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17:4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煤炭城市 技术创新 经济转型
建国初期,在极低的工业基础上,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尤其因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随之兴建了一大批煤炭城市。然而,近年来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加之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的固有矛盾,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纵观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国的煤炭城市都经历了转型,或正在转型,或将经历转型,然后繁荣振兴,走向可持续发展。但也有少数矿业城市未经转型,最后走向矿竭城衰。实践证明,煤炭城市转型是其走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然而煤炭城市的振兴,面临的是全新的问题,根本在于激发其内在的活力及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看,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对决。因此,要激活煤炭城市沉睡的僵局,重振昔日的雄风,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1.煤炭城市现状分析
目前煤炭城市的诸多问题与矛盾使其面临全面衰退的现实,在充分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机制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客观及主观条件出发,通过对煤炭城市近年来不断出现衰退的原因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可知其衰退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互相影响交叉进行的。
图1煤炭城市衰退鱼骨图
fish-bone diagram of coal city in decline
针对上述因素,东北煤炭城市作为矛盾比较集中、比较突出的地方,提出转型的时间比较早,但是目前看来,转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表面上看已经完成了转型任务,但产业转型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除抚顺之外,多数煤炭城市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接续产业问题。如2002年本溪市将矿井全部关闭,煤炭产业已经从城市中消亡,但由于接续产业并未发展起来,原来煤炭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并未得到弥补,从而导致一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非常困难,环境治理的欠账也比较多。
(2)处于成长期或已经意识到资源危机的煤炭城市,虽然会遇到一些矛盾,但对转型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只顾加紧开采,使煤炭产业越做越大,而不是未雨绸缪,提前培育接续产业。
2.煤炭城市转型总体规划
通过从系统的角度对我国煤炭城市存在问题、衰退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可知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全力配合。因此,总体规划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见图2。
3.技术创新实施流程
3.1结合质量功能展开(QFD)识别用户需求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是一种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开发需求的有效工具,同时它可以催动设计、生产及营销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其他质量管理工具注重解决具体质量问题,而QFD则被用于识别产品改进的机会及提高产品的卓异性,采用QFD可以有效地识别客户及市场需求,将其纳入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利于从实际出发,从而最终在成本、质量和性能之间寻求最适当的平衡,帮助煤炭城市转型的顺利展开。因此,根据相关因素建立质量屋,如图3所示。
3.2技术创新路径
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源于新创意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制造、营销直到产品为消费者接受。这一过程的成败,又与企业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因素有关,牵涉众多的方面。因此,技术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核心过程,按照技术创新路径有条不紊的展开。
对于那些在资源储量及资源开发成本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产业增加值较低,产业辐射影响力不大,从而影响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城市,具有从资源型演变成资源加工型的经济技术基础,可以考虑在转型中利用现有资源,延长产业链的发展,促进资源产业的深加工和产品的升级来增加企业的收入,推进城市的发展。具体过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寻找后备资源
①加强煤炭地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为煤炭城市经济振兴提供基础性和先导性资料。
②鼓励利用多渠道社会资金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察工作。
③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特别是资源耗竭矿区的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察,增加后备资源,减缓产量递减。
(2)持续产业培育
①煤化工。
21世纪煤化工发展的主流是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包括醇燃料和烃燃料)及多联产工艺技术。为了谋求生产过程的污染最低、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煤电化一体化多联产集合或组合技术。此外,还要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继续做好煤炭地下气化试验,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的新途径。
②煤层气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为拓宽煤炭资源发展路径,煤层气化工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主要在:煤层气制合成气新工艺、新催化剂;煤层气制甲醇(二甲醚)生产装置大型化;煤层气制烯烃;煤层气制乙炔旋焰炉技术及联产乙烯技术。
③煤炭副产品研究与开发。
煤炭作为燃料销售和将其作为化工原料销售以及加工成化工产品销售,其价值相差甚大,同样副产品的利益也不容小视。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矿物;加强对煤炭副产品和废弃物(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等)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并提供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的洗选加工水平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
(3) 周边要素协助支持
① 生态环境的治理。
许多煤炭城市的露天矿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因此而遗留下的废坑将会导致各类水涌入,带来一系列的水文地质问题。因此,为避免问题继续恶化,可以通过污水治理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减少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提高处理效率等,实现从末端向源头治理和全过程控制相结合方向转变,逐步实现污染零排放。
② 人才利用与培训。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参与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建设,抢占经济制高点,增强经济竞争能力。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编制、职务、职称、住房、报酬等方面依据经济建设需要和个人能力、贡献大小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对其亲属随迁、就业等方面从优安置;支持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获取合法收益;制定人才奖励政策,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提供科研和创业补助经费,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③ 园区建立与完善。
东北部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如阜新等)建立科技工业园区,这些科技工业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是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平台,是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目前这些科技工业园区必须寻求新机制、新动力,进行“二次创业”。
为此,必须加强科技工业园区创新创业环境和创新服务能力的建设,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商品化以促进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培育。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和给予专门的财政贴息;整合东北农业科技资源,建设东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继续加大对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支持。
④ 科技政策实施。
为提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科技水平,既要优化科技组织结构,加强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又要扩大开放,建立有效的适用技术转移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交流和合作的良好环境,吸引发达国家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变矿业开发中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
⑤ 其他方面。
另外,企业研发阶段会有创新成果的产出,形成专利;在制造阶段也会有创新成果产出,比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因此,专利保护成为关键。
4.结论
成功的技术创新,会给企业带来以下效益,表现在:第一,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第二,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第三,企业主体的素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促使企业不断从事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与企业价值增长的良性循环。
但是目前由于对煤炭城市的系统理论研究滞后于煤炭城市转型实践的需要,转型实践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带有很大盲目性。因此,煤炭城市要真正转型成功,必须从煤炭城市存在问题实际出发,对技术创新的核心过程进行分析,从持续产业培育角度,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技术与产品进行改进及创新而达到目的。
我国煤炭城市较多,在历史发展中曾经为国家经济的腾飞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因此煤炭城市转型的探讨不仅仅是学者面临的紧急研究课题,同时也应该受到社会、政府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琼.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要有新思路[J]. 求是,2009(12): 29-31
[2] 李旭红,安树伟.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J].中国科技论坛,2005(4):21-25
[3] 孙雅静.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J].资源产业,2003(6)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城市经济发展规划 ;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城市规划为城市经济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时期是城市发展的指向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作用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性影响
城市经济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它在资源占有、地域位置、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各因素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其主体性,尊重其特有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规划要充分尊重自身的地域特色,将城市规划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时,应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主导作用
城市发展依赖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进行有力支撑,城市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城市规划的有效调控。总而言之,科学、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发展规划能促进城市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骄人的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中,中国社会经济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走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很有效率的引导了城市的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土地经济学角度,城市规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供了土地开发市场所需的确定性,推动了绿地与人行道的合理划分;(2)市场经济角度,城市规划有效克服了土地开发中的市场失效问题,提高了市场经济效益;(3)发展经济学角度,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地组织低效率的圈地发展,平衡工农业,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促进农村向城市转换以及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以山东省济南市奥体中心项目为例,,济南市为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而规划建设,该项目规划选址于当时尚未大面积开发的济南城市东部区域,它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动了周边住宅和商业价值的提升,而且带动整个东部城区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济南的地标性建筑,全运会之后,它成了民众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再以济南西客站项目和济南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为例,这两个相继规划和建设的项目,选址于当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济南城市西部区域,它们的建设,拆迁了大量棚户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加上之后配套基础设施和路网的完善,带动了整个西部片区快速发展,成为了济南新的地标,成为济南近期投资热度最高、人气最旺的区域。
2.2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环保、低碳生态型发展
城市发展建设是具有长期性的,城市作为人民生活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功能性需求,还要能够反映人文需求,所以我们应努力建立生态型城市,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城市形象建设,都应该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反之亦然,个别城市的城市规划制定或管理者,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在获取经济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时候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对社会环境带来了污染和破坏,废气废水超标排放,滥砍滥伐使城市绿地覆盖面积大幅度削减等成了获取这一系列利益的代价,这样的愚蠢行为到最后带来的将会是惨痛的教训。科学的发展理念告诉我们,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非常好的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府的干预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
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固有弱点和缺陷,城市规划在进行自我调节时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专门的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经济利益动机相对薄弱,它也无法最终决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否。所以,政府在进行经济干预或城市规划时效率较低下。
3.2利益集团和政治集团的双重影响。
政府工作人员对城市发展实行政治干预,而城市规划人员只负责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人员的权力范围有限,无法最终主导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最终决策。所以,政府的干预行为对规划管理上的倾向性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某些政治集团或者企业团体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进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
3.3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加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一般采取人为干预的方式,但是由于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人为干预也许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影响到城市建设和发展。
四、寻求城市发展的有效管理措施,确保规划的行之有效
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状况不断涌现,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不断调整策略,及时修改规划中的不成熟部分,真正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政府的引导,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又要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迎接困难,面对挑战,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适时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调整、补充,使规划科学合理,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如在规划时不能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等问题,擅自将原本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等用地改变为停车场用地。
4.2 合理规划居住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出行的便捷。
4.3 将工业化发展目标与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进行新型工业化部署时,要综合考虑地域状况和城镇化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4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5 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和工业布局。城市在进行工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厂址的选地,实现工业布局与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形成专业的工业聚集区,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实现商业、服务业以及住宅区的优化整合,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4.6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发展要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通讯、地下网管等各项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加快城市招商引资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4.7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已征土地的管理,规定土地建设期限,对于拖延建设期限的单位和企业法人追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要求缴纳延迟赔偿金。规划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制定最高建设期限,杜绝炒地现象的泛滥。
总结:
城市规划旨在引导城市经济朝着适应原有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前进,它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成为城市发展的科学引导,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1]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经济师;2012(03)
[2]贾晶晶;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1(04)
[3]高中清;李志勇;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11)
[4]耿毓修.对城市规划的几点研究[D].三联出版社.2010(8).
