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采编工作经验总结

新闻采编工作经验总结

时间:2023-01-07 18:34:55

新闻采编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返观与阐释――新时期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1978-2008)”(09YJC860001)

作者简介:刘勇(1978―),男,安徽池州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

摘要:本文展示了1978年以来我国新闻写作教材的变迁轨迹,并对其基本特质进行了“深描”。作者认为,新时期以来新闻写作教材经历了一个从“经验总汇”到“知识地图”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新时期新闻写作教材对新闻文体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新时期;新闻写作教材;新闻文体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6-0058-05

从历时性的维度看,新闻文体发展史实质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记者在原有文体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文体实践,并不断改进甚至突破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与受众需求的写作“陈规”,继而建构新的规范,重新投入实践。有鉴于此,新闻写作教材就是在总结记者文体实践的基础上为“后来者”提供文体规范和文本“范例”,实质也是记者的“实践指南”。然而,1978年以来的新闻写作教材却经历了从简单套用“政治经验”到汇聚记者“从业经验”,再到努力建构“知识地图”这样一个发展历程,最终才逐渐找寻到相对清晰的定位。

一、编撰思路:从突破“政治经验”到回归“新闻本位”

教材的编撰思路不仅是对新闻事业指导思想、文体实践的一种呼应,也直接体现了新闻教育的基本理念。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宣传本位”,尤其是1978年以前,新闻传播的目的即是为了宣传,当时在学界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源自“”、以摘引领袖只言片语等同于学术研究的“语录新闻学”――“这些东西,在当时很多新闻单位人手一册,不少大学的新闻系和中文系作为教材,传播很广。”[1](P40)以197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编印的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该书在“写在前面”的话中就明确指出:“编写这本教材,我们力求以阐明和宣传关于调查研究和无产阶级革命文风的论述为指导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上说明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单纯介绍新闻业务知识、采访方法和写作技巧,而主要是为了引导读者去学习革命导师的有关教导,提高读者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新闻报道这一阶级斗争的锐利武器,为巩固无产阶级服务。”[2](P2)

编写教材的核心目的“不是传授新闻业务技能”,而主要是“引导读者去学习革命导师的有关教导”,进而帮助读者进行阶级斗争。听说上去很讽刺,却反映了当时新闻学研究的真实状况。基于这样的认知,教材中大量引用革命导师的语录,用政治性取代专业性,甚至以《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为“党八股”开列的“八条罪状”作为阐释新闻写作基本要求的理论框架,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不顾时间、空间、条件来生搬硬套领袖只言片语,动辄上纲上线,实质是用“政治经验”取代新闻文体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导致“新闻无学论”甚嚣尘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11卷第6期刘勇:从“经验总汇”到“知识地图”――试论1978年以来新闻写作教材的嬗变

1983年9月10日,、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开篇就指出:“目前新闻学教材缺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给在职干部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抓紧新闻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实为当务之急。”为此,教育部决定成立全国新闻学教材规划评审小组,“立即开始规划、评审和推荐教材的工作。”[3](P6)此后,新闻写作教材建设首先从突破这种用政治经验取代专业规范的叙述模式开始。尽管初期的很多教材还是处在“新闻即宣传”的话语框架内,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突出新闻写作的文体特点。比如叶春华的《新闻写作》、汤世英等的《新闻通讯写作》等。其中,四川大学新闻系张惠仁的《新闻写作学》则将新闻写作视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新闻写作学是新闻领域中一个正在发展中的重要学科,是以研究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与新闻写作方法论为主要对象的专门学科。”立足这样的逻辑起点,她建构的“新闻写作学”的范畴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一、新闻基本规律与新闻学基本原理在新闻写作实践中的运用;二、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三、新闻体裁形成史;四、新闻体裁分类史;五、新闻记者的素质与新闻写作;六、新闻写作方法论(含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方法);七、新闻派生学科的写作规律的探讨、研究,等等[4](P2)。

一边是一味强调政治服从的“宣传本位”,一边是凸显新闻文体独立性的“新闻本位”,两种编撰思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实在不为过。90年代之后的教材则更加注重新闻本位。2005年,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联合编写的《新闻写作教程》,则明白无误地将“新闻本位”作为新闻文体写作的基本特质:“新闻写作有三个重要特征使之与其他的写作方式都有所不同。任何新闻作品都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客观真实,二是广泛传播,三是具有新闻价值。”[5](P3)这里,新闻文体的独特性、新闻写作的独立性都已完全纳入了教材的编写思路中。

二、体例框架:从强调个体经验的“讲座式”逐步转向凸显新闻特质的“体系化”

如果说,80年代初期的教材强调的是对“政治经验”的服从,那么,80年代中期以后的教材则开始凸现记者、报人的“个体经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此时的新闻写作教材、专著常常冠以“讲座”、“漫谈”、“散论”、“浅谈”等标题,基本以记者、报人的经验总结、体会描述为主,普遍缺乏系统性和学理层面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1981)即为一例。该书目录如下:

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穆青);有关新闻写作二三事(田流);我爱新闻工作(萧乾);奔腾在火热的战斗生活里(阎吾);战斗在生活的激流里(纪希晨);谈谈记者的基本功(顾行);新闻工作者应当是一名战士(顾雷);记者工作漫谈(柏生);两篇通讯的采写经过(陆拂为);报告文学的时代特征及其必须严守真实的党性原则(黄钢);关于报告文学的写作问题(理由);新闻工作与文学修养(程光锐);语言美的探索(白夜);散文漫话(姜德明);谈谈国际随笔的写作(司马达)。

不难看出,这本由15篇讲话稿组成的教材,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体系,更多的则是新闻写作的个人经验与感悟。该书“写在前面”的话则明确指出:“这些文章多是1979、1980年这个专业聘请的一部分老新闻工作者、教授和作家为该系研究生讲课的记录,少数选自书刊杂志。这是一本新闻工作者经验和心得的汇集”[6]。应该看到,这种强调记者“个体经验”的“讲座式”体例已经比初期简单套用“政治经验”的教材要进步不少,但个体经验毕竟取代不了新闻专业的总体规范。

不可否认,当时新闻教育和研究力量的薄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十年,新闻事业被肆意蹂躏为政治的工具,新闻教育遭遇被撤并的境地,新闻学研究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业界与学界都开始了艰难的求索。相比而言,此时的学界力量更为薄弱,业界则部分充当了学界的角色。一批学者型记者开始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个人的新闻实践进行思考与总结。徐铸成、戴邦、穆青、安岗等老记者成为新时期最早一批的研究中坚。他们相继撰写了一批有分量的著作,例如,徐铸成的《报海旧闻》(1981)、戴邦的《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1983)、穆青等的《新闻采写经验谈――新华社记者训练班专题报告集》(1983)都成为畅销一时的专业书籍。这就建构了当时新闻写作教材的基本特征:多以记者的业务自传、写作经验谈、体会谈等为主要内容,实质是对传统新闻工作中的报道经验、报道方法的总结与提炼。这些书虽然缺乏体系,但在教材匮乏的80年代初,却非常畅销,影响了一代新闻工作者。

此后,伴随学界的崛起,新闻写作教材也开始突破这种“讲座式”的体例框架,80年代中期以后的教材则逐步循着“体系化”方向发展。这些教材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将新闻业务合而为一组成一个整体。譬如:叶春华等的《新闻采写编评》(1996)、刘海贵等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1997)、高宁远等的《现代新闻采访写作教程》(1998)、丁晓萍等的《新闻采访与写作》(2005);二是专门针对新闻写作方向。这是新时期绝大多数教材采用的方式。最为常见的体例是将新闻写作细化为总体写作规则阐释、新闻基本体裁分类和写作技法介绍等多个层面。刘明华等撰写的《新闻写作教程》(2002)体例就很有代表性:

该书上编为“总论”,每章内容依次是: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角度、新闻跳笔、新闻语言;中编为“消息”,每章内容依次是: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导语(之一)、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主体与结尾(之二)、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新闻背景(之三)、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分析性消息;下编为“通讯”,每章内容依次是:通讯的基本特征、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通讯的主题(之一)、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通讯的选材(之二)、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通讯的结构(之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观察通讯、专访、新闻特写和网络新闻写作[7]。

这样的体例,基本涵盖了新闻写作的理念与技巧、体裁与题材等方面,学科建构的目标非常明确。在此基础上,还派生出了一些新的体例。比如,方延明主编的《新闻写作教程》(2005)体例就比较独特。该书分为“理论篇”、“要素篇”、“体裁篇”和“题材篇”四个部分[5]。

这些教材的体例虽然有的尚存争议,有的也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但这种“体系化”的撰写风格对于确立新闻写作规范、厘定新闻文体的内涵与外延、规范新闻业务教学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三、建构“知识地图”:由注重单纯文体技巧转向文体理念与技巧并重

任何学科、专业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教材则是对这一过程的见证。从写法上看,80年代以来的新闻写作教材就经历了由“术”到“学”的过程。前期绝大部分教材基本集中在技巧层面,主要是对消息、通讯等主要新闻体裁写作方法的总结与提炼。应该看到,对新闻体裁、文体技法等知识性内容的介绍是新闻写作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样可以为初学者提供一张清晰的“实践指南”,但如果绝大部分教材都选择这样的写法,不仅会造成教材内容上的同质化,还容易流于僵化,缺乏学理的观照――“众多新闻写作学教材、专著,也是着重于新闻文体知识及新闻写作技法、章法等表面层次的汇集、整理;而较少致力于新闻写作的系统分析,缺乏对新闻写作思维、心理、审美意识、语言机制、最优化处理等深层结构的探索和概括,同样缺少理论的深沉和郑重”[8](P58)。

于是,一部分研究者开始寻求教材写法的突破。近年来比较通行的方法就是尝试将新闻写作上升到学理层面,将文体观念与文体技巧熔于一炉。例如,强月新、单波的《现代新闻写作》(1998)、张家恕的《颠覆与建构――新闻写作原理探究》(2002)、林晖的《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2005)、刘志宣的《新闻写作技艺:新思维•新方法》(2005)、高钢的《新闻写作精要》(2005)等教材都体现了这种努力。尤其是陈作平的《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2000)一书,作者完全跳脱出传统教材的写法和体例,寻求把“对新闻报道的规律性探讨与实践操作紧密融为一体”,以新闻选题、新闻角度、新闻深度、新闻表现、新闻分寸、新闻思维和现代新闻观念为主线来架构全书,提出了建立新闻报道认识论的构想[9]。这些尝试表明,新闻写作教材既不能仅仅专注“工具层面”,流于肤浅,也不能一味“深化”,过度“诠释”。相反,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上建构新闻写作的“知识地图”。

