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时间:2022-05-29 23:2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霓虹灯下的新哨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他们是哨兵。

他们是年轻的80后一代。

从前,已经没有人再去怀念。无论当兵是自己愿意,还是家长要求,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人再怠懈自己。

不能,也不想。

我看到的,是深夜5公里急行军。冒着雨,和湿透了的军装。

艰难的,辛苦的,充实的。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他们是上海忠诚的卫士。没有掌声,却是高尚地让人不经肃然起敬;没有鲜花,他们那身油绿的制服,就是他们所有的荣誉。

不抛弃,不放弃。

原本我以为,这句话仅仅属于压不垮的钢七连。

其实,是现代军人都铭记的,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誓言。

留给亲人的,是一个背影;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坚毅的脸庞;留给共和国的,是一方的安定。

我常常想,在这些人展现给我们的光辉的形象背后,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这部电影,就是一个答案。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原来我还以为是旧戏重拍,反而不及以前的精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它讲述的故事,属于现代的年轻军人。

第2篇

四十年前,曾经上映了一部电影叫做《霓虹灯下的哨兵》。作为怀旧派的我,也在网上观摩了这部革命老片。所以当我听说,学校要组织观看《霓虹灯下的新哨兵》时,我立刻觉得这不就又是一部老片新拍嘛!

这几年老片新拍,已经蔚然成风。比如《红楼梦》、《黑三角》,一部部经典都被改编的面目全非。所以对这部《霓虹灯下的新哨兵》,我也不抱多大希望了。

直到看完整部电影,我才发觉,这是一部情节完全独立的片子,不是什么翻拍。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名年轻人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在军队服役过程中成长蜕变的故事。

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三人进入部队的目的各异。林虻虻是为了新的追求,柴大喜向往城市生活,皮向峰则是被老爸老妈要求去军队锻炼的。刚刚进入军队时,他们还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的青年,对军队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

都说当兵苦,必须听从组织的安排,必须时刻注意维护军人的荣誉,必须接受严酷的训练,无论有什么危险,都要冲在第一线。当看见他们在深夜里还要五公里急行军时,我觉得无法想象,军队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可他们,这三个80后青年都承受了过来

我们也都看见了在那次重大的任务中,他们表现出的忠诚和英勇无畏。

我被他们的青春激情,被他们的梦想和追求给感动了。再和他们一对比,我发觉我和他们之间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因为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我的大多数事情都由爸爸妈妈一手操办了。家务活不太做,连厨房门是朝哪边开的都不太清楚。稍微做些家务,我就会叫苦叫累,埋怨个不停。而且,我也却犯那些军人身上的毅力,做一件事,往往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我真的很惭愧,我真是太差经了。换成在军队里,不知道都要挨多少批了。

我应该以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坚毅的品格和韧性。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的新一代好少年。成为一个有用的,可以做出贡献的人。

第3篇

“南下”并不是一段新鲜的故事,老电影如《霓虹灯下的哨兵》,小说如《蝴蝶》,电视剧如《进城》等都曾反映过这个题材。但对当下的视听消费而言,这段历史仍属待开发的新花园,以至于王文杰的《南下》和巴特尔的《南下南下》从开机到播映都来了个大撞车。

这个卖点虽新,却很难,难在它是主旋律。

《南下》讲的是建国初期,数万名从北方老解放区来的”南下干部”,响应党的号召前往支援南方新解放的大中城市的一段特殊历史。很明显,这是一部被固化了主题的电视剧,反映革命历史往往以歌颂为主,《南下》甫一出生便似有先天不足。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导演王文杰曾透露过他取得高收视率的“秘诀”:电视剧首先要拍得好看,要能吸引观众,故事性是第一位的。于是,在《南下》里我们看到的不是高大全的我军优秀官兵的英雄事迹,而是一群“土包子”如何摆脱旧有的小家子气,书写历史的传奇故事。

孟思远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是生性优柔寡断,在兄弟情义和组织原则之间常常犹豫不决;王三成明明有点水浒英雄的脾气,却怕老婆怕到冒着生命危险捡回炸掉的胳膊;陈家善虽不忘情义与根本,却贪慕虚荣,沉迷于物欲。

正是这些不断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搏斗中苦苦挣扎的人物,真实而细腻地表现出了一群英雄的成长过程。

杜淳本身的淳良气质为他出演孟思远一角占得了先机,和他之前饰演过的田青、江波等角色相比,这次的孟思远更像是本色出演。值得一提的是印小天的表演很是成功,突破其以往饰演过的军中骄子的形象局限,将一个直爽真诚的草莽英雄刻画得大气又不乏细腻。

反观女演员则不尽如人意,女一号李小冉虽演技纯熟,但人物形象太过完美,斧凿痕迹过重反而丧失了吸引力。而反面角色玉秀则是反面到了极点,在长达十几集的戏里,突出描写一个不通人性的年轻女性对主角的百般折磨,是典型的狗血苦情剧的写法,难道只是为了衬托两位主角的伟大?不过梁琳琳饰演的妇救会主任姜天美形象丰满,梁琳琳此前演过的《亮剑》中的秀芹、《闯关东》中的秀儿,也都是豪爽泼辣的形象,恐怕这也是她饰演此类角色得心应手的原因。

作为鲁剧又一部代表作,《南下》既承袭了《大染坊》“讲故事”的特色,又延续了《闯关东》抒情的风格,在主旋律的宏伟气势中不失细腻的情感架构。浪漫的青春气息贯穿始终,让这部重大的历史题材虽厚重却不沉重。

无论是音乐制作,还是色彩配置,甚至是青春偶像派演员的组合,都凸显了抒情、倾情、激情的特点,以时尚的影像风格激活了剧集沉实厚重的历史蕴含。用明星来演绎主旋律,《建国大业》在电影市场做了一场成功的“试验”,《南下》在电视剧市场也做了一次尝试,同样也很成功。

第4篇

这是一支光荣的连队,一支大名鼎鼎的连队,“南京路上好八连”,几人不知?