园区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机制
1.园区对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机制
园区通过得天独厚的优惠政策、交通等基础设施,吸引企业、项目、资金和人才向园区集聚,带来技术、信息和物资的聚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业集聚,带动和引领园区、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洛尔、台湾新竹工业园。园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增强城市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之外,还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空间膨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使城市和园区在产业、空间上相互融合,最终融入到城市体系中。因此,强化园区的集聚功能和簇群功能,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有效地引进大集团、大项目,充分发挥园区经济对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2.城市经济对园区经济的反哺机制
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带来新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影响和推动园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园区功能的完善,促进园区经济转型升级。从空间上来看,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但促进园区的城镇化,而且使建成区不断向外拓展,加速了城市与园区的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类园区通过退二进三、土地置换、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等,进行第二次创业,加快园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步伐。
模式一:行政区调整驱动模式
园区与所在的行政区域在城市管理与行政权属上存在着条块分割、交叉重叠等问题,在土地征用、安置拆迁及行政执法等方面需要借助所在区域政府或上级政府。这种特殊的行政隶属关系,导致园区经济发展遭遇到了“行政壁垒”。园区所在地方政府与园区争夺土地、投资、人才等资源。因此,应注重园区行政级别的提升,将其从“城市孤岛”转化为城市主体的一部分,融入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目前,一些园区开始将园区管理机构与所在行政区域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使园区兼有行政管理和园区管理双重职能。如天津的滨海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苏州高新区等。
这种模式需要根据园区的发展实际和需求,调整园区的地域范围与行政权限,便于对园区的建设、管理、招商引资和资源分配等。
模式二:产业群体社会化创新模式
园区内产业集群从松散型价值链向紧密型价值链,或者从紧密型价值链的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进化隐性升级,其根本目的在于园区内、园区之间、园区与其他区域之间,在园区企业的生产网络、技术信息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三个层面协调集群中各利益主体行动,进行资产、资本和技术的累积、整合与优化,最终实现园区整体绩效最大化。
园区管理部门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产业内与产业间的联系,形成园区产业网络,建立相对稳定和快速的物流、信息流渠道;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带动园区产业层级的提升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要素资源。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酒店、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重视物流、法律、会计、融资、人才服务等生产业,促进产业的融合与产业链的形成,构建完整的服务业产业体系。如苏州高新区的物流产业园、围绕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而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模式三:空间升级拓展模式
早期的园区开发由于受资金、企业、土地等的限制,主要采用滚动开发模式,使得园区缺乏统一规划、功能混杂、基础设施缺乏,也制约了园区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转变园区滚动式开发模式,加强规划、功能分区和土地置换,并预留区域性的物流、商贸中心用地;利用交通枢纽,构建“点-轴-网络”体系,优化园区空间布局与结构,园区空间升级拓展;打破传统单一的生产园区模式,从“生产型社区”向“城市/半城市型社区”转变。
空间结构的优化为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升级转型提供了物质形态基础和设施保障,使园区从单一的产学研基地向结构稳定、形态多样性的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变。如中关村科技园由最初的一个园区发展成目前的“一区十园”;西安高新区一、二期目前已经由原来的制造、研发为主的产业园区转型为以商务会展为主的服务业中心,发展起了沿高新路、科技路的第三产业集中发展的街区。
模式四:城市功能再造模式
早期,大多数园区远离市区,缺乏相应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建设,园区职工主要采用“钟摆式”的通勤式生活方式,企业为其在园区工作而提供交通、餐饮等基本生活服务。随着园区企业数量增加和园区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的向外扩张,园区内的人口、企业数量增加,园区逐渐衍生出生活区,并逐渐与城市融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或城市新区,急需相应的生活配套服务。同时,园区的发展和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也派生、吸引一批为专业化制造企业和大型专业市场服务的商业物流、商业中介、技术咨询以及金融、会计、法律、市场调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培训和教育机构等服务组织。因此,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再造城市功能。
结语
关键词:地铁;经济;城市;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地铁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避免城市公交堵车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它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时乐于选择的交通工具。一种新型地铁线路的建设,也会带动地铁沿线经济的发展,由此形成一种地铁经济,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力量。基于此,本文就地铁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地铁经济的含义和发生作用的分析
(一)地铁经济的含义
在城市化脚步发展迅速的今天,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出行的基本习惯,并且地铁也成为了连接城市各个中心和周边主要区域重要枢纽的交通工具。从当前我国城市及交通发展情况来看,只有建立起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体系,在城市区域开启地铁服务,才能让城市中的人口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流动,以此保障交通的顺畅。地铁建设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1863年的伦敦建成的,随后,我国一些发达的大城市也开始了建设地铁的道路,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地铁和其它交通工具不同,基本不会受到天气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是风雨无阻的一种公益通工具,它不仅拥有快捷的优势,而且在经济上还缩短了顾客和沿线商家之间的距离,使城市的各个方向都能连接在一起,以此形成一个地铁经济带,也带动了地铁周边地区经济方面的发展,这种现象也被社会媒体称为是地铁经济。简单的说,地铁经济主要就是地铁从规划、投资到建设和运营以及管理维护的各个阶段,所形成和潜在的一种经济市场,基本可以归结为依托地铁来发展周边的经济,以此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二)地铁经济的作用
地铁经济在社会上的主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地铁经济带使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出现增值的情况。很多房地产商将沿线有地铁作为自己售房的一个优势,也被引入增值的概念行列,并且地铁也在各种房地产楼盘的促销内容中处于首页的宣传位置上。一方面,地铁的建设对于房地产的发展是一个机会,交通的便利性带动了当地土地价格的升值;与此同时,地铁沿线的还要跟进与之相配套的各种设施,这种变化让地铁周围的房地产更加拥有了价值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对于购买房子的消费者来讲,因为在市中心的位置上,房价偏高,对于一些有刚性需求的用户来讲难以实现,那么地铁的开通就打破了这种矛盾,让人们能够在稍微偏远一些的地方购买相对便宜的房源,并且满足自己的交通出行,这种现象大大地拉升了城市外延的蜕变过程,让城市的中心压力减小,逐步向外延扩展,一些周边的地段已经从以往人们眼中的劣势地段变成了优势地段,让购房者能够选择的空间更大,并且因为周边的空气环境比较好,若是交通方便将是人们更加青睐的房地产选择地段[2]。
其次,地铁经济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从城市空间的角度上分析,地铁在通行过程中因为涉及区域的广泛性,并且运营时间的饱满性,为沿线的商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并且给城市的商业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地铁周围已经形成一种商圈,并且和地区经济之间产生互相扶持的作用,带动了地铁区域的消费,也促进了新商业项目的产生,让商业市场出现了良好的循环态势。以深圳的地铁建设为例,在没有建设地铁以前,基本只有屈指可数的商业方面的集中区域,消费者也很少有跨过区域去购买商品,但是在地铁建设和开通以后,不仅扩大了居民的购物范围,而且在地铁沿线中,建设了大约20多个购物中心,占据了整个城市购物中心的50%以上,因此可以说,地铁成为深圳商业发展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元素[3]。
二、地铁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最近几年,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出现与日俱增的景象,并且这种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就某中小城市在2015年夏季的统计而言,汽车已经超过了100万辆。这意味着城市交通将更加的拥堵,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阶段,尽管各个城市为减缓这种压力建设了很多的道桥工程,但是因为在交通发展方面没有一个严格并且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也出现了严重滞后的现象,管理水平也比较低,这已经成为制约多个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矛盾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铁交通在城市中的出现已经成为一条根本性出路。
地铁工程的建设和开通,让城市对自己的布局和功能区域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和调整,基本以城市区域中心和产业基地为依托,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同时推动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并且以沿线的土地开发为基础,产生新的商业带和经济带,拉动工业、服务业的建设,充分地发挥城市龙头企业以及对外开放窗口性作用,这种地铁的影响意义非常深远。此由可以看出,地铁的建设让人们的出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城市的生态等等变得更加美好[4]。
三、城市发展地铁经济的建议
(一)重视地铁配套工程设备的建设,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在一些一线大城市中,地铁建设的成功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在地铁建设的后期需要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例如,地铁站台和地铁轨道之间安装安全玻璃门以免乘客在候车过程中出现意外伤亡事件,地铁噪声的减小以免影响城市环境等等。地铁在通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电子售票、站口等指引方向的设置,考虑到残疾人的专用通道设置以及楼梯的升降等等,这样才能在民生方面加以改善,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让城市更加充满关怀,让地铁建设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加深入,树立城市地铁的美好形象[5]。
(二)地铁的管理向着专业化以及市场化方向转变
在现代地铁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地铁领域在多元化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竞争加剧,但是市场主体和市场的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善健全,城市地铁建设应该在金融、建设、运营以及多种商业经营方面实行统一的集中式管理,伴随市场化条件的日臻完善,也需要建立起一个一体化管理向着专业化管理方向转变的体系。建议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投资人、还是社会公众,都应该更新思想认识,摒弃政府包揽的旧思想。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改变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由直接经营者向市场制度管理者的角色转变。由过去管项目、管企业、管行业变为管市场、管规则。通过事先控制和事后监督,依法对企业的市场准入、价格决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加以管理。另外,各个管理部门要重新定位管理职能和责任分工。国有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实现政企分开,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实现由单一产权向多元化产权结构转变,依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独资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国家参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并存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通过对项目中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者的有效剥离和科学组合,使城市的公用事业实现可经营化,从而形成投资市场。二是开拓融资渠道,创新融资体制。比如发行企业债券作为地铁建设单位,发行地铁债券有利于拓展地铁建设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或者信托融资及培育地铁运营公司上市地铁建设单位运用信托融资可有助于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大规模进入地铁建设领域,启动民营资本。
(三)地铁沿线的一站式购物环境,促进沿线的商业发展
进入地铁时代以后,人们的生活脚步也随之加快,在城市区域扩大的前提下,消费者对自己的购物时间大大地减少,为提升购物效率在地铁沿线进行商业的发展,打造一站式的购物环境成为消费者和市场青睐的主体,那么在这方面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6]。