公允地看,在新时期新闻写作“知识地图”的建构中,来自西方的经验大大拓宽了中国的新闻学术界的研究视野。在对待“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新闻学术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抵制与批判阶段、引进与译介阶段、借鉴与创新阶段[10]。80年代开始,学术界大量引进、翻译了一批有影响的西方(基本都源自美国)新闻写作教材,其内容主要是记者和教授的讲稿。譬如,[美]杰克•海敦的《怎样当好新闻记者》(1980)、[美]麦尔文•曼切尔的《新闻报道与写作》(1981)、[美]威廉•梅茨的《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1981)、[美]杰克•卡彭的《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1988)等。不过,此时新闻界在引进这些书籍时依然是“小心翼翼”。1986年出版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的开篇,译者就在“一点说明”中提醒读者:“由于本书是为培养资产阶级报刊的新闻记者而编写的,它讲的当然是资产阶级新闻学,宣扬的是资产阶级新闻观点。这是我们在阅读本书时必须注意的。”[11]

与中国的新闻写作教科书不同,美国的新闻教材更多地突出实用,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指向“怎么写”。因而,这些译著对当时乃至今天中国的新闻业界和学界都产生了很大的震动。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新闻写作教材中开始尝试借鉴西方的经验,有意识地融入“国际化”。代表作包括:洪天国的《现代新闻写作技巧》(1986)、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1993)、芮必峰、姜红的《新闻报道方式论》(2001)、程道才的《西方新闻写作概论》(2004)、黎信的《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2009)等。

2011年,李希光等三位作者编著的《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则更加强调国际化视野。该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学院课程模板”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实际和个人经验。全书共32讲[12]。相比之下,该书的体例与内容都有别于国内同类教材:一是将采访、写作、评论视为一个整体,将以往分开的内容又整合到了一本教材中;二是添加了诸如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人权与战争报道、财经报道、健康与医学报道、灾难新闻报道、网络与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新闻题材,这往往是传统教材所忽略的内容;三是强调了文献研究、数字的运用、新闻故事化的技巧等新闻采写方法,这些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也不多见。

如果我们将该书与西方的教材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其对西方经验的借鉴与融合。例如,被美国300多所大学选用、由梅尔文•门彻撰写的美国新闻学经典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其体例、内容都与该书有相近之处。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27章,依次为:在岗位上;报道要素;何为新闻;职业工具;导语;报道结构;写作者的艺术;特稿、长篇报道和系列报道;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挖掘信息;充分观察;建构与使用背景;发现、培养与使用消息来源;采访原则;采访实践;演说、会议和新闻会;预感、情感和刻板成见;事故与灾难;讣闻;警事新闻;法院新闻;体育新闻;商业报道;地方政府与教育;记者与法律;品位――为适合作界定;新闻职业道德[13]。从某种意义上说,尽管国家之间存在各种差异,但在全球化浪潮裹挟的今天,新闻写作教材的国际化却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四、余论:新闻写作教材对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教材是对某一学科理论与内容的总结与经典化。新闻学教材的作用在于:“教给我们如何制作标题,好的导语应该是什么样子,告诉我们对各种主题进行报道的首要原则;教科书还让我们知道了收集信息的基本原则,收集到的信息在何时、何处、源于何人、以何种方式编写入报道中。”[14](P99)因此,记者文体意识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材的影响。概而言之,教材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追认传统文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新闻写作规律和方法,并运用专业术语将之总结、提炼为成文的文体规范。比如,所有教材都给予了消息写作以较大篇幅。陈力丹先生就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把重点放在消息的研究上,这对于现在大量涌入新闻业界门槛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是必要的、及时的。……研究消息基本的‘规定动作’,让这些‘动作’成为职业理念,然后才谈得上‘自选动作’,从必然走向自由。”[15](P3)可以说,新闻写作教材就是总结新闻写作中的“规定动作”,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专业层面的“常识”。

第二,对业界的文体创新予以“认同/反对”的回应。换言之,教材体现的就是一种专业层面的“合法化”建构。按照英尼斯的说法,“被编入教科书”是“特定观念与意识形态得以以结晶形态嵌入现有知识体系的重要标准”[16](P172)。这一点,我们从新时期新闻写作教材的变迁中就能体悟出来,很多教材都对新时期新闻业界的创新成果进行了讨论和评价。例如,周胜林的《高级新闻写作》就辟有专章对短新闻、大特写、深度报道、散文笔法写新闻、新闻与文学“合流”等问题做了分析[17]。胡欣也在《新闻写作学》中专门设置两章来探讨“现场短新闻和深度报道”以及“散文式新闻”的历史与现状[18]。

当然,新闻写作教材对新闻文体发展也包含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大多数教材基本上滞后于新闻实践、教材编写的同质化现象等。“它们中的大多数,几乎是众口一词地重复已有的一些原则和原理,在已知的领域和约定俗成的熟路上踯躅徘徊,对我们已取得的认识表现了过分的信任与眷恋,只讲合理性,不讲局限性,不介绍其由来与发展,不说明这种知识的本质,似乎新闻写作知识就到此为止。于是新闻写作的理性的风帆,就长期搁浅在我们自己固有的经验系统的沙滩上。”[19]这种情形之下,记者的文体意识就容易被教材所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写作教材的体例与写法都必须与时俱进,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实践亦步亦趋,而是要做到有所前瞻、有所超越。惟其如此,才能对新闻文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感谢“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拔与培养计划”对本研究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绩伟,等.评“语录新闻学”[Z].中国新闻年鉴,1987.

[2] 《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77.

[3]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Z].中国新闻年鉴,1984.

[4] 张惠仁.新闻写作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 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1.

[7] 刘明华,等.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罗以澄.罗以澄自选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10]刘勇.新时期我国新闻写作学研究的特质与拓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6).

[11][美]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M].褚高德,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12]李希光,等.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3][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M].展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4][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5]陈力丹.把新闻写作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A].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美]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C].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7]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8]胡欣.新闻写作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9]樊凡.拓展新闻写作研究的思维空间[J].新闻学刊,1987,(2).

From “Experience Center” to “Knowledge Map”

― Changes in News Writing Textbooks Since 1978

LIU Yong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China)

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 新闻采编 问题 改进

新闻采编是新闻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拓宽新闻素材渠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符合媒体特点的新闻采编工作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且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总之做好新闻采编工作能够为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持。

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闻深度发掘不够。在当今信息飞速传播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能够非常及时地对新闻进行跟踪报道,并能够及时地将一些突发的社会大事件呈献给受众,使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也能够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现象。但是从受众的角度看很多新闻仅仅限于对事件外在情况的反映,缺乏对新闻事件深度的发掘,不能够展现新闻事件的本质。有时候仅对新闻事件表面现象的报道,甚至可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甚至恐慌,引发一连串的社会事件,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有一些新闻媒体就单纯报道了日本核电泄漏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影响,而碘能够防治辐射。这种仅对新闻事件表面现象的报道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碘盐的抢购,并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恐慌,这就是仅对新闻事件表象的报道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社会影响。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采编与发掘,使社会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

二、新闻采编工作形式不够丰富。现阶段,新闻的采编仍旧以采访的方式为主要工作形式,很多专业的记者也主要采用单一的采访方式来完成新闻采编工作,这是因为采访的方式能够使新闻工作者较好地了解事件全过程。但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形式也多元化地发展起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技术、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传统地单一采访式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采编形式优势的前提下,也要丰富新闻采编工作的形式,使新闻采编形式多元化发展。

三、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不到位。新闻采编要求采编人员具有非常高的职业素养,采编人员在做到对新闻事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超强的创新意识的前提下,还要具有高效的行动力,能够将新闻的嗅觉发挥到极致,从而通过高超的新闻策划能力,发掘丰富的新闻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提炼出最具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及时进行采编并呈现给受众。然而,往往很多极具新闻价值的一些事件,由于新闻策划工作的不到位影响了新闻的价值。比如新闻事件报道的角度可以说关系到新闻本身重要价值的体现,同样的一个新闻事件会有很多个方面供你选择报道,因为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是一连串社会因素引起的结果,自然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新闻事件――储户存在银行的钱无故失踪来说,这一新闻事件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银行、储户、政府甚至公众等各个方面,具体在报道此新闻事件时有很多角度可以选择,如银行的管理问题、政府的监管问题、储户的损失问题、公众的顾虑问题等,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会为受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同的。

开展新闻采编工作要展现的规范

一、新闻采编前要进行必不可少的策划。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了单纯实现新闻的时效性,常常会忽略新闻采编前的策划工作。策划工作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要在新闻采编之前明确新闻所要面对的受众群体,这一群体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只有掌握了这一群体对新闻的情感取向,才能够以他们喜欢且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将新闻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编工作开展之前多与群众接触,多深入生活,了解群众的所喜所爱,所感所想。如笔者采写《走进浮梁古县衙》这篇报道,就到浮梁古县衙周边深入了解古县衙的历史情况。而笔者的目标受众就主要是生活在古县衙的群众,让他们了解到古县衙的发展史,也让浮梁人甚至是景德镇人都能有一种自豪感。这篇新闻的珍贵之处就源于新闻采编前充分的策划准备。教师较为关心教育政策及教研成果问题,农民则较为关注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问题,大学生关注就业问题,而一般的市民则关注物价房价等问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找好角度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才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笔者在报道移动4G网络进入景德镇时,就选了一个更快、更亲民、更安心的角度进行报道,即找准了4G网络的优势“快”,同时又打消了受众担心的价格高、是否安全等问题,较好地引起受众的兴趣。

二、不断进行新闻采编经验技巧和方法手段的分析总结。新闻工作者应学会从以往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总结采编技巧和方式方法,还要拓展思路,在保留传统新闻采编优势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采集与编辑丰富的新闻素材,使新闻的采编方式更丰富。要特别注重对新闻标题编辑。如笔者在报道整治环境提高市民素质的新闻时,就用了“为何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这样一个题目,利用疑问或反问的形式较好地抓住受众的眼球。

第3篇

一、新闻采编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

新闻采编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进行采访、编辑、整理的过程,从而将新闻作品更好地进行塑造。新闻采编是新闻节目播报的基础,新闻采编工作涉及面广,对记者的要求很高,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新闻记者应当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群众需求,体现节目的时代性、生活性和创新性。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最重要的是新闻内容,这也是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要有重点、范围,还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新闻采编工作除了包含新闻内容以外,还包括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术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指新闻节目的定位、方案的编制,最终将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呈现,并得到认可。后者是指借助一些设备、制作软件等使新闻节目更具创造性,保证新闻采编节目顺利播报和完成。

