编辑部以较小的发行量满足管理者、作者、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单位的收藏需要,借助网络数据库出版满足读者在线搜索阅读的需要。世界最大的爱思唯尔数据库独步全球,价格昂贵。我国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万方论文等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读秀电子书全文数据库等占据中文学术资源数据库出版的垄断地位。这些商业数据库出版机构,利用全世界或全国学者的学术成果生产数据库产品,再作为最重要的学术资源之一,卖给学者所在研究机构,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对学术资源的下载进行限制,仅允许购买者在特定的计算机上下载数据库内容。这限制了学术资源的公平开发和利用。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很多学术期刊自建渠道,在官方网站即时更新内容供公众免费下载,通过微博、微信、云存储等网络应用宣传推广期刊内容,但目前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络传播渠道非常零散,信息量小,内容不全,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免费信息服务水平和传播能力有待提高。

国家应加大对学术传播领域的资助力度,仅仅为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提供部分办刊经费,使其能够组织出版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不够的,还要让这些宝贵的学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环境中,为了让公共资助对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出版的资助惠及学术界,进而服务社会,成本最低、效果也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的数据库公益出版。学术期刊数据库公益出版,是指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环境中,作者或出版机构将研究成果提交给公益性的学术资源数据库,供国内外研究者和公众免费下载和阅读。无论从互联网逻辑,还是从学术期刊“小发行、大传播”理念和实践来看,我国学术期刊免费传播趋势已经比较明朗,但在功能发挥、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还远未成熟。从功能上来看,目前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络传播渠道非常零散,信息量小,内容不全,其检索功能与传播力与商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相比不成气候。从发展模式看,我国的学术期刊免费传播主体大多是零散的学术期刊出版者,近年开始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上线运营,这是与商业学术数据库以及开放存取数据库不同的新模式,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目前的学术期刊公益数据库遴选期刊的标准不明确、数据库存量较小、版权问题被悬置、数据库功能简单,无法与商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比肩。学术资源数据库公益出版和传播的来源遴选机制、质量控制机制、版权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发展学术资源的数据库公益性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公信力、期刊质量和传播能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期刊相比,尚有差距。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要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建设学术名刊;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注 释

[1]尹玉吉.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42(4):201-216

[2]朱栋梁.我国学术期刊创办国际学术名刊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07 (1):203-205

[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 2012 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7-34

[4]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4):7-14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创成果;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8-02

前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在高校里推动科研创新普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推动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于成果进行确权。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较好形式。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种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从理论上界定较少,多数高校科研部门有自身的划分标准。从学科门类、研究项目资助额度以及项目的资助级别、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来进行划分的较多。

从学科门类上划分,团中央等四部委的“挑战杯”赛事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分为计算机及软件类作品、机械类作品、通信与电子类作品、能源与化学类作品与相应工艺改进方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又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从研究资助额度上划分,具体成果取得有重大型成果、重点型成果以及一般资助项目成果、自主项目成果等。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助额度进行划分,均由同一级别的自主机构进行资助,这种划分的方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级。

从研究项目的资助级别划分,有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试验项目成果、省级学生科研学术项目成果、市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以及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成果,项目级别不同,其资助额度相应不同。一般来说资助级别越高,其产业转化的可能性越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属性分析

(一)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类,多数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都向专利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较多,发明专利较少,这是因为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要求较高,也比较符合科研学术的规律。

但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最终的界定存在争议,许多学校在其学生科研管理办法中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成果规定为学校所有,但忽视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问题,直接剥夺了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分享权。按照《专利法》对于职务发明以及委托发明的规定,学生科研项目成果均不符合规定,例如,学生并非高校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并非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体,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和单位存在用人关系期间,发明创造的成果属于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对于发明人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奖金,以资鼓励;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未签订委托开发协议的情况下,学校向学生科研提供资助,是一种教育公益行为抑或投资科技开发的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科研项目研究,属于接受第二课堂的教育,因此学校完全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权利,是忽视学生科研劳动的行为,因此应当参照职务发明或者委托发明的相应规定,赋予学生相应的发明专利权益。

(二)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对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作品予以了相应规定,该条第(一)、(七)、(八)相应规定了文字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著作权法调整的作品的种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多数有原创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及含有独创性内容的自然科学论文,亦有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以及电子电路图、规划图等作品,也有一些计算机软件,但对于开源软件,应当赋予其相应的专利权益。这些作品一经创作,其权利属性当然为著作权,作为作品创作人的项目科研负责人,多数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并具有相应的著作权许可权益,从中取得相应报酬。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作品成果被界定为著作权时,其权利归属应当按照著作权法相应的规定进行界定,例如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由项目组共同享有,对于由出资单位资助的项目,且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规划指导的,代表资助单位意志的著作权作品,其著作权应当由学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基金等资助机构享有。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参照著作权法第16条职务作品的规定,其著作权归项目组成员共同享有,但资助机构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免费使用。

(三)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一些学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基地,通过内部转化,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小额投资得以商业化运作,但是多数学校的创业公司属于虚拟公司的形式,不是公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济机构,其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并未进行商标注册。资助单位也重视这些成果的专利及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而忽视商业化运行后的商标权益保护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要公司化运营,并且管理该项目的标志、标识等明显以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的商业标志,符合条件的,资助单位应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是国家科研体制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及团中央等部委将其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少数高校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从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及转化,全程管控,全程建立档案,特别在一些重点环节衔接的阶段,资助方引进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实施这些科技创新作品,或者通过本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等转化实施一些投资额度小,实施较易的科技创新作品。一些高校为学生建立科研学术活动档案,出资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等,建立全校性的科研成果权利备案表等。

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性、应用性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多为本校本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关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情感因素甚至利益因素的考量,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科研评审的中立价值,这说明需要对学生科研成果应加强项目立项评估、项目应用评审等环节中的严格管理,只有前期的严格管理,才能为下一步的权属确定建立基础。

四、促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的措施

(一)对项目立项申请及结题环节评审进行严格管理

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学生学术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项目成果转化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学生科研学术项目的立项、初审以及日常组织工作,项目评审组负责项目的实质审核和中期审查、终期审查等工作,项目成果转化组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确权,向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其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审组,按照专业门类的不同,建立含有本单位与外单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的评审专家库,在立项评审、结题申请等环节,由外单位专家和本单位专家共同组织单数评审小组,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建立较为中立、公正的学生科研学术评审机制,这才会使得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成果被遴选出来,予以确权。

