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学科论文

基础学科论文

时间:2022-07-23 06:3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学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学科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结果表明: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的观点已达成一致。

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卢元镇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2003版)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 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莫定了资料基础。

1.2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学科性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003版认为,“其学科性质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具有综合研究的性质,具体来说,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

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①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③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2. 2研究对象。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还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2003版《体育社会学》中清晰地阐述:“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综上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

2. 3研究内容。我们对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1990版、2003版本中清楚的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3个共性的方面,①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②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③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等方面。

由于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也很关键。体育运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体育运动中的阶层差异是什么、不同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活动者的阶层差别及其程度如何等。

西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我国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时空及文化差异。随着进一步广泛的交流和发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具有多元化、包容性和普适性。

2. 4框架结构。3个版本《体育社会学》分别有13、 15,20章组成,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我们对其章节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体育社会学》有一些共同之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随着10多年的社会及体育学科发展,《体育社会学》自身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社区体育、妇女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及体育社会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被纳人到《体育社会学》体系中来。

应该来说,《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是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受其指导而建构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自身也不断的增加新质,特别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体育现象和问题领域。此外,《体育社会学》的框架结构也受特定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不同文化土壤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切就决定了《体育社会学》目前的多元化发展。但从相关研究来看,我们仍可发现其中的类似内容,如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及性质、体育的社会问题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3. 1本文通过比较国内3版本(体育社会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找出有关学科发展中的相同及相异观点。

3. 2(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看法。

第2篇

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

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

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

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

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

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

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

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

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

在自然科学学科中,上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2)。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

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

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

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

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

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

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

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表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

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7

2526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

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

其他

26

124

102

1384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2。

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20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9个学科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4)。

表4 2001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

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

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

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

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

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

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

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

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

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

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

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

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

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

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

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

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

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

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个学科进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3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8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5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

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

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

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

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

计算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

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

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

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

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

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

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

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

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

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0.78198 15

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

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3462 17

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

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

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9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3名的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7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

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

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

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7)。

表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

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

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

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

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相当差距。

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

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广东、陕西

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

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38

229

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

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

其他

9

8

3

25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

在医药科学领域6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10)。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4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

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

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6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6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

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

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

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

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

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表12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

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

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

其他

139

125

第3篇

摘要:目前的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评价体系以及基础文化课被边缘化,原因是忽视了基础文化课的作用,而神化了专业的作用。因此需要领导者转变办学理念,提升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边缘化;人文素质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02-011.文化基础课的含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基础文化课作出了准确的界定,他说文化基础课是"职业学校中基础文化的通称。各学校根据不同培养目标的需要分别设置,旨在使学生具备基本文化素养,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我们之所以认为它是一个非常精准的界定,是因为清晰地阐明了文化基础课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作为文化基础学科的范围也是如此。基础学科的范围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等发展了涵盖社交礼仪、哲学、职业生涯规划、法律基础知识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学科的必将发生变化。

2.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现状

2.1文化基础课设置边缘化。文化基础课在专业课与实习实验的缝隙中艰难地生存,因为课时少,难以进行系统化教学。授课的内容要为专业课和实习实验服务,彻底底弱化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每一门都有其自身的体系,而现实强迫你必须打乱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不能实现学科的价值。由于加大专业课、实训课的课时,专业教师出现了比较大的缺口,这样生于的文化课教师摇身一变就成为专业教师了。如美术教师转行改教机械制图,这种做法是弱化文化基础,同时也保证不了专业的教学质量。

2.2评价体系边缘化。为了参加全国的技能大赛,学校从数控专业和机械抽调到车间进行专项参加实训,不参加文化课的学习。按照学校规定,必须给予及格以上的成绩,这是反复向学生说明专业课比文化基础课重要,文化基础课可以不学习,但专业课必须得学。如果30名学生组成的班级,有10多名学生参加实训,再有几个病事假的,在班级里上课的不到20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

3.基础文化课的作用

基础文化课具有专业课无法取代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的素质包括人素质和科学素质,而人文素质是人格形成的灵魂。卢梭说认为:"教育是把人塑造成为能在社会中承担社会责任,又有自己的个性。即是塑造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卢梭的观点是对"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最好诠释。蒙田认为:"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使学生养成完美的判断力的目的"这也是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就是要把基础文化课放在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

