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3 07:01: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事故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发电厂;非同期;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320-02
某电厂一台装机容量为200MW发电机组在修复1号锅炉省煤器东侧漏泄后,在启机操作时,因运行人员操作失误,致使非同期合闸,同时1号主变B相绕组损坏,造成事故扩大,在1号主变故障的同时,2号机组跳闸,后果极其严重。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在操作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密切监视机组及表计变动情况;抓住机会稳、准地进行发电机的并列操作,确保待并发电机安全可靠地并入电网运行。下面我就对此次非同期合闸事故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及分析。
1 事故经过
11月9日1号机组准备起机。
06时1号锅炉点火。
08时50分汽轮机冲转。机组参数正常。
09时00分1号发电机开始升压,合上MK开关,合上DL3、DL4开关,定子电压15.75kv,转子电流700A,220kv母线带电压239 kv。其他各参数正常。
09时05分投入同期装置直流保险器,检查同期闭锁STA在闭锁位置,将同期方式切至自动,投入同期开关TTA,将同期装置复位,通知汽机投入同期允许,进行并网操作。监护人唱票“按下1号发电机组自动准同期启动QA按钮”,操作人边复诵边将光标点在操作端界面驱动级操作“合”按钮上,按下,监护人没有确认,操作人和监护人都没觉出错误,又将光标点在确人执行的按钮,驱动级操作“合”按钮上是2201开关传动试验用的, 2201开关合闸立即跳开。
同时,MK、DL3、DL4开关跳闸,1号主变本体压力释放阀喷油,值长命令停止起机操作。
保护动作情况:主变差动速断、发变组差动速断、主变比率差动、主变工频比率差动、主变轻瓦斯、重瓦斯、发电机过流I段保护动作,1、2号机故障录波器、网控1-4号录波器启动。经更换主变压器后,于11月25日13时09分1号发电机组整体启动并网成功,现带负荷200MW,主变压器和机组各项参数正常。
2 设备损坏情况
1号主变压器距上部铁扼500mm处B相绕组突出100 mm, 突出部分宽度200 mm,严重变形需返厂修复。事故停止机组运行388小时,少发电量7760万千瓦时,少供电量万7489亿千瓦时。变压器返厂后检查认定损坏,修复费用******万元。按合同修复时间******天。无其他设备损坏。
在1号主变故障的同时,2号机组跳闸,主变比率差动、发变组比率差动保护动作。其间锅炉1-4号捞碎渣机,3号除尘泵,6号空压机跳闸,机侧EH循环泵、2号内冷水泵、1、2号给水泵油泵、油净化器、1号轴抽风机、泥浆泵跳闸。判断保护误动作后,10时57分2号发电机与系统并列。
3 非同期并列事故原因
3.1 直接原因
(1)运行人员在操作端界面上操作错误,在使用自动准同期装置并网时,按操作票顺序,执行“复归1号发电机组自动准同期装置‘系统电压低闭锁’信号”后,应操作“1号发电机组自动准同期启动QA按钮”,实际按下的是2201开关合闸按钮,并且确认执行。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同期检定继电器TJJ接点绝缘不好,导致检定继电器接点经常处在导通状态,绝缘阻值为1.2 MΩ。能够导通合闸回路,当有合闸电源时能够使合闸接触器充分励磁,去合上2201开关,失去非同期闭锁的作用。是本次事故发生和扩大的主要原因。
3.2 根本原因
(1)操作中没有认真执行操作监护制,操作人在操作端界面上将光标指到要操作的位置,没有经过监护人的执行指令。在日常的管理中,发现过执行操作监护制不认真,在操作端界面操作节奏控制不规范的问题,但纠正的不够坚决。没有按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理念指导安全运行管理。
(2)操作端界面设计不够人性化,将不同结果的操作设在同一界面,而且密度较大,预选操作后提示不明显,在操作中容易选错位置造成误操作。没有做好通过完善技术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工作。
(3)设备维护不够,对于同期检定继电器这样重要和关键的设备,缺乏日常监督检查的技术措施,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使其在该起作用时失去功能。
3.3 扩大原因
3.3.1 2201开关第二次合闸原因是
DCS的合闸脉冲为2秒,同期检定继电器TJJ的接点1.2 MΩ导通,当按下“驱动级”2201合闸按钮后,合闸K2615接点接通,2201开关进行了合闸,合闸保持继电器HBJ励磁并保持。合闸后152ms变压器B绝缘击穿,发生单相接地,61ms跳开2201开关。在2201开关跳开之前,发电机被拉入同步,所以TJJ继电器的接点闭合,直到2201开关跳开。开关跳闸过程中,保护跳闸接点仍然在导通状态,则TBJ1动作,其接点去启动防跳继电器TBJV,TBJV励磁,其闭接点将合闸回路断开,直到开关跳开发电机灭磁失压相位摆开,使得TJJ接点断开, TJJ接点的1.2 MΩ电阻使TBJV继电器达不到动作电流值而失磁,其闭接点接通,HBJ再次励磁,进行了第二次合闸。经2次分合后,2201开关油压下降,开关禁止操作了,待开关压力正常之后,超过2秒DCS的合闸接点已经返回断开。
3.3.2 2号发电机组跳闸原因
在2201开关非同期合闸后2号发电机组跳闸,经与设备生产厂家共同分析,保护动作原因为1号机组非同期合闸时,引起2号主变高压侧电流出现非正常变化,产生差流,进入差动保护动作区,导致2号发变组保护装置中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发变组比率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4 采取的防范措施
(1)将原有BT-1B同期检定继电器进行更换同型号的新继电器,新增一块DT-13同期检定继电器,两块同期继电器的交流电压线圈并联,两接点串联后接入同期闭锁回路。在试验室进行继电器的动作值试验,两继电器动作值应相同。
(2)针对值班员责任心不强,对规程制度执行不严的现象,强化值班员责任心教育,通过对本次事故相关人员的处理,要全体人员进一步理解安全责任制的严肃性,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制度的执行,纠正操作态度不严肃的现象。针对部分值班员电气二次回路掌握不透,安排专业专工对重点电气二次回路及跨专业的盲点进行讲课。
(3)“驱动级”软手操在同期操作画面中,容易发生误操作,封闭“驱动级”软手操,拉合闸试验用硬手操完成。
(4)全员进行安全活动,讨论此次事故,吸取教训,组织对操作票制度学习和检查,安全活动讨论,深入现场检查落实成果,纠正存在的不符合现象,直至不折不扣地执行
(5)机组检修后应进行假同期试验,每次停机后要求对TJJ继电器的接点进行检查,从技术上检验同期装置及回路良好。
5 对同期并列及非同期并列分析
5.1 同期并列条件
准同期并列是将未投入系统的发电机加上励磁,并调节其电压和频率,在满足并列条件(即电压、频率、相位相同)时,将发电机投入系统,如果在理想情况下,使发电机的出口开关合闸,则在发电机定子回路中的环流将为零,这样不会产生电流和电磁力矩的冲击。
5.2 引起非同期并列的原因
当把启动中的发电机在相位、电压、频率与系统的相位、电压、频率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即不满足发电机并列条件时,由人为操作或借助自动装置将带励磁的发动机投入系统,这就叫非同步并列,而引非同期并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电压不等。
(2)电压相位不一致。
(3)频率不等。
(4)自动准同期并列时同期装置故障。
(5)自动准同期并列时操作人员未按操作票操作。
(6)手动并网时操作人员未按操作票操作。
(7)手动准同期并网时同步表故障。
(8)新安装或大修的机组投入运行前没有进行发电机相序检查和核相,有关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检修后没有核相。
(9)相关的表计指示不正确。
以上列举的任何一种情况而引起的非同期合闸所产生的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一定不能盲目地将发电机并入系统,一定在各级人员严格监护及回路、表计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并网操作,以免埋下严重的事故隐患。
6 结语
综上所述,非同步并列是发电厂电气操作的恶性事故之一。并列合闸瞬间,将发生巨大的电流冲击,使机组发生强烈振动,发出鸣音。最严重时可产生23至30倍额定电流的冲击,在此电流下产生的电动力和发热是发动机和所连设备(如断路器、变压器)不能承受的。它会造成发动机定子绕组变形、弯曲、绝缘崩裂、定子绕组并头套溶化,甚至将定子绕组烧毁等严重后果。若一台大型发动机发生此类事故,除本身的损坏外,该机和系统间产生的功率振荡,将危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期并列是一项极为严格的操作,任何小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非同期并列的严重后果,采用正确的同期设施及采取防非同期并列的闭锁措施,有效地避免非同期并列现象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工程是中石化**分公司今年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中石化年度重点工程,是**油田第一个**工程。同时也是我们**油建进入**油田施工以来最大的装置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对我们在**局开辟市场、创效益、赢信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油建为促进****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实现**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我做为基层一名安全监督员,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根本保障的意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3月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平稳运行。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们**油建施工的工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安全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并做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是狠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我对生产管理区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制订《岗位安全应知应会》,使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代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他们在完善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抓好“一岗一责制”和“安全承包制”的落实,加大检查与考核力度,对违章操作严考核、硬兑现,以严格的制度帮助职工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二是狠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桩一生产管理区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制订《岗位安全应知应会》,使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代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他们在完善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抓好“一岗一责制”和“安全承包制”的落实,加大检查与考核力度,对违章操作严考核、硬兑现,以严格的制度帮助职工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三是建立月度安全例会和事故查纠制度。