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线代知识点总结

大学线代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8-22 04:1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线代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线代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当全国各地高等学校《新生录取通知书》雪片似的飞来,许多同学如愿以偿兴高采烈之际,不少同学却在落榜的阴影中徘徊而不能自拔。有的在高校“划线”时就被划到“线”外而名落孙山,而有些不胜幸运被划到线内的同学则因志愿填报等问题又成了其中的另一部分。同学们对此耿耿于怀,郁郁寡欢,甚至被自责、自卑、沮丧、抑郁、无望等负性情绪重重围困。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理解并同情大家的遭遇,但是同学们应当而且完全能够尽快突出“落榜重围”。

首先,要在心理上战胜自我,找回往日的自信。落榜的同学往往怕见昔日的老师,其实大可不必,找自己信赖的老师帮助理性地分析清楚失败的原因,是完全必要的。找一些经历失败而最终成功的人交流一下,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有助于勇敢地面对现实。挚友是可以信赖的心理医生,向他们倾诉衷肠、交流看法,将心头的“苦水”一吐为快,有利于减轻和消除自己的挫折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读读小说、看看电影,搞点唱歌跳舞、逛街登山等活动,也会有助于拾回过去的好心情。

其次,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志”。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找准了考试失利的原因,然后认认真真补习一年,很可能就会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是知识掌握不牢,那就要狠抓基础,分头攻破一个个知识点“堡垒”,再将零碎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力求做到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把握整个学科以至所有学科,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是学习方法不当,那就必须改弦更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同时,要多研究一下学业成功同学们的治学方略。如果是心理异常所致,则要注意排解不良心理因素,培养健康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如果认为自己太笨,那也没什么可怕,爱因斯坦读小学和中学时都被老师称作“笨瓜”,然而他后来却成了科学巨人。一句话,学习是需要悟性的,必须边学边悟,悟心态、悟知识、悟方法,一味蛮干或者盲目、茫然地学习,是不会有好收获的。

最后,把稳自己的人生坐标。天生我才必有用,条条大道通罗马。如果觉得自己实在与大学无缘,就要选择一条新的生活道路。蒲松龄屡试落第,但留下世代相传的《聊斋志异》;华罗庚未读大学却成了鼎鼎大名的数学家。无数未读大学的人都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甚至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当然,有奋斗才会有收获,而眼前最关键的是要冲破失败重围,赶快振作起来,找准并把稳自己的人生坐标,融入社会大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生命绿洲。毫不松懈地拼搏下去,自己的人生价值终将得到完美体现。

白日如奔骥,少年不足恃。昂起头走自己的路,余下的让别人说去吧!

第2篇

关键词:工程力学 杆件内力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79-02

工程力学课时少,相对的课程内容多,涉及到学习新概念和新知识,这对初学者而言确实有一定难度。而其中杆件内力是工程力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能否准确迅速计算杆件内力或绘制内力图,对进一步分析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觉有难度、不容易做到准确无误地完成轴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针对在学习中同学们遇到一些的问题,这里介绍杆件内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总结出快速计算内力和绘制内力图的方法。同时精炼出口诀,便于学习和记忆。

1 内力正负号

轴力的正负号规定:使杆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即:轴力方向在截面外法线方向一致时为正。扭矩T的正负号规定:扭矩矢量方向与截面外法线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如图2)。简称:以外法线方向为正。

剪力Q:使截开部分杆件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为正,反之为负。即:在被截开部分左面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在被截开部分右面向下为正、向上为负。弯矩M:使梁弯曲成上凹下凸的形状时,则弯矩为正;反之使梁弯成下凹上凸形状时,弯矩为负。即:在被截开部分左面顺时针转动为正、逆时针方向转动为负;在被截开部分右面逆时针方向转动为正、顺时针转动为负(如图3)。

上述规律可归纳为:“左上右下,剪力为正;左顺右逆,弯矩为正”。这里的方位“左”和“右”含义是指截面相对所取研究对象的方位。

进一步精简为:外法线方向,左上右下,左顺右逆,为正。

2 基本方法

截面法是力学中研究受力构件内力的一个基本方法。它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1)截:在欲求内力的截面处,沿该截面假想地将杆件截分为两部分。(2)取:取其中任何一部分为研究对象。(3)代:用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研究对象的作用。(4)平:根据研究对象的平衡条件,确定该截面内力的大小和方向。

因为剪力和弯矩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所以进一步总结规律。由截面法的求解过程,对剪力和弯矩的计算规律进行总结如下。截面上的剪力Q等于截面任一侧外力对的代数和。截面上的弯矩M等于截面任一侧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

提到代数量就需要确定正方向。当计算剪力Q如果运算时所取外力在截面的左侧则以向上为正,反之如果运算时所取外力在截面的右侧则以向下为正。这一规律进一步简称为“左上右下为正”,这恰好就与剪力Q的正负号巧合了,但这里的方位“左”和“右”含义不同,是指外力相对于截面的方位。当计算弯矩M如果运算时所取外力在截面的左侧则矩以顺时针为正,反之如果运算时所取外力在截面的右侧则矩以逆时针为正。这一规律也可以进一步简称为“左顺右逆为正”,这恰好就与弯矩M的正负号巧合了,但同样这里的方位“左”和“右”含义不同,也是指外力相对于截面的方位。

剪力:剪力随着载荷跑;均布载荷顺着斜;集中力处跟着跳;遇到力偶不用管。(要求从左至右画)。

弯矩:差值等于Q面积;突变朝着同向矢;曲线突向逆着q;顶点正好对零剪。特征(分段、突变、直线、曲线)。

4.2 轴力图举例

轴力图只有在有集中外力的截面才突变,所以称“遇着载荷变”。如果从左往右画图,想像一下从左往右看,这时假想去截杆件的截面外法线方同是朝左的,所以朝左的外力为正,向上突变,否则向下突变。从右往左画图也是同样道理。

图4所示,可以求得左边固定端的约束反力为向左方向50 kN。如果从左往右画,假想截面外法线对应向左,以左为正。所以依次:50 kN为正(向上突变),40 kN为负(向下突变),30 kN为负(向下突变),20 kN为正(向上突变)。最后一定会回到基线,轴力图完成如图4所示。如果从右往左画,假想截面外法线对应向右,以右为正。所以20 kN为负(向下突变),30 kN为正(向上突变),40 kN为正(向上突变),50 kN为负(向下突变)。最后也一定会回到基线,轴力图完成如图4所示。