4.提高文化基础课地位的措施

4.1转变办学理念。职业培训是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要求就业和在职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与职业培训进行比较,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全面素质提高。有些职业学校把职业教育当成职业培训来办,一味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从而完全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职业学校只围绕某一个上岗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来组织教学内容,有意或无意地降低学历证书的"含金量",把职业职业教育混同于职业培训,不但否定了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而且使职业学校丧失生命力。黄炎培认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教育',只能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

4.2正确处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时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地加大了专业课的砝码。其实,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都是为发展个体的综合能力服务的,它们之间也是一种双向服务的关系。专业课以文化课为基础,文化课的知识在专业课中得到深化。文化课为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专业课对文化课的建设提出具体的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课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课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

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相互融通与统一构建,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因此,在课程选择时不能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特殊而过分重视专业课教育,忽视文化课教育,应使两类课程相互协调互补。在我们正确认识文化基础课在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必须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4.3制定灵活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味就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办法,改变现有的考核方式,实行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适当结合。实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各项的开展。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不仅是为专业技术理论学习提供扎实的文化基础;而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专业岗位变更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储备。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2]马芳.《论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4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8036

国内刊号:11-3499/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5篇

关键字:双语教学;国际化;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7

处在国际化社会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不断的新挑战,以双语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处理能力及国际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借鉴原版外语教材,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医药学作为社会前沿科学,要求研究者具有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因此,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当今医药院校的主要目标。近年,全国各医药院校的双语教学工作也在积极的探索中。我校与中国药科大学的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分析等多门专业课程均开展了双语教学,而基础学科的双语教学工作仍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药学(日语)专业是我校的拳头专业之一,学生在经过1年的日语学习之后普遍能够达到国际日语能力测试2级以上的日语水平。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毕业后从事药学专业领域的研究或到日本进一步深造。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因此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课程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双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此我们对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验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创设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本科基础课双语课程。

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

借鉴原版日文教材,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与学生未来发展及需要相关的应用性知识。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如增加日文输入法的使用、日文医药科技文献检索、学术报告与学术论文模版的应用等有特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与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很好的融合,紧密结合药学技术发展现状,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外语获取药学前沿知识的能力。

课件制作

使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直观清晰的日语教学课件,使学生能够从图片和动画中逐步理解课程内容,进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对课件中出现的日文专业词汇,难懂词汇加以中文注释,并以章节为单位,总结成中日对照词汇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日文课件的内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改革

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消除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顾虑和畏惧,在教学过程中,摈弃单一的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采用阶梯式与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程的初期阶段主要在提问,互动等教学环节使用日语,而在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讲解时使用中文,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现有的日语能力很快的融入到双语教学环境中,增强学生在课堂使用日语的自信心。

在课程中期阶段逐步扩大外语教学比例,从简单的提问互动过渡到案例讲解,操作过程演示等环节,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实践过程中逐步理解并掌握所讲授的日文教学内容,更好的适应双语教学环境。

在学期中后期阶段,学生已逐渐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时将教学中的外语比例进一步扩大,只有教学难点和难于理解的专业术语部分采用配合中文讲解的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真正融入双语教学环境中。

教学手段改革

创建个性化双语网络学习交流平台

创建《大学计算机基础》中日双语教学网,提供日文课件在线学习,日文在线交流,最新日文信息技术知识下载,以及学生日文PPT,Word作品展示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双语教学资源和轻松的学习交流空间。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大胆地用日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必顾虑是否出现语法或语句错误。这种交流氛围下每个参与者既提高了自己的外语交流水平也学习到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能力等有差别地选择学习内容,这对弥补普通双语教学的个性化教育不足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非常有益。

以竞赛促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举办日语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在学期末举办日文简历制作,日文PPT制作大赛。让学生将自己的日语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的结合,并在实践当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做到以赛促学,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理论课考试、实验与平时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公正、客观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摈弃变以往全中文模式的考试方式,组建日文客观题试卷库,以日文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40%,中文主观题(操作题)60%的考试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日语水平,又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外语实验环境的创设

在教学中注重“精讲多练”,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日文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实践,增设日文操作系统环境及日文常用办公软件使用环境。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熟练掌握并能运用日文环境进行各种实践操作。