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交娱乐媒体的出现,吸引了公众的眼球,电视台新闻节目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是电视新闻节目以其权威性吸引公众的眼球,所以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优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才可以创造更多的高质量、时效性强的品牌栏目,从而更好地提升新闻节目内涵,迅速、全面、客?^地将新闻信息以丰富的形式传递给公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信息交流。

二、新闻采编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析

目前新闻采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新闻记者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偏弱。新形势下对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逻辑思维整合等能力,随着新闻形势变化,电视台新闻记者这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偏低,应当不断学习培训,在实践中多总结、创新,才能打造更高质量、更具吸引力的电视新闻节目。

2.培训力度不够。电视台对新闻记者采编方面的培训较少,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交流,从而导致电视新闻记者采编能力很难有效快速提升。

3.新闻采编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一方面表现在电视新闻记者缺乏较强的还原新闻本质的处理能力,很多时候为了获得点击率和收视率,吸引公众的关注,在新闻标题等方面下功夫,但是实际新闻采编内容和题目之间没有很大的关联,甚至很多新闻内容背离了事实,进行了一些不合理的加工。另一方面新闻采编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贴近,很多报道民生的新闻,比较平淡,缺乏创新,很难吸引公众的眼球。

三、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分析

1.加强培训,提升电视台新闻记者整体综合素养。一方面要善于选拔和招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参与到新闻采编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训机制,不仅注重对新闻从业人员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还要引导他们多和群众接触,多到一线去采访、去挖掘资源,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运用自身的经验和实践认知进行总结,深度挖掘可以报道的点,从新闻事件背后去分析隐藏的真相,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提高辨别意识,从而以独特的视角提高新闻事件采编价值。来源于生活,并不断拓宽新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敢于同社会不良风气做斗争、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勇气,从而提高整体新闻节目品牌含金量。

2.善于从多角度出发,提高新闻的鲜活性。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时,要把握基本的原则和前提,坚持群众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具体开展信息搜集、整理时,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不断研究国家有关的最新政策、新闻信息,体现时代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新媒体的优势,转变传统新闻采编工作方式,在新闻实际内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方面多研究,深入一线多去挖掘素材、探究本质,坚持朴实、简单的创作手法,通过小事折射正义,通过现场采访、直播以及连续追踪报道等方式不断将新闻节目推向高潮,向公众呈现更具完整和渗透高度的新闻信息。还要不断抵制各种不良思潮,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积极发扬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为国家社会传播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3.创新载体,打造独特的采编风格体系。一方面要从新闻时效性角度出发,运用各种采访交流技巧,从而针对新闻主题或事件,全方位去采访相关的群众等,从而提高话语权,在后期制作时要主动参与,积极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增加动画、声音、视频等技术,提高新闻的感染力。还要在采编过程中不断总结,培养自己擅长的领域,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去研究问题,打造更多的特色品牌节目,提高自身岗位竞争优势。

第4篇

新闻媒体制作主要是新闻采编进行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的过程。这里既包括新闻记者对新闻素材的发现、采集、梳理与写作,也包括新闻编辑对稿件的审读、编选、加工与排版。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记者所体现出的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新闻素材的敏感捕捉,写作主题的提炼凝聚,写作体裁的灵活变通,所用语言的清新流畅;编辑所体现出的审视稿件的独特视角,编辑稿件的创新见解,策划选题的新颖创意,拼接系列的求新境界,组合版面的独具匠心等无不体现出新闻采编运用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根据时代特点,捕捉新信息、反映新风貌,以新取胜,以快取胜,出奇制胜的创新思维。

一、新闻采编的创新思维――激活构想、理念的动力元素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发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超越常规的眼光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又能经得起检验的全新构想、全新观念、全新理论、全新决策、全新方案、全新解释、全新思路、全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新闻采编而言,创新思维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敏锐的新闻发现力

新闻发现力可以说是新闻采编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中提到:“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发现力’”。新闻发现力要求记者要捕捉“活鱼”,对事件的报道要新鲜、及时、准确。如1986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机举行开幕式时,新民晚报的一位记者注意到在开幕式预演中,中国台北队入场,乐队奏的也是中国队入场时的乐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她立即奔到新闻中心,核实后迅速发出了《壮观、热烈、优美、有趣》的独家报道,不仅新民晚报首发,而且洛杉机的所有中英文报纸和世界各大通讯社也纷纷转发。这位记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思维创新,发现并敏锐地捕捉到了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事实细节。

(二)独特的新闻表现力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尽管记者与编辑的分工不同,但两者有着相同的新闻传播目的,创造着同一要素的新闻作品。因此,两者的新闻表现力为异体同构关系。记者的新闻表现力,是将其发现的蕴含在客观事件中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制作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就其写作、拍摄、录音等操作流程而言,一定要表现出力度、深度、厚度,体现出独特性。

编辑的表现力,是编辑对新闻作品的综合处理能力。对于独家新闻报道和新闻新视点的报道来说,编辑的表现力就是一门高超的新闻艺术。如果说在不可预知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发现起着决定作用,那么在可预知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编辑的运筹帷幄、策划决策则起着关键的作用。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更是强调编辑具有深刻内涵的表现力。

(三)多向的思维发散力

发散思维是指以一个问题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或中心,围绕这一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上下左右多方位的思考,寻找问题的多个不同的、富有特异的答案的思维方法。在思维发散过程中,不时会涌现出一些念头、一些奇想、一些灵感、一些顿悟,而这些新的观念可能成为新的起点、契机,把思维引向新的方向、新的对象和内容。因此,发散性思维不仅是多元的、多声部的,而且也是不确定的,没有固定方向,也没有特定规则与限定的。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新闻采编可以摆脱传统新闻报道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开辟新途径。

美国纽约时报的名记者泰勒刚当记者时,奉命采访某著名演员的首场演出,但他去了以后,听说首演取消,就回家睡觉了。结果半夜,总编气冲冲打电话说,其他媒体已报道出名演员自杀的消息。总编训斥他说“像这样一位名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在这个事例中,由于泰勒思维的单一而使一条重要新闻流失,如果当时他的思维足够发散,事情的结局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

(四)灵活的逆向思维力

逆向思维是一种背逆常规思维的思维方式,是用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思维视角思考问题。逆向“逆”的是“一般人思考的方向”,是“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维是一种阻力很大的视角转换方法,但也是出奇制胜、屡建奇功的方法。在创新探索中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独树一帜,新颖独到,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一旦时过境迁,便不再有价值。但北京青年报开辟的“新闻人物・回访”专版,却在“昨日黄花”与“今日新闻”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利用逆向思维进行了创新尝试,通过巧妙的选取“回访”的角度,使那些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淡去的人和事,又被重新挖掘出来,成为创新的“富矿”,历史又重新闪出了新闻的火花。

(五)丰富的思维想象力

想象思维是指思维者对所感知的事物和材料,进行新的构建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思维往往从保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出发,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形象或构想的一种思维过程。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想象具有三个功能:思维重组、整合的功能;拓展思维空间的功能;激励、导向思维的功能。每个人都具有想象能力,它可以是无意识的灵感火花,也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定向扩展。

二、实现创新思维的途径――灵感、方法与知识结构的交融

(一)知识结构要合理

新闻采编的知识结构有三个层次:一是新闻类、传播类的精深专业知识,支撑结构框架,形成支柱型学科;二是学科群,包括相邻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综合学科等相关学科;三是一般性知识与一般方法论学科。这三个层次中的知识要合理组合,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其分布形态应为宝塔形,即专业知识居上,相关知识居中,一般知识为基础。

(二)创新灵感勤捕捉

灵感是这样一种思维现象:长时间思考某个问题不得其解,而中断思考后,却又会在某个场合突然对问题的解答有所领悟。郑板桥曾赋诗描述灵感对创作的影响,“十日不能下一笔,闭门静坐秋萧瑟。忽然兴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然而灵感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灵感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大脑”,灵感是在艰苦的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偶尔得之的产物。

社会生活是文化产品创作的源泉,也是新闻采编捕捉选题、策划创新、激发灵感的源泉。记者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细心体味,苦思力索,才能广开思路,激发智慧,释放潜能,喷涌灵感,才会发现新目标,找到新素材,确立新选题,产生新思维。编辑要策划有活力、有时代意义的选题,也必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近距离接触生活,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才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策划出新选题,把握住新导向。

(三)不断锤炼多实践

实践不仅能提高记者、编辑的总体采编能力、开阔视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且能够提供获得经验型知识的机会,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记者、编辑只有在不断实践、反复锤炼的过程中,才能增长聪明才智,增强新闻敏感,在新闻制作中更具有创新思维。

每部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是产生于火热的创作实践之中的。上世纪60年代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诞生就源于实践的源头活水。为了写好这篇报道,穆青曾多次到焦裕禄生活、工作过的河南省兰考县采访,住到农民家里,解读老百姓眼中的焦裕禄。带着那份感动,他对这篇作品的框架仔细架构,对写作角度认真选取,对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凝练加工,对所用文字反复推敲。报道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心中流淌出来的。焦裕禄的事迹印在了那个时代每个人的心中。

(四)创新方法巧运用

创新思维是以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并灵活运用为前提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指在创新思维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系列思维方法,它是通过对多种思维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而推出的新的综合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必然包含着直觉的洞察与灵感的迸发、想象的发挥与理论的应用、类比的跨接与假设的试探、演绎的内推与溯因的沟通、分析的还原与综合的升华、反馈的利用与控制的运筹,最后通过不断地融合与提炼,形成新成果,实现知识信息的增值。也就是说各种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优化组合、作用互补、综合起作用。思维方法本身是确定的,有相对稳定性,但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究竟选用哪些思维方法,怎样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却是多变的,带有很大的灵活性,方法之妙,贵在相宜。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有高有低,而高低之分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综合思维方法的能力上。

第5篇

【关键词】新形势;电视台;基层新闻记者;采编能力

十以来,我国的各项发展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就当前来看,国家发展的主旋律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和谐共享。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名基层新闻记者,更要认识到自身工作在国家政策宣传推广中的重要性,坚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将最新、最前沿、最受观众关注的新闻做好,发挥好新闻喉舌及新闻反馈的双向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保山市龙陵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新形势下电视台基层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编能力的思考总结如下。

一、提高政治素养,确保基层新闻方向

电视新闻是为新闻受众服务的,基层新闻记者大都工作于县市级电视台,常常接触的是基层群众,尤其需要坚持准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和基层群众进行交流以及进行新闻策划时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发挥好新闻引导作用。因此基层新闻记者首要的是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的学习,拥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把握好国家、省、市、县最新出台的政策方针,结合基层新闻的报道方向和报道内容,提前做好相应的政策梳理,确保在进行新闻采编时不偏离政治方向、不出现政治性的错误,并保证将新闻和政策宣传进行有效结合。而且对于基层新闻记者来说,在做新闻时要确保新闻的及时性、有效性,就需要了解最新的政治动态和政策新规,以促进新闻节目价值的实现。

