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11:1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契约教学法;高职;护生;外科护理
0引言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较多,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欠佳,表达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相比之下,学校实训教学资源匮乏,不能因材施教,使得护生的实训教学达不到最好效果。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Knowles[1]认为“学习契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学习协议书,是基于成人学员之间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帮助学员组织并实施其学习活动的技术手段。契约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欧洲及北美等许多国家的大学中,在国内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较少,高职护生的应用未见报道。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结合学校、教师及学生特点,我校对《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采用契约教学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高职护理三年级学生中挑选190名女生进行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94人,对照组96人,学生年龄、基础课成绩、专业课成绩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由96名成员组成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即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规定的实训内容以案例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之后书写实验报告册,或者将实训操作教授给学生,学生练习后考核。实验组采用契约教学法:即教师向护生阐述契约学习和小组教学法的学习理论及实践背景,制定契约的步骤和师生之间双边要求。将具备不同素质特长的学生平均的分配到各组,每组6人,并设小组长。具体过程(见图1)为:①诊断学习需要:教师首先提供一份《外科护理学》实训课程内容的目标学习计划,与学生共同探讨该计划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学生每组按照个人需要设定学习目标,并形成书面内容递交给教师;②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课程标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调整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以及学习内容,继而将学目标细化为可执行的小目标,形成简明扼要的书面语言让学生参照着去执行。③确定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④确定完成日期;⑤决定完成目标的证据;⑥选定评价证据的工具与标准;⑦教学双方共同商讨学习契约;⑧履行学习契约;⑨评价学习活动。
1.3评估方法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效果评估。①理论成绩:将实训重点内容以纸质试卷形式进行测验,总分为50分。②实践成绩:每组根据所给案例,提出护理诊断,角色扮演模拟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总分20分。换药、穿脱手术衣及外科洗手为必考的实践操作,总分30分。③教学满意度:对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两组学生满意度采用χ2检验。
1.5研究思路、过程(见图2)
2结果
2.1两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的比较见表1。
2.2两组教学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3讨论
3.1契约教学法
契约教学法是通过建立学习契约(LearningContract)来组织教与学的学习方法。从本质来讲,契约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需要及目标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基于成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指导其合理规划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经验为基础组织教育活动。它取代了传统教学导向和以学科为基础的体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去组织与实施教学计划。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契约教学法中学习者负担大部分的责任[2]。Tompkins[3]认为契约学习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可以再次协商的工作,是由师生共同达成的,强调学习者的决策活动与目标有关的自我决定的相互关系。学习契约是师生之间为了某课程的教与学及其所达到的学习效果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协议中约定了学习者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以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度[4],是组织、实施、监测和评价学习活动的依据[5]。从法律角度来讲,学习契约虽然是师生之间订立的一个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但它是个体化学习计划的有效载体。它规定了师生的责任、学习资源以及活动方式,明确了学习目标、效果评估等重要内容,并且也针对违反契约的行为明确了惩罚措施,双方签字即可生效[2]。
3.2契约教学法提高《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
在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临床需要选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中等学生学习水平设定,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部分学生因基础薄弱,课堂上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成绩不高。契约教学中,以“乳癌病人的护理”为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小组筛选出“自我检查”是实训教学中掌握较为薄弱的知识点,善于表演的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小组强化,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学习效果评价;也有小组认为临床表现极难掌握,却喜欢编写案例,于是采用编写临床表现的案例的形成完成此任务。在“穿脱手术衣”操作中,有学生认为穿的几个先后动作容易忘记,于是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操作口诀,并集中练习相关动作。在契约教学中,学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点,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强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考核,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理论及实践成绩、教学满意度均有提高。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契约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但是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占用一定的课前时间,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同时,因学生需求不同,侧重的学习内容不同,教师工作量较大,要求教师对课堂具有较灵活的掌控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名教师搭配上课,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KnowlesMS.OnUsingLearningContract[M].SanFranciso:Jossey-Bass,1986:45-200.
[2]冯立民.契约学习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护理研究,2005,19(8):1592-1593.
[3]TompkinsC,McGrawMJ.Thenegotiatedlearningcontract[M].In:BoudD,ed.Developing,studentautonomyinlearning.London:Kogan,1988:172-191.
[4]刘业惠,杜红霞.契约学习法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4):77-78.
1.引言
加强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可以让学生迅速的适应医疗工作的需求,更好的完成临床工作。现阶段,我国高级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应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不适应现阶段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需求。下文对于现阶段高级护理学生职业能力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且就如何更好的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高级护理学生职业能力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一,学生自身缺乏对职业能力的正确认识。由于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缺乏一个科学具体的规划,并且对于一些就业的方向缺乏了解,造成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职业能力仅仅认为是教学考试中的内容。
第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符合职业能力成长的需求,在上岗之后,学生由于在学校中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从而难以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三,确实职业能力水平不足。高级护理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后,经常表现为护理能力不够规范,相关护理知识的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更好的短时间内完成相关临床工作。
第四,学生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在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挫折与困难时,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吃苦能力,缺乏良好的承担问题的勇气,并且难以更好的实现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第五,学生自身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有所欠缺,不善于应对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由于护理对象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护理对象自身经济收入、地位、文化水平、心理素质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并且不能疾病状态、心理状态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3.保证学生职业能力良好发展的对策
3.1对于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开展高级护理教学工作中,要针对于实际护理岗位的需求,对于职业能力培训的针对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科学的规划,并且引入实际岗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将培训任务进行分解。一般来说,高级护理教学过程,要针对于护理操作能力、知识应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保证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才可以保证教学培训效果,真正的实现学校对于人才培养体系与实际护理需求一致,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3.2构建科学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科学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保证对高级护理学术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培养体系的建设上,要对于培训课程进行标准化的制定,并且深入的研究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就理论、实践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结构进行有效的界定。在基础课程的设定上,要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在实际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课程的制定上,要真正的做好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良好的运用,组建成项目化的培训体系,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3.3提高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第一,教学模式的项目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计划,并且通过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职业能力的成长。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真实项目,再现实际护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所解决的问题真实存在,具有逻辑性。项目教学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对于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解决临床中的具体问题,并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解决方案。项目教学方式中,学生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现有医疗条件和相关应用原理,并且在限定时间和条件内,完成护理操作,实现职业护理技能水平的锻炼和培养。教师要对于学生实际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引导,并且给予学生制定合理的护理任务。学生在进行项目实施的同时,要不断进行信息的查找和分析,自主的进行决策。教师则针对于学生的实施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指正,并且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考核。