首先,地铁站和商业区之间实现直通,当人们走入地铁站时,也可以由此进入商场,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购物需求,而且还能改变地铁在人们眼中的单一性认识。
其次,地铁商业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和引进先进的理念,采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商业运作模式才能不断地满足市场、文化以及消费者的需要,主张购物向着休闲化方向转变、商业向着娱乐化方向转变,鼓励消费者不仅在购物过程中享受到消费的乐趣,同时还能体验到地铁文化的时尚感受。例如,可以借鉴以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地铁建设经验,让地铁站和地铁站之间形成无缝对接,也实现商业和商业之间的无缝对接,以此充分地利用各个地铁站之间的距离,完成餐饮、娱乐和购物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地铁经济的概念、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以及日后发展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城市地铁建设者秉承发展的理念和眼光对地铁加以改造,充分利用此方面的商机,发展当地的经济,由此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月梅,冯彩云.地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以杭州地铁沿线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6):497-498,465.
[2]余敏丽.常州发展地铁经济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 (4):43-48.
[3]洪增林,樊森."聚合化、立体式"地铁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1(2):69-72.
[4]凌斌忠.论我国地铁经济的发展策略[J].中国外资,2014(12):398-398.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白银市;金昌市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主要是指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即从主要依赖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向依赖非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结构[1]。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使城市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资源高效利用,从而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自20世纪后期提出以来一直是各国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途径、模式、策略以及定量分析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但是,如何定量评价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齐建珍(2003)建立了城市转型效果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个阶段均有较全面的量化标准[2];吴冠岑、刘有兆(2007)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趋势度等指标来评价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3];樊正强、李奇(2007)从系统创新角度,以科技、政策、制度、管理四项指标评价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4];基于面板数据,程嘉怡(2009)从城市经济开放、政府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财政支出结构、发展接续产业等方面评价政府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可能对经济转型的影响[5]。车晓翠、张平宇(2001)采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定量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价[6]。
综上,我国学者从经济转型角度进行资源型城市绩效评价研究较少,而多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定量评价资源型城市;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东部、中部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对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研究较少;对单一城市进行评价研究多,而从城市间比较分析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少。本文通过构建可操作性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两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白银、金昌的经济转型绩效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绩效进行计算,并对两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两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一、经济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它追求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考虑,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缺一不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7]:(1)能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规模,特别是由于资源型产业变化而引起的城市经济结构变化的情况;(2)能反映出城市社会系统运行状况,其中关键是对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就业状况进行评价;(3)能反映出城市耗竭性资源存量和开发利用程度;(4)能反映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二)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构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详见表1。
二、评价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文数据均来自于白银、金昌2001—2009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由于各具体指标数据的量化标准不同,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中,对于正向指标采用的处理公式为:x=(xij—xmin)/(xmax—xmin);对于负向指标采用的处理公式为:x=(xmax—xij)/(xmax—xmin)。其中i表示年份,指2000年到2008年;j表示指标,j=1、2…26;xmax指j指标在2000—2008年的最大值;xmin指j指标在2000—2008年的最小值。由于篇幅有限,数据处理结果仅给出白银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如表2。
(二)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价。各指标的权重是在向相关专家、学者咨询各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基础上,采用1—9赋值法构建判断矩阵来确定的。在具体数据处理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5.2版)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各级指标权重值。各级指标权重如表3。
三、评价结果分析
(一)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的总体分析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白银、金昌两市经济转型绩效整体呈增长的态势,这说明经济转型对两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两市发展态势良好。
从两市经济转型绩效各项指标来看(图1和图2)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指标、资源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两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资源的存有量和利用程度,切实做到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开采;两市社会指标发展速度最快,说明两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了民生方面的投入,使得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业、安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2008年两市的社会指标均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两市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两市的环境指标变化起伏较大,这说明两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致使环境指标随经济发展忽高忽低,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两市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工业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加大废水、工体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程度,增加绿化面积。
(二)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的比较分析
1. 经济指标。总体来说,自2000年实行西部大开发以来,两市的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见图3)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具体来说,两市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白银市经济指标大于金昌市阶段(2000年到2003年),这是由于在2003年以前金昌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低于白银市的水平。(2)金昌市经济指标大于白银市阶段(2003年以后),这是因为金昌市自2003年以来GDP增长率、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自给率均大于白银市,尤其是人均GDP,金昌市人均GDP比白银市高两倍多。
2.社会指标。2000年以来,两市的社会指标呈上升趋势,增幅较大(见图4),说明两市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了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其中,历年来白银市的社会指标都高于金昌市的,特别是2003—2007年间高幅明显。由此可以看出,虽然2003年以来白银市经济指标低于金昌市,但是白银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强调了民生方面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为人民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3.资源指标。由图5可知,除2003年白银市资源指标小幅低于金昌市以外,其余各年白银市资源指标一直高于金昌市,这与白银市长期以来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虽然白银市在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但是,白银市的资源型产品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仍占有重要地位,白银市高纯炸药产量占全国的6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至今仍占全省的35%以上;原煤产量占全省的25%以上;发电量占全省的30%以上。另外白银市资源利用程度也明显高于金昌市。由此可见,金昌市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立足资源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注重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和工业重复用水率。图1白银市经济转型绩效各指标演变图2金昌市经济转型各指标演变图3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经济指标对比图4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社会指标对比图5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资源指标对比图6白银、金昌经济转型绩效环境指标对比
4.环境指标。从图6可以看出,白银、金昌两市环境指标变化起伏较大,环境指标并没有随着两市经济、社会、资源指标的改善而改善,这说明两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还是不够,对绿色发展的实践还缺乏足够的行动。因此,两市在今后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加绿化面积。
四、结论与建议
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过程,而转型绩效是度量经济转型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白银、金昌两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深化了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研究。
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白银、金昌两市经济转型绩效整体呈增长的态势。在经济指标方面,两市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0年到2003年白银市经济指标大于金昌市,2003年以后,金昌市超过白银市。在社会指标方面,两市社会指标呈上升趋势,增幅较大,白银市指标大于金昌市。在资源绩效方面,除2003年白银市资源指标小幅低于金昌市以外,其余各年白银市资源指标一直高于金昌市。在环境方面,白银、金昌两市环境指标变化起伏较大,环境指标并没有随着两市经济、社会、资源指标的改善而改善。
针对上述测度结果的比较、分析,今后,两市在继续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1)白银市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改变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2)金昌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加强民生方面的投入,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3)两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着重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以促使两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系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燕国,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念(修订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32.