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借鉴国外原版经典教材,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有效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外语进行知识学习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能力,更为其他基础学科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1]秦奕青,佟俐鹃等.计算机学科中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

第6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乐山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8666

国内刊号:51-161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7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水利厅

主办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6221

国内刊号:34-1240/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8篇

关键词:生物学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培养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01-02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于2009年。该计划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开始试验,每年动态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学生进入该计划,由国家设立专项培养经费,为进入该计划的学生聘请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拔尖学生的培养遵循“一制三化”的原则,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而国际化培养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能够成长为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至关重要。

四川大学2010年开始实施基础学科“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近六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建立国际化评价标准、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构筑国际化交流平台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并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化培养通道,同时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及国际化评价标准

在制订《“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调研了国外知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原有专业教学计划相比,增加了数理课程的学分及难度,对于夯实试验班学生的数理基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毕业总学分,增加了选课的灵活度,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改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知识探求,在试验班的教学模式上积极推行国际上通用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与讨论空间,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在教材的选用上面尽量选用国外最新原版教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为学生出国深造奠定了基础。

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改变了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的做法,而是强调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及考核,将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转化为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以平时成绩为主,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讨论、小论文、辩论赛等,而期末考试的成绩仅占总成绩的40%而已。

二、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保证,我们在学院现有的优秀教师队伍基础上选聘部分具有多年海外留学经历,并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拔尖班学生开设专业基础课,同时还邀请本院的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为拔尖班学生开设专业研讨课。

为了符合拔尖班学生国际化培养的要求,让拔尖班学生能够适应全英文教学,为其今后出国深造奠定基础,我们还聘请了多名全职外籍教师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保护生物学》。对于试验班学生而言,初次接触全英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困难同时也是挑战,通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之后,多数学生已经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在外籍教师的课堂中感受到了全新的教学风格之余,不仅体会到课程学习的巨大乐趣,也为他们将来快速适应海外留学过程中的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外聘全职外教开设全英文课程的同时,我们利用学校每年国际交流周的机会聘请多名国际知名学者和大师开设短期课程。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分析Erwin Grill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免疫学教授、以色列癌症协会主席、“国际癌症微环境协会(ICMS)”主席Isaac P. Witz教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从事植物进化研究的Richard Abbott教授等,均先后来学院为拔尖班学生开设短期课程。短期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知名学者的指导,了解国际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三、营造国际化的育人环境

四川大学作为国内知名大学,一贯秉承“开放、包容”的办学风格,校际学术交流、院系学术交流已经常态化。我院长期以来与多所国外一流高校及著名的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利用这种优势,我们每年会邀请多名国际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这种让学生与国际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且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进而迸发出学生的创新潜力。近三年来,我们共邀请了90余位国际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来院开设学术讲座,包括2009年化学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教授,以及2009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教授。

此外,从2013年开始,我们在拔尖班学生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即为每位拔尖班学生配备一位院内导师以及一位与院内导师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外知名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外籍导师。院内指导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兴趣,训练学生查阅文献、科学报告的能力,并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外籍指导教师主要在高年级阶段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某些外籍导师还会利用国际交流周的机会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四、探索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在拔尖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四川大学和多所国际一流大学签订了诸如“2+1+1”或“3+1”等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协议,我院也先后与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以及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签订了“3+2”联合培养学生协议。利用已经建立的这些学生联合培养平台,每年我们会选拔部分学生以联合培养的方式进入这些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

2011级吴昊Z同学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学习一年,在完成了课程学习后,又在导师的挽留下继续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由于科研工作突出,该生参加了2013年度的美国细胞学会年会并将其阶段性研究成果整理后以海报形式展出,2014年7月该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我院拔尖班学生通过联合培养在境外高校进入到各自感兴趣的研究室开展研究工作,多数获得了外方导师的高度赞赏,基本确立了本科毕业后读研的方向及接收的实验室,因而为继续留学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鼓励拔尖班学生积极参与国外一流大学设立的暑期学校以及暑期科研训练项目。针对学生的兴趣所在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学生争取各种海外夏令营的机会。2012年我们选派了2010级三位同学赴瑞典参加乌普萨拉大学夏令营,重点开展了海洋生态及海洋生物多样性考察。2013年选派2010级的段北璐同学赴英国参加达尔文基金会组办的野外生态考查夏令营,该生从中收获很大,同时在学院举办的留学交流汇报会上展示了她完成的精彩的考察报告。

