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02:5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办公室职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六年多的博士研究生涯转瞬即逝。回首我在浙江大学这几年的求学之路,感触良多。于我而言,在职读博,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有无数次想着放弃。幸运的是,一路上有那么多师长的呵护和引导,有那么多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有家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和文持,让我终能完成学业。值此论文付梓之际,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师长、家人、同学及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恩师陆文聪教授。六年前,陆老师不嫌弃我才疏学浅,将我收于门下,打开了我的人生幸运之门。陆老师学贯中西、敏锐的学术眼光、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睿智的思想和高尚的师德,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一生求学、治学和为师的榜样。从紫金港行政楼管院9楼会议室到启真卡特12楼会议室,陆老师放弃周末的休息,每隔一周召开例会组织出国留学网团队学习。
在例会上,陆老师就研究选题、框架构思、方法设计、论文撰写、遣词造句,无不倾囊相授、用心指导。更多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耳提命面和深夜飞鸿,“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有师如此,幸甚!因此,本文的写作,从题目选取、框架确定、研究设计、论文修改到遣词造句,无不倾注着陆老师的心血,如若本文尚有可取之处,首先应归功于陆老师的教诲和悉心指导。
感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韩洪云教授,张忠根教授,阮建青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等在论文开题及进展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指导,感谢霍宝锋教授、周洁红教授、宝贡敏教授和熊伟教授等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严谨、臻于完善。
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有幸聆听了王重鸣教授、黄祖辉教授、吴晓波教授、钱文荣教授、魏江教授、张钢教授、宝f敏教授、贾生华教授、王端旭教授、熊伟教授、刘南教授等众多师长的授课,令我受益非浅,在此谨致以我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感谢一路陪伴走来的陆师门团队,各位同门在例会上的真知灼见、知识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黄小丹、刘聪师妹无私提供的信息网络,感谢许为博士对我计量模型方面的答疑解惑。
同门情谊,皎如曰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衷心感谢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郑经理、Clark经理给予的数据收集支持,你们热心的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感谢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本研究的资助。
博士论文的完成与家人的支持密切相关,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及儿子。父亲年逾古稀,母亲岁过花甲,均为普通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把我培养成才。父母从不知博士为何物,电话中只能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好好读书。父母远在云南,子不能陪伴在身边,每思至此,深感愧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愿父母安好!感谢妻子胡金叶女士的一路相伴,给予我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妻子的宽容、理解、支持和关爱使我能够兼顾工作的同时并安心学业,在艰辛中体验学术与科研的乐趣。最后要提及我可爱懂事的儿子万泓睿!读博期间,儿子正处于孩提到童龀期间,最需要父亲的陪伴。可由于要工作、看书和写作,只能不断的告诉他,自己去玩,爸爸要工作。每次儿子都默默的接受,从未对我工作学习造成困扰,并且总能给我欢声笑语,让我在艰辛的读博期间平添了许多乐趣,也是我生活、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帮助、鼓励、支持和关怀过我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二】
杭州的冬天是寒冷的,我的心却是温暖的。此时此刻我想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感谢我的导师黄祖辉教授!从2007年我第一次通过电子邮件向黄老师请教合作社理论至今巳有8年时间。这8年里我的每一份成长都离不开黄老师的帮助:
从教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到指导论文理论框架的构架,从指导设计调研问卷到帮助联系参访单位到组织汇总问卷数据,从辅导论文写作到给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黄老师的高瞻远瞩和学识渊博使我能够一步一步向梦想迈进!我还要感谢师母谢莉莎老师!在大学学习期间,谢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每当遇到困难时,听到谢老师温暖的鼓励话语,我都能振作精神克服困难。
感谢我的导师郭教授!2011年郭老师从电脑里找与大学论文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供我阅读、带我上统计学课程以及在办公室的白板上与我讨论设计技术路线图的场景历历在目。郭老师对农业产业化尤其是订单农业的研究成果丰硕,我的大学论文正是产业化的一个领域,能够得到郭老师的指点我倍感荣幸!曽经无数次我纠结于问题的表面现象徘徊不前,郭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后,我马上茅塞顿开,问题得以迅速地解决,这对我而言是相当幸运和幸福的!
