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学生值周总结

高中学生值周总结

时间:2022-11-18 14:5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学生值周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学生值周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社团 新课程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69

社团是学生自主学习组织,为了共同的兴趣和追求,他们一起探索、学习;社团是学校课程的综合平台,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都可以借助学生社团整合起来;学生社团还是学生个性成长的载体,选择性、多样化的活动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一、高中学生社团的特点

1.开放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陈旧的教学观念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改变,视野逐渐开阔、思维变得灵活,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高中时代已不是过去那种自我封闭的时代,增强交流、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寻求与社会接轨的途径。社团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其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面向学生开放,而且积极的面向社会开放。

2.多样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的信息爆炸时代,当前高中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变得广泛。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组建的学生社团,具有多种类别。社团类别的多样性正是高中学生勇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积极进取的表现。

3.自主性。自主性是高中学生社团的最大特点。对高中生而言,参加或者不参加社团,参加后什么时候退出,学校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干预,社团自身也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制约,因此学生参与或者退出社团是完全自主的。自主性是高中学生强烈的期待和呼唤。

4.松散性。高中学生社团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其加入手续简单、退出自由,对学生没有强制的约束力,加入或者退出完全由学生自己说了算。再加上高中学生兴趣爱好变化快,基于兴趣、爱好等宗旨而形成的学生团体,人员流动就比较大。社团种类繁多,组成形式多样,人数、规模大小不一,活动空间比较随意。这就造成高中学生社团组成形式、成员及活动主题等都容易发生变动,也使得社团内部容易分化,甚至产生矛盾。但也正是这种松散性,也使得社团内部易形成轻松、平等、畅所欲言的相处气氛。

5.群众性。高中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社团成员不受班级、年级、寝室、性别、民族的限制,最直接的满足了高中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精神愉悦的需要、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使得社团在高中生中深受喜爱。

二、高中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1.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学生社团属于丰都中学校园新君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校园文化内容的极大丰富正是通过学生社团日趋多样化的类别和涵盖广泛的活动内容得以体现。就其类型而言,丰都中学学生社团活动中不仅包括书面知识,也包括生活技能。不但有道德品质等精神方面的内容,还有具体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的内容,更有能体现学生兴趣爱好等价值观的内容。正是这些种类繁多,涵盖面广的社团起到了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2.推动了学校优良学风的建设。由于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兴趣爱好,多样化、社会化的活动更易于被学生认可与接受。学生们在组织和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求知欲,培养了钻研精神,强化了团队意识。所以,社团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中对学生养成优良学习习惯、实现自我内化教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等方面都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3.促进了学校功能的有效实现。从教学层面来说,社团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在校学生提品类繁多的课余生活锻炼,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在交流与实践中相互切磋进步、取长补短,这种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就学校育人的目的而言,学校的品德教育也通过社团活动这一载体让学生们获得了更新颖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品德教育简单枯燥的说教效果,育人效果显著。

4.实现了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是因为学生社团的组成具有特殊性,趣味相投的成员以实现彼此共同意愿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被所有社团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标准、道德考量和规章制度,并一届一届的新老传承,不断延续与发展。所以说,学生社团的生命力便是创造、传承和发展校园文化的活力。

三、积极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化

1.重视社团活动课程的管理。高中学生社团是不同班级、年级有着同一兴趣、爱好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而发起的。用课程的方式来“管理”社团,能够保证社团活动得以有效开展。这就要求学校每周至少需要拿出一节课,一般是某一个学习日的下午第三节课后(不同学校做法可以不一样),这一段时间固定为社团活动时间并写进课程表,这也要求各学科教师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随便进教室占用这段时间进行学科考试或课业练习,社团的领导部门也要做好考勤、督促和检查工作。社团活动课程化重在强调社团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和有序性,作为课程的社团活动应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需要老师进行专门的指导。

2.注重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社团活动课程化,意味着要把社团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待,这就需要有长远和具体的活动计划。随着社团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活动目标也要不断生成,新的活动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88-01

英语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通过课外阅读,高中学生不但可以实现词汇积累、还可以提高英语素养。因此,课外阅读可以恰当的比喻为英语学习的泉眼。加大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陶冶情操。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阅读体验有限,那就要求高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加强对在外界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

一 、设立特定阅读课

因为高中学生的课业繁重,要想要学生在课下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为高中学生制定特定的阅读课,来让学生充分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可以拿出每个周五的两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有了固定的时间来吸收课外阅读的精髓,就保证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日积月累对学生阅读的提高会实现一定的突破。教师还可以专门为学生推荐一定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来看,同龄人的作品可能比成人的作品更能引起共鸣,文中的观点看法也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可以让学生来读相似的刊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勾选出易于理解,有鲜明的善恶曲直之分的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因为,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积极向上,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的课外书籍。从而让高中学生在阅读中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励志人物书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来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目标。还可以让学生把其中的优秀词句摘抄下来,积累词汇,用在以后的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兴趣,感受收获不大,阅读的积极性就会减退,如果阅读方法得当,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从而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如果是学生自己的书籍,还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直接作出点评,从而收获读书的成就感。

三、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高中学生只是阅读了书籍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吸收,因此,可以每周开展一节阅读交流心得课。把讲台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上台交流阅读心得。这样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随口演讲发表看法。教师不直接参与,可以坐在下面记录学生表现,最后做出点评。通过阅读交流心得,不仅锻炼了学生上台的胆量,更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学生还可以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更多的阅读心得,从而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深度,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这也可以由讲促进读,形成良好的循环。

