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粉丝文化论文

粉丝文化论文

时间:2023-01-31 21:47: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粉丝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粉丝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偶像剧;叙事研究;新十年

作为叙事模式化而备受部分专家诟病的偶像剧,从21世纪初算起,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2001年首部偶像剧《流星花园》播出后创下当年最高收视率并风靡东南亚,掀开偶像剧热潮的序幕。从此,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2002起,每年均有20部左右的偶像剧登陆荧屏,产量之丰可见一斑。且每年均有一两部偶像剧伴随着高收视率而成为两岸青少年或粉丝群讨论的热点。在论述过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如日本、韩国偶像剧),所出现的“偶像剧”均指台湾偶像剧。偶像剧作为海峡两岸青少年和粉丝群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之一,诞生十年尚无系统的研究总结。丰厚的台湾偶像剧创作实践和不断形成的观赏热潮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电视剧作为当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传播形式,有着不断建构当下文化现实的突出作用。偶像剧叙事对形成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价值与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力图以叙事为切入点,遵循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十年来台湾偶像剧做一全面探索。

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电视剧叙事研究和偶像剧研究,以下就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电视剧叙事研究

叙事学在发展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虚构性的叙事作品,非虚构性的叙事作品进入叙事学的研究视域,如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①电视剧也属于这一范畴。

电视剧叙事研究主要分为叙事学研究、叙事类型研究两方面。电视剧叙事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专著论文均有一定系统性。研究专著有《电视虚构叙事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围绕电视剧叙事的核心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关注影视剧的叙事特质,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情节、冲突等方面,对影视剧创作进行了叙事学的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在多学科比较中确立电视剧叙事的艺术特质,从而建构起电视剧叙事理论体系。《电视叙事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注电视叙事学符号的构成,电视叙事学的声音、画面、声画关系,是对电视叙事的总括性研究。《电视剧叙事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分别从叙事模式、情节、样式、技巧、人物认同等方面,对电视剧创作及其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叙事学的技术分析和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情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主要从情节角度入手,对电视剧进行研究。《电视剧叙事话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则从叙述空间、叙述中的“时空结”造型和人物塑型等层面形式美学角度上考察电视剧叙事话语的深层规律。

电视剧叙事类型研究在国外已有一定的成果,如劳拉・斯・蒙福德的《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就具体地论述了肥皂剧的叙事特点及其性别意义。国内的研究还远没有开展起来,对于各种类型剧的批评琳琅满目,但是系统的科学的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较少,如《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关注1990年以来我国各类电视剧创作的特征和发展趋向。《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围绕电视剧类型的形成原因、各种类型电视剧的发展概况及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关注于具体类型剧的研究专著仅有《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相对而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尚处于一个拓荒期。一方面,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是与整个电视剧研究状况相适应,即总体并不令人乐观。②在国外学界,实际上是把电视节目的类型化与电视媒介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关于这一方面的重要文献,包括贾森・米特尔的《电视类型理论的文化研究》、布莱恩・罗斯的《电视类型研究》以及莫里・福曼的《电视类型出现之前的电视流行音乐的个案》③等。米特尔反复强调的是要把类型分析放置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语境中。

当前电视剧叙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结合叙事研究具体电视剧的论文和专著大都拘泥于内部形式分析而略显单薄;另一方面,在宏观理论层面上探讨的专著和论文,又容易缺乏微观研究,且存在概念体系上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众声喧哗、各自为政。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很少,主要限于家庭剧和历史剧等研究,其他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偶像剧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

偶像剧研究

(一)中国内地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人员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目前尚无专著,只有论文。如2002年《我看〈流星花园〉――兼议青春偶像剧的价值取向》,关注偶像剧的价值取向;2003年《浅析台湾新一代偶像剧的市场化走向》,认为台湾偶像剧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值得大陆的偶像剧制作者们去关注去研究;2007年《台湾偶像剧的本土化实践》,探讨台湾偶像剧扎根本土的策略与努力;2010年《2009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比较研究》,比较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的异同;《台湾偶像剧中的青春镜像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侧重偶像剧的影响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者对各国和地区偶像剧的研究论文比较多,截至2010年底共计217篇(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尤其对韩国、日本偶像剧的研究不少,已经出了一些硕、博论文。博士论文如《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暨南大学,2006);《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韩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四川大学,2007)。偶像剧研究论文偏重于概述式探讨。

中国内地对电视剧的研究已较成熟,专著不少。其中,对日韩偶像剧的研究有一定基础,表现为论文多专著少。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无专著且论文较少,呈现出研究状态的空白化,其湾偶像剧叙事方面的研究最少,而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的研究偏多。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极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过于二元和对立。这种选项在字面上明显造成一项是可取(积极、向上、健康),另一项则暗示(消极、腐蚀、有毒)。赞成后者的论文明显较多。④2009、2010两年,对台湾偶像剧研究的论文有增多之势。现象描述和规范性研究居多,但理论分析及其深度不够,所以解释力不足,对偶像剧创作实践指导作用不强。和偶像剧日益掀起的制作播出相比,研究明显滞后。

(二)台湾研究

台湾关于日、韩剧的研究相当多,范围也相当广,对于台湾偶像剧的研究也在渐渐发展当中。如以消费、认同的角度来检视日本偶像剧对于台湾年轻人的影响;以文化认同的方向来检视韩剧对于阅听人的影响,诸如爱情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等的影响;以流行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日本偶像剧的文本等。

而关于台湾本土偶像剧研究所涵盖的面向比较局限。台湾地区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只有硕士论文,尚无博士论文和专著。台湾地区的研究论文多忽视电视文本的分析,有三种取向,一是针对制作与播出生态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如徐玉青(2006)《台湾电视连续剧评估准则之研究――从编剧及制作人角度分析》,台湾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硕士毕业论文;再如张正芬(2008)《话题营销在偶像剧营销之应用――以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为例》,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二是对收视观众的接收与影响进行收视影响分析,如连丽雅(2008)《国小高年级学童偶像剧收视经验之研究》世新大学公共关系与广告系硕士论文。这类研究论文均是透过接受者的书写与口语陈述,作为诠释实践的来源,研究重心在于阅听众本身,而不是偶像剧文本。⑤这一种分析取向走着类似于人类学研究的路径,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对偶像剧的收视及其相关影响,虽然研究重心不在偶像剧文本,但对偶像剧文本的再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三是对偶像剧的形式或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类取向的论文非常少。著名的有赵庭辉教授的《电视偶像剧〈熏衣草〉:爱情神话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中华传播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电视偶像剧〈吐司男之吻〉:写实主义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传播与管理研究》第五卷第一期);《偶像剧〈流星花园〉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构与再现》,(台湾《艺术学报》,第78期)。台湾地区对电视剧研究的专著较少。对传统电视剧的研究,“绝大多数电视剧研究者的基本立场,事实上受到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的影响,相当强调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功能。”⑥如果去系统查看台湾的大学图书馆馆藏和台湾各网络书店,均无法看到有偶像剧研究的专业书籍(娱乐八卦书籍不少)。台湾地区关于偶像剧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经济学与收视影响分析,缺乏电视文本分析,故而台湾地区的研究状态呈半边倒趋势。台湾地区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理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不再二元和对立。这与内地研究形成反比。

综上,海峡两岸的偶像剧叙事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偶像剧的创作实践。其中,台湾方面倾向于对各个年龄层观众进行非常细微的梳理(如精确到某地的大、中、小学的某年级),偏重于探讨观众对偶像剧文本的接受和影响等内容。内地研究偏向于偶像剧文本的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且对价值影响的判断上倾向于否定或对立。目前国内外对偶像剧的研究尚属于起步期或空白期,因此,加强相关研究有弥补理论空白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 [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符号学美学》,张裕禾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② 曲春景、朱影编:《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③ 上述三篇文献参见《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④ 《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刊登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青春偶像剧研究的文章,大多集中于对偶像剧的表现形态及表现内容的分析及价值批判,批判其情节虚假及疏离现实的层面。

第2篇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国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②据统计截止2012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总数达到了 5.03 亿。下面就以新浪微博为例,谈谈博物馆微博的宣传教育作用。

在微博搜索栏中输入“博物馆”,共有29011959条微博信息,见图一

经过新浪认证名称中包含博物馆的用户有324位,其中最早开通新浪微博的为深圳博物馆2009年10月开通。紧接着国内各大博物馆纷纷开通微博,国家博物馆以136万粉丝成为粉丝最多的博物馆官方微博。

粉丝作为微博宣传的最主要受众群,微博传播的范围大小和影响力与其粉丝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博物馆在微博平台一条展览、活动信息,关注其的所有粉丝都可以实时接收到。粉丝多的微博,其评论转发功随之也多,这为信息带来新的传播网络,使得信息进入新的被关注和传播的圈子。粉丝之间互相“@”,则为信息的相互传播提供了重要的链接作用。国家博物馆大量的粉丝为其的信息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受众,2013年7月26日国家博物馆了一条带图片的微博如下图:

统计显示被转发4000多次,瓷器的魅力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为国家博物馆争取到了更多的关注。

由于微博的传播速度惊人,快速刷新的信息使公众应接不暇。如何吸引公众主动关注并接收博物馆的信息,需要微博管理人员在内容上下工夫。

一是及时,积极更新。受众对于长久不更新的微博会失去兴趣。所以博物馆微博专职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回复观众提出的问题、意见,提高微博活跃度。如对展览开幕式进行微博直播,可利用手机微博拍照上传。

二是建立关注关系,相互转播。各个博物馆之间要建立相互关注、转播关系。如国家博物馆转发了一条里耶秦简博物馆史上首次送书活动的微博,使关注其的用户能及时获得活动的相关资讯。同时,网友看到这条消息后,说不定就会去其微博一逛,成为其粉丝。在帮兄弟博物馆宣传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微博关注量增加,从而达到宣传目的。

名人效应也是微博宣传利器之一。博物馆可与一些微博名人建立良好关系,相互关注以逐渐发展自己的粉丝队伍,扩大宣传。像国家博物馆就关注了蔡康永等微博名人。

三是要广开话题,巧用其他功能。一般来说一条微博只能在140字以内,一些信息可能无法表达清楚。这就需要利用新浪微博的长微博、图片、视频等功能。新浪微博的长微博工具,不限微博字数,同时能20张以内的图组,极大的丰富了微博内容。如故宫博物院在介绍馆藏精品文物时,就利用网页链接,将博物馆网站与微博联系在一起,使受众看到更加详尽的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博物馆网站的访问量。