4.3 扭矩图举例

图4所示,可以求得左边固定端的约束力偶为4 kN・m,方向与3 kN・m相同。扭矩图只有在有集中外力偶的截面才突变,所以称“遇着载荷变”。如果从左往右画图,想像一下从左往右看,这时假想去截杆件的截面外法线方同是朝左的。根据右手定则所以依次:4 kN・m为负(向下突变),5 kN・m为正(向上突变),3 kN・m为负(向下突变),2 kN・m为正(向上突变)。最后一定会回到基线,扭矩图完成如图5所示。从右往左作图是类似的道理。

4.4 剪力图和弯矩图举例

剪力图:要求从左至右画,从零开始。在A处遇到向上的集中力,向上跳集中力的值(集中力处跟着跳)。在B处遇到集中力偶不用管(遇到力偶不用管),所以AB之间相当于没有载荷,根据“剪力随着载荷跑”,没有载荷就保持剪力值不变,所以平行于基线。在B处遇到向上集中力,向上跳集中力的值(集中力处跟着跳)。CD之间有向下的均布载荷就往下斜(均布载荷顺着斜),向下的值为均布载荷总值。在D处遇到向上的集中力,向上跳集中力的值(集中力处跟着跳)。最终回到基线处,完成了剪力图。

5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吸收消化前人的成果,在自身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确实效果非常不错。但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太拘泥于口诀背诵,口诀仅仅是助记工具,最后还是要回到知识点上来。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培养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将知识系统化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刘人怀.我国力学专业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0-32.

第3篇

    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是确立和更新高中地理教材内在逻辑结构的依据。20世纪五十年代是一种单纯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发展观;七十年代则将发展看作是以变革为主的经济进程;八十年代开始强调社会和谐平衡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期则将着眼点放在发展的公平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上;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可以从高中地理教材的演变中得到说明:它逐步从伦理的角度既强调代内和代际间的公平和社会平等,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公平、协调、平衡。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亮点,实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诸分支学科的和谐与统一。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需要教师从微观上系统把握。从理论的重要性来分析,只有理清教材内在逻辑结构脉络,理解了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和意图,教学中方能做到前后照应,避免各课各单元相互割裂。从实践的重要性来看,地理科学的实证性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社会现实。新教材体系中既有最新科技成果介绍,又有大量与人类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和问题。如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温室气体、酸雨、东南亚森林大火、信息高速公路、旅游景观与欣赏等。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日常知识积累,通过各种媒体有意识地积累相关信息,将地理知识的学习与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二、从知识点的学科关联性上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一是与当今生产、生活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缺乏学生的社会实践空间;二是地理科学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得还不够,导致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存在不足。因此,以知识的学科关联属性为突破口,将高中地理教学的基础理论融人社会实践中去认识、解读、评价,从而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一是在假期中安排学生以《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等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自行确定活动方案、设计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学生在活动中既灵活运用了课本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合作意识、交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还深层次地接近和了解了社会。二是注重边缘知识和交叉知识的补充,突出综合性和创新性。如在讲授地理在宇宙中的相关知识点时,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讲解是比较轻松的,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年变化与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密切相关的,在讲授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时,生物与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均与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等。教学实践表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通,不但有利于知识迁移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克服了偏科的现象。学生在设计和撰写调查报告时,敢于并善于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从环保教育的趋向性上去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全球性环境与生态状况继续恶化,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间题也相当严重,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将环境教育列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进行环保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从环保教育的世界趋向性和形势紧迫性上去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一个侧重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包括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同时还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环境间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环保教育已成为高中地理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环保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将所有涉及环保教育内容的单元中各节分为两大类课型:典型环保教育课和渗透型环保教育课。凡教材中涉及专题环境教学内容的为典型环保教育课,如“大气的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世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章节;凡教材各节中某一方面涉及或能延伸到环保教育内容的为渗透型环保教育课,如“空间资源”、“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等教学内容。

    四、从重点难点问题的典型性上去掌握学习的规律

    重点难点问题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产生的。理论知识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叙述性知识两类。一般来说理论性知识是指那些概念、成因、规律、特点等,这些都是每课的重点或难点,理所当然要向学生讲明说透,使他们牢牢地掌握。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就必须满足“直接来自于自然界”和“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两个条件,指出这两点后再分别举例让学生加以判断。如要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可从实例中指出其历史性,也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向科学进军。叙述性知识主要是对理论性知识的说明,往往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说明是怎么一回事即可,除了强调要记住其中某些重要的例子、数据、地名等之外,可由学生自行阅读。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是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由此,学习方法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重点难点问题的归纳与总结要注重典型性和规律性。例如:在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是记混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记住,我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男左女右”,谐音为“南左北右”。又例如:在“1月、7月气温的水平分布图”上,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突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一问题是历届高中生掌握的难点。在教会学生如何推理出规律后,仍然有很多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出现方向上的错误。我在上课时使用了比较易懂的比喻: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每到冬季,大陆气温总比同纬度的海洋低,那里的等温线就会向赤道方向靠近,好像是“取暖”;而此时的海洋,略比大陆温暖些,因此,等温线会向极地靠近,好像是“乘凉”(无论南、北半球均可用)。这正好符合了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突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同样,夏季的大陆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高,大陆上的等温线向极地凸出,好像去“乘凉”,而海洋的等温线则向赤道凸出,好像去“取暖”。自从用了这个比喻以后,无论在考试多么紧张的情况下,一般都没有错误出现。

    五、从学习阶段的整体性上去提商教学的质,

    高中地理的学习必须实现阶段教学环环相扣,必须通过步步引导、层层深人形成统一的整体。首先,引导和自学阶段着重揭示了教材的内容结构,是学习的基础;讨论与总结阶段着重揭示了教材的内部联系,是教学的关键。其次,根据实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创新阶段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各科知识,从而建立学科的开放体系。最后,在上述两个知识系统过程中,实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三项功能。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感官并用,多渠道获取信息,做到了课堂学习、消化、反馈的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课外学习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4篇

【关键词】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教学方法;虚拟仿真

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课程是综合了航天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网络技术的宽知识面、应用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空间信息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理解空间信息网络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特点,初步掌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本科学生毕业后从事空间信息网络相关工作或继续深造研究相关课题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一方面由于空间信息网络涵盖的领域众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和抽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空间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因此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课程如何与时俱进,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前沿的技术发展和重大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结合思政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空间信息网络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为例,以作者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初步探讨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1教学中的问题与剖析