感谢我的老师徐教授!从2009年第一次见面,徐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从未停止。每次研究所会议,徐老师都会问询我近曰的情况,向我提供多种帮助,令我倍加感动!
感谢我的曰本导师德永澄宪教授和纳口列子教授!2012年我作为交换生赴曰本筑波大学期间,德永老师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我非常钦佩!他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给我细致入微的关心,得知我对曰本农协有浓厚兴趣后,还亲自把我带到纳口老师面前。我永远忘不了2013年春节我离开曰本回国的前夕,德永老师特意安排在中餐馆师门聚会庆祝我学成归国时的温暖。纳口老师亲自带领我赴曰本农协和曰本农林水产省参访,在参访过程中遇到随行翻译同志一时无法翻译出来的专业术语,纳口老师马上亲自为我提供曰英文翻译,令我非常感动!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编号:71333011)提供的资助!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编号:71020107028)提供的资助!
感谢为我们调研提供巨大帮助与支持的浙江省农业厅朱处长、四川省农业工作干部胡主任等所有政府公务员!感谢接受采访的陈、周等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成员!感谢2011年利用署假时间参与调研和案例写作的王等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所有同学!
感谢我硕士时期的导师黄教授!是她手把手地教我研究方法,将我带入合作社研究的领域里。在大学学习期间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每次见面都热情款待我,黄瑾教授的师恩我永远铭记于心!
感谢梁巧大学!梁老师对我而言亦师亦友,无论是我遇到专业上的问题还是人生道路上的困惑,梁老师都是我寻求帮助的对象,她沉稳、积极的心态时刻是我学习的目标。
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顾益康主任、林坚教授、钱文荣教授、卫龙宝教授、陆文聪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丁关良教授、陈随军副教授、叶春辉副教授、周洁红教授、韩洪云教授、鲁柏祥大学、潘伟光副教授、姚卫红老师、金少胜副教授、阮建青副教授、茅锐大学、季晨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马述忠教授、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开发研究中心宝剑久俊研究员在大学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丽安副院长、办公室毛迎春主任、办公室胡伟斌副主任、资料室陈兴侬老师和张霞老师!
是他们为研究所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使我们能够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感谢曹斌研究员对我大学论文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邱东茂、李晓康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是他们将我紧密融入研究团队中,依靠团队的力量学习进取我才能完成大学论文。
感谢陈璞老师。在班集体中,我们学习上互相帮助,学习之余聚餐游玩,是他们使我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并获得前进的动力。
2006年我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开始学习合作社理论,到今年有十年时间。十年在人生中是一段不短的时间阶段,我从22岁到32岁的青春用在了潜心学习上是无怨无悔的!这十年我从福州到三明再到杭州,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再回到学校,现在又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无论将来我的研究领域在何处,合作社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定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为中国广大农民服务是我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幸福的未来在等着我开拓,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奋斗来报答这么多关爱我的人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三】
光阴荏苒,近四年的大学生涯巳基本告一段落,心中欣喜之余,多是感激。
回头来看,自己本是农村一懵懂顽童,幸而能获得大学学位,都是源于身边师友和亲朋的帮助:
首先感谢的是导师黄袓辉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2011年荐我来浙大跟随黄老师学习,四年期间,黄老师在学业、生活和就业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早巳年逾六旬,作为卡特院长,行政事务繁忙,但依然常常托人从国外订购最新的制度经济学前沿书籍仔细研读,每次想来,自己作为年轻人也相形见绌。而给我更大触动则是他对学生的包容、宽容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门下将近200学生,学生们不论是从商、从政或是从学,他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鼓励,黄老师这种宽厚的胸襟是我们学生永远学习的榜样。
张晓波教授也是我的导师,之所以走上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道路,都是源于张老师的原因。从2007年7月到现在,已经有8年,我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帮助,从指导我硕士论文、介绍攻读大学、介绍出国访学、指导大学论文和找工作,这所有的过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生活中,自己的执拗和不耐心,也是无数次受到他宽容和耐心的教导,跟随他8个年头,自己碌碌无为,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我真心有愧!