点击新浪微博中的话题按钮插入话题,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博主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如果成为热门话题就会出现在注册用户主页的最右边,使更多的受众接受到信息。如近年来清宫热,故宫博物院顺势开辟了#话说紫禁城#话题,向公众介绍古代紫禁城中的习俗,或者在节日、24节气时间当时的习俗及宫廷过节趣事。同时还开辟了晒家底儿话题,专门介绍馆藏精品,一些镇馆之宝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视野,既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也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四是要创新内容,制造精华。博物馆微博主要还是要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除新展览信息、科教讲座等内容外,要创新内容,积极探索新方法,多公众关心好奇的内容。语言上,要平和亲切,富有幽默感,合理利用网络语言。如故宫博物院的微博语言亲和,和网友交朋友,成为推心置腹的哥们,这种放低身段、亦庄亦谐的博物馆给网友带来新鲜体验。国家博物馆的微博还和英国的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进行了微博联展,通过相同类型展品的对比,分享不同文化类型的精彩,非常有美感和意义,受到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

最后要充分利用微博互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博物馆自己的信息传播方法和渠道。微博的互动性体现在,观众可以无障碍地获得博物馆的即时消息,并立刻参与评论,博物馆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悉观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了解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如故宫博物院《胤禛美人图》ipad应用,邀请广大网友参与体验,并抽取小礼品赠给参与用户。消息之后收到了大量反馈意见、建议和评论,为故宫博物院改进应用,完善内容提供了帮助。

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各大博物馆都会在微博上相关资讯,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日活动邀请大众参与。每当有新展览推出,博物馆也会顺势推广与展览相关的历史典故、文物介绍等教育推广活动,如深圳博物馆在松石间意——巴蜀地区典藏古琴精品展展出期间,就在其微博上实时古琴名曲供公众赏析。故宫博物院每月推出皇家月历墙纸供公众下载。还有就是邀请文化名人进行微采访,公众可以发微博进行提问,和专家讨论文物、历史等话题。这些内容公众不仅能立刻看到,更能参与其中,公众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

微博使博物馆宣传手段更多,传播更广,教育推广工作更丰富。微博扩大了博物馆自身影响,为文物征集、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工作打下较好基础,微博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注释:

[1]高竹梅.传奇式的传播学家——关于麦克卢汉[J].现代传播,1998(2):40.

[2]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1]吴文丽.官方微博在推动公众考古学发展中的作用[N].中国文物报,2012-06-22(7).

第3篇

“屌丝”的传播语境与路径

当今的社会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世界。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屌丝”就是当今网民数字化生存的一个社会镜像,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屌丝”源于社会生活

首先,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构筑,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本来关注网络并进行传播。社会生活才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动力与原材料。

许多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产物。比如2005年网络流行语中的“海选”,是因选秀节目泛滥被广为流传;2010年网络流行语“蒜你狠”、“豆你玩”等是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形象描述。而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其他,还有大众耳熟能详的“躲猫猫”、“欺实码”、“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等。

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如同以上网络流行语是聚焦了社会生活的时代产物,“屌丝”一词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面对阶层固化后的社会问题,比如住房、工作、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就是“屌丝”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现实(可以参看腾讯网对“屌丝”的定义)。这些现实生活的压力所造成的精神苦闷,在网络上以李毅的粉丝与其他吧友群的冲突为导火索被发明创造,进而因其词义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同而被迅速引爆。“屌丝”之所以由一个近似网络污名化的恶搞行为扩散成一夜爆红、人人追捧的网络热词,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其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事实就是如此。

2.“屌丝”源于网络文化

“屌丝”一词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也颇具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而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实时、交互和以受众为主导的特性。网络文化的主体是网民,而中国的网民因为以青年网民为主体,在中国特殊的传播语境下,网络是普通民众相对较为自由的传播通道。因此,众多网民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在网络里遨游,顺应的是大众文化后现代语境中“去中心”、“解构”权威文本与正统规范的精神实质。针对某一现实议题,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网民往往会自发凝聚在一起,并以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宽松为契机,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因而造就了中国颇具平民化色彩的网络文化。早期的网络研究者马克·波斯特早就发现:“网络赋予传播主体以对称的地位,推进了民间故事的成倍增长。”②

“屌丝”一词是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与后现代的网络文化交集的产物,成就了一种常人所说的网络亚文化:从贱文化到无厘头恶搞,从“二B”(很傻)青年到“伤不起”,其核心部分往往在于敢于戏谑与自嘲,以戏谑来消解严肃,以降格来反对崇高。它表面上讲述的是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青年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自嘲,实际上已经凝聚为网络文化中一种典型的话语“狂欢”,表述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比如“屌丝”文化中的“备胎文学”,那绝对不只是表面上对中“高富帅”的恶搞,其实质在于颠覆精英文化严肃价值观之后带来的和自我赋权;一句“我是屌丝我怕谁”,不但反映了“草根屁民”对现实的无奈与宣泄,更是将“反抗”、“另类”、“愚乐至死”等后现代文化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观网络恶搞文化中著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河蟹”等个案,“屌丝”一词的创造与这些流行语的符号特征在文化征候上有强烈的接近性。不同的是,这次网友“恶搞”的对象是自己。

3.“屌丝”的传播路径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的文章在国内并不少见,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其语言符号特征,关于其传播路径与环节且意义厚重的研究非常稀有。目前的研究一般把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范围局限在网络内,比如:“斑竹”、“表酱紫”等词语,这些词语为网友所普遍了解,但并未广泛扩散到线下。另外一种是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其影响范围波及和延伸至线下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打酱油”、“躲猫猫”、“河蟹”等。

针对各种网络流行语,有研究总结了其线性发展的传播路径:“传统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通常包括“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络语言的收编”等三个环节;而“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则包括“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大众传媒复合传播政府/市场/现代汉语收编”等四个环节。③本文在回溯“屌丝”一词得以流行的传播路径与特征之后,发现其传播特征和路径与前面研究的结果相差无几。不过,这里,可以把“屌丝”的传播路径稍加修改为:“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民混搭与误用大众传媒复合传播商业意识收编”。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因为它也许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滚滚红尘,也许它会最终归属于大众意识,从此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屌丝”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

1.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

对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对其社会功能的总结和归纳方面:比如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仕勇教授总结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民能起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放大舆论,权力监督”、“自由表达、释放情绪”、“逃避现实,自我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④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红莲总结的“娱乐与消遣、宣泄与释放、质疑与批判”⑤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词的传播与传者/受众的“求异心理、自尊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亲和心理”有关。⑥或者与网友的“求新求变、求趣、从众与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等5种心理有关。⑦也有研究则把网友的心理与经济因素、社会革新因素结合起来,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创造与模仿心理的综合、娱乐心理、有极强目的性的功利心理”。⑧还有研究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郁闷、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结合起来分析。⑨

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研究不多见,但他们对网民,特别是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的新一代青少年与网民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研究成果丰富,比如:受到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系基金资助的路易斯·伦恩(Louis Leung)博士认为:相比传统研究总结的8种心理动因,比如“求陪伴、消磨时间、逃避、惯习、休闲、觉醒、娱乐和寻求信息”,青年网民的心理动机应该结合现代青年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管理,另外一种是社会补偿,而且这两种情绪管理都与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的社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联系。⑩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摩尔商学院的Mun Y. Yi和Yujong Hwang两位作者则基于网络信息系统推断出网民的心理不外乎“自我效能、娱乐、学习、技术接受”等四种模式。⑾

在该领域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要数荷兰的凡·登·宾特(Van den Beemt),他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书籍,研究荷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与传播行为。他认为当代青年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互联网使用心理动机的四个方面,即“寻求安全感、反思自身、生成亲和空间、重构人生”;他还指出社交网络时代对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连贯性的身份,因为在传统价值发挥失常的后现代社会里,网络有可能成为导引年轻人获得反思自身能力的资源。⑿持此类观点的还有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儿童、青年与媒体中心的大卫·白金汉先生(David Buckingham), 他认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在成为有社会身份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排解该年龄段的心理危机与冲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与自我定位的作用。⒀

2.“屌丝”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把年轻人置于后现代文化下,观察其网络使用行为来研究其心理动机并促进青年学习能力这一积极的视角,对本文研究“屌丝”这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点的网络现象特别有借鉴意义。实际上,全盘考虑以上的研究结论,基本上就能描绘出“屌丝”得以热传的心理动因:“屌丝”一词的发明主体最初出自于热爱网游的年轻吧友对李毅粉丝的讥讽,没料想却被李毅粉丝群体主动接受,之后扩散至更多的网友,广大网民特别是社会中的非青年群体也开始使用“屌丝”一词。2012年11月3日,该词登上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又引起了一波热议。

反观“屌丝”这一网络文化潮流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广大青年网民把自己归属为“屌丝”一分子的过程。与源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官方与民间的对抗事件,带有强烈现实指向的网络流行语比如“躲猫猫”、“俯卧撑”之类不同的是,“屌丝”一词,带有青少年亚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所产生的语言“狂欢”性质,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更多地与青年网民作为一个群体,在人际互动与网络使用中“求趣与求新、从众与模仿、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慰藉”的心理有关;也与广大网民如何看待自己,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有关。

一般来讲,认同可能包括: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自我想象性的归入某种身份,以克服日常生活的挫折感,获得慰藉或安全感。⒁可以说,“屌丝”一词扩散与传播的过程就是“屌丝”文化生成的过程,它既有各对立“迷群”网友“将自我延伸至他人”,也有众“毅丝”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还有种种不明就里的网民将“我与他人融合”的过程。在成就这种特殊“身份”的过程中,“屌丝”一词被赋予了各种含义,也融合了各种认同者相同或不同的社会心理。“屌丝”发源地的“大帝”李毅曾笑言:“能够自称‘屌丝’,也只有80后与90后能够干得出来,自嘲成为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好像有返璞归真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活得那么虚伪。”他的话语道破了青年网民的自我设障、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群体慰藉的心理动因。

结 论

从字面上理解,“屌丝”一词充满贬义、不雅,有辱斯文,但其讽喻,调侃、甚至宣泄的心态正是发源于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悟,是广大年轻网民看待自己、为自己在社会现实中排位的一种心理表现,也是现实青年群体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反映。它积聚了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镜像,其流行有着自身的传播背景和传播路径:它发自于网络空间,受到网民的追捧,加上主流媒体的青睐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复合传播,最后被大众意识所收编,并引起各阶层人等的误用或效仿,成就了一场“语言”的狂欢,也成就了“屌丝”们充分体验“倒错”带来的文化苦旅: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可以被人看成是“严肃价值观”的倒塌,粗鄙文化的再次“逆袭”,也可以看成是“丧失”了行动力的新时代“阿Q”集合体,还可以被看作一场“庶民文化的胜利”秀。

注释:

①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Poster,M:《The Second media age》,Blackwell,(1995),p13

③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④王仕勇:《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M],重庆出版社,第42~43页

⑤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J],《新闻爱好者》,2010年6月上

⑥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⑦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⑧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⑨贺白余:《网络流行词语社会心理关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第14期

⑩Leun, L. (2007). Stressful life events, motive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0, 205-214

⑾Yi, M.Y. , Hwang Y. (2003). 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lf-efficacy, enjoyment,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 ): 431–449