四、抓住假期时间来阅读

高中学生的时间比较紧张,暑假、寒假的时间就成了学生进行自由课外阅读的最好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假期计划。比如规定读几本书,写几篇阅读笔记,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提高了阅读水平,还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高中学生还充分利用了假期的宝贵时间。这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学生毕竟在学期内学习任务繁重,要学的科目多,要迎接的考试名目多,如市统考、省会考、全国高考等,所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极其渴望能多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另外,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现代英语刊物,或是浏览英语报纸、收听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英语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订阅刊物

教师可以选择某些内容丰富、水平适中的文学刊物推荐给学生,定期的阅读是扩展学生阅读的好方法。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就如同给予学生一把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好高中英语的阅读,就是教好了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标下,必须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朝良好的阅读方向发展,用兴趣做诱饵、用行动做指导、用方法做拄杖,让课外阅读真正的发挥应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练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新思路[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1.

第3篇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南村中学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南村中学初中学生体育兴趣浓厚,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为迫于体育中考升学压力,强身健体、舒缓学习压力、健美等方面。2.中学生选择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运动项目各异,除了广东省体育中考考试项目耐力跑(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三级蛙跳、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外,篮球和足球是男生偏好的项目,羽毛球和乒乓球则是女生偏好的项目。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周锻炼时间都能在3次上,其余学生在2次以下。大多数学生每次锻炼时间都不超过半小时。3.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是内因直接制约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而生活环境则是制约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因。有环境和条件却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的观念、态度问题,有兴趣爱好却没有场地开展则是学校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问题。4.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观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课外体育指导;扩大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为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提倡素质教育,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锻炼 因素 措施

一、前言

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包括体育课)”,争取实现学校每天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80%。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建设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我国还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学生身体健康而对学校提出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全民建设计划与阳光工程,促进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据此,研究者对南村中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提高学生体质,促进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中学初中60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以“课外体育锻炼”为关键词检索,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并对重要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与专家咨询,设计了《南村中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遵循了社会学和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问卷经过结构确定、题目编制、问卷试测、问卷质量分析、问卷修订等几个步骤,问卷于2012年11月南村中学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79份,回收率为96.5%,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为543份,有效率为90.5%(表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基本上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

3.访谈法

对广州市南村中学的相关领导和老师进行了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对体育的需求、体育组织形式以及实施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规划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访问调查。

4.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和数理统计。运用SPSS 15.0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信息进行归类,从各种抽象的事实中揭示出事物本质的特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南村中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

1.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达到某一目的的主观原因。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推动和维持进行锻炼的心理动因,是决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①。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正确动机,这对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促进学校的课外体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集中在中考升学压力、锻炼身体、舒缓学习压力、磨练意志、健身健美等方面(见表2)。

2.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喜爱程度的调查分析

表3给出了南村中学不同人群多体育的喜爱程度情况。结果表明:78.1%的男生对体育持“喜欢”或“很喜欢”的态度;女生中26.9%的人喜欢体育,34.8%的女生对体育持一般喜欢态度,22.5%的女生不喜欢体育,15.7%的女生甚至讨厌体育。总体看来,53.0%的学生对体育持“喜欢”态度,23.8%的人群“一般喜欢”。由此可见,大多数中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锻炼。性别是影响不同人群对体育喜爱的重要因素,男生喜欢体育的程度远高于女生。由于青春期女生性格比较内敛,多数女生对体育的喜欢也只是停留在态度上,真正付诸行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较少。

3.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内容、时间统计分析

表4给出了初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情况,结果表明:43.1%同学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3次以上,41.8%的学生每周只参加1-2次锻炼,14.4%的学生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可见,南村中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

表5给出了初中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66.7%的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半小时,22.8%的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0.5-1小时之间,6.4%的学生每次参加锻炼在1-2小时之间,极少数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高于2小时。由此可见,南村中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不长。这可能与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多为迫于体育中考升学压力,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喜欢体育有关。

表6给出了初中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男生经常参加的项目依次为:田径类项目、跳绳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球项目(篮球、足球、排球)和小球项目(羽毛球、乒乓球);而女生经常参加的项目依次为:田径类项目、民传项目、小球项目。其中田径项目主要集中在耐力跑和跳远;民传则以跳绳为主,大球主要以篮球和足球为主,小球则是羽毛球和乒乓球。研究者认为,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田径项目进行锻炼,是与广东省体育中考考试项目设置有关。2013年,广东省体育中考考试项目主要为必考项:耐力跑(男:1000米、女800米),选考项:立定跳远、三级蛙跳、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等。此外,篮球和足球是男生偏好的项目,羽毛球和乒乓球则是女生偏好的项目。

(二)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7给出了南村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统计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学校场馆不够、设施差”、“器材欠缺,质量差,不便于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水平低,没有擅长的项目”等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由此可知,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是内因直接制约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而生活环境则是制约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因。有环境和条件却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的观念、态度问题,有兴趣爱好却没有场地开展则是学校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问题。

四、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一)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途径分析

表8给出了学生对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途径的看法。结果表明:“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加中学校体育场馆资金投入,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宣传‘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最有效的途径;“积极维护并改善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其它体育锻炼场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提倡素质教育,减少学生负担,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等是提高中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