二、提升新闻敏感性,找好基层新闻内容

基层新闻记者要提高新闻采编能力,就必须有专业的新闻敏感性,能够紧密抓住时代和政策的发展脉搏,结合最新的新闻要素走进基层,寻找最有价值、最能触动受众的新闻。当前,我国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单从针对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来看,就有许多值得报道的点,在基层新闻节目采编过程中,记者就需要将自己的新闻敏感性落点到相关政策中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就结合这一主题,找到合适的基层新闻点,进行了多篇报道,如《龙陵县碧寨天宁:精植仿野生石斛拔穷根》、《龙陵精准脱贫挂包帮“一户两羊”扶真贫》,报道后获得了较大的受众反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闻上政策和实际做法的参考。在良好新闻敏感性的支撑下,基层新闻采编工作能够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够做出符合地方新闻节目受众观看需求的新闻,并切实满足了他们在有关切身利益点方面的信息获取。

三、结合群众利益点,聚焦基层群众生活

基层新闻记者大多工作于区县级电视台,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受众也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因此,基层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时要考虑到地方性的特点,尽量选择小的切入点和切合受众生活的新闻点,尤其是结合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利益点进行新闻采编,多聚焦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困难或者是新的变化,从而做出优质的、满足受众要求的新闻节目。可以说,除了基本的政策类新闻内容之外,基层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方面要多重视民生类的新闻点,要多下基层、下乡镇,到群众身边去找新闻、采新闻,多了解群众的想法,让新闻成为反映群众生活积极变化、披露影响群众生活不良事件的喉舌,同时在新闻采编中注重弘扬正气、鞭达后进,发挥好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连带作用。更不能怕吃苦受累,而是要将扎根基层、做好新闻的理念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导思想。

四、提升新闻策划能力,完善系列专题报道

基层电视新闻节目要提高节目的可看性,需要新闻节目内容更为多样,除了逐条新闻播报之外,还应该有一些深入的系列、专题新闻报道,以展现新闻节目的专业性,提供给受众更专业的新闻思考。这就需要基层新闻记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策划能力,抓好能够进行深度新闻报道的点,结合政策和受众兴趣,做好系列报道或者是专题报道。例如,笔者曾深入基层,做出了《龙陵县平达乡茶产业调查》系列报道、《龙陵县防火墙》专题报道及《龙陵县精准扶贫》主题报道,这些报道都是在充分的基层调研之后,经过专门的新闻策划所实现的报道,由于每个报道都主题集中、切中要点,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五、强化专业技术能力,加强新闻效果

基层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工作除了进行新闻采集之外,还需要对采集来的新闻进行整理和编辑,为了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基层新闻记者也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摄像技术、同期声采集技术、后期编辑技术、后期效果制作技术等。虽然新闻节目和其他的娱乐节目不同,具有严肃性,但是新闻节目的包装和节目内容的编排设计对于新闻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基层新闻记者常常需要只身进行新闻采集,必须掌握摄像、收声的技能,同时摄像技术直接影响到采集画面的效果,同期声的收录也直接影响到后期编辑时同期声的插入使用,因此,必须有扎实的技术做保障。另外,在多元化不断发展的新闻节目转型趋势下,基层新闻记者在保证新闻内容的前提下,也应多学习国内外新闻的编辑技术、多学习一些编辑软件中效果的应用及后期特效软件的应用,从而使新闻节目的呈现效果更具专业性,也更吸引观众的注意。

总之,基层新闻记者想要做好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就必须有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的决心,将基层新闻的采编与国家大政方针相联系、与基层人民群众的切实生活相联系,在提升采编能力方面,必须结合新闻播报的主旋律,把握好新闻采编的政治方向、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加强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提高新闻策划能力,并且加强完善技术能力,最终促进基层新闻节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锡忠. 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加强新闻采编能力[J]. 西部广播电视,2015,08:133-134.

第6篇

理念创新: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与舆论宣传的关系

党报是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肩负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使命。各级党报都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占领主流舆论阵地,这是党报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党报的宣传功能不能削弱,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必须加强。但党报毕竟也是我国的重要大众传媒之一,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新闻立报”的办报理念。

办报理念上的变革是党报新闻宣传创新的关键,党报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新闻立报”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宣传与新闻的关系。

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新媒体风生水起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和特点,以及受众对媒介的态度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一直将宣传作为媒体尤其是党报的主要功能,但随着人民群众对新闻需求的变化,现代媒体已不再把宣传功能视作媒体的主要功能,且宣传方式方法也不断创新,宣传功能的淡化成为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所以,笔者认为宣传只是媒体的一种功能,现代传媒应同时具有六种功能:

一是新闻和信息传播功能,传播受众欲知未知的信息,这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含义;二是宣传和舆论引导功能,主要是宣传党的政策、重要决策部署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三是教育及教化功能,提供知识和道德教养,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推动公民道德体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四是信息服务功能,包括衣食住行、天气、求职、市场、价格等信息服务;五是文化娱乐功能,刊载文艺作品、影视作品和其他娱乐资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六是广告宣传功能,刊登各类广告信息和形象宣传的图片文字。

新闻报道与宣传在特定条件下是一致的,新闻报道也有导向性,具有引导舆论、扩大宣传的功能。但严格来说新闻和宣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宣传是传播一种观念信息,包括政策、法律法规和各种理论、意见等,带有明显主观意向或政治色彩,是输灌式、教育式的,往往带有作者或宣传者的观点和目的。而新闻报道主要传播一种新闻事实和信息,往往不带很明显的主观意向,而是将导向隐含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之中,更体现出宣传的艺术性。如果在新闻报道中过分强调宣传的主旨,往往容易成为空洞的说教,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国大部分媒体完全成为单纯的宣传工具,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很多新闻报道违背起码的新闻规律和新闻的真实性,党报几乎成了宣传简报,新闻报道几乎成了宣传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走上了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新闻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每一次思想解放的冲击波首先从新闻媒体中推出,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到《东方风来满眼春》新闻报道的刊播,在改革开放的重要时刻,党报始终发挥着引领舆论的重要作用,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所以,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必须强化党报的新闻功能,弱化纯粹的宣传功能,坚持用新闻的视角、新闻的形式来引导舆论,完成重要的宣传任务,这也是提高党报新闻宣传艺术和办报质量的关键。

内容创新:提升新闻性,降低“工作味”

当前,读者常常抱怨党报缺少可读性,没有多少可读的新闻。咋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党报每天刊登各种题材的新闻,怎么会缺少新闻呢?

其实,读者抱怨的是一些党报鲜活的新闻少,与读者密切相关的新闻少,新鲜、重要、可读和有价值、有分量的新闻少。打开报纸,我们经常看到充斥版面的都是一些工作总结、会议报道、成就宣传、经验介绍、领导人活动等等,这类稿件占据大部分版面。这些非事件性的新闻,时效性差,工作味浓,有的没有多少新闻价值,难怪读者会说:都市报、晚报可以看半个小时,而一张党报有效阅读时间不超过三分钟。

看来,党报的创新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提高舆论影响力首先必须提高宣传艺术,提升新闻度,降低工作味。党报是党的机关报,但也是新闻纸,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试想,如果党报没有读者,读者都不爱看,哪有什么舆论影响力?所以改进党报新闻宣传方式已成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党报新闻宣传内容上的创新,须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是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尽量从会议材料或领导人讲话中提炼出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用新闻的视角来加以报道;二是改进成就宣传和工作性、经验性报道,注重挖掘深度,以“厚”制“后”,提炼主题,突出报道那些有指导性、有新闻价值的典型经验或创新举措;三是改进新闻文风和采编作风,创新表现手法和报道方式,以清新活泼的文字、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鲜活的新闻事实报道基层的先进典型、新鲜事物,同时加强与读者互动、报网互动,鼓励记者赶第一现场、抢第一时间、抓第一落点,多采写“冒热气”的独家新闻,增强新闻的鲜活性和贴近性;四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从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结合点上透视热点问题,促进问题解决,加强舆论监督,有效引导舆论;五是发挥以图片带新闻的优势,学会用镜头说话,用图片与重要新闻构建视觉中心,增强阅读兴趣和对重点新闻的关注度;六是善于从离读者和群众生活最近的距离来采写新闻,从读者关心、群众关注的角度提问题,做到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少报道部门的工作成绩,多报道日常生活中的热点新闻、事件性新闻和民生新闻,工作性报道、非事件性新闻要少而精。

形式创新:优化版面元素,构建视觉中心

曾有人对报纸杂志化、版面封面化的趋势进行过分析探讨,认为这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实,当前大众传媒已进入快速阅读时代,而平面媒体的标题和图片、图表等是适应这种转变的最好版面元素,视觉化包装在平面媒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党报形式上的创新,必须充分发挥报纸版面元素的作用,树立以图片带新闻、以新闻带图片、以视觉中心带版面的办报理念,鼓励编辑记者重视将重要新闻与图片互动起来以构建版面视觉中心,通过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穿透力突出重要新闻的新闻价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这也是提升党报舆论影响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报纸的“视觉中心”就是新闻眼,必须具有新闻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可视性。“视觉中心”既要有新闻吸引力,也要有视觉冲击力,如果说图片是第一波冲击力,那么内容就是第二波冲击力。两者有效互动才能构成有效的视觉中心。如何打造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笔者认为:首先要打造高质量的视觉载体,视觉载体可以是一张图片、一组图片,也可以是图表或新闻漫画等。其次,要有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构成“视觉中心”的稿件或图片必须是读者广泛关注的重要新闻。所以,打造视觉中心需要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互动,重视编辑整合与版式制作,使文字与图片优势互补。

党报形式创新的第二个举措是要做好重要新闻的延伸阅读,包括版面导读、阅读提示、新闻链接、编者按、短评等,从而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阅读。延伸阅读是新闻本身的有机延伸,是增加新闻信息量、内容厚重度的一种必要手段,一则新闻只报道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如果增加编者按、背景链接或其他版面元素,无疑会提升新闻的分量;延伸阅读也是丰富版面元素、增强阅读便利、拓展读者视野的必要手段。因此,当前在美化报纸版面时,延伸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南方一些报纸,都非常重视延伸阅读的处理。

延伸阅读大致有六种表现方式:一是“新闻+新闻背景”组合,二是“新闻+同类新闻”组合,三是“新闻+图表(图片)”组合,四是“新闻+评论”组合,五是“新闻+读者反馈或网民留言”组合,六是“新闻+多种版面元素”组合。