但拿到第一个月津贴时,小陈有点蒙,504元?!这对于曾在健身公司当教练、挣4000块钱工资的小陈来说,太杯水车薪了!没几天,他就“刷刷”花完了。

看到小陈的情况,连长刘金江、指导员闫永祥也有些着急:“小伙子很优秀,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好,但‘艰苦朴素’这方面是他的短板。怎么样引导这些80后、90后新兵融入部队,我们得琢磨新招儿。”

“方案”很快“出炉”。他们安排小陈到连史馆当起了讲解员。第一遍,机械记忆,第二遍,有所触动,第三遍,《霓虹灯下的哨兵》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的故事,真正走进了这个80后小青年的心。陈喜、赵大大、童阿男,一个个人物,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他面前。而写的《八连颂》,他也琅琅上口了: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

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好八连”对小陈的熏陶与塑造是惊人的。回到班里,他对如何使用自己的津贴费进行了认真计划,钱再也不会不够用了,甚至还有富余。春节时他把节省下来的津贴费,200块钱,寄到家里。这可是头一遭。为此,妈妈感动得给连队打来了电话:“谢谢你们,部队真是锻炼人的大熔炉!

继承“好八连”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把八连建设得更好,是萦绕在全连官兵心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前有一句话,‘南京路上好八连’,一件衣服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艰苦奋斗是我们连队精神的核心。而现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干得更好。”他们总结的规律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老兵们言传身教,把传统贯穿于工作上,体现到生活上。

上海老人陈富香,得益于这种传帮带。老人孤身一人,居住于闹市一栋低矮的楼房里。每年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较大的传统节日,大家都会去看她。闫永祥清楚地记得和战友去看望她的情形,“里面的楼梯,全是那种木头的,又陡又窄,像我们走那个楼梯,都小心翼翼的。那时候我在想,老太太怎么办。”每次他们推门而入,看见的情形也是相似的:灯光昏暗,老人的房间很小,只放得下一张床、一张藤椅。老人躺在藤椅上,很没有精神,烟灰缸里堆积着一根根烟头,诉说着无声的落寞。可当小伙子们做好了卫生,帮她理好了头发,老人一下子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起来。

时光荏苒30年,一茬茬官兵在换,当初结对的30多名老人,有人动迁,有人离世,但只要他们在,小伙子便会坚持前往,扶助孤老的日程,雷打不动。

从1963年4月25日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以来,这个连队艰苦奋斗的传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始终不变。除了执行军事训练任务,他们还参建了上海市地铁一、二、七号线建设,世博园建设,执行了上合组织峰会,2007年特奥会,2008年奥运会上海赛区,2010年世博会、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活动的安保任务,获得上海市及全国人民的赞誉。

在各种各样的荣誉、光环面前,让八连官兵倍感温暖的,是这样的行动与语言:每月的10日和20日,他们会去上海市新世界、世纪广场开展便民、助民的服务。服务内容,看起来微不足道,“有时候我们也会问自己,这年代了还有人会让你来理发、磨刀吗?”

但没想到的是,每一次当他们横幅一拉起,人群“蜂拥”而来,比“追星”还要热烈。下雨天,老百姓撑起一把大伞,三伏天,老百姓买来矿泉水。既无风雨也无晴的日子了,有老百姓“百里迢迢”地,从一个区赶到他们所在地,要求磨刀。一把刀才多少钱,打车费就要几十大元。可他们说:“我磨的不是刀。我们就是想来看看八连还在不在。”

这是“根”对“绿叶”的情意。这也是人民对军队的寄语。

是经年也不更改的、存在于军民之间、最质朴无华也最弥足珍贵的感情。

第5篇

评剧是戏剧艺术形式中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评剧,作为国内较大的几个地方剧种之一,建国前后特别是在50、60年代曾经一度在戏剧界产生较大影响。评剧要继续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与实践,由民间化向专业化方向的改革是其必经之路。但是评剧的创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对创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评剧前身――落子的诞生谈起,简要论述了评剧从河北起源,进而入关东北,特别是建国以后在沈阳地区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评剧韩花筱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该剧种一直局限在北方演出和发展,致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市场空间延展缓慢,继承和发扬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该剧种在自身蜕变优化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尝试以传统艺术形式服务时代生活,持续创演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新编剧目,同时在艺术手段上多方融合创新,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一、评剧的起源及“韩、花、筱”的品牌影响

评剧源起于莲花落、拆出小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12年评剧奠基人成兆才带领吉庆班到唐山永盛茶园演出,组成永盛合班,后改名为“警世戏社”。唐山落子被迫出关后,形成了奉天落子。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一艺术形式倍受重视,地位得到提高,从此落子、评戏统称为评剧。1920年,大量落子涌进刚建立的沈阳北市场。建国初期,以“大观茶园”为基础吸收各地评剧艺术骨干组建了唐山评戏院,即是沈阳评剧院的前身。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就是在建国初期先后应邀到沈阳的评剧主演。她们都出生于河北,幼年开始学戏,刚入道时深受白玉霜、喜彩莲评剧艺术风格的影响,又非常崇尚爱莲君、刘翠霞的落子艺术。

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被称为韩、花、筱三大艺术流派,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很大。韩少云的《小女婿》、花淑兰《茶瓶戏》、筱俊亭的《对花枪》成为一代宗师传世之作。“韩、花、筱”作为沈阳评剧的整体品牌,在全国评剧六大流派艺术中占有三个席位:“韩派”代表人韩少云在创作上遵循现实主义方法,以朴实、深邃、细腻、优美、大方的表演风格著称。在唱腔上,受到评剧早期刚劲酣畅唱腔和奉天落子时期柔媚洒脱唱腔影响,结合自身条件,融合成具有音域宽广、刚柔相济、行腔娓婉和韵味醇厚的特色。她唱腔有三绝:“字清、腔顿、板正”,她演唱的“疙瘩腔”别具一格。60余年的舞台生涯,韩少云上演二百余出剧目,主要代表剧目有《小女婿》《人面桃花》等;“花派”代表人花淑兰一面继承前辈的传统艺术,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广泛吸引京剧、梆子、大鼓等剧种、曲种的艺术营养加以融化,进行发展和创新,创造出“高遏行云,低逐流水”的花派唱腔。人们赞誉她的演唱有“三高”即:“弦高、腔高、音高起唱”。她音域宽、共鸣好、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韵味浓郁,善于演唱高亢向上的旋律,喜用有弹性的疙瘩腔,行腔多彩流畅。她演唱以刚毅见长,刚中亮,柔中脆,低腔低而不沉,柔而不温。享有“金嗓”、“戏曲的美声”、“花腔女高音”的美誉。目前,“韩、花、筱”的完整艺术资料正在进行搜集、发掘和整理。韩少云的《韩少云唱腔选》、《评剧表演艺术家韩派创始人韩少云书画集》、花淑兰的《花淑兰唱腔艺术》《艺术星座花淑兰》和筱俊亭的《驰骋评苑七十年》等书籍已先后问世。