他们不断拓宽安全管理思路,在坚持每天进行HSE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月度安全例会制度,总结一个月的安全管理工作,查找影响安全生产的瓶颈,群策群力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对出现的故障,建立事故查纠制度,严格按照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由事故主管或实施直接责任人对事故经过和原因进行剖析,形成事故分析报告。报告由责任人在职工培训课上进行详细讲解,切实起到警示和规范职工工作行为的作用。并针对油井经常出现的各项安全事故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事故案例分析,由专职安全员讲解分析报告,总结出事件教训,教育广大职工要以高度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四是做好防预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加强对安全的过程监控,他们以工艺流程为单元,以接转站、注水站主参数为预警点,以生产调度为中枢,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自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实施以来,提前发现突发问题49起,全部予以及时整改,确保了安全生产平稳运行。按照季节生产特点,完善《夏季三防工作预案》和《雨季生产预防措施》,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监察力度,使职工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突发性故障。同时,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贯彻禁令反三违、完善制度抓落实、排查隐患促安全”为主题的“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对抽油机、油水泵等400余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共查出安全隐患36项,目前已全部整改,为职工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环境。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局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组织和带领全局青工为确保运输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青工安全路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团组织保安全,正路风的生力军作用,促进全局运输安全和路风建设,实现青工安全路风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工安全路风工作是全局团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组织围绕中心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引导青工岗位成才的重要实践环节。
第三条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总要求是:坚持“围绕中心,抓住根本,突出特色,形成机制,建功育人”的指导思想,以提高青工素质为重点,以开展岗位创优活动为载体,以青工安全路风逐级包保责任制为手段,逐步形成全局团组织抓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机制,促进青工安全路风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四条工作目标:全面加强青工安全路风基础管理,建立完善青工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青工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基本稳定”,消灭青工责任行车险性事故,消灭青工路风事件,消灭青工责任火灾、爆炸事故,消灭青工因工责任伤亡事故;不断提高青工的整体素质,为全局的安全生产和路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条青工安全路风的工作对象是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职工,责任对象是28周岁(含28周岁)以下职工。
第二章职责和任务
第六条路局团委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并提出全局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意见,确定全局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指导性文件、办法,对站段团委抓青工安全路风工作实施检查考核。
第七条站段团委的职责主要是:依据本单位的特点,制定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掌握各项工作进度,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抓住关键人、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青工安全路风活动,活跃基层团支部工作,加强青年班组建设,全面落实上级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八条各级团组织的安全路风工作任务是:
1、紧扣安全路风主题,强化青工安全路风意识,加强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并解决影响青工安全和路风的不稳定因素,加强青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青工主人翁责任感,使青工思想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服务运输生产的实践中体现出来。
2、以提高青工职业技能、增强保安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工技能培训活动,建立青工培训机制,构建青工技术、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
3、积极推进“包、练、创、评、赛”管理模式。广泛开展青工包保优质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大练兵,创建“青”字号工程、推动青年班组建设,健全青工安全路风评价机制,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安全路风竞赛,充分发挥青年群体保安全、正路风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
4、不断提高团干部对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管理水平,抓好团干部的技术业务培训,团干部要主动了解掌握本单位的安全路风状况和生产组织情况。
5、与各级安监、路风工作部门加强协作,主动配合,优化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外部环境,完善青工安全路风工作保障体系。
第三章监督与考核
第九条在衡量站段团组织工作成效及评先选优时,安全路风工作具有否决权。凡发生青工责任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青工责任重工伤及以上事故,青工责任火灾及以上事故的团组织及其负责人,取消当年度先进团组织、优秀团干部的评先资格。
第十条路局团委与基层站段团组织签订包保责任状,站段团委与站段行政签订青工安全路风包保责任状,并实行风险抵押,制订措施,狠抓落实。
第十一条全局青工安全路风工作实行事故(事件)报告制度、统计分析制度、台帐管理制度、联系通报制度。
l、事故(事件)报告制度。
凡管内发生青工责任行车事故或路风事件,要于当日将有关情况迅速上报局团委,事故责任明确后,站段团委必须在三天内迅速上报《青工安全路风事故(件)情况报告表》(见附件),并将事故情况,事故分析,处理结果一并上报路局团委。
2、统计分析制度。
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加强青工安全路风工作的调查研究,加强对青工安全思想动态的掌握,每季度及时检查分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影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并根据检查情况写出分析报告。运输站段团委每季末月25日前向局团委上报《运输站段团员青年安全路风情况季度报表》,每半年上报《青工安全路风写实分析报告》(书面文字材料)。
3、台帐管理制度。
站段团委要建立青工安全路风综合台帐。要记录有关青工安全、路风天数;防止或发生事故(路风事件)情况和表彰奖励、处分处罚;开展安全路风教育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以备检查。
4、联系通报制度。
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同安监、路风部门的工作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对青工的安全路风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讨论处理青工责任行车事故或路风事件,团组织负责人要按时参加。
第十二条根据安全路风包保责任制,实行年度考核奖惩。对于青工安全路风工作发生问题的单位,局团委将给予通报批评;对于青工安全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奖牌(杯)。各单位团组织会同安全部门每年对青工安全路风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安全路风包保责任制给予奖罚兑现。
第十三条积极选树安全路风先进典型,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对防止行车事故、路风事件,重大质量事故的集体或个人,经站段团委申报,路局安监路风部门审定,路局团委将予以通报表扬、奖励。
第十四条对于在安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工,各级团组织要在推优入党、就学深造、晋级晋职等方面争取有利政策,为青工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十五条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青工,团组织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批评、帮助。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团员,团组织要视性质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团内处分。
第四章附则