陈志刚教授也有太多的感谢,自从2009年他调任至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办公室主任以来,对我无论从学业,还是生活上都关怀备至。当年我执拗地想离开北京,他多次单独找我谈话希望我留下,至今历历在目,感动不巳。而后在浙大读博期间,也是多次来看望,在大学论文和就业方面也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建议。
金松青教授是我在2012年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认识的,自己第一次出国举目无亲,金老师常常带着我到他家吃饭聊天,待我如作为家中后辈子弟一般,感激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同时也衷心感谢他的妻子红雅女士。在学业上,金老师也是时常耐心教导,不嫌愚笨。Reardom教授是我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导师,对他感激颇多,那时Tom知道我一个人在美国孤单,也是多次遨我到金老师家一起聚餐闲谈,或到他家烧烤。有次知道我要买被子,他还专门带我去找学院的行政人员去征求帮助,Torn自己一个人虽然大大咧咧,但是对我确是关爱有加,照顾备至。如今他也六十有几,祝愿他能觅一良伴,生活安定幸福。
MSU农经资源学院的前秘书RobinsonAnn女士给我了许多感动。记得还未去MSU之前,我尚忧心住处,Arm主动提出帮我解决住宿问题,并给全院学生集体发了邮件为我寻求帮助,我真心感动。从那时起我就记得日后写致谢一定要感谢她,这种无私帮助的可贵品德正是促进自己成长的动力。如今她巳退休,祝愿她退休生活过的幸福愉快!
在浙大卡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比如徐丽安副院长、郭红东教授、钱文荣教授、陆文聪教授、卫龙宝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马述忠教授、叶春晖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毛迎春老师、胡伟斌老师、张霞老师等等,在这其中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师兄阮建青副教授,从我2010年来杭州,一直都是他在各个方面照料,要是没有他在各个方面的帮助,我的大学生涯也将大打折扣。阮师兄勤勉努力,为人正直,如今巳晋升副教授,并承担了系副主任等相关行政工作,深受学生们爱戴,祝愿他未来更加出色!
感谢攻读大学期间的同学,如刁盼盼、李静、嫣贞、张菲、石琦、梁海兵、余新平、伍骏骞、许为、王尧、李宝值等诸多同学,还要感谢黄老师门下傅琳琳、刘颖娴、郑思宁、郑军南、孙海霞、朋文欢、李懿芸等诸多同门,正是有他们的相伴,才使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涯更为充实和丰富。
此外,还要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的钟甫宁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将我介绍过去,能得以多次机会聆听钟老师的教诲,尤其他反复强调的“间题导向”研究风格,让自己受益匪浅。还要感谢2011年和2012年到江苏沛县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农业部农机司李斯华处长、沛县农机局郭松局长和吴明禄科长及其他领导,以及在2013年农村调查中给予帮助的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武志刚处长、王欧副处长等相关领导。
最后,在此感谢我的父母,作为一农村出身的孩子,父母将我辛苦扯大,读到大学学位,双亲殊为不易,感激之情无需言表,且祝愿他们日后生活幸福。同时,也感谢我的女朋友杨林芳女士,正是她对我的支持才使得自己顺利拿到大学学位。
大学论文写作期间,获得以下项目的资助,在此深表感谢:
1、国家自科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
2、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和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
3、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模式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研究。
浅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所谓继续教育,又称后继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继续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认识到持续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最后还要精心地组织管理。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改革、会计主体变化对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会计主体多元化,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等);
3.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我国当前会计人员领域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
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三是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实行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的目标,增强继续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在第七条又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1)立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
(2)“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4)其他相关法规制度。《暂行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内容的规定从总体上讲是合理而明确的,它涉及到了对会计人员工作胜任能力各项要求的要素。同时也不难发现《暂行规定》对继续教育目标的规定不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在现实培
训过程中往往将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和不同对象的会计人员混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出现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知识深度两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培训对象的现象,进而影响培训工作的实效。因此,从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出发,笔者认为继续教育必须做到分层次、分对象地进行。