(二)建立学生科研学术档案及学术成果确权登记制度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建立档案,包括每个在籍注册研究生、本科生,这不但有利于高等院校统计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进度,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水平。对于一些确实具有重大性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建立阶梯式的滚动资助方式,推动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优秀作品或者成果,应当推动其申请专利和申请注册商标或者确认其著作权属性等,对于学生与高等院校间在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享上做出合理安排,建立对于优秀研究型的大学生进行激励的机制。

(三)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积极推进产学研体制的建立,但该种科技创新模式并未在中国广泛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需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组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将相应的专利及注册商标在产业中实施,高等院校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等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动学生科研成果进园,通过小额投资、政策扶持等办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卫华.引入竞业禁止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产权保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陈国平.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

[3]刘慧.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第11篇

[关键词] 开放获取 开放存储 作者付费模式 商业出版模式 学会出版模式

1 引 言

以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空前,深度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正在见证科学史学家库恩(Thomas Kuhn)所述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科技革命带来思考模式的根本变化[1]。

万维网的出现和发展,使信息传递与交流更加快速简便,形成信息全球整合的格局;它的创立者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说:“已有的学术交流和期刊出版体系受到了挑战”,“对于学术期刊出版模式,互联网革命将产生更为深远和突破性(disruptive)的影响”[2]。

回顾过去的20年,学术传播模式出现了许多变化。 1991年出现了新型电子期刊预印本文献库arXiv,形成学术圈内论文“自我公布存档(self-archiving)”的新型传播模式,迄今不断扩展壮大[3];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上文献检索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并广泛应用;到2006年,70%的学术期刊(包括纸质-电子期刊)已能网上获取[3]。随着万维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学术交流的新模式[4] ,特别是互动性强的学术性社交网站。 电子期刊的推广使得学术期刊有可能通过网上免费获取,同时也因为营利性学术期刊价格高昂,出现了读者免费的开放获取期刊[5];另一方面,商业出版机构也积极推行期刊数字化,建立了电子期刊的“网上站点特许使用(site license)”,以代替纸质期刊的订阅收藏模式[6]。

然而,上述这些只是“渐进式(incremental)”的变化,并不是人们预期的:新技术手段将带来生产经营模式的“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7]。20年来,学术期刊商业性出版体系运作稳定,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兼并扩充,所出版的期刊在学术界仍占重要地位;特别是每当图书馆与大出版商谈判期刊使用合约期间,更出现气意见纷纭的局面[8]。于是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学术期刊商业出版机构迄今尚未解体(disrupted)?。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9]。

电子期刊发展早期,就有学者提出“颠覆性(subversive)”建议:号召专业学者采用简单的新型电子期刊模式来“颠覆”传统期刊模式[10];随后又有百万学者签名、拒绝向传统期刊投稿的“抵制(boycott)”运动[11]。近年来,“开放存取(OA)”运动推动者日益强调“强制措施(mandate)”,从行政命令上升到游说国会立法[12]。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提倡“对抗争议”、促进科研成果有效公众获取(public access)的政府部门征求意见的圆桌会议[13]。

9年来,OA运动推行学术期刊的“金色”和“绿色”模式[5],在实践中争议不断[14]。2010年,作为“开放存取运动”最早的电子文献库arXiv,开始向读者收费[15],不得不采取某种“收费获取(toll access)”模式。另一方面,现今大型传统出版机构旗下的学术期刊,除了基本的“收费获取”模式以外,还添加了“开放”与“收费”混合的所谓“混杂获取(hybrid access)”模式[16],最近又纷纷出版“轻度同行评议(light peer-review)”的“开放获取”期刊[17]。

有关OA的情绪化争议[18],近年来在欧洲已有所缓和[19],并且着重于OA模式实践结果的调查研究,例如欧盟支持的SOAP(开放获取出版研究)计划[16]。有关期刊付费方式的争议,将随着期刊模式适应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逐渐淡化。

上述发达国家OA运动的各种宣传内容,包括推行“OA期刊”、“自我存储”、“强制执行”等等,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期刊发展的讨论话题和某种程度的仿效对象。

1995年电子期刊开始在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大量收藏[3],发展到现今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已能网上获取[13]。当前需要面对学术论文日益增多、电子期刊网络化更加深入发展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例如,文献更有效的“仓储(repository)”问题[13];特别是如何确立学术论文交流的标准“仓储记录文本VoR(version of record)”、更完善的文献“相互参照检索(cross-reference)”系统以及如何建立期刊“半永久性获取(perpetual access)”全球网络等。

本文通过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初步探讨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OA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引起的各种争议,并指出社会因素对于学术期刊发展模式的影响。

2 图书馆、学者与出版界之间的互动

2.1 在十字路口

2.1.1 “期刊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期刊的价格急剧增长(见图1a)[20],远远超过物价指数和图书馆经费的增加;学术期刊的馆藏数量,难以跟上世界学术期刊总量增长的趋势(图1b)。特别是商业出版机构的STM(科学技术医学类)期刊的价格,更是数倍于其他期刊[21];图书馆在挣扎中维持所需订购的学术期刊,占用了图书馆物料经费的其他份额(见图2)[20],也表现在单本著作的购置量减少。

按照美国ARL的统计资料[22],1985-1999年间期刊经费增加270%,而期刊采购量减少6%;部分的单本著作经费挪用于采购期刊,使得单本著作采购量减少26%。在这15年间,期刊每年平均增长9.0%,而单本著作年增长3.9%。

为了应对“期刊经费危机”,ARL于1989年指定完成了两份咨询报告[21]。其中一份报告指出:1973-1987年间,四个最大的出版商的期刊每页平均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距逐年递增2.6%-6.7%,以此估算出1987年期刊的利润率高达成本的40%以上;报告中建议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创办不受出版商控制的期刊,对期刊订购合约作竞争性出价[21]。另一份报告比较激进,在列举了图书馆经费危机的重要数据后,号召由学者自行出版期刊以取代出版商;加强宣传,由现有学会、大学等非营利机构来出版研究成果,替代传统的商业出版期刊[20]。

