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16:5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办公信息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一、企业商业秘密的有关概念
企业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可以让权利人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具有的潜在经济价值,具有秘密性。所以,要想有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必须要明确商业秘密的概念,加强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商业秘密具有以下三种特性。
1、价值性
企业的商业秘密必须具有价值性,可以为权利人获得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企业商业秘密具有使用价值或者潜在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潜在的、预期的经济效益。企业因为具有商业秘密而在某一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商业秘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和唯一性为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秘密性
商业秘密要求企业的商业秘密处于一种保密的状态,不能为其他企业所知晓,所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来管理企业的商业秘密,确保商业秘密不被公开或窃取。商业秘密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秘密性,这也是与专利的最大区别,专利获得法律保护需要向主管部门公开技术发明的秘密,这种保护是有局限性的,尽管商业秘密和专利都属于智力成果,商业秘密必须靠企业自身对商业秘密进行保密管理,确保商业秘密一直为企业所利用,为企业创造价值。
3、创新性
商业秘密的创新性是指信息应用领域并不普遍知悉,是企业所特有的智力成果,信息具有自身的创新性,区别其他同类领域,而且没有被其他领域应用。也就是说,商业秘密的应用是企业所特有的,是企业创新成果,在应用过程中并不公开信息,在同一商业领域并没有被普遍的应用,正是由于商业秘密的创新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经济效益。
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现状
1、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淡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应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商业秘密更容易被窃取,从而造成企业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使企业面临危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淡薄,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必要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在办公信息化企业中企业重要的商业秘密和商业情报一般都通过网络保存和传输,黑客或恶意病毒可以轻松的窃取商业情报,从而造成企业商业秘密的泄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不到位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必须采取严密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保密,防止商业秘密遭到公开或窃取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但是根据目前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现状来看,尤其是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并不到位,有些企业甚至并没有商业秘密的概念,更没有采取保密措施。其实每个企业都有着自身的商业秘密,与企业是否为高新科技企业无关,与企业规模也无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其独有的商业信息,然而企业并没有采取有效保密措施,从而使信息公开化,不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松散,执行不严格等原因造成了保密措施形同虚设,商业秘密信息流失问题严重。
3、商业秘密概念模糊,保密形式单一
很多企业并不清楚商业秘密的概念,保护措施也没有分清主次,保密措施形式单一,一概而论,从而难以实现商业秘密的有效保护。一部分企业认为自身毫无商业秘密可言,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并无创新和独特之处,所以并没有切实有效的保密措施;还有一部分企业将商业秘密的概念扩大化,将很多公开信息也采取保密措施,难免在商业秘密保护中顾此失彼,反而使真正的商业秘密得不到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保护需要根据不同秘密采取对应的保密措施,不能“一勺烩”,如企业创新可以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对于图纸、配方、成果报告等可以申请着著作权保护,对于商品品牌可以申请商标法保护等。
三、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有效措施
1、健全企业内部保密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对企业特有的具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进行专项保护,健全企业内部保密管理制度,根据商业秘密的类型来选择商业秘密保护或专利保护。健全企业内部保密管理制度要做到积极预防、严格控制、完善管理、重点突出,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企业可以成立商业秘密保护管理机构,设置商业秘密保护小组,落实岗位职责,做到责权明确,实现企业业务主管负责制,也就是说,谁需要用到商业秘密,谁就需要负责保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重点还需要放在防范秘密泄露上,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做好保密工作的计划、部署、检查和奖惩工作,提高企业的防范水平。系统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降低泄密的风险,通过制度限定企业每一名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约束每一名员工的行为,提高全员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
2、加强企业内部人员保密管理
企业内部员工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企业的员工呈现一种流动性,每年都会有一些员工加入,也会有一部分员工离职,这就给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员工在企业工作过程中必然会了解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当员工离职以后,很有可能会将企业商业秘密泄露,为企业带来严重损失。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工作人员保密管理,在员工入职以后进行保密培训,签订竞业禁止协议,降低企业的商业秘密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发生泄密的风险。企业与员工签订竞业协议,通过在竞业协议中附带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和条款,明确企业的商业秘密的范围。竞业协议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有效措施,为证明商业秘密的秘密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企业还需要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通过法律来约束员工,让员工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防止企业在人员流动过程中发生泄密,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但是,签订竞业协议和保密协议必须遵守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不得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在劳动者权益受到保障的前提下来强化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3、完善社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变得越来越困难,商业秘密越来越容易被公开或窃取,原因也在于我国没有完善的社会法律法规来保障企业的商业秘密。我国关于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完善。我国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将其他企业的经营者作为侵权企业商业秘密的主体,对于非经营者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合同法》规定侵犯企业的商业秘密的主体为合同当事人,然而除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也可以对企业的商业秘密构成侵犯。也就是说,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侵犯企业的商业秘密的主体并不全面,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范围十分有限。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企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扩大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加大企业商业秘密侵权惩罚力度,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企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制定符合我国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法规,实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制化建设。
4、加强办公信息化保密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办公信息化,企业很多重要的商业秘密都通过网络保存、传送和接收,黑客也很容易通过入侵企业的办公系统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办公信息化保密工作,提高企业办公系统的安全水平,对重要的商业秘密文件进行加密,提高办公系统防护墙的等级,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及时下载和更新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补丁,加强对企业办公系统的维护管理,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及时维护,降低办公系统被入侵的风险,从而防止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信息化办公出现泄密的情况,为企业办公信息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叶亮.关于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调研与思考[J].工商行政管理学报,2011.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新建火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加,参数向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发展,电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也突显出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系统、高效管理很有必要。同时能更加科学的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使企业在走向信息化改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近年来全国电力基建市场的蓬勃发展给我们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如何抓住机遇,使公司的创新能力更强、服务水平更高,工程质量更优、工程成本合理,市场信息更全,应急反应更快,从而为公司建立未来的竞争优势,成为目前我们基建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电力企业特点,能满足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电力信息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之路,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决策者和技术人员的职责[1]。信息化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对于我们电力施工企业而言,公司点多面广、省外工程增多,甚至走出了国门,机构和人员分散,给信息的传达等管理带来了困难。企业信息化实质上就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等将企业的业务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员作为决策依据,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和高效,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健全公司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使企业信息工作集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共享一体化,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达到及时提供领导决策所需的多方面的信息和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
1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信息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需要和业主、设计方、监理方、其他协作单位等进行工作上的交流和合作,同时还有公司内部传达政令等,信息量非常大,如信函、公文、图纸、合同、进度报告、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记录等。而传统的管理是以纸为载体的,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径向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极易因信息交流沟通的失误而产生问题。公司通过建立机关和项目分公司(项目部)以千兆光纤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通过Internet专线出口,使内、网、企业邮件服务系统、应用系统等通过VPN实现公司本部和项目分公司(项目部)的远程办公、信息共享和系统的应用。
2 加强办公自动化应用,提高办公效率
传统的通信方式在费用方面、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建立了企业邮件服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采用集中式的NOTES管理系统等,通过收集、整理、、检索信息,向不同权限的人不同层次的信息,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检索、查询手段以及安全控制体系。方便了办公、节约了费用,而且还记录了业务进程的轨迹,提高了对业务监督、管理水平。
同时有些员工经常出差,各类信息仍源源不断地产生和流动,如果不能及时获取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工作。我们将采用VPN技术像在办公室一样照常处理工作,这样就较好的解决业务进程中所出现的阻塞和差错,促进日常办公的正常运行。通过采集、处理、分析应用产生的结果,让公司领导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预测经营风险,提出决策参考。
3 应用项目工程软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工程管理协同系统以工程管理为核心,通过运用各类工程管理技术,实现工程综合动态管理,从而实现对基建工程的全方位管理[3]。我公司采用P3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用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随后由公司本部负责组织一批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结合以往的大型电厂安装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编制,对电厂安装工程的项目进行分解和项目进度计划。所编制的数据内容比较全面,能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实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土建交安状况、设备和图纸交付情况以及天气状况等多种变化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不能及时反映施工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必须经常定时地检查、盘点施工的实际情况,并将其与目标进度计划进行相比较,修改原有施工进度计划,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施工。
朱传宝在他的研究中指出针对电力基建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参建单位多、接口管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NET平台的电力基建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4]。在工作中我们设计开发基于J2EE平台下的金属焊接管理系统,通过综合数据库技术和基于现代办公信息化的工作流程技术,不仅能够更为科学的管理焊接资源数据,解决传统纸质文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数据分散、数据冗余等问题,还能及时对焊接工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处理,实现了资源共享,使企业在走向信息化改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4 公司信息化建设前景
4.1 制定信息系统整体规划
围绕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战略规划,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和应用体系。重点建设和完善“一个平台(网络平台)、二大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2 规范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的基础性数据尚需完善,标准化管理尚待加强,统一完整、操作性强的行业代码编制系统正在建立,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录入以及数据的准确、规范等有待加强,因此要从强化基础管理和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
4.3 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流程制度
要依托大型工程项目,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契机,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的各项流程与制度,理顺公司内部管理的各项体制机制问题。固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目标,强化考核机制,围绕项目管理的安全、进度、质量和文件资料,协调沟通与网络办公等工作,最终实现全面提升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水平,实现数字化、透明化、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4.4 紧扣核心业务,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推进信息化建设,需要转变经营观念,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严格规章制度。因此,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是对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改造过程,是促进管理创新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公司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通过运用网络、远程通信、多媒体、数据库等基础技术,推行以办公OA、工程数据库、信息网站共享平台等为主的集成化设计系统,全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没有止境,今后还有很多新技术等待我们去运用,以促进我们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代业雄.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法研究[EB/OL].2009-11-12.
[2] 都五七.电力基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C].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2006.
[3] 刘素海,韩枞.工程管理协同系统在电厂基建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6(7).