[2]齐建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84.
[3]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
[4]樊正强,李奇.基于系统创新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会研究,2009,22.
[5]程嘉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3(3).
[6]车晓翠,张平宇.基于多种量化方法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2).
[7]车晓翠,张平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以及评价体系[J].学术交流,2011(1).
Achievement Evaluation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GAO Feng1,FAN Xian—wei2,WANG Xue—ding3,HAN Jin—yu2
(1. The Lanzhou Branch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AS,Lanzhou 730000,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3.Chengdu Bran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向前推进,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城市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克鲁格曼,2000;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城市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关键词]经济增长差异;泰尔指数;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00
[中图分类号]F1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引 言
本文首先对辽宁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概况进行研究,之后再对辽宁城市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了辽宁省城市经济增长差异有缩小趋势,各个区域内的差异导致总体经济增长的差异,辽西沿海经济区和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相对于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来说,对于总体经济差异的贡献则要大很多。其次,从实证出发用泰尔指数对影响辽宁城市经济经济发展的差异从区域经济差异和客观环境两方面进行说明,并分别从城市化因素、工业化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和投资率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各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积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并加强区域技术协作与经济合作,以促进辽宁省各个城市间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2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区域内各个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各个区域内都会出现发展较快和相对落后的城市这样一种地区非均衡发展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学者们一直在针对这样的发展格局而进行着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众所周知,信用经济和货币经济作为信用和货币的融合组成了现代经济,而金融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市的储蓄和投资增长可以由金融的发展而带动,并由此提供资金,支持当地发展经济。金融发展同时能够使得资本效率得到提高,资源配置获得优化,资金合理流动。然而,经济发展也会受到金融的巨大影响,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合理地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增长将会获得极大的促进,金融的风险也会更易于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斐然。但是,由于各个省市区域之间发展的起点、基础、环境和机会不同,再加上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施行,因而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
整体上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为了获得快速可见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后一直实行推行“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并针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虽然被照顾地区发展迅速,经济状况良好,但也使得各个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拉大:内陆地区在相对于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宏观经济同中国的宏观经济一样运行良好。但在发展的同时,各城市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趋异化发展,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愈加明显。如沈阳作为省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单位,大连则因为较好的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因而这两个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西北部城市群发展较为缓慢。假若区域经济差异过分拉大,整个社会的区域经济效率以及和谐稳定势必会被影响,这既会阻碍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发达城市经济的继续发展。
3 辽宁省城市经济概况
3.1 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
为贯彻实施全国“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的要求,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统筹区域发展,提升全省整体竞争能力。根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要形成“中心城市带动,辽东半岛主体,三大板块互动,沿海三点一线”的格局。以大连为中心,将沿海区域发达城市与内陆欠发达城市区域紧密联系,将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构建成我国一个新的竞争力强开放程度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和新型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加快建设以大连为领头羊的国家级重点经济开发区、以沈阳为龙头的辽中城市群经济区和以港口城市为骨干的西部沿海经济区的步伐。充分发挥辽宁省城市密集的优势,以及大连和沈阳区域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进而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是以沈阳为中心地处全省的中心区域的城市群,该城市群总计拥有6市及其所辖的21县,分别为:沈阳、本溪、抚顺、鞍山、辽阳、铁岭,总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4%;2007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3.9亿元;经济区以占辽宁省的50.7%的总人口数,占据了63%的全省生产总值,全省利用外资的64%,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而2010年则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10 375亿元,占全省的50.26%;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22 249.5亿元,占全省存贷款总额的46.66%的傲人成绩。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发展优势有以下几点。
①科技发达。②交通便利,区内交通运输网络密集,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③工业产业发达,基础雄厚。④城市密集,城镇化水平高。1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与5个省辖市都聚集在该城市群经济区内。其中鞍山、沈阳、抚顺为特大城市,本溪、辽阳为大城市,铁岭为中等城市。
整体上来说,辽中城市经济区发展速度迅速,发展态势良好。该经济区从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特性可分为东部山区和中部平原地区。东部山区环境宜人,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和森林覆盖率高,是中部重要的屏障和水源来源。而中部平原地区则拥有密集的城市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雄厚的工业、完备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核心,更是国家极为倚重的能源原材料产地,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
3.2 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
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是整个东北地区的海上通道与对外“窗口”,总共包括3市及所辖9个县(市),分别为大连,营口和丹东,土地面积3.3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2%。该经济区域是以大连为首,营口和丹东为两翼,它从地理上面临黄海和渤海,其中黄海岸线长1 203公里,渤海岸线长832公里,总计2 035公里,占据全省海岸线的70%,而大陆岸线长1 393公里。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发展优势有以下几点。
①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巨大,海洋蕴藏量较大,动植物种类繁多。②交通便利,区域内铁路、公路网络和港口密集。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格局是以石化、造船、装备制造等为主体,并拥有一系列竞争力较强的企业。④旅游资源丰富,辽东半岛沿海岸段风景宜人,每年旅游业收入巨大。⑤城市化程度较高,大连、丹东、营口3市属工业城市,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3.3 辽西沿海经济区
该区域由5市及其下辖11个县、5个县级市组成。包括锦州、阜新、朝阳、盘锦和葫芦岛。该区域地貌特点为低山丘陵。发展优势为区位优势明显,城市较为密集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充裕且成本低。
4 城市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1 实证分析
范围内各地区经济增长变动差异的大小可通过泰尔指数的大小来表明,各年份差异变化的动态过程可利用泰尔指数的时间序列来清楚地看到。根据计算结果:在1978-2013年间,区域间经济差异总体上表现得比较平稳,泰尔指数值基本上保持在0.012以下,2002年之后开始略有上升。区域内差异从1978-1992年间处于下降趋势,之后处于缓慢上升,在2001年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开始缩小,整体表现出“倒S型”的特征。经济增长总差异最大值出现在2001年,泰尔指数为0.138 948,最小值出现在1992年,泰尔指数为0.014 709(见图1)。区域内差异与其走势基本一致。区域内差异主要决定了总体差异,对总差异起了绝对作用,而区域内差距相对于区域间差距则显的较大。整体来看,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与区域内的经济差距朝趋同方向发展。
图1 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及辽宁省泰尔指数曲线图
4.2 收敛性
收敛最初是用于经济增长差异的探讨,主要有3个概念: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σ收敛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均GDP标准差逐渐缩小。β收敛则指落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由于这里探讨的对象是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收敛性,所以无法进行俱乐部收敛分析,故忽略不计。
整个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离散程度是由σ收敛指数反映的。在本文中,用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经济发展,则σ指数就是金融相关比率对数值的标准差。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存在σ收敛,则σ趋于减小。β收敛是由新古典增长模型演变而来的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一种方法。如果存在β收敛,则说明欠发达城市比发达城市经济增长更快,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会赶上发达城市。但β收敛假说成立的前提是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要素自由流动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偏好相同以及技术条件渐进。
根据泰尔指数以及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方法得出辽宁区域经济差异有缩小趋势,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从总体上来说,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β收敛。
4.3 影响因素分析
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经济体系中,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会由制度环境、经济基础、地理区位的差异造成。但单独对一个省份进行分析时,制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显得不足味道。因此,导致辽宁城市经济区发展差异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区域经济的差异。
4.3.1 区位条件
能够促进某区域产业发展并取得好效益的因素和条件总和称之为区位条件,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教育、文化、政治、旅游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它是引发经济差距的初始性因素。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是由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劳动力等共同决定的,如果只有单项的优势是不能够形成区位优势的。同时,区位优势也会随有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营口和丹东为两翼,形成了沿海港口城市群并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进行贸易往来,同时,其发达的交通设施将区域各个城市融为一体,具有既可与国内合作又可同国外交易往来的地缘优势。且该区经济基础良好,优异的区位条件使得区内城市经济增长迅速,各城市间经济差异很小,成为辽宁省内的领军城市。而辽西沿海经济区由阜新、朝阳、锦州、盘锦和葫芦岛5个市组成,该区目前存在较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较差,发展机制不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脆弱,因此没有区域经济中心,该区区域内差异较大,整区与辽宁省其他地区相比,较为落后贫穷。而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地处全省的中心区域,该经济区从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特性可分为东部山区和中部平原地区。东部山区环境宜人,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和森林覆盖率高,是中部重要的屏障水源来源。而中部平原地区则拥有密集的城市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雄厚的工业、完备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核心更是国家极为倚重的能源原材料产地、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东部山区与中部平原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
但目前随着交通的改善和网络的发展,因区位带来的缺点正在被逐渐克服,辽东半岛、中部城市群、辽西沿海经济区地理区位差异呈缩小趋势。
4.3.2 区域经济差异
一个地区经济如果想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有大量足够的资金支撑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的资金配置将会更有利于区域经济,而一旦配置失衡则会引起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的投资向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大量注入,导致社会资金在辽宁省区域间的空间配置严重失衡。辽宁城市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就是这种倾斜的资金配置政策和严重失衡的资金配置的结果。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与区域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因果关系的,资本注入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各个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也就越大。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在地区资本流动上的优势为他们带来了相对于辽西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
5 结 语
