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14:3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立定跳远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年级:一年级
人数:70人
日期:5月12日
执教:
班级:十一班
组班形式:行政班
周次:
课次:新授课
教学
内容
1、小青蛙学本领(立定跳远)
2、游戏比赛
重点
学生学会跳跃
难点
双脚起跳及落地
学习
目标
1、创设有趣情景,提高兴趣,鼓励积极参与锻炼。
2、掌握双脚蹬地起跳和双脚落地的动作。
3、发展腿部力量及协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主动观察,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及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
部分
3min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2.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4.检查着装
5.宣讲安全6.安排见习生
队形:
要求:快、静、齐
3min
小
准备
部分
8min
1、导入:教师通过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青蛙”。随后安排两名学生模仿蛙跳,之后带入课堂“小青蛙学本领”。
2、伴随音乐“小跳蛙”做热身操。
组织:集体教学
教法:问答法
学法:问答法
要求:a.积极思考
b.充分热身
c.注意安全
1组
3min
5min
小
中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25min
25min
1、教师通过大屏幕呈现青蛙跳的动态图,让学生观察并再次模仿。随后教师做模仿并强调学生观察动作。提出“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手收大腿,落地缓冲轻又巧。”这一顺口溜。
2、引导学生总结出“双脚起跳”这一规律。
3、组织学生进行原地双脚跳练习。
4、根据练习中一部分“小青蛙”已经开始向前跳出而代入“青蛙跳小河”游戏,通过一组跳跃后提出落地不稳是因为没有双脚落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双脚落地的意识。而后再次进行练习(集体纠错)。
5、分组比赛(青蛙抓害虫),队伍从中分开,一列横队一组,共8组。赛道安排三个定点圈(荷叶),三个小标志桶(石头),一个横向放置体操垫(河流),要求学生跳过障碍物后拿取置物筐内的小球(害虫)跑回队伍前放入收集筐,击掌下一名同学出发。比比哪组运送最多。犯规惩罚原地深蹲3个才能继续。
组织:集体教学、分组练习、个别指导
教法:问答法、讲解示范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学法:模仿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重点解决:重复练习法。
难点解决:通过强调和强化练习以及游戏犯规惩罚来加强学生的双脚起跳及落地的意识。
要求:a.认真听讲
b.刻苦练习
c.注意安全
d.积极参与
10次
往返2组
10次
2组
2min
3min
8min
3min
9min
小
中
中
小
中
结束部分
4min
1、集合整队
2、放松练习
3、小结本课
4、布置作业(课后加强练习或同学比试)
5、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组织:集体教学
教法:讲解示范法
学法:模仿练习法
要求:a.快、静、齐
b.充分放松
4min
小
场地器材:1、田径场一块
2、标志桶、体操垫若干。
预计强度:中等强度
预计心率:
上课心率:75/分
上下
最大心率:110/分
上下
恢复心率:80/分
1. 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练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中,场地小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器材数量少、不全面,体育教师师资缺乏,学生每节课练习次数少等,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正确的认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与缺陷,改进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体育教学为组织教学 — 复习旧课 — 讲授新课 — 巩固新知识 — 布置课后练习。教师的过多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使得在课堂中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次数少;运动量小,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学生缺乏创造性、创新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安排的内容多、难,是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练的时间,约束思考、探索的客观原因。
例如上鱼跃前滚翻,半节课把鱼跃前滚翻的动作都教了,学生能够掌握吗?但当一半时间教动作(不要过多强调学生动作的对错),另一半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练习)、看(人家怎么做,老师怎么做)、想(为什么这么做,还有其他好的方法吗?)、试(试试自己能做好吗?我的做法对吗?)。在摸索中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了解、掌握。留一定时间还予学生自主学练,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自己评价,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有效的发展学生全面素质。
2.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
2. 1 教案设计时考虑周详
教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中,班级学生较多、师资、场地、器材少的特点,使得教案的安排尤其重要。一定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复习课与新教课的关系;体育好的学生与体育后进生的关系,才能使学生自主完成课时任务。
例如中学教材中的跳远(新课),在农村中学一般会受到场地限制,备课时可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如何安排学生运动的量和学习效率是关键,如果让学生练习一次跳远后,再安排一定的素质练习,虽解决了运动量,但对学生跳远动作的掌握效率则不高。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将男生分成甲、乙两组,使男生的甲组练习,乙组观察记录错误人次、错误类型以及哪位同学跳的好、教师的指导性建议。练习一定时间后双方交换,最后如何安排讨论的时间。女生安排其他复习课内容。对于复习课中,对于掌握动作技术较快的学生指导其他落后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项有兴趣的运动进行练习,如篮球、羽毛球等备课时还应将跳远的常见错误、解决方记法录在案,这样有助于在讨论时减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学生跳远的运动量的不足,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跳远技术。让学生在认识、比较、练习、探讨、思考中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教案不宜死,要活,也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趣味性,使学生自己积极地去学。死板硬灌的课不是体育课,更不是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而是枯燥的军事操—体操课。要求过高学生掌握要领时花费的时间多,且效果不明显。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在教案中适当编一些游戏项目,在游戏中让学生找到学练的乐趣。要求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达到活而不乱、自由思索、探究的情形,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练。
2. 2 实践课中练习任务,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新动作进行简单阐明、示范后,组织学生分组(每组7人左右)进行练习。各组自主学练,对练习中存在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各组由一名代表根据练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所找到的方法。并总结练习心得与效果:为什么 — 怎么练习 — 有无改进(创新)方法—效果怎样。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在讲解其姿势要领时,同时也对学生提出要求“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半蹲充分,摆臂与起跳协调,蹬地有力,空中收腹、收大腿,落地时小腿前伸,手臂用力往后摆。”分组练习,在练习中分组让学生主动学练并观察其他同学的姿势正确与否,并对自己的动作做出自我评价。有疑难或技术动作不明确地向组长汇报,由组长负责帮助指导。练习后集体讨论立定跳远中的重点、难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十分钟后,再由教师总结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导纠正个别动作的错误学生,最后学生各自练习5、6次。对于有创新的意见或方法给予肯定,在这个练习中有同学提出“在脚落地时,可否成外‘八’字形来增加跳远的距离。”我当场给予表扬并成立课后研究小组,事后表明确实有所提高。对于复习内容则要求学生多练、多思、敢于做、敢于改,小组长在训练结束时汇报复习情况。 转贴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体育好的学生的指导能力,而且带动了其他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所有学生的思索性。同时增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团结协助的集体精神。而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优点和发现学生的缺点,及时进行表扬和改正,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练习的时间、空间、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和创新的积极性。
2.3教师做好课后小结
摘 要 赛课是目前考察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一种主要形式,笔者通过对赛课全程参与和自我思考,总结了本次赛课的亮点、不足及对赛课教师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赛课的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 赛课 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
淮北市第一届“天之骄”杯小学体育优质课比赛于2016年4月7日在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拉开帷幕。共有14个单位的15名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历时两天。笔者作为活动的评审专家全程参与了评审、点评等环节,现就本届活动谈几点感想。
一、本次比赛的亮点
(一)教学内容丰富