论文摘要:本文从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学特征以及教学改革方向、信息系统类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目标论题。
信息管理专业涉及图书馆学、档案学、出版发行等专业,信息系统类课程自然与信息处理、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有关系,也包括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容量非常丰富,并且课程已经成体系化,是一个层次分明的课程群。职业院校或者大中专院校中都开设了信息系统类课程,目标是培养一大批信息系统的维护商抑或开发商,于是,在课程内容的教授上以及教学的实训活动中,都仅仅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或者任务进行。本文认为,存在于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不能局限于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商或者维护商,而应该概括为信息系统的理性用户。教学目标的改变,必然引起教学活动的一系列改革。
一、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学特征以及教学改革方向
系统类课程的培养对象定位关乎教学课程计划的设定和具体内容的安排,相关课程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以及观念都会受其左右。大多数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培养对象设定为信息网络系统的维护商和开发商,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方向沿着“技术性”拓展;这种“技术性”体现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由于技术性的倾向,目前的信息系统类课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同质化和单一化的特征,在信息管理专业中,虽然细分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但是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教学的一般套路和内容的侧重都具有很大的相似度,比如,教学的重点都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
实际调查和研究发现,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开发商和维护商,这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学校教育并不能完整地培养出直接的岗位人员,开发商和维护商必须接受社会教育和培训,才能从事这一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很难完美衔接的,信息系统类课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信息系统的理性用户才是比较合适的。定位一旦确定于此,就要考虑“用户角色”的指导作用,明确了用户角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的设置才有了具体的依据,以往在这些方面突出技术性的课程体系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因为学生成才的目标不再是信息系统的开发商或者维护商。
“用户角色”一定要在教材编排中体现出来,从信息系统的开发到应用的不同阶段,设计的课程内容都要和用户息息相关,用户选择信息系统的原因是这个信息系统能够促进管理的高效率和有效性;基于这一点,可以明确看出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与开发商、维护商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看,开发商和维护商注重信息系统的开发事宜,比如,要看开发语言的合理化程度,开发思路有没有偏离主流路线,开发工具使用是否得当等。而用户的标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看信息系统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频率,第二是看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需求、管理策略以及企业文化的相关要求是否能够诉诸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使用对管理行为是否有效等;经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由于用户和开发商(维护商)的需求不同,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信息系统类学科的教学中,内容体系的设置是非常值得深究的,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定位问题。
二、信息系统类课程内容的改革
(一)信息系统课程基础知识内容的介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是非常迅速的,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升级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亦步亦趋,信息系统类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思考不同的用户对象,比如,需要处理业务的用户需要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一级的用户则需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决策人员多用综合型信息系统,不同的用户对象,选择的信息系统是不同的,因此,要培养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基础能力,注重对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才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分析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不同性质的需求,并配备合适的系统类别。
(二)重视信息系统的策划与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
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之前,需要进行一个合理的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任务、通过什么手段达到以及效果预测;策划的最终作用就是通过信息系统的使用使用户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促进用户所在组织的效益。因此,在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讲解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树立起用户意识,重视信息系统的策划和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用户在信息系统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开发商或者维护商担负着实现信息系统功能的职能,因此过于依赖开发商,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投入数目较大的资金后就不重视,认为开发商的设计会适合业务工作的要求;而实际上,用户是最清楚自己业务需求的一方,信息系统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任务,用户是最了解的,如果信息系统建设完毕,而没有被用户使用,那么一定是信息系统的完善度不够,即使被用户使用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本文将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理性的用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锻炼学生对信息系统的表达能力,准确向开发商反映对信息系统的诉求,从而保证开发商的设计方向可以适应用户所在组织的业务管理的需求。
三、其他方面的改革
除了课程内容的改革外,在教学的其他方面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一般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轻视实践,因此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脱节现象,学生的就业不占优势;建议根据信息管理专业不同的方向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训,实训的内容可以是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实践,使教学更有实用价值。
四、总结
以上分析了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围绕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为理性的用户这个方面,以此探讨如何改革教学内容,有值得借鉴之处,也有待补充之处,希望读者给予补充的意见或建议。
参考文献:
[1]邱磊,吴永林.试析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4
[2]王玉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8,16
云计算是在互联网运行基础上逐渐被开发出来的一种运营交付模式,云只是一种比喻。其实质即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调用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的公共集。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的公共集。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供应商的干涉。它象征着计算功能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流通于互联网。按照服务模式的不同云计算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按照模型的不同云计算又可以分为私有云、公有云、社区云及混合云,云基础架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通过特有的技术或一定的标准结合而成的,但它们唯一的实体仍旧保留。
2、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
2.1现状分析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以500多家中小企业的IT人员为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云计算模式知晓率达80%以上。其中60%的中小企业倾向于尝试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服务类型,52%的中小企业则偏好软件即服务的服务类型,但由于产品成熟度相对较低、网络宽带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采用平台即服务(PAAS),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未必不如IAAS和SAAS。根据金融业等一些行业的观察,他认为PAAS模式极有可能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实现突破,并逐步实现平台专业化、服务全面化。云服务技术正日益发展,IAAS与SAAS已出现交融趋势,相信选择混合式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会日益增加。从产业特点来看,目前在国内云计算供应商呈现出SAAS“仍无巨头”、PAAS“逐步成长”、IAAS“群雄并起”的局面。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基础应用平台,其良好的弹性支撑能力在电子商务竞争中大显身手,并渗透到相关的垂直行业。
2.2应用优势分析
(1)云计算能够满足中小企业最小成本原则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成本费用主要有前期咨询与规划费用、相关软硬件的购买、网络建设费用及后期的维护升级费用等。由此可见在购买及开发、维护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及人力支持。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关软硬件运作平台、前期运行和后期维护等均由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提供,企业只需一次性购买项目实施费,在需要时租赁软件服务费就可以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运作会计信息化系统,从而大大降低其实施成本。
(2)云计算能够使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效率得以提高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人员权限等限制,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会计信息化系统只需借助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处使用其所提供的服务。同时,只要网络连接,中小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各自职能的办公并实现职员间、业务间的交互功能,从而使得不同地域的会计人员可以同时进行协同操作,有效提高会计信息化运作效率。
(3)云计算能够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需求是日益变化的,同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得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云计算模式具有迅速、富有弹性的提供服务的能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其灵活的自定制服务及在线开发平台(PAAS)按需定制相应软件以满足企业灵活的业务需求。
(4)云计算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现状
在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大型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专业咨询及最新技术应用,使得中小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及会计管理效率得以提高。此外,云服务供应商在互联网开放性及共享性的作用下其行为受到大量用户的监督,这将会使其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投入更多精力致力于打造更高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3、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中小企业用户认知不足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知道自己选择的云计算提供商能够提供什么,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使习惯于传统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他们适应在线会计软件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次,中小企业财务数据偏少,管理层观念上通常具有控制欲,对于云计算模式下的在线共享平台较为排斥,尤其是在近期出现的各种“诚信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不愿意在别人的网络服务器上存储本企业的财务数据等相关核心数据信息,而这却恰恰违背了云服务发展的初衷。
(2)云计算供应商的技术问题
由于云计算模式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因此云计算供应商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规模经济的效应降低其提供相关服务所需的成本,并通过大量用户来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然而,供应商若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综合分析用户需求来提供一个真正符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云计算模式下供应商需提供的不再仅仅是定制模式,而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不同行业业务需求的具有适应性、灵活性的系统服务产品。
(3)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安全性问题
云计算模式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存在的,但云数据泄露问题近年来屡见不鲜,一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报告指出,目前87.5%的用户认为影响企业使用云服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其安全性。云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在云计算模式下,应用程序和重要数据完全透明的呈现在用户面前,导致潜在的病毒或非法程序攻击风险;其次是在云计算环境下,第三方云服务供应商的中立态度和公信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能否放心交付自身核心信息资源。因此,云计算模式能否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问题能否得以解决。
