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联档案管理部

社联档案管理部

时间:2022-03-26 03:3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联档案管理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联档案管理部

第1篇

关键词:中专,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处理已经脱离了手工的操作,在档案管理方面,传统的手工式档案存档、归类、整理以及查询已经远不能满足现在各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各大中专学校也相继在档案管理方面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希望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1.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从建档到存档,以及其中相关信息的收集、编入等等环节,都采取人工的方式亲力亲为,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在存档的过程中,由于档案保管环境要求的不达标也经常会使档案遭到损坏等。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大量电子设备的购入和网络的构建,这些只是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和基础,真正的信息化管理,还要依靠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将硬件设施与新的管理模式相结合,才能发挥档案管理的真正作用。首先档案管理要考虑到档案本身内容的准确性,在建立文件式档案的同时,电子档案的建立为档案的查询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在信息更新方面要始终保证电子档案与文件式档案内容的统一。论文大全。

2.加快档案馆现代化进程的对策2.1提高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理解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对其他大中专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学习,借鉴相关的优化方式结合本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重新审视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加快对本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设。

2.2加大档案馆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型人才的引进,现代化管理设备的投入等等都需要校方的大力支持和资金的投入。除此以外,档案保管环境的改善,也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翻新或重建,这一系列的前期投入都是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长期长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档案馆现代化进程的建立数字档案馆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论文大全。在校园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校内工作都已经推广到网络化的层面上了,数字图书馆的成功构建,为数字档案馆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导向,也使信息资料的数字化成为可能。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数字化。论文大全。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编研、提供利用等,通过以上工作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来反映当下档案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数字化档案馆的建立,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也是档案学研究的新课题。从信息的录入开始,将教职工的全部档案内容编辑整理后,录入计算机,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级,按照保密资料与非保密资料的标准进行划分,对于非保密部分可以提供查询服务,涉密级别的档案,只能通过档案的使用权限来开启。电子档案建立的同时,并不等于弃掉纸质的档案文件,相反不但要将纸质档案保存完好,信息同步,而且要确立纸质档案的原始凭据思想,电子档案仅仅是便于服务性的档案副本。与此同时,也对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档案内容信息的防盗防窜改,数据的备份等工作也相继成为档案馆数字化推行中要克服的难题。[3]

4.推进档案馆现代化进程应注意的问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给我们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是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现代化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为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其次是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决心和投入,数字档案馆的改革变动和投入相对较大,而且在建成后也要定期的进行硬件设备及管理系统软件的维护和更新,以保证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在档案的借阅和查询过程中,因为数字数据的可复制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支撑来解决,因此要给数字档案馆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技术部门,做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或排除,第一时间保障档案的信息资料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5.结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漫长的从观念到技术再到实际应用的转变过程,是中专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与学校的硬件基础建设一样,是从办公能力和效率上对学校的综合评价之一。在中专学校的横向比较过程中,除了办学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校园管理方式也是学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无论对档案管理本身还是学校的整体实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实[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12-13.

[2]周毅.全缅准确地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9,(4):45-46.

[3]丁光勋.信息时代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78-79.

第2篇

[关键词]不动产 登记档案 整合 集约化管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94-01

一、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和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

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有着重要的依据,即《物权法》,明确指出不动产登记档案要由登记机构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必须永久保存这些档案信息,也就是说,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已有的资料,有效开展不动产登记档案重建工作,优化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动态管理各类不动产物权,物权登记是建立在档案基础上的,也是各项不动产物权登记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所在,是物权归属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依据,可以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关键性证明,有效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在这一背景下,有效整合不动产登记档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整合的必要性利于社大众随时随地查找所需的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客观需求,有效提高他们满意度。此外,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必须加强其集约化管理,这是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档案档案管理的客观要求,促使分散的不动产档案信息处于统一化网络结构体系中,高效保管重要的信息数据,尤其是成果性资料,确保不动产相关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提高不动产登记档案方面的服务质量。

二、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和集约化管理

1、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具体内容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全方位客观分析不动产登记档案,根据其特点、性质、作用等,准确把握整合不动产登记档案的核心内容,其并不指单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准确、完整登记不同领域的不动产档案,比如,房屋、土地,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统一化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为档案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不动产登记档案部门需要全方位有效整合档案管理人员,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中,要根据他们已有的管理水平,多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化培训,引导他们学习最新知识、最新理念等,强化他们责任意识,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通过不同形式提高业务技能,熟练操作各类设备设施,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此外,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内容还体现其集约化整合,集中管理多种不动产登记档案,使其具有鲜明的“标准化、规范化”特点,为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有序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有效提高海量档案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严重的浪费问题。

2、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难点

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其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想要对其进行合理化整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全方位客观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准确把握其整合难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整合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具体来说,就档案移交来说,如果移交之前的整理工作不到位,不动产登记档案整理等方面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而各个登记部门采用的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具有的管理水平并不相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难度,一定要准确把握这方面难点,科学整合各类不动产登记档案。同时,不动产登记档案入库难度也比较大,其入库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工程,极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做好档案信息分类工作,根据不动产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化分类,比如,土地、房屋、林地,需要根据各方面情况,科学补建不动产登记档案,正确、完整录入对应的信息数据,便于其及时导入到所构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中,各方面都必须建立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加上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数据频繁增加,类型又多样化,整合难度相当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否则,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此外,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各类技术频繁出现,不断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合理化便编写档案库的位号,借助物联网技术,条形码、二维码等,和电子登记信息相同作用,构建关联,还要对档案进行扫描,构建影像档案等,都在无形增加了档案整合难度。

3、不动产登记档案集约化管理

在新形势下,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日渐统一展开,档案信息数据海量增长,类型日渐复杂化,档案信息数据管理已成为一大难点。在这一背景下,档案部门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对不动产登记档案进行必要的集约化管理,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充分发挥其多样化作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数字不动产档案建设力度,确保不动产登记档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特点。在集约化管理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多层次优化利用一系列相关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根据各分档案情况、特点等,为其配置合理化的身份证,科学设置其中的芯片,对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进行一系列操作,比如,定位、监督,最大化降低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出现失联现象,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整体质量做好铺垫。档案部门要优化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借助多样化优势,大力推广移动通信终端,便于档案信息使用者自动查询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借助档案网站,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全方位正确认识不动产登记档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微信平台作用,促使档案管理人员相互探讨、交流,比如,不动产登记档案政策、社会大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等,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其集约化管理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不动产登记档案具有鲜明的“系统化、复杂化”特点,其整合和集约化管理重要性不断显现。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不动产登记档案,准确把握其整合内容以及难点,加强其集约化管理。以此,确保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有序开展,最大化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充分展现其多样化价值,促使新时期不动产登记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文奇,彭健.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J].浙江档案,2016,12:54-55.

[2] 李红海.浅议不动产登记档案整合和集约化管理[J].上海房地,2015,01:51-52.

第3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 信息系统 网络化

1.人事档案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要求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网络应用十分普遍的今天,仍然没法实现个人网上查询自己档案信息,例如档案现保管地信息、个人的就业基本信息、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信息等。经常出现大学毕业生工作一年后,不知道自己的档案是在人才市场还是仍在学校;经常出现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档案中没有记录,导致无法与新单位建立合法的劳动合同;经常出现经过几个城市工作后,自己的档案不知存放在哪里?这些种种,都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全国范围内的查询窗口。如果建立全国人事档案数据中心,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数据中心与全国各地人才市场和有档案保管权的企事业单位互联,拥有全国档案目录数据库与备份。用户通过统一查询网址,根据许可权限访问到想要获得的可公开信息。当然有关那些信息可公开,那些信息需保密,需要根据《保密法》与《档案法》相关内容制定标准。

统一各省、市、区级人才市场网络硬件配置和提供网络拓扑标准。各级人才市场按标准,根据自己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情况,拟定网络建设或改造方案,交由市一级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审批后实施,如有设计不合理或不规范,市一级人才市场需要给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在局域网中需要有完备的数据备份系统及灾难应急机制,保证意外发生时能自我修复。

因为档案信息是有密级的信息,所以与Internet互联的时候,也需要技术标准。现在成熟的VPN技术,可建立相对独立虚拟专网,通过对传输数据的加密,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还要有规范化的网络安全要求,要有统一防火墙的配置标准,来保护局域网的服务器与PC终端免受外部攻击。另外,内部的安全需要通过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来保证,建立有效的报警、防御和查杀功能,隔离或清除病毒与木马。

2.电子档案的规范

档案无纸化是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我国2002年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是电子档案最完整的标准。但因为颁布的时间关系,有些内容跟不上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例如现在网络通用的PDF文件格式,具有压缩率高,不易修改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作为档案文件的,但在(GB/T18894-2002)中没有任何提及。因此,电子档案的标准需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更新。