在南京邮电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作为大类专业限选课程,可供通信工程、信号处理、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选修。课程按照绪论、卫星通信及应用、卫星定位导航及应用、卫星遥感及应用,分为四大部分、七个章节。根据作者的教学经历,总结了如下问题:(1)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涉及卫星通信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航天技术、网络技术的交叉和延伸,所需前置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计算机网络等多门基础课[1]。然而选修该课程的同学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各自所学前置课程也有所区别,导致接受新知识点的能力也有所差异。因此完全相同的授课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2)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抽象,传统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具象化,使得学生很容易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逐渐下降,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牢[2]。另一方面,近年来空间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外空间信息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使得相应的教材内容有所滞后,所列举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系统已落后于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3)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专业课上结合课程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空间信息和航天领域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尤其是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如何结合我国近期的重大航天任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课程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传统的空间信息网络授课内容中并未关注思政教育的结合。

2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三点改进措施:(1)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任何一种改进都不能背离“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3]。必须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量体裁衣”,摒弃完全相同的授课计划和教学内容,分别根据不同教学班的专业背景和前置课程,调整教学侧重点和教学内容。例如,针对通信工程专业教学班,对于卫星通信相关知识点,可采用“巩固—延伸”的方法,即在通信原理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通信基础知识,从而进一步延伸到卫星通信系统。而对于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非通信类专业的教学班,由于通信原理的前置课程的缺失,需要在讲述卫星通信相关章节之前,深入浅出的讲授通信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使得学生对无线通信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才能够开展卫星通信相关知识点的学习。(2)综合多种授课方式,与时俱进的引入前沿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在传统的幻灯片授课加教师口述讲解的基础上,引入了三维虚拟仿真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知识点掌握。虚拟仿真作为重点建设的教学新形式,其优势在于借助先进的沉浸式体验和三维显示技术,将教学大纲的内容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重现出来,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并且正确真实的反映原理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应的知识点[4,5]。例如,将枯燥乏味的调制编码计算、卫星通信链路设计等,转换为三维动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进而完成相应课堂作业,做到虚实结合、虚实互补。另一方面,在授课内容上补充前沿技术、空间信息产业最新发展,例如,可以补充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工程的启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正式运行,以及美国太空探索公司“星链”计划等商业的实施,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知识额外获取的满足感。同时通过时事热点和实际应用的授课内容补充,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例如,在讲解卫星遥感的气象遥感应用时,可以播放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视频,让他们觉得空间信息网络技术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3)结合授课内容,加强思政教育[6,7]。首先可以通过讲解我国科技前辈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学有所成后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例如,在讲解卫星定位和导航相关内容时,可以用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为例,讲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物资匮乏的不利条件下,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通过几代北斗人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北斗三号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系统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其次通过阐述我国航天事业和空间信息网络的发展,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例如,通过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介绍“天宫”系列航天空间科学实验室、“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问”系列行星探测任务、“鸿雁”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虹云”星载宽带移动互联网络等一批我国航天事业和空间信息网络发展里程碑式的典型代表,树立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3结语

本文以空间信息网络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革新。主要阐述了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班,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入空间信息网络的前沿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动态,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政教育。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仅是初步的探索,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和课后的作业反馈,实时调整教学方法[8],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涛.《卫星通信》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1):141-143.

[2]廖希,邵羽,叶志红.《微波与卫星通信》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7,19(19):131.

[3]高丽娟,于凤坤,郭克锋.“卫星通信”教学注重提升学生应用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270-271.

[4]张敏,刘俊波.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329(1):13-16.

[5]陶冬冰,梁莎莎,张旋,等.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4):257-260.

[6]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

[7]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30):138-140+143.

第5篇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征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和课程表现形式[1]。其特征主要有:

(一)高度聚焦

微课通常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度挖掘并以视频形式呈现,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指向明确。微课不是传统公开课的浓缩版,而是突出某个知识点如难点、重点等或是直观反映某个教学环节,它也与传统课堂一节课要完成众多的知识点不同。

(二)情景带入

微课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因为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而视频是直观形象的,很容易将学习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激发兴趣,引发共鸣与思考。

(三)用时短少

微课的主要载体是微视频,微视频用时短少,一般在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符合心理学的认知特点,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10分钟左右,同时也符合传播学的解释,10分钟左右的时长符合当今网络时代学生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四)学习方式多样

微课视频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学习者既可以通过电脑设备在线学习或下载,也可以手机终端设备上学习,真正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化。

二、微课应用在思政课中的积极意义

(一)微课为传统思政课教学注入一股新力量

传统思政课,通常采用PPT演示,教师讲解的方式,师生互动相对较少、沟通困难,学生常常反映对思政课不感兴趣,觉得思政课内容枯燥与现实结合不足,教师也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尊重老师,不热爱学习。其实,不然,现在的90后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创造性思维活跃,注重自我体验,对能吸引自己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吝付出辛苦努力。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资源,以其短小精悍、内容突出、资源容量小、观看方便、制作精美等特点能迅速吸人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微课适应教育信息化潮流,是传统课堂学习的补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微课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之一,因其资源容量下,方便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查看,尤其是视频短小适合学生通过手机客户端观看,契合了当代大学生通过手机获取资源的习惯。同时,微课视频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或重难点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选择学习,既可以完整了解知识点内容,也可以巩固和拓展知识点。

(三)利用微课进行思政课教学,可提高课堂效率

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任凭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或昏昏欲睡或时不时拿出手机看看微信或新闻等,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而思政课教学中常用的PPT演示,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争取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常也会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视频资料,但有些视频资料用时较长,而为了让学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方便压缩视频的情况下就只能压缩教师的讲解时间。而微课视频,短小精悍,用时虽少,但展示的信息量大,且有深度,概括性强,画面精美,情境性强,在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微课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堂上的应用

(1)导入新课,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

导入新课对一堂思政课来说很重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渲染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的关注点设计新颖的微课视频进行课程导入,将能较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思政课学习的情境当中,为后面思政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我们尝试用微课视频进行新课导入,效果应该不错。

(2)讲授重难点,使学生印象深刻

教师利用微课讲授重难点,将会克服此类问题。一是微课视频包含很多图片、文字元素,画面精美,情景性强,比起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能容易集中注意力;二是,对于一些重难点微课视频,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播放补充讲解之外,还可以将此微视频留给学生,那么学生可以灵活快进后退使用视频,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内容。

(二)第二课堂的应用

(1)上传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在线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给学生发放学习单,并提前收集素材,录制好微课,并上传微视频,学生可以在电脑终端或者手机终端直接下载观看视频,并按照学习单上的相关要求与引导,完成课前预习。之后上课,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跟学生实行互动,交流学习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做补充讲解,充分将课堂交予学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自然也会变浓,进入良性循环。