⑿Van den Beemt, A., Akkerman, S., & Simons, P.R.J. (2010).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motives for interactive media u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2): 103-118

⒀Buckingham, D. (2008). Introducing identity: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In D, Buckingham., D. John. &T, Catherine. (Eds.). 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pp. 1-24).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第4篇

“精神保姆”――易中天扮演的角色

张闳

.cn

继刘心武演说《红楼梦》之后,易中天也在电视台评讲《三国》(他没有说明讲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这正是其“狡猾”之处),引起公众的热切关注。有趣的是,身为作家的刘心武,不说自己是讲故事,却标榜所谓的“秦学”,而作为学者的易中天则并不在意学术性探讨,而是热衷于讲故事。这一角色错位,造成了公众和学术界的评估体系的混乱。公众以为自己听到了很有学术价值的言论,学术界则又斥之为毫无学术性的“戏说”或“混嚼”。

有人斥责易中天偏离了学术,俗化了历史,这种指责显然牛头不对马嘴。易中天是个学者,但在电视台办讲座,显然不是搞学术研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让全国人民都变成学者。另一方面,历史本就是一些“俗事”,怪只怪原先的学者们把历史神话了。《三国志》可以演绎出《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为何就不能演绎出《品三国》呢?就我本人而言,我既不会去听易中天“说书”,也不会去读什么《品三国》,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去贬低易中天的价值。毫无疑问,易中天的讲座不是讲给我听的,他的书也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易中天是一位好文科老师,一位出色的说书人,至于其学术水准究竟如何,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没有人会把袁阔成或单田芳当作“学者”,也没有人会认为毛宗冈、金圣叹是“说书人”。而跑到电视节目中去搞学术研究,显然是跑错了地方。即使是一位真正的大学问家,也不可能在电视节目中大谈学术,不可能搞一场“全民学者化”运动。所以,不管刘心武、易中天等人的个人意愿如何,他们在“百家讲坛”上的行为,实际上跟学术没有太大关系。

在现代媒体的强大号召力面前,观众和听众几乎无一例外地“粉丝”了。“粉丝”并非以知识理性对待知识,而是将知识和学者“粉丝化”,成为膜拜的对象。这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开发性和反神话倾向的偏离和背叛。这一代“粉丝”们需要的,实际上既不是学术,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娱乐,只是出于对强大“偶像”的习惯性的“精神依赖”,把自己交付出去。他们既懒得自己觅食,甚至连动嘴咀嚼一下都懒得去做,只是躺在知识的摇篮里张着嘴等待喂养。易中天所扮演的,无非是一个“精神保姆”的角色。他将那些艰涩坚硬的学术“馒头”咀嚼了一遍,拌上了他的玑珠般的唾沫,变成了松软滑腻的面团,易于吞咽和吸收,然后反刍出来,喂养那些被哺养惯了的年轻一代读书人(如所谓“乙醚”)。这种靠被偶像咀嚼过的精神食粮维持其精神价值的“粉丝”们,喜欢品尝的正是这种口味。在这方面,易中天现象跟娱乐界的“超女”现象如出一辙。

还原一个被夸张的易中天

王里

易中天的《品三国》火了,把对他的论战式的评论带得也火了起来。不过老易到底老辣得很,并不轻易去惹它们,就像大家都不肯轻易相信短信中奖一般,省得中了圈套。

论战的双方都把事情夸张了许多,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常常出现的一个令人厌恶的东西:动不动就是“×××现象”,“×××转折点或起点”,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挖出划时代的意义来,或曰学术堕落的开始,或曰成功转型的典型,总而言之,大家追求的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超凡境界。其实哪里会有那么多转折点或起点,要是真有那么多,岂不是就地转圈圈,中国人全都成迷路专家了。

平心而论,老易好像并不愿意背上保卫学术的包袱,也不企图扛起成功转型的大旗,把那么大的社会责任堆到某个人的身上,恐怕也太沉重了点儿。中央电视台今天戏说这个,明天戏说那个,春节晚会一年比一年叫人倒胃口,刚有那么几位来讲点正经故事,就遭来“学术界”如此愤愤不平,好像中央电视台从来就是宣读学术报告的地方似的。

专业之外,走走偏锋,不光免去了同僚间的鸡争鹅斗,还能出书出名并少不了挣钱,鱼与熊掌兼得,不亦乐乎?事情原本就是这样简单,何必非得戴上那么多光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少唱些高调,多做些实事――甭管是大实事还是小实事,分内事还是分外事,兴致所至都是实事,那么学术自可以保卫,转型自可以成功,瓜熟自可蒂落,水到自可渠成,千万别指望哪里冒出个圣人来拯救世界,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伺候好了,天下自然太平了。

走出象牙塔的勇气

wangyong

易中天火了。8月5日上海书展第一天的“易中天《品三国》读者见面会”,完完全全成了签售会,为什么?人太多,不得不马上开始签名。新闻上说,他签坏了8支笔,衬衫湿透,其间也很少喝水,因为根本不敢喝水,上次在北京签售时中途想去上个厕所也要引来排队的读者一阵骚动,等等等等。人家书展工作人员说,去年余华签售《兄弟》时也没有这么火暴的,人数大概只有易中天的十分之一。 自从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了《汉代风云人物》,这位讲课幽默,不时抖出些包袱的教授,便给观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后来就有了他的贴吧,并且有人自称“意粉”、“乙醚”了。

有人说他不能把历史通俗化,还有人倒是对这种通俗讲史不持否定态度,但却对他不屑一顾。说他在普及历史,没有错,难道这样就不对吗?难道所谓学术就是闷在象牙塔里苦读,然后写一本一般人都看不懂的学术著作,自己掏点钱印刷出版,再送给圈子里的人和亲戚朋友吗?上次我去看初中的语文老师,她跟我说起有个朋友送了她一本自己写的书,名曰《道教研究》,她说:“这书现在谁还要看?!我束之高阁了!”想来那些人也挺不容易的,辛辛苦苦研究了大半辈子,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论文,除了在圈内的少数人中间传递外,亲戚朋友也不看。那么这种文化,不能广为传播,即使再好又能给社会带去什么呢?易中天之前敢于离开象牙塔传播文化的人大概只有余秋雨一位,可人家也屡遭炮轰,现在出了个易中天,批评声又是不绝于耳。

作为一位教授,能够有勇气走向大众,普及文化,是好事。

只是如此而已

易中天

第5篇

    [论文摘要] 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符号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只适宜在网络交际的范围内使用,但现实中,网络语言有突破网络范围进入口语和其他媒体的泛化趋势。本文依据实例,对此现象进行探析并对部分网络语言泛化实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泛化的规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急剧增加,一种在网络中起交际和沟通作用的符号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专业术语以及网民在网上聊天时所使用的专门用语。而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广义中的后者,即以中文为主体,以汉语拼音、英文、符号、数字、图标为辅助手段的在互联网上聊天及通信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与规范的汉语相比,网络语言在构词、表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它只适宜在网络交际范围内使用,一旦离开网络这个特定语境,便失去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意义。但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网络语言已经越来越多地超出网络交际的范畴,以口语或书面语的形式进入各种非网络媒体之中,这就是网络语言泛化现象(以下简称网语泛化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网语泛化的实例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网络语言(以下简称网语)泛化现象的原因及规律。

    一、关于网语泛化的一组实例

    ①PK 超市年货大PK。(《大河报》,2007.2.2 18c)

    ②Party 参加Party,寻找“拍拖”对象。(《信息时报》,2006.9.18 A09)

    ③High 老杜那天特别high。(《体坛周报》2007.1.25)

    ④VS 白痴警察VS聪明司机。(《海外星云》2006,6)

    ⑤PLMM 教授在讲台上阻止了从后门准备溜进来听课的PLMM。(《报刊精萃》2006.9.)

    ⑥粉丝 项羽是被王小丫的“粉丝”气死的。(《泉州晚报》2006.8.12)

    ⑦KAO 真讲10分钟,KAO,我自己不累啊?顶多讲5分钟! (《大众文摘》2006.7)

    ⑧TMD 都TMD几点了才来,知不知道全班都在等你,赶紧坐下考试。(《焦作日报副刊》2006.4.17)

    ⑨ing “美国南卡州:仅在每周六,男性被允许在法院的门前台阶上合法殴打其配偶。”这是啥规矩,郁闷ing!(《文摘》2005.12.9)

    ⑩晕 我老婆身高1.60米,体重不到43公斤,瘦得像个骷髅一样,你们说她该减肥还是增肥?所以,我晕! (《南阳日报社会早刊》2006.12.26)

    11小资 粉色的表情—十个小资女作家解析。(文艺出版社2004.11)

    12有料 自信有料的莫文蔚懒得性感。(《大众文艺》2005.12)

    二、实例释意

    例① PK是英文person-killing的缩写,意为比拼,单挑,在口语中使用得非常普遍,比如“人气大PK,球技大PK”等,说话人之所以使用PK,是因为该词音节响亮,富有气势。

    例② Party是一个英语单词,本意是聚会,有时译为“派对”,在报刊等书面语中,Party、派对都可以见到,且使用概率相当高,但在口语中,Party更为常见,例如“我们下周五晚举办Party,你参加吗?”

    例③ High,是兴奋,心情高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中国国奥足球队的主教杜伊科维奇在率队赴欧洲拉练后,对国奥队前途充满信心,因而兴致很高。

    例④ VS为英文单词versus的缩写,在体育类报刊上使用非常频繁,是对阵,对垒之意。如“欧洲杯赛事预报,法国VS意大利”。

    例⑤ PLMM即漂亮妹妹的汉语拼音的缩写,同类词还有GG(哥哥),LG(老公),LP(老婆)等。

    例⑥ 粉丝即英文Fans的汉译,是指狂热的支持者。粉丝,Fans如Party一样,英汉两种形态经常混合使用。

    例⑦ KAO(靠),一个带有不情愿、不满意意味的语气词。KAO(靠)在口语中更为常见。

    例⑧ TMD,即“他妈的”拼音缩写,骂人的粗口语。“他妈的”在口语中常见,但在书面语中,已基本被TMD代替。TMD即能表现出“他妈的”之意,在字面上又显得比较文雅,同样的词还有:PP(屁股),PMP(拍马屁),BT(变态)等。

    例⑨ Ing,是典型的网语词语,ing加在动词后,表示正在进行的一种状态。郁闷ing,表示正在郁闷之意,这是借用英语中动词进行式的表达方式。汉语没有进行时,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正在发生通常用副词表示,如,“他正在上课”,“上课”这一状态,通过“正在”这一副词表达出来,动词后加ing这种表达法拓展了汉语的传统表述方式。

    例⑩ 晕(或faint),表示不可理解或出乎意料。这句话是说作者的妻子原本已经够苗条了,可偏偏还要减肥,令人不可思议。

    例11 小资,指白领。文化艺术出版社在2004年底曾将当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十个女作家的代表作品结集出版,书目的名字是《粉色的表情——十个小资女作家解析》。