3.2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应加大云计算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认识水平。
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二届会计信息化年会主题就是围绕“云计算大数据影响会计信息化,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会议中程平提出希望在大数据时代,能有更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更多更高水平的论文,云服务供应商能开发更多展现自身优势的软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享受最优质的会计信息化服务。在会议精神下,许多企业逐渐接触到这一领域,相信在更多学者的研究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这个领域。
2)云服务供应商应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
针对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及不同业务需求,云服务供应商应加入快速的软件研发模块,为客户灵活运用相关服务提供保障,使中小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需求随时调整与之相符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和服务。
3)应重视云计算数据安全问题。
王永昌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信息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该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络平台的需求分析,以与SMS为技术手段,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借助短信息服务技术,主动实现计算机网络与用户移动设备间的数据通讯,使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络应用系统由被动式向主动式发展,提高了平台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SMS;GSM;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校园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034-03
1 职业学校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发展的现状与主动式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1 职业学校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发展现状
我国各级职业学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及其应用已经历了十年之久,正逐步发展成为以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籍管理、总务后勤管理、资源库管理为主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实现了教育信息及资源的互联与共享,给学校的校务管理、教学管理、信息化办公、师生交流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这种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系统的信息、管理、查询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学校师生获得信息必须通过PC终端和网络,信息的即时性、随地性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许多学校往往通过各种管理考核手段,迫使师生及时访问校园网络应用平台获取各种校园网络信息,很难最大限度的发挥平台的效益。我们称这种校园网络应用平台为被动式的信息平台。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特别是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相继开发实现了借助短信息技术方便、快捷、随时、随地、费用低廉等特点的应用系统,比较流行的有家校通、校讯通等成功案例。本人研读了这些成功案例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手段后,充分感觉应用短息技术设计一个适合职业学校情况的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1.2 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建设的优势
1)开拓校园网络应用新思路:一直以来职业学校的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常以单纯的WEB应用的形式存在,而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则只要有一部手机,用户便可以收到相关的会议通知、教务信息,以及查询相应的教学安排、课程开设、日课安排、学业情况等相关信息。原先只能在联网电脑上进行的操作,用手机短信息技术来实现,是WEB应用在移动通讯设备上的延伸与补充。可以说开拓了校园网络应用新思路。
2)突现信息应用平台的服务质量:学校管理部门可以运用该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师生发送公告信息,会议信息、教学安排、科研情况、文件收发信息等。师生也可以借助手机短信息查询与自己相关的课程信息、成绩信息、人事安排等。通过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为办公、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提供一种及时、高效的信息传输方式,变被动信息访问为主动的信息服务。
2 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模块设计
在分析了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实施的必要性之后,我们着手进行总体规划,进而从应用模块设计方面进行分析。
2.1 总体规划
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总体规划成四个层次,分别是数据层、业务层、接口层、应用层。数据层是指校园网络应用的后台数据库,主要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来源,包括:用户数据、短信息收发数据、学生信息数据、教学管理数据、科研管理数据、后勤管理数据、行政管理数据等。通过它实现用户注册信息的存贮,短信息收、况的存贮,各种业务数据存贮。功能设计层,则根据接口层的需要,完成对数据层的各种操作。接口层是由软件系统、网络、通讯运营商提供的接口环境,包括,WEB应用接口、计算机编程接口、数据库编程接口、GSM终端编程接口等,通过此层实现用户与业务层之间的联系,使用户的操作带至业务层进行实现,而返回至用户层的数据则由该层传递。用户层实现的呈现在用户眼前的各种系统功能,是其它三层协同工作后在终端的体现,用户层包括管理员、教师、学生、其它等用户的各种操作界面与操作功能,图1所示的是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总体规划层次。
2.2 应用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的总体规划,我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主要应用模块,及相应的短信息提醒。主要涉及行政管理、招生管理、教务管理、教科研管理、学籍管理、家校系统、总务后勤管理、资源库管理等模块,以及专门的信息查询接口。下面对各模块应用的功能分别进行介绍。
行政管理模块:包括学校各部门的通知公告、会议情况、主要文件等信息的管理,办公室管理人员通过本平台通知公告、会议信息;教务处管理员选课通知、考试通知等其它教务信息,这些信息一经会对相应的人员进行短信息提醒。
招生管理模块:招生管理模块实现了新生的报名录入,录取考场的安排,录取通知书的制作,录取调整等功能,该生一经录取,会有一条录取提醒的短信息发至家长的手机里。
教务管理模块:教务管理实现了包括课业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操作。当课表排定、课程任课确定、选课成功,这些信息便会发送到对应的师生手机里。
学籍管理模块:此模块含盖了成绩管理、成绩单管理、学籍信息管理等子模块,此模块的成绩查询功能支持手机查询,即发送查询码后,系统便会在用户数据库里查询发送者的手机号,然后进行查询操作,把查询结果回复至该手机。由于学籍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限定以注册的手机号作为查询关键字。当每学期成绩一经确定,也会以短消息的形式提醒学生。
家校系统模块:家校系统模块主要实现了家庭、学校间的联系,同时也作为学生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校园网络的入口。在这个模块中,家校通知有短信提醒功能;同时家长可以通过相应的查询码查询自己孩子的成长档案信息。
教科研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立项课题、论文等进行管理,以及科研动态信息,对于课题研究、科研动态信息,支持短消息提醒功能。
总务后勤模块:此模块主要实现对校产的管理与维修,当用户一条报修信息时,维修人员的手机里便会产生一条提醒信息,维修完成,维修人员确认维修后,会有一条提醒信息发至报修者手机。
资源库管理模块:这个模块实际上是校本资源库和个人空间的整合,用户通过该模块管理个人资源,管理员通过该模块管理学校资源,同时实现了个人文件的存贮和用户间的文间共享功能。所以当学校的资源增加时,会向教师进行短信提醒,用户间传递个人文件时,也会进行短信提醒。
这样,在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各模块中,溶入了短信提醒与短信查询的功能,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使移动终端成为校园网络的延伸。
3 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技术实现
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技术实现分两部分,即以WEB应用为基础的网络应用平台的系统设计,和短信息收发服务的实现。而成熟的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在网络应用领域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用它来实现网络应用平台的WEB应用是最适合的;而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息服务是GSM系统提供的一种GSM终端之间通过服务中心来收发信息的应用服务,短消息的收发都是通过GSM短信息Modem的AT命令来实现的,运用这种技术使平台的短信息收发服务成为可能。
3.1 基于的WEB技术搭建平台应用。
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主体采用和SQL Server2000开发。通过提供的数据控件与后台数据库联接,在系统研发的过程中通过数据中间件的形式实现数据交换。是编译型的系统,经过编译后的WEB应用程序会使系统在多次访问时速度上有极大提升。SQL Server产品是一个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它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都是有口皆碑的,所以常用来搭建、部署数据处理要求较高的复杂应用。
1)用户、手机号、信息三者联动的设计:本平台的多数信息与相应的用户具有对应关系,而用户名和用户的手机号又是邦定的,所以管理员通过网络登录后,对办公信息、教务信息、科研信息等进行与处理后,系统便会把的信息以数据记录的形式写至短信消息池,收发模块会根据信息与用户的关系,单发、组发、群发至相应的用户。除此以外,用户间的文件共享、信息交流,也是通过写短消息池的方法实现。同样的原理,用户通过手机短消息进行查询操作时,系统会把手机号转换成用户名,系统以用户名为索引进行信息的查询,把所查到的信息写至短消息池。从而使信息的组织,通讯的组织,做到统一有序。
2)以师、生为主体的信息关联设计:本平台遵照数字校园开发原则,以知识管理的做法来实现信息的关联设计,资源系统、网络空间系统、科研系统、教务系统、家校系统皆以师、生为主体的信息关联。具体做法是课程信息,教师的信息,如教案、课件、论文、共享文件、科研项目等信息以教师用户为索引,而与学生相关的学籍信息、成绩单信息、空间内的文件信息也与该学生用户也进行索引,这样信息依附于一定的用户,用户一经登录后,也就决定了该用户所具有的操作仅限。
3)操作骤最小化的实例设计:本平台面向用户的设计尽量做的操作简单,从而方便使用与推广,重视信息服务的质量,特别是在一些细节上的设计犹为重要。如学生的选修课报名系统的前端程序,则无需用户输入信息,只需选择所报课程即可。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在学生用户登录后记下该用户的ID号,而用户的ID号则是一个唯一性的字段,根据ID号进行查询,自动填充姓名、性别、学号、班级等项,把选修课库里的所有课程加载到一个DropDownlist控件里,生成课程控件。
特别是排课功能的操作时更是体现了这种最简化的设计,我们实现了课表的所见即所得的形象操作,单击相应的时段区域,便会产生两个DropDownlist控件,一个是课程名,另一个是根据所选的课程名而产生的教师名,只要这个教师在该时段没有任课,这种选择便会生效,如果所选的教师在该时段已有任课,则系统会出现相应的提示。其实,该平台的学籍管理、成绩单管理、家校联系模块等都能体现这种人性化的设计。
3.2 短信息收发技术实现
短信息收发技术主要由GSM短信息收发软件和短信Modem硬件组成。短信息收发软件通过定时读取消息池中的信息,一读到发送信息,就使用AT指令由GSM Modem硬件部分通过GSM网络发送给相应用户的手机或终端,同时做好日志记录,用以信息备查。如果在读取消息池中发现接收到的信息时,系统则会读出相应的操作码,操作码是一个十进制数,不同的数值代表着不同的模块,如“0”表示通知公告模块、“1”表示课程安排模块、“2”表示成绩查询模块等。系统根据用户使用的手机号进行一系列的查询操作,然后返回操作码和用户相对应的查询信息,由短信Modem实现发送,这样用户的手机上就会收到需查询的内容。(短信息收发技术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
3.3 系统接口技术
在服务端本平台是通过数据库系统与技术来实现WEB应用,从而搭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校园网络应用平台;而另一方面,我们通过SMS技术以GSM短信收发软件和短信Modem硬件,架设了一个短信息收发终端。信息服务端与信息收发端通过GSM短信Modem的接口技术进行数据交换。
本系统的接口模块选用GSM MODEM 动态链接库进行设计,此动态链接库适用于WAVECOM、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支持标准AT指令的GSM短信息终端;在程序开发时,将sms.dll文件拷贝到系统安装目录中的system32文件夹中,然后便可以通过接口函数进行程序开发。本平台所用到的接口函数解绍如下:
1)初始化函数:Sms_Connection(Com_Port As Integer,Com_BaudRate As Integer, Mobile_Type As String) As Integer:此函数用于初始化终端与串口的连接,如返回值为0则连接终端失败,返回值为1则连接终端成功。
2)发送短信息函数:Sms_Send(Sms_TelNum As String, Sms_Text As String) As Integer:此函数的功能是向指定的终端号码发送信息,Sms_TelNum、Sms_Text分别传递接收的终端号码和发送的信息内容,Sms_Send函数返回0表示发送短信息失败,1则表示发送短信息成功。
3)接收短信息函数:Sms_Receive(Sms_Type As String, Sms_Text As String) As Integer:此函数的功能是接收指定类型的短信息, Sms_Type为短信息类型,0表示未读短信,1表示已读短信,2表示待发短信息,3表示已发短信息;4表示全部短信息;Sms_Text则返回指定类型的短信息内容。
4)自动收发短信息功能检测函数:Sms_AutoFlag()As Integer:此函数的功能是检测连接的终端是否支持自动收发短信息功能,返回值为0表示不支持自动收发短信息功能,返回值为1表示支持自动收发短信息功能。
5)查询短信息函数:Sms_NewFlag() As Integer:此函数的功能是查询是否收到新的短信息,返回值为0表示未收到新的短信息,返回值为1表示收到了新的短信息。
6)删除短信息函数:Sms_Delete(ByVal Sms_Index As String) As Integer:此函数的功能是查询并删除Sms_Index为索引号的短信息。
7)断开终端函数:Sms_Disconnection() As Integer:此函数的功能是断开终端与串口的连接,结束对短信息终端设备的操作。
通过这些接口函数,可以架设短信息收发终端系统,收发终端系统可以和WEB应用共用一台服务器,也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只要能连上WEB应用的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即可。这样,通过及其数据操作技术、SMS及GSM短信息收发技术、两者的编程接口技术,便可设计成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各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校区不断扩大,在校师生和其他人员对随时随地获得校园网络的各种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移动通讯的高速发展,使得短信息服务的费用不断降低。在这种形势背景下,我们来研究和应用职业学校主动式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将会给师生及其它人员提供更方便,更直接的信息服务,把校园网络延伸至移动终端,类同于实现了校园网络覆盖面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杨晓明,李小聪,段渭军,等.高校短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版,2010(12).