1996年,在一次ARL的会议上,有人提出由100家成员图书馆各提供1万美元,用这100万美元便可创办10个新的电子期刊,与现有昂贵的商业出版STM类期刊相竞争。在此期间ARL向各有关方面积极宣传游说,包括大学的管理层、图书馆、学会、大学出版社等有关人员。随后于1997年创立了“学术出版与学术界资源联盟(SPARC)”[21]。

当时SPARC的使命是起“催化剂”作用,促进学术期刊市场的竞争机制。通过成员图书馆年度期刊采购计划,支持一些高质量的平价期刊。并且认为,最有效的策略是提供资金筹建学术界自办的高质量平价期刊,针对出版商的高价期刊做一对一的竞争。当时创立了11部新的平价期刊[23];例如,SPARC支持创办的Organic Letters(有机快报),是针对出版界已成名的期刊Tetrahedron Letters(四面体快报),定价为后者的1/4;到2002年,影响因子超过了后者[21]。

SPARC还支持了非营利机构创建电子期刊集成文库,特别是BioOne(生物学综合文库)的建立[24]。BioOne诞生的基础,是美国生物科学协会(AIBS)的69个学会出版的70余种期刊,其中有许多是学科的领头期刊。在SPARC、美国泛西部图书馆联盟和堪萨斯大学的支持下,创立了整合型生物学期刊文献库BioOne;后者通过互联网提供平价的、高水平的、超链接的论文全文信息库[25]。随后继续稳步发展,到2007年收录整合的期刊扩充为两部分:文献库BioOne 1包括87种涵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必要收藏”期刊,其中84%的期刊列入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论文排行;文献库BioOne 2 包括61种较新期刊,其中许多是国际性的[26]。

SPARC创办初期颇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支持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的发展、对抗商业出版机构的高价期刊,是很好的经验。

2.1.2 颠覆性建议 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兴起,大量电子期刊出现在网上,图书馆界期望新兴的电子期刊模式能够疏解期刊危机。当时ARL出版了《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at the cross road关键时刻的抉择)》的报告[10]。这是1994年互联网上一份电子邮件形式进行讨论的记录,主题是一位认知学教授哈纳德(Stevan Harnad)提出的“出版电子期刊的颠覆性(subversive)建议”;他以当时异军突起的电子期刊预印本文库arXiv作为范本,号召学者将自己的原创性预印本,通过简单的互联网服务器“自我公布存档(self-archiving)”,使全球学者能够在网上自由获取进行学术交流,成为开放存取模式的先例。

哈纳德认为[10],这种“学术圈内部(esoteric)”的非营利期刊,免去了传统期刊的编辑发行程序而显著降低成本;“纸质期刊出版者将在学术群体的合作下进行自身改组,并按照电子期刊的低廉价格(每页成本估计小于纸质期刊成本的25%)”,否则只能“眼看学术群体繁衍出新一代的纯电子期刊”。新型期刊的经费“来自预付津贴(作者每页付费、学会会费、大学出版经费、政府的出版津贴)”,而不是来自读者。

讨论中,美国化学学会的代表介绍了学会期刊的首印成本(即纯电子期刊成本)占总成本的84.3%;也就是说,以数字化信息系统为基础编辑出版的纸质期刊首印成本,与相应的电子期刊相差不大。期刊成本构成中最大项目是计算机数字化资源处理系统的相关费用(43.4%),其中并未包括美国化学学会许诺的期刊半永久性储存所需的费用[27]。

这表明了:上述简单的“学术圈内部(esoteric)”的期刊成本构成,与规模化的传统期刊截然不同;同时,传统的大型期刊正在向电子期刊过渡,并且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改进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过程。

1991年草根建立的arXiv,到1995年已发展成每天流量60 000次的开放存取文献库,并且拥有35 000个用户、涉及70个国家,同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助[3]。1996年arXiv创办者发表的论文“学术地球村中的胜者与负者”[28],代表了当时提倡电子期刊模式取代传统期刊模式的思潮。

2.2 欧登堡漫长的影子下

2.2.1 不同学科的预印本交流 然而,在高能物理学界卓有成效的arXiv模式[3],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学科领域。表1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使用arXiv模式情况的调查结果[29];有的学科不采用这种交流模式,主要原

因是该学科的期刊不接受发表过预印本的稿件。学者克林(Rob Kling)认为,推广电子期刊应考虑到“社会因素对于信息交流技术的影响(social shaping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30];他指出各门学科有着不同特点,并且学术论文必须可信(trust),要有经过同行评议的公信力。“高能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乐于迅速广泛交流他们的工作报告预印本,而化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主要阅读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30]。

1999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院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华默斯(Harold Varmus)曾打算推广arXiv模式到生物医学界,建立全国性开放获取的生物医学电子文献库E-Biomed。然而,经过一年的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最后采取一种折衷方式:该电子期刊文献库收录同行评议和编辑出版的期刊与论文,允许所收录的传统期刊在出版后延迟若干时间在网上公开,并且不包括自存档预印本,改名为PubMed Central(公共医学文献中心),形成美国NIH支持的、网上开放获取的生命科学全文文献库[31]。学者克林从“社会因素影响(social shaping)”的角度,分析了上述讨论过程中科学家、教授、图书馆员、大学管理层、基金人、政府官员、出版商、大学和学会出版者等各自的行为和互动情况[31],进一步阐明同行评议和学术可信对于生命科学论文期刊的重要作用。

2.2.2 开放存取运动 199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Santa Fe召开的会议上[32],提出以元数据(metadata)为基础的文献编目与存取操作软件,便于分散的“自存档”文献库之间进行文献互操作,实现文献搜索的“无缝(seamless)”链接,形成所谓“典藏(repository)”或文献库;例如arXiv类型的“专业典藏(subject-based repository) ”和大学文献的机构典藏(institute repository)。