第二,教学模式的合约化。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合约化的精神来开展,并且与学生制定学习合约,帮助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对于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保证。这种合约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有着明显的效果,并且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的过程。何雪华的教学模式明确了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并且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确立了明确的目标、过程与结构。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于教学动机和学习计划进行明确的编制,并与学生一起,共同的就学习计划进行确立,更好的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学生要按照合约的规定,定期的对于自身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按照合约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多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
第三,教学模式的实践化。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护理技能的实践操作培训,并且通过对于实际岗位操作过程的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在教学的实践阶段,教师要对于所设置的病例情况进行提前讲解,并且对于一些护理治疗措施的要点进行示范。通过对学生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病情的治疗方法,并且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不同,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学生通过实践化的学习,更好的对于诊断原则、护理要点、临床病理、人体结构等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校依据《关于改进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上报方式的通知》(甘电大字[2002]048号)文件和《甘肃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意见》(甘电大字[2002]125号)文件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细致工作,努力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以便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努力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保证形成性考核工作的落实。
1、精心选聘各课程责任教师,保证试点教育的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是教学各环节工作的基石,也是我们能否做好试点教育形成性考核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试点教育各课程责任教师的选配,做到精挑细选,尽可能地选聘学识渊博、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热爱教育事业的有才之士承担责任教师。本学期我校所开课程及责任教师如下表。
班级
课 程 名 称
课程性质
责 任教 师
备
注
01护理
内科护理学(下)
省开
邱勇玉
主任医师、外聘
外科护理学(下)
省开
何喜军
主任医师、外聘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自开
刘顺志
助讲、本校
健康教育
自开
丁军霞
讲师、本校
妇产科护理学
自开
强蕊
主任医师、外聘
02工商企业管理
成本管理
统设
杜瑞军
会计、外聘
企业战略管理
省开
杨辉
讲师、本校
现代管理专题
自开
丁军霞
讲师、本校
03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
C++语言程序设计
统设
刘顺志
助讲、本校
大学英语Ⅲ(1)
统设
王东升
讲师、本校
03会统专业
英语(1)
统设
李海芳
讲师、本校
宏微观经济学
统设
金发琰
讲师、本校
统计法规概论
统设
杜瑞军
会计、外聘
2、加强管理,从严要求,切实落实省电大及我校关于形成性考核工作的规章制度。我校在开学初特别召开关于形成性考核工作的会议,要求各责任教师各尽其责,严格执行我校《试点教育形成考核办法》,督促学员认真按时完成各项作业、实验;要求各班主任、各责任教师与学校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努力完成形成性考核工作的各项任务,严防相互推诿扯皮;要求各责任教师对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考核要客观公正,严防徇私舞弊,从而达到促进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3、对每门课程选定责任教师,负责该课程的答疑、辅导、批阅作业、布置和收缴作业。督促学员按学习计划有步骤地学习。
4、专门组织各责任教师学习《甘肃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意见》(甘电大字[2002]125号)文件精神,以便加强对行性考核工作的认识,按照文件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二、做好形成性考核工作的检查,督促学员按时完成作业、实验等项目。
1、定期对形成性考核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责任教师努力做好形成性考核工作。我校每月初对形成性考核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求限期改正或完成,保证此项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
2、定期召开形成性考核工作会议,了解各专业各课程作业布置及完成收缴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要求。
3、认真组织安排中期考试,保证考试客观真实。通过中期考试了解学员学习情况,总结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4、按照各课程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并督促检查实验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保证实践性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
5、本学期各课程形成性考核情况统计表
班级
课 程 名 称
课程性质
作业次数
布置单位
中期考试
实践环节
01
护理
内科护理学(下)
省开
3
省电大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高职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内科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技能知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均要掌握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也要掌握相应护理岗位的操作技能,由于内科护理学专业属于医学范畴,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内科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满足岗位要求,就要外修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内修自身道德素养。新时期,内科护理行业已经变革,想要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就要积极对接市场和行业需求,优化教学流程,改善教学方法,确定新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向,案例教学法以事实案例为主展开教学,可以让内科护理学教学更加简单,有效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学校应该深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选择有效案例有序开展教学,进而全面提升内科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技能。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既要提升学生的相关护理学知识技能,也要重视学生的内科护理学素养,并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明确相关护理法规,助力学生提升自身的内科护理学综合素养[1]。当前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学和学生的岗位要求脱离,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岗位环境,这样的案例不是个例,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易使学生陷入迷茫。而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技能为主导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到相应的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技能、法规等,满足岗位要求。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推动教学改革。目前,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效果差,学生也学不到实际有用的护理技能,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应用案例教学法构建实践性的内科护理学专业课堂,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内科护理学专业课程内容广泛,包括基本的护理知识、技能、护理法规等,且知识体系也随着护理行业的变化而改变,内容的复杂性影响着教学的难度,实际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变化,调整课程模式,引入实际案例,才能保证教学不落人后。应用案例教学法满足了内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点。应用案例教学法实质上是构建应用型的教学模式。随着内科护理学教学形势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情况,高职院校应该迎合教学改革趋势,创新内科护理学教学理念,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首要目标。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满足高职院校发展情况的教学方法,通过结合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护理案例,可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临床预习的机会。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内容广泛,单一的教学方法会阻碍学生发展、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注重护理理论知识渗透的同时,要加大实践案例的研究,才能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护理技能,让学生掌握实际有效的护理技能,将所学技能应用在实践中。