    例12 有料,就是有能耐,有材料。“自信有料的莫文蔚懒得性感”,这句话是说香港歌手莫文蔚既自信又有实力,无需靠故意卖弄性感来赢得歌迷的喜爱。

    三、实例分析

    第一,从上述例子来看,泛化的网语词汇可以分以下四类:

    1·英语词语或简化:如,例①、②、③、④、⑥、⑩

    2·汉语拼音或缩写:如,例⑤、⑦、⑧

    3·英语语法的移植:如,例⑨

    4·汉语词语的异化:如,例11、12

    在网语构成的六种类型中,上述实例已涵盖了四中,数字化,表情化符号尚未见到。究其原因是因为数字化符号和表情化符号与网络的关联更为密切,换言之,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数字类网语的快捷和表情化网语的情趣都是无足轻重的。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数字化、表情化网语更适合网络交际的需要,更能代表网络语言的特点。

    第二,从语言表达效果上看,网语的使用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1·简练,如例④、⑤、⑧、⑨

    2·音节响亮,富有气势,如例①、②、③、⑦

    3·生动传神,如例⑥、⑩、11、12

    在第一组例子中,无论是英语缩写例④还是汉语拼音缩写例⑤、⑧或者英语语法的移植例⑨,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 菜肴名 文化审美 研究

我国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个人和社会的头等大事。过去生活困难的时候,人们追求吃饱穿暖,吃饱穿暖是当时的需要,至于吃什么,怎么吃,则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提出的新问题。现在饮食不仅仅是生存的唯一需求,更多地发展为人们精神追求、实现文化审美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毫无疑问,一个响亮的名字不仅能给菜肴赋予文化审美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然而学术界对菜肴名关注有所欠缺,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从语言文化角度来分析菜肴名的更是少见。本文试着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菜肴名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给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菜肴名的语法结构特点

纵观那些常见的菜肴名,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一个个词组,而构成词的这些语素都是实词语素,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这也符合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的发展趋势。各式各样的菜肴名,从语法结构来看具有很多相似点。它们大部分都可以分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和偏正结构词组。

其中,主谓式是菜肴名语法结构中最多的一种形式。如“蚂蚁上树”、“火山飘雪”这两个菜名,是一个双音节名词加上一个表动宾结构的双音节词组成的四个音节的短语,读起来琅琅上口,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容易为人们接受。

动宾结构的词组在一般家常菜名中很多,如“炒凤尾”、“煮干丝”、“炝藕”等,是由一个动词或连动短语加上一个名词的词组,这类菜名往往短小而且易于理解。

联合短语也叫并列短语,它揭示出词组之间平行的关系。用这种结构给菜肴命名,也能让人一目了然,清楚菜料。如“鲫鱼粉丝”、“冬瓜排骨”等,一看菜名就知道一个是鲫鱼和粉丝做的,一个是冬瓜和排骨熬的汤菜。

偏正结构的菜名也很多。如“龙眼肉”、“紫菜汤”、“鱼香茄子”等。用这类结构的词组命菜名,主要是为了突出该菜的特点,侧重修饰语的与众不同。因为有了“龙眼”的修饰,使得这道菜有别于其他肉,做出来的像桂圆镶嵌在肉里一样,名字好听,菜也上了个档次。“鱼香茄子”也因多了修饰语“鱼香”而不同于其他茄子,鱼香味把这道菜和别的菜区别开来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多喜欢用偏正结构短语为菜肴命名,因为这样不仅能让顾客清楚菜料,更重要的是能突出配料的特色,一道菜的主要特色也就明白了。

语法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原则。这一点在菜肴名的命制上也很明显。这里的意义侧重讲每个词组的具体意义。词组的语法形式要和它的个体意义相结合。抗战时期有一个菜名叫“轰炸东京”,从语法上看并无不妥之处,但由于它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当时人们希望早日打败日本,所以在菜名上也把这种愿望体现出来,然而抗战胜利后,它的个体意义就失去了,现在也就被人们淘汰掉了。

二、菜肴名的语义组合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分析很注重对词义的辨析。这是因为语义都是由一个个词组合而成的意义。菜肴名几乎不存在词义的模糊不清。人们从丰富的汉语文字库中选择词语组合成不同的菜名,几乎没有歧义。菜肴名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词的形象色彩和感彩。一个富有形象色彩义和感彩义的菜肴名,不仅具有极强的宣传作用和广告效益,而且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增强口腹之欲,因而是招徕顾客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以前面所举“炒凤尾”为例,看到凤尾两个字就联想到它的形象义,立刻想到传说中的吉祥鸟凤凰,但是由于谁也没见过这种鸟,人们有把它和孔雀和鸡联系起来,想到孔雀的尾巴,想到公鸡漂亮的尾巴。而最后端上来的菜是一盘清炒莴苣尖,鲜脆欲滴的嫩叶像凤凰的尾巴。凤凰是传说中的能给人带来富贵吉祥的鸟,以凤尾一词为菜名表达了人们对凤凰喜爱的感彩,简单而富有韵味,不失为一个好菜名。

三、菜肴名的修辞艺术

菜名中最常用的主要有比喻、象征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中的菜肴名大部分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相似的事物来代替菜肴的造型。淮扬菜中有一道“扬州狮子头”。它是用大肉圆做成的,用剁碎的鲜肉揉成一个个大肉圆,看起来像雄师之头,因而得名“狮子头”。当然这里也具有形象义。

此外,也有用象征法意义给菜肴命名的,就是把菜肴中的几种原材料合在一起,命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菜名。这种菜肴名通常出现在重大宴会上,如喜宴、寿宴等。“和合长久”这道菜的主料是核桃、百合和小肠,将小肠洗净煮熟切碎,将核桃去壳后炸熟,与百合一起撒在小肠上面,“和”是“核”的谐音,“合”即是百合,“长”是“肠”的谐音,这三种材料合在一起,根据谐音取一个象征意义的名“和合长久”,一般用于婚宴上,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菜名。又如“春暖花开”这道菜,它用的主料是小红萝卜、醋、糖、盐,把小红萝卜洗净腌制后放上佐料,装盆摆放造型,红红的萝卜好似花团锦簇的鲜花,象征着花儿绽放,这不乏为一个有诗意的菜名。

夸张的修辞手法也广泛体现在菜肴名的命制上。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给菜肴命名时喜欢用华丽的词名,赋予菜名诗情画意,增强菜名的文化审美价值。一些典故型的菜名,由于流传久远,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在现代菜肴中还一直用下去。如“东坡肉”、“麻婆豆腐”之类,新意虽不多,但因其历史悠久,系出名门,备受人们喜爱。如以往各代封建王朝都有自己的御膳房,中国人一向喜欢用一些吉祥的祝福字句,以便讨人喜欢,这在宫廷菜中表现极为突出,比如有“洪福万年”、“江山万代”、“万寿无疆”等字句,都是向皇帝祝颂之词,当然还有一些人爱给菜肴取华丽的名称,从而提升宴席的级别。例如明代宫廷,遇到大典礼,有烹龙炮凤之宴。其实是以雄鸡代凤,全羊代龙。所谓“龙凤呈祥”也是雄鸡、全羊代替的。清代“膳”中,有“凤凰卧雪”、“宫门献鱼”、“龙凤赏月”等菜名,都属于这一类。除了宫廷菜名以,来自民间文人雅士所取的菜名也是很富有诗情画意。如《山家清供》里载有“傍林鲜”,即在初夏林中竹笋刚长出的时候,把残枝败叶扫到竹子旁边,点火把笋烤熟,据说味道特别鲜美,这就叫“傍林鲜”。这种奇妙而富有文采的联想给菜肴蒙上了一层奇特的外衣,令人新奇。另外,还有一些菜肴名利用谐音法拼凑原材料,前面在谈到现代菜肴名中提及过。例如把甲鱼与鸡炖在一起,这样的菜叫做“霸王别姬”,这种利用历史典故又用谐音法取的菜名不得不令人叫好。又如“煮玉”,是把笋切成方片,与白米粥同煮,粥呈玉色,故名“煮玉”。这种典雅而又独特的菜肴名从现代汉语角度来讲,也是颇为讲究的。以上这些菜肴名都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恰到好处的夸张为菜名增添了文化审美的情趣,提升了菜肴名的文化价值。

四、菜肴名的文化意义

当这样一个菜名:“火山飘雪”出现在你眼前时,想必你想破了脑袋也难以猜出它的真实样子。许多人肯定会联想到那红红的火焰山,怎么就飘落雪白晶莹的雪呢?其实这道菜并不神秘,而且是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夏日清凉品。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糖拌番茄,鲜红的番茄去皮后被切成小块,整齐摆放在盘子里,然后在它上面撒上白糖,那些小小的糖粒,晶莹剔透,和一块块摆放整齐的番茄相配,的确是火山飘雪,这道菜肴名体现了创作者思维的独特和新颖。从语法结构上看,“火山飘雪”是一个主谓短语,火山是对番茄的形象联想,雪是糖的形象联想,中间加一“飘”字,把这道菜肴的两种原材料在经过新颖独特而又恰当的联想后准确形象地连接起来了。从语义组合上看,人们一看到“火山飘雪”这个词就能想象出它的形象义,在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山上突然天降雪花,这种描写性的词语之间的结合产生了形象感,让这道菜肴在人们的脑子中产生了形象感,而这种形象感又与它的原材料十分吻合。当然“火山飘雪”这个菜肴名用的修辞格很明显是比喻,鲜红的番茄比做红红的火山,洁白的糖比做晶莹的白雪,比喻修辞格是大部分菜肴名所采用的,因为这样一来才会使菜肴的名与具体的菜相符。除这道菜名外,还有许多有新意的菜肴名,都体现出各自的艺术性。如“白鹅下水”、“扬州狮子头”、“蚂蚁上树”等。这些菜肴名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都属于主谓短语,都具有形象义,也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格,既形象又生动,既新颖又贴切,不失为好菜名。其实这些菜都是极为普通的菜肴,冠上这些美名后,由于名实相符,同时又运用了虚实相生,让原本平常的菜肴多了一份美感,这体现出文化审美的最大功效。“蚂蚁上树”也并不使用真正的蚂蚁做菜,而是用切碎的肉末炒熟后再放入粉丝,辅以其他佐料,这样做出来的肉末粉丝就是“蚂蚁上树”,这道菜,虚实相生,形象贴切,赢得了许多食客。

其实不仅是现代人喜欢给菜肴起个美名,古人对待佳肴也是颇为讲究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许多经典论著,如《周记》、《礼记》、《论语》、《黄帝内经》等都为饮食留下了重要篇章。中国的饮食从产生之初就几乎与文化审美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可以从古代汉字中说起。篆文“美”乃会意字,“从羊从大”,即是说古人认为又肥又大的羊就是美,而羊在古代又常是膳食的代称。“鲜”也是会意字,从羊从鱼,这说明古人从羊和鱼中悟出了鲜味。综观我国的饮食发展历程,是在博大的中华文化的濡染之下逐渐超越口腹之欲而走向典雅情趣,充满“文化”意蕴。饮食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那刻就注定了“吃”这一行为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而是具有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文化的注入延伸了餐饮的深度和广度,为餐饮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道好的菜无论是与名人、美食家相联还是与历史典故相关,给它配一个奇妙、响亮的名字都是很有意义的。好名不仅能使人心情愉快、食欲大增,而且能扩大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所以中国菜除了讲究色、香、味、形外,还有一个名的问题。如果说过去的文人雅士更多的是用富有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佳肴的话,那么现代人则是在食欲的基础之上超越单纯的物质享受,把美味升华为一种富有情趣、享受审美的过程。这不能不说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的饮食方面的重大改变。当然,现代人在命名美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大目的――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在今天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菜肴命名的标新立异、出奇制胜,早已成为人们追逐经济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支撑饮食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给菜肴取一个响亮而又名副其实的菜肴名是当今饮食文化打造品牌的关键。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道好的菜肴也只有配上了响亮的名字才会流传广泛,才能体现文化审美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诏.美食寻趣(第一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

[2]史仲文,胡林晓.中华文化大辞海(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1.