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由于设备的先天不足,给设备后期的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不但不能保证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由于设备选型不当而造成设备不能使用,形成积压。机电设备管理分段、脱节。如煤矿设备的购置不管使用,使用单位不管维修,维修部门不管设备的更新改造。这种对设备多头分散的管理制度,违反了设备管理的规律性,从而造成了设备重复购置,积压浪费,适用性差,事故多,效率低下等情况。技术与经济分家,注重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如煤矿传统机电管理中,没有突出考核设备的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等技术指标。煤矿企业对购置设备及更新改造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检修不计成本,为满足工艺、技术和生产需要而争设备、争投资,盲目购置和引进,很少考虑设备经济效益等情况。造成设备积压,投资效益低下,技术难以进步,企业难以发展。因此,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只有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机电设备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测定,掌握技术状态,有计划安排设备检修和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等,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培训技术力量,提高维修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技术与原始记录档案,按国家规定逐级填报设备动态报表及事故分析报告,检查、处理因使用不当或违反规定而造成的设备及人身事故。矿井的机电事故不仅影响正常的生产,还直接危及到工人的生命安全。搞好机电设备的管理,特别是保证提升、通风、排水等大型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种采掘运输机械,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井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工作条件比较恶劣,更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井下工作面及巷道中的设备安放地点,要有可靠的支护,防止岩石垮落等损坏设备;硐室周围的围岩要坚固、稳定,设备安放地点应防止淋水、滴水等。此外,工作环境应当整齐清洁,具备的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及装设必要的防潮、防腐、防尘、防震等装置。三是创造合适的工作条件。在使用设备的时候,要讲科学性,要考虑机器设备由于设计结构的不同,都有各自的工作条件,应当严格根据技术条件,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设备。四是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设备所承担的负荷,应有一定的限制,长时期超负荷运转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但设备长期在空载或轻载下运转也不是很经济的。因此要考虑设备的合理负戴,充分发挥其效能。此外,应努力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这样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五是建立严格的制度。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设备的功率、速度、精度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生产的连续性、自动化水平及高生产率对设备的管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五定制”是我国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五定”的基础上,每台设备均应建立卡片,作为指导工作的技术文件。卡片上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六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和包机制。对单人操作,一班作业的设备,建立“专人专机制”;对于三班作业和几个人共同操作的设备,建立机长负责制。此外,在交接班时,应向下班交代设备的运转情况及发现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三班要做到包设备完好,包经济运转,包生产出勤,包电力和材料消耗,包环境清洁。包机制对调动包机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的使用设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庆年 李贡 单位:中国煤科院太原分院
[关键词]温度监测;供电设备;变电站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245-01
1 概述
电力设备一般在高电压和大电流状态下工作,部分设备缺陷可以导致设备部件的温度异常升高。如供电设备中存在导体压接连接和插接连接,若压接或插接不牢固,就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加,以致在大电流的作用下出现温度异常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又使得接触电阻进一步增大,因此造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甚至烧毁。根据国家电力安全事故分析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在变电站中的事故,40%是由高压电气设备过热而导致的,所以采用温度监测技术,不但能及时发现供电设备的温度异常现象,同时对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设备测温的手段主要有示温蜡片、红外测温仪、红外成像仪、光纤测温、无线测温等等。对于110kV电压等级的供电设备通常位于室外设备构架上,而设备构架一般较高,超出了红外线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而且测量还受到阳光的影响,测量不太精确;而示温蜡片在室外使用时同时受阳光和灰尘污染的影响极易失效;采用光纤测温时光纤外层防污闪能力较差,爬电距离较短等等原因,在110kV电压等级的供电设备上使用时安全性差;使用热成像仪测温时不能够实时的在线测温,而在关键部位与薄弱部位使用无线测温装置,并配合热成像仪,便能较全面的监测室外设备的温升情况。
2 温度无线监测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1)温度无线监测系统的组成
(1)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每一个需要温度监测的节点上都安装一个无线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每隔设定的时间便会自动测量温度,并将测得的数据利用无线信号发送输出,而每一个无线温度传感器是具有唯一的编号(ID号),实际使用时需要进行分配,并记录每一个传感器的安装地点,与其唯一的编号一起存入配置文件中。
(2)温度监测通信终端。自动接收无线温度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在收到测温工作站的读取命令后,把收到的数据上传至测温工作站,由于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无线传输距离理论上可以是几百米,实际上只有几十米,而每个测温通信终端只能管理一组无线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ID号需要事先配置好,并保存到终端存储器中。
(3)工作站。测温工作站是一台工控计算机,在该计算机上安装运行专门的软件,用来定时循环地读取通信终端中收集来的数据,并保存在本地硬盘中。一个高压配电室只需要设立一个测温工作站,在工作站工控机中增加RS485通信接口板,其输出与各测温通信终端进行有线连接。
(4)管理中心:测温管理中心为一套专用的测温管理软件,可以连接到任意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它可用来接收测温工作站发出的异常报警、查询、统计、趋势分析、打印本系统测量的全部数据等等。
2) 温度无线监测系统软件功能
(1) 数据的采集:利用无线温度传感器来采集需测量的温度,比如开关柜内的触头、母线的连接点等,无线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需测量温度的位置,实时地、全天候地采集设备被测点运行中的温度数据。
(2)数据的保存:在测温工作站计算机中可以保存每个测温点的每一次所测得的温度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保存长达10年以上。
(3) 数据的显示功能:传输到工作站计算机中的温度数据,会被实时地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列表所显示的内容包括实测温度、报警信息、探头情况(长时间没有信号输出)等等。
(4)历史数据的查询:数据可以保存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通过此软件可以随时查询每一个探头所测得的历史数据,数据不但可以以列表的形式输出、同时也可以以曲线的形式显示出来,另外还可以三相同时显示出来,以便于观察三相运行时的温度是否平衡。
(5)异常分析的功能:通常一个系统的测温点多达成百上千个,如果靠人工逐个测温点去查找到底是哪一个测温点发生报警或者故障相当困难,管理中心能够自动扫描每一个传感器探头的数据,及时提取温度超限或存在故障的测温点,以列表的形式的显示,从而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6)趋势自动分析功能:由于从发热到发生故障是一个缓慢地变化过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预知异常发热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的温度告警,并进行自动趋势预测。
(7)打印功能:由值班员每天对异常分析报告进行打印,每周对趋势分析报告进行打印,由主管负责人审核签字后进行存档,同时这些分析报告还可以做为设备检修与维护的依据。
3) 温度无线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
该监测系统的成功运行是电力设备测温方式的一次改革,与传统的示温蜡片、红外测温等其它方法相比来说,不但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还具有以下特点:
(1)实时性:温度采集的时间间隔可以按秒来设定,以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从而为设备检修、生产调度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2)系统性:可以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融为一体,扩充现有的系统功能,实现数据的共享、便捷管理。
(3)安全性:没有任何的连接导线,大大地方便了安装与维护,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广泛性:该系统既可以用于的设备上,又可以用于柜内的设备上;既可以用在电力设备上,又能用在大多需要在线测温的领域。
(5)高效益:使用该系统后,不但可以节约购置昂贵的测温仪;又可以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
【关键词】火灾 排查 对策
近年来,各类火灾事故频发,重特大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触目惊心,每一份火灾事故分析报告,总能披露出火灾事故发生前,火灾隐患受到的漠视和人们的消极应对。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探索建立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构筑真正有效的安全平台,有效遏制火灾事故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火灾隐患的特点
1、隐蔽性。火灾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一时不可明见的灾祸。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显现出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一些人一时看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的成熟,隐患逐渐演化为火情。