15节课的内容涵盖了11个教学内容(投掷、跨越式跳高、弯道跑、快速跑、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前滚翻、竹竿舞、推铁环、足球内侧踢球、软式棒垒球、五步拳)。同一教材内容所展示的教学技巧和设计因教师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尤其竹竿舞、软式棒垒球、推铁环等教学内容,深得学生的喜欢。绝大部分的课都能够围绕主教材创新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呈现出许多创新的教学手段,反映出老师们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
(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情景创设富有创意
组织教法新颖、多样,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联系更加紧密,不仅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到了乐趣,还学习了知识,得到了锻炼 。如投掷手榴弹课的“炸沉日军军舰”的情景设置,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在场听课的教师为之震撼;“带着理想去飞翔”,让学生自由掷纸飞机引入投掷课教学;通过“小河”、“沼泽地”、“土丘”等障碍后去寻找千年人参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完成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尝试和练习;利用不同姿势的“画彩虹”引出课的主体教学――跨越式跳高,利用展板图示说明时,先将原来的动作要领用纸盖住,在学生练习体验、思考讨论得出答案后再揭去“神秘面纱”等情景设置,都为课的精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一物多用”的有效体现
小体操垫贯穿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始终,从一开始的准备,热身操及坐姿、站姿、空中“画彩虹”,到基本部分的跨越式跳高练习,“盖房子” 游戏,均合理有效地利用小垫子作为踏板、坐垫、障碍、简易跳高架等,实现了对小体操垫功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利用,既提高了练习的密度,又充分展示了“一物多用”的奇妙构想。技巧前滚翻进行中,教师合理利用报纸,让学生体会低头时将报纸夹在脖颈处,让学生体会滚翻过程双腿要夹紧,将报纸放在双膝之间进行滚翻练习。
二、本次比赛折射出的不足
(一)重上课,忽视了对教材的钻研、对教案的设计与撰写
部分参赛教师的教学内容表述不够准确,如将“蹲踞式跳远”表述为“助跑蹲踞式跳远”。还有的教师教学目标设定明显不合理,重难点的表述不够准确。如将快速跑的教学重点定为“双臂的协调摆动”,技巧前滚翻教学重难点顺序颠倒等。在所有上交的参赛选手的教案中,仅有5篇教案有较规范的教学设计说明,仅有6篇教案是较为详细表格式教案。
(二)重视自己教学的预设,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预判
体现在示范面的选择、学生个体的兼顾等方面。如投掷课中,教师的示范面存在严重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直观性教学的实际,教师坐了很多遍示范,但学生由于和教师站位的不同,致使学生无法直接模仿练习。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弯道跑教学中,教师由于分组的需要将三名学生分在了组外,每次进行分组练习时都能看到三个学生“无助的表情”,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及时发现。
(三)队伍调动频繁,讲解不够精炼,对时间的把握欠缺
本次比赛由于是借班上课的缘故,15节课中有5节课,教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有两节课教师提前5分钟就结束了。究其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均是因为讲解的时间很长,没能切中要害。
三、对参赛教师的建议
(一)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要想上好课,首先需要备好课,备课的教案就像盖房子需要的设计施工图纸。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同样需要按图索骥,这是体育教学最起码的要求。通常所讲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学时教学设计说明、教案两个部分。一般的体育课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单元计划准备教案,而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教师技能比赛中的教学设计,则需要同时提供学时教学设计说明、教案两个部分内容。所以要在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和教案的编写,要根据教材的需要选择设置教学情景,而不是选定了情景教学之后再进行教材的“填入”式设计。
(二)合理设置重难点
正确确立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重难点确立的方法:第一,依据教材内容本身定重点;第二,依据学生,即因人来确立难点;第三,结合目标来把握和突破重难点。
(三)把控好课的节奏
在课的节奏上,注重精讲精练、精讲多练,体现以学生的学练为主来提升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加强教学组织语言的设计和构思,重视教学术语的规范及讲解语言的精炼和有效性。
一、 奖金按学生数和月课时数计算
1、 计算公式
奖金=课时50%+人数50%-处罚扣出。
二、 处罚扣出细则:
1、 无教案上课的、老教师无合页备课的,每节次扣10元,直到本月奖金扣完为止(指专任教师专任科目)。
2、 未按课表上课的每节次扣5元。
3、 私自调课的每节次扣10元。
4、 上课迟到、早退的每次扣2元。
5、 旷工的每节次扣10元。
6、 没有按规定批改作业的按0.2元×所差题数×班额×5扣,直到扣完为止。
7、 按时单元测试,必须批改,有成绩册、试卷分析,每缺一次扣40元。
以上均以抽查为准。
体育专职教师考核办法
一、 计算公式:
积分=六认真15分+教研10分+值周10分+质量40分+兴趣活动小组活动分10分+体育资料的收集与保管5分+运动会的组织10分。
二、 评分标准:
1、 六认真工作、教研工作,值周工作按其它教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2、 质量分按名次计算,同类同科、同年级平均分第一名的40分,每降低平均分1分扣1分。
3、 兴趣活动分,所组建的课外兴趣小组,在各科参赛活动中,获一等奖的10分,二等奖的9分,三等奖8分,四等以下的7分。没有组建兴趣小组,没有开展活动,没有参加竞赛的该项不得分。
三、 学生考试项目及分项计分范围
(一)“两操”(体操、眼保健操)20分;
(二)达标率30分;
(三)体育课程50分:
1、 体育基本知识、队列及口令:(1)立正、稍息、向右看齐;(2)齐步走、立定、左转走、右转走;(3)跑步走、立定。(20分)
2、 体育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30分
(1) 跳高、跳远前的准备运动;(2)长跑、短跑前的准备运动;(3)跑、跳后,课程结束时的放松运动。
四、 考查办法
1、 在三至五年级中抽签取某一年级,在这一年级的两个班中抽签各取10名学生,根据第三条之规定,进行全面测试,算出这10名学生的平均分,作为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依据。
2、 每期体育测试时间在第十八周进行。
3、 体育教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测试。
五、 有关获奖加分,按学校有关奖励条例进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初中体育老师教学计划范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中体育老师教学计划范例一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六、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集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德育内容。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内容。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内容。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
(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初中体育老师教学计划范例二
本学期是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和结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最后的体育加试,助他们顺利考取理想的高中。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三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个体形态发展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则趋向于文静、内向,不喜欢活动,针对女生这一特点,可选择一些柔韧性强的运动项目,提高她们的运动兴趣;还有升学测试,运动量、运动强度要大。
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篮、排、足球的基础知识)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韵律体操及民族传统体育。最关键的还是学生中考体育项目的辅导,如何使学生掌握好中考项目的正确运动技术以及挖掘出学生的运动潜力是这学期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目的任务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弹跳素质以及速度的爆发能力。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必考项目:男:1000米,女:800米成绩的提高。以及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
2、难点是男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方法研究。
五、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2: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根据身高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三周:体能恢复训练以及课间长跑的进一步加强训练,体育专业生的选材与训练工作
第四周——第五周:50米跑的有关教学
第六周——第七周:立定跳远教学以及测试工作
第八周——第九周:坐位体前屈的辅导训练
第十周——第十一周:仰卧起坐的练习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中考项目混合测试与个别学生的加强指导
第十四周——第十八周:中考体育测试结束后的体育创新教学与期末测试
遇五一假期或意外天气情况有关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可灵活临时调整,采取室内教学的方式等。
初中体育老师教学计划范例三
一:学生情况
本学期九年级共一个班50余人,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课堂表现欲较强,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但还不够稳定;女生积极性不高,甚至课堂出现退缩行为,练习的自觉性一般。