二、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内科护理在近几年已经完成了初步改革,内科护理行业更加注重护理品质,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以服务为重。当行业发展时,与其对应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也应该紧跟行业需求积极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对内科护理学专业的重视程度很高,将其列为独立的专业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强化护理人才的建设,促进护理行业的转型,因此,内科护理学教学要以国家导向为主,培养高技能的内科护理学专业人才。护理行业应加强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即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以理论知识为导向,重视内科护理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结合岗位要求,培养大量的内科护理学技能型人才,推动内科护理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建立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服务质量是未来内科护理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内科保健的认知也逐渐提升,更加重视自身内科保健,推动了内科护理行业的发展,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加大内科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时展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内科护理学技能人才,满足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虽然是技能型专业,但高职院校学生情况的特殊性降低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些主观原因或多或少会影响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开展,例如会影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落实,也会影响内科护理学教学定位的制定,最终影响教学考核措施的实施,进而导致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不佳。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在中职院校已经学习了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实操内容较少,其内科护理学实操技能较弱。由于授课形式单一,导致学生掌握的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也不完善,因此在高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学习中,学生会出现学习断层的问题,实操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3]。高职院校的学生一种是在高考前进行招生,一种是在高考后进行招生,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专业水平不高,不仅在学习时缺乏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规划,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
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内容多,岗位随着行业不断变化,要想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首先要重视岗位需求调研,通过对岗位标准、能力的调研,结合岗位需求选取案例,针对性地开展案例式内科护理学课程,提升课程的实操性。在学期开始前,学校可以安排志愿者对该岗位的能力要求、标准进行调研,获取护理岗位能力、标准相关信息,所设计的内科护理学调查维度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岗位需求信息多来自一线护理者,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护理岗位职业需求,为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符合的护理人才提供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综合设计课程,优化案例选择,选择更具时代性、针对性的护理案例[4]。
(二)以岗位要求为参考,优选护理案例
为了提升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实用价值,为学生提供更多临床实习的机会,教学可以实际的岗位需求为参考,结合综合调查问卷,对护理岗位所具备的能力加以分析,然后调整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制定案例教学框架。结合内科护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结合在一起,依据护理岗位的特色,补充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教材中的案例,融入更多实用性的案例。将岗位案例分成基础知识案例和技能案例,通过不同案例的学习,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基础知识案例包含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法规知识,如护理法规概述、护理药品等;技能案例主要是护理案例,包含多种关于护理的实操案例。在案例选择时,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尽量提供真实的护理环境,让学生在护理的实际环境中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技能[5]。
(三)优化案例教学的方法
要提升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效率,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案例讲解和渗透,如情境教学、项目学习、多媒体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可以掌握系统的内科护理学技能。1.创设案例情境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思考正确的护理方法。例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通过引入真实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案例情景,鼓励学生思考正确的护理方法,如情景:某位老年患者突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咽部不适、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表现,经过检查发现患者病原体存在病毒和细菌,还出现了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情况,经过治疗,病情趋于稳定,对于这种患者在后期应该如何治疗。通过展示常见的情景,激发学生探讨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以分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上的护理方法等进行探讨,在学生的探讨中教师要加以引导,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经过一番探讨,学生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给出完善方案:前期治疗上,主要以予抗病毒、抗细菌、对症止咳化痰、退烧为主;后期护理上应该随时在呼吸科门诊进行观察,并且要调节生活饮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多饮水和休息。通过案例情景探讨,可以提高学生内科护理学的专业性[6]。2.采用项目化学习方法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方法,项目化学习方法仍旧以案例为载体,可以设计多个案例,为学生搭建虚拟的护理环境,并采用分组的形式展开项目探究和分析,在项目化的案例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多个不同案例,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护理案例。例如在某高职内科护理学专业中,教师实施了阶段性的项目学习计划,在某个时间段分别设计了急性咽炎患者护理案例项目、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护理案例项目、急性咽喉患者护理案例项目,在项目化案例实施以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护理案例,经过阶段性的护理技能学习,逐渐提升了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很多学生都反映掌握了比较实用的内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化学习完成后,教师根据不同案例开展了交流研讨会,鼓励学生说出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护理技能和心得,通过后期的交流和探讨,提升了内科护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3.科学应用信息技术高职院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更多采用讲述法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也不佳。在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为内科护理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推动了内科护理学教学走向实践化,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内科护理学案例,将护理流程和知识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学习实现内科护理学技能的强化,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内科护理实操进行语言指导,对视频中的内科护理实操流程进行分解,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护理技能[7]。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急性咽喉患者护理案例和急性咽炎患者护理案例的护理方法,并指导学生分析两种疾病在护理上的差异,二者同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是在护理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性的学习和分析,可以让学生高效掌握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在对比学习后,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指导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实操情况的分析、总结,形成案例教学反馈,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为后期的案例教学提供参考数据。4.构建线上案例教学平台内科护理学教学以实操案例为主,所以教师应该设计多元化的案例练习活动,通过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让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得到针对性的提升,通过随机案例分析和分组集中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高职院校可以引入内科护理学线上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效率,以线上学习平台为基础,融入不同的内科护理案例,借助线上平台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全程化追踪和评价。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并不多,一般只能通过作业和考核来检验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缺乏合理性[8]。建立内科护理学线上学习平台可以通过线上授课和线上交流的方式学习和了解更多护理案例,实现了内科护理技能的分享,学生的技能交流也更加通畅,通过线上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案例研讨进行指导,也可以对学生的案例学习进行总结,实时了解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反馈系统,实现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动态化管理,在教师端系统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参数,全面了解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继而做出科学的内科护理学教学调整。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实时内科护理案例,教师可以定期更新平台案例,及时引入新的案例满足学生的技能学习要求。5.校企合作,构建临床实习平台内科护理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所以教学中应该结合不同资源,为学生创建灵活丰富的实习平台,借助不同案例完成实践性的学习。高职院校可以构建校园和医院的合作平台,为学生内科护理技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合作上,院校要拓宽合作渠道,签约不同的医院,依托校园和医院所成立校内外实操平台,融入不同实时护理案例,鼓励学生在案例中实践,将平时内科护理技能应用在实际案例中。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校园内科护理实验车间,聘请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护理工作环境中锻炼护理技能,提高职业素养。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将案例融入考核环节,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将案例和考核融为一体,保证学生在考核中可以提升自己的护理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法,以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技能为向导,借助不同的护理案例,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构建不同的学习平台,推动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改革,提升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142-143.