二、以市场开拓和艺术创新焕发评剧时代生命力

1959年11月11日,沈阳评剧院正式成立,由辽宁评剧团、辽宁评剧二团、沈阳市评剧团合并组成。建院几十年来,沈阳评剧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创作中突出时代精神,以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创作、改编、上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即有《茶瓶计》、《打金枝》、《凤还巢》、《谢瑶环》、《对花枪》、《红楼梦》、《半把剪刀》、《魂断天波府》等传统或新编传统戏,也有《小女婿》、《洪湖赤卫队》、《风流寡妇》、《山里人家》、《秧歌情》、《疙瘩屯》、《雪花飘飘》、《闹牛记》、《天堂花》、《杜鹃山》、《洪湖赤卫队》、《黛诺》、《霓虹灯下的哨兵》、《小院风波》、《家》等现代剧目。这些剧目多次晋京演出并参加全国戏曲汇演、中国评剧节演出、马山国际演剧节演出,并荣获“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国家、国际级奖励。1961年剧院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剧院。1990年被文化部评为编演现代戏卓有成效剧院。沈阳评剧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

近年来,在全国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沈阳评剧院得以及时转企改制,作为沈阳演艺集团一个子剧院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剧院在新型市场理念引领下,打破过去评剧“固守田园”式的所谓地域性,在巩固传统演出市场的同时大胆开拓新的演出天地。他们不仅经常参与省内和河北等邻省相关艺术活动,而且有计划巡回到南方各地城乡倾情演出,特别是出访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交流,在拓展评剧影响力的同时,汲取更广阔地域里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有益营养;另一方面,剧院在新剧目创作中充分整合集团优势资源,以全新理念应用现代声光技术,将歌剧、话剧、舞剧、歌舞剧、杂技等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完美融入到评剧创演中,从而使老剧种焕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

从以上对评剧发展沿革及沈阳评剧院业绩与改革状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欲想扭转评剧发展受限、后继乏人的窘境,除了国家在艺术发展战略层面,继续实行对评剧等重要传统剧种的适当保护,作为专业评剧工作者和广大评剧爱好者,都必须共同肩承评剧健康发展和传承传播的重任,在弘扬评剧专业演出优秀传统的同时,将此种本就诞生于民间的艺术表演形式更多地为时代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第6篇

【关键词】表演创作 规定情境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83-02

一 引言

通俗地讲,规定情境指作家在剧本中为人物活动所规定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以及演员及导演在二度创作中对剧本和演出做的大量内容补充;也就是剧本的情节以及这个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社会条件。规定情境分内部规定情境和外部规定情境。内部规定情境是指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包括人的生活目标、欲望、思想、情绪、情感、动机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它包含了角色精神生活与心理状态的所有内容,是人物主观的心理内容,也是体现人物性格的基础;外部规定情境是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它由事实、时间、情节、地点、人物关系等要素构成。事实是剧本中的一切事物,客观存在的实际的全部。外部规定情境与内部规定情境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二 规定情境对角色创造的作用

从事表演行业的演员都明白角色创造的含义,指创造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执行舞台动作、揭示人物内外部特征。对一个演员来说塑造角色时能否“入戏”是他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演员表演的做作、虚假、表演结果以及行动的“痕迹”很重都是因为没有进入到规定情境。

那么规定情境对于角色的创作具体有什么作用呢?首先,不论创造什么样的人物角色,都需要一个客观的外部环境,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以及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等;当然还要明白创造的这个人物性格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做这件事情以及怎么做?创造的这个人物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等一系列内外部规定情境。在进行角色创造时,演员首先要对规定情境进行创作,并且在真实的规定情境里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可见,感受和表现规定情境是演员创造的重要手段,由此也说明了在表演艺术中对角色的塑造离不开规定情境。

在排练大戏《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时候,首先就是对剧本进行通读,总体了解该剧本讲的什么事,发生在什么地点,什么时期,人物等,分析自己所扮演的人物――春妮在剧中起到的作用,分析春妮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她有着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她对自己丈夫的情感是怎样的,当知道丈夫面对敌人的刀枪战火都无所畏惧,反而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吸引时,她又是怎样面对的,由此来找出并组织符合春妮这个人物的一系列舞台动作,而不是演员本人的形体行动,从而完成角色的创造。

因此,演员要想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就必须要花更多的心思丰富、发展与感受规定情境。

三 生活积累有助于演员正确认识、理解、把握好规定情境

演员到底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和把握规定情境呢?首先是离不开对生活的积累。舞台规定情境是现实生活情境的提炼、浓缩,它的来源和基础就是生活。如果演员对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积累不够的话,会直接影响创作,因此要求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对周边所发生的事情要认真观察,并且要有演员的敏感度,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加以想象,这些都是一个演员应有的对生活具有的独特的敏感度。

由此,演员如想对剧本中的规定情境理解得更深刻,对排练以及最后的呈现更完整,对剧本及演出的思想立意揭示得更鲜明、深刻,就要求演员必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以及生活的积累。

四 把握基础而重要的规定情境――分析剧本

演员在塑造一个角色之前要首先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而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家庭和社会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周边的人物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表演的最初阶段应仔细阅读剧本,对于人物背景进行整体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后期对人物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体验,进而创作人物,通过自己的表演体现角色。

演员在进行创作的最初阶段,首先就是分析剧本,根据剧本的规定情境来分析人物关系、人物行动、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事件的矛盾冲突等,并结合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创作工作。

不仅如此,无法预知的规定情境对演员也是有帮助和提升的。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做的“情境变化练习”具体为:练习前,老师先向学生说明,在做练习时,学生要根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展开想象,并且行动起来。练习开始后,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定情境,例如:时间地点是在一个明媚的春天,郊外的一条小河边。这时,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情境任意去选择自己的行动。在学生真正展开行动之后,教师可以随机让规定情境发展变化,比如突然从远方传来了飞机的声音,学生则应在原来的情境行动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行动。这时,老师还可以提出:飞过来的是敌人的飞机,其向人群扫射,并扔下炸弹,有一个学生中了弹,其他同学要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反应等。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展开想象,并不断行动起来。做这个练习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即兴适应规定情境的能力、想象力,能够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用准确的行动表现出来。