除此之外,让学生参加高水平国际性学术会议也是国际化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鼓励拔尖班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并在经费等方面给予了支持。

从2012年至今,我院拔尖班学生累计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达58人次。为了加强管理,促进学生利用宝贵的海外交流机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院还特别制定了《四川大学“基础学科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留学奖学金申请及评定办法(试行)》。

五、人才培养成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战略,而拔尖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总体框架设计下的重要一环。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形式多样,我院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规划,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初步建立了合理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自2009~2011级试验班学生中累计有23位学生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继续深造。此外,这一培养模式也在其他专业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加以推广,对于提升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凌.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途径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21-22.

[2]李素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4):11-14.

[3]陈昌贵,翁丽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9,29(6):77-82.

第9篇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策略

目前,地方高师院校普遍面临转型及重新定位的问题。如何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实现从师范性向多科性、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本文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与思考。

一、高师院校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基本由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承担,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体制的改变,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再由师范院校独家经营,教师教育由过去封闭性体系走向由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分担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院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课程。”①显然,由师范大学包揽教师教育的传统已经开始松动。事实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德等国就相继改革了师范教育模式,规定所有师资一律由综合大学采取开放式、非定向型模式培养,由此导致工业化国家的师范教育逐步由独立型、定向型、封闭型向综合型、非定向型、开放型转变。比如,在法国,从1990年起由综合性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全面取代独立的师范学校;在日本,1949年实行新教师培养制度,要求国立大学必须开设相关院系培养教师,教师教育纳入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范围;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独立师范学院已所剩无几,95%的中小学教师来源于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或文理学院;在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单独建制的师范院校逐步消失。从上述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一般都经历了从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转移到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阶段,完成这一转变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师需求由量向质转变等背景密切相关的。按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师需求状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还不可能建立起完全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制度。从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轨迹来看,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是师范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类型的师范院校在考虑未来发展方向时,都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多年来所形成的传统与特色,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师范院校正处于逐步转型的历史时期。因此,师范大学从自身实际和特点出发,应该逐渐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工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努力改变师范院校的自身缺陷,缩短与综合性大学的距离,大幅度提高教师培养的水平与能力。国内一大批师范院校都在这一新背景下重新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如北京师范大学要办成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要办成拥有若干一流学科群、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目标是建成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要由师范类大学向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转变,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省属重点大学,等等。从上述各大学的发展目标可以看出,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已成为师范院校发展的总趋势和必由之路。

二、强化地方高师院校的学术性是实现转型的关键

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矛盾根源于对师范性与学术性关系的片面理解与操作上的误区。传统的师范教育在观念上强调教师的职业性,对师范性的理解建立在教师职业性的基础上,而忽视了教师专业的本质特征。把师范性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水平和熟练程度简单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把师范教育变为培养教书匠的教育,并逐渐形成了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对立关系模式,似乎两者只能取其一,结果形成了教育学科课程体现师范性、而专业学科课程体现学术性的人为分工。笔者认为,没有学术性,就不能称其为高等教育,而没有师范性就不能称其为师范教育。强调学术性,并不是主张学科至上;强化师范性,也不是把师范性简单理地解为传授教育学科知识和进行教学技能技巧的工匠式训练。高等师范教育是高等教育加师范教育,但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使专业教育和教育科学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这是一个独特的体系,这种体现师范精神的专业化教育才能称之为师范教育。学术水平既是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提高一国教师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在教育科学研究上领先于一般院校的研究水平。在教师教育中,应寻求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和谐,通过协调与相互适应,共同发展,以增强学校的整体功能,实现教师专业化。

学术性与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基石,学术性是体现师范性的学

术性,而师范性则是学术水准保证下的师范性。全面把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关键是如何观念上和实践中处理好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这一关系决不是有关课程与教学活动在物理时空上的调整和安排。教师专业化并不是以时空的机械分配来体现的;同样,一味地强调学术性,照搬非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也不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说到底,必须对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从理念到结构都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须用“教师教育”的理念取代“师范教育”的观念,实现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观念更新。教师专业化必须突破师范教育的职前预备性模式,转入教师教育的终身性模式。局限在现有的师范教育模式中,不可能解决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冲突,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一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与融合。