(二)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对措施

1.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观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体育锻炼的观念,逐步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这样会激发学生锻炼的主动性,自觉地进行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②。为此,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宣传“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并逐步转化为行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课外体育指导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指导作用。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能,需从低年级开始将体育教学课内外相结合,重视课外体育指导,发挥学生课外锻炼的独特效果,使学生在提高体育素养的同时,掌握现代化体育理论和方法,建立全面发展的观念,更好地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终身成为体育运动的实践者。

3.扩大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为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而学校的场地没有扩大,设施没有增加,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资金投入,增加体育场馆设施,积极维护并改善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其它体育锻炼场地,创造有利于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条件,改变目前体育场地紧张,体育设施缺乏的局面,以满足广大中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4.提倡素质教育,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提倡并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加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并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和比赛,充分利用场地调动学生的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些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与竞争的意识,提高学生课余锻炼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促进了校园文明建设。

五、结论

(一)南村中学初中学生体育兴趣浓厚,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为迫于体育中考升学压力,强身健体、舒缓学习压力、健美等方面。

(二)中学生选择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运动项目各异,除了广东省体育中考考试项目耐力跑(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三级蛙跳、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外,篮球和足球是男生偏好的项目,羽毛球和乒乓球则是女生偏好的项目。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周锻炼时间都能在3次上,其余学生在2次以下。大多数学生每次锻炼时间都不超过半小时。

(三)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是内因直接制约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而生活环境则是制约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因。有环境和条件却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的观念、态度问题,有兴趣爱好却没有场地开展则是学校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问题。

(四)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观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课外体育指导;扩大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为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提倡素质教育,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注释:

①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体育产业现状趋势与对策[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14.

②张俊英.影响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3(第24卷第1期).

参考文献:

[1] 刘珊珊.女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34-36.

[2] 裴立新.试论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内容[J].体育文史.1997.17(4):10.

[3] 张俊英.影响中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1):15-1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3.18:第2版.

[5] 丁冬升,孙会山.中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4.23(2):34-36.

[6] 周蔷.对影响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77-79.

[7] 商厚姝.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5-37.

[8] 王培菊.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50-53.

[9] 吴美玉.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及对策[J].青海中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21-23.

[10] 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23-26.

[11] 郑慧芳.影响女中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因素的研究[J].社科纵横.2005.2(第20卷第1期).

第4篇

关 键 词 价值观教育;项目任务;任务群

中图分类号 G41

文I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2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更是生命教育的迫切课题。然而,对高中生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当前仍存在诸多功利性倾向,处于极其无奈、尴尬与迷惘的困境之中。因此,学校尝试借鉴新课标理念下学科教学项目任务及任务群的做法,并将之作为突破点,对高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收效明显。

一、项目任务使价值观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促发体验感悟

项目任务是指班主任和班级同学基于某一特定的与价值观教育相关的任务,在具体真实的社会行为事件中,进行深入地体验感悟、有目的地观察思辨与研究梳理,让学生从外界的道德教化中获取价值观认知,从自觉意识到事物或事理的对错中实现价值观自觉。但这种对事物或事理对错的意识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而是将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思考中作出价值判断推理,自己得出对错的结论,即给予学生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在学生充分参与和积极思考中,将价值观内化到学生的品行结构中。西方各国运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价值观澄清”“价值判断推理”就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符合高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经过自己用心思考作出的判断,对于一个独立意识渐强且思想受到启蒙的高中学生来说,远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让他心服口服。由此产生的行为也必将完全出于学生内心,效果与强迫接受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价值观教育强调把完成任务的过程看作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内化的过程,从而使价值观教育不仅突出了受教者的主体性,还展示了教育真实的魅力。

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这一主题的教育时,学校就改变传统课堂说教方式,利用周末或假日时间,定期、系统、分批次组织学生深入德育实践基地,如孤儿院、福利院、敬老院等,让学生了解孤儿、残疾智障儿童、年迈体衰的老人等不同人群的生活状况,在对话交流中去感同身受不同生命个体的故事,甚至在深切的体悟中,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最后围绕“友善”这一项目任务进行总结交流、宣传表扬,形成生命影响。如:第一步项目任务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让学生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帮助老人锻炼身体,聆听他们的故事等,排解老人的孤独与忧愁,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写下感悟;第二步项目任务是组织学生到福利院,陪伴交流、为他们讲故事、唱歌,甚至辅导他们学习等,活动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写下自己的感悟;第三步项目任务则是结合“友善”这一主题,通过纵横向比较与交流讨论,得出“友善”的不同对象、行为表现、付出与收获等,进而提升到“友善”之于生命的意义和作用的研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真正体会到“尊老爱幼”不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而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进而使珍惜生命、珍惜青春等深切体悟融入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灵魂深处。这是“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项目任务复合而深远的意义。