五 结束语

由此可见,规定情境对演员创作的重要性,在真切感受规定情境的同时不仅要完善演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还要大量地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提高演员自身修养,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分析作品。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第7篇

[摘 要] 电影和电影音乐的关系可以从表层和内在两个层面来解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新的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将相关课程或不同艺术门类进行课程综合。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电影、电影音乐、音乐相互融合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课程综合的具体措施,使高校教育进一步创新,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

[关键词] 电影;电影音乐;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综合;创新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它既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既是听觉艺术亦是视觉艺术,综合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美学层面对电影的定义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画面、声音为媒介,在特定时间内银幕空间上创造形象、表达生活、抒感的艺术活动。其中作为媒介的声音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人声,二是电影音乐,人声又分为独白、旁白和对话。世界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中国电影则始于1905年的《定军山》,一开始的电影都处于默片时代,没有声音,只能通过画面、人物动作去猜测电影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后来随着电影发展的日趋成熟,有声片开始出现,20世纪30年代是默片和有声片的交织时期,随后完全被有声片取代,达到成熟。中国电影有声片经历了从片外发声到片内发声、配乐发声到对白发声、片段发声到音画协调的过程。

作为电影元素之一的音乐与独立存在的音乐不同,需要紧密配合电影要表达的主题和风格。优秀的电影音乐能更好地引导观众、烘托气氛、深化主题。所以音乐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电影锦上添花,特定的音乐还能参与人物的塑造和环境背景的交代。现在电影音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作曲家配合电影的内容、固定情节走向专门为电影写作的音乐;另一种是根据电影要表达的情绪选择现成的风格相似的音乐作品加入到影片中来。

一、电影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近代我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涌现出众多优秀并被世人所传唱的为电影量身定做的电影音乐,在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中,经典曲目频繁地出现在各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钢琴我们要弹奏它,声乐我们要演唱它,曲式分析我们要分析它,理论知识我们要学习它。就拿《送别》来说,在笔者的学院钢琴伴奏课程把它作为分解伴奏音型学习的曲例;声乐课程把它作为练声曲或是初学者的必唱曲目;曲式分析把它作为学习单二部曲式的典范;理论课程学习学堂乐歌必学《送别》。在我们的钢琴歌曲伴奏课程教学中《义勇军进行曲》《我爱你,中国》《大海啊,故乡》都是常规曲目。由此可见这些电影音乐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学习价值,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外,对学生人格的成长、情操的陶冶及智力的提高等还具有非凡的价值。

二、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在高校以及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音乐课程改革正在基础教育领域稳步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音乐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1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学科综合还有待加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而目前很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比较单一,课程之间还处于相对独立的阶段,没有把相关课程、相关的艺术门类进行交叉融合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相对片面,没有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教师师资还比较薄弱,综合学科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受旧的教育体制的影响,现在的高校教师专业都比较单一,而其他学科知识较为薄弱,比如上和声课的理论教师钢琴较为薄弱,上钢琴课的教师和声知识相对缺乏,这样给同类或者相关学科进行学科综合带来了师资上的阻滞。

3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深入性,忽视了对自身情感及人生观的培养。现阶段普通高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学习都存在惰性,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教师主动讲而学生被动听,毫无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再则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音乐的表面,如;识谱、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并没有进入更深的感情层面进行理解,这使得学生在情感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上尤为匮乏。

三、以电影和电影音乐为例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有了重大的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教学形式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时,必须树立以审美为核心,进一步开发音乐课程文化认识功能的教育理念,使音乐教育的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审美价值一起得到开发和利用。

在我国最新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可想而知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不是走单一路线,而是强调学科综合,所以说课程改革学科综合是必然趋势。既然电影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出现得如此频繁,那么把电影和音乐这两门相关艺术门类进行课程综合就是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

下面就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以电影和电影音乐为例对目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让电影走进高校音乐教育课堂进行学科综合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电影和音乐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它与音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电影和音乐的交叉教学,使学生不仅从听觉上而且在视觉上、思维上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就《送别》教学为例,它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可以让学生观看《城南旧事》这部影片,然后对影片和作曲家进行介绍。它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在1982年出品的,属于特殊的儿童怀旧体裁,影片通过主人公小英子的眼光去感受世界,由三个故事组成(“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偷儿的故事、宋妈的故事),三个故事情节互不相关,但是情感却依依相连,同情与期待的落空、别离的惆怅、眷恋与善良美好期望的逝去相互联系。“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见”是影片的主构思,由此串联出三个旧北京的城南旧事。《城南旧事》的音乐由主题曲《送别》、插曲《麻雀与小孩》和其他器乐曲组成,器乐部分是由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吕其明(1930— ),是中国最杰 出的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合作)、《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子夜》等六十余部故事片和十余部纪录片作曲。《送别》是学堂乐歌,是吕其明为《城南旧事》特别选择的,4/4拍,F大调,是典型的单二部曲式,曲式结构为a+a1,b+a1。钢琴伴奏主要以分解和弦和摇曳两种伴奏音型为主。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还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视觉上、思维上还从听觉上对影片、音乐的思想情感有了深刻的认识,就知识结构而言,牵涉层面广泛,通过这一首曲子把影片的创作背景、大致主题情绪、作曲家生平、节拍、调式调性、曲式结构、钢琴伴奏音型还有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进行,形成了一个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既能学习到电影知识又能学习到音乐各门课程所要涉及的知识,使知识全面而系统,方便学生学习记忆和消化。

(二)电影与音乐课程综合有助于教师加强综合教学能力

以往旧的教学体制导致了课程设置的单一,一个教师往往只具备本门课程的教学能力,而根据新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相关课程和相关艺术门类课程进行综合,这就需要教师本身不但具有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综合知识的能力。为了加强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就迫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比如电影音乐进入教学课堂后教师不但要掌握音乐的相关知识,还要了解牵涉到的电影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综合这两方面知识在学生的情感和人生观的培养上做出正确引导。