2001年12月,在慈善基金机构OSI(开放社会研究所)等支持下,开放存取国际研讨会召开,起草和发表了“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OAI)”,并且进一步推广元数据存取软件,规定了通用的“BOAI-元数据收割协议(OAI-PMH)”[5]。这时,电子期刊的推广与科学知识共享的道德信念汇合,形成宣传学术期刊“开放存取(OA)”的运动;呼吁向所有网络使用者免费公开更多科学资源,鼓励科学家以OA方式出版论文,于2003年发表了“柏林宣言”[33]。2000年华默斯离开NIH后,与合作者筹建开放获取的PLoS(科学公共图书馆)杂志;次年,他号召科学家“抵制”向传统期刊投稿,为筹建“开放获取”期刊而开展广泛签名运动。当时有三百万学者签名誓言抵制,然而6个月签名到期后无人付诸行动而一切照旧[11];因为这关系到学者们的工作评价和研究资助体系,学者最终还是抱保守态度。随后,在OSI和其他基金组织资助下,华默斯和他的合作者于2003年开始建立OA模式的PLoS期刊系列,其宗旨是最终取代传统的“付费获取”期刊[34]。2003年,欧洲分子生物学协会(EMBO)召开了主题为“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的会议,对期刊模式是“革命(revolution)还是进化(evolution)”再次进行讨论[35]。

2.2.3 商业出版机构的成长 怎样会演变成这种局面,还要回溯到学术期刊的起始。加拿大一位史学与文学教授古东(Jean-Claude Guédon)所写的《欧登堡漫长的影子下》[36]在当时广为流传,他指出了学术期刊对于创新科学知识的“社会登记(social registration)作用”,以及“核心”期刊和“科学引文索引”产生的意外影响――使学术期刊的出版事业从绅士俱乐部变为利润丰厚的大产业。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官欧登堡(Henry Oldenburg)创办了《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用来记录和传播自然科学中的创新知识。欧登堡的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学术期刊的模式,“使得知识创新权利要求(claims)的确立过程”变得“清晰”和“透明”,避免了在此以前科学家采用晦涩的拉丁文字谜(anagram),来宣布自己对某项新知识的首创[36]。

该期刊创立了一种同行评议的集体抉择体系,对合格的原创性论文授予正式刊载出版的荣誉,通过期刊发行广泛传播,确保该知识创新申明的有效性[36]。于是,形成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学者通过种种努力获得的创新知识公之于众,以换取一种荣誉性的“象征资本(symbolic capital)”[37],后者可转化为工作职位以及各种有形酬劳,包括赞助。

于是,按照传统期刊模式,完整的学术论文不同于论文预印本(pre-print):它需要通过同行评议、对论文进行筛选和质量控制、确认所可信(trust),然后归档;与此同时,作者论文的原创性贡献获得有效认可(validity),从而提高了作者的学术声誉。

学者作为论文作者,力图把在威望最高的期刊,形成古东所说的“品牌快速效应(quick-branding)”,以捷径方式取得附加声誉。同时,学者又作为期刊读者,力图广泛阅读最代表性的期刊,尽可能详细了解知识进展的前沿,特别是仔细审核学者自己与他人研究工作之间的界线。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研究人员和学术论文、期刊的数量指数式急剧增长。图书馆以有限经费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要,编选了包括各门学科的“核心期刊”,作为重点馆藏对象。60年代初出现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使“影响因子”直接关联到期刊的声誉评价,明确了各图书馆必要购置的各学科“核心期刊”的范围。基于“SCI影响因子”的核心期刊,因其精英(elite)标签,获得附加的期刊声誉。

早先学术论文的出版,都是由学会等非营利机构主持;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会等出版机构已日益不能满足大量论文出版的需要[38]。在此以前出版学术期刊不带来利润,并不引起出版商注意。古东指出[36]:随着一组“核心期刊”的出现――这是各图书馆必要购置的,学术期刊这个过去没有经济利益的领域,突然变成一个“非弹性”的市场,可以从中榨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70年代起,出版商开始大量介入学术期刊的出版;表2说明这一时期学术期刊商业出版份额的增长情况[39]。到2000年,科学技术医学类期刊的营业额为78亿美元,其中商业出版机构占68%,非营利出版机构占32% [40]。出版商并购扩大,增强竞争实力而进一步排挤较小的出版机构,并且更有能力创办新期刊,适应新学科分支的要求。于是,期刊出版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型出版机构。根据ISI数据库中7 710种STM期刊的统计结果(1998年),最大的5个出版商出版的期刊数占总额的37%;出版期刊数大于总额1%的16个出版机构,出版了全部期刊的48%,而出版量小于总额1%的出版机构有2 032个[41]。最近一份期刊价格的报告中(2011年)指出:ISI数据库中将近一半的期刊为 Elsevier、Springer、Wiley-Blackwell、Taylor & Francis和Sage 五大出版商所提供[8]。

2.3 开放存取运动的影响

2.3.1 OA期刊所占份额 随着OA运动宣导者的积极推动,OA期刊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期刊模式。芬兰学者对1 837种期刊(2008年)中出现的OA论文进行统计:由出版者网站上自由获取的论文(包括“纯OA”和“混杂型OA”论文),其数量占论文总量的8.5%;另一种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自由获取的论文手稿本(包括机构典藏和专业典藏论文),其数量占论文总量的11.9%[42]。

仅由“典藏”机构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论文(所谓“绿色通道”论文),包括未经同行评议的论文和已的手稿。如果不考虑这部分论文,上述的8.5%份额,与几种常用期刊指南所载OA论文资料的统计结果相近(2009年OA论文占期刊论文总量的5.9%到7.7%)[43]。不仅是数量问题,期刊的规模化程度对出版效率和期刊质量有显著影响。根据学者统计(2010年):90%以上的OA出版机构只出版1本期刊;50%以上的OA论文刊载于这种仅出一本的OA期刊上[44]。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对学术出版市场的研究报告(2005年)指出:在科技医学类期刊22个不同学科中选出2 707种“顶级(top-tier)”期刊,其中895种由学会、大学等非营利性机构出版(占33%),价格为营利性出版期刊的1/3,并且质量高于营利性期刊[45]。这些都是传统模式的期刊,也是引用率最高、学者阅读最多的。最近的报告指出(2010年),只有11%的OA论文能够载入“ISI期刊引用报告(ISI-JCR)”[15]。主要期刊集中于少数大型传统出版机构的形势未变。图3中表明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期刊经费的增长情况[46]。由于主要电子期刊采取“大宗捆绑交易(the big deal)”方式向图书馆提供使用权,单本期刊的价格统计已无实际意义;“捆绑”供应使得单本期刊和每页论文读取费用下降[47]。在此期间,期刊的订购(或付费使用)经费仍保持相同的高增长率(见图3);随着电子期刊的普遍采用,期刊经费占用图书馆其他经费的现象减轻,单本著作采购量从逐年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然而,图书馆经费的增长始终难以跟上需要,图书期刊经费短缺仍然存在;有人说:当年令人困扰的“期刊危机(serial crisis)”并未化解,目前依然存在“价格承受危机(affordable crisis)”[17]。“欧洲学术出版与研究环境(PEER)”项目的一份学术行为研究报告(2009年)中着重指出:“目前还没有事实表明图书馆因为OA资料的出现而删去原有付费订阅的期刊”[48]。