现在人事档案形式仍然普遍使用纸介质,纸质档案封存于档案袋中,纸质档案转化成电子档案,也是我们现阶段需要研究的课题,尽管纸质档案电子化可参考《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还是面有许多新技术可以应用其中。例如对于室藏档案数字化建设,OCR技术是种非常好的辅助手段,这种技术能自动识别图文,并转化成TXT或DOC文档格式,避免了繁重的手工输入,结合电子扫瞄仪能将纸质档案快速高效地转变成电子档案。

3.档案应用系统及数据库规范

人才市场档案应用系统主要指对人才市场档案工作人员使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必须依照《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的标准。一般需要完成档案查询、档案调入与调出、档案续定、档案内容更新、档案借阅和证明、档案柜管理、整理与盘点等基本功能。有了这个系统的辅助管理,将大大提高现有档案室的工作效率,为进一步电子化档案发展搭建管理框架。

数据库的标准非常重要,只有有了基于全局考虑的数据库结构,才能保证区级数据库与市级数据库、省级数据库和全国数据中心数据库互联,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目前可以参考的标准是(GB32/505-2002)《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统一数据库结构中包括档案信息资源标识、档案信息内容特征、档案信息结构特征、档案信息管理特征四大块信息内容。

由于各地区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会有些地方人才市场独立开发应用系统与数据库有很大困难,最理想的方法是根据系统规范与数据库规范,由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统一开发标准版,按省、市、区下放,指导安装,培训使用即可。当然这需要在充分调研各地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开发一套各地通用的版本。这种方法另外一个好处是:避免重复开发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4.安全性规范

由于人才市场档案局域网毕竟是要与Internet相连的,因此需要在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整个网络的系统安全和可靠的运行。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首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要建立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检测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其次是根据各地人才市场档案管理保密原则,建立分级的用户信息查询制度,保证档案信息使用的安全性。

云计算技术等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使未来的网络更智能与高效,今后的人事档案管理必将会在网络上与以下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信息的整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一是人事档案系统与各级政府政务网与档案局(馆)相连,更便于信息的归档、共享与开发利用;二是人事档案系统与银行系统互联,建立完整的个人商业信用信息;三是人事档案系统与公安系统的户籍管理系统互联,构成居民综合管理体系;四是人事档案系统与社保局的社保系统相联,构成个人的社保信息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公之主编.《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第4篇

1、现金管理

1.1、现金科目设两个子目---货款户和费用户,具体核算见第二章。

1.2、出纳应保证库存现金的日清日结,月末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以保证银行日记账账实相符。货款现金必须送存银行,不准坐支。

1.3、库存现金定额核定为5000元,如有多余费用现金应该及时送存银行,保证现金安全。

1.4、应定期、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盘,每月至少监盘三次,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审核出纳编制的“银行余额调整表”,对未达事项进行落实。

2、银行存款管理

2.1、销售分公司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各销售分公司必须开设收支两个银行账户,即货款户和费用户;账户资料交股份公司财务部备案。货款账户只收不支,所有货款回笼到该账户;费用账户用于销售分公司的各项费用、税金等支出结算。

2.2、新开账户。销售分公司不得随意开设银行账户,若因业务需要而必须开设新的银行账户,需报告股份公司财务部同意。银行账户要及时进行清理,对于用途不大的银行账户要及时消户,并报股份公司财务部备案。

2.3、回款。对于销售回款要及时汇入总部银行账户,销售分公司的货款账户余额达到2万元时,或货款停留达一周以上,必须即时汇入股份公司总部指定账户,每月25号前必须把所有货款账户的余额汇入总部账户。

2.4、费用账户。销售分公司的费用开支等所需资金由股份公司财务部根据月度预算下拨至各分公司的支出账户,具体办法详见《费用管理制度》。

2.5、支票管理。凡不能用现金收付款的各项业务,一律应通过银行转帐进行结算。

(1)公司支票的购买由出纳员负责,并填写支票备查簿,支票备查簿由销售公司财务经理保管。

(2)空白支票由出纳员负责保管,签发支票所需的财务章由财务经理保管,人名章由出纳保管。

(3)现金支票只能由出纳员从银行提取现金时使用,公司与其他单位之间金额在结算起点以上的业务往来,一律使用转帐支票。

(4)各部门或个人因工作需要领用支票时,应填制规定的借款单,由部门经理和财务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并报分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出纳人员签发。借款人应在支票领用之日起,十日内到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其程序与现金支出报销程序一样。支票领用人应妥善保管已签发的支票,如有丢失应立即通知财务部门并对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5)出纳员不得签发不确定的日期的支票,不得签发任何种类的空白支票,当付款金额无法确定时,可签发限额转帐支票,并写明用途和收款单位。

(6)财务人员不得在支票签发前预先加盖签发支票的印章,签发支票时必须按编号序顺使用,对签错的支票或退票必须加盖“作废”戳记并与存根一起保管。

(7)应及时登记支票登记簿,与银行及时核对存款余额。

3、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规定

3.1分公司收取银行承兑汇票必须经股份公司财务部(书面报告)才能收取,严禁收取省辖的银行承兑汇票及注有“不得转让”字样的银行承兑汇票。

3.2银行承兑汇票的票面要素必须齐全:日期大写;金额大、小写要一至;并必须有银行的“汇票专用章”的钢印或红印(只有农行为钢印,其他银行均为红印)。银行承兑汇票下面左边“承兑申请人盖章”处必须由承兑汇票申请单位(即出票单位)盖上预留银行印签,出票人的全称与出票人签章的财务专用章必须完全一致,一字不漏,收款人的全称、账号、开户行必须核对无误。

3.3银行承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B、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C、资信状况良好,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3.4银行承兑汇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即其出票日期与到期日不得超过六个月(含六个月,但不能多出一天)。转账背书回股份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必须取得连续背书,第一背书人必须同票面收款人全称完全一致,一字不漏;第二背书人同第一背书人相同,依次前后衔接,最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是票据的最后持票人。

3.5信用社无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资格,因此信用社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为无效银行承兑汇票。各分公司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必须在当地向开票银行查询确认其为有效的银行承兑汇票,并确信开票银行到期有能力付款(支行级的银行),才能发货。

3.6分公司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除了通过分公司开户行向开票银行查询外,还必须带银行承兑汇票到分公司开户行找银行票据的专业人士辨别银行承兑汇票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如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同城银行开出的,要求财务经理亲自到出票行落实该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7分公司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以分公司为收款人(或被背书人),且必须在收取银行承兑汇票的二个工作日内将所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寄回股份公司财务审计部。在背书栏盖分公司银行印鉴章的同时,必须注明被背书人的全称,以免银行承兑汇票遗失给总公司造成损失,如在背书栏内盖章,而没有注明被背书人的全称,如果该银行承兑汇票遗失,任何单位或个人即可将该银行承兑汇票送往银行解付或贴现。

4、借支制度。公司人员借支应该根据需要核定额度,填写借支单,由财务经理和销售分公司经理审批。上一笔借支未清账,不得再次借支。公司员工出差借时需附经审批后的《出差申报单》。

5、关于严禁非授权人员向经销商(客户)收(借)取“钱、物”的规定

为防范风险,防止经济纠纷,现就关于禁止分公司员工到经销商(客户)处借款、借货事宜规定如下:

1、股份公司严厉禁止销售分公司任何人员到公司的任何经销商(客户)处借款、借货;禁止业务人员为任何经销商(客户)带款、带货。

2、销售分公司财务经理要负责给与分公司有往来关系的每一个经销商法人发一份书面函件(一式二份并盖公司财务章,由分公司总经理签发,经销商法人签章确认后,分公司财务部回收一份存档备查,经销商自留一份),明确股份公司严禁业务员到经销商(客户)处借款、借货及其他任何经手钱、物的事情。

二、往来账管理制度

1、应收账款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销售,减少经营风险,保证公司的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在减少呆账、坏账,对销售分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作出如下的规定:

1.1公司的产品销售规定是:“现款现货、款到发货”的原则,所以原则上销售分公司月末不允许有应收货款余额。

1.2各销售分公司原则上不允许赊销,对确需赊销的,应先向股份公司财务部提出书面报告,报告中必须要说明出现应收账款单位的资信状况(包括其经营资格、资信状况及经营能力等)并有分公司总经理、财务经理签署意见,报告经股份公司财务部、销售总监、总经理审批,且该应收账款的期限不能超过一个月。对应收账款超过一个月的单位,分公司必须及时书面报告股份公司财务部并采取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解决。

1.3有应收账款的分公司财务经理每月应编报“应收账款账龄明细表”对分公司的对外应收账款作详细的分析,不得只报余额不作账龄分析。每月末都必须与经销商对账,并获得经销假商签字、盖章的确认书。