(三)电影和电影音乐进入教学课堂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改革课程结构是音乐艺术教育改革的关键,要坚持艺术门类齐全、兼顾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积极建设准专业水平的学生艺术团体的指导思想,每一类课程要兼顾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实践、艺术美学三个层面。要使学生得到全面、高素质的发展。

1.电影及音乐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道德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样式,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电影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优秀的电影能教育人,劣质的电影能影响人走入罪恶的深渊。作者借助电影反映现实,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努力把自己对世界、人生、善恶、美丑的理解融入作品中,所以电影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当我们看到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聆听到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时,我们领略到的绝不仅仅只是它的故事、旋律、节奏、音色和声音,而是要通过这些因素得到道德品质上的教育。那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把电影融入音乐教学课堂,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的音乐知识和电影知识,又能直观、具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情操和人生观的教育。

2.电影及音乐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电影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视听综合不仅使电影具有真实再现性,同样也可以上升为电影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使主体在感知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审美感受力,进一步达到对社会生活和人生境界的深入体会,获得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特殊审美价值。当电影和音乐同时出现在音乐教育课堂中时,通过动人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让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世界,笑看人生。高等音乐教育不仅要从专业知识上教育学生,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及人生观、道德观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把电影和音乐结合起来展开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追求真、善、美,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电影音乐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出现频繁,如果能响应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号召,把相关课程或者相关艺术门类进行课程综合,比如电影、电影音乐、音乐相互融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我国的高校素质教育才能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蓉,马西平.电影艺术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第8篇

再看戏剧。由于戏剧的空间表现的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导致它不可能依靠视觉手段。因此戏剧的真正武器是对话。戏剧家们运用对话来展开情节和冲突,揭示人物关系和性格。如果对话过于肤浅,流于生活的表面,如果我们通过对话看不到人物心灵和性格中那些隐秘的层次,戏剧就会变成毫无戏剧性可言的浅薄的东西。所以,戏剧没有选择,既然它不能用视觉的奇观来哗众取宠,就只能靠对人性深刻的揭示来将观众吸引到剧场里来。正因如此,戏剧便获得了高雅的属性。无论是莎士比亚或是易卜生,无论是斯特林堡还是奥尼尔,戏剧大师们所追求的永远是性格的丰富性和对心灵的隐秘的揭示。正是戏剧的短处成就了戏剧的高雅。戏剧也羡慕过电影的通俗性所带来的金钱,也有人希望能创作出类似于警匪片、惊险片或恐怖片这样一些戏剧样式。但如您之所见,到现在我们也没看见有什么“警匪戏剧”、“恐怖戏剧”或“惊险戏剧”形成气候。娘胎里生就的高雅何须作东施效颦呢?

可是电影呢?电影拥有无与伦比的时空表现力,它可以表现高山大海和千军万马的古战场,可以展现星际大战和史前生物的肉搏。它拥有任何其它姊妹艺术所没有的视听武器。得天独厚的能力对人是不是有绝对的好处呢?比如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女孩儿,也许就因为她比别人漂亮便无需作更多的努力即能取悦于人。电影艺术的“天生丽质”正是这样地使它无需在人物塑造方面苦下功夫就能取悦于观众。它可以将冰海沉船、彗星撞击地球、龙卷风和大白鯊……所有人类能够想象到的惊心动魄场面都展现给观众,并且只靠了这些视觉的奇观本身便可以将观众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牢牢地吸引在影院的座位上。人物性格的塑造便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更遑论性格的深度。稍有文化修养的人就能分辨出一部莎士比亚剧本与《泰坦尼克号》影片中人物塑造的高下,恐怕只有才会把两者放在一个天平上衡量。好莱坞那些高成本的大片中的人物性格的落套和浅俗几乎成为那种影片的标致。不知是不是会有谁将一部影片在票房上的成功与该影片的文化品味看作是一回事儿?如果有,那一定是利用电影赚到了钱的人或渴望赚到钱的人,千万不能相信他的话。电影也有佳作,在佳作里也有脍炙人口的人物性格,但你会发现那常常就是借助了对小说或戏剧作品的改编,电影编剧的原创人物寥寥无几。而且您还会发现,改变自小说和戏剧作品的电影作品,尽管有着比原作更广泛的观众面,但看过原著的人往往会抱怨这些改编实在是糟改原著,至少失去了原著的深刻性和人生品味,充其量不过是原著的赝品。

在这里,也许应该为电影艺术说上两句公道话。我们无权要求任何门类的艺术都必须达到同样的人文深度。要求一部恐怖片也要深刻如契柯夫的《海鸥》显然是滑稽可笑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把深刻作为自己的审美目标的。恐怖片就象我们坐翻滚过山车,一时的刺激便带来了值得花钱的愉悦。以往我们总是要求电影艺术的任何样式都要追求人物性格的丰富立体性其实是根本错误的。在商业样式的影片中,我们根本无法做到也根本不必追求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即如美国影片《生死时速》,在创作这样的影片的时候,编剧最需要下功夫的是讲好一个具有惊心动魄场面和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故事,而导演的任务就是把文字提供的视觉奇观设计图逼真地展现在银幕上。人物的类型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电影样式商业成功的因素之一。就象麦当劳的策略一样,如果它的汉堡包和辣鸡翅不作定型化的生产,就不会有那样多的赢利。因为它必须用一种模式化的生产来培养人们固定的口味。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的西部片,其中的人物都是固定不变的类型,那些无法无天的牛仔、那些孤单闯入敌阵的英雄、那些野辣辣但善良的……所有这些就象定型生产的汉堡包,早已经培养起了一大批观众的口味,所以至今仍然保持着西部片的常盛不衰的观众群。香港的功夫片得到了西部片经营之妙吷,于是也成为中国唯一能够杀向好莱坞的电影样式。人物性格的复杂和立体,人物内心生活的深层结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这些都必然会带来作品在主题思想上的艰深和多意,这也许从来就不是把票房看作生命的那些电影投资者的意愿。我认为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是很值得今天的中国电影人研究的文化现象。一天,有个电视台的记者问我:“您认为张艺谋和冯小刚谁更棒?”我反问他道:“你认为跳高的朱建华和打乒乓球的邓亚萍谁更棒?”我认为他们都不错。不能在商业喜剧如《不见不散》这样的作品上苛责冯小刚塑造的人物肤浅,这就好象我们不能听了相声抱怨它太不庄重一样。我们应该看到他的机智和幽默和叙事节奏的流畅。今天中国大部分的商业片不是太不深刻的问题,而是太不懂商业规律太缺乏商业想象力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如何创作好类型人物的问题。