二、任务群使价值观教育由单一走向综合,帮助德性建构

任务群则是指通过若干项目任务来形成学习的综合体与系统工程,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建构,促进灵魂的真正觉悟。以任务群的形式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不仅冲破了课堂的樊篱、跨越了学科的壁垒,而且融入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这样必然使得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与流行的价值观在“呈现――思辨――澄清――内化――实践”过程中,不仅产生冲突、博弈,还历经思辨、判断和选择,最后形成正确价值观并自觉践行。这种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设计了“思考――判断――内化――践行”的道德素养的螺旋式上升发展通道,使价值观教育得以持续、深入、系统地影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非常注重通过综合考察活动、社团或学科大型综合活动、暑期游学等实践性的任务群来落实。如苏元山综合考察活动、应元班重走“古丝路”考察、每年的创音、戏剧节及世界名校游学等,其鲜明特点就是以综合实践性活动为载体,突破学科壁垒、课堂樊篱,不断以新颖的形式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以自我教育与发展的途径来实现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如参加苏元山综合考察活动,无论带队的老师还是学生,都进入到了真正的学习状态: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融入自然与生命的在场感,团队合作的协调分工……这项综合考察活动,正好在任务群目标上凸显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任务群内容上则将蕴涵在地理、生物、化学乃至数学等学科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与提升,实现了学科德育的交叉渗透;更为重要的是,活动尝试不断突破时空局限,形成立体、动态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任务群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努力寻求基础教育课程与德育面向生活实际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与双向拓展问题;最为核心的意义是真正实现了在课程改革中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实现了个体的“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综上可见,借鉴新课标理念下项目任务与任务群等方式对高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作为教育主题,并积极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时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活动陶冶中,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实现积极的价值选择,以此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当然,教师在面向学生生活的同时,还必须施以必要的思想文化陶冶,用能体现整个人类、民族信念与精神的精华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启迪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灵魂,不让回归生活的德育走向另一个贫瘠的极端 [1]。

参考文献:

第5篇

英语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如何才能学好高中英语,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还要教师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1影响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因素

1.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环境不同,心理也不一样。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困惑难题时,很不适应。剖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找到解决的具体方案,能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1.2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

(1)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

(2)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

高中:

(1)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减少。

(2)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对各类型题巩固强化时间不多。

(3)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1.3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学习依赖性强,机械性记忆和练习。

高中:学生要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主动质疑。

结果:高一新生,沿用初中学法,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新生的常见问题

2.1总是记不住单词

主要问题就出在只记单词的“形”,而不记单词“音”。建议暑期复习音标和一些基本字母发音及拼写规则。利用语言复读机跟读模仿。尽量做到音、形、义结合记忆。做好课前预习,早记新词汇,先行一步。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则可以事半功倍,比如直观联想法、举一反三记忆法、前辍后缀构词法等等。

2.2分不清主、谓、宾短语从句

精通基础语法,熟记语法现象,掌握基本句型、熟练分析句子结构,基本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简单句和复合句。把握好几种基本句型,例如:主+谓,主+谓+表,主+谓+宾,主+谓+间宾+直宾,主+谓+宾+宾补。

2.3阅读理解既慢又不准确

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如下几点方法,加速对文章的快速阅读和理解:

(1)掌握阅读技能,扩大课外阅读量。分析高考阅读题型,弄清主旨大意,抓住要点通过细节辅助理解,快速获取文章内涵和主要信息。出现不懂的单词,充分利用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词汇。

(2)尽可能开展课外阅读,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笔者着重推荐几种课外阅读材料: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英语周报、有声杂志《疯狂英语》中学生版、原声版和口语版。

(3)坚持每天阅读和朗读。

(4)多做情景交际题,消除文化鸿沟。

(5)强化听力训练,消除听力障碍,提高听力水平。坚持听力训练,巩固英语语感。

3应对措施探讨

关于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3.1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应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拨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明,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多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

3.2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主动性较强,课堂气氛活跃,而高中学生,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老师可通过实物、游戏和竞赛等来调动学生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和课堂。

3.3注意师生关系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障碍 原因 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108-02

就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高中阶段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判断的过程中出现障碍,因此,探析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原因,找出解决这种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 简述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瓶颈问题

1.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不正确

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学习时一天一个变化,课堂要听懂知识会比较磕磕绊绊,另外是学科信息量相对较大,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相当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住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以致不能形成较好的答题思维。如函数y=f(x)满足f(2+x)=f(2-x)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证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都不大会做,都只知道死看书本公式,不会改变思维方法,其实只要在函数的章节中找到相关的内容从图象对称性思维入手之后,就很容易解决,但是正是因为思维方法不对,解决不了问题。

2.学习数学的思维产生定势

对于学生来讲,高中阶段应该具有一定的解题经验和思维方法了,于是,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某些想法和思维深信不疑,很难使自己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因而思维很容易进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特点作出灵活变通的反应,常常阻碍更高效简便的思维形成,有时候还会造成歪曲的认识。

3.数学思维的个体反应不同

因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模式也就各不相同,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因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个体反应不同。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潜在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进而对整体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产生影响。譬如非负实数x,y满足x+2y=1,求x2+y2的最大、最小值。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如果对x、y的范围没有足够的认识(0≤x≤1,0≤y≤1/2),就容易产生错误。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从而造成障碍。

二 探讨高中数学教育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1.高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储备不足,准备不充分

当新学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旧知识结构不一致时,或新的与旧的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催化剂”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新旧知识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了新的知识,使得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有较大的偏差,进而导致障碍的产生。

2.高中数学逻辑思维比较强,语言比较抽象,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教学的进度有差距,使得学生有学习跟不上的落差感,进而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对高中数学产生了畏惧,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较好形成。

3.老师的不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数学教师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抑或是觉察不到学生思维的真正困难,仍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进行灌输,使得高中学生不容易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

三 把握高中数学教育思维障碍的最佳突破口

1.认真做好教会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工作

针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不正确性的问题,我们要认真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升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与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2.做好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的工作,让他们走出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