(2)利用微课视频,巩固延伸知识点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除了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也可以在课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拓展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或者本章课的归纳总结,让学生缕清逻辑脉络,并适当设计一些跟内容相关的新闻事件或热点事件连线,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已有认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改变学生对传统思政课的认识,使他们懂得思政课不是教条式的、古板似的、不切实际的、枯燥的课程,而是与时俱进、充满变化、体现创新的、收欢迎的课程。

(3)利用微课视频,增添师生互动方式

传统思政课,师生互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的,但利用微课视频,师生互动的时间、空间都扩展了,课上、课下互动不断,学生可以对教师的微课进行反馈,提出建议,也可以就某一知识点跟教师进行交流沟通。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微课视频的评论改进微课视频,甚至教师跟学生的观点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氛围,带动学风建设。

第6篇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是合成化学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进一步扩展和应用,更是创造新有机分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当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有机合成产品。因而有机合成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课。通过对有机合成的学习,使医学生在学习有关基础课程后能系统地掌握有机物制备中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和合成设计原理,培养学生在实际化合物合成工作中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有机合成内容繁多、覆盖面广、各章节的缺少相关联系,而且人名反应繁多,各种类型的反应极易混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的心得体会,现与大家交流分享。

1教学中渗透化学史,保持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好一门课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化学史很感兴趣,就有意识地尝试课程内容与化学史结合,并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能不断增强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例如讲绪论时介绍1828年人类第一个有机物的人工合成,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银与氯化铵反应得到了有机物尿素,这是人类正式进入到有机合成年代;我国1965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标志着我国有机合成的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一些特殊的试剂如格氏试剂,首先讲述格氏试剂的发明者维克多•格林尼亚年轻时爱情经历挫折所激发起的奋发学习劲头,成为著名化学家的轶事,接下来再讲述格氏试剂的制备、反应,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在讲有机反应时,介绍了国际上唯一以我国化学家名字命名的有机反应——黄鸣龙反应。黄鸣龙先生对反应过程一次忘塞瓶塞,产物收率提高的偶然事件认真探究,发现了新的羰基还原反应。我国科学家的这些成就唤起了学生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并养成了认真做好实验的习惯。美国有机化学家科里1967年提出的有机合成路线的常用逆合成分析法,使合成路线设计成为严格思维逻辑的科学,并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开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先河。他由于这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化学家们能够有效地操纵化学反应。在课程中贯穿有机合成发展的历史,让学生多了解科学家们的探索经历和伟大成就,激发自己的斗志,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2对照比较,建立概念的规律性联系

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多,使内容显得繁杂,在学习时医学生常常感到混淆不清,理解不深入,导致死记硬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相似知识点的异同辨别,突出知识点的内涵和本质,使学生从根本把握。例如有机化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在有机反应中,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相同的反应物其反应产物也不同,在讲课时注意对比这些反应,引导学生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再如,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上课时可就这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学生普遍认为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最困难的是要记忆大量的反应式。有机化学反应看似千变万化,实际是极具规律性的,从反应机理来看,基本是亲电、亲核、取代、加成等,而有机合成基本是这些反应的组合。如果学生熟悉了有机反应,就能有规律地学习合成的技巧。在学生具备有机化学基础后,教师把亲电、亲核、取代、加成等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规律性概念和思维方法给学生归纳出来。学生在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掌握基本方法后,就能化解反应式记忆的困难,只需适当的记忆就能掌握大量的反应式。

3引入学术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是一个新反应和新试剂不断涌现的快速发展的领域,而新反应和新试剂的应用使有机分子的合成路线更趋向简单、快速、高效、绿色。给他们介绍生物化学合成、仿生合成、超分子合成、模板合成及绿色有机合成等新领域,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化学的学科进展,体会到新知识对人类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向医学生介绍学术前沿的新动向、新知识,让学生尽快的接触学科前沿,体会到有机合成的魅力,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另一个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形成创新意识。教师上课时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自己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自己做科研时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思路与方法等,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和体会带领学生跨入研究和创新的门槛,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社会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4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医学院校有机合成课程的教学效率,首先是在授课中把有机合成的科学知识与科学史料紧密结合起来,使医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把看似繁杂松散的有机合成知识,在教学中不断梳理,帮助学生建立起规律性的联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次是在教学中引入学术前沿动态和知识,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作者:张建伟 段薇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第7篇

【关键词】概念图 大学物理 知识整合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30-01

1.概念图的概述

概念图是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结构化地描述两个或者多个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这里所谓的关系,包括概念之间可能有的学科逻辑关系、心理层级关系或者它们之间的某些意义联系。

概念图研究源于早起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最早提出时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Novak教授等人提出的。当时人们对于儿童能否理解诸如能量、细胞和进化等抽象概念时,产生了争论。Novak教授等人认为这取决于儿童在学校教学中获得的相关概念的质量和数量,而且他们通过实验证实一些低年级儿童可以独立画出概念图,并解释所画图的含义。Novak教授等人首次提出概念图的概念并运用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此以后, 在西方国家概念图已被广泛用作教与学的有效工具[1]。概念图是由概念、概念间的连线及连接语、概念的例子组成的一个知识结构网络, 反映了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 体现了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更具体地说, 概念图包括六个部分:概念、分支、水平层次、同一分支下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不同分支下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

2.概念图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前认知的判定

学生在开始学习某个物理知识之前,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这些理解和认识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学习积累而获得的,这就是前认知。前认知是经验性的,是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实验验证,是肤浅的、缺乏科学根据的,因而往往是片面的、错误的,与科学认知不尽一致,甚至是相悖的。前认知一经形成,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它对建立真正的物理科学认知有一定的冲突和影响。例如,根据中学的知识可知,一个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应该为零。但由于速度是个矢量,其方向发生变化,同样可以产生加速度,而且称之为法向加速度。为了克服这种错误的认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入认知冲突,揭示新知识与原认知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前认知的片面性,局限性。概念图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揭示学生的前认知的错误[2]。

2.2促进知识的整合

图1 力学部分概念图

已有学者研究发现,画概念图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画出概念图可以使得学生联想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及组合关系的概念,找到某概念和其他概念间相似或者相同点,将整个的知识体系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框架[3]。例如,学习完成力学部分时,教师辅导学生绘制出概念图2。根据该概念图的框架,学生可以将力学部分进行很好的整合。对于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有重要的作用。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对于后期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3高级思维的培养