二、教学设想: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今年中考由去年的45分上升到60分,所以在本学期应以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中考测试内容为主,多给学生运动空间,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在课堂应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去锻炼。
定期测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开学第一周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激励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更加努力。另外通过学生的体育成绩了解到学生运动能力的弱项,制定以后的教学内容,强化训练。在四月初进行一次测试,培养学生的考试习惯,总结前面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为后期到考试期间体育训练计划内容做一个好的依据。
三、具体时间安排:
早操训练安排:
1、三月份进行200米和立定跳远的练习
2、四五月份就中考内容进行全面训练。
体育课具体安排:
1、第一周就中考项目进行全面测试。测试成绩进行针对性训练。
2、课堂前半部分进行项目练习,后半部分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专项练习。
3、制定后期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
四:针对性的训练
1、加强对文化成绩好但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加强监督,培养他们的积极,宣传体育中考不亚于文化课的意识。
2、加强对偏科学生的训练,对偏科的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争取在这些项目有所突破。
五、加强业务能力学习
认真钻研体育新课改,根据新课改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加强与体育教研组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学习,认真备好每一堂的教案。摸清体育中考各项政策,指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指引学生认真的备战,填报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师生合力打好中考这一仗,争取获得全面胜利。
初中体育老师教学计划范例四
新的学期开始了,这是一个紧张的学期,因为九年级面临着中考,而体育也是中考科目之一。中考体育考哪几项,目前已有定论,共三项,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跳绳与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二选一,根据以往经验对考的项目做全面的体能训练。为了能使九年级学生在中考时体育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此计划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体育课,一部分是课外体育训练。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共3个班,由于学生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不论是速度、耐力还是力量等方面大部分学生体能素质不太好。这就要求我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全面体能,尽快了解那些学生在哪些方面素质较差,及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三月份加大运动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力量和耐力,使学生出现短期的疲劳,在篮球项目上要求动作到位,态度端正。
2、调整平时的训练计划,将上学期两天一练改为四天三练,确保学生出效果,出成绩。
3、开展班级讲座,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
4、快乐训练,杜绝学生出现倦怠,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学习,做到学中练,练中学。
5、体育教师和学生一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育主题一是围绕中考项目开展相关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练习,二是可以以游戏形式给学生涉及一些球类、武术等科目,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得到放松,也使学生的协调性发展有所提高,为进入高中或走向社会进行体育锻炼作一些铺垫。
三、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及教学课标的基础上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节课教案。
2、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每节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都能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快乐身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认真搞好课外体育训练工作,使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都有所提高,在次基础上,教会学生能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进度表(略)
初中体育老师教学计划范例五
落实学校和教研组的工作任务,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健康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本学期是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和结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最后的体育加试,助他们顺利考取理想的高中。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三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个体形态发展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则趋向于文静、内向,不喜欢活动,针对女生这一特点,可选择一些柔韧性强的运动项目,提高她们的运动兴趣;还有升学测试,运动量、运动强度要大。
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篮、排、足球的基础知识)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韵律体操及民族传统体育。最关键的还是学生中考体育项目的辅导,如何使学生掌握好中考项目的正确运动技术以及挖掘出学生最大的运动潜力是这学期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目的任务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弹跳素质以及速度的爆发能力。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必考项目:男:1000米,女:800米成绩的提高。以及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
2、难点是男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方法研究。
五、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2: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根据身高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三周:体能恢复训练以及课间长跑的进一步加强训练,体育专业生的选材与训练工作
第四周-----第五周:50米跑的有关教学
第六周-----第七周:立定跳远教学以及测试工作
第八周-----第九周:坐位体前屈的辅导训练
第十周-----第十一周:仰卧起坐的练习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中考项目混合测试与个别学生的加强指导
第十四周----第十八周:中考体育测试结束后的体育创新教学与期末测试
1建立理论依据
长期的体育教学文献参考资料和教学经验总结给人们一个定势,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练习中采取分解动作,组合练习的方式,使得大多数教师在教案或实践中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成了模仿的机器,漫无目的机械练习,重复次数多,运动负荷量大,学生疲惫,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多次找学生谈心,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不是没有努力地练,老师也不是没有潜心地教,而是教师没有讲明动作的理论依据,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在生活实践中有什么作用,对学生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学生应怎样去练,练习后身体哪些部位有什么反应,怎样才知道练习有没有效果,一连串的问题告诉了我,体育教学必须要与物理力学配套教学,然而空洞的教学理论,学生似懂非懂,加之长期的体育教学习惯,整天坐在教室里重复枯燥无味的语文、数学练习,难得的体育课,学生早就盼望能自由自在的跑、跳,哪里听得进什么理论与力学分析。对此,我每年对新任的班级都做了以下实验,让全班同学测试一次立定跳远,老师和同学都记录好成绩,时隔一月之后再测试一次,对比成绩有没有上升(这一个月中要求学生自己练习,老师不教任何技巧),结果几乎没有上升。
第二次实验(强行要求学生按老师的办法做,注意听讲,动脑思考),按如下步骤进行。
1、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立定跳远。
2、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分析立定跳远的力量来源于紧张的肌肉收缩和地面的反冲,即受力分析。
3、理清力在身体各部位的传递过程:即两腿用力蹬地造成地面反冲—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腹部,同时配合两手用力前摆,实现空中展体,到最高点时收腹举腿,小腿前迈,脚跟着地,屈膝缓冲,落地维持身体平衡。
练习别强调两手用力前摆,各关节快速有力蹬伸,落地时脚跟先着地。验证小腿前迈,脚跟着地的方法有:1,听声音。声音大即为全脚掌着地。声音小有两种:一种脚跟着地,身体有后倒的趋势(动作正确);另一种前脚掌着地,身体有前扑的趋势(动作错误)2,找感觉(练习后感到脚跟疼痛)。
经过两个星期四节课的教学后,再由学生按要求自由练习两个星期,最后做第二次测试,结果98%以上的成绩都提高了,最高的增加了三十多厘米。
通过立定跳远的试验教学,充分证实了体育锻炼亦需科学性,从思想上改变体育锻炼就是体力劳动,练习不需要遵照科学的错误观点。但是教学不能仅以一次实验或一个结果就能定性学生的思维,而应从多方面,多渠道的理论来证实。对此,我充分利用了室内理论课的教学,从人体解剖学着手,以科学的数据证明了体育锻炼能促进心脏的发育,能使心肌壁加厚加粗,心脏体积增大,每分钟心输出量增多,心脏休息时间长,可以延长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提出了青少年时期的锻炼将管一辈子,中老年人的锻炼只能管当天的观点。让学生明白锻炼的价值,促使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以上事实充分证明了体育是一门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性科学,学好它不能蛮干,练习中要充分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2建立练习的目标体系