我代表*县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年,我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致力于办好案件,致力于自身建设,致力于创新为民,为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一、司法能力稳步提升
案量创新高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965件(含旧存,下同),办结3725件,同比分别上升18%和19%,比案件数量最多的20*年分别高出9.7%和9.4%。审结刑事案件321件,同比增长12%,判处罪犯483人,其中59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重刑率为12.2%,同比上升4.5%,133人被判处缓刑,10人被免予刑事处罚,非监禁刑适用率为29.6%,同比下降19.7%。审结民商事案件2645件,同比上升23%,解决诉讼标的额1.495亿元,同比增长150%。审结行政诉讼案件8件,审查行政非诉案件28件,审结再审案件3件,执行结案720件。
审判求效果面对民商事案件数量大幅上升、诉讼标的普遍提高、个案复杂程度明显增加给审判工作带来的考验,我们始终坚持三个追求。一是追求高效便捷。继续推行简案速调,立案庭全年调解纠纷586件,占民商事案件结案总数的22.2%,平均每个工作日结案2.27件;积极引导当事人适用督促程序实现诉讼经济,全年使用支付令为141位申请人成功维权,解决标的额140余万元。曾用支付令为31名农民工成功讨薪10万余元,从申请到执结用时不到24小时。二是追求案结事了。全年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为63.9%,比全省平均值高出7.5个百分点,自动履行率为71.2%,比全省平均值高出16.7个百分点。案件调解率和自动履行率两项业务指标均列全市首位。20*年7月,我院成立专案组,以保全促调解,成功促调10件原告为浙江东南管桩有限公司的债务纠纷案件,为涉案企业回收资金550万元,及时化解了企业间的矛盾。三是追求稳定至上。移民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是20*年两大难点,处置不当极易引发负面效应。我院在县移民指挥部配合下,有针对性地受理并稳妥办结移民纠纷46件。注重对借贷行为合法性审查,审慎办结民间借贷纠纷639件,同比上升68.6%。
执行重破难受经济危机影响,法院执行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我院作为目前全市唯一的省级“破解执行难优秀法院”,压力更加明显。全年执行收案749件,执结720件,同比分别上升20%和19%,执结率为96.1%,有效执结率为70.2%,执结标的6672.3万元为历年之最。我院在继续坚持执行裁决权与实施权分权运作、司法警察直接参与执行、注重审执兼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执行联动,与人民银行联合成立执行联络室,将被执行人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监控范围;与公安机关建立限制被执行人出境通报备案制度,全年查控260余名被执行人的护照办理情况和出入境情况,8人被吊销护照。通过建立《被执行人名录》、有针对性地曝光被执行人信息、开通“执行110”、向当事人发送《执行程序权利义务告知书》等方式创新执行工作思路。适时开展集中执行专项活动,恢复执结历年积案155件,恢复执结率为17.5%。
亲民出实招网络视频审理模式日渐成熟,将参加视频审理的主体扩大至证人、被抚养人,利用该方式审理跨国涉侨案件16件,成功调解12件。及时与县公安局沟通,由当事人持法院联系函调取户籍材料,方便当事人举证。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在中心村镇开设“法律集市”,向群众发放《诉讼指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先后在阜山乡、季宅乡、仁庄镇设立法院巡回工作室,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向32名生活困难的执行积案申请人发放救助金30万元,依法为1419件案件当事人缓、减、免收诉讼费150.7万元,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在法院的诉讼收费环节已经得到解决。
监督促公信不断强化监督即支持的理念,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工作,坚持法官联系代表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典型案件庭审,视情判后座谈释疑,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设立“法院开放日”、干警监督窗,举办新闻会,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法院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年度继续被县委评为“工作考核先进单位”。
二、自身建设稳步发展
着力于科技强院积极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三级法院联网,更新审判流程管理软件,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案件数据生成与收结案同步;利用审判、执行两大流程管理软件对案件审限、办案进程、数据录入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管,提高案件质量评查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改版门户网站,专设公告送达栏,实现诉讼文书公告送达网络与报纸同步;及时在网站上公开裁判文书,提高审务公开程度。
着力于文化建院围绕文化建院的要求,多措并举,努力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法院文化氛围。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精选法律格言布置文化走廊,倡导廉洁从业,培育廉政文化。鼓励干警勤办案、多思考,努力提高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定期研讨分析审判实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编发《审判参考》开展内部交流,首次将一年来我院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15篇调研论文编纂成《*法院调研成果集》,还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业务文稿124篇。围绕“法院是咱家?公信靠大家?我爱我家”和谐主题,开展“信仰?责任?发展”青年论坛、法官文化沙龙、迎奥运登山等活动,组织干警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增强法院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着力于人才兴院建立司法考试激励机制,20*年又有8名年轻干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近年来录用的公务员司法考试通过率已达93.2%。鼓励干警参加在职高学历深造,全院现有研究生2人,在读研究生7人。面向全市公开选调2名预备法官,破格提任了5名年轻法官。开展庭审考评、裁判文书评比活动,组织新民诉法业务测试,有针对性地提高法官业务技能。倡导争先创优精神,用正面典型影响一批人,带动一班人,司法警察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杨建雄同志被授予“丽水市劳动模范”。
各位代表,20*年我院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是县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政协支持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理解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法院向关心、支持法院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一是个别办案人员大局意识不强,孤立办案、机械办案,忽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少数干警的工作作风不够严谨,自律意识不够到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隐患;三是涉诉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基层人民法庭办公条件相对落后的状况还未得到及时改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各位代表,2009年,宏观经济将继续经受严峻考验,各类矛盾纠纷仍可能高发,面对形势和任务,我们将立足实际,强化职能,把保稳定、促增长、强内敛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努力为我县“创新攻坚年”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
一、执法办案是第一要务
围绕大局保稳定进一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多发财型犯罪;通过建立典型案件制度、到案发地开展巡回审判,加大法制宣传,遏制和预防犯罪;积极探索轻微刑事案件诉讼和解制度,对双方达成赔偿谅解的案件,酌情从宽处理,减少社会对抗,做到既维护法律尊严,又有效化解矛盾。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地采取调解、和解方法,竭力寻找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共同点,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进一步在行政审判中改进协调工作机制,妥善化解行政争议。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打好“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攻坚战。进一步做好申诉和涉诉的化解工作,拓宽和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引导当事人在法治的轨道上理性解决纠纷。
突出重点促增长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敏锐观察、妥善应对县域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审理好涉企纠纷,妥善处理民间融资矛盾,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重点审理好企业拖欠职工、农民工的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纠纷案件,充分维护弱势群体利益;重点审理好涉农纠纷案件,高度关注涉案民生,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二、固本强基是科学发展之路
注重队伍建设抓审判作风,积极倡导“处事要严谨,讲话要亲和,办案要公正,为人要清廉”的浙江法官“职业四要”;认真落实“不让司法不公在我手里发生,不让效率不高在我身上出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受冷落,不让法院形象因我受损害”的本院“四个不让”。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严格执行最高法院“五个严禁”,强化院长、庭长对案件的监督和指导,坚持预防先行,抓早抓小抓紧,动真格不护短,使廉洁司法成为法官的共同信仰和自觉实践。建立健全审判执行运行态势分析机制,通过办案绩效评估体系的运用,把审判管理工作纳入长效轨道。建立随机分案制度,强化流程管理,确保司法公正。建立人民陪审员分类使用、业绩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在县委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外监督机制有效衔接的合力。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李艳爽(1978-),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北京 10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2014年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20-02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接近社会生活,内容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但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沉闷的状态中,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充分发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作用,积极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把脉应用文写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应用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高效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刻不容缓。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开设应用文课程已经将近15年的时间,15年来,应用文写作课程同样面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共性问题。近两年来,任课教师从教师、学生、学科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调整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12月初,为了了解当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成效,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想法,对联合大学商务学院2013级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专升本177名学生就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深切体会,分析探讨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性质模糊,教学环境封闭
首先,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应用文,什么是应用文课程,什么是应用文课程的立科之本存在争论,由此造成教师认识模糊,理念不清。其次,应用文课程独立性较强,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凑和连贯,因此很多教学工作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开展,眼界狭小,不能主动和专业课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再次,应用文课程究竟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也存在很大争论,多年来,应用文写作长期以来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罅隙中尴尬生存和发展;应用文课程教学安排随心所欲,专业课学时紧张情况下就会压缩或取消应用文课程的开设。
2.教材实用性不强,缺乏经典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当前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落后于教学要求。笔者几年的教学中,不断为学生选择更出色的教材,但即便精心选择,仍然有72%学生对教材的总体感觉一般。教材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内容往往过分偏重理论描述,而忽视了写作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编辑模式僵硬呆板,也缺乏质量较高、贴近学生生活的范文和针对性强的练习。调查显示,认为范文时效性不强的学生占47%,44%的学生认为教师给出的范文更有针对性。同时,很多现有应用写作教材不仅选编范文少,而且只选了范文,却没有编写针对“写”的阅读指导或评析;有的教材虽对入编范文作了评析,但一般也只流于简单空泛的评语式评判,而很少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组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做出具体深入的解读。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
大多数教师缺乏社会实践。许多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党政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有些应用文文种根本没有接触过,应用文写作中经常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不熟悉,讲课时显得捉襟见肘,只能敷衍了事。许多写作教师主要研究和讲述写作理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同空中楼阁,对于如何引领学生了解应用文、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培养应用文写作的思维习惯成为纸上谈兵,不能较好地将自己的写作经验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经验,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写作原理和技巧,平淡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4.学生写作基础较差,思想认识偏颇
首先,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应用文写作基础较差、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有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一般,23%的学生认为不太好。其次,对应用文写作重视和了解程度不够。在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前,71%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点了解,19%的学生了解很少,这就影响学生深刻认识应用文的社会价值和学习效果。再次,从学校环境来讲,外语四六级的考试压力,以及高数等课程的全校统考,学生将精力放在外语、高数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应用文写作课程自然沦落成为凑学分的课程。调查显示,关于学校的写作风气,只有5%的学生认为好,而有60%的学生认为一般或较差。另外,在现代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写作因此变得宽松和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觉得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指导可有可无,在需要提交作业时可以在强大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巧不能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依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二、解决应用文写作课程问题的对策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内容相对枯燥的课程,而“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课程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理念,调整思路,通过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改变应用写作课程的先天劣势,促进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良性发展。
1.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突破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观念,让“枯燥”的应用写作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写作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传统阅读法。现代信息理论认为:“读”是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写”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没有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便无法进行。所以,“读”是“写”的前提与基础,“读”得越多,对于“写”便越有益。针对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写作轻阅读的状况,回归中国传统的写作习得方式,加强阅读。例如,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进入大学开始,论文就在学生的各类作业、科技大赛中显现。但是,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而临时抱佛脚,对论文的内容实质以及论文的写作特性并不掌握。所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论文资料,并介绍高水平的期刊杂志或网站,不给学生作业压力,只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论文进行简单标注和勾画。学生通过阅读论文理解其深层文意和思路,领悟写作技法,包括结构、材料、语言的安排和选择等。从阅读开始的写作,为学生首先打开了一扇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大门,这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减少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学生从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文字能力,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自然也越来越浓厚。
(2)情境教学法。调查显示60%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不同文体,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学生在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将会遇到或可能会遇到的需要运用应用文体来表达的较典型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文的“仿真”训练,以促使学生由“机械写作”向“本能写作”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和预测,设置一定情境,将实例穿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实战中写作应用文。例如:设计“就业招聘会文种写作”情境模块。学生分别扮演公司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学生分组情况在开学初已经固定,每组根据抽签确定身份。应聘人员完成简历、求职信的写作;而招聘人员则要查找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定小组讨论流程。两组人员进行15分钟的现场模拟,教师和部分学生参观照相,招聘人员最后对应聘人员进行分析评价,教师最后对全体成员进行点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态度认真,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也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每一模块中,学生可以邀请教师参加小组演练、讨论和写作,教师则要与学生共同点评各小组完成的作品,让学生参与到教与评的过程中。情境教学变生硬呆板的文体知识讲授为生动具体的角色发言,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在情境活动中分担角色,体验生活,和老师亲密交流,从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愉悦和享受,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3)实践教学法。91%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写作练习量和模拟实训内容适量和适当。这样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调查还显示72%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实践教学法。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它源于生活,也要融入生活。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更要取材于实际,为现实服务。实践教学法就是让应用文写作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中,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通过对具体可感的实物的认知和体悟,让学生写出实用性、真实性强的文章,这样将大大增强应用文写作的张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主题班会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老师事先让各组学生完成主题班会策划方案以及主持词、演讲稿等文件,然后遴选较好的方案和稿件并付诸实施。在主题班会中各组进行会议记录,在活动结束之后,完成会议纪要和活动总结,学生在整个班会从筹划到开展到后期总结的过程中紧张而又高效地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对这样寓教于乐的写作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
在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团队合作贯穿课程的始终,既能减轻学生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5%的学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更希望老师也参与其中。当然,也有11%的学生认为团队写作工作量不均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设计更为合理的团队合作计划和考核标准,更要求同学们在课程中秉持良好的品德,诚实、自信、勤奋、勇于承担责任。
2.加强精品教材的编写和修订
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编写理论与实践并重、贴近学生特点的精品教材。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应用文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性。清楚地认识到写作教材不是简单的写作要求和技巧的展现,而是要在教材中建构写作的思维模式、逻辑框架,科学地引导学生有效、高效地写作。
教材的编写要适应当前社会变化和学生实际。虽然应用文文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办公信息化和网络化日益普遍,应用文文体也相应出现一些变化。应用文教材也要及时反映这些变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接近现实社会,能够学习到洋溢着时代特色的语言,接触到最新鲜的事实,掌握新的文种及新的写作方法。范文的选择是应用文写作教材质量的决定因素,要精心选择规范、实用、新颖的范文,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选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作出具体深入的阐释。在体例的编排设计上合理地调整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训的比例,对写作理论的阐述和文体知识的介绍部分应适当的进行缩减;写作实训部分则应加大比重,其设计既要切合实际,又要生动有趣。
3.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师,在备课中调整教学内容,掌握大量资料,与时俱进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慎重而大胆地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与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显然不能一样,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然后再具体准备每一堂课。其次,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还应不断求新求变,剔除实用性不强和使用频率不高的文种,增加适应大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实用文体。再者,大多数教材都缺少足够的实训题,教师应开动脑筋甚至打通人脉,从实际应用领域中找到具有典型性的正反例子,供学生模仿或者借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尽快树立学科意识,加强学术研究,承担应用文写作学科发展的责任。教师要注重提高实际写作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有意识地增强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补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聘请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文职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些专家既为学生们带来了企事业单位最新最有用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也用自身鲜活而真实的实践经验弥补了专职教师的局限和不足,令学生受益终身。
在学校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的发展大潮中,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生存在专业课与公共课的罅隙中的课程不断遭到诟病。但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用文以其自身独特的属性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面对当前的形势,开设课程的学校和任课教师,有责任正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先天不足,积极投身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中,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打破僵化、沉闷的教学传统,真正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清.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13,(2).