2、危害性。火灾隐患是事故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火灾隐患难以彻底消除,恶性火灾随时都会发生,火灾的危害就是火灾隐患危害性的直接体现,无数血的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3、随意性。火灾隐患的存在呈多样化,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也就是说,火灾隐患随处可能以不同形态而存在;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安全状态下也会产生不易发现的隐患,也就是说,火灾隐患随时可能以不同形态而存在。
4、重复性。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于没有严格地按“排查不到位的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的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的不放过”的原则来处理,只要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等因素未改变,同一隐患就会重复发生。
二、排除火灾隐患的难关
隐患险于明火,即是火灾隐患和火灾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今天的火灾隐患很有可能就是明天或后天的火灾,而今天的火灾就源于昨天的火灾隐患。火灾隐患的存在,是引发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一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可明明知道火灾隐患的存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却又不愿意整治,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先天性”隐患,即消防技术规范(包括各种专业技术规范)颁布实施前形成的重大火灾隐患。二是有些人看不到隐患“立即排除”和“限期排除”的区别,看不到“立即排除”和“边生产边排除”的区别,甚至把“带病运转”视为正常状态,消防意识差,对消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火灾隐患。三是个别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却擅自被投入使用的“首长工程”、“形象工程”直接形成了隐患。四是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不愿意花钱整治。随着市场转轨,部分单位陷入困境,无力加大消防投入,对现有隐患缺乏整改资金,造成隐患久拖未改、久拖难改。“短期行为”使一些单位看不到火灾隐患对单位生产和人身安全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有些单位常常是“带病作业”,直到出了事故。五是对事故责任追究不力。从表面上看,80%以上的火灾是违章用火、用电、用油等人为因素所致,但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期的消防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政府或检察机关对造成火灾隐患的单位和法人惩处不严,违法成本低,造成火灾外部因素得不到有效遏制。现实生活中,在处理火灾时,很多情况下是由当地政府“兜底包揽”赔偿责任,直接责任人除了被追究刑事责任外,绝大多数没有真正承担起对事故的经济赔偿责任。这就使一些生产单位有恃无恐,对存在的隐患不是积极整改,而是采取拖、推的办法。隐患整治不彻底医治,就会使小病酿成大病。
三、建立“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的必要性
以前建立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有效控制生产事故后果蔓延,减少事故损失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预备措施,但不是火灾的预防措施,因而有其局限性;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在火灾事故发生前有任何响应,对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有效降低事故率难以发挥其效能。应当知道,隐患是不会自动消失的,一旦火灾事故爆发,隐患存活期的终止,人们对火灾隐患的任何作为都为之晚矣,无法避免火灾生产事故的发生,无法挽回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而倘若在发现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就积极作为,立即排除,便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以较小的安全投入省去高昂的事故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润最大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隐患的存在时间长短不一,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时间长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在发现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及时排除,消灭事故赖以生存的基础,方能使安全状态得以巩固并持续下去。如果我们把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督工作的切入点提前,即从生产事故发生后提前到发现事故隐患后,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事故尚未发生时,就通过一系列整改工作,对事故隐患进行排除,积极消除不安全因素,改善安全条件,截断由隐患向事故演变的途径,那么,生产事故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其难以爆发,这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情况大不一样。“事故隐患立即排除制度”则是经常启动、实施而避免“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预防性措施,是我们贯彻落实《消防法》的具体体现,是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惟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使我们的火灾监督检查工作真正从被动转为主动,才能使我们从少伤亡向无伤亡转变。
四、建立“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
建立“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的指导思想是:有效落实上级各部门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条例,科学预防、及时处理火灾事故,确保集体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单位秩序的正常、有序。
(二)“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的落实
仅有“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是不够的,有如纸上谈兵;惟有对其经常性实施才能收到实效,要在务实上见功夫。“火灾隐患立即排除制度”的实施,应在发现火灾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启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任何犹豫和拖延都不利于火灾隐患的尽快排除;否则,一旦火灾事故恶性发作,带给我们的只能是惨痛的损失,无奈的事故成本和法院的判决书只能惩戒生产事故的违法责任人,再深刻的事故报告,再多的伤残补助、抚恤金和民事赔偿也无法挽回无辜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三)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
他们的做法是:首先,一个工程要上马,各项安全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就是说,你想隐瞒执法部门先天性留下隐患就开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就保证了企业上马后很少会为整治隐患一类事情劳神;其次,存在隐患,限你按期整改,到时候你没改,由此酿成火灾,除了追究法律责任外,还罚你个“倾家荡产”,巨大的经济代价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让火灾隐患无处藏身,就要学习外国的一些治理经验。这就是执法要严,治理要狠,打击要准。不管什么人,什么单位,只要违法,坚决处理,决不手软,不给隐患滋生留下任何“温床”。
让我们在《消防法》的法律框架内忠实履行法定义务,面对现实,着眼于火灾隐患的立即排除,从根本上遏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多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事,积极主动构筑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放心的安全生产平台,为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安全保障效能。
企业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大大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同时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为建设企业文化创造环境,有力地保障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企业文化关系企业的习俗和礼仪,虽然仅仅是习俗和礼仪,但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
企业文化建设如果能够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共同的价值观念便可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便会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如此,职工服从安全生产管理便会自觉自愿,而且会形成一种抵制违章、反对违纪、安全生产的合力。这样就达到一种真正意义的管理的最高境界――“自主管理”,也就是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职工对企业的真挚感情加上实际行动,企业便会长盛不衰。
相反如果没有企业文化建设,或者企业文化建设形同虚设,企业靠制度约束人,制度又是人为造出来的,制度的创建者与制度的执行者利益不同,立场不同,领导与职工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中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领导之间相互怀疑,就会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互相间为权与利争夺,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根本顾不上企业的生死,这样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也会是形同虚设,因为没有人会把心思放在学习和工作上,企业的管理装备没有人真正去把关,培训也是应付差事,安全生产管理只会是一团糟,这样的企业只能是越治越乱,越管越松,最终必亡。