[3]中国菜肴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9.

[4]罗常培,吕叔湘,王力.现代汉语资料选编(第一版)[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6.

[5]高名凯.汉语语法论(第一版)[M].商务印书馆,1986.10.

[6]高葆泰.汉语语法论(第一版)[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4.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角色,成人生活用品,潜在消费需求

1 引 言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凭借中国式幽默和传统价值观,在吸引众多未成年观众的前提下,更赢得了广大成年观众的喜爱[1]。根据官方网络上的抽样调查显示,喜欢收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成人中,95%的人认为该片的故事幽默轻松,可以用来排解压力,此比例大大超过选择“制作精美、故事吸引人”、“孩子喜欢,所以我也跟着看”等选项[2]。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年观众市场,研究《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人周边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对于发展《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人周边产品将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2 《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需求分析

为了解广东地区成年观众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用品的态度与反应,以及他们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情况,本人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针对18-39岁年龄段的成年观众,围绕十大典型周边产品类型:音像制品类、书籍类、文具用品类、公仔手办类、服装服饰类、生活用品类、食品饮品类、收藏品类、玩具类、饰品类进行初步调查。其中,半结构式的访谈地点为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成高教学站市场营销论文,访谈对象是该站全日制与业余班的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学生、老师和工作人员,总计50人;访谈的问题如下:

(1)以下与《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的周边产品中,您接触过的有()

A. 音像制品类 B.书籍类

C. 文具用品类 D.公仔手办类

E. 服装服饰类 F.生活用品类

G. 食品饮品类 H.收藏品类

I. 玩具类J.饰品类

K.以上十类产品都没接触过(跳到第3题)

(2)从成人的自我消费心理需求出发,您觉得这类(些)产品怎么样?

(3)如果是自己用或送成年人,您会优先考虑以上十类产品的哪一类?

(4)谈谈您对开发适合成年人消费口味的这类产品有哪些看法和建议?您感兴趣吗?

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初步调查的50人中,一致认为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在质量、实用性、色彩方面等做的都不是很到位,除了哄小孩,根本满足不了成年人的消费心理,所以他们只是喜欢通过观看这部动画片来放松心情,而并未太在意其周边产品如何。

因此从成人自我消费心理需求来看,他们会优先考虑与《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的日常生活用品,因为在他们看来,毕竟是成年人的自身消费,实用性无论如何,都会占据着他们购买产品的重要位置。并且,他们也非常看好针对他们喜爱的动画角色来开发设计相关日常生活用品。

结合对以上50人的初步访谈结果,可概括出以下信息:

1)被调查者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现有的音像制品类、书籍类、文具用品类、公仔手办类、服装服饰类、生活用品类、食品饮品类、收藏品类、玩具类、饰品类周边产品并不满意论文怎么写。

2)对于从成人的自我消费心理需求出发,围绕成人喜爱的动画角色,开发个性、有创意、物有所值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数被调查者还是抱有非常感兴趣的态度。这对于发展《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生活类成人周边产品开了个好头,对后期设计研究将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3 角色定位及其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研究

3.1 前期准备阶段

3.1.1 动画角色的选择

首先,结合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鲜明的七个动画

主角,作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

喜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男一号动画角色,乐观向上、坚强可爱、宽容、乐于助人,是青青草原上最帅、最聪明、号称跑得最快的小羊,每次都能识破灰太狼的阴谋诡计,拯救羊族群的生命,从而成为羊氏部落的小英雄;

美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女一号动画角色市场营销论文,在羊村里最受羊羊们的欢迎,是大家跟风学习模仿的对象,不仅外表美,心灵也很美,同时,还是营养学家、美容师、模特儿、服装师,只要是与美有关的东西,她都非常精通。

沸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羊村里最健壮但同时也是最鲁莽的一只羊,对什么羊都看不顺眼,经常板着脸,弄出一副很酷的样子,对一些事情总是持反对意见,因而做出来的事经常令人啼笑皆非。

懒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青青草原上最懒的一只小肥羊,但因为比别人聪明,干活、读书都比别的羊快,所以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睡觉。他不爱运动,却聪明机智,而且临危不乱,总是一派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感觉。懒羊羊的处事方式和为人品质备受成年观众认同。

慢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羊村的村长和大肥羊学校校长兼老师,羊族部落中的最年长也是倍受尊敬的长者,博览群书,平时最爱搞些小发明和小创造,是个乌龙发明家。

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里反面人物的男一号动画角色,是狼族中贵族血统的新一任族长,同时也是青青草原最聪明却又最倒霉的角色。聪明自信、意志坚强、幽默搞笑、擅长发明、动手能力强、爱老婆胜过爱自己、为老婆花钱从不心疼、对老婆从一而终、从不藏私房钱、会做饭、会讨老婆欢心、典型的极品好男人,从而成为现代女白领们的新一代择偶标准;

红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反面人物的女一号动画角色,是灰太狼的老婆,有个性、有实力、有气魄;长的花容月貌,身材妖冶市场营销论文,打扮得豪华高贵;刁蛮泼辣,非常喜欢引发家庭暴力,习惯用平底锅来管理自己的老公;但内心深藏着女人的温柔和善良,尽管老公一直抓不到羊给她,但她还是对其不离不弃;同时,对自己的孩子更是百般疼爱,尽显慈祥的母爱[3]。

图1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七个主角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由于并非所有调查对象都喜爱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故本次大批量结构式问卷调查,先通过网上与实地的开放式访谈,访谈问题如下:

1.您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心观众吗?

2.您认识的人中,有非常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吗?

经过初步的调查与了解,总结出大概信息:在广州、深圳动漫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城市中,成年人受动画环境的耳濡目染,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年观众居多;在佛山,由于《喜羊羊与灰太狼》制作公司与佛山南海的联手打造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故其在该地段的宣传力度很大,吸引了不少成年人;而东莞,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部分的周边产品生产基地,这也从侧面宣传了该部电视动画片,从而给当地成人一个动画氛围。因此,本阶段就围绕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这四大城市,收集18-39岁年龄段的成年观众,收集过程主要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最后采用随机抽样[4]的方法,进行问卷发放。

为确保能够集中收集到更多《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年观众迷,本次收集阶段采取对调查对象进行个人隐私严格保密的承诺,共收集到成年观众共320人,其中:

广州—天河区,具有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颇有名气的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自考动漫班、诸多动漫培训机构和动漫公司。因此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110人;

深圳—南山区[5],聚集了多家知名动画公司,如制作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市场营销论文,还有迅猛发展的深圳大学动画系。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100人;

东莞—凤岗镇,国内外动画周边产品生产公司聚集地,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现有的一些周边产品,且接触该动画角色周边产品的成年人居多。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60人;

佛山—南海区[6],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造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中国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因而该公司在此区对该动画片的宣传力度相对最大。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50人论文怎么写。

3.2 问卷调查阶段

针对最具动漫氛围的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这四大城市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年观众迷,进行的问卷发放与收集情况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七大城市的问卷发放情况

城市

调查形式

有效问卷(份)

广州

实地调查

100

深圳

网上调查

95

东莞

网上调查

57

佛山

网上调查

48

3.3 统计分析阶段

3.3.1角色的定位

图2四大角色的被选数量

根据统计结果的显示可知: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的被选次数较多,被选数量分别为195人、33人、97人、275人(如图2所示)。其中,灰太狼由于自身的好男人形象,而拥有众多成年的忠实粉丝;其次是喜羊羊,勇敢聪明,而深得被调查者喜爱。这两个角色,恰是该部动画片的正面角色男一号与反面角色男一号,与动画片的片名《喜羊羊与灰太狼》非常吻合,也与本人的前期预想完全一致;懒羊羊市场营销论文,虽然又懒又爱吃,但由于他的聪明过人,还是有97位成年观众对其情有独钟;对于选择美羊羊的人数,则相对其他三个动画角色要少很多。由此,将研究范围定位于两个较有发展潜力的动画角色上:喜羊羊、灰太狼。

3.3.2角色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

根据已定位的动画角色:喜羊羊与灰太狼,来统计被调查者对于其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经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中的统计分析结果,加上问卷中收集到的开放式问题答案,不难看出,在个性张扬、创意十足、实用性强的产品前提下,还是有很多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年动画迷,愿意接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关动画角色生活用品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点缀单调乏味的枯燥生活和放松紧张的生活节奏。

表2 定位角色的潜在消费量

  喜羊羊

灰太狼

被选数量(人)

195

275

“想要”频数

156

219

潜在消费频率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博客;信息:交谈

近来博客越发热闹,先是令大家瞠目结舌的“艳照门”。再是二女舌战的“泼妇门”,又是发现韩寒博客链接的“博客门”,还有被网友戏称人格分裂的“门”。我们当然都相信,过些时日,一定还会出现多宗“××门”事件。我们当然也都发现,这些事件都有着同一个发源地——博客。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些事件有些“俗”.难与新闻业扯上关系,但是它们背后引发的激烈争论,不论是关于人性的、道德的,还是关于法律的、民族的。其宣传效果是不置可否的。传统的新闻业有着严格的把关人制度,信息的传播效果是有很强的约束力的。如果我们传统的新闻业的宣传效果是为了说教的话,那么博客的红火更进一步削弱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从前我们说互联网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那么博客则使信息传播从互动走向更加大众化的交谈,新闻业也从说教走向了交谈。