[2]彭海河.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仍需以“读”为先导[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9).
一、上学期工作回顾
上学期,我校工作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时期。令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我们实现了办学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办学实力;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顺利实施了新的机构设置;教师队伍在动态发展中得到优化;积极主动地应对学校改制带来的挑战;学校外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奋斗,不但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工作,而且有效地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使各方面的工作在改革中获得了稳步发展。文秘站版权所有
1、在人员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充分体现了龙涤中学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很强的生存能力。
2、新机构设置运行良好,各方面职能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3、教学常规措施得力,严格务实,教风和学风有了进一步改善。在阿城市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中,我校获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顺利通过阿城市两年一度的科研检查。特色教育顺利推进。由刘艳秋、李桂芹等老师辅导的初中"希望杯"竞赛成绩喜人,在阿城总共17枚奖牌中,我校获得7块,且有2块银牌。唐云龙、王玲等老师参加阿城市第二届高中青年教师探索课大赛,均获一等奖。董伯韬老师承担哈市高中英语"一体三重"扩大实验并做公开课,李传波老师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探索课,赵静老师参加由哈尔滨电教馆组织的哈市课改实验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活动"并做示范课,马代民、何俊丽老师的新课改公开课,都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好评,产生了积极而良好的影响。学校连续第十次获得"哈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称号。
4、德育工作又有新的进展。在学生人数增长迅速、规模明显扩大的情况下,高初中分部管理,整体状况良好,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学生的文明习惯有一定提高。加大对迷恋网吧、涉足早恋和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力度,并显现初步成果。与城北派出所联合,设立了治安联防室,对减少和杜绝突发事件、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5、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按照学校规划,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并在互联网上设立了自己的网站,在学校管理和形象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宿舍、食堂如期投入正常运营,使学校服务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教师早餐问题同时得到解决。初中部室内学生男厕所得到恢复。
7、学年组建设得到了加强,学年组长的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三个作用的发挥更加突出,整体工作更加统一。毕业年级工作稳定扎实,势头良好,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唤起了我们更大的期待。
8、学校成功地组织了规模空前的秋季运动会,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教师迎新年联欢晚会不仅展示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更表现出了全体教师昂扬振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成绩是突出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摆问题,改进工作,这集中体现着我们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更能看出我们的勇气和自信,也是我们工作所要努力坚持的思路与方法。
1、学校整体工作的计划性和协调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尚显陈旧、落后,还没有从重教轻学的状况中走出来,不能够真正从学生学的角度调整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教学事故。
3、教学常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教师在遵守上课时间和自习深入方面还存在较严重问题。
4、需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和改进德育方法。面对行为缺乏规范、自我放纵而家长又无可奈何的学生,工作缺少办法,打架、早恋、迷恋网吧等严重违纪事件还没有根本杜绝。
5、卫生管理存在漏洞。学校在检查上重视不够,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求得不够,学生和相关管理人员投入不够,致使某些教室的室内卫生和办公室、公用教室、实验室的卫生状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6、体育课和音乐课教学尚需改进和提高。
7、从宿舍和食堂管理来看,由于经验缺乏,人力不足,宿舍秩序和学生就餐状况还没有达到十分令人满意的程度。
二、新学期工作目标与任务
1、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高考要发挥生源优势,有1人考入清华或北大,有5人高考成绩超过600分,15人考入全国前20所重点 大学。在理工、文史、艺术三个方面都要进一步形成优势,使一表和二表的进段率都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高考升学成绩进一步逼近阿城一中。中考保12争15,要有12人进入一中择优分数段,争取达到15人。各科成绩均在全市领先。初中各科竞赛成绩不低于去年,争取有所突破,力争拿到金牌。高中学科竞赛要有新的突破。
2、改进和提高招生工作,要有新的更加积极的举措。今年的新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突破400人,保证7个班,力争达到8个班。文秘站版权所有
3、建立完善的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电子业务档案,对高考与中考成绩、教师和学生各种获奖情况以及学校荣誉进行及时、准确的归档整理,专人负责,使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使其在教师考核评价、晋职评优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完善对教师的考核、选聘制度。建立人才储备库。
4、加强学校科研工作,使科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5、进一步探索特色办学的途径与方法,继续聘请外教,办好英语特长班。
6、搞好学校环境建设,重点做好新教学楼室内的布置与装饰和两楼之间的花园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文气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7、进一步办好校园网,完善充实栏目内容,提高办公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使其在学校办公、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扩大学校影响,增加学校知名度。
8、高中部启动班班通计划。
9、继续办好《报》,进一步提高《报》的质量,扩大发行量,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和学校形象塑造功能。
10、建立和完善食堂、宿舍新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
11、体音美学科教学要更加规范,各项活动要争取更好的成绩。
三、为完成以上各项工作目标与任务,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招生工作。①广泛发动师生进行宣传。②设专职人员,及早、深入地开展招生工作,要在生源地上有更大拓展。③学校领导适时下去走访关系学校,巩固原有根据地。④充分利用校园网、报及其他等媒体手段,搞好宣传,扩大影响。
2、进一步发挥完善行政办的协调和管理职能。①做好各部门工作的协调与部署。②利用网络,完善学籍管理,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③实行教师档案材料上报制度。教师个人获得的科研、竞赛、辅导等各类证书,要及时上交相关部门备案。④完善和严格考勤管理,教师出勤情况每周统计并公布一次,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⑤改善学校特别是办公室的办公环镜,对办公秩序、办公环境也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和考核。⑥要实行对备品、办公设施、公共设施实行管理责任制。
3、加强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①继续贯彻值周常规要求,并在薄弱环节和工作方法上进一步改进和提高。②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德育工作方法的研究,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的艺术性,增强工作实效性。要强化以"德"为首的凝聚力,以"能"为主的向心力,以"赛"为主的竞争力。③要善于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善待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要善待家长,尤其要善待对学校工作有误解的家长。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平等是相对的,对后进生要给以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起进取的自信心。转化后进生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制定周密的转化计划,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④要善于掌握惩罚的辩证法,提倡赏识教育,但不排除否定教育中的惩罚。⑤对涉足早恋、迷恋网吧的现象,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效防范校园暴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⑥发挥好学年组长的传帮带作用,加强班级工作经验的交流。⑦加强并做好宿舍的管理。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在2001年底正式提出的,随后在IEEE-CS/ACM CC2004中被确立,CC2004最终定稿为CC2005并于2006年3月。2003年秋季ACM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SIGITE)成立了IT课程规范起草小组负责信息技术专业和课程规范(Computing Curricul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ume,简称CCIT)的制订工作,并在CC2004和CC2005中给出了主要的框架体系,2005年10月了CCIT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8年11月形成了IT2008。计算领域教育界达成这样的共识:“信息技术”专业是当今发展很快、社会急需且需求很大、并已自成知识体系且具有独立教育学意义的一个专业方向。其基本目标是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能够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建设、应用、集成和运维管理,为社会各单位或个人提供支持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计算技术是构成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计算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世界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3年开始启动了我国计算机专业规范的制订工作,并于2006年9月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计算机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其中新增了“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的定位和内涵基本上与CC2005接轨。同时,《规范》鼓励各学校制定并执行和本规范相容且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特别是对新设立的“信息技术”方向,《规范》留出了更多的空间,需要大家在实践中补充和完善。
开展“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具有挑战性,存在较大的难度。其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新的专业方向,需要建设课程体系、储备师资力量等,更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相比对传统计算机专业(包括软件工程)人才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点。
首先,“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通用的信息技术,同时要学习并熟悉一种典型的应用领域或行业。按照IT2008的定位,相对于传统的“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IS)专业关注信息技术的“信息”方面,“信息技术”更加关注“技术”本身。但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直接面向社会信息化的应用需求,完全独立于应用进行培养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一方面该专业毕业生的基础是掌握构建各行各业信息系统都需要的通用性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入地了解某种行业或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否则就缺少了整体上对通用技术进行学习和实践的载体,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了人类涉足的所有领域,这就要求开设“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院校要找准恰当的行业应用背景,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人才。
其次,“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计算领域全面的技术功底之外,同时需要具备很强的人际沟通等社会活动和协调能力。这种社会能力的培养是传统计算机专业的软肋。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更多地偏向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强调个体的逻辑思维、抽象和编程能力,或多或少地忽略了社会沟通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需要与各种背景的同事和客户打交道,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常常涉及非技术因素,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高水准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并能建设性地评价其他人意见的能力。可以说具备优秀沟通能力是“信息技术”职业人士成功的基础。但是,沟通能力靠一两门课程是很难培养的,需要贯穿于整个四年的教学活动中来培养,这就要求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便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第三,“信息技术”是由实际应用驱动的一个专业,非常注重知识与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在培养过程中,要提供学生充足且有效的实践环境和机会。目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习机制尚未形成良好的态势,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后,实习生的社会成本没有了明确的承担实体。虽然,很多IT企业提供了实习生岗位,但总量不足,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实习机会,而且应用背景不够确定,不利于院校批量培养学生。这就要求院校要寻求行业的支持,能够把实习环境和实习生岗位的部分经费纳入企业的成本预算,构建切实可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支撑环境。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国内外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培养工作,例如,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中密歇根大学、英国Guildford学院、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韩国铁道大学等,但与CC2005和IT2008的符合性并不是十分好。而国内高校开设符合《规范》标准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也刚刚起步,尚没有公开报道的资料。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依托其长期参与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悠久历史和良好基础,针对铁路行业信息技术特色需求,于2006年初开始研讨铁路特色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设立工作。我们与铁路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在充分调研后认为面对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培养铁路特色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必要和可行的。在《规范》的指导下,学院于2007年3月形成了《“现代铁路信息技术”专业设计》报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开设“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开设了铁路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两年来每年有30名左右的学生自愿选择该方向。2008年修订完成了《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明确了与计算学科其他方向的关系。