有人说,师范院校强调自己的师范性,不过是拿“师范性”的幌子来掩盖自己学术性的薄弱,拿掉这层遮羞布,师范院校理不理、工不工,理论上不去、应用又不行的弱点暴露无遗。学术性弱并不等于师范性强,师范院校的所谓“师范性”,长期以来不过是停留在“老三门”教育类课程的水平上,而且各系还恨不得把这些课也砍掉。在“师范性”方面,实际的情况是中师强于高师,师专强于师院,而师范大学的师范性最弱。师范院校的这一弊病使其所培养的师范生在毕业后除了当教师以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干,亦即除了当教师以外在社会上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长期以来,师范院校一直是靠对教师行业的垄断来保护自己的这种弱势,然而现在这一垄断地位已被打破,师范院校面临着非师范院校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师范院校意识到了自身的危机,纷纷办出了许多非师范专业,中文系办文秘专业,历史系办档案专业,地理系办旅游专业,生物系办园林绿化专业,其实这些专业都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这样做,貌似加强了应用性,而实则牺牲了学术性,并非是提高师范院校水平的良策,也不是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的正确路子。应该看到,在师范院校中具有特色并且能够长期保持下去的,只有教师职业教育这一块,其它各系科、各专业都将走上和非师范院校平等竞争的道路。第三次全教会决定“鼓励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目前,有相当多的名牌综合性大学正在策划建立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一部分新合并或组建的综合性大学已拥有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它们以其品牌效应更有可能吸引优质生源,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鉴于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日渐逼近,非师范大学毕业生将越来越多地与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共同竞争中小学教师岗位。高等师范院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保持并发扬师范的传统优势,而且要吸收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的优势,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

师范大学要保持并发扬教育科学的优势,必须将其师范性建立在较高水平的学术性之上。其一,要保持基础学科优势,发展应用性学科,基础学科要向大文科、大理科融通,应用学科要面向中小学教育实践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二,发扬师范学科的传统特色,大胆发展综合性学科,力争实现学科综合化。

三、地方高师院校实现办学转型的现实举措

在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及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呢?

(一)构建以教育学科为特色、

以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为依托、积极发展应用学科的学科体系地方高师院校转型首先必须体现在学科之中。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一是做强教育学科,以教育学科为特色,确保学校在基础教育界的良好声誉,提升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对人文学科、基础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基础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达到一流水平;三是发展非师范的应用学科,体现为地方服务的地区科研特色。地方高师院校的科研内容往往与经济建设主战场有一定距离,存在着“边缘化”现象。为此必须加大与地方共同进行科技开发的力度,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从“边缘”走向“中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

科研实力地方高师院校实现办学转型的关键是要提高科研实力。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是学科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教师的学术素养从总体上反映学校学科专业的水平和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转型与发展的瓶颈。由于受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的制约和旧观念的束缚,高师院校的科研工作一直比较薄弱,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投入不足。

历史地看,地方师范院校的科研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从科研方向看,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应用性的研究实力单薄,难以形成稳定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

第二,从科研项目看,高层次、高水平的国家级项目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横向项目少,科研经费少,习惯于“单兵作战”,搞“个体生产”,难以形成群体优势和学科特色;

第三,从科研成果看,一般性论文多,高水平论文少;教材、编著多,有较高学术价值、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专著少。为此,要在观念意识、师资队伍、制度文化、管理领导等方面加强地方高师院校的科研工作,为实现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观念意识上要强化高师科研意识,将科研与兴校紧密联系;在队伍建设上要以培养和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以创新的机制和超常的办法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建立科研考核激励机制,加大投入,促使科研工作良性运行。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二是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当前,如何加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继续保持和发展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上的优势和特色,是摆在师范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在教师培养上,要加大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等学科课程的建设力度,加强各个学科教学论之间的整合,形成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上的整体优势;要大力发展教育学科的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点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人才培养提供雄厚的学术依托;积极扩大和提高教育硕士的办学规模和水平,探索“3+1”“、4+2”等培养模式,尝试复合型师资培养的新途径,推进学科教育和教师教育模块化、阶梯式的人才培养计划,改变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既有现代教育理念又有过硬教育技能,还有扎实而宽厚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新型教师。另外,可以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加大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相互渗透,逐步形成师范类课程与非师范类课程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的需要,使毕业生获得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