总之,党报形式创新还是一个新课题,把版面元素和延伸阅读运用好,可美化版面,提升报纸的可读性、可视性,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舆论的影响力。

管理创新:建立奖惩机制,完善考评制度

媒体的竞争就是新闻产品质量的竞争,建立一套以办报质量为主的考核考评制度尤为重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这是办报的“指挥棒”,也是鼓励创新、提高办报质量的发动机。

办报就是生产新闻产品的过程,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生产流程,新闻产品的加工及产品质量就难以保证。为此,管理创新是提高办报质量的关键。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各省级党报陆续建立了采编考评考核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评报机制,严格发稿流程,明确岗位职责,量化采编数量和质量指标,划分稿件等级,审读报纸差错,规范计分办法,强化新闻阅评等等。当前,党报评报机制和对采编人员的绩效考核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定量考核型,划分等级型,末位淘汰型,品牌激励型,质数兼顾型。这些考评考核办法各有所长,瑕瑜互见。

安徽日报自1993年建立以采编人员业绩考核为主的考核制度,此后不断完善创新。2003年成立专门的审读考评办公室,采取质数兼顾型和品牌激励型的综合考评模式,先后制订了《安徽日报编辑部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安徽日报稿件划分标准》、《安徽日报编校质量审读奖惩暂行办法》、《关于安徽日报试行记者编辑首席制度意见》、《安徽日报每月之星评选办法》等多项制度,根据采编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量化考核指标,坚持每日评报、每周小结、每月总结的考评办法,对发稿部记者、编辑发稿数量和质量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对部门主任、副主任进行业绩定量考核,对其他非采编人员进行工作业绩考核,设立首席编辑、首席记者,评选“每月之星”,评稿做到日评、月评和年评相结合,坚持以质为主、多劳多得、奖优惩劣的考核办法,真正使采编人员工作业绩与奖金挂钩,充分调动了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办报质量明显提高。

自2003年以来,《新闻阅评》每年对安徽日报的专题表扬不断,今年以来就有7篇专题阅评,充分肯定了《安徽日报》新闻宣传所取得的成绩。200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刘云山视察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时指出:“安徽日报已进入全国党报第一方阵。”

管理创新必须完善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狠抓落实。除建立科学的考评考核办法外,还必须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如制定科学的发稿流程,建立三级把关机制,建立每日编前会、每周采编例会、新闻阅评、考勤考核、记者站管理、学习日等制度,以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为基础,形成鼓励出精品、出人才的激励机制,形成钻研业务、不断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优秀的采编队伍,锻造党报核心竞争力。

第7篇

新闻界漂浮作风种种表现

之所以在全国新闻界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认为是这个本不成为问题的问题,现在看来真成了问题,宣传工作领导的最高层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认真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只要粗略回顾一下近年来新闻界漂浮作风的种种表现,就会深刻感受到提出和解决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基层问题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我在张家口日报社担任副总编辑和总编辑各有10年时间,在多年来领导报纸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当前新闻工作者作风和文风与过去相比差距很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深入生活差,接触实际少,采访不到位。这和过去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艰苦调查,靠脚板子跑新闻的作风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有的记者把深入基层采访的事让县里通讯员代劳,自己再凭“二道贩子”那里转来的说不定是第几手材料去写新闻;更为甚者,干脆让基层通讯员把稿写好,挂上自己的名字去发表;自己采访也往往“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打电话、发邮件,而不去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还有的靠搜集各单位、部门的简报写新闻,结果多次出现报道严重失实的问题,给报社以及基层单位或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甚至还上法庭打起了官司;还有的虽然人去了基层,但心却不在基层,走马观花跑一趟,对新闻事件不甚了了,写出的稿件有的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不清。更多情况是当前不少新闻工作者只注重盯着上头的信息,只看到党和政府的信息权威性大、社会关注度高的一面,而忽略了党和政府大政方针在基层的实施情况等等。凡此种种都与新闻工作者职业的本职要求格格不入。

“浮躁病”探因

新闻工作者普遍缺乏深入基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称作当前新闻界的“浮躁病”。出现这一问题,有着较为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主观因素。

当前,经济的全球化和人类共同面临的许多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地球上的人们联系得这么紧密;世界上任何一地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几乎所有人都产生着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剧烈。另据权威部门的研究结果,当今社会与大众相关的信息,有78%来自政府。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选择取向自然是以社会关注度的高低为标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闻媒体采编人员为采写到社会影响力大的新闻,必然会关注上头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关注影响大局的重大事件,这样做无疑也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这绝不能成为不去深入基层的理由。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浮躁、作风漂浮的问题,把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自觉行动,需要从多方面人手。

首先,要把深入基层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去,建立具体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结合这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张家口日报》编辑部从建立长效机制人手,规定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每年不少于两个月,记者每月不少于10天。建立联系点制度,从领导到编采人员每人建立一个联系点。要求是改革发展走在前列,有可能发现新经验和新问题的地方。目前59个联系点已全部落实。同时,不断组织集中下基层采访活动。教师节前夕,我们结合总理教师节前到张家口市考察农村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组织20名记者集中采访10名农村优秀教师,教师节那天,《张家口日报》二三版以“有一种奉献叫坚守”为栏题,用通版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效果很好。报社还修订了考核制度,对下基层采写的稿件适度加分。制度是约束、是导向、是保证;制度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我们既要从上到下防止把记者下基层搞成形式主义,轰轰烈烈一阵子,更要防止活动一阵风过去,工作面貌又一如往常。

更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自身要认真解决思想浮躁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凛浮,沉不下去,根源在于思想浮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多年了,商品生产为我们带来了经济繁荣和整个国家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法则驱动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投机风也在社会上盛行起来。诸如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诚信缺失等等,在社会各个领域不同程度也形成了一种浮躁之风。这种社会浮躁之风同样侵蚀着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些人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心静不下来,身沉不下去。表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官气”越来越重,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越拉越远;应景的新闻多,鲜活的、有震撼力的新闻作品越来越少。所以,要使新闻工作回归本位,新闻工作者就必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牢固树立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恪守职业道德准则。来到这个队伍,就要踏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投身于自己的神圣职业。有了这种职业精神,才能摒弃浮躁思想,克服漂浮作风,转工作作风,树立良好文风。

认真学习、实践调查研究这门学问

第8篇

什么是新闻采编标准化

报刊的新闻采编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产品的生产流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生产完全可以引入新闻采编工作中。

让我们先对“标准”这一概念作一剖析。国家标准GB3935.l-83对“标准”的定义为: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是标准的递延概念,其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分析后可以看出,标准化定义的含义强调的是执行、管理和效果。

对照以上定义,新闻采编工作不仅可以而且应当引入标准化作业流程。需要说明的是,新闻采编的标准化作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只定规矩,不讲灵活,而是在标准化的机制下追求更大的思维空间的灵活、写作手法的灵活、编辑版面的灵活,从而在新闻采编业务方面通过创新取得突破。

据此,我们也应给新闻采编的标准化下一个定义,即:在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按照相对稳定的统一的模式,去定性地实施新闻采编工作。“三性”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模式就产生于这种实践,所以我们能够确保一种产品、一个过程或某项服务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的目的。平面媒体要适应受众,需要改进自身的适合度;要引导舆论,也需要增强自身的影响力。这与新闻采编工作的“三贴近”要求是一致的。标准化的重要效益之一就是改进物品或服务对其预定用途的适合程度,即使是从新闻工作者生产的完整性、准确性乃至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来说,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基本标准,以使从业者进门后尽快适应,进行采访时目标明确,开始组版时有的放矢。

新闻采编标准化具有明确性、适用性、目的性、拓展性

新闻采编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的课题,但是很多前卫的传媒一直在作不懈的探索,并且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烟台报业集团的标准化作业模式,已被新闻出版总署在行业内推广。所以,新闻采编标准化,不但需要业内专家进行理论上的长期探索,更需要有志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这是对标准化定义内涵的全面清晰的概括,即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在实施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原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再实施,每次循环,“标准”就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充实新的内容,产生新的效果。可以看出,这与新闻采编工作的动作重复性、内容创新性以及对象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是有相融性的。

制定新闻采编标准,一要明确。比如:采访工作要在确保完整、公正、效率、效益的前提下进行,这也是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教育性和引导性的必然要求。一项采访如何才算完整?形式上的完整要求采访前有必要的计划、有必要的目的、有基本的框架,访中有既定的程序、有应付突况的办法,作品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的逻辑、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内容上的完整要求作品是全面的、准确的、公正的、先进的。二要适用。比如:编辑工作的标准得有一定的通用性,对刚入门的年轻编辑是适用的,对浸淫多年编辑工作的行家里手也能使之不逾矩。三要目的一致。不论是作为记者去采访,还是作为编辑去组织版面,都要求拿出的是一件可以进入流通环节的成型产品。从一定意义上说,记者的产品是拿给编辑用的,只要产品按照标准化达到了生产的目的,需要这种产品的编辑都能拿来使用或进行深加工;编辑的产品是供受众享受的,只要版面按照标准化生产进行并完成生产过程,不同的受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程度的认知。四要具有拓展性。拓展,在这里指的是可以递进、可以改进、可以创新、可以打碎了泥巴重塑一个“新人儿”。标准化生产可以保证一件产品的成功问世,然而,由于视角不同、技术不同、组织能力不同,所以就为拓展产品留下了一个弹性空间。也正因为标准化作业的完整性,比如环节的完整造成了材料的完整,才使得再加工或者说创新成为可能。

从现实情况看,行业的急剧扩张出现了必然的真空:一是人员的素质不一。不说不同类型的人才,就是新闻专业人才,也存在着水平不同、能力不一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从业中暴露出的首先是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是不是合格、是不是能用。标准化生产可以比较快地改善这一现状。二是人员的来源不一。信息化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导致进入传媒的人员专业多而杂,而且这些人员的进入不是勉强的,是技术进步和时代需要的必然,是必需的。三是人员的去留不一。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生产”体系,某个新闻产品的断电、停工随时都成为可能,而且那些没有经过标准化作业培训的人员势必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工作质量和对外形象,往大处讲,这其中也有个社会责任问题。四是行业的融合性要求。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平面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相互融合是最佳出路,这种融合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就取决于是否推行标准化以及标准化作业实施的程度。所以,在新闻采编中尽快推广标准化作业,是行业的明智选择。

推广新闻采编标准化应当选择一个突破口

只有当事物或概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并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使标准作为今后实践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在“标准”指导下,扩大重复利用的范围。这就是说,标准既是科学技术的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这些成果和经验都是在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产物。制定新闻采编的行业标准,是一项创新性工程,需要选准一个突破口,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先粗后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逐步完善和规范。