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套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这方法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固定思维定势。这种现象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易形成思维定势的地方。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使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能依据新信息及时调整思路,避免走进误区,使思维过程灵活,要解决这一问题,多作一些变式训练是一个有效措施。变式变形,就是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结论或变换其形式和内容,得出不同水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变换中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的实质,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应用所学的知识,使原有的孤立的零碎的知识整体化,带动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要引导学生主要从题目涉及的基本概念中寻找思路,而不是用已知的成型的公式或方法去套解题目。例如,已知椭圆上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求证这三点所对应的同焦点的半径也成等差数列。如果用学生熟悉的方法先计算三条焦点半径的长,再证明其成等差数列是相当困难的。但如果用题目涉及的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来解,就很简单了。

3.做好学生数学思维兴趣的培养工作,解决好个体差异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和动力,兴趣是造就事业的沃土,一个人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掌握它。高中数学起始于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创设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景,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数学学习首先从身边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的情景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萌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例如,利用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修建水坝两个实例,提出研究两个平面所成角的问题,再让学生们用二面角的实物模型去弄清半平面、二面角的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并尝试进行二面角的度量,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激发了兴趣,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摆脱题海战术,则一定能大力提升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质量,为后辈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范东明.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J].考试周刊,2011(29)

第7篇

关键词: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过渡

对于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所以,新学年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学年过渡得好与不好关系到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好,后面的工作就好做:开头不好,后面的工作就难做。这就向教授高一新生英语的教师们提出一个新的任务:如何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下面谈谈我通过从事高中英语教学二十多年的摸索而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出的一些方法。

一、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对于初中刚升入高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在他们看到高中英语课本中每单元生词很多和阅读文章很长时,就会流露出畏难情绪。所以,我每接一届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就是给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在第一堂课我就给学生讲清楚:高中英语较之初中英语来说,生词多、阅读文章长、听、说、读、写要求较高、语法较难,但是凡事只要专心都不难。同时我还举出我校英语学科中很多“低进高出”的例子。经过我的动员和鼓励之后,很多学生的畏难情绪减少了,初步树立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给学生狠补语音

尽管我所在的学校是县城中学,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从乡镇中学考上我校读高中的。所以,进入我校高一的学生,有百分之六十由于条件所限而在初中就没有打好语音基础。他们的发音不准、重音不对、语调生硬,不少人的读音规则掌握得很差,如不知道worked和played的-ed词尾哪个发[t],哪个发[d]。

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换言之,高中学生学习英语要提高自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英语的词汇发音在英语交际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发音不好,即使表达再流畅,也摆脱不了破烂英语的印象。好的发音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记和说英语,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因此,在高一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开学后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学生狠补语音,使他们顺利闯过语音这一关。

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将会遇到很多困难,能否顺利地进行高中三年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因,兴趣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开始。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学起来就会有精神愉快,从而越学越爱学。所以教师一定要诱发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还是对词汇量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大的飞跃。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讲究趣味性,做到生动有趣。例如在进行每单元的“Speaking”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各个单元的“Speaking”内容不同,表演方式的要求也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一人表演、双人表演等形式。这样,学生就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从事高中英语教学二十多年了,了解到不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很多学生没有朗读英语的习惯,他们学的是“哑巴英语”;课前不预习,过于依赖老师;不重视课后总结,学习缺乏系统性,等等。这样被动地学习,他们学的知识就不能化为能力。所以,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他们朗读的习惯。英语是用嘴巴和耳朵练出来的,中国学生缺乏学英语的语言环境,所以朗读非常必要。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练口语,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词汇、句型、文章、段落等,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每天读英语。

2.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初中不少学生完全依靠老师“喂”,而自己不去进行课前预习,坐等老师上课,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而高中阶段的学习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要他们自己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因为预习对于师生在课堂上的默契和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很重要。

3.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点点滴滴的进步记录下来,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写日记还可以促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用于实际交际中,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水平和能力。

第8篇

摘 要 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健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城区高级中学健康教育状况及对策研究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城区高级中学 健康教育 状况 对策 研究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成长和发育,其思维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生活、学习以及人际效的过程中,极易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对城区高级中学健康教育状况及对策研究有其必要性。

一、城区高级中学健康教育状况

在这里以一项调查为例,该调查主要以怀化市的五所中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学生人数总计2522名,女生为1100,男生人数为1422,在这一群学生中,有来自重点高中的,有来自于普通高中的。

在调查中发现,女生心理状况相对于男生而言,状况更差,表现为焦虑、敏感、敌对、抑郁、偏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女生性格缺乏一定的稳定性,敏感多疑、容易焦虑,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再加上学生压力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二是由于女生发育较早,更容易受到青春期问题的干扰。所以,女生心理状况不如男生;与正常家庭的学生相比,特殊家庭的学生心理状况较差,在生活和学习中,这一类学生更容易患精神疾病;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如普通高中学生。

二、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因素

对于学生而言,其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因此,学校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最为深刻的影响因素。首先,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由于各方面原因,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受应试体制影响较大,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都严重缺失。其次,学业压力,目前,就业形势越加严峻,整个社会都处于追求名牌大学的风气下,为此,学生极易产生抑郁、厌学以及压抑的心理,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因素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作为影响学生性格的重要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结构问题,尤其是生活在没有双亲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敏感、自卑,所以在看待问题上也比较固执和极端,甚至发生犯罪。另一方面,教育方式,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方式和方法不当,如过于宠爱、压制孩子,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三)社会因素