第10篇

一、食品免疫学学习的重要性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食品免疫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免疫学就是利用免疫学的知识,将天然存在或人工加入的有益成分更好的利用起来,探索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途径的学科。基因工程方式调整食物组成成分和服用含有免疫物质的食物是食品免疫的两种方式。特殊食品的生产、食源性过敏原及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都要依赖于免疫学知识,这些都是食品免疫学的研究核心。食源性过敏原标签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国家法律的健全,侧面也反映出国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很大。[3-4]食品免疫学属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多门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将来就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课程讲义的安排

参照宋宏新主编的《食品免疫学》,以及安云庆主编的《免疫学基础》,按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特点,考虑34学时的教学时间,编写《食品免疫学基础》讲义主要包括7章的内容:1)绪论(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免疫学的应用);2)抗原(概念和特性,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医学上重要的抗原);3)免疫球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4)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5)免疫应答与机体免疫力(免疫应答简介,机体免疫力);6)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超敏反应概述,I型超敏反应,食物过敏概述,食物过敏途径与影响因素,食物过敏的预防);7)免疫学检测法(抗原抗体反应与非标记免疫分析,免疫标记技术及分析应用)。该讲义形成了以免疫系统为基础,免疫应答为理论,抗原抗体为主线,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为重点,免疫学检测为应用的授课体系。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1、采用多媒体随时增添辅助教学资料

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生动形象、直观、便捷等优点,正在被授课教师广泛使用。[5]它可以将多种素材融合一体,直观化、条理化的将知识展现出来,在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对先进仪器设备及操作方法有一定了解。

在使用这一手段时,可以随时将学生记录较为完整的课堂笔记、画得好的图片,选择性的插入到课件中,展示给下一届同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将收集的生活实例及时补充到课件中。例如:在“食品过敏的预防”这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食品致敏性标签是避食食物致敏原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的唯一办法”,[6-7]笔者就将某饴糖不同时期糖纸上的一句话拍照,对比分析让同学感受食物致敏原的标识标注的区别。该饴糖在不同期糖纸的提示分别为:“(可能含有少量果仁成分)”和“过敏原信息:含有牛奶、大豆,此生产线也用于加工含有榛子的产品”。

2、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逐一认真点评

大学教学常见的方式还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这种方式虽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但学生往往缺少主观能动性,过多依赖。在本课程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8]在教学内容接近尾声,学生对本专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他们自己确定一个主题(笔者也曾适当为他们列举了若干供选择),查资料,写课程“论文”,到讲台上为大家上课,教师则逐一进行点评,指出其“论文”中的合理部分,也分析指正其不足之处。这样做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对教师也是一个考验。[9]学生的“论文”涉及内容很多面很广,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在平时大量阅读专业文献。从学生的课程“论文”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及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学生这方面的差异是较为明显的。让学生到讲台上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论文”的主要内容,使得从未上过讲台的学生体验了讲课的滋味,体验到备课之不易。这也使他们对教师多了几分理解,添了几分敬意。很多学生认为这种尝试使他们受益匪浅,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论文答辩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信心。[10]

3、考试形式灵活,重在能力培养

考试是促进形式学习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没有一定的压力,学习动力就会不足。但由于对考试的认识不同,有的学生仅为考试而学习,为高分而考试,这样势必造成高分低能。我们期望的学生不只是能学好一点专业理论的学生,而是希望通过各门课程系统的学习,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提高。要会学习,会提出问题并设法去解决问题。因为将来他们面临的科研、生产,时刻会有新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传授的有限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这需要在平时进行训练。为了使考试能起到这个作用,我们对学生的考分分解为三个部分:课堂笔记占15%,实习内容占15%,课程论文(如前所述)占10%,期末考试占60%。课堂笔记反映学生的记录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也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因此,在期中期末都要认真查阅每个学生的课堂笔记,为部分学生纠正错误,包括意思理解偏差,关键性数据错误甚至错别字。这样做能知己知彼,便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虽需花不少时间,但却是教师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的一种体现。学生看到教师认真批阅过的笔记,心中自然会多几分敬意,记录也会愈加认真。课程实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给予他们动手的机会是很重要的。通过对课堂教授和实?环节的改革,可以从最终的实验报告中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运用课堂知识对实验结果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实验教学在食品免疫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期末考试并不神秘,尤其是综合题,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将所学主要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需要认真复习全部内容。