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实证更好地显现出辽宁省区域间与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差异并表明了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收敛性,并最后从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差异来阐述了辽宁省内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旨在缩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差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高校创新活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的研究也逐步地深入,例如,张忠寿认为作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创新型经济必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该体系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介入主体。代明、张晓鹏采用DEA的方法对国内广州、沈阳、南京和无锡等9个城市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指出教育支持的投入量对城市的创新能力的支撑有过剩,作为高校产出的创新型人才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吴玉鸣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对中国省域研发与创新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主要源自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高校与企业研发合作对区域创新作用不显著,高校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不明显。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已对来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研发资金资助对高校的生产率的影响以及高校创新活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国内虽然有学者对高校创新活动对城市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但国内现有的研究中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来源的高校研发资金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的分析较少,因此,通过选择合理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来自不同部门的高校研发资金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京津沪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概况
1高校科研经费总量不断升高
从京津沪三地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拨入资金的总量来看,从1990年到2010年,北京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拨入资金的总量一直维持在第一的位置(图1所示)。1990—2008年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直到2009年增速减缓。而上海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拨入资金从1990-2008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到2009年出现急剧下降,但总额一直低于北京却高于天津。天津政府拨入资金对高校创新活动的资助一直总量较小同时保持较慢的增长,这与天津地区高校较少有关。从1990到2010年高校科研经费来源中企业拨入资金的增长趋势看(如图2所示),1990—2008年京津沪三地企业经费对高校创新活动的资助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上海的企业对高校科研经费资助的增长趋势最大,超过北京和天津,而天津企业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拨入金额增长最为缓慢。到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上海、北京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拨入资金急转直下,而天津企业拨入资金却保持稳定增长。
2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资金来源比例不断增大
从创新经费的比例来看,京津沪三地高校创新经费中企业经费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如图3、4、5所示)。以上海为例,上海由1990年的政府与企业的比例2:1变为1.6:1,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拨入资金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同时企业对高校赞助的额度在增加。但政府拨入资金仍是高校创新经费投入的主要来源。
数据说明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指标的选取
政府拨入资金(含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专项费、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企事业拨入资金(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以及高校自筹资金(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和其他经费)构成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其中政府拨入资金和企事业拨入资金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成分,而高校自筹经费所占份额较小。鉴于统计数据的合理性和可得性,本文采用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拨入资金(X1)、企事业拨入资金(X2)和其他经费来反映高校创新经费投入成分中的政府拨入资金和企业拨入资金的情况,采用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城市生产总值(GDP)反映城市经济增长情况。本文采用1990-2010年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分别对天津市的高校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2009)、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北京统计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和《上海统计年鉴》(2011)。由于数据可能受到经济膨胀的影响,首先采用物价指数(物价总指数)对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拨入资金(千元)、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千元)和城市GDP(千元)进行调整后再进行计量分析。
2面板数据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是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起来的一种计量经济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it=αit+xitβi+uit,i=1,2,…,N,t=1,2,…,T该模型表示k个经济指标在N个个体及T个时间点上的变动关系,其中N表示个体截面成员的个数,T表示每个截面成员的观测时期总数,参数αit表示模型的常数项,βit表示对应于解释变量向量xit的k×1维系数向量,k表示解释变量个数。随机误差项uit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为σ2u的假设。该模型常有变截距模型(αi≠αj,βi=βj)、变系数模型(αi≠αj,βi≠βj)、混合回归模型(αi=αj,βi=βj)。
实证研究
由于本文所做的模型仅就各地区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初步判断将模型取为变系数模型。通过使用Eviews5.0进行协变分析检验(AnalysisofCovariance),对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混合回归模型估计后所得的残差平方和进行估计,得出本文应选择变系数模型。回归模型中的R2=0.968438,说明模型的解释度很高,拟和很好。DW=0.236991,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现象。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上海高校科研经费对经济的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三个城市中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拨入资金与企业拨入资金对该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小是不同的。根据计量结果,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城市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效果。在京津沪三个城市当中,北京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中政府投入资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企业投入资金,每当北京市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投入资金增长1%时,城市经济相应增长2.96%。当北京市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投入资金增长1%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作用是-1.54%。同时三个城市中,北京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投入资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远远超过上海和天津。而上海和天津的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投入资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政府投入资金,三个城市当中,上海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投入资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每当上海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投入资金增长1%时,上海市GDP相应增长1.83%,天津市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投入经费增长1%时,天津市GDP相应增长1.29%。而北京高校科研资金中企业投入资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小。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沪三个城市中,伴随着上海与天津企业投入资金不断增长,高校科研经费中企业投入资金对上海和天津的城市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拉动效果,这符合现代高校广泛吸纳企业资金、扩大产学研合作的理念。北京高校科研经费中的政府投入资金和企业投入资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北京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大,企业投入资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不明显,这与北京高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对北京高校经费投入倾斜较大有关,造成北京高校比较依赖政府资金。
结论与政策启示
1高校要广泛吸纳企业资金
目前,国内外高校主要研发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国家科技经费拨款已经不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企业对高校的研发经费的资助不但维持了高校的研发活动的开展,也是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的良好的路径之一。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促进了技术转移以及人才的培养,也指引了高校科研活动中应用研究的实用性。目前,中国的高校也在逐步地从过度依赖政府资金转变为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企业资金必将成为高校创新经费的主要来源。因此,高校必须要灵活转变思路,主动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吸纳企业经费作为自身创新经费的主要来源,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更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从而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活力。
2加大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的拉动力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对弥补企业自身创新产出不足具有良好的作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创新人才的产出都需要企业来进行消化吸收。企业对高校创新的产出的需求是构成高校创新活动的关键一环。我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较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都是阻碍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绊脚石。因此,企业要积极认识到高校中大量科技成果的存在,通过组建高校与企业科研合作的平台,鼓励企业通过资金注入、立项等合作等渠道,紧密联系企业与高校科研成果的对接,调动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需求。
3深入推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一)信贷供给不足,信贷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存在差距。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发展较为迅速,经济增长对信贷需求较大,相对而言,资源型城市可动员的金融信贷规模却十分有限。
(二)信贷集中度高,结构调整困难。经济结构决定信贷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大量信贷资金投向能源及与之相应的行业和企业。
(三)金融管制过严,金融支持力削弱。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力度逐步加大,授权授信愈加谨慎,贷款审批权限逐级上收。工行、建行、中行贷款全部集中在市级以上分行办理,县级以下的机构仅负责营销和推荐。农行部分县级支行只能审批发放小额农户货款,市级分行对总行确定的优势行业和重点客户在上级行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可自主放贷,对其他类客户的贷款权限则全部在省级分行。农村信用社虽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但省级联社对县级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包括人事、财务、信贷、安全等方面的严格管制,县级农村信用社难以自主经营。
(四)政策性金融缺失,对新兴产业的先导性投入不足。由于产业单一,其他产业技术、人才缺乏,资源型城市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新兴产业的培育往往缺乏前瞻性认识,存在对投资风险的审慎和担忧,故商业性金融很难对其做大规模支持,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进行先导性支持。可考虑政策性金融对处在成长期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先导性投入,待产业和市场成熟后,吸引商业性金融进入,进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标。而目前的现状是,如同商业性金融缺失一样,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政策性金融缺失问题。
(五)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服务滞后经济发展。一是金融创新能力薄弱。资源型城市转型对全融支持的产品和业务类型有较高要求,而这方面目前银行业机构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创新产品较少,产品种类不足,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层次低,难以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二是金融覆盖率不均衡。由于资源型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金融服务较为薄弱。农村金融网点覆盖低、服务能力低、竞争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个别乡甚至只有一家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支行贷款权限上收,邮政储蓄改革仍未到位,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金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六)社会融资渠道单一,投融资体系发展滞后。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转型资金,资金瓶颈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建设项目和企业用资基本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各类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产品较少,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利用外资尤其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不高;民间资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投融资规模较小而散,在市场准入问题上仍然面临诸多障碍。