1.4销售分公司不得以“应收账款”来调节销售额,任何虚增虚减“应收账款”发生额、人为提高或降低销售业绩的做法,均属做假账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出将按违反财经纪律从严处理分公司总经理和财务经理,分公司必须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坚决杜绝呆、坏账的发生,特别是分公司财务经理,绝不能做假账,否则,股份公司将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直至免职。

2、内部往来管理

内部往来科目核算分公司与股份公司货款、费用等经济业务往来的结算,各销售分公司之间不能有任何往来挂账。

2.1、本科目按单位设置明细科目:

2.1.1 当收到大连分公司开具的税票时,按税票上的价款借记“库存商品”,按税票上的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税票总额贷记“内部往来”。当分公司把货款划回股份公司总部时,借记“内部往来”,贷记“银行存款—货款户”。

2.1.2 股份公司拨付给各销售分公司费用时,分公司借记“银行存款—费用户”,贷记本科目。

2.2、为了保证股份公司与大连分公司、各销售分公司的往来账项清楚准确,有据可查,所有往来账项均需使用有编号的一式三联的《转账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由经济业务发生的单位填写,并送交双方同时入账。内部往来业务必须每月核对,根据总公司的对账单编制一式两份的《内部往来调节表》,双方各执一份存档备查,调节项目只允许是时间差的调节,并要及时查明原因给予调整。

三、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

1、会计政策:固定资产的入账原则及折旧政策详见会计政策部分;低值易耗品的会计政策详见会计政策部分。

2、管理部门:销售分公司的固定资产由分公司财务部统一管理。固定资产取得后,即由财务部门依其类别及会计科目予以分类编号并贴粘标签;低值易耗品由仓库保管。

3、移交:对于固定资产应按所列使用部门详细列清册办理移交。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按照库存商品出库程序审批后领用。

5、盘点:销售分公司固定资产应由财务部门会同使用部门每年盘点一次。另外应该于每季度就固定资产的项目中根据登记卡册,每一类别至少抽点十项,盘点后应填造“盘点表“一式三份注明盈亏原因,一份自存,一份报分公司总经理,一份送股份公司总部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于盘盈或盘亏除应专门说明原因报股份公司总部财务部,根据盘盈盘亏原因做出相应处理。

6、购置审批程序及相关手续:销售分公司无权购置任何固定资产,若需购置,必须向股份公司财务部在月度预算中列出预算,并专项报告,经股份公司总经理和相关权力部门批准后购置。低值易耗品在月度预算中申请,在物料消耗中列支。

7、保险: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要求办理财产保险。

8、费用承担: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使用费由分公司承担。

四、发票管理制度

为加强各销售公司购、销货发票的管理,制订本制度。

1、对外销售开具发票的规定

1.1、各销售分公司根据税法等有关规定,由分公司财务经理或会计专人办理发票的领购、开具和保管业务。

1.2、发票上的客户名称,要依据客户在税务部门注册登记单位全称为准,不得写错别字,不得写单位简称;客户为人的,要如实填写姓名。

1.3、已开具的发票,须有经办人按发票全部联次一次性签字,经办人是客户的,还需注明客户的身份证号码,然后由业务员签字确认,或附该客户的单位介绍信,随同发票记账联交财务部门办理入账或归档管理。

1.4、发票由业务员亲自送达的,须向对方索取签收证明,并有收到人签字和单位盖章,该证明要及时送交公司财务部门,附发票记账联后入账。

1.5、所有对外出具的发票,均得经办人在发票登记簿上签字登记。

1.6、凡是已实现销售,客户未索取发票的,必须开具普通发票附于记账凭证后,并计提销项税,客户联单独由会计保管,并在发票登记簿登记。

1.7、对于赊销的,除经特殊审批外,欠款未收回前,不能将发票出具给客户。

2、对外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规定

对外开具增值税发票除严格按照以上规定执行外,还要遵守以下规定:

2.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对象仅限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公司,对一般纳税人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2、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须提供该单位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提供在税务机关备案的单位电话号码,开户银行名称和银行账号。

2.3、公司具体经办业务员依据财务开具的收款收据,或对方的收货单据,或收回的普通发票等,按税务登记证上的单位名称,编制开票申请单(开票申请单附后),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由对方的具体经办人员来办的,应由来人签字并填写其身份证号码,公司业务人员签字确认后,送公司经理审批,然后由财务经理审批,审核无误后的开票申请单才能开票,开票申请单和发票记账联一同作为记账凭证附件。

2.4、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定要具体经办人员全部联次一次性签字,不得遗漏。

2.5、开票申请单要附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账联入账。

2.6、对于增值税发票上的记载事项有变动的,客户要及时提供变更证明,以利业务结算;变更证明要即及时作附件入账或归档管理。

2.7、退货发票的处理:对于批准的退货,将已开具给客户的兰字销售发票联及抵扣联(购货方未作账务处理或原未交给客户的发票联及抵扣联)或购货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销售退回及折让证明单》(购货方已作账务处理),粘附在红字发票存根联后,作为开具红字发票的依据,并按照退回单据开具相应的红字发票(附红字记账联外,其他联次均不得撕下),编制通用记账凭证,并在红字发票存根联注明原兰字发票及红字发票的记账联存放地点。

3、接受发票的管理规定

3.1、接受发票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违反发票管理的处罚》的条款进行审核。

3.2、接受的发票要依实际交易的金额为准,票面要整洁,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盖章清晰,手续齐备,计算准确,并与所附的其他资料相符。

3.3、交易合同或协议的单位名称要与关于该单位的往来款项的单位名称,及提供发票的单位名称相一致;如果名称等记载事项发生变更,对方一定要提供变更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附件入账或存档备查。

3.4、对于接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除参照以上规定审核外,应先到税务机关及时办理认证手续,然后再办理业务结算手续;

3.5、接受发票要根据业务的性质和实际情况索取具有抵扣作用的发票,以降低成本、费用;对无法提供具有抵扣作用的发票或无资格提供该类发票的单位,可以让其提供无抵扣作用的发票,但要以扣除税额后的金额结算。

3.6、业务人员取得符合抵扣条件的增值税发票后,应及时办理实物入库、票据入账手续,不得拖延,暂时无法完成货物品质鉴定的,可先办理入库、入账手续,但须通知财务部门暂不作为付款依据。

3.7、运输行业专用发票。列支装卸运输费必须取得“运输行业专用发票”,“运输行业专用发票”是指铁路、民用航空、公路和水上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以及从事货物运输的各类运输单位开具的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的货票。货物业的发票和定额发票不予抵扣。合规的运输发票,按照结算金额的7%的抵扣率计算进项税额(或根据税务局要求进行调整),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3.8、无法按规定取得合法发票的,应向当地税务局要求代开发票,并征询当地税局抵扣应当具备的条件,全项详细填写。

4、违反公司发票管理规定的处罚

对于已开具的发票未按规定程序操作的,将对经销公司有关直接责任人处以100-200元的罚款;违反规定触犯刑法的,后果自负;违反规定接受或开具发票造成公司少抵或多缴税款的,或者因接受或开具发票造成往来结算损失的,直接责任人要负赔偿责任。

五、存货管理制度

1、分公司要货申请

1.1分公司的库存管理应坚持“库存合理、加快周转”的原则,尽可能降低库存风险。

1.2分公司在要货时须根据销售计划,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订货次数及数量,在合理库存内保证销售的需要。

1.3根据上述要求,分公司计划员要填好《要货申请表》,《要货申请表》经分公司财务经理审核、分公司总经理审批,并通过传真给大连分公司销售部,经销售部和财务部审核无误后,办理发货程序。

2、存货入库流程。首先由申请人填写入库申请单,入库单至少有下列:

产品品种 货位号 数量( ) 单价 金额(元) 备注

申请人持填写好的入库单,填写好由检验员(或库管员)检验后签字,并由库管员核实入库数量登记。入库单至少一式四份,第一联、存根,第二联、库房留存,第三联、财务核算,第四联、申请人留存。入库时要求严把质量关,做好各项记录,以备查用。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财务核算联和其他相关单据入账。

3、存货出库流程。存货出库的方式主要有3种:客户自提、委托发货和公司送货。第一种:客户自提。是客户自己派人或派车来公司的库房来提货;第二种:委托发货;第三种:公司派自己的货车,给客户送货。无论采用哪种出货的方式,都要填写出库单。出库单(或销售单)至少有下列内容:发货单位、发货时间、出库品种、出库数量、金额、出库方式选择、结算方式、提货人签字、成品库主管签字。如下表:

发货单位: 出库日期

产品品种 产品数量 金额 备注

出库方式选择 1、客户自提 2、委托发货 3、公司送货

运费结算方式 1、公司代垫运费 2、货到付款

出库单(或销售单)也是一式四份:第一联,存根;第二联,成品库留存;第三联,财务核算;第四联,提单,提货人留存。提货的车到达仓库后,出示出库单据在库房人员协调下,按指定的货位、品种、数量搬运货物装到车上。保管人员做好出库质量管理,严防破损,做好数量记录,核实品种、数量和提单。

4、存货盘点。分公司财务部每月底要协同库管员对库存商品进行一次盘点,对于盘盈、盘亏、毁损等要查明原因,上报股份公司财务部进行相应处理。

六、销售分公司财务人员管理制度

1、下属各销售分公司的财务人员在人事关系上属于股份公司总部,任何部门无权聘用和解聘财务人员。下属各销售分公司财务负责人由股份公司总部财务审计部经理提名,报股份公司总经理批准后聘任或解聘。

2、下属各销售分公司核定财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相关待遇由股份公司总部财务审计部统一管理和发放;财务人员为销售分公司办公或出差等而发生的费用由各销售分公司承担;财务人员的培训及其他相关费用由股份公司总部承担。

3、下属各销售分公司的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股份公司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在业务上接受股份公司总部财务审计部的指导;总部财务审计部对其财务活动进行定期审计和不定期专项核查,对于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公司总部将对其作出相应处理,对于违返国家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下属各销售分公司的财务人员必须协助所在公司领导搞好经营管理,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积极为分公司领导的经营决策出谋划策。

5、下属各销售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定期向总部财务审计部述职,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鼓励多提合理化建议。

6、股份公司总部将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以此作为年终奖金和工资标准的考评依据。

七、岗位职责

分公司财务岗位责任制是一种管理制度,现关于分公司每个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权限、完成任务的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根据分公司财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优劣作为对财务人员的晋升、奖惩依据。

1、分公司财务经理的岗位职责

1.1在股份公司财务部的领导下,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与股份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要随时检查各项制度在分公司的执行情况,发现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给予制止,并及时书面报告股份公司财务部.

1.2审核分公司的原始凭证是否符合会计工作规范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税务、会计法规及股份公司的有关规定,对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原始凭证拒绝受理,并且退回经办人,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

1.3审核上报股份公司的财务资料,确保上报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编制分公司经营费用的预算,并就经营费用预算的执行差异进行,然后报分公司总经理及股份公司财务部。

1.4复核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核对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按股份公司的要求审核分公司的会计报表,并在限期内寄回股份公司财务部。

1.5严格审核分公司物料收发凭证,坚持“现款现货、款到发货”的原则,对分公司的实物(包括库存商品、物料、固定资产等)与货币资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并核对账实是否相符。

1.6在坚持股份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地配合销售分公司总理推动分公司销售业务的提升,做好分公司总经理的参谋。

1.7做好分公司的物流、资金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分布在分公司内、外的财产安全与完整。

1.8妥善保管、归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协调好与当地税务部门的关系。

1.9按股份公司的规定管好、用好分公司的印章,并做好分公司签订的所有合同的审核、备案工作。

1.10协调好分公司的财务岗位工作,并组织好分公司财务每月的工作小结会,分公司财务工作中存在的和不足,并书面上报股份公司财务部。根据财务内控制度,安排好分公司节假、双休日财务人员的值班,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的原则。

1.11按时完成股份公司财务部交付的其他临时性工作,同时以身作则组织与带好分公司财务队伍,将分公司财务工作做好。

2、分公司会计的岗位职责

2.1按照国家会计法规制度和股份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明细账(不包括现金日记账与银行日记账)和结账、对账,做到账务处理手续完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对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拒绝编制记账凭证并及时报告分公司财务经理。

2.2登记好有关备查账簿;定期和不定期对账,使账账、账实相符。

2.3与库管员共同验收分公司物料入库,并填制入库凭证。

2.4根据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的附表。

2.5月初装订分公司上月的记账凭证、物料收发凭证并归档(财务资料归档管理)。

2.6负责税务申报及税控系统的维护。

2.7按时完成分公司财务经理交付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3、分公司出纳的岗位职责

3.1严格、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现金管理的制度。

3.2严格执行库存现金的限额,超过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不坐支货款,不能白条抵押现金,坚持货款现金与费用现金分管的原则。必须是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

3.3严格执行支票管理制度,使用支票必须经分公司总经理、财务经理两人签同意后方可开出。出纳员办理每一笔收付款业务的依据,必须根据会计(财务经理)编制的,并经审核无误的凭证。

3.4建立、建全现金、银行存款的各种账目,出纳员每办理一笔收付款业务前,必须坚持复核每一笔收付款凭证所反映的内容和金额,对不完整、不合法的凭证应拒绝付款,并及时向分公司财务经理或股份公司财务审计部反映。

3.5月末分公司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要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相符。对未达账款要及时查询,并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3.6为了确保安全,分公司向银行提取或存入现金时,应由分公司财务经理配备人员同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保险柜密码严格保密,钥匙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不得交给他人。

3.7不得将出纳工作随意交代他人代管,如确有原因离岗时,必须由分公司财务经理指派他人代管,而且交接手续双方必须清楚。

3.8出纳员使用的各种印章,如支票印鉴、“现金收讫”、“现金付讫”、“银行收讫”、“银行付讫”等都要妥善保管。为了分清责任,支票印鉴必须坚持分管的原则。任何时侯都不能一个人保管和使用支票的所有印鉴。

3.9加强有价证券的管理,有价证券必须存放在保险柜中并设立备查账,保护有价证券安全、完整不受损(要转回股份公司的必须及时办理手续转回)。

3.10出纳人员不能兼任会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的账簿登记工作。

3.11按时完成分公司财务经理交付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注:销售分公司未设会计岗位的,由财务经理兼任会计工作岗位。

八、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为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本公司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税务申报资料、会计报告、审计报告、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其它重要文件,如合同、章程等各种会计资料。

3、会计档案的保存。

财务部应有专人负责保存会计档案,定期将财务部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装订后按顺序立卷登记。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保存和定期保存两类,具体和保管年限详见本制度第七条。

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销毁意见,经部门经理审查,股份公司财务部批准,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销毁时应由股份公司财务审计部有关人员共同参加,并在销毁单上签名或盖章。

4、会计档案的借用。

财务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按规定顺序及时归还原处,若要查阅入库档案,必须办理有关借用手续。

公司内各单位若因公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经本单位领导批准证明,经财务经理同意,方能由档案管理人员接待查阅。

外单位人员因公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应持有单位介绍信,经财务经理同意后,方能由档案管理人员接待查阅,并由档案管理人员详细登记查阅会计档人的工作单位、查阅日期、会计档案名称及查阅理由。

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带出室外,如有特殊情况,需带出室外复印时,必须经财务部经理批准,并限期归还。

5、由于会计人员的变动或会计机构的改变等,会计档案需要转交时,须办理交接手续,并由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签字或盖章。

6、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分公司、下属全资及控股公司。

7、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一)会计凭证类:

(1)、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 15年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银行对账单 5年

(二)会计帐簿类:

(1)、日记帐 15年

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25年

(2)、明细帐、总帐、辅助帐 15年

(3)、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固定资产卡片及清单保管 5年

(三)会计报表类:

(1)、主要财务指标报表(包括文字分析) 3年

(2)、月、季度会计报表(包括文字分析) 5年

(3)、年度会计报表(包括文字分析) 永久

(四)其他类:

(1)、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及销毁清册 永久

(2)、财务成本计划 3年

(3)、主要财务会计文件、合同、协议 永久

九、 附则

第5篇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我们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管理,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宣传培训、登记备案、建设指导等服务工作,帮助合作社完善组织机构、制定规范章程、完善管理制度,解决实际困难。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九华香葱培育种植专业社、三六八畜牧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元峰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社员23户,带动农户400多户。组织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参加市财政局、农委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知识培训。并进一步做好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填报各项统计表格,并对填报数据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建立健全了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档案。

2、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4月8日至9日,对全区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村级财务管理具体事项和财务公开。从检查结果看,全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继续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农业部和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帐务、物资、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操作规程,从体制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财务公开,要求乡(镇)按期对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财务活动公布明细。

3、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促进土地流转

4、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减负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我区认真抓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强化责任,确保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利用“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印发资料宣传惠农政策。上半年,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2万份。

5、加强农业“三资”引进和服务工作

继续组织编制一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项目落实年”和“企业帮扶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农业项目质量。积极编制财政支农项目,并抓好项目服务。落实好为项目服务的各项措施,重点推进姚家寨、春盛农业生态园、茂林园艺、三联葡萄种植园等农业“三资”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区共引进“三资”投入农业4300万元。