三、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立足基层,筹划未来,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检查督促,保证质量。
l.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财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都积极支持、关心、投人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态度决定一切”,针对成人教育,只有调动起学习的热情.才能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否则流于形式,白白浪费时间,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
2.明确主体,形式多样。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的机关是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培训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为依托,发挥其他部门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学习,有自学、有培训;可自己组织,也可委托办班;有函授、电教、录像,也可课堂讲授、网络查询、实地演练户j集中上来,也可分片下去等。
3.成立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增强对继续教育管理的力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毕竟是一个教育问题,而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经验因职责不同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培训资格的确定上、培训计划的制定上、培训监督和评价仁就一直存在问题。在财政部门中设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委员会将有利于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度该委员会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智囊团和决策机构,由教育界、会计界和财政部门的高层次人员组成,总体上以教学、科研单位的会计专家为主,同时吸收部分大中型企业高级会计师和会讨一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参与,财政部门本身(会计管理处)也要有专人参与,除财政部门人员外,其他成员可以采取个人自荐、财政部门审核聘任的办法。
新时期,农村相邻关系以及由相邻关系延伸出来的相邻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为农民维护自己的相邻权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法律依据,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村邻里关系解决机制的匮乏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文章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了时下农村相邻关系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相邻关系发展以及有关法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相邻关系 存在问题 对策
相邻关系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是指依据法律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007年我国出台的《物权法》对处理相邻关系的内涵以及如何处理邻里纠纷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理论上这些法律规定对相邻关系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然而现实的情况又如何呢?2011年4月16日、17日长江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实践小组以访问形式对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建设村、松柏村进行了实地调察。通过对40户农户的调查访问,发现农村相邻关系呈现出了异于理论探讨的新问题,农村邻里纠纷呈现出复杂化的新特点。
1、农村相邻关系存在的问题
1.1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对相邻关系作了较大的补充,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及法律知识贫乏,使这些法律规定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遇到相邻关系纠纷时,大多数农民还是采取相对感性的解决方式。受访农户中,只有5%的农户听说过《物权法》,100%的农户表示不知道《物权法》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由于农民法律知识的贫乏,很难在相邻关系发生纠纷时采用法律手段维权,这就在很大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处理相关系纠纷的途径。这次受访的农户中,当问及遇到邻里纠纷时,90%的受访者选着首先找其他村民或村领导协调,10%的受访者选择忍气吞声。协商无果后,60%的受访者选择争吵打斗,40%的受访者选择向政府上访。这些解决方式使农民的利益很难真正的得到维护,也说明了《物权法》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在农村实践生活中的尴尬地位。
1.2农村相邻关系纠纷调节难度大
农村邻里之间相互走动串门的频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邻里关系增进邻里感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邻里之间的小摩擦,这些摩擦日积月累,一旦因为某件事成为导火索,爆发邻里冲突在所难免。纠纷的双方动机可能不单是引起纠纷的事件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斗气行为。因此,靠简单的协调或争斗很难从根本上来化解矛盾。一些农民选择以司法途径来维权,这种方法是不是能很好的处理邻里之间的纠纷呢?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农民因相邻关系引起的纠纷案件的上诉率很高,而且往往会出现“一场官司几代愁”的现象。这主要是农民一般遇到极大的侵害时才会选择选择“打官司”来解决纠纷,而这种官司又会引来其他村民的议论,当事人既为了利益又为了赌气,一旦败诉,大多数当事人就会提起上诉。即使判决生效以后,双方一般也会老死不相往来。
1.3村委会和镇政府调解纠纷的实际效果不好