2.3.2 作者问卷调查 英国CIBER(信息行为与研究评价中心)的学者,从ISI数据库中随机选取5 000多名不同国家期刊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2005年)[49]:作者选择期刊投稿,主要依据期刊的信誉和阅读量,并且与期刊价格无关;作者并不看重自己论文的版权问题(见图4)。

无论是期刊作者或读者,都对付费缺乏兴趣,并且认为目前图书馆对期刊经费支付太多,应该由政府部门、社会基金、产业机构等支付期刊费用(见图5)。 只有40%的学者所根据的研究工作,有外界资助或研究合约。另一方面,有32.3%的学者资助很少(没有资助的论文多于50%),这关系到期刊“作者付费”模式的推广。

学者认为OA期刊能够增加期刊获取机会,但是对OA期刊的质量持审慎态度(见图6)。当时的调查显示:30.3%的学者对OA运动有些了解;但是只有9.7%的学者对于机构典藏有些了解,并且38%的学者表示不会把论文存入机构典藏。OA运动热心支持者约有8%,特点是年龄较轻,或者与地缘有关(亚、非、东欧)。

最近欧盟委员会资助的SOAP(开放存取出版研究)项目的统计结果(2011年),也得出相同结论[50]:对于38 358名学者的调查发现,89%的学者认为OA对他们的研究领域有益,但是只有8-10%的在OA期刊上。论文很少发表在OA期刊上的原因有:39%的学者提到缺乏作者付费资助,30%的学者谈到他们专业领域缺少信誉高的OA期刊。有评论认为这是OA期刊发展的“困境(quandary)”[51]。

3 问题讨论

3.1 马儿可以引到河边,但不能叫它饮水

3.1.1 “自存档”模式 2001年,开放社会研究所(OSI) 促进公众知识获取的“信息计划部门(Information Program)”,在布达佩斯主持召开了学术期刊开放存取(OA)会议;与会的各国学者热烈讨论并确定了OA的定义、策略和执行措施,由此得出学术论文(经过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两种途径:1) 在传统的TA(toll access付费获取) 期刊上,然后自我存储在开放获取的文献库(所谓“绿色”道路);2) 在不向读者收费的新型OA期刊上(所谓“金色”道路)[5]。

早先提出自我存储“颠覆性”建议的哈纳德,是“绿色”道路的主要推动者,他认为:直接运用新型OA期刊替代传统TA期刊的“金色”道路过分漫长,而推行“绿色”道路可以加速这个转变过程;如果发表在传统TA期刊上的论文大部分能够存储在开放获取的文献库中,势必会减少TA期刊订阅数量,从而达到发展OA期刊和取代传统期刊的目的[52]。另一方面,例如OASPA(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协会)以“金色”模式为主,不讨论“绿色”模式,并且不排斥任何出版机构,只要所出版的期刊中有一本纯粹OA期刊,都能加入该协会[53]。

古东认为:“绿色”道路带有某种“狡黠”(subtle)和“迷惑性”。对于传统期刊,绿色模式既依靠和利用它,随后又离弃(forget)和企图取代它[54]。这种“自存档”是无组织的(anarchic),造成文献存储分散、零乱和不完整,不成为独立期刊模式和文献主要获取来源。古东指出:“获取(access)”不等于“实际获取能力(accessability)”[54],重要的是“获取”质量与实际效果。

3.1.2 “强制执行” 根据400多所美国大学有关机构典藏的调查资料(2007年),只有10.8%的学校建立了机构仓储(见图7)[55]。

机构典藏的建立和推广者、美国CNI(网络信息联盟)的主管认为:大学机构典藏的任务是管理和传播大学成员创建的数字化资料,包括组织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存取、传播和长久储存这些数字资料[56]。据统计(2007年),37%的机构典藏资料为教师的学术和教学资料,其中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资料仅占13%

(包括论文预印本和后印本、电子期刊、电子书籍),另外24%是所谓“灰色文献”(工作报告、会议文献、教学资料等)。此外,还包括41.5%的学生学位论文、13%的电子图片、4.5%的非学术资料和3.0%的历史资料[57]。

与1994年哈纳德提出“颠覆性”建议时不同,“绿色道路”是将传统期刊上已发表的、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利用DSpace等软件“自存档”于大学多学科数字化文献库,实现“无缝”交流。 康奈尔(Cornell)大学的图书馆成员,报告了他们机构典藏的实施情况[58]:2004-2006年间仅存入资料2 646件,在资料库193个DSpace元数据类别中,有些类别甚至是空的(占29%),或者存入资料很少。对其他7个大学文献库的调查也有类似结果。报告中提到:学者对于机构典藏缺少认识和缺乏动力,并且认为利用个人网站或者专业文献库更能突显学科的特点。于是有人指出,“马儿可以引到河边,但不能叫它饮水”[59]。然而哈纳德认为,康奈尔大学机构典藏实行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没有实行“强制执行(mandate)”措施,并且强调机构典藏的主要任务就是“开放获取”[60]。

所谓“强制执行”,是用来巩固学者本身已有的、改进论文获取与引用的倾向,不是强迫他们去做所不愿做的事。惠康基金(Wellcome Trust) 对于所资助的研究结果,在时未执行仓储规定时,“试图说服(persuade)作者而不是去惩罚他们[51]”。学者最关心的,是把自己在声誉高的期刊上,不会轻易尝试新的模式[61]。