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必然会存在着不良的社会现象,如拉关系、走后门、攀比之风等,而且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是很成熟,再加上人生阅历不足,在对待事物的辨别分析上,能力有限,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偏执。另外,生活事件,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社会问题和生活变动,如亲人离世、父母离异、以及意外事故等等,如果这些生活事件所导致的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定产生巨大的心理问题,进行对这个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四)自身因素

健康问题与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着重要的关联,一般突出表现为性别因素,认知水平、心理成熟水平等,高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和成长的时期,一旦缺乏有效的引导,自然就会产生不良认识,进而引发心理危害。

三、有效对策

(一)政府要重视健康教育

国家和教育部门要全面重视高中学生健康问题,及时出台有效的政策,突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明确实施标准,将健康教育工作与评优级工作挂钩,并且要保证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检查与评估。

加大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重点工作,可以以参观、讲座、座谈等各种方式,进行培训,使得所以教育职工和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健康教育的深远意义,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与实施。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政府和主管部门要集中一切力量,加强调研工作,壮大研究队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并且要建立健康教育学会,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为高中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要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要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领导要加大师资源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健康教育面向全面体体学生、拓宽教育的工作面,并且要引入一些优秀的人才,如心理咨询师、健康教育者、心理治疗师,保证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同时,还要配备和完善各项物质条件和设施,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进行。

其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完善人员的配备以外,要想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要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在平常的工作中,采用多样的方法和途径,给学生进行健康辅导,如在进行学科教学中,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渗透德育教育,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风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从教育方法中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树立上进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意志力;又比如可以心理教师要加大对心理咨询的宣传和教育,消除学生心中的忌讳与误区,达到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家庭要重视子女的健康教育

家长在关心学生成绩与排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心理变化的观察,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目前,大多数家庭都严重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他们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或者是人生的困惑时,由缺乏及进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于走上不归路,因此,要求家长要与孩子做好沟通,相互理解,并且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生活中,要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能够勇于应对各种挑战,适应现代的生存与发展;其次,要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我,及时和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欣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判,并及时纠正;第三,客观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从实际出来,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四)社会要高度关注学生健康问题

近年来,“高考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一些人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客观的认识,只是一味地认为这是学校和家长的原因,其实这种观点是极为片面的,整个社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们生活这个社会中,贫富攀比、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等,都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尽自己的努力,做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如可以利用一些音像制品、网络文化、报纸、报刊等各大媒体,加大舆论宣传。

(五)学生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心理健康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也是这个时代衡量人才的一个标准。因此,学生自己也要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及时寻求帮助。学生自己要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及时与家长、老师以及朋友进行沟通,如果仍旧没有效果,就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其次,要谦虚自信。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自卑与自傲是最为主要的障碍,也是导致学生学业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要正确的自我,从他人的评价中,做好自我反省,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三,要学会自我调节。在学习阶段,学业压力是必然的,因此,就需要学生要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释放,如通过听音乐、写日记、做运动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四、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保证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重视健康教育,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校要高度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加大研究力度,根据调研数据,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性的对策,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陆伟骥.无锡市滨湖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 郝雁丽,李景华.西安市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2).

第9篇

一、学校方面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使得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明显高于落后地区.同时,教育优势明显的地区,教师的教学思维也是比较先进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动也有自己独到的一些经验.因此,作为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方面应该促使教师多交流宝贵的经验,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借鉴,寻找到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二、学生方面

1.树立学习的信心.树立学习的信心,就是心理暗示自己可以做好,对自己不擅长的学科有一种可以努力克服的决心.比如,对物理的学习,设想中的心理暗示会帮助学生学习该学科,慢慢树立学习信心.比如,有一个学生之前对学习物理毫无兴趣,上课的时候等待着下课.为了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他做了这样的练习,总是心理暗示、鼓励自己能做到更好.这样心理暗示之后,他觉得物理不像从前那样厌恶了.之后他又买了一些物理学史的书籍,回家后,认认真真地阅读,再上物理课时开始认真听老师讲解,慢慢地喜欢上了物理.

2.确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学习开始的时候,从一个小的学习目标开始,小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同样适用.不要奢望通过很短的时间就能将成绩提升上去.有的学生在努力一两周后,发现自己的提高不明显,就失去信心,从而不能够坚持下去.其实很多时候,完成一件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只有不断努力,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才能逐渐提高对物理的兴趣.

3.培养自我认同.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后,应该自己给自己一个充分的肯定.小的进步可以给自己一个小的奖励,大的进步可以给自己一个大的奖励.通过这样渐进有序的奖励来树立自己学习物理的信心,慢慢地就会提高自己学习物理的热情.

4.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物理学习,其实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探究.尝试用物理学的思维去考虑解决问题,一方面能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促使自己更深度地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5.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提高兴趣的最好方式.物理学科,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当你带着问题去学习的时候,学习就有了针对性,慢慢地就会提高兴趣.例如,在学习牛顿三大定律的时候,心中可能会想,阿基米德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去论证这个结论?公式有没有一些变形?心中带着这一连串问题去看内容,就会有方向,自然也会更加专注.同时,这样看书的效率会很高,对于内容的掌握也会很牢固.