学生要想绘制出某部分知识的概念图,要求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必须非常熟练。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概念是已有概念、哪些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概念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哪些概念之间有相似的地方,这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属于高级思维。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自己的深入理解才能成为具有构建性的、灵活性的、个人化的高级知识。绘制概念图实际上就包括资料整理,知识的整合,形成关于某主题的已有知识图。可见,绘制概念图实际上为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例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绘制的电磁场概念图,如图2所示。绘制这部分概念时,必须对电场和磁场的内容很熟悉,而且要联想电场和磁场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4备考知识的整理

现代大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掌握不够扎实。平时也不注意总结,等到期末考试时,很是着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让学生以理解的方式复习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学生通过建立概念图可以使得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并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在考试备考时,能够顺利画出图1和2的概念图,学生就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而且比较系统。

3.总结

概念图作为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工具,对于知识的整合、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工科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务必要学好的课程,概念图可以为工科大学生学习工科大学物理,提供一个很好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Novak J D, Gowin D B. 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56

[2]王立君.概念图-物理教学的有效工具[J].物理教育,2004,(8) 614-618

[3]罗盛章, 陈彦忠.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70-71

第8篇

关键词:微课;英语教学;可行性;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微课作为一种近年新出现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微课2002年源于美国,2012年被引入到中国,短短五年间在国内中小学校、高校引起巨大反响,期间,互联网上不断涌现大量的微课课件,涵盖各个学科,其中也包括英语教学。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两年在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课堂也出现了微课的身影。微课所呈现的知识点具体、广泛,授课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认为“微课”以相关教学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体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学活动,这一特点比较适合语言类课程的教学。2014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教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外语微课大奖赛”,吸引了全国24个省份超过122名外语教师参赛,本文以网上公布的参赛作品(网址:http://.cn/zuopin.asp)为例,在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微课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微课课件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微课的特点

今天的大学生早已习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在网络上获取知识也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网络上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片段化、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的过程。微课正是为网络应运而生,是网络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资源。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微课课件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的形式展示各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微课所具有的特点方面目前基本形成共识,大多数教师认为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特性。

1.时间短

微课的“微”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时间短。笔者把“全国首届外语微课大奖赛”的25份高职组复赛参赛作品,连同对可汗学院、TED、佛山微课等三个国内外较有影响和知名度的项目中的140个微课作品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微课的时长以0~10分钟为主,在被统计的微课中,小于十分钟的约占83.3%,这相对于传统课堂授课的40分钟而言,时间是非常短的。

2.内容精

通过对“全国首届外语微课大奖赛”中的高职组25个复赛参赛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容均短小精悍,具有吸引力,针对性较强。这些作品或聚焦于某个语法点(文化知识点),或阐述某个常用的语言交际场景,通过活泼生动的视频、教师娓娓的讲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目前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既有用摄像机录制的视频,也有采用录屏软件录制的视频,还有用flash等软件编辑的视频,因此学习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二)90后大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高

90后大学生恰好是与信息飞速发展同步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于信息以及承载、传播信息的载体――媒体十分熟悉。90后大学生普遍使用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数字化产品,习惯于随时随地片段化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善于利用这一点,抓住学生的兴趣,利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制作微课课件来契合学生的兴奋点,则可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数字化教学条件的改善

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分解知识体系,把知识化整为零,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将各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有关知识点进行预习或复习。这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体现了微课作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有了微课视频,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部分问题就能得到化解,从而提高教师的自我成效感。

二、微课课件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策略分析

如何让微课适用于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是一直值得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微课,归根到底,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视频学习资源。微课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须坚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注重微课开发的连贯性和共享,逐步从制作单个微课向发展微课课程的转变,最终朝MOOC(慕课)方向延伸。

(一)选择适合制作微课课件的教学内容

微课课件的时长控制在10分钟内,这符合心理学里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长的理论;制作微课课件重点关注在语言点的重点、难点讲解,尤其是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知识点,在英语课程中,有个复杂的语言点可能会频繁出现,制作好这类的微课后,可方便学生在需要时反复观看;一节85分钟的英语课,提供给学生的课件数量应尽量控制在1~2个,如果微课数量太多,则占用太多教师讲授的时间,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当然,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微课。那些主题相对独立、知识点较小、教学时间较短、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较适合制作成微课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或后续巩固,另一方面,也能营造一种轻松、优雅的氛围,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对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英语课堂基于师生活动的真实情境,教师可以对学生注意力和学习进行实时调控。而在微课背景下,学生停驻于微课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教师难以调控的,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可创设出良好学习环境和视觉效果,增强微课的可观赏性。另外,微课的摄制和制作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投入,因此,集体备课、合作设计、实时分享、共同研讨,设计系列化、主题化的微课教学资源库是未来微课发展新趋势。

(三)发挥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当微课课件进入课堂,教师需作更为充分的课前教学设计,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应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结构等方方面面都要作精心的思考。在课堂现场播放课件时,教师不是守在一旁机械地等待学生观看课件,而是要积极的观察学生的表情,揣摩学生是否理解课件内容,必要时要给予指导,给学生以“脚手架”,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课后,教师要进行认真的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心得,一步步地完善课件制作的技能。

(四)重视微课课件的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课堂上引入微课课件要求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花费的功夫更多。目前对微课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就是在课堂上看微课视频。微课课件进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观看视频,其中的教师讲解和点评反馈,学生的思考、提问和成果汇报无一不是课堂的积极互动。教师讲解在微课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微课是碎片化的教学呈现,单一的课件不成系统,而语言学习是一个一点一滴、垒石成塔的系统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整合微课中未提到的知识和要点,加以扩展和延伸,以此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完善课后的评价

微课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不能为凸显微课的作用而忽略英语课程知识体系。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特点,按英语语言课程体系结构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来录制相关微课,起初可优先考虑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逐一制作成课件,条件成熟时进行微课整合,并最终形成系列微课课程。将微课课件融入到知识点的整合、回顾、归纳与提炼以及后续的巩固,这样才能更好地总体展示学科知识,体现微课优势,实现理想的教学。

(六)整合微课资源,协作开发

要在注重对单个知识点(语言点)进行微课开发的同时,更注重对英语课程系列化、专题式、结构化、完整性的微课建设。鼓励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开设系列化、专题式的微课。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既能基于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查缺补漏式的学习,也能选定某些学科进行专题连贯性、完整性的建构式微课学习,而不只是获得零散杂乱的不成体系的知识,这也是当前微课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要注重微课的团队协作开发,提高微课的建设水平与开发效率,避免教师个人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研究和开发。