什么是类型人物?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贝克在他的著作《戏剧技巧》中有所描述。他认为剧作中的人物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概念化人物,他说:“概念化人物是作者立场的传声筒,作者毫不把性格描写放在心上。”第二种便是类型化人物,他说:“类型人物的特征如此鲜明,以至于不善于观察的人也能从他周围的人们中看出这些特征。”这种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某些突出的特征或一組密切相关的特征来概括”。第三种为圆整人物(RoundCharacter),也有人翻译作“个性化人物”的。他说:“圆整人物在类型中把自己区别开来,大的区别或者细微的区别。”这种人物具有性格的多侧面和复杂性。他们的性格复杂到无法用简单的话语来概括和分析。贝克认为,类型人物在今天还大大地存在的原因如下:①人物性格特征有限并且鲜明,这样就易于观众领会和把握。②这样的人物容易创造,更容易编写。③闹剧和情节剧看重的是情节的戏剧性,这样的剧本哪怕它缺乏人物的个性化,观众仍然对同样的故事百看不厌(如罗马和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事实上,中国人的叙事传统中更突出的是对类型人物的描写。而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也相当地固定在类型人物上。《红楼梦》除外,我国古典章回小说中的人物和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大多数便是类型化的人物(尚有一些概念化人物)。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人物:曹操性格突出的是一个“奸雄”,关羽则可以概括为“忠勇”,诸葛亮不过突出了一个“神”字。张飞性格全部集中在“直鲁”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便是夸张,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便是人物性格的夸张。这种夸张的方法可以总结为强化人物性格中的某一特征。这样的方法能取得良好的剧场性,易于为更多的普通观众所接受。其实直到今天,中国观众的审美特点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记得《乡音》这部被专家看好的影片到湘西农村放映的时候,这部为农民创作的、表现农民的影片在农民中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他们抱怨说影片“分不出好赖人”来。中国农民喜欢人物立场和性格一目了然。就象中国戏曲舞台上人物,脸谱本身就有了综合地表述立场和性格的功能。这种审美习惯在电视剧中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专家们对《还珠格格》获得那样大的轰动效果瞠目结舌,觉得不可思议。“小燕子”就人物塑造而言性格何其夸张简单,简单得几乎有点二百五!可为了看“小燕子”竟然能够万人空巷!其实,琼瑶是个聪明人,她明白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所以对所有剧中人物都采取了类型化的处理原则。您回过头去看看,《西厢记》里的那个?炷铮鲂愿裎薹蔷褪歉觥傲胬砂保欢幢蝗嗣强诒两瘛O衷谟忠恢弧傲胬砂钡摹靶嘧印狈衫戳耍懿患矣骰穑咳绻阆赶阜治鼍突岱⑾郑恳桓龃蠛齑笞系牡缡恿缰械娜宋锲涫刀甲叩氖抢嘈腿宋锏穆肥纭犊释泛汀渡铩分械呐鹘侵倘韪褐亍⒁缘卤ㄔ贡闶峭怀龅囊焕N颐羌负蹩梢远涎裕绻桓鲇笆颖嗑绮换峤宋镒骼嘈突恚秃苣崖愦笾谖缚冢闯霭傩障舶淖髌防础?BR>将剧中人物作类型化处理也不一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生活中的现实性格通常都是模糊的和多成份的,因此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现在,剧作家要从那个人物之性格的综合成份里选出一个或两个特征作夸张处理,就有一定的难度。首先你必须决定选择什么。如果你选择的那个人物性格的特征是大家已经看烦了的,观众就会觉得太旧。比如,我们一些表现部队生活的作品总是爱重复这样一些类型:傻大黑粗的农村兵、调皮捣蛋的城市兵、好妈妈式的教导员、性情直鲁的连长……其实这在《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出现的时候大家还是觉得挺好的。但现在这种类型几乎便成了定型,就让人觉得有些东施效颦了。描写青年的类型人物也有很多的重复,例如以往写所谓的好青年,总不外是说话木讷、见了异姓就脸红;如果写女记者一定是风风火火、疯疯癫癫、敢爱敢恨……这样的人物看多了,就让人觉得中国的影视编剧没有想象力,光会跟在别人的后面克隆。可见,真正的问题还不是反对人物类型化的问题,而是一个反对人物定型化的问题。其实,在中外很多的优秀作品中,优秀的类型人物不但不会被观众厌弃,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喜爱。例如卓别林创造的那个象鸭子一样走路的绅士流浪汉便是个极好的例子。这个小人物除了永恒的善良本性以外,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就是永恒的尊严。无论情况多么艰难窘迫,也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可怕,他总是拼命地保持着自己的绅士风度和尊严。俗话说“人穷志短”,可卓别林却把它反了过来,去表现了一个可怜滑稽的小人物超越常理的尊严,就十分具有创造性和独特的想象力了。因为卓别林是流浪汉出身,他一定知道在每一个受欺侮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深藏的渴望:保持住作人的尊严。他正是聪明地抓住了这一点。再如,在日本山田洋次的《男人辛苦》系列影片里也有个家喻户晓的类型人物寅次郎。在日本,几乎没有不知道阿寅的。这个将眼睛眯作一条缝的胖子性格格外的单纯鲜明:他善良仗义多情却又懒散而不拘小节。每天大大咧咧、无所事事,却常常大言不惭。山田洋次真是个聪明人,他在这个人物性格上的类型化处理可是十分有学问的。在日本这个高度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多数日本人被西方人形容作每天只知道工作的“蓝蚂蚁”。给人的感觉是,大多数日本人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性格压抑、不苟言笑、感情轻易不外露,例如一个日本人向你点头说着“哈依”并不一定就表示他同意你的意见,你很难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然而,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其实很多的日本人心里都有与现实相反的渴望。他们渴望着能冲出刻?宓纳罟旒d烊魉嬉獾厣睿芄煌墙鹎亚楦锌吹帽仁裁炊贾兀芄徊蛔⒁馍纤净蛉魏稳说牧成乇泶镒约旱娜魏吻楦小庖磺斜闱∏∈巧教镅蟠胃秤璋⒁摹H嗣谴影⒁砩峡吹搅俗约核淙黄诖丫谩⑾胱鋈从植荒茏龌虿桓易龅摹U饩湍压职⒁馊擞姓庋玫墓壑盗耍∑涫担土谥泄难飞先巳耸熘陌ⅲ岩彩歉隼嘈突宋锪ǎ≌飧鲂愿窦瓤湔诺慕巧钔怀龅男愿裉卣鞅闶恰熬袷だā薄N颐鞘翟谑遣荒芤蛭飧鋈宋锍鲎晕按蟮淖骷衣逞副氏戮蜕亟榻岬皆舱宋锏娜ψ永锶ァK邓抢嘈突娜宋锊⒉灰馕蹲欧穸ㄋ纳羁绦浴O喾矗绱蠹宜彩兜哪茄诎ⅲ焉砩霞刑逑肿胖泄斯裥灾械牡湫吞卣鳌S纱丝杉桓稣嬲壑谒舶睦嘈腿宋锛炔荒苁遣环哑湍艿美吹模膊荒苁强寺〉慕峁D潜囟ㄊ且淮尉哂懈鲂缘拇丛欤嵌陨钌钋懈形虻慕峁@嘈腿宋镉Ω檬且恢终嬲牡湫停哂猩缁嵘畹钠毡樾院托愿竦南拭餍浴?BR>我认为,学会写类型人物应该是编剧的影视基本功。其实人物塑造也象绘画一样,在学习绘画的时候常常有两种练习:一种是速写,一种是素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速写要求用极其简练的笔法和线条甚至有些夸张地将人物勾勒下来,而素描则要求对人物作空间层次的细致描画。类型人物就好比是速写,如果你没有抓住一个人物性格鲜明个性特征的能力,也很难对人物多重成份的性格作全面的描述。更何况,即便是在那些以圆整人物为主角的电影作品中,类型化人物依然是不可少的。剧作家用了这样的技巧来描写次要人物。要知道,在电影剧作中,毕竟叙事的时间有限,在两个小时的甚至更短的篇幅里,你要想将所有的剧中人物的性格都作圆整化的处理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那样也是根本就没有必要的。因为没有主次就意味着喧宾夺主。这时,你又不能将次要角色处理得个性全无,那样的做法观众也不会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这些次要角色的某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作夸张处理。例如,在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中,作者对主要角色耕作和民子都作为圆整人物来塑造,写出了他们复杂的性格成份。这两个人物细腻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我们感到了人物性格的现实性。可是,影片中的虻田以及民子的弟弟和弟媳,就作了类型化的性格处理。这样的方法不仅增强了戏剧性,也反衬了耕作和民子这对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性格的圆整性。在国产影片《牧马人》中,编剧对许灵均和李秀芝这两个男女主角作了圆整性格的刻划,但对郭PIA子却作了类型化的性格处理,而这个人物却使作品增色不少。获得了东京电影节大奖的日本影片《谈谈情,跳跳舞》中那个舞蹈动作怪异的青木也是个很成功的类型人物。这个人物使影片在总体基调的严肃性上增添了几分活泼和轻松。影片的编导者一定非常清楚,任何艺术所产生的效果都离不看对比,在一部影片中庄谐共在才能相映成趣。