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实施者是人,被管理者是人、物、环境。物与环境都是人创造与使用的,所以被管理者的实质也是人。安全生产管理是否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让管理者用心去管,被管理者用心接受管理,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由于目标一致,可以形成共识,和谐相处。人心齐,泰山移,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在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下得以解决,安全生产管理就会变得很轻松很愉快了,甚至根本不需要什么处罚了,大家自觉自愿地管理着,而且自觉自愿地接受着管理,一旦有了管理的漏洞,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会积极进行补救,这样一种环境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很轻松的。这也是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可以滋生出来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环境。
反过来看一看事故多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每一起恶性事故最终的事故分析报告中都有一个共性的原因:“安全生产管理混乱”。这一现象值得深思,即便是一个管理极度混乱的企业他们的规章制度也会是非常健全的,但是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不代表安全管理有序。制度是写出来的,而安全生产管理是做出来的,写到的不一定能做到,做到的也不一定就写出来。写出来的都是人能看到的,做到的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至少是外行人看不到。
最近全国煤炭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而且恶性事故频发,经常能够使国人震惊。笔者认为,在关注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更应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煤炭生产企业以及高危行业的企业,应该真正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一个强大的基础,并且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欧洲的天气似乎没有在1月迅速走出恶劣,“欧洲之星”依旧往返于英吉利与欧洲大陆之间,公司所说的那些影响列车运行的条件不知哪天还会让列车停在海底隧道中。缺少对事故原因的认真分析,将大大损伤“欧洲之星”的信誉。欧洲的严厉舆论,可能比让“欧洲之星”瘫痪在海底隧道的恶劣天气更加严酷几分。
“事情发生后,大人和孩子
一样害怕”
2009年入冬以来,欧洲特大寒潮让人感受到了几分意外。不过,和经常晚点的欧洲其他列车不同,基本上还算正点的“欧洲之星”,连续几次瘫痪在海底隧道中,让欧洲感到了更多的意外。
12月18日,由于天气暴冷,“欧洲之星”的4列列车几乎同时在英吉利海峡隧道因动力系统故障而停驶,2000多名旅客被困海底隧道达10小时以上,数万旅客行程被耽误。19日又有两列列车在隧道抛锚,随后公司宣布停运。负责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运营的欧洲隧道集团的一名发言人19日说,4列列车同时被困海底隧道的情况极其罕见,海底隧道运营15年来首次发生此类事故。
没有亲身经历事故,只是从电视画面上看新闻的人,不会有切身感受。一名带着两个孩子回家的英国女子说:“事情发生后,大人和孩子一样害怕。有些人惊慌失措,还有些人哮喘发作。有的孩子开始呕吐,有些孩子则尿湿了裤子。”
不过,处理事故的人,经验是否充足暂且不提,英国女子看到的情形是:“在整个令人揪心的过程中,列车工作人员根本不闻不问,不传递外界消息,没有安抚性的举动和话语,没有让乘客自我保护的建议。”
并不是女人胆小,爱抱怨。一名年轻的男乘客说:“到了半夜水忽然没有了,而食品也不是每人能够分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早晨6点。在此期间乘务人员公布的消息混乱不堪,一开始说,两小时后隧道就能重新开通,不一会又说隧道全部关闭,搞得人心惶惶。”
前车之鉴,视若无睹
显然事故发生后公司处置不力,使旅客感到愤怒和不满。公司需要在安抚乘客的同时,给出一个原因分析结果来。
对于事故原因,“欧洲之星”的英国总裁理查德・布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为欧洲气温骤降,并持续降雪,导致一些细微的雪粉冲进了列车的发动机中。而当“欧洲之星”从低于零摄氏度的法国北部平原驶入英吉利海底隧道24摄氏度的环境后,雪粉带来的湿气凝为水滴后渗入了发动机内部的电路之中,导致列车电力和能源系统出现故障。
这种分析外行听起来有几分说服力。2003年1月31日,一列“欧洲之星”列车从寒冷的户外驶进温暖的隧道后,因水气进入电子系统而抛锚。
不过,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种解释。法国籍欧盟议会议员多米尼克・鲍迪斯也是被困者之一,被救出隧道后他就发表声明:“作为一名欧洲议员,我要求欧盟交通部委员成立特别调查团,严查这一严重事故。在隧道内同时出现多辆抛锚列车,这是‘欧洲之星’的懒散所致,让人愤慨。”其实从2003年到2009年,6年时间公司竟然未对如此大的事故进行分析。光从“懒散”方面谴责之,是因为议员先生不太想刨根问底罢了。
在“欧洲之星”的官方网站和Twitter上,人们普遍认为“欧洲之星”公司正在遭受一场公关危机,他们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及时将信息提供给受困乘客,同时救援行动显得相当缓慢。
在救援上的相互推诿
技术上的分析人们还可能因为专业的不同,听不明白,但是出了事没有快速的救援体制,这是有目共睹的。
对此,“欧洲之星”公司媒体部负责人莱斯利・丽塔莱克表示,“欧洲之星”有自己的苦衷:“由于事故发生在隧道内,救援被困列车是隧道所有者欧洲隧道公司的责任,我们无能为力。”丽塔莱克推脱说,“欧洲之星”只是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运营商“欧洲隧道集团”的客户,根据两者约定,隧道内的救援行动由隧道公司负责,这就让“欧洲之星”的拯救行动变得相对复杂。
很快,欧洲隧道公司的新闻发言人约翰・基弗反驳了丽塔莱克:“在整个事件中,欧洲隧道公司是唯一的救援者,是我们拯救了被困海底隧道中的人们,让他们再次回到英国的土地之上。”
12月21日,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召见“欧洲之星”公司主席兼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主席纪尧姆・佩皮。萨科齐说,停运事件“对乘客来说不可接受,不能再发生”。而当天法国政府与“欧洲之星”公司均宣布,对列车停运事件展开独立调查。
事故依旧接二连三
在独立调查结果出来之前,12月22日上午8时,一趟搭载着750名乘客的“欧洲之星”高速列车再次驶出巴黎车站。停运3天后,“欧洲之星”部分恢复了运营。但这场由“欧洲之星”引发的欧洲交通危机并没有就此平复。
2010年1月8日,“欧洲之星”列车再次受到寒潮影响而无法正常运行。“欧洲之星”客运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当天表示,往返于巴黎和伦敦之间的一半列车都被取消。这位发言人当天对媒体说,由于天气情况十分复杂,气温始终徘徊在零下9到零下15摄氏度之间,因此公司决定从即日起对列车的流量进行限制,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本月10日。8日当天,有一半的“欧洲之星”列车都被取消。该发言人还建议没有要事的乘客推迟或取消行程,并表示公司将全额退还票款;而对于那些坚持出行的旅客,公司将尽量把他们安置在下一班次的“欧洲之星”列车上。
何时能够让“欧洲之星”平安放心地穿梭于欧洲大陆与英伦三岛之间?欧洲人在问。但在地球气候越发紊乱的今天,在还没有拿到事故分析报告的时候,似乎谁也不能给出答案。
“欧洲之星”高速列车(Euro Star)是欧洲首列国际列车,它的设计是针对一项著名的工程:英吉利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底隧道从1987年7月动工,历经7年时间,终于在1994年5月正式通车)。它穿越英吉利海底隧道并把伦敦、巴黎和布鲁塞尔三个首都连接起来,欧洲人首次可以从英国搭乘火车快速到达欧洲大陆。设计者们更大限度地提高了“欧洲之星”的载客量,使一列“欧洲之星”可以达到2架大型波音客机的载客量,而且旅途舒适便捷,使乘客不用再忍受搭乘飞机的诸多不便。
【关键词】高铁施工;架桥机;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U23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这也对铁路桥梁施工起重运输设备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求其朝着重型化、高质量、高效率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铁路架桥机的发展
第一台架桥机的起步始于20世纪40年代悬臂式铁路架桥机的研制和使用。经过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国产架桥机不仅架设的预制梁跨度不断增大,而且吊重与结构形式也得到不断改进,克服了国产架桥机稳定性差、质量不可靠、体形庞大的缺点。架桥机市场逐渐形成,专业的架桥机械制造商应运而生。21世纪初以来,涉足32 m/900 t级架桥机研发制造的就有中铁、中铁建等多家工程局、中铁科工、中铁武桥重工等,还有秦皇岛天业通联、郑州大方、郑州华中建机、北京万桥、陕建机械、中交上海港机重工、中交西筑、开封宏达、邯郸机械、太重等一大批企业,石铁大、西南交大、西安交大、同济等院校。目前,国内工程项目大部分已成功地应用了国产架桥机,并且部分制造厂商的架桥机已进入国际市场。
三、高速铁路架桥机技术发展趋势
1、以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使架桥机控制实现集中化、自动化、智能化。架桥机控制系统可进行系统自检和模拟运行;系统将能够提供更多参数设置、良好的人机操作界而;视频监测技术应用,使操作观察更便捷;操作环境大为改善等等。
2、采用先进的传感分析技术,传感检测系统可实现整机、吊梁小车、导梁的运动数据检测;架桥机关键部位和各支腿受力检测;车体平衡状态检测;工作环境如温度、风速检测。数据分析系统收集检测数据,能够提供架桥机状态分析报告和警示信息。
3、更为完备的安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设置安全检测传感器和报警系统,发生安全信息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断相应的电机,强制制动停机,确保安全第一。
四、架桥机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1、人为原因
几乎每次事故都无一例外地包含着人为因素。实际上,若下属工程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铁路路基施工规范》修筑好路基,保证其质量而不留事故隐患;若铺架单位严格按照《铁路架桥机架梁规则》施工,则不会发生倾覆事故。但现在有些施工企业职工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差,且有一部分单位领导抓制度落实不够,乱指挥,不按标准化施工生产。有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为图快、图省事而违章作业,把一些必要的工序或安全措施予以省略,如压道次数不够甚至根本不压道,明知路基质量不行还侥幸通过等。由于铺轨数量是铁道部掌握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衡量铁路建设进度的主要统计指标,施工组织设计时留给铺架单位的铺架工期本来很紧张,而在施工中路基施工单位、桥隧施工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拖工期,而总工期不变甚至有时还提前,则留给铺架单位的铺架时间更短。在此情况下,铺架单位不得不为赶进度而昼夜加班,使职工身心疲乏;为赶工期而图快图省事不按规则施工,使铺轨后的线路质量差,而给架桥机通过时留下事故隐患;架桥机架桥时施工人员为赶工期往往省略有关安全措施,这样发生事故的机率便大大增加。