3.2 陪审团尚在讨论

3.2.1 开放获取与影响因子 一般印象是:网上免费获取的论文阅读多些,下载多些,由此得出论文引用也会多些;一些实际的论文引用情况对比,支持了这种观点[62]。然而,康奈尔大学一位年青学者的工作,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他在相同期刊上随机选取OA论文,与付费获取的论文相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引用率差别并不显著[63]。该作者认为:自行选取OA论文时往往会选质量较高的,而造成引用率提高的假象;论文作者是期刊读者群中的精英部分,对传统订阅期刊没有获取障碍,与OA论文的获取无甚区别,论文引用程度相差不大。

对此,某期刊的编辑在《观点》栏中提到:“有关OA论文的引用效果,陪审团尚在讨论”;“我们迫切需要客观、量化的事实根据,来证明OA的效果确实像宣告的那样,而不是来自某种亚宗教信念”[64]。

上述随机选取OA论文的引用情况研究,被认为观察的时间段太短;然而继续观察说明:在的第12、18、24和36个月得到的引用情况,都未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别[65]。

非OA宣传者较易接受上述结论;然而将此结论推广到所有学科,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66]。

3.2.2 不是“免费”获取 华默斯1999年在NIH创立的PubMed Central,是期刊上公开获取的文献库,没有涉及“颠覆”传统期刊模式[31]。2000年他离开NIH后,提出建立PLoS(公共科学图书馆)的构想,号召学者签署公开声明,要求出版商在期刊出版6个月后集中存储于网上公开的文献库,并且在6个月到期后对未执行的出版商进行抵制。这一签名运动未达到预想效果,但是引起政府等科研基金机构的注意和支持,终于在2003年开始出版OA期刊PLoS Biology(生物)[67],次年又出版PLoS Medicine(医学);其目标是针对最著名的顶级传统期刊Nature、Science、Cell、NEJM等展开竞赛[68]。

OA期刊需要适当的、可持续经营的(sustainable)经费收入方式,以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机制。PLoS开始出版的宣传材料中,提到“开放(open)获取”不是“免费(free)获取”,详细介绍了OA期刊作者投稿需要交付费用[69]。

如果说传统期刊存在“读者获取”障碍(barrier),那么OA期刊存在“作者投稿”障碍;质量越高的OA期刊,向作者收取的费用越多。在市场规则下,传统期刊的顾客是读者,要考虑期刊对读者是否有用;OA期刊的顾客是作者,要考虑期刊对作者是否有利。这势必会影响到OA期刊的质量,也是迄今OA期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作者支付OA期刊的“论文加工费”,通常由论文所依据的研究工作的资助者承担,然而有一部分作者论文对应的工作没有资助或资助很少[49][70]。另外,通过图书馆支付作者费用,则越多,图书馆费用负担越重;在没有OA投稿专项经费时,图书馆可能因经费紧张而取消对作者投稿OA期刊的支持[71]。

PLoS 创刊时论文加工费为1 500美元;有人质疑这不足以支撑最高水平期刊所需的费用:“PLoS将自己定调在期刊市场的精英顶端,仅出版最好的、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这意味着将要剔除90%的来稿和非常高的编辑出版费用”[68];“PLoS的收入估计要比实际需要低4-6倍”[68]。到2006年,期刊经费明显入不敷出,PLoS的“论文加工费”增加到 2 500美元;当年开始筹建“轻度”同行评议的PLoS One(综合),大量采纳学术界次级论文,来稿剔除率仅30%,而论文加工费为1 350美元,获取了显著收益,以贴补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的亏损[72]。PLoS One目前成为出版论文数量最多的“巨型(Mega)”期刊”[73]。

PLoS出版者的论点是:“全球约有150万篇论文,它们经过分选,发表在大约25 000种期刊上”[73]。PLoS One则面向众多论文中的“长尾”部分,抓住这部分论文的作者(“顾客”)。目前各出版机构(包括传统出版商)纷纷出版这种“轻度”同行评议的OA期刊,这是利用OA模式的巨大“商机”[17]。

有记者对PLoS One出版的某些论文取舍不当和编辑草率之处提出询问,而未获得答复;该记者对此进行评论分析,并且联系到PLoS的创刊由来,指出它偏离了原先的主张,现在是“为OA不惜一切(OA at all costs)”[17]。

3.3 提高质量与降低价格

从历史过程来看,ARL当初成立SPARC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期刊价格增长过快引起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当时针对出版商期刊的价格垄断采取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后来SPARC的活动重心转移到讨论期刊“网上获取(access)”问题,它的论坛成为OA运动代表性宣传阵地[74],而期刊的“价格承受(affordable)”问题依然存在。“出版商为何迄今尚未解体”引起的热烈讨论,又一次唤起对于期刊“价格承受”问题的注意。

20年来期刊的“开放获取”经过热烈争论和初步实践,已经引起普遍关注。出版商乐于针对期刊获取问题进行讨论(他们提出学术圈内的学者基本上没有期刊获取问题,一般公众和第三世界的期刊获取也有针对性解决措施[75]),这就分散了对出版商价格垄断问题的注意。另一方面,如果不顾及其他,将期刊是否“开放获取”放在首位,势必淡化出版商与非营利出版机构的差别[76],其结果是最有实力与出版商相抗衡的学术出版群体得不到有力支持。

图书馆界的感受,则是20年来期刊经费的沉重负担始终存在。有一位资深的图书馆工作者(她是1989年ARL指定的“期刊经费危机”调查报告的作者[20],曾以《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为书名热情洋溢地编辑1994年“颠覆性建议”的讨论记录[10],并且撰文追踪了20世纪整个90年代电子期刊的逐年发展[77]),在论及当前的热烈争论时有些迷茫,像“多色冰激凌”那样多姿的期刊模式(包括不同情况以及混杂型),似乎各有长短之处[78];然而图书馆员首要的考虑因素,不是某种信念,而是期刊的“质量”与“价格”[79]。这是图书馆员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Kuhn 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M]. 3rd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2] Berners-Lee T, Hendler J. Scientific publishing on the semantic web [J]. Nature, 2001, 410(6832): 1023-1024.