[2]刘爱平.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43+345.
[3]谢文柳.交互式—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90-191.
[4]李静.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146-147.
[5]温朝玲,侯晞,刘耀辉,等.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2):2693-2696.
[6]刘博.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三年制大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446.
[7]刘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写作感想[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05):338.
关键词:PDCA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56-03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既能,特别是专业课的内容。《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但由于课本内容文字多、讲解方式单一,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无法形成学习兴趣[1]。PDCA循环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A)、处理(A)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的得到提高。现导入PDCA模式,对《妇产科护理》教学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2012级中专护生9、10班。9班为对照组共81人,全部为女生;10班为实验组共78人,全部为女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基础课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实验组采取PDCA管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二、计划阶段
(一)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1.学生现状。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都是应届初中毕业生,文化程度相对低,理解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只会背书、不能应用的现象。临床调查也表明,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足有两点:一是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差;二是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按照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妇产科护理学安排在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这时候学生虽然已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基础护理课程,健康评估课程也已学习了一部分,但专业课课程才刚开始接触,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具体病人实施护理的理念尚未建立,更缺乏这方面的技能。
2.学科特点。《妇产科护理》具有跨学科、难理解和操作性强等特点,教材内容文字多,图片结构复杂,对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专业难度。如在讲授分娩时,受地点、条件等限制,不能把学生带入产房观看正常分娩及接a的技术操作[1]。
3.课程安排。教材使用刘文娜主编的《妇产科护理》,总课时为66节,其中理科课时46节,实验课时6节,案例讨论课时8节,扣除借节日,实际课时为60课时。理论课时过多且由一个老师任教,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实验课时过少且实验室设备不完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多;临床见习没有安排,教学多媒体设备不完善,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制定目标
通过对《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方法单一是主要原因。只要能控制上诉主要因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制定为2012级中专护理实验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及综合学习能力比对照组相应提高,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阶段
(一)准备阶段
教师应先了解《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大纲级课时分配,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列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教师要了解、评估学生的情况,根据授课地点和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查阅相关资料,书写教学内容,拟定教学措施。课前熟悉授课内容,根据授课内容备好各种教具,如模型、视频、多媒体课件等[2]。
(二)教学方法
1.划分教学模块。根据《妇产科护理》的基本内容,将《妇产科护理》教学内容划分为八个模块,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正常月经级月经失调护理、正常妊娠级异常妊娠护理、正常分娩及异常分娩、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护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护理、计划生育护理。
2.根据模块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模块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模块一中使用模型教学法和视频,让学生充分掌握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在模块二中,使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PBL)及角色扮演;在模块三中使用案例分析法及合作学习法;在模块四中使用以问题为中心法级案例分析法等。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示教效果,为制定下不学习计划提供依据。课后让学生复习相关内容,教师加以指导,发并处理问题。
(三)考核
定期进行教学检查,便于发现问题和改进。①课后笔记:每一模块授课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对整个模块的内容进行总结比做好笔记。教师定期检查笔记并根据笔记给予平时分。②考核教学过程中进行2次阶段性考核,学期结束后进行综合性考核,包括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60%)。
四、检查阶段
五、处理阶段
进行PDCA全程控制干预后,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总评成绩总体比实验组的总评成绩好,对照组的优秀率为29.5%,明显比实验组的12.2%高出了17.3%。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团结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并没有预期中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是任课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学生课程见习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一阶段,任课教师及教研室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可开展相应的开课前动员,实习问题也有待与学校及医院协商。
六、小结
PDCA理论应用于中专教学已有报道。戴红双等[3]在《内科护理学》中应用PDCA理论,取得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张慧琴[4]在《妇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运动PDCA法,提高了护生实习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组照组。通过实行PDCA循环系统对《妇产科护理》教学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效果。
PDCA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它使教学具有系统性、灵活性、有效性,要求老师有扎实的基础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因人施教,增强教学效果[2]。应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按照PDCA循环的4个阶段进行,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不断循环,利于对教学循环过程的控制,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华方.“案例导学与任务驱动督学”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茂名卫生职业教育,2012(6):68―69.
[2]戴红双,张玉,刘立新.PDCA循环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2012,(8):102-102.
[3]新丽.PDCA循环管理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10):30-31.