在城市,市民发生相邻关系纠纷协调不成的,可以找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法院等组织或机构进行调节。通过对农村的调实地查,我们发现农村中负责调解农民纠纷的主要是村委会以及镇政府。调查小组针对这样的纠纷解决机制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向农民进行了访问。在“你认为村委会和镇政府能否有效的解决邻里纠纷?”的选项中,选择“不能”的占到70%。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对村委会和乡镇政府解决相邻关系纠纷的不满意呢,我们了解到村委会和镇政府调解相邻关系纠纷一般存在效率低下、耗时长、流于形式、调解不合理等问题。如一位受访者2009年末因田阶被相邻土地使用人破坏而要求村委会调解,至今没有得到合理的答复。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还发现一些群众纠纷协调办公室甚至大门紧锁。农村邻里纠纷解决机构及其机民商法职称论文范文制的不健全势必会导致一些相邻关系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使这些相邻关系纠纷恶化,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1.4农民对相邻权的维护与纠纷的解决存在思维上的混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观念也出现了深刻的改变,特别是电视等媒体传播、农民工返乡把城市的观念大量带入农村。这些新植入的观念与农村根深蒂固的原有观念不断发生剧烈的碰撞,造成农民思维上的混乱。就相邻权而言,过去的农民对待自己相邻权被小程度的侵害往往会采取容忍的态度。例如因排水、用水产生的小矛盾,一般情况下双方都会各让一步来维持邻里关系。现在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往往也会对通风、采光、通行、排水等权利提出比过去更高的要求。当出现相邻关系纠纷时,过去的农民大都是根据当地习惯、协商或争斗来处理,而现在政策法规对相邻关系的规定使农民扩展了纠纷的解决途径。农民一方面想尝试新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又受到原有解决方式的束缚。
1.5一些法规与农村实务脱节
首先,法律条文极度概括,难以操作。我国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对相邻关系进行了较大的补充,对规范我国农村相邻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仔细研读这九条关于相邻关系的规范,不难发现这些条文大多是原则性的规定,其内容极度概括,难以操作。如《物权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现在农村中大量农民发展养殖业,因此产生的污染水排放,邻居如果按照法规也要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法律规定存在漏洞,难以满足实务需要。发达国家民法对相邻关系类型的规定都较为完善,而我国《物权法》仅规定了6种相邻关系类型。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相邻关系的类型不断增多。如调查中了解到农村中经常会遇到因田阶的利用而产生的纠纷,这种纠纷在我国立法上就没做出明确规定,造成司法审判的困难。
2、解决我国农村相邻关系问题的对策
通过实地调查得出的数据,对农村相邻关系问题的分析,笔者提出相应的几点对策。
2.1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发生相邻关系纠纷时,很少有农民会选择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农民法律意
识淡薄。增强农民法律意思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但其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我国在农村的普法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往往就是拉横幅、写标语这些宣言式的普法教育,很难产生实质性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农村中的普法工作要常态化,定期对农民开展法律教育工作。其次,农村中的普法工作在内容上要有选择性。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不可能让其接受全面的法律教育,这时就需要向他们传授那些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知识。最后,我们的法律工作者要深入农村基层,切实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2.2开展农村文娱活动,增进邻里情感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农民长期在一个区域内生产生活,彼此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情感。如果通过一些活动使邻里情感进一步增强,就会为解决农村相邻关系纠纷提供情感基础,从而降低纠纷调解难度。具体来说,村委会可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农村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如邻里互帮互助活动、趣味运动会等来化解邻里之间存在的潜在矛盾,增进邻里情感,减少相邻关系纠纷数量,降低纠纷解决的困难度。
2.3提高村委会、镇政府调解纠纷的效率与合理性
农村中的村委会与镇政府是解决农村相邻关系纠纷的主要组织与机构,其调解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村官与乡镇领导的服务意识,使他们切实为农民利益考虑,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克服拖沓的办事作风。其次,多深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了解农民邻里之间的相邻关系纠纷,注重事前调解,而不是事后被动地调解纠纷。再次,主要村镇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以此提高调解纠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4完善我国有关相邻关系的法律规范
司法途径是维权的最后一道保障,法律规范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行使与利益保护。我国《物权法》对相邻关系的规定还存在相当大的不足,这就不利于司法实践的开展。立法实践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相邻关系的复杂性,既要有原则性的规定,也要对某些事项做具体规定。对于一些法律没有涉及到而现实生活中又大量存在的,司法工作者或立法工作者要对此做进一步的司法解释。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43
[2] 金启洲.民法相邻关系制度[M] .法律出版社,2009: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