假如我们把采访作为一个突破口,可以作如下考虑:一是记者之所以成为记者的必备条件,如是否经过培训,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件等。二是记者进入采访环节的必然要求,如职业操守、所依附的媒体、所允许的范围等。三是记者在采访中的计划和目标,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如需要哪些素材、写成何种题材、如何挖出所需素材等。四是记者采访后的写作环节如何实施,如一修二改三校等。可以看出,采访的标准化作业,是引导与规范并重,标准执行的始末实际上也是一个记者成为合格的生产者并生产出合格产品的过程。有了这个标准作指导,媒体运作可以更有序,记者管理可以更有章可循,个人成长可以更快捷,行业形象可以更饱满。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化还提出了“最佳效益”这一命题。这里的“最佳效益”不是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来考虑的,而是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利益去衡量的;也不是单从物质利益、经济指标来定性的,而是更强调社会和经济效益、个人和集体利益的最佳融合。有时,为了综合效益的最大拓展,即使某一个具体单位、具体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损失,但也应该让位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从新闻媒体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来看,就要求做到双赢或者多赢,尤其是要勇敢地承担起永恒的社会责任。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各家地市报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借助新闻出版行业改革的东风,纷纷以采编为突破口,着眼于流程的科学性,追求新闻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周口日报作为一家年轻的地市报,目前已从机构设置入手,搭建起一个有利于标准化作业的平台,而且也正在对流程的标准化管理进行尝试。

可以说,管理创新是时代的必然命题。当我们选定了这个突破口时,就要大胆地试、尽快地试,边试边完善、边修正、边提高,进而以点带面,以面促体,实现整个平面传媒行业的标准化作业。笔者相信,这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

第9篇

半年工作小结

半年来,县新闻信息中心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密切联系县情和部门工作实际,全体采编人员始终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克难奋进;始终自觉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六不准》,严守新闻宣传纪律,塑造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在具体的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务实创新的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县委政府的新决策新举措,倾听群众的呼声,发挥舆论监督着用,传播科学文明,为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而扎实工作,做到了办好《时讯》搞好外宣的工作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办好刊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半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以《时讯》为载体,强化了全县思想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几年来的办报经验,不断克服困难,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规范了《时讯》的运作程序,在保持按时见报的同时,不断加大典型事迹、先进人物和全县实施“三篇文章”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的力度,拓宽新闻宣传面,使宣传内容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一是定期办好了《文艺天地》栏目,有效凝聚了全县广大文学创好者,激发了业余文学创好者的创作热情。二是巩固了《漾江论坛》专栏,在选登佳人佳作的同时,选登了大量篇幅的新人新作,丰富了栏目内容。三是加强了《全面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党建专栏、《关注经济普查,服务经济建设》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活动专栏、《督查视野》的督促检查,很抓各项工作落实专栏、《珍惜每一寸土地,促彝县健康发展》的水土自然专栏、《关爱未成年有成长,关注公民道德建设》的精神文明道德建设专栏等栏目,为深入宣传全县党建、经济普查活动、很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活动搭建了宣传平台,取得巨大的宣传效果。四是根据形势宣传的需要增设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回首年展望彝县大发展》、《创建平安县无毒县,构建和谐》等专栏,给全面细致地宣传报道我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喜迎彝县年县庆活动和创安工作打好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五是及时全面地宣传报道了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的会议及全县性的会议和县主要领导到基层考察工作、调查研究、出席重要活动等,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及时掌握了解县委政府的新举措新决策。六是及时全面地宣传报道了中央、省、州领导深入我县视察、调研等活动。

密切联系县情和全县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全力对外新闻宣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半年来,县新闻信息中心人,在努力办好《时讯》的同时,积极给《大理日报》、《云南电视报·大理周刊》、《大理公安报》、《云南日报》、《云南支部生活》、《云南经济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政协报》、《农民日报》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大理人民广播电台撰写新闻稿件,全力进行对外宣传活动。截止月日,新闻信息中心外投的新闻外宣稿件,被州级刊物和广播电台选用条,被省级刊物和电台选用件,被《农民日报》采用条。与此同时,还组织撰写了篇(条)有一定深度的外宣稿件,给《大理日报》县市版做专版提供了充足的稿源,也为州内外媒体来漾采风,需要相关稿件提供了方便。

加强通联工作,积极与外县市同行交流活动,借鉴他人经验,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半年来,采取互寄样报等形式,积极与大理市、永平县、巍山县、洱源县等县市通联,交流工作经验,互通信息,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办报质量。

加强新闻信息中心内部管理,强化采编人员的业务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新闻信息中心的工作开展。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做到了信息中心采编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肃采编纪律和宣传纪律,根据宣传舆论导向和当前全县宣传工作重点,进行统一组稿编辑,完全杜绝人情关系稿。在编辑中尽力使版面做得美观气势、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实现了小报虽小,可拿起一份《时讯》就知近期大小事的效果,使《时讯》逐步成为一道彝县形象窗口和宣传窗口。在加强业务工作的同时,半年来十分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每周定期业务知识学习、交流活动形成制度化,使信息中心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塑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的通讯员队伍,为办好《时讯》提供充足的稿源有了保障。新闻信息中心在办好《时讯》的活动中,十分注重培养和造就业务精湛的通讯员,注重通讯员队伍建设,半年来,新闻信息中心采取通联、深入基层培训等方式,建立了一支人的基层一线通讯员队伍,改变了以往稿源少、稿件质量差、信息渠道不宽的状况。

下半年的工作要点。

一、认真组织宣传报道好彝族自治县年县庆暨第二届中国大理核桃文化节和下半全县性的重要会议。

二、进一步宣传报道好各级各部门在“三个文明”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为加强思想宣传工作营造积极的宣传氛围。

三、组织采写一批有一定深度的新闻稿件,为对外宣传提供新闻线索。与此同时,组织和充分调动采编人员,积极给《大理日报》、《云南日报》、《人民日报》、《云南画报》、《云南支部生活》、大理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党报学刊和广播电台撰写新闻稿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第10篇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行业逐步实现了普遍化、大众化、品牌化,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电视新闻行业经营效果的关键在于新闻采编人员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所谓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是指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承担社会现象剖析、政策解析、舆论引导等职责,具备基本采访能力、写作能力、编辑能力、节目策划能力、后期制作能力的专业新闻工作人员[1]。新闻采编人员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并形成独特风格,有利于电视新闻栏目品牌实现全民化,对于电视新闻行业经营效果的良好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接下来将对如何提高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能力与素养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1 提升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素养与能力的策略探讨

1.1 有效培养政治素养,以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电视新闻节目与综艺节目、电视剧等有着显著不同,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述与分析,能够对广大观众产生重大的导向作用,对此,必须要重视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政治素养的有效培养。这里所讲到的政治素养是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以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并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为根本前提,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根本目标的一种政治能力。只有具备了优秀的政治素养,新闻采编人员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具体来说,新闻采编人员应从如下几点出发以有效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第一,新闻采集人员要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对于所采集的新闻信息必须要以真实原貌呈献给观众,不能以有目的的后期处理成果欺骗观众。第二,新闻采集人员要坚持科学的政治导向。要坚持党的基本纲领及基本方针,使一切报道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2]。第三,新闻采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解能力及政治鉴别性,要能够快速并正确判断新闻信息的政治属性。第四,新闻采集人员要正确发挥新闻栏目的导向作用。在进行客观报道时,要准确把握并传递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并有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1.2 有效培养新闻敏感性,深度挖掘新闻事实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采编人员,就必须要拥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以及深度挖掘新闻事实的能力。对此应从如下五点着手,第一,新闻采编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要加强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研究与掌握,为新闻敏感性的养成准备理论修养基础;第二,新闻采编人员应深入大众生活、深入社会环境,努力做到从普通生活中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及经验;第三,新闻采编人员应加强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第四,新闻采编人员应积极应用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快速发现、深度领悟的新闻能力。第五,新闻采编人员应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之中,加强与群众的有效交流,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发现最新的新闻素材。

1.3 丰富知识储备,强化专业技能

电视新闻采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具有渗透性强、涉及面广、要求较高的特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渊博的知识资源,必须要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好这个工作。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点着手来丰富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知识储备并强化专业技能:

第一,电视新闻部门应重视对于工作人员的后期培训工作,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学习为辅,通过定期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增加其知识储量。第二,电视新闻部门应改革招聘制度,提高招聘标准,通过标准的拔高引进知识量丰富、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第三,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努力坚持并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持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并开拓视野。第四,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积极开拓创新思维,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借以实现节目的广度与深度的扩展。第五,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节目策划能力。工作人员在进行节目策划时必须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即准确定位群众观及报道方式,准确把握观众意愿及需求。第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新闻编辑能力。新闻编辑工作一般包括选取稿件、修改稿件、内容组织、同期声运用以及后期制作等工作内容,它对工作人员的新闻编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首先,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强化自己的画面编辑能力,努力做到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强化自己的声音编辑能力,努力实现听觉媒介与视觉媒介的完美结合。第七,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字加工能力。新闻节目的效果如何主要在于节目中信息的传递程度,而观众接受节目所传递的信息则主要是依靠新闻工作者的语言加工。首先,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文字总结能力以及文字驾驭能力,通过合理的文字加工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呈现。其次,新闻采编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有效利用简单、易理解的大众语言,促使观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正确接收。最后,新闻采编人员应根据人类的语言特征设置自然朴实、节奏感强的新闻内容,促进新闻节目的有效开展[3]。

1.4 积极构建良好的职业修养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行业对于其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对于具有导向功能的新闻行业,职业修养的意义尤为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西方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渗入到我国社会各阶层,造成了大众意识形态的模糊化。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构建良好的职业修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体系,坚持党和国家利益第一位,充分发挥正向的导向作用。对此,第一,新闻采编人员应形成良好的职业兴趣及职业自信心。第二,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坚持“真实性”原则,即坚持自我的真实和节目内容的真实。第三,新闻采编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有敢于挑战并敢于揭露黑暗势力的工作勇气。

第11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留日学生 新闻事业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起伏动荡,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接连不断发生,可谓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曲折态势,而一批留学归来的热血青年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舵手。因该时期各国留学归来的新闻人才数量较多,故本文只选取留日记者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总结他们的新闻思想及其在国内的新闻实践对中国新闻事业在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和报纸经营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简要梳理

1、黄远生

黄远生(1885—1915年)名为基,字远庸,江西德化(今九江县)新合乡人,远生是他的笔名。1904年黄远生考取进士,进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学成回国后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①在黄远生短暂的新闻职业生涯中,他先后任《少年中国》、《庸言》、《申报》、《时报》等报刊的记者、主编或撰稿人,并留有文集《远生遗著》。黄远生在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等方面均有建树,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将其称为“报界之奇才”。