电影艺术家并不回避类型人物,以写不写类型人物这一点上是不能区分艺术家和匠人的。但艺术家毕竟与匠人不同,艺术家是创造新的类型人物的人,而匠人则是重复前者创造过的类型人物的人。

要想创作出充满新意的、性格鲜活的类型人物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这就好象齐白石之画白菜,虽然仅仅是了了数笔,便能跃然纸上,这却是多年实践的结果。初学影视编剧的朋友往往心太急,却忽视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其实,如果你平日不多作些观察和训练,要想几笔就写出一个鲜活的人物来是根本不可能的。我的意见是,大的剧本固然要写,但忙里偷闲地多搞写小品文或影视剧作小品也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下面就是我平日里完成的人物性格速写练习:

第一则:《陈先生的小纸片》

我的大学是在上海戏剧学院上的。刚刚入学,去厕所小解,却见面前的墙上正对着脸贴了张笔记本上裁下来的纸,上面写着:“菩萨蛮——为庆祝六一儿童节而作”。那词填得很功,但却读不太明白。从引用的掌故里看出作者定是位老先生。那字也是老先生的,用繁体,规规矩矩的蝇头宋楷。末尾的留名亦是老气横秋——“陈汝衡”,颇象老中医的名字。他是个什么人?怎么会在厕所的小便池上庆祝儿童节哩?我当时乐得把尿也晃到了池外!(后来才知道,原来每到节日——不拘是妇女节还是元宵节,他都会用那样小小的纸头,在校园里到处贴上他填写的词。)

不久见真人,果然可乐!他已经八十一岁高龄了,踱入课堂的时候却声若洪锺地自我介绍说“芳龄二九。”是两个九相乘的意思。这时有同学提问时叫了他一声:“陈老师……”他立刻打断了提问正色地说:“以后谁也别叫我老师,要叫先生!”

陈先生是教中国文学的,但他更多的是教古典诗词。说句良心话,“年方二九”的他讲课实在枯燥。然而我敢说没有哪个老师似他这般酷爱讲课。当他摇头晃脳地背诵起诗词来的时候,就如关公抡起了大刀,如入无人之境。人老了,前牙漏风,朗诵的时候前排的同学就感觉局部地区有雨。上他的课很苦恼,终于就有人忍不住跑到系里抱怨听不下去,问能不能换老师。然而系主任苦笑着说:“还是告诉同学们坚持一下。如果我们把陈先生的课停了,他那年纪,他那热情……是不是?”想想也是,大家就再不提。只是共同谋划好了对策。等他上课,我们就从左数第一个人开始提问,然后第二人、第三人……这样一直问到下课。他就只好不断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就有了开小差看闲书的时间。陈先生当然不知道我们的阴谋,学生的提问,使他觉得很得意。记得那次轮到我提问,我严重异常地站了起来:“陈先生,不知道菩萨蛮是不是可以吟唱?我曾经在厕所的墙壁上看到过先生的……”同学闻说,都从课桌上抬起了暗含笑意的眼睛。老先生全然不觉,当下里为我们朗声吟唱起来,那音调要多怪有多怪,相信定是原装宋味的。先生见我们都笑,更来了情绪,突然问我:“唐诗宋词皆有传世之作。敢问现代诗里也有吗?”