2铁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背景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性产业。我国铁路行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了以6%的世界铁路营业里程完成世界铁路25%的运输工作量,运输密度为世界之最。但“一票难求”、“一车难装”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使全社会运输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预测到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货物运输需求将分别达40亿人、40亿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和4%。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我国铁路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2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为主干线的铁路路网,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50%。2008年10月,鉴于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做出了一些调整,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提高到了12万公里,电气化率上调为60%,客运专线里程增加到1.6万公里,并将城际高速铁路系统由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到长株潭、成渝、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地区。
截至到2008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已达7.9万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14.5亿人、货运量33.1亿吨。在纵横7万多公里的铁路营业线上,驰骋着1.5万辆机车、50多万辆车辆。众多部门、工种相互间的有序联动共同完成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和邮政运输等任务。铁路运输组织和指挥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信息,信息化是铁路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益、增强铁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改造铁路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铁路信息技术应用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近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单项的、部门级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初级应用,发展到今天涉及各业务领域的、覆盖全路的、实时处理的综合应用。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密集化发展趋势,对铁路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早在1995年召开的铁道部科技大会上就提出了:铁路的发展取决于现代化,而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2002年,王麟书总工程师(时任铁道部总工程师)撰文表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适应新的形势,把握机遇,铁道部提出了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作为指导今后铁路工作的纲领。信息化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支撑手段之一,铁路信息化面临新的巨大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
为了推动铁路信息化,铁道部于2005年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结构、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总共要建设和完善3大信息化应用领域、5个基础平台、10个建设方面、38个具体应用系统,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其中,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是铁路信息化的3大应用领域。运输组织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涵盖运输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客货营销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市场营销人员和旅客、货主,向旅客和货主提供优质服务;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运力资源、经营资源管理与运营决策支持的部门和相关人员,以保障铁路运输的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提高铁路运输效益。铁路信息化公共基础平台包括通信网络基础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公用基础信息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和铁路门户平台,为业务应用层的各应用系统提供公用的基础环境。铁路信息化具体细分为10个主要建设方面和38个重要应用系统,运输组织领域包括运输调度指挥、运输生产组织、列车运行控制和行车安全监控4个方面共14个应用系统,客货营销领域包括客运营销和货运营销2个方面共6个应用系统,经营管理领域包括运力资源、经营资源、办公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4个方面共18个应用系统。铁路信息化是铁路运输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对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有大量信息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有一批基础扎实、技术过硬、能够胜任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铁路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9年1月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我国铁路技术创新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京津城际铁路集成创新了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了数字化旅客服务系统、新建客运专线和部分重要干线广泛采用了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CTC)、全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覆盖率达到95.7%、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和货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升级,铁路信息化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这些技术进步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同时也更加迫切地需要铁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2009年3月召开的全路信息技术系统工作会议上,铁道部何华武总工程师特别指出,要加强培训,重视人才,以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为重点,深入研究铁路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制定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健全完善人才资源库,为铁路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铁路信息化、特别是高速铁路信息化的建设,明显需要培养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其就业市场很大。
3加强铁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举措
铁路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铁路主管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支持。铁路行业的传统主干专业是运输、信号、线桥隧、机车车辆、电气等五大专业,计算机专业作为通用辅专业尚未列入铁路紧缺专业。但是,随着铁路信息化需求的持续增加,铁道部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铁路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并开展了积极的工作。
2007年9月,铁道部人事司技术干部处组织召开了高校铁路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经北京交大、西南交大、铁道部运输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建议,人事司决定将原定“铁路信号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划分为“铁道信号与控制”和“铁路信息技术”两个独立的方向,新增并确立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作为铁路行业关注的专门人才培养方向的地位。随后成立了“铁路信息技术”特色教材编写工作组,在铁道部信息办的指导下,开展现代铁路信息技术导论、铁路信息技术标准体系、铁路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铁路信息安全技术、铁路信息系统架构、铁路运营维护信息技术、铁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铁路信息系统应用技术、铁路信息系统工程、铁路信息资源与规划、铁路运营系统计算机仿真等11本教材的规划和编写工作。2008年3月铁道部人事司组织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了铁路信息技术特色教材编写大纲研讨会,认真研讨了对大纲的反馈修订意见,正式布置了教材编写实施工作,并扩大了参编院校和单位,包括铁道部信息办、铁道部信息中心、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兰州交大、大连交大等,计划于2009年底完成全部编写工作,铁道部人事司提供了立项建设经费等支持。
2008年4月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高函[2008]10号),2008年11月交通运输与工程教指委批准成立了轨道运输与工程分委员会,2009年2月分委员会决定下设6个教学指导组,其中有铁路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组,全面负责专业建设指导、教材建设、专业规范制订等工作。2009年5月,铁路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指导组的工作计划以及专业定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2006年初,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着手开设铁路特色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工作,2007年启动了“现代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设置研究”学院教改项目,制订了初步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铁路行业信息化的了解,学院与铁路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主要业务单位,以及相关IT企业建立了多种合作关系。2007年6月,我校与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07年7月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甲骨文铁路信息技术实验室”;2008年1月获批建设“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中心(筹)”;2008年7月成立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铁路专业分中心”;2008年10月学院建设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实验室”;2009年1月启动了Intel―北京交通大学“云计算在铁路行业的研究应用及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以铁路信息技术作为特色之一,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
4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简介
按照《规范》精神和要求,参考CC2005信息技术方向的设置思路,我们在设立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时遵循了以下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方向定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类下的一个方向,其核心课程与计算机专业相同,本科的第1~3学期以计算机专业大类公共课程为主,在第4~7学期中加入该专业方向的系列特色课程。
本专业方向设置主要为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同时考虑信息技术专业的通用性要求,使学生具备该专业的基本能力以便适应其他行业的信息技术工作。
本专业方向以培养本科毕业应用型人才为主,但同时考虑为本学科方向输送合格的硕士、博士生源,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基础。
设置铁路信息技术专业特色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教学做有机结合,必修内容精而少,教学内容设置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
将最新的铁路信息应用技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现场需求的结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必修、选修和实习的合理组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学生报告、小组项目等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鼓励学生通过一些相关IT企业的认证考试,如Linux认证考试、Oracle ERP认证考试等。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教务部门的要求,本科课程由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三个模块组成。学科门类基础模块是必须具备的数学、物理及其扩展类基础性课程;大类专业基础模块是为大类学科专业领域中必要的、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而设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计算机专业以主干核心课程为主;专业模块主要有专业特色方向选修模块和专业拓展选修模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方向模块分设三个方向课程组,铁路信息技术方向是其中之一,需要修满8个学分,另外配置了为加强实践能力和研究素质而设置的专业拓展选修模块8个学分。铁路信息技术特色方向课程组主要由6门课程构成,包括“铁路信息技术导论”、“铁路运营维护支撑信息技术”、“铁路通信与控制技术基础”、“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专业拓展选修包括“铁路运营调度系统”、“铁路信息保障和安全”、“铁路信息系统测试”、“国外铁路信息技术”等课程。另外还安排了3学分的生产实习。
5结束语
“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是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兴计算学科方向,该专业方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挑战性。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也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依托多年参与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良好基础,在铁路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建设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方面能为铁路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其他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The Joint Task Force for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The Overview Report,A cooperative project of ACM, AIS, and IEEE-CS[EB/OL].March 2006. /education/curric_vols/CC2005-March06Final.pdf.
[2]SIGITE Curriculum Committee-Writing Subcommittee and the Steering Committe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 -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EB/OL],Nov. 2008. /education/curricula/IT2008%20Curriculum.pdf.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刘真,李红辉,刘峰. 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设置和建设的思考[C]//王永生、屈波. 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论文集(2008).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42-246.
[5] 刘峰,李红辉,刘真.“现代铁路信息技术”专业设计[R].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内部报告,2007,3.
[6]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Z].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内部资料,2008,12.
[7] 何华武. 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J]. 中国铁路,2006(7):23-31.
[8] 王政,刘琪,何京玉,等.“中国铁路信息化”系列报道[N]. 中国信息化,2009-2-20:28-52.
[9] 马钧培.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展望[J]. 世界轨道交通,2005(6):22-23.
[10] 王麟书.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展望[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3,12(10):1-3.