[4]慧琴.PDCA循环法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优生优育,2013,(4):136-137.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Pattern in Introduction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 Nursing
ZOU Yin-ting
(Maoming Health Career Academy,Maoming,Guangdong 525400,China)
1.1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护理本科班学生,采用非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学生,两组实验课及理论课教师配备无差异,学生年龄、性别构成比、教育背景、基础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学期《护理学基础》实验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结果。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确定护理实验项目
护理实验课程开设于2013年9月—12月(第六学期),根据学生调查结果甄选合理、应用性强的4项护理操作: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心肺复苏。
1.2.1.2实验方法
观察组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学校提供学习资料,学生观看电教视频,以4人~6人为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人上操作,各组写出情景设计方案,准备用物,进行角色扮演。操作完毕分享每组操作体会及扮演经验,其他各组护生提出问题,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随后由各组查阅资料,待准备就绪大家在一起讨论,写实验总结报告。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教师示教、看电教片、分组练习、写实验报告。其教学时数、任课教师等与观察组保持一致。实验项目如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在真人身上操作考核,心肺复苏运用安妮复苏人操作考核。
1.2.2评价方法
1.2.2.1实验考核成绩评价
每次实验项目结束后统一考核,取4项实验成绩平均分。考核标准结合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的《河南省护士岗位技能操作评价标准》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制定实验考核标准,总计100分,包括:准备质量4项15分(物品准备、环境准备、病人准备、护士仪容仪表);操作质量70分;爱伤观念15分(尊重病人、文明礼貌、主动询问及解释、爱护护理模型等)。
1.2.2.2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采用林毅研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sα值为0.86,专家评议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好。该量表总计28项28分~140分。包括自我管理能力10项10分~50分、信息能力11项11分~55分、学习合作能力7项7分~35分。
1.2.2.3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测评
采用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ALS)。该量表的IRA和CVI均为0.86,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9。该量表总计21项21分~105分。包括学习驱动力5项5分~25分,学习目标4项4分~20分,深入学习4项4分~20分,控制学习4项4分~20分,扎实学习4项4分~20分。于授课前后对两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和问卷调查。在使用以上两个量表前对2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预调查,自主学习能力量表Cronbach’sα值为0.83;ALS量表Cronbach’sα值为0.81,可以用来测量;效度评价征求了5位临床专家和教授的意见。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组成部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自身需要兴趣为前提,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并对自己负责。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教师应无条件关注学生,能接受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热情、尊重、关心;做好移情性理解等;并为学生提供没有拘束、有心理安全感、民主、平等的环境,学习气氛和谐、快乐。该理论强调通过如下方法促进学生学习:①设置问题情境;②制定学习合同;③合作学习;④其他如小组教学及讨论、课题学习、同伴教学、程序教学等。古素娥等研究指出,对临床实习护生实施临床护理辅导小课、护理查房、操作示范、制订学习合同、写反思日记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冯丽群等研究指出,为实习护生提供足够的教学指导、签订教学合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等多种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增强了爱伤观念护生的爱伤观念得分不高,与传统教学中护生多以模拟人为操作对象,忽视了对操作者的尊重、爱护有关。由于模拟人不同于可以自由表达需求的病人,不能给予护生沟通反馈,以致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中护生不能很快适应与病人的沟通,不能形成爱伤观念。而通过情景设置,与真实“病人”沟通,可有效发挥护生的沟通潜能。提示,护理教育者需注意将沟通技巧、护理礼仪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实验教学中,以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2.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两组护生信息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可促进护生主动查阅护理信息。在调查中观察组76%的护生熟悉国内主要护理期刊,能主动运用网站查阅文献,课余时间能自行学习感兴趣的知识,而对照组仅有37%。另情景设计、角色扮演使护生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进行知识自主构建。该方法对学生学习合作能力有影响。护理工作提倡团队合作精神,护生需主动和同学交流,主动向教师请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合作能力。
2.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增强社区冠心病人的自我保健护理意识,丰富其健康知识,使其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长期有效地控制诱发因素,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即对社区冠心病人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组、未干预组发病率,从而判断护理健康教育干预与疾病复发率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26.97>6.6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社区冠心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
【关键词】冠心病;社区护理;社区健康教育;复发率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新观念的推广,社区护理正成为护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社区护理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的一个组成部分[1]。"冠心病是社区常见的五种慢性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健康。要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必须积极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为了降低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必须控制或减少那些对发病率起决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即提高人群中冠心病的检出率,加强治疗,减少疾病的恶化和发展,以促进患者的康复[2]。"而做到这些,离不开社区人群健康意识的强化、健康观念的更新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为此,对冠心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实施好对冠心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值得研究、探讨。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沧州市红卫社区二百间小区中52例冠心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48例,结果表明干预组复发率明显降低。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所致,少数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改变(冠脉痉挛)引起。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如肥胖、体力活动少、遗传、酗酒、饮食有一定关系。通过社区调查表明,社区居民对冠心病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预防措施不到位,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不够。现将我们对社区冠心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组5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年龄35~72岁。心绞痛30例,心梗后22例。对照组48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36~74岁。其中,心绞痛35例,心梗后13例。
1.1 病例来源社区入户调查发现的病人。
1.2 分组原则随机抽样。
1.3 观察指标以3个月不出现心绞痛症状、心肌缺血症状为不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X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2 护理健康教育方法
2.1 评估阶段对社区需要的评估;对社区居民学习需要的评估。对沧州二百间社区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严重,5种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其中,冠心病患病人数占有一定比例。造成这一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家庭社会对冠心病人的支持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医疗药报销等问题。对社区居民评估表明,居民对冠心病知识缺乏,认识不够全面,甚至走入误区,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2 诊断阶段根据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及社区居民的需要做出诊断。诊断的结果--知识缺乏:病人对如何防治发作无所适从或因心绞痛缓解后无其他不适不予重视,仍从事体力活动或不克制情感,易致病情复发。与不了解疾病过程有关。
2.3 计划阶段在制定计划时,与社区居民、居委会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使学习计划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
2.4 实施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向冠心病人传授知识,分期传授,个别指导,并通过问卷式检查掌握情况。
形式为集体上课,由社区护师主讲。①在10日内要掌握好冠心病的基本知识。②冠心病人的行为特点为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③冠心病人要长期服药,一定要遵守医嘱,在全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擅自加药。④冠心病人要采取低脂低热量饮食。⑤冠心病人要选择适宜的运动,不要长期静卧不动或害怕运动。⑥冠心病人的睡眠指导。⑦冠心病人要佩戴护心卡,卡上要注明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教会冠心病人学会数脉搏及自救方法。⑧冠心病人的性生活指导。⑨冠心病人的大便指导。⑩冠心病人的职业前指导。
通过指导、问卷式检查,使每个患者都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
2.5 评价阶段根据健康意识是否得到增强、健康观念是否得到更新、健康知识贫乏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以决定是否结束健康教育。
3 结果
52例冠心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与对照组48例冠心病人未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比较
通过以上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经统计学处理,X2=26.97>6.63p<0.01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再发率明显降低。当然这样的队列对照研究方法受到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的影响,但是对社区冠心病人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无疑对降低疾病再发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4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可是生活中不少人对冠心病认识不足,有的谈虎色变,有的听天由命,有的恨病吃药,有的根本不治。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造成的危害已超过冠心病本身。