6、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

积极做好对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完成市产业化科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市农委完成龙头企业调研工作,了解全区龙头企业的现状、今年的发展计划、目前存在的困难,上半年全区龙头企业运营正常。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完成了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些工作没做到位,我们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下面对下半年的工作做出如下的打算:

1、继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2、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推动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3、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减轻农民负担不反弹。

第6篇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我们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管理,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宣传培训、登记备案、建设指导等服务工作,帮助合作社完善组织机构、制定规范章程、完善管理制度,解决实际困难。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九华香葱培育种植专业社、三六八畜牧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元峰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社员23户,带动农户400多户。组织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参加市财政局、农委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知识培训。并进一步做好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填报各项统计表格,并对填报数据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建立健全了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档案。

2、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4月8日至9日,对全区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村级财务管理具体事项和财务公开。从检查结果看,全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继续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农业部和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帐务、物资、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操作规程,从体制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财务公开,要求乡(镇)按期对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财务活动公布明细。

3、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促进土地流转

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若干问题的意见》,根据市农委马农文[2009]42号文的要求,建立了我区土地流转信息季报制度,以便于及时掌握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截止目前,全区共流转了各类土地面积8605亩(包括山林、水面)。

4、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减负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我区认真抓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强化责任,确保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利用“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印发资料宣传惠农政策。上半年,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2万份。

5、加强农业“三资”引进和服务工作

继续组织编制一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项目落实年”和“企业帮扶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农业项目质量。积极编制财政支农项目,并抓好项目服务。落实好为项目服务的各项措施,重点推进姚家寨、春盛农业生态园、茂林园艺、三联葡萄种植园等农业“三资”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区共引进“三资”投入农业4300万元。

6、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

积极做好对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完成市产业化科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市农委完成龙头企业调研工作,了解全区龙头企业的现状、今年的发展计划、目前存在的困难,上半年全区龙头企业运营正常。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完成了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些工作没做到位,我们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下面对下半年的工作做出如下的打算:

1、继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2、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推动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3、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减轻农民负担不反弹。

第7篇

关键词:Access;数据库系统;信息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417-02

Access Database Systems in Developing Research

LIN Jing-ying

(Qinzhou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Committee, Qinzhou 53500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finding wider and wider application, refer to access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operation, to access the databases in the admin users and by the hazards and the information paper of the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related to analyze and explore countermeasures. finally, by acces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examples to institute.

Key words: access; database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随着社会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更加频繁,各单位对应用数据库编制适合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Office软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通用程序之一,Access程序是由微软推出的一种桌面型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功能很强大的系统开发工具,具备了系统内存小、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等特色。利用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很多基层部门,该系统不但可以使用户更加容易地实现信息保存、信息查询、信息维护、信息统计、信息交流和信息等操作,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与Office系统中的其他组件进行数据的交流。本文将就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1 Ac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操作

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是根据系统基础的功能来设置数据表、数据查询系统、数据报表和相应的数据窗体、宏和需要调用的VISUAL BASIC代码。数据表是通过交互性比较好的窗体来完成数据记录、数据保存、数据查询、报表生成以及打印的;通过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从数据表中调出所需要的数据就可以实现数据的查询;数据报表则是通过查询来提供需要显示的各类数据的载体,是一种规范性组合;在上述所有操作过程中都需要调用到宏或者VISUAL BASIC的执行代码。

应用Access程序来开发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建立主数据表、建立附属数据表、设置查询、设置主窗体、设置辅助窗体、设置报表、设置宏或者VISUAL BASIC代码等。

1) 主数据表是整个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对该表中所有的字段进行准确无误的设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科学的设定,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数据库已有的系统空间,也可以对实际情况所需的资料进行较为完整的记录。通过窗体设置的快捷操作程序还可以对主数据表进行多种格式的结构数据导入或者导出。

2) 为了提高主数据表的录入效率以及规范程度,可以针对相关数据库的现实情况对相应的字段列表设定相关的附属数据表。在设置查询条件时可以通过调用这些附属数据表节省时间和系统空间。

3) 通过设定数据查询条件可以对数据表中存在的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筛选。为了确保数据库基本功能的实现,数据表可以设置多种查询方式。

4) 主窗体的设计一般可以分为页眉、页脚和数据编辑录入三个窗口。设定数据库系统的名称、数据系统使用单位和制作单位一般都用页眉和页脚。主窗口的主要部分是数据的编辑录入窗口。当然,一个设计完善的主窗体一般还会包括诸如数据修改、数据保存、数据搜索、条件查询等各种快捷的操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主窗体中各个编辑用文本框的格式一定要与源数据表中对应的字段列表相一致。

5) 辅助窗体一般设置为主窗体中的子窗体,也可以设置为调用数据查询时需要进行选择或者编辑查询条件的窗体,这种窗体是制作和打印数据、筛选报表所必需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一般都会采用这两种辅助查询的窗体,并根据上述的两种查询所需要的限定条件对编辑选项进行设定。

6) 报表在理论上是一种特殊的窗体,但有别于窗体的是报表必须按照打印的纸张来进行大小规范性设计。一般情况下,报表的页眉与页脚用于设定报表名称、报表的单位、报表的生成日期、已制定的筛选项目名称和内容等。报表的主体则主要包含了报表项目所涉及到的数据表或者图表。

7) 宏与VISUAL BASIC的执行代码的设定主要是为了加快数据库运行的速度、加强其便利性和可选择性。类似于文件的打开、数据的导入导出等相对固定的简单操作一般会采用宏编写,复杂的操作则采用VISUAL BASIC代码编写。

2 Ac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Access程序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过程比较复杂的工程。毋庸置疑,Access数据库系统中还存在很多与数据库的实际使用密切相关的安全漏洞和隐患,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环境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来保护数据库系统乃至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1)Access数据库的解密漏洞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的加密机制是比较简单的,因此解密也相对容易。在该数据库系统中,用户输入的密码会和某一固定的密钥进行异或进而形成一个加密串,存储在系统中。由于异或操作经过两次异或就会恢复到原值,因此只需要用该密钥和加密串进行第二次异或操作,就可以轻松获得密码,基于此原因,解密程序的编制难度比较小。要实现对这个系统漏洞的有效防范,我们应该对数据库系统的解密算法进行改进,可用关键字ALTERDATABASE设置和修改数据库的密码。

2)由ADMIN用户引发的Access数据库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ADMIN用户是Access系统的缺省用户,在系统安装之后没有重新链接到某个新的工作组安全系统上的情况下,系统都以默认的ADMIN用户登录Access。全世界的Access系统的ADMIN用户在Access程序中都被视为同一个用户,因此没有联入某个工作组安全系统的用户也可以在网络文件的系统级别上获得进入该工作组系统文件的ADMIN权限,直接导致Access程序本身建立起来的二级安全机制失效。要消除这个安全隐患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屏蔽ADMIN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权限来实现。在ADMIN的用户组中增加一个新的和该用户地位等同的新用户,再以新用户来登录Access,从ADMIN的用户组中将与本工作组系统无关的ADMIN用户撤出,新用户则成为实际的数据库系统管理员。

3)工作组的信息文件带来的安全漏洞等系统安全问题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在Access程序中有一个以SYSTEM.MDW为默认名的工作组信息文件,包括用户的账号和工作组的账号在内的数据库所有安全信息都存放在该文件中。但是在安装Access程序时,安装程序能自动将默认的工作组定义在其创建的工作组信息文件中,默认状态下所有人都可以获取以该工作组信息文件定义的管理员账号来访问数据库,安全隐患极大。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工作组管理员程序对工作组信息文件来进行管理。数据库管理员把开发同一项目的成员设在同一个组中,可以极大地简化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为工作组指定权限,再通过将单个用户添加到组中或者从组中删除来更改用户的数据库权限。

3 Ac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实例

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以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在房产管理部门中的应用作为实例来具体探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房产部门的管理工作很复杂,涉及到产权登记管理、档案管理、打印室管理、交易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应用Access程序建立数据库系统前,需要对房产部门管理工作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流向进行认真分析,尽量完善数据库系统的基础设计,避免数据库建成后进行修改补入内容等情况。

该数据库包括产权登记管理模块、房产证打印模块、档案管理模块、交易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产权登记模块包括登记房改售房表、登记集资建房表、登记新建商品房等;房产证打印模块包括房产证表、共有证表;档案管理模块包括房改售房表、房改售房表、总表等;交易管理模块包括房屋他项权证表、法院查封表等;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签收人表、保管人表、结构管理表等。如在档案管理模块中“总表”就包括全市房屋产权档案。该表主要由“档案号、单位名称、房屋坐落、房产类型、房产证号、房屋所有权人、建筑面积、是否抵押、是否查封、备注”等内容组成。此表可以提供房产类型、单位、房屋所有权人、房屋坐落等目标的查询、分析和统计。

该部门数据库中数据表、数据查询、窗体、报表、页、宏以及模块等七个对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根据房产管理数据库的实际情况,日常工作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是数据表、数据查询、窗体和报表四个对象。我们要根据Access程序所提供的“表结构”向导循序渐进地建立数据表,如将“共有证表”中的“房产证号、共有权人、建筑面积、所占份额、填发日期、附记”等内容列入“字段名称栏”。进而建立数据信息输入的界面――窗体,窗体有助于加快数据查找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索引。在进行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后,根据Access程序中备有的多种模块选用数据报表的输出格式,输出报表。

参考文献:

[1] 张培岩.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科技出版社,2008:45-166.