体育教学是融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身体练习,教学中教师要用科学的理论讲明动作要领,分析动作的受力情况,让学生了解动作力量的来龙去脉,身体肌肉受练习的具体部位以及练习后有什么反映,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漫无目的的比划,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照练习。如在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首先我做了几次投掷全过程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动作的目标体系,同时让学生模仿试做几次,说出各自的感受。再次,对动作进行受力分析,指明力量的来源、走向(地面反冲—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腰背—肩—肘—腕—指),强调充分利用身体高度,形象地讲解力量和出手角度相同时身体越高投掷越远的抛射理论。最后,进行分解练习和徒手练习,待同学们都掌握了动作要领后再进行实战演练。
这样学生对练习投掷实心球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建立了一个从掌握技术动作到力量的来源与传递,再到练习方法等完整的目标体系,练习中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身体力量是否完全用上,练习部位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则证明动作错误,应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检查自我练习效果
在确立明确的目标体系之后,老师还要告诉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必须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跌打翻爬,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灰心泄气。一个完整动作的定性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实现的,虽然有时成绩提高了,但不稳定的现象说明技术动作还没有完全掌握,特别在这期间要加强练习,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些温馨的提示和不变的事实是每个学生在练习中都必须经历的,当他们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会利用所学的理论再次指导自己的实践,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再次结合。
4培养自导自演的终身练习能力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教会学生就是让学生去教会别人。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某个动作,而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做这个动作或变换方式去做这个动作,练习某块肌肉没有固定的动作,更不能长时间用一种方法或动作去练习这块肌肉,即所谓的教有术而学无定术,这样教出的学生才能正确运用理论,游刃有余。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体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需要更多爱好体育懂得体育的人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目的就越来越明显地强调素质教育要融会贯通,应用自如。所以在教学中不仅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加强训练,而更多地要教会学生如何懂得自己锻炼的方法,明白动力练习与静力练习的效果,掌握人体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破解每个动作练习的原理。如:在发展腿部力量的教学中,首先进行图示讲解,剖析腿部结构由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部分肌群、韧带、关节、骨骼等构成,让学生明白练习腿部力量实质是促使股四头肌等腿部肌肉群的肌丝长粗,肌肉横断面积增大弹性增强。其次,让学生感受各种动作,体验是否对这部分肌肉有刺激,再结合力学原理分析这个动作是否有利于肌肉的发展,研究动作的科学性。通过长期的引导,不自觉地养成遇事分析的习惯。最后提出问题“就如何发展上肢力量提出各自的练习方法”。同学们踊跃参与,有口述的、有比划动作的,课堂气氛非常热闹,每个学生都想证实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经过收集整理,全班49人共提出有效训练方法18种,收获甚大。
如何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情绪,专心听讲解,看示范,认真参加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锻炼欲望。通过近几年的的教学实践,我初步认识到到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兴趣教学法是一条提升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有效途径。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比较容易模仿和接收新鲜事物,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侧重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渗透在教学中,寓教于玩。
小学生的情趣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和游戏相结合。在游戏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通过游戏的设计,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欢愉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通过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习田径、球类等项目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结合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生活中实际的走、跑、跳这些动作,设计了“参观动物园”这一教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教师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参观动物园”,一路上趟“小河”、过“高山”、走“独木桥”、爬“山洞”,此时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到教师设置的各个游戏场地一一这里放了体操垫、呼啦圈、体操棒等各种运动器材,这时教师启发学生看了这些器材以后想说,动物园的动物们拿着这些器材会怎样玩耍呢?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拿起器材模仿动物玩耍的动作。此时,教学达到,学生自由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各种器材模仿动物的跳、爬、跑、钻、走等各种动作,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鼓励模仿性强,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学生们在虚幻情境的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得到锻炼。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引导,把开心还给了学生,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演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特别浓。
二、做好游戏设计,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体育,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得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地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三、利用游戏材料,提升学生兴趣我们还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使用运动场地,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使学生能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展开教学,废物再生地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联想、创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我们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教学,学生会想象出很多再利用的实例:如撕、拍、抛、吹、卷、折……教师因势利导地展开活动:1、顶报纸(头顶报纸,边跑边做各种各样的动作,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2、拉报纸跑(边拉报纸边跑去兜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3、贴报纸跑(让学生利用报纸往同学的背上粘贴,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4、利用报纸做成纸团做成冰雹(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各样的抛接练习。体育学科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就不一样,它是以求异思维为主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旧报纸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主体性 手段 游戏
【中国分类号】G633.96
一、游戏教学法