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增强冠心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能改变并提高其遵医行为,使其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抉择,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意识,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方式,如高脂高热量饮食、酗酒、长期静卧不动,充分认识到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它可以提高冠心病人的保健意识,从而长期有效地控制诱发因素,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在我国刚刚起步,健康教育也很年轻,社区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缺乏社区护理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管理体制;第二,缺乏社区护理专门人才。护士的职责要从传统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少痛苦,要集医疗、预防、护理于一身,实现这个转变任重道远。第三,缺乏相应的护理法规和质量体系。第四,缺乏政府的有效政策、财政及其他方面的支持。第五,社区居民健康观念、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都有待于改变和解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2)06-0071-02
近些年,临床外科学发展迅速,手术所涉及的领域及范围逐渐扩大,新的手术方法、仪器设备、手术器械层出不穷,从而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手术室护士也应当由各外科手术全面学习参与、掌握,向相对固定外科、固定人员方向发展。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or nurse specialist)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专科护士最早在美国提出并实施,并相继在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展。1993年,日本护理协会成立了专科护士认定委员会。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专科护士在理论和技能上的尚无具体要求,是否要通过某一特定组织机构的认可,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就我院开展专科护士培养的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市级重点综合医院。设有省市级重点专科十多个,其中心脏外科、普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都为重点专科,年手术量达一万两千余例,手术繁多,种类齐全。手术室有正式在编护士3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14人、护师9人、护士11人。
1.2方法
1.2.1专科组的设置 根据临床外科分科将我科护士分成神经外组、肿瘤外组、心外组、妇产组、儿外组、骨外组、肛肠外组、普外组、五官组、泌尿外组。各组均设有专科护士组长、专科护士组员,组长组员相对固定,每年轮转一次,这样有利于专科分组的相对稳定性,以适应专科手术的发展。
1.2.2专科设置的目的 专科护士组长,组员分工明确,有具体的工作目标:(1)组长:掌握所属专科发展的最新动向,承担本专科的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以及科研和技术改革工作。(2)组员:掌握所属专科开展的手术以及新技术、新业务的手术配合,做好低年资护士和进修护生的专科带教工作,并把本专科各医师的手术习惯、风格和个人喜好牢记在心,和手术医师的配合要做到积极、主动、娴熟,能完成一定范围内的专科改革和科研工作。组长和组员要通力合作,使自己成为所属专科的优秀护理人才。
1.2.3专科组长的职责范围 在科室护士长的领导下管理专科成员,要具有前瞻性、评判性思维。积极研究所属专科的护理工作,跟上专科手术发展步伐。指导组员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科手术配合的质量、效率。对于所属专科新开展的手术以及手术医师的新要求及时通知组员,做到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配合要默契、术后总结要及时认真;对于所属专科使用的手术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熟练掌握,并负责其管理工作;对专科高损耗品进行登记并及时检查和补充,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制定组员培训目标与考核计划,专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交叉授课,每周一次,对于组员的掌握情况要及时考察、总结。
1.2.4专科组员的职责范围 连续在手术室工作三年以上,责任心强,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及时记录所属专科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熟知专科手术器械仪器的使用、保养、消毒,能胜任专科手术的洗手和巡回工作,有带教能力。达到专业组考核标准。
1.2.5专科学习计划及考核 及时组织业务学习,包括理论及操作技能(手术配合、手术、特殊器械的正确使用);不定期请专科器械的供应商讲解各种新仪器及材料的操作、管理及使用性能。每月进行一次理论知识及各项操作技能的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各专科医师对本专业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的调查统计。
2 结果
通过实施专科护士的相对固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有机会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随着手术室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不断巩固和提高,医护手术配合越来越默契,这样就缩短了整体的手术时间,不但能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完成,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减轻了病人的手术损伤,有利于其身体恢复,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也更好地协调了医护关系,医生满意度也有提高。对于手术使用器械、仪器设备的专科、专人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保证了器械、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并且平均使用时间逐年延长。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77-01
临床教学是帮助护生将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护生提供将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1]。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2]。通过参加中山大学信息技术培训班,学习了在线平台上制作课程,学习运用了photoshop.flash.视屏播放.思维导图等软件制作在线课程,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而言。网络平台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使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现将过程与体会介绍如下。
1 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
1.1个人信息交流
带教老师将个人简介存放在平台上,护生可以通过平台课程中心里看到带教老师的信息及带教内容,了解带教老师总体情况,消除陌生感,增加了对老师的了解。
1.2教学课件的设计及课件制作
1.2.1课程设计 依据学生的学习计划要求和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并确定授课时数。
1.2.2课程制作 将课程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制作课件,课程设计中应用photoshop.flash.思维导图,教学视屏等软件进行设计.制作,使学生对所授的课程更加容易接受及理解。更容易加深印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3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拓展
有了网络平台的帮助,就为师生,生生之间创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时间,教学内容的传统就不仅限于课堂之上,而拓展到了网络平台,有效地保存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
2 网络教学的优点
2.1丰富的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以提供较大的资源共享空间,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贡献出自己的各种教学资源,传递直观的多媒体影像资料,学生可以在里面找到许多本地无法找到的资料,同时也可以将其所拥有的资料进行上传共享,这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
2.2教学课件的网络化交流
可以与其它科室的带教老师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将本科室带教课件与其他科室的教学课件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提高本科室的教学水平。
2.3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网络数字化平台可储存和处理大量医学信息,集语言,图形,文字,数据,动画等为一体,与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做练习的学习方式相一致。生动形象的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启动,和谐运转,极具感染力。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护理学的兴趣和内部动机,而且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并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许多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新的教学形式。
2.4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采用网络数字化平台技术进行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来投入学习。学生在通过平台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真实感,亲切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这种条件下获取和处理信息,效率明显提高,加快了学习进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2.5活泼课堂教学,达到最优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平台进行教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我们新生儿病区的护理教学中,很多示范操作都比较抽象,例如:新生儿抚触,新生儿心肺复苏等操作示范中,如果单是在讲台上讲而没有实物看学生是很难记忆的。但如果通过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声音,动画等种种形式的播放,示教,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及掌握理解。
3 体会
3.1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随着我国护理模式的改变,临床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多媒体等教学得到广泛应用[3]。护生通过临床学习,结合网络在线平台制作课件的学习与交流,加深记忆,提高了临床实习水平,通过了解带教老师的个人信息和教学目标,更方便地掌握实习重点。
3.2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使护理技能教学更具直观性。
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将操作过程形象.直观。全方位地展现在学员面前,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和感染力[4]。特别是通过提供生动客观的视屏图像,将直观性操作自然逼真地展现出来,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达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的目的。
3.3有利于提高学习绩效的优势
3.3.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在平台上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用的最多的是PPT制作,PPT是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所学习的内容。如果通过平台能再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学生的计忆会更深刻。
3.3.2在课程设计制作上运用了思维导图,有利于信息提炼,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图,删除了冗余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内容,这不仅便于加速资料的累积,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生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3.3改革笔记形式:做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学习行为,其目的在于记录学习的内容以及整理别人和自己的思想,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记忆复习。传统的笔记形式基本是提纲形式的。用这种方式做笔记,一方面速度比较慢,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形式比较单调,不容易对大脑形成有益的刺激,所做笔记的内容相对独立,不便于进行比较。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节省记笔记所耗费的大量时间,而且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借助于文字、图像、色彩和线条等组成的简单明了的图形把复杂内隐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隐性知识的可视化、显性化。
3.3.4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护理信息交流对推动医院护理学科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大限制地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对快速提高护理学科的整体水平意义重大,传统的信息交流形式如交流,媒体传播等方式无疑都有着诸如传播范围小,运作周期长,反馈速度慢等缺点;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交流传播护理信息,增加了时效性,缩短了反馈周期,传播范围广,同时有利于信息保存和反复使用。
总结
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护生,她们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带教老师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引导,把她们培养成优秀的护理人才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 护理教育学院概论.[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23-126.