2、路基及线路原因
路基和线路质量差是导致架桥机倾覆的主要原因。在新线和既有线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路基隐患,如墓穴、弧石坑、局部回填、抛填大石块或冻土块、积水浸泡、有暗流从路基一面渗流到另一面等情况。其中每一种情况都曾发生在一次至两次架桥机倾覆事故。特别是桥台与桥头填土之间常有夯填不实情况,往往是事故多发地段。线路质量差,如曲线地段外轨超高过大导致机身倾斜而引起倾覆事故,线路坡度不平顺导致架桥机溜滑也易引起其前倾。
3、架桥机自身原因
悬臂式架桥机需吊着梁片通过桥头路基对位,走行时重心很高,且轴重很大,极易发生倾覆。现在主要使用的单梁式或双梁式架桥机,虽比悬臂式先进许多,但其结构仍不太合理,如机体长、自重大、轴重大、重心仍较高,而且本身没有防护装置,一旦发现架桥机倾斜后,毫无办法,只能眼看着其倾覆。
4、设备维护保养不善
架桥机属于大型复杂设备,且作业工序多,其中每一部件或工序出现问题由于架桥机某个关键部位运转失灵或某个关键工序操作失误导致架桥机倾覆的事故也是存在的。如某单位一架桥机由于平时维护保养不善,2号车刹车不灵,致使运梁的2号车与主机发生相撞事故,主机随即脱轨前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五、高铁施工中安全应用架桥机的相关技术和管理对策
1、安全组装技术
大型架桥机组装位置要经过严格筛选,周边不可有妨碍其移动的障碍物,依次进行测量放线,横移轨道安装,主梁及联系框架拼装,前后支腿安装,安装天车液压机电气系统等,完成组装后再进行提梁门架安装,要以假设两长度为依据,对提梁架之间的中心距离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在组装完毕之后,正式作业之前要进行试吊运行。
2、架桥机使用制度与细则
在架桥机的使用过程的管理中,要明确岗位责任制,实行定机、定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制度,要求操作人员要求相对稳定;对于架桥机的操作人员要求:有证上岗;坚守岗位,确保机械正常运行;做好交接班记录与运转使用记录;正确使用机械,并按规定进行保养,做到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在机械的材料配件方面要求:机械用燃油、油、脂必须按规定牌号数量加注,保证其清洁,无水、灰尘等杂质;物设部根据两大机技术状况编制合理的配(备)件计划。
3、维护、保养、检修管理
架桥队机长和操作人员需每天将架桥机的技术状况反映至物设部,作为下达维修、保养计划和工作安排的依据。根据这些依据,物设部每月应制一份当月的定架桥机维修与保养计划,并同当月施工计划一同下达到施工队。同时物设部技术人员应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架桥机的运行状况,了解机械的技术性能,做好维修保养配件、材料的准备工作。当机械出现故障时,架桥队应立即组织维修班和操作人员对故障进行诊断处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对于架桥机应每制停机一天作保养,并对保养作详细的记录,其记录内容一般要包括:检查运动部位的连接和情况,液压系统,全机清洁,减速机的密封检查和维护,发电机组、电气系统的检查。
4、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大型高架桥应用的其他注意事项
大多数架桥机操作室是位于主梁一边的三角形桁架中,这样会导致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视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难以及时脱险,因此,在进行大型架桥机组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装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此外,在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大型架桥机操作过程规程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在实践中严格予以执行&在组织培训时,一方面要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实际应用能力也不容忽视&对于高速铁路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必须熟练掌握!铁路架桥机架梁规则",并注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之前出现的铁路施工过程中大型架桥机应用过程中所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要严格执行培训考核制度,只有培训合格经过考核的人员才颁发上岗证,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六、结束语
可见,我国目前对铁路桥梁施工中运输设备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为了保障大型架桥机设备应用的安全性,尽最大可能和努力避免由于大型架桥机所导致的安全事故,需要我们建立并执行科学的大型架桥机操作方案,并在实践工作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怀祥.吕宝华.淮公锁.铁路架桥机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J].劳动保护.2001(11):68-69.
收稿日期:2012-10-2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课题(2010-JKGHAG-0331)
作者简介:党玲博(1978-),女,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木与结构工程研究,(E-mail)。
摘要:结合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标准的学习和多年工程教学体会,分析了本科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用工程案例构建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力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和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力学课程;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51-04 黄河科技学院属民办本科,其定位为“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这与中国正在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制度实质是统一的。通过对专业论证标准的学习与多年力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大学课程及培养方案应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教育和职业要求的角度去设置,而课程及其实现过程要保证达到职业准备的要求[1]。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符合职业要求,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构建也要体现职业准备的需要。
一、本科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与后续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工程实践脱节,不注重工程实际应用等问题。现行力学教学模式,教师侧重围绕课本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力学理论严格而完整,注重基本理论及解题方法、技巧的讲授,忽视基本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2-3],涉及工程应用问题的例题和习题少,没有设专章或专节介绍工程技术应用。教材和教学中,对许多计算题往往忽略了力学模型的原型,只给出了计算简图或计算模型,导致力学教学出现学生会做现成力学题,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的情况。其根本问题就是缺少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力学模型的训练[4]。教材和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理论和实验教学与具体工程实际问题还存在相当的“距离”[5]。
力学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研究对象为工程实际中的简化结构,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工程实际问题,其实质就是从工程实践来,再回到工程实际中去。而目前的教学脱离了工程背景,脱离了工程实践,使力学课程的理论显得空洞[6]。加之,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力学知识认识不清,目标不明确。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定理公式多,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在力学教学中,将工程引入课堂[7],引入教学和教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有帮助,也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应用案例教学法与民办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大学基础力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职业准备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工程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8] 。
(一)搜集和选编案例
设计案例是实施力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题。好的案例不仅来源于工程实践,而且还能恰当地与力学理论结合。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笔者已经搜集并开发了一套典型的力学教学案例。比如:对于考虑摩擦时平衡问题求解,引入案例《自行车前进的秘密》[9];从1990年D市某厂四楼会议室屋顶棚五榀梭形轻型钢屋架连同屋面突然倒塌事故[10]开发了压杆稳定案例;从主次梁支承关系颠倒引发事故中开发了超静定梁的刚度及其应用案例等。
1.案例1:压杆稳定问题
1990年2月16日下午4时20分,D市某厂四楼会议室屋顶棚五榀梭形轻型钢屋架连同屋面突然倒塌。当时305人正在室内开会,造成42人死亡,179人受伤的特大事故,经济损失430多万。该会议室南北宽14.4 m,东西长21.6 m,建筑面积324 m2,采用砖墙承重、梭形轻型钢屋架、预制空心屋面板和卷材防水屋面。如图1-2,给出该会议室的建筑剖面图及屋架示意图。事故发生时,会议室顶棚先后发出响声,顶棚中部偏北方向出现锅底形下凸,几秒后屋顶全部倒塌。此后的4个月时间,厂方经现场观察,验算分析,屋架结构试验,并根据市调查组现场勘查报告和有关原始资料,提交了事故分析报告。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第三榀屋架北端两个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断裂导致腹杆失稳是屋架塌落事故的主要原因。
提示:屋架为一空间桁架,上弦杆为压杆,下弦杆为拉杆,腹杆可能为拉杆,也可能为压杆,而14号腹杆是受压腹杆。
图1 某厂四楼会议室剖面图及屋架示意图
问题:为什么两个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断裂导致腹杆失稳?