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 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 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小、幼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 规的体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 ,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对、作好。 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 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井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 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 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 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 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 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 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是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 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 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 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 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3.放松部分的游戏设计。放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 其它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 吹雪花飘”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4.过渡性游戏的设计。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主要教材出现,它还可以作为过渡性教材出现。其目的是使课中 所有教材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 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 ,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 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 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 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 接受。
2.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 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 、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
3.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 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 .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 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4.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 ,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 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 定的地点。
5.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 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不怕远征难”的模仿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爬雪 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叔那 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辉强、胡新成.《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第4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兴趣特长;学生;体质健康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2002年8月又椐此制订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它是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更科学、更具体、更完善的评价标准。它与《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更加注重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2003年9月,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在所辖各学校全面实施体育课程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效果。油田教育中心决定从开设体育兴趣课入手来落实体育课程改革。
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人们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推动力。而学习兴趣则是指对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倾向性追求。它是学生内心需要学习、向往学习的一种积极肯定的认识与表现,它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那么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有待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1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意义
兴趣是一种倾向性的探究反射,而学习则是一种探究活动,体育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认知模仿练习,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及其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影响的情景。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势必是因为学习活动能满足学生学习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拥有轻松、快乐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从内心建立对学习活动认识上的积极肯定和乐意参加的愿望与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好感与积极向往。
从兴趣心理生理机制上来看,由兴趣引起的如何探索知识技能的大脑皮层兴奋中心与注意力所形成的兴奋中心同属大脑警觉中枢。因此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倾注很高的注意力。有学习性需求的学生必然对学习活动保持高度的注意。它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启动有关认知学习器官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促使学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学习,促进学生凝思、凝想,想练结合;加快学生思维连接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不可缺少的一个心理条件与前提,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可忽视或放弃的重要教学原则,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和保证来抓。
2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
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只不过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认为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都差不多。有了这种想法,体育课堂上对自己就不会严格要求,难以产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
2.2 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组织教法单调呆板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组织教法单调呆板,教师讲课质量保证不了,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索然无味,不感兴趣。
2.3 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
在体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个教学班里,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及能力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尤其是刚入校的新生,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而各个学校对体育重视的程度,授课环境、条件、场地、器材、设备等都不同,差异就更大。例如,不知道“蹲踞式起步”,不知道“三大球”的大有人在……。那就更谈不上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了。
2.4 部分学生体质较弱,体育基础较差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遇到一些体质较弱、体育基础及其能力较差,或因身体肥胖等的特殊体型的学生,学习感到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使这部分学生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自信心。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便会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3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渐培养起来的。同时,学习兴趣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易受干扰,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诱因成份。因此,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之健康发展,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就针对上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主要因素谈谈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体育教学中,加强教育、诱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授教育,如采用报告、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教育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的目的、功能及锻炼价值等,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2 不断丰富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增加趣味性和实效性