“没有!”我几分讨好地说。

万万没想到他却说:“不对,有的!”说得全班同学大愣。接着他笑嘻嘻地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都不怕!”没想到他会用这样的方式挤兑现代诗,大家哈哈笑个不停。

那天,学院里来了个法国学者,是个年青的女子,要为我们讲莫里哀。男生都挤向前排,凑向金发碧眼的身边。那女子很有些欧洲人的傲慢,全然不把在场的学生放在眼里。就在这时,突有人用英语提问,大家惊诧地回头看时却是陈先生。陪同翻译说:“对不起,我不太能说英语。”陈先生就立刻换了法语。至今不知道陈先生提的是什么问题,但见那女子红了脸,半天回答不出来。翻译道:“她说,这位先生的提问她从来还没想到过。”

回到宿舍,大家都议论着陈先生今日的表现,纷纷觉得分明是为国争光,人人反复说:“没想到陈先生还有这两下子。”因为我们无论课上课下,从来没听先生说过任何一个外国词儿!

再一晨,我围着学校跑步,恰遇到陈先生提着篮子买小菜。当下拉着我到他家里坐。步入那狭窄的亭子间,我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书架的山谷里,那四壁的高及屋顶的书令人仰视,给人压力。拿出一册翻看时,竟是先生在30年就的《中国曲艺史纲》,再抽一本,还是先生写的,叫《中国说唱艺术考源》。索性向书橱里看去,原来那一排都是先生的著作。这一发现使我目瞪口呆,连师母递上的茶也没喝出是什么味道。那些书中的文字,铿锵有力,字字珠玑,长短节奏,更是有腔有韵。其功力真令我辈汗颜。从那一刻起,我始知年轻人笑声的浅薄。临出门,认认真真地颔首叫了声:“陈先生。”

现在,陈先生已经作古多年。他故去的时候我已经当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七年。七年里,我常常会想起他,因为每到过节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那贴在墙上的小纸头,尤其是儿童节。

第二则:《白玛》

歌舞团里有很多著名的演员,例如在那个时代全中国无人不知的歌唱家才旦卓玛和后当了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常留柱,后者创作并演出的歌曲《心中的歌献给金珠玛》曾经红遍全国,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应该都还记得的。然而说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白玛。

我到团里的时候他是负责舞台灯光的。每到演出的时候,只要没轮到我上场,我就会跑到舞台一侧的灯光操作间找他聊天。那里架着很多巨大的灯,从灯的空隙里能够俯视台上的演出情况。那些灯别提多烤人了。白玛教给我了一招儿,将馒头放在照明灯的后面,过一会儿就能吃到喷香焦脆的烤馍了。大概是长期受灯烤的缘故,白玛脾气挺急。他喜欢一面蹦来蹦去地控制那些开关,一面骂台上的演员。

“啊啧啦!旺堆这小子跳的是什么舞?我看从大街上随便拉一个来也比他强!你再看卓玛吧,才20岁呀,还没结婚,可那屁股多大!”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他那肆无忌惮的评价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挤兑他说:“你尽说人家,有本事你跳一个!”

没想到这话却把他激怒了,劈胸抓住我说:“小子!你听着!我在莫斯科获奖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撒尿和泥玩哩!”

后来问过团里的老同志,方才知道他没有吹牛。他原来是舞蹈演员,最最拿手的是跳“拉腿蹦子”。别人在作那个动作的时候,身体倾斜,与地面顶多成六十度角。而他却能达到二三十度角,并在身体侧旋的过程中从地上捡起一圈哈达!正是凭了这一手,他才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了奖。可惜的是,他也仅仅会这一手,再加上他太爱喝酒,常常误事,后来在领导的劝说下索性退出了演出,干起了照明。

大概白玛自己也没有想到过还会重登舞台!

事情的起因是从内地某省来了个实力很强的歌舞团。尽管他们很谦虚地说:“是来向歌舞团学习的。”但实际上却有着炫耀实力的意思。自治区领导发话了,要“咱们自己的歌舞团拿出点自己的绝活来”。我们团里领导得令后思谋再三,突然记起白玛的“拉腿踫子”。当下将白玛叫到排练场,让他蹦一个看,没料到他那童子功竟然盖过当初。团领导自是大喜过望,让他在最后的压轴节目中上场亮相,将节目推向。

白玛成了全团人众望所归的人物,他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在正式演出的前两天,他每天早晨都第一个出现在排练场里,他知道,演出那天自治区的首长会尽数地坐在台下,无论如何不能出一点纰漏。

然而正式演出的那一天他却出了大事!

原来,由于他太渴望重返舞台了,结果是邻近登台他却害了怕,怕得两腿直哆嗦。为了给自己壮胆,他偷偷地喝了很多酒。到他上台的时候,果然气壮如牛!在音乐声中,他象急速旋转着的车轮,以不到三十度的侧倾冲出了侧幕。立时,台下掀起了海潮般的掌声!按照规定,他只要围着舞台转上一圈就可以下场了,但不知道是因为酒精的作用,还是观众掌声的刺激,一圈之后他竟然没有停下来。乐队的指挥愣了一下马上喊了声:“反复!”又把音乐重奏了一遍。可是,二圈之后白玛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观众的情绪到达了极点,震耳欲聋的掌声一下下地砸在白玛落地的节奏上!

团长的脸都急得发白,对着台上的白玛喊:“行了,快下场!”然而白玛已经失去了控制,只管一路地在台上蹦着圈,那光景就好象要把生命全部在这里蹦完似的。

突然,他偏离了轨迹,在观众的惊叫声中翻下台去,狠狠地砸在月池里的小号手身上!当人们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的时候,白玛的眼睛虚眯着,好象刚刚从梦中醒来。团里女同志哭了,连团长的眼圈也红了……

后来,当然白玛又回到了侧目边的灯光操纵室。他还和过去一样熟练地按动那些开关,搬动那些闪着火花的电闸。不过,直到我离开那个单位,我却再也没有听他骂过哪个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