一、从信息的传播主体来看

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是谁?毫无疑问,是媒体本身.就算你觉得传统媒体太过时,那新媒体呢?那些门户网站传播的信息也是要经过层层把关的,长期是“精英话语”的主场。不可否认,BBS、MSN和ICQ是比博客更早兴的社会交流工具,有着与博客一样的信息传播主体平民化特征,是大众话语的代表。但是。与他们相比,博客的主体虚拟性要小得多。尤其在今年,网络系统升级后,博客实名的优势就更体现出来,于是引发了明星扮演粉丝匿名给自己留言的“门”事件。

同时,博客打破了BBS随意性太强的特点,在言论自由的形式下,传播个体的文化和观念。当然每位博主除了享受“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惬意外,还要为自己的“领地”负责,持一种“文责自负”的姿态,具有一定的文化约束力,这给博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前提。BBS的管理主要依赖于版主个人的理念来决定网民的帖文的命运.原则上还存在着把关人。不能达到真正自由的交谈。只有在自己做主的领地传播自己的观念才能实现交谈的第一步。正是博客把我们引向有自我约束力的、自由的交谈中。

博客出现后,有人不禁要质问:”究竟是谁给了计算机拥有者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我们暂且不从民主的角度去谈这个问题,因为民主是不可拦截的洪潮,小小的博客只是浪中一滴。由于博客的广泛参与性,具有传播者平民化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信息和保持自己观点的权利,在博客中人人都能够参与评论,博客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的主体。博客的这种特点正与交谈相吻合。“交谈”释义为:以谈话交换想法和意见。谈话当然没有“精英”和“大众”之分,谈话是平民化的,是人人都拥有的权利,是自己能够对谈话内容做主并对其负责的交流方式,不需要经过谁的同意。交谈是生命的基本需求,是人们去追求幸福的一部分,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二、从信息内容和信息传播方式来看

如今的许多年轻人认为电子邮件过时了。他们要么使用即时通讯,要么使用博客进行交流。既然是交谈,信息自然要是即时信息。说到即时信息。不止聊天工具ICQ、MSN是用即时信息进行交流.BBS和博客也可以通过传递即时信息进行交流.从而符合交谈的即时性,达到极好的互动效果。

交谈还具备“个人化”特征,交谈的过程是个体之间的交流。博客发表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个人化”的,它令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我的方式参与到整个传播中过程中来。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装扮博客,或是粘贴美文、图片,或是传递信息、发表观点,充分张扬个性。

年轻人喜欢博客。因为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拥有充分的自由,就像轻松的交谈一样,每个人都是作家,任何思想都可以充分的表达。正是这种表达的自由性使博客内容具有复杂性。由于博客不依赖传统“把关人”,少有硬性制约,因此博客文章无拘无束,内容丰富庞杂。一般在门户网站博客按内容分可分为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文化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无数类型。但是,由于充分张扬了个性,博主们表达情绪、感情都更加直接、自由和真实,因此.内容非常复杂、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交谈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信息传播方式,新闻业要走向交谈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信息传播方式。博客文化之所以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便在我国迅速盛行起来,引来网民的广泛参与,它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成为博主没有门槛,只要你会上网,认识汉字,花一分钟时间,就能轻松拥有博客了。

三、从信息的传播效果来看

从说教到交谈在传播方向上可以看成是从“点对面”的传播到“点对点”的传播。所谓说教.在新闻业就是“点到面”的单向传播。信息传播者把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传播给受众,受众只能单方面的接受信息,反馈效果不明显,这种信息传播自然是“说教”式的。博客与传统意义上的日记不同。

它的本质不是隐秘的、私人的,而是社会性的,不管它完全对公众开放或是仅对一小部分群体开放.因此,博客的信息传播可以是”点对点”的,更是”点对面”的.任何博客所发表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个人化的,但是当它被发表出来时就成了公众化的。著名的网络思想家戴维·温伯格就认为:博客以一种最个人化的内容实现了最公众化的形式。博客不是一个单纯的私人空间,它有交流和互动,有即时的反馈,其传播效果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就是名人开博的主要原因。

时值今日,没有人能否认博客巨大的传播效果。就拿四川地震时的“范跑跑”事件来说,它的产生、发展和结局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于人性、责任、权利和法律的大讨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如果没有博客,范美忠老师依旧是范美忠老师,没有人会叫他“范跑跑”:如果没有他在博客上言论,他的行为也只是灾难中各色人的代表,只会受到批评.而不会受到批判;如果没有博客中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就不可能引发全社会的思考。这只是个小小的例子而已,但博客巨大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

雅虎的JeremyZawodny说:“如果你想对一个问题产生共鸣的话,那么通过博客即可。”博客不仅给了纭纭大众一个展示自我、随意交谈的平台.博客所具有的交流功能和巨大的反馈机制是电子邮件那些非即时信息不能比拟的。博客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博客为全社会获取信息开辟了新的空间、为沟通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虽然博客也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事实上,任何文化都具有影响的双向性,何况刚刚兴起的博客。

交谈是带有社会性的,只有在博客这种交流工具出现之后.网络中的交谈的传播效果才打破了个体的局限,影响到全社会。

第9篇

关键词湖湘文化;新媒体;开放对策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全国区域文化中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在当前发展全域旅游的氛围中,湖南省以博物馆等传统人文文化形式的旅游相比较自然景观的旅游发展稍显不足。在美团点评集团的2017年“黄金周”旅游大数据显示:全国预订率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北京、西安、成都、重庆、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长沙、青岛,长沙排第九位,同时数据也显示,湖南省的最热门旅游目的地是张家界天门山景区,长沙仅仅作为部分游客的一个转停站。如何借着到湘旅游热,使得馆藏文物丰富,文物历史悠久的长沙市中的几所博物馆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知名度,又在倡导文化强国的当下,如何以本地的博物馆为契机提升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力,是值得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其中,新媒体作为提高传播力的有效载体,在很多同级博物馆中有广泛的应用,且其中不少都在发挥博物馆原有的当地文化教育机构作用之外,起到向其他地区宣传的作用。同时,如何更好的应用新媒体工具,也是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组就当前长沙湖湘文化场馆新媒体运营所调查得到的内容进行呈现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湖湘文化场馆新媒体建设现状及分析

博物馆对于一个地区发掘其文化资源内涵、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并提升文化开放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却因其公益性与地域性,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规划时常不被重视。当前,越来越多省市的博物馆利用良好的互联网宣传手段,以科普、记录片、文创产品的开发等模式吸引外地游客。在数字化变革的今天,博物馆与网络的频繁交互是不可回避的,在提高博物馆的可及性、提高用户体验、进行数据分析等方面,互联网系统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文化开放度,数字化技术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在全国的文化场馆都在升级的过程中,湖湘文化场馆在新媒体上的吸引程度似乎表现平平。对比于自然旅游的突出表现,例如今年暑期张家界玻璃栈桥修建开放之时形成的淡季旅游热,博物馆的众多特展似乎并不具有如此庞大的吸引游客的效应。首要原因是未能充分发掘自身的独特性,造成了旅游者的误解,认为这些博物馆不具有可看性,不值得列入行程之中。其次是新媒体的运用过于常规,内容单一,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线上的宣传往往也难以达到预期成效。表1为本研究小组对于长沙市部分博物馆的宣传窗口的相关数据统计。表1中,三座博物馆公众号的微信传播指数甚至低于长沙市某大学部分二级学院公众号,这一现象足以体现博物馆当前加强线上宣传的紧迫性。而长沙市博物馆的最高转发来源于对新展“殷商王后——妇好墓出土文物特展”的宣传,其中有不少转发者表示愿意利用周末来长沙看展,也从一个角度论证了在文化产业上的良好营销对于促进旅游是很有帮助的。在场馆建设中,单一的实物加介绍的展览方式也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博物馆需要寻求新的,更具互动性的展览方式。

2提升湖湘文化场馆的新媒体影响力建议

新媒体运用方面,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都为了推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以长沙市博物馆官方微信为例,微信推送内容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各项活动的预告宣传及记录;二是文物知识普及;三是志愿者召集。其中讲座、展览等活动预告推送,浏览量均达3000以上,为活动的宣传起到了最高效、最直接的帮助。为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传播度,我们试提出以下对策。1)转变思路,重视新媒体建设。博物馆仅作为公益文化机构存在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长久以来思维逐渐固化,长沙市内的几家博物馆对于新媒体宣传的重视普遍不足,这一点从组织结构的设置上就可见一斑:除湖南省博物馆设置信息中心以外,其他博物馆均未设置专门的网络宣传部门,而信息中心也并非纯粹的宣传口。而事实上,博物馆当前已具备了地域名片、文化旅游特色等除公益文化机构以外的职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重视并着手建设线上宣传,既是“互联网+”带动经济实体生命力的体现,也为做强跨区域旅游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2)建立优秀的运营团队。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博物馆而言,一个出色的网络运营团队需要由对文物等专业知识以及对项目的策划和管理都较为熟悉的复合型人才组成。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改善文化产业人才结构,适当引进区域外人才,是对其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新媒体的发展更迭极快,可联合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定期培训。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宣传工作的稳定以及防止特殊情况的发生,一般不建议进行运营外包。3)精心策划内容,学会制造大事件。犹如在水中投入一粒石子,信息源就是那块石子,一旦传播出来,就会激起一圈圈的波纹[1]。通过活动的策划来吸引粉丝往往是最具有成效性的。以长沙市博物馆最新特展“殷商往后——纪念殷墟考古九十周年-妇好墓出土文物特展”为例,推送中强调特展的唯一性,且创新性的使用了VR技术,360°模拟浏览地表到地底棺架的结构。在不到24小时推送浏览量已达到9600+。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可以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或是通过联合多家博物馆进行投票评选、问卷调查,评选出最具人气藏品,抽取幸运观众送出精致的小型仿藏品等,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2]。4)做好推送数据分析,包括用户属性、互动数据、渠道把控、活动分析等。用户属性统计包括用户性别、人数、省份、语言等信息,便于定位用户群体,奠定推送基础;互动数据包括分享、转发、评论、收藏等数据,利于判断粉丝的互动质量,制定推送计划,如月均推送数,文章类型分布等;通过渠道把控,包括关注用户通过什么渠道关注公众号,阅读图文的流量都来自哪些渠道等,便于公众号推广;菜单的设置便于突出展示内容,菜单的点击量反映出用户的喜好,并以此作为依据对菜单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加强点击量大的板块内容建设,做到重点突出。5)有目的,有侧重点地进行各项建设。网站可主打专业性与深度性,同时建设好中英网站。同时,官网也应注重国际性,在整体建设中注意多语言多频道,将展览、陈列、馆藏、学术研究、教育等信息归入,实现信息最大化[3]。例如湖南省博物馆的对国际博物馆界信息论文的翻译、博物馆知识的普及,都是值得借鉴的。微信微博等平台,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国内用户,其提供的信息应具备精准、简洁、更新迅速的特点。而官方开发的预约平台、实时讲解等应用程序,一般不需经常更新,进行定期维护以及高峰监控即可。6)加强跨界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面向人群固定,不追求短期的高流量而是需要长期有效的关注以形成自己的品牌。与之对应的,与其他领域进行合作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办法。例如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和杭州潜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制作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还有与各大文具品牌推出的文创产品等等,拓宽受众范围的同时,逐渐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品牌,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多元性。

3结束语

总之,博物馆作为人文旅游重要载体之一,承载了湖湘文化悠久的历史与精髓,其智慧建设离不开新媒体(微信、微博、官网)的高效运营。只有熟练的应用新媒体技术,采取更加智慧的博物馆建设管理方法,有效的实施湖湘文化的“走出去”战略,才能使湖湘文化在博物馆载体上更好的弘扬与发展,提升湖南省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扩大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黄璜.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属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6(9):261-262.