[2] 沈宁:用整体的思想探讨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2):32-33.
[3] 陈建梅 国内护理临床教学方法现状[J] 护理学杂志.2003,18(4);316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吉林长春 130031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的现状,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文章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021名在校的护理专科生发放标准化调查问卷,将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掌握了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及学习适应性的现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 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属于一般水平,学习适应性较高,但均有一定的可提升空间,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即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学习适应性越强。
[
关键词 ] 专业认同;学习适应性;相关性;护理专科生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49-02
[作者简介] 刘印(1980-),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讲师,从事基础护理教育工作。
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专业价值内化的过程,主要用于衡量职业专业化程度。对于护理专科生来说,它反映了个体对“我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我将如何扮演护士角色”和“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等一系列问题的想法和态度[1]。护生的专业认同是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现在的护生角色和将来要承担的护士职业的认识、期望、感知和思考[2]。学习适应性是个体根据需要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实现与学习环境保持平衡的有效、良好的行为与心理过程[3]。目前,护理专科生学习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及格就够用了,高分等于浪费,甚至部分学生觉得考试不及格,参加补考也无所谓;学习方法不得当,多数学生采用考前两三天突击学习的方法。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是护理专科生学习过程中二个重要的调节变量,以学生为本,通过积极心理刺激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3~5个月选取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在校学生1021名发放标准化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993份,有效回收率是97.3%。
1.2研究工具
1.2.1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在胡忠华[2]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基础上改编,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护生的基本信息:年级、性别、学生来源、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入学志愿、每学期学习成绩、是否学生干部、家庭收入情况。第二部分包括专业意志、专业情感、专业认同、专业期望、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6个维度共30个条目;其中25个条目是有序变量,5个条目为无序变量;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条目一致性均高于0.8。按照沈之菲[4]的评分标准,对条目中非常正性回答赋值5分,其余依次为4分,3分,2分,1分,总分在100~125分范围内属于高度认同、50~100分之间属于一般认同、25~50分间属于不认同。
1.2.2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采用由冯廷勇[3]教授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信度为0.87,效度为0.85。量表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教学模式及环境因素5个维度29个项目。采用了Likert-5评分方法:完全不符合为1分,较不符合为2分,不确定为3分,较符合为4分,完全符合为5分,反向题项目反向计分,总分数越高说明其学习适应性越好。
1.2.3统计学分析方法将有效问卷数据输入spss 15.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单因素统计分析专业认同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2结果
2.1护理专科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的得分情况
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各维度中,专业意志维度得分最高,专业价值观维度得分最低;学习适应性的各维度中,学习动机得分最高,环境因素得分成绩最低,结果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总体的平均数为89.93,得分在50~100分区间,按评分标准,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水于一般水平;学习适应性的满分是145分,护理专科生得分的均数是100.15,按中间分87的标准,所调查护生的学习适应性较高。
2.2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了解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及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2。
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及各维度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系数为0.475,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见,专业认同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即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其学习适应性也越高。
3 讨论
3.1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水平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水平一般,这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护理学院等学校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目前护生专业认同水平不高且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护生的专业认同程度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将来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现在临床护士离职率较高,导致了护理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5],护理教育者应该重视护生专业认同的培养。虽然护理专业生源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依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脏、累,工作环境不理想;但又觉得选择护理可以掌握一门技术,医院离不开护理,人类生存和发展更离不开护理。调查发现因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仅占28%(278/993),大部分学生对护理专业并不了解,不知道从事护理工作是否有所发展,能否在护理岗位上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尤其男护生对未来更加迷茫,认为自己在护理行业中很难被认可,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的男护生很少,这可能也是护生专业认同水平一般的根本原因所在。
3.2护理专科生学习适应性现况分析
学习适应性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用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调查的护理专科生学习适应性最高分是144分,最低分是53分,属于学习适应性较高水平,但依然存在着提升空间,这与孙娟[6]等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99.51±11.89)基本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部分护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就可以,很小一部分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学习适应也是生活适应的一种,学习适应性强的学生不仅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学习上会更积极主动,面对困难具备坚定的学习意志和学习动机。这种意志和动机会引导个体形成坚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7];在将来找工作、适应社会等方面也会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因此提高学习适应性对护理专科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3.3护理专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适应性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护理专科生的专业认同及各维度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即专业认同水平越高的护理专科生学习适应性越好,增强护生学习适应性的同时专业认同也获得了提升。提高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要贯穿到从护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典礼的整个护理教育过程,像润物细无声一样不留痕迹的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喜欢护理专业。首先,把握好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课—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树立好学习目标,使护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激发其内心意愿,明确学习方向和专业方向;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通过举办各种活动、网络资源、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临床医院实践或邀请护理专家来校讲座等途径使护生了解护理专业、认识护理工作,发现护理行为的真、善和美,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储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实践操作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建立支持系统,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导致高中学习与大学学习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学习,存在着地域性、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的不适应,而且是初次接触护理,难免会存在一些困难和不适应。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应该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护生在专业学习中会体到更多的正性情绪体验,将自身的发展与专业学习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的回报对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适应性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参考文献]
[1]张玉萍,胡荣,林为平.护理本科新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11(9):74-76.