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习活动中教学内容更新的程度和组织的趣味有效性。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趣味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多样有趣、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新颖多变,不能总是老一套。如准备活动老是“慢跑+徒手定位操”,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如果能结合基本部分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运用一些“花样”跑、活动性游戏以及双人操等练习手段,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效果也就大不一样。还可以将以往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自编一套操在上课前的准备活动上轮流带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组织教法的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做完上一练习,就盼着做下一练习。
3.3 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人因材施教,做到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水平、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为照顾学生这些特点和差异,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区别对待,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掌握某一技术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的要求;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由于怕自己的成绩差被别人看不起,怕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等。所以这部分学生信心不足,以致缺乏体育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帮助鼓励和耐心辅导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他们的练习内容,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就拿“支撑跳跃”教学来说,教师可采用分层次水平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越过山羊为层次水平一,以越过中跳箱为层次水平二,以越过高跳箱为水平三。同时,在学习前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自由选择某一层次水平的练习方式进行学习,掌握并有效的完成后便可进入高一层次水平进行学习。这样,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逐一实现并达到了“支撑跳跃”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和形成。
3.4 适时准备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予以鼓励,增加趣味性和针对性予以激发兴趣
4选编体育教材
如果说“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那么新教材就是课程改革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办学条件差异很大,体育教材就不可能统一。每个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编教材。在油田教育中心教研室的组织下,招集了部分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并特邀北京体育大学的赖天德教授,北京师范大
学体育学院的毛振明院长做顾问,组成了体育教材编写小组。仅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编订出一套符合“新课标”要求,适合油田体育教学的新教材。新教材共分两部分:普通课部分和特长课部分。普通课部分有三项内容:田径、体操、体育游戏。特长课部分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和健美操。每项内容又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使用的灵活性。新颖性在于大部分教学内容是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进行编排,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性在于有必学内容;有选学内容;有创新课题。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灵活选择。整套教材体现了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把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立体的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按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又分为初级教材、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三个档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学。运动水平低的初学者和低年级的学生可选用初级教材,运动水平高的可选用高级教材。教师可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教材每部分后面都有一些选学内容和创编课题。又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5调整课时结构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周、每班开设两节体育课。我们把每周第一节课叫普通课,每位体育老师按自然教学班上课,主要内容是:田径、体操、体育游戏。第二节体育课叫“兴趣课,也叫自选课。每个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每学期只能选一种)我们开设的兴趣特长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全校的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分别担任这些课的教学工作。课程安排时把同年级的几个班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课。例如:初一年级共四个班。星期四上午第三节可安排1、2班学生上“兴趣课”,第四节再安排3,4班的学生上“兴趣课”。星期四下午和星期五再安排其他年级上“兴趣课”。上课形式不变,兴趣特长老师不变。
6课堂教学的实施
更新基本教学理念
6.1、《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应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和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要发展学生心理品质。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过程。
6.2、《新课程标准》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要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核心向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习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例如在《开火车》游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新的课改思想只给学生条件:用单脚跳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会成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6.3、《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健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我们认为,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不是不要运动技能,而是更好地去掌握运动技能和围绕运动技能的教与学去实现其它领域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法上加以分析研究,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实践证明:兴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的良方,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坚持锻炼的前提。教师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使他们成为课堂主人,并充分给予他们表现与展示的机会,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6.4、教学分组和分组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共开设了以上六门兴趣特长课。因为是同年级几个班同时上课,我们打乱班级编制。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有相应的老师负责上课。兴趣课的老师要根据每个老师的体育专长,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整,并定期的对他们进行培训,以保证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5、培养兴趣抓基础:虽然学生都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科目,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先导。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进行精辟的理论讲解和规范的示范表演,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其次,利用电教设施让学生看精彩的体育比赛,开阔眼界,提高情趣。第三,运用科学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把篮球的传球动作编成传球游戏(游戏法),把运球动作变成运球比赛(比赛法)。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狠抓“双基”(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特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6、兴趣特长教学:兴趣是基础,特长是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基本素质有了大幅的提高,基本动作也日趋熟练。这样就自然的从兴趣课转入特长课教学阶段。这时老师就可把一些高难度的动作逐渐传授给学生,逐步增加学习的难度、强度,提高教学要求。并适当增加教学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乐趣,掌握技巧,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我们学校规定初中阶段每个学生至少学会1至2项特长运动项目。每学年我们学校要组织一次大型的体育节,主要内容是球类、棋类比赛、田径运动会和游戏创编比赛。这给特长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挥特长的空间,同时也是我们特长课展示的平台。这时会把学生的兴趣推向一个新的。