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涉及的金融支持问题十分复杂,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金融机构。政府作为经济转型的引导者和最终责任者应为政策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源的支配者应保证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两个主体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鉴于此,关于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积极营造良好经济金融发展环境
只有不断改善城市金融投资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资金聚集,产生资金“洼地”效应,提升资源型城市经济竞争力。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来改善经济金融投资环境。政府应加快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铁路网络和公路主干及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在软环境的改善方面,要树立政府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因为一个地方信用缺失,会增加这个地区的融资成本和难度,严重的还会导致资金大量外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打造“信用”品牌,将信用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命线。一是要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建立媒体监督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不讲诚信、恶意欺诈的企业曝计中国乡镇企业光力度,将那些不讲信用的企业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推行“失信企业黑名单”公示制度。二是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奖惩制度。政府、工商、银行、税务等职能部门在对企业的服务过程中,应按不同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手段。三是督促各级法院加快立案结案速度,条件成熟的可设立专门的金融法庭,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保障银行债权,增强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
(二)明确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信贷方向
1.培植区域主导产业。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培植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市场潜力的后备主导产业,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促使资源型城市产业基本框架的形成。要在突出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主导产业,并对资源优势特别突出、经济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主导产业和产品给予重点支持。通过信贷支持,巩固基础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和相应的拳头产品。
2.有效扶持龙头企业,支持“三有”中小企业。大型龙头企业对内通过基地联系着广大的群众、对外通过市场联系着国内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促进发展的综合功能,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骨干力量。因而金融机构应把支持大型龙头企业作为支持转型的重点。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发达城市而言,第三产业应占有较大比例,而平顶山作为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相对落后,且发展较慢。因此,银行业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好发展机遇,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增加值,推进平顶山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4.全力支持“三农”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资源性城市传统产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因此要大力发展最具潜力的“三农”经济,加大对“三农”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要重点支持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环境,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创新手段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信货投入
1.适当放开信贷授信权限。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基层分支机构要给予适当授权,按一定比例将存款运用和投放到区域经济建设之中,做到贷款审批与管理相一致,实现存款与贷款权责对称。商业银行要顺应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要求,积极调整信贷策略,拓展基础设施和重点基础产业领域,不断开拓市政建设和社会事业市场,大力支持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优质客户群体,不断开拓新的信贷领域。
2.要加大市场营销和金融创新力度。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完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适当简化贷款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融资便利。
3.要推进银行管理,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应从经济转型的大方向考虑,抓住契机,引入激励机制,着重解决银行管理僵化和权、责、利不平衡的问题,对不可抗力造成的不良贷款免于责任追究,同时提高对贷款收益高的奖励金额。
4.多渠道加大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力度。引进、组建新型金融机构。一是引进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大力兴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引导不同类型的银行落户平顶山,并逐步运作引进外资银行。促使银行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经营理念的更新,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平顶山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推动平顶山市发展。二是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对具有发展潜力、需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鉴于中小企业融资兼有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性质,可以考虑将现有一些中小商业银行改制成小企业银行,国家对小企业银行在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如财政上拨付一定比例的资本金;在吸收存款和发行债券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等。
5.发行地方债券,扩大融资规模。允许地方发行经济振兴债券。考虑到平顶山市政府财力问题,应允许平顶山市发行地方经济振兴债券。建议票面利率应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由中央财政贴息,平顶山市政府还本;国家认可发债总规模、平顶山市政府自定发债种类、时间、期限和发债方式;债券资金的使用要高度透明,并实行定期审计监督;债券可流通转让。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不得用于生产投资。
【摘要】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逐渐向低碳建筑的方向发展,提倡低碳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下的需求,在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资源的消耗成为了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城市建筑 城市经济 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城市规划,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城市建筑的大力发展,为城市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城市建筑是代表了整个城市的形象与经济实力,它是城市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低碳建筑实际上城市建筑未来发展的目标,它代表着城市向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上的转变,它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节约了一定的能源,减少了和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城市对环境保护上投入,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城市建筑未来发展方向
(1)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我国城市建筑未来发展的目标,它主要是指建筑材料、施工建设的过程的全生命周期中,尽量降低对能源材料的利用,在提高能效的同时,降低有害气体或者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建筑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城市建设以及环境的保护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2)城市居民楼建筑越来越高。随着城市人口呈爆炸式的增长,为了缓解城市居民居住的压力,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将城市居民的建筑越建越高。
(3)城市建筑设计感强。城市建筑设计感强主要体现在地标性建筑,比如大型的体育馆、博物馆、车站等建筑,建筑技术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审美条件的提升,未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还会向多元化的建筑风格而转变。
二、城市经济发展及其因素
(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含义
城市经济发展也就是城市经济运动的总演化的过程,它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将经济进行扩大和提高的过程。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组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经济除以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往往在资源上、产业的状况、城市周边环境以及人口的素质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城市经济属于一种较为特别的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正由于这一特性,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基本走向。因此,城市建设中的城市建筑要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这样才会在城市的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增加对城市经济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城市经济也是提升城市建筑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因素
城市经济的发展使经济运行的结果,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因素如下:
(1)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目前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中,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的增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而这种转变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更能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2)城市资本竞争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看资本的多少,资本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持久问题,城市规划是获取资本最有效的方式。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依靠资本的增多而来实现的,而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
(3)城镇化加速,提供新机遇。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镇化建设,提倡城乡结合发展经济。通过引导的方式将城市规划扩大到乡镇范围,构建一个城镇经济体系,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创造新的环境。另外,城镇体系的出现也促进了县级市等中小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经济的范围内,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4)发展第三产业。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新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城市在规划中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已经从生产阶段向消费阶段转变,这就要求第三产业发展起来,而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完善,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心应向第三产业转移,促进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扩大内需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城市建筑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而城市的发展也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城市建筑师城市建设的产物,城市建设也为城市建筑指明方向。以诚实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城市经济的发展退订城市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建筑的改变,这体现着城市经济带给城市建筑的巨大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其实城市建筑和城市经济的关系实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
(一)城市建筑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城市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建筑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城市建筑可以带动城市的建筑、。房地产行业以及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建,城市建筑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基础作用,城市建筑虽然直观上不能产生价值,但实际上创造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城市建筑可以是城市的形象获得改变、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吸引劳动力以及吸引招商引资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城市建筑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投入城市建筑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利用土地资源,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将土地资源转化为资金,实现土地价值的同时,还能为城市建筑提供Y本。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建设的资金压力以及加快对城市建筑的修建。另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动力。
(三)城市建筑的发展也可以增加农民工的收入
一方面城市的建设必然会吸引大批的农民工投入到城市建筑的工作中,建筑业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行业,城市建筑的发展,为农民工的收入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四、总结
总而言之,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筑的改变,城市建筑在未来将会以节约能源为目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是城市规划更加完善。而城市经济的未来发展,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转变,主要还是将产业的中心转移到第三产业,这样才会实现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展会经济;城市经济;经济效应
会展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会展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以城市文化传承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条件,准确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与兴盛;另一方面,会展活动带动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可以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经济拉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增强城市竞争力。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会展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最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本文从北京经济特征和北京展会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北京展会与北京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试图为其它城市会展经济规划和会展活动策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 北京经济的品质特征