[2] 朱文元,赵伟蔡.初探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M].北京:中国经济科技出版社,2006:26-220.

[3] 李竹,刘静.基于ACCESS的数据库系统[J].北京:中国计算机技术先锋报,2008,12(10):44-54.

[4] 吴钢幸.ACCESS的数据库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26-220.

[5] 王晓琴.论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中的几点问题[J].中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4(3):111-124

第8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管理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使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在会计电算化的前提下,分析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表现和原因,谈谈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制度。

一、会计中出现的新问题

1会计存在无纸化的问题二、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下内部控制的转变

1由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并存

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如编制科目、凭证汇总表,总账、明细账的核对,在电算化中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其部分内部控制功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平衡检查等功能。因此,内部控制也由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并存。

2增加了内部控制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内容,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如编程、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操作管理等。

3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1建立全面、规范的会计基础管理制度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2加强对操作程序的控制

制定相应的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操作规程则是提出了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严格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会计核算软件投入正式使用后,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修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如出纳),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进行内部职责分工,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

4加强系统安全与网络的安全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保护程序和数据的安全,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4)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5)机房的工作环境保护。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软盘专用及防病毒感染。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5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6实施人才培训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实施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高度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或聘用一批精通技术、熟练应用电算化程序的高级技术人才,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

7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2

[2]黄昌勇,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阿妮塔S霍兰德现代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袁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银行业务 会计报表处理 核算管理

一、银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研究主要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而且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多类型风险。研发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加强内控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与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严控各类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稳健经营与发展的关键措施与法宝,对实现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智能化、系统化,严堵潜在业务风险与漏洞,并进一步提升优质高效服务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系统具体实现下面功能有:

实现报表以及打印统计等功能

实现从凭证处理、账簿操作、结账处理、查询检索、到会计报表、分析等会计业务的整个处理流程。

实现凭证处理模块、账簿处理功能模块、报表处理模块、结账处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

二、银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发展趋势

趋势一:会计核算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未来中国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数据库技术在会计信息的采集、处理、储存和会计内控的运用,网络技术在支付结算、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中的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在会计信息的传输、电话银行的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在ATM、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电子回单箱、各种自银行业务的运用。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内控中的全面运用。三是业务摘要显示、打印“汉字化”。四是缩微胶片、光盘缩微等缩微技术在会计档案中的运用。五是会计档案电子介质化趋势,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CD盘、MO盘、磁带和磁盘等无纸化介质将成为主要的有效的会计档案。

趋势二: 管理会计的应用

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信息系统基础落后,成本资料和分析手段欠缺,成本费用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在面向市场、走向市场的背景下,全面引进和运用旨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成为未来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具体包括:(1)通过计算机技术等信息科学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2)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完善“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3)严格实行全面预算和预算控制,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4)建立存贷款品种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和费用管理系统,强化利率等产品定价机制;(5)严格项目投资评价,施行系统化管理制度。

趋势三:会计大集中

适应统一法人管理体制的会计大集中是未来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的传输与交换连接方式、速度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商业银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要求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报表生成与会计档案管理能够同步在系统内的总、分支机构中得到迅速反映和管理,手工核算与纸介质记录将逐步为电子工具和电子信息取代,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及其资金清算信息能通过电子信息方式即刻完成;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会计和支付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同一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被联为一体,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将成为银行最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业务管理系统。这一会计信息系统能为银行投资者、债权人、管理部门和监管当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体制会计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要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编制会计报表、集中会计档案保管,并按照“物理上集中摆放、逻辑上分期控制、资金上集中清算”的方式统一资金清算。

三、银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存在问题

(一)数据量大导致数据存储问题。

在数据库中,所有报表都是以记录的方式存储和管理的.实际上,单个用户的话单数据是个整体.对于一个有300条报表的用户,即使不计算对索引文件的查找次数,数据库的查询至少需要300次的磁盘访问。在查询并发高的情况下,数据库的压力会非常大,反应会异常缓慢。对于磁盘操作而言,将一个用户的所有数据作为处理的最小单位,会大大减少磁盘访问次数。

(二)各种公式的格式不统一、函数名称不统一、参数格式多种多样,各种软件的报表公式差异很大。

(三)各种会计软件中所用的术语和含义不统一。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版)[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刚.轻量级java ee企业应用实战(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5.

[3]郭克华.Javaee程序设计与应用开发[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9.

第10篇

市办和联社的正确领导下,进入第2011年。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和金融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管理与监督职能,以扭亏增盈工作为中心,以强化内部管理工作为重点,规范财务核算,完善费用管理,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内部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制度执行力度不断加大,业务经营稳健安全,会出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有效的降低了经营风险,杜绝了各类案件事故的发生,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本人也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现将2011年会计主管委派以来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行社的指示精神,为认真履行派出会计主管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本单位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始终把抓管理、促学习放在工作首位,并做为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全面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制度是关键。推行会计委派制难在试,一建立健全了一套会计管理基本制度。配套、健全的保障制度是保证受派会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根本和关键。管理要规范。贵在实,重在管。因此,为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根据市办会计主管委派制要求,联社在全社推行了会计主管委派制,本着“先储后用、异地任职、亲属回避”原则,向全辖7个单位派驻了主管会计,完成了主管会计委派制的前期工作。同时对各项会计法规及管理制度、办法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制定出了一套较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委派主管会计工资考核办法、会计工作质量处罚办法、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结算管理办法、会计挡案管理办法等,联社、信用社分别建立了财务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了会计工作检查监督小组。每月对委派会计的各项工作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或者通报批评。

会计职能作用发挥明显。会计委派制实施前,二狠抓了委派会计工作的管理。受派会计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基层主管会计人员由信用社主任提名,联社聘任,主管会计人员隶属信用社主任直接领导和管理,社主任让主管会计怎么办,主管会计就怎么办,哪怕是违规违纪的事也只有服从。同时,由于主管会计人员职责不明确,对社主任安排的事唯命是从,认为即使出了事,也是社主任负责,与已无关。会计委派制实行后,联社明文规定了主管会计人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主管会计人员享受副主任待遇,地位提高了角色转变了可以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因此,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信贷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等方面理直气壮地行使监督权和管理权。同时,由于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都比较高,所以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信用社内控管理水平,也使信用社主任能够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业务。联社年内在对会计委派制实施后开展的首次会计账务展评时发现,全处农村信用社“五好”凭证和“五好”账页分别在98%以上,并且全部实现了六无”六相符”会计工作质量较以前得以明显提高。

后备会计人才济济。为了竞争中求得生存,三全辖学习会计业务知识高涨。平时加强了对主办会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准、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素质,以最佳业务水平为分支机构提供会计服务。同时,分支机构对联社委派主办会计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对具备会计专业资格、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经过专门培训、责任心强的一大批专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有效地推进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水平。按照“先储后用”原则,联社对委派的会计人员实行聘任制,聘期一年,也可连聘。这就预示着,以后的主管会计人员都要实行公开竞聘,从会计人员档案库中选聘。没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会计业务知识,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就不可能入选主管会计。其他一般会计人员为跻身于主管会计行列,竞争意识变强,岗位练兵加强,学习热情高涨。因此,会计委派制的推行,全辖掀起了学习会计业务知识的。

求真务实的经营作风明显增强。会计委派制实施以前,四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基层信用社为了完成联社分配的工作目标,争得更多的效益工资,业务“四假”现象严重,如假存款、假盘活、假收息、假利润等。会计委派制实施后,由于明确了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监督地位,并赋予委派会计人员的权利和承担相应责任,委派会计人员可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严格地把好基层信用社会计核算关,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切实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敢于理直气壮地抵制这种不良倾向,认真坚持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了过去部分信用社主任中存在一支笔”一言堂”和会计数字游戏现象,基层信用社务实经营的作风明显增强。