分析:当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不断裂时,焊缝腹杆有矩形箍支撑时,腹杆失稳后的变形类似“S”型;当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断裂时,焊缝腹杆没有矩形箍支撑,腹杆失稳后的变形类似“C”型,压杆长度增大,由欧拉公式知,失稳荷载大幅度降低。
图2 14号腹杆失稳分析
2.案例2:超静定结构中梁的刚度及其应用问题
某乡镇商店,商店上层为办公室及职工单身宿舍,一层为营业大厅。上部4层用砖墙隔为小间,底层由L1及L2梁支承隔墙及楼盖荷载。L1为纵向大梁,长39.6 m,L2为开间梁,长6.6 m,如图3。
图3
问题:试确定L1梁和L2梁的支承关系(主、次梁),并绘制L2梁的计算简图。
分析: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各杆相对刚度有关,相对刚度大的杆件承担的内力大,如图4(c)、(d)、(e)。
图4
教学实践证明:引入工程案例,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主动性增强,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懂得了这些力学知识在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职业教育,职业准备,提升了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的力学素养和工程素质。但必须注意案例的科学性,实际工程中的项目相当复杂,牵涉相关领域的方方面面,如果直接将工程实例套用力学教学,不易执行,且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很少,学生很难适应[1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或者提炼合适的案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实际工程是一种隐性知识,教学案例是一种显性知识,怎样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科学地将案例从工程实际中剥离出来,创建出适合教学的案例,是当前案例教学的重点[12]。研究认为,一个科学的教学案例应来源于实际工程,与力学概念密切相联系,具有高度的启发性。
(二)分析案例
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思考、分组讨论、交换资料,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主动发言,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同时倾听别人的分析和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从中吸取并综合出更完善的思路。教师也必须积极参与发言,以适时适度的启发和点拨,导出与案例相关的结论,使案例讨论不偏不离,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
(三)总结和评价案例
教师在总结和评价案例时,要力求宏观与微观并重,褒扬与贬抑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首先对整个案例分析讨论进行系统性总结:(1)课堂参与情况、讨论气氛评价;(2)指明案例分析讨论已解决的问题、达成的共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释疑;(3)结合力学基本理论原理、对学生争论的焦点,有创造性的见解,言之有理的分析,有争议的观点等进行简要说明;(4)教师要站在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有启迪的结论或建议,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5)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全班学生撰写一个比较详细的案例书面报告[13]。
三、案例教学的优势
实践证明,在力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工作情境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学业与专业、事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以将力学的学习与后续专业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力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点”,通过工程案例连成“线”,再通过工程实践连接成“面”;可以密切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联系,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工程伦理观。案例教学法为解决传统力学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工程实践脱节等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加强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锻炼,实现了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双需求。
四、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问题
在工科力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并不是抛弃原有的理论教学,两者不冲突,不矛盾,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融合问题,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对力学课程中一些重要的、核心的、应用性强的内容,精选案例。在教学中,先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理解透彻后,再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力学理论回归工程实践,最后通过案例总结、评述和案例书面报告,升华学生对力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建立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工程意识,培养其工程素养。
(二)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力学教学要回归到工程实践,这对力学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力学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经验和宽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力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深入分析不同工程类专业的工程师对力学内容的职业要求,以及力学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对力学教学内容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去思维和创新,使学生享受课程带来的乐趣,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工程师和技术师。
(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力学课程时,一般都缺乏专业知识,对工程现场了解不多,因此,应用案例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现场照片,图片或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工程实践,而不能单靠语言进行描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案例教学的生动性,进一步增强力学案例教学的效果。
五、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制度正在工程教育类专业中掀起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大潮,这场教学改革是一个巨大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力学教学回归工程实践,实质就是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由“科学范式”改革为“工程范式”,其实质在于典型力学教学案例的开发、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用工程案例构建力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这项工程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工程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工科的教育回归工程增添一份生机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姜红道.从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看力学课程的教学与教改[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8.
[2]叶志明.加强对国外力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研究[EB/OL]http:///jxyj_6053/20070822/t20070822_250281.shtml,2007-08-22.
[3]银英姿,刘香,田金亮.浅谈普通高校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32-334.
[4]胡玲玲.浅谈工程实例在力学课程教学中得运用[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5-157.
[5]廖力,马少鹏,等.结构设计大赛的探索与实践 [J].力学与工程应用,2010(13):295-298.
[6]刘建忠.在力学教学中贯彻创新教育的思考[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163.
[7]李剑敏.俞亚新.材料力学教学改革初探[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7-229.
[8]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9]张文利.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4):67-68.
[10]江见鲸,王元清,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温俊琴.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过程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8):22-24.
[12]喻晓今.借船出海,推陈出新——力学在培养工程型人才中的地位与作用[J].南航教育学报,1994(3):13-18.
[13]陈文东,许琼华.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 96-97.
Developing typical cases and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on basic
mechanics of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DANG Lingbo, WU Yanping
(The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63, P. R. China)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 高级应用功能 研究
1 引言
智能电网即对普通电网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现今我国智能电网的的重要节点。在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智能变电站当中,已经对简单的应用功能进行了实现,而高级功能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成为了未来实现数字、智能变电站区分的一项重要特征。
2 区域电网协同功能
2.1 区域化网络保护
该项保护功能即通过电流、电压开关量信息的运用,在做好主机应用管理的情况下保护好目标区域的电网元件。在该功能中,能够有效实现后备保护,且能够借助电网网络信息判断空间点信息,以此对后备保护的选择性进行实现,以此在实现保护动作时间缩短的基础上减少故障切除范围。
2.2 区域电网智能控制调节
在该功能当中,即将电网变电站电压以及无功调压设备都放置在电压调节系统当中,以此能够按照整体策略实现控制,能够在区域范围当中更好的调节无功自动优化。对于该项功能,其正是单站AVQC的整合,能够在区域当中的AVQC功能进行实现。在以该功能应用情况下,则能够根据调度系统下发电压无功控制,不仅是对系统服务调度的良好实现,也能够在该基础上为后续区域级别优化控制以及经济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2.3 分布式电源协同互动
在分布式电源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未来智能电站中科学实现分布式电源数据传递,在同大用户联系的情况下更好的协调电网区域功能以及控制。而对于外部接入电源情况,通过信息之间的不断交互则能够做好运行状态监视,则能够调在调整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接入分布式电源。而对于城市当中较大的客户,则可以通过该方式做好目标用户电能质量情况的监测,在实现客户所需信息传送的基础上更好的支持电力交易活动开展,进而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
3 内部控制功能
3.1 站域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当中,具有全景数据一体化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中,其通过站内通信网的应用采集基础数据,不同功能都统一建立在该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当中。通过通过该平台的建立,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实现共享信息提供,以此为全站的控制功能实现提供科学条件。
3.2 站域保护
在该保护中,通过信息之间的共享结合系统运行状态,能够以更为全面的方式保护站内一次设备。具体功能方面,有分布式能源接入保护、保护定值修改、定值声程以及统一定值保护等。在智能变电站中,其站域保护功能以及控制功能都能够以一体化方式实现。
4 辅助管理功能
4.1 一体化五防
在现今工作开展中,主要模式有以下两种:
4.1.1 为普通特征五防
该方式中,充分运用了监控系统平台,在实现编码锁、计算机通信技术结合的情况下引入监控操作规则。同时,其也根据系统运行需求做好软件以及硬件方面的结合以及投入,更好的实现五防功能,能够有效避免操作当中误操作的发生;
4.1.2 为在线式一体化五防
即在操作当中不适用五防锁具闭锁,由I/O测空装置实现操作闭锁。
4.2 顺序控制
该功能即是通过自动化系统操作命令的应用,根据五防闭锁规则以及提前制定操作逻辑根据规则完成隔离开关以及断路器相关操作,最终实现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在该种情况下,则能够有效实现电站设备从运行、热冷备用到检修不同状态的科学转换。
4.3 设备状态可视化
智能变电站由保护测控设备、合并单元以及站控 层设备组成,具有SMV、MMS以及GOOSE三个网络。网络坚强性的存在,能够实现电站运行可靠性的确定,虽然从冗余角度看来,其将对双网双配置进行较好实现,但如果网络发生故障问题,很可能因此对电站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而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则能够通过网络心跳报文、光电信号以及异常节点的监视实现状态组合以及逻辑判断,更好的实现软硬件故障区分,在此基础上判断故障是否具有可恢复性,进而为检修人员异常情况的处理提供科学方向。
4.4 智能告警
在告警功能中,将在建立逻辑模型、变电站推理的基础上细化告警性高,在不同类别中,都将以分页的方式分类告警信号,如COS以及装置自检等。根据告警级别,则可以将其分为预告、告知以及事故几种类别。通过电站运行状态的推理分析,则能够对单、多告警时间实现科学的推理判断以及建议。
4.5 故障信息综合决策
该系统即是在故障以及事故情况对系统故障信息的数据挖掘,在对设备运行信息、装置定值信息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故障信息的综合诊断,且能够以明了、简洁方式的应用显示故障分析结果。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为检修人员实现事故分析报告提供,在实现事故处理预案给出的基础上更为准确、顺序的确定事故发生原因,并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做好需要采取措施的制定,以此为后续工作的分析提供关键数据信息。
5 结束语
智能电网是现今电力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在上文中,我们对智能化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智能变电站运行当中,要做好关键功能的把握,通过该功能的科学应用保障电网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振国,吴杰.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66-66.