1.首都经济特征。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首都,中央经济在北京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资产规模看,2007年北京45万亿元经营资产中,376万亿元属中央法人单位资产,占北京经营总资产的834%;从增加值看,2007年,北京GDP达9 3533亿元,其中中央单位实现34591亿元,占37%;第三产业中,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2 701亿元,占401%;在金融领域,中央单位实现增加值9362亿元,占728%①。
2.总部经济特征。北京是各种类型总部的积聚地,因此具有了总部经济的特征。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辖的146家大型企业中,在北京的企业超过了100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电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等全国性、垄断性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都设在北京。仅北京金融街地区就汇集了1 500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和大企业总部,116家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除此之外,大型国际跨国公司也都看好北京,他们或在北京投资办企业,或将地区总部或研发总部设在北京。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有200多家在北京有投资,累计投资项目超过450个。北京经商务部认可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20家,以研发为主的外资企业达到370家①。这些国际国内大型企集团和金融机构对北京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开放型经济特征。北京市场是一个开放型的市场,而且辐射环渤海地区,甚至面向全国的市场。北京市场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的特征十分明显。2007年,北京批发零售企业商品购进总额超过18 296亿元,其中564%从北京以外购进,111%属于进口;商品销售总额18 806亿元,515%批发到北京以外的地区,55%用于出口。其次,北京是中国主要商品进出口贸易集散地之一,大进大出的特征十分明显。据海关统计,2007年,北京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 9294亿美元,占全国的89%,为全国第四;其中货物进口1 4402亿美元,货物出口4892亿美元。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北京货物贸易进大于出,而且逆差很大,这进一步表明了北京国际采购中心、买世界、销全国的区位特征。
截止2007年底,北京货物进出口贸易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08年,北京货物进出口再创新高,达到2 7171亿美元,增幅达到408%,其中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条件下仍取得了174%的增长速度。北京服务贸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约占全国1/5,其中出口约占1/4。通讯邮电服务进出口额占全国3/4,其中出口占4/5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约占全国40%,其中出口占45%。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达到2 2459亿元,占全市GDP的24%,纳税总额1 1448亿元,占全市税费收入(包括国税、地税各项税费收入)的26%①。
4.成长型经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30年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自1999年始,曾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 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 02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 075美元),比上年增长52%,这些都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和首都经济的优势。
北京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发展,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比重增加。2007年,北京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67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306%,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 67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2007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 5905亿元,占地区总值17%,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99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6%,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占78%。三项产业的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050、04和05个百分点①。市场流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42亿元增加到3 8002亿元,扩大了85倍,年平均增速166%。2008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 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市场规模首次跃居全国城市之首②。北京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07年北京地方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74%,比2001年提高1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28%,比2001年提高87个百分点①。
5.服务主导型经济特征。由于首都经济概念的提出,北京服务中央、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功能定位,导致北京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4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了现代化城市“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199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50%,1998年超过60%,2006年超过70%。2007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21%,比全国平均水平(401%)高出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3%,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138%、94%和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5%、106%和114%。200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6537万人,占全市总就业人数的693%,比2001年提高149个百分点。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7682亿元,增长117%。北京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721变化为11:257:732,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①。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特征
受北京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北京会展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品牌专业展览会发展迅速。依托首都和总部经济优势,在北京举办的大型专业展览会面对的是全国的市场,甚至是亚洲市场。受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刺激,近年专业品牌展会成长十分迅速,单个展会实现展出面积翻番,甚至连续翻番的展会不在少数。因此,北京展会统计表现为展览会个数增加不多,甚至还有减少,但展会面积和展览收入稳步增长。例如中国国际舞台灯光音响展览会,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展出面积不到2万平米。现在每年举办一届,展览面积超过6万平米。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由最初展出面积1万多平米,391家参展厂家到2008年发展到展出面积12万平米,1 000多参展厂商③,分别增加了12倍和256倍。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第一届展出面积9 000平米,此后三届基本保持在20 000平米左右;2001年第五届展出面积达到45000平米,比上届翻了一番多,2005年第六届展出面积达到92 518平米,在第五届的基础上实现翻番④,这一展览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印刷界规模最大,展品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会,成为世界四大印刷展之一。
2.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化趋向明显。这些得益于国际化大都市和成功申办和举办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北京举办的会议和展览国际化程度较高,以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为例,该展会1993年就获得国际展览联盟的认证,为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会之一,是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展览会之一。该展会第九届展出净面积中,境外企业为19 900平米,占总展出面积的507%;1102家参展企业中,境外企业607家,占5508%④。
3.与经济结构变化关系密切,全面体现产业结构升级趋向。北京会展业对首都经济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全面反映出北京城市的产业基础、市场功能、贸易水平、消费水平、旅游资源等特点。2005年,北京举办的经济贸易类展览会263个,占总数的5346%;文教体卫类展览会呈现上升趋势,达到150个,占展览会总数的3049%,比上年增加136%①。2006和2007年,刘大可对北京主要展览场所举办的展会做了调查,发现这两年北京展会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居民消费领域,涉及住房建筑、汽车交通、纺织服装、旅游餐饮等类展览会;二是加工制造领域,涉及能源环保、机械加工、生物医药等类展览;三是文化教育领域,以教育培训艺术类展览为主。这三大领域展会占北京全部展会的63%①。而2007年北京的产业结构为11:268:721,展会结构基本反映了北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4.政府主导型展会政策导向性强、产业引领作用明显。经过多年打造,北京形成了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旅游产业博览会和节能减排技术博览会等一批政府倡导,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发起,符合北京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具有一定市场生命力的展会项目。这些展会无论对本领域的产业发展,还是对北京会展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展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促进
会展活动通过最新产品和技术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交流促进商品、生产要素流动,促进新技术推广和生产效率提高,进而为会展举办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1.经济增长贡献。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北京经济中的增长型产业。2004年北京会展业实现收入508亿元,2007年北京会展业收入达818亿元,4年增长了60%以上,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①。会展活动的经济效应不仅限于会展场所和会展主办方的收入。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还会为城市的交通、通讯、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乃至金融等行业带来额外的收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2008年在北京新国展举办的汽车展、服装博览会和体育用品博览会进行了抽样统计测算⑤。据测算,汽车展、服装展与体博会展会收入分别为16 420万元、4 390万元和3 240万元,拉动北京市展会相关行业总收入分别为170 881万元、44 827万元、29 007万元,拉动系数分别是:1:1041、1:1021、1:895。综合拉动系数为1:985。
2.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展览会通过现金技术和产品的展示,可以带来技术的示范和模仿效应,可以促进优势生产要素的异地移动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催生新的产业,加速产业化进程。
2005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06年北京市贸促会策划筹备了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三届文博会有10余个国家和17个省市政府代表团1 370多家单位参展,接待观众19万人次;推出2 000多个项目,签署合作意向、协议292个,总金额468亿美元⑥。文博会对于展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宣传产业发展政策,推介合作项目,吸引项目落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几点认识与体会
1.会展经济属于城市经济的范畴,是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部门经济是城市经济独有的产业形态,会展具有自己必备前提条件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会展优势和展览资源,不同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自己有特色的会展很有必要,但不必按行政区划成立机构,来规划、协调、管理会展行业。
2.会展基础设施是会展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举办大型会展活动没有大型场馆设施不行,但不等于有了大型会展设施就一定能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会议可以召开,节庆可以打造,但展会绝对难以打造。没有必要的经济、市场和产业支撑,展会很难打造,即使强力打造,也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各城市在规划自己会展基础设施,特别是展览场馆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量身裁衣,将建设规模控制在自己会展资源基础上,切不可将希望建立在所谓“招商引智”基础之上,栽下梧桐树,不一定引来金凤凰。巡回型展会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每个具体城市可实现的机会有限,即使争办成功,也不知多少年才有一个轮回。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风险太大,客观现实地规划自己的会展经济,实事求是地建设会展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十分重要。
3.城市会展经济规模与城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市场规模、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条件下,市场导向型展会受制于城市经济规模与市场总量,城市经济总量、市场规模大,会展的规模就可能大。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展会发展前景就好,城市开放程度高,展会突破区域限制可能性大,全国性、国际化程度就可能高。
4.城市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决定城市展会的类别构成。城市展会依托城市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而生存和发展。我们在策划或引进展会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当地的产业集群基础和市场需求基础,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市场需求的展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极难为继。
5.展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取决于当地城市经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展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城市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展会服务体系的完善,展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则与城市发展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相关,取决于城市经济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注释:
①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统计报告提供.