规范了财务管理。会计委派实施前,五严肃了财纪纪律。由于主管会计受社主任直接领导与管理,其职责只是简单地干好本职工作,纯粹的记账型统计型会计,尤其是财务支出上,严重失控,怎样开支,支出多少,全由主任一人说了算。由于缺乏监督,基层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违规开支,主要表现有:超权、绕科目、串户列支各项费用,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想办法逃避联社检查,甚至使用一些过期作废发票和假发票,曾经几次受到过税务部门的处罚。联社在1至6月份的财务大检查中,共查处各类违规开支189笔,金额.1万元。会计委派制实施以后,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从源头上控制了违规开支行为。同时根据联社制定的营业费用管理办法,加强了费用管理,严格把关,从严控制费用支出,从而有效杜绝了费用超支和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通过加强对费用管理和严格把关,至年未全社列支费用总额490万元,未超规定限额,无不合规定列支费用单据,费用开支符合规定要求,保证了业务正常费用的开支,对公用费用支出也得到有效控制,营业费用的管理运行良好。7至12月份全处信用社均能够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比例管理费用,无一超列费用现象。同时共制止违规开支65笔,金额7.8万元,并全部纠正了7月份以前的违规开支现象,为全社扭亏为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年底,全辖营业费用同比多支134万元,综合费用率同比增加0.35个百分点,控制在年度计划以内。

加强了信贷管理,六充分发挥了会计岗位的监督职能。提高了新生贷款质量。会计委派制的实行,使会计人员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坚持信贷制度,有效地制止了贷款违规行为的发生。实施会计委派制之前,联社虽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由于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致使各类贷款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全处信用社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现象严重,盘活难度越来越大。会计委派制实施后,联社对会计人员在办理贷款手续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会计接到贷款合同文本后,首先要核实借款人身份证同来人是否一致,合同文本是否按规定如实填写齐全,接收他项权证时,必须要由抵押人到营业室填写抵押物清单,并签名盖章,然后由借款人在借据上签名盖章,第一联“贷款付出凭证”备注”栏写上“取款人:XXX并在名字上按上手印,方可交由出纳付款。取款人必须是借款人本人,任何人都不能代替;2对质押担保贷款,必须是本信用社存单,借款人和出质人不是同一人时,质押人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到营业室填写质押合同和质押物清单,并签名盖章,会计然后把存单交电脑员核对是否已挂失或止付后,并填写一式五联“信用社存款止付通知书”交电脑员2联,电脑员将该笔存款在计算机菜单“住址栏”里注明“停止支付”字样,并手工登记“质押物登记簿”止付通知书”留存一联,另一联由电脑员签名盖章交给会计保管,以此明确责任。由于会计人员在贷款手续上严格把关,加强了信贷基础管理工作,有效地规避了新发放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信贷风险,减少了信贷资金损失。

就出现了两确保”两转变”喜人局面。两确保”即确保了安全经营无事故,七促进了各项业务经营稳健快速发展。2011年联社推行会计委派制改革仅仅四个月时间。确保了全辖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两转变”即会计类型实现了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经营效益实现了由全社整体亏损向整体盈余转变。年底,实现各项收入1879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621万元,同比增加463万元,收息率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各项支出1828万元,其中费用支出490万元,同比增加134万元,费用率同比增加0.35个百分点,实现净盈余51.47万元,一举甩掉了多年亏损的帽子,经营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八积极做好了其他方面的工作。

认真组织召开各社会出人员会议,1为了能及时全面掌握上级行社的文件精神和最新业务知识。及时传达学习和贯彻,并对今年市办、联社制定出台的有关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系统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为全年的各项工作奠定了政策理论基础。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根据市办活动配档表的要求,2积极响应省、市办的号召。制定了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内部控制建设年”活动有关阶段的学习摆查和检查验收,并进行了信息的报道反馈、知识的学习以及筹备学习资料、和组织考试等工作,保证了内控活动卓有成效的进行,较好地完成任务。

保证支付结算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上级行社通知要求,对全社会计主管员进行了专题培训,达到预期学习目的,3为进一步规范人民币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认真搞好了关于上报省、市办农村信用社资本情况统计、资金支持测算等统计上报工作,4按照省、市办要求。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并将检查情况汇总报告进行逐项整改和落实,5开展了对会计、储蓄、信贷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的验收。对全社营业机构网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起到较好效果。

加强了会计检查辅导工作,6修改和完善了<稽查辅导员考核办法>。搞好了对全社内勤人员的管理与考核,保证了内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联社制定了<会计主管委派制暂行管理办法>、<会计主管委派制考核办法>,7加强了对会计主管委派制的监督管理。根据市办会计主管委派制实施办法的要求。并及时组织开展对辖内信用社会计主管工作的管理与考核,确保了各项基本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各项会计财务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效地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保证各项业务经营得以健康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年初制定<全社会出人员学业务、练技术达标考核办法>,8为全面贯彻落实内部管理工作。于每月会计例会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进行达标考核,保证了技术练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业务素质提高。

制定了会出辅导管理办法,9加大了会计检查辅导力度。认真研究我处信用社实际情况后。加强了对各社会出辅导员的监督管理,每月召开一次辅导员会议,会上通过汇报当月会出辅导报告及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辅导水平。同时联社对各社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检查辅导,做到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检查不走形式、过场,及时堵住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不断提高了账款核算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 会计电算化 发展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铁路运输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基层单位广泛使用了铁路通用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使广大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做帐中解放出来,而且也为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铁路运输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变得刻不容缓。对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建设来说,必须重视和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否则将严重阻碍铁路运输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影响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一、要正确处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管理一体化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成效比预期要小,不仅数量上真正以机代账的企业还不多,而且其中大多数企业只在账务、报表、工资等方面实现核算电算化。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滞后,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使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孤立于其他子系统的一个自我封闭式系统,限制了它的作用。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未能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这种状况在铁路运输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相对于其他股份公司或是已经改制的其他大型国企更加滞后,不论是在铁路局还是各基层站段都没有使用一套完善的适应铁路运输生产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要把现在使用的铁路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各个子系统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更无从谈起。而在综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他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铁路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搞得比较早,近几年也不断在改进,但由于一开始就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研究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开发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现在使用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在帐务处理、报表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方面功能较强,而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内容过于简单、功能不全、形同摆设,极大地限制了其管理功能,失去了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同时版本的翻新也过多注重的是形式上的新颖,并没有下太多工夫去提高财务和企业管理的水平。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对未来作出预测,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划分为电算化会计管理、人事管理、市场营销、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技术管理等子系统。其中电算化会计子系统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管理一体化。

(一)提高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重构企业全局共享数据库。即通过对企业财务、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需求作全面分析,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局共享数据模型。这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任务。系统集成不是程序的堆砌,也不能靠数据标准、传递接口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来实现。信息系统要以数据为中心,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或不同管理层次的联系、同外部的信息交流,都应以设计良好的全局共享数据库为基础。

(二)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全局角度出发,提高会计软件的功能。在会计电算化子系统中增加决策支持系统、预测支持系统等,添加具有管理性功能的模块,如设计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图表分析等财务分析模块,资金需求供给预测模块等等,提高其分析、管理能力,引导会计电算化由核算模式向管理模式转变。

总之,旨在构建现代企业的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力求会计电算化目标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目标的一致性,将会计电算化融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之中,实现管理一体化。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从而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要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的能力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过去一直从事手工会计核算,财会知识比较全面,技术比较娴熟。但是在开展电算化以后由于铁路长期以来旧体制对观念的束缚,广大会计人员在开展电算化时仅仅局限于对手工帐的模拟,只注重通过计算机实现会计的反映、核算功能,而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深层次目标即实现预测、控制、监督、管理的功能。

而且,铁路运输企业特别是基层站段的财会人员在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许多财会人员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接受了一些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初级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只懂会计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 作的。

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电算化人才的培养,转变观念,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增强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财会人员向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发展。

(一)更新认识,转变观念,培养复合型人才。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人员首先要转变“会计电算化只是计算机对手工做帐的简单模拟”的陈旧观念,每个会计人员都应意识到电算化会计不仅只是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还应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只有掌握了比较扎实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单位自身特点,设计最为适用的会计制度,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电算化数据的正确和安全。总之,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发展。

(二)要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不搞一刀切。对一般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每次培训都要制定详细的培训目标,并加强考核力度,以避免培训成了度假、混学时。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学了就能用得上。每一次会计电算化培训都要让会计人员觉得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做到学以致用。