(七)建设丰富的微课资源库

第9篇

关键词 移动通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075-03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ethods of Mobile Commu-

nication Course//YU Xiangbin, QIU Saina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course are analyzed, and some improve-ments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By elaborating the tea-

ching ideas of applying multimedia teaching, discussion teaching, special topic teach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aided teaching methods

to the course, new ideas for the teaching methods is proposed.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dis-

cussion and practi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obtain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 multimedia teaching; discussion teaching

移油ㄐ趴纬掏时具备专业性和综合性,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1]。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移动通信原理知识,还要能够分析运用所学知识。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技术的产生与普及正逐渐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并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好移动通信这门课程,成为教授该课程的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移动通信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技术更新换代快[2]。第四代移动通信(4G)已经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走进人们的生活,5G的浪潮也即将席卷而来。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发展非常迅速,导致很多教材的内容落后于当前的技术水平。所以仅仅采用传统的讲解教材的教学方法,对于希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让学生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同时了解当前通信行业的前沿技术,成为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现有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其次,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最后,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一些体会和探索。

1 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移动通信课程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如精简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实验教学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或解决。

课程内容多,学时有限 移动通信课程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而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关的通信基础知识[3]。这些知识包括编码、信息论、通信原理等前续课程的学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将非常有利于该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适当回顾基础知识,还要讲解新内容,教学内容很多。但由于安排的课时有限,导致大量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授课时间之间存在冲突。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精简教学内容,既要保证知识全面,又要做到重点突出[4]。

另外,移动通信作为行业内的研究热点,系统更新换代非常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故需要教师实时关注通信技术发展前沿,将其增加到授课内容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移动通信知识的同时了解当前最新发展技术,与时俱进。但是,这样也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问题更加突出。

学生众多,课堂互动困难 移动通信课程作为通信专业的重要课程,通常采用大课教学的方式,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性不强,学生也不能在课堂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知识的掌握只是浮于表面[5]。这样的教学安排对于教师来说很难与学生进行互动,更不用说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使得学生的主动性难以体现。

学生自身问题 移动通信课程概念多而广,一些公式和推导也比较复杂,相对于其他一些课程而言比较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得被动无趣。很多学校都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大堆概念、公式,而不是花时间真正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导致考试结束很快便以往所学知识。这种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消极态度造成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

2 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

针对移动通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多媒体课堂教学 移动通信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内容覆盖面广的学科,除了必不可少的文字叙述,还有很多的原理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板书形式,大量的时间将被耗费在文字的书写以及图标的绘制上,从而影响教学效率。移动通信课程也是一门公式较多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利用语言和黑板板书进行讲授,不仅耗费时间,而且由于公式和推导过程较复杂,难免会出现错误,导致课堂信息含量较低、有效时间减少。

另外,仅仅依靠口述很难讲清移动通信课程的一些原理性知识。借助于PPT多媒体技术精心制作课程幻灯片,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需要精心准备PPT的内容,包含必要的提纲性文字以及涉及的各种图表等,并在实际授课时根据学生的反映适当地调整讲解的速度,并且控制好语音和语调。另外,教师在讲解时尽量地多运用肢体语言,而不是坐在电脑屏幕前点点鼠标来翻动PPT。这样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较大的帮助。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互动式教学,面向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思考和讨论中发展创新实践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开放性。具体地说,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探索,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积极的讨论和辩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

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参加讨论并且能够自由表达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和创新精神,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讲解移动通信课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时,可以将其作为讨论的主题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三种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作为1G的基本技术,FDMA是将总宽带分为多个不重叠的频道,然后将不同的用户分配在频率不同的信道上。TDMA是2G的关键技术,其原理是将信道按照时隙划分,使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共享同一信道。CDMA是利用不同的扩频码序列来实现用户区分,可保证多个用户信息同时在同一信道上传输,是3G的关键技术。

可预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布置任务,要求各组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并整理相关资料,理解这些多址技术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不同之处,并找出它们的优缺点。上课时,每组选出一名主讲人对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讲完后小组的其他成员可做适当补充并一起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针对各小组的前期准备、讲解内容以及问题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讲解,特别是理解有误的地方要加以纠正,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这三项多址技术。同样,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知识点讲解。

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有助于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

专题式讲座 专题式讲座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不再按照书本章节的顺序进行授课,而是立足于教学大纲和课程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学科发展的最新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概括、提炼和整合,形成既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又包含学科前沿的系列专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专题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集中而深入地对这些专题进行学习。

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可以对一些新技术采用专题式教学,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多天线技术、新型编码技术(如Turbo码、LDPC码、极化码)等。教师采用专题式教学时,可以先讲解问题的背景知识,引出相关问题后再讲解其基本原理,然后说明该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教师对该专题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如对OFDM技术进行专题式教学时,首先通过简单介绍4G系统引出其核心技术――OFDM技术,然后从OFDM技术的发展史、基本原理和模型、技术优缺点以及改进技术等4个方面详细讲解OFDM技术,如图2所示。最后,结合OFDM技术在实现中的问题对该专题进行总结,引发学生思考。专题式讲座教学要求教师将授课的重点放在问题产生的背景、涉及该问题的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该课题涉及的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

计算机仿真辅助教学 移动通信课程中有些知识点涉及的原理比较抽象,较难懂,教师仅仅通过文字讲解很难使学生完全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MATLAB软件对问题进行仿真和演示,使概念更清晰、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对该问题的感性认识。如在讲解MIMO(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时,若直接给出结论,说明采用多根发送天线和多根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性能要好于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以及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时,学生可能因为缺乏直观认识而难以理解。为此,可在课堂上引入MATLAB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和图示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该结论,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而且为了验证仿真结果,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去推导各个系统的误比特率(BER)理论公式,看理论是否和仿真一致。

图3给出这4种系统BER性能的理论和仿真比较结果,通过仿真图可以直观地看到,MIMO系统性能显著优于其他3种系统。这是因为MIMO系统能同时获得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增益,而采用单根发射天线和多根接收天线的SIMO系统只能获得接收分集增益,采用多根发射天线和单根接收天线的MISO系统只能获得发射分集增益。此外,SISO系统由于仅采用单根发送和单根接收天线,没有空g分集增益,因此性能最差。而且所给出的理论公式计算的BER值也与仿真值一致,说明理论公式是有效的。

基于此,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仿真实验和理论计算,以此掌握MATLAB软件的程序设计、衰落信道仿真环境实现以及数值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另外,通过此实验和仿真,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系统BER的理解和计算,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3 总结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及现有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开设该课程时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新举措,阐述了在授课中应用PPT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讲座和计算机仿真辅助教学等方法的教学理念,旨在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不断改进,并将教材上的知识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和研究结果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该课程知识的兴趣持续不断地受到激发。而且,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实施不同形式教学手段,可实现研究型学习目标。参考文献

[1]郭汝静,宋清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读写算:教研版,2012(17):7-8.