[3] 崔丽芬. 电子期刊对于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讨论[J]. 现代情报, 2011, 31(1): 160-166.

[4] Maron N L, Smith K K. Current models of digit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Ithaka for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M]. Washington DC: ARL Publications, 2008.

[5]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EB/OL]. [2011-10-15].省略/openaccess.

[6] Elsevier. E-journals at Elsevier[EB/OL]. [2011-10-15]. 省略.

[7] Christensen 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ll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8] Bosch S, Henderson K, Klusendorf H.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11: Under pressure, times are changing[EB/OL]. Library Journal, Academic Newswire, 2011-4-14.[2011-10-15]..

[13]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roundtable[R/OL].[2011-10-15]. .

[25] Alexander A, Goodyear M. The development of BioOne: Changing the role of research librarie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0, 5(3). [2011-10-15]. .

[30] Kling R, McKim G. Not just a matter of time: Field differences and the shaping of electronic media in supporting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14): 1306-1320.

[31] Kling R, Fortuna J, King A. The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of E-Biomed into PubMed Central [R]. Center for Social Informatics, No.WP-01-03.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2001.

[32] Van de Sompel H, Lagoze C. The Santa Fe convention of 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J]. D-Lib Magazine, 2000, 6(2) . [2011-10-15]. .

[33] 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EB/OL]. [2011-10-15]. .

[58] Davis P M, Connolly M.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Evaluating the reasons for non-use of Cornell University’s installation of DSpace [J]. D-Lib Magazine, 2007, 13(3/4). [2011-10-15]. .

[59] Poynder R. Ten years after [J]. Information Today, 2004, 21(9):1-2.

[60] Harnad S. Why Cornell’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nearly empty[EB/OL].[2011-10-15]. .

[63] Davis P M, Lewenstein B V, Simon D H, et al. Open access publishing, article downloads, and citation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BMJ, 2008, 337(7665): a568.

[64] Flaxbart D. On impact of OA, the jury is still out [J].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hip, 2008(54).[2011-10-15]. .

[65] Davis P M. Open access, readership, citatio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shing [J]. The FASEB Journal, 2011, 25(7):2129-2134.

[66] Finch A. Open access and citations: Is there really an advantage? [EB/OL]. Publishing News, 2011-5-11. [2011-10-15]. blogs.省略/publishingnews.

[67] Twyman N. Launching PLoS Biology: Six months in the open [J]. Serials:The Journal for the Serials Community, 2004, 17(2):127-131.

[68] Butler D. Scientific publishing: Who will pay for open access? [J]. Nature, 2003, 425(6958): 554-555.

[69] PLoS. Publication fees[EB/OL]. [2011-10-15]. 省略/publish/.

[70] Warlock K. The pros and cons of open access[EB/OL]. Nature Web Focus, 2004-9-13.[2011-10-15]. 省略/nature/focus/accessdebate/.

[71] Gawrylewski A. Yale dumps BioMed Central [EB/OL]. The Scientist, 2007-7-31. [2011-10-15]. classic.省略/news/display/53450.

[72] Butler D. PLoS stays afloat with bulk publishing [J]. Nature, 2008, 454(7200):11-11.

[73] Binfield P. PLoS ONE and the rise of the open access mega journal, 2011[EB/OL]. [2011-10-15].省略/PBinfield/SSP-presentation4.

[74] SPARC. Open access newsletter & forum[EB/OL]. [2011-10-15]. 省略/sparc/publications/soan.

[75] Elsevier. 1) Elsevier’s position on access, 2) Current situation, 3) On universal access and open access[EB/OL]. [2011-10-15]. 省略.

[76] Warlock K. Will open access prove a blessing or a curse to learned societies? [EB/OL]. Nature Web Focus, 2004-3-25. [2011-10-15]. 省略/nature/focus/accessdebate/.

[77] Okerson A. Are we there yet? Online e-resources ten years after [J]. Library Trends, 2000, 48(4): 671-693.

[78] Okerson A. Six flavors of open access: Success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STM journals [J]. Liber Quarterly, 2004, 14(3/4):339-347.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

高校国际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将推动高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缩短国内高校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差距,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北京化工大学从2013年暑期开始,尝试开展国际化课程教学,正是顺应当下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改革态势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思想观念、文化自觉和多元课程几方面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意义与目的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高等教育为国家提供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社会的紧迫需要及发展趋势。为了推进学校全面建成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现代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改革进程,学校深入分析教育变革的发展动态,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学的发展目标,作为重要举措之一―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建设国际化课程的主旨是:以国际化课程建设作为平台,加强学校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拓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国际视野;变革教学理念;加快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升级;跟踪并贴近科技发展前沿。进而带动学校在Teaching(讲授)、Learning(学习)、Research(研究)、Service(服务)和Management(管理)等方面实施广泛的、开放性的变革与提升,全面与国际水平接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效果与经验

追溯学校国际化课程的“前身”,一个是“北化―世界名校暑期海外项目”,项目启动于2010年7月,鼓励学生“走出去”(Student Output),进行为期20余天的访问、学习和交流,全面体验世界名校的学习生活,学生要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合格后获得相应名校的学习证书;另一个是学校化学工程学院在2010年开始设立的“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特色班,将国外知名教授“引进来”(Teacher Input),使学生有机会与国外专家面对面交流,亲身体会国外启发式研讨型教学过程,除了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的学习之外,部分国外专家还就如何撰写英文科学论文、开展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这些国际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学校国际化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水平,对学校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的机会。

学校在组织和运行国际化课程的过程中坚持国际一流的标准,以开放、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各院系通力配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利用科研合作或教学合作关系,通过电话、网络、函件联系授课专家。在全球范围内聘请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大多来自国外知名大学及各类研发机构,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熟谙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尤其是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知识领域涵盖了学校理工、经管、文法等专业。