6.7、游戏创编:我们把“游戏创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普通课教学中。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挖掘民间体育项目。例如:跳皮筋、打沙包、踢花毽、花样跳绳等。并在此基础上又加以改进和创新。编成了别具一格的体育运动项目。
6.8、解决难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但主要有两个方面。
(1)师资力量不足:由于体育特长课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我们就利用假期派出部分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学习先进的体育改革经验。并积极参加教育中心组织的“创新课”、“观摩课”、“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以及课程改研讨会,定期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场地器材不足:由于开设兴趣科目多,又是几个班在同一时间上课。场地器材明显不足。我们就寻求社区帮助,整修运动场地,完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方面我们采取学校补充一点,、捐献一点、学生奉献一点的办法,使我们的兴趣课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
7教学成果展示
自2003年9月实行体育课程改革三年来,成果喜人:
7.1、学生心理健康:学生上课兴趣高涨,精神愉快,活动积极性高,有自信、团结友爱,刻苦顽强,心理健康得到了保障。
7.2、学生体育素质和运动能力大幅度提高。
附:初中三年级四项运动平均成绩调查表
100米100米 1000米(男) 800米(女)1000米(男) 800米(女) 立定跳远(米)立定跳远(米) 实心球(米)实心球(米) 100米 1000米(男) 800米(女) 立定跳远(米) 实心球(米)
男男 女女 男男 女女 男男 女女 男男 女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2003年2003年 15∥315∥3 16∥816∥8 4∕20∥4∕20∥ 4∕00∥4∕00∥ 2.352.35 1.881.88 9.809.80 7.507.50 2003年 15∥3 16∥8 4∕20∥ 4∕00∥ 2.35 1.88 9.80 7.50
2004年2004年 15∥415∥4 16∥516∥5 4∕05∥4∕05∥ 3∕55∥3∕55∥ 2.302.30 1.821.82 9.909.90 7.377.37 2004年 15∥4 16∥5 4∕05∥ 3∕55∥ 2.30 1.82 9.90 7.37
2005年2005年 14∥814∥8 15∥915∥9 3∕50∥3∕50∥ 3∕50∥3∕50∥ 2.352.35 1.851.85 9.459.45 7.507.50 2005年 14∥8 15∥9 3∕50∥ 3∕50∥ 2.35 1.85 9.45 7.50
2006年2006年 14∥114∥1 15∥615∥6 3∕45∥3∕45∥ 3∕48∥3∕48∥ 2.402.40 1.951.95 10.0010.00 7.837.83 2006年 14∥1 15∥6 3∕45∥ 3∕48
2.40 1.95 10.00 7.83
7.3、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三年来共创编新游戏23项,新增运动项目11项。有的还在其它学校进行交流和推广。
7.4、教师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有五人次的体育创新课教案被油田教育中心评为一等奖,一人的“体育创新展示课”被评为一等奖。数篇教学论文被油田教育中心分别评为一、二、三等奖。
7.5、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运动成绩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校运动队在油田教育中心举办的各项体育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2005年我们校男子篮球队在教育中心举办的“晨光夏令营”活动中连续两年获第五名。学校田径队在“濮阳市油田中学生田径动动会”上连续两年进入团体前五名。
7.6、中考体育成绩一步一个台阶。
时间时间 考试项目考试项目 平均分平均分 时间 考试项目 平均分
2003年2003年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实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实验 25.9分(满分30分)25.9分(满分30分) 2003年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实验 25.9分(满分30分)
2004年2004年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实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实验 26.3分(满分30分)26.3分(满分30分) 2004年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实验 26.3分(满分30分)
2005年2005年 身高、体重、体前屈、50米身高、体重、体前屈、50米 27.4分(满分30分)27.4分(满分30分) 2005年 身高、体重、体前屈、50米 27.4分(满分30分)
2006年2006年 体前屈、50米体前屈、50米 18.4分(满分20分)18.4分(满分20分) 2006年 体前屈、50米 18.4分(满分20分)
五、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这三年的体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运动技能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究。例如: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怎样降低青少年肥胖?等。
总之,通过我们对体育课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新问题的不断的学习和探究,我们的教学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兴趣课会越上越好。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晋裕,曹叙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年11月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3]季克异: 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中国学校体育 ,2001年2月
[4]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一、有效预设目标
预设目标,要达到有效,必须要求教师在深刻地理解教材、全面地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使之切合于学生的实际和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有能力把体育课的水平目标分散到各个单元目标中,把单元目标分散到各个课时中。
1.吃透课标是关键。体育老师在授课前,应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理清该课程的内容体系,明确各块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避免目标制订中的盲目性。甚至要思索一系列核心问题:对于目标而言,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哪条路是捷径?用什么方法最奏效?
2.目标细化是前提。体育老师制订教学目标,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和行为化。目标应当包含三个内容:条件(在什么条件下)、内容(做什么)、标准(做到什么程度)。如水平三排球垫球教学目标可这样制订:同伴抛球(条件),能将球垫至(做什么)3米高3米远的同伴手中(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一堂课不需要五个领域目标面面俱到,否则只会陷入形式主义。
二、有效实施目标
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精选教学内容,通过示范、讲解、练习、游戏、比赛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紧紧围绕目标学。
1.教材要精选。目标统领教材,教材为实现目标服务。教材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爱好。特别是对竞技项目的教材要会科学地改编,比方说,降低排球网的高度,缩小排球场的面积;接力赛的编排采用男女混合比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方法要优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法”。要围绕学生的身体练习这一主要手段,开展方法的优化活动。比如,水平二跳远的练习,为了达到“知道要跳得远必须有一定的腾空高度”的目标,可以采用观察法、尝试练习法、辅助练习法等。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的视频,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练习,通过跳过踏跳板前一米处放约30厘米横绳的方法来理解这一知识性目标。
3.过程要简约。只要能达成教学目标,则过程越简约越好。我一直反对那种不切实际的、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的体育课,因为这些平时根本没办法上。一是组织过程要严密,队伍调动要有序,并尽可能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队伍调动,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二是要合理准备器材,既够用又能快速有序地得到。
三、要注重备教法和备学法
教法,组织,以及学生的学法是否有突破,是这节优质是否“优质”的关键。
1.设计新颖的教法。
(1)确定课的出发点。教法应遵循认知规律,教师要构思什么时候设疑,什么时候学生带疑练习,什么时候答疑,学生通过什么方法验证。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教法应该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怎样学好这个技术,而不是落脚在教技术这个狭隘的目标上。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设计教法时,要打破由教师一味地“教”学生机械地“学”这种模式,体现在在教师主导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怎样思考、创造。
(3)体现德育渗透。教书容易育人难。小学四下年级体育教案体育优质课更应该显示它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备教法时应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及专教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整堂课中。
2.构思流畅的组织过程。
要做到组织过程可信、可行,有演示性,就必须做到:(1)明确所教技术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围绕重难点设计教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组织过程才显得有张有弛,形散神聚。(2)明确讲解、示范的时机。课前要准备好讲解的语言,示范的时机、方法、位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学生的活动方向、队形、位置,以确保自己在作课时调队自然,师生配合协调。(3)明确自己在课堂组织过程中的位置。教师要对自己什么时候该成为中心,什么时候该参与等做到心中有数,调队才有依据,讲解才有效果,组织才更合理。(4)明确教材间的内在联系。各种教材虽然发展的身体素质不同,但有其合理性;运动负荷的大小不同,但有其规律性;运用场地器材方法不同,但有其连贯性,这都是使组织过程流畅、可信的重要因素。