6.设想一个积极的情境.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物理的学习有很好的效果.一般考虑做一件事前,应该有一些事件结果美好的设想.比如,可以预期做一个好结果的设想,鼓励自己坚持做好这件事;很多时候,你内心有一个好的假象,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去完成这件事;做饭的大厨设想自己做出饭的味道,就会有辛劳耕耘的动力;音乐家有了创作的旋律灵感,会激发自己的作曲热情和想象力.作为高中生,可以设想取得好的成绩,然后有机会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完全有可能激发自己学习物理的热情,从而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三、家长方面

作为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陪伴者,家长在教育环节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应该平时多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习中的困难;多和老师交流经验,尤其是对于物理而言,应及早发现问题,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孩子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

总之,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但是物理的美只有经过努力和付出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经过探索和研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要想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足够的,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误区

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观念上的误区,最典型就是认为外语学习就是死记硬背,过分重视语法,习惯浅显的阅读英语文章等,这些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的存在严重抑制了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提高,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迫在眉睫,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认为英语学习就是死记硬背

很多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习惯大量背诵英语习题和课文,常常只知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却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究其原因就在于初中英语相对简单,考试内容仅仅局限在简单语法的识记及句型的简单复制层面上,对知识的融合贯通能力要求也不高,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普遍不会感觉英语学习有多困难,但是进入高中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语法和词汇,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于是按照惯性思维,开始沿用初中学习英语的方法,死记硬背大量单词和语法,结果往往并不能尽如人意。

2、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大面积做题

诸多高中生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唯一的途径和法宝就是做大量习题,而事实上,单纯做题不能代替英语学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还包括听和读两个重要部分,这里所指的听不仅仅只限于高考中的“听力理解”,还包括听不同教材的录音,读也不仅仅只局限于教材中的课文,更包括大量的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把精力投放在英语习题方面,那么势必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3、认为英语语法重如泰山

众所周知语法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语法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学生要时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仔细分析高考试卷我们就可知晓,高考试卷中直接考语法的是16道单选选择题,占据卷面总分值的10%左右,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学生日常用在语法学习上的时间应该是英语学习时间的10%左右,而不是像部分学生一样把一半的精力投放在这上面。

4、认为阅读文章就是大致浏览

高中英语不管是在教材还是在考试中都会涉及到大量英语阅读文章,且这些文章一般都篇幅较长,句型结构复杂,很多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速度,对文章只是进行大致浏览就赶紧着手做题目,殊不知这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对文章文意了解的不够深入彻底,结果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常常找不到答案,不知题目真正意指,无形中就延误了做题速度,可见浏览阅读并非真正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途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阅读理念。

二、改善英语学习误区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1、运用科学合理的识记方法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想真正掌握好,进行必要的记忆是十分有必要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这里所指的识记并非死记硬背,而是一种更为灵活、有效的记忆方法,力争能够在正确识记的基础之上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那么学生在识记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哪几点问题呢,首先学生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应注意创设适当语境,在科学的语境之中掌握单词的拼写方式和用法,这样不但记忆速度会提高,同时还能有效延长记忆的时间,建议不要把单词孤立起来识记,不仅如此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单词的发音、词性、汉语意思及拼写方式做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次学生要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对识记内容进行复习,这一点在外语学习中尤为重要,及时恰当的复习可使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生在日常记忆英语内容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参照科学遗忘规律,另一方面要注意摸索自身记忆和遗忘规律,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记忆成效;最后学生在牢固记忆大量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学会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最终达到对知识的自如融会及贯通。

2、进行适当的英语题目练习

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不做题也不可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题目练习之中,关键是要掌握好这个“度”,科学合理分配听、说、读、练的时间,在进行题目练习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那些比较典型的例子,并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力争能够从中发现和总结出一般题目蕴含的规律和知识点,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做题方法远比盲目的、毫无头绪的乱做一气效果要好的多,更能节省时间。

3、要科学学习语法知识

扎实的语法功底对英语学习确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语法学习予以足够的重视是十分有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要把所有精力都投放在语法学习之中,关键是要掌握语法学习的科学方法,首先学生要努力在头脑中构建语法学习的意识和概念,对于词法而言,要弄明白词性,先要了解构词法,具体来讲就是要真正弄明白句子的基本结构、句式等,要能够分得清简单句、并列句及复合句的区别等,同时还不可忽视代词、介词等较小的语法项目;其次在进行语法练习的过程中难度要适中,高考一般不考偏、怪、难题,它的考察重点主要是学生对语法概念的理解及他们在特定语境之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法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难度的适宜性。

4、认真对英语文章进行阅读

对英语文章认真进行阅读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展开,首先学生要养成对英语文章进行认真默读的习惯,在默读过程中,深入分析文章结构、语法等,达到对句子进行深度剖析的程度;其次学生要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每个句子的板块自然在头脑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反应,读到哪里意思自然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语感,语感一旦养成,英语学习自然就会自如很多。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注意在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一定能有效学生学习英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进. 关于高中英语学习误区的思考[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第11篇