2013年,全校开设国际化课程数量为36门、2014年为27门、2015年为26门,呈现逐年压缩的趋势,原因是要求各学院开设的国际化课程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课程”,且申报课程必须经相关专家审批;取消讲座类课程及与专业培养计划雷同的课程;学科覆盖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从以上三年的数据统计分析,开课数量较多的学院主要集中在信息、文法、经管等学院,所以今后还需加大引进化工、化学、材料类国际化课程的力度。随着国际化课程的效果逐渐被学生认可,学生选课的数量逐年递增率由7%跃增到35%。而学生选课比较集中在信息、经管、理学、文法学院,下一步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出属于学校的优势学科,如化工、材料类专业的学生选课数量偏少的原因。从开课教师来源国家分析,近70%的教师来自北美,约15%的教师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占约15%,所有教师均来自国外高校,职称均在副教授及以上。

学校拨出专款为国际化课程建立了专项经费。同时,本着开放共享的原则,学校还加大了国际化课程的校内外宣传力度,制作宣传册并发送至80余所国内高校,吸引其他兄弟院校学生来感受国际前沿学术氛围。此举不仅引起校内师生的强烈关注,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

1.强化了建立国际化大学战略的认识

国际化课程的实践,使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得以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专家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所属学科和专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增强对建设国际化战略的认同,为学校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国际化课程建设也为学校树立了锐意改革、追求卓越的品牌形象,通过精心设计与宣传,学校国际化建设在国内高校群体中产生较大反响,得到了《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新华网等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并给予报道,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与知名度,为学校全面建设一流大学奠定了舆论基础。

2.明确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国际化课程的实施,为师生和教学管理团队演示了国际先进教学模式的运行,启发了教学改革的思路。许多青年教师感受颇深,表示在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借鉴和尝试。因此,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逐渐由大班灌输式向小班互动式、研讨式和案例化教学转变,鼓励教师开设研讨课、双语课、全英文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开展教学设计,引入“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思路、新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思考、质疑和应用;提高研究性示范课程覆盖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争取到2020年覆盖率达到100%。

3.推动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进程

学校在2013年启动了由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教授领衔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师生之间频繁的互动和平等的交流探讨,让学生从另一个学科的视角审视原有学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三年来,学校共创建17个学科交叉班,受益学生近400人,每个学科交叉班人数均控制在15人左右、学生跨专业数量均在4个以上、负责人头衔均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学校争取实现2020年达到10%的跨学科教育本科学生比例。除此之外,依托学校化工、材料、应用化学等优势学科,2015年开始,学校设立了四个拔尖试点班,采用小班授课模式,建立高标准、国际化、重实践的课程体系,通过富有挑战性的科研实践、优秀科学家的指导及各种渠道的国际化交流等手段,将学生培养成化工科学领域的杰出研究人才。

4.提升了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效果

国际化课程的成功实施,带动了学校多个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对学校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国际教育合作的长效机制及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为北京市首批认定的13家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于2015年9月获得北京市批准正式运行, 5年为一周期,每年给予中心1亿元的经费投入。该中心设软物质科学、生命软物质、能源转化科学与工程三个研究方向,致力于成为软物质科学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基地和工程开发技术创新的孵化基地,以及在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汇聚和培养基地,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推动其产业化应用。同时,中心还引入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校多个学科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5.引发了对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思考与探索

国际化课程的顺利实施,不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而且也是学校各相关部处及学院通力合作的结果。所以,全新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对整个教育管理流程提出了全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给学校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解决和满足这些新需求的过程中,也让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团队引发了对管理与服务模式探索的思考,积累了一些实用的经验。例如:为了顺应国外教师提前规划工作时间的习惯,学校将当年开设的国际化课程的申报及审批提前至前一年的圣诞节之前,并在当年的4月份之前完成选课工作;在国际化课程授课期间,学校要求每门课至少配备一名本校教师全程听课、助课,负责日常的教学秩序维护及各种教学辅助工作的完成。诸多服务改进措施将为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创建更为先进科学的外部环境,必将推动学校管理的全面提升。

改进与提升

学校国际化课程建设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同样存在着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每学期学校都会对国际化课程效果进行质量评价并举办研讨会,并提出高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改进意见:

1.明确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总体设计

国际化课程是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服务的,高校要紧密围绕这一终极目标来加强国际化课程的总体设计与规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国际化课程反映出比较松散、目标指向性不强、脱离学科发展需求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国家和社会经济改革的需要。同时,国际化课程建设也要接地气,认真分析学校自身在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的优劣势,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国际化课程的设计规划,切勿好高骛远,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只有这样,国际化课程建设才能真正起到预期的作用。

2.国际化课程的组织要更加严密与科学

一流的教学组织安排,不仅是保证国际化课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例如:在小学期组织国际化课程教学,存在着时间短、较密集等特点。高校是否可以尝试在正常学期也开设国际化课程并常态化?同时,学校修改对国际化课程的学分认定细则,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水平,可提前准备下发课程的相关资料;教学计划中是否应该体现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强制性”;如何考虑两地办学的地理分割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与国际化课程的时间安排冲突问题;加强国际化课程教学秩序管理,保障出勤率,体现国内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等。这些环节需要高校进一步统筹组织,以提升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3.授课专家的选聘管理要更加规范与高端

国际化课程授课专家的选聘,将直接影响国际化课程的效果。虽然各学院在选聘专家的实践过程中给予了充分重视,大多数专家还是得到师生的认可,但仍存在个别专家学术水平欠佳、不适应国内教学、学生不认可等情况。要发挥院系和学校两级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与各名校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专家库、利用中介推荐等方式,在选聘环节上规范制度和扩展渠道,实施有效管理,保证选聘专家的先进性和匹配度。同时做好对授课专家的服务工作,确保有能力、有水平的专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际化课程教学工作中。

4.国际化课程的推进更加开放

国际化课程的设计、组织及运行,要求我们要更加民主、透明、开放。首先,要建立渠道吸引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听取学生和各级管理部门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意见,由他们来决定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相关流程与标准;其次,可以选择在国际化课程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学校,确定关键指标,推进对标管理;最后,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要更加开放,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将学校的国际化课程和“慕课”“微课”有机结合等,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进程。

国际化课程工作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方向是正确的,且效果显著,为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国际化课程建设刚刚起步,机遇和挑战共存,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空间。高校需要秉承开放、交流、合作的态度,深入研究、发力赶超,不断提升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大良,李联明. 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