2、邵飘萍

邵飘萍(1886—1936年),原名新成,又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阿平、素昧平生。②邵飘萍在考入浙江高等学堂之后,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并且在毕业之后应聘为《申报》特约评论员。邵飘萍于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6年返回国内。他参与主编或撰稿的报纸数目繁多,并且亲自创办了新闻编译社和《京报》,担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他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当过通讯员、编辑、特派记者、主笔、社长,办过通讯社,并从事过新闻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是民初新闻界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③

3、林白水

林白水(1876—1926年),名懈,又名万里,字少泉,号宣樊、白水等。他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主修法政,兼修新闻。④林白水的新闻思想体现在他丰富的新闻实践当中,留学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通过报纸来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性,他的主要贡献集中在对白话文的推广和时评的写作上。第一位留学学新闻专业的人、第一家中国白话报、第一份全国文摘报《时事选刊》……诸多第一,使林白水足可屹立于新闻先驱之列。⑤

4、胡政之

胡政之(1889—1949年),名霖,笔名冷观,字政之。他1905年赴日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1911年回国。⑥胡政之回国后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曾担任上海《大共和报》驻京特派记者,后来担任王郅隆主办时期天津《大公报》的经理兼总编辑,并成为了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的中国记者。此后,他又成为了新记《大公报》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新闻贡献主要集中在媒介经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被外界称为“中国报业大王”。在军阀割据、外忧内患的年代,胡政之经营的《大公报》,既坚持了新闻事业的理念,也使报纸有了赢利,兼顾了文化事业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他能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事业与营业、公共性与市场化的博弈中获利,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⑦

二、留日学生对我国新闻业务发展的影响

1、新闻采访

在中国新闻史上,正式采访的出现时间晚于报刊,因为我国报刊最初多刊登政论,而不是通过采访后所得的新闻稿件。到了清末民初,报刊政论衰落,民众已经不再满足于长篇累牍的言论和口号,在动荡的社会中,人们对新闻时事的报道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这一时期新闻采访得到加强,还出现了特派记者、战地记者等。

黄远生的实践正是为这一时期的采访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胡适称他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关于采访,黄远生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说”,即“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黄远生的“四能说”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新闻采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新闻记者努力的方向。

2、新闻写作

这一时期的报刊在写作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除了消息的写作方法有所改进、样式增多之外,通讯这一写作体裁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采用。在通讯的写作方面,黄远生的作品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黄远生的新闻通讯奠定了中国报刊通讯文体的基础,推进了中国报刊通讯文体的发展,开创了中国报刊通讯文体的新景象。⑧黄远生的文集《远生遗著》以通讯作品为主,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文集,他的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与模仿的重要资料,直到如今,新闻通讯仍然是考验记者功力的重要文体。

除了文体增多之外,该时期的新闻写作也逐步转向白话文表达,其中记者林白水的新闻实践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留学外国学新闻学的第一人”,留学经历让林白水认识到了报刊对于普及知识、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他推广白话文的初衷。作为“现代白话文文体第一人”,林白水曾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并独立创办了《中国白话报》。林白水极力倡导使用白话文,倡导报刊大众化,其实质就是要打破话语垄断和文化垄断,使新闻工作者的视野从官僚、知识阶层向平民百姓下移。因此林白水的新闻实践除了教育民众、启迪民智之外,也为我国报刊的推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3、副刊

这一时期报纸副刊得到极大发展,出现了著名的“民国四大副刊”。作为该时期四大副刊之一,《京报副刊》由孙伏园主编,鲁迅经常为其撰稿,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且为中国报纸副刊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三、留日学生对我国新闻理论发展的影响

新闻学产生于西方,我国新闻学研究和教育起步较晚。清末民初,随着留学生学成归来,同时带回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随着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我国的新闻学理论研究和新闻学教育正式开始。

留日归来的邵飘萍,凭借自身的海外经历,以及丰富的新闻实践,为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作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之一,邵飘萍主要负责讲授新闻采访,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讲课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报人自己编写出版的最早的新闻学专著,长期成为中国新闻业务和新闻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

除此之外,邵飘萍撰写的《新闻学总论》系统地传授有关报纸的作用、任务,以及如何组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整套业务知识,并且介绍国内报界和世界各重要通讯社的情况。邵飘萍凭借自己多年办报和当记者的经验,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另一位留美归来的新闻学家徐宝磺一起创办了《新闻周刊》,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称该刊为“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识之报纸”。

四、留日学生对我国报纸经营方面的影响

这一时期报纸的经营管理得到了新闻人的重视,报纸不再单纯地承担发表言论、传播思想和资讯的功能,其作为商品的营利作用开始得到发挥,具体表现为版面上的广告增多,重视发行和收买读者。

在报纸经营方面,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非胡政之莫属。留日归来的胡政之投身新闻事业,在短暂的编辑工作之后,1926年,他与吴鼎昌、张季鸾合作,组成新记公司,正式接办了在现当代中国报坛上有重大影响的《大公报》,担任该报总经理兼副总编辑,从而成为了新记《大公报》的核心人物之一,尤其是在报纸的经营管理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此之前,报业经营一贯惨淡,在动荡的年代,资本不愿流入这一风险极高的领域,中国的报馆长期处于经济困难的局面。胡政之接管新记《大公报》之后,该报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全部变更,但其仍坚持经济独立,实施股份制营业和市场化运作,依靠广告和发行获得利润。胡政之经营《大公报》,尽管认识到了报纸营利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将营利作为办报的主要目标,这点从新记《大公报》不党、不私、不盲、不卖的“四不主义”便可以得知。胡政之重视读者的作用,认为读者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只有吸引读者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大公报》重视品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胡政之重视运用优秀的新闻人才,在人才管理和培养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中国新闻史上,《大公报》可谓人才济济,英敛之、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每一位都是新闻史上的名记者。在选人和用人方面,胡政之有自己的观念和标准。他重在考察记者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同时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较高的个人能力。他通过制定规范和制度来管理人才。早期的管理制度,主要有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鸳接办《大公报》时议定的“五事”,关于《大公报》同仁不能在其他报馆兼职等规定的《大公报同人公约》等。后来,随着《大公报》不断发展,胡政之更加强调制度化管理。在人才的录用和管理方面,他亲手制定了《大公报社职工任用及考核规则》,其中包括6项考核标准、3项奖惩办法,在职工福利方面也有4条规定。⑨胡政之注重保障职工的福利,使得刚性的制度和弹性的执行相结合,在规范中不失人情,从而聚拢了人心。与此同时,胡政之在党派问题上较为开明,这也为他赢得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范长江便是典型。

参考文献

①李晨光,《民初记者黄远生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3(7)

②赵丽萍,《一代名记邵飘萍——记邵飘萍的记者生涯》[J].《广西大学学报》,2009(4)

③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07

④陈秋名,《浅谈林白水的新闻思想》[J].《新闻世界》,2012(5)

⑤陈碧,《新闻先驱林白水的“论说”与“时评”分》[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

⑥方汉奇,《一代报人胡政之》[J].《新闻与写作》,2005(1)

⑦贾晓慧、王瑾,《事业与营业:胡政之媒介经营理念略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6)

⑧王永伦,《“远生通讯”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J].《新闻爱好者》,2011(11)

⑨陈志强,《胡政之的新闻人才观及其实践》[J].《南昌大学学报》,2009(6)

第12篇

最近,兵团政委聂卫国在兵团新闻媒体考察时作重要讲话指出,兵团党委对兵团日报的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希望继续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争取新的成绩、新的进步。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作用;要贴近职工群众,这是“三贴近”的关键,采取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兵团党委的政策,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心声;要加强能力建设,切实增强采编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不断提高兵团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努力为兵团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

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对兵团日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兵团日报的工作有创新,质量有喜人的提高,这是报社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新的一年,继续坚持为发展兵团事业服务的方向,坚持为兵团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宗旨,坚持弘扬兵团精神这一主旋律的传统,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成为兵团乃至疆内外有影响的、大家都喜爱的一张报纸。

兵团副政委王崇久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聂卫国政委重要讲话、华士飞司令员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出要求指出,兵团日报要以深入学习贯彻聂卫国政委重要讲话、华士飞司令员重要批示精神为新的起点,了解大局、了解群众、把握主动,不断努力、更有作为,为兵团党委的中心工作鸣锣开道;要更好地对外宣传兵团、弘扬兵团精神,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构建和谐兵团作出积极贡献。

兵团领导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既是对兵团新闻宣传战线工作业绩的肯定和褒扬,又是对兵团广大新闻工作者勤勉创业的鞭策和鼓励,更是对今后兵团新闻宣传工作改革发展的厚望与重托。我们深刻认识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宣传中央的战略思想和兵团党委的工作部署要进一步突出深入浅出、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宣传各级各部门贯彻中央战略思想和兵团党委的工作部署要进一步突出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实践、新经验、新成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兵团精神要进一步突出鲜活的人物和事例;宣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进一步体现事实具体、意义深刻、手法生动。力求在精心组织好迎接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宣传上有突破,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大报道中有突破,在事关改革发展问题的深度报道中有突破,在兵地团结、融合发展和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典型报道中有突破,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感染力、亲和力和鼓动力。

把围绕中心工作、贴近职工群众、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宣传水平,作为我们改进创新的强大动力和目标

兵团日报社先后召开党委会议、党委中心学习组会议和编委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聂卫国政委的重要讲话、华士飞司令员重要批示和王崇久副政委提出的要求。兵团日报社党委一班人认为,兵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论述了新闻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指明了兵团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明确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各党支部、各部室要组织党员、采编人员和工作人员,结合以“和谐、责任、荣誉、使命”为理念的报社文化建设,重点学习和讨论如何围绕中心工作、贴近职工群众、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宣传水平的问题;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兵团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提升兵团的软实力,为兵团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贡献力量。

聂卫国政委的重要讲话、华士飞司令员重要批示和王崇久副政委的要求,对兵团日报社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期望,是兵团日报改进创新的强大动力和目标。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围绕兵团党委的中心工作,服务兵团改革发展大局,贴近职工群众,加强能力建设,体现自己的宣传特色,努力提高舆论引导力;要不断增强新闻敏感性,特别要正确理解、深刻领会兵团党委重大决策的精神内涵,及时准确地将党的声音传达到职工群众中去;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加强报社员工的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采编队伍;要坚持开放办报理念,扩大报纸覆盖面;通过创优工程,不断培养和推出名栏目、名记者、名编辑等,打造新闻宣传品牌,增强党报的影响力。