3.学生学法上要有突破。
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才是教与学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所以学生的学法不能是一味地模仿、练习、边议边学、自创自练、自控自评。
四、采用幽默式教学方法
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灵感的结晶。它多以滑稽、诙谐、逗笑的语言形式,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内涵。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表达一个即使是极为严肃的思想主题,也会令人在轻松、愉快的感受之中领略其中的底蕴。米・斯维特洛夫说:“我一直认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对培养学生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培养兴趣都具有极大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元素,妙语解疑,学生兴趣倍增,便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尤其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时,以幽默的语言来转移学生视线,使课堂教学得以正常开展,即“寓教于乐,寓庄于谐”。例:在练习立定跳远时,在练习的基础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采用“三字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一边做示范,一边讲动作要领:“膝弯曲,用力蹬,双手摆,体前跃,空展体,如燕飞,落地稳,要机智,须果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接一个,一组接一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学生们跳得不亦乐乎。操场上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一、备教材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首要工作。为此,首先要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的内容和程序,国家对学生体育知识结构和质量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熟知所教年级的教材内容,还要熟知其他年级的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知识技术体系;明确教材在各水平中的位置与教学目标。例如,在以往的公开课教学中,我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老师在教《前滚翻》这一教材,学生学得也枯燥,我认为在不同水平教学时,可适当提高动作技术的难度,如:六年级可以让学生做连续两次的前滚翻起立接球。这样,更能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又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保障
在备课时,要明确教材的结构;学生在学习中易犯的错误,应该如何纠正;动作的安全系数及如何保护与帮助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教材,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当练习立定跳远时,学生出现双脚轮流落地;练习前滚翻时,学生出现头着垫的位置不正确,滚翻时身体直立起来,重重地摔在垫上时,我们应该要采取何种教学措施进行纠正,这是在备课时就应该事先想到的。
二、分析学情
选定教材后,就要针对教材,分析学生对此教材的了解程度、现有的运动水平、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等,这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因为再好的教材与教学思路,最后都是要通过学生来实施教学的。
三、制定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目标统领内容。因此,分析了教材与学生之后,要制定出确实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时,要做到:
1.教学目标要具体
在以往的教案中常见到这样的陈述,例如:“通过技巧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现在看来这一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可操作性及检测性不强,它缺少了学生完成动作的条件和最低标准,学生完成到何种程度算是“初步”掌握了呢?教师如何评价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⑴谁(教学对象)学生;
⑵做什么?(完成的行为)肩肘倒立;
⑶做到什么程度?(行为水平)至少滞留3秒钟,以及动作规范;
⑷条件?(完成行为的条件)不加任何辅助保护条件。
因此,我把这一目标改为:“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在不加任何辅助保护条件的情况下,肩肘倒立滞留至少3秒钟”,这样的教学目标会更为具体、明确,也有利于老师检测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2.教学目标要合理
教学目标太高,对于学生来说可望而不可及,那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要求他学会体前变向运球,这样的教学目标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都还没熟练掌握原地运球,就做体前变向运球,那只能是一团糟,何来的实效?
3.目标范围要适度
教学目标过大、过泛,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是难以完成的。如教学生学做仰卧起坐就提出“提高身体素质”,这样的目标就过于笼统,身体素质包括很多的方面,仰卧起坐练习主要是提高腹部力量。因此,我觉得,仰卧起坐的教材目标定为发展腹部肌肉的力量会更为恰当。
4.教学目标要精
一堂体育课不可能解决多个问题,现实中学生也不可能掌握提高多项动作技能。因此,目标不必定多项。比如:在水平三蹲距式跳远的第一课时,可以定为:初步学习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动作技术。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说好第一句话——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见,一个精彩的导入,既可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要设计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新课时,向学生说:前滚翻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作,今天老师要把这个动作搬到双杠上来做,你们相信吗?这时就使学生产生了“如何在双杠上做前滚翻”的好奇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中。
2.提好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老师先进行动作演示,然后提问:它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与前滚翻的动作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来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动作。
3.用好体育器材——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体育器材的合理选择利用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设计课时器材能简就简,一方面可以节省上课时布置场地的时间,另一方面减少器材搬运过程中的损耗。能“一物多用”的,要合理运用。如:报纸在跑的教学中,可以展开做贴报纸跑,可以折成纸棒放在地上让学生练步幅,可以夹在背后做“抓尾巴”游戏,可以做接力棒。因此,器材的选择与使用应做到既有“三秋树”的简练,又有“二月花”的新颖。
1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例如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取的是多方位、或半圆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要善于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2.2 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2.3 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2.4 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2.5 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不怕远征难”的模仿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3 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是上好小学低段体育课的有力保障
3.1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无意注意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记忆形式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外界干扰,教师语言要少而精、生动形象. 应通俗易懂。切记:将课堂变成教师表演的舞台。
3.2 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丰富,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表扬、批评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良好的道德品质。
3.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小干部的能力。
4 在教学中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上好小学低段体育课的关键
4.1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进展,应随机应变、灵活掌握教学时间,不能一成不变按照教案计划进行。
4.2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的方法、手段也应因人而宜,不能采用千人一面的教育手段。
4.3 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对后进生和调皮生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伤了学生的自尊就等于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4 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做学生的朋友,为学生服务,形成亲切的语言风格。学生就会主动参与,乐于学习。
4.5 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4.6 淡化“竞技教学”模式,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杜绝“放羊式”教学
5 适当的让音乐走进课堂,促进体育教学氛围