[2]张绿洲.浅析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及其不足[J].技术与市场,2013(08):111-112.
[3]郭荣荣.智能化变电站方面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77-78.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贯彻实施安全措施。
二、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主要责任,并负责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性的业务指导,定期不定期对分包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监督落实整改。
三、几个分包单位联合施工时,应由总包单位统一领导,组织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总包单位必须给分包单位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分包单位进场前,总包单位必须与其签订安全生产劳动合同。在现场施工中,如分包单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总包单位有权对其停工整顿。
五、责任目标:年度无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内,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实现安全生产合格达标率100%,优良率80%以上,年度安全报监率100%,安全评估率100%,安全监管人员配备率100%,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和转换岗位安全教育率100%。
分包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要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规定、指示和总包单位的“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实现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
二、配备专(兼)职安全人员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并赋予布置、检查、落实整改措施权,有停工和越级上报权,有奖罚权,充分发挥专(兼)职安全员的作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要经常性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使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章守纪,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搞好自我防护。
四、要编制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制定分部分项安全技术措施,按工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合理组织施工,不冒险蛮干,做到不安全不施工。
五、要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总包单位一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认真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贯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六、必须参加总包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结合分包单位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七、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负责,除及时向总包单位报告外,按“三不放过”原则查清原因,追究责任,采取防范措施,按上级和总包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责任目标:年度无安全事故发生,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和转换岗位安全教育率100%,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100%,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为0。
生产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同时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二、检查生产进度时,要同时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负责进行调度,并转告有关科室。
三、生产调度中发现重大隐患,要及时进行调度指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四、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考虑施工设备的装载能力,防止超负荷作业。
五、在指导施工生产过程中,当进度、质量、安全三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六、责任目标:监督并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100%,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监督落实安全管理科安全检查每个工地每周不少于1次,年度安全大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安全检查落实整改率100%,年度无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内,管理人员、工人安全教育达到100%,确保单项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针对性。
施工技术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负责进行安全生产的技术研究工作,有计划地解决安全生产技术上的重大问题。
二、负责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措施项目的工艺设计和审查,解决生产施工中有关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三、参与安全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规程的制定和审查。
四、编制或修订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条件要求。
五、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试制,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工作中,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应尽量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六、负责组织制订新产品,新工艺的安全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规程,在试生产前,要妥善采取各项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七、责任目标:确保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年度安全技术难题解决率100%,公司各项规程、施工方案等适用率100%。
材料设备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制定并实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
二、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必须齐全有效,防护到位,4.5KV及其以上的机械设备必须安装随机按钮开关。
三、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罩,机体安装牢固,场地平整,电机外壳接好保护接零。
四、严禁机械设备运转中维修保养或使机械设备带病运转,所有机械设备必须达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五、监督检查机械设备的专人操作和安全规程措施的落实。
六、对各种机械设备电机必须有防雨防潮措施。
七、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必须有安装单位、设备科、安全科以及工地负责人、安全员联合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合格后方准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禁止使用。
八、安全防护用品购置必须有合格证、备案证,及其他相关必需证件。
九、工程开工前,必须把安全防护用品和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列入购料计划,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提前供应。
十、负责对破旧、老化的安全防护用品的更新换代工作。
十一、对完成工序撤下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及时回收,妥善保管。
十二、责任目标:确保施工现场劳保用品合格率100%,执行劳保用品报废制度,对已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劳保用品报废率100%,机械设备完好率100%,对已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报废率100%,确保公司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确保购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合格率100%。
安全管理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协助领导组织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令、方针和政策。
二、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三、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对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四、经常进行以抓点带面的形式对现场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存在特别紧急的不安全因素,有权指令先行停止施工,并且立即通知有关责任人整改。
五、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六、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检查、监督基层单位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新工人的上岗前培训。
七、指导基层专(兼)职安全员工作。
八、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发放和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九、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并督促按期执行。
十、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执行防止职业中毒的措施。
十一、督促有关部门搞好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工作。
十二、责任目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100%,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安全检查每个工地每周不少于1次,年度安全大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安全检查落实整改率100%,确保年度无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内,管理人员、工人安全教育必须达到100%,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针对性,施工用电达到部颁标准,“三宝”、“四口”防护达标,各种脚手架搭设达标,施工机具防护齐全有效,模板工程达到部颁标准,塔吊达到部颁标准。
质量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贯彻实施国家、省、市颁布的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
二、组织工程质量检查,负责公司的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三、组织质量工作会议,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四、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指导,督促基层单位,抓好工程质量。
五、制定并实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目标和规则。
六、配合总工程师进行质量事故分析,及时写出分析报告和处理意见。
七、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就。
八、搞好施工管理、技术培训。
九、责任目标:确保工程资料完备率100%,施工技术难题解决率100%,确保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
劳资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对新入场人员包括病假超过六个月的复工人员、实习培训人员,要及时与安全部门联系,搞好安全教育,对未经教育或教育不合格者,不准分配上岗。
二、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做好体检工作,分配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症和女工保护的规定。
三、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注意劳逸结合。
四、未经培训的普通工不得替代技术工,学徒在没有老师指导下不得安全独立操作。
五、特种作业和要害部位操作人员的安排,应相对稳定。
六、在调整劳动组织、制订奖励制度等各项技术措施时,应将安全生产列入考核条件之一,促进 安全生产。
七、参加劳动鉴定工作,会同工会等有关部门做好伤亡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八、参与重大的工伤、生产、设备、火警等事故的调查分析,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负责办理。
九、责任目标:确保新工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年度体检率100%,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安全生产教育率100%,持证上岗率100%。
库房安全管理责任制
为了严格仓库物资的保管制度,加强对库存物资的防火、防盗、防汛、防潮、防腐烂、变质等管理工作,使库存物资达到布局合理,存放整齐,特制定本责任制。
一、严格遵守物资入库验收制度,对入库的物资要按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做到认真检查。
二、严格物资保管制度,对库存物资做到布局合理,存放整齐,要达到标记明确、对号入座、摆设分层码跺、整洁美观、对易燃、易爆、易潮、易腐烂及剧毒危险物品应存放专用仓库中或隔离存放,定期检查,做到勤检查、勤整理、勤清点、勤保养。
三、存放爆炸物品的仓库不得同时存放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和其他物品,并不得超过规定的储存数量。
四、存放爆炸物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禁止使用油灯、蜡烛和其他明火照明,不准把火种、易燃物品等容易引起爆炸的物品和铁器带入仓库,严禁在仓库内住宿、开会或加工火药,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仓库,收存和发放爆炸物品必须建立严格的收发登记制度。
五、对仓库内存放化学危险品应遵守以下规定:
1、仓库与四周建筑物必须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不准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2、仓库内严禁烟火,并禁止携带火种和发生火花的行为。在明显的地点应有警告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