②由北京市商务局提供.
③根据应丽君,“十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展览发展概况,《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资料整理.
④根据陈泽炎,“十五”期间中国机械行业展览发展概况,《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资料整理.
创新增长方式,打造四个百亿产业
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经济实力。要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发展由序列推进转为层级提升。要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科学制定商贸服务、电子通信、机械汽配、纺织鞋服等“四个百亿产业”规划,加强对72家区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延长产业链,力争到2010年上述4个产业集群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培植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新亮点。
一要打造百亿现代商贸服务业。鲤城区自古以来就是泉州市的商贸旺地。要因势利导,加快引进沃尔玛、欧倍德和苏宁电器等新型业态,巩固繁荣北门街、新门街、闽台特产城等专业街市,形成“一带三路十街”商业旺区,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积极拓展广告传媒、咨询策划、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江南新区商贸(物流)中心、江南企业总部经济区等,探索发展总部经济。出台《“刺桐名胜风情游”旅游推介工作方案》,挖掘多元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使“刺桐名胜”释放无穷魅力,尽快形成富有特色的泉州旅游服务中心区。
二要打造百亿电子通信制造业。鲤城区是国内首个“国家火炬计划微波通信产业基地”。我们要注重发挥基地品牌效应,吸引一批高新电子企业入驻园区,扶持培育福建光微、金太阳电子、火炬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微波通信射频技术、铁路通信等5个行业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培育微波通信、交通运行保障设备、卫星接收设备、光伏电子和新型元器件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努力把鲤城区建成全省六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三要打造百亿机械汽配产业。鲤城区在八十年代就因汽配生产而闻名全国,2004年10月,被中国重型汽车工程机械配件联合会授予“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基地”称号。鲤城区要以荣誉为新的起点,加快规划建设江南高新园区机械制造园,争取引进国内外著名汽车制造商作为战略投资者加盟。重点培育奇星机械、卜硕机械、双塔汽配、盈众汽车等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中国电子汽配城、常泰路汽车贸易市场,把汽配业纳入汽车产业协作分工体系,努力把鲤城区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汽配产业基地。
四要打造百亿轻纺鞋服产业。要以海天轻纺、天宇化纤、益龙纺织为龙头,以提高原料差别化率为重点,以开发高档面料为突破口,引导行业内织线、纺织、成衣、辅料等相关企业形成生产协作关系,延伸轻纺服装产业链。重点推动海天轻纺与杜邦公司的合作项目尽快落地,打造海天轻纺国际运动服装产业基地。以宝峰、鸿星尔克、鸿星沃登卡为龙头,加大品牌创新,走品牌化经营之路,促进鞋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张。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一城四区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龙头。鲤城区要把城市建设作为最大的产业和品牌来经营,出台《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区的实施意见》,在服从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下,按照“跨江发展、梯度跃升、一城四区(大鲤城、江南片区、古城片区、滨江片区、紫帽生态保护片区)、互为互动”思路,进一步扩容提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一要建设江南新区。按照“建成一片,完善一片,繁荣一片”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区城市化进程。完善五大规划。抓紧做好江南组团控制性详规的修编,完善市政工程规划、紫帽山和乌石山区域景观规划设计、江南组团起步区城市设计和新区城市景观设计,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推进五大工程。坚持以项目带动构筑新区框架。今年全区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7个、预备重点建设项目16个、重点前期项目6个。要加大项目投入力度,继续推进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居住小区等“五大工程”建设。配合做好泉三高速公路鲤城段、泉州大桥南片区立交桥建设,完成常泰路二期工程,加快建设南区客运中心,构筑南北贯通、内外衔接的城区道路交通系统。抓好新区排洪沟渠和内涝整治,配合做好金鸡拦河闸重建工程,加快区老年人休养中心、万祥医院等社会事业工程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继续推进兴贤路北延段商住示范小区、笋江花园城、石崎安置小区和江南经济适用房建设,促进新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优化人居环境。把开展新区人居环境大整治作为推进新区“三化三转变”的重要举措,多方筹资3100万元,抓好36个社区的改水改厕、拆旧建新、全日保洁和绿化美化等7项整治工作;同时要抓紧制定“城中村”改造计划,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化新区环境。
二要繁荣文化古城。按照“在保护中更新,在传承中建设”的原则,继续配合市政府实施好钟楼片区改造、西街保护整治、学府路拓改和释雅山公园建设等工程,加快美食街北延段片区改造步伐,延续历史文脉。完成老城区100幢危旧房屋改造。加快老城区“退二进三、腾笼换凤”步伐,盘活土地资源,经营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创建古泉州观光购物旅游文化圈,把名城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古城持续繁荣。
三要开发滨江区域。着重抓好“一江两岸”规划建设,完成笋江桥扩建工程,启动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工程(金塔堤段)、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二期)和美厝体育休闲公园建设,继续推进江滨一号工程建设,致力促进江滨两岸商住示范小区、五星级酒店和泉州深国投商业中心等商住设施建设;配合市政府分期做好桥南片区大型商住中心建设,把滨江区域打造成为集自然景观、生态休闲、商务旅游、高尚住宅为一体的“金外滩”。
四要打造生态景区。着重抓好紫帽山、乌石山“一带、两山、六区”(“一带”指紫帽山与乌石山所夹的峡谷地带,“两山”指紫帽山和乌石山,“六区”指苏夫人姑庙城市公园、两山对应出入口广场、乌石山民居集中区、滞洪区水域、登峰广场和龙岭生态休闲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构筑中心城区“后花园”。
创新招商理念,打造开放品牌
要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善于激活内力、借助外力、凝聚合力,狠抓招商引资,强化区域协作,努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要创新招商载体。要把江南高新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城市经济重要载体,按照“聚集产业、规模发展”的原则,整合现有工业小区,规划建设好产业特色明显的园区,形成适宜大项目降落的“跑道”。要强化投入,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园区功能;继续抓好一、二期入驻企业的动建投产和二次招商工作,优先保证高新技术、无污染企业入驻三、四期。加快建设台湾学者创业园,吸引一批台湾专家学者和高新电子企业入园孵育创业,做大园区规模。到今年底园区投产企业可达48家,实现产值27亿元,创税1.1亿元。
二要拓展招商领域。坚持三次产业齐上,内资外资齐引进的原则,采取项目招商、会展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和网络招商等方式,重点组织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暨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着力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项目,力争引进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三要加强区域协作。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资金、技术、转移。积极参与厦漳泉城市联盟,探索与晋江、南安等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动落实江南第五水厂、晋江污水处理厂等合作项目,实现联动发展。
四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2005年泉州扶持外贸出口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多元化战略,加大对24家区级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做好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应对工作,千方百计鼓励企业扩大出口。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香港秋季礼品展和意大利马契夫国际礼品展等国内外著名展销会,巩固老市场,拓展新市场。
创新发展环境,构建和谐鲤城
环境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竞争力。
一要推进“人文鲤城”建设。围绕塑造创新创造创业的城市精神,加快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推动社会文明进度。要实施科教强区战略,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态势,确保首批通过省级教育强区验收;实施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名师培养、职教创新四大工程;适度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加快发展等职业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
二要推进“诚信鲤城”建设。要加强诚信教育,加强以政府信用为引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塑造诚信鲤城。以降低营商成本为目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建设“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优化政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