[2]张馥丽,陈瑜,赵志荣.实习结束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程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5B):11-14.
[3]于文军,杨林山.深圳在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35-137.
[4]徐帅,赵斌.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3,2(31):83-87.
[5]刘华,周小兰,宋梅.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 18(9):95-96.
[6]孙娟,叶艳胜.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29-30.
【摘要】为了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和服务水平,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学会合作,要善于沟通,善于讲话,善于把握产妇心理,以便形成舒适、安静、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关键词】妇产科人文护理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充分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能使护理工作者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笔者认为如下方面不断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一、转变思想,确立人文护理的理念
新的时代,人性化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所有员工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医疗单位,作为妇产科的护士将人文服务,人文护理作为宗旨显得尤为重要。人文护理的内涵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最终实现为患者提供尽量多的护理服务及教育,譬如,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
这就是说护士的任务早就超出了传统的只对疾病的护理,它已延伸到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人文护理集中体现在对产妇新生儿生命、健康及心理的关注和重视;它是高尚的情感,是一种全新的认知,是对护理真、善、美的追求;这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
为此,护理人员的观念要急待转变,要切实确立人文护理的理念,不能永远处在传统的被动执行医嘱的工作态度中不能自拔。
二、加强业务学习,练就过硬本领
首先,护士要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要有清晰地认识。
随着基础医学不断取得新进展,妇科也在不断发展,产前诊断技术不断创新,助孕技术日新月异。其护理的理论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护理工作人员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和社会的发展,产妇的需求。
所以妇产科护士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要自觉的学习,主动地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理念。
当今妇产科护理明显具有如下的特点:
更加强调护理而淡化治疗。分娩不是疾病,但产妇面临生产,心理、生理受到压力,往往处于忧患、焦躁、紧张状态。这就要影响正常分娩,严重的会形成产后抑郁症。这是药物很难起作用的,主要就靠护士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妇产科护理具有两面性。即在妇产科护理中,家属也要成为护理人员服务或培训的对象。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要对家属进行必要的教育,这能极大提升产妇的信心,加快身心的康复。
这些特点,看起来不难,但如果平时不学习,工作中不体会,不总结,是很难成为工作的理论指导。
何况,妇科护理学是与社会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美学等边缘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加上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我们更得学习。
护士要学会合作。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要合作就要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护士要善于沟通。这是服务行业必不可以的交际需要。跟同事特别是与患者及家属用心来交流,就可减少误解,能赢得更佳更多人的合作,能使自己办事更加井井有条,能增加自己清晰思考的能力。
护士要讲究说话艺术。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说话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语言素质。一个会说话的人,必定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懂得看时机、分对象、把握分寸、掌握语调、分场合的人。学好语言,掌握语言知识,形象、准确、生动地使用口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是妇产科护士应该具备的能力。智者一句话把人说笑,愚者一句话把人说跳。会说话的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不会说话的人,处处受限,寸步难行,这些我们都是知道的。
护士要善于把握产妇及家属心理。准确及时地把握了产妇及家属心理,护士的所作所为就能适合他们的需求,就能有效缓解他们的焦虑,就能使他们觉得护士急人所急,心里觉得温暖,有利于产妇正常分娩,更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
当然,过硬的实践技能也是必要的,这是立身之本,更要与时俱进。
只要护理工作者具备了如上素养,她们就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人性化护理的举动就会体现在她们工作的细枝末节上,点点滴滴上。患者就会看到亲切的笑脸,听到温暖的话语,得到贴心的服务,舒适、安静、人性化的医护环境自然形成。
其次,医院管理者对护士的业务学习要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也要把它作为衡量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来抓。要定期聘请专家进行讲座(或看专家讲座视屏),要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要搭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充分交流的平台等。
最后,医院领导者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是现代医疗单位管理的精髓,激励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达到目标而追求的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要激励,就要用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这是值得的。
1.1特点目前的学生均是“90后”,生活优越,自尊心强,思维活跃,但做事易情绪化,逆反心理重,意志力薄弱。
1.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2.1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对本校2005~2010年入校学生的中考成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科总分在450分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1.2%,300~449分的学生占24%,200~299分的学生占51%,200分以下的学生占23.8%,并且招生分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2.2学习缺乏计划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没有时间性、目的性和具体的学习计划。
1.2.3学习方法不当多数学生学习时死记硬背,平时学习不注意积累,考试前突击学习,加之课前没有预习,课中不注意掌握操作要领,课后不复习。
1.2.4学习没有持久性由于学生的年龄处于16~18岁,正是生理与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学生学习经常是3分钟热度,遇到轻微的挫折就退缩,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2教师的作用
2.1中职护生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的作用就是利用实验课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言传身教,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技巧。
2.2示范性作用德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榜样”。从卫生中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看,教师不仅要承担理论教学,而且有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教学[3]。李晓松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的实验项目大约有46项,每项操作都应由教师按操作流程来演示,学生按教师演示的动作来练习,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还要手把手地去教,若教师的操作动作不仅协调、准确、敏捷、优美,且整个操作完成得又轻、又准、又稳、又快、又好,能给人美的享受[4]。所以教师的言行、标准的实验操作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可促进学生模仿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2.3引导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但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没有方向,在操作中出现盲目性,所以教师在实验课中引导学生学会制订计划。如学习静脉滴注,课前让学生针对静脉滴注的操作做出计划,包括护士的准备工作、患者的准备工作、用物的准备、熟记操作步骤、操作后的整理等,课中根据学生制订的计划,先让学生分组实施,后帮助学生分析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进行静脉滴注时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出现滴注故障时如何处理等,引导学生不但学会做,还要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