三、要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各项制度,规避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制度建设,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而铁路运输企业的一些基层单位并没有按照《铁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由于制度建设的不到位,造成内部管理上的混乱、无序,使会计电算化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一方面有些单位长期忽视了电算化会计的制约机制,认为在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可有可无。因此有些单位往往将电算化系统的维护、数据的输入与修改、软件的输入与修改交给同一个人完成,大大增加了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和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增大了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一些单位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缺乏管理,只是使用而不维护,没有做到防火防潮防尘,导致硬件设备故障率增加,造成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断或不能正常进行;还有一些单位忽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网络安全,造成电算化数据被人恶意篡改或是染上病毒无法调用。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各项制度,规避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保证电算化数据的安全。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理顺关系,有效防范风险。其中,会计电算操作人员不得负责会计资料入机后的审核、校对工作。电算审查人员要加强审查力度,特别是对银行对帐单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一定要逐笔勾对,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二)建立严格的口令保密制度和上机操作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不同岗位人员的操作权限。各级操作人员在系统启用后应立即修改各自的初始密码并应定期修改。操作人员变更业务内容时,电算维护与审查人员应对其掌握的密码、口令进行修改。操作员对自己的操作密码、口令应严格保密,并定期更换。严禁使用他人密码或身份进入会计核算管理软件系统进行操作,严禁将口令泄露给他人或请人代替输入或做其他操作。操作员进入计算机机房时,必须经电算维护与审查人员同意。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不得擅自动用计算机,不得随意调用会计信息资料。操作员离开机房前,必须退出会计核算管理软件。

(三)建立会计电算化软、硬件管理维护制度。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机房内的电力系统以及防辐射、防电磁波干扰、防雷设备等必须齐全,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必须符合要求。硬件设备维护人员在进行设备维护时,应填写有关的“硬件设备维护报告”,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进行软件修改、升级时,应填写有关的“软件维护报告”,并应附相关的技术说明。

(四)建立会计电算化数据和档案管理制度以及病毒防范管理办法。首先,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技术档案包括应用软件修改、升级的技术说明,必须妥善保管,这样,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查找资料进行处理。其次,完善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使用软盘时,须经电算维护与审查人员同意并进行病毒检测,对计算机病毒引起的系统瘫痪、程序和数据严重破坏等重大事故,应及时向上级财务主管部门报告;对财务室的计算机系统只能联入财务系统的专用服务器,不得和其他部门的网络出口混联、直联,尤其是严禁联入INTERNET。最后,对会计电算化形成的各种帐务、报表电子数据应每天进行备份,为防止意外,可做双备份并对备份后的磁介质进行检查确认,以防介质满或错误;对备份好的数据应妥善保管,注意防潮、防尘、防磁;对备份数据的恢复应制定书面的操作方案,与备份的数据一起存档。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铁路运输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及时制定对策和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铁路运输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铁路运输企业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庄明来  《会计电算化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第12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存在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

1.1 行政审批流程不规范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存在程序理性匮乏和行政审批流程不规范的情况,行政审批的流程仍存在按步骤走,一站式服务,政务大厅和电子政务等新形式的行政审批模式尚未充分建立起来。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流程依旧是拿着申请人的资质书,现场勘验图,规划批文,国画图纸等等来逐个部门申请报批和每个机关去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重复相同的工序。行政审批的操作流程的不规范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办公效率,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为了凸显自己的重要性,总是彼此相互扯皮,陷入“帕金森定律”的相互制造工作当中,陷入彼此的安排和调配。行政审批流程的不规范还表现在大量的地方审批部门和不同层级的审批部门之间,未形成统一的审批模式,国务院在国家层面和政策规定方面只是明确了行政审批的一般硬性规定,主要涉及的是审批条件,审批事项,审批的期限等等,关于具体的实践操作流程或是公务员队伍的行政审批实践的操作手册尚未建立。

1.2 行政审批标准不明确

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标准的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审批标准的差异化和模糊,其是指地方行政审批机关对于特定待审批事项的地方性审批政策和审批法规的差异。流程化是指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开始到建设完结存在巨大的低效率和不科学的困境,标准化指代具体的审批标准和审批条件。目前我国的现存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标准,主要是国家的一些宏观的条例,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各个地方政府和各个行政审批机关会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执行细则和地方性行政审批的标准。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官本位”思想的困扰加之部门利益的导向,公务员队伍自身的寻租和腐败的发生,往往会偏向制定与实际脱节或与现实有出入的条例。或是条例明确规定相应的条件,但在现实的行政审批实践中,变相执行和操作,不仅阻碍了正常的行政审批程序的实现,同时浪费了行政相对人的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不利的,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1.3 行政审批环节不协调

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是工程参加建设的各个主体(主要是规划,建设,施工,监理,造价等单位及其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向政府的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和特定职能部门申请审批和得到答复,政府职能部门依据相应条件对申请进行核查和评估进行批复的一系列流程和规则的总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环节复杂,申请相对人需要到发改委,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不同类比的部门进行分别的报批,重复提供审批材料,重复提交审批申请,同时政府特定职能部门国土,规划和建设等部门职能厘清不佳,难以进行审批环节的优化,建设工程项目的申请人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行政审批,同时,各个单位的审批时限的差异,审批方式和方法的不同等等,都导致审批的环节异常复杂和繁琐,难以实现审批环节的协调和最优配置,导致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在行政审批环节存在低效和协调性不足的困境。

2 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行政审批的意识理念落后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服务理念,仍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的服务理念,审批人员和部门首长基于私利和部门利益的考量,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同时相应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服务观念的落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害怕出现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由于政府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市场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或市场化的经济操作模式存在认识的“空白”,害怕一旦减少相应的审批权限以后就会出现大量的不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二是,相关审批人员已经习惯于通过审批进行资源的配置,由于缺乏相应经济领域的知识,沿用老旧的审批习惯和审批方式,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来改变原有的服务理念。

2.2 行政审批的权责体系不健全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兴行政审批的权责体系不明,完善的权责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国家在制度层面只是论述了行政审批的标准和审批申请人的资质和条件,相应的拥有审批权的政府单位及其人员对于审批失误或是由于审批不当导致的大量后发衍生灾害现象的处理政策不是很明晰。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权力和责任的配套不健全,还表示拥有审批权限的人员或单位未曾担负审批意外的事故责任,而某些无关的人员或单位或因与审批机关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承担着相应的义务。我国正在建立公务员队伍的权责体系和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例等体系,有些成效,《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等等相关法律制度逐步完善,但是尚不健全,类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务员权责体系的建设,我国对于完善相关公务员权责体系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善和健全。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权限的分离或者权责体系的不明确导致建设工程建设不畅或出现了事故责任无法追究,由于行政审批机关的相互扯皮,导致政府权威的流失,不利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3 行政审批的档案归集和整理科学性不足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档案归集和整理工作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现在的整理手段和存储方式较为落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关于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制度,其制度本身的特性需要有归纳和整合。建立了完善的档案归集和整理的制度,不仅可以及时总结相关的额成熟的经验,逐步改进落后的行政审批方式,同时做好档案工作可以及时的评估和监察建设工程项目进展的情况,同时,对于未来诱发的可能性灾害寻找相关的责任人储备了最重要的证据。同时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转型剧烈,许多老旧的审批方式和审批理念需要在现实中得到更新和提升,档案的归集不仅可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为了以后出现类似的状况,可以给审批机关和审批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方式方法的借鉴。由于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档案归集和整理水平落后,对于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自身的发展同样是不利的,制度的变迁需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在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前进,我国目前的纸质档案归集容易在年月久远以后引发衍生问题,建设工程项目一般持续时间久远,未来的某个时间出现了问题,需要追责的时候,档案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完善档案的归集工作,同时现有的人工整理方法可能存在难以克服的漏洞,需要完善,现有的编码信息,分类原则,存储时效等等都可以进一步完善,因此,为了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制度建设,必须加强其档案归集和整理的工作。

2.4 行政审批利益相关者参与不充分

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制度目前的现状是政府一手操控的,审批制度一般是申请人提出申请,提供申请资料,政府审批机关对于申请人的资料和资质进行勘察,条件符合国家的规定就准予许可。整个流程一般只有申请人和政府审批机关参与。但是建设工程项目一般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同时关系国家的整体布局和地区的长久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初始目标,必须纳入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进来,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最佳和科学的执行。同时,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建设者,居民,政府,人大等等参与其中,协商建设工程项目的现实作用,对于环境的影响,对于周边居民的生活起居,以及居民的生活,都会产生影响。同时,多元主体的参与,相关利益主体的监督,可以减少或是避免审批机关和审批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中的寻租和腐败的机会和发生,节省财政资金,同时政府可以凭借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纳入多元协同处理中,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了完善国家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制度建设,需要纳入多元参与的方式,实现其科学合理的构建路径选择。

3结论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程序存在行政审批流程不规范、行政审批标准不明确、行政审批环节不协调等问题,笔者认为政府行政审批的意识理念落后、行政审批的权责体系不健全、行政审批的档案归集和整理科学性不足、行政审批利益相关者参与不充分是其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严冬华.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