学习贯彻兵团领导关于新闻宣传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要落实在兵团日报的改革创新实践中,落实到报社的和谐发展中,落实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媒体公信力上。报社党委向全体采编人员提出要求:要真学、真懂、真用,学有收获、提高水平,以兵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在扭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这个“牛鼻子”上做好文章,带动全兵团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成就。

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新闻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党的新闻媒体的生命线。一是始终坚持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二是充分发挥新闻宣传教育的功能,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三是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四是切实履行舆论引导的职责。

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使新闻宣传最大限度贴近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一是要贯彻落实“三贴近”。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始终关心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始终关注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在服务职工群众中引导感染职工群众,在联系职工群众中团结教育职工群众;二是要以做好新闻报道为首要。要把新闻采编工作置于媒体业务的中心地位,抓好头版头条,认真策划、精心采编,增加信息含量、形成舆论亮点,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不能失语,使主流舆论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第一声音,让党的主张成为社会共识;三是要不断改进创新。要坚持在改进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把“政治家办报”的要求通过新闻规律表现出来。

进一步夯实新闻队伍基础,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队伍执行力。一是把领导班子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关键。报社领导班子成员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倾注全部精力进行新闻业务研究,努力增强策划协调能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把编辑记者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点。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重要抓手,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培养一批体现媒体风格、深受群众喜爱的名编辑、名记者;三是把完善制度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保障。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培养、评价、考核激励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鼓励编辑记者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社会效果良好的新闻报道。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艺术。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一年,党的十七大召开、香港回归10周年、中国人民建军80周年等大事,关系全局,举世瞩目。我们要按照中央总的要求,认识和把握形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生动活泼地反映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成就,切实搞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总结经验,加强管理,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增强效果,努力把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用理论指导实践,把思想变成行动,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向兵团党委和广大职工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为了把兵团日报真正办成一张让兵团党委放心、让职工群众满意的报纸,报社党委始终按照兵团党委的要求和部署,带领全体员工在新闻宣传领域积极改革和实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兵团日报紧紧围绕兵团党委的重大决策、重大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准确把握宣传报道重点,找准舆论引导的发力点,组织相对集中的宣传战役,及时把兵团党委的声音传播到基层:一是重大报道有声有色。2006年9月,根据兵团领导的要求,及时采写编发了总书记考察皮墨垦区的长篇通讯《金秋送爽情切切》,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随后,组织的《为构建和谐新疆再作贡献》《更好地发挥建设大军作用》《更好地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更好地发挥铜墙铁壁作用》系列评论员文章,把兵团上下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二是典型报道卓有成效。近年来,兵团日报先后报道了赵机农、卜宪运、李梦桃、郭斌等兵团涌现出来的重大典型,2006年又重点推出宣传一六一团九连医生梅莲先进事迹的《巴尔鲁克山的天使》,在全兵团掀起了学习梅莲的高潮;三是深度报道力求出新出彩。围绕兵团党委不同时期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设置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推进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在兵团”等强势栏目,推出了《点穴必须点命门》《舞龙头带龙身》《亮出我们的名片》《走向共赢》《党性的考验》等有深度的专题报道。

落实“三贴近”,体现服务性。一是报社出台了《宣传报道“三贴近”实施建议》,在薪酬、评优、配备采访设备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记者深入团场连队、职工家庭、田间地头,和职工面对面交流,采写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二是在各个版面设立专栏,使“三贴近”要求落到实处。头版开辟的《走进农家》专栏,倡导进农家门、说农家事,以朴实的语言再现职工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以人带事、以情动人,受到基层群众好评。其他版面陆续创办了《今日人物》《绿野星踪》《新闻故事》《团场看台》《我爱我家》《在兵团的一百个理由》等分门别类、各具特色的专栏,加强与基层读者的互动,增强了兵团日报的可读性和亲和力;三是提高基层通讯员刊稿率。报纸创新组合报道形式,大幅度提高了基层通讯员来稿、生产一线鲜活新闻的比例,增加了党报的信息量,拉近了基层群众和党报的距离。

上下总动员,质量跨台阶。一是新闻策划意识得到强化。2006年,一批经预先策划的重点稿件,如《重大抉择・目标篇》《披坚执锐・改革篇》《固本强基・推进篇》《惠泽民众・减负篇》《人贤政举・培育篇》《落实四权・民主管理篇》《民安人和・社会事业篇》等,均在读者中引起良好反响;二是言论引导力有了新的提升。报社出台《关于调整言论专栏的意见》后,对各版言论栏目进行重新整合,在充分发挥社论、评论员文章“旗帜”作用的同时,《群言堂》《兵团论坛》《职工话题》《绿洲新语》栏目的言论,或针砭时弊、有的放矢,或生动活泼、言简意赅,以多样化的风格受到了干部职工的欢迎;三是品牌战略稳步推进。报社近年积极创造条件,激励编采人员争当名编辑、名记者,打造品牌栏目、采写精品稿件,要求报社领导和中层干部在创优工程中出主意、想办法、作表率,对有新意、得到普遍好评的新闻探索和实践活动,报社及时予以社长总编辑奖;四是开辟了对外宣传的窗口。报社不断坚持“开门办报”,充分利用新华社遍布国内外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和领先的技术支撑,与新华社兵团支社合办了新华网兵团频道,开通了兵团日报新闻网。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使兵团日报成为兵团乃至疆内外都有影响的、大家都喜爱的一张报纸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了更多的积淀和思考。兵团日报已走过了52年的历史,在几代报人的努力下,从最初的铅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从四开四版黑白报纸,到现在的对开四版彩色报纸;从最初的五六个人,到现在的百余人,其办报条件和发行规模,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质的飞跃。目前,兵团日报已成为集中展示中国西部屯垦戍边特色、在疆内发行覆盖面最大的省级党报。

但是,与时代、形势的发展和兵团党委对我们的要求相比,兵团日报的各项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兵团领导对新闻宣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后,我们更加感到这种差距和肩负的责任。

如何使我们的宣传始终立于全局和形势发展的高端?如何创新思维,使我们贯彻兵团党委重大决策的宣传更加实际具体,通俗易懂?如何改进和提高我们的采编艺术,使报纸“提神”出彩,让职工喜闻乐见?

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反复学习兵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并进行认真讨论和思考后,报社党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立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有待改进、加强的措施及步骤。

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兵团大局

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兵团大局,就是各项新闻宣传工作都要以兵团工作大局中的主线为主线、兵团工作大局中的主题为主题、兵团工作大局中的动力为动力、兵团工作大局中的重点为重点,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来。

1、深刻学习研究领会兵团党委的重大决策,使全体编采人员成为政策研究的行家里手,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

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首先要明确兵团党委工作大局的内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兵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兵团日报的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兵团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兵团党委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要举措,进行深入有效的宣传报道。

2、了解大局,了解基层,把握主动,以生动的具体实践解读政策精神实质。

对“六条主线”的宣传报道,不能拘泥于文件本本、政策法规,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为群众所关心的、有人有事的宣传报道。尤其是对党委的重大决策,必须加大解读力度,通过具体实际的事例,采取职工群众喜爱的语言、形式去宣传报道,使党委的决策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3、要围绕中心大局,部署重大报道战役,突出宣传亮点。

改进和加强报道手法的创新,必须搞好策划,选择重点,形成高潮。要立足全局,关注和报道自治区有关重大新闻,特别是要报道涉及兵团发展及有关政策的新闻,为兵团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为加快各项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贴近职工群众,报道“提神”出彩

一张报纸如同一个人,也必须有提神的东西和出彩的地方。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竞争的情况下,要使报纸为读者欢迎,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1、贴近职工群众的感情、心灵、命运,把握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是实现“三贴近”的实质。

我们新闻宣传的立足点、着眼点、落脚点要放在职工群众身上,广大编采人员要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心灵、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职工群众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以职工群众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以此为出发点,选择新闻题材首先关注实际、关注生活、关注职工群众,确定采访路线首先面向实际、面向生活、面向职工群众,安排版面首先想到反映实际、反映生活、反映职工群众。

2、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走进农家,与职工群众广交朋友,沟通认识,是实现“三贴近”的基础。

基层,是党委决策、各项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着陆点和见证地。要力戒浮在上面、蜻蜓点水似的报道,真正沉下去,反映职工的实践与创造,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及精神境界,反映团场的发展与变化,使兵团日报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自己的报纸。为做好这项工作,报社领导今年也将分期分批下基层采访调研,不断推进报道的群众化和深入化。

3、以头版头条工程为龙头,推进版面改革,把职工群众作为叙述、展示、讴歌的主角,是实现“三贴近”的关键。

编辑要眼睛向下,关注基层,精心选编来自生产生活一线的最鲜活的稿件,让以职工群众为主角的典型人物、典型报道上头版头条及重要位置。通过头版头条工程,突出报道各师贯彻兵团党委工作部署和改革发展的新实践、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并与各师报纸形成互动。

三、加强能力建设,打造文化品牌

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报刊如林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新闻队伍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先进文化能力建设,打造兵团日报文化品牌,已成为塑造党报形象,树立党报权威,更好担负党的宣传任务的关键。

1、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打造先进文化品牌。

要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气氛,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指导、整合、引领的功能,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目的,为兵团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2、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打造主流媒体形象。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也是提高社会舆论引导能力的灵魂。我们必须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提供舆论支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在具体新闻宣传实践中,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准确把握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回答职工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而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公信力。

3、进一步培育报社文化理念,打造和谐有为团队。

要继续以“和谐、责任、荣誉、使命”为理念的报社文化建设为基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各种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陶冶情操,共同进步,把全体工作人员的政治热情和优良素质,转为爱岗敬业、精心办报、构建和谐报社的实际行动。

四、提高宣传水平,不断创新进步

创新,是历史的召唤,时代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进步,报社凝聚力、发展力、影响力才会不断增强,新闻宣传水平才能迈上新台阶。

1、加强策划,实现报道创新。

新闻报道要增强实际效果,要提高引导能力,就必须创造性、前瞻性地开展策划工作,用心组织,用心观察,精心策划,在意图贯彻、力量调度、协调配合、稿件处理等环节上达到最佳效果,使策划推出的报道形成强势和特色,从而实现创新报道、多出精品的目标。

2、加强栏目,实现版面创新。

作为媒体围绕特定报道范围而专门设立的宣传报道板块――专栏,在新形势下已经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它以特色鲜明的内容、相对固定的版面、较为统一的标志与编排风格,为受众所关注,并发挥着特殊而显要的作用。今年,我们要在充分酝酿、认真思考、精心策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精简、改进栏目设置,改变过去栏目设置随意、滥杂的做法,打造专栏精品,推动版面创新,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加强交流,实现外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