第11篇

【关键词】理科基地班创新组成要素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纪,在这个国际交流日益密切,人口膨胀,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为复兴中华民族,使我国处于强国之林,我们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等教育处于我国教育体系金字塔塔尖结构,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事关我国各行各业发展所需人才匹配,因此历来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讨论的焦点。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我们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不少不足之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毕业学生就业率低,社会对高等教育满意度下降等。从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开始到现在,当下在校大学生人数《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144.657万人。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8%左右,已从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进入到国际广泛认可的大众化教育阶段标准。我们在追求招生规模和学校各项基础建设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就尤为重要了。因此国家在《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中明确提出了“ 全面提高高等教质量 ”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办学混乱的现象,很多情况下是对大学职能取向出现偏差,通过培养优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促进社会的发展。

宏观上:面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我们教育所培育出人才的竞争。中观上:高等院校担负这培养社会发展各级各类人才的重担,与此同时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在这大背景下办好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诉求变得极为迫切。微观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人才自身创新意识的加强以及自我的全面发展。

美国的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曾说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智慧。智慧意味着了解事物的原则和起因。”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究,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经验主义和职业主义的倾向。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深为中国为什么不能培养出自己的大师唏嘘不已,“钱学深之问”正是我国教育风风火火几十年却不见出现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困境。众所周知,这导致现阶段混乱因素本身的并没有出现差错,然而其却忽略了高等教育主为核心的办学价值。我们要使高等教育恢复应有次序,作为一种对现有高等教育办学的探索,高等院校理科基地班建设孕育而生,而其主要办学目的培养即一流的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且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突出位。追求最高层次的科学,首要的科学和最具普遍性的基础理论知识。

自从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理科基地班开办以来,到2009年经历18年,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六批在全国部分高校建立了 113 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理科基地覆盖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天文学、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中医基础、基础药学、大理科试验班等 15 个专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中坚力量,不少人还成为了领导者和自己专业领域的著名学者。故对理科基地班毕业生发展状况追踪调查对我国高等教育很有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笔者查在CNKI上查阅关于理科基地班的研究文献有 110 篇左右,这些研究文献中,关于理科基地班整体建设和建设经验总结的文章最多,有 48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有 11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课程建设和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论文有 11 篇;有 9 篇是理科基地班实践教学研究论文;关于理科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改革的研究论文各有 6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办学条件、双语教学的研究论文各有 3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论文各有 1 篇。

国内外对高等教育基地班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对高等院校基地班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跟踪调查更是少。

三、本文献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是

我国的GDP每年平均以8-9%的速度飞速增长,人均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一步步增强,已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但是产品核心技术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年因为专利费用付给外资高额费用。最主要的表现我国仍旧是以劳动力市场的最主要输出国。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各类科研院所和各级各类大学每年所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稳居世界前列,但在SCI等重要学术机构刊登的论文数不算太多,然而根据高水平杂志论文引用率的统计也暴露出顶尖论文引用次数非常少,因此对举办进二十年国家理科基地班毕业生发展状况到底怎么样?对我国高校改革培养拔尖创新重要举措的研究非常迫切。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66-02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其研究成果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此外,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物理学也与社会科学及哲学领域有着紧密的关联。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现行的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因此,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科学在各种应用学科中的基石作用,如何让老师正确地传播物理科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充分发挥物理学科在现实生活及科技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物理教学的现状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高等院校非物理学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有利于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虽然这门学科在国内高校中开设已久,但其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物理教学改革解决此类问题以此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大学物理教材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整体仍然以经典力学为主,包括了力学、热力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在传统教育体系中,经典力学从初中一直到大学都是教学重点,但是近代物理在现今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其在教学中的比重则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了物理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新知识补充不足。

(二)物理课时缩减

大学物理在众多理工科院校中均是作为必修课存在的,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能够起到锻炼学生严谨思维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及教学改革的大力提倡,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课时出现冲突时,往往很多院系选择压缩必修课的课时以便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随着物理课时的不断减少,物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谨性遭到破坏,老师无法系统、详细地讲解,学生无法熟练掌握经典的物理原理规律,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三)教师教学不认真,教学方法单一