论文关键词 案件管理 现状 实践情况 理想模式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职责。当前,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反腐败斗争和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对检察机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检察机关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发展规律,研究当前检察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改革检察工作的旧体制,才能使检察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推动检察工作健康科学发展。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在规范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对传统案件管理模式反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案件管理新模式,这是检察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检察机关加强内部监督制约,促进工作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体制改革。本文结合当地案件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简单论述一下案件管理工作机制模式的构建。
一、案件管理的含义
“案件管理”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指的是一套向传统检察机关办案方式提出挑战的观念和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清除案件办理程序中暴露出来的检察机关体系本身所具有的抵触性。豍具体地说,检察机关的案件管理是检察机关为保障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通过严格控制案件的流程管理、规范检察人员的执法行为等手段,实现检察机关办理案件合法、高效、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
二、近年来案件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
2003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案件管理的规定》下发后,各级检察机关纷纷开始尝试进行案件管理改革,并且取得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但总体来说,单个检察院案件管理力量相对有限,案件管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案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较低,对案件统一监管的力度不够,精细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
对案件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案件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案件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各地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有些地方的案件管理职能作用发挥得比较好,但不少地方则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案件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高检院还没有开发出统一的网上办案软件及案件集中管理软件,大多数检察院未实行网上办案,开展案管工作只能靠人工手动,工作量大,难以做到及时跟踪、动态监督,影响了工作质效。
三、本地案管工作的发展情况
我们市从2010年开始着手开展案件管理的建设工作,到2011年底全市包括市院在内的13个检察院全部成立了列编单设的案件管理中心,并配备了专职的案管工作人员,实行了全市统一的“网上受理、集中管理”的案件管理模式,案件管理工作迅速展开并规范发展。
我们设定的案件管理中心职责为:对检察机关所受理案件的办案流程进行动态管理、过程监控;对检察机关办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办案质量进行评估;对检察机关业务部门执法办案工作进行问题预警;对上级检察机关和人大交办的重点案件进行督办;对检察机关所办案件涉案款物的扣押、移交、保管和处理进行监管;完成检察长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豎
我们进行案件管理的工作原则为:坚持依法监督、执行法律与执行规定相统一,不代替业务部门行使职权,宏观监督与个案监督、程序监督与实体监督相结合。
我们案件管理工作的总体运行方式为:采取“网上受理、集中管理”的运行方式开展案件管理工作。即不打破现有的人员编制、处(科)室界限,充分发挥全市检察机关已全面实行网上办案的优势,由各业务部门在网上办案平台进行受理、分流、办理案件,与此同时,案件管理中心通过案件集中管理软件系统,对各业务部门办理的所有案件和办案环节进行集中管理和实时监督。
案件管理中心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设立案件管理平台网页
全市检察机关均设立案件管理平台网页,设置案管简介、图片中心、管理平台、督察台帐、督察通报、工作动态、制度规范、通知通告、上级文件等栏目,随时更新栏目内容,及时反映本院的案管工作动态。
(二)全面开展并规范网上办案工作
开发了全市统一的数字检察院应用系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上办案工作的通知》和《临沂市检察机关网上办案应用规范》等的规定,全面开展网上办公、网上办案工作,各业务部门均实现案件受理(立案)、分流、办理、签批全部在网上进行,所有法律文书均在网上生成并由案管中心统一打印使用。
(三)强化对办案活动的监督
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案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权限划分,经过授权进入案件管理系统对案件进行过程监控、质量监督和案件管理,随时掌握案件的进度及办理情况。实现了审查逮捕案件、公诉案件从受理案件开始,职务犯罪案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控告申诉案件、技术鉴定案件从决定立案开始,直至诉讼终结,期间所涉各诉讼环节都纳入管理。根据检察机关所办案件的期限和相关规定,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实行提前预警,以防止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按照《临沂市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实施细则》规定,对该细则确定的重点案件进行重点监督。案件管理中心对监督管理中发现的的问题,及时以口头或者编发《案件管理督察通报》等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纠正意见。
(四)统一打印管理法律文书
通过开发办案软件,实现了法律文书签批网上流转和自动生成。电子签章系统的启用实现了法律文书网上审批后自动加盖电子印章,同时所有法律文书通过案件管理中心统一打印,通过对法律文书的集中管理。
(五)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
案件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办案部门及办案人员的执法办案情况,通过案件管理系统或对重点案件抽查等形式进行案件质量评价,评价结果编发《案件质量评析报告》予以通报,并与年终的绩效考核相衔接。
(六)对涉案款物进行监管
利用省院开发的涉案款物监管软件开展对涉案款物的集中监管。检察机关办理的自侦案件从立案之日起,案件的立案、侦查、移送、判决等办理情况及涉案款物的扣押、冻结、管理、处理等情况均纳入案件管理部门监管范围,实现同步跟踪,实时监管。
(七)进行办案情况综合分析
利用案管数据信息综合平台全面掌握办案数据的特点,每个月公布各业务部门的主要办案数据,每季度对本院的办案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向院领导和上一级检察院提交书面报告。
(八)开展案件督察活动
根据检察长批示,对正在办理的重大敏感案件或反映有问题的案件立项督察,对于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向办案单位发出《案件督察意见书》或《案件督察整改书》予以督察纠正。
通过近两年的运行,我市的案件管理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案件集中管理工作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一,提高了检察机关的科学执法能力。案件管理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松散变为集中,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切实增强了办案人员的程序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加强了对执法办案的同步监督,推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第二,提高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水平。案件集中管理实现了对检察机关所有业务运行的全面动态掌握,增强了检察业务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检察长、部门负责人、案管中心人员轻点鼠标,就可以查阅到任何一个案件的办理情况及流程进展,实现了对案件的全程监督,减少了超时限办案,保证案件有始有终,有效防止了案件流失和久拖不决。
第三,提高了检察机关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和工作效率。检察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提高了检察机关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仅加强了对案件的全面管理,方便了案件查询,也实现了检察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四,提高了检察机关执法透明度。案件管理系统应用开放式的案件信息查询平台,使律师、诉讼参与人、当事人亲属等可以通过现场或电话查询,及时了解案件案件进展情况等信息,在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办案透明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新型案件管理机制模式的构建
实践证明,更为完善的案件集中管理模式应该是:以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为依托,在完善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和案件质量考评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对案件的全程监控和问题预警,并通过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互相制约,弥补外部制约难以触及的办案环节上的案件质量问题,规范执法办案行为,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案件管理机构的职责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件流转中心
案件管理机构要严把案件的“入口”和“出口”,成为各类案件的“总开关”。检察机关办理的所有案件由案件管理机构统一受理,然后把案件分流到具体业务部门或案件承办人,案件办结后,统一由案件管理机构移送相关部门或机关。
(二)文书管理中心
把好文书管理关,对涉及人身强制措施类和财产强制措施类法律文书实行集中管理,对于需要制作的法律文书,由检察长签发后予以统一制作,对由科室自行制作的法律文书由案件管理机构统一编号管理。
(三)对案件全程监管
对本院办理的所有案件进行全程监管,侦监、公诉、民行案件从受理之日起,其他案件从立案之日起,通过建立案件跟踪机制及时掌握案件办理动态,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
(四)对涉案款物专项监管
监督自侦部门依法扣押的涉案款物及时交计财部门保管,确保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各个环节都在监管之下,杜绝赃款、赃物的流失和不当使用,检查已决案件涉案款物的处理,督促办案部门对扣押、冻结的涉案款物根据判决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五)对案件进行质量评查
制订切实可行的评查办法,从案件实体、程序、文书制作、卷宗归档等方面,统一标准,统一评查,评查结果及时通报。
(六)业务统计与分析
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案件流程管理当中,统一负责各业务部门办案数据的统计与上报,定期对案件开展调查研究,对于检察业务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上报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确保检察业务健康发展。
关键词 校园网,设计,建设,开发,管理,安全
近年来,校园网络的建设在中学掀起一股热潮,许多中学都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并通过专线与Internet连通。这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国内外的联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内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校园网的建立及以其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利于各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信息化教学管理环境系统。应此每个校园网的设计、建设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根据实践经验和研究,作者认为,在设计与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1.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
确立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更要考虑环境、应用和管理等,必须与学校各方面改革、建设相结合,与学校长远发展相结合,科学论证和决策。根据这样的使用要求: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校园网应具备以下三点应用目标:首先,学校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校园的基本功能。其次,校园网必须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再次,与Interent的联接也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之一。联接Interent可以使学校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大大扩展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增强校内外的沟通以及自由地教育消息。
2.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
校园网的设计应尽量采用符合国际工业标准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兼顾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选择结构化、可扩充、多用途的网络产品,保证网络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同时网络设计应结构合理,在通信网络、资源配置、系统服务和网络管理上有良好的分层设计,使网络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另外网络应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着眼于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需要,用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工作急需的问题。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分以下5步:
(1)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通讯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软件、硬件及网络通讯协议、数据存取控制和拓扑结构提供标准。因此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实现校园网建设目标的核心环节。在充分了解各种网络的特点、性能、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考虑学校能够投入的资金及现有的设备、局域网和其它资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符合自己需要、有利于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扩充、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方案。
现有的网络技术主要有FDDI、千兆以太交换网、ATM等可供选择。目前,FDDI在100Mbps传输技术上最成熟,但其基于带宽共享的传输技术从本质上限制了大量多媒体通讯同时进行的可能性,且支持数字化语音、图像的新一代FDDI标准迟迟未能发展出来,FDDI正在被ATM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迅速取代。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千兆以太网是快速以太网的延续,是性价比很高的一种主干网技术,但由于千兆以太网所涉及的标准还没有全部确定,各厂家间的兼容性也有待测试,使其不能提供严格服务质量保证。在对传送视频应用等响应时间不可预测的网络中,千兆以太网将不是最佳选择。ATM技术的出现比千兆以太网早了三年多,而且目前的ATM网络市场相当繁荣,ATM能提供较高的网络带宽和服务质量控制,具有适合于语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特点。考虑到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学校教学中大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目前一种能满足网上大量多媒体信息传递的需要,比较先进和稳定的方案是采用ATM作主干,局域网和用户端仍采用以太交换网的方案。
(2)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当计算机台数较多或可靠性要求高时,优先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连接;对于少数几台距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共享任务不繁重,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
(3)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系统的设计
选择网络设备,首先要符合CERNet、Internet等国内、国际联网标准;其实要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PX、DECnet等常用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可管理性;第三,价格在预算范围内,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第四,应选择信誉高的网络产品公司的优质产品,其国内外有成功的使用经验,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组成校园网的硬件有以下四类:一是网络服务器;二是网络工作站、三是网络适配器,又称为网卡;四是连接线,学名"传输介质",主要是电缆或双绞线,还有不常用的光纤。
出于硬件上的专门考虑,有条件最好购置专门的文件服务器。因为服务器的硬盘存速度对网络的影响很大,所以专用的服务器就对数据存储、速度、可靠性都有考虑,诸如硬盘镜像、双工等容错技术一般都会得到应用。不过一般的小型校园网,采用PII级的微机,配备一个或数个的大容量硬盘和一个32位的网卡也可以满足要求。
网卡虽然有16位和32位之分,但一个网络无论用16 位或32位网卡,最好均用同一品牌,以保证良好的兼容性。一般而言,市场上兼容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对小型校园网的影响不明显。目前购买网卡应购买即插即用型网卡。
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两种。同轴电缆又分为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基干线(Back-bone)的建设。细同轴电缆使用BNC接口,主要用于计算机间的网络连接,但因接头易松,可靠性差,将会逐渐被双绞线取代。双绞线又分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又绞线(UTP或电话线)。目前常用的UTP双绞线分五类和三类两种规格,一般小型局域网(10M)用三类。可靠性,速度要求高的大局域网(100M网)用五类,使用RJ-45接口。联网最好优先考虑采用双绞线连接各种设备,因其可靠性较好,价钱也便宜。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应根据网络技术选型进行布线设计:第一,应符合国际开放式布线标准,并与学校现有楼宇改造布线特点相结合;第二,应选择国际上可靠的PDS设备生产厂家的产品;第三,网络整体布线结构合理,有足够的冗余,便于以后的网络扩展,并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4)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目前,网络操作系统有三大阵营:Unix 网络操作系统有较长历史,良好的网管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NT,它是32位多任务处理的操作系统。Novell网络操作系统是占世界局域网主流的操作系统。对有服务器的局域网来说,新建网优先选用NT,"老"网改造采用Netware 4.10或5.0较为合适。在小型的对等网环境中,若只想共享文件和资源,要求成本低、维护简单且对安全性要求不高时,用WIN95/98很合适。
(5)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与技术和设备选型相适应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系统集成商应有雄碍的技术力量;有丰富的网络集成实际经验,有较多承揽大型网络工程的成功范例;在业界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售后服务质量;地理位置尽量靠近,具有快速的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
3、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依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开发,提供学校Internet信息服务。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专业信息库,为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根据各学校具体专业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学信息库,以满足学校多媒体教学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等大型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和CAI专用Server,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最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多媒体信息,在课堂上实现多媒体信息检索和课件运用;通过CAI课件调用,为教师备课、研究和学生自学提供有效的手段;通过E-mail进行教学双方课后信息交流等。为科学实验和研究提供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有效手段,在网上建立计算中心,设立数据计算、CAD、模型设计等专用工作站、服务器,进行科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快速传递,辅助科学研究。开辟网上学术交流渠道,推进学术和教学研究,利用BBS、Netnews设立学术讨论栏目,专业人员可在相应栏目中发表学术观点,报告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2)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是为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学校内的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按学校部门职能来组织,应包括以下信息:
·办公信息:提供学校校史发展、规划以及校内新闻等内容。
·人事信息:提供全校职工的个人信息以及查询全校职工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结构、职务、职称结构等。
·服务信息:提供学校财务状况、工资发放等,这需要有相应权限才可以看到。
·编辑部:校刊、校报的目录及各个部门稿件统计结果。
·图书信息:提供全校图书、书目、图书流向等。
·学生信息:提供全校学生的基本状况。
·教务信息:提供全校的教学计划、教室分配、课程安排、试卷库管理等。
·科研信息:提供学校的科研状况及查询鉴定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设备信息:提供全校的设备信息。
·各教研组信息:提供本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教室安排、课程安排、教师安排、实验安排等。各部门提供并维护自己的信息,对他人的信息只能查询。
(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
采用多种方式与CERNet、中国教育资源信息网和Internet等广域网连通,方便用户访问。发挥各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在开发内部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筹划对外服务的数据库建设。
4、应用软件的开发
为发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各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求直接购买或自主开发或出资聘请专业人员,专业公司共同开发适合自身需求及特点的一些应用软件,如网络办公软件,财务软件,图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PC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产品等。