[2]田雨,刘伟.“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176.

[3]邹逢兴,刘,张湘平,等.以国家精品课程带动系列课程建设,催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105-109.

第10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lass flipped classroom

――Taking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as an example

GE Xi-fang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in 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alyzes the kind of flip feature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new type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mathematics course as a starting point, explores the teaching mode of class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The teaching innovation; Clas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0 引言

课堂教学创新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现行的内容、模式、方法、手段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过对课堂要素的重组整合,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发展[1]。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文件中明确的提出了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促进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有主观能动作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学院水利综合改革实验班,是在全体新生中通过三轮五项选拔测试程序选的30名学生组成。旨在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技术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是我院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创新力举。综合改革实验班的开设,为我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这显然不能符合水利综合改革实验班的宗旨,必须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因此,结合水利综合改革实验班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类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 国内外可借鉴的先进做法

在美国日渐流行的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即教师创建7到12分钟的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的教师讲解,回到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和开展讨论[2]。

在国外,随着翻转课堂的实践者越来越多,有5种特色的典型范式浮出水面:(1)林地公园高中模型;(2)可罕学院模型;(3)河畔联合学区模型;(4)哈佛大学模型;(5)斯坦福大学模型[3]。

翻转课堂的出现只有短短几年,但却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掀起国内外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极大的关注。

第一代翻转课堂有泰兴市杨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没有采取教师视频和在线学习系统,而是采取导学案的方式,缺点是对于老师的依赖性特别大,而且需要学风的培养。

第二代翻转课堂是受到可汗学院的启发的重庆聚奎中学和福建省晋江的尝试。老师只需要录制微课程,而且对于学生的自学水平有把控,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虽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初等教育的热土上已经开花结果,但是在高校的实行现在还基本是个空白,许多理论和实践还处于探索和提高阶段。

2 具体实施过程

在接手水利综合改革实验班之前,对于如何实施翻转课堂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和研讨工作。从对翻转课堂的理解上来说,初步打算学生提前观看学习视频,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为主进行教学。问题出来了,主动权放给学生了,课前学生的视频看没看、看的怎么样,对于他们自主学习效果,完全没有数据和依据。考虑统筹做一个统一的视频、网络课堂,把翻转课堂整个搬到网校上。可是问题又来了,成本太高,从系统设计、建网站平台、选服务器、平台更新维护管理,全套下来时间上就不说了,要好几年,投入都是以百万计的。

困难是有的,但是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经过无数次的调研,我们探索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学院水利综合改革实验班的课堂教学模式――类“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什么?它翻转的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教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的翻转,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学生是主动的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由此看来 “翻转课堂”并不是胡乱、随意翻转的,它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角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4]。

类“翻转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宗旨是一致的,翻转的也是一种手段。传统课堂和类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列表如下(表1)。

表1

再来比较类“翻转课堂”与“翻转课堂”,他们的区别在于教学模式组织和实施过程中。

类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贯穿的问题:

课前:如何能让学生有“动力”去学习?能提供哪些“教育资源”?

课中:如何组织“多变”的课堂,组织学生探讨交流?

课后:如何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出“成果”?

实践出真知,我们的高等数学类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如下探索:

第一,课前知识传授。

(1)全班进行分组,将30人分成五组,每组6人。

针对水利综合改革实验班班级组成的特点――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相互认识,更快地形成团队凝聚力,我们设计了抽签组队。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实行定期轮换组队,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2)布置学习任务单

实施类“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抓手。“学习任务单”,就是破解类“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学习任务单”,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能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们设计将20个教学单元分成两个大块。一部分由小组学生作为老师来上课,一部分还是由老师主讲。学生主讲章节为(表2):

表2

学习指南使学生明确自己主讲章节和老师主讲章节应达到的不同目标,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

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主讲章节的任务是学生以小组集体查找资料,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进行问题设计,形成自己的学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不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切不可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自主学习能力。

(3)视频的准备不同

“翻转课堂”要求课前任课教师创建7到12分钟的视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而大多数的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虽然视频平台可以聘请人来进行制作,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的话,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已经成为精品课程,网络上有大量的视频可以利用。

第二,课中知识内化,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课堂上由学生充当老师。以组为单位,选出一位同学来主讲。其他小组交流讨论,点评知识点是否讲透,仪态是否适宜。老师最后点评和补充讲解重难知识点,注意度的把握。目的在于:大胆放手,让学生释放自己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激情,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收获和提高,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表现欲。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因为有大量的工作,可以通过合理分工,提高效率,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后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出“成果”――实施数学知识与专业结合的能力训练项目。

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总而言之,类“翻转课堂”与“翻转课堂”一样把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5]。

3 总结

无论从实施还是从效果来看,我们都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我们数学工作者,尤其是在高职教育一线的教师去思考,不断地探索类“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只要是对学生好的,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都值得一试!

【参考文献】

[1]郭裕源.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65-67.

[2]王芳.翻转课堂,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下),2013(3):20-21.

[3]林才英,赵杨.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21):80-81.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概念 概念教学 概念获得

中图分类号: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24-02

一、数学概念的定义及其类别

数学概念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数学现象和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1]

数学概念从表达和形成来说,可以分为:定性概念和定量概念。定性概念是指定性地显示数学规律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可以用文字语言表述的概念;定量概念是指定量地给粗了数学规律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可以用公式表现的数学概念。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石,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概念教学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也就有了许多的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的专门针对于数学概念的研究相对要少一些,但是对于概念学习的研究还是有一些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研究:

奥苏贝尔的概念获得类型。他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基本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主要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而概念同化则主要是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建构主义观下的概念教学。建构主义是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认知发展需要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逐步建构对于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杜宾斯基的“APOS理论”,该理论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的,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并把该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操作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图式阶段。

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教学应该强把函数概念作为教材内容的中心;教学内容页应该让教育学和心理学作指导。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统觉心理学的理论。他觉得良好的学习就是对于两个相关的概念,能够灵活的将新概念融合到旧概念之中,使知识链接更加紧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英国1995年的数学课程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和运用的能力。强调数学教学内容要与生活的实际应用相联系,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应用数学概念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国内研究成果