中国绝大部分高校在教师考评机制中均以科研成果为侧重点。评职称、晋升等均由论文质量、数量来决定,这种体制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将日常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不重视教学,只求不出教学事故即算完成任务。课堂教学仅仅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课件几年未有更新,缺乏互动讨论,更不关心学生是否掌握所教知识,是否达到了开设该门物理学科锻炼学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政策导向及教师教学就形成了一种怪相――课堂上老师为考核照本宣科读课件,课下学生为应付考试只看重点,突击复习。最后的结果是考试结束学生完全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可以用来做什么,基本知识体系掌握不了,科研素质得不到培养,缺乏实践能力。

(四)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粹、不端正。面对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学生只看重所学专业的实用性及所学课程能否为其就业增加砝码,没有正视物理学对于其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课业,缺课逃课现象常见,对于大量的理论知识接受度低。此外,物理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无法直观地认知感受,也让很多学生对物理产生了畏惧心理。开设大学物理的目的已无法实现。

这些物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否则后果将越发严重。所以结合以上问题及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意见。

二、对大学物理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随着我国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重视日渐加深,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上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考评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新颖直接关系着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采纳一些与时俱进的、与现代科技相关联的物理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物理,除了需包含传统的力、光、热、电等系统知识点外,可以增设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最新科技的教学,如红外遥感、光纤通信等。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教学以解决课时压缩、授课时间不足等方面的矛盾。例如,对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将重点放在固体物理、量子统计方面,而热学等方面可以以科普为主;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量子物理等方面可以简单介绍常识性内容,而力学部分则需着重讲解,可以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问题解释力学原理;对于机械方向的学生,讲解重点则可放在力学、电磁学等内容上,讲授时可结合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例如,讲授波叠加的时候可以联系机动车的管道消声器的设计特点,在讲解重力、惯性时,可以带入神州飞船的太空工作画面。将枯燥的知识化身为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一个个生活实例,将看似与生活毫无关联的物理课程化为与专业特点相关的教学点,既达到了夯实学生自然科学基本素养的目的,又使得学生正视了物理的重要性,主动自觉地学习物理知识为自己未来的专业课程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学仅仅是公式、定理、定律的罗列,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缺乏师生互动。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发现物理之美,老师可以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演示定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听、看、做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愿学习物理。老师还要重视中学物理知识和大学物理知识的区别,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时和中学知识相区分。中学物理知识很多是常识性要点,缺乏特定情境,而大学知识则更加严谨、完善,因此在对某些例题的讲解要避免重复和误导。在涉及到科学发展最前沿的新知识点时,老师应适当解放思想,通过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引申至最前沿的科学发现。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能够主动地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为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教研组中开展精品课程录制活动,将优秀的课程视频资源放在网络上,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我们都知道,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和教学两者缺一不可。物理思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个物理思想的提出需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课也是需要充分关注的模块。在实验课上要避免“填鸭式”教学,背诵试操作。老师提供课题,不要限制设计思路,让学生充分利用所掌握知识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提高创新意识。

(三)改革考评机制,提高教学热情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科研和教学是其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近年来,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风气在很多高校盛行。究其原因是高校仅仅追求科研成果、以论文数量评职称的政策导致的。高校将教师的工资和职称评定资格与每年发表的论文影响力、数量直接挂钩,进行量化考评,而教学方面被严重忽视。在科研压力下,很多教授渐渐忽视了教学上的责任义务,只搞学术研究,最终导致教师教学热情下降,学生学习热情低迷。为解决此问题,高校管理层和教师要首先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地位,确定两者均是高校教育工作重点这一共识。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职责所在,是一种光荣的使命。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应该做好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地分配给教学和科研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科研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的存在。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科研是利用知识、技能发现验证客观规律。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只有当教学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突破知识的疆界,提出、发现新问题,这是科研进步的起点;优秀的科研成果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汲取前沿的、优秀的科研成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做到科研、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结束语

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教学内容上、方法上以及制度上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何在现今的社会大环境下既要培养学生纯粹的科研素养又要能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黄海铭,张琴.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新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11,(5):181-182.

[2]姚兰芳.大学物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