[2]贾学颖.新媒体(微信、微博)在博物馆公共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7):90-91.

第10篇

高校图书馆官方微博不同于普通微博,在话题选择和信息服务上要求更高,故而,高校图书馆微博有待深入研究。论文调查了国内45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以这些高校的图书馆官方微博内容为重点研究对象,寻求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为增强高校图书馆微博信息的使用率提供比较适用的建议。

1 高校图书馆微博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的提出

用户转发是微博信息能够快速传播的主要方式,这也是多数研究者的关注要点所在,从转发者行为角度去深入剖析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转发其实只是一个表象的存在,其内因在于信息的内容,只有内容受到大众的认可,并能够激发出用户的情感共鸣,转发者从内心接受的内容,那么用户才会自愿转发,信息才会得到快速、有效地传播。从调查结果看来,高校图书馆官方微博信息内容的字数通常在140字左右,并配备相应的图片及其他多媒体形式,以便为阅读者提供需求服务,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因此,信息来源、粉丝数量、展现形式、信息类型、转发者类型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

2 高校图书馆微博内容层面的影响效果分析

通过对这45所高校近两年(2015年1月1日零点至2016年12月31日24时)的微博内容进行调查研究,以统计到的25 269条信息为样本,样本的转发均值数为52次。从该样本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微博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将转发次数较高的信息样本正态化后得到了245条重要信息。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方法,将同一个因素包括的多种不同的微博信息进行分类研究。论文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微博信息内容对图书馆官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在此过程中,运用平均值和多重分析比较哪些因素影响程度更高,效果更明显。

2.1 运用方差分析内容层面上的影响因子

论文采用信息转发量进行研究,以信息类别、信息来源、展现形式、时段等为变量去研究,各因素的概率p值依次为0.000、0.000、0.041、0.938,如果α取为0.05,信息类别、信息来源、展现形式的概率p值较低,显著性并不明显,因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信息类别、信息来源以及展现形式这3个因素的整体平均值差异较大,这意味着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

笔者发现时段的概率p值要高于0.05,?@意味着时段这一因素的影响程度比较低。从多因素角度分析,信息类别、展现形式和信息来源这三者相互作用时,得出的p值均比显著性水平要低,这意味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突出,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图书馆官方微博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时段和其他因素进行组合时,并没有此种效果。通过上述分析,用户更加注重微博信息是何种类型、内容是如何体现、信息是否具有创造性,这些手段和方式更能够激发用户的情感,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而分析结果也显示了时段的影响程度较低。

2.2 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分析

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显著性影响因素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这些因素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是如何进行的,论文采用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效果下,这些显著性因素呈现出来的规律和差异进行研究。下面举例说明,在“信息类别”这一重要因素中,多种类别的概率p 值都要小于0.05,这意味着显著差异十分明显。再结合信息转发量的平均次数值,“发起互动”类的转发量最大,达到了186次,“发表评论”及“资源推荐”的转发量也较大,平均值分别为143次和138次。故而,如果官方微博的内容能引起用户共鸣,而且用户还可以参与进来,那么信息内容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转发者的兴趣,诸如如转发+@好友、发起投票等方式深受用户喜爱;如果高校图书馆官方微博一些热点问题或是推荐品质较高的文章时,转发者们也会积极参与进来,将这些重要信息传递分享给他人。

另外,从信息来源和展现形式这两个重要因素的不同均值进行分析,也可以验证上述结论,包含用户互动内容的微博信息转发量明显较大,诸如“多媒体形式”和含有“#”的 “话题形式”,这样的微博信息转发的均值次数分别高达189次和155 次;“纯文本”以及“扩展阅读”类型的微博转发次数仅有62次和81次,据此,能够激发用户积极性的微博信息具有较大转发性的可能,这样不仅使信息本身的价值得到体现,而且还加大了传播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原创性的信息关注度要远远高于转发的。

3 结论与建议

微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故而国内各高校纷纷顺应时代潮流,开办自己的官方微博,为用户提供服务质量更高的信息通道。其中,如何推进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是各高校图书馆促进文化服务和知识传播的攻关课题。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有如下建议。

3.1 切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内容

“发起互动”与“发表评论”对信息的传播具有较高的影响程度,而“资源推荐”这一因素的影响程度要小得多。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用户互动的环节,开展在线交流,利用现有的微博客户端,积极推进社交功能,用户的意见及评论需要重视、理解和分析,及时跟进微博信息,完善微博内容的形式,提高信息服务水平。高校微博还应该校园热点信息,及时做出含金量较高的论点,增大用户的关注程度。与此同时,官方微博还可以推出比较实用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新知识,进而将微博的社交功能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使官方微博成为“大众微博”。

第11篇

关键词:郭敬明;青春系列;流行机制

郭敬明作为青春文学作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一度在各大图书市场上掀起销售狂潮。郭敬明在连获第三、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为人所知,2003年,他又凭借小说《幻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后出版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也是持续的热销,《小时代1.0折纸时代》一上市就荣登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小时代3.0刺金时代》问世获得2012年图书销量榜单冠军。这一系列青春小说的热销使郭敬明成为了中国最富有和青春写作群中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家,2012年他荣获“福布斯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名,2014年获“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第27名。可以说郭敬明是近十年的“80后”青春文学作家中无可非议的领军人物。

郭敬明的青春系列小说历经十载,尽管引发的争议无数,依旧长盛不衰,阅读郭敬明的青春系列小说在青少年学生中几乎成为一种时尚。那么,是何种机制助推了郭敬明小说的流行风潮,本论文试通过阅读郭敬明的青春系列小说并结合时代背景、青少年的审美习惯和青春期心理,从当下的社会现状、作者及其青春系列小说文本等方面探讨郭敬明青春系列小说长盛不衰,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长期风靡的原因。

一、在出版改革与网络互动中热销

20世纪80年代以前,作家发表作品的要求比较严格,途径也比较单一,作家必须经过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查机制,才能在作协文联或出版社等机构或者部门办的杂志、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80年代以后,出版界开始改革,互联网开始普及,文学作品发表的门槛降低,途径增多,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也更加的广泛。我国改革开放前,作家出版作品的“门槛”很高,途径很单一,程序也很复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图书出版业开始经历重大的变革,出现了大量的民营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室、图书策划人,他们的出现降低了图书出版的“门槛”,丰富了图书出版的途径,简化了图书出版的程序,捧红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郭敬明和他的青春系列小说就是因为这些新的市场主体的操作才得以走红。

此后,郭敬明看到了图书出版市场的巨大潜力,创立了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全面参与策划,出版和销售自己的文学作品,致力于将自己的作品打造成畅销书。如果出版机制没有改革,“从图书内容到书号审批再到图书发行,都要根据行政命令进行运作,产供销则由国家全包全揽。”[1]那么,郭敬明就没有那么大的创作动力,他的小说也不可能那么流行。出版机制的改革促使文学作品的销量与作家的收益挂钩。2006年,他跟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打造了著名的青春文学杂志《最小说》,在《最小说》上宣传连载自己的作品,吸引了读者们的视线,经他主编的《最小说》也成了青春文学的领军杂志,为他登上文学富豪榜提供经济来源。

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阵地, “80后”的许多作家都会在网上连载自己的作品,在网上积累一定的点击率,受到出版社的关注后,他们才有签约出版作品的机会。孙睿的小说《草样年华》就是在新浪网上连载,在网络上有了很高的点击率后才有机会出版;安妮宝贝凭借小说《告别薇安》在网络上走红;九夜茴凭借网络小说《弟弟再爱我一次》一举成名。郭敬明青春系列小说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了互联网这一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他的《幻城》、《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等都能在网上找到网络版的电子书,拓宽了读者阅读的渠道,把更多的读者变成了他的忠实粉丝。郭敬明还把互联网作为宣传新作和跟读者交流的重要阵地。网络上有郭敬明的博客、微博、郭敬明吧、郭敬明中文网等多个为他度身定做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他的书迷们可以传递他的最新动态,了解他新书的进展,为他的作品做大范围的宣传,书迷们还可以跟他本人交流阅读体会,拉近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二、符合青少年的时尚审美

郭敬明青春系列小说的阅读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这一群体,当下的青少年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习惯。他们崇尚新奇,追求流行、新潮,另类和时尚;不欣赏那些内涵深刻的文学作品,反而对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更有兴趣;不注重气质的培养和学识积累,但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表形象和穿着打扮。郭敬明的青春系列小说属于通俗文学,小说中刻画的人物也多是俊男靓女,语言也显得新奇时尚,完全符合当下青少年的时尚审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对自己的外貌都无比在意,他们觉得自己的外貌是自我的象征,关系着他们在同龄人中的地位与尊严。青少年会把对外貌的在意带入到小说的阅读当中,这样他们的爱美之心就能在阅读中得到替代性的满足。郭敬明就在《小时代3.0刺金时代》的第二节中就这样说过:“谁不爱看勾心斗角、俊男美女、八卦满天飞的电视连续剧呢?”[2]纵观现在的青春文学市场,被广大青少年推崇的小说中的主角无一不是俊男靓女,如顾漫《何以笙箫默》中英俊不凡、高大挺拔的何以琛和阳光灿烂、天真爽朗的赵默笙;顾西爵《最美遇见你》中英俊清冷、文质彬彬的徐莫庭和学识渊博、安安静静的李安宁;《微微一笑很倾城》中清俊腹黑、各项全能的肖奈和明艳倾城、睿智开朗的贝微微。由此可见,俊男靓女的人物设定对小说流行的巨大影响力。