在我国也有很多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做了对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例如:

金玉茶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先是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了大概的经验总结,同时也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一系列假设。

束永祥,卢蕊两人合著的《掌握数学概念学习策略的若干思考》概括了概念学习的一般理论,深入分析了对数学概念学习策略的内涵

梁英的《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分析》认为数学概念教学更应该注重概念图式的学习、结构和表征的分析以及情境的设计。

总的概括起来,数学概念教学主要的研究成果:

1.结合概念生成的历史背景来进行概念教学 教师依据数学教育史上概念形成的几个关键特征,按照特征的难易程度进行序列化,重新组织概念教学进程,让学习者亲历概念的生成过程,深刻理解感悟。

2.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概念教学 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要学习的数学概念置于问题之中,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概念。

3.利用概念图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概念 概念图是用来解释和说明知识之间联系的工具,通常是把某一知识的各个下位知识点放在一起,再找出各知识点直接的联系,绘出一个完整的概念知识网络图,再将各种相关的概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该概念的知识网络。

4、用阅读型授课方式进行概念教学 分为泛读、精读、回读和联系四个阶段。先呈现几个问题供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中去体味概念的数学涵义,将概念的数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灵活转换。[2]

三、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其产生的因素

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方法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明白数学概念的具体知识,还必须学习概念整个的产生和运用过程。[3]但在教学中教师并未把握好这一点,数学概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中淡化概念教学 在20世纪90年代初,张孝达先生提出了“淡化概念”。[4]此后,又有陈重穆、宋乃文两位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观点。[5]因而,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忽视概念教学,更注重实际知识的教授。

2.注入式观点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数学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

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论文献太少,因而也就不能更好的指导概念教学。多数教师都是按照个人对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解而进行实际教学,然后传授给新的老师。[6]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后发现,国内对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高中阶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但对于义务教育这一阶段的相关研究却要少一些,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多的是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本质性研究。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还处于比较弱的阶段,但数学概念也贯穿在小学课本当中,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去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为长远的学习做好铺垫。因而应该多一些对于小学阶段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促进对数学学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6--72)

[2]变式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于秋菊.湖南师范大学.2012:6

[3]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吴小秋.浙江师范大学.2010:3

[4]基于有意义学习的数学概念教学.王宽明、夏小刚.《课程。教学》贵州师范大学.2011:4

第12篇

【关键词】知识的结构化;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化知识的呈现方式

众所周知,电脑里存储的资料越多、越散、越无序,查找所需内容的难度就越大,若分盘、分文件夹、分类进行有规律、有条理的的储存,查找就会省时省力。知识在大脑中的贮存也一样,大量、孤立、零乱的知识贮存在大脑中,既会增加记忆负担,又难以检索提取。

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在一定的刺激下被激活,在需要应用时才能成功地提取。知识的结构化,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要素按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方式和秩序组合起来,使知识由繁杂变成简化概括。使学生对知识的体系和结构产生形象化的感觉和认识,便于学习记忆。结构化的知识对知识应用特别重要:①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③有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④有利于学生缩小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因此,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孤立、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知识网络,呈现不同形式的结构化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化、层次化、结构化,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影响知识结构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知识的类型、知识的表征、知识的组织。知识的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知识的组织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知识形成的有机整体。知识的表征形式直接影响知识的结构化程度,知识的组织决定着知识结构化的灵活性和广泛性,所以根据知识类型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表征方式和组织形式,将组织有序的结构化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或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化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和进行有效地提取检索知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结构化知识的呈现方式,以期对以后的高三化学复习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表格”式知识结构

利用表格,将知识之间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共性与个性,可以明确知识的要点,凸显其中的规律,适用于易混淆的知识的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提高化学学科的复习效率。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四种晶体类型的结构之间及其性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表1)进行整理,以便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准确应用。

二、“概念图”式知识结构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一种工具,它通常是将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各相关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以此形象化的表征该主题的知识结构。概念图包括命题、节点、连线和层级四个基本要素。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两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同一层面中的层级结构,即同一领域中的概念依据其概括性水平不同而分层排布;二是不同层面的层级结构,即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图可通过某一概念实现超链接。

概念图的使用,可以将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类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脑对知识的储存层级结构形式排列,清晰地揭示意义建构的实质。化学教学中,概念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高三化学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将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概念及实例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或者教会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自绘概念图,将会帮助学生理出清晰的概念关系,甚至可以用来帮助老师评价和诊断学生对这些概念的掌握情况,更可以帮助学生据此进行反思和修正,使概念图真正成为促进化学知识结构化的有力工具。

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相关流程图,或教师写出不完整的流程图由学生来补充完善,这样既可以避免走重复复习基础知识的老路,又能让学生亲自参与总结归纳,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建构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在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将图形与文字结合、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思维导图”式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托尼・巴赞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逐渐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记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思维导图按照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思维导图的外观形式有很多种,但都有清晰地层级结构(图3)。如果从中心出发,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图4)。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将繁杂零散的化学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会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快速系统地整合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增强记忆力,也能够增进创造力与联想力。思维导图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一种学习工具,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联;还可以是一种学习成果,提供结构化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思维导图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的最为理想的手段之一。

五、“网络图”式知识结构

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符号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更好地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对学习简单化学方程式产生了影响,是因为学生在自主构建知

识网络图的过程中提高了相关化学知识的层次化和结构化水平,进而促进了对简单化学方程式中一些“非程序化”细节(反应条件)的“记忆”。

高中化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虽数目繁多,但却有规律可循,基本上都遵循由化合价变化为主线串成的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以及各类物质的通性,个别物质表现出特性。在高三化学该部分反应关系的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全部非金属内容打通,给学生搭建脚手架,由化合价知识主线(图6)出发,根据各类物质通性形成面,再根据实际反应关系逐步细化连成网(图7)。

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的过程中提高了知识的结构化水平,进而促进了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化水平。

结论: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三进行化学知识结构化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能力的确有积极的作用,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认知结构的发展。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结构化,明确结构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习能力,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希望更多的同行能关注高三化学复习的知识结构化,并对此做更多的探讨与实践,不断加深和完善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结构化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煜乾.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知识结构化的方法[J].甘肃科技,2003(11)

[2] 裴新宁.概念图在其理科教学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47~51

[3] 吴晓凌.利用思维导图提高生物学习效率[J].中学生物学,2011(10):14

[4] 姬广敏,毕华林. 构建知识网络图对学生化学方程式学习影响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9(5):23

[5] 沈建强.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比较[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