5、网络管理与安全
网络安全是任何计算机网络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校园网建设应把网络管理与安全放在突出地位。
(1)建立网络信息管理机构
成立网络信息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学校信息管理委员会,即网络信息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网络信息管理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宏观协调;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即网络信息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应用开发的指导、协调;网络管理员,即各办公室和教研组网络信息管理者,负责本单位局域网及其信息开发的协调。
(2)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规范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使网络运行和开发应用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内容包括四类: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值班制度、汇报制度、登记统计制度、培训制度等;信息标准和信息工作规范;网站开设、维护和用户上网规程等。
(3)正确实施网络信息管理
包括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计费管理、信息管理和使用管理。
(4)采取配套的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包括防火墙设置、网络防杀病毒、数据加密和信息工作保密制度等。
(5)人员培训
这包括网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及普通用户的培训,这对于以后正确地使用网络、管理好网络非常重要。
只注重有形的网络的建设而忽略了无形的文化的建设是校园网失败的最关键的原因。这里所指"无形的文化"是指人们的观念、工作方式、利益结构、学校的管理运作模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问题,而是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场变革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一这一点对我们应用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伍培.局域网实战作答.计算机应用文摘,1999.第四期。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区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任务。区几大家领导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以及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同志百忙中出席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区几大家领导以及各乡镇、街道领导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司法行政干警的关心、爱护和支持。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领导将要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局党政领导班子研究的意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去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回顾
年,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区9个“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职能作用,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和突破,为推进平安市中建设、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区荣获法治枣庄建设先进区。我局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目标考核先进集体(三等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单位、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市中建设、法治市中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国庆全运会期间维护稳定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提案承办、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连续五年保持省级文明机关称号。
(一)法治市中建设成效显著,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快速启动“法治市中”建设年活动,制订不同层面法治创建工作方案和考核评估细则,基本形成党政主管、牵头部门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的法治创建工作格局。法治乡镇(街道)、法治机关、法治村、法治社区、法治学校、法治企业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市“法治枣庄”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中,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永安乡等7个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法治枣庄建设先进集体。今年3月,在法治市中建设中取得辉煌业绩的53个先进集体和93名先进个人受到区委、区政府隆重表彰。继续完善法律知识培训、普法考试和任前考法等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机制进一步健全。在总结以往普法考试基础上,切实改进年度普法考试工作,区分行业、划分类别、扩大范围,考试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加突出,2632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年度普法考试。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手抄报、法制论文等生动活泼的学法用法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法治文化,切实提高了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去年6月,与区法院在枣庄四十一中学组织举办“真实法庭进校园”,公开审理一起青少年盗窃案件,2800余名师生受到真实直观的警示教育。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突出抓好“一室一街一校”农村普法阵地建设,建立法治村创建办公室、建好普法一条街、用好村法制夜校,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法律素质。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一年来,先后8次组织开展“解千家事、暖万人心”普法实践活动,赠送书籍8600册,发放资料5.6万余份,解答咨询757起,化解纠纷138起。以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为平台,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企业,审查、修订经营合同1437份,解答法律咨询187人次,参与企业重大经营活动论证63起,诉讼、非诉讼案件128起,避免和挽回企业经营损失180余万元。扎实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去年12月4日,组织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在青檀路两侧,设立站点42个,制作彩虹门2个,200余名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普及法律知识,发放资料、书籍12.3万份(册),解答咨询360余人次。区政府分管领导通过区电视台向全区作法制讲座,《市中通讯》开辟法制专栏,使活动更具新颖性、应求性和普及性。
(二)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大力加强区、乡(镇、街)、村(居、企)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建设,积极推行调解主任职业化,落实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发挥乡镇、街道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独特优势,探索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衔接配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各乡镇、光明路街道司法所设立了法庭庭前调解室,在派出所设立调解室、医疗机构设立医患纠纷调处办公室;与区纪委联合,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在全区乡镇、光明路街道设立农村(社区)合同监管中心、项目竞标服务中心,实现了与区直有关部门联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形成了优势互补、联动联调,化解效能明显提高的良好效果。一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54件,处置43起1290余人次,防止民转刑案件16起,处理医患纠纷12起,避免上访或越级上访案件35起。我局在医疗机构设立医患纠纷办公室、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创新做法,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政务管理创新三等奖。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注重在个性化教育矫正、心理矫正、教育学习、评估体系等方面求突破。全区520名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建立动态分类个案,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不失控、不漏管。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强化与劳动部门和再就业培训指导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就业培训和过渡性安置实体建设,提高安置率,全区453名刑释解教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司法所基础建设投入不断扩大,工作环境根本改善,职能和地位日益增强,工作效能愈加体现,作用发挥越来越突出,在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心目中的份量越来越重。光明路司法所被市人事局、市司法局授予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齐村、孟庄司法所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国庆全运会期间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永安、税郭司法所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
(三)法律服务工作实现新发展,服务大局、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坚持拓展与规范并重,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全区法律服务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较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去年初,专门出台《关于为全区9个“十大重点项目”建设搞好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充分整合
职能、人力资源,努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区委于书记专门批示:“区司法局结合部门职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区9个‘十个重点项目’建设提出的法律服务意见很好,应给予充分肯定”。组织开展文明律师所、公证处和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创建活动,法律服务诚信化、品牌化、专业化建设成效明显。充分发挥律师、公证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研究,建立与部门的固定联系渠道,协助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妥善处理各类“急、难、险、重”事件和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制止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明公律师事务所被评为全市优秀法律服务单位,公证处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目标考核先进基层单位。基层法律服务“护农惠农”活动成效显著,直接受惠农民群众8000余人次。大力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建设,纵向上,在11个乡镇(街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全部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的基础上,又在22家企业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横向上,与残联、妇联、卫生等部门联合成立了8个法律援助联络站,形成了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以各站(点)为基础和纽带,覆盖全区、运作顺畅、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法律援助维权网络。区法律援助中心被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在3月12日召开的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了《全方位覆盖、多渠道便民,不断提升法律援助维权网络成效》的典型发言,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
(四)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公正廉洁规范执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始终把提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在全系统广泛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提质提速年、马上就办、民主评议行风等集中教育、专题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的执法执业理念进一步端正。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做到深入学习调研与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分析整改与破解发展难题、完善工作机制与激发工作活力、实践科学发展理念与服务全区工作大局“四个结合”,切实取得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效。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岗位练功和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机关创建活动,坚持大规模培训干警,建立起各项学习激励机制,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加强全系统法制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推行执法服务公开,促进了严格公正执法、诚信文明服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廉洁谈话和专项监督,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积极开展立功创模活动,“用生命对待事业”的宋厚省干事创业精神广泛弘扬。去年,全系统共有31名同志受到各级记功、嘉奖,1名同志被评为全市优秀代表,宋厚省同志被评为“感动枣庄十佳政法人物”提名奖,形成了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浓厚工作氛围。同时,全系统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后勤保障、信息调研、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来,经过全局上下艰苦努力、拼搏奉献,全区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由弱到强,队伍力量日益壮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谱写了辉煌篇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乡镇、街道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以及各乡镇、街道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二、今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当前,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司法行政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年来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取得的辉煌业绩、积累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加速推进,为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加强政法工作尤其是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矛盾调处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司法行政业务拓展、职能强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应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前社会矛盾数量持续上升,问题趋于复杂,诉求趋于升级,关联性、聚合性、突发性、对抗性增强,不确定、难预测的隐性因素增加,预防、处置和化解难度加大;随着我区城市转型进程的加快,为经济社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提供职能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区委、区政府新赋予的社会矛盾调处职责对应,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等等。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共同奋斗,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谱写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
在区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区人大政协“两会”上,区委、区政府全面安排部署了2010年工作,研究确定了实施项目带动稳增长、注重民生促和谐,突出城市转型“百项工程”建设。这为我们谋划好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政法工作暨平安建设会议、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城市转型“百项工程”建设,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第一责任,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为城市转型“百项工程”提供法律服务。年初,我局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双百五进大服务”活动,全力保障和推进城市转型“百项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委书记专门批示:“区司法系统围绕推进‘百项工程’,组织大服务活动,思路正确,抓住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值得大家学习。”全局上下要认真按照杜书记的重要批示和意见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搭建优质服务平台,掌握重大工程项目信息,只争朝夕,拼搏实干,全力以赴为城市转型“百项工程”建设搞好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要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把服务“三农”放在突出位置,组织引导法律服务人员围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区域经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工作,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要适应城镇化加快的趋势,推动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工作转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等搞好服务。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法律服务。引导法律服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更加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围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提供优质优惠法律服务。要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落实十项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降低援助门槛,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群众获得法律帮助。
(二)坚持聚焦基层、夯实基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要把社会矛盾调处机构建设作为抓基层、夯基础的一项长期任务,确保精力倾注到基层,人力充实到基层,措施落实到基层。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调处工作,近日区委、区政府研究成立了区社会矛盾调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设置了区社会矛盾处置大队、调解处和乡镇、光明路街道社会矛盾处置中队。当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区、乡两级社会矛盾处置大队、调解处以及处置中队的人员招聘(调剂)、办公经费保障、办公用房和装备落实等工作。要认真研究人员管理、横向协调、运行机制等环节的问题,尽快建立目标考核、绩效评价等制度。要建立突发性应急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区、乡两级社会矛盾调处机构的职能作用,处理有影响的社会矛盾和突发性、,维护好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环境。要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统筹化解矛盾纠纷。要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更好地发挥司法所维护基层稳定的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三)坚持立足职能、积极作为,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自身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普法为民,突出重点对象、重点地域,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要全面深化“法律五进”工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实现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要深入开展法治市中建设,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推动依法治区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迈进。要加强区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建设,积极拓展参与企业管理的新领域,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快发展。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和第四个依法治区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要做好总结验收工作,研究制定好新一轮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要切实抓好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过渡性基地(实体)建设,完善危险性评估体系,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与监狱、劳教所、单位、社区、家庭的衔接管控机制。要全面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制度。要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严格落实管控措施,提高教育矫正效果。要认真把握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探索法律服务新模式、新途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建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状况评价体系,强化自律管理,保障执业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