郭敬明的小说出现的人物也多是俊男靓女,他《幻城》中的卡索“眼睛里落满星光,他的脸上有寒风刻下的深深的轮廓,眉毛斜飞入鬓。他的头发在风中展开来如同光滑的丝缎”[3],樱空释“银白色的长发,英俊桀骜的面容,挺拔的身材,白衣如雪的幻术长袍”[4],梨落“美丽的如同最灿烂的樱花”。[5]《夏至未至》中的傅小司“是浅川最好看的一个男孩子,带着他人没有的干净,像是无论在拥挤的街道上走多少个小时灰尘都无法沾染到身上一样”,《小时代》中的南湘“整张脸完全不施粉黛,睫毛又软又长仿佛黑天鹅翅尖上的一根根细羽,她的嘴唇像清晨被露水浸泡后的粉红色花瓣,饱满欲滴,楚楚动人,她脸上那种与生俱来的柔光,永远让她像刚刚从淡墨的仕女图里走出来一样,眸子漆黑,牙齿皓白,充盈着一种被月光沐浴后的美”[6]这些简单的文字表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俊男靓女的世界。根据卡尔・罗杰斯的说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我’和‘现实我’,现实自我是个体在现实中获得的自我感觉,理想自我是对个体‘应当是’、‘必须是’等的自我概念[7]由于Α跋质滴摇钡墓分挑剔,青少年们为自己设计了完美的“理想我”,而郭敬明小说中俊男靓女的人物设定跟他们的“理想我”完全一致,看小说中的人物即是在看自己,大大增强了青少年读者阅读时的愉悦性,并加速了小说的广泛流行。

郭敬明有着惊人语言驾驭天赋,他的语言常常会让人觉得新奇,这符合青少年追求一切新鲜事物的审美习惯。首先,他的小说的题目就取的很新颖,如《悲伤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这些新颖的题目极容易勾起青少年们求知欲,青少年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看到这些小说的题目时就会想知道小说的具体内容。再有,他的小说中也总有新奇的语言出现,如他《幻城》中的景物描写:“那些参天古木已然有着遮天蔽日的绿阴,阳光从枝叶间碎片般地掉下来,掉进我白色晶莹的瞳孔里面。草地无边无际地温柔蔓延,离离的野花一直烧到天边……”[8]“离离的野花烧到天边”的表述就很新奇,按常理来说 “烧”不能形容野花开放,但是这样描述却更能表现出野花开放时的绚丽壮观、生机勃勃、成片开放的情景。再如《夏至未至》中的“你泼墨了墙角残缺的预言,于是就渲染出一个没有跌宕的夏天。”[9]“泼墨墙角残缺的预言”、“渲染出没有跌宕的夏天”这样的表述也十分的新潮,但这样的句子显得更富有诗意,青少年就算读者不理解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也能直观的感受到这句话的独特美感。

青少年们大多喜欢郭敬明的这种新鲜的语言表述,再加上学生自己也要写作,郭敬明的语言表述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范例――即可以运用一些非常规的词语搭配,形成富有诗意的句子,成为文章的亮点和得分点。他小说中的很多句子如“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以45度角仰望天空”、“天亮说晚安”等也成为了经典语录,被青少年们广为流传。

三、迎合市场多重身份

郭敬明从出版《幻城》成名至今,有了很高的成就,青春系列小说的出版使他成为了最具市场号召力的“80后”青春偶像派作家。而他不满足只有作家这一个身份,2006年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继《岛》系列之后,他又成为青春文学杂志《最小说》的主编;2008年签约天娱传媒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文学总监;2009年出任长江出版集团北京中心的副总编辑;2010年成立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12年将自己写的系列小说《小时代》改编成电影,自己担任电影《小时代》的导演和编剧。青春偶像派作家、文化商人、杂志主编等多种角色的塑造让郭敬明声名鹊起,也使更多的人关注他的青春系列小说,为其小说的流行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郭敬明作为一个偶像作家,注重对自己的偶像包装,有很高的出镜率。出写真,参加娱乐节目和访谈节目,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他“有着周杰伦那样的另类装束,有着周渝民的阳光亲切和可爱……长长的头发柔顺乖巧地垂了下来,是好看的黄色……”[10]郭敬明在自己博客、《最小说》杂志上都刊登了自己的写真,郭敬明还参加《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鲁豫有约》等多档娱乐和访谈节目吸引公众的视线,增加知名度。经过偶像作家这一形象的塑造,郭敬明的小说自然像歌手的专辑一样引众多青少年粉丝争相购买。

郭敬明在2006年创办了《最小说》杂志,后来又推出《最漫画》和《最幻想》等一系列衍生杂志。如今他创办的这类杂志已经成为青春文学期刊的领跑者。该类青春文学杂志能在文学杂志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郭敬明这个主编的出品和策划。他跟传统杂志的主编、编辑不同,传统杂志的主编往往退居幕后,只作为组织者、管理者而存在,本人一般不直接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而作为《最小说》、《最漫画》、《最幻想》主编的郭敬明却“既是该杂志的品牌,也是最主要作者和宣传推荐对象”,[11]他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和《小时代》就在《最小说》上连载,他本人的艺术照也经常出现在杂志的封面上,他的《主编手记》也大篇幅的刊登在杂志中。郭敬明凭借在青少年读者中的超高人气和杂志主编的身份,把该杂志作为增加自己知名度和宣传自己的青春系列小说的平台,为本人的出名和小说的流行创造条件。

近年来,郭敬明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种财富排行榜上,让我们意识到他已经不单单是“80后”偶像作家,还是个成功的文化商人。文化商人郭敬明独到的商业眼光和对文化市场大众流行的准确把握的为其青春系列小说的流行增加了筹码。

郭敬明有着非常独到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他在自己积聚了一定人气,拥有了大批的青少年粉丝后将《小时代》连载在自己创办的《最小说》杂志上,小说《小时代》的故事发展也引起了青少年的极大兴趣,使《最小说》杂志的销量远远超过了同类的出版物,也为《小时代》系列小说的热销打下了基础。2013年,郭敬明又利用自己的人气优势和小说的成功铺垫将系列小说《小时代》改编成了电影,创下了上亿的票房,小说《小时代》再次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作为上海最世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招揽了很多有潜质的年轻作家,将他们培养成风格各具特色的青春偶像作家,来迎合更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口味,使郭敬明旗下的青春系列小说一出版被青少年读者争相购买和传阅。

郭敬明生逢其时,利用当下时代的一切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天赋,把握了青少年的心理抒写了一部部让青少年趋之若鹜的青春系列小说,奠定了他在青春文学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婷:《郭敬明现象的出版传播学解读》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5.

[2]郭敬明:《小时代3.0刺金时代》,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57.

[3]郭敬明:《幻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21.

[4]郭敬明:《幻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11.

[5]郭敬明:《幻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191.

[6]郭敬明:《小时代3.0刺金时代》,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95.

[7]王翠萍:《青少年偶像崇拜偏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当代青年研究》,2005(3):22.

[8]郭敬明:《幻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9.

[9]郭敬明:《夏至未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39.

第12篇

2012年的情人节,《智慧女性》带你寻找中国真男人――这些男人身上具备的某些品质,也可能暗藏在你身边的普通男人身上,就看你怎么去发掘。

钟南山:真诚 可信

“非典”肆虐时,他依据事实发言,提出切实的治疗方案。“甲流”肆虐时,人们再次听到他对“甲流”数据的质疑。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他说某些代表“10分钟发言8分钟用来表功”;针对医改方案,领导说看病不贵不难,他批驳说这是医疗结构扭曲。2011年底,他评价:当前已到了“医学人文沦落”的境地。

他的理性精神、坦白态度,抚慰着人们的不安。每当出现公共卫生事件,大家最信服他的话――有人戏言:中国人从此患上了“钟南山依赖征”。

梁文道:宽厚 洞察

有人说他是社会批评家,有人说他是知名学者,但他只认同公共知识分子这一身份。

他推出的“茶杯中的风波”、“薇言大义”等品牌时评栏目,风靡港九至今不衰:他主持的“牛棚书院”、《E+E》杂志是香港文化推广、传播与研究的重镇

十余年来,他实践着“让文化回到民间”的社会责任,甚至邀小商贩来谈底层生活。他善于倾听、深刻观察,借助洞察之眼,引领民众去思考。

姜文:豪放 张扬

他的才华难以掩盖;他性格强烈,我行我素,坦然面对所有指责和非难。他说,希望用作品来反映生活,揭示灵魂,纵然为千夫指也在所不惜。

人们说他“个性、大胆、狂傲、霸气”,而他说:“我永远不会随波逐流,更不会迷失自己。我会坚定地走下去,哪怕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郎咸平:睿智 理性

他是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被列入2002、2003年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大多数世界通用的金融管理教科书也均引用他的论文。

2004年,他痛陈国有资产流失弊病。之后他在国内主持过“郎成平说”、“财经郎眼”、“解码财商”等节目,深受大众喜爱。

在反腐败、房地产、中国教育等焦点问题上,他都有全面深刻的解读、切合实际的建议。人们说,“懂经济的人不一定了解郎成平,但了解郎咸平的人一定懂经济”。他的精英范儿,让粉丝们深深着迷。

王健林:慈善 责任

他有两个最大特点:一是口气大,二是脑筋好。“吹牛”是有资本的,他打造的万达集团资产已超1000亿元。而在慈善方面,他也要当“老大”。22年来,他和万达集团,对社会各项慈善公益捐助超27亿元,四次获“中华慈善奖”。

他每天早上7点到公司,每周都加班,每年至少飞行一百次。他不再为了赚钱,而享受把企业做到最牛的快乐。“追求到这个快乐后,还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韩寒:自由 奔放

谁能想到,2000年这个扛着“80后叛逆代表”的牌子与全国对骂的小孩,多年后,会被称为新生代公共知识分子?而他的回答却是:因为没人和我打笔仗,才和整个社会玩。

之前,他还当过“问题”、“标志”、“斗士”……人们为他冠以不同名号,殊不知,他最本质的身份就是个人。他用最本源的天性去生活、说话,“我只是有机会活得正常一点”。他以孩子的天性,不经意地调戏、挑战着世界的规则,让人们看到男人身上的天性自然之美。

王克勤:勇敢 担当

他是2002年中国传媒杰出人物,2003年中国十大维权人物,2011年他又加盟《经济观察报》,建立了强大的调查报道团队,被称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

近年来,他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甘肃舟曲泥石流成因调查》等一系列深度调查。

仅2001年,在他笔下,被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有黑社会组织扬言,要出价500万元买他的人头,警方因此荷枪实弹进驻他家保卫安全。

王万青:仁爱 善良

1968年,王万青告别大上海的繁华,来到贫瘠的阿万仓草原,为藏族同胞治疗病痛,从此扎下了根。

当地乡卫生院只有四名员工,两间破土坯房,最值钱的医疗设备是血压计,夜晚靠煤油灯照明。办公桌做手术台,100瓦的灯泡加手电筒充当无影灯。

这样的困境中,他为全乡三千多人建立了门诊病历。他自学了放射、心电图、化验等技术,甚至学会了驾驶拖拉机,运送病人和药品。

他总结人生说:“我的幸福在于没有虚度年华,做了一点事情。”话语中的仁爱之心令人动容。

朱邦月:情深 重诺

他只是福建省晒口煤矿的一名普通工人。1967年,工友临终前,恳求他收养自己的儿子并迎娶他怀孕的残疾妻子。为照顾好母子三人,朱邦月放弃了生育的念头。

1985年,由于遗传,两个儿子先后患上与母亲同样的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从此,母子三人都瘫痪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