关键词: 合作评改模式 评改核查表 合作组 评改反馈

一、合作评改模式提出的背景

书面表达是考查考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在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25分),做好这一题对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仍在低谷中徘徊。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或阅卷中发现:能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文章寥寥无几,大多为泛泛之作,虽能写明要点,但语言不地道;部分习作条理混乱,遣词造句不当,chinglish现象严重。总之,高中学生书面表达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传统的作文写作模式分不开的。多年来,英语老师一直花费大量时间批改学生的习作,为学生的习作细数错误并一一订正而操尽了心,常常是一坐半天也改不完一个班的作文。最终结果却事与愿违,多处红笔圈点的批改记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与信心,更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老师批改的习作,多数学生只满足于看分数,对错误并不加理会,不主动反思,以致同样的错误屡犯不改,最后,师生都是“谈写色变”。要摆脱这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高投入、低收效的现状,就必须在书面表达中采用合理的评改模式。近几年,笔者在书面表达教学中尝试使用合作评改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合作评改模式教学的涵义

合作评改也叫同伴评判,是指学习者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以互助合作与知识共享的理念为引导,和合作伙伴在批改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知识和经验,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共进的一种活动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同学间相互批阅作文,是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

三、合作评改模式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实施过程

1.制定合作评改核查表。

就高中学生的知识层面而言,他们还不能够直接拿着同伴的作文进行恰如其分的评改。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核查表,告诉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评判同伴的作文,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据可循。

Writing Assessment Checklist

2.划分合作组。

合作组的合理组建是保证互批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合作组的划分应根据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将学生合理搭配,组成两人小组或四人小组。在高一、高二阶段,由于学生刚接触较复杂的书面表达,笔者建议采用四人合作小组。每组至少有一个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统筹和安排自己小组的活动,能解决一些组员碰到的疑问。这样分组能使组与组之间的水平相当,有利于各合作组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具体实施时,由每组中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分配任务,小组成员先相互交换作文,然后根据核查表进行仔细评改,有疑问之处交给组长。组长整理每个组员的评改结果,同时向老师请教无法解决的疑问。接着组长总结组员书面表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由作者本人进一步修改和润色作文。到了高三阶段,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时可采用两人小组合作评改。

以下是笔者运用合作评改模式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的一个例子:

Shopping Online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shopping online. Here are two standpoints about it.

The majority think that there are lots of advantages about shopping online.First,the price on the Internet is than one in the real shops.Secondly,it i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do shopping online.Also,somebody think shopping online is very fun.

这是一学生习作的片段,下面是该学生合作伙伴的评改记录:根据核查表的各项,我认为这篇文章要点齐全,结构清楚,能用到一些连接词,但仍有一些错误(已在文中标出),请改正。

四、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运用合作评改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评改模式教学应与教师评阅相结合。

学生的初稿可以采用合作评改,修改和润色之后的文章还要交给老师批改,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让老师完全放手的地步。这样,一方面教师批起来能轻松一点,而且很容易找出典型错误,另一方面有利于批改后的讲评。

2.合作评改模式教学应该与有效反馈相结合。

如果仅仅进行合作评改,而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就达不到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由于学生本身知识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不能完全发现错误,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不能把反馈任务全部交给学生。也就是说,在运用合作评改模式时,既要进行学生反馈,又要进行教师反馈。在要求学生进行反馈时,教师可提供这样一张表格:

要求学生在每篇习作中按“语言表达正确、内容紧扣题材”的标准选出一到三句佳句和认为不满意的句子,要求作文作者进行改正,保证评有所得。教师进行有效反馈,主要是指教师要对合作评改的结果进行总结性点评,指出学生评改的优点与不足,并引导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评价能力。仍以上面的学生习作为例,下表是学生反馈的结果:

对于学生的反馈,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反馈意见:能按照核查表作出合理的评改,基本能发现文章中的佳句和错误。还有两处错误:one 和very 用词错误,请合作组讨论并改正。

3.合作评改模式既可以在课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外进行。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英语教学任务较重,因此把所有习作课都放在课内是不合理的。笔者建议每两周安排两次书面表达训练,课内和课外各一次,课内合作批改和课外合作批改形成互补。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内外写作和合作评改,才能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能。

五、运用合作评改模式的意义

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运用合作评改模式,可以从同学的反馈中获得修改作文的宝贵信息,提升作文水平;也可以向同学展示自己作文构思中的巧妙之处和用词方面的准确性;还可以增强责任意识。对评阅者来说,评阅他人作文可以从中获得新的信息,开阔视野,发现自己作文的长处与不足;还可以从同学的作文中学到好的词句,进一步充实知识。对于老师而言,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倾听和相互帮助,可以起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写作训练中,当教师很难做到全批全改时,采用学生合作评改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教师在实施合作评改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些十分有效的反馈信息,准确判断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及时调控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殷志勇.英语作文评改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

[2]李霞平.书面表达训练的一个有用环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

[3]黄百安.高中英语“合作评改模式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的运用”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0.

[4]王芬.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评改六法.

[5]阮小君课题组.重在课程 功在结果.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71-01

长期以来,许多历史课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沿袭几十年一贯的“讲―听―背”直线型教学格局。课堂上教师唱独角,“黑板、粉笔加嘴皮”,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越走越没劲,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一些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产生“厌史”情绪。大多数学生则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记得快,忘得也快,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根据这种形势,老老师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导读非常重要,导读即指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了阅读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及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情况,加强导读也是势在必行。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老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又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终身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经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阅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母、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阅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擎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又有目标。可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阅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学生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供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别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或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习活动,又有老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征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想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问,由老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分组进行的,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和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拔、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归纳,一些难度圈套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长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着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导,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平时在课堂中就要总结、汲取。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中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中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画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词。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Ⅱ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